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离劫1996

HD

主演:张曼玉,让-皮埃尔·利奥德,娜塔莉·理查德,阿欣妮·哈尼安,娜塔莉·布伏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1996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迷离劫1996 剧照 NO.1迷离劫1996 剧照 NO.2迷离劫1996 剧照 NO.3迷离劫1996 剧照 NO.4迷离劫1996 剧照 NO.5迷离劫1996 剧照 NO.6迷离劫1996 剧照 NO.13迷离劫1996 剧照 NO.14迷离劫1996 剧照 NO.15迷离劫1996 剧照 NO.16迷离劫1996 剧照 NO.17迷离劫1996 剧照 NO.18迷离劫1996 剧照 NO.19迷离劫1996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迷离劫1996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法国导演维达尔想重拍一部默片时代的吸血鬼影片。看过香港电影《东方三侠》后决定启用其中的女主演张曼玉。张到法国后只能用英语与周遭的人沟通,所以拍摄过程很不顺利。这其间,大家都在议论张与服装师的异常关系,制片人也开始怀疑导演维达尔的能力和动机。有一天,导演在看完刚拍完的镜头后突然出现精神不正常的状况,制片人终于要决心撤换导演和女主演......《伊》片以戏中戏的形式展开,以虚实结合的手法表现一部影片在拍摄过程中台前幕后的种种状况,探讨人与艺术,即现实与梦幻扑朔迷离的联系。旅途的结束,世界的开始西区故事笼困加布里埃尔与群山爸爸的木房子婉婉如梦霄一级戒备鸟,孤儿和愚人海滩梦魇摩登农夫游戏规则第一季大事洛奇国语家和万事兴(上部)铁窗喋血大世界乔和贝莉致命碎片女神异闻录 圣灵之魂蓝与我火线第四季拜见婆婆大人ⅠTrolley:命运交叉点烈火战车2:极速传说余兴派对里约大冒险2无声的证言 第二十三季卧底飞龙2伪装者2015火线警告第七季有关时间旅行的热门问题十万伙急白门五甲爱情公寓第一季打破天顶不速之客断·桥设得兰谜案第二季孟买黑帮:警察对抗黑社会讲究人2022声音控制进化:与时代同行摩斯拉大河英雄传

 长篇影评

 1 ) Free & Qute

个人认为迷离劫比清洁好多了,无论是影像表达上亦或是故事上,多了一份随意自由。影片是自嘲的,是纪录式无处不存在导演对于拍摄的焦虑不安,自我拉扯。法国剧组的工作方式被摄影机用流动的拍摄一一体现群像。影片无处不体现着导演对法国电影的致敬与喜爱,对法国艺术电影的支持。我要去补新浪潮了。

用一位东方女性去拍摄西方经典的影片,阿萨亚斯与勒内貌似都没有真正意义上对片子进行重拍,但他们都在maggie身上捕捉到了为之迷恋于喜爱的点。将一位东方女性置身于西方剧组中就如Irma vep置身于吸血鬼反派手中,不断地在不同的人中流动,但她始终是她Maggie在影片中貌似就是Irma vep。无论是戏中戏的角色还是身处拍摄中的女演员。她是反叛者,她是自由的。雨夜戏我分不清这是梦境还是导演特地进行拍摄,但那一场戏是整部影片重要的转折点。貌似在淅沥的雨中maggie和lrma vep两个得到了的融合,也在这里戏中戏外的两位导演也真正成功翻拍到了lrma vep的精髓。

一切混乱无序,一位玩味有趣、可爱、自由。

 2 ) 其实就是一个记录片

是描述MAGGIE去法国参加一个老片重拍的工作,那个过气的老导演对她异常赏识赞美,同事们表面上也相处的融洽愉快。最后以导演突然失踪主角另外易主的转折才让我精神有所振奋的。本片唯一的亮点应该是最后电影里播放的电影,那是老导演失踪前自己剪接的片子。黑白默片处理,加了很多蒙太奇手绘处理。相当睿智先锋。

