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列宁

HD中字

主演:丹尼尔·布鲁赫,卡特琳·萨斯,丘尔潘·哈马托娃,弗洛里安·卢卡斯,亚历山大·拜尔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其它年份:2003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再见列宁 剧照 NO.1再见列宁 剧照 NO.2再见列宁 剧照 NO.3再见列宁 剧照 NO.4再见列宁 剧照 NO.5再见列宁 剧照 NO.6再见列宁 剧照 NO.13再见列宁 剧照 NO.14再见列宁 剧照 NO.15再见列宁 剧照 NO.16再见列宁 剧照 NO.17再见列宁 剧照 NO.18再见列宁 剧照 NO.19再见列宁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再见列宁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克里斯蒂娜(凯萨琳·萨斯 Kathrin Sass 饰)衷心拥护着社会主义东德,她的丈夫已经逃往西德,剩下她一人抚养一对儿女阿丽安娜(玛丽亚·西蒙 Maria Simon 饰)和阿历克斯(丹尼尔·布鲁赫 Daniel Brühl 饰)。1989年,阿历克斯上街游行被捕,母亲目睹了这一幕,心脏病发晕倒过去,不省人事了好一段时间。 当她醒来,她熟悉的国家已经改变——柏林墙推倒,民主德国的社会主义也随之瓦解。  医生说,克里斯蒂娜不能再受刺激了。于是儿子想方设法营造一个过往的世界给母亲。母亲因此得以活在过去的民主德国里:包括邻居的衣饰,电视的新闻,换成苏联食品的罐头。然而,阿历克斯用心良苦不可能掩饰庞大的现实世界。终于,儿子以自己的方式去和母亲讲述东德的变迁。烽火英雄传深海兽末日重启陈翔六点半之民间高手迷墙1982结局终将壮烈实验品家庭 普通话版A计划续集红鹰第八季找寻2021邀请函2022匿名使者养鸡人嚎叫2015激情年代穿梭阴阳恋再见了,橡果兄弟!顺其自然向右看乌龙小姐单挑风城大佬第一季人质2015黑门猎豹行动2002极速蜗牛烽火少年爱嫁不嫁嘎嘎:五尺二寸酒肉朋友信仰的世纪:共产主义史初恋时我们不懂爱情野性任务 粤语版毒品网络从建国门到复兴门——漫步长安街信长老师的年幼妻子雪耻杀推翻罗诉韦德案中国故事2016超胆侠 第二季人人皆舞者2:舞力全开小学风云第二季周末情人1993没有爱1945诅咒录影小白鸽

