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证之罪

完结

主演:秦昊,邓家佳,姚橹,代旭,王真儿,宁理,荆浩,林鹏,袁满,要武,程雍,张澍,李俊霆,刘戈滨,赵晖,李泽,刘洋,赵梓淇,王海军,郭海鹏,蓝骁,刘唯伟,张成成,杨皓轩,郑超,赵杨,饶国峰,王雪洋,赵彦,吕行

类型:电视剧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7

 剧照

无证之罪 剧照 NO.1无证之罪 剧照 NO.2无证之罪 剧照 NO.3无证之罪 剧照 NO.4无证之罪 剧照 NO.5无证之罪 剧照 NO.6无证之罪 剧照 NO.13无证之罪 剧照 NO.14无证之罪 剧照 NO.15无证之罪 剧照 NO.16无证之罪 剧照 NO.17无证之罪 剧照 NO.18无证之罪 剧照 NO.19无证之罪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无证之罪电视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奔忙在都市森林中的蚁族白领,为了保护自己心爱的姑娘,无意间卷入了一场杀人案,成为凶案嫌犯。原本死水般的庸碌生活被瞬间打破,在警方和黑帮的双重追查下,求生的本能使人性在在危机中慢慢发酵出危险的味道。  事业成功、家庭美满的前法医、一夜之间失去了妻儿的踪影,为了寻找到消失的家人,他独自一人苦寻十年,最后却选择了用一场连环杀戮为自己找到答案,即使答案是他无法承受的残酷。  暴躁、偏激却头脑灵敏的“坏警察”,被世俗所流放。想要重归警队,他必须去解开一道无人能解的谜,让作恶的人为他们的罪孽买单。然而,当真相摆在他面前的时候,他却无法证明自己的推理。  谎言被更大的谎言遮蔽,罪恶被更深的罪恶掩盖。黑暗降临后,唯一能照亮夜幕的,是善良人心中的微弱光芒。肉欲的42街捕鼠人山花烂漫时2016兄弟会2016事故科故事爱的平方2朝花夕拾国语海滨别墅电话2020上帝旨意七尺男儿魂系冰球恐怖小说家 曼谷惊魂国语老友记第一季遗失记忆热血之路叶问3(粤语版)龙日—你死定了芭比梦幻仙境之魔法彩虹摇滚都市 短版无言2012教皇诞生恶魔之门柏拉图式性爱(TV版)且行且珍惜谋杀派对2015脑髓地狱1988诗歌里的美食好汉两个半第六季没有你 没有我布加勒斯特东12点8分复仇1989迷失的娘娘腔雾之旗1965少林寺传奇2脱口秀大会第四季杀出个黎明 第三季藏獒情未了终极杀戮2020次元大介色情之后3动物特工局(粤语)朗·霍伯的灾难若叶时代

 长篇影评

 1 ) 这戏傻子太多了吧?

这个戏,从那个一点都不专业的女刑警队长,到第二集,黄毛拿那个包,那么重要的包,两边分开才几秒钟,的士掉个头就拿回去了,东北都是这种人在放高利贷啊?
还有原著里面兄妹两个是穷人相依为命,没地去。这电视里面十万块分分钟拿出来,还有那么多资产可以卖掉,不能换个地方过日子?非要和人家有势力的死磕?
推理剧这么多严重的逻辑漏洞还有脸吹?
当然有人说是看社会百态啊,不如说看傻子多?

 2 ) 无证之罪与白夜追凶的好看,高低之分

此文转载自@爱遛猫的爱猫人 微博

若说哪部更好看,

难说。

因为这两部剧对应的是不同口味的观众。

个人认为白夜追凶更受中国观众喜爱。

因为节奏更快,

更属于剧情片,也就是说看起来更爽,从开头就会抓住观众的心。

但是无证之罪由于后期故事的发展需要将很多伏笔在开头埋好,

加之色调比白夜更暗,更冷,

风格也明显更贴近现实。

无证的风格跟美剧冰血暴非常相似,

但是国内观众十有八九没听说过这部美剧吧,

很多观众没有那个耐心看你将伏笔不紧不慢地打好,

没耐心看到后面剧情真正开始精彩的时候

只有粉丝才会扛着“无聊”的剧情,硬生生看下去。

很不幸,这剧没流量明星

这就是为什么前两集给观众有点无聊,看完很困的感觉。

但是到第三集,精彩程度(我觉得)上升了。

还有一个人设的问题,

白夜的人设最大的新意就是双胞胎主角身上,

这个新意盖过了其他配角人设上的平平,

不是说它配角人设脸谱化,

而是没有无证之罪那么现实主义,

无证,很明显,一个主角律师,碰到过失杀人之后,竟然选择相信一个身份不明的陌生人帮女主脱罪。(这里有剧透,不想看的可以跳过)

