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之城

HD

主演:瑞恩·高斯林,艾玛·斯通,约翰·传奇,罗丝玛丽·德薇特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6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爱乐之城 剧照 NO.1爱乐之城 剧照 NO.2爱乐之城 剧照 NO.3爱乐之城 剧照 NO.4爱乐之城 剧照 NO.5爱乐之城 剧照 NO.6爱乐之城 剧照 NO.13爱乐之城 剧照 NO.14爱乐之城 剧照 NO.15爱乐之城 剧照 NO.16爱乐之城 剧照 NO.17爱乐之城 剧照 NO.18爱乐之城 剧照 NO.19爱乐之城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爱乐之城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米娅(艾玛·斯通 Emma Stone 饰)渴望成为一名演员,但至今她仍旧只是片场咖啡厅里的一名平凡的咖啡师,尽管不停的参加着大大小小的试镜,但米娅收获的只有失败。某日,在一场派对之中,米娅邂逅了名为塞巴斯汀(瑞恩·高斯林 Ryan Gosling 饰)的男子,起初两人之间产生了小小的矛盾,但很快,米娅便被塞巴斯汀身上闪耀的才华以及他对爵士乐的纯粹追求所吸引,最终两人走到了一起。 在塞巴斯汀的鼓励下,米娅辞掉了咖啡厅的工作,专心为自己写起了剧本,与此同时,塞巴斯汀为了获得一份稳定的收入,加入了一支流行爵士乐队,开始演奏自己并不喜欢的现代爵士乐,没想到一炮而红。随着时间的推移,努力追求梦想的两人,彼此之间的距离却越来越远,在理想和感情之间,他们必须做出选择。我们的歌第四季我的青春有个你机器人战争:人类末日花样男子第二季百万美元宝贝六甲山杀人事件纸牌屋 第六季外来媳妇本地郎末路神探阿蒙第三季西部开拓史幸福在路上地球淹没之惊涛大历险(国语版)上奶爸的科技武道馆泥鳅也是鱼兼并神探驸马请接嫁Show Time! 唱歌的大姐姐也想做惊天动地唤醒野兽海月姬2014英雄好汉(国语版)中国飞侠那座山偶像宣言水果篮子 第二季小戏骨:黄飞鸿与贼同屋为何欺骗印度莽女追魂权力的游戏第二季贾斯汀·汀布莱克与田纳西孩子们以色列的诞生无言埃塞尔阿姨的万圣节荜路薪传-南洋华文教育今昔谈蚂蚁很忙哈尔滨-尔滨-滨子博斯:传承第二季壳中少女:燃烧横冲直撞大逃亡

 长篇影评

 1 ) 伪理想主义者的世俗成功之路

开宗明义,我不喜欢这部电影,从导演的上一部作品开始,我就不喜欢。充满了刻意的算计和讨好,好像是一个优等生对解题方法十分清楚,对批卷老师的口味非常明白,所以精心安排了整体的布局,任何可以安排高潮的地方,非常刻意的放置了迷影梗:比如对旧好莱坞的致敬,对片场制度的致敬,对传统歌舞片的致敬,对老电影院的怀旧,对老电影的回顾,对传统转场方法叠化和圆圈遮挡镜头的使用,对蒙太奇的使用,对环绕镜头和快速横摇的使用。问题是,满篇的致敬梗,不断让人出戏和跳戏,无法真正融入电影想讲述的普通的爱情故事里。

**爱情**

米娅完成最后一次试镜后,她和塞巴斯蒂安坐在天文台的长椅上。塞巴斯蒂安对她说:如果试镜成功,你就要去巴黎了。米娅对他说:我会永远爱你。塞巴斯蒂安回应道:我确信你一定会成功,这次试镜一定会成功,你要尽你所能。我会永远爱你。

这完全无法让人信服。

他们的感情从相遇到升温,到遇到波澜再到塞巴斯蒂安从她家劝她回来参加试镜,剧本层面上,已经完成了感情的破裂与弥合,不存在外部力量和环境对两个人感情的破坏和干扰。即不是双方父母阻挠两人在一起,也不是现实困境阻碍两个人感情的维系,也不是第三者的出现使得两人产生误解,感情变质了。更重要的是:两个人对梦想的追逐对两人的感情发展完全没有阻碍。你不能因为说米娅去巴黎拍戏,塞巴斯蒂安留在LA发展,两个人就预感到的感情就会破裂,无法维系。塞巴斯蒂安也不是中国人,不会因为护照和签证问题就没法去巴黎看米娅,这讲不通。剧本层面,从塞巴斯蒂安回到米娅家乡,对她进行劝说,到第二天清早,带米娅回来,感情的小波折就已经渡过去了,突然讲出我会永远爱你这句话,意味着电影前面努力营造的两个人的甜蜜情感在一个毫无信服力的理由之下如镜子般碎裂。

让我们来复盘一下吵架那场戏。首先,吵架那场戏,我很不喜欢。不断的正反打,不断的语音语调的提升,使得整个这一段在手法上很单调,在表现上很吵闹,和前面营造的一种浪漫的,轻柔的整体氛围不搭调,显得特别突兀。

米娅对塞巴斯蒂安说:你还要巡演多久?他回答:还得好久,你可以到我这里来排练。她说:哦,不行,我太紧张了,还有两周就出演了。他说:没关系,在哪里都可以排练么,我只是想要多点时间和你在一起而已。他说:你喜欢我做的音乐么?她说:挺喜欢的啊,你喜欢么?他说:挺喜欢的啊,观众也很喜欢。她反问道:是么?你什么时候在乎观众喜欢什么了?他回应道:可是观众喜欢,我能挣到钱,不是很好么,我也想成为一个更成熟的我,这样才能给你稳定的感觉。倒是你,没有观众喜欢,还能称之为演员么?

这句话击溃了米娅。

从两个人在酒吧第一次相遇,到在party上第二次相遇,米娅对塞巴斯蒂安的所有感觉都建立在后者是一个怀才不遇的热爱小众音乐的文艺青年追梦人的基础上。米娅在片场做咖啡店员是为了有更多机会试镜,参加了很多次不成功的试镜也是为了有朝一日能成为演员,就像她在片场对塞巴斯蒂安讲的:有一个姑妈,是演员,从小带她看老电影,因此她想要成为女明星。她在遇到塞巴斯蒂安之前的种种困境,在遇到塞巴斯蒂安的那一幕时,都化作自我投射,映照在塞巴斯蒂安的身上,满足了她对于自身困境和际遇的全部想象和感受。

这是一个文艺青年在落魄时,或者北漂小演员在落魄时,最容易被打动的场景。你瞧,他也是文艺青年(我们志趣相投),他弹着自己喜欢的音乐,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我们充满热爱,执着追求),他被老板解雇(我们有才华,却没人赏识),另外,他还有点帅,尤其是在聚光灯下。在合适的场景遇到合适的人,米娅完成了自己孤独心灵的慰藉,找到了她认为真正爱的那个人。所有感情线的发展,都符合了LA LA Land的浪漫能给予文艺青年的最终幻想。电影院,天文台,路灯,踢踏舞,长桥,小酒馆,一切一切都为这两个人的浪漫之恋铺路。

但问题出现了?米娅究竟爱的是什么?

她爱的是塞巴斯蒂安,还是塞巴斯蒂安追逐梦想的样子,还是塞巴斯蒂安怀才不遇拒绝向现实低头,追逐梦想的样子?

