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 第二季

已完结

主演:安东尼奥·班德拉斯,克蕾曼丝·波西,亚力克斯·里奇,萨曼莎·科利,波比·迪瓦伊,罗伯特·席安,大卫·威尔莫特,詹迪·莫拉,查理·卡里克,塞巴斯蒂安·罗奇,阿德里安·席勒,威尔·基恩,艾斯琳·弗兰乔茜

类型:综艺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8

 剧照

天才 第二季 剧照 NO.1天才 第二季 剧照 NO.2天才 第二季 剧照 NO.3天才 第二季 剧照 NO.4天才 第二季 剧照 NO.5天才 第二季 剧照 NO.6天才 第二季 剧照 NO.13天才 第二季 剧照 NO.14天才 第二季 剧照 NO.15天才 第二季 剧照 NO.16天才 第二季 剧照 NO.17天才 第二季 剧照 NO.18天才 第二季 剧照 NO.19天才 第二季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这世上谁的故事最迷人?当然是万里挑一的“天才渣男”!

文章属于红颜秀原创,禁止抄袭!

去年,红颜秀曾经为大家介绍过一部非常“特别”的美剧。

由一向擅长打造自然风光、山河壮丽景象和自然界五彩斑斓的生物和风景的国家地理频道,

推出了一部关于那位人类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天才的美剧——《天才》

人类历史上最聪明的天才,爱因斯坦

在我们固有的印象中他睿智博学,有一头不羁的银灰色卷发;

眼睛里既有孩子般的纯真也有大师的深沉历练,这是一个有童真又智慧的老顽童、科学家。

而《天才》第一季的播出,却完全打破了我们固有的思想:

第一集一出场就是和秘书滚黑板,展现了一个我们固有思想中完全不同的爱因斯坦。

可谓是老当益壮的典型。

三条支线交替展开,

年轻时空有一身天赋尚无成就的爱因斯坦,不被周围的人理解的年轻科学家,一个讨人喜欢的纯真又较真的少年;

中年时的爱因斯坦,和大多数平凡的中年人一样他也经历着动荡的生活,国家分裂、婚礼上遭遇着七年之痒。

即使他是一位足以伟大到被人类史铭记的科学家,

但不能否认的是,他在婚姻生活上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渣男

老年的爱因斯坦,虽然功成名就却仍然为国家的动荡安危、种族矛盾问题以及正房和小三的纠纷烦恼着。

在我们印象中,他是一个只醉心于学术、改变着人类命运的伟大科学家;

而其实,这样一位科学也同样食着人间烟火,有自己缺点和常人难以忍受的恶习,

这部剑走偏锋,展现着“天才”不为人知的一面的《天才》第一季,

一经播出就收获了豆瓣8.6分、imbd8.4分的高分评价。

《天才》第二季首集也在前不久开播了,

而这次已续订的第二季会聚焦在著名的艺术家:毕加索,Pablo Picasso;

剧集执行制作Ron Howard在访问中表示:

尽管毕加索已经是家喻户晓的名字,但很多人都不知道他的作画动力、有什么困恼过他,

以及他是如何经历动荡下,成就自己的伟大艺术。

作为家喻户晓的艺术家,

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作为反战宣言几乎全世界人民都知晓这幅现代主义的著名画作。

超现实主义的现代画作,粗犷奔放的线条,对比度强、给人以视觉上强烈震撼的色彩运用。

毕加索的画作成为了当代艺术的先驱人,

并且在1999年12月法国一家报纸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中,他以40%的高票当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十个画家之首。

而毕加索更让人津津乐道的则是:

不像著名的画家梵高、高更等等,他们往往在生前创作了超越整个时代水平的画作,却并不受人赏识;

在生前他们穷困潦倒食不果腹,而在身后他们的画作价值不菲、他们早已成为艺术界的传奇人物,

但是他们却再也看不到自己曾梦寐以求的这些场景。

而毕加索则完全不同,

他不仅是艺术家中少有的“赢得生前身后名”,受到同代人和后代的顶礼膜拜;

他和同时代各位女艺术家、模特、摄影师之间的恩爱纠葛也成为很多粉丝津津乐道的话题和八卦内容,

一位艺术家,既是一位大师也是一个有着卑微过往、有陋习有自己喜怒哀乐和犹豫的平常人。

《天才》第二季和第一季一样,

依旧是由少年、中年、老年三线交织展现出毕加索丰富的一生。

少年年轻时的毕加索,并没有我们想当然的辉煌时期的功成名就和万人景仰,

这个普通的青年人,也和我们一样有着急于成功的焦虑和窘迫的资金问题。

作为一位有才华又有天赋的年轻艺术家,

他不羁的画着风尘女子们的“果”体、完全不拘泥于老师提出的光影、构图的要求,自己创作着即将领先于时代的现代主义画作。

为了拿到去巴黎的门票,只能画一幅自己根本不喜欢的标准老牌油画去赢得评审们的喜爱,

又因为捉襟见肘的资金问题满怀着希望和抱歉的对父母说“可是我没有足够的钱去巴黎。”