很多人会觉得扯淡,离谱,这什么律师。

拜托,一条人命攥在人家手里,他不怕,他不慌么,这里其实是很好地刻画了他的懦弱,遇到这种事情后的极度慌乱,与他之前展现的性格廷相符的。

还有各种配角,无证走的是现实主义路线。

问题是,现实主义写实,但观众不一定喜欢看,不一定觉得它好看。

这就是关键,

豆瓣上无证的评分从8.7降到了8.5,

而白夜还是在9.0稳着,

这其实体现地是观众口味的不同,

大部分观众都偏向内容紧凑的剧情片,不会很有耐心

这只是受主流观众欢迎的剧情片,撞上偏小众,没有那么讨喜的悬疑片造成的必然结果。

如果这两部剧是分开放的,

那么无证不会收到那么多批评,

可惜一旦狭路相逢,

无证干不过白夜啊,

小众很难干过主流,

尤其是两者放在一起比较,

难免会有偏爱白夜的人跑去无证下面说不好看,

这根本无法避免,

结局从一开始就注定。

豆瓣上的人打分啊,依据其实是好不好看,不是这个剧好不好。

不好看不一定等于这剧质量不好,

拿书举例子好了,

很多女频男频好不好看?好看,讲究的是一个“爽“字

红楼梦、瓦尔登湖好不好看?很多人只讲这是好书,经典的书,这些书看着不“爽“呐

私以为无证现在的分偏低了。

不过这也不是很重要啦。

再说一下演技吧,

都不差,

很多人都在谈潘粤明演技非常好(那的确是很好)

但这里就涉及一个表演空间的问题。

白夜里面因为是一人饰两角,演技好的一下就凸显出来了。

但试想一下,你若让人家演剧中的刘副队长,体现不出他演技的精湛。

就像《河神》里面,大家都夸老神婆演技好,人家除了演技好,也要靠剧本给她的表演空间,你让人家演黄一索的母亲,就是个串场的人物能体现她演技么,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影响么?不能。

为什么演妓女,精神分裂者,一人饰多角演得好很容易获奖,因为它给你很大的空间去发挥展现你的演技,让观众看到深刻感受到你演技好啊。

无证给的空间不够,但众人演得也很好。

所以说白夜和无证里人物的演技不好说高低好坏。

都挺精彩的呀.

再者,就说到逼格的问题了,个人认为无证的逼格是高,多条主线意外交错后造成了蝴蝶效应,玩大的。

白夜受欢迎那是因为两兄弟一路相爱相杀很有看点,一人饰两觉角展现出的精湛演技,剧情节奏快,没有大bug,各方面都没拖后腿。

但若说逼格,真的不如无证呐。

我其实个人私心有点偏无证之罪了,但我还是尽力客观公正地写了一篇。

希望你们能够看进去,理解我说的吧。

 3 ) 想来想去,CALL还是得打一个啊!

新年伊始,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细细撸了一部网剧《无证之罪》。影片的拍摄地点在哈尔滨,这个城市生我曾生活了十年,看过之后,真的很想聊一聊。
  纪录片《铁西区》、大银幕《钢的琴》、《白日焰火》之后,这部网剧里的东北,可能是最现实主义的。怎么说呢?东北文化在全国的传播,总是被人和喜剧联系在一起,这里面有赵本山老师很大的功劳。从东北二人转脱胎而来的赵氏小品在春晚几乎霸屏二十年,从老一辈的赵本山、潘长江、范伟到新一辈的沈腾、大鹏、乔杉,好像只要开口听到东北话,演员就自带喜感,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很多时候听起来萌萌的东北话,放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和全国各地的方言并没有差别,那些由于戏剧化冲突造成的反差萌的喜剧效果,如果在生活中说出来,就是冷冰冰的现实,并没有什么喜感和欢乐,那就是这里人们最真实最基本的生活。
  当《无证之罪》中的李丰田用东北话说出那句“你家天黑是几点啊?”
  相信没有谁在屏幕前能笑得出来。
  《无证之罪》是一部现实主义的精良剧作。里面的角色,从无良律师金主任、海哥到社会人华姐、大头目火哥、小混混兵哥、黄毛;从逃学少年东子到颓废警察严良,可以说,并没有什么过度夸张的戏剧化表现,他们是屏幕上少有的贴近东北现实生活的人物形象。更别提,还有一个底层公民李丰田。


