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缘1987

已完结

主演:陈澍承,陈碧凤,王玉清,郑琬玲,李文海,白言,林明哲,刘秋莲,黄文永,叶素梅,陈安娜

类型:美剧地区:新加坡语言:国语年份:1987

 剧照

奇缘1987 剧照 NO.1奇缘1987 剧照 NO.2奇缘1987 剧照 NO.3奇缘1987 剧照 NO.4奇缘1987 剧照 NO.5奇缘1987 剧照 NO.6奇缘1987 剧照 NO.13奇缘1987 剧照 NO.14奇缘1987 剧照 NO.15奇缘1987 剧照 NO.16奇缘1987 剧照 NO.17奇缘1987 剧照 NO.18奇缘1987 剧照 NO.19奇缘1987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奇缘1987美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奇缘》是一部新加坡连续剧,部分剧情取材于《聊斋》却又别于《聊斋》,和《聊斋》一样,本剧由多个独立的单元剧构成,一般三五集一个故事,多数是古装剧,也有民国时期的。主要是人、鬼、神三界之间的传奇故事。  第一部(25集)  1.银河星(4集)  古老的传说,在天上星宿中,天瑶是位美丽而纯洁的少女。而她的义父天佛星风趣却有些迷糊。  有一天,玉帝派天佛星看守秦阳星,每天的工作就是定时为一盏油灯加油,这样灯不灭,秦阳星就可以被困在池水中,但是天佛偷懒,在油灯里多倒了些油,想多睡一会觉,结果池水变冷,秦阳星逃到了人间,祸害苍生,玉帝恼怒,派天瑶,天佛下凡抓秦阳星,后来两人合力打死了秦阳星,但是秦阳星的血溅了一地,天瑶必须把他的血收在瓶子里带回天庭,谁料,她不细心,漏了一滩血迹,结果傻书生路过时,手正好碰到,秦阳星就附在他身上了,七七四十九天后可以重生~!  后来满了七七四十九天后,月满之时,秦阳星金蝉脱壳,天瑶犹豫不决,出手慢了一拍,结果把傻书生打死了,为了救活他,便和他成亲。又希望他变聪明,于是天瑶飞到月宫嫦娥那里,嫦娥告诉她,要想傻书生变聪明,就必须把仙丹给他,但是她也会因此失去法力,若是书生变心,她将来也许会后悔这样的决定。但是天瑶不听,把仙丹给了他,后来书生负情,中秋夜给天瑶端来一盘金银财宝,告诉天瑶,他要娶相爷的女儿为妻~~~天瑶伤心欲绝~~~这时候天上的嫦娥落泪,顿时下起了倾盆大雨~!  嫦娥不忍天瑶受苦,收回了仙丹。书生又变回了原来愚笨而又纯朴的样子。一切似乎回到了从前,只是,天瑶已经不可能回到书生的身旁了....  2.辗转红尘(3集)  描述一对有情人辗转轮回的爱情故事——他和她,两小无猜、青梅竹马、两情相悦、山盟永不相弃,两家已为他们定了亲。 成亲前不久,他们相约在河边吟诗作画,兴到浓时他解衣下河游戏,不想却再也没能上来。 午夜梦回,她见他来到床前,告诉她将托生一户人家,她答应他一定去那户人家找他。  他降生在一大户人家,家中独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听说常常有一疯女人上门来找他,这疯女人从他出生那年起每年都来,说着一些不知所云的话,家人当然从没让她进来过。  他是一个热血青年,与同学们一起游行示威反对政府的昏庸,官兵自然要抓捕闹事的乱党,混乱中有人收留了他,将他藏在自己家里。  她约莫30多岁,一人独居在此,屋子里的一面墙上是她亲手画的荷塘,画中还有一对男女,那是年轻时候的她和她的他。她诉说着他们的故事,沉沉地陷入回忆,他一面倾听一面凝神看着画中那似曾相识的男女,从未见过却又如此熟悉......  