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面1966

HD

主演:毕比·安德松,丽芙·乌曼,玛格丽塔·克罗克,古纳尔·布约恩施特兰德,约根·林德斯特伦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其它年份:1966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假面1966 剧照 NO.1假面1966 剧照 NO.2假面1966 剧照 NO.3假面1966 剧照 NO.4假面1966 剧照 NO.5假面1966 剧照 NO.6假面1966 剧照 NO.13假面1966 剧照 NO.14假面1966 剧照 NO.15假面1966 剧照 NO.16假面1966 剧照 NO.17假面1966 剧照 NO.18假面1966 剧照 NO.19假面1966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假面1966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舞台剧女演员伊丽莎白(丽芙·乌曼 Liv Ullmann 饰)在一次演出中忘了台词,之后长达数月她拒绝说话,被送进精神病医院。照顾她的护士阿尔玛(毕比·安德森 Bibi Andersson 饰)被医生责怪没有尽职,医院安排她带伊丽莎白在一所海滨别墅疗养治病。两人到达别墅后,伊丽莎白有所好转,但还是拒绝说话和给予回应。阿尔玛经常对她说话试图打破沉默,但仍旧得不到任何回应,最后不得不倾诉起她与未婚夫之间的情感问题。阿尔玛偷看了伊丽莎白写给医生的信,发现她在信里谈论自己,于是愤怒地叱责伊丽莎白。面对彻底沉默的伊丽莎白,阿尔玛在狂怒中几乎将她杀死。受惊的伊丽莎白惊恐地呼喊出“不!”,这让阿尔玛以为自己治好了她的病。可是伊丽莎白再次拒绝发出声音,她让阿尔玛成为自己的替身,与自己的丈夫做爱,照顾自己的孩子。阿尔玛在与伊丽莎白的过程中渐渐失去了自我的身份,悄然变成伊丽莎白的另一半。乳牙2019喋血天使孽欲狂情搞上大明星 第三季无限恩典有限公司午夜出租车黄河谣(独家修复版)我来自北京之扶兄弟一把小女上房揭瓦第二季希望的田野埃贡·席勒:过度含泪活着干得漂亮腐败2019英国版女神探夏洛克狂妃千寻2迷雾追魂牢里的人寅次郎的故事38:知床旅情精武青春豆花依旧笑春风弥留之国的爱丽丝 第二季致命点击监管宝藏猎人久美子倒计时2023亲密粤语新娘未满Escape完结篇増山超能力師事務所〜激情版は恋の味〜战利品第二季安德烈·卢布廖夫衣柜租期八恶人仕掛人藤枝梅安异变暴龙不速之客–请进客人这就是英格兰星际探索(原声版)小戏骨:八仙过海天蝎 第四季蓝霹雳1983知法犯法2001两个人一双手

 长篇影评

 1 ) 《假面》注释若干

演员与护士

伊丽莎白是一名演员,每天面对无数虚构的场景,把虚假的感情“真实”地表达出来是她的天职。艾玛是一名护士,承担着救死扶伤的义务,而在这里,她更多需要去“拯救”的是病人心理上的阴暗和创伤。

伊丽莎白有一天在排演中突然失语,诡异的是当时舞台前并没有任何观众。她缓慢地转过身,从面向舞台到面向镜头前的我们,把郁积于她思绪中的困惑和痛苦抛给“第四面墙”背后的电影观众。沉默由此开始。对自我的审视由此开始。

艾玛出场时,双手背后笔直地站着,背后是肃穆的白墙,象征着秩序和规则。她对即将到来的工作有些忐忑,远不及对自己的个人生活前景来得有信心。这种忐忑,既源于二人身份的不对等(功成名就的演员 vs. 初出茅庐的护士),也源于她对沉默本能的抗拒——似乎冥冥之中,沉默会通向她心中那些不可告人的恶魔,和看似平静生活背后更深一层的不安。而后来的故事情节也印证了,艾玛与伊丽莎白接触的过程,正是她“卸下”护士这一身份角色的过程。

一名演员厌倦了自己身为演员,一名护士发现自己不仅是护士。

沉默与言语

电影最精彩的地方在于沉默和言语之间的交锋。这两者既二元对立,又同根同源。如果说,伊丽莎白的(有意)沉默是通过对外界生活的封锁而进一步接近自己的心灵,那艾玛的喋喋不休,又何尝不是对自我进行“碎片式”的解剖和挖底呢?两人只是借由不同的方式,在尝试感知和触及自身的灵魂。

与此同时妙就妙在,电影同样表现了沉默和言语之间的相互依附。沉默是言语的容器,而言语又让沉默变得更加舒坦和自然——两者间的交锋,某种意义上也是对彼此的滋养。试想想看,如果“信件门”没有发生,她们俩这样“一说一听”的状态其实可以一直延续下去。

但是,沉默和言语毕竟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物”,是两种不同的“游戏规则”。沉默是沟通让位于自我沉溺,而言语则是在呼唤人与人之间信任和坦诚。伯格曼把这两者并置在《假面》中,通过伊丽莎白和艾玛的遭遇讲述了这两者各自的局限,而且很有可能,沉默和言语在“卸下盔甲”正面交锋的时候,会带来更大的危险与灾难。

社会机器和规则

护士,言语,把它们两者组合在一起,背后即潜在的社会机器和规则。医院的意象再明显不过,而故事的全过程也可以概括成对伊丽莎白失语的“修复”。不管用何方式,有意还是无意,让伊丽莎白重新开口说话,重新回到演艺舞台,才是对她真正的“治愈”和康复。

言语在影片里表现为“击退”沉默的武器,而且这个武器相当“无情”,因为它更是对沉默的“不允许”而非善意的填充,而护士角色的纯洁和神圣身份也是对这种“治疗”方式的“正名”。同时,艾玛对生活和生育的态度也代表着一种“社会声音”,它是对伊丽莎白的教育,是对她个人生活中的“污点”的指控,也是对这属于伊丽莎白一个人自我之沉默的响亮反击。

然而,伯格曼并没有让影片停留在这单一层面上,叠加在艾玛打破伊丽莎白沉默之上的,是后者企图站在更高的视角对前者的“study”和冷眼旁观。且不说灵魂之间绝对意义上的沟通和分享是否可能,艾玛在看到信件前后的反差无疑反映了所谓真诚和沟通背后的脆弱,与由此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规则的不堪一击。

女性与母性

电影聚焦在两位女性,一位在婚姻生活面前看似信心满满,一位在婚姻生活之中其实步履维艰。艾玛早年果断地堕胎,因为她“知道”自己还没有准备好成为母亲;伊丽莎白在社会压力中生下孩子,因为她曾经仍想成为别人眼里的“合格”母亲。艾玛向伊丽莎白坦诚自己心中的恶魔,海滩上难忘的性经历是她在婚姻大门前内心最深处的踌躇;而伊丽莎白沉默的背后,则是她和儿子之间的隔断与疏离,这个恶魔也在影片后半段被无情揭开。

