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腹1962

HD中字

主演:仲代达矢,石浜朗,岩下志麻,丹波哲郎,三岛雅夫,中谷一郎,佐藤庆,稻叶义男,井川比佐志,武内亨,青木义朗,松村达雄,小林昭二,富田仲次郎,结城一朗,三国连太郎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1962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切腹1962 剧照 NO.1切腹1962 剧照 NO.2切腹1962 剧照 NO.3切腹1962 剧照 NO.4切腹1962 剧照 NO.5切腹1962 剧照 NO.6切腹1962 剧照 NO.13切腹1962 剧照 NO.14切腹1962 剧照 NO.15切腹1962 剧照 NO.16切腹1962 剧照 NO.17切腹1962 剧照 NO.18切腹1962 剧照 NO.19切腹1962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切腹1962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宽永七年德川幕府第三代将军家光时,当时由于实施中央集权,削弱了许多诸侯大名的权力,曾经叱咤一时的武士阶级很多失业沦为浪人。残酷的现实使得无所事事的浪人经常跑到诸侯家,表示要切腹自杀,而势力被削弱无力招揽更多浪人的诸侯只得用钱打发他们走,于是这成为当时流行的敲诈手段。一天井伊家来了一位名叫千千岩求女的浪人,他也提出相同要求,家臣决定将计就计,让他切腹,结果千千岩求女在极度痛苦中咬舌死去。  几个月以后又有一名叫津云半四郎(仲代达矢饰)的老浪人前来要求借井伊家宝地切腹自杀。其原因也是不堪生活的困苦,井伊家老(三国连太郎饰)出面。在切腹之前,津云要求讲下自己这辈子的故事……野外奇境年鉴孩子那些事儿我为喜剧狂第二季碟仙前传真白之恋超能侠维将逃出卡拉哈里有Friend无惊双镯 雙鐲美国恐怖故事集 第二季天国之子赛德克·巴莱告白淘金王行尸走肉第四季诡计(2016)天下有情之阿福传渣男岛第一季虫洞效应羽毛2016扫黑行动2022野兽 Beast (2022)爱填满空白 第二季深夜的奇葩恋爱图鉴国家命脉达摩祖师湄公河校影迷雾第一季新闻播音员第一季成人生活技能路易不容易第五季方舟2020血溅荒原之响马再见,妈妈欢喜拍档疯狂艺术村无名者2016推理的女王英雄无侠咫尺危情温德瑞拉日记时间管理局第三季围头新娘春家小姐是讼师 第一季铁面人2011相会在昨天

 长篇影评

 1 ) 政治正确和个体尊严

    一个蓬头垢面的落魄武士来到德川幕府寻求一个玄关切腹的机会,当然,这对幕府的家臣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了,乱世已过,猛犬可烹,这是武士们的末世,即便落魄武士也需有保持尊严离世的权利——切腹,可是其中不乏有浑水摸鱼之辈,仰仗幕府对武士道的尊崇,借切腹之名混些银两,残喘以度日。

    幕府不是避难所,以切腹之名前来乞讨的武士络绎不绝,站在幕府集体的层面,群臣决定拿这个落魄的年轻人做次事件,让他完成切腹,以儆效尤。

    切腹中途,家臣发现这个落魄的年轻人连作为武士最基本的尊严——刀具也失去了,带着竹刀前来切腹,让他死得难堪是众望所归,是政治正确,是对武士尊严的捍卫。

    落魄的年轻人以极其痛苦与屈辱的方式死去。幕府撰文,广发言论,让求切腹者切腹,给予他尊严,那边厢让家臣抬着尸体,去他的家里进行一番羞辱,这可以堪称一场完美的政治运作。

    可惜,以上不是全部。

    没过几天,竟然又有一位来自同一个地方的中年武士到幕府寻求切腹,将军把之前的故事讲给他听,落魄的中年武士嗤之以鼻,坦言自己是来求死的,不过死前要说一个冗长的故事。

    他说:之前我追随其他幕府,自风光无限,得你德川家妙谋,削诸侯而欲集权,我辈多仕途中断,当然这也说不了什么,幸我还有女儿、女婿,日子虽苦,但也算幸福。可惜,生活没能一直过的这般顺畅,女儿因为劳累,染了病,一直卧床,更让我痛心的时,我那小外孙也得病了,高烧不止,我这一介莽夫,除了打打杀杀没别的本事,女婿说他有个放贷的朋友,或许可接济一番,他临行前说傍晚必归,我们就等啊盼啊,等来的却是一具尸体和一番羞辱。

    将军怒火中烧,杀意已决。

    中年武士继续絮叨:我不是来报仇的,也不是来说理的,我是要去追随外孙他们的,不过,走之前还要找回我女婿武士的尊严。他的穷苦,他的心酸,他的压力,你们高高在上者永远不会懂,不过你不能就因为你们这种浮于表象的道义去判断一个武士的武士道。

    中年武士的目的很明确,让政治正确屈从一次个体尊严,承认一次错误。

    权谋者看来,这是一场笑话。

    中年武士甩出杀手锏:既然你们这么看重面子上的武士道,那这些羞辱我们的武士就应该去死,他把三位羞辱过女婿的武士的发髻扔在地上,对于武士,断发髻如断头。

    将军大怒离场,一场以一敌众的厮杀,中年武士砍死砍伤一众,终以切腹而亡,争斗却结束于热兵器之下,这未尝不是一种隐喻。

    中年武士死前将德川幕府的精神图腾——将军铠甲摔得细碎,于这场个人与集体的争斗中,他胜得光荣而壮烈,电影结局却笔锋陡转,以历史纪实的视角重观这场事件,历史的描述简单了然:求切腹者得切腹,终。