蓦的,他突然明白了,那不正是今世的她和前世的他吗!那个疯女人,那个他前世的爱人!  他终于明白了,他终于回来了,她等了近20年,尽管别人都认为她疯了,尽管家人再也不肯认她,但她一直监守着那份承诺,她终于还是等到了这一天,她......  门外怎么有那么多的脚步声?啊,不!快!快跑!  当他赶到刑场时,她的人头已落地,她因为窝藏乱党被处斩刑。  他是幸运的,他有一个有势力又很爱他的表妹。因为爱,她使尽手段救下了他;也因为爱,她没有救她,尽管他那样求她。他更是不幸的,刚刚找回了前世的最爱,却只能看着她遭到厄运,自己什么也做不了,而她的死还是为了救他。  从此后他的日子再也不知道是怎么过的,他的表妹也没能成为他的妻子,尽管她救了他,尽管她一直那么爱他,尽管家长都希望他们在一起。  多年以后的一天,他经过一家照相馆,一张在他脑海里反转了无数次的脸忽然浮现,那是一位小姐留在照相馆的照片,因为她很漂亮,老板把她的相片摆在了显眼的位子。  她是怡红院里的红牌姑娘,脖子上天生有一圈红色的胎记,院里的人都说她前世一定是上吊死的,所以她一直用一串珍珠项链把它遮住。她是这里长大的人,这里只相信一个字---钱,有了钱就有了一切,除了钱她什么也不信。  他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她,她的神情却是陌生的,俗气、市侩、势利,但他不管,他既然找到了她,就再也不要让她离开,他要救她出苦海,他要为她找回前世,他要给她赎身,他要......  但是,有一个更有钱的老板要为她赎身,他出的价更高,老鸨说谁出的钱多,她就归谁,可他倾家荡产也凑不够。  在他几乎绝望的时候,表妹出现了,她扔出一叠银票赶走了竞争者为她赎了身,她说一直遗憾当初没有救她,毁了他的一生,她终于能成全他们了。  他又带着她来到他们曾经嬉戏的河边,吟着他们曾经喜爱的诗句,但她却一窍不通,自顾把玩着她的贵重首饰,他再也找不回以前那个执着痴情、幽雅脱俗的她了,他不禁有些失望,他不想再看她俗气的脸,他陷入了回忆......忽然,他又听到那熟悉的震颤他灵魂深处的声音在呼唤他,呼唤的正是他第一世的名字,啊!她落水了,她全然不会游泳,他不顾一切地跳下水去救她,甚至忘记了自己也不会游泳......  流水卷走了一切,他们终于在一起了。  3.辛十四娘(3集)  4.塞外胡笳(3集)  有个很好色的送信人,一天,有个女人找他,求他带自己到塞外去找打仗未归的丈夫。开始这个人很不耐烦,后来才知道这个女人是鬼,吓死他了,但他还是把这个女人的灵魂带到塞外去找人。他在塞外遇到一个女儿村,村子里全是女人,这些女人把他关起来,逼他娶老婆,因为很多女人随意他选,所以他刚开始很开心,可是后来看见女人都害怕了,于是就准备跑走,跑的时候被村子里的一个胡女所救。  后来才知道,他要找的男人也是被这个村子的人关了起来,逼他娶这个胡女,他不肯,想要跑,但是在跟胡女的相处中,好像慢慢喜欢上了那个胡女,但他还是跑走了。但是跑回去不久后,就在一场战争中死去了,胡女也自杀了,原来那个胡女也是鬼。他妻子和胡女见面了,但是丈夫没有出来见妻子,可能打定主意不回去了。但是做妻子的也没说什么,释怀地走了。  5.阴差阳错(3集)  6.剑魂(4集)  两个王爷都在炼同一把剑,都喜欢上同一个女人。这个女人说谁放弃铸剑就嫁给谁,其中一个人愿意放弃铸剑,两人准备成亲,可另一个王爷不甘心,就强暴了那个女人。这个女人跟他丈夫来到塞外,生了一个男孩(其实是强暴她的那个人的孩子)。后来这个女人死了,小王爷跟他养父回到长安,他的亲生父亲就派人害死了他的养父,让皇帝把这个小王爷过继给自己。