在影片的不同阶段,艾玛和伊丽莎白分别被推上“审判席”,接受众人目光对自己女性和母性身份的定义和评判。艾玛讲海滩经历的那一晚和她其他的倾诉过程相比显得是那么不同,场景的明暗布光,背景的船笛声,而她和伊丽莎白的距离也被拉得很开,似乎这个时候电影已经不再呈现的是她们两人之间的交流,而是艾玛面向所有人,面向群众和社会的无言审判。在这段自白中,她头一次具体地讲明自己是如何对即将到来的婚姻关系感到不安。

而电影末尾对伊丽莎白“缺乏母爱”的控诉,伯格曼极其自负地重复了两遍,分别从两个机位去描摹指控者的振振有词和被控者的惊惶错愕。但不要忘了她们二人也共享着女性和母性的身份,今天的伊丽莎白,有可能就是明天的艾玛。即便实非如此,她们各自的困惑和“过错”,犹疑和执着,都是对这重身份反思和审视。

镜子与脸庞

镜子和脸庞是《假面》中导演最着力表现的符号。电影开始小男孩想要触摸的女人脸庞,艾玛睡前擦脸时候的自白,两人在镜子前的凝视,以及在两段一模一样控诉时对两张脸的聚焦,和最后的“合体”,穿插着整个伯格曼讲故事的过程。而电影的名字“假面”也恰恰与脸庞有关。

脸既是个人身份,也是内在心理的外化表现,连通着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两张脸庞的相似,暗指两颗心灵在追逐背后的相互融合。在镜子面前,艾玛看着自己也看着伊丽莎白入神,幻想自己成为了与之相似的另外一个人。

与此同时,脸庞也指代面具,影片着力表现了两人各自卸下面具之后探索内心和自我的过程。但当面具被撕开,两张尽管相似的脸被生生拼凑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却感觉极其不适。或许,面具背后的“真实”原本就是这样不堪和让人后怕,因此人类太需要这样一张“假面”去面对和承担生活的重压。

电影中最惊悚的一幕,出现在艾玛差点将滚烫的热水泼向伊丽莎白的那一刻,伊丽莎白惊叫出声,尽管肉体的脸庞仍在,但沉默的“伪装”被揭穿后,等待她的是进一步的不信任和言语上的攻击。这个场景的惊悚源于更深一层的对“毁容”本身的恐惧。艾玛收住了手,伯格曼没有残忍地告诉我们脸庞尽毁之后我们还剩下什么,也许这残留的惊悚本身就是“假面”的意义吧。

参考:The Persistence of Persona By Thomas Elsaesser

 2 ) 邓晓芒:人们之所以真诚,是因为他们在表演着真诚。

伊丽莎白通过艾玛(直接性的感受力)克服了理性自我制造的逃避而找到自己;艾玛通过伊丽莎白(间接性的反思)克服了感性自我的伪装而找到自己。

『 The Notes of Ivan

人们之所以真诚,是因为他们在表演着真诚。——邓晓芒

来源://mp.weixin.qq.com/s/w3yfSFCqHXKmPnr9B87BgQ

伯格曼通过这样一部电影,向我们传达了一个本质性的命题——我是谁。“假面”这个中文译名稍有偏颇,persona从词源上考察,更准确的意思应该是面具。面具意味着表演性,有虚假的意味,后来便逐渐衍生出了人格、伪装的意义,但这部电影最终向我们揭示出来的却是假中的真实。之于人的存在来说,如果他看穿并抛弃所有的“假面”,那么也就失去了全部的人格和做人的尊严。

伊丽莎白和艾玛这两个主角分别代表了两种存在的可能性和面向,并向我们呈现了她们各自从假到真、从人格分裂到统一的路径。

伊丽莎白是个演员,这个职业的天然属性让她在片场猛然觉察到自己身上的假面,正如她在扮演角色厄勒克特拉一样,她在生活中不也在扮演一个叫做“伊丽莎白”的人吗!于是她希望以真示人,之后便停止演戏,就此沉默。

原以为沉默能保持最大程度的真诚,不说话就是不说谎。可是当她看到电视上僧人自焚的画面,却惊恐万分。事实是,即便沉默也不能帮助她摆脱假面,内在的人格(生命冲动)一有机会就会不自觉地摹仿他人的感受,这是移情的效果。医生说出了残酷的真理:唯有死亡才能真诚,人活着就是说谎。伊丽莎白拥有超人的理性和强大的意志力,但仍然没有勇气选择自杀,而在进一步的消极否定中变得冷漠、疏离。当伊丽莎白写信泄露艾玛的秘密时,体现了她想要达到一种理性真诚的决心,这次她没有同情艾玛,努力克制不再移情,保持住冷漠,想以此显示出她的真诚。

艾玛则代表了伊丽莎白的反面。最开始她想学习有经验的护士们,相信自己在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并愿意为之不懈努力。其本质只是一场不自觉的摹仿,小姑娘正打算罩上护士的面具去社会上表演一番。可是艾玛却并非一个“安分守己”的“好女孩”,她抑制不住地偷懒、偷情。如果说伊丽莎白通过理性意识到假面的存在从而求真,那么艾玛则是凭借感性的冲动不自觉地在撕破假面、探寻真实,且是以一种永不满足的方式。

这两人有无意识地都想要摆脱掉假面,却也各自经历着因此而来的人格分裂的痛苦,几近死亡与癫狂。伊丽莎白努力要把自己塑造成一具理性的空壳,可是只要她还有一丝的移情能力,理性就无法取得胜利。最终面临的将是退无可退、逃无可逃,永远在否定却永远也否定不尽,解决方式唯有否定生命;而艾玛用身体的感性体验实践的这条道路是通过突破道德底线实现的,她找到的真实也只是一种动物性的快感,自责的痛苦总是在不断地提醒她戴上“好女孩”“好护士”的假面,以免彻底丧失人格、沦为动物。

医生是智慧的,或者说伯格曼是智慧的,伊丽莎白和艾玛这两个理性和感性的极端个体相反却也能相互成全,相互拯救。

二人命运的转折是从她们互揭老底开始的。导火索是艾玛发现了伊丽莎白向别人泄露她的秘密且毫无同理心,她因此感到气愤于是实施报复。正是艾玛准备向伊丽莎白泼开水的举动逼问出了她的生命意志,伊说出了全片最具份量也是她唯一一句台词:“不”。这句台词意味深长,提醒了她自己原来她想要活下去,她还不想当一个死人。稍后,聪明的艾玛对准伊丽莎白也祭出了她慢慢培养起来的理性之刃,用语言揭穿了伊理性的狡计,质问她:“人非得说实话吗?人能不说谎地活着吗?你假装健康,让所有人信以为真,只有我知道你有多差劲。”很显然,艾玛的话已经把伊丽莎白逼到理性的边缘,因为在活下去这个选项中并不包含理性所谓的绝对真诚。在要么活着说谎和要么死着真诚这个不可调和的取舍问题上,伊丽莎白既然已经通过这一声呐喊做出了选择,那就不得不承担起这个选择背后勾连的责任,而不能如之前一样消极逃避。这天夜里,她开始焦虑,对着一张集中营的老照片重新拾起了对生活的感受力和同情心,同时也再次回到了扮演厄勒克特拉的片场。

与此同时,艾玛在梦境中经历了一次精神的洗礼。该梦境可以分为三幕:

第一幕,她的理性自我以伊丽莎白的面目现身,在理性自我的帮助下(伊丽莎白把艾玛的手放在沃格勒的脸上),艾玛扮演了一次伊丽莎白并与伊的丈夫交欢,最后猛然醒悟到这一切其实都是伪装。这次醒悟意义重大,正如伊丽莎白在扮演厄勒克特拉的时候意识到的伪装一样,艾玛在扮演伊丽莎白的时候,不仅意识到自己在扮演伊丽莎白,同时也意识到自己在扮演着一个叫“艾玛”的人。

第二幕,我们看到,艾玛在着装上跟伊丽莎白别无二致,一样的黑色衣服配黑色头巾,我们的主人公对于自己到底是谁这个问题陷入了彻底的错乱。虽然没有像伊丽莎白一样沉默,但她已不再只是艾玛,代表反思性的伊丽莎白成为她人格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同时让她染上了伊丽莎白式的冷漠与无情。在镜头(相同的内容两次重复演绎时,镜头分别对准伊丽莎白和艾玛)的帮助下,从艾玛口中说出的伊丽莎白对自己孩子的憎恶变成了她自己的憎恶,同时这意味着伊丽莎白对未经反思的人类原始自然情感的那种虚假性的摒弃也被艾玛的理性自我所认同。最终,不可避免地,艾玛在半梦半醒的恍惚之间完成了升华,她的脸与伊丽莎白(反思性、理性)的脸合为一体。

第三幕,艾玛依然执拗地拒绝着理性的渗透,她不愿意承认在第二幕所发生的转变,于是开展了她最后一次反击战。这次,她坚持着以护士的形象(假面)出现在理性自我(伊丽莎白)的面前。可是伪装的假面早就已经被理性识破,此刻这种坚持更像死撑。她已不是原来的艾玛,靠生活惯性维持的自然状态再也回不去了。存在的深渊被开启,被抛入自由之中的、处在强大的理性和旺盛的生命力之间的艾玛陷入了癫狂,甚至划破了自己的手臂。绝望之下,艾玛选择奋起,她不可能沉默,也没有选择自杀。她用自己强大的生命意志镇压了理性,不惜使用暴力的手段去抽打伊丽莎白,最终在医院中,她把极度虚弱的伊丽莎白(理性自我)抱在了怀中,达成了和解。

最终,伊丽莎白通过艾玛(直接性的感受力)克服了理性自我制造的逃避而找到自己;艾玛通过伊丽莎白(间接性的反思)克服了感性自我的伪装而找到自己。

作者/沙尘暴

【欢迎交流·禁止转载】

e-mail:[email protected]

wechat:to_the_wonder

 3 ) 镜中的假面

早期的伯格曼 醉心于宗教问题,总是质问上帝的缺席。晚年的他则 更多关注家庭和婚姻这样的现实题材。《假面 》作为 导演 承上启下的 作品, 凝练而抽象地 概括了他 整个导演生涯的 一些基本母题。首先它基本没有早期电影里常出现的基督教元素,而是仅仅化作 开头钉子钉入手掌和 羔羊被放血 这些含混不清的符号, 然后他也把自己 想表达的其他一些东西,比如爱情和亲情的虚伪,很好地融合在了这样一个“人格交换”的 神秘,复杂,暧昧的故事里

Elisabet 代表的是被抽象化了的人类理性,是社会所要求的“人“应该表现的样子,她的职业——演员 也说明了这一点,她一生所做的都是“表演 (act)”—取悦观众,完美但是冷酷。借结尾那段重复了两遍的独白说的,Elisabet 有着作为演员和女人可以拥有的一切,唯独缺少母性;与之对应,Elma 代表的是 有着真切的世俗热情和欲望的人,却也有着本质的缺陷: 她太过渴望沟通。一旦这种沟通得不到回馈,便会暴露自己的软弱

《假面》终其全片 都在表现 人的这两个’自我’ 之间的 种种斗争: 从一开始的 吸引,倾诉,聆听,到后来的 威胁,诘难,羞辱,伤害。 这是人类 最根本的精神困境:一方面,我们渴望形而上的“意义”,但被意义背后的那片宏大的虚空逼疯,崇拜而困惑,如同Elma看Elisabet,一个平凡的护士仰慕一个伟大的演员,一个健谈的常人不懂他人的缄默; 另一方面,我们 享受低级的动物性娱乐,但是又心底里不齿,鄙夷又羡慕,如同Elisabet看Elma,后者有前者没有的 自由率性的,普通人的的生活。 这种“斗争”是我们共同的生存处境,所有人都体会过内心这种撕裂。

从另一个角度说,这两个自我看似割裂却也统一,Elisabet违背意愿生下了自己厌恶的孩子,Elma成功堕了胎却被良心折磨,这种痛苦是普适的。

这场较量的天平最终倾斜,是因为因为后者有着前者没有的武器:沉默。 Elisabet的沉默 是理解 这个电影的关键。 其实在去海边别墅之前 已经借医生之口说出:她作为真实的自己和在别人面前展示的自己有个巨大的鸿沟(There is a chasm between what you are to others and what you are to yourself), 但是只要选择闭嘴,就可以不用扮演角色,不需要再说谎 (讽刺的是,唠叨不停的Elma从头到尾说的都是发自肺腑的大实话)

Elma不理解Elisabet的这种选择,于是只有不断地 表达,暴露,乃至拷问自己。在这种无休止的拷问之下,意义变得逐渐干涸。Elma 就像是一个被吸血鬼 逐渐吸干的灵魂,终究也只能依附于吸血鬼 身上。Elisabet有意志始终不松口,但Elma无法选择让自己不变成Elisabet。也就是说,我们终将屈服于理性,我们永远无法摘下“假面”。

影片有着完美的“对称”结构。囿于同一个时空中,两人的身份逐渐地发生了交换,原本健康乐观的护士Elma 变得越来越虚弱而神经质,似乎成了一个病人。而表面是病人的 演员Elisabet,因为内心精神的强大 而逐渐痊愈(结尾暗示 她重新回到舞台)。两者都都揭开了她们各自的面具(假面),对于Elma来说,她的假面是她 看似无忧无虑的性格,是她幸福的婚姻生活,对于Elisabet来说,她的假面则是她的失语。

在两者的“较量”过程中, 有一个重要事件,最终导致了两人关系急转直下,那就是 Elma 偷读了Elisabet 给医生的信,信里面说 “研究她很有趣”。 这个情节可以被解读为:在人类理性看来,肉身欲望是非常可笑的。这真的是件残忍的事,我们分享 内心最深处 羞耻的喜悦,到头来 只是成为了他人 “有趣的研究对象”。在倾诉完之后,Elma 忍不住抽泣,去拿餐巾纸,这时 Elisabet 脸上露出了 冷笑,这个场景不禁令人齿冷。 这是我见过的对“人类悲欢不相通”的最好注脚。 Elisabet的“笑” 也是本片的一个标志性元素 记得 一开始旁白里解释她最后一次在舞台上突然沉默时,是说“她突然感到一阵想笑的冲动”, 之后Elisabet在病房里 听广播 时也是同样的笑容,因为对她来说,世俗娱乐都是无趣的。