 长篇影评

 1 ) 从故事本身问开去

       尽管好评如潮,看的时候也几次控制不住情绪,但回头琢磨这故事本身,总觉得有那么几分不对劲。那就是,(1)对那个社会主义国,母亲真的是“一生信仰,矢志不渝”吗?(2)母亲真的是像儿子叙述里所说,最后也没有识破他善意的用心良苦的谎言,临终也没怀疑过那民德的温馨空气吗?
    父亲“叛逃”后,特工来家揪揪问讯,两个孩子正坐电视机前看民德自己的宇航员飞上蓝天的新闻,一脸专注。要说谁更知道社会主义的真面目。谁对社会主义更心怀感情,谁的这种感情更需要小心呵护,不难看出吧,——母亲其实是父亲出逃的同谋,正如影片最后里她才向孩子们透露,她了解他为什么走,按计划她也该带孩子走的。
    那么在没有父亲以后,一直维持社会主义的形象与感情,甚于积极热情到成了一位“活动家”的母亲,其内心还是为了孩子们吧。她为了孩子,才最终没能下定带孩子走的决心:等出境批准等得漫长,而且,“他们要我与你们分开”,——这是做母亲的死穴,所以,她没有走。“这是我这辈子最大的错误,我现在知道了。”
    如果有这句话,我觉得,对于“对于这个国家,她一生信仰,矢志不渝”这句话,应当是不攻自破吧。“一生信仰,矢志不渝”是有的,是她对孩子,对孩子所能理解和能体验的生活之温暖,所以她才如此热情地投入到写呈文、参加少先队活动种种社会主义的先进活动中去吧,这些情景的回放里有她自己的孩子们热情向上的小身影。“就因为他没入党,所以他们让他吃尽苦头”,她对做医生的丈夫的遭际如此断语,又怎么会,那么矢志不渝地“嫁给了社会主义祖国”?——那只是童年起孩子们,尤其儿子的幻像,她从来没有对那种“祖国”矢志不渝过,——丈夫到西德后,不断给她写信,她都仔仔细细的看过,藏在厨房的最隐秘的角落。
    所以对(1),我想答案不言自明了。从这点看,影片看似是以儿子的叙述,尘埃落定的讲述他对中毒太深的社会主义母亲的善意谎言到送终,——其实相反,是母亲对儿子的善意谎言在先。仔细回想,那些先进活动情景里,是她为居民的生活问题向上级、报社写呈文,和少先队员一起活动,——她始终是在和人做面对面、心暖心的交流,解决的是真实存在的问题,为的是生活本身。也就是说,她是有选择的:她没有出去去做八荣八耻的宣传,也没参加申奥秧歌队,她不是盲目“对社会主义祖国矢志不渝”的政工妇女。绝对不是的。
    因此,对(2),正如一些朋友在影评里所指明的,母亲已经知道真相是什么,当她临终,躺坐在床上,家人环绕,看儿子这一艰巨的民德延续工程的最后,他导演的儿时偶像宇航员扮演民德新领导人宣布两德合并的新闻联播时,——是微笑着的,她没有把真相说破。
    “母亲辞世的国家,是她一直坚信的国家,由我们维系生命,直至母亲最后一口气的国家。一个永远不曾存在的国家。这个国家将永存我心,与母亲紧紧相系。”
    故事,看似是以儿子的叙述,尘埃落定的讲述,其实恰恰相反,不但不是尘埃落定,而且是满含怀旧的、挥别依依的。故事的真实,其实是在他的叙述之外,由观众来辨析、调整才成的。在天台上新年夜里,他把母亲的骨灰放进焰火,绽放在天空,完成她“把骨灰飘进风里”的遗愿时,回顾母亲。如果看地细心,完全可以听出,就这几句话,其实不是那么一致的,“母亲辞世的国家,是她一直坚信的国家”是感慨,其实不是我们观众所知道的真实;但是他为什么这么看呢?——“这个国家将永存我心,与母亲紧紧相系。”
    我想这才是这部电影撬动人心的支点所在。他之所以那么殚精竭虑,左支右绌,为母亲营造民德还在的幻象,起因不是她对民德多么有感情,而是她对他多么有感情,然后他又是回报母亲这感情。是她看到儿子在游行中被警察暴打拖走,一倒不起之后,昏睡半年,生命犹危,唯恐再受刺激,儿子才满大街翻垃圾桶找民德时代的瓶瓶罐罐,把超市里买来的资本主义食品一一倒换进来,才一遍遍拉人录制民德电视台的假新闻,才这么一直走下来的。
    写到这里,我才明白,为什么做母亲的,没什么病史,怎么就看到儿子被警察拖走,就一下昏倒了?而且还不是小昏,是一昏大半年。
    这又照应了上面的问题(1),她何止不是对社会主义矢志不渝,她是情知其险恶在走钢丝!她的丈夫已经被社会主义歧视逼走了,她的儿子又被社会主义警察拖走。她已经失去了丈夫,——为了和孩子们在一起,她放弃了申请出境,守着孩子,孩子不能再失去了;——民德何时是个头儿?社会主义哪天完蛋?一个普通妇女,拖着两个孩子,如何能看到,如何能等到。她所能等到的,就是孩子们好好长大。可知在她“嫁给社会主义祖国”的背后,在这套滚烫的面具的背后,是多么的苦心惴惴,多么的孤单无依,唯恐再出事。然而她终于还是眼睁睁看到了他出事。
    他出事就给放出来了,——但原因是:母亲在医院醒不来了。好像上街游行被警察拖走是小事,但观众稍把时间稍微快倒上那么两三年,就会了然,在“巨变”前夕再往前的那些年里,在母亲一直的环境与记忆里,在所有有过关门搞社会主义建设的人们的记忆里,被抓走是怎么一回事?
    对所有心怀这样记忆的人,社会主义是没有个头的,——只要你想好好过日子。在那种封闭的岁月里,只有两种盼望社会主义到头的人,一种是在过日子以前,就已知道社会主义等等是怎回事;另一种就是被社会主义伤害以后。
    母亲已经有了两个孩子,她不能做第一种;而她不能做第一种,就是为的不能做第二种。社会主义太大太久,而我只有两个孩子。
    学者和青年都说,世界上的真、善、美都是相通的,心怀爱的人,不应该对社会中的恶,恶政、恶行噤口不言。事实上我们也希望世界是这样,并且对这一种噤口不言视作软弱,努力要争取他们能强大。
    但是对母亲而言,这种掩饰,这种民德的温馨条理坚实空气,这种社会主义基层的热情中坚持的生活的希望,这种维持,何尝不是另一种强大。不是一往无前、义不容辞那种强大,是滴水不漏、百绕不折、处心积虑、含辛茹苦的强大。孩子是嫩的,母亲也必是软的,至于软弱,然而韧不可断。或许软弱是做母亲的宿命之一种,能领会这种宿命的,坚强地坚持这种软弱的,不是高尔基的那种母亲,是这种母亲。
   “通过这样不断地造假,我仿佛把民主德国变成了理想中的模样。”在儿子为母亲录制假新闻的过程里,他说了这样一句话。他是对民主德国有感情的。母亲一直坚持到她昏厥倒下所做的努力,是奏效的,她也是“通过这样不断地造假,我仿佛把民主德国变成了理想中的模样。”她和他的“造假”,都是异于社会广大现实的,是幻想,所以说是“造假”;但更是他们的期望,是赖以生活的希望。
    民德的日子里,母亲始终是一位热情高涨的人,那么热情,那么高涨,但故事也给我们一个旁证:母亲终于醒来时,儿子要给她安排一个民德慰问会,去请她的老校长,两人交谈,老校长肯定她是个出众的教师,儿子却径直问:“也因此她被打入冷宫?”——老校长说:“组织里面的几个同志认为她过于……理想主义”。
   “理想主义”的执着,是这个辛苦备尝的母亲,在社会主义的谎言里寻找的变态补偿吗?假如现实都是谎言,那么偶有真实,也被怀疑是假的;坚持真实,也只好顶着“造假”的形式。母亲对活动那么热情,不是对社会主义有多么“理想主义”,有妈的孩子都知道,一个要操心柴米油盐耳闻街谈巷议的母亲,很难对那些政治政策要什么理想,更何谈主义。她应该是清楚得很,她是在那些“理想主义”的名号之下,努力做些真正用心的、用情的事,生活本身、生命本身的事,指挥少先队员唱歌,唱绿茵和田野,穿上泳装涂花脸和孩子们一起狂欢。
    在这里,民德不再是昂纳克们的民德,而是母与子的民德,他们之间的民德,共享的民德,各自心怀一份感情与记忆,艰难护持,无涉旁人。“这个国家将永存我心,与母亲紧紧相系。”
    直到剧终我也没等来刚开始看时所暗怀希望的,儿子,叙述者,这个青年人,能对民德有所针砭,好抵消掉不断出现的那些遗老们对新德国的抱怨,但是没有。他是个心地单纯之人,并且到剧终也对民德感情复杂。也许这不合一些观众的期望,但是,对大多数普通人,对最平常基本生活的承受者来说,国家的演变,历史的质感,确实就是这样子的。将来我们这些青年的大多数,生活也是这样子的,可能也包括我自己。
    人生是有选择的,但同时人常忽略掉选择的背面:有限。人生也是有限的,很多时候放弃掉很多选择,不是因为不想或者不懂,而是已经被别人所选择:爱人、家庭。他们不应该被追问,被苛责。假若在一个丑恶社会,有人能给孩子炙热至诚的爱的同时,不理会那些丑恶,在我看不是应当批评的,而恰恰是要庆幸的。
    我想在此加黑,再说一遍:假若在一个丑恶社会,有人能给孩子炙热至诚的爱的同时,不理会那些丑恶,在我看不是应当批评的,而恰恰是要庆幸的。因其选择有限,责任便就有限,与其贪求对世道的评判,道德更在于责任的实现。
    于今放眼历史心怀批判的青年,臧否人物大快人心的同时,时或回枪一扫,瞥下家庭。我不知道别人是不是这样,我一度是这样的。今夜我看过这部电影,开头问的问题里,还觉得这故事不可信,打了半天字,删删停停想想,才渐渐懂得深一点。
    电影里的母亲,和我们许多人的埋头苦劳的父母亲一样,当你蓦然回看时,才会懂得,虽然碌碌,但他们不是社会主义的愚民,不是生活的俘虏。
    