PS感觉最后的那个形容词非常恶心。但是脑子里缺货也是没有办法的。喜欢的人可以找来看看。(我的还是正版的活活)

 3 ) 故事一团混乱,但是却回味无穷

要不是好奇张曼玉在她前夫奥利维耶·阿萨亚斯 Olivier Assayas的电影里是什么样子;

要不是好奇张曼玉在法国电影里是什么样子;

要不是好奇张曼玉说英语的时候是什么样子……

我估计就不会打开这部电影了。

故事是这样的,法国导演维达尔想拍重拍默片时代的电影《吸血鬼》(Les Vampires 1915),估计是香港电影看多了,在看过《东方三侠》(1993)、《现代豪侠传》(1993)后,决定把香港的张曼玉请到法国来担任女主。曼玉到法国后,只能用英语跟周围人交流,给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剧组从上至下都没有按部就班地进行,从头至尾都是一团糟。这期间服装师被人议论和曼玉有非正常关系,导演呢,也是任性,对自己的片子十万个不满意,而且喜怒无常。曼玉虽然也是用心在演,但是被批没有血没有肉、只是一个虚构的未触及灵魂深处的表象,但是呢,导演把曼玉本人看得比角色本身更重要,看来心思压根儿没在作品上。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电影拍到一半导演精神崩溃了,然后制片怀疑他的动机和能力,索性给换掉。新接手的导演一心想扶持女二,他十万个不解为什么要请中国演员来。虽然我知道这是法国电影,而且是作者电影,但是拍到一半导演不见的还是头一次,哈哈。

故事呢有点无厘头,没头没尾,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它就突然戛然而止了。曼玉只身来到巴黎,工作结束后,还被剧组的人给丢到大街上,要不是服装组的姐姐,她估计连酒店都回不去了。不过这里也挺有意思的,服装组的姐姐用摩的载着她骑行在塞纳河左岸,Maggie在这里的镜头很美,后面映衬着虚焦的灯光,配乐很好听,但是没识别出来,结尾的字幕也是很模糊,看不清。她俩有一段含而未发的情愫,但是这电影里才不会告诉你接下来怎样。

中间安插了几段默片的影像,估计是Assayas在向前辈致敬,跟姜文在《一步之遥》里的迷影情节如出一辙。有一段Maggie做女飞贼的戏份,偷走了宾馆里女儿的项链,跑到大雨倾盆的天台上,站立良久,手中的珠宝滑落到万千尘世的灯火中。这段跟影中影的虚实结合,虽然剧情上无任何意义和作用,但是在表现现实和梦幻扑朔迷离的主题上,却是神来之笔。

法国导演是电影工业之外的不按套路出牌的导演,他们才不顾及大众的取向,只为自己拍电影,这在记者采访Maggie时有说到,但是记者却认为Maggie在故意恭维那些过气的导演。正如戏中戏里的那个电影字幕所说:电影不是魔法,这是一项技术,是科学的产物,这项技术诞生于科技,而它也听从一切意愿,比如工人们想要解放他们自身的意愿。

表面来看,这部电影有些乱七八糟,但是在电影拍摄过程本身与寻找一部电影生成自身情节的过程相得益彰,这样剧情的凌乱就有了内在的驱动,就好像因各种偶然事件把日程打乱一样,发展和离合在内和外都有所体现。此外,因为剧情实在是经不起推敲,但是法国电影的即兴和随意,冷柔幽寂和独特的先锋主义实验精神,以及对当代电影和其自身创作环境的看法和审视也在本片中凸显出来。

黑白默片和彩色现代的戏中戏结构,淡化了现实与虚构之间的距离。出色的场面调度(比如同事聚餐那段)和法式喜剧元素的运用,也给影片带来了一丝实验的气息。新浪潮元老让-皮埃尔·利奥德 Jean-Pierre Léaud对导演刚愎自用、反复无常的脾性也展露无疑。

