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途

HD

主演:内详

类型:动漫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8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归途 剧照 NO.1归途 剧照 NO.2归途 剧照 NO.3归途 剧照 NO.4归途 剧照 NO.5归途 剧照 NO.6归途 剧照 NO.13归途 剧照 NO.14归途 剧照 NO.15归途 剧照 NO.16归途 剧照 NO.17归途 剧照 NO.18归途 剧照 NO.19归途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归途动漫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刚刚囊获战利品的苍蝇,碰巧飞过屎壳郎的身边。屎壳郎寻着味道,找到了一块巨大的粪球。这个天大的意外收获,让屎壳郎格外欣喜。他终于可以准备一份厚礼,带给自己的爱人了。屎壳郎一路艰辛的滚着粪球,从白天走得黑夜,又从烈日当空走到暴雨倾盆。当雨后彩霞满天时,屎壳郎终于来到山顶。翻过这座山,他就能见到自己的爱人了!疲惫的屎壳郎滚下粪球,爱人近在咫尺。就在两人马上就要相见的时刻,意外的事情不幸发生了。 这部来自韩国动画导演埃里克·欧的作品《归途》,讲述了一段屎壳郎历经艰辛的回家之旅。埃里克认为动画制作只是一项与观众进行互动的工具,他一直试图扩展和延伸动画和艺术的定义。埃里克目前是皮克斯动画工作室的一名专业动画师。©豆瓣死吻妈妈在等你怒火救援2004怪尸案红袍与黑幕冰城访客迈克尔杰克逊历史之旅演唱会阴阳错(国语版)奥斯汀与艾丽第三季暗黑蝴蝶(2022)藩篱情缘欢乐喜剧人 第七季大庆兄弟小镇煤田命案 第一季小孩不笨单车踩爆日本黑桃皇后之黑暗仪式求救的人们这一站,贵州 第二季福尔摩斯-恐怖屋阿基拉和拼字大赛得闲炒饭王的女人风暴来临2007澳大利亚版动物界向往的生活第七季加长版同Grace Chan谈情说爱夏夜十点半落第骑士英雄谭我们俩2005霸刀堀与宫村2021阿福哥的桃花运仇氏双雄爱情神话微男博女衣柜里的冒险王(原声版)鬼月杀机神之造物特效化妆师大对决第八季亚裔美国人

 长篇影评

 1 ) 回不去

在小柯博客上看到的电影归途列车,一直很想看,近来找到,看的时候,基本上是一路压着眼泪,有熟稔的场景,有辛酸的凄凉,有身临其境的感怀,有无处申诉的痛楚,有折返不了的怀旧,到最后实在忍不住,干脆哭了一场,然后冲了个脸,生活又像每日凌晨初生的太阳,什麽事也没有发生一般。

“我以为发现了问题所在,可我并不知道该如何解决”,无力回天的感觉便是如此,譬如农村孩子的教育,豆瓣上有“父母皆祸害”小组,我以前也把问题孩子的责任推在父母身上,现在觉得还不一定,父母是直接原因,但他们自己也正是受害者,深层的原因可能正在这个文化体制,以及教育制度上,举个例子,农村父母的无奈是要赚钱养育孩子,他们每年大规模迁徙的目的是期盼自己与下一代的生活过得好一些,他们以过来人的口吻,老生常谈地告诉孩子,要好好学习,才能跳出农们。事实也是,读书并非让孩子在城市生活的唯一途径,但在选择有限的情况下,读书可能就是最佳途径。我有个当年的玩伴,近年来,他靠在城里包接水电工活计,混得风生水起,但是合工大学生宿舍的马桶漏水,他可以马上派人去维修,但不是第一次做马桶的时候便用最好的材料,而是故意要让它存在隐患。选择多了之后,同时水涨船高的还有心眼和算计。

孩子又因为没有父母在身边,有心事无处诉说,加上有些从小会背负沉重的体力劳动,稍有机会,逃离劳作,他们便会用腿投票,相比困兽一般被锁在学校与村子田地,一刀刀切着喂猪的野菜,电影中叫琴的女孩有句话说“自由就是快乐”,打工艰辛,但可以有凭劳动所得的收入,可以相对自由地支配,可以去烫个时兴的发型,这就是莫大的幸福了。至于在农村,孩子心理若是得不到有效疏导,被人顺手一指,他们往往便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与父母争吵之后的琴,独身来到深圳,做了酒吧服务员,那里群魔起舞,乱象丛生,她以后命运会如何,便不得而知。

不妨拾取电影中的几个片段。首先,自始至终,父母与子女都存在严重的沟通障碍,比如父母回家时最为关心孩子的是成绩,他母亲找叫“龙”的儿子要成绩单,便说儿子的成绩倒退了,以前是第三,现在是第五。中国父母普遍的问题在于大多要孩子拿第一,不是第一的,就算没努力,甚至就算倒退,但一个班只有一个第一,第一下面的孩子,日子大多都不怎么好过,不是被父母批评,就是被学校遗忘,或者作为互文的两者,兼而有之。甚至考第一的孩子也未必好过,据我观察,有不少父母的做法是,给考了第一的孩子一个奖励,譬如许诺给ta买什么东西,甚至有直接像做买卖交易一样给予孩子钱财,这样做并非鼓励孩子自主学习,而是有目的地引诱,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事并没有可见的“收获”,尤其是理想,爱好,精神等虚无缥缈的东西,那么如果一旦看不到这些有形收益,孩子学习与培养的动力也便可能丢失。

孩子们并不需要过早沾染大人们斤斤计较的契约约束,相反他们更需要在这个并不美好的社会培养兴趣,看到光明与希望,这些希望有一天他们可能会发现只是从人造手电筒发出的,但如龙应台儿子对她的疑问那般,“我才十七岁,不要教我那么多黑暗好不好…我才十七岁,我总得相信些什么吧”。如果可以说人不痴情妄少年,那么也可以将痴情换作天真,纯真,无知,等,到什么年龄做什么事,并不需要拔苗助长。让童年属于玩耍,便是要让成绩差也有存在的理由。