小王爷被蒙在鼓里,本来一切都很好,但是他的父亲还在铸剑(抓很多活的小男孩丢进炉子里铸剑),小王爷于是离开他父亲,一个人到了塞外,并娶妻。他的生父来塞外找他,遇到一个老婆婆,老婆婆说你抓那些小男孩没有用,你要铸剑,就要用你的亲生儿子来铸剑。小王爷知道了,为了阻止他的父亲,他跳下了熔炉,变成了随意剑,后来他父亲知道了,就用这把随意剑自杀了。  最后结局是小王爷的妻子抱着剑,在沙漠里一直走,一直走,一直到变成一个老婆婆,就是上面说的那个老婆婆……  7.钟馗捉鬼(5集)  第二部(30集)  1.错系红线(3集)  2.胭脂魂(4集)  3.桃花女斗周公(4集)  4.客途秋恨(南洋妓女恨)(3集)  5.怨偶天成(3集)  几位老人闲来无事,座在一起讨论自己的一生,张生是位70岁的老人,谈论起自己的一生,他很是感慨自己不幸讨了一个凶巴巴的妻子。他想如果还能重过一生,一定会改变自己得命运。谈话间,张生遇到了当地的山神,山神和张生同病相怜,也是妻管严。得知张生的遭遇后,他帮助张生回到50年前,张生得意地想,一定不会在遇到自己的灾星。但是,事情还是重回历史,只不过张生和自己的妻子合力上演了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的最后,镜头又回到了张生与山神相遇的亭子。仿佛这是一场梦而已。  6.广陵散(3集)  7.阴阳妻(3集)  8.心锁(3集)  一只白兔精在森林中遇树精,一个白衣蒙面侠士使出一招天外飞仙救了她,虽然她还是个幼女,却被他风采所迷,对他说,"大哥哥,以后每年中秋我都会在这里等你。"他自然没把这小女孩的话放在心上。她却信守诺言,年复一年地等,到成年决定去找他。  此时她已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少女,一到人间就结识了李南星主演的侠士和他的朋友,经过证实,发现李就是她心中的大哥哥,但令她失望的是,李并不如她想象中完美,反而人品颇有问题向往名利,倒是他的那朋友是真性情。为了不让李在名利的道路上越滑越远,在争夺武状元的比赛中,她暗助那朋友胜利。李妒恨交加,将朋友害死,兔精见他人品如此卑劣,伤心欲绝,决定离开他。李此时已爱上她,以为她心中另有别人,于是在师傅的帮助下闯入她的内心希望杀死她心中那人。他进入她的内心,见到一个丰神如玉的白衣男子背对他而立,他奋力拔剑刺他,吃惊地发现刺中的是自己,原来她心中念念不忘的就是他,只不过是完美的他。  他受了自己的重创,被师傅救回,垂死,兔精不忍,回来将他救好,但也不能再爱他,黯然离去,结尾,她幽幽地侧过脸,站在他们初见的树林,"大哥哥,明年中秋,我会在这里等……"  9.钟馗再捉鬼(4集)  第三部  1.灶神  2.深水情郎  3.青衣魅影  4.注生娘娘  5.门神东京复仇者2血腥万圣节篇-决战 -吃素的小爸2铁证悬案:真实之门第二季律师Sodom只能活一个疯狂的心异常睡眠头脑解密第一季七星镇二妖萌宠流浪记果宝特攻3你好,火焰蓝曼斯菲尔德庄园1999内心之光恐怖绘本牧师神探第一季剧场版 假面骑士创骑 合而为一勇敢去爱简单西蒙旺角卡门(国语版)MovetoHeaven:我是遗物整理师遥远的婚约猎魔人: 制作特辑女仆刑警一个小忙亡命之旅鲍勃心动第一季神父特德 第一季我变美的那夏天青春正能量之我是女神星际之门 SG-1 第五季2022把乐带回家一剪梅[1931]执念如影铁甲无敌玛利亚婚礼大斗阵太空堡垒卡拉狄加第二季我是一个贼C 侦探与自己告别生日(2019)带着爸爸去留学得州巡警第四季煮面偶像角落小伙伴2我最爱的笨男人