    电影《七武士》的结局,勘兵卫说:啊,我们失败了,胜利的是农民。不外如是。

    话题之外,我更愿聊聊这部电影的故事结构,我称这种题材为:男人用生命挽回逝去的尊严的故事。只要这个题材,不管套上什么外衣,电影都不会太难看,像伊斯特伍德有《老爷车》、《不可饶恕》,银河映像有《复仇》、《放逐》,吴宇森有《英雄本色》,北野武的《大佬》,而且我最喜欢的一处小说场景也是这个题材,乃古龙《多情剑客无情剑》中‘血洗一身冤’一章,遭人诟病的反派龙啸云以生嗣道义,不可不为之击掌称赞。

    还有一种题材剑戟片中也常用,大概是:外部来客搅动僵局盘活生机的故事。像黑泽明有《大镖客》、《椿三十郎》,有《座头市》系列等等,西部片更是善用这种题材,鼻祖约翰·福特的《搜索者》,像《正午》等等。一个外面来的人,带着独有的魅力,刺激一潭死水,破坏旧有的世界规则,带来光和亮,带来生机。

    其实,这两种题材正是从两个侧面描述了一种英雄的行径:顺势度人,逆势自化。儒家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该是如此。

 2 ) 本片导演编剧及影评人采访录

影评人:
有幸能在《切腹》首映前在一个放映室内观赏它,记得当时所有评论的人都对之评论纷纷,我们对此绝对印象深刻,我们的确有所期待,但没有期待到如此震撼。
小林正树的所有电影都值得评价,我们所了解的他的早期作品,他曾拒绝政府的禁止拍摄原日军所作所为的命令。他拍摄了一部9小时多的三部曲杰作——《人间条件》,他揭露出日本军政统治时代的残暴一面,当时被政府官员禁播。他依然通过独特方式与当局对抗,他一直不肯妥协,从来没有人能像他“那样”推行日本电影,像他这样“拒绝”向当局弯腰俯首。(“由于幕府的无情的消藩政策,无数的武士失去了主人而流离失所,锦衣玉食者又怎能体会他们的悲惨?”)
我坚信编剧桥本忍的优秀,其中之一就是通过他为这部电影编写的剧本。例如他之前的作品《罗生门》,他编写了非常多的优秀剧本,这些都是经典著作,争议的热烈的著作。他在剧本中不用任何笔墨表达这个人的观念,只将这个人的情绪潜埋在剧情之下,通过那种不言而喻的评论,这是一种行家水准,这让桥本忍跻身最佳编剧之列,这一点你在他所有的作品中都可发现,特别是这部他费尽心血的佳作《切腹》。(“总之,这种称为武士的荣耀,只是可笑的虚伪”)
大部分古装剧,武士剧,战国时代剧,设定的时代是19世纪初日本封建幕府制的后期,而小林正树的电影所拍摄的时代背景,大概是1660年以前的更早时期。之所以在这之前,因为片中的府宅从1664年后不再存在。我们现在所看的武士,大名,幕府将军,这种等级制度构架非常坚固,所以有趣的一点是,小林让演员在开始进攻府宅,可以类比他本身选择的路,因为他知道那样的进攻将会发生什么——我不愿说,但这的确如同一条向日本政府进攻的不归路。
当然对小林的严谨也要提及,他说该片既是武打的也不是武打的武士电影,但是你看的越多,你越发现,这完全是个武士电影。
对于日本电影有两种传统方式拍摄那个时代,一种是表现战国时代的疯狂混战,这是非常流行的,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种新的电影,这是极少见的,通过写实的手法表现民间英雄人物,即本片《切腹》——切腹,因无能失职而切腹,同时为了荣誉而切腹,对此说来话长,影片对此并未多言——当因某种理由必须切腹时你必须绝不推脱,在片中有一个切腹理由是:求女配的不是真正的武士刀,而是竹刀,不配真的武士刀对武士是一个耻辱,因此他必须接受切腹惩罚——这既是一种武士的归宿,也是一种惩罚,两者融合在一起。因为众多复杂原因,这个年轻人被迫用竹刀完成十字切。在电影在并没有放出十字切的细节,事实上,当他想结束这些时,他想做到十字切,这是不容辩解的自杀方式,另一个帮助他完成切腹站在一旁的武士不帮他砍头,他只能咬舌自尽,这种行为是中侮辱,因为这样玷污了武士道的意义,这样做有如怯懦的行为,可以看作是对死亡的欺骗,同时也是对当权者的欺骗,他们知道你该做什么,若是这样做,便是耻辱的,你玷污了他们,你是耻辱的。当然武士定义看,要考虑到荣誉,正确的做事方式,他们对此非常明了,同时他们也非常注重自己的形象。在开始时期,武士为维持形象所做的一点,便是注重头饰,这时他的象征,所以片中主角不是杀了对方,而是割下他的顶髻,并把发髻展现在众人面前,这有很多意味,其中一点便是羞辱,所以他们要称病请假,等头发再长出来。这同时也是对整个制度的羞辱。(“不管在技术上有何区别,武士的顶髻被取走,和他的头被砍下没什么区别,这种屈辱即使死亡也无法弥补”)
小林正树非常有智慧,他用天伦之乐,让角色宁可苟且生存而不死去,同时坚信一个人行为必须符合社会的要求,这样就需要某种崇拜的象征,即片中的一套盔甲——我们不时看到它。崇拜象征物的解读有许多方式——它非常威严,非常有力量,让人畏惧,而事实上它内部是空的,并且多毛的,象征着统治者——虽然堂皇威严,但完全是空洞的;另外一种对盔甲的思考,便是他同时意味着过去,通往过去的道路,人们片中执着的控制的,都是过去的——我们所看到的武士,大名有如被绳索束缚,被统治者,被社会粗线牵引——所以用一套盔甲作为象征,空空的有充满威严,比用画作为象征物要好。电影结束时再次展现这套盔甲,暗示最终是“盔甲”盈了,尽管它是空的。
对于本片结尾,一个悲剧专家这样说:我们片中所看到的一切,都被抹去了,没有被笔录下来,尽管这个武士证明了他的正气,赢得了他的冤情,但这些的意义都只是毫无价值,这一切都不能对抗与当权者的力量,有种无助的感觉,在最终,我们片中所看到的所有的美好,所有的勇气,都毫无意义——我觉得就是如此,让它成为一部震撼的电影。
总之,这部电影很有讨论的价值,它也赢得了很多好评,我想在所有日本电影中是个终极典范,在史册上占有不可争议的地位,这是公认的经典电影。