    

 2 ) 再见,列宁;再见,乌托邦。

在没有看过这部电影以前我会以为是一部带有纪念列宁性质的纪录片,冗长枯燥而政治味道十足,于是我总避免了和它碰面。但是看过这部片子以后我只能用“我的沧海遗珠”这么几个词来形容。

再见,列宁。。。。。。

电影的名字虽然叫《再见,列宁》,但是却同列宁并没有带大关系。顶多就是列宁所代表的社会主义和列宁塑像。在母亲昏迷的八个月中,东德的地域防线终于被西德所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武器所攻陷。而东德人们的心理防线也最终被资本主义的先进物质精神武器所渗透。当屋顶上挂起可口可乐的商标,当姐姐嫁了一个西德人,当象征社会主义精神壁垒的列宁雕像被轰鸣的直升飞机吊起,飞过惊愕的母亲头顶。这是一个时代的完结,这也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瞬时间,东德的人民要接受来自西德,来自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这是一场发自内部的自我颠覆。在这里影片没有直接描绘东德人民对这样的突变的抵触。反而用真实的历史影像资料不带表情的向人们展示那个巨变分水岭的变化,有的点滴,有的轰然。

与其说是再见——列宁,不如说是再见——过去的信仰。影片被放置在一个家庭为单位的背景中,你看不到可是可以体会到面对那个历史端口的人们的亢奋。柏林墙最终被拆除,东德和西德之间的隔膜逐渐消失,当阿列克斯前往西德再也不用检查身份的时候,并且接受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的时候,这无关某种信仰的丧失,这只是某种信仰必然的更迭与换代。

母亲是一个对社会主义有着强烈感情的人,其实与其说母亲钟情于那个时代的信仰,不如说是母亲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由于缺少定位而寻求的自我诠释。影片最后揭示的母亲的保守了十几年的秘密说明,母亲是自我强迫的实现一种对自己价值的归属。丈夫的离去使得这种归属感越发强烈。

在东德刚刚被合并的日子里,阿列克斯也曾失去过归属感,他失业,又再上岗,以及在西德的小卖部中看到叫他咂舌的来自资本主义的色情电影。但是他很快就适应了这样的社会构架和价值观。可是母亲并没有,于是,阿列克斯,这个带着德国人孩子气和怀旧气质的主角开始了一场善意的谎言。

再见,乌托邦。。。。。。

这是一部用家庭作为背景来透视东德和西德历史巨变的电影。影片中性的调侃历史的巨变和这种巨变下小人物的生活。谎言的命题贯穿电影始终。从阿列克斯对母亲的谎言,到母亲埋藏了十几年的对阿列克斯姐弟的谎言。以谎言作为砖瓦,导演在影片中为我们建筑了一个介于东德和西德之间的乌托邦。

因为这不是一部政治影片,他没有任何强加给观众的政治语言,也不要用过多的立场或者所谓政治色彩来玷污它。影片站在中性的角度上,调侃,无奈而温柔的把你拉进一个导演临时假设的乌托邦,在这个乌托邦中,给人们以想象和复制的权力。阿列克斯用带有孩子气的荒诞方式把时间定格在那个德国合并的前夜的乌托邦。

这个乌托邦是一个具备了西德物质文明和东德精神文明的社会。人们保留着原有的精神生活方式,比如,少先队员给退休党员唱歌,老干部的聚会。我们不得不赞叹导演的想象力,这个假想社会被漫画式的少许夸张。在这个社会中,社会主义终于战胜了资本主义,列宁的巨大精神力量感化了可口可乐,东德反向渗透着来自西德的备受“资本主义毒害”的人们。。。。。。。

在这个乌托邦中,人们更被赋予了无限复制的权力,从只有从前东德才生产的酸黄瓜,到20元钱招募来的唱歌的红领巾,到外面人们穿的花枝招展而家中只能穿从前旧衣服的家人,到角色错位的前东德宇航员,再到被无限搞笑复制的电视节目。赞美那个天才的节目制作人兼新闻播报员,当他从新的角度诠释自己被政府警卫拖走的原因的时候,电影院里所有人都已经笑的岔气了。这个理想国中没有什么是不能被复制的,但是,不能复制的却是母亲保守了十几年的秘密的意义,还有这个乌托邦真正背景下的社会性质的变化。

逝者如斯夫,当母亲的骨灰同烟花一起绽放在不再存在东德或者西德的天空下的时候,阿列克斯深深叹一口气,他已经陪同母亲完成了一场社会变化背景下的归属感的寻找,现在已经结束,他可以投入到现实的生活镜头中。所以,这才是真实生活的开始。再见的是乌托邦,开始的新的生活。