 长篇影评

 1 ) 大自然很美好,请不要做伤害它的事

看了2018年的第一部电影,重温埃里克·侯麦1987年的老片《双姝奇遇》,气质清新又不失哲学内涵。

整部电影由四个有趣的生活故事组合而成:“蓝色时刻”、“咖啡馆男侍应生”、“乞丐,小偷和女骗子”、“卖画”。

作为法国新浪潮电影代表,侯麦与其他大师的不同之处是他的电影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只在一连串散漫而不连续的事件中,用缓慢、优雅、细腻的笔触探讨普通人的隐秘内心。

蓝色时刻。凌晨,蕾内特带米拉贝尔一起去感受“蓝色时刻”,却被刺耳的发动机声音赶跑了,蕾内特愤怒至极,边哭边抱怨,第一次看她这样的反应觉得很莫名,太敏感以致于有点神经质了吧?!现在看来,丝毫没有,反倒非常自然,恰如其分。因为对这样的珍贵“时刻”深有体会。

有次我走在河边,阳光洒下来,忽然一阵微风拂过河面,水面生出千万颗钻晶闪耀起银色光芒,灵动跳跃。亲眼见证这样的神奇时刻,妙不可言。我伸手去摸相机,揭下镜头盖,可是几秒前的波光粼粼消失了,对,因为风停了,波纹也随之不见了……所以放下相机,等待下一刻再起风的时刻,为了这神奇的第二刻,我足足等了两天,又一个有风有阳光的日子……

后来的一个凌晨,米拉贝尔先起身出门,蕾内特随后而至,两个人一起不受打扰地享受“蓝色时刻”时,我就想起了顾城的《门前》:

我多么希望,有一个门口
早晨,阳光照在草上
我们站着
扶着自己的门扇
门很低,但太阳是明亮的
草在结它的种子
风在摇它的叶子
我们站着,不说话
就十分美好
有门,不用开开
是我们的,就十分美好
早晨,黑夜还要流浪
我们把六弦琴交给他
我们不走了
我们需要土地
需要永不毁灭的土地
我们要乘着它
度过一生
土地是粗糙的,有时狭隘
然而,它有历史
有一份天空,一份月亮
一份露水和早晨
我们爱土地

我们站着
用木鞋挖着泥土
门也晒热了
我们轻轻靠着,十分美好
墙后的草
不会再长大了,
它只用指尖,触了触阳光

侯麦借蕾内特的嘴巴解释:“蓝色时刻” 不是小时,也不是分钟,只是一个雅致地方的宁静,在那个地方呆着就不想醒过来。月亮升起来的时候,一切都休息了,这就是宁静。我想他老人家用“蓝色时刻”是在告诉现代的我们自然很美好请不要做伤害它的事。他应该对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有过深入的思考,而且忧心忡忡,所以30年前就让米拉贝尔开始学习生态学,做生态趋势研究了。

剩余三个故事都发生在巴黎。侯麦的电影永远不缺连绵不断的对话,而且生活气息浓郁。蕾内特和米拉贝尔也是这样,从乡下偶遇就相谈甚欢,来到巴黎成为室友后对生活中出现各色人的探讨也是各抒己见,不为意见相同,但相处融洽。就像萨特说的,我们不必把时间花在互相解释以及庆祝意见相同上,所有人意见相同是件荒谬的事。这些探讨散发着强烈的思辨性和文学性,留给观众很多思考空间。

很喜欢这种“作者电影”,我觉得日本的是枝裕和也是生产这类型电影的导演。

这次竟然发现扮演米拉贝尔的女演员还是《巴黎野玫瑰》的女主,《双姝奇缘》里还是一个理性优雅的女学生,在《巴黎野玫瑰》已经是位热情的性感尤物了,且爱起来敏感疯狂到极致。《巴黎野玫瑰》也是我很爱的一部法国电影,当时租碟看的,现在没找到资源,很想再多看几遍。

 2 ) 中文语境再创作

看中文字幕看到一半一头雾水,不舍得花钱买大会员,找了英文字幕外挂,中英上下结合着看,原来的文本被不知名翻译者不断折射(当然我也不知道法翻英之间发生了什么),有时变得更加诗意,有时让人摸不着头脑,有时离谱到没边,但神奇的是,竟也没有太破坏主旨,仿佛它只是一些儿童在书本上的乱涂乱画……

截了一些有趣的文本对照

这里真的笑喷

想起上学时候的一位客座外国教授,她说她虽然听不懂我们说的中文,但是她可以感受,感受大概就是一个误读和再创作的过程吧

 3 ) 集浪漫、冷漠、搞笑一体

何谓奇缘?片中两人偶然认识、思考方式和行为差异极大却能互相扶持走下去,人与人相处不就是求同存异嘛。前面一起体验乡村蓝色时刻、雨天野外就餐的浪漫,中间大城市里逃单、乞讨的格格不入,最后教小孩子意大利语、卖画片段的搞笑,居然融合得如此妙!观影非常舒服,但表达的母题不少,一是友情,个人目前观影史最好的友情片;二是对户外自然的推崇,衬托繁华大都市人金钱至上的冷漠与疏离;三是面对问题,放大困难选择逃避还是直接行动?做事情不能预先失败!!四是言语与沉默哪个才是更真实的自我,沉默才是唯一应有的姿态?