米娅读了两年大学,放弃了,来到这里6年时间,不断的试镜,但基本没有收获。面试官对她爱答不理,同样参与试镜的女孩子个个漂亮,甚至可能也比她有更好的演技,那支撑她这么多年坚持留在这里的,只能被理解为是梦想。她遇到塞巴斯蒂安,看到了另一个自己,怀才不遇,现实不顺,同样坚持。人在困境时,往往想要借助外界的力量来支撑自己的信念,因此,塞巴斯蒂安的追逐梦想,成为了米娅对自己梦想坚持的信念来源。她遇到的所有困境,所有挫折,都可以用这个人偶来寄托和慰藉,告诉自己,梦还在,还值得追逐,还可能成功。

塞巴斯蒂安的困境和努力,而不是塞巴斯蒂安对米娅的爱,构成了米娅对塞巴斯蒂安的感情的大部分的基础(肯定不是全部,因为肯定也有男女单纯的爱恋)。

这种困境和努力,以及塞巴斯蒂安对米娅不遗余力的支持,对她所谓才华的相信,仿佛信徒对上帝祷告时,获得的神启和神迹。这种神启或神迹,这种塞巴斯蒂安对米娅的支持以及他自己自身的境遇,构成了一个安全壁垒,使得米娅在这个壁垒里可以安心的做自己,做那个单纯的,追逐梦想的自己。这种温暖的包围,安全的小屋,会让人忘记现实的困难,让人误把创作激情当做创作才华,就像米娅被塞巴斯蒂安劝说开始写剧本那样。

两人吵架时,塞巴斯蒂安对米娅说:你只不过是在我落魄时,见到我喜欢我,能够使得你自我感觉良好罢了。我不同意这句话。米娅对塞巴斯蒂安的感情,绝非自我感觉良好这么简单。她实际上是把他当做一个更坚定的自己,一个更执着的自己。这种感情,与其说是因为男生的特质而喜欢,不如说是因为更爱自己而喜欢。她热爱自己,爱着那个不断追逐梦想的自己胜过爱那个爱着自己的塞巴斯蒂安。本质上,她是因为对自己梦想的不坚定,现实不断的打击而逼迫她寻找一个精神寄托。塞巴斯蒂安适时地出现了,他的那种落魄的形象,不屈不挠的斗争,都满足了她的自我安慰。换一个场景,换一个男人,只要能满足这个条件,她还是会动情,喜欢上的。这样的感情维系,如同普通人对超级英雄的喜欢,本质上是自我的放大,而不是两个灵魂的平等交流。

塞巴斯蒂安的看似招安,实际上是想成为一个更成熟的自己,在为现实妥协的同时,更好的支持米娅的梦想。人们常说,爱情里,两个人相互扶持,相互鼓励,不是为了自己,而是心甘情愿的为了对方,那个爱的人,而成为更好的自己。塞巴斯蒂安从头到尾都在鼓励她,支持她,这种鼓励与支持是无条件的,甚至为了她暂时妥协,这是为了爱情而做出的牺牲。反观米娅,从头到尾没有对塞巴斯蒂安有同样程度的支持,而是在自己的内心中固执的构建她想要塞巴斯蒂安成为的那个追逐太阳的夸父形象,那个追逐梦想头破血流却初心不改的形象。我从米娅的感情中,看不到真正的爱。

**梦想**

米娅的梦想究竟是什么?

从她在咖啡店,看到女明星走进来的一幕开始,电影实际上已经告诉我们,米娅的梦想,并非对艺术的追逐,而是对世俗意义成功的渴望。因此,她才会因为塞巴斯蒂安的那句话而崩溃。

“如果观众不喜欢,那算什么演员?”

音乐可以独立观众而存在,因为音乐本身是面向自己的,是内省的,你得首先打动自己,让自己的灵魂愉悦,才能感染别人。因此,当米娅在live house看到那一幕,才会产生不适感,掉头走掉。

让我们仔细看看那一幕。暗场里只有塞巴斯蒂安弹钢琴,人声响起,米娅看得还是挺入戏的。突然,灯光亮起,艳舞女郎上台,人群开始热闹起来,米娅有点不适,但还能接受。中段,塞巴斯蒂安开始弹电子音乐,EDM,特别是表情和状态都挺享受,这个时候米娅开始对周围的观众产生不适感,退出人群。

让她走掉的不是塞巴斯蒂安的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而是他弹着当初在party上认为严肃音乐家不齿的电子音乐,居然还乐在其中,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精神偶像崩塌了,借用陈佩斯朱时茂的小品,“原来你个浓眉大眼的,也叛变革命了”。偶像的崩塌,让她产生自我怀疑,而塞巴斯蒂安的那句话,更是雪上加霜。

塞巴斯蒂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鼓励她,让她不要在乎观众看什么。问题是,音乐是内化的,是由内而外散发魅力的,你必须先愉悦自己才有可能愉悦观众。而表演不同,或者直截了当的说:当明星不同。没有观众喜欢你,没有人爱慕你,你自认为再好的表演也是空中楼阁,镜中水月。因此,她才会在小剧场里因为听到观众对她的评价而崩溃,放弃,逃回家里。

塞巴斯蒂安的那句话,击溃了她内心中,潜意识里真正的梦想赖以生存的全部基础,动摇了她一切行为的意义。她追逐的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而却在现实世界中渴求一个精神层面上的成功。这两者之间是撕裂的,矛盾的。

当她五年后成功了,成为了明星,走进原先自己任职的咖啡馆,同样的镜头语言告诉我们,她成为了别人眼中,嘴里的那个女明星。转头的一瞬间,她的笑容得意而满足。镜头再来到最终一场戏的酒吧里,她看到塞巴斯蒂安,满眼都是他们两个人如果一帆风顺,全世界为你们让路的蒙太奇。说实话,这段是非常恶心的。

这仿佛是一个家庭幸福又体面的中年妇女,看到小鲜肉,心中暗暗意淫:我真正爱的是那个才华横溢的追梦青年,而坐在我身旁的,给为带来幸福,体面,富足家庭的这个男人,只不过是我世俗中的老公,而非我精神世界的爱人。

这构成了这部电影最大的讽刺。米娅从来都没有真正爱过艺术,也没有真正爱过塞巴斯蒂安。她想要的,从头到尾,都是世俗意义的成功,只不过她用所谓精神层面的追求来满足自己贪婪的内心,掩盖和欺骗真正的自己。最后的蒙太奇,构成了最大的讽刺,因为,真正阻碍你获得蒙太奇里面两个人甜甜蜜蜜,全世界为你们疯狂的,是你自己。没有人阻碍你们在一起,没有人阻碍你获得成功,甚至没有第三者插足。当你功成名就之后,还要满足自己年轻时的缺憾,想要获得爱情的认可,这不是贪心贪婪是什么?路是自己选的,家庭是自己建立的,老公是自己嫁的,偏偏搂着老公还意淫着所谓轰轰烈烈的爱情,真是太贪心了。

回到当初米娅和男友吃饭,她一个小演员,费尽心思通过寻找有钱有地位的男友,试图跨入那个阶层,听着他们聊生意,聊五星级生态会所,已经暗暗告诉我们,米娅全部的心思,都只是想要成为那个阶层的一员,成为众人爱慕的明星而已。她的梦与塞巴斯蒂安的梦想相比,值得尊重,却不敢苟同。

**成功**

米娅究竟是如何成功的?

这真是一个谜题。我无法说服自己相信一个6年来不断试镜,却始终被面试官打断的追梦女孩,如何突然获得了一次非常胡闹的面试机会,从此就平步青云,扶摇直上。我只能解释为,这是在暗讽好莱坞的明星来的就是如此容易,如此随机。一个看似不靠谱的机会,就成就了一个明星。

艾玛斯通的演技绝对是非常出色的,尤其是在电影中第一次试镜时,当她被别人打断时,那种微表情的变化,极其精确到位。那问题就来了,既然演员的表面如此出色,面试官全完全无法get到,那究竟是演员表演的不够好,还是说本身面试就是很随机,甚至有潜规则的。

当米娅在小剧场演出后,在后台听到观众对她演技的反馈时,我迷惑了。电影中观众是对米娅的演技完全不认可的,这种不认可,不承认,一方面与米娅6年来不断试镜却从未有过什么真正的表演机会的事实是吻合的,但从另一方面,更加说明后来的试镜机会来的如此没有根基了。既然大家都不认可你的水平,为何会给你机会?如果从艾玛斯通的表演维度看,又更加奇怪了。既然你本身的表演如此出色,为什么大家对你的表演如此不认可?这中间产生的认知偏差,是怎么让米娅突然就成功的呢?