我妹以前天真,父母试图用自己的阅历来约束她,我觉得该放开,便劝说家人,让她出去走一趟,她回来俨然又变了个人,她自己也说这一行让她比以前知道了很多,至于到底有没有知道多少我又不得而知,至少她自己认为有收获,她也哭过,而有收获就一定就伴随有成长,眼泪也在某种程度上正好契合成长。眼界往往不是父辈们苦口婆心便能传输的,而是非得经过自己身临其境的一番体验才行。至于父母对于子女为什么有种种期许,恰恰是因为父母深知没有知识给自己带来的痛苦,无论是租住毛坯房,还是没有起早贪黑的忙碌,还是挤进火柴盒一般的车厢。我之前工作的小镇,工厂里有大量的四川民工,没事我就去车间找他们聊天,大热天,他们说自己睡不好,房间蒸笼一般,加上工业污水严重,绕着小镇的河水乌七八黑,蚊虫乱生,若是不用蚊帐,蚊子肆虐,但用蚊帐小电风扇的风便又被挡去了一半。逼仄的空间,转不开腰身的房子关起门来就活像一个密不透风的大暖袋。我们村里有位老人以前常说的一个笑话是,他早年跟某某一起进城,不知道厕所在哪,内急就找了个相对隐蔽的地方,正小解,被红袖章逮了个正着,抖抖嗦嗦的没尿成,还被罚了几十块钱。在多数农村父母的眼里,学习好就约等于以后可以进城生活,再推论就约等于可以在城里找个好工作,可以住上大房子。当然这些推论过程严重约等不了,那么父母是从哪里得来这些观点的?

这大概就要归结为父母自身的教育不足以及社会分配不公给他们造成的心理错觉上了。农村父母毕竟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少,他们朴素的脑子里对于孩子日后的前途,并没有太多的选项,除了弯腰刨地,自己深受打工之苦,便不愿意孩子也像自己一样加班到晚上九十点,本来强健的体魄在日日劳作中严重耗损。他们在试图为孩子规避着这些痛苦,于是若能看到某某人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学,日后将父母接在身边,便容易以此为榜样,用它作为孩子的励志梦想。

不过随着如今出路的增多,以及现实中大学生找工作的压力,有些父母又走上另一条极端,便是不再逼着孩子上学,而是放手随便,你上学也好,不上也罢,辍学了便赶着他们出去打工,毕竟眼前有利可图,到手的是红绿绿的毛票子,我们村里就有不少这样的父母,譬如我有个叔叔,他家儿子每个月在义乌会有多少收入,他说起来骄傲的神情便难以言表,随后还也会鼓动其他人,“你还不叫你家孩子出去打工,上学有什么用,现在大学生反正找不到工作”。

再看电影中一个冲突达到极点的桥段,就是琴的父亲因为琴自称“老子”,气不过,与琴大打出手,扇了她的耳光,将她打趴在地下。看这段,我撕心裂肺,问题远远不止在父母的教育,而更多可能是父母与孩子交往时心理埋藏的地位等级(这个词说来沉重,但我想想还是用了它),在中国文化的传统观念中,父父子子的权力结构,那是不能乱了顺序的。父母可以骂孩子,但孩子却不能口出狂言数落父母,即便父母是错的,否则就是忤逆,这个罪名很可以大到将人判刑,像卡夫卡有篇小说那样,父亲要儿子去跳河,儿子二话没说,居然真就去了!前些年村里听到一家孩子将父母告上法庭,三五成群的大妈大叔聚在一起,便会暗骂世风不古,子女不孝。但是孝道的前提同样是建立在平等对待的基础上,孝道更是个民主的过程,有父母小时候虐待孩子的,孩子长大,父母老了,躺在床上动不了,他便冷暴力以回复。发展到极端,像天生杀人狂里的例子,不堪折磨的女儿干脆伙同恋人将父母碎尸万段,这类报道在现实中也屡见不鲜。问题便在于这种自高自大的文化体系下,父母的作风威严,孩子的谩骂便是对他们威权的挑战。“老子“那是只有父母才能跟孩子说的话,除非是“反了,你”!

初中时有个同学,他说话便喜欢带口头禅,那种惯性的骂娘满嘴乱飘,我们私下里便会在心里琢磨,他在家里会不会也这样跟他的父母说话。说白了,这种”父父子子“的观念根深蒂固,每个中国人大概都有感悟。我记得我有一次顶撞父亲,那是我与父亲发生碰撞最为激烈的一次,他以付不起学费为由,含沙射影,要让我退学,我那会好像是高三,一下子来劲,把身上穿的那件衬衫一撕,上面的纽扣瞬间四处飞迸,我不愿意,不想把这些年的汗水白白浪费,便跟他吹鼻子瞪眼,要不是前面太太辈的赶来劝阻,我险些要跟他动起手脚。但后来我并不觉得自己做得对,而是为此谴责自己很长时间。

正是文化的这坛酱缸需要改变,或者至少可以说应该修正,才能顺带纠正父母的观念,他们不大会沟通的教育方式,他们内敛隐忍的情感与行为。打工为孩子,孩子却并不希望父母都出门打工,这绝非一个不能解决的悖论。既然出发点都是好的,为什么父母的愿景总与孩子达不成一致?我想我们缺乏的正是这样一种心理辅导机制,我们的教育是在灌输观念,却不怎么反省观念本身正确与否。就好象中国人养儿送终,为父独尊的理念,一杆子打死本身就有有待商榷的地方。

另一个让我觉得很无力的地方正在于文化观念的改变绝非一朝一夕,它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立足当前,通过教育才能大规模修正。而且这个过程可能并不会短,那些受转型期影响的人们,势必又会伤痕累累。