总之如果这部电影是影迷来看,那一定很有趣,但是如果普通观众来看,一定会骂街了。不过张曼玉在电影里的确很有气质,尤其和男演员搭档排练那一段,放在默片里也能经得起考验的。

音乐:Bonnie & Clyde

 4 ) 一部陶醉在混乱中的电影

“这就是法国电影”——片中很自信的表明了作者的立场,法国电影或者说法国人就是不能让人觉得他们和谁谁一样,也确实本身就不一样。曼玉的一身紧身衣开拓了性用品商店新的市场。现场的长镜头走位着实需要演练好几遍。恍惚中电影就这么着了,大家都很放松,又都有些肯定想要表达的东西,但又都不是什么重要的。我想大可把很多都放下,像导演那样,在胶片上作画。

 5 ) 自嘲的情书

记不得多少年前看过阿萨亚斯这部成名作,最近在法国电影节上重看时发现了不少新鲜的东西,实在令我大感意外。首先不用说,很多人都知道这部片子是导演与张曼玉当年的定情之作,却很少人知道为何阿萨亚斯要找张曼玉出演一部地道法国翻拍默片里的女主角。

我觉得很明显是受到关锦鹏《阮玲玉》的启发,两部影片都有类似的戏中戏结构,张曼玉都在黑白默片与现代彩色(翻拍)电影里扮演同样的角色,两部作品都有意抹去现实与虚构间的界限。张曼玉本身就很有默片里的韵味,这一点与其说是关锦鹏首度挖掘出来,倒不如说是她的前夫导演将她身上这种独特气质发挥得淋漓尽致。

片中导演失踪后,她与男主角在片场彩排一幕,脸部特写充分彰显出这种微妙的默片色彩,被催眠感与紧张恐惧感演得跟原默片里的丝毫不差。当然,雨夜偷项链那段就更似神来之笔,完全是默片的表现手法,没有一句对白却精彩展现出她内心的欲望,轻盈的动作搭配着流畅的镜头调度,再配上甘斯堡的bonnie & clyde,如梦似幻的氛围尽情在画面上挥洒开来。这完全是黑白默片的表现手法,却在阿萨亚斯的镜头下流露出现代感的优美姿态,令人艳羡不已。

跟《阮玲玉》还有一个相似之处,阿萨亚斯同样设置了一段访谈实录,法国记者向Maggie提出了不少关于电影的有趣/尖锐问题。不知道这段是现场即兴抑或剧本原有,我看得出她在回答时脸部的率真表情里夹杂着一丝尴尬。其中关于商业电影与法国作者电影的看法很有见地,“如果观众只能看到一种口味的电影,那样的话会没有乐趣”,我不知道这是她的肺腑之言还是剧本里的台词,但我敢肯定的是,阿萨亚斯当年因为她讲的这些话而义无反顾地爱上她是绝对有道理的。

除了致敬的默片色彩,阿萨亚斯风格化的摄影技术与场面调度依然让我着迷。开场时maggie在办公室报到,拍摄完后在女同事家中聚餐,这两场的调度实在值得一看再看。导演在极其有限的空间内,设计了复杂的摄影机运动,虚焦与特写镜头的娴熟转换,利用镜子玻璃反射物,整个段落展现出栩栩如生的流畅感,而人物角色的情绪演变则在美妙的剪辑中历历在目,令外行的观众也渐渐对这个拍摄电影的团队兴趣倍增。

法式喜剧元素的运用可圈可点。服装师作为心思细腻的角色跟周遭人物的互动较多,幽默对白碰撞出较多火花,而最令我惊喜的是新浪潮元老让-皮埃尔·利奥德的演绎,将一位典型作者导演的反复无常、刚愎自用的脾性展露无遗,特吕弗影片中的幽默感似乎穿越时空般地在这部作品里复活。

尽管影片用一种轻喜剧的方式来展现电影拍摄过程的混乱,却依旧饱含着导演对法国传统作者电影的自嘲意味。这种自省的知识分子姿态在处处细节中都有所展现。而影片中关于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之争,似乎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一边是广受追捧的《蝙蝠侠》系列、阿诺施瓦辛格的动作片,甚至成龙的港产片,另一边厢是法国人老爱拍一些没人看的艺术电影,实验电影。