 4 ) Meta侯麦:用表达讨论表达

9.5/10 喜提目前为止最爱的一部侯麦,也感觉自己对侯麦的理解再上一层楼,甚至想要重新看一遍之前的所有(以前看带了太多共情太少思考)。在这部片子面前,其他所谓的mumblecore都显得浅薄幼稚。

在众多主题中,我最喜欢的主题就是“说话”本身,我也将最后一个章节视作侯麦对自己的审视,全片的道德故事在此刻上升为哲学命题。两个女孩在此时更像是侯麦的两个人格,借绘画表达电影。

一个说我不喜欢说话,另一个却反笑她从来没有停止说话。这一处自我嘲解妙极了。因为侯麦的电影最是话多他是最追求讲语言融入电影中的,但他却说过“我不表达,我呈现”。米拉贝的拷问也可以延伸,侯麦从不道德批判,但他的电影中道德无处不在。雷妮特画画是为了追求平静,对于懂的人她认为没必要解释,侯麦又何尝不是?他电影中的道德讨论从来不是为了给出他的三观。最后一场戏近乎好笑,但是画作的沉默和表达此刻却模糊了界限,通过画廊老板喋喋不休的自行解读,就像我们这些影迷对侯麦喋喋不休的解读。

看完这部片子,我也进入了我的“蓝色时刻”。

 5 ) 《侯麦传》里的拍摄八卦

纯属摘录

蕾妮特的饰演者 Joëlle Miquel 算本色出演,很多故事的原型就源自她的经历。比如l’heure bleue,和咖啡馆服务生的冲突。侯麦在接受《正片》采访时说

《双姝奇缘》很快确定下来,因为我遇到了我的蕾妮特,她非常特别。刚认识时她曾告诉我:‘我按照某些原则管理自己的生活。——很好,举例说呢?——当我做出决定,我就会做到。有一次我决定不说话,于是我就真的不说话了……’影片最后一段就出自这里。咖啡馆的情节也曾真实发生在她身上,我们拿来加以改编。这种事可能很多顾客都亲身经历过。影片第三段则是借用了另一段回忆:她曾经遇到一个女骗子。这些故事恰好与我当时关心的一个主题有关。我那时想拍一部电影,主角是两个女孩,一个恪守原则,另一个恰好相反,不去费那个劲,也更爱批评、更悲观、更极端自由主义。

城市女孩米拉贝的人选有过一些波折。侯麦一开始属意出演过《飞行员的妻子》和《女友的男友》的Anne-Laure Meury,但她和Joëlle合不来,因为后者严格看护着自己的故事,不准别人改动。就在开拍前一个月,侯麦才找到了Jessica Forde ,她当时才19岁,曾出现在一组演艺新人的照片中,拍摄者卡罗尔·贝拉伊也为侯麦拍照。Jessica是东方语专业的大学生,职业理想是成为人种学家,同时也有演员梦。据Jessica回忆,侯麦并不建议她从事演艺道路,因为Jessica的坚持,侯麦最终选择了她。

这是侯麦公司的第一部电影,他尝试将此前惯用的两种模式相结合:“喜剧与寓言”&“即兴表演”。两个女孩都是第一次参演电影,她们的实际生活其实与影片角色完全相反,Jessica在乡村长大,饰演了傲娇的城市女孩;Joëlle住在巴黎市郊,饰演的是乡下女孩。据Jessica的回忆,她们两人也完全合不来。拍摄到后期,Joëlle与其他合作者纷纷闹掰,她身上吸引侯麦的孩子气,也让侯麦很头疼,甚至让侯麦气到中断拍摄,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办公室里。很快,侯麦放弃了拍摄《双姝奇缘》续篇的想法。


影片一开始就设定为几个章节,还有几个备选故事最终没有拍:

《电话》:和一个没有教养的人争吵,因为他占用电话亭太久,一直讲个不停。 《我的漂亮小船》:蕾妮特以为自己弄丢了一把钥匙,或者被一个男孩偷走了,实际是米拉贝拿走了钥匙,目的是“为了她好”。 《小堂妹》:也发生在咖啡馆露天座,蕾妮特在等米拉贝的时候,提笔画了旁边一个陌生女人的肖像,接着被画的女人来到她们这桌,开始讨论这幅画该属于谁,画者还是被画者。


