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院魅影:25周年纪念演出

HD

主演:莱明·卡莱姆罗,席爱拉·博格斯,哈德利·弗雷泽,Sergei Polunin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1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剧院魅影:25周年纪念演出 剧照 NO.1剧院魅影:25周年纪念演出 剧照 NO.2剧院魅影:25周年纪念演出 剧照 NO.3剧院魅影:25周年纪念演出 剧照 NO.4剧院魅影:25周年纪念演出 剧照 NO.5剧院魅影:25周年纪念演出 剧照 NO.6剧院魅影:25周年纪念演出 剧照 NO.13剧院魅影:25周年纪念演出 剧照 NO.14剧院魅影:25周年纪念演出 剧照 NO.15剧院魅影:25周年纪念演出 剧照 NO.16剧院魅影:25周年纪念演出 剧照 NO.17剧院魅影:25周年纪念演出 剧照 NO.18剧院魅影:25周年纪念演出 剧照 NO.19剧院魅影:25周年纪念演出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剧院魅影:25周年纪念演出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这是一场为庆祝音乐剧《剧院魅影》成功上演25周年的特别演出,地点在英国伦敦的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Royal Albert Hall)。活动于2011年10月1日晚、次日下午和晚上,一共进行了3场声势浩大的演出,为到场的音乐剧迷们奉献了一次震撼人心的视听盛宴。演出同时,其 实况录像也在英美的大银幕上映。  阵容方面,伊朗裔加拿大音乐剧男演员Ramin Karimloo领衔主演男主角幽灵(The Phantom),美国音乐剧女演员Sierra Boggess饰演女主角克里斯蒂(Christine Daaé)。两人在韦伯2010年的一部作为《剧院魅影》续集的新剧《魅影:爱无止尽》(Love Never Dies)中,曾联袂合作,是《Love Never Dies》伦敦首演版的男女主角。而在此之前,Ramin Karimloo曾在07至09年《剧院魅影》伦敦版剧组扮演幽灵;而Sierra Boggess是《魅影》拉斯维加斯首演版的Christine,因此二人虽然早已对各自的角色驾轻就熟,而且有过合作经历,但这3场音乐会之前还不曾同台演绎过这部韦伯的经典名剧。演出最后,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时代的《魅影》原创艺术家们一同上台,庆祝他们为之奉献的舞台经典。    音乐剧《剧院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由安德鲁•劳埃德•韦伯(Andrew Lloyd Webber)作曲创作,改编自法国小说家Gaston Leroux的同名小说,被认为是音乐剧的一部撼世之作。该剧自1986年在伦敦西区首演以来,长盛不衰,成为伦敦西区第二长寿的音乐剧(在伦敦目前仅次于《悲惨世界》)。  在美国纽约百老汇,该剧的纽约制作版自1988年上演至今,于2006年打破了由《猫》创造的连演纪录,成为了百老汇历史上最长寿的音乐剧。2004年,由乔尔•舒马赫导演的电影版本上映。在世界范围内,该剧取得了近60多项主要的戏剧奖项。截止到2011年,已在全球27个国家、145个城市上演过,发行过不同语言、不同制作版本的唱片。  2004年,该剧第一次与中国大陆观众见面,当时的亚洲巡演制作版剧组,在上海大剧院连演近百场,轰动申城的文艺界,成为上海年度文化盛事之一。 2013至14期间,该剧第二次来到上海巡演。  25年来,《剧院魅影》累计票房收入超过到32亿,压倒任何一部电影作品。目前该剧的英语剧组版本在伦敦、纽约常驻当地剧院演出。  关于这部戏的创作团队,金牌戏剧制作人卡梅隆•麦金托什(Cameron Mackintosh)是该剧从早期创作、上演到现如今运营的制作人,Charles Hart和Richard Stilgoe作词,舞台版总导演是著名舞台剧导演Harold Prince。暗战2(粤语版)天才第一季给爸爸的信粤语勇敢者的游戏2:太空飞行棋文姬归汉终极笑探和平战士华丽的诱惑布里奇顿第二季震撼性教育红带高手他来了布朗夫人的儿子们:2012现场版香料共和国教授(2018)黑白森林粤语边城英烈传世界上最伟大的战舰 第一季日长似岁老实说鲨鱼惊魂夜死神来了4英语爱情混战TV版亲亲海豚欲望法则男朋友十里寒路赢天下德州长子第一季热血教师2006在一起2021做头孔繁森天路历程1944地球:神奇的一天麦兜·我和我妈妈 (国语版)机械战警2014伊甸自由作家御天无常传明成皇后企鹅公路康熙大闹五台山线人The Informers生活在别处的我日落家园第三季他们在相爱