小林正树采访稿
记者:这部影片再次发行,由于您和宫岛在悲剧上共有的敏锐性,人们可以对你们的审美风格下定义了,的却为银幕再添活力。从1960年安保条款修订之后,开始罢工风潮,以及日本政治上的不稳定气氛,造成了一股对政治是否拯救人类的失望感,片中千千岩求女以悲剧终结,感觉导演有如刀战中的一员,最后一幕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林:恩……这是我最重要的电影之一,这同时也明确了我的审美思想。我的恩师会津八一,自此作用甚大。
记者:可见你作为导演的想象力,先天的感知力,以及世界观都聚集在此。特别是那房子,当他进入井伊家的房子的时候,你用那些奇妙的门,那些从审美上真是蔚为壮观,在沟口健二时代之后就再也看不到了。艺术指导是十日尾住和茂正田,他们极有天赋!除了要赞赏仲代达矢的表演天赋以外,还要谈谈配乐武满徹,他贡献巨大。
小林:极有天赋!天才阵容让本片完美,的确,特别是编剧桥本忍,多完美的阵容啊,也许导演方面有些不足(指自己)
记者:关于配乐,听说有一段,就是开头进入大门到坐下,只有15秒,用西方音乐风格,那一刻非常难配乐,所以他引进了传统琵琶的音乐,那段让我不寒而栗,印象深刻。
小林:对,印象深刻……当时黑泽明在制作《用心棒》和《穿心剑》……我想与他们有所不同,可以说是向他们挑战……木下惠介很讨厌该剧本,他认为太残忍,对公众不合适,他连看都没看……后来一次他私下拍我的肩膀说,昨天我看在电视上看了,很棒的电影啊……
记者:木下总说电影是生活的浓缩,我肯定他觉得表现生活的真实和恐怖是如此难以接受……在千千岩求女用竹刀那一刻……听说在戛纳上映时引起不小的争议,有不少口哨声……
小林:但是仲达这一角色的人性得以展现,就赢得了掌声——当然其是非曲折成了日后讨论的焦点,记者为此争执,非常激烈。
记者:人类生命的终结,有很多方式,但本片的死亡方式,的确又给予生命以重量,即使是你母校的哲学系,也难以触及对生命认识的如此深度。对于导演的你,这的确是一种独特见解。
小林:我的基本审美观受到木下惠介和会津八一的影响,不管我何时拍电影,我都意识到这一点,我拍电影时,就是要人人看完后说,这是部很棒的电影。
记者:你对每一个细节都花费心血,甚至于滑门是否匹配门框,还有瓦楞……尽管残忍,但的确迷人……
小林:你知道用竹刀自杀的拍摄构思从哪里来的吗——那时找不到好的构思,我很少喝酒,但一晚我喝醉了,回家后反而清醒异常,如果我让他倒在刀锋上,那就可以了,这就成了整幕的根基。宫岛义男的拍摄方式让人生畏,这家伙喜欢残忍!但真正挽救这残忍一幕的是武满徹的音乐。
记者:武满徹找到了让日本传统音乐和西乐共存琵琶曲调和火候,是一种挑战啊。
小林:观看多日之后,我觉得他整合了角色容貌行为之后,获得了使用哪种乐曲的灵感。




桥本忍采访录
在与黑泽明合作《七武士》时,我便计划拍摄一部关于武士的电影,因为我对切腹自杀很有兴趣,非常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做的。切腹刺入腹部时,要直切和横切(十字切),横切后扭转再提升,这是种技巧,再伸出头等待助手致命一击。后来读了龙口康彦《异闻浪人记》,发现一直想做这个故事。但太残酷了,无法确定如何制作,于是又搁置了。后来在1961年戛纳电影节,在海边看到波兰导演卡瓦勒诺维奇的《恶魔和修女》的海报(有十字图形),这海报很有新鲜感,在日本没有,这时想到关于切腹的电影,会是怎样的海报呢——我望着大海,一个孤寂坐着的武士形象跃入我脑海,就这样,我能做到……
从戛纳回来,便开始着笔。我想着黑泽明七武士中的一个,从监狱里出来,要他切腹,他一定会愤怒和叫嚷,我觉得这构思不错——便开始描写这个武士如何在切腹仪式上愤怒和叫嚷。
我有一份剧本11天就完成了。若是我想抨击武士的覆灭,那便不是我创作的初衷,而是一个浪人在切腹仪式上的愤怒,没有这个愤怒作为焦点,该片便不会创造。谈到本片的主旨,感觉与观众截然不同,《切腹》直到制作完成也不曾标榜过讽刺当局者。若从写的角度看,主旨是非常简明的。即一个武士在切腹仪式上的痛苦哀号,就是如此,非常简单,但被炒作成焦点。
我常听说该片用了太多的回叙,非常不适合,但我一直认为,那并非回叙,只要是往剧本发展的方向发展。导演和编剧都讨厌回叙,通常结构都不会好,被轻视为只倒退不前进,都讨厌,没人喜欢——但我以为如果改进了剧情,就不该称之为回叙,那你就可以尽情使用。
电影题目是被缩减的,原来是《切腹:井伊家觉书》,正树将它减为《切腹》,在电影公司引起一阵波澜——正树非常固执,拒绝改名,他的固执程度,超过黑泽明,从来不让步妥协。他说:如果我那样做了,该片就不是我想的那样的了。他就是如此强硬。
该片在京都拍摄,每天拍2次,从没有3次,每次都从头开始处理灯光等事情,这是个大制作,丹波哲郎至今对此紧张兮兮,他常谈到那个怪僻的正树,那个固执的正树总是说,今天多云,还是回东京吧,如果天气糟,就没戏了,就算天晴,他也下班,他让他们在京都等了一周,因为他总是觉得云不合适,丹波说他从没遇到过这么自私的混蛋。仲达状态非常好,他的表演成就了该片,他非常入戏,很值得欣赏。
电影中每一个镜头都不能舍弃……

