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节之潜罪犯

HD

主演:谢天华,吴镇宇,黄宗泽,徐子珊,杜汶泽,惠英红,文咏珊,廖启智

类型:电影地区:香港语言:年份:2011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变节之潜罪犯 剧照 NO.1变节之潜罪犯 剧照 NO.2变节之潜罪犯 剧照 NO.3变节之潜罪犯 剧照 NO.4变节之潜罪犯 剧照 NO.5变节之潜罪犯 剧照 NO.6变节之潜罪犯 剧照 NO.13变节之潜罪犯 剧照 NO.14变节之潜罪犯 剧照 NO.15变节之潜罪犯 剧照 NO.16变节之潜罪犯 剧照 NO.17变节之潜罪犯 剧照 NO.18变节之潜罪犯 剧照 NO.19变节之潜罪犯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埋下理想,栽种幻想

    现在看到喜欢的电影豆瓣评分很低,都会想起这句话“(观众)他对艺术品的解读是自由而犀利的,而这正是艺术品令人雀跃的特质。”说得很对,一部作品,得到各种不同的解读和评价,才合情合理嘛。

    Laughing Sir最早出现在《学警狙击》中,谢天华饰演的卧底警官梁笑棠作为该剧配角,却出人意料的成为了该剧最受观众喜爱的角色,TVB也抓住了这个角色叫好的时机,开拍电影《Laughing Gor之变节》,之后又专门开剧《潜行狙击》,去年年底上映的《潜罪犯》算是终于为Laughing系列画上了句号。

    我开始相信,不止人与人、人与书的相遇讲究时机。人与电影的相遇也是啊,时候未到,怎么都遇不到。2009年我大三,还是吴卓羲的NC粉,当年就看了《学警狙击》,那个时候,只顾着花痴吴的戏,对Laughing这个卧底警员的角色根本没太在意。直到今年一口气看完《潜行狙击》,才开始中意 Laughing Sir,除了欣喜无线创造了这么棒的角色之外,对谢天华的演技也是赞叹地不知道用什么言语表达,适合这亦正亦邪角色的,无线的小生里还真挑不出更多。表面嚣张跋扈,但内里心思细密的Laughing,虽然是卧底,但是经常会有一些踩过界的做法。

    看完这部剧,一直没办法跳出戏外,赶紧补了两部关于Laughing的电影,还看了谢天华那期《志云饭局》。第一遍看这部电影,只顾着沉浸在结局Laughing死掉的悲伤里,震惊于导演通过影片传递的思考,却误会了Laughing,还觉得电影里他是在死守法纪。又看了一遍之后,总算比初看想明白了更多事儿。这里的Laughing还是我崇拜的那个超级卧底,他不是死守法纪啊,他只是坚持自己相信的真理,用自己的方式在为改变世界做一点事。

    吴震宇饰演的教授是一个妄图走进不满意的建制然后拆散它,改变世界,争取公平、正义的人。他的很多想法都很有启发,不一定就相信他说的,但是听了确实和Laughing有一样的感觉:好感动。比如那个犯法而不是犯罪的故事,当事人是在帮人,何错之有。
“不满意这个建制,就走进建制然后拆散它。”
“在这个世界,你顺从权利就是正常,不配和主流社会的要求就有病。”
“大部分的法律都是利益即得者订出来保障他们自己的。”
“历史上每一场革命,都是从犯法开始。”

    电影看起来是在讲一个维护法纪的警察和一个疯狂的革命指挥家的战斗,其实更像是两种追求理想世界的力量在面对铜墙铁壁般的制度,做出的不同反应。
    无论是Laughing还是教授都说过同样的话“铜墙铁壁同鸡蛋,我永远站在鸡蛋这边。”“这个世界不应该是这样,也都可以不是这样。”他们很像,目标也都是为了追求公正、公平。
    不去比较他们在行动上,谁的做法更对,更有力量。毕竟结局似乎也在告诉我们,鸡蛋果然都碎了。而正确不正确是由人定的,同样毫无讨论的必要。电影提出了问题,给出了两种改变的做法,但是导演应该不是让我们二择其一,而是更想传递对问题的思考吧:这个世界存在着各类问题、各种不公平,这么不完美,如何改变它?