最后的试镜更是胡闹。电影没有剧本,参考表演者自身演绎而进行创作。米娅就讲了一个烂俗的鸡汤故事,偏偏这样就获得了成功。在这里,我只能理解为,这是导演的自我表述了。本身有才华,却不被欣赏和理解。最终还是通过一个俗烂的鸡汤故事,打动了制作人,获得了机会,取得了成功。这简直是对好莱坞的莫大讽刺啊!我并非因为才华而获得认可,仅仅是因为符合你们的套路和需要,就能获得认可,这本身难道不是对好莱坞的明星体制,IP炒作的讽刺么?

如果在小剧场里,安排台下观众对米娅表演的认可的戏,或者最后试镜的机会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交待,我是能够承认米娅是因为怀才不遇,努力奋斗,却没有放弃,最终千里马遇到伯乐,获得成功的故事的。但这些都没有,她的成功来的如此随意。一个不靠谱的试镜,一个五年后,成功便唾手可得了。那这种轻易的成功和两个人当初的感情对比起来看,更显示出,他们两个人的感情只是米娅成功道路上的点缀。在需要的时刻(成了角儿,带着丈夫来酒吧)随时可以拿出来过个瘾(最后的蒙太奇),这种感情对塞巴斯蒂安不公平,对观众来说太轻浮了。

如果这部电影,潜意识想讲述的,是一个平庸的女孩子费尽心思嫁入豪门,成为女明星,但在追梦路上遇到一个单纯的文艺男青年,产生了一段露水情缘的故事,仿佛这一切就可以讲通了。

**天文台和最后的蒙太奇**

我实在不觉得最后的蒙太奇有什么惊艳的,更多的是干扰,是一种画蛇添足,除非它就是我认为的导演的潜意识里的对米娅的讽刺。只有这一层面的蒙太奇,我才能认可它的价值和意义。

如果最后的意淫越华丽,越浪漫,越令人迷醉,也就反衬处当初的米娅对塞巴斯蒂安的感情多么虚伪,多么空洞。

如果导演并没有这么一层意思,那这段戏完全是废戏。只需要米娅到达小塞酒吧的门口,穿过酒吧看到台上的塞巴斯蒂安,四目相对,塞巴斯蒂安有点惊慌失措,酝酿许久在钢琴上弹出《繁星之城》的前四个音符,那这个故事就闭环了,圆满了,再多久会显得多余,非电影了。

另外,天文台一场戏我也不喜欢。突然升起进入星空,从简单的文本层面来说,是没问题的。繁星之城,两个人的感情升华,浪漫,唯美,世界在我身边,群星为我们而舞动。但问题是,升起的很不自然,突然出现的星空和剪影让整个段落变成了迪斯尼的卡通片,而不是好莱坞的歌舞片。电影的诗意,最好体现在细微的地方,仅仅是把普通生活拔高一点点,突出一点点,抽象一点点,千万不能多,更不能全面改换。如同《雨中曲》里,绕着街头的路灯跳舞,只是画龙点睛的一笔,让诗意在生活中,在寻常的景致里,超拔出那一点灵性即可。脱离了现实的诗意,却配合这样一个很俗套的爱情故事,会显得形式和内容之间产生了脱节。我甚至觉得,星空乱舞那段还不如两个人刚到天文台,处于画面左侧时的嬉闹更美。

**表演和技术**

表面方面,高司令不过不失,这种文艺青年的路子,对他来说毫无难度,量身定做,只是正常输出而已。艾玛斯通的表演确实值得肯定,非常出色,想到大陆她这个年龄段的那些女明星,在演技上的差距,真是天渊之别。

《繁星之城》在电影的中后段,用的太多,太频繁。主题音乐不能滥用,你得配合你的场景和想表达的意义使用。《繁星之城》里讲,所有的星星为你闪耀,实际上是一种浪漫的爱情表现,以及对爱人的无限肯定与赞美。音乐又透出一种不被认可的追梦人,互相慰藉时的带着忧伤的甜蜜的感觉。两个人感情好,来段繁星之城,两个人闹矛盾,来段繁星之城,两个人多年后相遇,又来段繁星之城。感觉有点抓着一首好听的旋律不停的使用,生怕你记不住的感觉。

歌舞表演,我只喜欢米娅在公寓里那一段。开场的舞蹈有点跳戏。在还未给我建立起任何情感坐标,世界基础时,就突然加入一段舞蹈,让我有点措手不及。米娅在公寓里的那一段,镜头的运动和场景的转移很流畅,很显功夫,展示了导演对电影技术的掌握。四个姑娘对好莱坞经典舞蹈的戏仿和致敬,配合歌曲及歌词,也能很好的表现追梦少女们的热情和魅力。米娅和塞巴斯蒂安在party后的那一段踢踏舞,不能说不好,只是两个人毕竟不是专业的舞蹈演员,踢踏舞的很多动作,同步性和细节没有表现的特别好。当然,我也不是对演员吹毛求疵,我认为他们其实表现的已经很好了。只是这种功能性的段落,一是在致敬雨中曲的时候,没有更好的通过编舞和动作给出舞蹈中蕴藏的活力,和两个人的互相挤兑的感觉;二是两个人跳舞时大多数段落分的太开,缺乏眼神之间的交汇和互相cue时产生的火花。其他的歌舞段落,说实话没什么印象了,只记得高司令的钢琴确实弹的很赞。

另外还有个问题。很多旋转镜头和快速横摇镜头,焦都没有跟上,看imax时眼睛很难受。开场舞小伙跳到厢式货车那段,后面的很多段落里,跟焦都好像有问题。

整部电影使用了太多的tricky,太多的致敬,仿佛是对好莱坞的那些人讲:你瞧,我多懂你们。对你们的历史,你们的经典,如数家珍,悉数奉上。我都这样了,你还不拍个手,叫声好?我不能分辨这是导演的本意还是导演的热爱。但事实上是,这样的安排在好莱坞人眼中看来,是很懂事很聪明的选择。好莱坞急需要造星,造神,年轻有很有技术,更关键是更懂得话语权和话术的达米安,对好莱坞这样一个奉行美国价值观和造梦原则的机构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人选了。无论是机缘巧合,还是有意所致,今年的奥斯卡,好莱坞肯定会对达米安大加赞赏,如同是朝廷对宋江招安,毕竟,谁都喜欢懂事又会做事儿的人不是。

 2 ) 我看到你们的好评如潮 有点像看到Trump当选

Musicals是很难拍的题材,想拍好,请写好强大的无可挑剔的剧本以及契合每个场景的音乐。请参考《悲惨世界》和《歌剧魅影》。

想拍好爱情,想赚取观众眼泪,请铺垫好男女之间的特殊的emotional attachment,不要搞一个平庸的故事然后让他们到最后强行点题说什么I'll always love you. 这和初中生写了一篇流水账然后在最后一个段落强行扯了两句中心思想有什么区别?就连美国郭敬明Nicholas Sparks写的《恋恋笔记本》都能让La La Land相形见绌。

Mia和Seb在家里关于该不该放弃梦想吵架的那段戏,看得我整个人尴尬癌都犯了。导演想要展现人们在现实和梦想间的无奈挣扎是吧?好啊,那做好人物心理刻画啊!做好冲突的铺垫啊!Did Seb say anything when John Legend turned on the freaking electric piano? 他摇摇头,什么都没说。好吧,我以为导演会在接下来着力刻画Seb日复一日的挣扎,咿?结果他拿着一周一千刀的薪水过得开开心心的把他所谓的传统爵士抛在脑后了呢。还有,Mia和Seb在电影开端没有任何深度的交谈,怎么就在Seb给Mia准备了惊喜的时候Mia就好像在一瞬间分清了对错开始责备Seb的梦想被狗吃了呢?

