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骨头

HD

主演:赵有亮,倪虹洁,尹昉,黄轩,黄幻,果靖霖,雷汉,陶冶,毛阿敏

类型:电影地区:内地语言:普通话年份:2014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蓝色骨头 剧照 NO.1蓝色骨头 剧照 NO.2蓝色骨头 剧照 NO.3蓝色骨头 剧照 NO.4蓝色骨头 剧照 NO.5蓝色骨头 剧照 NO.6蓝色骨头 剧照 NO.13蓝色骨头 剧照 NO.14蓝色骨头 剧照 NO.15蓝色骨头 剧照 NO.16蓝色骨头 剧照 NO.17蓝色骨头 剧照 NO.18蓝色骨头 剧照 NO.19蓝色骨头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蓝色骨头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网络写手钟华(尹昉 饰)是一个边缘人物,他是地下摇滚歌手,也是专业黑客。他帮音乐公司的老板徐天(果静林 饰)做些见不得人的勾当。一次意外他勾搭上了一个没名气的小歌手萌萌(黄幻 饰),而不幸的是,她居然是老板的情人……正当钟华迷茫之时,他接到了多年没有音讯的父亲钟振清(赵 有亮 饰)发来的邮包,其中竟然藏着一段在文革岁月中的凄婉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个叫施堰萍(倪虹洁 饰)的女文青,她有着一段与众不同的岁月,与同学陈东(黄轩 饰)写了一首改变她一生的歌曲,而她竟然与钟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钟华看着上一辈人的故事,逐渐了解了他们,他与父亲、母亲最终在一首歌曲中破镜重圆,而他也走上了属于自己的路。无人能敌莫扎特传1984英语少林与武当1985山女日记2 SP前篇 去秋山节吧 常念岳失忆大状国语怪物计划窑洞小学末路狂花钱零异频道第四季恋上哲学家铁甲战神大国手之首席棋待诏山菊花2007往哪跑飚车之车神传说(粤语)本草中华望城联合出演NG全家度蜜月神奇两女侠1987飞扬的青春少女擒兽记感化院女孩1986粉红男郎白龙马之逆天之龙蒙古死亡蠕虫怪客2015蛋神2深宅影子敌人(粤语)初雪阿拉丁(2009)莫斯科绅士第一季比佛利山庄的死亡呆女大逃亡第二季2023金物奖启动仪式中国好声音第二季君品谈第四季女人的阴影

 长篇影评

 1 ) 孤独是孤独者的墓志铭

19岁谈的男朋友最喜欢的片子是“Lost in translation”,他喜欢豆瓣一篇影评的标题“寂寞是寂寞者的身份证,孤独是孤独者的座右铭”。19岁听不明白呢,今日似乎明白了。

今日一个人去看这个片。
片子说"孤独是穿越时光的途径"。我被击中了。
我朋友昨天跟我说人一辈子是自己跟自己相处。可惜我比较2B,好像最近才了解这个事实。
前25年是不懂得怎么跟孤单相处的,后面才开始渐渐明白……

第一次看到一部电影这么直白的去描述和父母的关系、那种GAP。不知道崔健和父母的关系怎么样。他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勇气去直面这个羞赧受伤的话题。

萌萌以前并不喜欢自己,后来认识了钟华开始喜欢自己了。
我感到困惑,那我喜不喜欢自己呢?有时候似乎很喜欢,有时候似乎很不满意。用朋友的话说,干嘛跟自己那么过不去呢。

施堰萍是一朵骄傲的花。
女人还是好强一点好,有重生的机会。
虽然比较drama,但是我信她可以。

人长大,就是认识需求,解决需求。
人长大,就是认清孤独、享受孤独。

 2 ) “不合时宜”的咏叹调

“不合时宜”的咏叹调:《蓝色骨头》的灵魂火焰

冉笛/文

本文原载QAF中文站公众号,非经作者同意请勿转载

即使你没有看过《蓝色骨头》,导演崔健的名字总该有所耳闻。他被誉为上世纪八零年代中国摇滚音乐之父,曾以《一无所有》、《一块红布》、《快让我在雪地上撒点儿野》等作品成为一代文艺青年的领军人物。

《蓝色骨头》是崔健自编自导的第一部电影,故事取材于导演对当代中国历史社会变迁的观察与记录。比较难能可贵的是崔健切入时代的角度。对比《芳华》等热门同类题材,票房冷清的《蓝色骨头》可能是当下国内唯一一部真正意义上以边缘人的视角对几十年历史剧变的思考与表达。