 长篇影评

 1 ) 看“脸”的社会对人性的扭曲,与自我救赎

全程被震撼,全程无尿点,情绪随着演员的一皱眉一挥手而波动,已经记不起来上一次这样持久的震撼是什么时候了

一、音乐剧
1.魅影-克里斯汀-拉乌尔子爵的爱情
魅影对于克里斯汀的意义,正如她自己所说的“亦师亦父,既是天使也是挚友”。其实有理由相信,如果魅影没有过度偏执并且深陷在自卑的情绪中,将自己与全世界封闭起来的话,克里斯汀是有可能爱上他的,甚至于发展到最后,我愿意相信她已经有些爱上了他。而拉乌尔子爵或许在某种程度上与魅影恰好相反,一个光明一个黑暗,一个生活优渥快乐成长,对未来也有着美好的憧憬,一个自小为世所弃,甚至连他自己的母亲都会厌恶他的容貌,虽然才华横溢却被因样貌而被当做玩物一样囚禁在马戏团中,逃出之后也只能生活在冰冷的湖边迷宫里,离群索居。
克里斯汀一度抛弃魅影,选择拉乌尔子爵,在我看来并不仅是因为样貌的原因(当然在普世价值的观念下,样貌一定会有影响,但如果只是样貌普通的话也都不会有那么大的影响,但毕竟魅影的样貌丑陋到连自己母亲都厌恶的程度,所以还是需要勇气的,这也是人之常情)。其实或许只能说克里斯汀只是一个普通姑娘。她向往的只是一份很简单的爱,只要能与爱人一直陪伴、追随就够了。在没有真的完全爱上的时候,她没有那么大的勇气要去“与全世界为敌”,要去与所有人做决裂,而魅影因为生活遭遇却形成了非常扭曲的人格,他对自己的样貌极度自卑,并且也已经把自己与全世界分割开来,他要求对克里斯汀的绝对占有。这就形成了二者之间的矛盾。而在这时,自小青梅竹马的拉乌尔子爵再度出现,阳光、快乐,又满是深情,跟他在一起,克里斯汀可以想象得到未来安定而幸福的小日子,那么换作是我的话,可能也会选择拉乌尔子爵吧,说到底,谁都没有“牺牲”自己去拯救另外一个人的义务,除非出于深厚的情感而让你不再感到这是一种牺牲,甚至于甘之如饴。
而之后魅影也从本来只想占有克里斯汀,到这份爱可以深厚到愿意放手让她走,哪怕明知道自己会失去生命中唯一的那一束光,哪怕牺牲自己,也愿意放手让自己心爱的人去获得幸福。
魅影的悲剧在于他的脸,更在于这样一个“看脸的社会”对他的不包容和对他的灵魂的扭曲与拷问。如果他真的有一个普通人的样貌,或者是这个世界不会因为他的脸就完全否定他,那么他如此才华横溢,定然早就有所成就,那么在刚刚见到喜欢的姑娘的时候,他就会勇敢的去袒露心迹,而不是只能隐藏在面具背后偷偷去爱。也就不再有之后的种种悲剧。所以更深入的来看,其实是这个社会造成了对人性的扭曲。

2.为什么外表如此重要?
在音乐剧的最后,克里斯汀对魅影表白心迹,虽然她已经不再害怕他的脸,但是“扭曲的不是你的外表,是你的灵魂”,造成魅影与克里斯汀之间爱情悲剧的主要原因也根源于这样一个“看脸的社会”,因为一个人外表的美丑而完全忽视其内在,哪怕魅影是一个卓越的音乐家、建筑师,哪怕他是一个天才,但是仍然被人圈禁在马戏团的笼子里,当作玩物一样供人消遣,就只是因为他相貌丑陋。
有社会调查数据显示相貌对人的就业、对人的社交的确产生了种种确切的影响,人们普遍性地愿意以貌取人,对于相貌端正、秀丽的人往往跟容易产生较多的好感和更容易形成信任关系,更愿意主动去亲近更加好看的人。
天性无可否认,但是后天决定不应完全出于本能,而应该是通过脑子做出的智慧抉择。这部歌剧之所以能流传甚广除了凄美的爱情故事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它启发了人们去思考外表与内在之间的关系,在爱情乃至于更加广泛的人际关系和社交中究竟是外表更重要还是内在。
另外,在我看来这部歌剧要讨论的绝对不只是外表和相貌,而是可以拓展到以此为代表的一切外在的条件,甚至更广泛地来看可以包括家庭、工作、社会地位、财富等等,或许这些外在条件的相配可以更容易的实现沟通的融洽,或者说相比于其他范围和类型的人群而言,同质化人群相互之间吸纳、融合的概率更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异质化人群之间就完全没有融合的可能,不同的阶层乃至阶级之间同样有融合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不来源于其本来已经接近于固化的外在条件,而来源于内在条件的超出,而这恰恰是引起外在条件变化的根本原因。不同阶层或阶级的根本区分点在某种程度上不是外在上对于生产资料、对于财富的占有绝对量,而是内在心灵的富足和作为人本身的灵性与智慧。我不认为外在条件可以从根本上影响到内在,而相反地,内在条件却可以从根本上引起外在的变化,内在富足则会通向外在的升华,内在的贫瘠也会造成外在的进一步贬值。
说回《歌剧魅影》,魅影为人厌弃,背景在于只关注外在的盲目的社会,导火索在于其相貌,而直接原因在于他与世界相隔绝,他没有给这个世界被他内在所打动的机会,当然这个话说的可能对魅影很不公平,因为这实在是很艰难,尤其在那样一个盲目的年代里。魅影的悲剧主要在于客观的社会环境,在这样一个冷冽的环境下,他只能用冰冷的面具来掩盖自己内心对阳光对爱的渴望,而且甚至是只敢“隐秘地”渴望,也才会在心爱的人看向他的时候下意识的隐藏,而在一束阳光终于洒向他的时候,他才会如此珍视而不惜任何代价,甚至想要攫取这束光。所以当他轻声吟唱,满怀欣喜又无比悲痛,只有在黑暗中,只有在音乐中,只有当爱人臣服于暗淡的夜之乐章时,only then can you belong to me,而他将永远在黑暗中沉沦。所以在其他人因为化装舞会而欢乐的时候,人们觉得“当我戴上面具其他人就不知道我是谁”,这对于他而言,是多么大的心伤,只有与面具相伴,他才能在人前出现,而且带给别人的只有恐怖。他永远不为人世所容。

在看这部歌剧的过程中,几次都差点流下泪来。
克里斯汀与子爵互诉衷肠,唱起love me is all i ask of you,可这却被魅影看在眼里,当他声音凄切 i give you my music, made your song take wing, and now how you repaid me, denied me and betrayed me. He was bound to love you when he heard you sing……我仿佛能感受到他的心碎,所以当他求而不得,甚至转而生恨的时候,我也并不怨他,而只是满满的同情。
最后一场戏里面。魅影决定放克里斯汀和子爵走,并大喊着告诉他们走,可是他喊着leave me,我却总觉得他心底里的声音是don't leave me。他跪在地上,在小猴子模样的八音盒边上哽咽着独自唱起“化装舞会”,颤抖着模仿小猴子擦镲的可笑模样,那一瞬间,眼泪完全止不住。

二、题外话
因为是25周年纪念版,所以当音乐剧本身结束之后还有主创们的登台
1.对音乐的爱和艺术的传承
当一位位演员登场谢幕,当原创者登台,当幕后工作人员登台,当他们一起向创作者唱起“臣服于他的音乐”这一句的时候,无比感动。
当五位魅影的扮演者用不同的声音但却同样深情的演唱同一个选段时,心情激荡。
不知道有多么感谢他们的付出,才能给我们这些普通观众带来如此美好的体验。
音乐、艺术是美的

