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虚此行

HD国语

主演:胡歌,吴磊,齐溪,娜仁花,甘昀宸,黄磊,扈耀之,白客,孙淳,杨庆生,龚蓓苾,赵倩,萧李臻瑱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23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不虚此行 剧照 NO.1不虚此行 剧照 NO.2不虚此行 剧照 NO.3不虚此行 剧照 NO.4不虚此行 剧照 NO.5不虚此行 剧照 NO.6不虚此行 剧照 NO.13不虚此行 剧照 NO.14不虚此行 剧照 NO.15不虚此行 剧照 NO.16不虚此行 剧照 NO.17不虚此行 剧照 NO.18不虚此行 剧照 NO.19不虚此行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世间所有的爱,都该趁早

每个人都要经历两次死亡,第一次是心脏停跳时,第二次是被世界遗忘时。

我不知道哪一种死亡更令人绝望,但起码有人不甘认命——那些努力拯救第一种死亡的人,大多是医生;而那些努力拯救第二种死亡的,则是为亡者写纪念悼词的人。

胡歌在新片《不虚此行》中饰演的闻善,正是鲜为人知的第二种人。他凭借这个出乎意料的角色,荣获今年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主竞赛单元最佳男演员。而本片的导演兼编剧刘伽茵,也借此斩获最佳导演奖。

世间所有的爱,都该趁早

胡歌饰演的闻善,当编剧挣不到钱,转行在殡仪馆写悼词。

他的主要工作,就是从逝者的亲友口中,一点点拼凑起逝者的过去,最后汇总加工成一篇在追悼会上当众诵读的悼词。

然而,在很多时候,生者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会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歪曲、掩盖关于逝者的事实。遇到这种情况,闻善倒又像回到自己的编剧老本行,在还原每一个关于逝者的故事中,他都要竖起耳朵听,找出他们“台词”中的已说、未说和不可说;他更要睁大眼睛看,因为人物的真相不光显露在他言语中,更隐藏在他下意识的行动中。

有一处场景,是闻善坐在客户王先生家的客厅里,为了帮他的亡父写悼词,向他收集关于老人家的相关信息。

王先生一边回答闻善的提问,一边盯着手中的两部手机,应付不间断的信息和来电。事实上,他的确想当一个孝子。如果图省事,他完全可以直接用闻善给他的模板悼词,没必要专门让他上门写定制悼词。

然而,他不光是一个儿子,也是一个父亲。孩子还小,如今竞争环境又如此激烈,他肩上扛着一个家,难免顾此失彼。正如他的自嘲:“到了我这年纪,不进则退。”

当闻善问起他父亲喜欢什么时,他还要发信息问老家的叔叔才回答得上来。此时,路过客厅的王太太提醒他,老爷子喜欢种花草。

闻善提出想知道更多细节,王先生明明从沙发前抬起了屁股,却又莫名其妙地坐下了,低声说了句“算了”。

又是王太太打破僵局,一把拉开客厅半遮的窗帘,露出一排半死不活的盆栽。她当着闻善的面,摘下一片片枯枝败叶放到王先生手里,他难免神情尴尬。

她当着外人暴露家丑,非常值得玩味。可想而知,王先生整天忙事业,忽视的不光是父亲,还有她这个妻子。她正是用这种近乎拆台的方式,来表达对丈夫拼搏事业而疏于陪伴家人的不满。

事后,闻善从王先生的儿子飞飞口中得知,爷爷经常想找父亲聊天,但是他总没有时间。有一次原本一家三代回老家,父亲又因为忙工作缺席,他和爷爷钓鱼时差点溺水。

闻善通过观察他们一家,敏锐地推断出,飞飞是故意掉进河里的,这样父亲就会放下工作赶来看他了,也能实现爷爷的愿望。他鼓励飞飞,将这个秘密告诉爸爸。

没多久,王先生带着妻儿回了老家,正是他当年缺席的那片苍翠竹林。曾经,他在父亲的庇护下,在这片土地上度过青少年时代;如今,他送走父亲,从儿子的身份毕业,继而学习如何做一个父亲,理解家人的陪伴无可取代,爱的行动要趁早。

像这样清风拂面般的细腻视角,以及克制却潜藏丰沛情感能量的叙事风格,在本片中比比皆是。除了王先生以外,还有万家兄妹、老陆、方阿姨和邵金穗等等客户,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悲欢。

正如这张《不虚此行》的海报,闻善在为逝者撰写悼词的过程中,以笔为桥,促使生者以全新的角度审视与逝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再次连接曾经深爱、如今却已疏远的人。

“表演就是探索人性”

电影的大多数时候,闻善都显得内向、拘谨。

他站在客户面前,高大的个子微微佝偻着,略低着头,每次说话前总要停顿片刻,仿佛深思熟虑后才开口;说话时语速平缓,字斟酌句,会向对方确认每一个词的准确含义。

初看的时候,我觉得他这人仿佛社会适应不良,缺乏为人处世的圆滑。他也亲口承认了,他就是比别人反应慢半拍。

随着情节的推进,当我们跟随他的视角,一次次从那些客户口中窥探到真实的人性时,也得以从他不时整理书包肩带的手、从他略微向内摆放的脚尖,从他内向拘谨的表象之下,窥见他的真相——一个专注的倾听者,同时也是一个敏锐的观察者。