作家、文艺研究学者张敞认为,《蓝色骨头》是一部基于表达冲动产生的作品。虽然是作者的处女作,但完成度很高。电影闪烁着崔健充满锋芒的个性与思想。张敞老师指出,在它之前,中国还没有任何一部电影,可以把这个时代造成的两代人的孤独表现的那么“无法与外人道”,那么近在眼前,触手可及。

电影聚焦的是一个中国家庭,母亲与儿子两代人在不同时间线的选择与命运。母亲施堰萍身份略带几分传奇色彩,她曾是某家族选妃的候选人,被誉为国内数一数二的美女。尽管美丽为母亲带来改变命运的契机,但如果可以在美貌与智慧之间做出选择,母亲更渴望以“人”而非“美女”的身份与姿态被世界认可与接纳。

母亲与多数女性不同的个性与选择也必然决定她与众不同的命运。她爱上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跳芭蕾舞的男孩。男孩孙洪(陶冶饰)有着清俊绝尘的气质,但他心中却另外住着一个英秀淳朴的男孩陈东(黄轩饰)。这是电影中一条鲜为人知的同志情感线。影片上映时没有人为此做过宣传。它就像掠过湖面的一只蜻蜓,轻轻一点涟漪荡开随即消逝,在华语同志电影历史表述中也几乎难觅身影。

这样的默默无闻,倒是和影片主人公的“不合时宜”构成某种微妙的互文。也让人想起崔健为电影写下的那首歌:春天的花朵开在秋天里。这句歌词让我想起另一部文艺电影《白日焰火》片名的隐喻:焰火如此绚丽,却也短暂易逝。焰火所代表的女主角,她渴念的爱情,在那样一个粗鄙冷漠的环境内又显得是多么不合时宜。正如燃烧在白天的焰火,荒诞中愈显生硬和多余,再是多么奇丽的绽放,也仿佛被秋霜凋零的花朵,枉留人间的悲凉。

《白日焰火》的这种哀伤被《蓝色骨头》母亲施堰萍(倪虹洁饰)咏唱背景里的那段男子芭蕾舞推向了极致。也许是为了规避审查的缘故,孙洪(陶冶饰)演绎的这段对陈东(黄轩饰)的同性单恋只能以一种隐晦含蓄的方式来表达,却又暗合了同性恋人在现实中的处境:不能言说的曲折宛转,爱不可得的备受压抑。

同性恋男子孙洪沿着孤独之路的艰难探索,被银色水柱打出的光影挣扎,这样的千转百回,生命力不可遏止的喷薄而出,终于成就了一种属于男性身体的惊心动魄之美。这也是继《立春》那位自愿入狱的芭蕾舞男演员踮着脚尖起舞之后中国银幕史上最具情感冲击力的一幕。它的深层意义不仅是对艺术信念的坚执,更是这种根植于灵魂深处的最深最炽烈的人性流露。不由让人想起陈丹青老师对同性之恋的诠释:

真的恋爱总有爱得最深最炽烈的阶段,可是你得瞒着,又克制不住。恋爱都会遭遇要不要控制,怎样控制的困难,同性恋尤其被这种困难折磨……在体验恋爱的所有层面时,我相信,同性恋触到了我们没有触到的深度。

同性恋情(现实中遭遇的)这种敏感,这种不断不断地受挫、抑制、机敏、迂回……最好的出口可能是艺术。……同性恋触到了我们所不能企及的灵魂深度。(转引自《陈丹青谈同性恋》)

英国男版芭蕾舞剧《天鹅湖》亦有同性隐喻的男性双人舞。孤独的人间王子集中全部的心神意志召回了象征着灵魂自由的天鹅王子,并在天鹅王子的亲吻和庇护中获得新生。《男版天鹅湖》尾声一幕神奇般地闪耀着从天而降的光辉,人间王子的灵魂如愿地回到天鹅王子的怀抱之中,皎洁的月亮为两个男子的周身镀上一道动人的光华。