  有评论说,《无证之罪》里面的人物心理的转变和部分情节有些荒诞,其实一点也不。
  我1994年到2004年生活在哈尔滨,正是这个寒冷城市由乱而治的历史阶段。那个时期的哈尔滨人,大概都听说过“乔四”的传说,与“刀枪炮”们擦肩而过过,也都认识几个街坊“大哥”。我转学落脚的中学,第一天体育课,自由活动,我刚在篮球架下坐稳,就有好心同学来小声提醒,不要自己坐在一边。我大惑不解,他说,要是被社会上的发现你是新来的,你就惨了。
  然而,我们学校就在哈尔滨市中心,一点也不偏僻,出了校门口右行,十五米不到就是派出所。
  结果没过几天,班里的男生们就在校门口被抢劫了。我同桌的后屁股兜里揣着50块钱,是给女朋友过生日的,硬着头皮说没有,天气太冷人家懒得搜身,就给了他一个大嘴巴子(耳光)。第二天男生们互相交流都被劫去了多少钱,他便成了笑话,因为不但没有被劫走钱,还占了便宜,“白让人家摸了一把。”
  还有一个故事,也可以说明当时哈尔滨的社会氛围,有一次做公交车,车上一个中学生喝完可乐,可乐罐顺手丢出车窗,砸在了路过的小轿车上。小轿车当街打横,逼停了公共汽车,要扔可乐罐的人下来,削他。大家看情形不对,把学生藏在车后面,司机也没开门。那位大哥骂骂咧咧半天,上车走了。可能是气没顺过来,大概在四五十米之后,又一次逼停了公共汽车。
  这时候车上走过来一个沉默的中年人,说,开门。大家都一愣,他继续说,开门,谁他妈这么牛逼,老子下车会会他。
  作为逐渐没落的新中国重工业基地,那些年的哈尔滨,严寒、下岗、穷困、窘迫是普通市民生活中的关键词,挤公共汽车的时候,上胳膊肘怼是轻的,经常一开门,两个人互相揪着头发就滚了下来,在冻得晶亮的冰面上一滑几米远,头发掉了手也不松。
  寒冷、压抑、困顿、挣扎、这个城市冷峻压抑的曾经,在这部网剧中复活了。

  《无证之罪》不是一般的悬疑剧。从推理爱好者的角度来说,它是一部社会推理作品,罪案及其实施,破案及其推理,不是全剧戏剧冲突的核心,最核心的,是人的动机和情感,是社会氛围和时代背景。
  《无证之罪》是一部现实主义的社会剧集。


  一场毫无证据的雪人杀人案,引出了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也引出了一个时代普通人的境遇。凶手早早出现,动机早早分明,无须猜测,无须猎奇,之后观众看到的,都是惊心动魄的人性演绎和抉择挣扎。
  这部剧的剧本极度强悍,立意特别好。通常悬疑剧中巧合和特殊设定很重要,这在同期的另一部大热网剧《白夜追凶》里面体现得就非常明显。一对双胞胎兄弟要互换身份去面对陌生的处境,这个设定里面本身就有很多戏剧冲突:一个人怎么样适应另一个人身份,如何才能不动声色,不露破绽。但这种剧情在现实生活当中是非常罕见的,整个剧本有一种极致的精巧在里面,所以就和我们真正的生活有了距离,还是一种高度戏剧化的呈现。
  这有点像曹禺的第一部戏剧《雷雨》,那种高度的巧合,高度集中的人物关系,非常精巧的结构,也成就了非常精彩的戏剧。但曹禺先生后来在写《日出》,写《北京人》的时候,已经开始反思,过度精巧、依赖巧合的设定是很好的,但你一眼就可以看出它是一个抽象的戏剧作品。
  但是《无证之罪》就不一样。在罪行动机早早暴露之后,整个戏剧围绕的就是片名“无证之罪”这四个字。
  严良和骆闻,这两个高智商的刑侦专家,极度敏感、心细如发,各方面素质都非常出色,他们围绕着罪案证据斗智斗勇。没有证据,无法定罪,骆闻通过高超的技术手段困住了拥有超人直觉的严良,但谁又困住了骆闻呢?无特定的犯罪动机(骆闻案件除外)的杀人者李丰田让骆闻多年苦寻不得,命运这个无形的对手,高高笼罩在所有人头上。任你百般武艺、千般挣扎,也无从解脱。
  《无证之罪》看重的,是悬念已经揭示出来之后,人在漩涡当中对世界的反应。这种剧说简单,也挺简单的,剧情上没有悬念,那看什么,故事张力来自哪儿?看过程的演绎,看高手的对决,看命运的阴差阳错,这是《无证之罪》剧本立意上高级的地方。