2.真正的技艺与现下的网红小鲜肉
演员演技全程在线,唱出的字字句句都饱含深情,脸上每一个细微的表情都在生动地刻画着人物的心理,语气的停顿与衔接、细微的颤音、哽咽、叹息,都如此的吸引人瞩目、侧耳聆听,魅影的脸几乎都被面具挡住,但是仅靠一双眼睛就能看出他的所有心理变化。好几次都差点流下泪来。
蓦然间想起了最近越来越多的老艺术家对现在小花儿、小鲜肉的批评,只有脾气只有架子但没有真正的技艺没有对艺术的尊重,把艺术当做是捞快钱的工具,甘于舍本逐末去做所谓的“流量小生”。
北京人艺挂着的“戏比天大”,这或许才是对艺术的态度。作为艺术的传播者更应该对自己有更严格的要求,要给自己加担子,艺术是传播,是教化,是熏陶,是构建美的环境,这不是一份普通的工作,艺术从业者更应当有入行的责任感
嗯,等待胡歌沉淀、学成归来,等待有无数能冷静内观自身的人出现在这个躁动、膨胀的娱乐圈里,等待我自己能够也成长为不急不躁、懂得扎根的人

 2 ) 面具后的悲凉

如果说《音乐之声》是一首清新亲切的歌谣,那么《歌剧魅影》便是一部荡气回肠的乐章。气势磅礴的音乐带给观众艺术的享受,也启迪人们对“爱”产生深深的思考。
“梦中他对我唱,向我走来;那声音入我心,呼唤我名。难道梦境已成真?我竟看到,这神秘歌剧魅影就这样,在我眼前。”随着克里斯汀天籁般的歌声,我们来到了魅影的世界。那是不见天日的地窖,幽幽的烛光中透着几分恐怖,却难掩这里的优雅。这,就是魅影的家,和老鼠有什么两样!这个家的主人脸上一个白的冷漠的面具似乎暗示我们,也许就是因为这张神秘的面具,魅影,才命中注定要守在阴冷的地下。
初闻歌声,对魅影三分惧七分恨。我认为他根本不配爱克里斯汀也不配得到克里斯汀的爱情。不禁想起圣母院中可怜的卡西莫多,一样令人目不忍视的脸庞,却爱上宛若天使的姑娘。然而,我们可爱的卡西莫多化爱为奉献:他救了吉卜赛姑娘的命,而当得知姑娘心中另有所属时并没有歇斯底里。卡西莫多到军官马前苦苦为姑娘请求的一幕深深印在我心底。然而,这鬼一般的魅影呢,“他杀人不眨眼!”他用他那可怖的绳索吊死了欲揭开他秘密的剧务大叔,他为达到向克里斯汀表白的目的杀死了首席男高音,更令人无法忍受的,他竟将死亡之索套在了克里斯汀恋人的脖子上对姑娘进行感情勒索!那一刻,“我同情的泪水凝结,化作愤恨的泪!”我真正感到,“扭曲的不是面容,而是灵魂!”
再观佳作,为魅影摇头叹息。魅影,你不该变成这样。当年,用歌声带给无依无靠的小女孩安慰,为她排解难熬的孤独并最终带给她歌唱事业的飞黄腾达,那时的你,是令人信赖的兄长。是什么让你变成了恐怖的魅影?是什么让克里斯汀对你哭喊出:“我盲目地把真心赋予你!”?是心中那似火的爱吗?不,我认为你根本不懂爱。若懂,你不会将爱变为强烈的占有欲。你被“爱”毁了!你唇上留下一个被逼无奈的吻,却依然要目送一对紧紧相拥的恋人远去的背影。
三识魅影,魅影,我终于读懂了你面具下的悲凉!面具,对参加假面舞会狂欢的人们来说是无限的乐趣,而对你,却是怎样的创伤!面具,是这个无情的世界给你的第一件冷酷的衣裳。你变成魅影,这怎能怪你!外面的人长着人的面孔,可他们对待你却没有表现出人的慈悲。难道你不该怨恨吗?你只想过普通人的生活,享受一点点人间的温暖!可是,因为丑陋,你连这点权利都被剥夺了。如果你有一张普通的脸,你早就成了备受尊崇的艺术大师!然而,事实却是,你只能生活在暗无天日的地下,过着蝼蚁一般的生活。你唯一的陪伴,那只八音盒上的小猴子,总是那么呆滞地笑着,和你分担孤独却永远不了解你的悲伤。你给世界留下了爱,尽管爱得畸形,却也是火一般热烈的爱情!“人人有权享真爱”,难道你不在“人”的范畴中么!你一定不明白,为什么因自私被惩罚的野兽能得到美女的芳心,而无辜得到可怖脸庞的你为什么只有遭受命运不公待遇的宿命!毫无疑问地,你是音乐天使,然而天使面具的背后,是那么无边无际的悲凉。当你独自嗫嚅着“野兽的内心却在悄悄思念美丽的姑娘,悄悄地,悄悄地......”我已红了眼眶:当你恶恨恨地挤出“你以为我会伤害她?不,我为什么要把你们的罪过栽到她头上?”,我竟理解了你的狠心下的悲与伤;当你怒吼出“这世界对我丝毫未表现出一点同情!”,我的泪水奔涌而出;当你终于得到那个梦寐以求的吻后解下劳尔脖子上的麻绳,在一对爱人“爱我,那是我唯一的请求”的歌声中绝望地亲吻着姑娘戴过的婚纱时,我已是和你一样,泪水,流满脸庞!
“上帝赐予我力量让我对你讲,你不是孤身一人在唱!”
她毅然决然地扑进你的怀抱,有善良的怜悯,有心碎的无奈。
可这一切就是你想要的吗?这一切是我愿意看到的吗?
也许,这就是你口中,那无法回归的不归点吧。
魅影,谁能拯救你于孤寂的黑暗之中,谁能助你继续谱写那黑夜的乐章?
上帝赐予我力量让我对你讲,你不是孤身一人在唱!
八音盒中传出轻巧的乐曲,小猴子依然茫然地敲着小小的铙钹。乐声中,传出一个无解的谜,一段不了的情,一道深深的伤!
“凡见过你容颜,都惊恐万分......我歌声你灵魂,合二为一......”歌声中,我看到那带着面具的歌剧魅影,竟那么理解了,那面具背后,无尽的悲凉。
曲终,幕落。和那黑夜之乐一同静寂了的,是爱,是哀。

