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先杀了我父亲:一个柬埔寨女儿的回忆录

HD

主演:Sareum Srey Moch,Phoeung Kompheak,斯文·索奇塔,Mun Kimhak,Heng Dara,Khoun Sothea,Sarun Nika,Run Malyna,Oun Srey Neang,Horm Chhora,Mony Ros,Tharoth Sam,Nout Sophal

类型:电影地区:柬埔寨,美国语言:高棉语,英语年份:2017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他们先杀了我父亲:一个柬埔寨女儿的回忆录 剧照 NO.1他们先杀了我父亲:一个柬埔寨女儿的回忆录 剧照 NO.2他们先杀了我父亲:一个柬埔寨女儿的回忆录 剧照 NO.3他们先杀了我父亲:一个柬埔寨女儿的回忆录 剧照 NO.4他们先杀了我父亲:一个柬埔寨女儿的回忆录 剧照 NO.5他们先杀了我父亲:一个柬埔寨女儿的回忆录 剧照 NO.6他们先杀了我父亲:一个柬埔寨女儿的回忆录 剧照 NO.13他们先杀了我父亲:一个柬埔寨女儿的回忆录 剧照 NO.14他们先杀了我父亲:一个柬埔寨女儿的回忆录 剧照 NO.15他们先杀了我父亲:一个柬埔寨女儿的回忆录 剧照 NO.16他们先杀了我父亲:一个柬埔寨女儿的回忆录 剧照 NO.17他们先杀了我父亲:一个柬埔寨女儿的回忆录 剧照 NO.18他们先杀了我父亲:一个柬埔寨女儿的回忆录 剧照 NO.19他们先杀了我父亲:一个柬埔寨女儿的回忆录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他们先杀了我父亲:一个柬埔寨女儿的回忆录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安吉丽娜·朱莉通过Netflix宣布,她将执导该公司出品的全新电影作品《First They Killed My Father》。影片聚焦红色高棉政权时期的柬埔寨,其养子马多克斯将出演。  影片改编自柬埔寨裔美国女性作家Loung Ung的回忆录《First They Killed My Father: A Daugher of Cambodia Remembers》,讲述了她在柬埔寨红色高棉统治时期的悲惨求生经历。Loung Ung出生于1970年的柬埔寨,5年后,红色高棉(即柬埔寨民主党)成为执政党,建立民主柬埔寨政权,并于随后在柬埔寨展开了近四年的管制时期。在此期间,约有两百万柬埔寨人因为政治迫害、饥荒、劳役、疾病等原因非正常死亡。在这场劫难中Loung Ung的家庭破碎,成为孤儿的她被训练为童子军,而她的兄弟姐妹则被送去劳改营。世界的血管汉娜·阿伦特引诱我眼中的豆荚耳边疯外星骇客饭前祷告十七岁2019无色无慰奶奶的现代社会指南加罗律师第二季灵魂的救赎拜托了!别宠我3地铁惊魂无声言证巅峰战士布兰奇区第二季殖民地士兵杀死两个恋人胸毛传最完美的离婚2014特别篇庆祝我们的爱旺角街头苗苗蛇囧21克总路线对的时间对的人娜娜夏日将止少林兄弟神秘资产第一季权力的堡垒第三季一本漫画闯天涯2法国艺术少林英雄乐活家庭第二部恐怖计划血色星期一2国家行动恋人们 2015电影版

 长篇影评

 1 ) 瞥见柬埔寨

主要讲了身居高位的家庭在政权变更时沦为阶下囚的故事,高棉统治时期的柬埔寨是单调的,丧失色彩的,缺乏自由的。政权的变更最苦的不是原来在底层的人,虽然有可能他们会变得更惨,但那些原来的既得利益者却可能会经历从天堂到地狱的落差。他们杀死了我的父亲,是逃亡海外的子女以自己的视角讲述的一部影片,灾难来临时父母对子女的保护以及父母对态度会深深的影响小孩的成长。看完后还是令人动容的。之所以会有专制反复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人们习惯于顺从的恶果。