《蓝色骨头》对历史的反思是边缘人的视角。同类题材如《芳华》,虽然关注的是两位被时代放逐的主人公,但其叙事的角度及呈现的方式都是大众主流的。《蓝色骨头》不同,它不仅记录个体生命在特定时代被集体暴力碾压的历史,也探询个体边缘化遭遇的由来及意义。新世纪儿子的生命轨迹与母亲所在时代表面看是一个鲜明反差,但两人的命运却奇迹般地“殊途同归”。母亲当年咏唱的《迷失的季节》因个性鲜明的表达被斥为资产阶级的“毒草”。儿子钟华(尹昉饰)的名字隐喻“中华”,年过三十的他依然像一个少年,他想做一个纯粹的艺术家,一个不依附资本的独立个体。他继承了母亲蓝色的梦想,这个蓝色的梦同样不被现实所容。

艺术工作者是否可以在拜金主义浪潮的席卷之下保持自我的独立,艺术从业者面临的现实瓶颈,艺术生命的信念与时代洪流之间的碰撞,是儿子遭遇的困顿。时代的一粒尘,落在个体的身上就是一座山。无论是母亲还是儿子,皆因梦想而遍体伤痕。崔健也借儿子钟华的遭遇感慨我们所在的时代空气。几十年时间倏忽而过,一如艺术理想之难觅踪影,“同志”依旧不可见,不可说。男孩孙洪的同志芭蕾舞不仅代表着人内心因美好事物体悟的生命意义,也是《蓝色骨头》追寻自由之火的隐喻。

崔健的作品有着他对于中国大陆这片土地最深沉的疼痛与爱惜。虽然经历了或正在经历着种种难以与外人道的艰辛,但就像母亲最终凭藉歌词找回丢失的儿子,父亲在远离尘嚣的浪涛声中找回心灵的归宿,我们有理由相信,循着艺术火焰擦燃的灵魂之光,我们骨头里对“蓝色梦想”的坚执便是不可被征服的,这或许是崔健想在电影中传递给我们的答案吧。

 3 ) 拿不了两把刀,就别双刀流了

崔健早年间拍的《修复处女膜时代》,就已经彰显他对电影贫瘠的掌控力和理解力了。一个摇滚教父,不好好做音乐,非要掺和拍电影,确实是自大了。《蓝色骨头》是首好歌,但《蓝色骨头》这电影,不及格。这电影想卖弄一下特殊年代和互联网时代碰撞出来的情怀,但两个年代都没描绘清楚。特殊年代流于表面,互联网时代更是只披了一件快要掉下去的黑客外衣。可能崔老师觉得枪、特务、互联网演出、飞鸟病毒这种东西来劲,就像他写的那首歌《网络处男》。憋着一副“我追上潮流了”的嘴脸,却根本还是在90年代的思潮里打混。陈凯歌拍《搜索》,至少把人这个东西研究了一下,因为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暴力,说白了还是人心的龌龊。到了老崔这,他不考虑人怎么样,考虑的全都是概念化的元素。一部由元素拼成的电影,也就真和飞鸟和鱼一样,四三不靠。我真为那段在录音室的调情感到脸红,崔老师,如果您拿不起来电影和音乐这两把刀,别老妄想耍双刀流了,好好的关公舞大刀,专精一门吧。别临退休,最后把自己整成了老顽固。
                 2015年1月5日

 4 ) 崔健这人挺有意思

直说,
    这不是一个标准的电影,好像把音乐舞台剧推进大银幕里,隔上了一层。于是给我的感觉很奇怪。
    很多情节的细节像是硬塞进去的,八成是崔健非要念叨一下自己心里某些很在意的点。这样做伤害了整个电影的效果。崔健可能是按耐不住得到话语权的激动吧,贪心了。当然,如果他的初衷就不是要拍一个“好电影”,那也无所谓。

有几个细节很有意思
    第一,男主角让女歌手跳一段,然后看得很爽。说明男主角还是很懂男女作乐的。没什么道德感的流氓。
    第二,男主角问女歌手,那次跳舞为什么哭了,女主角便打开心扉诉说灵魂,结果被男主角突然打断。这就是没人性,对他人毫无体谅。男主角不会爱。
    第三,男主角伏在女歌手身上射精时,那张脸的表情,说实在的,完全不是男人射精该有的样子。当然,那时候他是“处男”,可是谁知道呢?暂且不说这个没影的设定,就说那奇怪的“射精脸”,咬牙切齿的,好像被人在后背抽了一鞭子。闭着眼睛射精的男人,我怀疑其与性交对象的互动强度。我又要得到这个结论:男主角不会爱。
    第四,男主角的父母是那个样子的,他怎么会懂得爱呢?他怎么能有健康的与人相处的能力呢?