阿萨亚斯并非借此批判任何一种类型的电影,非此即彼的论调不是他思考的落脚点。其实用张曼玉在电影“访谈”里的话更容易得出结论:“如果观众只能看到一种口味的电影,那样的话会没有乐趣”。存在即合理,以法国为代表的艺术电影之所以能至今屹立不倒,最大的原因恐怕是作品中难以言传的美感与吸引力。正如这部《迷离劫》一样,实验气息不知不觉就从现实风格的情节画面里渗透出来,那个超乎寻常的结尾实在是90年代电影里最令人难忘的结局之一。

 6 ) Who Is Vampire? Irma Vep!

这绝对是九十年代最好的欧洲电影,无以伦比,无法言传,电影的一切美好品质都得到恰如其分的表达。这是张曼玉前夫的作品。我第一次看,是在哥大导演系的课上,看的是35毫米,老师Richard Pena(纽约电影节选片委员会主席大人)把脑袋摇得像个拨浪鼓,意思是说:太美了,不是吗?

(推荐语容纳不下这么多字数,只好再发评论:

这个电影会改变你对电影的认识,就像福克纳会改变你对小说的感受。

事实上,这大概是九十年代最好的电影——我还没想出来有哪一部更好。

想当年香港小报八卦说,王家卫因为张曼玉为了一个法国小导演而弃他而去,十分郁闷或者不懈——但Olivier Assayas的才华实在在王家卫之上许多许多。

他具有小津的古典,侯孝贤的眼睛,特吕佛的爱心,费里尼的身体,希区柯克的鼻子(为什么是鼻子,请你自己去想吧),当然,他还有那些人没有的品质。

同样好的电影,是Olivier Assayas在2001年拍摄的Les destinees sentimentals(情感的宿命)。如果福楼拜又活过来改行拍电影,大概会拍成这个样子。

 短评

莫名其妙非常喜欢。默片片段拍张曼玉的眼睛,实在使人信服Irma Vep的魅力。宾馆偷珠宝,我以为是梦境,而无论如何,她着戏服入睡,探视完导演,她从窗子跳出去,镜头破天荒第一次拍她的屁股,她也终于成为女飞贼了,而导演也就放心了,不用再与片子纠缠下去。后新浪潮时代的思考至今不休,出路还没找到

7分钟前
  • Medea
  • 力荐

7.7 讲几句美国片,香港片,法国片。法斯宾德的那片叫《当心圣妓》不是没有理由的,这片里演员穿乳胶衣就是性用品店买的,电影里人也说像是妓女。那几个摇来串去的长镜头真好看,但可恶啊,还是不喜欢阿萨亚斯啊,加一星给曼玉,在一群外国人里看到她的脸,看她说话啊笑啊就很舒服,电影不是magie,但是Maggie。

12分钟前
  • 失意的孩子
  • 推荐

非常私人,非常法国,应该是要先看过《日以作夜》才可以更好理解影片。个人理解这个电影讲的是拍电影时整个团队相处的边界问题,从导演和老婆吵架后的那段戏可知,这种边界显然是很模糊的,以至于导演在现实里把张曼玉拍成自己老婆。当张曼玉与导演在现实里完成了边界模糊,这部电影才真正完成。

14分钟前
  • 未卜
  • 还行

4.5 是特吕弗《日以作夜》,也是伯格曼《假面》。人物关系自然真实,抓马但不狗血。两场群戏有极高超的场面调度和声音设计,不输偶像侯孝贤。东方侵入西方,有声入侵无声,彩色入侵黑白,电视入侵电影,电影入侵生活,动作打破肚脐,录像入侵银幕,特写入侵深焦,导演入侵导演,组员入侵组员,几何入侵面孔,人工入侵胶片。一次对既有影像规则的失败改写,一部头脑风暴式的90年代电影史,一场迷人的混乱。