艺术家的冷漠闭塞是一种普遍的困境,这种困境深深地影响了他们的家庭关系,这也是导演喜欢表现的主题之一,《犹在镜中》里的作家父亲,创作遭遇瓶颈,也把自己生病的女儿当做写作素材,《豺狼时刻》里的画家丈夫被奇怪的噩梦侵扰 最终陷入疯狂。

更典型的例子是《秋日奏鸣曲》里的钢琴家母亲,因为完全投身事业而和女儿之间的罅隙难以弥补。本片中有着相似的表达, Elisabet厌恶自己的孩子(中间有撕碎 孩子照片的情节), 影片开头 男孩抚摸女性面庞 也通常被理解为是 孩子渴望母爱。

Elisabet 在全片中除了沉默 和冷笑,只有两次做出了强烈反应,一次是看到电视里的自焚场景,吓得推到了墙角,还有一次是 Elma愤怒的想要拿 热水泼她,她在惊恐中说了个 “不”。我想的比较乐观,我觉得导演在这里要表达的是,理性虽然冷漠,但仍能感知痛苦。但是根据医生之前说的那段话“Life oozes in from outside, and you are forced to react. No one asks it is genuine or not”。也就是说,导演是否在暗示Elisabet的这些 反应也 只是被迫做出的反应,并非真实(genuine)呢? 如果是这样,那这真的是一部彻底令人绝望的电影。

在深奥晦涩的主题以外,《假面》给人一种终极的视听体验//和主旨互动,这也是它令人印象深刻的原因。

首先就是“电影性”,有的电影 想要刻意让人淡忘这是一部电影,但《假面》似乎在始终强调这一点。最显眼的,就是它在形式上的的“对称”,片子最开头便是投影仪的两束弧光灯,逐渐照亮整个屏幕,变成了全屏耀眼的白,结尾 同样的两束灯逐渐暗淡,黑暗充满了屏幕。

那个著名的七分钟序曲,是一系列互相之间毫无关系的 画面的拼贴。 出现的画面基本分为两种 1. 和“电影“本身有关,除了弧光灯,还有拍摄架,摄影机,滚落的胶片,定格动画,默片 2. 预示着衰败,死亡,恐惧,和羞辱。动物内脏,手掌上的钉子,蜘蛛,斑驳的墙壁,铁栏杆,垂暮老人。 在展现这些画面时,也有意地用了一种看起来很人为,很不和谐的方式,比如 吱吱喳喳的背景音,画面没有充满屏幕,墙壁和室外雪景的蒙太奇,距离很近能看到面部毛孔的 特写。 再接下来 可能就是影史上最有名的影像之一,男孩抚摸屏幕上巨大的女性面庞。时而模糊,时而清晰,如同相机对焦,面庞的形象在两位女主角之间切换。

除了序曲,正片中也有多次体现这种“电影性”——一种对在纯粹影像上的技巧,无关情节本身。比如中间一个看似突兀的场景:镜头突然停滞,画面从中间两半裂开,一个类似爆炸物的白色火球状从屏幕中间逐渐蔓延,接下来就是一些无规律的杂音,以及一些序曲出现过的画面,还有一个眼球转动的,能看到纹路的超近距离特写。再之后几秒钟镜头切换到Elisabet在房间里走动,但是是以一种高度失焦的方式。

再比如 Elma以Elisabet的身份和 她的丈夫 对话时,Elisabet就站在一旁。这个镜头里,我们知道Elma和丈夫, 与Eilsabet不在一个平面,后者离我们更近,但是这个镜头却完全没有景深,两个平面都是清晰对焦的。对于近距离拍摄而言,这是违反原则的,所以我们看到会觉得非常假,Elisabet完全像是p上去的

这种“电影性” 揭示了电影的本质 是 影像,而不是一个单纯的被搬上银幕的剧本

从色彩运用的角度来说,《假面》在我看来,是一部最纯粹彻底的黑白电影。许多黑白电影,只是单纯地过滤掉了彩色,比如我们看到森林,还是会知道它是绿色的,看到阳光,知道它是耀眼的金黄,这些本来有色彩的视觉元素 哪怕在黑白片中被呈现,我们也能自然地想象它本来的颜色。 但是《假面》在意象选取上,似乎有意选择了那些本来就是黑白的元素。

最典型的例子,也是我想详细分析的,是两个女主的服饰,从头到尾几乎都是黑白灰三色,从Elma 灰色条纹的护士装,到她出门时的黑色皮质雨衣,到两者都有的 黑色高领毛衣,黑色泳衣,和白色睡裙。 这些颜色不仅在美学上有着简单纯粹的美感,同时也暗示了两者关系与各自情绪的流转。 比如两者最初见面时 都穿了灰色衣服,代表两者关系完全平等,情绪也比较中立, Elisabet 在病房里看到自焚录像 露出惊恐表情的时候,她穿的是白色的病服,象征柔弱。之后 她看到儿子的照片,露出缺少母性的冷酷一面时,给她了一个穿着深灰色衣服的正面特写,背景也是浅灰色,气氛立刻变得阴沉。

到岛上之后。一开始基调非常愉悦,两人在室外采蘑菇,海边晒日光浴,两人也都穿着浅色衣服。当Elma 开始诉说自己过往时,两者的服是一深一浅,预示着两人关系开始变得不对等: Elma 是单方面 示弱的那一方,而表面在倾听的Elisabet 其实无动于衷。 再之后Elma读了信,两人关系破裂,Elma也换上了黑色衣服,还戴了墨镜,预示着她态度变得强硬。

服饰的选取,与整部片子其他 黑白色系的视觉元素 搭配的恰到好处。

比如黑色,Elisabet 最后一次在舞台上表演 突然 沉默,回眸,微笑。 背景一片漆黑,只有耀眼的聚光灯,如放大的星星。 灯光照在Elisabet 的脸上——一张精心修过眉毛,睫毛 和刘海的,戏剧化的面庞,阴影时明时暗,照在她亚麻色的头巾上,凹凸纹理清晰可见。这个场景 美的令人沉醉

比如渐变色,还在医院的时候,晚上临走前,Elma 给Elisabet道晚安,。是一个Elisabet面部特写的长镜头,背景逐渐变得昏暗,她脸上的光泽一点点消失,收音机里放的是巴赫的小提琴协奏曲 (BMV 1042),这让我想起后来贝拉塔尔电影里的一些场景,主人公晚上从小酒馆里出来,走在街上,昏黄的路灯照出他们的背影,配上悲伤肃穆的背景音乐.

