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萨玛

HD

主演:娃艾·阿卡提布,哈姆扎·哈蒂卜,萨玛·阿勒·哈蒂卜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其它年份:2019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为了萨玛 剧照 NO.1为了萨玛 剧照 NO.2为了萨玛 剧照 NO.3为了萨玛 剧照 NO.4为了萨玛 剧照 NO.5为了萨玛 剧照 NO.6为了萨玛 剧照 NO.13为了萨玛 剧照 NO.14为了萨玛 剧照 NO.15为了萨玛 剧照 NO.16为了萨玛 剧照 NO.17为了萨玛 剧照 NO.18为了萨玛 剧照 NO.19为了萨玛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War. War never changes.

战争不过是不同权力集团的利益争夺罢了。普通民众如无实际缘由,觉得自己 “理应” 为某一方替身而出简直是最愚蠢的送头方式。电影从医院和救治伤病的角度的记录非常 intimate ,部分刻意加入的流血与流泪的画面,视觉刺激与煽情稍有些违和… 但真实性毋庸置疑。有些阐述过于个人视角化,不知道是在看个人 Vlog 还是严肃纪录片。当然,能够看到关于叙利亚内战的不同视角,本身是非常可贵的。

 2 ) 她用摄影机记录她的城市,征服了戛纳和奥斯卡

去年优秀的纪录片不少,比如我们前几天介绍过的《蜂蜜之地》

奥斯卡颁奖典礼将近,当作为影迷的我们想补完过去这一年的优秀影视作品时,除了《蜂蜜之地》,还有一部佳作不应被忽略。

去年5月戛纳首映,一路获奖无数,亦是本届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的提名作品之一。

这部电影,我等不及要推荐给你。

为了萨玛(2019)

导演:Waad Al-Khateab/爱德华·华兹 主演:Waad Al-Khateab/Hamza Al-Khateab/Sama Al-Khateab 类型: 纪录片/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英国 / 叙利亚 语言:阿拉伯语 / 英语 上映日期: 2019-05-15(戛纳电影节) 片长: 95分钟 又名:亲爱的莎玛(台)

但当你对比这两部作品的海报,直觉上会认为这部异常沉重,战地、废墟、女性、孩子、对峙的目光……招招毙命,一股浓重的道德审判气息扑面而来……

《为了萨玛》《蜂蜜之地》海报

但当我了解到一些创作背景后,立即对它产生了兴趣,这种兴趣是猎奇层面的,只列出数字足够震撼:

瓦德(Waad Al-Khateab)坚持每日拍摄长达5年之久,她保留了超过500小时的录像,当她从Aleppo逃离时,走私了15个硬盘的素材。

为剪出一部纪录片,她在一周之内写了70页的笔记,看了几百小时的录像。

这部片子剪了将近两年,因为光是看和粗剪就花费了半年的时间。

正在工作的瓦德

如果用一种方式形容这部电影,我会觉得它是一本字迹粗糙的日记簿,因为瓦德最初只是为了记录,却不是创作。

她拿着机器对准一切,其中包括她的奋斗、她的爱情、她的家庭和朋友、她的绝望、还有她的女儿萨玛……

瓦德的创作技巧是生硬而缺乏修饰的,但尤显难得的是她的身份,她是这部作品的参与者、记录者,同时也是创作者、宣传者。

瓦德和丈夫在Aleppo医院的战友们

或许正是这份特殊使得这部纪录片天生带有令人信服的真实性,所以《为了萨玛》不仅拿到了欧洲电影节和几天前英国电影学院奖的最佳纪录片,还提名了今年奥斯卡的最佳记录长片。

联合导演爱德华·华兹、瓦德和丈夫哈姆扎

《为了萨玛》其实更像一个题材特殊的vlog,只不过这个vlog意义重大,不仅承载了真相和生命的重量,还捡拾了许多关于爱的回忆。

瓦德和她最好的朋友一家

所以对于瓦德来说,生活即政治,她镜头下的一切也将是其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哪怕满目疮痍。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这些废墟吧。