 3 ) 另一种悲剧

《怪谈》名字只是给人感觉恐怖兮兮的鬼怪故事,很多人会被《切腹》的片名吓得发寒,好比同学凑过头来看,一见“切腹”两个字立马说怎么能看这样变态的片子呢。那眼神就跟我有不良癖好似的,当然我不会傻得像《蔓延》里的D碟贩子说“这是艺术”……

哎,这怎么说呢。

日本导演小林正树(1916-1996)拍的片子不多不少,《切腹》属于看完一部就少一部的好片,相当值得再三观赏回味。《切腹》和《怪谈》,两个戛纳电影节的评审团大奖,那些年(上世纪60年代)可是大师如云,罗伯特.布列松、费里尼、安东尼奥尼、维斯康蒂,小林正树绝非滥竽充数之辈,其成就与风格可称得上独树一帜。


对于仲代达矢的演技则钦佩得五体投地,他独身进入井伊家的坚定决心、感情饱满的话语、以身试险的狠劲都让人印象深刻。想象下就不可思议:30岁的他演完一个50岁的老浪人,2年后在小林正树《怪谈》的《雪女》一章中又变成了纯情怕事的小青年,这等演技让人实在是无以复加的折服。前有《人间条件》和市川昆的《键》,再有《夺命剑》、《大菩萨岭》,简直是分身术般的神奇,更不必说后来与黑泽明合作的《影子武士》、《乱》等等。

影片中他回叙那段的演技展现得淋漓尽致,女儿初嫁,哄外孙时难以掩饰的幸福,在女婿家落入困境后的心急如焚。天伦之乐美好的毁灭把这个老浪人逼上了绝路,独立于天地间再无可眷念。

正如仲代达矢所说,除去注重真刀实感的打斗外,影片剧情是非常安静的。《切腹》的故事很简单,因此保持住悬念相当重要,多说无益,最好不要看简介,单听片中人物娓娓道来的感觉便很有故事味。


《切腹》究竟好在哪里,首先桥本忍的剧本非常出色,大时代背景穿插小人物的悲剧,有武士道精神又不落俗套。影片充满悬念又立意鲜明,远离残忍又有所指。

有人说津云半四郎的回忆叙述未免沉闷罗嗦了些,可正是他的欲言又止、再三拖延切腹,事实在最后全盘抖出的一刻,御家老也是坐不住了。一切主动权根本就是掌握在津云半四郎手上,他要为女婿讨个说法,同时又警告着听他讲述的武士们“也许我的今天会成为在座某位的明天”。

津云半四郎要求切腹的悬念的确有所遮掩——千千岩求女的故事先经御家老讲述,用意是揭穿老浪人的“诡计”;在津云半四郎几次要求助手无果时,通过他口中得知似乎他是因朋友遗言嘱托来为千千岩求女寻个说法;到最后他才道出自己家破人亡的事实。把影片倒回竹刀切腹的场面,对于千千岩求女而言实在是残忍到极点(并非场面本身残忍),想象他身上背负的重任、身为武士却卖刀的愧疚还有自杀时耳边的嘲笑,也难怪老丈人对于苦命女婿的遭遇实在无法容忍,遂以只身之力撼动权威。

津云半四郎和泽泻彦九郎决斗一段草木含悲,风云变色,天地为之动容的意境绝没有因为黑白影像缘故有任何失真,比起老谋子展现决斗时极尽色彩之能事更不逊色。

插叙与回叙的运用,平稳而流畅的镜头,小到井伊家的滑门,大到决斗时的天色,影片在演员、摄影、布景、配乐上都是顶尖水准,它的主旨对武士尊严甚至可以说带有讽刺,武士尊严再重要,也比不过亲人的幸福,老浪人津云半四郎面对接连打击,转眼间孑然一身。他以只身之力挑战井伊家的权威势必是以卵击石,在史书记载中他的事迹也被抹去。以镜头注视的井伊家祖传盔甲开篇又终止于盔甲的散落一地,以《井伊家觉书》念白开始又结束于《井伊家觉书》的记录,内容生动翔实,结构上工整完美,人物形象饱满。

 4 ) 《切腹》里的复式梦幻能

在小林正树的电影《切腹》里,故事包含了严格平行对应的两段故事,其一是仲代达矢饰演的津云半四郎的“切腹”,另一则是津云女婿千千岩求女此前的“切腹”。在结构上,这两段故事被分割成数节,依照故事进展以及节奏被有序地放置在情节中,以此营造出严谨的形式感,因而具有了明显的戏剧特征。仲代达矢在回忆当年的演出时,也提到了《切腹》中特有的复古风格以及歌舞伎特征。但细究这两段式的整体结构以及其中人物设置,其特征却隐隐对应着能乐中的“复式梦幻能”。

所谓“复式梦幻能”,是指由“前场”和“后场”两部分构成、以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的亡灵或鬼神为主角来编排故事情节的一种能乐,相传由能乐大师世阿弥首创。这种能乐有一种基础或者通用的情节模式:在前场里,作为配角的人物(通常是游方僧)到达某地,忆起关于此地的故事或事件,然后会有素不相识的人物(前仕手)登场向他讲述他所关心故事或事件,当讲述到当事者的痛苦或无奈时,会向僧人道出自己就是这一故事的主人公,并就此消失。中途插入内容相同、但形式滑稽的“间狂言”演出,结束后时空转换至夜间即后场,听完故事的僧人会于当地投宿。是夜,僧人梦见故事主人公生前身影(后仕手),后仕手借助歌舞的形式将生前的故事以及生前死后的种种痛苦倾诉出来,并希望僧人为自己做法事以求得解脱,然后飘然而逝。此后僧人醒来,舞台只空留他一人身影。