  此外,剧中有两个人物给我的印象也特别深。一个是刚刚大学毕业的律所实习生郭羽。代旭演的这个角色,引起了很多争议,很多人觉得他行为不合逻辑,转变得太奇怪,甚至生气人物表现,因为这个角色给剧集打了低分,但其实这个角色非常用心且精彩。一个初入社会的小白,有私心但也有正义感,想改变世界,又经不起诱惑,他就像《魔戒》里的史麦戈一样,没有拿到闪闪发亮的指环前,也不知道自己有一天会变成恶魔。


  郭羽出于对朱慧如的爱,卷入了意外杀人案。他究竟能不能抵御人性中贪婪欲望的诱惑,到真正关键的时刻就可以看出来了。
  我曾和朋友讨论过,作为一个实习律师,对防卫过当,郭羽到底应该有什么样的认识?如果朱慧如杀人之后,他以防卫过当来替她辩护,所有的故事也就不会产生。但我是理解郭羽的,这不是一个剧本上的bug,郭羽本身并不单纯,他的爱情里掺杂太多其他东西,如果他以正当防卫这个罪名来处理事件,朱慧如做为普通朋友,是没有问题的,但他是想得到朱慧如,也不能说在彼时他的关心和爱不纯真,在这种情况之下,别说朱慧如获三年刑期,就算是关进去三天,他都不愿意接受这个结果。而且这个结果里面又牵扯到了他个人的行为,他雇佣黄毛来解决纠纷,和整个案件是有关联的,他也不愿意自己卷入到漩涡当中。
  如果他镇静下来,冷静地思考个一两天,也许他会得出合适得体的处理方式,但是当时,二十出头的他没有思考的时间,相比自己或朱慧如因一个人渣而入狱,他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郭羽的行为不是孤立的,说到底,他并不了解自己,为了个人的欲望,他究竟可以做出什么事情。他嫉妒所有和朱慧如接近的人,他为了自保不择手段,李丰田要杀他的最后时刻,他抛出了骆闻自保。他就是在这种极端环境之中,一点一点改变了对自我的认知,最后,我们和他一起发现人心中隐藏的极度黑暗。当它们完全吞噬良知之后,就会迎来没有底线的大爆发,一个弱鸡,最后成了一个潜在的大Boss。
  这就很有意思了。两雄对决的光环下,一个小人物在整个故事的漩涡当中被越卷越深,最后通过合理的逻辑,反而崛起了。成为一个极度自私、深藏不露,既有法律知识、心狠手辣的角色。重新定义自己的存在感。
  《无证之罪》有很大一部分魅力,是在这个人物身上。因为郭羽是一个我们身边的人,他不是严良骆闻那种训练有素专家、或天生奇才的侦探,他没有超人的天赋、没有强大的情绪控制能力,也没有超人的耐力和毅力,他脆弱、首鼠两端、有一点正义感,又非常自私,他会痛苦也会彷徨,他自己也不认识自己,他,就是一个普通人。也正因为如此,他的转变,就格外触目惊心。

  另外一个给人深刻印象的角色,是骆闻。


  骆闻可能国产剧中最没有主角光环的主角之一。作为一个主角,他竟然眼睁睁看着仇人得意洋洋离开,他拼尽生命的那一刻,针已经扎在李丰田身上,但是偏偏没有力气把针管按下去。他使出浑身解数,也只能用无力的手势做出虚拟的裁决。
  这一点也很特别,骆闻做的事情是非正义的,但它有一个正义的目的,我们暂且说他是一个正面人物,正面人物壮志未酬身先死,而且死的这么无助,死的这么窝囊,这又很少见了。
  但命运奇妙在哪里?是骆闻死掉了,但是严良背起了骆闻的嘱托,他由于老对手的死掉,发生了变化,由最开始的那种事不关己追求真相,到了生死相托的复杂相惜,他体味到了骆闻心中的沉痛和哀悼,所以骆闻看起来领了便当,但他还活着,他在严良身上活着,他变成了命运的一部分。
  剧中有一个情节,严良拿出骆闻最后的信,是骆闻女儿失踪前的一幅画,全家福,然后对林奇说,你知道什么叫缺德吗?就是人死了也不让人消停。
  作为一个观众,我感觉骆闻并没有离开这个剧,他一生的追求也好、努力也好,挣扎也罢,完完全全地延续到了严良的生命中,延伸到了整个剧集当中。他的生命,不仅延续到了严良身上,也延续到朱慧如身上,朱慧如的善意,是骆闻善意的镜子,骆闻和严良这对冤家在纠结的是“法”和“情”的对立,严良从情出发(作伪证)归结于法(宁可自我牺牲以换取李丰田伏法),而骆闻由法(揭露严良)出发,最终归结于情(为了妻女进行谋杀、帮助朱慧如和郭羽脱罪)。这些抽象而冰冷的概念,被这一对对手的角力阐释得丰富而意味深长。


