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区

DVD

主演:沙尔托·科普雷,詹森·库伯,娜塔莉·博尔特,茜尔雯·斯特赖克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新西兰,加拿大,南非语言:英语,尼扬贾语,南非年份:2009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第九区 剧照 NO.1第九区 剧照 NO.2第九区 剧照 NO.3第九区 剧照 NO.4第九区 剧照 NO.5第九区 剧照 NO.6第九区 剧照 NO.13第九区 剧照 NO.14第九区 剧照 NO.15第九区 剧照 NO.16第九区 剧照 NO.17第九区 剧照 NO.18第九区 剧照 NO.19第九区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第九区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90年,一艘巨大的飞船出现在地球上空,人们惶恐不安,却又分外好奇。经过一段时间紧张的等待,外星飞船始终没有动静。人类终于小心翼翼靠近它,强行走进舱内,结果发现了不计其数的外星人。他们形容丑陋,宛如虾子,而且健康状况极差,虚弱无力。原来这是一群来自外星的难民,他们最终被地球人接纳,并隔离在南非约翰内斯堡的一片区域内生活,此地名为“第九区”。经过长达20年的繁衍,外星难民的数量扩张至180万之多,且和周边人类的矛盾冲突不断,越来越多的人类呼吁将“大虾”赶出地球。 MNU(列国同盟组织)经过磋商,决定将外星难民迁移到更为偏远的区域。MNU外星事务部门的特工威库斯(Sharlto Copley 饰)专门负责搬迁工作。威库斯在动员过程中傲慢随意,与当地居民冲突频频。最终,他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外星人的神秘流体将其感染,威库斯慢慢变成了外星人的模样……©豆瓣破冰2022绝世:爱上霸道小侯爷纠正贵司的混乱!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摘星的你芝加哥打字机保镖2018阿若瓦比女校塔利蠢蛋搞怪秀夺娶完美先生和差不多小姐(速看版)倾听者慌心体验浮生若梦末栈之黑水憨豆警局 第二季二人世界杀出个未来Miss杜十娘油麻菜籽201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微微一笑很倾城2016最后的意志真的要去航海第一季友谊降神驱魔困兽之网爱巢鬼吹灯之精绝古城爱情睡醒了恋爱与求职的舞会大叔与少年阿拉丁与神灯别闯阴阳界霓虹灯下的哨兵吸大麻的孩子缘来是你高智能方程式赛车 OVA2 ZERO枪神延安爱情再见已是白月光敦煌,千年不散的宴席异邦警察电影版山歌2021

 长篇影评

 1 ) 不要放弃我,因为我还没有放弃你······

Wikus的进化过程来得并不像格里高利一样直接了当,简单明了:一天早晨,格里高利·萨姆沙从不安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甲虫。

Wikus的进化漫长到要花掉72小时的时间,以至于他可以慢下来,睁大还未变异的眼睛好好瞧瞧这个世界上的人,瞧瞧这个世界。这72小时里Wikus暧昧而孤独,痛苦于无地,在人世边缘游走徘徊、若即若离。籍着残存的人类表征和尚能接手机的右手,他在手机跟前陷入崩溃的边缘,苦苦哀求那一头的妻子,不要放弃自己,而他给出的理由竟是这般强悍而无力:不要放弃我,因为我还没有放弃你······

这个时候,不用装逼的扯身份的焦虑和认同,傻子都知道可怜的Wikus落单了,在有一个月亮和七个月亮的世界里,他两相不是人。同事离他而去(对于城管我们还能期待些什么?),朋友电话忙音,这个时候Peter Jackson要再连老婆都给他撤了就该去玩独立电影了。幸好我们的制片人是拍过《指环王》的,因此,爱情成了Wikus最后的救命稻草和信念,他开始告别混沌的身份和生活,起了个大早,洗漱干净,加入外星人的行列,满怀希望有一天能够重回人间。