用闻善好友的话来说,他微微一笑就是兴高采烈,面无表情就是心情不错,略显丧气那也是一切正常。

总而言之,他的反应凡事都比别人低一档。

毫无疑问,这样情绪波动范围狭窄的角色,对每一个演员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

然而,即便没有爱恨激烈的大收大放,这部电影中有两处“小收”和“小放”场景,令我印象深刻。

一次是邵金穗到闻善家里,想查阅两年前他为甘铭写悼词时留下的资料。他从电脑里找出采访甘铭亲友的录音文件,当邵金穗带着耳机听的时候,他在她身后站了一会儿。

有那么一瞬间,他的脚以微小的幅度左右摆动,似乎在犹豫,自己站在这里是不是打扰她了。他迟疑了片刻,用一种比往常更加谨小慎微的步幅,轻手轻脚退到她身后的沙发前,近乎慢动作一般缓缓坐下,生怕发出一点声音。然而,他由于一直盯着她的背影,一屁股坐在了沙发的文件夹上,又小心翼翼挪到一边,手里捏着文件夹,目光却再次看向她。

整个过程中,他没有一句台词,只有动作和神态的呈现,但足以泄露他的心声。尤其对他这样情感内敛的人来说,当他用一种比往常更加“收敛”的方式来应对时,这种细腻含蓄的表演所传达的意蕴,越发深邃动人。

还有一次,是闻善带着老家的茶叶,去探望读研究生时的导师。

他在老师的询问下,默认了自己目前困窘的处境。他低着头,垂着眼,略微佝偻着背,不时轻微调整手和脚的位置,似乎不知道往哪儿放,带着一贯的内向拘谨。

很快,在老师的启发下,他们像当年在学校时那样,一人一句,开始口头即兴编剧创作。他们以他为蓝本,塑造了一个在殡仪馆写悼词的人,怕被老同学知道,没想到偏偏遇到老同学举行追悼会,没人邀请他,他却躲在墙边偷听。

闻善说这个即兴故事时,仰起脸,眉眼舒展。他说话前没有丝毫停顿,老师话音刚落,他立马就接上;语速也一改往常字斟句酌的平缓,变得迅疾而激越。

很快,他们之间的氛围再次沉寂下来,因为彼此都意识到,人生不会总是停留在拥有无限可能的第一幕。

然而,在闻善这昙花一现般的明朗中,观众得以窥探到他的这个人物的真相——他不再写任何剧本,甚至当面推掉导师介绍的活儿,不是他不喜欢编剧,恰恰因为太喜欢了,才会在一次次失败的打击中,对自己彻底失去了信心。

有了这一幕,我们才能深刻理解,他想重新开始写小尹的故事时,伸向电脑键盘却微微颤抖的手。

胡歌在饰演闻善时,像这样幽微细腻的表演,在本片中比比皆是,这与他对人性的洞察密不可分。

正如他携本片回到母校上海戏剧学院时所说:

“表演第一节课,老师告诉我们学演戏要先学做人。那时候不是特别理解,以为‘做人’就是要学习如何为人处世。直到很多年后,有一位我合作的演员说,表演是一个探索人性的过程,我才明白‘做人’的含义是怎样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人到底是什么?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最近我才真正摸到了表演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

巧的是,闻善在剧本里曾经写过一个主角叫“小尹”,是以闻善自己为原型的普通人,当然不能在偶像剧里担当男主角,理所当然地被片方拒稿。

这种“偶像剧男主”与“普通人”的落差,正好映照了胡歌的转型之路。

他在访谈中回忆,自己前十年都在演古装偶像剧,这和他对演员的设想不太一样:

“演完十年古偶剧后,发现我的表演有套路,变得不真诚。回头看我演第一部戏的眼神,我已经做不到了。所以我决定回归舞台,重新开始,打破固有的程式化的表演。我一直都在跟自己较真。”

“闻善”作为他这次“较真”的产物,在如此契合的缘分下,他以这个出乎意料的转型角色,获得“金爵奖”最佳男演员,倒像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正如他在首映时所说,自己与影片中的闻善有许多同频共振之处:

“这个角色可以让我照见自己。这里面有两个含义:首先是他让我更清楚地看到自己内心的样子。我之所以那么想成为闻善,是因为看到他和内在的我非常接近。同时我又看到了自己跟他的距离,跟他相比,我缺乏勇气,缺乏和外界对抗的魄力,所以我特别想通过参与这部电影,让自己变成理想中更好的样子;另外一个意思是,他温暖了我,也治愈了我。这个角色弥补了我在生活中很多的遗憾,甚至是埋藏在内心深处的自责和内疚。可能也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就像是你在人生某个时刻命运的齿轮停顿了或者卡住了,却因为遇到这个角色,会感觉命运的齿轮又咬合住了,可以正常地运转。用一个可能不太恰当的说法,闻善在某种程度上是在帮助我接着走下去。”

渡人者,终将自渡。

对于演员如此,对于观众而言呢?

就如本文开头所言,每个人都要经历两次死亡。闻善写悼词时的轴劲儿,犹如以笔为刃,在冰冷残酷的现实中,以勇气和执著,奋力为逝者对抗第二次死亡。

在他这样的平凡英雄主义面前,或许你也会像我一样,在观影过程中,会想起某个再也无法见到的人,记忆鲜活,逝者宛如重生。

 2 ) 闻之皆善,不虚此行

闻之皆善,很妙。主人公虽然在殡葬悼词撰写领域业务过硬,人脉稳定,却因原本是编剧出生的郁郁不得志,未完成的角色一直萦绕在生活的点滴中。''过得不好""太过普通"是闻善对自己的定位和评价,背后是在市场和剧本创作行业屡屡碰壁,不受认可。然而,悼词撰写工作的特殊性让闻善通过一个个普通人的生死故事,触碰到世间苦甜,那些看似平凡的点滴或只是冉冉微光,消散有限的黯然;但有的能汇成能量,牵动团队,社群,形成更大的影响。