Aleppo每天都经受着狂轰滥炸,带着热气的滚滚浓烟之下是上一场轰炸留下的残骸。每当建筑的一角塌陷下来,就意味着又有一些无辜的生命已经逝去。

这部纪录片有两个漩涡,一个是关于痛楚的,它来自战争;另一个则是关于爱的,她来自瓦德和丈夫哈姆扎的挚爱“萨玛”。

痛会因爱而变得沉重,尤其当这个小生命降临在这一片废墟之上,身为父母的他们有着无穷无尽的担忧。

当炮弹袭来,房屋猛烈地震颤,瓦德会以最快的速度抱起萨玛,而在她出生时,她的父亲正马不停蹄地做着手术,为了抵御死神,哈姆扎没有时间迎接这个小生命。

无论是哈姆扎的手术刀还是瓦德的镜头,都经过了大量的死亡。只是在有了萨玛之后,他们会更加恐惧。

他们害怕某一天躺在面前的会是自己的孩子,他们害怕自己会像Aleppo的其它母亲一样,跑到医院来找自己孩子的尸体。

尽管如此,瓦德仍未放弃描绘美好,她带着孩子们用彩色油漆涂刷被炮火烧毁的公交车残骸,想尽最大的努力保住孩子们的童年。

但是这个城市毁灭的速度大于创造,他们见过的死亡总是更多。

瓦德和丈夫不是惧怕死亡的人,他们常年奔波在最危险的地带,被流放时也选择最后离开,但他们同样会被他人的生离死别所打垮。

瓦德甚至期盼过死亡带来的解脱。死亡几乎是一种魅惑,它是最简单的解决方式,所以正是因为坚定的信念和使命感,瓦德和丈夫才选择活下去。

大屠杀从不是一个古老的词汇,没错,当我们深信自己生活在文明社会的时候,大屠杀却在某个遥远的当下发生。

在Aleppo居民被围困的时候,全世界有很多人都在抗议发生的事情,他们说“拯救Aleppo!拯救那里的人民!”。

但就在两公里之外,叙利亚政权和俄国人正在屠杀这里的人们,没有人真正知道发生了什么,因为所有人都被残忍地杀害了。

一切罪孽皆源于权力之争,Aleppo的人民最明白这点。

他们为了报复而活着,所以废墟之上仍有烟火气,这里的平民只能用“活下去”来证明自己的尊严。

这里有因为在户外玩耍却被夺去生命的孩子,讽刺的是,这就是他们见证至亲死亡的平均年龄

孩子们也无法正常上课,他们没有足够的食物,也没有一个安全的空间。Aleppo的孩子们每天都在学习逃亡,而不是知识。

再小的孩子也能意识到周边环境的危险,当你眼前永远是穿梭和焦虑的大人,这种缺乏安全感的紧绷状态会像基因一样镌刻在每个孩子的灵魂里。

萨玛,也是这样。当瓦德发现了女儿的忧郁和迟疑,会非常后悔让她遭遇了这些。

但现实仍在挑战她的耐性,每一场大型的轰炸计划都会让这小小的医院成为血泊之地,“有时候我们哭出血来”,这句旁白如此残忍。

父母们为了救孩子而失去孩子。

正如下面这家人,他们知道继续留在Aleppo不过是等死,于是全家人冒险出逃,想一路为女儿打掩护好让她逃到一个安全的地方活下去。

但结果却是,女儿死在了这条求生之路上,而父母却活了下来。

当然还有灭门的惨案,一个大家族会被一枚炸弹彻底摧毁。

一位母亲奔赴医院,为孩子带来了牛奶(这时牛奶已经是稀缺之物了),得到的却是孩子死去的噩耗。

这位情绪激动的母亲不明白为什么瓦德还能如此冷静地试图拍下这些残忍的画面,但她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她是那么的无助。

瓦德可以选择关掉摄影机,但是她没有,她强忍着道德上的谴责与折磨拍下这一切,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真实的Aleppo,这个血淋淋的Aleppo。

这里的医生曾从一个即将临盆的孕妇尸体里取出了一个死婴,经过不断的拍打按压,婴儿终于有了第一声啼哭。而此时,他妈妈的尸体被推出了手术室。

在必要时,瓦德和丈夫也会放弃萨玛。因为她的父亲是一名医生,她的母亲是一名记者,而他们还有一个共同身份,那就是顽固的反政府分子。

所以,放弃萨玛就是拯救萨玛。

他们的理想与身为父母的责任是相悖的,当他们抗争,就必须暴露在危险之中,如果是为了萨玛,就必须逃离这片土地,于是这也意味着他们坚守并重建Aleppo的梦想将随之破灭。

人最不该放弃的就是故土,如今他们却必须在儿时的家乡和孩子的未来之间做出选择。

但这个结果是他们自己选择的吗?

并不是。

这是屈辱的妥协,他们如果想活着就必须接受被流放的命运,而这片土地本就是他们自己的家。

然而直到此时,发生在Aleppo的一切仍在被全世界消费。

当瓦德和自己的同事拍下一个又一个惨痛的故事,收获的却只有攀升的点击量,人们在评论框里同情他们,却无人救助。

但这里的人民早就对此习以为常,旁人的目光从未缺少,却只当是看戏。

“日常轰炸肥皂剧”,没错,这就是局外人看待他们遭遇的方式。

而被流放也并不意味着出狱般的欣喜,这不过是另一道生死关,你怎能相信这些杀人凶手大发慈悲呢?