  当严良大闹庆功宴的那一刻,喝多了酒,说这个事我管定了的时候,骆闻仿佛就在一旁不怀好意地微笑着,他知道严良的为人,了解他的选择。在一个气氛如此压抑的剧集里,能够有机会让观众会心一笑,真的是非常难得的。
  说了半天,《无证之罪》的高级首先是立意上的高级,它不靠悬念来争夺观众的眼球。

  其次,在人物设置上,它让最普通的小人物有了不普通的变化,全剧的群像塑造很成功,严良、骆闻之外,朱慧如、郭羽这两个主角和一众配角都出彩、丰满可信。这是《无证之罪》第二个高级的地方,它的着力点不在模式化的一两个人物的集中刻画。


  第三个高级的地方,是剧集冰冷的、现实主义的整体氛围。这有点像1990年代那一批新写实主义作家的作品。池莉、方方、刘震云们,他们的作品没有一个先验的,凌驾于所有人和生活之上的一个价值观存在,所有的一切都回归到生活本身,这样的格局本身就不普通。在一般的网剧中,很难看到这种现实笼罩一切的宿命感。
  举个例子,剧中的少年东子,一个很可爱的年轻人。我们都知道好莱坞有个规矩约定俗成,就是小孩与宠物绝对不会死。如果死了呢?好吧,它就不是一个典型的好莱坞主流大片,它是一个B级片。
  B级片在原初意义上以预算为边界,但是这里,我找不到好的形容词用在价值观上,就拿来借代一下。那么《无证之罪》是个什么片?它也是一个“B级片”,因为它的价值观在绝大多数时间是反主流的。
  说回东子,他发现了李丰田,后者正把手伸到强硫酸里溶指纹。东子给严良的电话一遍一遍拨不通,这个时候我其实非常紧张,除了剧情的紧张之外,我特别想知道故事的走向,它关系到《无证之罪》是不是能把它的生冷硬贯彻到底,给我们一部冲击力巨大的、风格独特的剧集。
  在主流价值观里,一个这样的少年不会死。东子死了。我心扑通落了下来,也松了一口气。


  《无证之罪》头尾有点不在状态,开头有点生,收尾有点尬,但从第二集到第十集,整个故事的节奏都做得非常完美。一直到第十集结束,一年后故事尚未开始的这个分割点,如果说一部剧也像一个人一样,有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话,在这里,它已经最充分的体现了自己的特质。全体创作人员已经完成了一部极具风格和气质剧集。
  剧集的最后两集,是朱慧如反杀郭羽的故事。有没有这个故事,也都还说得过去,最后的正义结局回归了主流,也很符合审查口味。说一部剧集究竟是大众剧集还是小众剧集,其实很简单。如果剧集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心理预期和价值观,那它就是一个大众剧,如果他是反着走的,挑战人们的心理预期和美好愿望的,那他就是一个小众剧。虽然现实生活当中,很可能故事的真相就是小众的。
  前一阵子有一个电影叫《暴雪将至》,在大众的视野里,正义和邪恶交战必有结局,一个永远成迷的杀人案是很少见的。但其实现实生活当中,很多案子就是侦破不了的,迟到的正义,不是正义,正义不仅迟到,还可能永远缺席。如果《无证之罪》到了第十集结束,那它在价值观上,就是另一部《暴雪将至》。
  它挑战人们的心理预期,不在乎让观众获得心灵的愉悦,但有可能会让人思考更多。韩国有一部著名的真实事件改编电影,叫做《杀人回忆》,可以归为此类。
  《无证之罪》的创作者们,选择了一种和好莱坞式的爆米花甜腻背道而驰,幸福正义战胜邪恶的愉悦感大相径庭的剧集,是非常有勇气的。剧集发展到第十集结束,虽然雪人案破了,骆闻死后自首了。但是真正的凶手还在逍遥法外,出卖所有人的小白正抱得美人,飞黄腾达。
  庆功宴如果严良不出现,赵局的尴尬也不会一直持续,遗忘照例会给这混沌的世界罩上灰蒙蒙的面纱,人们依旧幸福着他们的幸福,快乐着他们的快乐。无证之罪,无证,就没有罪,这是执法者最无奈的边界,绝望而晦暗。
  当然,剧集并没有结束,两集后,正义胜利了,也走拖沓了,严良在极度危急的情形下,也有主角光环护身了。但一直到全局终结。他身上笼罩的悲剧色彩、命运感,那种坐屏幕前,有再美好的愿望也无法改变的冰冷事实,依旧存在。
  这就是我喜欢《无证之罪》的理由,现实主义、极度风格化,格局高举,细节精湛。