基于《切腹》的现实色彩,其中虽非以亡灵或鬼神为主角来编排故事情节,但如果我们把后来出现的的津云半四郎视为千千岩求女的化身,那么其中的联系就昭然若揭了。两人因何可以视作一人呢?两人有着同样的身份与行动;两人有着同样的诉求;最后两人还有着同样的痛苦或无奈。因此,如果把千千岩求女视为“前场”的“前仕手”,那么津云半四郎就是“后场”的“后仕手”,在两人之间,充当游方僧角色的人物则是三国连太郎饰演的弁之助,在能乐的人物结构里,三国连太郎扮演的角色通常称为“胁”。对应这种结构,《切腹》中千千岩求女的故事可以视为“前场”,津云半四郎的故事则是“后场”;在这其中,井伊家武士们视带着竹刀前来切腹的千千岩求女为勒索闹剧这一情节,几乎就是一段前后场之间插入的“间狂言”演出。

在此基础上,我们继续深入这两段故事。首先在关于千千岩求女的故事中,把千千岩求女的切腹视为“前场”、弁之助视为“胁方”、后来作为千千岩求女化身的津云半四郎来讲述千千岩求女不为人知的故事则是“后场”,那么千千岩求女的故事就构成了一个“复式梦幻能”结构;其次在津云半四郎的故事中,如果把津云半四郎的切腹视为“前场”、同样的把弁之助视为“胁方”、那么津云半四郎一家的悲惨故事则是“后场”,这样津云半四郎的故事同样也构成了“复式梦幻能”结构。也就是说,在《切腹》中,故事其实包含了由两个小的“复式梦幻能”以及由它们所构成的大的“复式梦幻能”这样一个复合多重“复式梦幻能”结构;同时还是个体的“复式梦幻能”故事(千千岩求女)与家庭的“复式梦幻能”故事(津云半四郎一家)所构成的社会的“复式梦幻能”(武士)故事。《切腹》里深沉的悲剧力量,也因为这由个体到群体、由小及大的复调“复式梦幻能”结构而得以强调并最大化。

回到能乐之上,我们知道能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两面性特征,即宗教性与娱乐性。娱乐性自然无需多言,那么作为宗教性的能乐有何意义呢?由宗教仪式演变而来的能乐其实是一种安慰怨灵的戏剧,世阿弥的复式梦幻能尤其具有这种意义。在这种能中,主角(仕手方)通常都是怨灵,仅此于主角的配角大多是游方僧(胁方);怨灵所倾诉的大多是自己的怨恨,而配角听完他的叙说后,会开导他说,现世是虚幻的世界,应当抛弃这样的怨念和执着。通过这种说服,作为主角的怨灵就会回到属于他的彼世去;大概就是怨灵通过这种倾诉从多年的执着和怨恨中解放出来而去往彼世,或者通过游方僧所做的法事而得以去往彼世。这种因为怨念和迷妄无法前往彼世而停留现世的怨灵,无疑正是《切腹》中津云半四郎这一人物所具备的能式色彩。他的切腹和反抗某种意义上是“情死”和“仇讨”,目的是为了平息自己心中积压的怨恨,同时也是为了安慰在这一事件中失去武士尊严的女婿千千岩求女,以及因此横死而不能去往彼世的家人们。在宗教层面上,通过这一行为,使他们得以去往彼世。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所谓《切腹》中对武士道的批判并非通常所言的那样强而有力,而是暧昧不清的。故事最后,当井伊家武士拿来火枪瞄准津云半四郎时,他选择了切腹,通过这一行为维护了自己作为武士最后也是最大的尊严,同时也维持了背后虚幻的武士道之虚幻的尊严,这一行为消解了他的反抗里所包含的象征意义。因此我们说在《切腹》中,并没有明确的武士对武士道的反抗与抗争,更多的只是“纯粹的”武士道精神与政体、与权利、与时代的或大或小的冲突。这种种“切腹”里,隐隱包含了对武士道精神正面的表现或肯定,表层所代表的自然是桥本忍、小林正树们对武士道精神所持有的深沉的、爱恨交集的情怀,深层的意义我想可能是《切腹》底层里“复式梦幻能”的形式与结构、意义限制了武士的反抗里所包含的社会性、革命性。换言之,作为“复式梦幻能”的电影《切腹》,它终究只是一出安慰怨灵的戏剧,它可以是武士的一阙《镇魂歌》,但绝不是革命者的一阙《国际歌》。

 5 ) 天才艺术大师完成的作品


这是一部伟大的电影,堪称日本电影的经典制作!对我来说,我对日本的一切有着不可抗拒的厌恶感,我尽可能的不去接触一些日本的文明和艺术,但是伟大作品总能够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小林正树的"切腹"就是这样的一部影片。从叙事结构上言讲,无论如何都看不出这是一部62年的作品,就是时至今日国内的电影也少有如此叙事架构的作品,而在当年小林导演已经运用的如此之娴熟。从05年度的采访来看当年这种叙事架构引发观众很大的争议。同样引发争议的还有残忍的刻画了十字切腹的艺术,虽然十字切腹没有完整的从画面上表现出来,但是演员的深刻的表情足以反映了一切。

令人赞许的还有场面的宏大,这种宏大不是依靠人数、广袤开阔的视界来获得的,而是从房屋的结构、天空的云彩、风吹地气势加上武满辙的恢宏音乐来获得的。这是由一些天才艺术大师完成的作品,就说天空的云彩,按照仲代达矢的说法,为了拍摄合适的云层小林导演整整两个星期都待在京都。

同样令人震撼的是其中的格斗场面。这些格斗场面数量上非常的少,但是质量上非常之高。这些场面同目前电影市场上看到的那些高来高去陆地飞腾武打片有着本质的不同,这些场面有着凝重的质感,同样也是在采访仲代达矢影片中了解到这些刀战的场面居然是真刀的表演,真是骇人听闻。

