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佬四十

HD

主演:林子祥,陈小春,吴镇宇,伍咏薇,林建明,毛俊辉,舒淇,杨恭如,张坚庭,张同祖,袁咏仪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语言:普通话年份:1997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基佬四十 剧照 NO.1基佬四十 剧照 NO.2基佬四十 剧照 NO.3基佬四十 剧照 NO.4基佬四十 剧照 NO.5基佬四十 剧照 NO.6基佬四十 剧照 NO.13基佬四十 剧照 NO.14基佬四十 剧照 NO.15基佬四十 剧照 NO.16基佬四十 剧照 NO.17基佬四十 剧照 NO.18基佬四十 剧照 NO.19基佬四十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基佬四十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家声(林子祥 饰)已经四十六岁了,至今仍未成家。他青梅竹马女友丽泉(伍咏薇 饰),要求与他之间做个了断。两人多年来没有结果是因为家声是一名同性恋者。而家声是有一名男朋友Sonny(陈小春 饰)的,但Sonny十分享受花花世界给他带来的虚荣,这样便使得家声觉得十分没有安全感,却又对Sonny的感情越来越深。  家声一名同性恋好友永烈因艾滋病死去了,家声劝止永烈的男友(吴镇宇 饰)不要出现在丧礼上,却被Sonny从中捣乱,家声也因此与Sonny分手了。  但家声复杂的感情世界并没有因为这样得到解决……欢迎回来百音极品女士第四季章西女王花非花炒金男勇夺真爱狂野追踪体坛秘史:恶魔交易媳妇的眼泪娃娃夫人铁拳2012出云之月连体爱芯 第二季酷儿们感动她77次(国语版)神勇双妹唛巴比龙1973英语圣诞夜惊魂圣物秘闻录鲁邦三世TV版系列1时尚房子点评家时尚子2小小飞虎队(2013)红七军忠烈杨家将粤语玩的就是艳遇紫罗兰永恒花园 回忆至尊三雄失控陪审团小菜一碟璀璨帝国第三季婴尸烽火列车无人生还2012现在加糖绑架童心苍天有泪心灵深处的音乐奇迹2011童话·世界黑白拆弹英雄

 长篇影评

 1 ) 他和他的合照

读过亦舒的《伤城》,回顾了一九九七到来之前香港精英阶层的恐慌情绪,彼时移民潮兴起,仿佛人人不知未来将身处何方。在政治上,这固然是国家统一的大事。但对于繁荣一时的香港电影工业来说,经不起人才流失和金融危机的双重冲击,从此产量锐减,泥沙俱下,光芒渐弱。一九九七,是香港电影的分水岭。

这一年诞生的香港电影,有后来在金像奖上大获全胜的《香港制造》,有为张曼玉拿下第四座金像影后的《宋家皇朝》,亦有传世佳作《半生缘》《一个字头的诞生》《自梳》等。当然,更不乏多年来被影迷奉为瑰宝的同志佳片《春光乍泄》。

如此看来,虽在影史中是个转折点,但一九九七的香港影坛仍是产出不少质量上乘的片子。正因如此,也埋没了另一部同志佳作《基佬四十》。

“基佬”一词本就出自八十年代的香港电影,根据粤语读音演化而来。我猜测,当初应是个未带有过多感情色彩的中性词。只不过,发展至今,在网络上越发变得具有嘲讽意味,唯用在自称及熟悉友人间的调侃除外。

顾名思义,电影讲的就是一位四十岁的“基佬”的故事,这位“基佬”由林子祥扮演,出演其同性恋人角色的则是陈小春。这两位歌影双栖的明星通常以硬汉形象示人,谁能想到,他们演起一对恋人,又是那么浑然天成,毫不做作。

特别是当年陈小春的表演,令人印象深刻。若放到今天的华语影坛,理应是能拿到影帝表彰的一个表演。这并不是过誉之辞,其精彩程度绝对担当得起。那些年,陈小春凭借“古惑仔”系列电影大红大紫,铁汉形象深入人心。而他演起这样一位沉浸在恋爱当中的小男人,却也是几分任性,几分秀媚,又不至于让人生厌,着实可爱。