可他还是像个智人一样混蛋,关键时刻掉了链子,一棍子把外星同类干倒在地,恬不知耻的对着可爱的小外星人哼哼唧唧什么Wikus蜀黍带你回家啦。直到更混蛋的智人把他从天上拉了下来,他才大彻大悟痛改前非,钻进变形金刚里,奋死一战。

也许是进化的程度变高了,Wikus有了单纯的想法和善良的心,他相信这个世界上我不欺骗你,你也不会欺骗我,我对你的承诺会实现,那么你也会实现我的。所以,外星同类说Three years,I promise的时候,Wikus很有素质,很外星人的相信了。而在这三年里,吃喝拉撒除外,Wikus整天泡在垃圾堆里,用爪子做着一朵一朵的花。

我们无疑都被感动了,那是因为我们做不到的事情别人做到了。回到现实,我们是毕竟是智人不是外星人。因此当你给我的promise被放了鸽子,在我还没有放弃你的时候,你放弃了我,我都不怪你,谁让我们都是混蛋呢?

 2 ) 停止你那可悲的优越感

我出生于一个教师家庭,父母从小的教育,让我觉得世界上只有两种人:好学生和坏学生。好学生成绩佳,表现突出,听家长和老师的话,遵守规则;而不听话、抽烟、打架、早恋、逃课、成绩差……这些细节等同于未来的杀人放火、作奸犯科,都是坏学生的显著标志。这种价值判断贯穿于我的少年时光,让我处处以好学生要求自己,并近乎本能的远离那些有瑕疵的孩子们,就这样扭曲、孤独的成长着。直到参加工作,独自面对社会,我才依稀感受到此价值观的粗暴无理,并且反思起父母单一价值观的由来和危害。看完《第九区》,我觉得找到了阐述它的方式。

任何科幻电影,都可以看作现实生活不同角度的映照,而它们也以此隐喻现实,并完成对人们的警示或救赎。《第九区》也不例外。看完这部伟大的电影时,我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全身颤抖。它不同于《E.T.》,不同于《侏罗纪公园》、《未来水世界》,当然更不会等同于那些以怪物、血浆、黏液为重心的垃圾电影。在驱逐外星人的紧张故事下,它隐含着种族歧视、身份焦虑、个人英雄主义等复杂的社会问题,引人深思。

《第九区》的故事并不复杂,一个优秀的地球人带着傲慢、伪善的态度去驱逐被迫留在地球的外星种族,引发了反抗和战斗。他也因为接触特殊物质逐渐的变为异类种族。随着端倪渐露,他遭到了人类的排斥和争抢,不得不逃跑并躲藏在外星种族的领地,感受到被当作异类的痛苦之后,他的立场也一步步向外星人倾斜,在最终变为“大虾”之前,帮助他们成功的逃离了地球。

和《阿凡达》一样,《第九区》同样在叙述着地球人和外星人的关系。在《阿凡达》中地球人是侵略者,在《第九区》中则是驱逐者,相比起与侵略有关的生存、灭绝、末日审判等终极命题,驱逐似乎只局限于种族和文化之间,显得如此的细小。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工业社会里,在科技、金属、高速发展、器械正在异化着人性的今天,《第九区》显示出了更为贴近的现实和社会意义,更加深刻、细腻的描述人性。正因如此,《第九区》并没有像《阿凡达》那样满眼华丽宏大的特效和辽阔的全景镜头,反而采用大量跟拍、监控录像和近景,仅仅有几组航拍镜头来展现直升机,其余便是冰冷巨大的飞船悬浮在城市上空,一直压抑着观者的心脏。镜头风格灵活、游移,为故事渲染出真实贴切的氛围,轻易的引导观众走入故事,获得更加深刻的联想和思考。