看完影片还是对柬埔寨神秘的建筑充满向往。

 2 ) 《他们先杀了我父亲》

根据一个柬埔寨女作家的真实经历改编的。安吉丽娜·朱莉导演。这位美女演员当导演,以为一定是部《史密斯夫妇2》之类的动作片,看了以后才知道不是。

讲的是红色高棉时期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红色高棉进入金边之后,和所有的城市人一样,被驱赶到乡下,一家人在士兵的监视下,从事繁重的劳动,后父亲身份暴露被抓走。母亲被迫让孩子们各自逃生。几个孩子经历了艰苦的劳作、强制的洗脑、连绵的战火等诸多苦难后,最后才在难民营里安顿下来。

一说到红色高棉,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大屠杀。以前看过的几部片子都是说的这个。而安吉丽娜·朱莉却另辟蹊径。选择了另外的一种视角:死亡威胁下的人们的生存状态,饥饿和战争带给人民的苦难。

最早了解柬埔寨是从一本书开始的。法国记者贝却敌的《沿湄公河而上》。讲述了柬埔寨的历史,富饶的土地,保守懦弱却勤劳的民族,以及世外桃源般的自然状态的生活,印象里和今天的不丹差不多。变化发生在1970年,为了继续扩大越南那场打不赢的战争,美国暗地指使朗诺发动军事政变,将这块中立的绿洲变为战场。投下了几百万吨炸弹。同时,尽管不是美国人所愿,仍然带来了一个副产品:让红色高棉做大。

早先的红色高棉是个很小的组织,其领导人波尔布特在法国接触了点共产主义理论,觉得足以在文盲遍地的柬埔寨充当知识精英了。其实对于马列主义,他不过是个二把刀半吊子,脑子里琢磨的还是他那套农民的平均主义。整个是一个洪秀全2.0。在国内闹了多年,和者盖寡。直到美国介入,红色高棉的实力才逐步壮大起来。这其中的原因,影片中借一个人物的口这样说:“美国这些年一直在轰炸我们,有时候连续几天。他们毁了我的房子,杀了我的牛。这也就是为什么我支持红色高棉革命。我们都想要一个新的柬埔寨。”

这也是安吉丽娜·朱莉对于那场灾难根源的探索。我本人很赞同。

影片中提到了一个统计数字,美国在柬埔寨扔下270万吨炸弹。红色高棉统治三年内共杀死了柬埔寨四分之一的人口。对于这些数字,人们也有不同的说法和统计。以我的经历和感觉,我宁愿相信影片中的统计。

红色高棉进入金边之后,得意于自己的成功。进而开始实行一套极为荒唐的政策,消灭私有财产,消灭除农民之外的其它阶层。以为这样一来,就可以实现他们的那种共产主义。孰不知在马列理论中实现共产主义的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物质财富极为丰富。而在柬埔寨那种穷地方,这套政策的最好结果充其量是退步到原始共产主义中去。而现实是人民遭受的巨大苦难。

影片的主角是一个六岁的小女孩Loung。观众追随着她的视角观察着发生的一切,被驱赶出城市,路上遇到的无穷尽的盘问,被迫改了名字,因为饥饿去吃甲虫,看到战争中自己被迫亲手埋下的地雷炸死的难民。从无知到恐惧,到可悲的成熟。

她并没有看到大规模杀戮的场景,父亲被杀的画面只是她的幻景,然而她知道,父母确实是回不到自己身边了。和父亲离别时的眼泪,寻找母亲时看到的无人的村落。此时,人们对他人的死亡已经麻木了。剩下的只有像狗一样生存下去的欲望和无处不在的恐惧。那种无助和凄凉的心情,比死还可怕。

Loung在经历着这些苦难的同时,影片还不时的插进来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家庭中曾经有过的欢乐,轻歌曼舞,生日蛋糕和蜡烛。这些看似平凡的场景,对于Loung来说,是那么的珍贵,那么的遥远。那么的不可得。

Loung兄妹三人在逃难中经过一个路口,那里残留着一尊无头的佛祖。兄妹们合手膜拜。绝望的眼神和悲哀的祈祷令人心酸。在这个一向全民信佛的国度中,现在虔诚的乞求平安的,只剩下这些在苦难中艰难前行的人了。