相信命运的安排,固执的认为是因为自己的祈祷导致妹妹生命所死亡;

也曾想过逃离纷繁的人世间,和朋友在乡间以天地为被子草地为床,因为一床突如其来的大雨和自己内心的不羁,

又一次固执的要发光发热,希望自己的画作被全世界所喜爱。

贫穷,不得已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向上爬;有才华和天赋,却不被身边的众人赏识;

有些悲观主义和命运主义,将自己的失败归功于命运不怀好意的玩笑,无可奈何的抱怨着;

依然也有着天才的自信和自大,为了特立独行,改掉自己平庸的名字,叫自己“毕加索”;

画离经叛道的画作,即使身边人嘲笑着自己的作品,依然有年轻的勇气说:

“我以后一定会成为最伟大的艺术家”。

这仿佛不是那个离我们距离甚远的大艺术家毕加索,而就是每一个正在年轻或曾年轻的我们。

因为贫穷和尚未出名为了生机和温饱只能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却依旧坚信自己一定会成为人群中最闪亮的那一颗星。

虽然毕加索一直以知名艺术家闻名于人世,但是故事从他年轻时的经历展开就给我们一种亲近感,使我们了解一个更加真实、有着人间烟火气息的毕加索。

年少成名终究是少见之事,即使是当代最伟大的艺术家也曾经历过被人嘲讽的辛酸和捉襟见肘的贫穷。

而成年后的毕加索,也并不像传闻中的那样因为自身的才华和知名就无忧无虑。

他也会为了是否要愤然与纳粹愤然抵抗有可能因此丢掉自己优越的资本家生活而挣扎,早已被众人当做神一般有天赋的艺术家也会担心,

“如果有一天,我再也创作不出这样的画该怎么办?”

在想起自己飘散在巴黎各地的画作时,他想起的是自己年少时因为贫穷被雨水打湿的作品。

慢镜头缓缓移动,在无情降落的倾盆大雨中,那些五彩斑斓的画被雨水冲刷最终汇聚成了一滩毫无生机的污水。

即使是功成名就,即使创作出了引领全世界艺术风潮的画作。

作为天才艺术家的毕加索,依旧思考着、痛苦着,不再是年轻时的急于和解决温饱,而是更深刻的关于:

战争与和平、信仰与利益、对艺术枯竭的恐慌、以及对年轻时贫穷的难过又对年轻时那回不来的冲劲和热情的怀念……

这不是我们印象中不食人间烟火,不疯活不成魔,下笔如有神的天才艺术家。

这就是一个我们身边中一个平凡的人类,年轻时迷茫、遭遇挫折,中年时动荡、面临选择,成名后深沉、依旧思考。

当然天才的一生,总是和平凡人走的道路是不同的。

他的不羁与特立独行是比现实主义的真实,更加吸引人更加浪漫的地方:14岁时,就在风尘之地画“果”体女性;

在画室里与当中权威顶撞,我一定会成为伟大的艺术家;

成名后,拥有众多的妻子和情人,在绘制《格尔尼卡》时其中一部分灵感竟然来自两位在自己面前柔弱娇媚的情人,互相之前争风吃醋时的厮打;

在第一集的结尾,毕加索说出了一句将艺术当做生命一般燃烧的激情又热血的台词——

“可是毕加索,艺术没有生命重要。”

“对我而言,它比生命更重要。”

在这世界上,茫茫人海中六十多亿人中,谁的故事最吸引人?

当然是那些被上帝宠爱过,满腹才华、如金子般闪光的艺术家。

他们也有自己不堪的陋习、也有过关于贫穷、尊严的困扰,以及在人生拐点处面临的难以抉择的选择,

他们就是我们。

但他们也有被上帝恩赐过的天赋,和因为自身不懈努力达到的成就。

在人类历史上,他们成为茫茫人海中人人皆知的那一位。即使我们无法成为他,但我们依旧可以欣赏他的故事和人生。

红颜秀向大家强烈安利这部关于大艺术家毕加索的《天才》第二季,

有平凡人的痛苦挣扎,也有天才的肆意挥洒,还有纪录片频道特有的壮丽大气的光影与镜头语言的运用,

你一定不能错过!

- END -

往期文章回顾

HBO的女侦探日剧,毁了“神探夏洛克”!

这部韩国10年来最恐怖的电影,虽不合格,却吓哭了我!

除了“复联3”,五月电影太尴尬,国产无亮点,外片被剧透!

9集神剧太好看,前半段各种魔幻,后半段各种反转!

《西部世界》结束了第一季的磨唧,开始了残暴的欢愉!

 2 ) 有感而发

天才都是那么风流,与爱因斯坦几乎同时代的毕加索,同样经历过二战,一个选择逃到美国,另一个选择保护自己的作品与纳粹斗争到底。还有我一直比较好奇毕加索是如何从现实主义过渡到抽象主义的!