 3 ) 唯爱永生

随便写写的通识课作业随笔

之前听过25周年的录音,看到录像后才真正感受到《歌剧魅影》25周年的好。
19世纪70年代,巴黎歌剧院里藏着一位神秘的魅影,他相貌丑陋,音乐天赋过人;他中意克里斯汀的才华与美貌,渴望占有、控制她;而劳尔与克里斯汀早早萌生爱意;魅影为了让克里斯汀主演多次制造事端,歌剧院笼罩在恐惧中…
《歌剧魅影》应该是音乐剧中的王者级剧,25周年在皇家阿尔伯特厅上演,足见地位。整体布局华丽,在舞台上呈现出一个哥特式的歌剧院;演员服饰漂亮、细致,还有个华丽的吊灯;配乐既有古典味道,也有现代风格,优美、雄壮,再加上出色的舞台效果,高水平的表演,这是电影版不能做到的。
《歌剧魅影》有些渊源了。从最初的传说,到勒鲁的小说,到郎•钱尼的默片(化妆真是绝了,可惜片源少),及此后的其他电影,大多处理成哥特故事,强调其惊悚、悬疑感;而韦伯爵士却能用杰出的谱曲才能,将一个Penny Dreadful 级别的通俗故事,谱出歌剧的华丽,将其变为凄美的爱情音乐剧,又不缺对怪人的关怀,且能深入人心,这就是水平了。
魅影自小面容丑陋,深受歧视,只能隐居歌剧院地下,在黑夜也盲目的迷宫中谱写音乐;而他看到纯洁美好的克里斯汀,深爱她优美的歌声,占有欲起,制造种种事故甚至起了杀机,也要让克里斯汀主演,并且要占有她;尽管他面貌丑陋,心灵受到扭曲,还是身在地狱仍心向天堂;尽管犯下种种罪行,克里斯汀还是用一吻换回埃里克的人的一面;演员对魅影的心理把握很好,将他多变、喜怒无常的性格用表演和歌声都展现的很好。劳尔本是公子哥,“时尚的奴隶”,但真心为克里斯汀付出,保护、指引她,为她遮挡黑暗,不惜贸然闯入地下迷宫;克里斯汀既有对劳尔的热恋,也有对魅影的同情、依恋。这些都是爱吧。
如果八卦一点的话,韦伯爵士与莎拉女神不是剧外的影射吗?韦伯爵士的长相…并不好看,但是有杰出的音乐才能;莎拉女神有天籁般的嗓音还有美貌…嗯,还是很有趣的。
比较想不到的事,韦伯爵士谱个《真爱不死》续集,网上流传澳洲版官摄,听说音乐还好,但剧情…不知是否要踩这个雷呢?

 4 ) 天才与小丑,父亲和孩子

评分不高是因为故事性很弱,像是最华美的音乐和演员讲述了一个没什么意思的故事,主要可能是我不喜欢魅影和Christine。可能是我没什么修养,欢迎拍砖,过几年俺再看这个音乐剧吧。

魅影反差好大。对于Christine,他希望自己像父亲一样,主导她声音和精神,又希望自己像孩子一样,在黑暗中被安慰与拥吻(向Christine索求无私的母爱)。他虽然残忍地杀人,但也不过是把世人对他的恶毒回敬给世人。天才与小丑并存,在世人面前,他面容的丑陋与黑暗让他卑微如蛆虫,在歌剧院里,他的才华让他登顶为音乐之王。

这部歌剧没有什么爱情,因为Christine自始至终都被两位男性高高在上地俯视着,她想被爱,渺小的自我被动地接受两个男人精神世界地引导。她柔弱如同菟丝花,失去了父亲她就依附魅影,精神上依赖这个指导自己歌声的天使。等到害怕魅影杀人了,她就依附Raoul,让他当自己的私奔的港湾。最后发现魅影不是死神,而是一个乞求爱的人后,她才同情地吻了这个求而不得的男人。所以说,魅影如果一开始坦诚相见,不用天使的意象麻痹女孩,夸大自己,Christine那么善良无知又有同情心的女孩,肯定不会用世人的眼光来批判一个才华横溢的老师与朋友,估计两人也就HE了。

Raoul像一个虚假的屠龙勇士,精神上,他不愿相信Christine的恐惧,她是孩子,是花朵,是蝴蝶,是被守护的。他强迫Christine去演唐璜那一刻和魅影多像啊,他那一刻不是避风港,而是一个可怕的帮凶,让恋人去当诱饵。这其中是不是有一种傲慢和嫉妒,我要像魅影一样占据你的精神世界,听我的吧。

Raoul懂得精神按摩,他会从女孩的肢体动作中判断出她的恐惧不安,取悦她,服务她,引导她的情感需求。而魅影更像是精神打压,他的乐谱吸引了夜莺,但他的黑暗又吓走了她。讲真,目睹Raoul和Christine相爱,是在挑战魅影的精神控制。魅影仿佛在说,你精神出轨,你花着我的钱(唱着我写的歌)找小白脸,你不忠不义!

魅影会不会有间歇性精神分裂?发作的时候脾气狂躁,暴力行为,享受别人的瑟瑟发抖,得到片刻精神缓解。清醒后非常愧疚。他愿意放走Christine是一种非常无私的行为,也可以说,他已经得到她的吻和爱了,不然Christine为什么一边唱onelove一边回头看他呢。他对固定的发泄对象有依赖感,就像孩子依赖母亲那样依赖Christine,病态又扭曲。

音乐太美了,演员的歌声仿佛天籁,魅影最有意思,Christine和Raoul都是刻画他悲剧的陪衬。

 5 ) 从Phantom到埃利克:音乐剧上演的,与小说讲述的

2019年9月23日,我终于看了上一学期在“文学创作基础”课上白老师播放片段的《歌剧魅影》25周年纪念版。我已经忘了他为什么播放The Phantom of the Opera这一段,只记得这短短几分钟让我激动不已,女主角简直像美漫里走出来的人物。后来7月12日我在维塔斯《20》演唱会上听到DIVA乐队solo时演奏了一支曲子,好听到入迷,在微博上一问才知道是《歌剧魅影》。总之我认为自己与这部音乐剧有缘哈哈~一经观看更是相见恨晚,搜罗B站、循环歌单、收藏图片……能阅读法国侦探小说家加斯通·勒鲁的原著,观看音乐剧大师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的音乐剧改编,在莎拉布莱曼、迈克尔·克劳福德等大师的演绎和打磨下,能尽情欣赏Ramin和Sierra饱满的歌喉和表演,特别是在无法亲临现场的情况下,能在B站和各路网友一次次观摩赞叹……矫情地说,我觉得出生在这个时代太幸福了!