极喜爱那一场戏。陈小春在电影中与林子祥吵架,起身、嘟嘴、扭捏,完全没有了古惑仔的丝毫影子,全是爱情里的不甘与委屈。而林子祥的解释、劝阻,其心之急切、爱之深沉,又与任何一对恋人没任何不同。无关性别。

这便是这部影片最难得的一点。它并不像大多数同志影片那么阴暗、纠结,其形态之明媚,感情之平常,表演之真实,在二十年后的今天都极少见。整部影片,没有恐同情绪,没有丝毫文艺腔,更没有恶意的丑化或玩笑。只是平平静静展示了男人与男人之间的爱情,述说他们的喜怒哀乐。那就是爱情本身,无他。

片中讲述的爱情故事,不仅仅有林子祥与陈小春这一对,还有其他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同性恋人,也涉及到形婚、出柜、生老病死这些避不开的话题。对于此类话题,电影虽浅尝辄止,却引人深思。因为直到今时今日,些话题依然能引发巨大讨论。

譬如性取向有无正确错误之说,对于另一群体有无反对之权利,同性之间的感情又与男女之间有何巨大差别。其实是没有。只因,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无对错之分;每个人的生活都自有承担,旁人无资格反对;两个人之间,只要是爱,皆无云泥之别。这些人间万象,一部《基佬四十》都囊括其间了。

这部电影的导演是香港影评人舒琪,巧合的是如今华语影坛的当红花旦之一舒淇当年也在其中客串了一个角色。怪就怪当初香港影坛实在是过于星光耀眼,梁朝伟、张曼玉等一批干将都在当打之年,仅这一部《基佬四十》,就集合了吴镇宇、伍咏薇、舒淇、杨恭如、袁咏仪、李子雄等熟悉面孔。如此阵势,怎轮得到陈小春出头。

影片的开头,始于林子祥和陈小春所饰角色的合照。他俩的合照悬挂在他们同居的卧室床头,几乎布满整张墙。合照,是相爱的证据,也见证着争吵与烦恼。他们的合照,一张又一张,很特殊吗?仔细一看,其实又那么平常。

影片剧照

写在2017年5月17日国际不再恐同日。微信公众号:不在别处(dongguazaibiechu)。

 2 ) 纯品KK

最后的部分,KK为Kim定制的花圈被送来,KK亲自将它摆到大堂Kim遗像的旁边,这里吴镇宇给出的反应非常好,只见KK如最后一次为Kim梳妆般仔细,温柔。一点一点弄齐整,仿佛那不是花圈,而是真人。
KK再无顾忌,拿下了脸上的墨镜,我想所有人都在看到那样一双纯净的眼时震动了。
KK向Kim鞠躬,并非如其他来吊唁的客人那样,深深一礼。他只微微低首,但每一次都比前一次的要慢,每一次抬头眼都更红,泪意更浓。无视一直闪烁的闪光灯,无视Kim家人怒目的眼。他这种内敛的演绎,使气氛更加压抑,悲伤。不被认同的痛,爱人离去的痛,自此伊始,一人独行,前路漫漫……
补充一个细节,KK第一次出场,是与Kim一起去餐厅吃饭巧遇家声,讲到刚从Khatmandu回来,家声赞叹好厉害,他笑声不断,左右摇头,很得意。此时他已经知道Kim时间不多了。Kim讲KK一年365天总是飞来飞去,收起了伪饰的笑颜,KK很郑重的讲:以后都不飞了……
与后来葬礼片段里安静的KK相比,这个KK灵动的,好玩的,停不下来,总是飞来飞去。
这也是为后来KK的安静,踌躇等一系列转变,留下了铺垫。
一个人失去了生命,
一个人失去了灵魂。