看完之后,毕加索的人生每次转折或者每个代表作都代表着一个个女人,而且最后回顾一生的重要人物这个情节很棒,要是毕加索能画下来更是一个巨作!总觉得毕加索毁掉了一个个女人的一生,但同时也成就了多拉和Francioce的事业。为她们惋惜的同时也佩服毕加索能有这等的魄力、魅力和精力。我也看到有评论说毕加索不是个天才。依我看来,世界上每个人都是天才,只是有的人因为环境没有或者没机会表露出来,世界上公认的天才都是幸运的,不乏有爱因斯坦这种智商超高的。

毕加索和爱因斯坦的共同点就是敢于打破现有的规则,破旧立新,只是两人的领域不同而已。

总的来说,毕加索是伟大的,他的画作有些我自己欣赏不来,但他开创了现代艺术的新流派,丰富了我们的艺术生活,为艺术进步做出伟大贡献!

 3 ) 毕加索和那些赐予他灵感的爱人们

有人说天才的成长历史,大抵都是一部渣男的成长史。在看了那么多的书本后,我越来越谨慎的去对一个人和一个事情作出自己的非黑即白的判断,因为艺术是复杂的,相比而言政治是简单的非黑即白,但是艺术是即非黑也非白的,对于艺术家的解读就更要谨慎的多,小心翼翼的敲下这些字,生怕他老人家在地下暴怒,出来和我来一场斗牛比赛。

天才剧照:毕加索

以前听过很多人对于毕加索的解读,有人说他心机,如果将自己的绘画炒到天价,有人说他贪色,见到一个爱一个,有的人说他冷血,自己的第一任妻子即将离世的时候,他依然无动于衷的在作画。所有的这些解读都是带有强烈主观色彩和个人主义的,我决定不接受别人带给我的片面认识,自己翻开看bbc的剧集《天才:毕加索》,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剧,风景宜人,情爱场面也足够的到位,将人的欲望演绎的淋漓尽致,文学创作需要经历,艺术的创作也需要灵感,在过了模仿的阶段后,就要自己找寻带给自己灵魂冲击的人,情人们开始陆续登场了。由于毕大叔的情人们实在太多了,一个手指头数不过来,本文只挑选三位留下深刻印象的爱人来做阐述。


一/ 门不当户不对的爱情注定无法幸福和长久

第一任妻子:olga

毕加索在遇到olga这位俄罗斯的贵族之女之前,已经谈过两次的恋爱了,一个是水性杨花的费尔南德,一个是告诉他费尔南德给他戴绿帽子的爱娃,在毕加索最贫穷的时候,爱娃陪着他一路走来,最后因病去世,爱娃也见证了他从一个穷小子到小有名气和积攒了一定财富的过程。

一次偶然的机会毕加索去意大利观看芭蕾舞剧,人群中最耀眼的女芭蕾舞演员吸引了他,她是俄罗斯上校的女儿,毕加索在当时已经小有名气,很快就用自己的自信吸引了olga, 而他泡妹子的手段也相当的简单直接,我想给你画副(裸)画,在当时有谁会拒绝毕加索这样的要求呢,而olga也并非池中之物,她笃定了毕加索能给她带来奢侈的生活,自己也可以成为人中人。毕加索的心机也并非简单,他可以借此步入上层社会。

毕加索和olga合影

然而不搭就是不搭,olga极力的追求荣华富贵,爱慕虚荣,固守着俄罗斯上层社会的雍容华贵和尊卑秩序,她要求毕加索也同样如此,但是天性烂漫,出生中下家庭,读书都要靠叔叔救济的毕加索怎么会能忍受这样的生活,他最后搬了出去。他在很多作品里都暗示了他和olga婚姻的破裂,如下方的《手持尖刀的女子》。

《手持尖刀的女子》


二/不是所有人都必须围绕你转 ,你是毕加索,so what? 你是太阳吗?

毕加索曾说,在我的心中,谁也不会占据真正重要的地位,对我来说,女人就像飘浮在阳光里的尘粒,只需挥动一下扫帚,它们就得飞出门外。在感情世界里,毕加索霸气甚至霸道,他希望所有的女性都围绕他转,做他的模特,给他源源不断的灵感,给他生孩子,无时不刻满足他的欲望,但是fraciois是一个意外的例外,这位女性把他向灰尘一样,一扫而过。

毕加索为francois创作的肖像

franciois出生一个富裕的家庭,父亲从小就教育他像个男孩子一样,在海岸边推她下海里,教育她不可以相信任何人,希望她努力成为一个律师,不过上世俗的生活。他父亲一开始就强烈反对他和毕加索有任何的交往,甚至因为此狠狠的打了自己的女儿,她独立自由,极为聪明,攻读法律,是毕加索所有情人里最难搞的一位情人,为了追求到他,毕加索使出浑身解数,最终走到了一起。

franciois为他生了两个小孩,克劳德和帕洛马。婚后几年,franciois在和友人的谈话中对于自己的生活产生了疑问,是否自己就该这样过一生,为人妻,照顾他的起居,满足他的欲望和需求,放弃自己的事业和追求,自己的外婆生病都没有时间去看,而毕加索对于家庭事务不管不问,甚至在她要去巴黎出差的时候也百般的不乐意。她独立坚强的性格,让她最终逃离了毕加索给她的人设,也是毕加索一生中唯一将他抛弃的女子,而她的创作天分也是丝毫不让毕加索半分的。

