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邀 第二季

13集全

主演:许知远,马东,克里斯托弗·诺兰,蔡国强

类型:综艺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7

 剧照

十三邀 第二季 剧照 NO.1十三邀 第二季 剧照 NO.2十三邀 第二季 剧照 NO.3十三邀 第二季 剧照 NO.4十三邀 第二季 剧照 NO.5十三邀 第二季 剧照 NO.6十三邀 第二季 剧照 NO.13十三邀 第二季 剧照 NO.14十三邀 第二季 剧照 NO.15十三邀 第二季 剧照 NO.16十三邀 第二季 剧照 NO.17十三邀 第二季 剧照 NO.18十三邀 第二季 剧照 NO.19十三邀 第二季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十三邀》第二季中许知远跟哪位嘉宾的对谈令你收获最大?

马东与许知远,就像洪七公与黄药师。洪七公总能嬉笑人间,黄药师总是一脸不屑。射雕里这两个我都还蛮喜欢的。参差多样,乃幸福本源。

看到一段评论:“许知远肯定是坚定的站在5%的队伍里的,可是你说马东是95%的吗?我觉得马东其实也是5%那一边的,要知道,这世界上再也没所有什么比属于5%的人,站到95%的队伍里去说话更迷人的了。可是你让奇葩说现场上只有马东一个5%的人,他其实也会很寂寞的。蔡康永,高晓松就是5%嘛,奇葩说最初的魅力,就是5%的人,愿意去认真的聊95%的话题啊,所以迷人嘛”。~~~深以为然

 2 ) 你对《十三邀》中许知远最关心的时代命题有何看法?

我是来表白贾樟柯的。

“如果你没有偏见,说明你根本没有看法”,这句话仔细咂摸咂摸是有道理的。大多数人就是对世界并没有自己的看法。现代人追求表面上的特立独行,却对精神上的异类无法容忍。衣服要买小众牌子才够酷,网易云知乎豆瓣体验再好大众化后还是被各种嫌弃,而恋物癖之类或者不那么政治正确的人却总被攻击,即使并未伤害到任何人。许知远的所有采访都带着一以贯之的偏见,带着对这个世界及当下年轻人深深的焦虑,“为什么人们不再向往崇高与精致,转而喜欢粗鄙与简陋?”“为什么大众不再崇拜精英,反而变成了精英要讨好大众?”,“为什么现在年轻人变得如此肤浅而空虚,佛系是个什么玩意儿?”,“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会走向何方?该如何扭转?知识分子在其中承担的责任是什么?”他的每一个访谈都在用各种方式强调这些观点和困惑,其实没有人真正给出答案。罗振宇热爱这个有问题的时代,使他的价值得以彰显;冯小刚马东是妥协者;蔡澜张楚选择逃避,躲进自己的世界怡然自乐;诺兰和李安好像完全不care这些问题,也许本质上他们不理解中国人的思想现状;而姚晨李诞,他们就是问题本身。只有贾樟柯,是一个能为理想与现实牵线搭桥,于世俗与艺术间游刃有余,直面世界的惨烈与美好并能找到自己位置的人。

关于共识。许知远的这档节目本身是在寻找共识,他认为这是一个粗鄙化、低俗化的时代,希望知识精英们能够意识到这一点,仅此而已。节目做下来,认同他的不少,支持他的不多,许多温善的观众也认为这就是一场堂吉诃德秀。“共识,是教育的责任,不是艺术家的责任。”贾樟柯一语中的。无论是他说的无情也好,独裁也罢,都基于人格的独立。寻找共识,本质上是在反复自我确认,对艺术家而言是一种内耗,终会沦为无意义的论战,为媒体贡献流量而已。真正价值观念的缔造和影响,得靠教育。但这并不是对这档节目的否认,共识也许无法达成,但论证过程却能引发思考,我觉得这才是节目的意义。

关于使命感。许知远算比较儒家的知识分子,以改造社会、唤醒民智为己任,同时又渴望取得世俗意义上的商业成功。贾樟柯就比较可爱,一方面他并未追求商业的成功,另一方面他只是为艺术而做艺术。就像马东的态度一样,古今中外一眼望去,思想和艺术从来都是属于特定阶层的,这种状况不会因为facebook和微信改变。一直一直,文明都是靠一小撮人创造、传承和推动的,大众并不对此负责。认清这个现实的人会为杨幂和安吉拉大宝贝这种艺人的流行而痛心疾首么?会觉得吐槽大会侮辱民智?

