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视深渊

HD中字

主演:沃纳·赫尔佐格,Jason Burkett,Michael Perry,Jeremy Richardson,Adam Stotler,Sandra Stotler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1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凝视深渊 剧照 NO.1凝视深渊 剧照 NO.2凝视深渊 剧照 NO.3凝视深渊 剧照 NO.4凝视深渊 剧照 NO.5凝视深渊 剧照 NO.6凝视深渊 剧照 NO.13凝视深渊 剧照 NO.14凝视深渊 剧照 NO.15凝视深渊 剧照 NO.16凝视深渊 剧照 NO.17凝视深渊 剧照 NO.18凝视深渊 剧照 NO.19凝视深渊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凝视深渊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故事的主题是关于“死刑”:他采访了死刑服刑人员、警察、受害者的家人,影片冷酷而阴郁,它逼我们面对这一道德模糊的领域。而从影片的片名,我们也不难看出赫尔佐格借此“凝望人类灵魂深渊”的目的,这应该让电影与传统的探讨死刑的纪录片有所不同。  幕后制作  68岁的德国导演赫尔佐格在美国采访了多名等待行刑的死刑犯人,拍摄成纪录片《凝望深渊》。赫尔佐格说:“人不应该被你的国家处死,这件事一点争论的余地都不存在……我认为惟一的例外是战争状态。”  “美国有34个州仍存在死刑判决,其中16个州目前仍可执行死刑。执行方式是致命药物注射,仅犹他州仍有枪决。作为客居美国的德国人,我有不同的历史背景,我尊重但不赞同美国的死刑。”  维纳·赫尔佐格的四章节纪录片《深渊》,每一章的开头都重复这句画外解说。画面内,镜头扫过空无一人的刑前羁押室铁栅栏,扫过墙边长桌上的烛台和圣经,再经过一小段走廊进入行刑室,让观众看那张空荡荡的注射床。  接受过赫尔佐格第一次采访后六个星期,死囚詹姆斯·巴恩斯写信给赫尔佐格,暗示他将再供出自己犯下的两件命案。他后来确实招供。“他们的罪行是凶恶的怪兽,但他们并不是怪物,就是人。”赫尔佐格这样形容自己拍摄《死囚》的态度。  2010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和佛罗里达州的几处死囚监狱,这位时年68岁的德国导演采访了多名等待行刑的死刑犯人。其中名叫迈克尔·佩里的死囚,在接受他的采访拍摄8天后被执行死刑。他们基本都经历了持续数年甚至更久的上诉、补充证据、复核之类程序,甚至有的多次被下达了执行令,又都撤回。除了佩里,其他受访者直到影片首映时仍活着。  以佩里为主要人物的纪录长片《深渊里》,2010年9月在多伦多国际电影节首映,11月在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展映。另外的5名囚犯分别成为4部纪录短片的主角,2011年2月14日在柏林电影节的特别放映单元首映。  赫尔佐格在十六七岁时就梦想着拍一部电影,讲德国一座戒备最森严的监狱的故事,那时候他看了一些新闻报道,“我只能说我得下跪感谢上帝那时候没让我拍成,因为那想法太蠢太幼稚。”他在《死囚》映后的现场交流中说。  拍监狱的梦想一直存在,几年前他突然对拍摄死囚萌生了强烈兴趣,最令他入迷的一个原因是:“我们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怎么死。