哈姆扎和瓦德为了保证伤员全部安全离开而选择了最后撤离,但由于他们的“特殊”身份,极有可能被暗杀在Aleppo的边界上。

当他们终于离开了这片土地,并没有全然绝望,人们可以在任何地方开启新的生活,尽管心中会留下永久的关于故乡的创伤。

瓦德在离开Aleppo之前带走了自家庭院里的一株绿植。在抵达英国之后,他们迎来了第二个小生命:塔伊玛。

而在整理这份庞大影像的同时,瓦德发现她不仅记录下了当权者的罪证,也捕捉到了许许多多珍贵的时光,这里有她的朋友、战友还有孩子们,她的影像也成为其死去的朋友曾经存在过的佐证。

而这些影像也是她这代人曾经奋斗过的全纪录,尽管失去了自己的家乡,但他们的的确确真正奋斗和抗争过。

他们履行着西西弗斯的使命,直至现在仍未放弃,包括这部《为了萨玛》的诞生,也是为了让更多人看见Aleppo人民的遭遇并对罪魁祸首保持控诉。

这是一部用真相和爱所书写的日记簿,当你看完《为了萨玛》,更能体会到希望的力量,而不是人们的绝望。

平心而论,人们注定是不能共情到所有远方的呼声,但“去看、去听”却是可以主动选择的行为。

当我们看完这部《为了萨玛》,也不一定能够挽救什么,但我们可以记住历史,让自己成为历史记忆的载体,让那些无辜的生命不至于悄无声息地消逝。

如若不能拯救每一条生命,至少要让他们的死亡落地有声,这是生而为人的职责,也是人类尊严的源头之一。

请不要让自己的热血熄灭,这个世界的阴暗面永远需要我们去凝视和复述。

 3 ) 好评99%,这部让人窒息的新片,恨不得全程打码

新生命的到来并不总是令人欣喜的。 瘟疫蔓延时,硝烟弥漫下,没人有勇气对新生儿说“欢迎”。 如果可以,倒是希望他们能晚些时候降生。 然而,一位来自叙利亚的母亲却执意在战火中把孩子带到了人世。 她送给宝宝的第一份礼物,便是这部洒满了血与泪的电影——

为了萨玛

For Sama

导演:娃艾·阿卡提布 / 爱德华·华兹 主演:娃艾·阿卡提布 / 哈姆扎·哈蒂卜 / 萨玛·阿勒·哈蒂卜 / 凯蒂·普洛克特 上映日期:2019-05-01(西南偏南电影节) 片长:96分钟

2011年3月,叙利亚爆发内战。 炮弹将原本繁华的阿勒颇炸成了一片活着的废墟。 在这座全国人口基数最大的城市,每天都有无数平民亲历着死亡的正在进行时。 影片的导演兼主人公瓦德·阿卡提布就生活在这里。

在2012至2016的五年间,她用摄影机纪录下了身边发生的一切—— 示威、游行、轰炸、逃亡…… 500余小时的影像素材记载了太多无辜生命的骤然消逝。

成功撤离阿勒颇后,瓦德与此前有过纪录片拍摄经验的英国导演爱德华·华兹合作。 两人花费了两年的时间,重新整合素材。 最终,大量镜头的非线性组接铸就了这部震撼人心的作品。

瓦德·阿卡提布(左)和爱德华·华兹(右)

但有一点必须事先声明,即,本片的叙述视角相当主观。 作为反对派中坚定的一员,瓦德自始至终站在革命者的阵营,对抗俄罗斯扶持下的叙利亚政府军。 这大抵也构成了非科班出身的瓦德得以在国际上收获一众好评的诸多原因之一。 毕竟,不论是99%的烂番茄新鲜度,还是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提名,都是为反对派撑腰的西方世界加诸其身的盛名。 在英语国家享有绝对话语权的英美颁奖季,本片具备天然的优势。

不过,抛开政治属性来看,《为了萨玛》仍不失为一部佳作。 它是关于战乱下的苦难最切身的讲述。 对于身处和平国度的人们来说,这部纪录片无疑提供了一扇通往残酷地带的窗口。 那么,话不多说。 现在,就让我们穿越断瓦残垣,跨过尸山血海,跟随瓦德深入东阿勒颇的水深火热,一探究竟。

一阵刺耳的警报声过后,映入眼帘的,是如下画面: 突如其来的轰炸夺走了一条幼小的生命; 弟弟的尸体旁,两个哥哥在哭泣; 过了许久,孩子们的母亲才匆忙赶到医院; 她抱起小儿子被蓝布包裹的尸体,走上街头,嘴里念叨着:“我的宝贝死了。”

诸如此类的“戏码”在片中反复出现,不由分说的死亡构成了影片的主旋律。 瓦德的镜头也常常如此:摇摇晃晃,质感粗粝,一片漆黑,朦胧不清。 拍摄技巧本就生疏,面对导弹的突然袭击,想要兼顾手中的摄影机则更是难上加难。 即便日子一久,轰炸成了日常,瓦德显然依旧不能适应。 就像医院里的生离死别,哪怕每天上演无数回,人们不还是无法接受吗?

