蓝色星球 第二季

第7集完结

主演:大卫·爱登堡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7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蓝色星球 第二季 剧照 NO.1蓝色星球 第二季 剧照 NO.2蓝色星球 第二季 剧照 NO.3蓝色星球 第二季 剧照 NO.4蓝色星球 第二季 剧照 NO.5蓝色星球 第二季 剧照 NO.6蓝色星球 第二季 剧照 NO.13蓝色星球 第二季 剧照 NO.14蓝色星球 第二季 剧照 NO.15蓝色星球 第二季 剧照 NO.16蓝色星球 第二季 剧照 NO.17蓝色星球 第二季 剧照 NO.18蓝色星球 第二季 剧照 NO.19蓝色星球 第二季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蓝色星球 第二季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蓝色星球II》将由大卫·爱登堡爵士主持。在长达4年的拍摄过程中, 制作团队共执行了125次的探险,水下拍摄时数长达到6000多个小时。与2001年首播的《藍色星球》相隔16年之后,制作团队透过新的科技技术突破以往限制,将许多过去未知的地带、惊人的生物及其令人瞠目结舌的举动呈现在观众眼前将军的农家妻北京假日非常杀手无声的抵抗为人父母第六季捉放爱黑色皮革手册SP~拐带行~不肯去观音49%的灵魂光环第二季欲望舞场险恶2012纯真时代时间线放学后恋爱第二季派遣员的品格2地产经纪人未来之我制作法夜之女王2001无畏的旅行粤语驱魔人稻浪上的梦想家芝加哥警署第七季小王子我哥我嫂杀警狂魔壳中少女:压缩盗毒黑客危机保卫圣诞老人魔鬼武器摩玉玄奇 第二季可疑的三兄弟三国演义1994古寨警情玛丽外宿中二流子江城令最后五个人

 长篇影评

 1 ) 对于给蓝色星球二,打一星的傻逼研究

傻逼一:很垃圾的片子,画面又差,主题又没有,随便换个人都能拍出来,毫无新意

傻逼二说:让人热泪盈眶

傻逼三说:这种外国片没什么好看的,评分高的都是崇洋媚外

傻逼四说:高级动物世界,画面好就打9.9,抱歉我就不赞同

傻逼五:哈哈哈,我就喜欢给满分的奇奇怪怪电影差评!

傻逼六:这应该是迄今为止人类文明史上最顶级的纪录片了,太不可思议了,美到无以复加,除了惊叹还是惊叹(那你还打一星?)

傻逼七:拖拖拉拉那么久,刚看完bbc就承认造假了

傻逼八:一星不能再多了

傻逼九:不明白为什么已经无敌的电视台还要造假?

傻逼十:保护动物最好的方式就是不去打扰他们的生活,人类最大的错误不是破坏了环境,而是认为自己可以保护大自然。

总结:“崇洋媚外”、替中国不值、破坏生态、看心情。我非常佩服这种我是傻B我怕谁的勇气。存在感爆表😁

 2 ) 蓝色星球2

无论画质还是内容较第一季都更棒了,看前面几集一直在感叹海洋世界的精彩绝伦,应接不暇。直到看到最后一集才算是进入主题。

每年都有约八百万吨的塑料被倒进了海洋,在拍摄第二季过程中,摄制组在各个海域都发现了塑料制品,即便是在最偏远的地点南乔治亚岛,南极以北一千五百千米,这片孤立的荒野是大量企鹅和象海豹的繁殖地,也是天空中最大的鸟类漂泊信天翁最喜欢的筑巢地,上了年纪的父母为了它们的幼鸟的生存会做出多大的努力,每一对父母都会飞行数千公里寻找鱼类和鱿类来喂养它们饥饿的幼鸟,即便如此它们还是处于危险之中,这里信天翁的数量过去十年一直在减少,有几种可能,在海上觅食时,有时会被人类捕鱼的工具缠住而溺死,工作人员在幼鸟的呕吐物中发现了塑料制品,食品包装袋,为了找寻这些垃圾的来源,工作人员在成年鸟身上装了GPS。在某些海域据目前估计,每平方千米内就有超过五十万件塑料制品,这对海洋生物有多么严重的影响,工业污染和被丢弃的塑料垃圾必须得到治理以保护海洋中的所有生命。专业人士在调查年轻的海豚离奇死亡的原因,发现正是因为这些塑料制品在海洋里不断分解成毒素,这种很细小的毒素被海洋中的微细胞吃掉,一环套一环,最终害死了海豚。但是也还是有正义的人一直在坚持保护濒危的动物最大的海龟棱皮龟,他真的很棒,他出生的环境就是周围所有人都在吃龟肉,直到他看到一篇新闻报道后树立了自己的价值观,从此开始克服各种困难去为环境保护做出努力。

