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风阵阵1977

HD

主演:杰西卡·哈珀,斯蒂芬妮娅·卡西尼,弗拉维奥·布奇,米盖尔·波塞,芭芭拉·马尼奥尔菲,苏珊娜·亚维科利,埃娃·阿克森,鲁道夫·申德勒,乌多·基尔,阿莉达·瓦利,琼·贝内特,玛格丽特·霍洛维茨,Jacopo Mariani,Fulvio Mingozzi,弗兰卡·斯坎列蒂

类型:电影地区:意大利语言:意大利语,俄语,英语年份:1977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阴风阵阵1977 剧照 NO.1阴风阵阵1977 剧照 NO.2阴风阵阵1977 剧照 NO.3阴风阵阵1977 剧照 NO.4阴风阵阵1977 剧照 NO.5阴风阵阵1977 剧照 NO.6阴风阵阵1977 剧照 NO.13阴风阵阵1977 剧照 NO.14阴风阵阵1977 剧照 NO.15阴风阵阵1977 剧照 NO.16阴风阵阵1977 剧照 NO.17阴风阵阵1977 剧照 NO.18阴风阵阵1977 剧照 NO.19阴风阵阵1977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阴风阵阵1977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在一场瓢泼大雨之中,孱弱的女子苏西(杰西卡·哈珀 Jessica Harper 饰)孤身一人来到德国,前往那里的芭蕾舞学校学习舞蹈。刚刚抵达的苏西看到一位女子从学校的大门里狂奔而出,口中念念有词,随后消失在了雨幕之中,让苏西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她便听闻了这位女子的死讯。  很快,苏西便发现这所学校里的同学并不如她想象的那样友善,她的室友更是一个唯利是图的女人,而苏西结交到的唯一一个朋友,竟然同先前死去的女生是好友。在她的口中,苏西听说了学校里女巫作祟诅咒横行的传言,而接连出现的诡异现象亦让苏西慢慢察觉到,在这所阴森的学校中,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阿加莎·瑞森探案集第四季滑行道无法拥抱的你圣彼得堡,我爱你武士的食谱医怨林中男孩声生不息·家年华葫芦家庭录像带武陵山剿匪记台湾散步我们没有羽翼一路走好虎王归来沙海狂鲨乡野下饭魂婆婆的镯子康斯坦丁猎物2021闽江橘子红夺命水箱假如月老也有KPI风暴(普通话版)最后一间房虚幻罗曼史燃烧的天堂WTO姐妹会广东十虎苏灿之龙战于野苗苗青春最好时蛇梯少年肯尼亚阅读的力量2024李茂扮太子90后青年只有为你神,再多给点时间意大利式结婚龙凤斗银楼基亚拉

 长篇影评

 1 ) 充斥着未来主义美学的神秘主义意大利式恐怖

剧情:至于三部里面都有提到的三个母亲-《阴风阵阵》里面在德国Freiburg舞蹈学院的叹息之母是三个母亲里最强大的,《地狱》里美国纽约旅馆的黑暗之母是三个母亲里面最年轻的和《眼泪之母》里位于意大利罗马废弃的遗迹的眼泪之母三个母亲里最残忍的一位。三部电影都有描述三个邪恶女巫在各地的邪恶阴谋的背景在《阴风阵阵》里苏西曾经请求过一位精神医生,“他告诉苏西站在精神分析的角度,对魔法和神秘学的信仰其实都是精神病的一部分。他的意思是,一切对于外部世界的神秘化、巫术化的解释,其实本质上都源自于人内心的焦虑和恐惧。这样看来,那座分为了上(女生宿舍)、中(教学区)、下(密室)三层的血色古堡其实是女主角苏西精神结构的具象化。而那时而红时而蓝的高纯度色彩,也正代表了她不断变化的内在情绪。(《地狱》和《眼泪之母》也是一样)但如果按照唯心主义说法,他们或许存在于世,很多时候我们都不知道。