  前面这些全部说完,还要说一个题外话。没错,就是李丰田这个角色,和他的演员宁理。有评论者提过,在现在国产剧的杀手形象中,只有两位让人过目不忘,一位在电影《烈日灼心》中出现,由王砚辉老师扮演,大概一分多钟的独白。再一位就来自《无证之罪》,杀人者李丰田,由宁理老师扮演。
  我在观看整个剧集中,一直在猜测哪些演员不是东北人,猜来猜去没有猜到宁理老师头上。后来翻资料,得知宁理老师是安徽人的时候,真是感觉太炸裂了。宁理老师的台词功底、肢体语言,包括化妆造型,体现了非常真实的,一部分东北底层民众的生存环境和语言状态,真是太精确了。
  作为一个写小说的人,看完本剧之后,又把原著小说也撸了一遍。《无证之罪》剧作的创作群体,让人惊喜,剧本、导演、演员、美术、摄影、音乐以及这一切的高度默契的融合,产生了一部完成度非常高的超级剧集,和制作精良的美剧相比,也并不逊色。
  虽然晚看了半年多,又懒癌晚期,想来想去,CALL还是得打一个啊!

 4 ) 为什么《无证之罪》没有《白夜追凶》火!

提到《无证之罪》,就不得不提到《白夜追凶》。这是今年目前为止,最好的两部网络剧。
这两部剧,虽然都是犯罪破案剧,但是内核却有些不一样。
《白夜追凶》从头到尾设置了一个非常大的悬念,观众会一直想知道那个幕后的凶手到底是谁。
而《无证之罪》的雪人早就暴露了,而且,观众都能猜到,最后肯定是找到真正的雪人(李丰田),骆闻自首归案。
《白夜追凶》一直在老老实实地讲一个故事,悬念从头设到尾,没有什么艺术上的探讨,我就是讲故事,故事好看就行了。
《无证之罪》的导演想法多一些,通过一个案件,牵扯出一个个的人物。
每一个人物特点鲜明、真实,好像就活生生在我们周围,没准哪天就能在街上碰到。
他们都被这个社会所影响着,或是改变,或是保留着最后的一份坚持。
总之《白夜追凶》偏向于商业,《无证之罪》偏向于艺术和人性的挖掘。
所以,现在两部剧虽然评分都不低,但火热程度差那么多,也就可以理解了。

 5 ) 案情之外全是绝望

最初看到这部剧的介绍时,比较兴奋,因为看起来主角团四个人的人设很反套路,痞子警察+法医+律师+涉案美女,有种理智和感情碰撞的感觉。
然后剧情真是啪啪打脸啊,这四个人居然没啥关系,甚至还在挺长一段时间会形成对立。

严良是个痞子版的福尔摩斯,行为做事都不走寻常路,会突然勒住同事拖行来还原案情,会莫名其妙地让人把雪人搬回去。
但是目测他遇到了对手,他的本能快速帮他锁定了“雪人”,然而没有证据。这一段让人想到了《魔王》,警察知道凶手是谁,凶手就那么无所谓地在他面前晃,杀害他在乎的人,但他找不到证据。
如果剧情能如此走向,应该会整体升华一个阶,但是比较担心后面会破罐子破摔地让猪队友直接暴露证据,这样的话就太low了。

朱慧如是女主,然而她不仅跟男主没有感情戏,俩人还处于对立关系,很快她就离开了得到男主庇护的可能,这么下去结局悲催的可能性超级高啊。
朱慧如这个角色,应该是全剧主线悲剧的核心了,基本上一系列事件都由她引发的,接连被卷入凶杀案,勒索案,自己杀人,又被警察和黑社会一同盯上……
她真是一步错步步错,但是就连她最开始走错的那步都是没得选择,生活对于贫苦的人真是毫不留情面。
因为家庭不能考到外地去;哥哥出事急需手术费,她只能变卖自己;被包养后男人对她不好,没什么钱,控制欲强,还对她又打又骂,她迟迟脱离不开;好不容易脱离开了,又被原配勒索;想要以黑制黑,却被小痞子骗财骗色,差点失身;终于没失身,却失手杀了人;一个来历不明的神秘人愿意帮助她,她对对方却一无所知;案发现场丢失的包,导致黑社会直接找上门;警察调查小痞子被杀案,一直盯着她不放……
她的生活就像一张年久失修的网,补了这里又漏了那里。