主角威库斯拥有典型的中产阶级身份,工作稳定、家庭幸福、能力卓越,这令他习惯于自己高高在上的身份定位。对外星种族的傲慢、伪善和鄙视,在他自己的意识中,不过是对低等生物的怜悯和慈善。尽管他用自认为克制礼貌的方式进行驱逐,却还是不断的引发冲突。这样的案例在世界近代史上不胜枚举,那些外来者总是站在文明和道德的高点,傲慢的对待看起来落后蒙昧的民族,“蛮夷”、“土著”、“夷狄”、“边民”、“黑鬼”这些词语一个又一个出现,说出它们时,我们带着自然的态度和愉悦的心情。却从没想过,被如此称呼的人群又该带着怎样的心情?而这些随口说出的词语,又会引发怎样的误解、隔阂、冲突乃至战争?

导演为我们提供了“身份转换”这条解决途径。影片中,威库斯因接触特殊物质而进入了异化的过程。报应如此迅速,他很快的感受到了被隔离的痛苦。变为鳞爪的手掌,黑色体液,中产阶级社交圈毫无考虑的抛弃了出现异化性征的他。同时,那些曾给予他地位、名利、幸福的机构,很快将他列为研究对象,不仅要像一只小白鼠那样任人玩弄,还要被迫屠杀。人类显得如此的无情,只要和他们略有一点不同,便完全失去同类的权利和地位,而只能被当作物体,被禁锢、被研究,被当作实验品电击、解剖,或者枪杀。

影片还暗喻了种族问题,居住外星人的“第九区”同样也是黑人的聚居地,并在主流话语中代表着混乱、犯罪、粗暴。而这正是美国人对其他地区的统一态度,非洲、中东、亚洲各国都不过像片中的外星人那样愚昧落后,美国人总是带着教导者的神情,要其他人接受他们的价值观,他们恨不得把黑人、非洲人,把塔利班赶出地球,建立一个完全接受美国文化的世界。

现实给予他们痛击,“911”的惨状告诉他们外星人的思想,伊拉克的伤亡、经济危机都在告诉他们,“异类”也是人类,他们应该获得尊重。影片中,与冰冷无情的人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外星人的坚强、智慧,信守承诺。他们十分了解人类的企图,并对人类的傲慢表达直接的愤怒。但是,当威库斯表示出合作的善意,他们是如此的热情,同时尽全力实现带威库斯上船的承诺。跟他们的简单真诚比起来,伪装成性的人类是如此的丑陋恶毒,如此的阴暗狡诈。

所以,不要鄙视路边的乞丐,不要歧视坏学生,不要对火车上的异族同胞避之不及,不要对扛着背包挤上公车的民工露出不屑,不要翘着兰花指递给那位“棒棒”几块钱。不要以为他们看不懂你的鄙夷、你的高高在上,看不懂你的伪善和冷漠,他们只是不屑理会你。你没有资格怜悯他们,你更没有资格歧视他们。他们不过是不符合你的价值观,但在这个宽阔丰富的世界中,你的单一价值观,你粗陋的判断,个体特征并不算什么,平等的对待他们,包容彼此的差异,这样,你才不会被报复,才能够在这个日渐狭窄的地球上和谐共处。

一直以来,美国都带着这种态度对待其他民族和文化,庆幸的是他们已经在反思;一直以来,我们也总是带着这种态度对待自己的同胞,可怕的是我们还在越走越远。

送给妻子的金属玫瑰似乎是一个温暖的结尾。然而,片中受访者的谈话,却证明他们仅仅是把威库斯的故事当作了特例。隔阂并没消除,傲慢无处不在。悲剧过后,健忘的人类继续着歧视和排斥。《第九区》几乎就是科幻版的《变形记》,在卡夫卡的笔下,变成甲虫的格里高尔一步步的被惊愕,被隔离,被主流生活抛弃,被忘记,最终被遗弃。结局如此荒谬,而过程却水到渠成。《第九区》也是通过外星人的角度,再一次诠释了卡夫卡小说的荒谬色彩和现实意义。