看到这,我在电影院的表情是这样的:

我觉得这段吵架的戏份有一句台词写的很好,大概是Seb对Mia说: "You just liked me when I was nobody or nothing, because it made you feel better about yourself." 这简直就是一语道破这两个人正在面临的问题。导演想让这句话戳碎真心为Seb好的Mia的心,也让观众的心随着Mia的摔门离去而绞痛起来,结果讽刺的是,因为前期铺垫不够,这句话给不了Mia任何反击的机会,倒是给了观众足够的理由相信没错她在这个阶段就是一个天天在家等着Seb的怨妇。

高司令一直都不是我的type,但他的形象真的非常适合文艺青年,他的演技也够格,好评。Emma Stone这个人又活泼又可爱怎么都讨厌不起来,但她在电影里一脸尴尬我什么都不想说了,想想有音乐剧功底的Amanda Seyfried代替她会是什么效果,自行体会去吧。

这部电影倒不是没有可圈可点的桥段:

1. John Legend对Seb说的那段关于迎合流行改变Jazz表演方式的话。"You keep holding on to the traditional Jazz. But Jazz is not about the past. It's about the future."

2. Mia成了明星之后回到她之前打工的咖啡店买咖啡,完美的呼应了影片开头的桥段。镜头一直跟着第一个女演员,只给了背影,因为不需要她的正脸,不需要一个好莱坞大牌明星客串,观众就能从咖啡店的其他服务生及客人的表情里读出来导演想要传达的信息。这是电影最妙的地方,很多时候,不用多说,甚至极简,把能删掉的东西全部删掉,留下来的就是精髓。

大家都在讨论说电影的结尾多棒多棒。我不否认这个所谓“遗憾”的处理是够及格的。但是一部电影只要及格就够了吗?这部电影,像新海诚的任何作品一样,只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剧本永远是一个电影的灵魂!灵魂!没有任何戏剧冲突平淡了一个多小时的剧本想要靠最后10分钟的强行“升华”来扭转乾坤?我告诉你,没门儿!

哎,我都不爱说,想一想你们大多数人初中时交的语文考卷作文吧,当然,我也包括在其中。有多少人敢说你们给了人物丰富的内心,敢说你给了故事足够的波折,敢说你做好了铺垫再有理有据的把剧情推向高潮?你们先想想这个问题,再来评论这个电影吧。

说真的,我看到网上对La La Land还有你的名字一边倒的好评时,仿佛看到了Trump当选的那天。

这个世界的恶意真的太深了。是电影没救了?还是爱情没救了?

2017.02.12

大家都在问到底和Trump有什么关系。我来解释一下。

大选那天大家都认为希拉里会稳赢,看到选票一个州一个州的向Trump倾倒,大家都在问这些给Trump投票的人都是哪来的。就在你身边被你忽视的,你认为理所当然不该存在的人和事就是这么存在着,敢问你对世界的态度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个世界到底有没有对错?有没有好坏?

我给不出答案。

2017.03.06

爱上这部电影的你们爱情生活一定都很幸福吧。嗯,你们幸福就好。

 3 ) 爱乐之城不是深刻的影史杰作,它是能触碰到心灵伤口的酒精棉球

虽然没有拿到最佳影片,但爱乐之城依然是本届奥斯卡的最大赢家。

仔细想想,虽然爱乐之城的呼声最高,但是没有拿到奥斯卡也不难理解。上一次拿到奥斯卡的歌舞片还是14年前的芝加哥,对比芝加哥针针见血,拳拳到肉的辛辣讽刺,爱乐之城还是太小品了一些。
更何况奥斯卡最佳电影酷爱探讨生命,尊严,少数族群,宗教,地域矛盾等深刻议题,而两个青春大好,家底殷实,身怀技艺,面目清秀的白人小儿女在梦想与爱情之间的那点抉择,也实在很难称得上分量。

我完全不觉得爱乐之城是一部伟大的电影,但个人真的很爱很爱。奥斯卡颁奖礼后就进入影史故纸堆的深刻严肃作品还少吗?但爱乐之城,我是可以反复看上几年的。




第一印象的好感来源于两位主演。

第一个把两位主演Emma Stone(石头姐)和Ryan Gosling(高司令)组成情侣档的人简直是天才(虽然这是他们第三次合作了)。



这个情侣档的搭配堪称完美。身高搭,体态搭,气质搭,甚至发色都搭。
石头姐的代表性角色基本上都是外表有点小风骚的知性美女,总会附加一个体面的背景,比如律师,差点成为律师的演员,市长女儿等。
高司令的代表角色是人格强大的文艺男青年。他演的花花公子都有一整套服务到位的泡妞流程,他演的才华横溢的钢琴家梦想是一步步拯救Jazz。总之,这个文青,他绝非俗物。
所以这两个擅长饰演知性和文艺角色的演员搭档起爱情片来,非常火花四溅,相较于上一波的爱情片巨星们,少了一份甜腻,多了一份清新。



石头姐是个神奇的演员。她拥有一双大到惊人的眼睛,和及其舒展纤细的骨架,这帮助她拥有了演员的很多个层次。当她淡妆特写的时候,她是个眼睛过大,五官有硬伤的普通少女;当她浓妆特写的时候,她的雪肤红唇中和了眼睛的比例,她看起来是个艳丽的美女;当拍到她的半身的时候,优雅的脖颈,性感的锁骨和完美的肩部线条,又让她成为一个大美女;而拍全身的时候,她伸展纤细的四肢和完美的肌肉走向,让她成为一个优雅灵动的女神。一重又一重,这种冲突感,就是演员的苗子。

所以Mia这个角色简直是为石头姐量身打造。她需要用普通青年的喜悦哀伤和支离破碎让观众共情。她也需要在必要的时候变身大美女,这样男女主角的爱情故事才更让人信服。最后,她还得成为大明星。五年后那场戏,导演拍了她从车上下来买咖啡,只拍了她的体态,仅从她的腿,背影和腰身,观众也能知道,她成名了。换了别的演员,这一系列的丰富的层次和蜕变不会如此有说服力。

我们来看,

怎么把石头姐变丑(拍成悲伤蛙)?突出她的超级大眼,用宽袍大袖遮住颈部和肩部线条。


怎么把石头姐变美?拍半身,露颈露肩穿纯色剪裁流畅的衣服。


怎么把石头姐拍成女神?低机位拍全身,穿裙摆到膝盖上边缘的短裙。





高司令也是一个气质大于美貌,骨架大于颜值的人。高司令童年时是迪斯尼童星,出身于“米老鼠俱乐部”(同时诞生了Britney Spears,Christina Aguilera 和Justin Timberlake等一群偶像),童星出身难免经历转型阵痛,尤其是20出头时的高司令相貌平平,而童年玩伴们外形靓丽早已大红大紫席卷全球。虽然光彩熠熠的童星和备受瞩目的演员新星之间隔了十几年,但出道够早的高司令红的也不晚,24岁凭借《恋恋笔记本》一鸣惊人,26岁凭借《半个威尔森》提名奥斯卡影帝,和希斯莱杰并列最年轻影帝提名者。

不知是否是这段经历的影响,他身上有一种不招人反感的自信。他成为明星的银幕魅力也来源于此。他身上糅合了不被赏识和理解的落魄感(也可以说是文艺气质吧)和自知绝非池中之物的强大人格。
他在《恋恋笔记本》和《爱乐之城》里演穷小子的时候没有看低自己的“屌丝感”,在《疯狂愚蠢爱》里演花花公子的时候也没有猥琐和油腻,反而有点孤独忧郁的气质。

另外所有爱情电影的男主角们都应该好好向高司令学学怎么演出深情。相较于无数邪魅狂狷的霸道总裁们,眯起眼睛装犀利,用充满攻击性的方式来告白,高司令演出深情的方式是微挑眉毛,表现出孩子般的童真。配合他的蓝眼睛,形成一种很专注,卸下心防的效果。






缺点是,相比较之下,高司令的表演虽然放在正常的剧情片里合格,可是在歌舞片里显得太含蓄了。歌舞片是需要夸张效果的。
要知道歌舞片里随时可能唱起歌跳起舞,如果演员塑造的氛围是正剧气场,那突然开始歌舞得有多尴尬?所以石头姐的悲伤娃表情,在花瓣飞舞的街道上奔向电影院,面试独唱等等环节,放在一个剧情片里,100%太做作了,但是在歌舞片里是绝对的加分项,撑起了整个电影的饱满氛围。
石头姐相比高司令在颁奖季的表现更优秀,也是因为《爱乐之城》总体效果上歌舞片的范er特别正,除了歌舞本身在水准之上,石头姐的演出占了一大半功劳。


不得不承认,歌舞片的黄金时代已经永远地过去了,它永远也不会复兴,但也永远不会消失。甚至每隔几年还能再遇佳作。
看过雨中曲的朋友们一定记得,当时正值电影从无声片到有声片的过渡时期,男主角唐的新电影遇到了很大的冲击,女主角琳娜提议,为什么不拍成歌舞片呢?