展开说,
    崔健的歌,是中国第一。好比王小波之于同时代的同行,甚至好比鲁迅之于同时代的同行(类比,只是类比)。
    但是,这么多年了,崔健的音乐无论如何进化,最突出的特点一直是“力量”、“激情”、“抒愤”、“爱情”、“生命第一”。我想说的是,为什么他又抒发不完的“愤”呢?
    还有,为什么崔健一直执着于流行歌曲呢?
    他为什么不搞搞交响乐呢?
    一个人怎么能一直满足于流行歌曲这种档次的审美活动呢?
    崔健怎么就有这么大的耐心呢?
    他执着在了什么地方呢?他的心不是是卡在了什么关节处?
    他的人生历程,到底存在还是不存在进步呢?
    他会不会花越来越多的时间看书呢?
    天天一遍又一遍听流行歌曲,就算它再好听,谁又受得了呢?
    我受不了,我的音乐欣赏必然以巴赫、古琴、或者某些光怪陆离的原始状声音为进阶。
    崔健的歌,越来听着越累。

《给你一点颜色》
    第一首《城市纤夫》,也许是中国流行歌曲自90年代以来最伟大的一次创作。
    而专辑里的其他作品,就又在探索中撤回了一个数量级的程度。当然,自然是比之前的更好。

结语,
    作为将崔健视作中国第一的一个听众,作为自认为极其能体味他要传达的情感,并且能强烈触摸到他精神局限所在的人,我建议崔健,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看书和反思自己上。

 5 ) 从《迷失的季节》到《蓝色骨头》

说实话这部电影均星6.8有点低了

我想大多数人可能没看懂吧

在艺术电影里 算是相当的良心之作了 甚至可以说不落俗套

加上老崔本人的《蓝色骨头》 这部电影真的相当不错

剧情后面有一点点扯

可是真的很棒

这么说 可以更清楚地了解一些

我:我感觉自己是在迷失的季节里出生的迷失的孩子,不知道自己的归属,上半身是鸟,下半身是鱼,父亲又是一个不会表达情绪,相当内敛的人,母亲过早的出走又导致从小缺失母爱,于是做爱时抱着对方哭,我猜是母性缺失的表现,于是自我否定,活在自己世界里的孤独者,高傲且阴冷,却是一个很温暖的人,于是收到了父亲的存折,以及寄来的过去时,开始尝试理解父亲母亲,理解那个时代,开始走了出来。

萌萌:新时代的孩子,被灌输了文化知识,各种技能,可是却找不到自己的认同感。

于是在完成《蓝色骨头》的时候,在歌声中舞蹈,找到了自己,也喜欢这自己,于是笑着流出眼泪。

父亲:一辈子是个特务,是在黑暗中生活的人,后来睾丸被不幸的打掉了一个,在最后发现自己有睾丸癌之后,于是逃出医院,把自己藏了一辈子的隐疾给爱的人看(woc,真男人),于是既然在黑暗里活,那么就要选择一个英雄版的死法,选择一个埋葬英雄的地方,自己去埋葬自己,将象征着过去命运的那把枪扔到河里,面对自然,把自己的裤子脱了下来,把伤病暴露给世界来看(woc真男人),也是对自己的一个和解。

母亲:一个被军事化的文艺女朋克,在文革那个年代,女生喜欢听摇滚乐,对喜欢的人表达自己的爱恋,敢于追逐自由,敢于跟组织逆流,是多么反叛的一件事啊,最后直接离开了一个不爱的男人,为自己做的错事,直接在肉体上惩罚自己(把自己抽成失忆 woc真女人),后来走到了国外,有了自己的生活,回忆起自己的岁月,又唱出《迷失的季节》,哽咽着回忆过去。

时代确实是会迷失的,就像

就像当时的那一段文革岁月,在后来的我们看来 是偏执 疯狂 荒谬 且不可理解的

但是 哪怕是现在 难道就不是迷失的季节吗?