关于精英阶层,贾樟柯是这么认为的:精英必须反思,必须进步,必须对这个社会的走向负责。这句话我很认同,某种意义上说,这个社会没有精英阶层。底层的焦虑是房子工作小康,中产的焦虑是如何保持中产,是后代的教育,这一切都拜倒在资本面前。掌握资本的这一批人,理应是这个社会的精英阶层,他们本来是应当掌握话语权的一批人,可大众传媒改变了这种地位。大众传媒和精确的数据分析使得文化消费者成为市场主导者,回报率成为一切投资的唯一标准。大众喜欢青春片,于是青春片泛滥了好几年,后来大家喜欢燃一点,于是再烂的片子加上家国情怀用理想和硬汉包装一下都能收割一批观众。可是,这是商业规律,商业有义务为文明进程负责么?我们就是没有文艺复兴,我们就是这样一身伤痕地进入了现代世界,还莫名其妙地有钱了。

看过这么一句话,“精英阶层,大都对人情本能地认为理所应当”。理解人情,是对人性的尊重和体谅。贾樟柯说他是无情的人,但他人缘极好,他的电影大多是朋友投资,所以没有很大地票房压力。无情,大概是对自己无情,承认人的孤独性,放弃讨好别人强求共识;人缘好,是怀一颗真诚仁慈的心与人交往,同类自然会找到你。许知远对贾樟柯的“稳”由衷地羡慕,我也很羡慕,四十多岁就经历过沧桑和荣耀,在平静的生活中保持着旺盛的创造力,慢条斯理地讲出那些别人思考很久都想不通地道理。他的电影演员用的是老婆表弟,剧中人物名字大多就是演员的名字,有一种荒诞的真实感。得多性感的脑子才能拍出山河故人?

十三邀真的是一档很有趣的节目。

 3 ) 我们真正想要的

目前,我看的《十三邀》并不多,有马东、罗振宇、蔡澜、白先勇、俞飞鸿、李安、陈嘉映这几期。
印象很深刻的一幕是:许知远拿起一本书念了一段不算短的话,问马东怎么看。
马东在听的时候表情是有含义的,但我并未明白含义是什么,但他的回答很明确:“我觉得写这个的人,想多了。”
想多了——这是我对许知远的认知。从马东的理解来看,如果这件事不能愉快地玩耍下去,进入了一种无解的、纠缠的状态时,就是想多了。
在我的理解来看,想得多是一类人在冲突中、在撕扯斗争中,总想去寻求一个答案或结果的过程,这个过程不可中断。

许知远邀请这么多嘉宾,只是试图做两件事。一:这个人背后的真实心态是什么,是否恰恰与他所表现的言行相反。
一定程度上,我认为他成功了。
比如:1、他问马东关于娱乐的本质,热闹的背后是否是空洞的,不值得的。
最后马东也说了一句话:没有什么能掩盖悲凉这个底色。在行为上,马东表现出了极度的欢乐和与时俱进,但他恰恰说,他自己是个悲观主义者,许知远才是乐观的。
马东说:当他看到有人用力生活的时候,他就觉得乐。


2、他问蔡澜这个享乐主义者有没有如他的快乐一样多的悲伤?
蔡澜喝的什么饮料我不知道,但他“喝”这个动作,他的眼神也是有意味的,他回答:“我是一个把快乐带给别人的人,所以我会把不开心锁进箱子里”。
而且在前面的讲述里,蔡澜关于艺术、金钱等也有过很多困惑,但最后他找到了自己和解的方式,那就是吃喝开心。
3、他问俞飞鸿在强烈的秩序美感的背后是否也有不受控制的一面。
俞飞鸿的表现和回答都没有失序或疯狂的一面,她的答案是:“对于生活的一切我都坦然接受。生命本身豪无意义,所以才要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这是否可以解释她的秩序美感的来源?

4、他问李安持续创作的来源以及他性格中温和的这一面是否会影响他的创作和生活达到更高的高度。
李安导演给我的感觉很特别,他谦卑,不是意气风发功成名就,甚至有一点忍受的姿态。
李安回答:持续的创作来源于持续不断地直面问题并思考问题,总会有问题出现在下一个人生阶段,而他也不会放弃思考。其实这本身恰恰是“坚韧”的最好解释。
至于“温和”,李安说:“我在生活里是一个很温和的人,容易讨人喜欢,不太可能做到激烈。”李安没有解释他的温和。倒是白先勇那一期,许问:“如果别人的观点与自己的不一样怎么办?”
白说:“我会坚持我的想法,但我不忍心伤害别人”。
这可能也源于他的家庭氛围,白先生讲他的父母应该知道他的性向,但从没有讲过,更没有打骂的行为,他的父母都维护着他的尊严,不忍伤害。
我想这可能也是李安温和的原因。
5、他问罗振宇将知识变成付费的经济产品是否有悖于知识分子的情怀。
罗振宇回答:我的产品对得起我的用户就是情怀。可是他也举了一个令人感动的例子,《经济学通识》曾经点亮过某个并不懂任何经济学的人。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每个人都在对自己做一个反面陈述,马东狂欢背后是哀伤,罗振宇市侩背后是情怀,蔡澜享乐背后是悲痛。
但一切并不完全如此。
这就是许知远试图做的第二件事:作为一个想得多的人,与这世界有着冲突,他试图向这些嘉宾学习更好地生存方式,他是来解惑的。如果说对其他嘉宾,他都有审视和批判的视角,但他在陈嘉映这一期,俨然是寻找心灵导师的模样,他讲出某种程度上不喜欢自己太过自我,无法更宽广地去理解这个世界。
可是陈嘉映问:“你真的不喜欢这样的自己吗?”什么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过去此刻未来我们都不知道。亚里士多德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可是我们的“省察”,是我们真正想要的吗?
的确,每一个嘉宾都带来了他们的答案。
马东狂欢的背后是对快乐的珍惜和智慧,蔡澜享乐的背后是对苦痛的原谅,罗振宇市侩的背后是不顾一切的埋头实干,李安和白先勇温和背后的坚韧和包容。
但许知远还是那个许知远,他依然会想很多无意义的事,依然无法忍受很多事。