而我们的教育在干什么?它会叫人应试,甚至有些人,连这种受教育的机会都被剥脱,这几天报道的北京民工子弟学校陆续被拆除,叫停,(报道在此:http://vnetcj.jrj.com.cn/2011/08/16015210745551.shtml), 多出来那么的孩子该如何安置,民办学校层次不齐,设施落后,手续繁杂,公办学校需要各种证明,这无疑又是给开后门,找关系留了条正当的腐败之路。再提一个教育问题的例子,是我姐姐的两个孩子,她们在集镇上上幼儿园,幼儿园分大小班,共计五十人左右,但只有一名老师,这位老师没上过什么正规的师范,也没有过什么正规的幼师经历,但她是当地教育局的亲戚。她的证明都是当地教育局颁发并认可的。

奥威尔(?)说过一句话,大意是这样,要是想治理好一个国家,最好的办法是让它的民众尽量处于蒙昧状态,他们一旦觉醒,或者接触到外面的新鲜思想,便会用来对比自己身处的世界。毕竟好与不好正是对比出来的,若是没有了对比对象,便没有了批评或好坏的维度。我老是觉得,国家教育投入不足,是有意的,它便不想让人们知道得太多。像这日益封闭的互联网,像要把人重新闷死的铁屋子。

当然,我非常希望这仅仅是我的小人之心。

 2 ) 转2012年01月17日腾讯新闻——《归途列车》后续

  昨日中午,在广安市广安区大安镇回龙村,45岁的张昌华正忙着修补漏雨的灶房。十多年来一直在广州一家制衣厂当车工的他,用粗大开裂的双手,一趟一趟把灰沙桶和砖瓦往楼上搬。“导演送了我《归途列车》的DVD碟片,我早就看过了。”张昌华说,“家里人都不看,尤其是我老婆,她说太伤心。”张妻陈素琴则称,让她伤心的是除了拍摄过程太辛苦,最主要的原因是,女儿和父母之间的隔阂太深了……

  《归途列车》

  内容提要:

  《归途列车》被称为“中国春运纪录片”,讲述张昌华一家3年来春节期间返家探亲的历程。夫妇俩为了子女到广州打工,但女儿选择退学,离家成为新一代的打工妹,从广州的服装厂到深圳的夜店,一次次选择刺痛了父母的心。影片用镜头聚焦小人物命运,包括农民工在亲情与生计间的矛盾,客观完整地记录了中国普通农民工的境遇。

  获奖情况:

  在美国,《归途列车》荣获美国洛杉矶影评人十佳影片大奖、美国导演工会最佳纪录片提名奖、第83界奥斯卡奖纪录片奖提名等10多个奖项;在澳大利亚,《归途列车》获得亚太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大奖;在加拿大,《归途列车》荣获多伦多电影节年度十佳影片大奖、加拿大电影学院奖基尼奖最佳纪录片奖、维多利亚电影节最佳影片等10多项大奖;在欧洲,《归途列车》荣获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全球纪录片最高奖项“伊文思奖”。

  打工家庭

  担纲纪录片主角

  2006年至2009年间,导演范立欣和他的团队拍摄完成纪录长片《归途列车》。如今,片长87分钟的《归途列车》在全球获大小奖项30多个。从今年春运开始,该片在国内热映。

  张昌华说:“2006年,小范当时是中央电视台记者,他来我们厂拍电视片《开往春天的列车》时和我认识。我觉得小范待人和气,不摆架子把我当兄弟,后来他说要拍一部我一家人的纪录片,我就答应了。这个片子一拍就是3年,直到2009年春节才结束。”

  昨日,范立欣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说:“老张和陈姐很朴实,从不提物质、金钱方面的要求,他们身上的故事也很多,十分符合我想通过一个农民工家庭的故事来反映改革开放30年的要求。跟拍他们3年时间,我们成了亲人般的朋友。”

  张昌华家离一条乡村公路不远,也算得上山清水秀。“拍片子的那几年内,小范他们3次来到我家。”2008年春节,范立欣和他的团队带着十几箱器材,从广州火车站一路跟拍到广安大安镇回龙村8组。“他们4个大男人在我家,两人睡床两人打地铺。”张昌华岳母唐廷瑞老太太回忆,“他们和我们吃一锅饭,生活上一点也不讲究。”

  此前的2007年夏天,范立欣团队到广安拍摄。“当时天气炎热,每到夜深人静时,我就打来井水,让他们在后边的小坝子里冲个凉。”张昌华回忆。

  昨日,范立欣说,拍摄纪录片不同于故事片。“我们只能采用跟拍的方式,3年内我们拍了大约有300多个小时的海量素材,最后提取了生活中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片段。”

  隔阂太深

  母亲不想看影片

  范立欣说,两年前,《归途列车》在加拿大完成后期制作后,他第一时间将DVD碟片送给张昌华。“我放在身边,有时会看看。但因为老婆坚决不看,我就没把碟片带回家,老人和孩子都没看过。”张昌华说。

  “我不看这个的主要原因,是女儿和我们夫妻之间的隔阂太深了,至今都没有化解。我一看就想哭,干脆就不看。”陈素琴说。

  范立欣介绍,在《归途列车》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张昌华希望女儿继续读书,但女儿始终不听还动了粗口,于是父女俩打架。女儿在和父亲的对打中对着镜头大喊:“拍吧!拍吧!你们不是要真实吗?现在你们看到了,这才是真正的我!”