前几日,为了保护“国字号”影片《孔子》的票房,《阿凡达》2D版被迫下线。一气之下,我冲进久违的影院,花120元“巨资”看了《阿凡达》的3D版。坐在座位上,我发现自己也和威库斯一样叛变了。由于内心充盈着阻止霸权、争取平等和自由的个人英雄主义,我激动不已,几乎要在黑暗的影院里振臂狂呼起来。

尧耳写于2010年1月

 3 ) 身份的焦虑,以及绽开金属玫瑰上若有若无的一丝甜味

有些路是不能回头的,变成异形就是其中之一。

我先想到了这句话,然后再想想,尤其是想到片尾那朵金属制的玫瑰花时,便又想要将这话给抹去了……其实可能确有一条回头路,唯一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就好像一切希望都只是过程,唯有在结果不明、目的未知的情况下才能存在;那些能够表现希望存在的电影,它们多半是好的,至少可以让人在允许任意泼洒可能性的联想中回味。

我和Neill Blomkamp并不熟,不知道9区还会有些什么新故事。约翰内斯堡本身是我极为向往的一个城市——我听很多人说南非极乱,黑人的性格极度凶残,但我并没有亲见:告诉我这些的这许多人,他们也并没有亲见,只是还有些没有亲见的人告诉了他们——少量的来源造成了广泛的印象。

那些来源是媒体,就像异形片以及父母、老师、书本、电影和音乐自小告诉我们的那样:外星人多半来者不善,丑恶的多半是邪恶的,陌生人多半不值得信赖,岳父的话多半要听……我们自以为见识太多,哪知我国特色的经验实用主义往往最容易迷蒙我们的双眼。无论是片中主角Wikus,还是座下观看影片的众生,对于自我自身于社会,无一例外存有一套成见般的认定:如果它不曾颠覆,那么我们大多可以享有愚钝的幸福;如果它被迫颠覆了,那只有警醒之后的无尽痛苦——《District9》中是这样,《1984》亦是这样,《夜访吸血鬼》如此,《变形记》也还是如此:几个杂乱的例子,无非是想阐明”我竟非我“的困惑。不管是无奈、被迫还是自愿,当你即将成为少数,被逐渐孤立在几个多数之外:在那过程中,脚踩边缘,被曾经鄙视的排斥,被曾经亲近的背叛,无论是人还是外星人,对所有生物的信任都殆尽,唯有力求自保的信念在支撑一具即使在哲学命题上也早已非我自身的躯体……想想那种心情,倒可以套用一句流行语来概括:这片子讲的真的不是异形,是寂寞。

德波顿在《身份的焦虑》中讲:每个人的内心,潜藏着对自身身份的一种难言的焦虑。9区的内在,表现的恰是如此的焦虑:Wikus先生最初急于扮演一种合群的身份,甘为城管队长,带领武装小队组织搬迁工作。即使到感染脱逃之后,开上高科技动力装甲VS暴走之时,原来的面具也还留下小半张:不过,这个运气极好(也可以说是极坏)的人在事发74小时的那会儿多了一种新的认同,或者说是释怀——是幸运的事,因为这运气极好的人,开始逐渐习惯异形身份了。

另一方面,外星人也存有同样的焦虑。他们开着巨型的母舰,有着卓越的外星科技,却又不幸虎落平阳,沦落到贫民窟中任人宰割(这个形容放在片中实在太过恰当,除了被白人欺压外,当地的少数恶劣黑人还吃他们)。其中一些随波逐流,少数精英却时刻梦想着回归母舰,为此他们甘愿被人辱骂、凌辱甚至射杀,只要他们秘密维护着的计划仍在进行中,种族可以复兴,个体的死亡也无需畏惧。

再一方面,Wikus的岳父、MNU的佣兵们、9区的黑人帮派、主角的夫人……影片也试图表现他们的焦虑,或多或少:这些都是对画面内各个角色所做的诠释,在那些看上去杂乱又琐碎的细节上,焦虑的光芒就如电磁脉冲枪的发射一般闪耀,矛盾冲突蕴育在所有的种族、集团、民众和个体之间。整个约翰内斯堡的焦虑心情,就像那些悬浮在半空中的巨大母舰,伴随着时刻不停的DV视角、新闻报告、事后采访和监视器记录一道,随电影胶片的转动摇摇欲坠着。