郭羽是个好学生,有正义感又单纯,一心学法律主持正义,却落到一个不讲法律只讲钱的老板手下,每天被骂成狗,每天被QJ着理想,等到偶遇喜欢过的女孩时,不自觉要去帮忙,却因为没权势没眼光,越帮越忙。
郭羽这个人,主要的问题是心太大,能力却有限。
他想要主持正义,却只能窝在一个老板好赌的律所;他想要帮朱慧如拜托华姐的勒索,却没眼光地找了根本没啥能力却想着骗财骗色的黄毛,把危险引向了朱慧如;他去救朱慧如,却导致了黄毛死亡;他清理现场时,自作主张地拿走了车上的包,导致黑社会追到朱慧如家胁迫;他深怕突然帮忙的神秘人不安好心,去跟踪去调查,却无意中在脑子里留下了很多印象,这些印象,很有可能在警察面前变成马脚……
郭羽其实算个猪队友吧,智商能力都不够,还要自作聪明。
于是他只能看着周遭的一切越来越差,自己也越陷越深。
他守护不了自己的理想,护卫不了自尊,连喜欢的女孩他也没什么能力保护。
人活到这个份上,真是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
其实《嫌疑人X的献身》就很绝望了,数学老师没有盼头,于是愿意为生活中的阳光机关算计牺牲自己。
然而郭羽呢?他连牺牲自己的能力都没有。他牺牲了,也不会对朱慧如有丝毫好处。

神秘人骆闻,也许他就是雪人,也许他是在追查雪人。
他生了病,身体越来越差,却找不到失踪的妻女,没人帮他,没有线索。
在他目击到朱慧如郭羽杀人时,他有那么一刻动了恻隐之心,却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麻烦。
这两个人城府太浅,智商不够,根本不配做他的队友。
而能做他队友的严良,这会恐怕已经变成对手了。
他每天在街上游荡,他的家没有生活气息,他生存的意义也许只剩下追查那个指纹的主人了。
“请来抓我”,其实他真的要说的是“帮我抓到他”吧。
像是恳求了。

这剧是社会派推理剧,推理并非重头戏,社会现状才是,而社会派的,基本上都在讲蝼蚁的绝望和挣扎。
而这里面,两个蝼蚁,两个天才,也都只能挣扎。
哈尔滨灰扑扑的建筑和积雪构成了压抑的气氛,很适合这种表达。很巧,中国版的《嫌疑人》也是在哈尔滨拍的。
哈尔滨这座城市,其实蛮神奇的,街道里有着极其接地气的生活气息,却透着一股庸庸碌碌的味道。
因为寒冷和积雪,天还没黑街道上人就很少了,臃肿的衣服把人心都隔离开,大半年都见不到绿色,有时候一眼看过去,空荡荡的接到,灰扑扑的建筑和白茫茫的积雪,让人感觉不到生命的气息。
就连用力站直的白桦树,都是又细又瘦弱,下完雪的时候托着枝丫上的雪,好像是不堪重负。
我去哈尔滨的第一年,就得了冬季抑郁症,完全不能适应那种无望的感觉。
有人说这部剧坐实了哈尔滨犯罪城市的名字,我倒觉得不是,犯罪在哪个城市都很正常,只是这座城市色调和感觉太适合表现绝望了,这种绝望远比北上广潮湿的地下室拥挤的地铁更让人看不到希望。

 6 ) 人间太苦了

看到11集,作案手法、罪犯都是一开始都知道了,结局也已经不重要了,如果罪犯得不到整治,广电怎么会给播出呢。 我想说的是,好苦啊,人间有多苦,人就能有多恶。 李丰田真苦啊,生下来就是来历不明的孩子,没得到过多少关爱,老婆孩子入狱、死亡。一个杀人可以在短信里写笑脸的人,他大概没有残忍的概念吧。 骆闻真苦啊,好好的一家人,莫名其妙的失踪、被杀,一夜之间妻离子散,得了绝症,时日无多,找到凶手,却无法手刃。 朱慧如真苦啊,为了替兄长还债,遭遇了那样的不幸,被追债,险些被强暴,失去兄长,被最信任的人骗婚。 东子真苦啊,有母亲不要他,有希望的时候,生生被掐灭,死的时候,还只是个孩子。 那句“杀不死我的,只会使我更强大”一直挂在郭羽的办公桌周围,不管是在做小职员的时候,还是做了老总以后。这句现代成功学丛林法则最著名的slogan,导演多次用镜头扫到它,太讽刺,太真实。郭羽就像是面镜子,照出了华美成功之下的丑陋、罪恶、欲望、疯狂和病态。 我喜欢的作者雷斯林在公众号里写过一段话,大意是这样的:能够有门路申诉冤屈的人,都还没到真正的弱势群体的地步。而真正弱势群体,他们连发出声音的能力都没有。 所以在看到骆闻和严良在雪夜里伸手比出开枪的手势,我知道他们的绝望和冤屈,可是我们观众,只能在心里为他们下一场雪,一场清白的雪。