既然这么喜欢《歌剧魅影》,又读了小说,我想分享一下自己的一点发现和感受。

让我惊讶的是,令人沉醉的音乐剧或电影《歌剧魅影》,竟脱胎于19世纪风靡法国市场的侦探小说。惊讶的原因是,在我的感受中音乐剧美妙、浪漫、魔幻,应该源于爱情小说。我没读过太多侦探小说,但它应该是冷静、理性、恐怖的。小说《剧院魅影》的作者加斯通·勒鲁(1868-1927)是个高产作家,有据可查的作品就达三四十部之多。《剧院魅影》发表于1911年,是“一部体裁介于侦探小说和荒诞小说之间、讲述’人鬼情’的精彩小说”。小说以身为记者的作者的第一人称写作,是多年以后对整个“案件”的梳理和回顾,包含了大量所谓的调查资料——剧院魅影是一桩“案件”,与阴谋、人命、欺骗、犯罪有关,而不是“故事”,讲述传闻、爱情、幻想、魔法。这种区别决定了有一些是音乐剧里独有的,而另一些是小说中才会讲述的。

1️⃣ 音乐剧中的奇闻旧事,小说中的真实事件

音乐剧开始于1905年巴黎歌剧院的一场拍卖会,此时拉乌尔伯爵已步入老年,克里斯汀去世。联系后来墓园那一幕,克里斯汀父亲墓碑上的生卒年(1821-1872),以及她对父亲多年的思念,可以猜测故事主干大约在1880年代。拍卖的物品是二十年前主人公命运中的重要物件,尤其是小猴子音乐盒。既是旁观者又是亲历者的拉乌尔,好像在缓慢讲述他的爱人与音乐天使的故事。

而小说开篇的章节名字是“这本奇书的作者讲述的是,他如何经过追踪调查,最后确信剧院幽灵确有其人”,第一句话便是“歌剧院幽灵确实存在”。为了强调幽灵是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说明事件是客观真实的,作者使叙述者成为二十世纪初的旁观者、调查者,引用一系列证据,比如继任经理蒙沙尔曼的《一位剧院经理的回忆》,档案资料,报纸,当事人信件,米弗瓦警长询问拉乌尔·德·夏尼子爵的有编号的调查笔录,波斯人的记述……总之,这部像刑侦报告一样的小说,目的是追查真相。

音乐剧所要营造的,正是小说力图廓清的。音乐剧主要讲述的是一段哀婉的回忆,有音乐和爱情的激情,也有恋慕、傲慢、嫉妒、自卑、欺骗、威胁等痛苦的感受。虽然这段往事牵涉的人物众多,但核心永远是克里斯汀、魅影和拉乌尔的三人关系,这也是音乐剧改编的着力点。它使人沉浸,感受剧中人的处境。但小说一次次用多种旁观者视点和外部资料来打断故事本身的迷离幻梦。从标题到人物介绍,力求清晰详尽。在客观和条理下,疑团被一层层剥开,故事高潮即是案件揭秘。

音乐剧是魔幻浪漫的,似乎提供了跨越世俗偏见的爱情可能,有一定思考现实的作用,同时用音乐这种本身能影响人心理和身体的艺术形式,使观众切身体会魅影的魔力。这样,我们能对克里斯汀和魅影抱有更多同情、理解甚至尊敬。而在侦探小说中,案件的缘由却是魅影的天才狡诈,女演员的天真(她成长在神话和迷信氛围中,这种道德基础给人可乘之机),拉乌尔的善良勇敢。沉醉音乐的邪魅恋情变成天才疯子的绑架诈骗案。魅影带来的是恐怖,丑恶,和死亡。而克里斯汀就像经典的“受难的少女”(damsel-in-distress)一样,引发读者的焦急、同情、惋惜等情绪。

但音乐剧的幻想和侦探小说的真实都给人很多乐趣。小说毕竟比音乐剧容量充实,细节丰富。小说中宛如空中森林的高空布景架、深不见底的巨大的歌剧院地下迷宫、有平衡锤的转轴镜子、墙内隐藏的巴黎公社时期的暗道,波斯人和拉乌尔几乎丧命的由六面会发热的镜子(以及它们形成的幻象)组成的酷刑室,以及最后叙事者提醒读者应仔细观察巴黎歌剧院的墙壁和柱子……它们使音乐剧的幻想更加生动,使小说更具真实性,甚至把这种真实性的幻想带进现实。

2️⃣ 音乐剧中神秘的Phantom,小说中的埃利克

魅影的美和丑是音乐剧与小说最直接的不同。在音乐剧中,我们熟知的是高大迷人的饭桶,半边脸和常人无异(甚至还有点帅),另一半藏在白色面具之下。他有一定年纪,因为面具下是稀疏的白发。他的歌喉在狂怒时声如洪钟,在面对克里斯汀时温柔低沉,尤其The Music of the Night。在吉利夫人那里,我们仅知道他来自一个马戏团,是个音乐天才,魔术师,建筑师……但是面目丑陋,善于使用致命的旁遮普绳索。据他自己倾诉,他出生时就带着这张脸,母亲都不愿亲吻,只是给他一张冰冷的面具。

舞台上的饭桶必须高大帅气。莱辛在《拉奥孔》中说过,视觉艺术的第一原则是美,只有诗才能写丑陋,写嚎哭,而且要以运动的方式写出个性。小说中魅影的形象的确极其丑陋可怖。根据小说开头置景工约瑟夫·布盖的描述:

“他瘦得不成样子,罩在骨头架子上的那身黑衣服飘飘荡荡的。双眼深陷,让人难以看见一动不动的眼球。总之,只能看到像死人骷髅头上那样的两个大黑洞。包着骨头的脸皮犹如绷紧的鼓皮,颜色不是惨白的,而是那种难看吓人的蜡黄;鼻子微不足道,连轮廓都看不出来,而少了鼻子的脸看上去是怪吓人的。前额和耳后垂着三四绺棕色的长发。”(3-4)