 3 ) 不太“喜剧”的喜剧

这个片名真的很“香港”。基佬这个词起源是港粤,香港还有部片叫《男人四十》。 起初看到这个名字以为是讲同志中年危机的,后来看到剧透又以为是针对同志面对的逼婚危机和出柜难的状况,等到看到电影后半截的时候才觉出它的现实和酸涩。 豆瓣有评论说“Gay圈的生态在这20年间,似乎没有什么本质的变化”,我不太了解圈子状况,但我觉得这位豆友说的对,因为感觉就是gay圈和同志生存情况缩影。 (个人之见)现在仍然有的现象——耻于表明自己身份的同志有一定程度的自我否定;某些公共场合成为同志们心照不宣的聚集地;同妻;有伴侣的同志约炮保护不当染艾滋;同志身份与用人歧视(社会偏见);同志成员给家庭带来的蒙羞感。 再说个体/剧情层面的感觉。 Sonny因为家声的遮掩、退让、怯懦、经不住诱惑而愤怒;家声也会因为Sonny的虚荣、爱玩、直接、难哄而无奈。不过总体而言,他们对彼此是忠诚的,他们在一起8年了,以后大概也会长久。是比较理想化的关系。 K.K.和甘永烈就比较衰了。甘因为不安全性行为得了艾,好在K.K.没有感染(真是好险)。甘生前因为印象顾虑没拍成宣传片,身后家人也不想K.K.来参加葬礼。仍记得站在门外的K.K.滑过脸颊的泪。惹得我都伤感了。 总言之,我是个喜欢个体故事的人,无论讲的是不是局限于同性恋的感情,不过当发现《基》这部片有意上升到社会层面时,我不由得产生敬意。(所以范围更大的角度的所感我反而放前面讲了😂) 我个人最讨厌的是从青少年心理来讲的性向觉醒片,总感觉不“现实向”,大概因为太有教育意义😂而且感觉压抑不是观众觉察出来的,是一种设定。 看到有长评比较《蓝宇》和这部,如果说《北京故事》还算得上残忍,那《蓝宇》就只剩下温情了,我算是原著党,喜欢不上《蓝宇》。所以《基》确实很严肃没错,那这两部在我这就没啥可比性了=。= 我觉得《基》少说值四星,不过不那么符合多数人的口味,无法达到大众眼中“经典”的概念?

(十姑姑话糙理不糙)

 4 ) 四十不惑,彩虹飘飘

舒琪是香港最著名的影评人之一。女明星舒淇的名字的发音和影评人舒琪的完全相同,两人名字的差别仅在于“三点水”和“王字旁”的差别。为区别两者,香港电影界往往将影评人舒琪称为“男舒琪”,以性别来识别。

舒琪以影评人“出道”,而后“切入”电影界。他创办过发行公司“创造社”,翻译、发行法国新浪潮的经典名作及其他文艺片,对两岸三地的迷影文化颇具影响。他更亲任字幕翻译员,为约一百部的电影翻译过字幕。他还曾为内地的独立电影《北京杂种》(1992)、《邮差》(1993)、《极度寒冷》(1995)等影片担任监制、制片人。

1981年,年仅25岁的舒琪便当上了导演,拍了一部表现弱势群体的影片《两小无知》(1981)。五年后,他才再次执导筒,导演了《老娘够骚》(1986),影片同样反响平平。又过了十年,舒琪导演了他导演生涯最好的作品《虎度门》(1996),这部同样讲述“粤剧人生”的作品,足以媲美《南海十三郎》(1997)。翌年,舒琪再接再厉,拍出了有点“夫子之道”色彩的《基佬四十》(1997)。

《基佬四十》讲述了人到中年的罗家声因现实压力而与自己青梅竹马的“女友”丽泉谈婚论嫁,一番波折后,他的同志身份暴露。但他最终得到家人谅解。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评价《基佬四十》,我会说:四十不惑,彩虹飘飘。“四十不惑”,这是导演舒琪坦然面对自己的同志身份。“彩虹飘飘”传达了一个温暖的信号:彩虹色的身份,可以被亲友乃至社会接纳。二十五年前,这样的表达是大胆的,也是温暖的。