  “这场冲突来得很突然。当双方扭打在一起时,摄像师孙少光正巧站在门口拍摄,把我堵在了外面。很多观众告诉我,他们看到这里很震撼。在欧洲放映时,一个片商看完样片,第一个反应是告诉我说:他现在要马上给女儿打电话,因为很久没回家了。”

  张昌华和小他1岁的陈素琴于1989年结婚,次年夏天生下张琴。“女儿一岁多的那年冬天,我南下广州,和她爸爸一起进制衣厂打工,从此很少回家。4年后儿子出生,姐弟俩是外公外婆带大的。”

  2008年夏天,读完高一的张琴辍学到外地打工。“这些年她多次回家,但从来都是我们离开她才回来,包括今年春节。前几天她打电话给她外婆,说是要等春节后才回来。”陈素琴抹着眼泪告诉记者,“现在她不给我们打电话,招呼我们用的是‘你、我、他’。我们甚至不知道她在哪里,在干些什么。”

  在陈素琴的记忆里,女儿最后一次喊她“妈妈”,是2008年春节从广州回老家时。“当时放寒假她来广州,随后我们一家三口回家过年。在广州火车站,因为南方冰雪天气,40万人挤在车站。挤车时她和八九个女孩突然倒地,幸亏十几个保安上来围成一圈把她们拉起来。我冲过去攥住她的手,她喊了一声妈妈,把我拉得紧紧的。”

  外婆唐廷瑞说:“孩子很好的,在外边打工每个月都要寄几百一千元回家。就是脾气太犟了,总是说父母没关心她。”

  今年17岁的张洋已放寒假回家,男孩沉默寡言。言及姐姐,男孩眼眶发红,说姐姐很关心他,每次回家都要给他买衣服,还请他吃火锅。

  “她来广安找弟弟,直接去学校门口等,从不给我们打电话,吃火锅也不叫上我们。”母亲陈素琴说。

  范立欣说,老张为孩子摆脱父辈的命运勾画了一条路:希望孩子上大学,到城里工作。恰恰因为夫妇俩常年在外打工,造成他们与女儿之间的关系非常生疏,双方的隔阂很深。其实这是现代农民工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他们为了生计不得不做出牺牲。

  提前回家

  修整灶房迎春节

  2011年12月26日,张昌华乘火车从广州回到老家。“这是我外出打工22年来回家最早的一次。”张昌华说,“灶房只有一层又没盖瓦,经常漏雨,我只好提前回来修整一下。”张昌华所说的修整,也要花3万元。“今年打工收入有3万元,老婆这几年在家陪儿子读书,租房加生活费,每年都在两万元出头。修补房子的钱只有靠往年的积蓄。”

  2009年春节,陈素琴回到老家后再没外出。“儿子当年读初三,再不能让他对我们有隔阂了。我回家陪读,他也很争气,考上了广安的重点中学,应该能考上大学。”

  “今天是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家里过年的东西也置办得差不多了。但一想到女儿不回来,我的心总是隐隐作痛。”张昌华说,“这些年在外边打工,和孩子聚少离多,想来真是对不起他们啊。”

  在场帮工的全是张家的邻居,他们开玩笑说:“你演的那个电影现在全国全世界都在放,你也算得上是国际名人了,今后的日子应该很好过嘛。”张昌华却满脸惆怅:“啥子名人哟,别个小范拍的是纪录片,我们讲好了是没有报酬的。再说了,钱再多又能怎样嘛,关键是一家人要幸福和睦。”

  昨日,范立欣介绍,拍片过程他们没有支付张家人报酬。“虽然他们也的确没有提要求,但我目前正在想办法帮助他们。”范立欣说,“最近国内这部片子上映了,我们通过卖海报筹了一些钱,大概有1万多元,我打算送给张家,资助张洋读书。”

  “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要小范的钱。今后张洋考上大学,我又要去广州打工,给他挣学费。”陈素琴说,“我这几年每到暑假都要去广州,在制衣厂里做临时工。现在年纪大了,眼睛不好使,穿针都很吃力,到时只能给张哥打下手,挣一个是一个了。”
——2012年01月17日腾讯新闻

 3 ) 道德的不安

导演说,当初决定拍这个电影,是因为当CCTV记者的时候去四川一个偏远山村采访,完了之后坐2个小时飞机就到了北京,台里派车来接,在车接近3环、4环的时候,当那些霓虹扑面而来之时,有一种负罪感。
他说:从贫乏到繁华,对于我而言,2个小时就可以跨越,然而对于我的采访对象而言,他们得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实现?!
所以接下来他花了3年时间拍这部片子。这是他的处女作,成功的处女作。因为作为一个观众,在看这部片子的过程中,也被一种道德上的不安骚扰,直至两天后的今晚,仍然无法释然,才不得不把它写出来。
当看到张家夫妻在低矮、拥挤、杂乱的工厂里,像台高速运转的机器一样给衣服压边、缝口袋时,出现在我脑子里的是,我身上的衣服是否出自这样的人之手?