《双姝奇缘》的拍摄时长只用了十个月(1985年6月至1986年3月),主要利用周末和假期时间,满打满算就六个星期。[我怀疑侯麦是有意为之,为了捕捉四季环境]在巴黎的拍摄几乎没被路人察觉,侯麦对此有些得意,他说了一个小插曲:

拍《咖啡馆的服务生》的时候,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人朝我们这边看了眼,他们确实以为服务生在和两位女顾客争吵。不仅如此,由于不知道可怜的小伙子其实正在演习,老有顾客想叫他过去点单。

l’heure bleue一章在弗特苏瑞尔附近的乡间住宅拍摄,米拉贝的大学生公寓就在菱形影业的楼上,咖啡馆的冲突选在蒙帕纳斯的欢乐街旁边,女骗子一章也在相同区域,剧组后勤还提前向法国铁路公司申请,获准在蒙帕纳斯火车站的拍摄权。偷窃三文鱼一段发生在圣拉扎尔车站附近的Prisunic商场。《卖画》在冬天拍摄,画廊场景是格内高街14号卡洛琳·可瑞的画廊。


影片首映被侯麦安排在第九届克莱蒙费朗国际短片节。电影节在1987年2月举办,除了《双姝奇缘》,还展映了侯麦在1950—1968年期间拍摄过的所有短片电影,共计11部。首映日两天后(2月4日),《双姝奇缘》在影院上映,观影人次接近20万,而全片制作成本只花了34万多法郎。相较惊人的票房利润,评论界对此片却热情不高。塞尔日·达内在《解放报》发表的文章里写道:

所以《双姝奇缘》即是侯麦电影的新篇章,也是适合在电视上播放的四则小故事……他的作品既适合大银幕,又适合小屏幕:前者是艺术的顶峰(第七艺术),后者是大众文化的代表。对于一位资产阶级观念的导演而言,还有什么比这样的双重新信服力更美妙的成功呢?

全部内容都来自本书第十章“城市的侯麦与乡村的侯麦”

 6 ) 苍蓝现象学

模糊的神启,恍惚的奇迹,强烈的氛围感,万物骚动不安,争相向观者言说,时间如此狂热地成为永恒,而永恒之后仍有时间——怎么用语言描述这种经验?它并非宗教感的体验,不那么暴烈,无心置人于死地而后生。神学家不屑于描绘它,精神分析学家愿意提出无数假说而不去验证,现象学家听我支离破碎地说完,抽一口烟,凝视咖啡表面略微变形的拉花图案。 [Ten thousand sticky dreams 一万个粘稠的梦 lost to reality 敌不过一个现实 seer steals thief's cigarette 先知偷走盗贼的烟 and takes a puff 吞云吐雾 Ten thousand comedies 一万场喜剧 lost to one tragedy 被一场悲剧吞没 thief foresees seer's trick 盗贼早已未卜先知 but he's not in a huff 却不动声色] 时间如此狂热地成为永恒,而永恒之后仍有时间。我愿意视之为一个佯谬,即芝诺佯谬,在感知意义上的体现。在这奇迹经验里,时间感变形了,由阿咯琉斯的时间变形为芝诺的时间。在阿咯琉斯追赶乌龟的无穷级数过程中,芝诺将每一段追逐的过程感知为一单位的时间,阿咯琉斯的时间愈接近追上乌龟的时刻,芝诺的时间与阿咯琉斯的时间换算比例愈大,直至阿咯琉斯无穷小的时间等于芝诺时的一单位。在芝诺时的无限长时间之后,阿咯琉斯追上了乌龟。 我如何能在感知中将现实时间无限细分,构建芝诺式的永恒?也许,在那时刻,我得以绝对专注又绝对漫不经心地聆听世界的每一声响,直至一片树叶的轻颤可抵一场风暴的喧哗与骚动,而最轻微的一缕歌声起伏振荡如一场交响乐。我平等地觉知万物,但万物又主次分明,色彩绚烂。它们共同构建起一个氛围,或许是苍蓝色,热风拂面,弥散花露水气息的氛围,一个令我想起时会心微微揪紧的氛围,如朱天心《匈牙利之水》描写的那样。 这种氛围总存在于回忆中。历经沧桑的人回忆“那个夏天,黄昏……”或“举着黑伞漫步在雨巷中……”,倏忽间一片色彩在眼前亮起,还响起断续的字句,人立马陷于一种模糊的感伤里,完全沉浸在纤薄而不可捉摸的氛围中,人若想看清听清,它们就荡然无存。如果这种氛围突然降临于当下,容许人暂时贪婪地吸收构筑氛围的一切色彩、声响、气味,大抵就成了我希望叙述的那般体验。 [——你听说过蓝色时刻吗? ——蓝色时刻是什么? ——事实上,不是一小时,而是一分钟。黎明前,大自然会出现一分钟的静默。昼禽准备醒来,而夜禽准备入眠。在那一分钟里,大自然陷入了绝对的寂静。] 具体地叙述那种体验是不可能的。“我听着歌声……”或“我靠在肩头……”这样的词句,于描述上是公允的,但也是苍白的,它们一旦被写下就显得可笑而虚假。我想如彼得·汉德克一般描写:“那个无名池塘的幽暗。雪云漂浮在巴黎大区的地平线上。铅笔的味道。落在‘宝塔电影院’公园岩石上的银杏树叶。韦利济火车站最上层窗户上的壁毯。”“麻雀落在灌木丛里,又一次恰到时机的鸟儿。他看到一架梯子,想要爬上去。在排水沟里,泥瓦工的标准木杆在游动,后面远处街道上,一个年轻的女邮差推着她带有黄色邮包的自行车。”这些意象被无序地铺展,向读者扑过来,如同它们在那个时刻向观者扑过来一样。但是,不在场的读者,甚至于不在彼时的我,至多以这些意象重构一条意识流,一张变动不居的波动图像,而原件,原本的感受,只能遗失在那个时刻,遗失在感知中的永恒里。 一次不那么暴烈的奇迹不足以让我写出《一个英国鸦片吸食者的自白》。然而,侯麦,我相信他有过与我相同的体验,因为他那么轻盈地描绘了“蓝色时刻”。“昼禽准备醒来,而夜禽准备入眠。在那一分钟里,大自然陷入了绝对的寂静。”清晨起床见证这一时刻的女孩屏息了,静听一切声响宁静,最微小的窸窣慢慢隐没,绝对的寂静降临,这寂静太过完美,以至于仿佛会永久持续。在仿若永恒的寂静后——蛙,癞蛤蟆和猫头鹰的声音渐次响起,自然恢复到常轨。奇迹轻盈掠过,一切未曾改变,一切都有了不可言说的变动。