你看,又一个因炸弹而殒命的男孩。 穿着红蓝相间的衣裳,涂着粉色的指甲油,本该红扑扑的面庞却被灰烬镀成了黄色。 男孩的叔叔告诉瓦德,孩子的父母早就不在了。 那一刻,瓦德坦言她多少有些嫉妒这对父母。 至少,他们无需承受亲自埋葬骨肉的痛苦。

像上文提到的两个男孩这样,被送达医院前已然没有了鼻息的,不在少数。 但平均下来,每天还是有大约300名患者需要医生抢救。 伤势相对较轻的,会自己捂着伤口,意识也还算清醒。 剩下的,则大多血肉模糊,奄奄一息。 其中,没能活下来的,就只好被医护人员以一种极不体面的方式拖走。 唯有身后长长的血迹和亲人无望的哭嚎可以证明,他们曾在生死线的边缘挣扎过。

可是有时候,人们甚至来不及道别。 一颗导弹落下来,一家十口同时罹难,也确有其事。 没有眼泪,没有叫喊,谁也不必埋葬谁,谁也不必替谁哀悼。 原本沉重的死亡竟因无人在场而显得轻飘飘。 等到镜头转向下一具尸体,这家人将被世界彻底忘掉。

但,如若死亡便是五年来围绕着医生们的唯一,再顽强的信念也会被摧垮。 在绝境中给予他们力量的是生命的奇迹。 瓦德也有幸亲眼目睹奇迹的降临。 战机从天边划过,又是一次军事突袭。 这回被推进手术室的是一名怀胎九月的年轻女子。

医生当机立断,对孕妇实行紧急剖腹产,取出的婴儿却毫无生命迹象,浑身上下苍白得骇人。 但医护人员没有放弃。 一双大手奋力地按压、拍打着婴儿的身体。 终于,小宝宝睁开了眼睛。 紧接着,他双眼闭合,五官团缩,第一声啼哭这才姗姗来迟。

短暂的哭声异常动听,语言描绘不出它的千分之一。 更幸运的是,手术室的那头,伤及动脉的妈妈也成功得救了。 在横尸遍野的阿勒颇,人们没法奢求更多。 母子平安,大概就是最值得庆贺的奇迹。

这种感动,瓦德深有体会,因为,她也是一位母亲。 被困阿勒颇期间,瓦德和医生哈姆扎日久生情,结为连理。 片名里的“萨玛”所指的便是他们爱情的结晶。 所以,《为了萨玛》不只是有关战争的现场纪实,更是瓦德夫妇留给女儿的家庭录像。 两人坚守阵地和结婚生子的全部细节都被囊括其中,真实、生猛,亦不乏柔情。

尽管后来夫妇二人又抱得了属于他们的第二个宝贝,但萨玛于他们而言仍是意义非凡。 从被孕育到出生再到未满周岁的襁褓期,萨玛几乎没有离开过阿勒颇的战区。 生而与死亡为邻,实在说不上幸运。 瓦德觉得,应该给女儿取一个带有美好寓意的名字。

“萨玛”是天空的意思。 具体一点的话,瓦德解释道,是没有空军或炸弹,只有太阳、云朵和飞鸟的天空,一片他们深爱并憧憬着的天空。 小小的萨玛承载着父母对和平的向往。 《为了萨玛》,也是为了自由与和平。 在抗议和呐喊、鲜血和痛哭的夹缝里,我看到了人们重拾生活片刻安宁的尝试。

某种程度上,战区平民的生活和我们没什么两样。 政府军的狂轰滥炸之下,建筑很难保持完整。 但好在,有人的地方就有家。 瓦德的三口之家,日子虽然过得小心翼翼,氛围却很是温馨。

明知炸弹随时可能袭来,哈姆扎依然在后院种满了花花草草。 冬天,花园光秃秃的,他就划开厚厚的积雪,为妻子写一句“我爱你”。 与此同时,我注意到寒风中只剩一株花儿仍在绽放,即使被雪花压弯也偏要坚持。 哈姆扎的单纯、执拗和浪漫简直和它有得一拼,可爱极了。