是否来自这种非人性的、机械化的劳作?顿时觉得浑身不舒服,穿着MADE IN CHINA的衣服,深感不安。
作为第一代农民工,他们有着中国农民特有的勤劳和惊人的忍耐能力。他们可以忍受嘈杂、拥挤、混乱、空气不流通的工作环境,也可以忍受一天十几个小时高速重复着同样的动作,还可以忍受住在潮湿、狭小阴暗的房间,甚至可以忍受长期与父母子女分离。
这种反人性的行为只有一个目的:挣钱。这种挣钱以未来更好的生活为目的,并且这生活还不是他们,而是下一代。也就是中国父母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切为了孩子好。
但那些孩子们不是机器,不是插上电就能按照既有程序运转的机器,而是人。你拼死拼活挣钱给他们花,你每年历经千辛万苦终于从广州挤回家过年只为见她一面,你每次在电话中千叮咛万嘱咐……统统没用。
这正是这部电影另外一个伟大之处,它表现出了农民工的绝望处境。对于第一代农民工而言,他们用自己的毫无选择给下一代创造一个选择的机会,然而现实是,下一代只会重蹈他们的覆辙。
这才是最绝望,也最沉重的地方。然而这种绝望却以惯常的青春期的反叛表现出来。当张家女儿与父亲发生激烈冲突,当女儿反抗父亲,父亲盛怒之下甩女儿巴掌时,整个影片陷入一种彻底绝望的境地。
老实人没有好报,勤劳也没有好报,隐忍也没有好结果。张家夫妻也将这一切又接受了下来。他们接受苦难,然后又遭受了另一种苦难,他们居然又接纳了下来!这到底是巨大的忍耐力,还是麻木和无知?
不仅这种生活反人性,这种忍耐也是反人性的。是什么导致了这一切?
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而言,他们与父母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们不再像父母那样无条件的忍耐,他们不喜欢了可以换一份工作,尽管并不会有多大变化。他们还会罢工,与资本家谈判,以期增加工资。他们不安分,有时会闹点事。他们也更自我,追求可能的享受。
但他们仍然不属于城市。他们买不起昂贵的房子,他们的孩子没有城市户口上不了学,他们最终或者回到乡村,或者走上父母的老路:为了孩子将自己当做牛马。
你所看到的变化,可怜得微不足道,最终却是循环。青春期的反叛注定只有短短几年时间,最终仍然踏上跟父母一样的道路。
唯一改变可能性还是那条自古有之的老路:读书。只有考上大学才有进入城市的可能,尽管这条路也越来越难走。
看着这些在命运面前挣扎的人,如何没有负罪感?同样的人,同样的生命,凭什么有这样的差别?这部电影成功地将导演的不安传达给了观众,导演的不安生成了这部电影,观众的不安呢?能去怎么做?

 4 ) 渺小又庞大,卑微却矜贵。

“你愿意为梦想花多少钱?”有没有人曾经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也许在很多人眼中,梦想是高贵的,它无法用金钱衡量。然而造梦的人太多,梦想便像是流水线的产物,以千篇一律的包装随着轰鸣的火车驶进城市,而城市真的能接纳这些梦想吗?《归途列车》里,女孩张琴与她的父母将自己的梦想寄托于广州这个大都市。然而广州却用春运时火车站的人潮告诉他们:这个城市的梦想已经超载,一个人的梦想也许只能永远被埋没在这无边无际的人潮里。电影《归途列车》携着奖杯和口碑从海外归来,即使拿到了国内公映的资格却依旧与大多数主流影院无缘,原因很简单:这些影院的负责人一致认为,没有会为这“廉价的梦想”买单。

我写给《奋斗》的影评里,有这样一段话:”在你很小的时候,你身边的人告诉你:在这个世上,有一个叫上海的白马王子。他不仅身份显赫人长得帅气,还拥有我朝最豪华最奢侈的宫殿。他有用不完的金银珠宝、喝不完的琼浆玉液以及穿不完的华裳丽服——只要嫁给上海,那么一辈子就不用再为生计发愁。于是你从不懂事时就开始刻苦用功,不管暑天寒冬一路悬梁刺股拼了命学习各种知识礼仪,只为了有朝一日能嫁给上海。终于你学有所成,顺利把自己带到了上海面前。正当你想将一生托付于他时,你却发现原来你只是后宫三千佳丽中的其中一位。没有人会为你的失落而难过,因为每个人都在忙着嫁给你的白马王子。“而这一次,在《归途列车》里,白马王子换成了世人眼中的暴发户——广州。

城市里的农民工像是蚂蚁一般渺小,而被称为”农民工聚居地“的广东省,农民工数量更是庞大得惊人。明后两年,广州的”农民工博物馆“就要正式开馆,农民工作为一个时代印记将彻底被印在广州的城市烙印里。然而即便是如此,他们的梦想在很多人眼中还是依旧如他们的存在一样卑微。《归途列车》里,女孩张琴执意辍学,要实现自己”自由自在“的梦想;她稚嫩的脸上写满了与年龄不对称的坚毅,天真的双眼透漏出对于梦想的执意和坚持。然而最终,她的梦想被埋没在一个又一个工厂和酒吧里,她纺着自己买不起的牛仔裤、端着自己喝不起的威士忌,在夜夜笙歌的南国茫然地面对着现实,在她心中,梦想是矜贵的,她坐上火车,熬了几天几夜将梦想带来这城市,然而城市却用霓虹灯毫无留情地骗了她。

张琴没了主意,只能走一步算一步;然而在这个乡下来的女孩眼中,城市是新鲜的。第一年,她和父母到广州火车站排队买票回家,她竟被浩大人群的阵势给逗笑了;母亲毕竟挨过哭,批评她不懂事这个时候竟还笑得出来。后来,他们等了三天三夜才挤上车,母亲以过来人的胜利姿态再提及她的笑,她依旧堵着气蛮不讲理不肯认输。也正是这股倔劲,让她与父亲在大年三十大打出手,她不肯妥协,不肯认父亲是”老子“,还口口声声说自己是”老子“,父亲一怒之下,一个巴掌狠狠打了过去。这一个农民工家庭用一句”老子“折射了整个中国的现状,对于我们来说,究竟自己是”老子“,还是国家是”老子“?