另外要提到的是这部电影的配乐,来自法国的配乐大师Yann Tiersen,他用充满灵气的手风琴和三角铃勾勒出影片的充满爱的意念,你听不到冰冷,只有温暖。

再见,列宁;再见,乌托邦;拥抱新生活。

 3 ) 您好,列宁同志

在《共产党宣言》55周年,两德合并近15周年,如果要说2003年的〈〈再见列宁〉〉是没有想诠释什么的企图,那是很难让人信服的。马克思缔造了社会主义,列宁第一次实现了社会主义。他的继任者把社会主义的光芒,让世界的很大一部分国家和地区或者是主动或者被动的接受了。电影选择的地方就是其中的一个:德国,同时也选择了最为敏感的柏林,就是被称为是最直接对抗的地方。但是作为社会主义,也有很多让人不愉快的东西,冷战,物质匮乏,集权主义等等。电影如何不偏向两个意识形态?然后来表现生活而不是给人负面的感觉?……这些问题最后是用其中的一个小人物的故事来解决。
这个片子看后很多人都在写东西,但是本人觉得只有在“社会主义阵营”里面的人才会更加有这个资格来写一点点东西。
亲情可能是这个片子看完后的第一个词,虽然亲情是靠“欺骗”来进行的。母亲为了儿子欺骗了儿子,儿子为了母亲欺骗了母亲。儿子一直以为母亲是伟大的社会主义者,而致力于虚构这个世界,但是事实是本来准备同样叛逃的她是为了儿子留下来而且努力伪装成一个坚定的活动家。正如水果店老板挂出了“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标语,他就真的相信这个标语的内容吗?实现不实现和他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如果挂出来就会少了很多密探这类的麻烦,这个和他关系就很大了。为了生活,母亲和儿子都做出了自己的努力。虽然生活最后都给他们开了个玩笑。正如卡夫卡的困境,实际就是个黑色幽默。在里面在带有黑色幽默生活中,表现出了最敏感的地方,环境污染,冷战,物质匮乏之类很容易被政治化的语言,从小人物的口中说出就别有个滋味了,留给观众的是自己的回味了。
如果一个好片子就是做到这样还是未免有点单薄,通过主人公和他朋友制作电视节目中体现的东德如果你认真看了第二遍,就会很有点嚼头了。当然在他们制作这些节目前东德早就已经消失了数个月之久。他们制作下的东德,最后是更加开放,自由,放弃了柏林墙,同意双方的流动。或许这个不单是德国人的梦想,也不就是社会主义应该有的自信的状态吗?
而过去的时候人们是怎样被束缚起来的?在第三次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主人公单纯就是用了个室内设计还有一大堆自己制作的电视节目就成功制作了个东德。在过去的时代里电视,报纸媒体宣传的是官方的观点,密探和暴力机关全力搜索不按官方口径说话的人。那我们过去是否就是生活在一个谎言中?
虽然叫做〈〈再见列宁〉〉,但是全片中列宁只出现了一次,面对是独自走向真实世界的母亲。来的也快,去的也快。如果对苏联史有点了解就可以知道,那个雕塑的动作是按照著名油画中列宁的动作来制作的,那幅画就是反映1917年在攻打冬宫炮火中召开的全俄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中列宁。然后在晚霞的照耀下列宁像有着金色的光芒,但是迅速消失淡去了。留下的只是母亲那迷茫的表情。
如果是其前面就是描述,现在就可以思考下这个问题,为什么要叫再见列宁?如果要必须的更加意识形态的卖头,不如叫再见马克思比较好。列宁代表的是什么?苏联的缔造者。但是经过斯大林等人的苏联,变成了充满了很多不令人满意的地方。而且这种气氛还同时带给了东欧的各个国家。同时列宁也就是一个核心,是任何社会主义国家作为尊敬的对象,无论哪个领导人都要把列宁搬出作为自己正统的标志,就是在传统社会主义阵营中最为叛逆的国家也是拿出列宁作为旗帜来攻击苏联在位领导。当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那场政治动荡中,西方人果然看见了列宁与大家说了再见。整个西方世界出现了一种普遍乐观的情绪,就认为建立一个国际新秩序的时代到来了。一切问题很容易就解决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冲突结束了,未来的世界必然是普世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相对的政治文化体系。就如同福山在〈〈历史终结和最后之人〉〉中说到的那样,历史终结了,未来将是自由市场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但是事实是世界没有想大家预想的那样,正如列宁雕塑消失时,留下的是迷茫的母亲所包含的深意。当大家从一个柏拉图的洞穴出来,不是面对的真理而是进入了另一个洞穴之中。片子中资本主义倒是被吸毒,性泛滥所代替了很多。同时我们要问在这个故事中一直缺席的马克思到哪里去了?正如德里达所说的幽灵一样,在主人公制作的电视中就有着浮现。在和列宁告别后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解应该是更加多元,开放,宽容。本来追求人类解放的马克思主义只有摆脱了权威,才可以真正的解放。共产主义这个幽灵必然还会不断出现。正如〈〈哈姆雷特〉〉中的幽灵,而且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和场合登场。
谁让我们人类一直就是面对TO BE,OR NOT TO BE ,这样也就决定IS ALWAYS A PROBLEM。



PS:在自己放这个评论上去的时候,有位法理学人用大批物权法,有人赞之,有人骂之。余且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4 ) [疯评影行]之《再见,列宁》

    影片:GOOD BYE LENIN
    导演:沃尔夫冈·贝克尔
    主演:丹尼尔·布吕尔/汉内洛蕾·埃尔斯纳

    一声长鸣,载着母亲骨灰的火箭划过漆黑的星空,礼花绽放在点点繁星的周围,夺目绚丽的光芒映射着每个默然的面庞……是美丽的谎言还是善意的欺骗,一部掘自德国人内心的稚嫩与怀旧影片在这样舒缓的结局里落幕了。

    再见,列宁。我静静地守候着字幕的最后终结,柏林墙最后的残垣已经被德国政府拍卖了,伤逝的不再是金元侵蚀纯真世界的边际,而是潜藏在回忆里的酸涩的怀念,亢奋之后的亢奋迭加着伟大政治理想与我们父辈精神理念里的富足充实。

    2003年德国LOLA(金洛拉)电影节沉浸在红色的怀旧婉歌里,《再见,列宁》以别致震撼的手法获得了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等七项大奖,票房收入超过了3500万欧元,观看人次超过570万,数据似乎告诉我们:这是一部没有伤逝的政治电影,是一个只强调变迁和细节的社会缩影。

    阿历克斯的父亲背离家人逾越柏林墙追求所谓的民主与自由去了,母亲将所有的寄托赋予民主德国的社会事业当中。1989年10月7日她亲眼见证自己的儿子掺杂在示威游行的队伍里被警察镇压,心肌梗塞昏厥成了植物人。八个月后,联邦德国与民主德国在柏林墙倒塌之后统一了,整个社会构架以及价值观在瞬间成了东柏林不能承受之轻。母亲的苏醒,伴随着不能再受任何刺激的忠告,儿子在自己编织的理想国度里让母亲依旧驻足在列宁的伟大世界里顺利击败可口可乐,母亲的微笑洋溢在西德人越过柏林墙投奔在社会主义的政治理想里,母亲的离去伴随着一个个善意的谎言……

    这部德国电影到底想表现什么样的意识和形式?整个电影充满了回忆和调侃,却没有一丝的浮躁和唐突,温情而又无奈地将镜头延伸到一个没有答案终结的领地。列宁的半身石像被直升飞机缓缓地调离城市上空,雕像的面庞凝视着母亲茫然的无措,似乎在质疑整个德国的未来方向,导演像杂糅一个乌托邦似的理想国——西德的经济发展与东德的精神夙牵。

    记得反映社会、意识与人题材的电影很多,《血腥星期天》拿北爱和英国的冲突着重以西方的传统政治审美加好来坞血腥暴力控诉来表现历史事件,这样的电影难免有些强权似的灌输情节与明显的政治导向性,所以不能称之为优秀的电影。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被导演离析成《布拉格之恋》也是太明显的意图性,于是原著关于人、性、社会的构架被支解了,同样弱化了对米兰·昆德拉在思想上的传承,他并不想表现伤痕,整个电影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却是举枪待射的苏联军官。《再见,列宁》的镜头与意图只是将你从纷争中引回关于亲情和家庭的小范围内,而背后的世界却留在落幕后的段段遐思里,所以说,《再见,列宁》是一部优秀的电影。