他们知道。”  “你只有50分钟”  佛罗里达州的死囚监狱里有大约400名囚犯,詹姆斯·巴恩斯是其中一员。1998年,巴恩斯因杀妻被判无期徒刑,判决下达7年后,因为在服刑期间皈依伊斯兰教,在这年的圣月“拉马丹”,他又供出自己1988年犯下的一桩命案,于是改判死刑。  那桩命案在佛州被称为“烧床案”,一度相当知名。巴恩斯在佛州墨尔本市潜入一名女子家中,藏身衣柜偷窥,然后强奸、杀人,而后为毁尸纵火烧了卧室。  监狱餐厅,光头、穿橙色囚服、戴重镣的巴恩斯坐在摄影机前。赫尔佐格的采访开门见山:“我理解你希望博得同情以获得改判,但(我的拍摄)并不意味着我必须喜欢你。我好奇的问题是,你在里边能看到天或者树或者小鸟什么的吗?”  “我总在囚室里,与走廊隔着两道栅栏,3米开外有扇窗,但最多看到对面楼里的犯人。往旁边看,5米外的尽头有扇窗,能看到一些绿草,看不见树,七八百米之外可能才有树。”  “能听见鸟叫么?”  “听不见。我喜欢听雨打在房顶上的声音。”  “你还记得最近一次雨点落在身上是什么时候?”赫尔佐格的提问这时更像一个记者。“应该是2002年了。是在一个敞顶的地方。”  但赫尔佐格说自己并不像记者那样干活:“我不准备任何问题。深入观察他人的内心是非常有意思的。难处是你只有50分钟。狱方规定的面访时间是1小时,10分钟用来安装机器、打光,50分钟用来谈话。你必须立刻找到恰当的语气、融洽的状态,如果做不到就失败了。有个学电影的学生问我从哪儿学来的,电影学院不教这个……你必须会,必须找到办法了解别人的内心。”  赫尔佐格首先要给狱中的囚犯写信提出采访拍摄要求,得到他们的书面邀请之后,才能联系狱方,狱方要批准。“联系德州是因为他们对媒体比较友善,会允许你拍摄采访。佛罗里达也对媒体不错,两个州都执行死刑。在押死囚人数最多的实际是加州,他们可以判但不执行死刑,于是牢里的死囚越来越多,目前有600个左右了。”  同时也必须联系犯人的辩护律师。赫尔佐格通过阅读案卷选择拍摄对象,希望尽可能呈现不同个性的人,但一些他很感兴趣的囚犯拒绝了拍摄。“有个人愿意跟我聊,但最后一分钟他的辩护律师给我电邮说:不要聊了,我们正在上诉,而我的辩护对象特别容易说蠢话。”赫尔佐格立刻答应放弃拍摄,但要求留着这个机会,等合适的时机。  约到人已经不容易,采访还随时有失败的可能。采访迈克尔·佩里时,聊到120秒,佩里突然沉默不语。赫尔佐格的心都提了起来:“这是个冒险的活,因为真的可能两分钟就完蛋了。”还好事情并没有搞砸。  与囚犯的交谈他选择直来直去,“你要是在死囚的单人牢房里关上十多二十年,你从一英里外就能看出这个人是砣屎、那个人假惺惺。辩护律师总是假惺惺的乐观:我们还有机会;家人感情用事,拒绝接受儿女是杀人犯的现实。只要有个人跟他们有话直说,他们都会喜欢。”  都是聪明人  詹姆斯·巴恩斯几乎像是个剧情片里的角色,从他冷静专注的眼神里能看到他对言辞细节的斟酌。巴恩斯案件的检察官告诉赫尔佐格,与巴恩斯谈案子就像下象棋,他很擅长与控方进行猜灯谜式的对话:“我的律师会让我怎么处理?”“你觉得他会让你怎么处理?”“他会让我不说话吧,你觉得呢?”“怎么做由你自己定,要不要律师都是你自己的事。”  “他只是想搅浑水。事情很清楚,他衣柜里有个死人而当时就他一个人在,谁干的呢?所以他的策略就是希望在我的回答里抓到漏洞,给诉讼程序制造障碍。他无疑非常聪明,熟知法律体系和刑事审判。”检察官说。  1997年,因为吵架,巴恩斯掐死了妻子琳达,不知道怎样处理尸体,就放进衣柜,跑出去呆了几天。案发那天他自己在家,妻子的母亲、哥哥和嫂子来敲门,他说妻子要和他离婚,去律师那儿了。不到1小时,警察包围了房子。  “显然在单人牢房里你有大量的时间一遍遍思考自己的案子,很多人也在监狱图书馆阅读法律案卷。”赫尔佐格说,“比如巴恩斯,他能非常流畅地跟你举出各种判例,诸如Faretta 判决(注:1975年的该案例在美国法律中确立了被告人的自我辩护权)。”  赫尔佐格却在采访中偶尔调侃这个精明的囚犯。当巴恩斯提到自己从小爱吃烧烤的各种肉类,他问,“这跟你成为纵火犯有关系吗?”“不是吧?每个好厨子身边都有好多火……”巴恩斯说。  第二章的主角汉克·斯金纳被控杀了女友和她的两个智力迟滞的儿子,他始终声称自己没干。斯金纳天生喜感,镜头前兴致勃勃滔滔不绝,说着话自己就常常笑起来。赫尔佐格对他的兴趣在于他曾离死亡如此之近,而且他对死亡之路的细节记忆无比清晰。  2010年3月24日,四名狱警押着斯金纳前往行刑室。他所在的德州州立监狱科纳利监区未设行刑室,必须送到四十多英里外的另一监区。路上会经过一片湖,“我能闻到水的气味。”斯金纳告诉赫尔佐格。  囚车是封闭的,他能看到狱警和他们配备的枪+-+-+支,非常内行地在赫尔佐格的摄影机前报出每支枪的型号。他看不见外边,却知道跨湖的公路桥很长,因为过桥时车轮每一次“砰砰”,就意味着汽车压过了一道桥梁伸缩缝。“那桥有46个‘砰砰’。”  坐在离行刑室咫尺之遥的刑前羁押室,牧师已经来了。他能看到通往行刑室的走廊,看到注射床上固定手臂的支架,看到监刑的观察窗。斯金纳临死前胃口大好。赫尔佐格问他都吃了什么,他不停地说了足有40秒,连沙拉里的蔬菜和酱料都记得清清楚楚。  然而离法定时间35分钟的时候,最高法院打来电话取消了行刑。  第四章里从加勒比海岛移民美国的琳达·卡尔蒂想要孩子,自己因为年龄已经很难生,于是打起了即将分娩的邻居的主意。她唆使小混混劫持了生产刚三天的女邻抢来婴儿,却使女邻窒息而死。  卡尔蒂在强制戒毒机构工作过不长的时间,“那种工作要求你有相当的市井智慧,老于世故,她嘴上说说就能让三个街头混混相信被害人家里藏了900磅大麻,真是令人瞠目。”赫尔佐格问该案检察官,她怎么做得到,检察官回答:“(利用人的)贪婪。”“我特别喜欢片子里的那一刻。”赫尔佐格说。  “他们都特别擅长言辞。”当然死囚里也有智商特别低的,什么话题都说不好。一个牧师给赫尔佐格讲过这么个犯人,在刑前羁押室,牧师向他解释接下来的程序,进入行刑室,绑上注射床,然后如何如何,他竟然会问,完事之后我还干嘛?“所以你得挑人。”赫尔佐格说,“纪录片的选角其实很重要,要下很大功夫,很像要拍一部好的剧情片你必须选对演员。”  本身就是了不起的电影  几乎每个真实案例都让人觉得足以拍成精彩的剧情片。赫尔佐格也承认有这个可能,但自己还没认真计划过。“斯金纳的案子没什么,但人特别有意思;巴恩斯,绝对是极厉害的恐怖片,我相信他是女性的终极噩梦——裸体潜入她家,在衣柜里躲上4个小时,窥视她做家务、做饭、看电视剧、洗澡,然后现身,强奸、杀人,然后把她在床上烧掉。噩梦啊。”  第三章的两个主角,约瑟夫·加西亚和乔治·里瓦斯都是著名的“德州越狱七人帮”成员。2000年12月13日他们成功地逃出德州守备最森严的科纳利监区,6天后在抢劫一家枪械店时杀死一名警员,40天后除一人自杀,其余悉数落网并判死刑。  越狱前,这七人的共同点是几乎都背着漫长的刑期。加西亚因为跟人争女友杀人,被判50年徒刑;里瓦斯因多宗罪案被判了17个连续的无期徒刑,因为擅自把一辆维修工人的汽车开出两英里,又被加判了99年徒刑。  “他们拿走了我所有的希望,这种情况下人什么都干得出来,有的人疯掉,有的人自杀,有的像我这么干……”里瓦斯在镜头前说,嗓音低沉,表情沉稳,“这些人很愤怒,决定越狱。这情节很吸引我,因为司法的极低智力含量和军队般的刑罚,本身简直就是部了不起的电影。”赫尔佐格说。  