我很喜欢影片,用娓娓道来的方式讲述每个人生的故事,主人公一方面是倾听者,努力则在每段故事中不止完成工作,也倾注自己的善意;另一方面也是被救赎者,经济的支撑,精神的被需要,闻善觉得,自己在偌大的北京能安居一隅,虽然辛苦,可也是在用写字谋生,亦可暂时瞒过老家的亲人。在闻善工作的这条主线上,每一个配角都奉献了精准和出彩的表演,每一个场景都进行了精心的布置。黄磊全身都在演戏,无处安放的手,和两分钟都离不了的手机;娜仁花优雅的气质下带着癌症病人的疲惫。甘昀宸与主角交谈的办公室里光效和灰尘感相得益彰,让人不由的感慨,往生虽遗憾,逝者追光,生者向阳,仍有希望。

除了这条主线,主人公的内心线也很感人。比如,动物园的观察情节,设计很巧妙。动物园很像囚笼,闻善在这里观察,笼子里的动物看着他,却也不知道谁被囚禁了。他观察扮演猩猩的爷爷,为了治愈的猩猩,爷爷的戏要一直演下去,猩猩服挂在衣架上随风飘起的镜头,特别有浪漫主义平凡英雄的色彩。

此外,全剧很重要的闻善内心戏,我一刷只觉得是个反复提醒闻善面对现实的映照,吴磊很帅,但剧作和表演的层次感不强,最后有一些变化,但转折做的比较生硬,缺乏递进的堆砌感,幡然醒悟暂时说服不了我。最后,我还是觉得全社会都对闻善过于善良...一个不得志的专业编剧,开辟了新的职业方向,业务渠道忠诚可靠,客源稳定,客单价不俗,客情几乎没有难度,甲方都告高知,且大多善解人意。。。虽然我在电影院也哭得稀里哗啦,但冷静下来,还是觉得闻善的善大概帮了他一把。

好久没有在电影院看国产的文艺片了,虽然吐槽了一些点,但总的感觉有这样这样的电影还是很幸福,要珍惜,祝大卖。

 3 ) 傲慢得令人发指,烂得洋洋自得

看电影不多,又因为会小心避雷听起来就不妙的一些院线,我得说《不虚此行》是近几年看过最烂的电影。看过烂片本不该再回想折磨自己,但几位亲爱的朋友或喜爱或称赞(说实话这种喜爱让我感到迷惑),这使我细细剖析自己的厌恶有了理由。

悼词写作者,写手,旁观者,眯起眼睛审视他人的生命轨迹。说句实话,人都没了,悼念辞还找写手代笔本就是个悲剧。亲朋挚友家属,但凡有点尊重,最真挚的那份不会让予陌生人的笔头。就算这个设定如此吧!我认为本着对生命的敬畏,做这份工最大的美德该是谦卑:他该是眼睛而不是嘴巴,他该是导管而不是判官。把编剧和悼词写作并置本身就有一种极端的傲慢…果然这种无可救药的自恋渗透在电影的每一个片段里。你们文科癌是这样的,摆不清自我与世界,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每个人都是独立的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你笔下的角色。别装出一副大天使微服私访人间的姿态我真想问你又是什么东西;一个写悼词的人还能翻转艺术和生活的关系,i mean在细细看过那么多死亡之后……什么玩意儿真想不到更轻浮的处理了!又是想辱骂傻逼粉领的一天。

价值观烂决定全盘皆烂。每个细节都粗糙、肿胀、洋洋自得。甚至不能称之为匠气,根本就是俗气。全片充斥着细节,这种注视是饱食又放肆的。这里有种奇怪的逆转——导演看似敏锐地抓住了一些生活的神韵:口袋里的半截口罩,饭桌上的二维码,墙上印的小广告,客厅堆放的农夫山泉……坏就坏在导演以一种生怕你看不见的特写把这些本该是生活里润物细无声的组分薅出来呈到你面前显摆(有点像灿大四处给人炫耀红疹子灿若星辰),这把日常本该有的那种毛茸茸的连贯质感全破坏了。更要命的是实则无比粗糙和远离现实地展开了每段故事。那些桥段还能再土一点吗?高考作文都不兴这么写了。现实生活中有几个人会提纲挈领像公益广告宣传片那样行尸走肉地说话和做事呢?

三兄妹的故事本可再深挖一下妹妹内心的挣扎和人性暗面,偏偏以一种年三十饭桌上最俗不可耐起了个头就能想到结尾的邻居家段子模样托出(原是根本没能力描摹更真实的人性);爷爷跟你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子在小区儿童画朋友圈里反复出现,这段拍成广告都会被骂没创意吧?创业公司ceo猝死,真不是我说他哥们儿演得还不如密室的npc;抗癌老阿姨说教味好浓,突然出现的京沪线魂穿感动中国了;编剧导师…大白天没喝点儿要是有人这么跟我讲话我拔腿就跑真的,什么第一幕第二幕第三幕,drama癖是病,要不再读点儿契诃夫吧想想他为什么嫌弃规整的程式化写四幕剧;方言本来有点挽救半死不活的口条,但是动物园给妈打电话突然大哭那段,什么我们就像老电脑……救命,情感是有张弛的,不是这样子给你们虚张声势挥霍的,真希望慢慢走来的熊把这个情绪起伏处理极为糟糕的伪君子一口吞掉;天水配音演员那段,陌生人之间如何从突兀相识到信任?本该有多少细腻的试探推拉和颖悟,全都糊作一团!这个故事是最需要信念感的,却根本像是外卖打包来才拆开的假人那样没有锅气,她这样演出来的故作莽撞能说服自己吗?再说还能更离谱吗一个抽烟毁嗓的配音演员,这比臆想中的朋友还荒诞。至于吴磊……很想对导演说你本可以简单商业地拍拍胡歌吴磊的联动光明正大把钱赚了,何必要搞这些糟糕透顶的伪文艺。好美的脸,好烂的演技,好幼稚的剧本。以上种种,遇见一个都能大呼见鬼…想问问这个殡仪馆到底哪边是阳间?