这就是歌舞片最初的动机,也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歌舞片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兴盛一时,到了六十年代以后又急速衰败。歌舞片代表了电影从无声世界,迈入有声世界的时候,用声音玩出的第一个特效类型。
而受限于技术和成本,当时的视觉特效几乎玩不出什么花来。到了六七十年代以后,情况就不一样了。动作片,科幻片,魔幻片,漫改英雄片,开始层出不穷,歌舞片作为一种最早类型的电影奇观,已经渐渐不具备作为电影工业中流砥柱的资格了。


从现代观众的角度来看,歌舞片当剧情片看太闹,当特效片又太没看点,它永远回不到那个黄金年代了。可是唱歌跳舞是人类最重要的两种娱乐方式,在歌舞片掉线的这些年里,音乐和舞蹈一直都是在发展的。歌舞片始终不缺最好的素材。

所以你看,
改编一下最成功的百老汇音乐剧,就有了《芝加哥》《悲惨世界》《歌剧魅影》
混个经典流行歌串烧,就有了《红磨坊》
套上乡村音乐的人物传记,就有了《与歌同行》
拍成迪斯尼动画,就有了《冰雪奇缘》
只要有戏剧感,舞台感强,情绪饱满夸张的剧本,配合好音乐,就可以有好作品,更不用说,每过几年,人们内心那个唱歌跳舞的角落痒起来,歌舞片就可以小小的回春一把。



歌舞片的长处是善于做情绪渲染,要比一般的剧情片更容易感性上打动人。
安妮海瑟薇演的芳汀的悲惨悲惨,用一首《I dream a dream》难道不胜过千言万语?
如果没有《Let it go》,Elsa的自我觉醒会这么鼓舞人心吗?
芝加哥里,Roxy一边唱着蛇蝎诱惑的《funny honey》一边让丈夫为她頂杀人罪,这样的讽刺效果剧情片能够轻松达到吗?

但歌舞片也有两大雷区。
一类是歌实在太难听(《魔法黑森林》:???)
还有一类是言之无物,为了歌舞而强行剧情。

说到这里不能不讲一讲爱乐之城的故事。爱乐之城是一个歌舞和剧情搭配合理的正确示范。
爱乐之城的故事,非常简单,但它在爱情片里也算独树一帜。

2017年,个人意识高度觉醒的年代。爱乐之城探讨的就不仅仅是爱情里的风雨波折了,它把一个过去被糊弄过去的问题拿出来探讨:“个人意识”和“情感联结”孰重孰轻?


传统的爱情片,一定是要happy ending的。男女主要么出身显赫,不愁生计(你看紫菱结婚后可工作过一天?);要么爱情与人生发展总能高度匹配,仿佛事业是爱情闯关中随机掉落的战利品;要么随便努力努力,加一段配乐快剪就登上人生巅峰了。太过童话。
如果是剧情片,十有八九是苦大仇深,高度写实,爱情身上遍身的凡尘烟火,已经不存在让人在电影院里脸红心跳的粉红泡泡。

爱乐之城画龙点睛的结尾就把两者做了结合,获得了两者加成的效果。如何能让爱情电影既不烂俗,又能讲出happy ending?先让男女主角因为不同的人生追求而分开,再在重逢的时候在女主的脑海中把两人的爱情故事重剪,所有的不愉快和纷争,全都修复,所有的快乐和和睦,全部加倍。

这种时空胶囊式的超现实拍法一点也不新奇。很容易就可以回忆出很多,《末代皇帝》里日暮西山的溥仪在龙椅座位里找到了当年的蛐蛐盒子,打开盒子,一只活蛐蛐爬了出来,好像几十年的改天换地不曾发生。《泰坦尼克号》结尾时露丝在梦中重回床仓大厅,所有乘客全都活了过来,满脸喜悦地祝福她和依然少年面目的杰克……

但爱乐之城无疑是耳目一新的,因为它是歌舞片,它可以把这一幕表现的极尽夸张,而且越夸张越美好,我们的心越痛,因为我们这一刻潜进了Mia的心里,最后的十分钟里所有的恢弘,欢乐,深情,温馨都是假的,是我们此生回望,可忆而不可追的美好。
一句简简单单的以乐景衬哀情,借着歌舞片的抒情优势,被发挥到了极限。

电影结束后,有人议论为什么他们不能努力顾全梦想和爱情呢?因为梦想对专注的要求如此之高,而爱情对陪伴的要求如此之高,两者几乎天生相斥。
那么,若难以两全,你选择什么?

我相信,很多人选择了梦想。爱情是甜蜜的糖,梦想是果腹的面包。若是没有糖,我们的生活只会暂时地果然无趣,而如果没有面包,我们可能一天也活不下去。


可这不代表放弃了爱情的我们是无心肝的渣男浪女,曾经做出过,或者隐隐担心作出这些选择的我们,心里也有深深的内疚和自责。


为什么电影院里许许多多的观众会在色彩明亮,音乐欢快的结尾里痛苦流涕?
我想龙应台在《四郎探母》里说透了,

“文化,或者说,艺术,做了什么呢?它使孤独的个人为自己说不出的痛苦找到了名字和定义。
艺术像一块蘸了药水的纱布,轻轻擦拭他灵魂深处从未愈合的伤口。
艺术使孤立的个人,打开深锁自己的门,走出去,找到同类。他发现,他的经验不是孤立的,而是共同的集体的经验,他的痛苦和喜悦,是一种可以与人分享的痛苦和喜悦。孤立的个人因而产生归属感。”

那是一种共情在联结。我们终于在银幕上读到了导演为年轻人在爱情与梦想的选择中,吟唱出的悲天悯人。那一刻,在尘世中颠沛流离,梦想与爱人,终难两全的我们,感受到了理解的带来的感动和温情。

就像蝴蝶飞不过沧海,又有谁忍心责怪。谢谢你,爱乐之城。

————————————————————————————————————
本文首发于我的公众号肖恩恩恩恩肖的瓜子社(Sean_lalala) 欢迎关注。

 4 ) 吃不进的少女春药

对不住大家,这部能在豆瓣能刷到9.1分的《La La Land》,我就是要唱唱反调。国内的朋友也别急,3月就会上映了。这里还有个海量剧透预警,如果你仍然期待花两个小时做一场梦,这篇也先别看了。

去看的原因很简单,身边的少女朋友强行喂我吃了一颗安利:此片关于梦想,关于错过,最重要的是,画面美到无药可救。最后,我还体验了传说中的『男默女泪』,因为少女语重心长的致命一击:『真的好感人,我都看哭了呢......』

然而我坐在影院里,硬生生也没挤出一滴眼泪。

当然,电影有很多用『你厉害啪啪啪』来追捧的点,一开始的长镜头就值得让人倒吸一口冷气,从音乐到歌舞到摄影都可以给五星好评,最后一段蒙太奇相信也是赚足泪水。金球奖也是集齐七枚召唤神龙了。

不过就凭人设硬伤这一点,就让我一直很出戏。

说的就是石头姐你啊喂!

简单说下这对cp。石头姐扮演的女主Mia,设定是一个兜里揣着女明星梦实际却在洛杉矶屡试屡败的loser,6年来事业毫无起色,平时在咖啡店主职发梦,兼职打工,爱好宅。而高司令这位男主Seb,是略显清高的爵士发烧友,无奈生不逢时,要么是在餐厅可有可无地伴唱,要么是在派对唱小曲儿助兴,总之靠走穴混场营生。都挺惨的。

两人好上之前,一共三次眉来眼去。

第一次,在颇有山鸡特色的世纪大堵车中,开小差路怒症女司机向超车男司机比中指。

第二次,在圣诞夜忘带钥匙无法回家的马大哈女主,一只孤魂野鬼飘到男主伴奏的餐厅,刚想表达对男主才华的艳羡之情,却因失业男主心情不佳被浇冷水。

第三次,女主发现男主是派对助兴乐队主唱,故意点唱大俗辣歌曲。后来不知怎么的,派对结束,插着队找着车两个人就跳起了踢踏舞......