    故事的流程是按时间慢慢推移的,阿力克斯想尽一切办法掩饰周围的变迁,从东德商品的仿造,电视节目的自己录制,总之在节奏快慢之间制造着一个又一个的谎言,甚至世界在他的描述里颠倒了,统一的德国也像换了包装的罐头向民主德国的一边靠拢,而现实中人人都在经受着社会诸多环境以及思维定势的严峻考验。难道真的能象换了包装的罐头一样,回到从前吗?显然不能,他却能引起统一后德国人民的思索。

    记得一张新闻图片便是巡逻中的东德士兵跃线叛逃的瞬间,冷战的媒体们大肆将这张图片延伸到各个媒体角落。《再见列宁》用完全中立的立场延续故事的情节发展,这一点是可以首肯的。

    电影穿插的大场面一般积聚在片子的前半截,似乎更多是为了强化民主德国当年“大”而“空”的形态;后半截将西德的文件编制成新的录象资料,西德吸毒、颓废的社会图片也被收录了。似乎想让观众明白,这个世界总有瑕疵。

    细细地看,导演的镜头语言安排也是多样的。从内容上讲,离不开局部小场景,在表现空间与人的关系上说,完全是德国电影的风格。法斯宾德的电影就是将舞台剧的表演表现手法运用到电影当中。

   《再见,列宁》可以看作是法斯宾德的电影传承。法斯宾德的电影强调时效性,他所表达的电影语言完全根植在战后的德国,刚从战争阴影中走出的德国人的心态与意识,包括对自己的解构;《再见,列宁》则是在时效上强调1989年柏林墙倒塌后的德国人的心态与反差,人的意识与行为的变迁,系蓝领巾的小学生为了二十元钱钻空子,老同志在林立的书堆里整日酗酒。法斯宾德除了《莉莉玛莲》多数电影的人物不多,喜欢在局促的小环境里表现剧情的冲突和情节延续,包括在房间、吧台、窗前等等,这些都是他所倡导舞台戏剧革命的主要元素,《再见,列宁》多数场景都是在儿子精心布置的狭小东德家中完成的,却没有丝毫的拖沓。

    镜头语言的运用与剪切比较精湛,技法不多,但主要演员的表演是极为出色的,同样作为观众,翻腾着复杂情绪眼见着列宁远离在视线的边际,心里不由得想起昆德拉说的那句话,“人们想成为未来的主人的唯一理由就是要改变过去。”

    深情地鞠躬,再见——列宁。(文/畅游四医院)

 5 ) 不谈主义,只谈人性

这部电影的德语原名是《民主德国在79平方米房间里的延续》,我认为很恰当,主人公正是在那79平方米的房间里,用心塑造了一个与外面巨变的世界截然不同的“民主德国”,保护着母亲。

这部电影很感人,原因不仅仅是因为那种笑中带泪的感受,更在于作为一部以东西德国统一为背景的电影,影片没有把笔墨着重于刻画意识形态上的分歧,进行过多的讽刺或者为某一方辩护,而是把重点放在了普通人的情感上,在纷繁世事中的情感。对于主人公Alex来说,无论窗外的世界怎样变化,母亲始终是母亲,民主德国不在了,柏林墙倒塌了,母亲也还是母亲,既然母亲不能受刺激,那么就用自己的双手来保护她。

Alex和他爱好电视剪辑的朋友,不断地做出假的新闻片段来安慰母亲。母亲在窗口看到了可口可乐的广告,Alex 就和朋友拍摄了一段“可口可乐”和国营饮料厂合作的新闻;母亲能起来行走了,有一天走出门去,看到的尽是资本主义花里胡哨的汽车和广告牌,Alex就拍摄新闻:西德的难民逃往社会主义的东德,所以要尽量照顾他们的习惯。就这样,已经支离破碎的“社会主义祖国”就在Alex的精心呵护下,在他们的小家里面延续着,延续着。电影的节奏始终流畅自然,配乐也是时而轻柔舒畅,时而婉转悲凉的钢琴独奏。整个影片并没有浓重的或黑暗,或光明的气氛,而是在中性的镜头语言中,叙述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个儿子爱他的母亲,母亲爱他的儿子的故事。

影片一直存在着一个悬念,那就是:母亲到底会不会发现承载她信仰的国家已经不复存在呢?我们始终为Alex揪着心,这样的欺骗到底对不对?付出了这么多,是否只能让母亲更加痛苦和气愤?在影片的末尾,我们找到了答案。Alex的女友Lara偷偷地告诉了母亲真相,母亲在震惊之余却依然没有向儿子捅破这层窗户纸,而是安详地看着儿子制作的“民主德国国庆”的“新闻”,同时偷偷地,偷偷地,饱含深情地,望向儿子的背影。这是影片中最出色的一段,保护者成了被保护者,欺骗者成了被善意的欺骗者,在母亲的目光中,我们看到了爱和欣慰,这一刻是人性闪烁着无限光辉的一刻,这一刻让我们意识到:一切都不重要,什么主义,什么社会,不重要,重要的只是爱,只是善,只是象这一对母子一样,费尽心思,到头来都是为了保护对方的情感。影片传达的这份情意,让我感动至深。导演Wolfgang Becker在处理这一段的时候非常的冷,本来这样的影片在到达高潮的时候应该是需要一个感情的释放点的,要给人们一个机会流泪。但是导演没有给出这样一个点,影片从头到尾平淡的记述,没有丝毫煽情的成分,看完此片,给人一种欲哭无泪的感觉,而恰恰是这种感觉,给人印象深刻,也给人更多思考的能量和空间。

电影诞生以来,最伟大的影片都是关于人,它们把人放在波涛汹涌的历史大潮中,放在离奇荒诞的虚幻故事中,放在平淡无味的日常琐事中,它们关注的是人,镜头对准的是人,因为只有人心和人性,只有人类共有的感情和感受,才能真正的撞击心灵,引起共鸣,才能达到电影拍摄的真正目的。无论电脑技术如何发展,优秀电影的标准唯一而且永远唯一,那就是:表现人性,表现感情。

Good Bye Lenin!再见了,民主德国!
你好,一部不谈主义,只谈人性的绝好电影!