 短评

法国人不笼统地装逼,衣服上的小碎花图案 房间里大撞色的窗帘布 墙壁上清新阳光的草帽挂饰 等等 都在体现着他们的艺术性和对生活美感的追求。

5分钟前
  • 黄悦_
  • 还行

这片子一如既往的侯麦。“蓝色时刻”是整部电影的基调。乡下女孩蕾内特对世界、对他人、对艺术的关系中都是在寻求一种道德纯粹,一种“蓝色时刻”的宁静;而米拉贝与一切都拉起了距离,像是做民族学研究一样把城市的一切当作现象进行审视,她更注重人与人为了完成事务而必备的社交准则,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言说”与“沉默”似乎将四个故事串在一起。最后,在“沉默”与“言说”的配合中,两个有着不同价值观的姑娘完成了艺术品的交易。蕾妮特似乎作出了很大的妥协,她的故事隐约影射着一些卢梭的教育思想,即现代城市对人道德的败坏。我觉得这片子有意思的点在于平常我不大会和米拉贝这种姑娘聊起来,对话可能会止于她说自己拿了别人偷的超市东西,但因为侯麦的电影,我听到了她的想法,有种脱离了信息茧房的感觉,电影的魅力即在于此。

6分钟前
  • 虚伪面包房
  • 力荐

4000法郎

10分钟前
  • nihaoma
  • 还行

好像是第一次看与男欢女爱完全无关的侯麦,总觉得弗兰西斯哈两位主角是这里来的。这简直就是个现代故事,蕾内特和米拉贝尔就像21世纪的小资文艺青年一样因为模糊脆弱的道德观念不停拌嘴——有场戏可以形容为“圣母的终极对决”吧,只不过一个偏左一个偏右哈哈,非常有趣,强烈推荐👍

14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侯麦的关键词:坦诚,包容,所以很多剧本其实题材十分尖锐,但拍出来却成了喜剧。女孩子们实在是太可爱。其实从头到尾都看的我提心吊胆,如此直接的价值观碰撞,直到最后都没有撕起来也是奇迹了,换我大概绝交五百次了吧。。最后一句台词精妙!