再稍谈谈9区的外在。特效部分,由于本身使用了如同《死亡录像》《苜蓿地》及《女巫布莱尔》那样的仿真伪记录片风格,就特别注意不去制造太过好莱坞化的火爆镜头。早期特效的亮点在对于蟑螂星人的糟糕生活的刻划上,点缀一些主角变形时拔指甲、掉牙等等很疼的镜头作为调剂;中期入侵MNU基地,外星脉冲枪的强力结合影片本身刻意营造的、故作真实的气氛,没有极度夸张的镜头,但却能让人耳目一新——基本上,就和玩《辐射2&3》时的感叹类似:火药武器果然是不敌电磁武器啊..全副武装的军人一个个像气球一样血肉横飞,还让人觉得像在看新闻的感觉。除了主角的运气过好让人颇有微词之外(谁让他开启了主角模板呢..),紧张度和热血度皆是完美。后期机甲战让人有EVA错觉,或多或少会去联想到同步率之类的东西:机甲设计偏真实向,金属感和质感十足。可惜这里出现了一些应用上的Bugs;佣兵的装备在外观上很让人满意,但在实战效果和战术布置上却过于科幻和大片化了;机甲的能力也有前后矛盾之处(共有三处,但均可补完后再解释,这就不剧透了)……演技上,Sharlto Copley很值得一提,虽然是半路出家之人,但演出上却能配合9区本身的题材,表演出十分自然、真实的效果。全片的镜头基本围绕他展开,甚至可以说Wikus是本片的唯一主角:对于3天时间内的心理、身体、身份转变,每一个细节都雕琢得恰到好处。前期的企业齿轮酸味、发现身体变化后的黑色苦味,折臂断指之时的腥辣血味,看到电视中污蔑他与异形性交时的无言涩味,结尾目送外星人回归时的微微甜味……尽皆可从Sharlto利落到位的表情动作中品尝出来,尤其是,在影片末尾又闪回最初他即将从总部出发、拿出妻子照片那刻的甜蜜表情时:我竟觉得这已是完全的两个人了……当采访中说到”Wikus,在我的记忆中他已经死了“时,仿佛是瞬间替换了自身,生出一股余韵悠长的悲凉滋味:此刻片子已经无关科幻,只剩下对人世无常的感叹了。除此之外,Sharlto本人还是一部名为《Spoon》的片子的导演兼编剧,鉴于对9区的印象良好,此片大概也值得一看...^^

据说Peter Jackson允了三千万给Neill Blomkamp,请他尽管随意发挥。结果便是这部9区——票房和口碑大家也看到,估计Neill在开机时曾有的焦虑现时也统统去了散了没了。至于Wikus,如果真得如约等上整整三年,会否在他栖身的破屋后面种满亮闪闪的金属玫瑰呢?

倒也真期待看到这样的一圃花田。

 4 ) 对儿虾!对儿瞎!

看完这盘白灼虾半个多月了,最近身边儿越来越多的人跟我介绍,看了么?看了么,你丫到底看了么?我操,我又不是傻逼写影评的,我凭什么看呐?再后来越来越多的人看了,再再后来越来越多的人扯着脖子摇旗呐喊,仿佛谴责道德沦丧的精英找到了绿色和平组织。他们把血淋淋的人性又拎到干净的桌面上来回掰扯着,叨B着……我却越来越自卑,越来越沮丧,越来越纠结。这个世界没电影可看了么?还是我没了人性,进化成了对儿虾。我只能,确实是只能,对这部片儿无甚感觉……