现在的社会 依旧有着各种黑暗 各样的荒谬 疯狂的行为

假如社会在不断的发展

在更为美好的未来 更加公正的那个时代

现在的我们不应该也是迷失的季节里迷失的人吗

只有认清自己 慢慢的去体悟社会 有着自己的坚持 这样才能真正的完成从迷失

到肯定自己的改变吧

相当不错的作品 你崔大爷还是你崔大爷

前面表现爱而不得的那一段独舞

真的太震撼了

那种扭曲挣扎的姿态

在黑暗中抽搐 汗如雨下 冰冷潮湿又无助

真的牛逼

 6 ) 只要我有笔,谁都拦不住我。

全片结束时候我起立鼓掌,整个影院空荡荡的,只有我一个人。

老崔不善于讲故事,他饱满的情绪只能用说唱的文字一股脑倒出来,他改动了自己原来的歌词并且大串大串地用在自己的电影中,片中有一大段演唱,中文的说唱历来是蹩脚的,但老崔的歌词内容改变了这一切,也是这部电影最精彩的地方。

电影刚开始我就想到了大刘的小说《三体》,实际上这里面酝酿表达的情绪也是跟三体一样的,庞大的红色帝国下小人物的命运,个体对理想的追求和挣扎,封闭禁锢的空间里,人性的荒谬和美。倪虹洁并没有演好这个角色,实际上目前的女演员里面也找不出来一个能够演好施堰萍,就好比没有人能够演好《三体》中的程心。漂亮、大胆、文艺、敏感、固执,这些都是很好的,但是放在这个僵硬封闭的荒诞年代里,一切都显得格格不入,就好比一朵春天的花儿,开在了秋天里。

林立果给崔健的启蒙,就相当于崔健对我的启蒙,像打开天窗的一道闪电,在那个年代让他看清了什么是自由和美,在宏大史诗伟大革命的背景板下面还有个体,并且把这一切情绪用自己的音乐狠厉地表达出来,像一把刀子割破猩红幕布,这一点在今天微不足道,但放在当时的年代,足以我们向老崔鞠躬致敬。

老崔在《蓝色骨头》的歌词里曾经写到,只要我有笔,谁都拦不住我,就好比这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发自内心的微笑,一切宏大华丽威严端庄的泡沫,都会在笔尖下化成稀泥。在电影中,老崔把他改成“只要我有网络,谁都拦不住我”,是啊,内心对美好和自由的向往,什么都拦不住,狂风暴雨拦不住,刀子拦不住,催泪弹拦不住,橡皮子弹拦不住,坦克车拦不住,总书记和周小平,统统拦不住。


 短评

《迷失的季节》配独舞,《蓝色骨头》联网演唱,这两段实在赞爆,摄影和剪辑堪称震撼!杜可风的镜头真强大。以舞台、剪辑台或电影呈现电影本身的方式,很有灵光。独白很崔健,那种孤傲的味道。崔健能准确抓住的还是过去,对于当下的判断,多少有些陈旧。

7分钟前
  • 心生
  • 推荐

一星送给崔健的情怀和《蓝色骨头》及《迷失的季节》这两首歌;除此之外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电影是对歌曲的画蛇添足,拍出来的这个东西充其量只可算是个超长MTV,人物尚未被建立完整就开始破碎抒情,使用廉价自白而不是影像来表达情绪。这部作品是一次对电影的失败模仿。

10分钟前
  • 艾小柯
  • 很差

剪辑很大程度上救了这部电影也注入了很多眼前一亮得东西,观影时多次想到李阳的短片。大量的闪回与强烈的诉求欲望又令整体过于拖沓,而且作为音乐电影歌这么难听真的是不能忍。

11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还行

寻回老爹失去的蓝色睾丸

12分钟前
  • chan
  • 较差

笨拙又浪漫。尽管浴室里喷头下的独舞把我看得泪流满面,但最最最喜欢的,还是萌萌流着眼泪在房间里委屈地跳起不合时宜的舞蹈。只是,一定要有这个只是,当一无所有的说走就走的男孩也老去,也忍不住来喂你一口心灵鸡汤,这本身就是对历史的背叛啊。

16分钟前
  • 凉水
  • 推荐

初看时不喜欢,2018.9重看,缺点依然不少,但观感有所改变。里面能看到历史与当下,父辈与子悲的对照,崔健老师还经常把历史化作是舞台和银幕,当下成为观众,两个时空海斗穿插着一首歌和一个三角关系,他们之间互成镜像。舞蹈是亮点。