场景:《阴风阵阵》在整部电影里的那种霞光异彩的场景和迷幻的电子打击乐以及德国Freiburg舞蹈学院给人的那种像是充满神秘主义的神秘魔法通道一样,大堂墙壁上画满了样式诡异的几何图形体现着一种未来主义艺术,而在神秘感及魔幻感艺术的学院里发生恐怖的事件在当时恐怖电影里算是突破了一种创新,重新定义了充满了未来主义艺术的神秘主义类型的恐怖电影。在《地狱》中继续保持了这种风格的场景,如果觉得剧情方面有点欠缺完善,完全可以把这两部电影当作欣赏艺术画作一样欣赏。上述事件仿佛都是与被邪术和巫术控制的动物有关,无不体现了一种神秘主义风格。

拍摄手法:影片开头前7分钟,使人感受到用一个词概括“神秘”,一切都是未知,一切都藏在表象之后,每一个人都很可疑。在《阴风阵阵》和《地狱》中都是以一种神秘式的方式把角色引出以及故事情节一点点引出,让人不禁觉得主角在如此庞大神秘的地方是如此渺小。但在《眼泪之母》并没有一直延续这种手法,而是开始跟随时代的恐怖电影暴露式展现给观众,因此受到很多批评,但这种跟随拍出来的却比当下的恐怖电影手法和角度高明,也是很成功的。

神秘主义式恐怖:电影中剧情方面及其场景和杀人场面都运用一种具有神秘主义和巫术的方式,前面已经谈过了场景和剧情了因此在这里谈一下杀人场面。 1. 例如盲人钢琴师在中央广场被一种神秘力量笼罩,但却没有现身,而是控制了钢琴师的狗咬死了自己的主人。 2. 在《地狱》里,收藏家在扔宾馆的猫时,下水道的老师成群的爬到收藏家身上,并不断的撕咬。 3. 在《眼泪之母》里女主开始被狒狒追的场景。 这些场面都是一种被女巫的神秘巫术控制的动物进行杀害。

 2 ) 皮囊之下

同样 意大利的阴风阵阵 同样不是一部恐怖片 而是艺术片 如同所有真正伟大的恐怖片一样 其都不是恐怖片 或不止于恐怖片 其总想表达一些别的 更深层次的东西 此片 没有一丁点恐怖的感觉 反倒如同参观了一场欧洲意大利或德国 横亘在古典和现代之间的艺术展 过于艺术化和设计感的 配乐、灯光、色彩、构图 始终使这部片 无法让我产生任何恐怖感 而只能使我产生审美感 一部恐怖电影 它努力试图营造恐怖 却产生了让你产生了艺术美感 不知道该说他是成功还是失败? 或许是作为 文艺片的成功 和作为恐怖片的失败 但无论如何 不得不说 他是老欧洲电影艺术 一场后现代式的伟大的实验 这个世界上 总有一些艺术品 形式>内容 审美躯壳>思想实质 甚至它本就没有实质内容和思想 只是为了探索或实验 某种新的表现形式 本身 空洞的审美而新颖的虚无 有价值吗? 我想 这部披着恐怖外表的纯艺术片 或许可告诉你答案

 3 ) 欣赏恐怖片需要结合语境

第一次听说阿基多的名字是在朱诺,朱诺和孩子未来的父亲争论阿基多究竟是不是血浆片大师。假期安排了去意大利学习,所以某天突然想起该看部意大利电影学习几句意大利语,脑海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就是阿基多的阴风阵阵。 说实话,刚看完电影,并没有受到什么惊吓。毕竟作为一部古老的恐怖片,很难带来巨大的恐惧。电影剧情基本在意料之中,看起来最为柔弱的苏茜打败了坏人并最后逃离了危险。血浆毫无真实感,撕咬钢琴师的导盲犬由机械装置代替,略微生硬。后期配音的意大利语台词增添了一丝诡异(下载了英文配音的版本,比意大利语配音更加怪异)。 我喜欢这个片子的色彩。砖红色的建筑,鲜红到不真实的血浆,暗红的葡萄酒。大量的运用红色和蓝色对比,加上黄色绿色衬托出诡异气氛,应该算得上经典。 如果说阴风阵阵给我带来最大的影响,应该是我从阴风阵阵中我学习到了一件事,欣赏恐怖片需要结合语境。我不是很喜欢看恐怖片,尤其是有关于宗教的恐怖片,因为看不懂。过去的我认为恐怖片很无聊。大部分还算出色的恐怖片都有一个“好结局”,也就是说我从观影一开始就知道主角一定可以活到最后。习惯于站在局外人的角度来看恐怖片,很难被精心安排的桥段吓到。 直到前段时间我才明白我一直以来对恐怖片的看法是错误的。这个假期在威尼斯住在Don Orione Institute。这个建筑最早的时候被Don Orione 买下用作儿童福利院,后来变成了一家慈善性质的技能学校,直到现在变成了一家教会旅馆。入住的人并不是很多,出于好奇心,我在夜里对这个地方进行了全面的探索。走廊里没有人,灯光昏暗,就这样在走廊里漫无目的的走,突然眼前的人影把我吓得一愣,他比我高的多,面无表情,十分可怖。仔细一看是一座圣母像,和蔼的女性形象。没错,在这个建筑里每个角落都有不同的圣母像,墙上挂着Don Orione的肖像。然而这使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惧。当我第二天和同行的伙伴说起这个建筑的可怕时,他们都不以为意。这使我突然明白过来,我之前完全不了解电影背后的背景,或者即使了解,也没有亲身体会过。我觉得日本恐怖片远比美国恐怖片要来的恐怖一些,现在想来可能是由于文化差异,自己受东亚文化的影响,更能理解日本恐怖片的恐怖之处,而从未在美国生活过,即使了解一点美国文化,也不知道美国恐怖片哪里恐怖。 至于这部阴风阵阵,灵感来源于欧洲宗教和女巫文化,如果不是有这样的机会亲身深入当地,可能永远不会体会到这部电影除了画面以外的精妙之处。 看来我还该多走走。