片中有一段印象深刻,法属波利尼西亚与最近的主要陆地相距六千多公里,得益于捞捕限制的保护,大规模的革鳞鮨集聚现象或许只能在这里看到,工作人员没有说这是哪里,因为这里是保护区。不仅节目做的精致,还很注重细节。考察团队花了一千多个小时拍摄深海情况,大多素材取自海洋调查船阿卢西亚号和它的姐妹潜水器深海漫游者号以及天底号,并且踏出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步:拍到了水下一千米的生物。

海洋给我们提供氧气,它能调节气温,给我们提供食物和能源,我们可以展望一个有着健康海洋的未来,我们仍然认为我们有能力来改变这种浪费资源和毒害海洋的情况,展望未来时如果我们正在做的事可以被推广学习,这些动物就有生存的可能性,这最终需要我们每个人对日常生活中所做的选择负起责任。从此以后,少使用塑料制品,少喝饮料出门自带水杯,购物不用塑料袋自己准备布袋,为海洋保护献一份力吧。🌍

 3 ) 豆瓣9.9,我爱死大自然

上周三抠姐瞄了一眼教父的社群讨论活动,发现你们对纪录片这个话题好像不怎么激动嘛~

于是,抠姐今天要给你们安利一部错过哭N年的BBC纪录片——《蓝色星球2》


《蓝色星球2》

十六年前的《蓝色星球》系列口碑超棒,至今豆瓣评分依旧保持在9.5。



堪称是电视史上首部全面探索海洋的纪录片。

过了这么久,《蓝色星球2》的口碑更是炸裂,第二季9.9的高分评分就已经证明了一切。


Imdb9.9


豆瓣9.9

第二季共7集,每集60分钟。

当你看完第一集,一定会和抠姐一样处于昏厥状态——4K技术拍摄出来的画面简直不要太爽!



4K的分辨率有什么不一样?抠姐给你看两张图就明白了。


《蓝色星球1》的珊瑚


《蓝色星球2》的珊瑚

一眼明了,整体色彩饱和度超高,最大程度还原了大自然的真实色彩,让抠姐身临其境的体会了一把海底世界的曼妙。

多放几张图给大家欣赏下吧。





《蓝色星球2》可不止画面美,它的故事同样有趣,就如同海报中的副标题所说:隐藏在深海中的全新世界。

宽吻海豚

宽吻海豚最喜欢成群结队一起冲浪玩耍,到了海底,成年的宽吻海豚会带着未成年海豚在一种特别的珊瑚上摩擦摩擦。



这样做是为了预防感染,因为海扇上覆盖着一种黏液,具有消炎和抗菌作用。

宽吻海豚还喜欢唠嗑,声音大到很容易引来伪虎鲸。伪虎鲸顾名思义,其实它是虎鲸的亲戚,它们以每小时18公里的速度,逼近海豚。



可就在这时,奇迹发生了,宽吻海豚转身对着伪虎鲸发出与之前不同的叫声,像是在欢迎伪虎鲸。

这两种不同物种的生物似乎是彼此的老友。

谁说跨种族沟通是天方夜谭?

猪齿鱼

在澳洲大堡礁有一种鱼类,颠覆了人类对鱼类智力的认知,它就是猪齿鱼。



它的日常就是翻开珊瑚堆,吹开细沙,寻找它心爱的食物——蛤蜊。

终于找到了,还需要在它自己的小厨房加工一下。



用嘴开蛤蜊,这绝对是门手艺活儿,不信你试试。

它找到了一个四边突出,中间凹陷的珊瑚,将蛤蜊甩出去撞到珊瑚上。

需要尝试几十次才能将蛤蜊打开。



论一个吃货的修养。

为了拍摄这段,据说摄制组花费了两年时间,最后剪辑成三分钟。

珍鲹

比起猪齿鱼,珍鲹就幸福很多,它长了一张超大的嘴。



它的食物也因此更加丰富,就连乌燕鸥都是他的美味佳肴。



巨型隆头鱼

在日本海生活着一种变性鱼,巨型隆头鱼。

雌鱼的长相还好,但雄鱼却奇丑无比。额头鼓出一个大包,下颚突出。



但在雌鱼看来这就是一尾相貌非凡的雄性。



在交配的季节雌鱼雄鱼你侬我侬,等到产完卵,它们彼此分开。

雌鱼钻回洞穴,当她再次出现时,竟然变成了雄鱼的样子!