影片中还展现了一场红色高棉的文艺晚会,在黑灯瞎火中,一群战士身背冲锋枪,在台上威风凛凛,慷慨激昂,舞步铿锵,似曾相识。闪回的镜头中,我们看到以往的那种婀娜多姿的民族舞蹈。导演就是用这样的手法告诉我们,从柔弱到凶残的转变用不了多长时间。

还有一场打斗场面。英姿飒爽的女教官在作示范。陪斗的是一个满脸苦相的男人。只见她说时迟那时快,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三下五除二将这个倒霉蛋打翻在地,颇有《古墓丽影》的风范。

影片中有不少风光摄影的镜头,尽管在多灾多难的柬埔寨,仍然有秀美的山河,绿色的田野,苍翠的竹林。美极了。

影片开始,Loung的父亲和同事们在商讨局势。我注意到,这几个人都是手提牛皮公文包,没有现在时尚的双肩背。毕竟是四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影片结尾,描绘了吴哥窟的壮美画面,残破的吴哥窟下,夕阳在照耀,和尚们三三两两在念经,火红的袈裟分外醒目。更勾起了我去柬埔寨一游的欲望。顺便看看郭德纲曾毕业于此的柬大。

本人评分:7.5。

 3 ) 覆巢之下的蛋

中秋佳节时,观影ANGELINA JOLIE导演的电影” 他们先杀了我父亲:一个柬埔寨女儿的回忆录”,这是一个柬埔寨家庭如何在红色高棉统治下求生的悲惨故事,影毕之后,颇多感慨,不吐不快。

影片始终跟着一个七岁的柬埔寨小女孩视角推进,一个五个子女的七口之家,1975年的金边,在美国人逃走,金边沦陷于红色高棉之后,新政权驱赶老百姓离开城市,到乡村去接受再教育。 一个家庭被迫逃难和强迫劳动为主线,它的真实历史背景中,几百万家庭被迫从城市转移到乡村,被新政权奴役,进行强迫劳动和军事化教育。 电影中,纪录了离乡背井的悲惨,亲友嫌弃的世态炎凉,革命同志们的残酷无情,难得作品对这些残酷的苦难表达得不动声色,并不煽情,充分尊重了这段历史,还有死难的两百万柬埔寨老百姓,符合对悲剧的审美。印象特别深,很有人情味的场景有这么几个: 小女孩的父亲是朗诺政权的军官,在红色高棉的统治下,属于没有生存权的群体,在劳动营中,父亲被发现真实身份之后,他意识到生命走到尽头,他平静地和家人告别,默默地拥抱妻子,孩子们,那个最后的拥抱是一个长镜头,孩子们在余生中会不断地重温这个拥抱的力量,让他们坚持住,活下去,记住一辈子。在暴政之下,出身就带着罪与罚,反革命是遗传的,会株连到孩子。很快地,母亲和孩子们再次告别,让他们逃出劳动营,向四个不同方向分别逃走,假称是孤儿,以此求生。在战斗中,难民们狂奔逃生,红色高棉解放军埋设的地雷在树林里被踩响,四散的肢体……,惨烈和残酷,在银幕之外都能感觉得到寒意。还好,留了一个光明的尾巴,五兄弟姐妹都活过了战乱,最终,他们团圆了,温暖的结尾。 以前曾经看过一部美国记者视角的红色高棉治理下柬埔寨大屠杀的”KILLING FIELD“,少儿不宜,血腥的味道非常可怕。艺术作品对于真实发生过的事实的揭露,不过点到为止,实际不及其万一,真实的历史,还要更加可怕几个数量级。六七十年代生人中,可能经历过也有兴趣了解这段历史。六七十年代共运高涨,输出革命蔚然成风。红色高棉取得政权的过程,离不开邻国的大力支持。然而,其生于赤而胜于黑,其反人性的邪恶本质和红色恐怖,令人发指,早已红得发黑。在屠戮人民的效率方面,红色高棉创造了人类历史的纪录,它们的无情和残忍是空前的。波尔布特甚至超过了斯大林,在执政四年的时间里,红色高棉屠杀了整个国家1/4的人口。波尔布特据说是M主席最忠实的学生,曾经多次来北京学习游击战理论,实践起来更激进,更彻底,更无情,试图通过跃进跨越工业化阶段,直接进入共产主义,方法则是通过消灭阶级,消灭反动派,消灭知识分子阶层,消灭文化,消灭宗教,这里不是指监禁,是从肉体上加以消灭- 正如习惯发明各种术语使得反人性的行为看起来比较人道和大义凛然的布尔什维克。当然,这种灭绝人性的政权是没有生命力的,众叛亲离,即使得到了邻国的大力支持,最终,连刚结束越战的越南都看不下去了,一举击溃红色高棉,推翻了这个残暴的政权。游击战又打了好多年才彻底灭了红色高棉,四十年来屹立不倒的柬埔寨首相洪森当年也是红色高棉的高级指挥官,无法忍受组织暴虐残忍的统治才弃暗投明的。 这是一部挺好的反战作品,原著作者翁琅的自传体小说改编,亲历者翁琅就是剧中的小女孩,JULIE的女性知识分子视角也为她的作品带来了不少温暖的亮色。无论如何,相信本片是有文化价值的,它帮助更多人了解了四十多年前的那段历史,不应该忘记那段地狱般的历史,才能更加珍惜和平和自由。