当然,这个身材高大、内心柔软的男人也曾有过心灰意冷的瞬间。 望着轰炸过后面目全非的花园,他若无其事地笑笑,语气却透着心疼。 身为一名医生,被迫离开“战场”之际,回想起奋斗在一线的点点滴滴,他的泪水也难以克制。

与他相比,瓦德的好友阿芙拉一家才是纯粹的乐天派。 阿芙拉塞勒姆育有三个孩子。 他们坚强又幽默,整天乐呵呵的。 阿芙拉会把女儿被空袭吓到尿床的事情描述得诗意而有趣。 塞勒姆会神秘兮兮地送给妻子一颗青涩的柿子,当做惊喜。

但瓦德对他们的态度不只是信赖,更是尊重。 因为跟瓦德和哈姆扎一样,他们同样做到了守护这座“死城”,直到最后。 特殊时期,满目疮痍的阿勒颇不但活动范围非常有限,学习和娱乐资源更是寥寥。 孩子王塞勒姆便是小朋友们最好的玩伴。 在家里,三个孩子抢着跟他玩,欢声笑语不断。 在外面,别人家的小孩,不论年纪大小,也都喜欢围着他转。

他负责带领大家玩耍,一起为公交车刷上漂亮的油漆。 阿芙拉则在艰难运营的学校,为孩子们提供尽可能安全的学习环境。 诚然,手段很贫瘠,但阿勒颇的成年人所能给到孩子们的最好的童年就是这个样子。 他们已经尽力了。

2016年底,幸存者们逐批撤离了阿勒颇。 瓦德和阿芙拉两家是最后一批。 瓦德曾说,萨玛对轰炸的迟钝让她心碎。 她宁肯女儿没完没了地哭闹,也不愿意看见那样一幅迷茫、空洞的神情。 但就在大人们为顺利通过检查站而欢呼雀跃的时候,面包车里的萨玛咧着嘴哭了。

娇憨的神态,生动至极。 这是全片的第二次,我如此醉心于婴孩的哭泣。 我知道,长大以后,她将看懂这部为她而拍的电影,也将记住这段有她参与的历史。

但当下,更重要的是,以影像为武器,瓦德向世界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毋论立场正确与否,纪录终归是一种珍贵的本能。 战争也许没有赢家,但《为了萨玛》无疑印证了人类本能的胜利。

*本文作者:kiwi

 4 ) 从《为了萨玛》看纪录片的向内属性和向外属性

女导演娃艾·阿卡提布用纪录片的方式记录了从叙利亚革命到阿勒颇沦陷这一时期周遭的日常经历。包括自己的恋爱,生产,丈夫(坚守在围城阿勒颇中的一名医生)以及其他一些人的工作状态。影片中包含一些非常珍贵的历史镜头,包括阿勒颇人从河中打捞被屠杀的市民。俄军飞机对城市中的居民近乎无差别的攻击等等。这些镜头在控诉着政府军对反抗势力和平民的暴行。

然而非常可惜的是,这一切并不是该片的主要拍摄对象,而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背景存在,作为女导演在这一时期生活片段的背景。尽管这一背景与女导演自己生活的日常息息相关,战争指向死亡,生产指向生命。在战争的废墟中出生的婴儿也是具有寓意的。但是战争仍然是该片的背景,而不是直面的拍摄对象,这削弱了影片的力量。

影片使用了大量导演作为一个母亲,或妻子的独白,像是导演的私人日记,记录着在战争时期她内心的矛盾——导演将自己作为该片的拍摄对象。 这一设定在此片中颇显奇怪。因为在这样一个非常特殊时期的一个特殊城市,有太多太多值得拍摄和纪录的东西,是纪录片向外属性得以发挥的大好时机。常规意义上的直接电影往往是把导演存在有意遮蔽,以达到纪录片向外属性的最大化——墙壁上的苍蝇式的观察。对居民,街道,医院,家庭,反抗军,难民进行系统的采访与归纳,以达到对这个城市描绘的全面性。当然这种归纳与呈现中已然隐藏或显现着导演的观点,心理活动和政治倾向。与这类纪录片不同的是被称为“私影像”的纪录片。它完全将镜头对准的是导演自己隐秘的内心,包括对某一起屠杀强烈的憎恨,复仇的欲望,痛苦的思考,对上帝的忏悔,对罪的反省等。在此姑且将之称为纪录片向内的属性。从纪录片能够触及的这两块领域出发看《为了萨玛》,仿佛该片即不是向外的,也不是向内的。而是处于纪录片覆盖领域的盲区。