    电影结局时,提到“追求理想世界,未必需要流血。”提到在牺牲了的Jodie(潜行狙击时Madan Jo执行任务牺牲)身上找到器官捐赠卡。影片在尝试给出我们改变这个世界的第三种方法。但是不论选择什么样的方法,影片都是选择了“站在鸡蛋这边”,也许想要告诉我们的只是:不迷信体制,信自己相信的真理,拥有独立的、活的灵魂,选择做什么样的鸡蛋不重要。

=============================================

       看这部电影还想起了今年看的一部TVB的剧《天与地》,想起了林夕填词的《六月飞霜》,林若宁填词的《天与地》片尾曲《年少无知》。

“我们每个人都被环境训练得像倒模出来似的,喜欢吃同一样东西,喜欢同一样电视节目,支持同一种政治立场,信奉同一种生老病死的生活方式。The city is dying,you know?”
“当所有人都说,我们的城市被边缘化之后,我们会觉得沮丧、失望、悲哀,但是我们从来都没有去想所谓的边缘化,是因为我们依附在一个主流的价值观里面,为什么我们不能有自己的一套价值观,为什么我们不能有自己一套关于生存意义的解释方法。”
“每一个追求和支持独立音乐的人,他们都代表着每一种独立和自主的做人方式。这些并不是不和谐的表现,和谐不是一百个人说同一番话,和谐是一百个人有一百句不同的一番话之余,而又互相尊重。”
                                      ——天与地

六月飞霜 个个笑得哀伤   
谁又会鉴定谁正常 不知替哪个著想   
欲求未满 剩下砒霜 当菜汁分享   
犹如吞仙丹上月亮 谁有胆设想这世间下场   
当 习惯附和大家讲的真理都得到奖赏   
未惯十字路口挑选方向 离队要胆量 拒绝跳墙

                            ——《六月飞霜》

年少多好 顽劣多好   
不甘安於封建制度里   
迷信上街真理会达到   
旗帜高举 群众声讨   
不惜牺牲一切去上诉   
权贵的想法太俗套   

只可惜生活是一堆挫折   
只可惜生命是必须妥协

如果 命运能选择   
十字街口你我踏出的每步更潇洒   
如果 活着能坦白   
旧日所相信价值不必接受时代的糟蹋
             ——《年少无知》


这些影视作品,这些歌词,没有想要倡导什么,只是在引发思考,人生,怎么选择好?选择拥有独立精神,自由思想,还是继续依附主流价值观?

 2 ) 关于“犯法和犯罪”~ 这绝不是烂片

影片主题很大,虽然结构有点凌乱,情节交代不足,但它可以让人看到一些在其他电影看不到的东西,留下很多值得争议和讨论的东西。
一开始,我觉得这电影在偷换概念,在忽悠观众,是一个犯罪份子在合理化自己的罪行,但后来我发现影片想要表达的不单是一个警察(卧底)与犯罪分子的故事,背后其实有一个很大的主题,但受影片篇幅所限,又或是本身表达技巧欠缺,结果没有把话说明白(留给观众自己回去参透)。
在观看的过程中,关于“犯法等不等同于犯罪”这个论题,一开始我觉得教授在玩概念,看完全片再加上自己的思考,我终于体会到犯法和犯罪的区别。犯法是违反法律,犯罪是违背人性,但法律有时候是非人性化的,譬如计划生育,触犯了计划生育的人就是犯法,但不是犯罪,因为这没有违背人性。所以,有时候犯法和犯罪不是等同的。又如结局laughing被警察用枪扫射,他本是一个好人,却落得如此下场,作为执法者的那些警察,是在维护法律,没有犯法,但他们“犯罪”了,因为好人是不应该被杀的,这违背了人性。(注意:此处所说的犯法犯罪不是教科书上刑法说的那些定义)
最后,影片没有刻意安排“坏人死,好人活”的套路,而是顺其自然的让情节发展下去。毕竟,如果laughing活着,他又怎么解释和洗脱自己的罪名呢?毕竟他是真的犯了法,逃狱、劫持人质、蓄意伤人等,后两项是切切实实的既犯法又犯罪。所以,他死在所谓执法者的枪下,是重申了“犯法不等同犯罪”,更是对不公平、不正义的控诉。(虽然没有看到laughing真的死了,但我觉得设定他死了跟梁朝伟在《无间道》的死有异曲同工之妙)
黑与白,正与邪,影片看似没有选择立场,其实是给观众留下思考和启发,总之,这片尽管粗糙,但绝不是烂片,有不少台词很值得玩味,尽管不能完全认同里面的某些“理念”,但我们也不能无视某些社会现象和矛盾。(想看的同志不用犹豫,而且一定要看未删改的粤语原版。)