再比如白色。影片一开始的场景 就是在医院, 推开灰色的大门,进去一片纯白:白色 光秃秃的墙壁,白色的床单,枕头,白色的医生制服。 中间 Elma 在睡觉,Elisabet 穿着 白色睡裙 悄悄走入房间,床头边上是白色的橱柜和台灯,背后是 洁白半透明的窗帘 随风飘动,这一景象仿佛烟雾缭绕,近乎梦幻,乃至灵异。 第二天 在她们的对话中,Elisabet 否认了这一事件,我们最终也无法得知,这到底是不是Elma的一场梦境。

接下来,突然切换到一片灰色的背景,两人相互抚摸,同时看着镜头。 这是非常违反电影常规的, 一方面,这是一个著名的,所谓“打破第四面墙” 的时刻—— 透过镜头,直接 和观众对话 (目光对视), 这在传统的戏剧舞台 和电影 中 都是被 禁止的。 另一方面灰色作为背景也很奇怪,纯色系的背景 一般会选用黑色,用来突出要表现的东西,比如脸部,一个经典的例子是电影《冷战》。相比之下,灰色则显得晦暗,模糊,尤其还几乎没有打光,两人面部轮廓几乎和背景融为一体。

从剧情的层面来说,这是本片最重要的时刻,因为它代表了两个女主的身份发生了实质的交换:这个夜晚是Elma倾吐了自己的隐秘过往的那晚,也是去送信的前一晚。这个也有一种有趣的方式结束:配合着诡异的配乐,Elisabet和Elma的头 分别向对方侧过去,光线越来越暗直至一片漆黑,暗示角色的交换/融合。 这短暂的几十秒,如同完全凭空插入,与前后剧情毫不相关,和开头七分钟有异曲同工之妙,这 都是伯格曼的“语言”的一部分,是他独特的语法。

这些影像,这些色彩的力量是如此强大,仿佛能够说话,和情节互相映照,互为补充,给人带来一些极为复杂,丰富,对立的情感体验

影片中间有一段很著名,就是Elma和Elisabet 说了她曾经在海滩上和一女两男的4p,短短的五分钟的独白,描写的极为生动,像是身临其境,这是全片最激动人心,最羞耻,最难忘的五分钟。换做一般导演,可能会拍一个倒叙来重现这一幕 (十八禁警告),但是伯格曼没有,他让Elma用语言复述,为了是能解放画面:蜡烛,红酒,窗外是淅沥的雨,天色微亮,这是一个传统的,西式的浪漫场景。 这就是这部电影令人如痴如醉的魅力: 唯美圣洁 可以和 猥亵下流的 交相辉映

片子整体的基调是阴沉晦暗的,但是中间有一段,也可说是唯一一段,打破了这个基调。就是她们刚到岛上的时候去采蘑菇,这个情景非常可爱欢脱,像是两个小女孩放学一起回家,有种田园牧歌般的诗意。 之后在海滩上的场景也是如此,互相看对方手心的掌纹,一起读书,讨论书中句子,背后是松树,拍打着沙滩的海浪。 之后她们关系逆转之后,同样一片海滩,我们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景象,Elma 在沙滩上痛苦地哭泣,之后一个人出神地望着海边,旁边是棱角锋利的岩石。

这是影片另外一对,也是更为普遍的“对立”元素:温暖浪漫 也可以和 残忍暴力 比邻而居,当然,前者是短暂的。 这是伯格曼电影的终极母题:痛苦是永恒的牢笼,救赎是瞬间的解脱。《犹在镜中》里精神分裂的女儿,最后在幻想中看见了上帝——是蜘蛛的模样。《呼喊与细语》里,受尽病痛折磨的Agnes的姐妹,在她死后发现了她日记里回忆姐们三人童年时荡秋千的场景,《处女泉》里,Karin的尸体被她父母挪开,发现她躺着的地方流出了清泉,《第七封印》里,“死神和骑士,跳着庄严的舞步,走向黑暗的国度”。 救赎 因为短暂 而隽永。

 4 ) 他人就是地狱

如果与他人的关系被扭曲,被败坏,那么他人只能够是地狱

其实对于我们认识自己来说,他人是我们身上最为重要的因素

与他人的关系,禁锢与自由,这就是该剧的三个主题

  
无望的噩梦,不是表面上的,而是本质上的

每个梦醒时分都在时刻警惕,两者之间的战争。。。

别人怎么看你和你究竟是谁

一种眩晕的感觉

一种想被最终暴露的持久渴望

希望被看透,被击倒,甚至被淹没

每一个欺骗的谚语,每个虚假的表情,每次苦涩的微笑

自杀?那是不可思议的 你不会那样做

但是你可沉默和静坐,这样至少你不用撒谎,

你可以吧自己封闭起来,把世界关在门外

这样你无需扮演任何角色,做任何虚伪的表情和手势,

你是这么想的,但现实是残酷的

你的藏身之处也并非是密不透风的,

到处都充斥着生活的骗局,你不得不做出反映

没人在乎你是说实话还是撒谎,

那是只在剧院才变得重要的事

或者甚至在那里也不是

为何要沉默,为何不动弹

 5 ) 《看看我,了解我,原谅我》(毛尖)



毛尖


  一九五六年夏天,法罗岛。
  英格玛.伯格曼(Ingmar Bergman),四十七岁,丽芙.乌曼(Liv Ullmann),二十七岁。他们在岛上拍摄《假面》(Persona),公认的伯格曼的最神秘的电影。
  天很热。他们很少说话。白天,丽芙躺在沙滩上,像失去知觉似的躺着。她从来不想他们的将来。她是个已婚女人,丈夫是个精神病医生。他则结过四次婚,有七个子女。从一开始,《假面》的另一个女主角,比比.安德森(Bibi Andersson)就试图告诉丽芙:远离这个男人。十年前的夏天,她和丽芙一样,曾经堕入伯格曼的情网。
  在影片中,比比扮演一个叫艾尔玛的护士,丽芙扮演一个著名的女演员芳名伊丽莎白。伊丽莎白患了失语症,医生建议由护士艾尔玛陪她去海边休养。影片中,艾尔玛说着所有的台词,伊丽莎白则一言不发。渐渐的,艾尔玛依恋上了伊丽莎白,她开始向她讲述自己的隐秘生活,性和恋情。但是不久,艾尔玛发现伊丽莎白在写给医生的信里用高傲的语气谈论“艾尔玛个案”。她们的关系即刻紧张起来,艾尔玛开始歇斯底里并粗暴地要求伊丽莎白说话,把沸水泼在她身上让她说话。最后,伊丽莎白说话了,只有一个词;“Nothing”。同时,艾尔玛做了一个长长的梦,她梦见自己其实和伊丽莎白是同一个人。





丽芙.乌曼

  艾尔玛和伊丽莎白是同一个人。我和比比是同一个人。伯格曼第一次看到我的照片时,也以为是比比.安德森。为了我们惊人的相似,他邀请我们一起进了《假面》的剧组。《假面》完成以后,很多人说那是关于“两张面孔”或者说“一张面孔”的电影,伯格曼很喜欢特写我和比比的脸,有时候,我看着银幕上的比比,就像看自己一样。然而,就像自己无法说服自己一样,比比无法让我离开伯格曼。
  躺在法罗岛的太阳里,我觉得那是我一生中唯一的一个夏天。我和伯格曼沿着海岸线散漫长的步,但不说一句话。我们看海,几小时几小时地看,把彼此看成了海水,还是不说一句话。我是在做梦,如果说话梦会醒的。伯格曼为我拍了很多照片,大家都说我看上去很美,但梦游似的。


英格玛.伯格曼

  丽芙是挪威人,出生于二战前的日本,父亲和祖父先后在战争中死去,她的童年因此蒙受了巨大的恐惧和悲伤,也养成了她在封闭的浴室里寻求安宁的习惯。在法罗岛上时,有一次我把她激怒了,她就把自己锁在浴室里,无论如何也不愿出来。从门洞里,我看到她悲伤地坐在里面,又成了二十多年前那个需要保护不爱说话的孩子。