影评人改行任导演,从来不是新鲜事。法国新浪潮的那帮大师,基本上都出身自影评人。近年,为韩国电影争光的朴赞郁,也是影评人出身。香港因为是电影工业化程度很高的电影之都,导演大多是片场出身,影评人改行当导演的并不多,不过也不是没有先例的,大名鼎鼎的张彻就是靠写影评“浪”得“虚名”,晋身而为编剧,再进阶而为导演。新世纪以来活跃在香港影坛的彭浩翔、叶念琛、翁子光等导演,入行之前也写过影评,都可算是从影评人转型的导演。我曾喜欢的谷德昭(近年创作能力严重下滑),拍片之余,也喜欢舞文弄墨,常“杂谈”电影,算是“非职业”之“影评”。

影评人改行当导演,大多比较“文艺”,这是因为影评人一般文化修养较佳之故。看了《基佬四十》的DVD封面,我希望并以为舒琪是个例外——我期待的是一部喜剧。舒琪不是例外,但《基佬四十》也不是“文艺腔”,而是高度“生活化”的,有点类似许鞍华的《女人,四十》(1995)和《男人四十》(2002)。《基佬四十》是在《女人四十》和《男人四十》之间出品的。“四十”情结,看来是舒琪接过许鞍华的“棒”,而许鞍华又进一步发挥和完善的。三部“四十”电影凑在一块,第一类人、第二类人、第三类人的“四十”情结就完整了,这是否可以算是“三部曲”?——要知道,“三部曲”也是一种“情结”!

舒琪这部《基佬四十》最“文艺”的地方,大概是片中大量的“独白”了。考虑到节奏,香港电影一般是不用独白的,因为这样会使电影的节奏变得缓慢。香港影坛曾经有这么一个“梗”,某导演写了一部剧本,拿给老板看,老板一看,独白太多,便拒绝投资了。在香港,敢冒游戏规则之大不韪的导演只有王家卫。不过,舒琪的“独白”和王家卫的是不一样的,前者志在叙事,后者长于抒情。过多的“独白”似乎削弱《基佬四十》的节奏感,但却让平淡叙事给人一种娓娓道来之感,使影片的整体显得更为“融洽”。

 5 ) 直面(3)-我看《基佬四十》

 “我正在看"基佬40",是非常严肃及正面的一部电影,很好,希望有空时能够看看。相反,我非常讨厌"蓝宇",因为书比电影好,当然书也不够正面”
 这是一位非同志的女网友在QQ上和我说的原话。
 说来《基佬四十》以前我就听说是一部关于同志内容的香港电影,但一直误以为它不过是众多港产闹剧中的一部,于是也没有刻意去找来看。但这次经过朋友的提醒,正好在网上找到了下载,于是便下载来看。
 用了一晚上的时间看完了这部戏,却一直不忍睡去,心里想起了很多。
 
  这是香港1996年的正规影片,由林子祥、陈小春主演一对共同生活了8年的“基佬”(gay,香港的说法)。虽然是8年前的作品,现在看来仍是感觉到很亲切,因为里面反映了同志世界的种种真实情况,从come out、社会的认同到长久的感情,所有这些对于现时的我们同样有着可以思考的价值。
 陈与林由于年纪的不同,所以对于共同的性取向有着不同的看法。
  林子祥作为一个四十来岁的人,生性较为小心谨慎,无法直面自己的同志身份,然而却一直面对着同志身份的挑战,从客户到同事,从家人到社会,他只能一种消极回避的态度,并且在与陈小春分手后选择结婚来逃避,但终在从小一起长大的女友帮助下,在结婚的当天看清了什么才是自己心底的需要,并且鼓起勇气向父亲坦白了自己的性取向。
 陈小春因为年轻而无所顾忌,比较激进,敢于在任何场合承认自己的同志身份,对于感情很认真,虽然表面上很花,但真正面对林子祥一次意外的出轨,他却极为生气。最后由于林子祥在朋友甘教授的祭奠仪式上屈从于社会,过于软弱伤了陈小春的心而选择分手。不过最终还是出于对感情的执着而回到林的身边,一个大团圆的结局happy ending。
 