魅影在音乐剧中降下枝形大吊灯,造成大量伤亡,绞杀了布盖和皮安吉。在小说中也是这样,不过没有皮安吉这个人物,吊灯杀死的是领座员吉利夫人的代替者。小说中的魅影性格更为立体,比如会给“带领”他至5号包厢的吉利夫人小费,吉利归还了魅影女伴遗落的扇子,他会回赠吉利夫人一盒她爱吃的英国糖(不过女伴是谁依然是个谜)。再加上他好听的声音,因此吉利夫人认为魅影温和可爱,讨人喜欢。他有强烈的占有欲,善于洞悉和利用人的心理,将克里斯汀掳到地底的湖滨寓所,让她看到自己的真实生活,激起善良姑娘的同情,意欲使她下次主动前来。但在逼迫克里斯汀结婚时,魅影是真正的恐怖分子和反社会人格,他准备了足以炸毁四分之一个巴黎的火药,克里斯汀同意结婚,地底的湖水就会淹没炸药,否则所有人都要为魅影陪葬。这可不是缘于爱的嫉妒和自卑,而牺牲一个拉乌尔的问题了。

魅影形象和性格的不同,当然有艺术形式和改编等的要求,也有之前所说的强调幻想还是真实的原因。在音乐剧中,魅影没有名字,身世简略,而在小说中,通过最后波斯人的讲述,我们了解了可怜而不幸的埃利克的一生,同样也有两种艺术形式诉诸情感和体验,与诉诸文字与理性的原因。在小说中我们才知道,埃利克被称作“喜欢摆弄活板暗门的人”,以超人的天资和非凡的想象力,极力盘剥人类,做事大胆毫无顾忌。他在很小的时候就离家出走,马戏团经历使他学会唱歌和魔术。随后是在波斯的“马赞达兰的美好时光”,他为国王建造魔宫,但统治者往往会杀死这种能工巧匠。波斯人救了他,随后埃利克来到苏丹,并因为相似的原因离开。最后他参与建造了巴黎歌剧院,便有了现在的故事。他会腹语,所以幽灵的声音才会听上去无处不在。埃利克和克里斯汀非同寻常的亲密而信任的关系,则是她在歌剧院屋顶与拉乌尔互诉衷肠时告诉他的。

埃利克这个名字,以及克里斯汀感叹的“可怜的不幸的埃利克”,都使魅影变成了活生生的人,他的动机、痛苦和邪恶除了激起我们的艺术感情,还有道德感情。我们有多恐惧、不安和厌恶,对于埃利克最后所说他放走了克里斯汀和拉乌尔,对于他与克里斯汀的吻和哭泣,就会多么感动和悲伤。音乐剧里的魅影尽管也有悲惨的身世,但他的无名无姓、飘逸的形象、最终的消失,以及最后克里斯汀的同情与救赎,使神秘事件变为神话,成就了真正审美中的音乐天使。同情等人性话题在小说中已经屡见不鲜,小说讨论的是另外的社会性话题。

3️⃣ 音乐剧中的简省,小说里父亲、拉乌尔、克里斯汀、波斯人的身世

音乐剧需要根据小说做出大量删节。如果细心一点,我们才能知道克里斯汀的父亲是一位小提琴家,在音乐界小有名气。拉乌尔打小认识克里斯汀,他们曾在夜晚一起聆听神秘的童话故事。音乐剧中干脆没有波斯人,透露魅影身世、引导拉乌尔进入湖滨寓所的人是吉利夫人。她在音乐剧中有点像斯内普和麦格教授的合体,威严端庄优雅,也神神秘秘。但在小说中她仅仅是领座员,除了熟悉5号包厢、巧妙地交给魅影两万法郎月薪外,没有承担太多其他情节任务。

但音乐剧中没有省略的是克里斯汀和父亲的关系。她敬爱怀念着父亲,那首在墓园一幕唱的Wishing You Were Somehow Here Again就能够说明。父亲死后她把父亲故事中的音乐天使当做精神寄托和依恋对象。小说中这是骗局展开的契机,而音乐剧让人感受到魅影对她的守护,一个女孩的成长,和他们之间复杂扭曲的关系。艺术中的爱情和现实社会中的爱情,看来是不能简单放在一起比较的,人“鬼”恋、师生恋、霸道总裁爱上我都是如此。供想象驰骋的浪漫,绝不能原样放在生活中。

小说中,关于老达埃的叙述放在第六章叙事者的跟踪介绍中。老达埃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最杰出的乡村小提琴手,父女俩的演唱被瓦勒里乌斯教授夫妇赏识,克里斯汀因此得到了正规的音乐教育和训练。老达埃思乡成疾,父女俩返回家乡演唱时,遇上了名叫拉乌尔的小男孩和他的女管家。三年后克里斯汀和拉乌尔再次相遇,但他们都知道因为身份的差距不可能结婚。随后老达埃去世,克里斯汀美妙的歌喉不再,直到她在魅影的帮助下一鸣惊人。

音乐剧中我们仅知道拉乌尔是子爵。而在小说中他的母亲因生他难产而死,拉乌尔由哥哥菲利普伯爵抚养长大,受到两个姐姐和老姑妈疼爱,接受的完全是女子的教育,因此性格非常天真善良,而且长得像少女一样漂亮。然而,他却是一个航海家,毕业于海员学校,已经完成了一次全球航行,六个月后即将受命前往极地冰海寻找失踪船只。剧中的拉乌尔颇有男子气概,运筹帷幄,世故聪明,揭开阴谋。但小说中他有最奇妙的性格搭配,面对爱人和高空布景、地下酷刑室,他似乎很软弱,轻易感受到痛苦。而遇到追寻爱人、解决疑团、跟着波斯人地下探险的行动,他又非常勇敢,不顾一切,甚至鲁莽冲动。

波斯人达洛加对歌剧院幽灵的叙述和提供的证据,是最终让叙事者相信一切故事的关键。魅影不为人知的经历,案件或故事的高潮,歌剧院暗道、暗门、湖滨寓所、“冥河”、镜子、酷刑室、旁遮普绳索的秘密,都是波斯人揭晓的。他戴着灰色圆帽,是波斯官员,因为曾暗中营救埃利克也不得不离开波斯,来到巴黎。他是小说的隐形叙事者。