丽芙.乌曼

  法罗岛在俄国和瑞典之间,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荒凉的地方,它就像石器时代的遗迹。晚上,我们可以在床上看见大海,房子孤零零的,我们孤零零的,我只有伯格曼,他只有乌曼。有时候他睡不着,我就一动不动一声不响地躺在他身边,担心自己会游离他和他挚爱的寂静,担心自己不是他思绪的一部分。我的安全感来源于这种梦一样的寂静。只有那样,他才是我的。
  还属于我的是我从老家带来的狗帕特。她曾经是我从前丈夫最亲爱的伙伴,每天,他从医院下班回来,她就用沸腾的激情和他缠绕在一起。后来,我把她带到了法罗岛,一开始,她就和伯格曼势如水火,看见伯格曼拉我的手就咆哮。所以我和伯格曼只有偷着接吻,偷着亲热。但是不久可怜的帕特就放弃了,她洞察了她女主人的命运在这个男人手里。她便和他与时俱进地亲热起来。五年以后,我和伯格曼分手,我带走了我们的女儿琳,伯格曼留下了帕特。他们一起站在屋门口和我们道别。帕特低着头,为自己的又一次背叛而感到羞耻。


英格玛.伯格曼

  我们从来没有在法律上结过婚,但我在远离尘埃的法罗岛上造那座房子,是打算和丽芙永远厮守的。其实,我甚至忘了问丽芙愿不愿意,我后来也没有问过她。一九七七年,丽芙出版她的自传《变》(Changing),我才了解了一些她当时的想法。当年,她应特鲁尔(Jan Troell)之邀去主演《移民》(The Emigrants),从此再没有回来。
  那一天到来的时候,我们俩谁也没有去说破它,大家都假装丽芙不过到挪威旅行了一趟。她收拾了自己的衣服,但没有收拾琳的衣服,那样做太明显,太像分手了。然后,她离开了法罗岛。



丽芙.乌曼

  我们一起在岛上生活了五年。逐渐的,我发现他任性又自负,他也容易害怕,他年纪大了,他的头发稀疏了,不过,所有这些都不能减弱我对他的尊敬。我知道这就是爱情。
  然而有一天,望着他的背影,我突然泣不成声。我们分手在即,预兆已经降临。圣诞节,我误把烟熏火腿当新鲜肉买回来,烤了一个小时后,端上餐桌,可以想象那道菜是如何令人悲伤。稍晚的时候,我又拿出买回来的蜡烛点上,伯格曼一见蜡烛便脸色煞白,那是葬礼蜡烛。
  他需要一个更从容和更包容的女人。我们分手后不久,我又应邀出演他的《喊叫和耳语》(Cries and Whispers),在摄制组,伯格曼很快便和另一个女演员英格莉.冯.罗森(Ingrud von Rosen)堕入爱河。英格莉成了伯格曼的第五任妻子。我的女儿琳很喜欢英格莉,她喜欢去法罗岛和伯格曼、英格莉一起过暑假。感谢英格莉,她没有扔掉我在法罗岛时所买的东西,书桌还在老地方,窗帘还在,橱碗都在,我过去的岁月还在那里。但是琳说:“你和伯格曼坐过的凳子已经让无数屁股坐过了。”


英格玛.伯格曼

  我做过一个梦,梦见我和丽芙的生活将永远痛苦地缠绕在一起。那是我在法罗岛上的梦,当时我们彼此为对方神魂颠倒。三十多年以后,丽芙来看我,晚上我送她回去。沿着斯德哥尔摩寂静的道路,我们走了很久。那年丽芙六十二岁,我八十二岁,死亡随时会来,人世也早无可留恋。我独身一人,结过几次婚,耗去不少钱,子女好几个,多半都不熟,有些甚至完全不认识。作为一个人,我是彻底失败的。
  不过,沿着斯德哥尔摩的大道,我八十岁的身体变得前所未有地充满渴望。




丽芙.乌曼

  那一刻,我的人生蒙太奇般过了一遍。妈妈说,我在东京的一家小医院出生,当时有一只小老鼠穿过病房,她觉得那是个好兆头;同时,护士弯下腰,很抱歉地跟她私语:“恐怕是个女孩。能不能麻烦您自己通知您的丈夫?”
  在一棵云杉树下,我和我的第一个丈夫浑身沾满了青苔、树叶,我们欢笑,幸福,欢笑,幸福。我们跑去买戒指,因为不好意思,我们跟售货小姐说那是帮别人买的。终于因为伯格曼离婚了,说完再见,他头也不回地走了。我却不停地回头,不停地回……
  伯格曼伯格曼伯格曼,伯格曼的眼睛,他的鞋子,他的工作室,我们的孩子琳,他的睡眠,他对着大海叫……
  我去美国,在好莱坞拍片,在百老汇演戏,伯格曼带着英格莉来看我演出……


英格玛.伯格曼

  丽芙离开法罗岛后,斯堪的那维亚半岛上有一半的记者在问:他们怎么了?当事人一声不吭,报界只好几十年如一日地从我们继续合作的片子里寻觅仇恨:一九七二年的《喊叫和耳语》,一九七三年的《婚姻场景》(Scenes frpm a Marriage),一九七六年的《面对面》(Face to Face),一九七八年的《秋天奏鸣曲》(Autumn Sonata),直到最近二OOO年由乌曼导演的《背弃》(Faithless)。
  我不知道我们合作的电影里藏有多少过去,但我承认,乌曼一直是我最喜欢的演员。她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充满情感,洋溢着凄楚又平常的人世感。《狼的时刻》(The hour of the Wolf,一九六八年)一开始,乌曼的脸呈现在银幕上,观众就在她的眼神中安静下来,准备接受这部电影接受我。她单纯的面孔直接向观众倾诉悲欢,她单纯地感受着生活,在餐桌上跟艺术家丈夫计算家庭收支,嫉妒丈夫和情妇的缠绵往事,关心他晚上的噩梦……评论界经常责骂我的电影冷涩难懂,但没有人骂乌曼迷离,她是人世里的女人,是妻子,是母亲。即使她歇斯底里地呼叫,观众还是喜欢她。
  乌曼让我想起维克多.修斯卓姆(Victor Sjostrom)。修斯卓姆是《野草莓》(Wild Strawberries,一九七五年)的主人公,每次在银幕上看到他的眼睛,他的嘴,他稀少的头发,皱纹覆盖的额头,以及他迟疑的声音,我就感到深深的震撼。《野草莓》因此不再是伯格曼的电影,它是修斯卓姆的电影。他是一个使别人黯然失色的人。乌曼也是。