 3 ) 导演心比天高,但有心无力

这片在hk的票房居然比龙门还高,hk人都啥品味
导演想法很大,但有心无力,他还没弄懂那些是犯法,例如同性恋在很多地方压根就不是犯法,安乐死的讨论也不是他那种讨论。他压根就没弄清哲学和心理学的区别,电影中laughing与教授要探讨的是行为心理学,而教授要和众人探讨的是哲学心理学(这话抄自另一篇影评),根本就是鸡同鸭讲。建议导演去补习一下法律和哲学。
很庆幸金像奖没给这片半个提名,这片子有给演员内心戏的机会吗?传说中演的好的吴镇宇都只是演出了气场,他的所作所为好像任意而为之,根本就没多少理由,谢天华演出了正气,但这份正气的坚持在这部混乱的电影显得很单薄。
但我还是给个还行的评价,因为这片好歹不至于让我看着想睡,而且谢生、子珊在里面造型还ok,子珊有个镜头还挺美的,虽然我觉得这个发疯演的一般,虽不至于让人感觉明显在演,但我要求高,希望能演的让人感觉本来就是疯子。不过我觉得按潜行的姚可可,变疯的可能性不大,想办法弄死laughing的可能性比较大。

 4 ) 潜罪犯之惠英红

很多人都说吴镇宇的教授演的如何的出神入化
不可否认
但是 于我而言
红姐的演技也是让人折服的
红姐和瘸子在船上的那一段戏
镜头多次给了红姐眼镜的特写
毒辣 凶狠 愤怒
“这是个什么世界 这个世界只会帮你们这些资本主义吸干我们劳动人民的血汗!”
这句台词在我看来 也算是很出彩很痛快的一句了

 5 ) 希望Laughing Gor不要再活过来了

影片名字的前缀虽然是Laughing Gor, 但<潜罪犯 Laughing Gor之潛罪犯>已经完全不focus在Laughing Gor身上了. 当年Laughing Gor这个角色之所以在香港和大陆走红,我想是因为Laughing Gor身上亦正亦邪,痞得张狂,行得机智,走得正义的人格魅力吧.最后Laughing Gor倒下了,希望不要再活过来了,以后也就不会有香港的导演假借Laughing Gor借尸还魂了.

 6 ) 一部有方向的而又迷茫的死亡心理

演员是好演员,吴镇宇依然是港片中“心理片系”的当然大佬,其地位无人撼动,全体成员都发挥得不错

因为如果它只是部娱乐片那我会点推荐一栏
如果这是一部警匪片,那我会回到推荐一栏

当真要点推荐的话,那也是因为港片能出此类话题影片的大胆探索和尝试的致敬
因为此片中有关乎现实HK的未来,HK人的未来的潜意识思考。
但退至较差却是我实在是敌不过影片中表现强差人意的失望。

如果这是一部教父类的影片,但教授的结局却是“生得伟大,死得大意”没能把一开始的神之光圈发扬光大。
如果这是一部暗战式的心理 片,那斗智斗勇类的博弈却没能在两个应该有所斗法的人之间让观众大呼过瘾,片中的对手戏更像是老师对学生的苦口婆心。
如果这是一部正义片,是鸡蛋的胜利,那卧底(谢天华)的死亡却看不到是彻底的鸡蛋的胜利,是一个普通警察的胜利?还是说为了“伪公平”或是什么“为了不让毒品毒害世界人民”而死,如果真是这样到像是不得不死,但也有可能此影片想卖得个好价钱,不得不这样子处理才有死的结局,要不导演会被老板炒鱿鱼
如果这是一部探讨人类生存哲学的影片,那两种论断哪个是黑哪个是白,如影片说,黑不一定黑,白,不一定白,但善恶总可以吧,美丑总可以吧,混沌如梦,两败俱伤,左右为难,难道是想说不管哪个对,在死亡面前都是公平的,没胜败一说?两种论断都逃不过死亡?
对观众来说,“跟谁混都是死!”
结果都一样
一个坚持某种原则而死
一个深谋远虑却又大意失荆州而死
剧本的失败在就于对两种选择没有深入的探讨:

一个是教授无理头的伟大:伟大是建立在舍我的基础上的,这个听起来好像没有问题,教授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肾脏给了别人,这是舍我,是超我的精神,但偏偏犯了基本的医学常识,请把血型配比一下行吗,就那么不考虑基本的常识就想表达教父级人物的伟大精神?拜托,骗小孩子呢?
电影开篇,教授的出场是以一个革命家式的开山式的人物出现的,至少有可能成为思想启蒙者,可惜他的信徒真多,但却一个个的不是因为信仰而死,而是各种无谓的失算牺牲,这能理解为是教授计划中的“死亡失算”吗?还是说真如影片中“处长”的从中谋利?如果真是,那是不是教授的理想蓝图只是纸上谈兵而有重大缺陷?

“具有革命家气质的教授”也许是对的,但却没解决其本身的问题,他的死被处理得毫无意义,以近轻易般失去,犹如他的信徒,在失算的计划中失去生命,尤其在死前还被暴露出那不堪回首的出身,单亲家庭,忧郁症,有过自杀史的可悲经历,让我对教授的形象也大打折扣,GEMIMG家的死有轻如鸿毛之感啊,原来你本身就是有缺陷型 人格呀
话说斗智中,最“亮点”的到是谢天华成功混进像小学操场一样的授勋场地,拜托制片人能多花点钱吗,很寒酸的场面,再说了这么点儿人,谢天华能不被发现?那警界们也太白痴了吧?!
也许有人说这是电影,别太较真,我想真要是这样子那我真是错了,但要是通过别人白痴你才聪明,那这种表现正义人物的手法怕真有点低级

影片想说明什么呢?

影片想说什么,影片好像没有说透,但结尾出现各种现世社会中什么欧洲金融危机等等周遭不利般让人迷茫的负面新闻,却显露出整片的脉络来~~

这种分析也许是失败的,只能凭推断与猜测,或者说我们从港片中去探寻现实中港人对其身份的迷惑中去寻找此片的答案。

前途何去何从,跟对老大的心态

只有跟对老大才能发展其优势特色

一方是所谓持重建“公开公正公平”理想社会的教授(xf),一方是宁可做鸡蛋的卧底小警探(DF),而走什么路正如观众面临的选择,选择教授,是伟大,但教授解决不了教授自身的问题(欧债危机),逃不了一个死;
选择鸡蛋论的小警探,却始终为“身份”的问题而挣扎,我到底是谁,我要怎么做才是对的,我的文化生长要建立在哪种选择下才能发展,这不正是港人面临的最大的迷茫和困惑吗?

也许答案就在那里,但在这种焦灼的选择过程中,还有一种心理的魔鬼在作崇,那就是选择什么都不重要了,都是一个结局!

 7 ) 各种不合理各种混乱

laughing sir入狱,是要去做卧底查黑警案的,而他能入狱的前提是“他杀了跛bo”。

但他不能真的杀了跛co(不然就真成杀人犯了,还卧底个P呀,这个大家都懂,对吧)。

而与此同时,他又不能让别人知道,他没有杀跛co啵,这个相信大家也能理解吧,不然你一边说杀了那人,一边那人还在那活蹦乱跳地,那不是坑爹嘛!