两人生活照

离开后,毕加索对franciois还是抱有幻想的,他希望她能回到他的身边。francios希望毕加索能给他们的孩子设立信托基金,为未来做好打算。却发现因为两个人没有结婚,孩子连毕加索的姓都无法继承,托律师去问毕加索,天才给了一个建议,让她和现在的丈夫离婚,和他结婚,这样两个孩子就可以得到他的姓名和财产,在她痛定思痛和丈夫提出离婚的请求后,第二天她却在报纸上看到了毕加索和第二任妻子结婚的新闻,她一怒之下写了一本关于她和毕加索的书《Life with Picasso》(与毕加索共同生活的时光),全球销售超过百万本,尽管毕用尽法律手段,也终没能阻止书的出版. 此书极大激怒了毕加索,他从此跟他们断绝关系,并剥夺娘仨的财产继承权。

《女人,花》


三/为你哭,为你笑,为你而孤独终老的dora

毕加索的朋友这样形容dora: “她的明目,清丽得像春日的天空”。一九三三年,毕加索在骚人墨客云集的拉丁区“双玛格”咖啡馆看到多拉,惊为天人。五十四岁的他仍不知什么是“天命”,找朋友介绍结识了朵拉。那是dora已经是一位才华横溢,风姿绰约的摄影师和画家。

可能是毕加索天生的本性,dora终究是一个被毕加索抛弃的妇人,在哭泣、忧郁和孤寂中渡过了漫长的岁月。她死后,毕加索的的“哭泣的女人”拍卖到百余万美元,她画的毕加索也以八十万美元卖出。但她守着和毕加索十余年生活遗留下来的残迹,在清贫中渡过了余年。这位年轻、聪明、有才识、说得一口高雅流利西班牙语的朵拉,成了他征服的对象。

1939年正值毕加索绘画的枯干期,他需要新灵感、新活力。同时,她也完全被毕加索的天才、自信、强烈的性欲和偶尔流露出的温情所主宰。最终多拉不由自主地作了无条件的奉献,走进一段毁灭性的恋情。奇怪的是,很有才智的朵拉陷入这毁灭性的关系中,越陷越深而不能自拔。毕加索对朋友说:“我不爱朵拉”; 对朵拉说:“我爱你是因为你像个男人!” “你并不美……就是会哭!”于是朵拉放声大哭,毕加索就再继续画哭泣的女人。毕加索和多拉这种时晴时雨的关系,持续了六、七年。一九四二年毕加索画的朵拉已精疲力竭,两人关系破裂。

哭泣的女人

世人很多批判毕加索的玩世不恭,总是喜欢提及他情人数量之多,甚至把他和莫奈的专一忠诚对比,我觉得我们无法用世俗的眼光评判这样的一位天才,所有的创造过程也是他不断认识自己的过程,这是艺术最高的意义,也是最低的意义。这仅仅是人的癖好,不是什么崇高的事,也不是什么低廉的事情,是人的自觉,自识,自评。

毕加索曾对版画家朋友Jacques Frélaut说:“如果我是一个鞋匠,我希望成为做鞋最多的一个。” 他还自信地说:“给我一个美术馆,我将填满它。”创作的数量对于毕加索而言好像成为自己艺术家的自尊的一个重要指标。毕加索在大约75年(享年91岁)的创作生涯中完成了四万五千多件作品:约1,885幅绘画、1,228件雕塑,7,089幅素描、30000副版画、150个速写本、3,222件陶瓷作品;还有大量的书籍插图、铜版和挂毯。他的儿子克劳德说:“我们得租下帝国大厦来装所有的这些作品。”

第一张自画像和最后一张自画像

世界上什么事情最可怕,一个天才下起苦功来,实在可怕极了。

 4 ) 花忆前身·毕加索长女玛雅讣告

1997年,年轻的古巴作家约斯说:“我们并不刻意逃避政治,但我们都觉得只写政治太窄化人生了。我爱女人,米谢和安格也是,光写女人就写不完呢。”

假如毕加索生前能听到这番话,恐怕会有知己之感。他是法共党员,画过《和平鸽》与《格尔尼卡》这样的政治之作,但他一生中最大的激情来自女人——就连《格尔尼卡》都是看到两个情人打架才有灵感画完。他有过两任妻子和五位长期情人,露水情缘更是不可胜数。对他来说,一个女人就是一段创作历程。

不过,毕加索的缪斯女神不限于情人,他为长女玛雅画的画就不比任何一位情人少。剧中玛雅所占篇幅不长,却是毕氏子女中唯一一个贯穿始终的。幼儿时期她用小手乱涂乱画,父亲说她是个天才;童年时她看到城墙上吊着处死的士兵,父亲知道后,抱着她剪布娃娃来安慰;少女时期,她踩在父亲的脚背上与之共舞;长大成人后,她又帮忙照顾父亲与别人生的孩子,还劝他珍惜孩子们的母亲,怜取眼前人。