就这样,本电影一边标榜着细节和真实,一边又以活人绝不会有的姿态矫揉造作着,堪称又当又立的典范。那些自作聪明的台词……导演在期待什么,让观众用红色波浪线画出来再点个赞吗?实在是太土了,即便是喝大了能说出这种句子也会被耻笑好几年。台词,台词是最大的败笔,台词是针毡。哪个北京人这样说话?天桥的话剧演员都不带这样的。介于话剧、诗朗诵和正常说话之间的半端着骄矜模样,除非你在搞很先锋的东西……除了演技不合格真找不到太多理由。举个简单的例子吧:白客问胡歌,你都在观察什么?胡歌说,世界,人类,你。这个台词有多土暂按下不表,在处理答语的时候,私以为最好给一点特写到眼睛,起码有一点对视,因为说这种话需要足够锐利的坦诚。但实际上这个答复被处理得躲躲闪闪又毫无波澜,好像根本就没把对方放得很重要,究竟重不重要,还是到这里还在装腔作势?完了白客还追问一句,我还得单列?真是糟糕的捧哏啊!总之,这些无病呻吟的台词被糟糕的表演处理得更莫名其妙了,演员们都不琢磨人物的层次吗?倒是每个人都演出了或说教或轻浮的不接地气。

为什么会这样,归根到底还是导演太把自己当回事儿。想当然地以为自己真的细腻到洞察人生百态,实则丑态百出程式迂腐啥也不是。真以为自己有别样天才,能评述他人生死,编剧郁郁不得志改行写悼词都能是京城独一份最好的……我只想说连虚拟角色都写不好做什么梦呢,不会真以为评判现实的人生是一种降格吧?(我要再说一遍,《红色天空》里的Leon写出来的本子就该是这样,哈哈)

最后那个YinRan……果然导演编剧和这个凝聚了太多自传性(自恋性)的主角写手的水平就是个写不入流网文的,正常人根本起不出这种杰克苏名字……你敢相信还是看了这么多生生死死之后悟出来的大功一件,标志着终于发现了“普通人”?哈哈,快别埋汰我们普通人了^^

 4 ) 他人的生命只能旁观而不能总结

在人生无限的第二幕中,我仍希望做自己的发声器,拒绝他者的总结陈词。

1.故事的背景——无限的第二幕

闻善和自己的导师见面时,两人关于剧本创作发生过一段对话,按我的理解和扩充如下:导师说在写剧本的过程中,他最喜欢写第一幕,此时主角刚刚出场,事件刚刚发生,充满了一切可能性,同时不需要解决任何麻烦。最不喜欢的是第二幕,这一幕里,主角不断身处险境,经历冤屈,饱受苦难,遭遇低谷,在一次次蜕变成熟中才能够迎来第三幕的曙光。而第三幕往往早已写好,这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尾,主角最终战胜恶龙获得胜利,困难被解决,坏人被打败,好人和英雄们在平民的欢呼拥戴下庆祝胜利,最让人心神激荡。

三幕写罢,剧本成矣。但是大多数人的人生,往往徘徊在无限的第二幕里

2.可疑的人类之子——叙述者闻善

或许在前三年的痛苦经历后,人们都需要一部平静、舒缓的治愈电影来抚平伤痕。

我不会否认的是,电影中个人故事的选择很令人感动,也有很强的带入感,但如何将这些故事有机地串联起来,或许是这类电影更需要考虑的问题。这部电影中的串联是一个人物——闻善。

如何定义这一角色呢?他是一个“掉队”的普通编剧,后以写悼词为生。电影中给他设计了一些身份的细节,如:和母亲打电话时的乡音暗示了其出生的地域,和导师的见面让我们得以一窥他学生时代的光景,和殡仪馆工作人员的“抽烟友谊”让我们略微想象到他与朋友在一起时的状态……但除此以外,他是如此地脱嵌于整个社会系统,父母从未露过面,导师半年见不到一次,吸烟好友即将离开工作场所云上创业,这些都让闻善本就不多的社会关系在面临更多的分崩与瓦解。而小尹——这个闻善笔下的人物,是闻善想象出来的,只是他内心纠结的一个视觉化表现。

于是在我看来,“闻善”他更像是一个容器,一个越来越与“殡仪馆”这一异托邦(福柯语)越来越同呼吸、共命运的生命体。他和殡仪馆一样,承受着每一个他人面对突然的失去时而不能自已地产生的强烈情绪,恶意、愤怒、崩溃、友善……而他,是那唯一“可以被打扰的”

他生命的主动性表现在,在接纳他人所有情绪的同时,他会保持追问,虽然他追问的动机很可疑。接着他会组织出一个不伤害任何人的、掏心掏肺的“叙事”——即悼词,在这个过程中,他成为全人类的后代,替代了每一个找上他的人在他人的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送上盖棺定论的总结与祝福,为全人类送终。

这个过程中,他遭受着双方的拒绝。一方来于自己,其自身对写悼词身份的犹疑。包括他不敢告知父母真相、害怕在殡仪馆遇到熟人、羞于向导师坦白等等,对自我否定的修复是这部电影的支线任务,当最终他拒绝了殡仪馆内的工作、拒绝“进步”创业后,似乎写悼词成为了闻善“主动”选择并欣然接受的身份,这一任务暂且完成,自我拒绝暂且被消解。但当面对另一方的否定,即外界的否定时,这部电影陷入了一个过于笃定的极权神话。这里所谓的“外界的否定”,并不是说闻善作为一个悼词写手,在他“写完—交稿—修改—通过”后,这个悼念对象便和他无关,也没有人邀请他参加追悼会这个事实,而是说“写悼词”本身,特别是当你想要最完善、完整地总结一个人的生命经验时,本身便是不存在的。

其一,不要忘记,闻善是为了寻找“戏剧性”而选择来到殡仪馆做观察笔记,也就是说他是来寻找传奇的。悲欢离合、大悲大喜是他预想的目标,但实际观察后他发现,这里(殡仪馆)很平静,“就像刚吃完辣椒,吃其他的都没味了”——这是电影中给的解释,即使这样,他也尽力在为一切构建因果逻辑和总结话语——这样方便叙事。