所以,作为很Pro的香港情报科警察,应该对此项行动有很精心安排才对。

专业的做法我认为应该是,在laughing对跛co假开了那么一枪后(还他妈地设置悬念呢,而且后面laughing在法庭上认罪时讲得多动人啊,现在想起来才觉得坑爹,这个我后面会再有讲到)让跛co跟警方合作什么的,把他给假死了,然后隐藏保护起来,直到laughing搞掂这项任务后,才正式给他审判定罪什么的。(其实我觉得这个的可操行不高而且风险很大,电视剧完全就是为了设置悬念,才让警察显得那么脑残,用这样的办法入狱做卧底。)

但坑爹地实际上是怎样的呢?laughing潇洒地走了后,居然没个警察来善后,就这样给了个机会让教授派人来杀了跛co。(可能有人会反驳说,可能laughing的卧底任务是跛co死后才有的啊,然后就顺手牵羊顶了这个罪名顺利入狱啊。这更坑爹啊!这个我接下来会再剖析。)

电影没出来的时候,我在想,如果laughing真的是卧底,那么跛co一定就没死才对啊。

大家想想看,如果卧底任务是之前就有了的,你假装要杀的那个人真的死了,不是一份文件就能证明你的清白的,你还要找出真凶啊!你真凶不找,你还顺便顶了个罪名就去入狱搞别的,傻不傻啊!坑爹的真凶是教授还是查另外一件案子时“不小心”“顺便”发现的。

另一种情况,任务是跛co被杀之后才有的。那也说不清啊。你看,你为了能当卧底,居然顶罪,那真凶就逍遥法外咯?就算你觉得这个不重要,但你再想想看,当卧底,身份保密非常重要,但你这样顶罪,还在法庭上那么煽情,那个真凶肯定会关注,然后就知道了啊!而且能追到那杀了跛co的,想都知道不简单啦,被这么一个人知道了身份,这不是很危险嘛!

其实我觉得吧,退一步来说,如果情节是,laughing在法庭上不认罪,当因为证据确凿(知情警察暗中安排的)被定罪含冤入狱,还能接受些。这样能符合laughing的性情,情节也没那么炒冷饭,还更能让大家(不仅是说观众,是电影里的人)相信他不是卧底。另一方面,也让杀跛co的真凶不会怀疑到他,还因为有替死鬼而偷着乐呢。

语言表达有点混乱,但大家从这方面(逻辑和常理)去细想一下相信也能发现不妥吧。

如果是因为自己疏忽了一些重要的情节,导致我有错误的认识,先给大家认个错哈。交流就好,勿拍砖~~~~~~~~

 8 ) 因噎废食

在这个我本以为会着重刻画laughing 的电影中,laughing被塑造成了一个几乎无关紧要的人物,还有些让人莫名其妙的情节,比如某位同学和L同学一起,犯罪然后进了男童院,最后在监狱里吹水。
这种情节甚至让人写出了“Laughing和霍天任是同学”的剧透?

也许我没有看清本片的意图,但是模模糊糊中,导演的意图很明显。想要靠Janice Man来吸引青春观众,想要靠Laughing撑住TVB死忠,想要吴镇宇托大cast,想要内容够噱头够煽情,安排些可能的煽情片段。sorry,徐子珊最后那段表演实在是太无法接受……laughing在本片中变成了一个花瓶。

电影本来是用来讲故事的,一开始,严刑逼供,功利主义,这样的噱头我本很满意,满心以为会出现一个严刑逼供或是潜在的严刑逼供之类的犯罪和反犯罪的斗争故事。结果……徐子珊疯了,疯的毫无意义毫无作用;co死了,死得不明不白,以太会的事情还是欠缺交代;laughing不知生死,只知道结尾一个貌似光明灿烂的未来lolita故事,还可以拍续集;至于教授,我真的不知道,是不是香港现在的大学已经从学术那么严格的审查,堕落到随便一个有案底的人也能去大学教书,顺便去警局开课?五年前co和教授接触,那么这五年反抗在哪里?在花圈店的时候是在干嘛?加入组织连一点福利都没有?

大失所望……

实不相瞒,如果在内地上映,为了谢天华我一定会去贡献票房的,只要时间对,四月份还在的话。但是内容?还是算了吧……

用导演的一句话来形容导演所讲述的这个故事,那就是

你说的我都懂,但是连在一起,我一个字也不明白。

导演妄图在一个电影里构建一个似乎很庞大的故事,但是最终由于支撑力度不够,无法以微知著,故而,故事坍塌了。
这种情况,叫因噎废食。

 短评

说实话.........我挺赞同吴镇宇的理念........但尼玛这搁现实中来......你是无视宪*法无视*党*无视中*央么!BTW:要不是潜行狙击的成功,我想这屎片子也不会有吧!