上期《经济学人》为玛雅写了讣告,我翻译如下。文章提供了一些剧里没有的细节,感兴趣的可以看看。原文附在译文后,翻译上请指正。

原文第四段第八行说毕加索画里的玛雅with a cloth doll in her hair,而流传最广的画作中,娃娃都是在玛雅怀里。所以我猜想,要么毕加索确实为玛雅画过“头发里有娃娃”的画,要么作者把hand错写成了hair。

·孩子的眼眸

毕加索长女玛雅·维德迈尔-毕加索,于2022年12月20日逝世,享年87岁

1944年巴黎解放两周后,9岁的玛雅·毕加索来到父亲的画室。这种机会很难得,因为这个家庭颇为复杂。父亲没有跟玛雅及母亲玛丽·泰蕾兹·沃尔特一起生活,他仍与奥尔加·霍赫洛娃保持着婚姻关系——玛雅和玛丽是他不为人知的另一个家。有阵子母女俩就住在他家几乎正对面的公寓里。父亲还有个情人叫朵拉·马尔,玛雅不喜欢她,唯一一次见到她就是在画室。站在那副《格尔尼卡》旁,看着画里扭曲的身体和受惊的马头,玛雅吓哭了。父亲画下两个情人大打出手的样子,黑白鸽子关在笼子里。女人打架给了他灵感,他高兴得不得了。玛雅觉得父亲没心肝,但他对自己还算宠爱。他说玛雅是“小凤尾鱼”,让他体会到了生之欢愉。

格尔尼卡

父女俩常常见面。毕加索会接玛雅放学,带她去塞纳河边散步,并捡一些鹅卵石做成小娃娃。(他为玛雅做过纸娃娃和布娃娃,以鹰嘴豆为头;还把展览邀请函折成纸鹤。)他也带玛雅去咖啡馆听乐队演奏爵士乐。不过最大的乐趣还是去画室看他画画。毕加索作画基本不让别人看,玛雅却可以在旁边一坐数小时,看他像跳舞一样踮着脚走向画布,叼着烟画上几笔,然后再像跳舞一样去远处,思考接下来该怎么画。巴黎解放后,玛雅第一次进画室,两人坐在一起画画,然后毕加索把画挂在晾衣绳上晾干。他将玛雅的画与自己的挂在一处,就好像女儿的作品与父亲的同等重要。

1944年 毕加索与玛雅

从毕加索那里,玛雅知道了什么叫“时刻心怀艺术冲动”。这样有时候很烦。吃晚饭时,父亲会突然叫她保持表情不许动,然后冲去找纸笔或笔记本,捕捉她的姿态与神情。对她来说,父亲作画的那些片刻漫长如永生。有次父亲画下她脖子上围着餐巾纸的样子,然后送去展览。玛雅不知人们会作何评价,甚觉尴尬。有时她不敢承认父亲是个奇怪的画家,于是跟别人说他是油漆工。

玛雅的母亲玛丽,一张平静、苍白而美丽的脸

毕加索对人脸最感兴趣。1927年,他在地铁站外邂逅玛雅的母亲玛丽,一张脸平静、苍白而美丽,他瞬间被打动了;玛雅出生后,他对女儿胖乎乎的小脸欢喜宝爱。女儿也是他的缪斯女神。毕加索为玛雅画的画比其他子女都要多,而且不比任何一位情人少。玛雅学会走路的那个雪天,他以柔和的粉彩为她作画,女儿那双粉色小靴子他保留终生。在他笔下,玛雅或者头戴羊毛帽,或者怀抱布娃娃,或者情绪低落地坐在桌旁。玛雅能从每一张画中认出自己。不过在那些画里,她的四肢要么萎缩,要么奇形怪状地伸出去;眼睛从脸上滑下来,辫子僵直,肤色怪异。有幅画是她举着绿色的网,红蝴蝶正要飞入其中,她嘴巴大张着,牙齿都露了出来。父亲在玛雅的水手帽上署名“毕加索”,仿佛女儿是他的私产。某种程度上也的确如此。玛雅继承了母亲的金发蓝眼,除此之外,她与父亲的样貌非常相像。毕加索把自己也画成支离破碎的小人儿,坐在玛雅的玩具旁,神情严肃。

玛雅举着绿色的网,红蝴蝶正要飞入其中

父女亲情是双向的。1935年玛雅降生,她的到来使毕加索沉寂多年的灵感再次焕发。毕加索14岁那年,妹妹因病去世,为了纪念她,毕加索为女儿起名玛丽亚·狄·拉·康塞普西翁。女儿冲淡了丧妹之痛。看到玛雅出生后突然不动了,毕加索急忙给她拍水,唤醒她、为她洗礼。玛雅慢慢长大,开始学习绘画。父亲热切地观察她,一边指导她画画,一边学着用孩子的眼光来看世界。他为女儿制作涂色本,一起在厨房把素描本画满——公寓里只有厨房暖和。毕加索说,他花了四年才学会像拉斐尔一样作画,而要学会像孩子一样画画,则需要一辈子。