 戏里有不少镜头都是经典,特别是林陈两人一起生活的片断,相互做面膜被林的女友撞到后充满同志情趣的争吵,结局里林突然发现陈在床上后的那段对话,都给人一种同志感情里认真而温暖的感觉。就连经常出现在镜头里林陈的一张合影,他们笑得那么和谐,完全让人感觉不到任何的另类,反而是一种温馨的相伴。
 此外戏里借许多细节折射出创作者对于同志问题正面的宣导以及对于社会给予同志不公正待遇的一种抨击。
 林的十姑姑本身由于是一位拉拉,和女友共同经营一家饭店而无法被儿子接受,但她在儿子指责林一直不告诉自己同志身份时的那一段话真的让人无法不叫好。“基佬有什么过错?它难道比杀人放火还不如?你和女友一起就叫爱情,叫浪漫,你表哥的男朋友争夺自己心爱的男人就是肮脏下流?”虽然是我凭记忆写出的对白,但我想一样可以打动你的心。
 另外一对同志爱人的际遇更让人感觉到幸福与无奈。吴镇宇在片中饰演一位知名的旅行家,而他的BF甘教授不幸感染爱滋,在BF最后的日子,都是他照顾。甘而且还希望拍一部短片向社会公开的性取向,因为他觉得自己是做学问的,“做学问讲求的是真”,如果连自己的身份都不能够真实,怎么可以让社会接受他的学问。虽然短片最终没有拍,因为他们不希望让世人有一个错误的感觉,同志更容易感染爱滋。
 甘的祭奠仪式应该说是全戏中最压抑却最精彩的一段。
 由于甘是知名的学者,甘家不希望吴镇宇出现在他的祭奠仪式上,于是他只能在外面独自悲伤,内心的情感却无法正常表达。陈小春知道后,主动拉吴进来,但由于记者的影响而导致甘的家人出面驱赶吴。陈小春不满,因为在他心里,吴是甘的未亡人,应该有资格在这里追悼自己的爱人。在与甘家人冲突后,吴还是选择了离开,但在走之前,他到甘的遗像前摘下墨镜,最后的告别。
 当然还有林子祥陪女客户上深圳抓老公的包“二爷”这些戏剧的场面同样让人感想良多。
 
 应该说这部戏里许多演员的演戏都是可圈可点的,林子祥、陈小春营造出那种共同生活多年的同志情侣的感觉,吴镇宇表达出的同志恋人无法被世俗接受的无奈和悲痛等等都可以让你在观看的时候深刻体会到,真的是“感同身受”。
 此外如果你看重娱乐性,这部戏里还有众多的明星,包括当时并不红的舒淇在片中扮演一位陈小春店里的拉拉等等,里面林子祥的两首歌也是配合的恰到好处,特别是最后的那首《难忘你》,更是表达出同志感情里那份难以割舍的深情。
 
 所以那位女网友所说的是“非常严肃及正面的一部电影”一点也不为过,而且它的主题是积极向上的,林子祥最终向父亲坦白,虽然老人暂时无法接受这事实,但最后回头来接受林的钱可能代表了什么,而林与陈小春最终还是重归于好,让人感受到一种无比的幸福与开心。
 如果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相信这部戏能够反映出当时香港社会同志生活中的一个侧面,同时也能够映现目前我们大陆同志世界的许多现象,里面众多正面的观点应该说有很强的说服力,例如同志并不是更容易感染爱滋、同志感情也能够有长久幸福的生活等。
  但为什么这样一部戏却在8年间并没有得到太多同志的关注?
 而我同样认同篇首时那位女网友所说的“《蓝宇》不够正面”的说法。我同样一直以来对于《北京故事》以及《蓝宇》抱着一种批判的态度,我不认为应该把它们推崇到那么高的高度,可以动不动拿出来和社会表现我们同志,因为它们的确“不够正面”,虽然它们反映了同志感情以及对于同志身份的思考。而且对于这些年很多人推崇《东宫西宫》这部小说和电影我更表示不解,为什么要用这些带有虐恋色彩的作品来反映我们的同志,而我们还会为他们叫好?这样对于社会造成的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潜移默化的影响?难道我们同志都是象主角那样的兰花指、女性心态?
 当然这些观点以后可能我还是专门撰文来表达我的看法,而这篇文字我想更多的是想向大家推荐这部电影,以及希望更多的创作者推出这样健康正面、积极向上的同志作品,把我们同志世界更多正面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