这,这就好上了......

蛤?

不过毕竟是两个颜好的落魄人,不管人家有没有溜进闭馆的科技馆星空下飞起,在一起也是名正言顺。

童话故事里的爱和梦想都是有敌人的,按照编剧的套路,就是要开虐了。那么问题马上就来了!

石头姐和高司令在一起之前有这么个现任,而石头姐摇着『我要去追寻我的爱情了!』的大旗,竟然吃着饭就甩脸走人了,留下现任和现任的朋友们一脸懵逼。看到这里,我就想,导演觉得观众是会被主角光环闪瞎双眼的,并且人设离崩也不远了。

当梦想不能变现,高司令的旧时好友John Legend向他抛出了橄榄枝,『00后不买帐有毛用,爵士就是被你们这种老古板害死的!』。高司令欲拒还迎,领着可观的薪水,撸着键盘和乐队巡演去了。

此处插播一场高潮戏。男主回来给女主过生日,女主开作,你老出差我俩咋整?你真的喜欢那种音乐?接着步步紧逼,你的音乐梦想似森莫!男主一句话拆穿,『你当初和我在一起就是为了让自己感觉好』,当真是说得一点也没错。女主甩着怨妇脸就走,饭焦了,留下哔哔哔直响的警报器。

与此同时,女主心里打着靠原创话剧一炮而红的小算盘,吭哧吭哧埋头苦写。还有一个小细节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曾经的好闺蜜跑来和女主说『求带飞』的时候,女主不经心地回复,『可这是我一个人的独白话剧耶!』,我当下就翻了个白眼。

首演当天,出差的男主没出现,台下观众寥寥,租的剧院也没回本。多少人日复一日地经营着自己的梦想,而女主只演了一次,就带着碎一地的玻璃心哭着闹着回娘家去了。

所谓梦想,她不配。

要不是男主开着老爷车找去女主老家,在住宅区乱按喇叭只为叫醒一个有手机的女人,轮得到女主去试镜讲自己姑姑的巴黎奇遇记?

另外,男主当初去巡演,女主拼命打着梦想的幌子捆绑,而女主试镜时听说要去巴黎排3个月拍4个月,却头也不回地表示『我愿意』。

后来的事,大家也知道了。

五年后,男主真的完成了开一个爵士酒吧的梦想,座无虚席我眼中却只有你。

女主成为了家庭事业双收的闪亮明星,她挽着体面的丈夫坐在bar里,却脑补了和前任的结局。于男主的梦想,她贡献的,不过一个logo和当年一瓢冷水而已。

这并不是什么『要梦想还是要爱情』的人生命题,在最后一段蒙太奇里,闪耀的只是噼啪作响得荷尔蒙。

他们要的从来都是梦想,尤其对女主来说,可能和谁走入婚姻都一样。那也说不上什么错过了,只不过在那个时间那个地点,我遇到过那个你。

 5 ) 幸好,你们分手了

据说看《爱乐之城》一定会痛哭流涕,我提前准备了两包柔软亲肤型纸巾,可惜还没找到机会用上,电影就结束了。

这让我怀疑我是不是进入到了一个麻木又冷漠的人生阶段,面对原本可以“圆满”的结局,我竟然没有以泪洗面,竟然没有感到什么遗憾,我只想起立鼓掌并送上最真挚的祝福:幸好,你们曾放开了彼此的手。

剧情很简单:

两个生活在洛杉矶的文艺青年,相遇了,相恋了,最后却因为都要追求自己的人生梦想分手了。五年后偶遇,他们都成为了当初想要成为的样子,最终以相视一笑泯恩仇结束了这段意外邂逅。

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如果把洛杉矶改成北京,人物原型就是这样的:

一个小剧场跑龙套的女演员和一个十八线地下音乐人相遇了,他们啃着煎饼果子,在某live house贿赂了检票人员入场,并省下一周的饭钱买了一瓶绿棒共饮,在愤怒的摇滚乐BGM下,他们眼中闪烁着泪花互相鼓励,“你一定能行的”,“你也是”。

故事的结局会是一样的:跑龙套的也有春天,她最终成为一线小花女艺人,十八线音乐人也不再忧伤,他在鼓楼开了一家酒馆,虽然小众却经常人满为患。

他们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但还是在相遇的那一刻不可控制的在颅内剧场里上演了一出人生AB剧,若是当初没有分开,他们现在已经一起走上了人生巅峰。


就是这一幕,唤起了多少人内心的渴望,让多少人达到了情绪高潮,他们想起了那个曾经放弃的人,那段曾经错过的感情,拍着大腿恍然大悟:我得到的都是侥幸,我失去的都是人生啊。

你可千万别把这一刻当真。

你怀念的,你感到惋惜的不过是一场关系没有走到尽头,至于那是不是真的爱情,另当别论。

电影跟回忆一样,总是会美化我们的经历。多年后,你会忘记过去一起遭遇的贫穷,患难时对彼此的嫌恶,忘记曾为鸡毛蒜皮争吵,忘记冷落和失望,就算记得,这些不快的经历也会像加上一层柔光镜,顺眼了不少。

唯有那些美好会被放大,它们在你心里变得越来越特别,不同寻常到似乎眼前的一切都比不上。

这是陋习,也是共性,我们总是对失去的、错过的东西另眼相看,仿佛只有不再属于自己的东西才是最好。

却忘记了,你当初有过无比坚定的要放弃的理由,你曾信誓旦旦认定自己不会后悔。

在那时那刻你比较过,你衡量过,你取舍过,就别怪命运弄人,这一切都是你自己的选择。

所以,那段蒙太奇的假设不过是镜花水月,是永不可能发生的幻象,你可曾想过,如果电影中的一对爱侣没有分道扬镳,是否还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是否能在实现梦想后依然相看两不厌?

人造的另一完美结局肯定魅力无边,就因为它脱离了逼仄的真实,完美的跟假的似的。

所以,何必伤怀?你追逐的、你想要的,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做出了抉择。

既然选择了梦想,就应该付出代价。

其实,提到人生目标、理想、梦想等类似的词,我总觉得这些概念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荒唐。

我们从小到大被培养出的“理想观”、“梦想观”似乎都是只关乎于自己,且大多只聚焦职业、事业、工作,要成为科学家、舞蹈演员、要环游世界、要拍一部伟大的电影、要登上月球…...

这些梦想很好,只是太单薄了,它们只照射人生的一面,却跟家庭、爱情、生活方式这些维度没有丝毫关系。

大多数人的梦想都是狭窄的,我很少听过谁的梦想覆盖到未来的爱情或是家庭生活。

我们没有在梦想中给爱情留下一席之地,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梦想总是跟爱情互斥,为什么在两难境地当中,更多的人选择放弃了爱情,去实现梦想。

因为在我们的语言文化环境中,梦想这个词本身就比爱情高级。

时代不一样了,舍弃爱情投奔理想的也不只是男性。

亦舒写过一个故事叫《迷藏》,同样面对爱情和事业的抉择时,女主角王维元的妈妈问她:“像你这样进退两难的年轻女子可多?”维元答:“满街都是,车载斗量。”

不是只有电影里和小说里的人儿才会接受现实的考验,平凡如草芥的你我他,都可能有一天面对如此尴尬,左转是爱情,右转是梦想,你就站在岔路口,内心如煮。

我倒不觉得一定要为理想放弃爱情,毕竟理想常在,爱情却如鬼魅。

这或许也是影片中的二位没有修成正果的一种可能,他们之间确有深厚感情,但那未必是爱情。他们相互吸引,相互倾慕,但与其说爱上对方,不如说更爱自己。

米娅就是女版的小塞,小塞就是男版的米娅,他们都是怀着一腔热血,他们都贫困潦倒,他们都热爱艺术,他们都怀才不遇,他们都活在自己的世界中。

这也正是片名LA LA LAND的一种释义: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正因为境遇如此相似,他们才会有那么多相通的感受,有那么多相似的看法,有一样的偏执和神经质。

他们爱上对方,其实更像是顾影自怜,他们为对方着迷,其实更像是肯定自己。生活已是如此的艰难,有一个人跟自己并肩作战,总是好的。

王小波曾在给李银河的诗里写:我的勇气和你的勇气加起来,对付这个世界总够了吧?