如在准备整理律师/配音演员甘铭的悼文,梳理人物生命发展线时,闻善发现其在律所工作不顺利的时间段,反而抑郁症状得到了缓解,邵金穗告诉他,那是因为那段时间甘铭的配音作品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于是闻善发出感叹:“原来还是有逻辑的。”(大致意思),他忽略了,其实邵金穗的话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本质论瓦解的暗示,即在提醒闻善,没有绝对的真相。事实上,当面对着复杂的现实社会时,存在着太多的潜在视角,作为他者,闻善不可能完全掌握。除了邵金穗,律师生命中是否还存在其他对他重要,而不为人所知的对象我们不得而知,但操纵着时间线的闻善好像上帝之手,他轻易便勾勒出的他人人生轨迹一定存在着某种“漏洞”,或曰“完满的不可能”。

其二,“生活是一条宁静的长河”,从第四代导演无力将个人与时代分开,再到第六代电影中“个人”的站起,我不希望,当下我们每个个体,还要将自己的话语权、自己的生命经验,交由他人,用同一套语言系统来总结、评判——就像王先生拒绝用闻善提供的悼词模板一样。我们应该用个体经验的丰盈,限制他人只能旁观的无奈。

或许导演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我们看到,那贯穿全片的悼词最终并没有出现(除方奶奶外,但那副悼词也不是对老太太一生的总结),它只存在于他人口口相传的评价和只言片语的提及中。

最后,我认为《不虚此行》最大的问题,即它似乎试图在总结一个时代。而个体的认知如何会与集体记忆、社会经验完满契合本身便是一个伪命题。这部电影就像是过去几年、过去十年我们所经历的痛苦见闻、悲伤经历的悼文,电影拍完了,观众看完了,似乎那些经历就可以被盖棺定论然后被安心遗忘。真的可以吗?

就像到电影最后,归到的是“你也可以当主角”这句话一样,这仿佛是第三幕开启的预言,但又有多少人有机会开启第三幕呢?


PS:对这部电影的讨论或许可以与当代日本电影的创作相联系,从《横道世之介》到《入殓师》,相似的主题选取及叙事结构,但却是不一样的反响,或许值得讨论。

 5 )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 《石壕吏》

悼词,究竟是为谁而写呢?表面上看,是为逝者写的,但深入思考一下,悼词实际上是生者为逝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是亲友们眼中逝者的一生。我觉得导演选择了一个非常出色的观察点。

整个电影以胡歌饰演的闻善,一位认真负责的悼词作者,串联了五六段不同关系的故事。为了给逝者撰写更契合的悼词,闻善深入采访亲友们,试图还原逝者的一生。在这个过程中,他甚至比逝者的亲友们更深入地了解了他们。我特别注意到本片的英文名All Ears。这个英文名的意思和中文名《不虚此行》相差甚远,英文名我理解导演想传达的是认真倾听的意思。诚然,胡歌扮演的闻善虽然是写作者,但是他的大部分工作其实是通过倾听亲友的讲述来完成的。恰恰也是在通过和闻善的诉说当中,逝者的家属们理清了自己和逝者的情感、也解了自己的心结。倾听,正是闻善渡人渡己的方式。所以,这个角色之所以导演让他姓”闻“,应该也是有这层寓意吧。

每一个小故事、每段关系都充满了导演的巧思,使不同观众都能在电影中找到触动自己心灵的部分。例如,对于那些上有老下有小的人,可能会更加感同身受黄磊的故事。

1. 黄磊的故事:

当我们有了孩子后,我们对他们的关心和在乎往往超过了对父母的关心。导演在黄磊的故事中的处理非常巧妙而、克制、间接,但是信息量和情绪又很饱满。

在这个故事中,导演明显地表现了子女因工作繁忙而疏远老年父母的状态。胡歌在采访中黄磊不断回复手机消息,这一幕让我想到了《人生遥控器》,这个人似乎在场,但心却不在。他似乎一直在家庭关系中游离,他其实迷失了但是他却不自知。在表现父亲对儿子的关心时,导演也采取了简洁的方式:导演让胡歌参观了父亲的房间,翻阅了父亲的杂志,发现父亲在有黄磊的页码上都贴了标签。通过这个场景,我们能够想象出一个慈祥的老父亲,他非常关心儿子的成就,但平时儿子太忙,以至于父亲不知道如何与他交流。然后,导演通过黄磊的儿子在乡下落水的事件,反转出其实儿子把爷爷对父亲的感情看在眼里。故事结尾,导演的处理方式非常巧妙,没有采取低级的方式。我能想到的简单低级的处理方法包括:黄磊给胡歌发微信,表达了感激之情,承认自己对父亲的态度太过冷漠对父亲关心不够。再比如,黄磊在父亲葬礼上哭泣。但是导演的处理方式非常高明,通过黄磊发朋友圈的方式来展示他与儿子一起回老家的情景,并拍摄了一段关于竹子的视频,这个细节在前面也有提到,因此给人以高级的联想。通过这个 朋友圈,我们可以感受到黄磊对父亲感情的变化,以及他的一些愧疚,但又符合他高知、有点装逼的个性。

我很喜欢在这段故事中所体现的亲情的传承。因为人们对子女的关心和包容程度通常超过了对父母的关心和包容,这是客观事实,也是人性的一部分。我曾经对这个问题感到气愤,但后来看到一篇文章,提到亲情的本质是传承,父母的爱会传递给下一代,这让我反思。尽管对于父母来说,可能会有一些不公平,但他们也曾经面临同样的局面。亲情的本质恰恰在于传承。

2. 兄妹的故事:

关于兄妹之间的故事也很有趣。兄妹三人中的大哥去世,妹妹曾是大哥最疼爱的人。大哥为了妹妹做过很多事情,但后来妹妹却对他充满怨恨。这段故事通过冰与火的象征性元素来表现兄妹之间的不理解和隔阂。当闻善问老三,你恨你大哥么?你会回国参加葬礼么,老三说不回来,恨他。但是实际上最后追悼会上老三哭到不能自已。这种口是心非,尤其是对最亲近的人的感情,通常是现实生活中的常态。

3. 齐溪的故事:

关于齐溪的那段故事,我觉得比较特别。齐溪的朋友,那位逝者,其实已经去世有段时间了,但齐溪看到闻善写的悼词,认为根本没有写出逝者人生中最重要的部分,非常生气,所以找上门来。

这个故事中最令我感动的情节是,当真相揭开,逝者抑郁症急剧恶化的原因正是他热爱的配音事业前途渺茫以及齐溪这群小伙伴的离开,闻善问齐溪是否会因此感到愧疚。

这个情节使我想到我最近在读的《相约星期二》。在书中我有一个看到泪目的章节,教授问作者和家人关系如何,你不是有个弟弟?你弟弟现在怎样。作者很平淡的说,还好。而实际情况是,作者和弟弟关系并不亲近。弟弟支身在欧洲生活和发展。后来弟弟得了癌症,弟弟也拒绝家人的照顾甚至关心,坚持自己一个人在欧洲治病和生活。看着弟弟生命逐渐消逝,但是作者作为哥哥却什么也做不了,哥哥内心是万分愧疚和难过的。所以作者突然意识到,其实教授未必不知道他和弟弟的这个情况,所以教授每周二约他来见面谈天,看似是教授在用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刻想要尽量多的留下些思想,然而实际上教授是提供给作者一个机会弥补自己对弟弟的缺憾、是在治愈作者。

齐溪这段故事让我想到了这个桥段。

4. 创业公司CEO的故事

我个人最感动的是关于创业的故事。一家创业公司的CEO在融资的关键时刻突发心梗而去世。可能因为我自己也是一名创业者,所以我对这个故事很共情。同时,我也对导演的洞察力感到非常佩服,毕竟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竟然能够如此深刻地理解创业团队的状况,这表明导演对生活非常敏锐,而且一定是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工作的。

在这个故事中,我认为最感人的部分就是剁椒那段。真实恰恰是来自于生活当中的细节。在没有艺术作品的情况下,我们通常会忽略这些细节,认为它们理所应当,不值得特别关注。然而,通过导演、编剧和摄影师的巧妙处理,电影作品将这些细节提炼并放大,使观众能够感受到它们的魅力和特殊意义,我瞬间就被击中了。

还有这段故事中,结尾,胡歌在创业公司的半地下室,骑着逝者生前有问题想不通的时候就会蹬的健身自行车,然后直接转场接他在公路上骑自行车飞奔回家,这个转场我觉得设计的非常巧妙。

我认为虽然这个故事的主题并不特别新颖,但导演在剧本、每个故事的细节,都充满巧思,令人印象深刻回味无穷。除了故事情节外,我也很欣赏电影的摄影,尤其这是一个很日常生活的故事,场景服装化妆没有太多奇特之处,但正是在这种平凡中,摄影师创造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镜头。这些镜头既有设计感,又非常符合电影的调调和角色状态,没有炫技感。

关于动物园的情节,我觉得导演也一定有所寓意,但是我不敢说我想明白了、不能确定我的理解是否正确。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我过度解读了~~哈哈。

我个人感觉,喜欢呆在动物园观察,可能代表了主人公胡歌逃避现实的状态、逃离现实生活的压力和困扰,动物园是一种出世的象征。影片快结尾时,闻善和那个扮黑猩猩的工作人员一起走出了动物园,象征着闻善最终决定重新投入社会时。

包括为什么是黑猩猩、以及闻善和妈妈打电话的时候是在北极熊馆跟前。一黑一白,这种对比,可能寓意着闻善内心的两种念头的挣扎?黑猩猩第一次出现的时候,黑猩猩向闻善走来,闻善是落荒而逃的;但是最后闻善是和黑猩猩一起走出的动物园,我想着是不是寓意着闻善从逃避到接受的一种转变。而闻善和妈妈打电话的时候,我特别注意到镜头是给的上下五五位,画面的上半部分正好是展现了白色的北极熊躁动的在走来走去,大概也是寓意了闻善内心的挣扎吧。——哈哈 我是不是过度解读了?

演员方面,胡歌的表演非常出色,尤其是在那个打电话给母亲的场景中,他的情感表达令人动容。考虑到胡歌的职业经历和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他对闻善这个角色的理解和共情,自不在话下,确实也是这个角色最佳的演员人选。

相比其他每个故事丰富的细节和寓意,我反倒是觉得吴磊饰演的小尹这个角色显得过于平淡了,而且太表面化了。我看到吴磊出场的第三场戏左右,我就猜到吴磊的这个角色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只是闻善想象中的人物。所以首先这个角色没有带给我翻转感。而且相比全片其他地方充满了巧思,小尹这个角色反而过于工具人了,完全就是为了直观呈现主人公闻善人物转变而存在的。

另外,本片把我看乐了的一个地方,是在齐溪的那个故事那段儿,闻善在白板上画下了逝者的一生——我一下就想到了《千面英雄》啊!哈哈。导演不愧是文学系的啊!按照《千面英雄》的研究和总结,每个人的一生都有着相似的起承转合啊~哈哈。

最后,我觉得这部电影非常值得在电影院观看。通常,普遍认为大制作、大特效的那种电影才应该去电影院,但是最近我反而发现,节奏比较慢的、比较文艺气质的片子,反而更应该去电影院,因为电影院的环境可以让我们更专注、更能够关注和感受细节,不会受到手机等干扰。