Don Orione Institute

Don Orione Institute

 4 ) 一些分析作业

阴风阵阵作为Argento的女巫三部曲其一,标志了他从传统铅黄(Giallo)电影向恐怖(Horror)题材的转型。电影涵盖了化身,隐形术,诅咒,女巫等超自然元素,将其与典型的铅黄电影(凶手的动机通常出于精神疾病等自然因素,以杀人狂,连环杀手为典型)区分。形式上,Suspiria传承了铅黄影片在配乐,场景设计,摄影以及灯光风格化处理的常规特性和技巧,并精湛地加以运用。

配乐 Score

迷幻摇滚风格原声音轨奠定了70年代意大利铅黄/恐怖类型的基础。同一旋律及其变调(主旋律音轨 theme score)通常在主角走向危险,或作者蓄意营造悬疑氛围时响起。此外,影片对环境音或特殊音效进行夸大式处理。如在危机时刻,风声和脚步声被放大。这样的音效处理不仅有助于渲染氛围,而且协助了电影的叙事。

场景设计 Production Design

ItalianGiallo/Horrorfilms通常追求高反差色彩,其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场景设计,可视为此类型对德国表现主义时期恐怖电影形式上的传承。和表现主义类似,意大利恐怖电影的室内场景中通常采用结构分明的直线元素,利用门框,窗框,阶梯等物体压缩画面的视觉维度,将角色囚禁在有限的空间中。步入彩色电影时期的意大利电影获得了在场景色彩上创新的空间。撞色,对比色被大量运用。某些特定场景刻意强调色彩的单一性,画幅中的颜色被简化至两到三种,在Suspiria中,舞蹈学院大厅的墙壁全部为鲜红色,地板由黑色,红色和白色组成。这样的设计极具冲击力,为电影增添了超现实氛围,与配乐相结合,呈现视听上的精神污染。

风格化摄影

主要体现在高反差色彩打光(chiaroscurocoloredlighting)技巧的运用。这种打光技巧具有引导性,与现实主义时期的自然光,和好莱坞的模拟自然光打光方法相反,意大利铅黄/恐怖题材影片运用色彩饱和度高的光线,提升人为造光的存在感,制造出一种脱离现实的氛围。Suspiria中大量运用红蓝对比色灯光,有时,画面的背景光全部为同一种颜色。这种高风格化摄影风格带来很多影评界的争议,但是它有助于强调角色的困境,并制造一种绝望的氛围感。

 5 ) 意大利“铅黄电影”与“未来主义艺术浪潮”对比分析

在意大利电影史上,遍地丢弃着新电影类型的尸体,它们在某个时期破空而出,短暂繁荣,然后迅速消散。唯新现实主义之后,意大利有两种类型的电影相当长久,在影史上成其独特类型和风格。