战争中儿童的苦难固然可以让大多数人对战争这一残暴行径产生厌恶。但这又易于导致另一种后果——反战与战争一样是极其情绪化与非理性的产物。在战争中,人们慌不择路,声嘶力竭,无法安静地面对这一切,将所有人卷入与之一样的暴力逻辑中,越是在这种情况下,就越需要某种智慧对这种混乱进行安抚和排序。这非常困难,尤其是自己与自己的家人无时不刻地处于炮火覆盖下,随时丧失生命,不能要求《为了萨玛》的导演能够像生活在和平地区的导演一样理性地拍摄这一混乱场景。只能说这是非常遗憾的。

 5 ) 荒谬的正义

今年的奥斯卡纪录片提名,我个人比较喜欢蜂蜜之地,但#为了萨玛# 可能会是最后赢家。

为了萨玛记录的是叙利亚内战, 叙利亚内战打了很多年,主要由俄罗斯、伊朗扶持的叙利亚政府军以及由美国等西方国家扶持的反对派势力,这两股被他国扶持的军事力量在自己的国土打的血肉横飞。打了很多年,城市千疮百孔,无辜平民死伤无数,生命如草芥。

纪录片的记录者是反对派,她的丈夫是医生,她是一名记者,期间,她生了一个孩子,叫萨玛,所以片子叫《为了萨玛》,她觉得做的这一切,是为了给萨玛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我觉得很荒谬。但记录者坚信,她是正义的。

这部片子我预计会在西方获得很多好评,因为她记录的视角里,反对派是代表医生的一群人,他们没有武器,救死扶伤,而政府军是拥有俄罗斯提供大型杀伤武器的一群人,他们对手无寸铁的反对派大肆虐杀,孩子也不放过。

但事实是什么样的?如果反对派没有武装,这内战是如何打了这么多年还没有结束的?臭名昭著的ISIS原先也是反对派阵营的一支力量。

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什么要支持反对派呢,是因为正义吗?是因为伊朗和叙利亚是中东为数不多的什叶派统治的国家,这两个政府关系还挺好的,而且,叙利亚政府军是俄罗斯在中东的桥头堡,另外,叙利亚的地理位置也是一个原因。当然,内战肯定也有叙利亚国家内部的原因,强权政治,宗教、经济问题,毕竟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但西方势力搅在里面,使得这一切更成了一个解不开的结。整个国家民不聊生,老百姓只能用悲惨和无望来形容。

我不喜欢这部纪录片,不喜欢它单一的视角,代表的是一方的声音。

但同时,我也希望更多人看到这部片子,希望更多人看到的时候可以思考一下,理解我说的荒谬。

眼见的不一定是全部的事实,不要被情绪带动,理性的思考。

 6 ) 战争

在一个公众号的推文力荐下,我准备观看这部纪录片,其实第一次下载并观看是在几天前,当我看到片头几分钟画面里出现了一个血迹满满的断臂男孩,他没有哭闹没有喊疼,似乎习以为常的表情与眼神震惊了我,我马上关掉屏幕了,接下来的画面肯定有比这更惨不忍睹的,实在看不下去,就放弃观看了。

可时不时会想起还有一部值得看的片子未看,于是下定决心,尝试观看。

它是一个女人,一个母亲,一个组群为了自己的孩子,为了自己的故土,坚守在自己生活的城市,即使这座城已被炮弹轰炸得面目全非。

最终为了孩子,为了组群,为了那座城,离开了故土。

影片中的很多画面都是对视觉和心理的冲击,可印象深刻的是记者的那位朋友,她作为三个孩子的母亲,一所学校的老师,虽然随时会迎来轰炸可她依旧有序地进行着日常生活和工作,照顾一家人的饮食起居和学校的教学工作。她很轻松地描述着炸弹袭击时的情景与感受,夫妇两的生活还时常会有惊喜和浪漫。最终,决定妥协而离开时,才看到了她内心的绝望与脆弱的眼泪。

对于叙利亚的内战,以前仅仅只是通过电视上片段的新闻报道,而这次通过女记者亲身参与式地直观呈现,对其有了更具体的了解,通过观察普通人在战争下的状态,了解另一个正在发生的灾难。

 短评

QY-318,第一手拍摄带着一种魔力,片子非常有感染力,镜头直面战争后方的死亡,尺度给的非常直接,记录了阿勒颇被围困后的日常,史料价值非常高,作为一部纪录片就胜在这种导演在现场的记录。作为一部电影,用旁白串联影像资料,理出来一个清晰的主题,事件也很完整,表达非常直接,略带猎奇色彩的战争日常让人大开眼界。

5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对起源与结果的描述浮皮潦草含糊其辞,但真实影像本身的力量已经超越了立场,精确抵达了悲悯。

10分钟前
  • 热情华夫饼
  • 推荐

直到中后段影片才解释了为什么素材的组织那么不统一又奇怪,它们大多是为新闻而纪录的素材、并通常以片段的形态上传到视频网站。于新闻而言,所摄内容本身已经足够有说服力;但作为纪录片来说,缺乏统一清晰的观点,实在无法称为佳作。于是最终,看似视角多变(pov/自摄/航拍)又包罗万象(家庭/医院/战场),实则除了在剪辑台上将素材顺成了一条时间线,并没有作太多组织与梳理。无论是在素材的统一还是视角的统一上,都更加倾向Still Recording.