原文地址
http://www.justwind.org/data/2005/0602/article_107.htm

 6 ) 《基佬四十》

影片一开始我就知道我会喜欢这个电影:陈小春坐在床上,抱着一个毛茸茸的大耳朵树袋熊,对着镜头甜蜜地怀恋地惆怅地讲述他和林子祥的感情。树袋熊公仔看起来很可爱,陈小春看起来也很可爱,他是一个大大方方的公开出柜的GAY,非常坦然地认同自己的身份,提到爱人的时候侧头笑一笑,一点点甜蜜的娇羞,因为态度自然,所以这娇羞也是可爱的。

陈小春常常演“丑男”,但是这一次演一个“帅GAY”,。陈小春原本很有点粗糙的男子气,在这里大概是化了妆又调了灯光,眼线黑黑的,面孔干干净净,很添了几分秀气。发型和服装都是时尚的,矜然地神气活现的,面对勾搭的时候斜斜飞一个眼风——我觉得陈小春在这里演技很不错,是个自然大方的GAY,而且很有点美人儿的风情。

林子祥似乎总是演这种压抑自我的角色——在《最爱》里也是这样。而他演起来也的确是很适合,他的样子看起来忠厚,很有一种 “好男人的委曲求全”——明知他是懦弱,缺乏勇气,但还是不忍心责怪他。
伍咏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样才等了他那么多年。

林子祥和伍咏薇这一段让我想到最近在讨论的何式凝。同样是爱一个GAY爱了很多年——明知他是GAY,明知他中意的是那个男人。似乎很多人都觉得何式凝很傻,觉得周耀辉根本是嫌弃她的,她的三十年不过是一种自我欺骗——我不了解何式凝和周耀辉的感情,不过影片中伍咏薇对林子祥的感情,我觉得还是很可以理解的。如果你很中意一个人,只要有一点点希望你就会愿意等待,一直等到你终于看清看开为止。
愿意等,是因为他是可选择的人选里最好的,最中意的,你并没有遇到能够更让你中意的——那么你不等又能做什么呢?
有更好的你自然会掉头。看清看开了你自然会掉头。那么在没有更好的,没有看开之前,为什么不耐心等待呢——有机会总好过没机会。
这样的等待是浪费么?如果是浪费,那么到底浪费了什么呢?时间总是会过的,等与不等你都一样会老;至于感情,感情没有浪费不浪费之说,感情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有感情的时候就做有感情的事,等到没有了自然就掉头了——顺其自然,有何不好?

我很喜欢陈小春在音像店故意“偶遇”林子祥和伍咏薇的那一段。当竞争对手出现,陈小春不吵不闹不质问,闲闲看一眼伍咏薇,淡定而暧昧地看着林子祥微笑:“早点回来,我给你煲了汤。”又递上CD,“你一直想要的张国荣的碟,我帮你找到了。”
哪怕林子祥对伍咏薇介绍他为“室友”,看到他的样子,伍咏薇也能猜到几分了。陈小春打击了对手,又叫了林子祥惴惴得说不出话来——心里大概还有几分歉疚。
在三方关系的争战中,陈小春这种是最高端的做法。

伍咏薇每次扮贤良总让我觉得非常的不好看——也不是难看,就是非常的平淡,毫不出彩。她戴着眼镜,化着淡妆,穿着中规中矩的西装裙,十分的相貌平平。但是她其实并不是要演一个不好看的女子。只能说她的美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她的装扮和气质——她其实是很有风情,气质出众的。但是她一定要打扮。一旦荆钗布裙,掩盖锋芒,她就成了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女人。
直到婚礼时她摘掉了眼镜,脸上化了新娘的艳妆,就像恢复本来面目一般,立刻美艳起来。

她和林子祥最终还是没有结婚,她鼓励他做自己,她叫他去找回陈小春,她甚至替他背下悔婚的责任。林子祥始终是缺乏勇气的,而伍咏薇在这个时候表现出了她的智慧和义气。林子祥感激地亲了她一下——现在他们俩的感情和关系终于达到了和谐统一,可以升华为亲密好友了。