欢迎光临我的BLOG:
  闲话小记:http://spencersnote.blogspot.com/
  电影与书籍:http://spencersong.blogspot.com/

 6 ) 这个国家,她一生信仰,至死不渝,

在弗里德曼的《世界是平的》一书中,提及碾平世界的十大力量,其中一项便是柏林墙的例掉,和雷锋塔的倒掉一样,柏林墙的倒掉其实是发生精神领域的。你可以把1989年叫作新资本主义元年,这一年,不是资本主义战胜了社会主义,而是新资本战胜了旧资本主义。不是社会主义战败了,而是自我瓦解了。如果说物理的世界是在麦哲伦那里联接在一起,那么,精神世界的联接,则发生在柏林墙的倒塌。
  
  今天要说的是电影,一部德国电影,《再见了,列宁》
  
  世界上只有纯粹的私事,没有纯粹的政治事件。在《再见了,列宁》中,一个对共产主义虔诚的东德妈妈,在目睹儿子游行被捕后晕倒。晕迷持续了8个月,当她醒来的时候,东德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柏林墙倒了,资本的伟力像啤酒怀里冒出的雪花一样拥进东柏林。妈妈的女儿,Ariane,成了阶级敌人RuRGER king汽车快餐店的雇员,提供类似KFC似的汗堡。而妈妈的儿子Alex(男主角)所在的Adolf Hennecke电视机修理合作社破产了,Alex应声下岗,去了一家安装电视天线的有限责任股份公司。而妈妈的街坊邻里纷纷下岗,(估计还不能买断工龄),报怨连连。东柏林被资本涂鸦,共产主义在1989的地球风雨飘摇。统一社会党倒台了(相当于苏共),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了历史,靡难的地下音乐借自由民主之名涌入东柏林。而Ariane,妈妈的女儿,找了一个散慢的西德男友。也许,共产主义是年青人的叛逆和正义感建立的,最后毁灭它的,也是叛逆和正义感。
  总之,当妈妈苏醒的时候,东德已经沦陷了。
  
  医生告诉Alex,他的妈妈不能受刺激,Alex知道,目前最大的刺激莫过于让妈妈知道东德已经完了。用Alex的话说,“妈妈嫁给了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她大概相当于一个全国人大代表之类的人物吧)。Alex做出了一个荒堂的决定——瞒。在妈妈康复之前,他不会让她知道柏林所发生的一切。故事从此充满了黑色幽默。
  
   Spreewald牌黄瓜罐头
  Spreewald牌黄瓜罐头也许可以沟起许多东德老人的记忆。也许,Spreewald是东德唯一家生产黄瓜罐头的厂,因为为什么要建两家生产同样商品的厂呢,只有脑袋有问题的人大代表才会那样提议。
  Alex的妈妈就想吃这个牌子的黄瓜罐头,这可难倒了Alex,社会主义的百货商店关门了,里面仅剩一个硬邦邦的社会主义冻鸡。取而代之,资本主义的Supermarket拔地而起,Supermarket里没有Alex妈妈想吃的spreewald黄瓜,那是计划经济的造化。货架上只有荷兰产的黄瓜罐头。看见没有,《共产主义宣言》中关于全球化的伟大预言在Alex面前的货架上得以实现,20年以后的今天,东柏林的这个货架上的黄瓜罐头恐怕来自中国——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黄瓜。
  可怜的Alex买不到spree wald黄瓜,还好,他在楼下的垃圾箱里找到一个spreewald黄瓜的空瓶子,把荷兰的黄瓜倒这个瓶子里,就可以给妈妈吃了。
  
  妈妈终于吃到了spreewald的黄瓜,但她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她想看电视,Alex知道西德电视台会放一些诸如美女把奶油挤到她们巨乳上搓来搓去的节目。妈妈会问,这是社会主义的巨乳吗?还好,Alex有个想当导演的朋友,朋友假扮新闻主播,好让妈妈随时知道东德的社会主义伟大建设。
  
  但纸是包不住火的,资本之力让东柏林街上跑满外国汽车,Alex开的车就是日本铃木的,呵呵,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正是日本的资本在全球摧城拔赛的时候,而大量的西德人涌入东德,这里房价要低得多。
  终于有一天,妈妈房间对面的大楼上拖下一幅巨大的广告条幅,上面写着cocacola,这是资本主义邪恶极大成者,全球最有价值的品牌。看来,这个城市被资本占领了,而且,胜利是从巷战开始的。
  
   我们都戴红领巾
  “我们的家乡,这不仅仅是城市,还有村庄,我们的家乡,林子里也都树木,我们的家乡,绿茵上的青草。”
  
  戴着红领巾的东德小朋友在Alex妈妈面呤唱着,这是这个人大代表最快乐的时候。小朋友们继续唱到:“田野上的庄稼,天空中的鸟儿,土地上的动物……”。
  
  我惊讶于东德的小朋友也载红领巾,并且他们有蓝红两种色儿。据我所知,朝鲜的小朋友也戴,越南古巴这么热,也戴,我就纳闷了,咱社会主义的小朋友活得累呀!记得小时候打架,就把红领巾从兜里换出来,可以抽人用,蛮痛的,仅次于钥匙链。
  
  列宁啊,我们为什么不能有点私人的忧愁呢?民主制是建立在广大私人的私利上的,我说的有错吗?列宁。当个人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如果总是个人让位于国家,那么就没有人可以代表国家了,人民也不行,国家变成了机器,不仅奴役着人民,也奴役着统治者本身。
  
  为什么每个社会主义国家都惊人的相似,细节都相似得毛骨悚然。都热衷于火箭上天,体育实力和经济实力永远是不配比的,领导人总是以英雄的角色存在,信息封锁,时常或是持继的大清洗,都叫同志,国徽都喜欢用稻子和小麦,唔,太多了。
  
  如果作出一个决策,不是通过自私贪婪者去自行博奕,而是由一个品格高尚者一人裁决,那么善意与残暴只有一纸之隔。比如说,只有富人才打得起高尔夫,穷人开始仇富了,那么政府干脆就规定打高尔夫非法,这样解决社会和谐问题倒是方便高效。但这样纵容政府的结果无非导致国家权力膨胀,倒时候政府要指出打乒乓球非法,你我也没办法。
  
  过去,我们把大多数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都归之于阶级矛盾。1955以后,我们中国把所以讨厌的阶级都砍去了,我们却惊讶地发现不和谐并没有消失,甚至激化了,这和书上写的不一样啊!
  