 6 ) 静下心来就不虚此行

这个阵容配置,演了这么一部安静、特别的文艺片,我是没有想到的。 题材有关悼词,有关死亡,这都一直是国产电影中少有的、生活中也避讳的字眼,和去年的《人生大事》一样具有突破性,只不过两部片子的风格太不一样了,本片的安静倒有点像日本的《入殓师》,不过故事很不一样。 通过闻善一段时间的职业生涯接触到的不同的家庭、关系的人的死亡,讲述了写悼词这个职业本身是咋样的,通过这个窗口见到的是人间百态、人间烟火,在一个人死亡后,身边的人对ta的印象、评价、情感,完善了这个人的故事,这些故事同样也慰藉了闻善,再由这种克制的表达,表达写悼词职业并不低人一等。这应该就是比较显现的表达了。 我倾向于小尹既是闻善笔下剧本里的一个角色,同时也是闻善自己的一部分,很多时候闻善内心是在挣扎,是有两种不同的声音的,小尹就是那个不敢表达出来的声音。 虽然是文艺片,但没有设置门槛,每个人都可以看懂,不过是一部需要静下心来看的片子。

(既然超过了350字不能算作短评了,那就再写一下我那场的见闻吧。开场时就只有我和左边隔壁一个小哥,刚好挨得那么近,怪尴尬也有意思,放了二十多分钟后,有一对情侣进来了,感觉这部片也不符合ta们的预期,看得也不太认真,很多时候女生靠在男生肩膀上像是睡觉一般,时不时就玩一下手机,反正看得不认真。最开始我以为旁边的小哥应该也是一个喜欢文艺片的人,但我错了,从坐下到离场,他的iPhone隔几分钟就有一条信息提示音,他可能全片观看的时间还不到一半,另一半的时间就专注在手机上了。我一方面觉得ta们真的蛮舍得的,自愿花了钱来电影院结果不认真或者是玩手机,反正我是舍不得这样做;同时有意思的事ta们觉得不好看居然没有中途离场,能坚持着看完,倒也神奇。不过我始终认为在观影时频繁看手机是对其他观众不尊重也影响了其余人的观影体验的。)

 短评

直给但有力。

5分钟前
  • Welp
  • 力荐

文学性蛮强的,像一束不错的短篇集。齐溪的那个故事还是有些泪点的。只是这个时代的事情啊它们整体都太轻了,再怎么把笔狠狠按下去,也不过如此了。

7分钟前
  • 伊夏🦭
  • 推荐

25th SIFF 01#画面干净,观感挺舒服的。写悼词的人和编剧一样,都是故事的书写者。影片中人物很多,但大多没有好好描绘,走马观花一般,小尹这个角色设计得这么好,却没有起到太多作用。最后落脚点在“普通人也能当主角”上,实在像命题作文的匆匆点题。闻善作为一个观察者的状态让人有点共鸣,我特别喜欢他在动物园和妈妈打电话以及吃苹果的那段,突然就有共情到。在人间走一遭能被人记住,也算是「不虚此行」了。

11分钟前
  • Fairy💖
  • 还行

完全主流,以致稍显电视剧化的创作模式,不太可能从中看到《牛皮》的风格痕迹;内容构成依赖于拼贴,导演自己甚至都在片中指明了自己的困境所在,最后有点编不下去了的感觉,结尾收得奇怪。这些大概都是缺点。但是,真的想不起华语电影何时曾在“讲述”这件事情上如此有力。《不虚此行》充分利用胡歌的职业特性,在高于现实一点点的基调上成倍放大“讲述”的比重。演员们的叙述在自然日常情境里被赋予可怕的信服力,让人沉浸投入每一段故事中。

15分钟前
  • Ada的B计划
  • 力荐

其实是一部关于创作的电影,所谓悼词,也可以理解为采风与人物创作。所以,影片几乎没有让任何悼词的主角露面,即便露脸,也是糊的(那个创业公司老板)。但是,我们却觉得对每个主角都很熟悉,在于如何用文字和讲述,在观众脑海里来构成这个角色。当然,方阿姨和吴磊的角色除外,这两个角色是拿来指引主题,激发胡歌这个主角的。另外,这片的美术很不错,男主的家真的就很普通人,令人难忘。

2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动情却不滥情,在刻画单元情节剧的同时巧妙地植入细腻的城市空间影像,宏观时代与个体故事的双重语气叠加处理得不动声色恰到好处,有着一种《白塔之光》中张律努力想达到却不能完全达到的自然境地。真正的变奏发生在最后一段,前几段中外部的观察视角开始裂变,齐溪这一角色的出现是异质感植入的契机,自此影片转向一个“创作者”真正的自我探索与诘问,虽然仍是故事的讲述,却将向外剖析的目光转向内在,实现戏中与戏外的双重自反。也许电影的结尾可以结束得更加微妙,但我想一个狂奔回家写下偶像剧的导演,同样也可以是一个真诚的作者吧。

23分钟前
  • 衔蝉
  • 力荐

过于工整。导演技法相当成熟,可惜就本片而言起了反效果。作为在殡葬管工作观察生活的男主,固定镜头本应起到客观记录从生活中截取片段的作用。可惜没有生活气的文本,标准且无感情的台词都对本片进行了去生活化;甚至于男主走路和骑车都用长焦镜头来使男主时刻处于画面中心能被人清楚看见,这使得固定镜头舞台感强烈,更像导演搭建好了一个舞台来让演员肆意表演,与本片主题相违背。而剧作方面,导演也是完全不留白,“金句”频出,甚至每个故事结束还帮你提炼意象:人造冰、竹子、剁椒。文本不断强调平淡可每段故事却很drama。我没感受到生活的平淡,只感受到了导演的价值观输出。最爱两人聊天讲述从上海坐火车到北京那段,火车声响起,行车路线被画出来,随着镜头流逝观众也仿佛进入到了那趟旅程之中。可惜这种观感后面再也没出现过