这部平庸电影忽然摇身变成探讨外星人社会结构,人类道德水准的研讨片儿了。估计连导演做梦都没想到,本来觉着就是一歪打正着,结果后来琢磨着自己说不定真是个天才,不然怎么这么多人都跟着捧臭脚?然后跟官网又搞出一残疾剧情的FAQ来圆谎。内个,您是打算出个电影周边么?畅销书,大虾公仔,九区猫粮一块上来。最可气的是一向明白事理的游戏迷也把对星际中虫族的感情及乌到这片儿中对儿虾身上了。

其实这片儿剧情结构仍旧是平平淡淡,主角后来吃里扒外也并不带有颠覆性,不过是一场黑色幽默,人类终于痛痛快快意淫一次,用M16缴了外星人的能量武器,关到难民营,配发点猫粮自生自灭。小平爷爷说过“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何况大虾们就飞船的牛b程度来看也不仅仅只是领先人类科技几百年那么简单。生产力呢?照这么拍下去地球人不强奸一下别的星球那就叫做未遂。

又至于人性,这片儿很有人性么?还是很没人性?还是人兽性兼顾?主角既不是良心发现,也不是集体主义精神大爆发。直到影片结束,也只是为了丫那张猥琐的脸和麻杆儿似的身段。何来人性?导演也明明在呼吁人性本恶。要说还不如《疯狗强尼》有人性,还不如《走着瞧》中的黑7有人性。

从这对儿虾片里看到《暴力街区》圈地运动,看到《变形金刚》唧唧咔咔,看到某些描写非洲第三世界的种族主义片儿。对儿虾们能直立蹦达,唧唧咕咕说着英语,除了长了一张绿豆蝇的脸盘儿。为什么不是活脱脱的人类?和非洲难民中东难民有异曲同工之妙。换汤不换药真能引起轰动么?

出于浮华,出于拼凑,出于讨巧,反正我的眼睛越来越浊了,到底哪儿值得众人捧的跟花儿似的?这片儿要有半点《迷雾》的功力,也不枉给个三星。


 5 ) 三年后,他们真会回来吗?

这部片子是星期五晚上,下课后去看的,所以看的是最后一场 周末的晚上,电影院坐满了人 看完后的感觉整个就是feel sad 第一次看一部电影想在那大叫“human fuck” 第一次觉得外星人真好,人类真混蛋 从一开场,看他们好像乞丐一样在贫民区一样的地方捡垃圾,找吃的 到后来看到human的军人杀他们,对他们的态度 再到后来Wikus变成异形的时候,human的态度,和外星人的态度 人类真是自私,相比较下外星人还比较义气 不知道,我有这么的想法,会不会被大家鄙视 但这部电影,整个让我有这种感觉 外星人也是人,人类也是人 居然还叫他们“prawn” ,反正我就是整个同情心泛滥的倒向外星人这边 2个小时的电影,感触挺大 这片子不单单是科幻片 更显露了人性 最后那个镜头,Wikus完全变成了一个外星人 手里还在制作给他wife的一朵用垃圾铁制出来玫瑰 孤独的身影站在垃圾堆上 我只想说:三年后,外星人他们真的会回来fix他吗? 希望promise是真的,希望外星人比人类有义气,有人性。 PS: 那对外星人父子真可爱,特别是那小孩,真是聪明的孩子

(11年前,刚出国没几年写得评论,最近断断续续有人又回复吐槽夹杂英文,看到提示后,只能说青少年时候的自己,装b被雷劈,哈哈哈,忽略那时候幼稚的我,写得啥玩意😂😂)在豆瓣黑历史,鞭打自己100遍