  这时候,我们不是反思:“哦,原来大部分不和谐并不是阶级矛盾引起的。”而是怀疑“资产阶级没有除净,他们藏在了工人农民当中。”于是有了三反五反,牛鬼蛇神。
  
  民主总是罗嗦的,美国参议院(senate)的直译就是老人院。一群各怀利益者相互争论,决案迟迟不能做出。于是我们的精英们就开始推理了,缺乏效率是争论引起的,争论是因利益不同,利益不同的根源在于阶级不同。所以,要想提高效率就要把大伙变一个阶级。我们的确是这么做的,知识份子也被划入了工人阶级,农民公社化以后不也是工人阶级了吗?
  
  是的,我们变成了一个阶级,其乐融融的大家庭,但我们的利益一致了吗?没有!争论消失了吗?没有!效率倒是提高了,原子弹没哪个国家有中国造得快,毛主席一声号令,全民大炼钢铁,试问哪个国家有中国效率高。
  
  但是我们别忘了,社会主义是对社会公平的向往,老大哥苏联却把她变成了提高效率的工具,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纷纷效仿,社会主义从此走上歧途。事实上,没有一个经济学家能解释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为什么能解放生产力,包括马克思自己,他只从哲学的高度作出了解释,但我想看到的是具体的东西,而他却在说,人为什么会老?答,量变引起质变;瓦特是怎样发明蒸汽机的?答,透过现象看本质。事实告诉我们,高度抽象的东西,往往是错的,或则是废话。
  
  事实是这样的,给苏联带来高增长的不是合适的生产方式,而是专治,是权力和上帝一样大的政府。有了权力强大的中央政府,苏联所能干的就是,以国家之名,在大饥荒的时候仍出口粮食,换取资本。就是让工人阶级饿肚子,把省下来的钱建钢厂。所以,大萧条中的西方各国从苏联学来的是凯恩斯主义,而不是共产主义最本质的东西,人类的终极自由。国家集权不过是实现它的手段之一,现在,他成了官僚集团温暖的家。
  
  那么你会说,是呀,这不恰恰是共产主义的优点吗?高效率。我要告诉你,这和共产主义没有任何关系,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德国和日本,导致经济高增长的是政府集权,是低人权,共产主义只是把集权合理化了。苏联和日本德国唯一的不同就是它可以让人民觉得自己吃亏是为了一个共同而虚无的理想,我告诉你,这时候我们所热爱的国家,已经不是人民的了,也不是政府的,它已经变成了活物,一个邪恶的活物。国家把我们拖向不必要的战争,国家创造不必要的需求,然后我们把精力和资源制成满足这种需求的商品,比如,叉叉教学评估时学校从奸商那里买来的几十米的条幅,红地毯。一个官僚治理下的国家,我们看到这样的景象,每个人看似忙忙碌碌,各司其职,但他们制造出来的东西一半去满足那些衍生出来的需求了,说明白点,是那些应付上级的需求,以及那些本来不该存在的需求,比如说,防弹衣,或则上京告御状所用的盘缠,这些盘缠养活了火车司机,客栈伙计,北方周末的记者。于是我说,当失业问题出现时,就鼓励公款吃喝吧,就到处搞叉叉评估吧,他们所带动起来的需求无可限量。
  
  文化大革命前夕,人与人之间似乎是比以前公平了,但人与政府之间却不公平了,政府的权力太大。这也是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根源之一,把政府的权力交还于人民,是的,的确交还于了人民,人民甚至可以冲进省政府揪出省长批斗,试问自称民主的美国人民权力有中国的大吗?但是缺乏政府的包护,人与人之间的不公平又出现了,而且远远甚于解放前,每个人生活在惶恐中,特别出身不好的人。
  把权力交给政府则出现人民与政府的不公平,把权力交还人民则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不公平,这是国家治理的怪圈。
  
  
   哀哉巨人,痛哉巨人
  当Alex联合街坊邻里一起隐瞒妈妈时,她的姐姐却厌恶Alex的行为,她说:“我们处在一个社会主义的老人俱乐部里”。而老邻居Ganske显然是报怨最多的一个,国营企业破产让他在退休年龄失业,他有充分的理由觉得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好。而妈妈的同事,老教授则变成了一个嗜酒者。事实上,直到现在东德地区的失业率仍在两位数以上。
  
  但我们要看到选择资本主义的不是“一小撮”政客,而是东德的老百姓。同样,推翻社会主义的,也不是“资产阶级自由化”,而是东德老百姓的良知,人类的天赋良知。这种良知是对他人苦难的同情,是人类对幸福的不懈追求。正如《共产党宣言》所云,“工人阶级没有国界”,这种良知也是没有国界的,他注定将超越一切“主义”,成为国家伦理的基础。
  
  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选择资本主义,只是选择了资本主义下的幸福。有多少会关心政治呢?人们关心的是自己的生活,只有自称精英的人才会声称关心“人类”,这些精英包括,波尔波特,希特勒,范仲淹,斯大林,朱元璋。。。。。。如果世界上的人全变成“先天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的人,这个世界下个月就会发生大屠杀。信不信由你。
  
  如果要问人民为什么选择了资本主义,并不是人民严密地推导出资本主义比社会主义好。只是因为,墙的这一边,我们可以用99美分从网站下一首你最爱听歌,而墙的那一面,我们只能年年月月看戴假发的女人跳白毛女;墙的这一面,我们可以吃来自全世界的美食,看最high的A片,而墙的那一面,我们只能吃spreewald黄瓜,看早间新闻,午间新闻和晚间新闻。
  
  巨变对老人来说无疑是痛苦的。亚当•斯密告诉我们,当大家各为其利时,社会的总利得自会增加,并且自然形成秩序,而并不是恩格斯所说的那种“混乱状态”。这种秩序就是市场。政府的作用就是对这种不精确且不可操作的秩序进行修修补补。而我要说,政府起源于公共事物管理(正如业主委员起源于与物业公司对抗),但政府是由人组成的,人是贪婪的,又有谁来保证这个“业主委员会”会蜕变成统治者呢?答案是市场。资本家,金融家影响政府行为(愤青谓之官商勾结),在我看来并一定是坏事,因为这带来了权利制衡。当然,仅有市场远远不够,但它是最要的。
  
  然而东德的老人们没有机接触到这种“歪门邪说。”用Alex的话,他们把自己纷纷嫁给了国家。当最后民主德国垮掉的时候,他们成了寡妇。
  
  影片的高潮部分,莫过于直升机掉起的列宁雕像穿过大街小巷,最终与Alex的妈妈迎头相遇的时候。
  
  Alex的妈妈偷偷跑出房子,她看着直升飞机下的列宁,或者说列宁正看着她。布尔什维克列宁一手夹着一本书,一手做出邀求的动作,他似乎在说,“孩子,随我去吧。”又或者在说:“现在只有中国是社会主义了,咱们去那看看别人怎么消除贫富分化的。”但他最有可能是在说“现在用来吊我这根绳子和吊死萨达姆的那根绳子都是中国长三角生产的吗?”
  