仲代达矢和三国连太郎之间有着大量的对白,这同样非常的引人入胜,也是在对白中了解了千千岩求女的故事,从而涉及了整个德川幕府时代历史背景。从历史和政治的角度看这部影片,可以非常清晰的反映一个论点,个人的力量无论如何的强大总是无可避免的践踏在强权政治体系之下。这种宿命的悲剧笼罩了整个影片,但是我了解的小林导演却不是这样的人,非常的固执,甚至胜于黑泽明。另外方面表现在对于政府的不妥协上。也许真是有了人生的不妥协个性才造就了如此伟大的作品,而反观我们的艺术家群体性的要么妥协了,要么协商了。

 6 ) 从《切腹》看小林正树电影中的动态——光影

小林正树的电影一向以其镜头中呈现的标志性的“静态美学”而为人津津乐道。无论是利用日式建筑营造出的横平竖直、对称工整的构图,人物成排成列的站位,还是匀速推镜头和直接切入的画面衔接方式,抑或是动作场面中截取的简洁的象征性动作和大量的省略,都营造了小林正树镜头中稳定、端庄、静谧的电影氛围。[1]
    尽管小林正树的电影以“静”为大的基调,但观看电影时,观众不会因为其中的静态而感到画面死板。相反,小林正树静态的电影中又充满层次感、流动感,也就是有一种动态在悄悄活动,既不影响整体的静谧氛围,又使影片富于变化、充满灵性。
    产生这种动态的因素之一便是小林正树电影中光影的运用。而光影不仅丰富了空间、时间两个维度的感觉,还充满了对于人物性格、地位的象征和隐喻。下面将以电影《切腹》为例,讨论小林正树电影中动态的光影运用。

光影带来的空间的交叠与错乱
    整部电影《切腹》的场景大多设置在室内,避免了不可控的、多动的外部环境,把场面稳定在了四四方方的日式建筑内。但观看电影的时候,我们却不感觉闭塞,似乎随时可以体察到外部环境。这要归功于小林正树在《切腹》中多次使用室外动态景物的影子映在室内静态的墙面上的拍摄手法。
    在表现千千岩求女和美保婚后,美保体弱多病,一家人生活穷困潦倒的场景时,导演小林正树用惯常的下雨天来烘托愁苦悲凉的气氛。但是他对于下雨场面的直接描写是十分克制的。因为无疑,过多的室外的下雨场景会破坏影片平稳的节奏。这时,小林正树通过“光影”,把室外的雨巧妙地“转移”到了室内。代替直接拍摄雨景,拍摄墙上映出的水流的影子,配上雨声,在稳定的室内营造出了凄厉的下雨场景。


    同样,在泽泻彦九郎找到津云半四郎决斗时,此时屋外也是狂风大作的天气。但是为了不破坏静谧的基调,并且为之后的小高潮——二人在荒野的决斗蓄势,导演小林正树同样没有让狂风“吹破”屋门,从室内拍到室外,而是通过墙上映出的风吹动树叶、布等物体晃动的影子来让观众感受到“风”的存在。此时看似安静的屋子里,有狂乱的影子在墙上舞动,也对应了津云半四郎和泽泻彦九郎表面不动声色,其实相互试探、决斗一触即发的紧张心理。


    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是最后的决斗场面,津云半四郎的复仇达到高潮,“静态”终于被打破。然而镜头一切,小林正树又回到了室内,用平稳的移镜头展现只有井伊家御家老独处的横平竖直的室内,不由让人赞叹小林正树对节奏的控制。再仔细看这个室内的画面,就会发现窗子的部分,透出窗外晃动的树影。这立马让观众想到与室内气氛迥然不同的风、打斗、流血、刀光剑影的场面。这也仿佛在警示着逃避现实的御家老:逃避是不起作用的,该发生的时代动荡、地位的更迭是无孔不入的,最终还是会来到身边的。


    利用光影,小林正树不动声色地把动摇不安的室外空间与平稳有序的室内空间交叠在一起。也把人物和时代的不安定植入到庄严的、具有仪式感的画面中。
    除了通过光影来叠加两个空间,小林正树在《切腹》中还利用光影与剪辑巧妙地构成了一种错乱。既骗了剧中人,也骗了观众。
    在津云半四郎去找第一个武士,天崎隼人决斗时,使用的跟踪和偷袭。影片中展现这一段的镜头是:尾随的、用草帽遮住脸的津云半四郎、在小巷里穿梭、躲藏的天崎隼人、逼近的戴着草帽的人影,而这几组镜头来回剪辑,导演始终没有使用一个囊括三者的镜头来展现真实的人物关系,加之房屋间小巷的曲折复杂,观众此时和电影中的天崎隼人一样被“玩弄”了,以为一直逼近的戴着草帽的人影就是津云半四郎。而当天崎隼人听着脚步声逐渐逼近,躲在房子一角看到草帽的影子露出,准备出击时,真正的津云半四郎从背后喝止,才让天崎隼人,以及观看的观众对三人的位置关系恍然大悟。原来导演小林正树一直在用一个相似的影子代替着津云半四郎,依靠剪辑的误导,迷惑观众与剧中人。




    而这样的设计,既体现导演小林正树的匠心,又何尝不是电影中津云半四郎有勇有谋以及天崎隼人愚蠢胆小的体现。于是又一次,利用光影,小林正树打乱了现实的空间感,通过错乱,带给观众关于空间的无限可能,这也是电影艺术独有的魅力。

光影带来的时间的变化与叠加
    除了空间上的变化,小林正树《切腹》中的电影无疑还带来一种时间感。而这种时间的纵深,可以是一日的变化、季节的变化、甚至还可以长到时代的交叠变更。
    在举行切腹仪式的半室外空间,有着光影带来的时间变化感。最初整个院子中,津云半四郎是处于最亮的地方的,而身边的井伊家武士则坐在阴凉处,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里光与影的对比是包含象征意味的:津云半四郎是真正活得光明磊落、内心充满善良和正义的武士,而井伊家的武士则是蝇营狗苟、拼命掩盖见不得人的颓势和腐朽的小人。