从赫尔佐格最近的剧情片如《儿子,你都干了什么》和《坏中尉》来看,这些未来的剧情片值得期待。但他是个大忙人,很难说什么时候才会动手。他说自己2011年拍了6部电影,在一部汤姆·克鲁斯主演的片子里演了个坏蛋,他经营着自己的电影学校,3月初在纽约惠特尼美术馆的惠特尼双年展,他还有件装置作品要展出。  “我一般写得快拍得快剪得快,这次是个例外。”赫尔佐格说,“拍的时候每个人你只有50分钟,只有坐回到剪辑房,才有时间慢慢看拍到的一切,那真是给力。我和剪辑师乔·比尼都是严格的8小时工作者,但剪这部片子的时候,我们每天工作5小时就不行了。而且我们都复吸了。”  人不应该被国家处死  第一次访问巴恩斯4个月后,赫尔佐格和他的拍摄组获准再见巴恩斯。在第二次采访的前一天,赫尔佐格找到了巴恩斯的父亲——巴恩斯有十多年没与家人联系过了。  赫尔佐格告诉巴恩斯,自己表明身份后他父亲立即拒绝了拍摄。再问巴恩斯的父亲有没有什么话想带给儿子,他想了又想,说:第一我爱他,第二我恨他犯的罪。  “多谢。好久跟他没联系了,很好。”巴恩斯红了眼眶。“几年前,我回想自己的经历,写下了这辈子我做过的最可耻的事、最骄傲的事,然后是这辈子让我最伤心的事和让我最高兴的事。我想,最糟糕的莫过于我知道他还活着,却对我万念俱灰。这让我在很多年里一直低落,现在我感觉好多了。我理解他看到我罪行的丑陋,任何人这么说我都理解。你可以在这儿哭着说对自己所做的一切感到抱歉,但最重要的事情是一个人为自己的行为100%负责。  “我其实并没有那么多同情,我只是尊重人。”赫尔佐格反复强调,自己并不是人性化地表现囚犯,“他们的罪行是凶恶的,但他们并不是怪物。这是最根本的态度。我也不会把他们表现成无法无天的反国家反社会英雄,就是人。”  影片每一章的叙事角度都不一样,但在采访当中赫尔佐格几乎问到每个囚犯他的梦想是什么。巴恩斯回答说:“我大多时间都在幻想得到现在没有的东西,比如自由,大热天我可以跳进大海,在干净的水里潜下去再浮上来,就像重生或清洗。我是如此肮脏,洗不干净了,我只能梦想着会怎样洗去污秽。”  “如果你每天都在混凝土小单间里关23小时,只有一小时能在一个露天的笼子里呆着,你只能活在梦和幻想里。”赫尔佐格说,“他们的人性凝结在梦中,因此我总是迷恋这点。”  虽然在每章的开头赫尔佐格都在解说中重复声明自己“尊重但不支持死刑”,他说自己并非想拍一部直接的反死刑电影。“德国人有不同的历史背景——在纳粹时期我们有过太多的死刑,系统化地杀死了600万犹太人。我认识的同代德国人没有一个不反对死刑。但作为一个德国人你也没资格告诉美国人怎么搞刑事审判。”  影片拍摄到一个退役的行刑队长,在执行了125例死刑之后,他突然崩溃了。“事实上是由于一个女犯的行刑,在那次行刑的两天之后他突然不能控制地颤抖,止不住地哭。那是他一种挥之不去的强烈表达,无意识地反对着死刑。”在影片的每一个故事里,同样有反对死刑的态度悄悄弥漫。“很明显我认为,人不应该被你的国家处死,这件事一点争论的余地都不存在。一个国家,无论在什么形势什么时间,都不能以任何原因杀死任何人。”赫尔佐格说,“我认为惟一的例外是战争状态。乘风第四季直播训练室我们都无法成为大人御龙修仙传舞蹈娃娃恐怖大师第一季撕漫男女What's up宋飞正传第九季星际之门:亚特兰蒂斯第一季孩子王我心灿烂王志文版音乐魔法镇! 第二季一路花香爱就在一起国语我可以47小生护驾前任3:再见前任蝙蝠侠:披风斗士归来飞虎雄师之边缘人黑钱胜地第一季深海兽比利小子 第一季恶灵困扰天鹅2023我的神使大人他人即地狱不安感 第五季排球女将小鹿纯子版极道公主让我尖叫南侨机工英雄传小委托人吾土吾民这就是生活2020被迷惑的美女周五夜疯狂瑞恩的生活:看守教练法医缉凶连环杀手红鹰展翅活尸大军爱哭鬼皮埃罗的婚礼我的恋爱法则