电影《钢的琴》里,沈阳工人为了国家奉献了一辈子的青春,然而最终他们一辈子引以为豪的事业顷刻间被化为乌有。作为”老子“的祖国本应为这些人干些实事,然而”老子“却净顾着说无心之话。可悲的是,”老子“这些兑现不了的承诺,却又被这群人一字一句听进了心里,他们是爱着这个国家的,尽管他们的爱充满了无知。也许他们一辈子也发现不了这种爱的愚昧,或者等到他们发现时,往往已经陷入泥沼无法自拔。即使有一天,这些群体意识到,”老子“只给了他们一堆空话却从未干过实事,他们也无力抵抗;就算他们决意奋起想要自强自立自己当”老子“当家做主,迎接他们的也只是重重的一巴掌。整部电影里,导演最动容的镜头,也是我认为最讽刺的镜头,就是这群打工仔目不转睛盯着电视看08年奥运会的情景。他们为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祖国却从未将他们真正摆在眼里。

《光棍儿》的导演郝杰,在接受凤凰卫视《冷暖人生》栏目组的采访时说道:”我们那儿有个水利局局长,从我们那儿出去的,可能是顾家沟出去的,我还不认识人家。说,他妈的拍这种东西,丢我们顾家沟的人,骂老杨啊,回去之后,我明天把你抓起来。“看,越是真实,就越是可怕;所以这些人宁可听一些谗言蜜语,也容不进一句不好听的话。这也是为什么,电影院的负责人总是对那些飞天走低无所不能的”变形金刚“大开绿灯,而对于这平常人家的真实梦想视而不见。

真实,就是纪录片。你会在纪录片里看到海豚被刺杀、也会在纪录片里看到父女大打出手,这些真实的不矫揉造作的片子,用粗糙的镜头展现出一个撕掉面具下的世界以及这个世界中生存的每一个个体。影像中的他们出身平凡、过着枯燥日复一日的生活、得不到童话故事的眷恋,也经历不了事先编好的狗血人生。他们是渺小又庞大的个体,他们的梦想卑微却矜贵,他们的的情感真切且直接。没有华丽台词和巧妙编剧,没有精致妆容和时尚戏服,没有牛逼特效和科班演技,这些人却用自己的真情实感,说着平淡却震撼人心的人事。只是,你愿意花钱去影院支持被粉饰得如童话般美好的剧情片,还是这真实得刺痛人心令人心碎的记录片呢?

我给本片打四星,剩下的一星献给为了这部影片的拍摄坚持了三年的台前幕后人员,你们不是造梦者,但你们是最棒的照相机!

 5 ) 不归途

我们自从离家的那一刻开始,便走上了一条回归之路,却永远也回不去了。

说实话,这是我近年来看到的最精致的中国纪录片之一,尽管它并不是那么纯粹的“国产”货。2009年岁末,美国《时代》周刊的年度人物中,有一个群体:中国民工。这部片子最大的价值就是用三年时间拍了中国外出农民工的一个缩影,拍出了所有为了生计被迫远离家乡的人们的心酸。

尽管对春运的疯狂景象已经有过感同身受,但是当2008年初那个雪灾之春的真实景象出现在荧幕上的时候,心中还是为之一震。当镜头落到广州火车站的个体和细节上,才能真切地体会到,60万人挤在如此狭小的一个空间里,几天几夜不停的打转,推挤践踏,呼天抢地,实在是形同逃难,一切尊严都不复存在。当年在新闻联播上看到的消息,不过是几个人头攒动的远景和一切井井有条的解说。

一个中年男子和他的女儿走散了,他想翻过一道栅栏去找她们,武警战士拦住了他。“你今天在那边站岗,明天你也和我一样走到社会上……”男人疲惫地论理,栅栏那边同样疲惫的小战士没有话,只是轻轻拍着栏杆上男人的手。

这就是中国的“人民”,也是全球化链条的最底端。改革开放了,经济发展了,中国“富强”了,欧美国家也获得了更多价廉物美的商品。付出的代价呢?却是这些为他人提供优渥生活的中国老百姓在承担,家庭分裂了,妻离子散了,曾经美丽的家园污染不堪了……尽管如此,他们依然没日没夜地努力地工作着,依然默默地消费着各式各样的食品——不管里面有没有不认识的化学成分。他们没有资本为工资微薄而抱怨,没有时间为公仆们拿着从微薄工资里扣的税住着联体排屋而心理失衡。他们一样为水灾,为地震而痛心哭泣;为载人航天,为奥运会而加油喝彩。他们打心眼里,就不想我们在任何一个方面落后于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个民族。连美国媒体都知道向他们致敬,我们自己呢?

不是他们想离家,只是他们没得选;他们不想逃难般挤在春运里,只是他们没得选。

很可惜,在现在的中国,我们依然不能通过正规的渠道看到这样真实的影片。因为官老爷们心目中“真实”的中国应该是歌舞升平,“和谐”一片的,我们伟大而富强的国度怎么能有这样的辛酸呢?

曾经,中国人最重视的就是“家庭”;如今,我们只能远离亲人,“暂住”在自己国家,唯一能期盼的,就是心灵中的那片家园净土还能保留下来。

 6 ) 苦难循环以及记忆深处的复现 ——评《归途列车》

那是一段数不清的国人奋力出逃故土,又在年跟头奋力归途的日子。随着城乡差距的缩小,农村人口在城市的生根发芽,那段挣扎的岁月也许会模糊冲淡,但却深埋在国人心底继续作为国民性的一员影响着每一个人。

全片一共记录了两次归途,一次是张昌华夫妇二人回家,另一次是女儿张琴辍学打工后三人一同归家。两次归途的模式几乎一模一样,即年关将近,两夫妇在外打拼一年迫切地想回乡看望他们的孩子,也是心头最大的牵挂。

对象典型性

这部纪录片就是对这段记忆的记录和转译,个人而言,对我冲击力十足,因为我的原生家庭和片中张琴一家的家庭状况高度类似。作为父母外出务工,童年时期由祖父母照看长大的孩子,观看这部纪录片时,我很难置身事外,往往与主人公产生共情。然而,当那段中国城乡割裂发展,成为低效用价值的“世界工厂”的,这一既熟悉又陌生的时代成为历史,我身处历史的另一端向过去远眺之时,我又获得了许多对那个时代,那个时代的人的更深层次的理解。直到如今,农村,抑或是欠发达地区人民只身前往发达地区,省吃俭用攒钱以供养子女读书成才的城市反哺农村的生活状况仍然是不少人家庭的主要行为模式,《归途列车》的核心母题有二,其一是铁路交通系统不便对国人生活的负面影响,其二就是对当代农村人生活模式的表现和反思,本文是对这一现象的分析和反思。