仅靠自己就能完成性别的转化,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



雌鱼变为雄鱼后,还会向这个地盘的老雄鱼发起挑战,赢了之后这片区域的所有雌鱼都归胜利者。

不过,想想也觉得可怕,赢了又怎样?毕竟每一条雌鱼身体里都藏了一只雄鱼啊。

分割线

这些画面能被我们看到真的是要感谢BBC团队的奉献精神。

16年没白等,我们看到了技术的革新,超高清和高感光摄像机的运用让我们看到了更多前所未见的生物行为。



吸盘摄像机能为观众提供了一种骑在大型海洋动物身上的视觉体验。



为了能深入珊瑚礁的各个角落和缝隙,摄制组研发出了一种专门的探测摄像头。

除了技术还要感谢BBC团队的专业精神。
5年39个国家,
125次远征探险,
1500天的水下作业,
6000多个小时潜水艇拍摄。

我们看到几秒的神奇景观,是他们在拍摄时乘着潜水器在海底一公里处待了一千个小时换来的结果。



工作人员还常常出没在极地、海洋等危险重重的地方,鲨鱼的尾鳍曾擦到了摄影师手腕,海浪下的海豚是摄像师这样拍出来的:



这哪里是在工作,这根本就是在玩命啊!

《蓝色星球2》还告诉我们这些奇异美景的背后,面临着随时湮没的危险。

环境污染,全球变暖,极地冰川快速消融——都与人类行为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海象所栖息的冰块也越来越少,有的海象妈妈为了给自己的孩子找到一个栖息,拼命想要挤上已经拥挤不堪的冰块。

这一举动自然不受欢迎,海象们厮打起来——可是,就连这块儿冰也在慢慢融化。



看到它绝望的落入水中,抠姐的心都揪紧了……

十六年前面临的环境恶化问题,非但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糟糕。

野生动物仅有的生存环境还在被我们不断的破坏着,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变暖,使全球冰川面积已经减少40%。



我们生活中在随处可见的塑料制品,也会出现在全世界的海洋中。

导演詹姆斯表示,在拍摄中曾看到“一头鲸鱼妈妈携带着因为塑料垃圾污染死去的鲸鱼宝宝”。

不知道下一个16年后,会是怎样的情景。惟愿这样的碧海蓝天能多存在更久一点,永不消逝。

就像戴维·阿滕伯勒爵士(《蓝色星球2》配音)所说:

“我们对自然界,了解得还是太少。它值得更好的理解和尊重。”

当天空不再蔚蓝,地球上的最后一抹蓝色,你会眷恋吗?