一类是以赛尔乔·莱翁内为代表的“通心粉西部片”,大约在1964年到1975年间,意人共拍出了近四百部“通心粉西部片”,其中莱翁内的《镖客三部曲》成就顶峰,也成就了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一骑铁马纵横在西班牙荒原上的英雄形象。

另一类则是更为暴烈、更重感官的意大利恐怖片。由于素材大多来自当时黄色封面的犯罪、色情小说,也被称作“铅黄电影 Giallo Film”,这是意大利最具邪典色彩的电影类型。意大利“铅黄电影”出现于六七十年代期间,以犯罪、神秘、惊悚、恐怖、色情、杀人狂为题材,极尽血腥、色情、暴力之能事,对死亡过程有着写实描绘的癖好。

赛尔乔·莱翁内的好朋友达里奥·阿基多是令“铅黄电影”声名远扬的导演,1977年他拍出了大名鼎鼎的《阴风阵阵》,将恐怖片上升到了极度风格化、艺术化的高度。片中肆无忌惮的狂热光影、舞台剧般的超现实色彩和哥布林乐队妖气冲天的电子配乐,令到阿基多有资格站在70年代的世界恐怖片势力——约翰·卡朋特、大卫·柯南伯格、布莱恩·德·帕尔马、大卫·林奇的队伍当中……

狂躁症与“未来主义”运动

二战后,意大利的经济复苏很快达到顶峰,开始回落。从1960年开始意大利经历了横跨20年的经济危机,失业率激增,社会冲突此起彼伏。1970年极左翼恐怖组织“红色旅”成立,爆发了多起袭击杀人案。连前总理阿尔多·莫罗也被绑架撕票,社会上人心惶惶。

世界范畴,越南战争愈演愈烈、欧美爆发的各种女权运动、性解放运动、嬉皮士运动,无一不对传统伦理观产生了巨大冲击,在这些林林总总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恐怖片作为挖掘人心阴暗面的电影类型获得了最有营养的文化土壤,应运而生。

未来主义

与6、70年代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相类似的另一个时间节点,是意大利在20世纪初叶诞生出“未来主义”这个文艺流派的时代。这个流派出现在一战前,最初只是一个文学、诗学上的主张。战争期间,未来主义全面辐射向音乐、绘画、建筑、电影等领域,波及欧洲,前后兴盛20年。到今天我们已经很少提起这个流派,甚至会把它跟科幻混为一谈,然而根据当年一位文艺批评家的说法:“今天一切的艺术形态,都呼吸着未来主义的空气。”

从各种迹象看来,《阴风阵阵》,正代表了达里奥·阿基多对未来主义的致敬。

开场,在哥布林乐队鬼魅刺耳的电子乐声中,我们看到一位少女从一片诡异的粉色灯光中出现。

狂风暴雨的一夜,女主角苏西·邦妮乘坐出租车穿过荒林。而当苏西终于到达了她的目的地,一座巴洛克风格的血色古堡时,突然从古堡内闯出一个表情惊惶的少女,她在朝着门内的什么人大声叫唤,然后不顾风雨,匿进了黑暗里。

达里奥·阿基多在短短7分钟内向观众展示了一种高度的神秘。一切都是未知,一切都藏在表象之后,每一个人都很可疑,而暴露在这四伏的恶意之中的,则是一位和观众同样一无所知的少女。

叙事一转,我们看到从古堡中跑出来那位少女,她出现在一座装潢奇特的旅馆。

就在这个旅馆的房间里,少女遭到了残忍的杀害,一只长满了毛的手在少女娇嫩的皮肤上捅进一刀又一刀,凶手甚至采用了极其吊诡的手段,将旅馆天花板上的五彩玻璃击碎,让少女的尸体从房顶上垂下来,所有的光影、色彩和线条都极富形式感和表现性,恐怖的氛围以几何感弥漫在电影的空间里凝而不散。

旅馆大堂墙壁上画满了样式诡异的几何图形,与我们所熟悉的任何一种装饰风格都不太一样。所有的圆形都不是正圆,甚至不是规则的椭圆;