陈素琴和张昌华两次归家,到家的第一句话都是问儿女的学业有无进步,期末考试成绩怎样。当张琴毅然决然地放弃学业,夫妇二人表现出无尽的担忧,他们并不清楚张琴的学习状况,也不知道孩子内心早就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只求张琴回家读书,他们心甘情愿在外打拼吃苦也要成全子女安心读书。而之所以片中主人公获得了国内观众的广泛共情,是因为镜头下的这户人家,实际上是导演在做过广泛社会调查和实地走访之后精挑细选选中的拍摄对象,他们家庭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很好反应了中国家庭的生存困境。

苦难循环的底层逻辑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不断推进,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主导的国际市场,其结果就是中国成为了明码标价,不考虑其复杂社会历史环境,人民生活诉求,而被贴上标签写明大小尺寸利用价值所在的商品出现在西方发达国际的视野中。当时中国人口众多,同时经济欠发达,技术落后,国民受教育情况一般,劳动力价格低廉,理应适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于是,西方跨国企业在广州开设大量生产工厂,片中张琴父母从事的服装生产加工就业岗位也是外资企业造就。这类职业,就像那位火车上一同返乡的西装革履的青年所说的那样,往往待遇微薄,工作环境恶劣,没有发展前景,说到底就是出卖劳动力换取一些收入。这份收入虽然不能让人们在城市过上好日子,却能在物价水平更低的农村过上不错的生活了。因此,自从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大量中西部地区的人们来到沿海发达地区,他们文化水平较低,将家族复兴的愿望寄托在子女身上,力图用自己省吃俭用为老家亲人们换取更好的生活条件,为孩子将来读书铺平道路。

这一切看似理所当然,实际上却荆棘丛生险象环生。无数家庭将阶级跨越的方法是父母外出务工,依靠子女成绩优异,考入高等院校,以改善家庭收入状况,从而实现阶级跨越。首先,子女在农村学校就读就意味着一般的教育环境。除了城乡经济发展有鸿沟,教育领域更是如此。更差的教育环境就意味着在农村就读的孩子依靠成绩考出去的少之又少,只有少量依靠技术而非体力工作获得收入的农村群体可以获得较高收入,从而将孩子送入城里学校读书,获得较大的改变命运的机会。

不幸的是,那些没有技术,纯靠体力生活的农民工群体,他们往往因为工作原因无法将子女留在身边照看,其子女也只能获得较差教育,这就形成了一个闭环,也就是苦难群体没有途径可以翻身,只有将信念寄托在子女身上以获得慰藉。如果运气好,子女争气,爱读书会读书,即使在更糟的教育环境中成长也能考入城里学校,那么他们吃得苦就有可能换一个子女好的前程,家族更好的命运。也就是说,农村人的底层生活逻辑是将苦难划归成年人承担,而不论子女切实情况,将读书一条路走到黑,将命运托付给概率,如果孩子成绩好,那就万事大吉,如果成绩不好,那就再生一个。

苦难循环的影响

实际上,这样的家庭少之又少,父母缺席子女教育,子女更容易产生性格缺陷,更难在求学过程中获得帮助,更难取得好成绩。因此苦难循环的第一重影响就是阶级固化,好的更好,差的更差。农村孩子的竞争对手不仅仅来自于农村。中国的教育考试机制决定了,中考全市划定统一分数线,而高考则是全省划定统一分数线,城里孩子的成绩往往高出农村孩子一大截

更可悲的是,当时的中国由于生产技术水平低下,工业化程度低,没有向外比较优势,农民群体唯一的优势就在于其劳动力成本低。为了国家的发展,为了原始资本的积累,牺牲农民群体的利益,城乡差距的加大几乎成了必然选择。这也是为什么如今党中央着力强调城乡协调发展,教育公平等等。如果政府不出手进行宏观调控,将社会资源进行再次分配,这一苦难循环几乎牢不可破。为了我国的繁荣昌盛,劳动人民做出了巨大牺牲,社会主义的中国,理应给当年为经济做出重大贡献的劳动人民更多便利优惠。

对于当时的大部分劳动人民群体,这一苦难循环是几乎无解的。他们既缺少教育知识,不懂的帮助子女读书,又无法通过劳动彻底改善子女生活状况。因此,“归途”就显得格外重要。以前,我以为父母的一句关心是出于对孩子的关爱,也是寒暄的一种方式,简单直接接地气,以打破一年未见的隔膜。如今我才醒悟,多少国人,多少农村人,是将供养儿女读书作为大家族实现阶级跨越的唯一心理寄托。这也是为什么张琴父母,还有千千万万走在春运路上的农民工群体,不惜高昂的车票费用,不惜在车站风餐露宿等待一星期,也要回到老家。回到家的第一句话是“今年成绩怎么样?”也就显得十分合理。

这一切又导致了农村家庭的另一重苦难,也就是短片中高潮部分父女二人矛盾彻底爆发表现出的两代人之间的隔阂和误解。张琴父母从小到大没有打过张琴,但是这一次,在摄影机前,父女大打出手。父亲不会意识到,自己和妻子千辛万苦为孩子读书打拼,但是却成了张琴最大的压力和痛苦的来源。张琴更难明白读书对于自己究竟意味着什么,放弃读书,外出打拼她又将踏上和父母一样的路,将未来的希望寄托给下一代。

“苟住青年”的来历

我的家庭状况和张琴相仿,不同的是,我的父母有一技之长,不用出卖体力做最低效的工作,因此收入好于张琴。从小我也在祖父母身边长大,父母一年到头才回来一次,回来的第一句话就是成绩怎么样,这也成了多年来我们之间唯一的话题。因此当看到同样的场景被搬上大银幕,我的体验是亲切熟悉的,反思后又发现其中的普世性,进一步思考才想明白其中的可怕。