13分钟前
  • 刘浪
  • 较差

导演从一开始就坚定的表明了反对派的立场,她用镜头记录了Aleppo被围城前后的故事。Sama的微笑、突如其来的枪炮声、刨腹产婴儿的啼哭、监视器里医院的瞬间消失、武装直升机投下的燃油弹,Waad一家穿越火线的回归,以及片子中那些无数消逝的生命,一切的一切都无法预设剧本,扑面而来的真实感只叫人感到手足无措。

14分钟前
  • 断弦的耳朵
  • 力荐

阿勒颇围城内的纪录影像何等宝贵,对于这样赤裸裸的真实人们是毫无抵抗能力的,但这就导致我们身陷另一个彀中——在强大的情绪感染之下,原因被抹杀了。俄罗斯军队坏得毫无道理可言,他们支持军政府的深层原因没有得到展现,不过这对身处战局当中的人来说也是难以避免的。身为导演应该有表达的自由,不过偏于煽情的风格与导演的政治立场让影片的客观性有所衰减,很容易沦为某一阵营的意识形态宣传工具(或是对立阵营的攻击标靶),但即便如此还是为她敢于发出自己声音的勇气以及纪录下如此珍惜的人类历史影像而感动。说到底,我们身处千里之外的人又哪里有什么资格去指指点点呢?

16分钟前
  • 推荐

【叙利亚】亲爱的孩子,这是母亲和父亲用勇气、鲜血和不妥协的信仰铸就的纪录;这里有曾经生养你却不得不流亡的家乡,也有“从一到四”的生活点滴。因为就是家庭录像,立场预设和表达过度的弊病可以忽略;而珍贵的影像价值更是只留下满满的敬意。最让人感动的是,说出“每日炸弹肥皂剧上演了”、“孩子被吓尿了,我以为是热茶或咖啡,真是诗意的早晨”的精神;战争和炮火可以无情,但却从带不走任何乐观和坚强。

20分钟前
  • 基瑞尔
  • 推荐

为自由反压迫学运游行,胜利烟火和终将被战火尘埃覆盖的花园,简短几组黑袍画面说起“远没政府军糟糕”的伊斯兰国军事力量试图取代反抗势力,将理念置于生命之上带着婴儿穿越火线,《海贼王》的纸船前诉说离别的小伙伴们,送给妻子的柿子胜过玫瑰,还有太多的死亡和孩子的眼泪……对错与客观在个人体验的生死存亡间并不存在,新世代纪录片的直接影像已基本取代了传统纪录片力求全知的事件解释,不知是好是坏

24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

具备西方国家推崇的获奖因素:战争、反政府、反俄

28分钟前
  • 十八号木木夕
  • 还行

连坐在沙发上都有种沉重的负罪感。

30分钟前
  • 是 Moon呀!
  • 推荐

父亲给小女孩讲的关于轰炸的故事,真的是编剧都编不出的场景。

33分钟前
  • 小约翰
  • 力荐

可能是求生欲吧,才更容易在战争期间生孩子。

35分钟前
  • Sabrina
  • 还行

看完之后趁机去了解了一下叙利亚内战的来龙去脉,观影过程中那些略微别扭的时刻也找到了原因:完全站在反对派立场,不仅避开了客观而且避开了任何讨论的可能,只展现自己的高尚,难免刻意煽情嫌疑。但是,面对她纪录下来的真实的血淋淋场景,又怎能苛责她缺乏self-reflexive...毕竟,我们坚信的意识形态往往不是我们自主选择的,哪怕看起来好像是。多一种视角总是好的,就算视角各种变,战争屹立依旧,它就是血腥残酷自私的恶。

39分钟前
  • 还行

4.5 人生中看过最惨烈、最揪心的当下时代的纪录片之一。片名误译,应该是《留给萨玛》。“6800万观看,但没人采取行动”那句真是如此,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的其他地方宛如地狱一般,但我们没有任何办法使出援手,只有观看,只有泣不成声。看到友邻说里面的航拍镜头“做作”,我只想说:最做作的最后一个镜头,也是一位不断抗争的孕妇记者带着生命危险拍下的。这些来自地狱的、来自死神面前的影像,已经令我无法评价了。21世纪,仍旧是人类野蛮的世纪;最后离城一段的城市景观镜头,和《钢琴家》里的如出一辙。本届奥斯卡所有提名电影里,如果只能选择看三部,一定是《寄生虫》、这部和《悲惨世界》。