就像这个节目里很有深意的一幕:三个年轻嘉宾很热情地讲述《奇葩说》的辩题,许知远却打断了他们,用手机放了一段轻音乐。
静默的时间,音乐流淌。
三个年轻人的表情就是所有不同性格互不理解的人的表情,尽管我们所遇到问题的根源是一样的,但我们最终都选择了自己的方式,不断调整,走出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4 ) 一个油腻中年男人的尴尬

《十三邀》是网络上见到过的似乎是最任性的一档节目。

说他任性,是因为经常好长一段时间都不见节目的更新,而就当你忘记这个茬的时候,他又突然不知道卷着哪一股风在一个莫名其妙的角落冒了出来。

节目任性,节目的主人公似乎更任性。一头蓬乱的中分卷曲长发,一张北京周口店始祖的容貌,一副纤细瘦高的身段,一身不修边幅的穿着,偶尔手里还捏着一瓶啤酒。镜头中,他似乎从不刻意要求摄制组整理一下他的仪表。镜头上的他俨然一副油腻中年大叔的模样。

这样一个油腻大叔,带着几许尴尬,碰撞着社会上十三不靠的一帮人,乱炖出了一锅《十三邀》。而这锅《十三邀》,似乎还成了一种文化现象。

偏见,这是《十三邀》的主体。带着偏见看世界,是节目组给这个节目下的一个论调。

不过,许知远本人似乎不太同意。他再一次沙龙中很急切地表示:“我哪里是什么带着偏见看世界,我分明是那么温柔的看着她。”

但,这就是一种尴尬。当一个中年男子,诚恳的质问着这个世界的一些问题的时候,公众似乎只会揪住他的几个细节,质问其为何如此的刻薄。

面对质问,许知远在视频中表现出的唯有那突然不知所措的停顿。

尴尬,这个词是我在看《十三邀》过程中频频感受到的词汇。而这个词汇并不是指我自己的不适,而是指,许知远在对话过程中的一些困惑以及他提出的问题着实让嘉宾们有些不知所措。

比如,对话马东的时候

许知远:你喜欢这个新时代吗?

马东(笃定地):喜欢。

许知远:一点排斥都没有吗?

马东:没有 (连说三遍) 。

许知远:为什么呢?

马东:我没那么自恋。

比如,许知远面对汪健的时候,许知远所有的艺术和美学的认知在面前这位科学狂人面前显得那么的可怜,那一刻许知远被科技的自信摧残蹂躏的体无完肤。

在采访罗振宇的时候,罗胖很直接的捅破了窗户纸:“我知道你想勾引我说理想主义,但真的没有。”

还被蔡澜教育一番:“你要重点出击,不能够牢骚几句,有什么用呢?”

当许知远提问蔡澜先生“读圣贤书所为何事”时,却被蔡澜用吃回避:“吃吃吃,尤其是你。(对服务员)有没有大包啊?”

……

这是求知却不可得的一种尴尬。

在采访白先勇先生过后,许知远有以下的不解:

“我会觉得白先勇背叛了自己的天赋。在经历了《台北人》到《孽子》的创造高潮之后,他似乎停滞下来,将精力与时间用于舞台剧、电影,接着又花在了昆曲的推广上。”

采访姚晨的时候,他觉得“她在演艺界的实际成就与她的名声似乎并不匹配。”

……

这是一种不理解所带来的尴尬。

更多的尴尬其实是在节目播出之后公众的反应。

采访过俞飞鸿之后,一些“女权号”们集体声讨他采访俞飞鸿透露出直男癌的傲慢。

和马东对话过程中,许知远用“粗鄙化”形容当下的泛娱乐节目。这让很多人接受不了:我们只是喜欢一些综艺娱乐节目而已,怎么就粗鄙化了呢?