林子祥在KTV唱歌来挽回陈小春——我喜欢他的歌,衬着歌声他在我眼里很增加了一些魅力。
林子祥拿着话筒忧伤地坐在那里,看起来简直是动人的。

最后当然是有情人终成眷属,陈小春傲娇也傲娇得很可爱呢。

这个剧阵容很是强大,发型屋小妹是舒淇,三五句台词,招牌式笑容;林子祥表弟的女友是杨恭如,彼时还是很青涩的样子,怯生生的;陈小春的追求者是张坚庭客串的;婚礼时伍咏薇的伴娘是袁咏仪,开婚车的是李子雄。
还有一个最最出彩的配角:吴镇宇。

吴镇宇在剧中这个发型我是第一次见,长长的刘海快要遮住眼睛(他平时似乎都是习惯露出额头的),两侧头发也略略有一点长,看起来很是英俊,又有一点阴柔。他戏份很少,台词更少,寥寥三五句,却已让人印象深刻。“以后不飞了”那深情的一眼;一身白衣站在灵堂门外的沉默;他阻住陈小春说“算了”,把花圈正正地摆到爱人灵位前,镜头给了他一个沉默的特写——他一言不发,却满身都是悲伤和执着。

 短评

吴镇宇不过出场三场戏而已,人物塑造得完整立体还非常动人,那句“以后不飞了”是化在骨子里的温柔,眼睛亮亮地看着患病的恋人,因为基佬的身份,一开始只能委曲求全地站在灵堂外,无声的眼泪在墨镜后落下……没有任何一句声嘶力竭的表白,吴生把KK这个角色演活了。三星半

5分钟前
  • touya
  • 还行

惊喜一:这应该是「舒淇」和「舒琪」合作的唯一的电影作品吧?惊喜二:当陈小春和吴镇宇都“是”基佬……惊喜三:片中的两首歌都是林子祥唱的,原来他也是歌手。……挺有味道的电影,讲述香港同志的生活,有悲有喜有愁有爱。…… 《男人四十》→《女人四十》→《基佬四十》,可惜没有《蕾丝四十》。…

7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豆瓣猜推荐给我的,那我就顺便电影考古一下吧。二十三年前的电影,却一点也不落伍。香港电影一直很热衷于探讨社会问题,这一次也不例外。46岁的未出柜基佬罗家声和男朋友 Sonny 的故事,从不敢面对世俗的眼光、躲闪、不敢面对,到被发现、被揭穿、被歧视讽刺,再到最后接受、和解、向爸爸坦诚自己的性取向。九七年就有这样的胸怀可以如此流畅的拍出这个主题,真的是非常新潮了。配角的故事也很丰富,家声的姑姑也是同性恋、Sonny 理发店的同事也是女同(P是舒淇哎)、以及差点做了家声同妻的伍咏薇。和大部分人一样,我反倒很喜欢吴镇宇饰演的 KK 那条感情线。KK 为病逝的男友 Kim 选花圈,店家问他题字写「哲人其萎」好不好?他几乎哽咽的说道「永藏心底」。店家摇头说道还是「浩气长存」比较好啦!嗯,把「永藏心底」永远藏在心底。

11分钟前
  • 曼靑
  • 还行

吴镇宇是亮点!陈小春那句“你有无睇过古惑仔”也是亮点!亮点一箩筐……香港电影威武!

12分钟前
  • 安锤
  • 力荐

吴镇宇三场戏秒杀所有主角配角的光芒

14分钟前
  • 春衫薄
  • 推荐

每个基佬身后都有一个了不起却等不到的女人,她争取过,陪伴过,委屈过,挣扎过,心痛过,终于当她洗尽铅华,优雅谢幕,然后叫醒一场非她主演的戏码重新开场!【吴妈三场戏确实相当出彩!】