玛雅与娃娃

玛雅不仅是毕加索的灵感来源,而且渐渐成了他的守护神。毕加索把自己拥有的一切都当成保护罩:每一张纸、每一样物件、甚至落在画作和工作室地板上的灰。玛雅母女的爱给了他最坚定的保护,尽管毕加索一再背叛,但她们依然爱他。他把自己的指甲和头发送给玛雅,以防有人用这些东西给他下咒;他不敢面对死亡,没立遗嘱就过世了。毕加索信任玛雅,他知道女儿能处理好一切。

玛雅肖像 毕加索绘

毕加索信任玛雅,虽然父女俩早已在岁月流光中渐行渐远。他最后一次为女儿画像是在她18岁生日前。之后玛雅去西班牙上学,成了歌手约瑟芬·贝克的助理;1960年与一位海军上尉结婚后,她和父亲再也没说过话。父亲的声名无所不在、令人窒息,玛雅开始强调家族父姓“鲁伊斯”,她三个孩子都姓鲁伊斯-毕加索。毕加索于1973年去世,留下一大笔财产未经分配,还有大约45000件作品需要编目、认证、获得许可、审慎捐赠并加以保护,玛雅自然而然扛起了责任。打了七年的官司后,她与另外两个非婚生的弟弟妹妹都获得了遗产。然而,她与同父异母的哥哥克劳德在认证问题上冲突渐增。2012年,哥哥成立了“毕加索管理委员会”来负责认证工作,玛雅被架空了。

毕加索与玛雅

她对此事惊愕不已。虽然女儿戴安娜(艺术史学家、策展人)一直支持她,但被人取代的遭遇还是令她心痛。她真心觉得这项工作应该由自己负责:她靠本能就可以判断一幅画是否出自父亲之手。这不仅仅因为她童年时一直陪在父亲身边创作,还因为,只有她才懂得父亲笔下那些性感的静物曲线——那是母亲的身体曲线;也只有她才明白,那幅描绘母亲坐在红色扶手椅上梦到爱人的《梦》里包含着巨大的爱,这份爱创造了玛雅,也重塑了毕加索。在父亲所有画作中,玛雅最爱这一幅。

1932 梦

 5 ) 目前最好的艺术家传记

学画二十余年。看得出来下了编剧导演有很大的野心,不仅仅想拍出一部纪录片记录毕加索的生平大小事,更是拍出了如何了成为艺术家的过程,在创作中的痛苦,矛盾,迷茫,对未来的不确定,周遭的不理解,不同理念产生的文人相轻。

“我们应该像前看,而不是捡前人的面包屑。”

这不就是王希孟么。这才是年轻人应有的精气神。去他妈的经典 去他吗的大师。我有我想画的,没有我不敢画的,未来是我们创造的。

还有面包屑这个梗。以前是没有橡皮擦的。所以都是拿面包当橡皮用。所以面包屑是大师觉得不好擦掉的垃圾。还是骂得蛮狠的。(可惜现在大众审美连面包屑的审美都没达到。还是要感谢那两次运动 一次毁了过去,一次毁了未来,认真来说,中国的美学教育大概落后了日本欧洲300年了吧)

guillaume快死的时候见到毕加索问道 还记得我们的使命吗 毕加索说“the perpetual subversion of the moral order”回到了他们第一次见面时说的话,看到这里真的觉得拍得神了, 一群一无所有的年轻人为了这句简单的话背离安逸的生活与家庭,在不知道未来的黑暗里战斗,穷尽一生。最终他们成就了我们整个现代艺术的开端。

看了一堆剧评 说人家渣的。殊不知一夫一妻制是拿着忠贞爱情包装下的经济体制。估计以你们的智商很难理解这句话吧 看不懂也正常。现实版买椟还珠。心疼导演编剧

--所有的伟大 都源于坚持。无论多么的痛苦 挫败 孤独。

Without great solitude, no serious work is possible

 6 ) 毕加索当然不是渣,除掉画家身份,他只是一个普通人.

毕加索当然不是人渣. 在我看来人性之复杂之矛盾是超出文字所能描述的.他没有杀人越货没有强抢民女,所有的感情都发生在你情我愿的基础上,至于大多数姑娘的情伤,都只是彼此的选择而已,人就是得为自己的选择付出相应的代价.

前段时间,看完国家地理拍的《天才》第二季,讲画家毕加索,想基于这部10集电视,主观上聊聊关于人生的一些看法。

不得不承认,毕加索应该是为数不多,实现人生最大化,且不压抑天性的人。应该是大多数男人也包括女人,渴望达到的状态。

首先他高寿,活到了81岁,在那个时代是非常高寿了。生命如果有质量,还是要追求能够达到的最大长度。

其次事业有成,他热爱绘画,将其最大的热情投注于艺术,又有超前的艺术认知,并且改变了绘画原有的模式和形态。他绝对不是第一个觉得绘画不应只是记录和描述,不应只是透视、光线和色彩的人,但他是第一个将绘画和表达艺术完美结合的画家。他非常大程度的影响了一代人和后人,令同时期的很多画家相形失色,连同称得上天才的马蒂斯。我个人还是蛮喜欢马蒂斯的!