17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推荐

阿萨亚斯在拍《迷离劫》的时候大概也在和张曼玉谈恋爱,所以整部作品在节奏上显得十分明快。轻松而即兴的剧情也给人营造出一种幸福感,对于阿萨亚斯来说,这种幸福感能让一个拍不出电影的导演再一次爱上拍电影。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一位香港女演员的到来为古老而又沉闷的欧洲电影注入了新的动力,不同的视角也让这场嫁接和改造电影的实验重新变得具有意义。是呀,没有爱情的起承转合,电影只是关于影像的影像。有了她,电影就像一场轻盈、随性和曼妙的舞蹈。尽管成片效果最终仍是一塌糊涂,但有趣的是,阿萨亚斯这部展示他迷影情结的作品与贾樟柯的第一部短片全都有向默片时代致敬的表达。然而区别在于,前者能够在爱情本尊和替身之间自由切换,后者则从古至今一直沿用着固定呆板的字幕卡。

19分钟前
  • Muto
  • 还行

结尾很有意思,真正意义上的双重结尾,这种新浪潮式的电影气质我一直不太吃得消,但张曼玉的魅力实在太大了,举重若轻,戏中这样夸张又有指向性的服化在她身上毫不艳俗,下班后又完全是她本身潇洒自然的状态,非常舒服。混乱的剧组,坚定不屈从的女主角,真诚,直接,酷。世界上如果只有一种电影观众一定会烦,即使再闷再让人一头雾水的电影,也都会有拥趸的。三星半

21分钟前
  • touya
  • 还行

一万年前看的 VCD,现在才明白,这是一部Latex fetish大片嘛。

24分钟前
  • 皮革业
  • 还行

能很清晰地看见张曼玉从虎牙傻姑娘向真正的明星的转变的状态 手法是纪录片 但故事却有意思 我喜欢一切描写电影痴的电影 突然想起真正学电影的那两年 全班一起拍片子 整个卡司中担任任何一个角色都是那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25分钟前
  • 杨欢喜Metiche
  • 推荐

几个女演员都很灵动,就这样张曼玉在她们当中还是可爱得有点儿明显,从别人口中得知女服装师对自己有意思的那场反应戏太丝滑了,忍俊不禁。

27分钟前
  • Mumu
  • 推荐

其实剧本相当有意思,也有相当迷人段落,不过最后全片结果有点太平淡,感觉浮在了面上。不过阿萨亚斯真坏啊,一定是迷恋张曼玉很多年,量身为心目中的女神写了剧本,也确实收获了三年的婚姻。

29分钟前
  • Peter Cat
  • 还行

6/10。场面调度脱离了叙事性,摄影机甚至不给演员画行动线,让他们自由走位和即性对话,使影片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性文本和复调文本,阿萨亚斯实际要处理的是新浪潮后法国电影的症结:对于导演而言,默片中的性诱惑和暴力带着别样的诗意和神秘,陪着曼玉看碟时甚至关掉后期配的钢琴乐,对曼玉的选择,是对东方式神秘的选择,更是对明星商业魅力的选择,令导演困扰的是新浪潮那股以电影为工人阶级谋求解放的战斗激情,如今已沦为剧组聚会上的怀旧话题,剧组人员视默片为需要快进看完的垃圾。最终导演心力衰竭,结尾放映厅内黑白画面印上简笔画的实验电影,引起了观众鸦雀无声的反应,暗示作者电影不适合强调观影快感的现代电影工业。戏中戏段落还行,譬如曼玉穿上猫女同款的黑皮衣,在冰冷幽蓝的雨幕中走上楼顶丢掉珠宝道具,将情欲和神秘气息完美传达。

32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张曼玉妩媚动人,说不出的潇洒,很抓人的眼球,可又像个邻家姐姐,虽然很客气,又让人忍不住亲近,而且还会抽烟。好像她做什么都是对的一样。这就是魅力吧