这些人物的背景都被当做故事中的故事、证据中的证据补充进来的。从时间到空间,他们拓展了剧院魅影的情境——人物生平混合着政治时期与地理环境的改换,使案件给人的想象空间更为悠远。

🎵

《歌剧魅影》使人醉心痴迷、流连忘返,得益于艺术这种无国界的语言,和爱情和偏见这种经久不衰的人性主题。原著侦探小说更是添加了足够的真实细节,险象迭出的悬念,和很刺激的“大标题”性质的内容:

无须赘述,此案曾在巴黎轰动一时。女歌唱家被劫持,菲利普伯爵意外死亡,歌剧院的三名灯光师无故昏迷!……可怕的事接连不断!太多的悬念萦绕在首都居民的心中!围绕着拉乌尔和温柔迷人的克里斯汀之间的爱情故事,骇人听闻的罪恶勾当接踵而至!……红极一时的神秘女歌星销声匿迹后,她的命运究竟如何?……(319)

如果只能选出一条理由,来解释这个故事的魔力,我想应该是“同情”。加斯通·勒鲁结合了极致的才华和极端的邪恶,最华美的亮相和最悲惨的命运,将古老的同情与恐惧、怜悯、美感、爱情,甚至虐待、依恋、斯德哥尔摩效应等隐秘的心理结合,形成了这位复杂的造物,可怜的不幸的埃利克,永生的Phantom!


最后还想摘抄一段对埃利克歌声的描写:

“它每每把最高音和最低音结合得天衣无缝:音域宽广,音色雄壮,高亢而委婉,激昂中见细腻,细腻中寓激昂,令人无法抗拒,赞叹不已。这歌声博采众家之长;凡喜欢音乐、对音乐有悟性和表现能力的普通人,只要一听到这歌声就一定会自然而然地学会这高雅的音符。这是平静纯洁的音乐源泉,信徒们可以大胆畅饮,其中有些人从中汲取了音乐的真谛。他们的歌唱艺术一经神的点化,便立刻发生了巨变。”(116)

👉[法]加斯通·勒鲁:《剧院魅影》,符锦勇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

 6 ) 论小C到底有没有一丝丝爱上过饭桶呢

*文笔以及逻辑有点乱 *有剧透 看完歌剧魅影后,又重新回去看了一遍一遍又一遍。好听的歌声和凄美的故事,让人实在无法割舍。每次到结尾的时候都会情不自禁的在屏幕面前跟着鼓掌。震撼。棒到无法用语言来形容。音乐剧入坑之作。 现在来说说剧情吧。 就一点我想知道的是,小C到底有没有爱上饭桶,情侣之间的那种爱,哪怕只有一分钟一秒钟。 我觉得是有的。 最初的子爵在拍卖会上说,小C经常向他提及饭桶,而那只音乐猴子,甚至被她描述的分毫不差。而那只猴子,出现地点就是最后一幕的地下室里,小C进来将戒指还给饭桶的时候看到的。那个时候,饭桶一边唱着Masquerade,一边伤心欲绝的摸着看着猴子音乐盒,无疑Mas的歌词正是表达了他的内心的渴望与自卑。而这一幕恰好也被小C看到了。谁也不知道小C到底在饭桶身后静静地站了多久。

而紧接之后,饭桶又向小C表白了一次,而此时的小C几乎是哭着将戒指还给了饭桶。

再次表白的饭桶
与内心痛苦的小C
亲吻饭桶手将戒指还给他的小C

之后,小C又唱起了" All I ask of you"这首曲子。而在楼梯上的子爵边牵起小C的手,边开始和歌。一旁的饭桶伤心痛苦的抱着婚礼的头纱一边小声的也跟唱着。

这个时候的小C,更希望的是谁的回应呢。我觉得八九成,当然是饭桶了,而不是子爵。可以说,如果之前的小C对饭桶的感情是恩师之情和一些父爱之情的话,这个时候的小C已经对饭桶动了爱人之间的情愫。 即使他曾经做过那么多令人无法原谅的事,但是,他也给过了小C他的最好的东西----音乐。 他所做的一切是疯狂而不顾后果,是自私的爱与奉献,但只要是个普通人,多多少少都会被他的不舍的举动给打动。 陪伴她最久的是饭桶,教她音乐唱歌的是饭桶,带她走出亡父之痛的是饭桶,让她领略到音乐的乐趣的是饭桶,让她成名的是饭桶,不顾后果的维护她的还是饭桶。 论付出和奉献,还是觉得饭桶远大于子爵。 只不过这个方式太极端。 小C从来就不是个颜值党,谁让饭桶一直戴着面具,只靠苏到爆炸的声音,是个少女都会去幻想面具下的面孔的好嘛,并且八成都是往帅的那面想。突然发现面具下的现实和想象差距太大,这个人脾气还古怪不定,论谁谁都不能一时接受吧。。 可以说子爵把妹的时机十分的棒了。毕竟在最开始,子爵强迫性要求小C去吃晚饭的时候,小C内心是拒绝的。(还must..还要求2 mins..)要不是最后因为见到了部分饭桶的真实的一面,与天使设定相差较大的一面,子爵估计要追到妹还是有点困难的吧。

可以说,时隔多年又再次见面的子爵,也就是小时候的那些事能够为他增加一些好感度而已啊....并且如饭桶所说,子爵再次和她相认,也有很大原因是因为小C此时变得牛逼而吸引人了吧.. 是不是可以说,喜欢小C的饭桶是因为喜欢她本人外加唱歌有天赋才一步步沦陷,而子爵是看到小C居然是首席歌唱+唱歌好听+小时候认识还帮她捞了围巾才喜欢上的呢(注意顺序)。

说实话,有点为小C和子爵的未来担忧。 最后对饭桶动了真情愫的小C怎么样也不可能就这么轻而易举的忘掉饭桶,加上最初喜欢原因感觉有点歪还是有点强人所难的子爵,搞不好以后会出大问题啊........ 反正还是更喜欢饭桶和小C这对CP。 噢还有,请不要再吐槽拉面的妆容了好么,拉面很帅的!当时带着面具只有一半脸的时候我就发现这个人超帅了!丑是因为特效状! 还有,这剧还告诉我们了啊,追妹子的时候不要只光表现最好的一面,既然是想让对方喜欢你的话,那就应该是不论好的坏的都要一并接受才对呀。 以上。 感谢看完我写的乱七八糟毫无头绪的影评。