 长篇影评

 1 ) 略记三处

1.谋杀案中一名男孩被判死刑,刑前几天被问到感觉如何,他说,我是个基督徒,所以回到天上的家和回到尘世中的家并没有太大区别,回家总是愉快的。

2.警察展示一辆车,当年男孩就是为了偷它而连杀三人,车被收缴为证物后,曾有树木从下方生长出来,一直长进车内。

3.五次入狱、一生几乎都在坐牢的父亲,在庭上为儿子求情,他感动了陪审团里的两个女士,她们哭了。他的儿子未获死刑,他觉得这两位女士帮了他,上帝帮了他,虽然他并没有资格被帮助。

 2 ) 电影微评:凝视深渊

一个判了N年徒刑的父亲养大的19岁孩子和另一个18岁的孩子为了抢一辆车而杀害了三个无辜者,给他们自己,他们的家人,受害者的家人都带来了无穷的悲伤。导演明显是偏向废除死刑的,但当他片子最后问受害者家属,觉得是否无期徒刑也是正义的惩罚时,家属回答:有些人就是不配活在这世上~~

 3 ) 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

2022年9月13日23点08分,我看完这部关于死亡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在豆瓣里只有21条影评,1082条短评,我突然想留下一些看完的痕迹。我记得很久以前我也想过跟赫尔佐格一样的问题,那就是死刑的意义究竟是什么,那是初中的时候,学校有个女学姐遭遇了强奸,那个犯人后来被判处了,学校传闻说是死刑,那便是我第一次对死刑有了最直接的印象,也是我第一次去想死刑存在的价值,那时候满心充满了对那个女生的同情和对犯人的憎恨,觉得做错事被惩罚是绝对正义的,也是死刑存在的意义。今天看了这部电影,我突然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看法,死刑的意义就究竟是什么?死刑究竟是为了抚慰生者,还是惩罚罪人,亦或是震慑世人?惩罚犯人可以抚慰生者么?短期生者解恨,长期是否也会有后悔?犯人也有亲人朋友,他们的死也会给他们带来痛苦吧?是为了震慑世人么?可是更多的犯罪并非蓄谋已久,真的又有用么?可是反过来,这样的疑问却也同样存在,如果不判处死刑,那生者心目中的怨又从哪里释放,如果不能杀人偿命,那世人又如何看待犯罪的代价呢。过往我总是单纯想的是律法的公平,可是当探讨死刑回归到人本身,而这个人,到底该怎样对待呢。

我脑中却也想不通了。大晚上,愁得慌,不想了,该睡了,可能等我以后人生经验积累多了,再去看待这个问题,可能有些疑问可以解开吧。仅作记录。

 4 ) 《凝视深渊》

这不太像沃纳·赫尔佐格 Werner Herzog的纪录片,说实话还是喜欢他对人本、自然中无极限的呈现。过多有所引导的采访形式和设计感过重的推进明显也与其一贯神迹般的捕捉不太搭调。