长按指纹识别二维码关注

 4 ) 语录

01------------------- 我们海洋的健康正在遭受威胁,它正以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 柳珊瑚的表面覆盖着一层粘液,具有消炎抗菌的作用。 热带珊瑚礁只占海床总面积的0.1%,但这片有着全年稳定条件的温暖浅水区却供养着海洋里最丰富多样的生物群落。 猪齿鱼是一种会使用工具的鱼。 海洋中的水占地球总水量的97%。 一次大风暴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一万颗核弹。 浮游植物、海草和海藻所制造的氧气远超陆上森林和草地的总和。 出乎意料地,伪虎鲸和宽吻海豚居然是老相识。 巨藻是世界上最大的藻。 雌性金黄突额隆头鱼在体型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经历身体上的巨变——变成雄的。 墨西哥湾暖流是世界上最大的暖流。 洋流把太阳的热量从赤道一路带到两极,使得地球上几乎每个角落都适合生物生存。 海洋维持着我们这颗星球的健康。 北极夏季的冰川总量比30年前少了40%。 随着我们对海洋生物了解的加深,我们开始珍惜它们脆弱的家园。 本片的拍摄历时4年,足迹遍布四大洋,记录下了许多不为人知的非凡故事,其中有很多是科学上的新发现。 为了探索深海,我们在潜水器里待了1000个小时。 在海上,如果确定了位置,通常你只需耐心等待时机的到来。 02------------------- 南极洲是地球上最冷、最恶劣、最偏远的大陆。 探索深海的挑战性如同探索太空。 对人类而言,海洋的最深处比火星的表面更加神秘莫测。 令人惊讶的是,海洋深处藏匿着地球上最繁多的生命。 海洋分为:阳光区、暮光区、午夜区。 管眼鱼有着一颗透明的脑袋。 暮光区是海洋中90%的鱼类的避难所。 暮光区是美洲大赤鱿最喜欢的猎场。 午夜区占总水深的三分之二,这暗无天日的水域比世界上其他栖息地的总和都大。 尖牙鱼有着同体形鱼类中最大的牙齿。 管水母群是永生不朽的,它们不断地克隆自己,有些群体最终长得比蓝鲸还长。 灰六鳃鲨可以一整年不吃东西。 叉尾带鱼习惯直立游泳。 一头陨落的鲸鱼是海底沙漠中短暂的绿洲。 深海中的珊瑚种类比热带浅礁处的还要多。 有些深海珊瑚能活上4000年。 由于人类的过度捕捞,许多繁荣了数千年的珊瑚礁毁于一旦。 位于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是迄今发现的最深的海沟,即使是珠穆朗玛峰也会隐没其中。 马里亚纳海沟里的动物能承受相当于50架巨型喷气机的水压。 在这距海底5英里的峡谷里,狮子鱼是迄今发现的唯一鱼类。 在地球海洋的中央,隐藏着一座横跨整个地球的水下山脉——大洋中脊。 地球上超过四分之三的火山是在海底爆发的,而几乎所有的海底火山都分布在大洋中脊的两侧。 俪虾让菌群寄居在它们的口腔里,但这是个十分危险的办法,因为俪虾需要冒着随时被煮熟的危险冲进热水喷泉中,只为更好地为这些微生物提供食物。 在过去十年间,人们发现的海底喷泉的数量翻了一番。 每一个海底喷泉都有它独立的生物群落。 许多科学家开始相信40亿年前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很可能起源于像“失落之城”这样的海底喷泉。 在地球上如此极端的环境里都有生物存在,那么远在地球之外的某处肯定也会有生命诞生。 拍摄南极洲是最壮志豪情的一次任务。 人类首次在南极洲深潜1000米。 03------------------- 乌贼是捕蟹专家。 珊瑚礁覆盖了海床不到千分之一的地方,却是我们已知的四分之一海洋生物的家园。 团队合作是在珊瑚礁生活的基础。 每立方毫米的珊瑚组织内就有3万个虫黄藻,它们与珊瑚虫互惠共存。 这些共生藻类为珊瑚虫提供了高达90%的食物。 最大的“海底城市”是大堡礁,它遍及澳大利亚东北部沿岸的1400英里。 只有最成功的海洋居民才能享受玩游戏的奢侈时光。(比如海豚) 有时,猎人变成了猎物。 所有的小丑鱼家庭都是由一条大雌鱼领导。白色的面部是领导者的象征。 世界上最偏远的珊瑚礁在法属波利尼西亚,处于南太平洋的中心地带。 近年来,世界上近半数的珊瑚礁已受到了白化影响。 科学家预测,直至本世纪末,目前已知的珊瑚礁群或将成为历史。 