18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现在是谁都想来蹚一道电影的浑水啊。

23分钟前
  • 易老邪
  • 较差

甚至都没有故事,情节都像是构成一次音乐演唱会主体的情境展示。叙事碎片化,只是在情境中抽取它的概念价值,而表达又直接干脆,还是很音乐的一个东西。所以真正打动到我的还是最后的演唱部分,前面所有铺陈的东西都是为了它的一场高潮。

25分钟前
  • 推荐

崔健对这个时代依旧心存芥蒂,要的是一场自由梦,从过去到现在,更难能可贵的是一种和历史的互动,在当下中国几乎不可寻觅。文革那段真是喜欢,大胆有想法,三人舞台合作的那场美极了。闪回有点混乱,歌其实也不怎么好听,特别是某些词,落一地鸡皮

30分钟前
  • Henrique Asano
  • 推荐

文革一段真好,三人隐秘而炽热的欲望在几个转场之间蓬勃欲出,倪虹洁真美人,和黄轩搭戏竟毫无违和,几场对手戏看得我湿了眼睛;水龙头下的独舞和竹排上的葬礼,典型杜氏风格,凄清迷幻飘渺唯美;现代部分拉低好感,main theme歌词直白得吃惊,老崔毕竟老了,隔阂感,后半段冗长破碎。

32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孙宏、陈东、母亲三人的关系是处理的最好的,也是三个故事中最完整的一个,孙宏沐浴那场,在我以为是要偷换舞台表演形式时,忽然从私密浴室到三人排练场到领导审查室,三个漂亮的转场,十分惊艳,哥飚了点小眼泪。结尾的问题,上映前,还有时间改,还有机会。祝好。

35分钟前
  • 袁牧
  • 力荐

现代戏失真,网络病毒技术宅没品。车破银幕,目送记忆,颇似装置,有创新尝试。然而重复、拖沓,想表达的太多,滥用旁白,手法非电影,关键是音乐也不好听啊。

37分钟前
  • 良卓月
  • 还行

文革那段真的很喜欢,如果一直是保持这段的水准,真是才华横溢之作。可惜,现代部分的病毒啊红包啊都实在有些low,躁得慌。崔健很努力想去解开历史的结,结果我看到了想看的历史,但打的结还在那,并没有真正释怀

39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一部非常个人的电影,文革与现在两条线,又有大量的闪回。打乱的叙事与各种莫名其妙显然不是想照顾大众感受了。难得的是,在挨住大段的无聊,我竟然被结尾桥上的相遇小小感动了。崔健讲得还是自由,音乐梦,混乱中的一点单纯。各种独白与画外音。虽然整个故事都有点中二

44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今天在罗马电影节看了。影片节奏把握得不是太好,大量闪回,有些片段象音乐剧或者音乐舞蹈剧。主打的曲子《蓝色骨头》我不是太喜欢。但是中间有段小号真是太棒了,那一刻亮了一下。感觉崔健想表达的都还表达到了,只是很有些杂乱感

46分钟前
  • Joyworld
  • 还行

刚开始以为是个政治惊悚片,再看是个基情片,最后变成了科教片

49分钟前
  • Typewriter000
  • 较差

作为老崔第一部电影还是值得鼓励下的,至少有情怀。情怀甚至大于技术层面的东西。摇滚青年、理想主义者一定要看的电影,它或许不是鸡血,但至少给这个平庸的年代注入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观影的过程中,林立果的身影不断浮现,中国最早的摇滚青年和嬉皮士,永远属于那些看内参片的军二代。

52分钟前
  • 巴伐利亞酒神
  • 推荐

《迷失的季节》三人歌舞场景是诗的高度!倪虹洁惊艳得让人失语!所谓蓝色骨头,正是一种相对于时代主流话语的抵抗性,虽然空间隔离,父(过险滩)、母(红色嬉皮士)、子(网络黑客)却共享着蓝色基因。遗憾:相较于母亲,父和子的故事都显平庸,无法对位。

57分钟前
  • Y2K-nostalgia
  • 推荐

终于看了。有些台词实在写得清醒透彻,比歌好。但电影拍得实在任性,当然你也可以说自由。反正我完全认同于他所描述的那个时空的不能言说性,以及那种“神秘又亲切的恐怖”。

59分钟前
  • 57
  • 推荐

只有文革时期的那段舞蹈是全片的亮点~

1小时前
  • 鬼爵TONG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