丽芙.乌曼

  伯格曼却是迷离的。跟他电影里的男主人公一样,他一直游移在现实与梦境,谎言和真实之间,而在他所有的电影里,他都能游刃有余地穿梭不同的时空。其实,他从小就是一个谎言专家和幻想家。七岁时候,他就跟他的同学说,他父母已经把他卖给了舒曼的马戏团,不久他就要去和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汇合,一起浪迹天涯了。他和他父母的关系极其冷漠,他确信当初他们不想要他,因此他不断地提到:“我来自冷冰冰的子宫。”
  但事实是,他整整一生都在寻求他的父母寻求爱,他的电影可以用同一个动作和意念来概括,那就是:寻求。从《夏夜的微笑》(Smiles of a Summer Night,一九五五年)到《秋天奏鸣曲》,从《野草莓》到《芬妮与亚历山大》(Fanny and Alexander,一九八O年),这种寻求的正面表达方式是:《野草莓》结尾,莎拉挽起伊沙克的手,领他走到一片阳光灿烂的林间空地,尘世的对岸,他的父母正向他亲切地招手。情景就像我们在《秋天奏鸣曲》里,向演我母亲的英格丽.褒曼(Ingrid Bergman)所吁告的那样:看看我,了解我,可能的话,原谅我吧!
  而这种寻求的黑暗表达方式是:《羞耻》(Shame,一九六八年)中,夫妇俩在战火中划船逃亡,河上漂流着很多死尸,他们心中也死了很多事情,女人问:“以后我们不能再说话了吗?”而在《傀儡生命》(From the life of the Marionettes,一九八O年)中,彼得做梦梦见妻子被谋杀,但他只是茫茫然说了句:“镜子破了,破片映照出什么?”


英格玛.伯格曼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让乌曼执导我的剧本《背弃》,简单的说,因为她是乌曼吧,一个我认识了四十年的女人。而《背弃》来源于我本人的生活经历,它充满激情,几乎是一种颤栗。乌曼见过这种激情,她熟悉那种颤栗。
  《背弃》的背景是法罗岛,主人公是我。故事是这样的:伯格曼正酝酿一个剧本,关于他从前的一次背弃行为:为了一个女人,他抛弃了一个怀着他孩子的女人。恍惚中,女主人公玛丽安娜出现在他的书桌边上了,玛丽安娜是个成功的舞台剧演员,一个极其丰艳的四十岁女人。影片于是转换到了玛丽安娜的背叛故事:一次销魂的婚外恋所导致的代价。
  我喜欢乌曼的《背弃》。听说报刊上可笑地称它为“伯格曼宝刀未老之作”,记者采访丽芙,问她难过吗,被伯格曼冠了名?丽芙回答说:“难过?怎么会?那是我的特权。”那真是她最我的最高奖赏。
  其实,从丽芙执导《索菲》(Sofie,一九九二年)开始,到后来的《克里斯汀.拉夫兰斯达特》(Kristin Lavransdatter,一九九五年),《私供》(Private Confessions,一九九六年)和《背弃》,丽芙作为导演的天才正海水溢出堤岸。她缓解了我内心的挣扎,缓解了我的眩晕感和悲剧感。我的故事是:被命运结合的人,互相折磨,徒然成为彼此的桎梏。而同一个故事,在她的镜头里,却不在仅仅是关于折磨和背叛。所有的细节带上了回忆的前世之光,女主人公玛丽安娜幽灵般讲述着,作家伯格曼记着笔记,他们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质朴。
  在她的故事里,我感觉我儿时对父母所抱怨的怨恨逐渐消散了。他们也转化成普通的人类,我渴望和他们汇合。



丽芙.乌曼

  伯格曼曾经拍过这样一个细节:墙上突然出现了一张女人的温柔面孔,但是当我们张开双手希冀她的眷顾时,她却困顿地闭上了眼睛。伯格曼的电影因此经常会狡猾地提醒我们:这是电影呐。《狼的时刻》一开头,我们就能听见一个导演在指挥工作的喊声:“灯光——拍摄——”
  很多年前,在法罗岛,内心深处,我一直心怀恐惧地等着这样一声:关闭镜头,拍摄结束。我逐渐地无法忍受那种随时可能降临的离别。
  最后,《广岛之恋》的结局降临了,我在心里对他大声狂喊:“我将把你忘掉!我已经在忘掉你了!你看,我是怎样在忘掉你!看着我呀!”
  看着我呀!看着我呀!看着我呀!

 6 ) 每个人真的是一座孤岛吗?假面的精神分析

看完《假面》记录一下观影体验。虽然有很多大佬珠玉在前,但我还是想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不同的感受。前几个月刚好学习到了拉康的凝视和镜像阶段理论,看完《假面》发现与该理论无比契合,进而通过这种理论来理解这部电影。

先提出两个观点:

1.精神分析最大的发现就是主体的分裂,分裂为意识和无意识。在语言的维度内,这种分裂表现为陈述主体和言说主体;在视觉领域中,这种分裂表现为眼睛和凝视,意识层面上的活动就是一幅图画。

2.“镜像阶段”理论婴儿在6-18个月看到了自己镜子中的形象过程,并指认其为“我”,镜像阶段是“主体”形成的过程。而镜像理论的悲剧性表现在:混淆自我与他人,混淆真实与虚构,认识到自己和母亲不是一体这个事实(恋母情结)

通过以上两点来分析会让影片变得更易理解一些。

影片在开篇和一些蒙太奇段落穿插了孩童隔着镜子去观察、去尝试抚摸另一半的母亲,我想这也暗示了阿尔玛在影片中精神状态的走向。

在阿尔玛的自述中,堕胎给她造成了不小的影响,这个秘密她从未说出,直到遇见了伊丽莎白。相反,伊丽莎白则是在孩子认识到自己和母亲并非一体之后,果断脱离了母亲这个角色。在影片中,阿尔玛和伊丽莎白分别作最纯粹的倾诉者和倾听者,两人开始了精神层面的单方面渗透。 阿尔玛开始把伊丽莎白作为“母体”看待,伊丽莎白也抓住这个机会,进一步影响阿尔玛,把其当做又实验品,重新扮演母亲的角色。阿尔玛因此一步步的混淆了自我与他人,混淆真实与虚构。

影片中后阶段伊丽莎白的丈夫出现了,他不停地对着阿尔玛呼唤着伊丽莎白的名字。这时候精神层面的主观开始影响现实。

结尾处伊丽莎白没有出现,而阿尔玛撩起头发,拿起已经整理好的行李,独自乘车离去。(我认为撩头发是伊丽莎白的精神渗透到阿尔玛之后给阿尔玛带来的精神烙印)

自此两人完成了某种程度的融合,阿尔玛自此带着伊丽莎白的镜像存在下去。

嘿嘿,开个玩笑

总的来说影片的基调是形而上的,运用了大量的特写镜头、人物的重叠构图、双重凝视,直指内心。

最后我想提出一个疑问:“每个人真的是一座孤岛吗?”