同时作为一个艺术家在生前就可以收获盛名和财富,并且可以享受到名利带来的便利。比起郁郁不得志的梵高,他简直是时代的幸运儿。

除了早期不被认同,因为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形态而焦灼不安,郁郁寡欢,但他生活一直不算穷困潦倒。一个是毕加索家境还算可以,家人也支持他的绘画事业。虽然有分歧,父亲希望他成为一个教画画的老师,最好是大学老师,安稳又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而毕加索是希望自己可以成为画家,大画家。除了他家里支持,他早期的画虽然卖的不贵,但还是有人买。早期不是很多人都可以看到他作为大画家的潜质,但是大家都能够看到他的绘画天赋。只是那时候很多人都没有想到,他们的好朋友毕加索会成为世界举世瞩目的大画家。

他感情经历丰富,喜欢就追,厌了就换,从未压抑自己。

毕加索一生经历无数女人,除了一夜情的,跟他纠葛几年,在他生命中留下姓名的妹子,都曾深爱过他。

他喜欢过淡漠疏离有故事的女孩,也喜欢温柔细心可以照顾他的妹子;他会被女孩的矜持高贵所吸引,可又受不了她的管束和礼教;美丽听话的女孩总是让人流连,可是平常琐碎的日子,又让他抓狂;他需要新鲜感,需要刺激,需要创造,他爱绘画胜过其他任何事情,于是他又迷上了一位有着极端性格特质的超现实主义者,可是那曾经令他着迷的特点,在不喜欢的时候都变成缺点;当然,我们总是永远喜欢年轻漂亮聪明的女大学生,而这位女大学生也是唯一一位主动离开毕加索的女人.当然,年老的时候,我们需要有人照顾自己,找一位崇拜自己的人,事无巨细帮助晚年的自己打理一切事物。

他爱女人,更爱绘画,但是幸运的是绘画爱他,女人更爱他。

试问:毕加索这样的男人,如果追求你,你会答应吗?

我想我会的,首先艺术家浪漫、有趣、情话动听,加上他的艺术天分,感官体验肯定优于常人,透过他的眼睛看世界一定是相当有意思的,但是要潇洒一点,随时准备抽身。

问:活成毕加索你愿意吗?

作为个人来讲,他应该是非常成功且自由肆意的,如果抛开所谓道德,我也希望仅有一次的人生可以活成这样,成就最大化,用力去爱,被人爱,不爱了就分开。也正因为和年轻女人交往,不但延长了他的艺术生命,还延长了他的青春期,热烈充盈的青春感。

但他确实实实伤害了很多人,包括自己的孩子。他的感情开始是炽烈的,但是结束也快,结束之后基本自私冷漠。所以,他身边的女人都不是很幸福。但幸福本身就很难强求.

同样他也没有真的就这么开心快乐.首先是精神世界里少有人能和他契合,他时常会觉得寂寞。他希望他的女人可以一直爱他,且不离开他,但是他自己却任性周旋于各种女人身边,加上他不屑于处理调和这些矛盾,最终不欢而散,也让他觉得难受。他喜欢生孩子,可是却疏于照顾他们,觉得这样麻烦琐碎会耗尽他的创造力。可能是真的,也可能不是真的。平常人认为最要的家庭孩子,在他看来远远不是。这有错吗?这也没错。但是显而易见,孩子和他关系并不好。所以,你得到什么,你也会失去。可是你不贪婪,你就不会失去了吗?好像也不一定。

成功肆意如毕加索的一生也很难说一生幸福快乐,当然他可能也并不在乎。但他的一生绝对抵得上一句:人生得意须尽欢。

那种家庭幸福,晚年含饴弄孙好不热闹的,都是少数人。而且这样的生活也是牺牲了某几个家庭成员的自由意志的。而且即使你拥有奉献精神,克制自己的欲望,安分守己为一个小家,也不一定能够拥有这样简单的幸福生活,或者你拥有了这样简单的平凡,也很难从心底说一句:我好幸福。知足和欲望最难两全。有人说人要知足,我希望是真的知足而不是内心麻木后的无法改变。