就是这种想要用叠加的勇气和坚韧共同抵抗人生艰难的愿望,支撑着他们携手并肩,可一旦光景好了起来,他们终于在旁人眼光和俗世里得到肯定,LA LA LAND便成了乌托邦,所谓的爱情便成了鸡肋。

于是,米娅和小塞终于现实了起来,你演你的戏,我弹我的琴,就此告别过去一名不文的自己,连同那段患难感情。

或许,我们的生命中都会出现这样的一个人,他只是来陪你走一段,只是跟你共赴人生的某个阶段,而一旦结束了那个特定的状态,他的任务完成了,他送你到下一个渡口,最后的告别就是看着你离开。

当米娅和小塞再相逢,谁也不必为他们遗憾。在收获梦想果实之后,在你变得更自信更成熟之后,你找到的归宿才更接近于真实生活中的爱情——不是为了找到自我,也不是为了互相慰藉,只是为了找到纯粹的爱,白头偕老。

你看,不是所有的错过和分离都是一种遗憾,因为有时恰恰是错过和分离,才让你实现了你的梦想,让他成为了他想成为的那个人。

 6 ) 让我生气的一部电影。

如果你是一名不相信爱情的单身狗, 恭喜你,此片绝对是你的励志片。 而我恰恰是个有精神洁癖的浪漫主义者,所以抨击这个电影是必然的结果。 我讨厌LA LA LAND最重要的原因,是它传递的那种价值观。成功(野心)比爱更重要。 你想想导演对他所谓梦想的设定: 演电影,成名,嫁给有钱人,有钱。 开爵士酒吧,终于赚钱了,全是人,有钱。 所以整个电影对梦想的定义就是,有钱了。 呵呵。 仔细说来这个爆裂鼓手的导演真的不适合拍爱情片啊, 简直是爱情片的灾难。 他的爆裂鼓手里电影刚开始十分钟男主就因为进了乐队要专心打鼓和女友分分钟说分手。 爱情在这个导演眼里就跟卖菜一样。 现在真的来正儿八经迫害爱情电影了。这种爱情观导向真的要教坏小朋友。 虽然说LOVE这个词已经被陈词滥调说了无数遍,几乎被用坏了, 现在宣扬爱,谁就被骂成撒鸡汤。 你看看这个片有多火就该知道当今世界的主流价值观早就把成功和个人主义奉为第一位了。 人们不相信宗教,不相信爱情,只相信自我成功的实现。 在此我不附上任何评价,也不知道这是时代的进步还是悲哀。 再说爱情, 这个世界的浪漫是如此廉价了吗。 是灯红酒绿, 是一曲对唱, 是瞬间同居, 是无法退让妥协磨合就散。 是多年以后的一声叹息? 别用自己那点野心和自私说成生活本就如此。 不够爱,就滚好吗。也不要多年以后留下廉价的眼泪。 爱情是很多妥协,很多牺牲,很多痛苦,很多付出。 不是简单的,“OK,你只管自己的事情,那我们分手吧”。 "OK,我要去巴黎了。异地咋办?看着办呗。” 如果只是简单的小言情下也无可厚非,只是请不要在结局把立意抬的这么高好吗。 因为,明明就啥都不是。 不经过点歇斯底里,分分合合,不聚不散,根本就不配说是深爱过。 请问男女主究竟为他们的感情做出什么牺牲和付出了?如果男主是为了女主过的更好,暂时放弃他的爵士梦,还情有可原的话,那女主究竟干什么了?除了作,无止境的作!再者,男主暂时放弃爵士追求流行乐说到底也SERVE他自己的INTEREST。 当镜头转到女主一身名牌成为明星趾高气扬去买咖啡的时候,当镜头转到她嫁了富豪住进豪宅时,我真的觉得自己走错了影院。不好意思,这样的三观我无法接受。这样的成功我也不能苟同。 OKAY,如果真的你是为了梦想不择手段,就请你做婊子做到底。不要在走入当年旧情人开的酒吧时,感叹万分,赚观众眼泪。情圣也让你做了,梦想也让你追了,你是有多完美? 仔细想想女主真是很可怕的人,见不得男主成功,用他的梦想道德绑架他让他不爽。只是因为自己一事无成游手好闲。自己却因为一场话剧失败和别人的闲言碎语就彻底放弃回老家不见人。这样的态度也可以最后成功?这样的成功也来的太方便了吧。结果真的轮到她自己的机会来了,却没有为这段感情争取过半点。 所以这个电影。 梦想也没交代清楚,爱情也没交代清楚。 他们怎么就相爱了?是因为真心心心相惜,还是电影中指出的落魄时相互取暖而已? 他们怎么就分手了?是因为坚持不了3个月的异地恋?还是女主越来越红地位悬殊了? 女主对演员梦想的追逐,究竟是因为喜欢演戏,还是只是想做大明星,嫁给富豪? 男主对爵士梦想的追逐到底在哪里。他为什么会放弃流行音乐,是因为赚够了钱?之前那段对爵士几乎放弃的说辞去哪了?导演对于流行音乐的嘲讽和贬低也很disrepectful,好像音乐就有贵贱之分一样。想当初爵士也称霸过整个音乐市场好吗,也就是说,它就是当时的“流行音乐”啊。 太多未解之谜。 不是用春夏秋冬的流水账能说明的。也不是用一句5年后能敷衍的! 唯一一段赚足观众热泪的现实和梦想的对比,拜托那是照抄“与莎莫的五百天”玩剩下的好吗? 抄袭,赤裸裸的抄袭啊。。。。。救命。 故事可不能这么讲啊,大哥。 我是付钱来看电影的,不是付钱来听音乐剧的。 不好意思,这样三观不正,逻辑混乱的电影不能忍。 真不能忍。 就算有LA华丽的外衣也抵挡不住内里那股铜臭气。 不过如果歌舞片是看个开心就好,那么我承认我是太认真了。呵呵哒。 P.S.,关于评论的一些补充: 后记1.有网友认为我玛丽苏。男女主不在一起我就不开心了。 说实话,我强调很多遍,要黑就一身黑,像爆裂鼓手。 要丧就丧到底,就像蓝色情人节, 要纯爱就纯爱到死,就像恋恋笔记本。 不要既唱歌,又跳舞,既纯爱,又现实,既要钱,又舍不得爱。 弄出一付我是逼不得已,我是身不由己,是社会逼的,是现实逼的,是好莱坞逼的。 我只能用一个词形容。hypocrite. 当然这也是很多美国人的价值观, 看上去很美,就好。 i will always love you,然后就分手再也不见。 这样的I love you简直是一种诅咒。 后记2.有评论问我多大。 请问我多大和这个观点有关系吗? 好像这年头相信爱情的人都很幼稚一样。 好像轻易放手就是一种更高尚更成熟的做法一样。 好像有爱情洁癖的人都他妈是活在自己世界里的处女一样。 更有甚者直接人身攻击我不经世事在这里哗众取宠。 我想说,哗众取宠的是这部电影。 打着梦想的旗号,披着爱情的羊皮,说着一个既不是爱情也不是梦想的故事。 关于年龄的问题。答案是, 我不小了。 但仍然相信因为够爱所以仍然可以在一起的事情。 相信相遇6个月因为够爱就闪婚然后美好的在一起不分离的爱情。 也相信经历了3年异地因为够爱还是结婚生子在一起的爱情。 唯一,一点执拗和偏执,就是不能容忍, 这样轻易说分手的感情,叫做深爱。 如果这都算爱情, 如果分手遗憾更成全了你心目中的永恒, 那么那些相濡以沫一辈子不离不弃的感情变成了什么。 回到原话, 就算我80岁了,我还是坚持我的观点。 真的爱就是不离不弃。 其他, 都他妈是佯装爱情的骗子。 骨子都是爱自己。 不是爱对方, 也不是爱爱情本身。 现实世界是很残酷,如果长大和成熟意味着妥协对爱的标准。 认为只要曾经拥有都算爱情的话。 那这辈子要留多少不值得的眼泪。 真的爱,不会走。 反之,亦然。 套用我最好朋友COCO的一句话, 爱情,至上, 怎么了? 后记3. 说来很悲凉。 我的原则就是。做人。做梦。做爱。都要做到极致。 一定要争取。 我最喜欢的电影《伊丽莎白小镇》里说, those who risk, win. 要梦想,就不择手段去追啊。 喜欢的人,梦里梦到就去见啊。 爱的人,怎么能轻易放弃。 爱都能轻易放弃了,你的人生成什么了。(这句话是高晓松说的。。) 如果什么努力都做了。 我认。 都是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下去。 不要回头。不要哭。不要像电影里一样,想what if。 用力爱,努力活,去撕啊! 奥斯汀有一睹涂鸦墙, 上面写着:love is the only magic。 相信爱情,就是相信人性。 我愿意相信。 后记4. 时隔半年再回头来看, 没有之前那么执着了。 对于感情,我很认真。我很忠实。我们也都努力过了。那就够了。 人生有什么大不了。 一定要呆在对方身边,为此放弃一切的感情也是可悲的。 要先爱自己,实现自我,才有能力感染别人,给你爱的人快乐。 真爱的确是一辈子的不离不弃。是有人要牺牲要妥协要承担要付出的。不是平白无故。 但对某些人来说,厮守在爱的人身边,放弃自己的梦想不顾,是不会真正快乐的。 逼迫对方放弃自己的梦想,厮守在你的身边,对方也不会快乐。 真正快乐的,是你情我愿。 是拉着彼此的手,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更大的可能。 不是一句”来我家吧“, 而是,“我跟你走”。 不过,如果你有幸,遇见那个和你红尘作伴潇潇洒洒,喝酒谈天看星星大海的人, 已经是很幸福的事。 只是,不要赖社会,赖现实,赖缘分拆散了你们。是你们自己,拆散了自己。 没有拆散真爱的现实,只有不够爱的感情罢了。 别人都做到了。就别骗自己了。