这种将生死从信仰形式和政治形态上的个人读解怎么会入其法眼,直到看完全片还是不能理解,难道是经受了死刑带来的某种打击?一次很私有情绪的宣泄?因为与他之前所形成的纪录片个人创作史相比,真的格局小了不少。

当然上面只是就导演来说,但纯粹从影片角度,其真诚度还是不可否认的,且叙事脉络也不落窠臼。只是这样一个题材实在不需大师去亲力亲为。

 5 ) 一声叹息

其实我对该不该执行死刑这个问题不算太有兴趣,倒是片子里面有几个点让我觉得耐人寻味。

一处是后来被执行死刑的杀人犯micheal说他十来岁的时候被安排去湿地玩,他不喜欢户外活动,很怕被鳄鱼攻击。虽然玩的过程中他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但还是有一些小事让他非常不安,非常想离开。这让我觉得他可能是一个极度缺乏安全感,极度敏感且容易被干扰的人,这可能跟后来他因为诸如开不了门之类的小事就杀人的行为也有些许的关系吧。

另一个是家族犯罪史。片子里面至少有两个人,一个犯人一个受害者的哥哥,在谈到家庭的时候都提到爸爸和自己坐过牢。特别是Jason,他老爸被判了40年,他也被判了40年,他还有个兄弟也坐过牢。他爸爸说到两个儿子也都进了“围城”的时候一直在后悔,可是那也只能是I wish了啊。

还有一处是Jason在监狱里跟为他整理paperwork素未谋面的姑娘“相爱”结婚了。愚昧如我并不能理解这种遥遥守望的爱情。姑娘说第一次看了两天两夜的车去见Jason,从监狱出来的时候看见一条完整的彩虹,一边是她一边是墙内的Jason。也算是浪漫了吧,可放在这样的情境里,却让我觉得有些五味杂陈。她坚信Jason是无辜的,并且和他人工授精孕育了一个宝宝。便也只能祝福她的相信和她的宝宝都能茁壮成长。

 6 ) Those questions we ask because we are human

Sometimes it's easy to be certain of your opinion and its validity when you only hear one side of the story. This documentary sets out to shatter your sense of certainty by presenting to you as many aspects of the same story as possible.

It's clear that the director himself is against death penalty. It would have been easy for him to cut out the part where the women who lost her mother and brother said that the death of Micheal gave her relief. Without that statement, this film would be much stronger to speak against death penalty. However, Werner Herzog did not. I presume because her version of the story mattered to Herzog.

Most people agree that we as people, with the constrains of our cognitive capacity, is not capable of and cannot afford to be utilitarian. However, it is human nature for us to try. Our attempts to consider every possibility and be as thorough as humanly possible for issues such as death penalty and abortion make us human. In that sense, this documentary does not speak either for or against death penalty, it speaks for for humanity.

[side note] Both inmates argued that they were innocent in court. There were a bit more evidence to convict Micheal, but not that much after all. But the fates of the Micheal and Jason were completely different. One was killed. The other lives, has a wife and a baby on the way. What was the difference? Their attitude in court? Jason's father's testimony? Their appearances? Were those the right parameter to determine a man's innocence? To take a man's life? What if we were wrong?
You may say that a few mishaps happen in the court of law and it's just the casualty of justice, but in my opinion, even one life lost is one too many. We as human beings do not have the capacity to judge whether or not we should take another person's life. It is not within our right or power to judge.