一年中有一个特别的夜晚,满月会触发奇特的一幕——珊瑚产卵。所有的珊瑚礁惊人地同步产卵。 我们或许不知道未来的海洋还能剩下什么,但珊瑚礁可以再生。只要珊瑚礁一息尚存,希望就不会破灭。 鲨鱼利用头部的电感受器来猎食,它们能调谐到最微弱的电刺激,包括摄像机的。 04------------------- 外海是世界上最广袤无垠的荒芜之地,它占了地球表面的一半以上。 抹香鲸是哺乳动物中产奶量最丰富的。 抹香鲸幼崽要花上六年时间才能学会深海潜水和独立捕食。 每年有1.3亿个集装箱横跨大洋,然而平均每天就有4个集装箱沉入大海。 大青鲨可以两个月不进食。 深海中一半以上的生物都随洋流前进。 葡萄牙军舰水母的触须可长达30米。 葡萄牙军舰水母一天能吃掉一百多条小鱼。 信天翁可能一整年都在海面上飞翔。 信天翁是现存最大的鸟类。 每年约有800万吨的塑料垃圾被倒入大海。 塑料分解后,会和其他污染物结合,然后被大量的海洋生物吸收。 在浩瀚的海洋里进行拍摄,最大的挑战是找到你的目标。 05------------------- 绿色海洋是所有水域中最丰饶多产又竞争激烈的。 章鱼会制作贝壳盔甲来伪装自己。 巨藻可长到60米长。 海胆会把岩石上的海藻吃得一干二净。 海胆就像蝗虫,总是蜂拥而至。 海胆是海獭的最爱。 海草是海里唯一会开花的植物。 绿海龟几乎完全以海草为食。 海草能吸收并储存雨林35倍的二氧化碳。 澳大利亚巨型乌贼是体型最大的乌贼。 即使在巨型乌贼当中,个头也并不总是决定一切。 糠虾是海龙最喜欢的食物之一。 红树林在陆地与海洋之间建立了一个天然的保护屏障,同时也是世界上最丰富多产的森林。 斑马纹螳螂虾是绿色海洋中最致命的杀手。 雌性斑马纹螳螂虾在失去伴侣之后,会发出求救信号,召唤新的伴侣。 越是富饶的海洋,竞争就越激烈。 这片水域中生活着大约100种鲨鱼,但克雷格没被吓倒。在过去的六年里,他每天清晨都到这里游泳。 这只章鱼看起来并不害怕摄像机,反而会主动靠近。 06------------------- 潮汐使得海岸成为所有海洋栖息地中最为变化多端的。 帽贝的牙齿是生物界中已知的硬度最大的天然物质,甚至可用来做防弹衣。 喉盘鱼是世界上粘度最大的鱼,其粘合力是自身体重的230倍。 链蛇鳝是捕蟹专家。 纳扎雷海岸每天的海浪冲击力相当于150万吨TNT炸药。 在欧洲某些地方,每年被海浪冲蚀掉的海岸线长达3米。 海鹦能屏息一分钟以上,并能潜入40米深的水域。 岩跳鱼是地球上最爱在陆地生活的鱼。 企鹅放弃了飞行,并用大半生的时间来游泳。 三分之二的主要城市都位于海岸线上。 海岸生物主宰自己地盘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海鬣蜥是世界上唯一能适应海洋生活的鬣蜥。 每当寒流上涌停止时,大量的海狮就会被饿死。 07------------------- 海洋正面临着人类史上前所未有的威胁。 鲸鱼只捕食1%的鲱鱼,而渔民只捕获10%,像这样才足以保障这里的生态平衡。 有三分之一的海洋渔场正被过度打捞。 实践证明,只要精心管理,渔场是可以重现生机的。 东南亚的珊瑚礁是全世界最丰富的。 小丑鱼整天都在交谈。 人类的噪音完全改变了鱼类的行为。 在拍摄本片的过程中,我们在每个海域都发现了塑料,即使在最偏远的地方。 在某些海域,每平方英里就有超过一百万个塑料碎片。 棱皮龟是体型最大的海龟。 大到足以包住大教堂的渔网一次就可捕获几百吨鱼。 每年大约有几百万只鲨鱼被杀。 目前,我们只有不到1%的国际水域受到保护。 1986年,以海为生的国家一致同意停止商业捕鲸。 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生态系统。 猪齿鱼可能得花一个小时才能敲开一个贝壳。 在过去的三年里,全世界超过三分之二的珊瑚礁正遭受着海水升温的影响。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越多,就会导致海洋的酸性越强。 化石燃料的燃烧是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升高的主要原因。 科学家们预测,到本世纪末,海平面将会上升一米,甚至是两米。 海洋为我们提供氧气、调节气温,为我们提供食物和能源。一个失去健康海洋的世界是不堪设想的。 人类的未来,以及地球上所有的生命,此刻都悬在我们的一念之间。