 4 ) 不管导演创作初衷,至少激发去探寻历史真相……

一切都是为了选举。

原帖链接://baijiahao.baidu.com/s?id=1599097710523440494&wfr=spider&for=pc

1970年,美国策动朗诺发动政变推翻了西哈努克亲王,建立所谓“高棉共和国”。与此同时,美国出动军队入侵和轰炸柬埔寨领土,而时任总统尼克松(选前承诺结束越南战争)也因为把越南战争扩大到柬埔寨而饱受批评。

美国在越南是“北炸南打”,地面战的目标是剿灭南越游击队。因为南越游击队的战斗力不足以抗衡美军,所以北越正规军不断渗透进南越打游击战。美军在越南的主要对手就是渗透进来的北越正规军。

因为害怕越南北方邻国的直接介入,所以美国没有直接派兵进攻北越,这就导致无法真正消灭北越军的美军陷进了“战争泥潭”。尼克松上台之后想要“体面”地结束越南战争,就要切断北越向南越渗透的通道,逼南越让步。

北越和南越的分界线只有几十公里并且美军在此有重兵把守,北越军是很难通过十七度线直接渗透进南越的。当时北越军主要是通过老挝和柬埔寨的领土进入南越,这条战略通道就是著名的“中央走廊(胡志明小道)”。

“中央走廊”的大部分都在柬埔寨境内,出口位于柬埔寨和南越的边境。而当时西哈努克亲王为了不让弱小的柬埔寨卷入邻国的战火之中,只得保持中立,既不允许美军进入柬埔寨,也不对通过“中央走廊”的北越军提供支持。

尼克松上台后决定切断“中央走廊”。但守中立的西哈努克亲王让美国没有进入柬埔寨的理由,便扶植朗诺推翻了西哈努克亲王。而朗诺上台后便与越南开战,将西哈努克亲王苦心维持的和平毁于一旦,将柬埔寨卷入了战火。

让尼克松没有想到的是,将战争扩大到柬埔寨并没有让美军切断“中央走廊”,反而让美国更加陷入军事和道德的不利局面之中。而美国扶植的朗诺政权腐败无能,在柬埔寨大失人心,直接导致后来红色高棉的上台。

 5 ) 看红色高棉的“社会主义人间天堂”

刚刚从期末考试中解放的我,为了可以消遣时间去看电影,无意中发现了这部《他们先杀了我父亲:一个柬埔寨女儿的回忆录》,看完觉得实在是太让人悲伤,也太让人觉得讽刺了。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柬埔寨小女孩在红色高棉统治时期的求生经历。对于一个学历史的人来说,不知道电影时代背景根本无法明白故事想要告诉我们的东西,所以我搜索了很多关于红色高棉的资料。