  Alex的妈妈最终还是去世了,Alex把妈妈的骨灰装在小火箭里,让它飞向天空,绽成一朵礼花。
  
  巨大的赤色帝国,从东德的莱菌河一直延伸到大平洋的海参威,从北冰洋的西伯利亚一直到赤道之际的红色高绵。遥远如加勒比,鼻息如蒙古,北韩。从穆斯林的鞑靼故疆到儒教的东亚诸国,从东正教的基辅华沙到古巴的甘蔗地。红色的帝国横亘无涯,轻易碾平累积千年的文化礼教,将强大如宗教的社会力量抹为虚有。迄今为止,只有共产主义有此伟力。
  
  然而,这头赤色的巨兽在1990年彻底瓦解了。你可以说,烈士的鲜血付之东流,你可以说,一个凝聚人类有史以来所有狂热欲望总和的实验,以失败告终,但我想说的是,人类这种夸父逐日般的精神,值得圣赞,历史不会忘记共产主义,我到来了,我看见了,我征服了,共产主义是迄今为止人类精神力量所能达到的极限。
  
  最后以Alex的话收尾吧。
  
  这个国家,我的母亲与之永别的国家,她一生信仰,至死不渝,
  这个国家,在现实中从未如此存在过,
  这个国家,只有当我回忆我母亲时,才能想起它。

 短评

我太沮丧了,我永远不会写出这样的剧本,拍出这样的电影来!

7分钟前
  • 露娜peace
  • 力荐

她曾经相信的一切,都已不复存在。集体密谋的保护。节奏特别好。德国统一不过是1990年的事;苏联解体,1991年。屋顶抛撒作废的东德马克、模仿新闻联播的假新闻,社会主义退休俱乐部、宇航员出租车司机,意识形态价值体系的保存期限是多久?Humor is tragedy plus time。离得远了,都变成了黑色幽默。

11分钟前
  • 桃子
  • 力荐

“通过这样不断地造假,我仿佛把民主德国变成了理想中的模样。”

13分钟前
  • Scarrie
  • 推荐

要说拍得有多好倒未见得,其实就是个情节剧的路数,但我真的好喜欢故事里那种浪漫化。让时间和光阴就这样定格在一个房间里,当母亲走出房间,与天空中直升机吊着的列宁头像擦肩而过,那一刻真是太诗意了。前进达瓦希里就缺这种浪漫,缅怀革命年代却没有浪漫主义情怀,那就是三观不正了。

17分钟前
  • 刘康康
  • 推荐

音乐超级棒,带着那些对过去岁月的感伤.

22分钟前
  • 寂地
  • 力荐

柏林墙主题作品中最冷静的一作

25分钟前
  • [己注销]
  • 力荐

想吃德国酸黄瓜

29分钟前
  • 杜边生
  • 还行

我们的历史总是在前进,可是掉队的人自有其缅怀的理由。这是儿子写给妈妈的一封信,也是关于时代轰隆碾过的印记。能把一个谎言如此的自圆其说,剧本功不可没。内什么,Daniel Brühl明明很帅哪里像老鼠了(我好像穿越到“极速风流”了...) o(>﹏<)o

34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再见列宁,再见爸爸,再见童年,再见理想。

35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推荐

一个时代的逝去...列宁雕象的那个镜头真是经典啊...

38分钟前
  • 某茶君
  • 力荐

多年后见到开出租车

39分钟前
  • 男娼起义
  • 推荐

“在柏林墙倒塌后的几个小时里,就有成千上万的西德人民走进东德,许多人想留在东德,他们想从资本主义的生存竞争中解放出来,并非所有人都想参与职场争斗和拜金主义的活动,并非所有人都受得了弱肉强食。”哭了,这段台词就是男主和不少左派心中理想的社会主义吧,没有996和奋斗逼,可惜只存在于幻想中。

44分钟前
  • 大海里的针
  • 力荐

就像有一集《我爱我家》,宋丹丹失忆了,贾志国一家一夜就回到了文化大革命。。。

45分钟前
  • 一只野鸡
  • 推荐

最后母亲已经知道了,除了儿子以外的家人也都知道母亲知道了,儿子还在全力为母亲营造假相。母亲笑而不说破,女友和姐姐也笑而不说破,反倒成了大家合力成全他的善良,我觉得说软弱更恰当。“再见”有再见和不再见两重意思,《再见列宁》是不再见,但母亲见到半空中的半截列宁是再见,经典已极的镜头。

49分钟前
  • 石头摇篮
  • 力荐

一个真实的存在了41年的国家伴随着母亲的骨灰和绚丽的烟花一同消失。一个时代就这么结束了。毛主席说过: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归终结底还是你们的……而我们的未来又在哪里?

53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力荐

民主德国在15平米的空间里延续

56分钟前
  • 文泽尔
  • 推荐

之前一直没看,不因为别的,就因为肯定是一看就喜欢上。结果——果然喜欢上了。以自己的母亲和祖国母亲合二为一,不同的是,作为政治实体的祖国母亲先行一步,而作为信仰的母亲迟迟没有离去。直到有一天,那个幻想中的影子也不得不幻灭死亡,恰如挥手的列宁头像掠过头顶,一去不复返。

57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好棒的创意,里面那个小胡子播报员太可爱了,也圆了做导演的梦呢。抛去政治层面的东西(其实这个片子已经很温和了),这其实大概说的就是“为了亲爱的妈妈可以再造一个世界”吧。这种时代逝去的无力感真是让人动容啊

60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我最喜欢的电影,只看过一次。我知道只需要看一次它就是我最喜欢的电影

1小时前
  • AC
  • 力荐

像是一封写给时代的抒情长信,盖上了查无此人的邮戳,又被寄回了历史。藉由亲情的窗口,温情脉脉地演绎了时代变迁下人们的大开眼界与无所适从,这种变革感甚至通用在每一次的怀旧记忆里,让人顿感电影实在是太美好了。母亲望着直升机悬垂的列宁像,仿佛一个时代的挥手作别。感人至深的亲情也温暖人心。

1小时前
  • 西楼尘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