16分钟前
  • 张熊熊
  • 力荐

这个机智诙谐的小品很动人有趣。被很多细节打动。侯麦的确有个tender soul,如透过女主角视角,对自然、植物和动物敏感怜爱的描述;而到了城市(巴黎),有同情心和正义感的乡下女孩要面对都市人的冷漠、谎言和互不信任。有对“说话”本身的思考,对于一向多话的侯麦电影,有一种自我解嘲式的自反性。

17分钟前
  • 黄小邪
  • 推荐

侯麦电影里的红是生活里那点盐。

20分钟前
  • 野沢氿
  • 力荐

看了那么多电影,还是最喜欢侯麦的电影。宽容,坦然。它不是在讲故事,而是展现一种当下的生存状态,从容,随性。

23分钟前
  • 小熊QQ
  • 力荐

侯麦角色间对白有趣程度:女女>男女>>>男男

28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力荐

乞丐、小偷与骗子也是一种生存技能,没有道德鞭挞。乡村女孩认为给遇到的乞丐都要施舍,遇到小偷骗子要现身严惩。讽刺的是,最后她为了生存,“装聋哑”卖画却成了她一直想批判的一类人。“失语的艺术家”带出个人思想:阐述自己作品的价值很重要。但语言亵渎了艺术,在艺术面前,沉默是最好的态度。

32分钟前
  • Cloud-D-Zoro
  • 推荐

侯麦电影是青春底片上跳动的红,法语是人类思辩之林发出的啁啾

36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很细腻的喜欢哲学思考的乡下哲思女见午夜寂静被车声打扰就哭泣,她就是神经质,想有个女孩一起体验“蓝色小时”。很认真的她,会付昨天没有零钱付的咖啡费,在车站施舍给人,钱不够向人求助却被当骗子。“绘画可以表现人的宁静”。为在巴黎生存,纯洁的女孩狠心卖画2000法郎,购者4000法郎卖掉

40分钟前
  • 拾贝壳的猫
  • 推荐

说起女生日常,印象里好像全是小清新,这部视角挺独特的,两个女生一直在辩论,探讨的话题很有趣,生活态度、价值观、生活中的困难之类。演员太自然了,完全没有表演痕迹,就像我和朋友平时聊天的感觉。

43分钟前
  • 皮皮一号
  • 推荐

特别喜欢第三第四段!纯纯的女孩可爱,漂亮的女孩聪明。

47分钟前
  • vivi
  • 推荐

关于两个女孩的道德选择,第四部分最耐人寻味。A滔滔不绝地解释着艺术是不需要解释的(这行为就很矛盾),B反对,后来A不解释的沉默没能成功卖画,而B原本的观点也派不上用场,最终是B用了A的说法才卖出了A的画,执行内容与执行'讲述内容的形式'之间竟然是后者占上风。

49分钟前
  • 电个爆炸头
  • 推荐

4++ 四段小故事串起巴黎女孩和乡下姑娘的际遇,以及她们各自待人接物上的观点碰撞和成长。人物鲜明,对话丰富,景物迷人,颇有以小见大之趣。也让我想起自己与剧中人年纪相仿时的一些轶事,那些互相玉成、美好坦荡、不足外道的特殊情谊。L'Heure Bleue 蓝色时光:昆学家法布尔先生定义:安静的诗意时刻

51分钟前
  • mecca
  • 力荐

如果加上爱情,这不就是现在的《阿黛尔的生活》与《烧女图》。

52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太爱侯麦的色感了

53分钟前
  • 眠去
  • 推荐

乡下的女孩和城里的女孩——乡下的老鼠和城里的老鼠,老童话的现实版本。

57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非常喜欢最后的卖画一段,尤其是画廊老板被米拉贝指责后那个“蓝色时刻”,与第一段构成了可爱呼应。影片想法来自扮演乡下女孩的米凯尔的真实经历,她向侯麦毛遂自荐,但最后却因为跟电影里乡下女孩一样过于清晰固执的价值观而和剧组的其他演员都闹翻。另一个有趣的点是,其实米凯尔现实中是巴黎女孩,而演米拉贝的杰西卡则来自乡下。后来,米凯尔在侯麦临终前起诉侯麦,试图讹诈合作者的权益,众多曾经为侯麦提供经历的合作过的演员纷纷为侯麦作证,包括杰西卡。米凯尔的无理请求虽然在判决中被驳回,但却成了侯麦人生最后最难过抑郁的事。

1小时前
  • 奥兰少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