红色高棉是在西哈努克时期就存在的柬埔寨左派势力,疯狂地追求社会主义,并一直想达到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一支暗藏杀机的危险实力。而当时柬埔寨的西哈努克出国访问了,亲美派的将军朗诺夺取政权,建立高棉共和国,但是因为贪污腐败引发人民强烈不满,而且此时美国入侵柬埔寨南部。红色高棉便站出来,组成抗美救国统一战线,赶走了美国人,于1975年4月17日攻破金边,推翻了朗诺政府,进而建立民主柬埔寨,电影的故事也就此展开。

女主小梁出生于一个富裕的柬埔寨家庭,爸爸是朗诺政府的官员,家里还有温柔美丽的妈妈,三个哥哥,两个姐姐和一个可爱的妹妹,一家九口其乐融融,但是当红色高棉进入金边开始,这家人的命运从此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到了这就不得不提红色高棉在建立新政权之初的一系列措施,首先,他们把所有住在城市里的居民全部赶到农村,途中有一部分不愿撤离的人都被红色高棉的人就地处决,甚至连在医院的做手术的医生只因为动作慢了一点,居然被红色高棉的人开枪打死,那些病人他们便直接丢下不管。在几天的转移途中,有不知多少人因为饥饿,疲劳而暴毙于路上。到了农村后,所有的货币全部废除,其余私有财产被没收,衣服全部被漂洗成灰黑色,不管男女统统留短发,学校和医院也都被废除,所有人白天只干农活,要是偷吃东西不是被痛打一顿就是被直接杀掉,中午集体吃大锅饭,晚上开批斗大会,主要是对付所谓的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电影中有一个人因为给自己孩子吃法国药,居然被红色高棉的人绑在树上绞死。总而言之,小梁所经历的一切都是我们这些出生于和平年代的人无法想象的。

除了这些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措施之外,红色高棉最臭名昭著的就是所谓的计划性杀人了,光前面所讲的强迫劳动就累死饿死了不少人。除了这些,红色高棉说自己建立新柬埔寨就要消除以前所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残留,于是,他们开始在全国搜捕知识分子,外国人等那些对社会主义有害的害虫,连戴眼镜的和会讲外语的都不放过,到后来甚至模仿苏联大清洗,大肆搜捕党内的干部。将他们审讯一番供出所谓的投敌叛国的证词后将所有人以各种莫须有的罪名加以杀害。三年零八个月的统治时间内,有四分之一的柬埔寨人死于非命,而当时柬埔寨人口只有七百万。

金边S21监狱中禁止嘴角上扬的告示

正如民主柬埔寨国歌《光荣的四月十七日》里所唱的一样:“鲜红的血,洒遍了我们祖国柬埔寨的城市与平原,这是工人和农民珍贵的血,这是男女革命战士崇高的血。化为深仇大恨,激励着人们英勇地斗争,四月十七日,在革命的旗帜下,他们用鲜血解放了奴隶制国家。”听着觉得实在是太讽刺了,因为用了这么多人的牺牲所创建的新柬埔寨,被红色高棉用150多万无辜百姓的鲜血所染红,而且自己所期望的社会主义人间天堂最终也很快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实在是让人感叹不已。

讲了这么多背景,是该回归电影本身了,小梁一天到晚都在无休止的干活,而自己参加革命的姐姐不久便病死了,老爸被红色高棉的人冠以修桥的名义带走,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而妈妈留下年幼的小女儿,含泪叫仅存的兄妹三人出走,去别的地方自己生活,不久之后,红色高棉便将她及她年幼的女儿杀了。因为丈夫是朗诺政府的官员,在正常情况下是要被红色高棉全家处死的,这就是为什么她要叫年幼的三个孩子离开。

三人随后分开,小梁以孤儿的身份参加童子军,一天到晚不是不堪重负的战斗训练,就是无休止的杀死越南人的洗脑教育,为什么柬埔寨人当时这么恨越南人呢?那是因为从前柬埔寨的高棉帝国很辉煌,到了后来不仅没落了,还成为了越南阮氏王朝的一部分,生活的很不好。总之越南人曾让他们不好过一段时间,但是极度的民族仇恨主义也引来了麻烦,他们无休止的屠杀越南人和国内认同越南共产党的人,还去柬越边境搞破坏,越南人一气之下在1978年12月25日率25万人进攻柬埔寨,不到两周,于1979年1月7日攻破金边,民主柬埔寨就这样灭亡了,而红色高棉在不久后就解散了,曾经的红色高棉领导人,大屠杀的始作俑者波尔布特也在1998年凄惨离世。