 5 ) 不想写影评,只想赞美

之前《地球脉动2》已觉得是神作,万万没想到还有超越之作,没想到BBC捧出了真实版少年PI。

昨晚看完第二集心潮澎湃,简直是想去BBC门口拉横幅,大叫“爱你们爱你们爱你们”。想给制作团队送金条送花送一切。

秒杀各类海洋绘本,人类的想象力在大自然面前太贫瘠了。

赞美爱登堡爵士,赞美制作人,赞美海洋,赞美地球,赞美BBC。

人类能存在于地球,是何等的福气。

 6 ) 原来这世界还有这么多我们不知道的事

虽然已经看过很多《动物世界》,但《Blue Planet 》仍然让我看到这世界另一部分的奇妙。怎么也看不够的各种形态各种颜色的海浪🌊可能我这辈子也无法亲眼看见,而BBC的大触们等了几百个小时🕰扛着摄像机🎥开着摩托艇🏄🏼追着六米高的巨浪,为我们拍下了美轮美奂的无数个瞬间。

他们还用最先进的设备潜到伸手不见五指的深海拍下了鳐鱼和从未有人拍到过的发光蜉蝣生物在一起令人叹为观止的表演。还有会使用工具的鱼🐠,能抓鸟吃的鱼,能从雌性变身为雄性的鱼,用尾巴把鱼拍晕了吃的鱼,喜欢冲浪的海豚🐬,还有因为全球变暖冰川融化连一块可以休息的冰块都很难找到的海象宝宝们…

感谢BBC让我们看到这些❣️

 短评

制作还是很精良,但是没有第一次看脉动地球那么震撼了

3分钟前
  • cocojamboo
  • 推荐

不断更新的拍摄技术,让所见越发震撼人心,真实的海洋,远超想象。拜科学所赐,很多原非我辈能见的事物今日得见,即便不谈具体所见,光是颜色就足够让人爱疯了。

6分钟前
  • 刮刮油
  • 力荐

哭了三回 前两次是被美哭 最后一次是因为北极熊没饭吃海象妈妈带着宝宝没地方休息 爆哭10m 真的不想当人了 想当海豚 每天快乐冲浪 跟伪虎鲸做朋友

11分钟前
  • 风呼啦呼啦嘿
  • 力荐

做为个潜水爱好者,工作一天下班回家,就着啤酒烧烤看这片实在是太享受了

12分钟前
  • Ostin
  • 力荐

让人热泪盈眶

16分钟前
  • なつめ
  • 力荐

喜欢看纪录片的原因,大概因为可以跟随它的脚步去那不曾去到的新世界。

18分钟前
  • 小胆走天下
  • 推荐

看第一集就可以给满分了。做BBC的摄影师确实能领略地球,但他们除了掌握一流的摄影技巧和熟知各种摄影装备、并且具备独特细微的洞察力外、还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无限的耐心、会游泳 冲浪 潜水等,最重要的是还得不怕死。

21分钟前
  • 有点迷人
  • 力荐

一集一个小时却看了两个小时,光顾着暂停截图了。被大自然的美震撼!

26分钟前
  • 张腾森
  • 力荐

史上最佳观影体验

31分钟前
  • 啪啪少年小彼得
  • 力荐

热泪盈眶

36分钟前
  • Sharkberg
  • 力荐

我以后要多吃素,少吃动物。

41分钟前
  • 随喜
  • 力荐

去掉一亿最高分,去掉一亿最低分,人类综合得分,真的配不上这颗星球。日月星辰,山川湖海,繁花大树,风与尘埃,被辜负的地球的一生。

46分钟前
  • 小薛
  • 力荐

我觉得有些剧光看第一集就可以打分了。

49分钟前
  • 小驿
  • 力荐

这都怎么拍出来的啊!神一样的存在!

50分钟前
  • 希天才
  • 力荐

这个系列竟然出2了太激动啦!每次看到海洋都会想到天空,一样的颜色,一样的神秘,一样的等待人类去摸索探寻。

55分钟前
  • 小岩井
  • 力荐

海洋世界真的既神秘又美麗~藉由紀錄片來揭開神秘的面紗很感動!製作非常精良

59分钟前
  • 河堤上的貓
  • 力荐

为了让海象宝宝们有个家,为了让海洋生物身上不再缠满塑料,我以后会尽量低碳出行,自带水杯,布袋。这才是对这个纪录片最大的爱和尊重。

60分钟前
  • nina
  • 力荐

历经几万年进化的海洋世界,摊上人类真的不知是祸还是福。看到海象妈妈为了给小宝宝争取栖息地,不惜与其他海象为敌,超级感动。这是看完《地球脉动》后,又一部可以追的好纪录片。每一帧都美到可以作屏保,拍这些的摄影师是我最羡慕的人。

1小时前
  • 秋色波连波
  • 力荐

绝对是值得开会员用蓝光画质来欣赏的纪录片。第一集看到猪齿鱼用嘴衔着一颗小蛤蜊一次又一次撞击珊瑚石为了吃到肉肉,真是惊叹大自然造物的神奇,也觉得这些小精灵生存不易。确实是值得五星的纪录片!

1小时前
  • 出云
  • 力荐

技术更先进,史密斯导演现身,91岁爱登堡硬朗现身,大海浪慢镜,水下海龙,古怪爬虫,只呼惊艳已经不够了。

1小时前
  • 恶龙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