没有等边三角形,也没有规整的菱形,所有的边角都像利刃一般支棱着…… 再加上难以言表的古怪红色与黄色搭配,整个空间呈现极具攻击性,让人异常不舒服的感觉。

这种造型风格正来源于未来主义绘画和建筑的激进传统。

1909年2月意大利诗人马里内蒂在《费加罗报》上发表《未来主义的创立和宣言》一文,标志着这项运动的诞生。在《宣言》中,马里内蒂全盘否定了传统的价值,以一种彻底决裂的态度抨击历史与政治,“文学从古至今一直赞美停滞不前的思想、痴迷的感情和酣沉的睡梦。我们赞美进取性的运动、焦虑不安的失眠、奔跑的步伐、翻跟头、打耳光和挥拳头。”他们甚至认为,“艺术,说到底,不能不是暴力、残酷和邪恶的。”

在未来主义绘画中,具体的形象被彻底抛弃,对速度的追求使得未来主义画家狂热地使用扭曲变形的线条和高反差的色彩,摈弃所有和谐和对称的构图,其目的就是要挑战人的视觉。

未来主义绘画中的线条与图形
《阴风阵阵》中的线条与图形

未来主义绘画偏爱尖锐的三角形,后来在1916年马里内蒂和几位艺术家又发表了《未来主义电影宣言》,提出电影应该是“色彩与线条的交响乐”。1917年意大利前卫艺术家Anton Giulio Bragaglia依照未来主义的主张拍出了35分钟的短片《Thais》,其中就大量运用了三角形。

Thais · Anton Giulio Bragaglia

身处在尖锐图形之中的女子,仿佛面临着被某物穿透的威胁,暗藏着对失贞的恐惧。一切都是不安稳的,然而女子对于这种危险毫无觉察……

《阴风阵阵》将这份恐惧化为了现实,少女的头被凶手撞向玻璃窗,尖锐的碎片在她的脸上留下了道道伤痕;

一把尖刀戳向少女跳动的心脏;

跌落在天顶彩色玻璃上,少女的身体正正从一面三角形玻璃的中间穿过,然后悬挂在半空。

一片从天而降的碎玻璃,又将地面上另一位少女的脸一分为二。

尖锐尖锐尖锐,杀死人的,不是尖刀,就是玻璃碎片、狗的利齿、剃须刀,与此相对的,总是女性浑圆的身体、浑圆的脸蛋、浑圆的乳房,在锐物面前不断逃避、不断受伤……

以未来主义将人体抽象、将运动几何化的立场看来,《阴风阵阵》一片中的杀与逃、杀与被杀的故事情节,其实可以无限抽象为三角和圆在运动中所呈现出的对立关系——三角总是向着圆心,是攻击性的;而圆总是在旋转、彷徨……

与Giacomo Balla在这张画作中混乱的螺旋造型相似的,阿基多用成捆的铁丝圈作为困住人、让人无法逃离的陷阱。

隐形的女巫和不存在的世界

当影片进入后半段的高潮时,画面的光影和色彩每每毫无预兆地进入超现实,感受到致命威胁,逃跑过程中经过的学校走廊,闪烁着不可思议的红光。

照在人物背后,无法判断来源的绿光。

过于夸张的冷暖色对比。

其实从故事的角度,《阴风阵阵》的结局是很容易令人大失所望的——一切都是一位死而不僵的女巫捣的鬼。导演在罗马的大街上找来了一个90多岁的妓女扮演了这个女巫。当苏西终于找到了这个罪魁祸首,并打算杀死她的时候,女巫略施小计,让自己变得隐形了。

“隐形”让我不禁怀疑起作为大Boss的女巫存在的真实性——影片中段女主角苏西曾求助于一位精神科医师,他告诉苏西,站在精神分析的角度,对魔法和神秘学的信仰其实都是精神病的一部分。

他的意思是,一切对于外部世界的神秘化、巫术化的解释,其实本质上都源自于人内心的焦虑和恐惧。这样看来,那座分为了上(女生宿舍)、中(教学区)、下(密室)三层的血色古堡其实可被看作是人类精神结构的具象化。而那时而红时而蓝的高纯度色彩,也正代表了不断变化的内在情绪。

俄罗斯抽象艺术先驱康定斯基曾在他的《论艺术的精神》一书中提到,写实主义绘画的问题就在于细节太多,令人注意力分散的地方也太多,使观众没有办法领会到艺术家最为核心、最为直接的情感变化,他因此将他眼中的世界抽象为线条与色块,红就用大红,蓝总是深蓝,每一种颜色对应着不同的情绪特征,并通过一定的节奏形成组合。他称之为“视觉交响乐”。