15分钟前
  • 力荐

小时候没认真看以为是个港式俗烂喜剧,现在再看竟然发现还挺真诚,各种同志现实处境都有展现,演员也可爱,林子祥陈小春吴镇宇都是选角奇招,舒淇怎么老客串基佬戏。

19分钟前
  • 肖浑
  • 推荐

你想要的張國榮的CD,我幫你找到了!~哈哈哈~~~這句話也蘊藏著太多情愫了吧~~~~小春GG的表演不錯~難忘你歐~另,此片配角陣容強大~~總會有意想不到的出現~

21分钟前
  • 驚 情
  • 推荐

刻意将《虎度门》的人物穿插在电影里,明明是可以砍掉的旁枝末节,可见舒琪自己有多喜欢那部得意之作。

22分钟前
  • 沉歌
  • 还行

很喜欢港影接地气儿的文艺。本来觉得林子祥配陈小春,我是一定要笑场和出戏的,没想到居然被他们亲密自然的一举一动逗得万分开心,仿佛真的看到一对儿真实的情侣。陈小春抓奸那场戏演得绝了,吴镇宇惊艳了我。虽然一直蛮喜欢这个男人,但第一次看他演如此清秀忧郁文艺的角色。PS:客串的都是熟人啊。

26分钟前
  • 某J。624
  • 推荐

难忘你的姿态动静略带忧郁的一双眼睛难忘记你的浅笑像春天 像阳光照和那离别匆匆的背影每天把臂漫步夜看星星一粒粒去数难忘记你的拥抱在雨中狂然起舞和你伴我心曲细诉

28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请叫我山鸡,基佬的基

30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还行

小春一吼:“知道我是谁吗?我是古惑仔啊!”哈哈,看得很开心,但不是闹剧。向父亲出柜的那场戏很动人,但结尾以歌挽回的戏码,大段林子祥的歌,还是有点为娱乐片的团圆结局而敷衍草率。

35分钟前
  • 麻布图鹉
  • 推荐

这辈子看过最温暖的同志电影~现实中同志该碰到的大起大落都经历了~可家声就是像一块捏不烂也掐不碎的发泄球~sonny发脾气要受着客户发疯要受着老爸骂街也要受着~幸运的是~他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真心爱他~接纳他的与众不同~可换种悲观的角度~像家声自己说的:即使劝服某人接受我,可也不能让全社会接受!

36分钟前
  • 噼里啪啦碰
  • 力荐

誰都會有中年危機,愛情、事業、家庭、人際皆成困局,同志則還要面對整個社會的不友善。影片中同志與非同人士之間矛盾尖銳,到結尾也未解決。其實這一切都只是個人的事情,認識自己接受自己才最重要,所以結尾才有不完滿中的完滿。陳小春片頭的獨白戲演得棒極了,全片也數他演得最好。

39分钟前
  • 一條魚佔滿了河
  • 推荐

最让我惊讶的是,Gay圈的生态在这20年间里,似乎没有什么本质的变化。

44分钟前
  • 容易受伤的男人
  • 推荐

吴镇宇演得真是太好了,好到我觉得那时候没人找他演一部基调悲伤的同性片是中国影史的一大损失……。

45分钟前
  • momo
  • 力荐

港片总是很难打分,一方面制作粗糙、剧情发展程式化、刻意安插低俗桥段迎合观众(比如美女让基佬为自己除x毛)但与此同时,影片中又总会有一些非常真实细腻的情感呈现,就像那场父子和解,几十年的压抑和恐惧、猜疑和担忧,落在“忘带钱包”的小小谎言上,顿时拨云见日,给观者会心一击。多一星给陈小春的Sonny吧。如此娇嗔又坦荡,甚至有侠义的角色,怎能不爱?

49分钟前
  • Piglette
  • 推荐

觉得香港人热衷社会学。受新浪潮的影响,喜欢拿电影说正经事儿。这片前段就明显比较郁闷,后面自如多了。陈小春的表演一方面极好,一方面又极糟。他完全按照女人的理解去诠释了,所以看着的时候偶感觉是有点鹿鼎记的痞态在的。吴镇宇倒是让人惊喜。故事构架都想的比较完整,基本上都顾及到,舆论与死亡

54分钟前
  • mecca
  • 推荐

最后的歌好感人

56分钟前
  • 雷霆老姐姐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