在姚晨那一节目里,公开的视频中保留了合伙人于威对许知远批评的片段,“你不够尊重你的采访对象”,“你的生活经验太少了”。

……

这是一种价值观冲撞所带来的尴尬。

但,也许节目最大的价值就来自于这些突如其来的尴尬。

这种尴尬是一种不和谐,是一种意料之外的事件。但这种尴尬并不是一种坏事。相反,我们其实很需要这样的尴尬来反思这背后的原因。

许知远也坦诚:“我是容易概念化地理解一个人”。许知远也节目中一直试图用自己的观点,去“冒犯”那些所谓的名流。正是这样一个单纯、愤怒、饱含偏见的传统知识分子的人设,才形成了《十三邀》和其他访谈节目的差异化。

但许知远并非一个食古不化的人,正如他在节目的导语中所说:

“我是一个不套靠谱的作家,试图捕捉时代的精神,却又常常延误时代的流星情绪。我是一个勉强的创业者,努力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却又不完全相信商业的逻辑。我还开一家书店,书店里只卖我想看的书。我对这个过分娱乐化浅薄的世界心怀不满,希望打破大家思维中的惯性。我也想了解这个迅速变迁的时代的新的动力,新的情绪,与人们的内心世界。我会带着我的偏见出发,等待这些偏见被打破或被再次印证。”

在某个时候,他也会从偏见到达理解。比如在采访了二次元群体之后他说:“我也逐渐感到自己的偏见被一点点打破。我以为他们是一群拒绝成长的孩子、社会逃避者,对于更高级的思想与情感缺乏热情。但他们努力说服我,这是一种新语言的形成,他们将在这些漫画、表演中,寻找到人类普遍的情感。或许,他们也将在这个世界中,创造出自己的海明威、金庸与王家卫。”

这个节目的特殊性,在于节目的内容,这种极力去掉综艺show的元素,贴近真实的状态,是目前市面上少有的。他反应了公众人物的并不真的浅薄的那一面,反应了大众媒介平常根本不关怀的那一面,这种反差,在娱乐圈的人物身上体现的更激烈。

许知远试图对话一些公众人物,言语中之途唤起他们对于自己文化精英分子的那种意识,而不要随波逐流。作为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他认为这是精英应该做到的。

对话中会看到许知远这个矛盾的知识分子个体对于这个世界的反思,以及反思后跟那些人对谈碰撞出来的火花。在这种意义上,到底是谁采访谁,节目在凸显什么价值观,都是富有争议和看点的。

而这种节目本身的结果其实是鼓励大众开始思考。

就像他与马东聊的,奇葩说的主题,虽然都是些陈词滥调的变种,虽然五四运动把很多东西都曾剖析过了,但马东却反问一句:“那有如何?民智开了么?”那种冲击和无奈,在文化断层的背景下,在普罗大众的底层需求由于自媒体的出现可以被照顾和关怀的现状下,凸显的尤为明显。

但正是由于节目中的这些对比,让许知远式的坦然暴露他自己局限性的同时,也映射出了很多观者的局限,让我们仿佛也看到了自己浅薄和无知,看到了世界更多的可能性,拓展了认知边界、打破了思维惯性。

那一次又一次的尴尬,也正是十三邀的价值,虽然许知远显得这样一个与时代格格不入,但作为个体思考者存在和发声的珍贵也是不容忽视的。

我们经常满腔情怀地在朋友圈里发“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但是,真的当许知远这样一个,出走半生,归来依然保持着他年轻时的傲气、愤怒、不屑和质疑的时候,面对这样一个浑身没有任何谄媚和对公众的奉迎的人,大家反而觉得,这个中年男人怎么这么不懂事?怎么这么令人尴尬呢?

而面对围绕着这个中年男人的尴尬,我们满是质疑和不理解,这也许是我们的尴尬吧。

因为,一个社会里,如果连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也显得那么恭恭敬敬和令人愉悦,也显得那么热情懂事和长袖善舞,难道不是一个很糟糕的社会吗?

 5 ) 俞飞鸿说“生命本身是件毫无意义的事”,你却只看到了许知远的“猥琐”

我是个泛女权主义者,但如今有些所谓的女权主义者真是令人厌恶——仿佛谈话中只要加个性别,就成为性别歧视、漠视女权了。

求求你们了,挥舞着女权主义大旗的时候,先把初中的语文阅读理解学学好。事实证明,阅读理解学不好,长大了连看一个访谈节目都看不懂,处处曲解别人的意思、鸡同鸭讲,还敢出来传播价值观。这个风口浪尖上的人是许知远,这个充满争议的谈话节目叫做《十三邀》,这个被人叫屈的嘉宾是俞飞鸿,这个把许知远快怼死了的微信自媒体叫“她刊”。

标题很露骨,很色情,很有争议性,攻击力很强,光是这标题就已经足够让许知远闹心一阵子了,也果不其然吸引了海量的流量,让大家在没有看过这个节目前,跟着也别有居心的作者一起痛骂许知远(以及一代老男人们)。(后文统一称这篇微信文章为《调戏》)

我看到这篇文章和里面所谓的截图和“分析”,也自然而然的被作者带走了,在没有一睹节目实情的情况下,就立刻分享到朋友圈,评论曰“好恶心”。直到深夜,我才想起来这个节目,好奇心驱使我找来看了这个节目,一看就是两个小时。我才发现我冤枉了许知远。