康定斯基的抽象艺术

在大卫·林奇的作品里,影像成为了幻想的舞台。而《未来主义宣言》则说,电影应该作为人的“非真实重构”,“物的戏剧”——让我们尝试着这样来看待这部《阴风阵阵》,整部电影唯一真实的,只有那弥漫在空气中的恐怖,而贯穿全片的主角其实并不是苏西,也不是女巫,而是那交替变换的抽象光影,造型古怪的几何线条,和铺陈在影像背后那呼啸尖叫的音乐。

——————————————————

本文首发巴塞电影APP,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引用、洗稿

合作、约稿、勾搭请私信~~

 6 ) 先锋

1.故事是简单,但叙事结构没有问题。 2.三个神秘死亡故事各具象征意义,令人耳目一新。 3美的不光是色彩,画面,还有人。而且这种美感和恐怖美学相叠加,个性十足,先锋有派。

 短评

这片子也就卖卖场景,但我要屈尊去买么?笑话。阿金图的灯光打得最恶心,跟他妈舞台剧似的

8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较差

如果以能不能吓到人来评判,这部电影你想给多低分都行。我直接看睡着了……如果抛去这个,去看影片的摄影,音乐,我觉得都很有特色。不过剧情上设置还是觉得略有问题,之前完全不知道有什么好吓人的只见一群人自己吓自己,就会感觉好假,虽然后来解释是巫术的缘故可以补这个窟窿。

11分钟前
  • 生活万岁F小二
  • 还行

marvelous mise-en-scene. 可惜主演是塊木頭

13分钟前
  • Cpt. 切尔卡西
  • 还行

必须肯定的是,阿基多是铅黄电影十分细腻的一个导演。我们评价一部电影,不管是从技术层面还是精神内涵,都不应该离开时代背景、历史维度。之所以不觉得《阴风阵阵》恐怖,很大原因是因为八十年代后恐怖片进行了技术的尝新,而我们接触到的日本、泰国、欧美的恐怖片大多有鬼,所以对《阴》没有完成共鸣

14分钟前
  • 野野
  • 还行

华丽丽的,视听一流

15分钟前
  • Orchid
  • 还行

配乐虽经典,但也吵得我耳朵疼,看完感觉还有种「余音绕梁」的耳鸣感。个人不太喜欢这种表现极端、神经兮兮的作品。铅丝那段设计蛮酷的。

20分钟前
  • 不懈不戒
  • 还行

一个精细结实、色泽极度艳丽的塑料盒子里的无趣奇遇。形容俏丽,肢体夸张,一窝惊群的老鼠。光、液体、固体全是塑料,一开场就断篇,表演过多、高潮堆砌显出故事贫乏。美国人这个身份完全乱入,讲罗马尼亚语才对,片中所提希腊零对应。诈尸吓到人。个人不爱,数影子已经刺激不了我。 两星半。

24分钟前
  • Superhat
  • 还行

大银幕重看太加分了!开场杀人段落堪值满分,充分开拓空间的利用值,将一扇窗的恐怖效应发挥极致——低处打光,视角从内切到外,特写拉到远景,个体被置于恶魔之手的绝望感不由让人屏息凝神。美术很惊人,工整而繁复的墙壁图景是乱心智的晕眩和内心外化的投射,炫目色块的视觉冲击让眼睛全程处于充血状态,血色氤氲,深蓝冰冷,骇人惨绿,以及略显温暖的橘黄,用色彩打造一座血迷宫;构图奇巧见心思(尤其是钢琴师被杀的俯瞰镜头和暗夜逃生段落),几何图像构成的背景凸显学院内诡谲的气氛,黑暗之屋的设置也算前瞻,毕竟这是1977年的片啊!电子配乐独树一帜,夹有中东的神秘气息和哥特的深重沉郁,与表现主义风格相得益彰——白布和墙上的影子即使手法老套,仍是看不厌。

29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它的配乐太经典了,配合着舞台化风格的布景,浓烈的色彩构建了一个神秘的危险世界。电影开始的前十几分钟太经典了,以至于结局显得有点蛇尾。我最爱的10部恐怖片之一!★★★★

30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要能在影院看一定很棒吧。阿金托在这部电影里,很多方面都很过,并以此达到恐怖效果,舞台式的灯光、视觉风格强烈的置景、音效以及配乐、表演等都是如此。