 6 ) District 9

要说这部《District 9》这部电影,必须从District Six说起,District Six是南非开普敦第六市政区(Sixth Municipal District of Cape Town),从1867年起就这么叫了。District Six住着以前的奴隶,工人,做生意的等社会下层人士,这些人来自世界各地,各种肤色,相当国际化。二战以后,南非这个国家开始实行一种种族隔离制度,要把District Six的居民强制搬到另外一个环境极其恶劣的鸟不拉屎的地方(天朝三峡搬迁是不是这样的),给出的理由很扯淡,说这里犯罪丛生,很不安全之类,实际上还不是看上了这块地段搞房地产开发。最后搬了很多年,搬了大约6万人(听上去很少)。最后当然这样的制度倒掉了,原来District Six的居民的合法权利也得到了承认,他们现在都在陆续搬回这块土地。

话说在种族隔离制度盛行的年代,有个南非小孩Neill Blomkamp把这些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16岁的时候Neill已经是南非一位专业动画师了。18岁的时候Neill举家搬到了温哥华,他就到温哥华电影学校学习。毕业以后,Neill就在温哥华当地两个特效公司担任特效师。Neill擅长制作纪录片风格、手持摄像机风格、比较现实的真实特效。同时Neill还拍一些广告之类的小短片。

虽然现在种族隔离已经远离南非,但Neill当然还记得发生在南非的这些往事。Neill拍摄了一部短片来讨论这个主题,这部短片就是《alive in joburg》。Neill应该没有想到这部短片会改变自己的职业生涯,如果没有这部短片,Neill还得在特效界和广告界混上几年吧。

话说魔戒男Peter Jackson看到这部短片以后,被片子的那种纪录片拍摄方式、手持摄像机风格吸引,拍板让Neill来做著名游戏Halo电影版的导演。这个项目成立以后,不想没钱了,项目最终搁浅。Halo没得拍,魔戒男最后和Neill决定用不够的资金把《alive in joburg》改成电影《District 9》。敲定计划以后,Neill就开始干活了,他希望指环男的特效公司Weta负责特效,可是Peter告诉他不行,因为Weta正在忙着被变态级别上帝级别的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提达》折磨,哪能抽出功夫搞这个啊,不过可以负责设计角色。Neill只好找了母校所在地温哥华的一家特效公司Image Engine来做了。话说Neill也真是胆大,自己本来就是菜鸟导演,这次只是拍自己的第一部电影,居然找来了同样没有做过一部电影特效的菜鸟特效公司 Iamge Engine;不过幸好Image Engine没有搞砸(Image Engine真是伟大,因为其制作特效用了开源软件,就把自己的一些工具也开源了,别的公司可没这么好的。)。这样,就有了Neill的第一部电影,也有了一部很棒的科幻片。

《District 9》的风格与《alive in joburg》相似,还是手提摄像机的拍摄方式,纪录片的风格,这次更把电影做的像电视新闻采访。情节是《alive in joburg》的扩展与延续,当然也要顺带讽刺种族隔离了。《District 9》可以说是近几年来最出色的科幻电影了,具体点是最优秀的外星人电影,把种族隔离制度揉进电影以后,让它一反一般外星人科幻片的套路,令人耳目一新。具体的剧情我就不透漏了,感兴趣的一定不能错过。(另:影片口味略重,最好不要再吃饭后一个小时内观看;承受能力强者除外)

 短评

外星人电影的新一篇章。史诗。史蒂芬后继有人。豆瓣评星不够打。

6分钟前
  • 大西
  • 力荐

导演采用伪纪录片+新闻访谈风格拍摄,增强了带入感。故事本身有点类似于[汉江怪物]和[与狼共舞]。大部分观众在影片伊始就会被外星大虾的外貌恶心到,但随着剧情进展却逐渐生发出同情和怜悯感。在动作科幻的外壳下展现人性和探讨社会问题(种族隔离、少数族裔与主要人口的隔阂),很有想法。(8.5/10)

10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初看完,震惊不已,缓过来之后,回味无穷

13分钟前
  • doulao
  • 力荐

http://www.d-9.com/ 或者 http://www.district9movie.com/它的官方网站做得非常有意思 里面有这很多周边资料带你了解 district 9 的世界观比如有视频介绍 外星人是雌雄同体的 甚至还能下载到一份泄露的政府秘密文件

15分钟前
  • 彼岸的尘土
  • 力荐

让《变形金刚》看起来像一部迪士尼电影

16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推荐

以为外星人够丑陋了,结果最丑陋的还是人类。 用科幻讲述人性之恶,可惜伪记录片的形式无法一贯到底。估计这是史上最反胃的科幻电影了吧... (还是更喜欢导演今年的Chappie啊!)