我觉得许知远亏大发了,就因为“天生的卷发”以及粗糙的面相,就这么被伪女权主义者兵刃相向、颠倒黑白、杀人诛心,扣上了“猥琐”“直男癌”“丑陋”的帽子,并结合了几个他人所为的确实很猥琐的例子,试图想把这些帽子扣在许知远、甚至一代男人身上。 首先看看许知远的“几宗罪”是怎么回事。

第一宗罪:质问俞飞鸿是否经历过潜规则

首先是许知远对俞飞鸿“是否靠男人扩展边界”的质问。

其实许知远在问出这句话之前,俞飞鸿在剖白自己的成长历程,说到从小是在一个家教比较严、比较限制、比较规矩刻板的家庭中长大,造成了一些自己不喜欢的性格缺点,比如无法对他人表达愤怒等等,而后他选择的离家到北京读书、而后去美国留学,都是为了找到自由和独立的感觉。

随即他们转换了谈话的场所,继续刚刚的话题,许知远问出了是否“靠男人扩展边界,接受一些帮助”,从上下文来看,其实要表达是是否通过自由恋爱、交男朋友来摆脱家里严格的管教、感受到想要的“自由”、以及改善自己的性格缺陷。

俞飞鸿给了否定的答案之后,他马上接上:那么其实是靠精神面的汲取,在电影、阅读、思考这些方面。俞飞鸿表示赞同。

第二宗罪:质问俞飞鸿为何成了一个庸俗的女人

接下来就是《调戏》一文指出的,许知远的“女神堕落论”。

如果你从头到尾的看了《十三邀》这个节目,哪怕只是看了俞飞鸿这一集,你会知道,许知远其人,其实确实是报着一种对文化和时代上的偏执观点,而去在他欣赏的一些文化人身上去寻找共鸣和答案的。

而这一点正是这个节目存在的意义和看点——“价值观的碰撞”。这个包袱其实被明白人马东在第二季第一集抖出来了。

他说,其实综艺节目的内核,就是“价值观的冲突,一旦有了冲突,他就会自发的产生内容”。

许知远作为一个当之无愧的文化人、“公知”,访问俞飞鸿的时候,自然是要准备一些预设好的文化视角

如果说他对于马东的疑问是“这个时代可以更精致吗”——其实是想知道马东作为一个书香门第文化人,做这么娱乐化的节目,他自己是否觉得有意义;

那么他对俞飞鸿准备的问题,其中一个便是她在电影艺术上的追求——她曾经在二十岁的年华便主演了文艺片《喜福会》、而后在2000年之后经近乎偏执地花了十年的时间自己制片、自导自演了一个自己喜欢的故事,在做了这么文艺而反商业主流的一件事(投资四千万、票房只有两百万)之后,为什么近年去演了通俗的家庭伦理剧(也就是我们说的狗血剧), 想了解她在这个过程中过程中是否有落差、经历了怎样的,这个逻辑很正常吧?

我并没有看到她所谓的“反驳”,而是由于俞飞鸿给的理由过于简单(“只是想尝试各种不同的角色”),许知远做了推进式的询问,得到的答案却是一样的。

我想,许知远可能预设想问出俞飞鸿的话,莫过于是希望她袒露一点对现今这个充满商业气氛、忽视真正的文化、真正用心做文化和艺术的人无法生存的一种失望——这同时也是许知远自己的观点。

然而俞飞鸿大概也是人生阅历丰富,经历过起起落落,反而显得很淡定。之后她自己也袒露了,如今她在艺术上已经不会有特别高的追求,去做出一部让人惊艳的作品;同时对坚守阵地的文化人(许知远人)表达了欣赏,认为“在这个容易被诱惑被左右的时代,任何一种坚持都很难”。

许知远哪里是在质问她作为一个女人的属性;这样的对话就算对方换做一个对艺术偏执的男人,也一样讲得通吧?

第三宗罪:强调性别属性,漠视女权

《调戏》中数次攻击了许知远对女性的物化、猥琐,强调女性的性别属性与性别差异。

其实你只要完整的看了这一集,你不难发现,所有关于性别差异的话题,都是由俞飞鸿自己打开的。

比如说到她喜欢名人传记的时候,她说喜欢武则天的故事,是因为佩服她四十岁之后当政的人生智慧,“政治远见上完全跟男人(没什么区别)”,甚至在死后给自己里了一块无字碑,“这件事哪怕男人都做不到吧”。

之后俞飞鸿谈到拍《爱有来生》的时候,因为天气、环境,很多的困难和限制。大雨一连下了很多天不停,“第三天的时候,我站在我房间的窗前,我看着外面的雨,内心没有起伏,没有悲哀,是一片空白。这个当最不希望的事情发生时,是没有感觉,是漠然,是空白。”

许知远问:“你说死亡之前是不是这种感觉啊?”

俞飞鸿反问:“死亡是不是你们男人特别难面对的一件事情?”