    而随着影片推进,几次回忆闪回之后,切腹仪式的半室外空间中,津云半四郎也逐渐被笼罩在阴影里。这里光影的变化提醒着观众一天中时间的流逝,表示整个影片现在进行时的故事中的时间跨度。同时,只有津云半四郎面前残留着一片光域,通向御家老。这仿佛暗示着津云半四郎内心已经抑制不住的、随时喷薄而出的复仇的恶念笼罩着他,唯一的正义出口指向了与御家老决斗。光与影的变化,既表现时间的流逝,也对应人物内心从平静到高潮的起伏。


    除此之外,影片中还利用光影把两个时间重叠,并且借此给时间种下因果感。
    在泽泻彦九郎找上门来与津云半四郎决斗时,津云半四郎被面前的伞骨遮挡而出现阴影的脸让人记忆深刻。而“伞”不禁让人想起影片中间同样出现“伞”时的情节。那时,伞还是被糊上伞面的,是圆满的,糊伞的津云半四郎拒绝了有钱人家向女儿美保提出的求婚。那时,津云半四郎一家还认为可以依靠手艺自给自足,生活下去。然而那时拒绝求婚直接导致了一家人生活穷困潦倒、千千岩求女走投无路、津云半四郎此时面临的复仇的决斗。小林正树用伞骨的阴影把津云半四郎割裂了,同时也把过去和当下融为一体,提醒着弄人的命运和因果。


    除了一天内时间的流逝,甚至几个月中过去和现在的变化,小林正树通过光影传达的时间感还有更长的纵深——时代。
    影片中使用了几乎一模一样的场景布局来展现千千岩求女上门要求切腹与津云半四郎上门要求切腹的两个场面。但在细节处有微妙的变化。在千千岩求女上门的时候,御家老与泽泻彦九郎等人商量对策时,御家老身后是映在窗户上的树干的影子;而津云半四郎上门时,御家老身后的窗户是打开的,露出了真实的树干。



    首先,这个细节无疑表示着季节的变化,千千岩求女切腹时还是寒冷的冬天,所以窗户紧闭;而津云半四郎上门时已经天气转暖。小林正树用简单的树影与树干表示了季节变化的时间感。
    千千岩求女上门一幕中,窗户上的树影,与片头以及电影中几次出现的井伊家作为装饰的松树图案有着相似之处,而松树图案象征着武士家族宁死不屈的气节。这对应了千千岩求女上门时,井伊家表面上维护武士尊严、代表的武士阶层过去的繁荣的时代。


    但是,津云半四郎的到来,就是为了“打破”这种已经成为门面的武士尊严。因此这时,窗户是打开的,像是图腾一般的树影不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代表真相的真实的树干。另外,千千岩求女一幕中关窗户、映着树影的场面,也营造一种密室的囚禁感,预示着千千岩求女的弱势以及悲惨的下场。而津云半四郎作为充满威胁感的“闯入者”,井伊家的一切对其都是“打开”的、是不存在“影子”的。
    利用同一棵树的影子和实体,小林正树在细微之处展现了宏大的历史时代变革。

    小林正树电影的静态美学,不光在于平整的建筑、规范的人物布局、写意的动作,更在于不动声色的局部处,光影带来的空间、时间的流动感反衬出的整体的静谧。因此看小林正树的电影,欣赏他的“静”之外,琢磨微动的风、石子、草木、光影,更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参考文献:
[1]. 杨祎. 小林正树电影美学分析[J]. 商洛学院学报, 2015, 29(1): 46

 短评

用鲁迅先生的话说,通篇只有一个字:吃人。

9分钟前
  • 水水
  • 力荐

诈骗数百万十数受害人,派出所都推皮球,百度。经济寒冬,程序员中年失业,妻儿具在病榻,因病返贫,雪上加霜,只好典当家产,放下尊严,敲诈为生,不想被围观群众识破骗术,只能当众自杀,一家三口黄泉相会。事后网友评论:混这么惨一定是因为你没本事不努力!岳父深感道德体面吃人,为报仇冲进公司,却被忠心员工围攻,两败俱伤,五条人命,血溅总裁办。公司称,网传血腥视频不实,乃为了庆祝公司成立十周年的节目彩排,无人伤亡。皇帝太子垄断资本家黑媒体 张嘴瞎话作假都是“好人”“成功”。

14分钟前
  • 万俟陨枫
  • 力荐

敘事的方式很像契訶夫的小說文本。對於事物的認知通常來至於他者的敘述,而敘述往往具有片面性和欺騙性,結尾處很有趣,可以看成是歷史真相的暗示,即歷史是權力上層的粉飾性重構,所謂的真相是一個被人為的重述的過程,帶有很大的欺詐性和功利目的,話語權是失落與普通民眾的,儘管宣稱人民創造歷史。

15分钟前
  • 蘇小北
  • 推荐

小林正树的用光和运镜简直妙到毫巅,形式感与故事契合如天衣无缝,看完后半晌无语:现实是残酷的,结局是讽刺的,与其说武士道精神在消逝,倒不如说其在更换了一副可笑的皮囊后仍得以苟延残喘。

16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行为规范作为奴化智慧结晶,本为特定时代量体裁衣的杰作,难免遭遇时局演变的窘境而引发思辨,而实际掌控历史现实的潜在规则,千年一日地严格运作,最终将不谐之事湮没美化。另外,小林正树的叙事能力,无疑已臻殿堂之境。【9↑】

21分钟前
  • 吞火海峡
  • 力荐

格局虽小,但却能进入一个至为宏大的背景当中,桥本忍功不可没!同样是武士之死,七武士把责任推给了农民和不可见的“历史洪流”,切腹则技高一筹,直指人心。虚伪的勇敢、荣誉,虚假的繁荣、富足,小林正树创造的既是政治隐喻,也是人性寓言。再好的钢刃也不比竹刀,但武士的尊严更不比生命更重要。2021.05.15 @电影资料馆 三刷。他所需要的其实只是一句怜悯,但就连这他也没有得到。