 短评

片子让我想起了《冰血暴》,哈尔滨的氛围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远些。比起那种上来杀杀杀,我更喜欢这种走心的,观望中。

4分钟前
  • JOYCE
  • 力荐

良心推理,期待国产剧品质越来越高🤙🏻

9分钟前
  • 猫儿腻
  • 力荐

郭羽这个角色太让人膈应了。

10分钟前
  • 希夷子
  • 推荐

画面剧情演技……个人感觉比《白夜追凶》好上一百个《法医秦明》,《无》还能吹一下拍摄手法和质感,《白》可别瞎吹自己美剧制作了,那个说《白》演技更好的,怕不是没看到李丰田杀手大哥?

15分钟前
  • 远笛.
  • 推荐

紫金陈是很厉害没错……但是从演技层面讲,被隔壁《白夜追凶》甩出好几条街……

16分钟前
  • luobo333
  • 还行

隔壁看了第一个案子,过来瞅一眼,哈尔滨的背景我喜欢,可第一集差点弃了,反感狗血感情线。耐着性子继续第二集,第三集,没想到渐入佳境,多条线汇聚,有冰血暴+嫌疑人X的味道,不错!PS:严良的痞和关宏峰的装,可能前者更符合我胃口。

21分钟前
  • 柒吋
  • 力荐

李丰田的出场太惊艳。镜头慢下来,从前几幕刚出现过的胡渣嘴唇开始,烟剥掉芯,镜头给个反打,一片黑暗中的李丰田低眉踏眼地点了一根香烟。背景音乐恰当想起,火星光中散着靡靡白烟...不要太nb!原著很平,编剧在网剧后半段改编功底很强。好几个人物都活起来了。

24分钟前
  • 火火
  • 还行

郭羽这个人设崩了,脑子短路一样,对不起法律专业!

29分钟前
  • 羡羡
  • 推荐

欲罢不能。白夜追凶是看潘粤明一个人的表演,这部集体(郭宇除外)演技在线,且更有深度。ps:秦昊不愧为我娄公子御用,随便蹲个茅坑都是戏。

34分钟前
  • 王绛绿
  • 推荐

我觉得李丰田的演技才各种炸裂啊!!!

35分钟前
  • Jacky
  • 推荐

之前参加活动看了几集,原著党觉得改动还是挺大的,看完之后觉得还可以,节奏不拖沓,色调很喜欢!

37分钟前
  • 小圈子的搬运工
  • 力荐

片尾曲能加个三十分吧

39分钟前
  • 琦殿
  • 力荐

仍是今年网剧最亮。有些演员太突出,有些演员比较短板,但整体还是不错,尤其是实景写实,其中几个角色很抢眼,比如社会我丰田哥。

4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迄今为止我看过的网剧中最接近美剧水准的了

43分钟前
  • 岛上的夏奈
  • 推荐

郭羽这个人物看得出编剧的野心,可是细节没把控好,非常讨人嫌。所谓社会派推理,最有看点的地方,其实在于人物内心的复杂与多变,在环境影响之下,一个懦夫会变成恶人,一个精英会变成罪犯,犬牙交错,峰回路转,最终不变的,是对真相的追寻。

48分钟前
  • 小岩井
  • 推荐

众筹杀郭羽

51分钟前
  • 阿烦
  • 还行

《无证之罪》+《白夜追凶》,爱奇艺和优酷的竞争,最终便宜了我们这些观众!国产剧是开始走向正轨了吧?

54分钟前
  • 范王府的小格格
  • 推荐

看了邓家佳表演,太厉害了。

59分钟前
  • 紫金陈本人
  • 力荐

郭羽啥时候领盒饭,持续祸害

60分钟前
  • 推荐

为什么一个律师天天画着眼线????

1小时前
  • 糯糯就是糯糯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