26分钟前
  • 猫爱吃冻鳗
  • 还行

#SIFF25# 2023上影节第一场。感觉是导演借助胡歌,把自己这么多年的从业经历,以及对于电影、剧作的思考投射到了闻善这个角色上,弱化这里面的生死议题,弱化冲突,让一切归于日常和平淡,淡淡地去听一个个陌生人的一段段往事。质感挺朴素的,但坦白说我没有从中获得更多新的体验,观感也有些过于“文本化”了。|映前二刷,观感好于第一次,一部献给普通人的电影,在喧嚣的缝隙中抓住了北京这座城市的肌理。人生很难真正不虚此行,存在本身或许才是“不虚此行”。

31分钟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还行

故事落点温暖,演员演技在线,闻善足够治愈,和小尹角色关系比较意外且惊喜,时隔八年,胡歌和吴磊的三搭真诚且有厚度。

32分钟前
  • 原味仙女
  • 力荐

我闭上眼睛前想的是这片好像没有画面也不要紧,然后就睡着了。

34分钟前
  • 蔬菜过敏
  • 还行

导演借胡歌自说自话的电影,太自我了,上映后票房扑街是必然。

39分钟前
  • 大上海红牡丹
  • 较差

4.5 整部电影就像是一个导演在思考什么是叙事、如何“讲故事”的过程,所以什么生老病死都只是表面,真正是关于“讲故事”,那些路过的角色在讲故事,男主自己也想要讲完那个难产的故事。于是电影不再试图去讲一个故事,如何呈现这些“叙事”成为了关键,即承载这些“叙事”的形式(导演意识):尽量避免面部特写(拒绝看似华丽的粗暴表演)(齐溪角色作为闯入者是唯一例外)的同时通过角色与空间的关系、简单的蒙太奇和画外音设计等等,赋予这些故事属于它们的纹理、质感和重量,避免滥用操控观众的配乐(几段简单旋律点到即止),一切都因为导演作为创作者(纪录或虚构)相信“叙事”的力量,如同片中角色告诉困顿的男主,要继续创作下去、写下去。

41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很久没有看过这么愉悦沉浸的好电影了。叙事从文本中脱胎生成了独特的样子,在文学性和影像化中找到一种诗意的平衡和自然的过渡。好像你也生活在故事里,在他们身边,好像你也认识这么多因为各种原因去世的人,好像死和生一样,普通,随意,甚至温暖覆盖了悲伤,抚慰弥补了缺憾。活着没有什么重要的事,做不做成事有什么所谓?世界上少一个编剧没有任何损失,少任何一个人都没有损失。我们能做的只有温暖身边有限的几个人,已经是莫大的幸运。

45分钟前
  • 大妇女
  • 推荐

静水深流、逐步渗透式的剧作,胡歌、吴磊尝试内敛化的表演,都比较在意料外。能感受到刘伽茵导演她那些克制的、心理内化的处理,在当下浮躁市场里有多难得。编剧/悼词人,表面看是两种职业,做不了前者,才做后者苟且维生。但世间万物都是一体两面的。闻善“闯入”别人的生活,倾听他们的故事,编织出一段段珍贵的“人生总结”,最终慢慢对自我释怀——他笔下的,是拥有另一种意义的编剧作品。大多数人,其实都没法迎来“第三幕高潮”,只能拥有“始终第二幕的人生”。在无法活出华彩时,接受自己,感受每个普通人的无奈,这何尝不是一种清醒。至少在以自己为名的剧本里,每个人都可以是主角。

47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差点意思,一直在写悼词,一句悼词也没听到。

51分钟前
  • Bagelmörderin
  • 还行

影片的故事如镜头中画面一样工整。刘伽茵把非常书面的构想和文字,利用这部电影,完美地镜头化地呈现出来。她诚实又巧妙地讲述了创作困境,平静的叙事让整个故事拥有一种令人沉醉的可信度。重要的是,这样一部电影让我们在这个越来越争竞、浮躁的社会里,重新思考倾听和讲述的价值。平静永远比强烈更有意义,也更有力量。(8.5/10.0) 25th SIFF-SFC上海影城

52分钟前
  • 𝐴𝑙𝑜𝑛𝑠𝑜
  • 推荐

全员都贡献了高演技+高水平。通过小尹,也就是闻善未完成的一个笔下角色,更加让我们理解了这一个故事他其内里的温暖色彩。更觉得小尹其实是更加接近真实的闻善他的一个化身。故事内容也是循序渐进,谜底揭晓的那一刻有被惊艳到。

56分钟前
  • jessefan
  • 力荐

我反复在想,对逝者怀有深情的人,但凡他识字,真的会请一个陌生人帮忙写悼词吗?

60分钟前
  • Amelie
  • 还行

刚刚走出标放,对不起伽茵老师,这实在太难看了。从视听到文本到叙事结构到演员表演,没有一点可取之处。两个小时如坐针毡,像是在看学生作业,还不一定能评上毕联的那种。好题材真的浪费了,知道您很感动,但您先别感动好吗。

1小时前
  • 电影假小子
  • 较差

悼词的创作既需要聆听也需要叙述,而影片的奇妙便在于这种声音、书写和影像的浮动关系。当生者的声音去召唤那地下室里的“阳光”,镜头悄然切换到被阳光映照着的灰黑色玻璃另一边;当生者的语言追溯着曾经的声音、丈量着过往的空间,灯影斑驳的公交车也化作颠簸的火车车厢——当下的现实空间蕴藏着回忆的潜在纵深。这便是“视”与“听”的力量,它们化作感知的丝线不断地建立我们与故事的羁绊——在无尽的“第二幕”中,不断将自身的窘迫与喧嚣,体验为一种观看与讲述的热望。

1小时前
  • 寒枝雀静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