37分钟前
  • Julien
  • 推荐

阿萨亚斯本人的“私电影”,《迷离劫》更像是一种评论的拼贴:以法国电影工业为主体观望香港娱乐神话,在不稳定的镜头中找寻着一种形式感。《迷》没有牺牲其自反性质,它还原了一种随时随地可被替代的Tension。但是这里,自反却将我们置于导演Rene(阿萨亚斯的化身)之外一段距离,反而更为接近张曼玉疏离而东方主义的凝视之下,她是一个神话,第三人称的第三人称。最后10分钟,生成—影像的狂欢,关于Rene的焦虑最终生成为某种意义上的超现实,由不安的雪花与噪点喷涌而出。

40分钟前
  • 墓岛GRAVELAND
  • 推荐

90年代版的日以作夜,拍戏过程中的撕逼和焦虑。阿萨亚斯当年还是蛮可爱的,直接找了个电影记者狂吐槽法国艺术电影,把张曼玉问到面色发青,哈哈。最讽刺的是大家磕磕绊绊花了很多力气拍出来的东西最后一放,令人崩溃,一定要看到最后几分钟啊!😂

41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纪录片一刚。Maggie真是嗲呀真是嗲,同嗲的还有OST。

44分钟前
  • 错荡
  • 还行

拍摄拍摄一部电影的过程这种特定类型,一般属于“作者电影”;场面调度,摄影机的运动其实不复杂,主要是用近景跟产生动辐较大的感觉;电影的拍摄过程本身也是寻找一部电影生成自身情节的过程,因此里面有这种驱动,事实上电影整个过程就是一部人物关系不断生成发展-包括偶然性-离合的关系史。

49分钟前
  • 1
  • 推荐

最后一段屌炸了。景别极窄,加强了动荡感和张曼玉的美。既黑了美国电影,也揶揄了法国作者。

53分钟前
  • Lies and lies
  • 推荐

Olivier Assayas在“电影笔记”工作时就喜欢张曼玉,于是找来张曼玉出演张曼玉接拍一出重新拍摄的旧默戏,形式是特吕弗的《日以作夜》,因此戏内戏不需要完成,它是一种关于影像的影像,是影像的现实和现实的影像,扑朔迷离又点到即止,魅力独特,使人沉入,就在这一秒。

56分钟前
  • 电个爆炸头
  • 推荐

断断续续花了快两个月才看完 直到最后都是一头雾水。但最近我也时刻反思对“故事逻辑通顺”的追求是否局限了进入艺术的体验。事实上作为观众我应该尝试去参与而非审视。虽然说不清到底主要情节但就是很有魅力无论是电影本身还是张曼玉,都会让人脑子里一遍一遍过画面,当时看完快三十年后的Sils Maria也一样。(看阿萨耶斯的两部作品真的是一头一尾)。剧组人员之间的貌合神离剑拔弩张都被东方女性以不变应万变面对了,即使她也不舒服,可她从底层拒绝被当作玩偶。导演的脆弱让他退出拍摄丢城弃兵,可他的执念让他完成自己的剪辑。一看就是男人的镜头下被深爱的女人,用爱的镜头浇灌出来的一定是动人的。 but依然 自嗨的成分过于多的代价是真的很难让人共情。不过创作者也未必需要让绝大多数人共情。大家各取所需。

1小时前
  • 小巨鹿
  • 还行

一个中年法国电影导演(让-皮埃尔·里奥饰)尝试翻拍路易·费雅德的经典无声电影《吸血鬼》,通过外国人(张曼玉)的眼光来审视法国当时电影业的状态。张在很多方面都被其他角色看作是穿着乳胶紧身连衣裤的异国情趣物品。导演和服装设计师(女)的迷恋加强了这一点。引用了法国电影史上的标志性人物,费雅德、特吕弗、德龙、雷乃。这不是怀着浪漫的怀旧之情来哀悼电影,而更像是墨西哥的亡灵节:纪念是一种庆祝活动。

1小时前
  • 彼得潘耶夫斯基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