18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full of irony讽刺媒体 讽刺政客 讽刺种族歧视 讽刺人性(不过也有赞扬的一面)纪录片的风格让人信以为真

21分钟前
  • pəteto
  • 力荐

冷笑话:1. “老板,有没有D9?”“有啊,左边都是D9。”“不是,我是问District 9”“哦,那个没有D9的,只有D5的”。2. “老板,你这个第九区是几区的?”“二区。”

24分钟前
  • 能工巧匠沙门哥
  • 还行

伪纪录片的风格我非常喜欢,前半部分很好,不论是剪辑、表演、节奏都控制得相当精准,后半部分倒是秀的成分多了起来,感觉就是乱打一通,失去了前半部分那种伪真实带来的震撼力量。后半段的说教意味也颇浓,镜头中明显有强加导演观点的意思,和影片整体风格不是很搭。

29分钟前
  • 影子的影子
  • 还行

转自韩寒:《第九区》是一部极好的外星题材电影,也叫《贫民窟的百万外星人》,它的出现使得食物链得以运转,白种人欺负黄种人,黄种人欺负黑种人(事实上是白种人直接欺负黑种人,黄种人则喜欢互相欺负),黑种人欺负外星人,外星人再欺负白种人。给9分。

30分钟前
  • 维舍斯✖卑鄙香波
  • 推荐

在“我们”眼中,“他们”总是异端,权利总是可以被侵害,只有当一天,“我”成为“他们”的一员,才能体会那份苦痛与自己曾经的残忍。

35分钟前
  • 思考的猫
  • 推荐

刷新认识,意外惊喜。“2009年度十佳”提前锁定四部——《星际迷航》《飞屋环游记》《海盗电台》&《第九区》。 “让这个夏天大多数好莱坞大片颜面无存的电影!” “事实证明,科幻片不必明星云集,不必超多预算,不必视觉吸引,不必是彻底的娱乐。“ 啦啦啦…

38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科幻成份并不多。其实是个讲人性,讲种族的片子。嗯,我是这么认为的。

42分钟前
  • 卡特兰
  • 推荐

可以拿回去吓小孩子了,不懂得爱人的人,都会变成异形哦!希望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朵无比美丽且不会枯萎的金属玫瑰。

43分钟前
  • Lan~die
  • 力荐

“文明执法”的城管头头最后牺牲自己,单挑多名同类,帮助小贩逃跑。──豆友

44分钟前
  • snowinter
  • 力荐

外星人长得太难看了,有的镜头会让人反胃。。。尽管如此这片还是我看过最好的伪纪录片之一,人类对外星人的态度正是他们对自己的态度

45分钟前
  • Indecent time
  • 推荐

刚看完District 9 (第九区) 告诉我们两个道理:1.交流很重要,就算是跟外星人。2. 信任也是很重要的,就算是跟外星人。人类不要太自私且自以为是,外星人说一是一很守诺言的。

47分钟前
  • 小劳
  • 推荐

要博爱!要博爱!第一次看科幻片,为人类被炸死而感到大快我心。

50分钟前
  • HELLO!
  • 力荐

刚刚看完回来 导演是peter jackson不得不说~确实是科幻电影里的一个大旗~~狗另类的故事引入的方法和拍摄手法新颖至极!!!!推荐另外! 感觉这是 peter jackson 有点怀旧他的 bad taste的那部电影的感觉!用新的手法 把丫以前的梦给圆了!

54分钟前
  • 力荐

人家也只是想回家。

55分钟前
  • ░▒▓██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