从这个社会主义乌托邦来看,什么消灭贫富差距,什么有知识就反动等极端言论,在我看来都是无知导致的,当时柬埔寨的人民文化程度不高,对曾经的屈辱非常难以启齿,对新的生活又极其向往,对自己所信奉的社会主义又缺乏认识,于是他们重复了苏联的错误,发生了在世界上都极其少见的民族大悲剧,因为人口减员,战争破坏,柬埔寨至今仍在贫困线上挣扎,可以说,他们至今为止也没有走出红色高棉的阴影。

我小时候和父母一起去柬埔寨旅游,当我试着用高棉语和当地女导游打招呼时,她笑得很开心,当她和我们讲起高棉帝国时,脸上显出了自豪,但当提及红色高棉的恐怖极端时,她的脸色就非常难看了,很显然那段历史他们不想提及,但又不得不提。现在我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我想说,我们可以为那些无辜死去的人们所悲伤,但是无论再怎么悲伤,死去的人们都不可能再回来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答案是寻找希望,只有希望可以治愈人们的心理创伤,给人们指明未来的方向。我们现在所能做的是牢记历史,大步迈向那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努力建设属于自己的家园,去过上好生活。这不仅仅对现在的柬埔寨人试用,我们中国人也一样,不论日子有多么艰苦都要怀着希望好好活下去。

最后,愿世界和平,愿那些死去的人们得以安息。

 6 ) 命有如蝼蚁,有如工蚁

早几年听说版权被买下来以及后面说导演是朱莉的时候,我的心情都实在谈不上积极类别。首先,我们都知道别想指望国内公映了;其次,这种片子我觉得亚欧或者南美拍可能比较靠谱,毕竟血淋淋的经历;最后,国内包括少数国外“演而优则导”的影星,导出来些什么玩意儿大家心里没点逼数吗?还用得着再浪费时间伤害感情么?

所以公号推荐的时候,我怀着一种反正有就存上吧的心态,塞进了网盘。

公号推荐里原文大意是:朱莉的导演水平原本大家有经验了不用期待,但是这部片子是个惊喜,处理的很细腻。我扫完那段介绍的内心宛如灭上山求教文艺男青年的老禅师:你可拉鸡八倒吧。

可是看完之后,我认怂了,我没看过朱莉导过的别的片子,然,这部是值得一看的。

半团圆式样的结局,军队高级官员幸福家庭的开端,没有直接的大肆屠杀上些刀砍枪扫的场景,没有浩浩荡荡横无际涯的人海,直接的悲惨也未被渲染,但凡是对那段历史有系统了解的人,都能看到朱莉在影片里冷静的镜头叙述,一种值得尊重的循序渐进。普通的洋装在出城的关卡里没收,到达集中营地时所有的各式各样各色的衣服被要求扔进浆果击打的液体里浸泡染成无差别的深色/年幼的女主第一次见到因为饥饿在采摘时的偷吃,受到的是严厉的斥责和一个耳光,当饥饿蔓延深化,夜幕里被捉住的偷吃者,则是狠狠的击打,“不打死就没什么”的血流满面/整个大家庭被迫离开城中的住所,被武装者驱赶,路上舅舅赶来也仅能接回村中住几日便再次离开——否则,你想害死村里的人吗?在路上,父亲手腕上的好表被迫解下恭顺地呈给随口索要的武装军人,到路过关卡时,检查行李的人对于得以接机攫取小女孩一双鲜艳的塑料拖鞋窃笑。这情节似乎反而是变轻微了,然而,索取手表的,是个荷枪实弹的安卡,而借检查之便的是个普通的工作人员。不用以血色铺盖镜头,他们都是对官僚这个工种所能获取利极为熟练的一只只工蚁,是对集体主义集权体制下该怎样扮演好自己角色最轻车熟路的技师,贪婪的同时,不忘挥霍手中所有的权利,在精神上俯视观赏这人们觳觫不安,竭力避免麻烦时跟自己的交接。应当具有但内心实则丝毫也无对流氓政权造就这种虚假平等的感激:他们本就是流氓,大不了一死,一朝居然混成人上人,虽则嘴上“消弭了阶级差异”,然而说说而已,奸淫烧杀掳掠的实在好处老子是占得了。