34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3年后重看】阿基多的巅峰之作,个人心目中的恐怖片十佳之一。高度形式化,巴洛克风格的布景,浓烈鲜艳的配色与布光,哥布林电子乐队的精妙配乐,片头的杀人镜头已成恐怖片史上经典段落。导演对镜头运动与构图的把握也十分出色,几乎每帧都能给人强烈的视觉刺激,值得反复观赏的杰作。PS:2021.11.6.大光明 4K修复版重温,依旧是无上震撼的视听体验!(9.5/10)

35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尽管有着粗糙的语焉不详,但用光和声效实在太野蛮了,生凿出一片腥风血雨。

38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不怎么恐怖惊悚,但是在同类片中比较另类出名。导演很好的借鉴了希区柯克的故事模式和库布里克的画面布局,而且很有意大利舞台剧的本土气息。配乐够潮,女主也抢眼,在那个年代算是不错的片子了。

41分钟前
  • 老泰瑞
  • 还行

過時,一點也不恐佈,但可看到很多後來B級恐佈電影的技法,故事真是狗屁不通到以為導演和剪接師啪了丸一樣,Dario的裝飾風格,人工化(又簡陋)的場景製造出一個世界可以自建邏輯,Dario 還是保持了一定「電影的魔力」,很懂得戲院空間為何物(想不到為何不在電影院看),電子配樂加持,反正大家進場都是為了聽一眾女角在依嘩鬼叫,要叫得慘無人道觀眾才看得人高高興興,Jessica Harper 拍攝時已經是28歲,但一張與年紀不合的娃娃臉,大眼晴和演出方式,這可能是電影最迷幻之處。作為70年代的午夜場產物,究竟當年放映情況是怎樣,往往我們自以為對過去電影能了解,而忘記了電影身處的時空,觀眾和場域如何生產出來,更好奇電影被「經典化」的過程,寫這麼長不是電影本身沒有什麼好說,就正如你吃四川菜,麻辣得非常妙,但舌頭麻到沒有自覺,多吃會壞肚子呀.

46分钟前
  • 何阿嵐
  • 还行

配乐可以说是“精神污染”级别,汉斯季默都会沉默。很适合万圣夜观看。

47分钟前
  • 大密度蓝
  • 还行

阿金图的字典里绝对没有“收着”这个词,一准备吓人就把画面整个泼成血红色,一准备杀人就起唯一一句主题曲(其实另一部夜深血红在这方面好像还更夸张一些),这种电影还看啥剧情,跟着导演和粉丝一起high咯,他自己都解释不清楚嘛😂可能也是因为这样结尾才显得有点搞笑。电影里的墙纸好好看

49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四刷,母亲三部曲其一。1.所有热衷于收获惊吓与刺激的恐怖片影迷都不该对《阴风阵阵》抱有任何期望,比之单纯的“恐怖”与血腥暴力呈现,阿基多的创作着点更倾向于“焦虑”和“紧张”的营造及渲染:近乎灼眼的高饱和度色彩运用;前卫实验的哥布林电子配乐;有如奇幻童话的巴洛克建筑群(致敬德国表现主义);狂风/暴雨/尖叫/疾步,繁复且噪耳的音效配乐,皆急且重,以排山倒海的视听轰炸持续鞭挞观者的神经上限。2.标识性的升格镜头与高空俯冲时的高速运动镜头(同《恐怖歌剧》);视角转接作用于叙事和氛围的铺陈及延展。3.在影片三处凶杀场景中,都以置入悬念开场、感官冲击收尾;红蓝灯光混合出现,形喻势力矛盾的两面对立。4.心理疾病、神话双解:学校或为苏西精神结构的具象化,色彩则是跌宕起伏的内在情绪映射。(9.5/10)

50分钟前
  • 糖罐子.
  • 力荐

虽然是阿基多代表作,但以现在看还是有点过时了。过度视觉风格化,剧情扯蛋,女主神烦,结尾早能猜到。不过归根结底,它对后世恐怖片的影响仍存。

55分钟前
  • TheAnglesWept
  • 还行

导演是仆人,一条毛手!

58分钟前
  • strongman
  • 推荐

天花板掉虫子的桥段特适合拍成伊卡璐广告

59分钟前
  • 达斯佛™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