所以最难的是,人可能没有最好的生活方式,但是我肤浅的人生还是渴望追求快乐多一点和多点自我实现。

 短评

2018.09.30 ~ 2018.10.04时间线过于复杂,但确实增加了可看性,还塑造了一个不是悬念的悬念(毕加索太太是谁)。七老八十的部分最有意思。

10分钟前
  • 小悬子
  • 推荐

什么玩意,两集不能再忍了。ps:只有硬核科学家才能算作天才。

11分钟前
  • 狐卿۩
  • 很差

还是很疏通的,许多事实。。对天才的判定,也很正面和人性化。

15分钟前
  • 骨亠
  • 推荐

艺术是解释真理的谎言。 希望那些评论者好好的认真看看这位艺术家的故事,而不是一个劲的八卦评论他的作风问题,也许这样你们才能从中知晓艺术家的使命是什么。

18分钟前
  • 颓丧猴
  • 力荐

是不是天才多渣男,一生中被无数的女人包围,最后的大团圆看得很泪目。

21分钟前
  • 白亦桃
  • 推荐

非常棒的电视剧

26分钟前
  • 大表哥
  • 力荐

天才总是孤独的。临死前他眼前晃过的那些人,就是他的人生他的传奇啊。

27分钟前
  • 蓝色波丽露
  • 推荐

摄影挺好的,拍的很流水账百度百科体

30分钟前
  • 傅尔曼
  • 还行

毕竟他是毕加索啊 他渣他浪都成立 那些中二台词换个普通人说只会收到白眼 演员都演得挺好的

34分钟前
  • Mo
  • 推荐

天才,就是一心要让自己陷入绝望,而让周围的人陷入不幸的元凶。他人甘心为他赴汤蹈火,但他却觉得别人是自由作出的选择,自己不用负担任何责任,而他确实是对的。

37分钟前
  • 纯Jun
  • 推荐

毕加索路转路黑

38分钟前
  • t0psh1t
  • 推荐

三观崩

41分钟前
  • 海遨
  • 力荐

好疯狂,毕加索的经历是否本身就是异于常人?他的绘画能力毋庸置疑,凡人的能力本身就不能和他匹敌,但是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大师,也离不开他的传奇成长。他的本领,他的人格,他的头脑,成就他自己,叹为观止。整个人物很真实,用很多话语与办法收获同伴和女性的信任,欺骗吗?背叛吗?渣男吗?披荆斩棘罢了,不这么做,他能成为吗?艺术家都是需要慕斯,更需要恶魔,去激发,去挑战,去超越自己,毕加索正是这么一路往前走,不停往前走,只往前走,才爬到山顶,才成为那万中无一。不可能要求大艺术家德艺双馨,就像不可能要求大恶人一定虎毒食子,因为这不是他的事,一个头脑清醒,价值观清晰,明白自己人性的人,不会受困于表面的规则,一定会挖出属于自己的道路,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管是大艺术家还是大恶人。

44分钟前
  • Wawayi
  • 推荐

做爱是为了作画,作画也是为了做爱,妻子情人皆可抛弃,唯有艺术不可辜负,毕加索睡过的少女中,弗朗索瓦兹是潇洒小姐本人了,女人还是要有主见要有事业,棕发的芙蓉真好看,青年老年两条线交织乍看凌乱琐碎,看久了觉得时间跳跃衔接起来甚是用心

45分钟前
  • 突然粉碎
  • 推荐

用打乱时间线的方式展示了毕加索的一生,天才艺术家或许都在某一方面有点严重的欠缺,毕加索对待爱人、亲人的方式简直自私爆棚,可就是这样一个人,总有源源不断的女人被他的才气或者财气吸引,努力让自己成为他下一个缪斯和下一个弃妇。两任妻子都是不懂他艺术情怀的女人,这也算是种天大的讽刺和报复吧。

49分钟前
  • touya
  • 推荐

受不了了,没有一个画画的正面镜头就算了,演员都是第一季的,反胃反胃!

50分钟前
  • 胡痴儿
  • 很差

剧终时候大家的释怀让人动容 虽然是毕加索想象出来的 说明在他心里也渴望所有的爱 《天才2》像《1》一样 演员选的很用心 与历史事迹容貌非常相似 主角年轻的容貌与年老的容貌也非常吻合 看着不会突兀不会跳跃。整部剧让我想起一个名词:萝卜,花心大萝卜。

51分钟前
  • Lucky Lee
  • 力荐

剧本写的是不错,但最大的问题就是班德拉斯就是不像毕加索。总有一种浮夸粗浅的气质,绝不像一个创造了20世纪新艺术的领航者。

53分钟前
  • 昊子
  • 推荐

英雄功业水分太多,只有艺术才是人生的救赎。看了三集,了解了一个不同的毕加索,难得有这么好看的片子。

57分钟前
  • 马丁
  • 力荐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作者:静下心来(来自豆瓣)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3736602/令我印象最深的剧中人,反倒不是主人公毕加索,而是毕加索的第四任夫人(他称她过毕加索夫人,但没有结婚)弗朗索瓦丝,除了毕加索本人,她是这部剧集中唯二最成功的人了,她人生后半程成长突破了毕加索的阴影,离开毕加索后俩人有两次尖锐的法律对峙,第一次毕加索利用她对两个孩子的爱而狠狠的报复了她的离开,第二次则是她主动挑战这位巨人并获得成功,并获得了他的尊重和爱(那段法庭之后的毕加索致电话给她的对话),最终收获了她绘画事业和人生旅程的完美成就。

60分钟前
  • 静下心来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