……仅存的真正的富有“革命激情“的,是一些女性安卡们,他们的仇恨不是表演,而是发自内心的激动,奥威尔在《1984》中提示过这种借以替代性+欲,或曰利用性+欲来增加革命热情的行为是极为深刻的洞察,演员们则利用充分的演绎出这种替代的作用,她们歇斯底里的训练幼童们,对枪械的掌握,对越南以及其他”敌对势力“的仇恨,与被解密的世界大战中纳粹女性军警人员们的歇斯底里的革命忠诚都令人悚然。

以上的这些,撑起了两个小时十六分钟长度里的一部分,也撑起了末尾缅语字幕的那一句“本片献给在赤柬统治下丧失性命的人,以及那些幸存者”。我惯常是讨厌这种献词的,往往作品缺乏感染力的渣喜欢有此拔高之举来掩饰自己既无水平又无虔诚还发人血馒头财,但今天,这个以性感著称的白人女明星确实细腻地讲述了一个邪恶的政权“通过处决/饿死和强迫劳动,有计划地杀害全国四分之一的人口”的,在political correctness大行其道的时代里,值得尊重真相的人们的褒奖。

ps:突然想到,不公映某种程度上反而是好事,看到的版本没有官方的奉命剪辑,不亦快哉!

 短评

比较切合原著的小格局孩童视角,通过小女孩的所见所历让观众得以感受到红色高棉极权对于家庭的摧残和个人的荼毒,主观化的情绪性镜头很多,碎片化的细节共同搭建起了残暴政权下个人生活的剧变,人物基本以符号化形式出现,在感染力、紧张感、情绪化营造方面略差强人意。(71)

4分钟前
  • yihan1010
  • 推荐

过多以朱莉的视角为主,偏离了人性泯灭和战争残酷的写实感,更多的是流水账式的贩卖悲情和堆砌式的求生之路,满屏女孩的面部大特写,充满哀怨无助以及复杂的情感诉求,但也夹杂了浓浓的刻意感和成人世界里的故作高明,于现实于真实是割裂的两种境界,摄影美到窒息,可泛滥的文艺情感只能沦为历史的附庸

7分钟前
  • 张咏轩Wayne®
  • 还行

很沉重,这不只是发生在柬埔寨的故事。

9分钟前
  • 梦旅人阿白
  • 力荐

先不说朱莉电影拍的怎么样,倒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真历史了……

12分钟前
  • _在云端_
  • 推荐

孩子的眼睛在记录,不仅记录着劳役、疾病和屠杀,还记录着那些成年人不会留意的角落,角落里独花绽放、群鸟齐飞、心爱的红裙子像垃圾一样被“安卡”丢掉。他们是最大的受害者,他们承载着国家的希望,可梦中的柬埔寨离他们的现实太远。其实仔细想想,由红色政权统治过的国家,历史总是相似的。

17分钟前
  • 康报虹
  • 较差

题材抓人,看得揪心,会有其他“不合时宜”联想,如果配合重温《别认为我忘了:柬埔寨失去的摇滚乐》等纪录片,俨然冷水浇心,更压抑和难受;演员选得不错,手法有些保守笨拙,导致亮点不多,算是安吉丽娜·朱莉导演最有野心和坚守人道主义立场的一部,四星鼓励。