43分钟前
  • 徐若风
  • 力荐

在大年三十的白天观影,家周围时不时响起欢乐闹腾的鞭炮声,而纪录片里却时不时响起恐怖残酷的炸弹爆炸声,让身处在同一地球的我们宛如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我一直祈祷世界和平,然而世界和平这个心愿却时常难以实现。—— Waad:对,我怕死,但我最怕的还是失去你。萨玛,我是为了你拍的这部电影,我要你明白,为什么你父亲和我做出了这些决定,我们是为了什么在战斗?

44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是很惊心动魄,孩子、平民最可怜无辜。可是,我还是觉得视角太偏颇,叙利亚这个局势我们都知道有多混乱,各方势力都为了自己利益在搅,可以说,没有任何一方是绝对正义。但纪录片里一直反映的都是政府派和俄罗斯对平民的无差别打击,没有反对派的丝毫还击,我不相信这种屠杀一直是单方面的。是,战争里的人一定是有立场和情绪的,可是本片具有明显的诱导性,全是批判和委屈,把自己一方粉饰得过于无辜清高,这一点真的不能接受。当然,战争肯定是最大的不正义,这个毋庸置疑,只是,对自己和对方都进行反思才是有意义的。

47分钟前
  • 夏目二暖
  • 还行

这个导演很牛,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拍了自己的结婚跟两个孩子的出生,整个都是在随时被炸的情况下

52分钟前
  • 影君子
  • 推荐

真实的令人哑口无言

55分钟前
  • Darkgt
  • 力荐

看到预告就迫不及待地找来看了。看完后结合最近香港暴徒发起的所谓革命,对政治和战争有了些新的想法。影片中叙利亚反对派初期的抗争、用的标语都似曾相识,感叹原来通过学生发动运动,jc镇压,接着jc被骂背叛人民,继而一步步引发全国大乱的套路在世界范围都是通用的。本影片记录人从反对派的角度出发,记录“冷酷无情、草菅人命”的俄罗斯军队围困叙利亚平民的经历。绝对不是否认影片的真实性或百姓在战火中生存的艰辛,而是就影片的政治背景感悟到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们只愿意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在政治中谈什么理中客的立场,不存在的。

57分钟前
  • 大福
  • 推荐

满目苍夷触目惊心,遍地尸体血水横流,抢救死婴的镜头都捂眼不敢看了。居然还有质疑这只是反对派的立场,怎么不去看新闻联播呐,那不也正好可以教育警示一下对抗政府的下场嘛,国家不惜毁掉一座城和这里所有的人民。而这夫妇俩在阿勒颇围城中的战场还结婚晒娃更是犯下豆瓣的大忌,好不容易出去又回来冒死越过封锁线再入地狱都是为了什么呢,摆拍卖惨最后还有特权流亡海外。这一连串的不理解之后看到的是另一家人的超级乐观,枪炮声响起母亲下意识一闪,而刚出生的孩子却无动于衷。无人机航拍下像二战波兰式的废墟,俄军空袭向平民住所投下的炸弹与落入医院还可以暖手的巨大弹壳,想要出城投降也会被乱射致死的抵抗者真是活该。这世界如你们所愿从来没有变过,一直如此。#金马56#最后还要感谢下国足这些年源源不断的为叙利亚送分带给他们希望。

58分钟前
  • seabisuit
  • 推荐

#curzon, 说实话,我无法理解为什么要孩子,要了孩子为什么不想提供相对的安全,而是抱着孩子出生入死,真是如片中阐述不知,有些后悔?还是(也许潜意识)觉得孩子是一个对纪录片来说增加戏剧点的因素?这么说我显得很阴暗,但是类似题材的《何以为家》让我感动坏了,剧情片怎么卖惨都行,看你买不买单,但纪录片卖惨,如果记录者有参与的话,让人抵触,不是说不可以参与,但不应冒着无决定能力的他者生命,即emma。也可能是记录的时候想法更单纯些,但剪辑过程为了冲奖和更多观众,以打乱时间线加作者第一人称阐述来达到转折和煽情,这些确实让影厅内观众集体倒吸口气,或哀叹,或不时落泪,几个月前也拿下戛纳最佳纪录片。五星给予从未见过的叙利亚战火中景象,带着emma回医院减一星,不顾妇人哭喊反对,拍尸体特写再减一星。

1小时前
  • 阿哲系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