许知远这时候也反问道:“为什么你对男女性的性别这么强烈地敏感呢?”

俞飞鸿坦言,她觉得千百年来这都是一个男权社会,一直没有改变过,男女性之间一定是不那么平等的。

本以为俞飞鸿开始要抨击性别差异和男权社会了,她话锋一转,却说:

她认为,这就是这个社会的现实,她自己认清了这个社会的规则,也会以自己的方式去应对、去适应,而不是轻易地去喊女权。她相信精神世界上,不管男女,总是平等的。

最后又强调了一遍,她认为女人最自在的方式,就是去认清这个社会状况。

大概“她刊”也没料到,俞飞鸿自身是一个毫无斗志、毫不在意男权社会的悲观主义者吧。

女权主义不是风声鹤唳的神经质,也不是草木皆兵的粗浅理解

我其实很为《调戏》一文的作者可惜,也为所有女性可惜。因为这届女权主义者不行啊!

我其实很好奇这个作者的动机,不知道她是为了讨厌许知远而讨厌许知远,还是对俞飞鸿“恨铁不成钢”,还是看什么都不顺眼、根本是反社会性格,再或是收钱炒话题。

无论是以上哪一种可能,都很蛮横,很粗鄙。

许知远外型有些猥琐,你就可以用“女权主义”做挡箭牌,无视他的文化积淀,扭曲事实而诛心?

俞飞鸿不想随意喊女权、更想以一个普通女人的身份正正常常地生活在世上(当然她是有这个资本的),人家有自己的权利,也有自己的人生哲学,为什么要用自己对“女权主义”粗鄙的理解,把她包装成一个男权受害者?

“女权主义”这个词儿现在太流行了,很多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不高的女性,都喜欢用这个名义去抹黑男性,辱骂女性。就拿我喜爱的Emma Watson来说,我也颇不赞同她在这个话题上的双标: 认为Beyonce等女艺人强调自己身体的特征及性感,是屈从于男权的表现; 而自己展露身材登上杂志,则变成了:“女性要对自己的身体自信、要有自主权。”

不可不承认的是,我对“女权主义”是男性视角,我对“女性主义”的支持,缺乏从女性内心出发的思索;然而对于社会、职场上的不公平,我也会认为不公正,也会支持女性平权。

但我不认为,如《调戏》此文作者一样只是在键盘后面曲解事实,对一个节目语境、社会语境的阅读理解都做不好的人,怎么去做女权主义的头阵,除了招致反感之外又能改变什么?

猪一样的队友,不能要。

女权主义者应当怎么做?请自行补习以下两部电影,我这里不做赘述了。

《隐藏人物 Hidden Figures》

《妇女参政论者 Suffragette》

许知远是猥琐的罪人,还是天真偏执的文化探寻者?

我觉得许知远的这个节目,很牛逼。

再细说之前,先放几张截图,大家感受一下。

女神俞飞鸿在节目中吐露了这样的想法:

而马东在访谈过程中解释了自己去做通俗化节目的动机、以及对目前这个时代和文化节的看法的时候,最后表达了和许知远其实类似,都对这个时代不甚满意。

为什么说《调戏》一文的作者太粗浅了呢?

和马东访谈的整集,我都能感觉到两人的“老友”气氛,是不是真正的老友我不清楚,但是能感觉出两人的惺惺相惜——有不理解、不赞同对方的部分:比如许知远觉得马东从书香门第出来,如今却做了这么通俗化,“可能对文化上没有任何积淀”的节目;而马东会觉得许知远太理想化、太乌托邦、太不接地气儿了(这不单向街书店要看不下去了还是出来做节目了吗?)。

然而在人生哲学和思辨交换之后,马东却表达了这样的殊途同归,“我底色悲凉”,表明自己其实是个悲观主义者,对这个时代、对文化产业也有怀疑,而认为许知远反而是一个勇敢抗争的乐观主义者——因为许信奉“时代总有高下之分”,而他内心似乎其实相信“时代和文化,会往好的方向发展”。

你在任何一个谈话类节目里曾经看到过这么深层次的人生哲学的探讨吗?至少我没有。

明白人总是知道明白人在说什么,不明白的人总觉得那百分之五的人在故弄玄虚搞不知道什么幺蛾子。

扣帽子谁都会,焚书坑儒,批斗整风,还不都是这帮人干的。

最后,马东的这句话,送给《调戏》一文的作者,还有没头没脑连节目都没看上来就怼许知远的人。书读的少,中学阅读理解学的不好,现在开始找补,也还来得及。“女权主义”,这话题咱还是先放放吧。 我的个人公众号,欢迎关注:

心灵洗脚水

 6 ) 许知远,知易行远

从无意中在华为手机推送的节目中看了许知远访马东开始,竟然一路跟着第二季看下来,又补了不少第一季。 这个节目的存在除了其提供观看快感的功能性意义外,似乎还有另外一层一层象征意义——千千万像许知远一样“渴望积累知识,了解过去”而不是简单地活着的人,通过节目了解到还有一些人也在这样生活和践行着自己的价值观。这种了解有什么价值呢?如果在一线城市,或许周遭许知远这样的人物会多一些,但是在二线及以下的地域中,这样的人很难保证不被周围的人认为是有点“不正常”。 许知远是这样一双眼睛,他充满好奇、追问世事背后的意义、向往艺术与精神的崇高、执拗于内心世界的本真探求,却又迷茫彷徨纠结于世俗生活,然而对于所向往的东西却又不是那么在行和专业。这好像恰恰契合于豆瓣这个网站的某种既成主旨,一群对书影音有“爱好”的人聚集的地方。 所谓“爱好”,就可以不那么专业和正经,但是在“爱好”上投入越多,就越来越渴望专业。 当你看了越来越多优秀剧本优秀导演的作品后,很难再对电视上的电视剧感动;当你看了越来越多所谓“名著”这样“穿越历史烟尘”的文学作品后,很难再对网络小说和公众号鸡汤有所欣赏;当你听了一些古典音乐后,你也或许觉得流行音乐音域不够宽广,旋律有些俗套。 这时候,你开始慢慢地被周围的人认为“品味独特”或者“装x”了,其实要说你有什么怪癖,那就是或许你花了多于其他人的时间在这些“爱好”上,这成了你一个“强大”(strong)的“爱好”,而且可能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强大”的原因在于,这种“爱好”的本质是一种精神刺激,就像毒品一样,开始的时候会让你产生过多的神经递质并带来欣快感,但神经系统为了保护自身,阈值会慢慢提高,变得不再那么敏感,同时;你对艺术作品中的范式越来越谙熟于心,越来越不满足于历史的重复和潮流的俗套,你的“品味”也就这样升高了。你很难给没有这种“爱好”的人讲明白自己的”爱好“,就像你很难告诉一个不抽烟不喝酒的人讲述抽烟喝酒的快感一样,何况你可能已经是一个老烟民或者酗酒者。 扯远了,再回到主题,许知远给我的印象就是这样一个”艺术半瓶醋“,他本身并没有非常优秀的作品,但却对”艺术“有着”强大“的”爱好“与渴求,这不正是许多豆瓣用户的放大写照么。 许知远好就好在他不是马东说的那5%,也不是另95%,他是两者中间地带一个极为有趣的”艺术半瓶醋“,他成为了一个媒介,一个中转站,一个望见美好风景的窗口。 当”艺术半瓶醋“们在窗口里望见所追求的那5%,而且对方又乐于放下架子甚至是为了通俗而有失精确地向普罗大众讲述时,当然就会碰撞出最美妙的火花。马东、白先勇、西川、冯小刚就是这样的代表。其实不论他们在做什么事业,当我们知道他们也这样想的时候,”艺术半瓶醋“们就很欣慰了。 另外,如果对方过于专业,反而不好沟通和碰撞,比如李安、诺兰、陈嘉映。 最后说一下拍摄方式,许知远采用的真人秀采访方式,其实并不是不加雕琢自然成,剪辑上下了不少功夫,而且肯定也要和被采访者在拍摄前剪辑后做充分沟通,否则很容易没法深入或者过度披露。

真人秀访谈和传统访谈什么区别?请对比观看:

1.《文化访谈录》中马东采访冯小刚

2.《十三邀》中许知远采访冯小刚

3. 《十三邀》中许知远采访马东

 短评

如果一个人的思想和能力不足以支撑起他的所谓清高和优越感,那真的是一场灾难之前的感觉吧现在的感觉是,尤其看了李诞这一集我觉得,鄙夷崇高,其实是对自我实现没有达成的迁怒,解构确实也是一种无奈。从这两个人我看到一些时代的特质。

8分钟前
  • 柚子桑
  • 力荐

对许知远的好感大概来自被问及是否能干这么一件能挣钱又有巨大成就的事时,许知远沉思一会给出很肯定又小小委屈的回答:我干不好,就干一下,出于诱惑或者自我证明的渴望。因为他对我没有真正的驱动力,我大概很快就会厌倦。是很较真又可爱的清高了。

10分钟前
  • 云岫
  • 力荐

对谈成了辩论,强烈的戏剧性是第一季没有的。争起来,文人总是要被商人包容的,这是情商的差异。许知远还真是典型的心念大众的老派精英,他的历史观的确过时了。马东苍凉底色论可作为所有商人妥协的借口。唉,马东又成功,又被崇拜,又能忍受不完美的世界,多让傲娇清高又愤怒的知识分子嫉妒啊。

12分钟前
  • Jacques
  • 力荐

概括而言,许知远想问马东的是,这本应是个聪明的世界,你也是个聪明人,为什么选择去做赚浅层快感的傻事?马东回答许知远,这本是个愚蠢的世界,你也是个聪明人,既然什么都改变不了,还不如去赚个快感,带着一群人一起傻乐也是一件聪明事。