22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对上世纪七十年代红色高棉带来的死亡三百万人口的人类大灾难,以前只在《投奔怒海》和《杀戮战场》少数影片中再现过,网上看到这部拍摄于2017年的电影就下载了观看。看后才知道,导演是美国著名女演员安吉丽娜朱莉,改编自当时只有7-10岁的柬埔寨受难女孩的回忆录。由于全片以小孩子眼光描述,显得单薄了些;但是导演及摄制组在场面组织、环境服装、摄影光色等方面,努力恢复再现那时的真实状态,还是下了大功夫。对于我们这些听说和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来说,有这些回忆录和影视再现,本身就是弥足珍贵,也就不愿多去责备它的单薄与不足了。

24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还行

不仅电影里的小女孩不懂眼前发生的一切,哪怕站在上帝视角读过这段历史的我也不懂为什么会发生这无法理喻一切。全片最血腥的场景是最后孩子们埋下的地雷,炸死的不是敌人而是本国无辜逃难的百姓……ps:人民公社是为了打散“家庭”这个概念, 他们一家人在人民公社是不可能呆在一起的

29分钟前
  • 瑾朵朵
  • 推荐

在柬埔寨出差,之前也了解过红色高棉,还去过杀人场,印象很深刻,所以看到电影院上映马上就一个人买票去看了。结果坐在两边的柬埔寨年轻情侣们全程都在搂搂抱抱说说笑笑,还大嚼爆米花。

31分钟前
  • TIEN
  • 推荐

居然不是豆瓣第一個標記看過的。。。晚上才剛剛在首映禮上看的。。。安吉麗娜朱莉出場了沒多久講了話就走了,VIP席還是不夠近啊。看完之後覺得挺沉重的,雖然說現在柬埔寨的情況已比之前好很多,但是依然很糟讓人覺得難過。Life goes on.

34分钟前
  • Em 開心開心!
  • 推荐

“总是使一个国家变成人间地狱的东西,恰恰是人们试图将其变成天堂。”

38分钟前
  • BiAbia
  • 推荐

给五星是因为刚从柬埔寨回来,这个题材值得用五星来对待

43分钟前
  • wangzhen1116
  • 力荐

小女孩的演技隨著劇情推進沒那麼生硬了。不過,片子中的俯視鏡頭、無人機航拍和搖臂是不是用得過頭呢?飾演小女孩父親的Phoeung Kompheak在2014年的法國片《Le temps des aveux》中演過一個會操法語、萬惡之中有那麼一點良心的赤柬兵長。

47分钟前
  • 熊仔俠
  • 还行

68/100 尽管没有拍出红色高棉政权万分之一的邪恶,但是本片的调度、摄影至少体现出安吉丽娜朱莉作为导演的实力。或许因为当年5岁的主角Loung带着模糊的记忆在叙述这一切(以及去白人视点化),所以故事偏柔弱,缺乏直捣人心的情节,对于这个题材来说有点可惜。

49分钟前
  • SELVEN
  • 还行

( ‘-ωก̀ )

50分钟前
  • Leann
  • 推荐

事前听说这片儿收获了不少好评,但个人观感,朱莉的导演能力依然没办法被证明。电影几乎是在重现书里的细节,却几乎没有任何导演个人的表达在其中,无论是情感还是镜头语言,都显得乏善可陈,故事平庸如流水账,浪费了一个本来可以拍出时代底蕴的不错题材,红色高棉的独裁统治显得意味深长,三星鼓励

53分钟前
  • 搬砖侠
  • 还行

对安吉丽娜朱莉刮目相看了。非常克制的一个片子,完全从小姑娘的视角拍摄,把那种恐怖给拍了出来。这种荒唐的极权社会主义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都差不多,把人当奴隶,打着共产、理想、人人平等的口号行着比奴隶社会更残酷的统治。统一思想、着装、集中营般一起劳动,培养儿童的仇恨,尚武,制造恐怖。

55分钟前
  • Sabrina
  • 推荐

手法单一,节奏冗长,个人文艺抒情情怀过重,完全撑不起如此厚重的题材。

58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较差

已经成功于世的白人女子,不耽于享乐,关怀悲悯这世上的苦难,值得尊敬。

1小时前
  • 黑夜中的孩子
  • 力荐

2.5 典型美国人手下的“第三世界电影”,通篇展示苦难却无深度挖掘。题材分。

1小时前
  • 徐若风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