23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B+】频繁的越轴,大跨度景别切换,不正构图,侧顶光,几何一般的演员站位,威严的仪式感,特别的武士电影(感觉英雄参考了此片的叙事结构

24分钟前
  • 掉线
  • 推荐

把武士道精神的极致和真相的残暴剖开来——电影本身就像是切腹的过程,混杂了痛苦和快意。剧本已经是一把利刃,摄影是紧握住刀的手,音乐就是那致命一击了。从第一个镜头起,那种神圣、庄严又吊诡的氛围就完全笼罩下来。特写里所有演员的脸都如雕塑一般,微微抽动的肌肉飞逸出巨大的能量。《切腹》对苦难的展示不禁让我想起中国的左翼电影,但小林正树要的是掷地有声的复仇。最后的决斗更像是一种精神的舞蹈,一个武士的殉道仪式,一种对传统和人性的无限崇尚。真正的武士为了生存放下尊严,但他的底线是绝不贩卖悲惨,哪怕付出剧痛的生命代价。比黑泽明更狠,更冷,更强韧,有大和民族生生不息的秘密。

25分钟前
  • 晚不安
  • 力荐

仲代达矢的故事让我觉得他就是个上访的古代版,真正让我感到感动的是像家老那样的昧着良心忍受一切的时代秩序维护者,最后那段独白的语气实在太好了。小林真的很喜欢用倾斜三十度角的镜头来描写死亡,有一种眩晕感。

30分钟前
  • Shin
  • 力荐

“今天别人的命运,就是明天自己的写照” 看之前一直在想,一个小小的“切腹”能讲出啥故事,看完只能说我的天呐,刷新认识,叹为观止…我们一直信仰的东西是否真的值得信仰?

35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带着政治隐喻和民族性的探讨,太压抑太沉重,我宁愿相信小日本切腹是源于岛国人民对鱼类的处理方式。

40分钟前
  • vritti
  • 推荐

一部真正的武士片杰作,完美无缺。武士道的虚伪残酷及对人性的压迫,小人物对抗时代与体制的壮美悲剧。桥本忍的绝妙剧作,工整对称的古典叙事搭配适时的回叙,节奏张弛有度。布光摄影剪辑极佳,仪式美感。武满彻的精炼琵琶弹拨。决斗戏疾风劲草+天光云影。仲代达矢表演举重若轻,收放自如。(9.5/10)

42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究竟谁的权力是最大的?小林正树这部精妙的作品给出了答案:谁在叙述,谁就有权力。男主的叙事、家老的叙事在历史阐释的战场上进行着激烈的抗争,而电影的现时时段叙事则统一了两者,让真的故事在假的框架里显得愈发刺眼,历史叙述的假正经昭然若揭。整部电影的构图油画一般规整,仲代达矢棒呆。

43分钟前
  • brennteiskalt
  • 力荐

确实没的说,用口述架构起整个故事,一层仲代达矢,一层求女、女儿、金吾,一层复仇三武士,有条不紊,层层递进,悬疑式的风格。最后的大决战,简直是舞蹈样式,每一帧都讲究,火枪面前,抛下贵族武士精神的偶像,切腹自杀,讽刺性、悲剧性达到顶峰。

47分钟前
  • 支离疏
  • 力荐

一部经典中的经典,武士影片的大作。深层次剖析武士阶层的状态与实质,带给人更多的是一种悲凉与一声叹息。如果抛开武士道本身的关系,这部片子反映的大哲也发人深思,不论政治统治与行政上的意义如何,可能某些用来束缚人的所谓“道义”都是一种矛盾综合体的表现。而在要求别人这样遵守的同时,在“道义”与实实在在的生活、人性相冲突的时候,自己能否知道如何选择呢?可能不身临其境,永远也无法下结论。而此片对于武士阶层唱出了挽歌,真实、可叹。

50分钟前
  • 润物
  • 力荐

小林叫板黑泽的不朽之作,如今看起来,一切都那么完美。将武士道的仪式感发挥到极致美,继而将其粉碎。荣辱永远凌驾于生死,被这样一层渲染夺走的,除了道义,还有那血肉满钵的莽莽人性。| 论历史是如何书写的。(胶转数,FUN,2020.11.22)

54分钟前
  • Obtson
  • 力荐

无名浪人津云半四郎用自裁的短刀复仇,用御敌的长刀切腹。大名门虚伪的武士尊严就像井伊家被供奉的先祖盔甲,最后七零八落的倒在地上。

56分钟前
  • 荒也
  • 力荐

47年拜師,50年入行,51年第一個劇本是拿了奧斯卡的《羅生門》,54年為了湊檔期湊出了《七武士》,60年將七武士取材的殘渣事後一湊湊出了《切腹》--「我沒有編劇的天份」橋本忍道。你敢信?

57分钟前
  • 焚紙樓
  • 力荐

把电影的仪式化和映像的静态美表达到极致

58分钟前
  • 大灰狼
  • 力荐

#重看# 完美诠释所谓动静结合,动如脱兔静如处子,张驰之间肃杀凛然,铮铮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幽冥深沉处无声惊雷。最高潮场景当属疾风烈草的打斗戏,风声如雷滚过草浪,阴云压顶,倾斜构图仿如死神附身,仲代达矢张开双臂揽风入怀,脸如雕塑凝重悲壮,值得记入影史的瞬间。剧本与《罗生门》《七武士》有微妙相通之处,转述的真实与误解,武士道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式微与消亡(然而终局解决办法是枪),承载历史幽魂的铠甲恰如虚饰门面与虚无皮囊,最终被擎起粉碎。布景与表演均有舞台剧之风,极具仪式庄严感,契合「切腹」于武士精神的必须,这是一场门面荣光与生命至高尊严的博弈较量,而书写下来的历史从来都是任人涂抹。他的灵魂曾回来过,轻轻推开家门只为说再见。

1小时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