 短评

第一次看英格玛·伯格曼的电影。这是一部最神秘、最复杂、最富于哲理性的影片,它的主题灵感来源于斯特林堡的舞台剧《强者》。根据人类的面孔或者说人格面具具有既揭示又遮掩的特征,并通过有声台词和面孔进行互文,重新讨论“俄狄浦斯”情结、血缘关系、阴影原型和人格面具等问题。影像如梦幻般,叙事如忧郁般。伊丽莎白沉默不语与艾玛的喋喋不休形成强烈的反差。两人镜像重合,穿越想象界、象征界,对实在界的认知与把握。伯格曼在完成艾玛的转变与伊丽莎白再开其口的过程中,使用脖颈相交、面孔并列的画面进行隐喻和象征,意味着“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也就完成了荣格的“I+We=Fully I(我+我们=完整的我)"的集体无意识模式。

7分钟前
  • 影人疯
  • 推荐

从《第七封印》《野草莓》至此,没有一次能挤出点滴感悟,每次看完伯格曼,都想找部通俗大片当脑白金补。这部晦涩程度更甚,却有了胜于上述两者的画面,那种无所适从又难以抽离的恐慌和迷幻气息,是神级的视与听浪漫交配的惊人结果,不明觉厉。以及,我就不信演员知道自己在演什么。

9分钟前
  • Ocap
  • 推荐

故事很简单,主题深刻且沉重;表面很平静,底层汹涌而震撼。我也是暂时的失语者,但只是暂时,我还继续说话,因为我无法摆脱现实和人群。

14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力荐

Persona,假面的告白。 她把自我当做他者,把死亡当做生命

17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力荐

2018上海电影节第一弹,放完全场鼓掌,好像都看懂了似的🚬

18分钟前
  • 朱熠
  • 推荐

Stop Talking,沟通从闭嘴开始

22分钟前
  • Over5
  • 力荐

A+ / 私影史TOP3/明明是恐怖片/画面中人物的锐角与钝角关系/人像的仿真、对称与重叠/演员对摄影机和第四堵墙的挑战/胶片的断裂与电影的死亡/像是博格曼精心布局的装置艺术★★★★★★★★★★★★★★★★★★★★★★★★★★★★★★★★★★★★★★★★★★★★★★★★★★★★★★★★★★★★

26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力荐

上影节第一部伯格曼,开头竟然还有伯格曼本人的导赏,惊了。。大师说了两个关键点:1.开头的四分钟很难懂,要当成音乐来理解;2.拍这片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在担任皇家剧院院长时要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内心有太多怒火。也就说所谓的假面和真实的自我。有了这这两句话,相对就好看懂很多了。

27分钟前
  • 余小岛
  • 推荐

必然聯想到《內陸帝國》,但更多想到的是《神祕博士》196集Midnight:一頭有聲無身的怪物藉由複誦人類的話語,一步步變成同步發聲;待怪物比復誦對象更快講出相同的話,怪物就會發動寄身,就此用對方的外貌過活。因為顯而易見地,「她」早已藉由模仿由內而外掠取了對方窮餘的心智,以至靈魂。

31分钟前
  • 焚紙樓
  • 推荐

英格玛·伯格曼代表作,也是其生涯转捩点。影片撕裂了时空,暧昧模糊,庞博多义。首尾迷幻蒙太奇-放映机,钉手掌,内脏,男孩抚摸眼前巨大模糊的女性面孔;沉默与滔滔不绝;美妙的4P独白(忆及戈达尔[周末]);沸水威胁与玻璃渣恶作剧;无缝叠置的脸庞;重复诉说的话语;矛盾;痛苦;语词之虚空。(9.5/10)

36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野草莓之后我就做好了准备不会喜欢这部 没想到竟然这么不喜欢 和支持此片的同学们大撕了一场。我承认这部在技艺上非常高明但恰恰就是这种高明毁了电影 过度的炫技和象征符号堆砌看来真的很对知识分子的口味 加上点越南战争自焚的和尚和奥斯维辛的犹太小男孩就高潮了 但可惜你们没一个人真的care这些人 这些受着苦难的人就是你们北欧中产小资的精神阿片罢了 闭上嘴就沉默了?你张着嘴也没有在说有意义的话。整个片子就像是大型沙盘推演 大型影音思想实验。这跟我非常喜欢的莎翁式的人文主义伯格曼正好相反 disembodied private psychological。可以读小说念诗歌观戏剧甚至看电视都不会比你电影差 伯格曼在66年意识到了新媒体对电影的超越故而将电影完全向前者打开 但不受人完全控制的电影也因此没了/从电影史开头就是要跟电影无关了 直接是对电影的反讽

39分钟前
  • sirius_flower
  • 还行

伯格曼要是都跟这一部或者[野草莓]一样该有多好啊!这一部形式主义完全不输法国佬,虽然主体部分是舞台剧,但是通过伯格曼式的“特写”营造了只有电影才能达到的惊心动魄的效果。当然,根据最新版伯格曼身世的八卦,这部影片完全可以看做是他对得不到的母爱的执念渴求,以及试图给出的解释。

43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从来没有一部电影会让我莫名其妙的去关注和记忆每一个镜头。这是一部很形而上的电影,包括了哲学和心理学。我的理解是一个演员分裂成了两个人在体验生活和对付生活。

48分钟前
  • 私享史
  • 力荐

非常终极的电影体验。视、听、抽象与现实的结合、恣意的剪辑以及演员的演出都非常登峰造极。但同时又想到,伯格曼应该是一个一直试图拒绝、逃避现实世界的人

49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这确实是一部为了电影才能构思出来的电影

54分钟前
  • 1
  • 推荐

一个人若想绝对的诚实,就要有基督和自焚僧人般决绝的勇气,要战胜自己喊“不”的本能恐惧,敢于直视血淋淋的枪口,至少是一锅迎面而来的热汤。可惜,诚实万般不易,恶念却一直蛰伏在潜意识当中从未消失。伯格曼首先是个道德家,他相信伤害和侵犯是天性和本能,而那张假面,未尝不是人类社会的保护罩。

56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两人的关系可看作是所有关系的一个总结和缩影,具有强烈的普世性,痛苦是人生的本质,精神炼狱是最终归宿,当假面脱落,外在崩塌,影像重合,一度无限接近的她们必然再次疏远;电影不是一种记录,而是一种梦幻;“我的电影从来无意写实,它们是镜子,是现实的片断,几乎跟梦一样。”

58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假面双生花穆赫兰道...首先,是受够了西方人幼稚的二元结构。其次,表达不出就捶桌子、就不说话、就一惊一乍、就引老片子、就扎手心、就拍得很美、就调动性爱元素、就激化人物关系,要么歇斯底里,要么用形式放肆厥词,导演真是任性。好的电影超越个人的情绪和境遇,能用一句台词代替一场死亡。

1小时前
  • cl.
  • 还行

搏击俱乐部的大鸡鸡。今敏的精分演员。索拉里斯的海边别墅。穆赫兰道的双女之梦。实体化的心灵舞台。独角戏。极简的布置,室内剧感。海边的奔走长镜。叙事过于碎块化。看的第一部英格玛·伯格曼,太多可作起源性的符号参照解读,先行作个四星基准。摄影让人惊叹,忍不住再加一星。

1小时前
  • 恶魔的步调
  • 力荐

二刷,一刷时颇为懵懵懂懂的想法淡了一点,取而代之是一种无以言语的悲哀。伯格曼的镜头像一双凝视的眼睛,看着这虚伪的世界。伊丽莎白用失语想脱掉假面,来到了与世隔绝的地方,竟然还是带上了新的假面,并把精神上的假面实物化(就是艾玛护士)。人就是如此的悲哀,在不同的时间,空间,虚伪是人的本能。军队用维护和平的假面发动战争,世人用关爱的假面落井下石,最后导演把拍摄架都亮出来,仿佛告诉观众,这一切其实,也是我的假面。最后竟然只有男孩的母恋之情貌似是真的。真是“五蕴皆空”啊,哀哉!

1小时前
  • 粉粿症候群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