7分钟前
  • 迪格明
  • 较差

制作方想的很好,但是现实和理想是有差距的。。。

12分钟前
  • 罗弘霉素
  • 还行

思想之混乱令人发指,不过香港人想要思考,这一事实本身就极度搞笑有木有,咕咕

13分钟前
  • 庄常飞
  • 较差

祖国大陆要上映很难的电影。从理念来说满分的电影。本土味道十足的电影。

16分钟前
  • 其實可叫我溫蒂
  • 力荐

看到一半就已经觉得,这故事里Laughing再不死就真看不下去了,让人质疑的地方很多人物不出彩结局也很莫名,还不如补拍两集电视剧。另外果然搞传销都是没有好下场的╮(╯-╰)╭。

18分钟前
  • ♫LiNg™
  • 较差

做邱禮濤的粉絲太不容易了,一部行貨電視電影裡他竟然還在講反建制

20分钟前
  • 五色全味
  • 还行

没看过潜行狙击电视剧的人真是各种云里雾里。在TVB出品的电影里目前应该是最好的一部了,但仅限谢天华与吴镇宇双亡的港版结局,而非大陆阉割版。

23分钟前
  • 不良生
  • 还行

剧情对于教授的理想没有展开叙述,跟电视剧的内容衔接粗糙。纵观整部片子,生编硬造,不知所云。相当失望。感情分3分。

25分钟前
  • Enjoy_時光機。
  • 还行

里面那个道德困境不就是《战略特勤组》的故事么,野心很大,拍得太平庸了

3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看这么多恶劣的评价,犹豫了很久要不要买票。最后冲着吴镇宇觉得买票不会有错。出来的第一感觉是到底那枪版是怎么了?回来一看才知道,现在的人真是无耻到了极点,看了那么恶劣的枪版就给评价,无耻。枪版配音渣,音乐音效差,甚至是剪切都不一样。更加恬不知耻的是,还有人直言不讳自己看了枪版,咋滴

31分钟前
  • 孔温了个蒂
  • 力荐

吴镇宇这样有着崇高理念的高智商头目,在西方电影一抓一大把(几乎所有头目都可以入套),但在港片,尤其是黑白道对峙题材的港片中相当罕见,而其演绎居然有型有款,相当不落俗,可惜后半段仍走入此类片的窠臼,坏人明显比好人强出太多,却必须要以某种方式落败,编导的方式无趣且不可信,拉低水准

35分钟前
  • 方聿南
  • 还行

看完这个才知道看潜行狙击的动力百分百是跛co!

37分钟前
  • 阿朽
  • 还行

肾,还有iPad。

38分钟前
  • 安东
  • 较差

在背后操控一切的不是吴镇宇演的教授,而是他书房里的米歇尔·福柯!!!

41分钟前
  • 一灯
  • 还行

教授说“世界对你不公平就要站出来同它抗争。不满意这个建制,就走进建制然后拆散它…这个世界不应该像现在这样,也可以不是现在这样。黑不一定是黑,白不一定就是白。历史上每一场革命都是从犯法开始!法是人定的,但为什么让我们遵守人定出来而又不公平的法律。”然最后铜墙铁壁和鸡蛋两败俱伤了?!

43分钟前
  • Hey Johnny
  • 还行

电影要说得太多,但时间不够,到最后hold不住了,重点没了,laughing也完了

47分钟前
  • 还行

命题肯定是邱导演看了Unthinkable之后想到的然后觉得是个不错的点子 然后就开始胡编滥造不知所谓然后编剧肯定觉得自己可牛逼了

50分钟前
  • 披着人皮的鬼
  • 较差

狗尾续貂

53分钟前
  • Diva Tequila
  • 较差

没有太多的惊喜

56分钟前
  • chong
  • 还行

“在這個世界,你顺從權力就是正常,不配合主流社會的要求就是有病。”

1小时前
  • TOWNE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