读小学后,我爸妈将我从老家接到杭州读书。原本我是在他们工作单位附近一所一般的小学读书的,后来为了改变命运,他们毅然将我送到城里小学,每天来回三四小时的公交车,坚持了六年才有了新房。我家看似条件好于张琴,实际上,也采取了同样的生存策略。我只不过是考上了好大学,才免于走上父母的老路。看完《归途列车》,我不禁想,万一我出生在她那样的家庭,万一我低了几分没有考上重点高中,那我的人生会是怎样?应该会不如张琴,她至少有勇气争取自己想要的自由。而我,只是苦难循环的幸存者,一路苦苦求学,一路小心谨慎,这也造就了像我一样的零零后青年明哲保身,求稳的生活态度。“苟住青年”的大量出现,就是因为好不容易走出了苦难循环,不愿意丢弃手上现有的,去追求更多的。这就好像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资产阶级一般,他们有一定的私有资产,就没了革命的血性。当下的人们没必要苛责苟住青年没了青年的斗志,追求公务员,教师这样稳定的职业,因为他们也是幸存者。

当下,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社会需要有闯劲有拼劲的年轻力量,社会需要高精尖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可是不曾想,千军万马走过独木桥的高考模式下获得成功的小镇青年们大多说其实是最害怕漂泊和不确定的创业生涯的。那些有资本去闯去拼的人,往往家缠万贯,具有挥霍和失败的资本。这一社会问题必须得到重视,才能打破学历通胀,创新疲软等诸多社会现实问题。

 短评

⑴万恶铁道部⑵这个社会对不起那些明知前路艰难、未来渺茫,却仍在努力挣扎、坚忍、对生活只有最低要求的人们⑶大多数人都被迫远离亲情、故土的国家,即使拥有奥运盛典,河山壮丽,也不值一提⑷我们凭什么比他们活得有尊严和有保障?⑸「你们不是要真实吗?这就是真实」

4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推荐

上个月在UCCA看过了。可看性是不错。广州火车站的场景很震撼。但是,说实话有点迎合西方人口味。某些场景摆布的痕迹太重,搞得更像剧情片。后来也问过他家摄像,他说确实有诱导性提问,和人为加快故事进程的问题——这些手法我觉得对于人文类纪录片来说,有点问题。

6分钟前
  • 熊猫儿
  • 推荐

导演开拍前带有自己的情绪,那一家子有被其利用之嫌,不能说是真正的纪录片

8分钟前
  • MiaH
  • 推荐

生活是狗娘!这简直就是一个单薄的伪纪录片。这东西如果也就打着纪录片的幌子震撼一下老外,作为中国人,我总之是都见怪不怪了,别跟我说你没有亲身经历过春运,没看过新闻。这闺女倒是演技不错,可以考虑以后往电视剧发展了。★★

11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较差

其实这个也不能算真正的纪录片了

1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何止是心酸,简直是心痛。

17分钟前
  • 過期罐頭
  • 力荐

春运只是个幌子,这片子其实是讲父母和儿女关系的(而且道理很universal不局限于农民工),要看到最后一刻才知道"last train home"到底是什么意思。加拿大的纪录片资助体系真好。

19分钟前
  • bayer04
  • 推荐

当琴琴对着镜头喊出“这就是真实的,你们不是想要真实的吗?这现在就是真实的!”的那一刻,我对纪录片导演应有的立场产生了质疑,这就是你一直在等待发生的戏剧性高潮吗?

20分钟前
  • 阿德
  • 还行

一阵阵的寒战

22分钟前
  • Jimmy
  • 力荐

有幸看了国内首映,反映的现实很真实,很能打动人

25分钟前
  • 怀山鹿
  • 力荐

终于看了,广州火车站春运场面完胜北京

28分钟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从赵亮《上言方》里陪母留京不停申诉,最后黯然回乡戏剧性地“认贼作父”结婚生子的女孩;到季丹《危巢》里心机缜密,早熟得令人吃惊的姐妹花;再到范立欣《归途列车》里敢于和父亲对打的张琴,这些花季女孩都长着中国式的圆脸蛋儿,婴儿肥,时常紧蹙眉头,她们的理性务实有着和年龄不符的残忍。

31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回不去的家乡,没有归途的归途。

36分钟前
  • 白暖暖
  • 力荐

沉重

37分钟前
  • 生·人
  • 力荐

就没人注意到妈妈在许愿时说的这句吗:“菩萨保佑我的女儿,让她听话。我也不晓得我做错了什么,请你保佑她改正归邪”

42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中国应该成为一个纪录片大国,这里有太多东西需要记录下来

47分钟前
  • 老晃
  • 推荐

真实的力量

52分钟前
  • juan2m
  • 力荐

【先锋光芒·镜容】我不是仅仅想拍一个空巢家庭的故事,所以我花了三年时间和他们一起生活,但是当道德尺度难以把握的时候,你会感觉这是属于一个纪录片导演的尴尬。火车经过六盘水,有个雪山间车体通行的俯拍,我等那个镜头等了三天,我想用那一幕说明这种生存状态是务工者的群像。——范立欣

55分钟前
  • Obtson
  • 推荐

太贴近生活了……

59分钟前
  • EVANGELION
  • 还行

【MOMA】这是一次能让我甘心承认北京比上海的文艺事业更活络的放映。当我们把世博等排队形容成春运自己却从未真切体验过那玩笑本身时,画面上无数涌动背着行囊变成质点的人却是年年都要痛苦焦灼屈辱地走这个流程。触目惊心。小女孩对着镜头喊出的那句“你不是要看真实的我吗这就是真实的我”抛砖引玉了

1小时前
  • 小岩菽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