 短评

The Show Must Go On又放了一遍这版 点开没舍得关就看完了 最爱的音乐剧之一 每一句歌词都听过许多遍 每一遍都有不一样的感受 以前总是遗憾魅影最终孤独 这次再看 得到了宽慰又学会放手的魅影应该会过得更好 现在 他是一个完整的人了 这版最后四十分钟就像一种艺术的传承 辞旧迎新 不要惋惜 作为观众 会有更好的演员来诠释经典 曾经那些陪我们一起长大一起老去的艺术家们 他们也会好好的 带着那份辉煌过幸福的生活 传说永远会继续 nobody is alone

6分钟前
  • 坐等1900
  • 力荐

看完只希望下一个25周年纪念演出的时候能去Albert看现场……#wishlist#

10分钟前
  • Caramel_Grace
  • 力荐

Ramin Karimloo真的是魅影最好的一个。他的嗓音无与伦比!最后的sarah和5个不同版本的魅影的彩蛋也太精彩了。韦伯此生的最高巅峰了。

15分钟前
  • Vulpecula.h
  • 力荐

不是很喜欢这个克里斯汀呢=。= 不过最后莎拉布莱曼实在是……不愧为女神= =

18分钟前
  • 啊?
  • 力荐

开始觉得是Christine沉浸在父亲情节中,后来觉得拉乌尔太冲动,再之后又觉得魅影真的性情扭曲;可是到最后,Christine意识到了自由,拉乌尔宁可自己去死,而魅影放了小情侣一条生路。天惹,你们唱歌这么好听还要性格这么好,给不给别人闪光的机会啊!!!

23分钟前
  • 天蓝蓝
  • 力荐

感谢b站4k高清!

25分钟前
  • 桃微
  • 力荐

我是最幸运的一批人啊,当时看的第二场,即周日下午场,MC这场没到。唯一的遗憾是LED屏有一点故障,唱到Music of the Night时一直在闪白条。演出非常精彩,因为演出的人比平时驻场演出人多,所以歌舞场面恢弘。音乐、演唱和表演美轮美奂,震撼人心。

27分钟前
  • 响箭
  • 力荐

55555555555555555 肉排为什么这么美的同时还这么酷炫!!!!!!!!这合适吗!!!!!!(扯睫毛 【想看Ramin现场卸妆啊喂!!!!感觉头套已经开胶了!!!!(够 【这版唱的太棒了555555555555555555555发鸡腿

29分钟前
  • HHG🥱
  • 力荐

诶 我好喜欢肉排子爵TUT

33分钟前
  • HAIBARA
  • 力荐

《歌剧魅影》应该是我私心最爱的音乐剧了,即使看录播都能猜到现场有多壮观,这个版本的Christine和Raoul登对到不行,All I Ask of You里那种两心相悦只愿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动情,真是每次听都能击中我对浪漫的全部想象。许愿35周年还有这么声势浩大的演出,到时一定要去看一次现场。

34分钟前
  • 喵尔摩丝
  • 力荐

可以让人高潮的音乐剧,因为超凡脱俗的音乐之美,因为华丽震撼到尖叫的舞台,因为歌声穿透了我的灵魂,因为从哥特童话里走出来的人物,所以情不自禁地为看到的一切而流泪。

38分钟前
  • 巨星泡饭
  • 力荐

整部剧就告诉我们,丑的人得到的永远只能是怜悯关怀,而爱永远不会临幸到你身上。自卑的一面被揪出来反复殴打,哭出来了。结尾拉面人鱼高甜,可惜...更:反复听选段之后,毒性比LM更大😂

40分钟前
  • MShelter
  • 力荐

比04版电影更优秀,唯一败笔是返场时莎拉·布莱曼唱的那段

42分钟前
  • EJ
  • 力荐

百看不厌啊,拉面和人鱼是最有火花的一版(首版的莎拉布莱曼虽然空灵飘逸,但脸是高贵性冷淡风,戏剧感不强)。爱情并不是付出就会有回报,但电影版C对魅影的残忍还是很痛心。如此一来,25th结尾C对魅影的深吻和频频回头,深情写在眼里藏在心中,宽慰不少官配粉。彩蛋里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时代的“魅影”和首任C合唱了最经典的两段,震撼、感动。言及此不得不说下近来“魅影中国计划”提名最多的双云,粉丝在纠结谁演魅影谁演子爵,干脆像《弗兰肯斯坦》一样两男主互换着来演好了(这个梦有点大)。

47分钟前
  • 喻鸣
  • 力荐

《剧院魅影》由安德鲁•劳埃德•韦伯作曲创作,该剧自1986年在伦敦西区首演以来,长盛不衰,成为伦敦西区第二长寿的音乐剧(在伦敦目前仅次于《悲惨世界》)。 在美国纽约百老汇,该剧的纽约制作版自1988年上演至今,于2006年打破了由《猫》创造的连演纪录,成为了百老汇历史上最长寿的音乐剧。

51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最后四十分钟才是正片....最后一幕Phantom抱起Christine看得人又相信爱情了...B站弹幕说俩演员是纯闺密关系...我要看JOJ版的魅影T T

55分钟前
  • Amino
  • 力荐

在健身房里刷完了这个版夲😂😂

58分钟前
  • DuoDuo🐿️
  • 力荐

看电影的时候就并不喜欢这故事,看完这个感觉也差不多,这剧是非常适合去剧院观看的,因为就是在剧院里发生的故事,主要还是在气氛与场景的设计上,舞台灯光华丽炫目,还可以欣赏舞蹈,这是部哥特式音乐剧,毫无疑问这些歌曲是经典,会流传很久,但这故事就是个很一般的爱情故事,不过最后谢幕非常经典

1小时前
  • michelle
  • 力荐

其实是听过,没有完整看。昨天去看了一场现场,当然不是这个阵容和制作,虽然那场也很享受,不过从剧院回来忍不住看/听了这一版。对完美声音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啊。(补记:已全程撸完,包括彩蛋,音乐已颅内绕梁一个月还没有消退迹象)

1小时前
  • 火火火火花袭人
  • 力荐

鱼肉拉面!(或者说肉排鱼面!)看到最后的部分俺脑子里很无厘头地冒出了:五大饭桶现已加入肯德基豪华午餐=v=

1小时前
  • 红蓝色的风雨夕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