 短评

三星半。

6分钟前
  • 微笑迦朵
  • 还行

残忍希望皆为人本 生活在同一片大地上的人对死亡和生命的体悟也惊人一致

7分钟前
  • 肥皂侠
  • 推荐

赫尔佐格探讨死刑纪录片

8分钟前
  • Junky!
  • 推荐

对于某些有罪之来说,死是让他们重新归于平静的最好方式,他们解脱了,但活着的人却永受悲痛与煎熬。(你凝视深渊良久,深渊也会回望你。——尼采)

12分钟前
  • 狷介有乌青
  • 推荐

这部纪录片的重点是应该如何面对死刑,以命抵命的做法带来的只有虚无,法律以时间和生命的方式原谅罪犯,但人心却很难,而上帝却已经宽恕了所有人。同样的罪行,因为一点仁慈,结果一个生一个死。一部真正的伟大的纪录片,骨子里尽是悲哀,当一位罪犯父亲设想另一种人生,不觉得让人泪下。★★★★★

17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力荐

Staring into the abyss, I see nothing but sound and fury.

18分钟前
  • dizzydancer
  • 还行

那辆车一直停在那里。后来,在车厢内长出了一棵树

19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

看得非常非常震撼。导演提问的方式也很不一样:赫尔佐格果然厉害,他的纪录片,都是真的“记录”,并无塞给观众任何观点。而这本来就是很震动人的话题,死囚的处刑。看过《死囚漫步》仍旧会觉得真人真事太让人叹息。

21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7/10

25分钟前
  • 小凯撒
  • 推荐

等价交换~~没有任何理由能抹杀你所做的!对于为己之欲而亡人者原谅是一种奢侈~你能做的只能是补偿及有限的时间里自我审视!!对于那些为其他的呢?为复仇;为保护他人;为了所谓道德与所谓的正义的~我想知道我们要如何区别

27分钟前
  • 推荐

荷索這次關注死刑,浪漫筆觸細膩的挑起傷痛再輕輕的放下

29分钟前
  • 踢你小腿骨
  • 还行

推荐两个同题材更好的: 想起了中国的沈阳三八大案纪实纪录片,就是杀害出租车司机抢车犯案的那个,对5个死刑犯的采访。还有基耶洛夫斯基十诫之杀人短片电影版。赫尔佐格与被判处死刑的杀人犯和受害者亲属以及案件相关的各色人士交谈和讨论,探讨了人性极端状况的话题。影片冷酷而阴郁,它逼观众面对这一道德模糊的领域。而从影片的片名也能看出赫尔佐格借此“凝望人类灵魂深渊”的目的。接受过赫尔佐格第一次采访后六个星期,死囚詹姆斯·巴恩斯写信给赫尔佐格,暗示他将再供出自己犯下的两件命案。他后来确实招供。废除死刑是赫尔佐格的想法,可以看到,除了死囚之外,整个死刑执行的相关人员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31分钟前
  • 荒原上的悉达多
  • 还行

真是渐入佳境。越往后看感触越深。导演提问的方式很特别,对犯案过程他只问了警长,而对被害人家属还是凶手及其家属,他只问“感觉“,于是就能发现再好的人和再坏的人很多感受都是相通的。 我不知道他对死刑的立场,但是我到最后就完全被这种”相通性“收买了,也开始怀疑死刑的公正性

32分钟前
  • Iberian
  • 推荐

看了一半看不下去。和赫尔佐格聊天应该很愉快,不过这次的聊天对象实在boring了点

34分钟前
  • 松针猪
  • 较差

这记录片里的所有老百姓感觉都像科恩兄弟电影里的演员,长得也像。绝逼神了。哪找一个事儿,攒这么一帮人。

36分钟前
  • 袁牧
  • 推荐

  http://www.56.com/u80/v_Njc0NzU4Mjk.html

41分钟前
  • unundercooled
  • 还行

谁也无权剥夺他人生存的权利,死亡砸在身体和心灵上的沉重无奈,荷疯再次探索生命中黑暗的极致,当你甘愿被这深渊吸附,你真的回家了。

45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不加任何情感观点的“纪录”

50分钟前
  • 还行

Herzog did no wrong in my notebook!

51分钟前
  • Amushi
  • 推荐

不像以往的小赫赫……看完后我更坚定的支持死刑了!因为我们不需要对不尊重他人生命的人给予其生的必要

54分钟前
  • 般若死火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