17分钟前
  • 贝克街卢平🏃
  • 推荐

这是两个都很痛苦的人,只是应对命运和内心的手段同,表达方式也不同。相比较而言许知远的表达方式致使他更加痛苦,马东的方式更加圆润。我们应该庆幸还有少数人在用许知远的方式来应对世界,虽然不喜欢许知远这人,但他的这种对内心的坦诚是很有价值的,而且有勇气去讨论这种坦诚,而我辈之流只能藏匿

21分钟前
  • 不码字
  • 推荐

许知远的牢骚里有一股天真,一种热爱生活的劲头,对改变抱有期待,就像爹妈念叨不争气的儿女,想把他认为最好的给你,虽然会不接受,也觉得固执烦人,但其中有热乎乎的关切。而真正的绝望,是心平气和的,是马东说的悲凉的底色,不批评当然很礼貌,也很高级,但本质上就是事不关己,置身事外了。

24分钟前
  • 亚比煞
  • 推荐

反对许知远这样的老清新,但把他骂到墙角以后发现崛起的是一群马东,是不是也挺悲哀的?

28分钟前
  • goodfella
  • 还行

许知远的问题在于他对于自己知识分子的身份特别较真,较真到一种不自知的程度。他是那种智商上没有优势,情商不高且非常笨拙的人,这样的人很不适合做采访人。再加上他对整个社会的愤怒和自己理想主义的期待导致很多时候他都是在跟人尬聊,受访者对他的否定和质疑可以说是家常便饭。马东这期也是极致了

33分钟前
  • Cecilia
  • 推荐

最近好像好多人骂许知远 我看了一期反而觉得他很有意思 马东在做95%的大众文化 许知远作为5%也在坚持

38分钟前
  • 一生热爱
  • 推荐

思想需要融合吗?

41分钟前
  • 豆汁儿大爷
  • 力荐

许知远对庸人忧虑,马东对庸人悲观。实际上人们崇拜的应该的是许知远,但是因为理解水平的问题,他们只崇拜马东。

45分钟前
  • 预则立
  • 力荐

妈的,越来越想看许知远对话tfboys 许:在这个日益粗鄙化的时代,你们是如何把握时代的脉搏,你们如何看待粉丝的狂热,你们难道没有身份焦虑自我怀疑过吗tfboys:???说实话其实我觉得tfboys的底色也是悲凉的。。

46分钟前
  • jumptigee
  • 还行

该节目详细记录了一位正宗知识分子臭老九的心理治疗过程。之所以觉得好看,是因为我们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些臭老九的气味。

48分钟前
  • 爆爆
  • 还行

我站许知远,终于看到一个和我一样,觉得奇葩说是垃圾的人了。

53分钟前
  • 培疯
  • 力荐

马东是真正的悲观主义者,只有真正的意识到世界的虚无,意识到社会的悲凉,才能从偶得的美好中得到似乎惊喜的快乐。

58分钟前
  • 刘大壮
  • 推荐

昨天终于看了传说中的“马东那期”,我最强烈的感觉就是,许知远真是可爱啊。他的问题更接近“真”问题,所以容易让人错愕。而马东的回答,听着好像更通达,其实就是更懂得怎么让那95%的人高兴而已。那句“底色悲凉”真是引起了严重不适,他所有的语言都是一种包装。反而是许知远,尽管喜欢掉书袋,喜欢拽名词,可每一句都来自真实的困惑。跟这些人相比,许知远的言辞才是真正的奇葩说吧。这一季最喜欢蔡国强的那期,比较受不了的是马东和好评度最高的李诞一期。。可能我也比较奇葩吧。

1小时前
  • 草威
  • 还行

看完许知远对话马东,为什么完全没感觉到尴尬!深度交流不就是这样吗!那些很流畅没有冲突的聊天…叫做寒暄吧。

1小时前
  • momo
  • 推荐

要求马东创造多么悠远的文化价值 就和要求郭德纲反三俗一样驴唇不对马嘴 不是现今时代的文化变得鄙俗了 而是技术革新推翻了精英的话语统治 马东利用这一点赚钱 许知远面对它内心焦灼 我始终认为 社会的进步在于让所有人都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容许有禀赋的人成为精英 而非直接去改变大众的趣味

1小时前
  • 躺倒斋主人
  • 力荐

《十三邀》最合适的访谈对象应该就是罗振宇马东这些在文化领域创业的知识分子,许知远对他们有很大的好奇,也认同他们是同一类人。而采访艺术家明星等人就会失去观点的交锋,沦为普通的访谈节目。

1小时前
  • 马扎罗
  • 推荐

许老板一直喝水(还是啤酒)来缓解尴尬,这尴尬来自于一个中年知识分子落魄的清高,科技的进步把他的话语权淹没在茫茫的自媒体海洋,而马老板已经看穿一切,自始自终从容淡定,文人的关怀和商人的运筹帷幄奇妙地重叠在他割了眼袋的脸上,个子不高但令人高山仰止。

1小时前
  • 林久久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