 短评

年度十佳!最后在情字上找到了一个引人共鸣的点,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追逐梦想的旅程,在某个时间点上,一个人遇到一个人,他们一起成长,相互鼓励,有美好,有痛苦,有成长,有遗憾,这就是人生。导演非常成熟老道,不仅有野心,也有足够的才华,歌舞元素几乎就是整个歌舞片的发展史,适合迷影爱好者。

10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看這部片會想起的那個人,一定是忘不了的

11分钟前
  • Noe
  • 力荐

感情戏想到的是《阿黛尔的生活》,更猛的是那段“回忆杀”,直接串到《泰坦尼克号》片尾重逢,《艺术家》式对经典的致敬天衣无缝。用音乐和歌舞串起所有往事,假如…或许…可能…梦想与现实冲突的拉城,却让心灵相契的人拥有最美的回忆。2016年度最佳!

14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十年前一部恋恋笔记本,十年后一部爱乐之城。说的都是错失的梦想和爱情,演的都是浪漫的不着调男文青和性格张扬又复古风格的美国小妞。今夜愿你们都与爱人共舞,永浴浩瀚星河。

17分钟前
  • 枫小莫
  • 力荐

我们那些曾经错过的美好人生啊……

18分钟前
  • 张小北
  • 力荐

各自梦想实现之时,发现梦想似乎不那么重要了。假如可以重来,我会在第一次见面时吻你,推掉工作来看你的第一次表演,随你搬到巴黎去,巴黎也有好的爵士乐,在把孩子丢给保姆的夜晚,开车带你去吃饭,然后一起走进酒吧,听别人弹奏我曾经做梦都想弹奏的曲子。可惜,现实中没有如果,但电影和想象里有!

21分钟前
  • L'automne
  • 力荐

这部电影有多好呢?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二十年后的一个傍晚,你开着车(或者车载着你)在回家的路上,突然扬声器里开始放起这首电影里的旋律,听到第一个音符的一瞬间,所有的情绪全都涌上来,就好像二十年前的那个夜晚你第一次听到它们的时候那样。

23分钟前
  • C.W
  • 力荐

本年度最被高估的片子就是La La Land了 一个八五后导演的野心之作 可惜阅历不足 剧本各种尴尬俗套 各种故作姿态 浪费了两个优秀演员的表演

27分钟前
  • paul屋
  • 还行

我们在穷困潦倒时爱得一塌糊涂,却无法在各自功成名就时手拉手出门散步。

30分钟前
  • Safina_
  • 力荐

最后两人一吻上,眼泪就完全止不住,最后一直是痛哭。那段蒙太奇展示的就是电影的魔力啊!生活给不了的,电影可以给你,是那么浪漫、那么神奇的情感再现,最佳的电影造梦时刻。而至于理想、爱情、迷影、歌舞片、怀旧等等其他元素和小技巧反而可以放在之后了。最感慨的仍是电影的魅力,做一场电影梦吧!

34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力荐

验证了语文老师的话:只要开头结尾精彩,中间无所谓。

38分钟前
  • 寇国威
  • 还行

最动人的永远是梦想和爱情。但我们没有在一起,这就是现实。

42分钟前
  • 眠去
  • 推荐

今年最浪漫唯美的爱情电影,很多段落让人有重温“雨中曲”的感觉。是爱乐之城,也是星光之城,还是梦想和现实缘起缘灭的地方。事实证明有个好的结尾多么重要,它让原本平淡无奇的叙事一步登天!多一星给石头,明年奥斯卡影后坚决站定你~

47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分开以后,生活中我们未必会再相遇了,但在记忆里,我们都还很年轻,我们坐拥无限可能,敢说爱,敢说永远。其实啊,有过,才是永远。谢谢你啊,把我变成了更好的人。祝我们各自幸福。

52分钟前
  • 宋小君
  • 力荐

同比《纽约,纽约》类比《艺术家》,返璞归真用音乐、歌舞片形式讲述一个通俗化爱情故事,主要技法登峰造极。串联影史不同音乐、歌舞类型分支(米高梅、金姐弗雷德、大爵士、雅克德米及当代乐队片、演唱会电影)在不同段落相映成趣,既是传承又带出类型演变,复古又革新,且能升华爱情主题,内外兼修。

55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力荐

前一个半小时都在出戏 从5 years later之后才有点感觉 觉得想找布达佩斯大饭店的画风失败 想找伍迪艾伦的文艺失败 想找宝莱坞电影一言不合就歌舞失败 唯独成功是最后的平行世界桥段 算是能赚观众一点同理心

58分钟前
  • Mo
  • 还行

预告片里说得没错,已经没有人在拍这样的电影了。即使不是年代戏,手法和色彩运用也极具年代感。满足了外人对这座城的一切幻想,又为身在洛杉矶的人拍出了这座城会让你遍体鳞伤的事实。他是真的很爱洛杉矶。 在洛杉矶看La La Land真的是太奇妙的体验。很特殊的感情。

1小时前
  • 白日美人_S
  • 力荐

不过是一个很俗套的故事。复古还真的一点都没看出来,把洛杉矶拍得像instagram旅游号,高司令从头到尾一副刚睡醒的样子,和那些经典音乐剧电影比起来缺少太多质感。现在连卖给少女的春药都是那么的廉价。

1小时前
  • 奇奇弟弟
  • 还行

你可以无限接近电影,当演员,写剧本,挨着英格丽·褒曼的照片睡觉,在《卡萨布兰卡》的阳台外上班,但生活永远不会成为电影。梦醒时分你看着与你共浴亦真亦幻的泡影中人,转头,微笑,离开,这或许是人生最像电影的一刻。

1小时前
  • 哪吒男
  • 推荐

二刷。又悲傷又溫暖,藝術互相影響生命。最後一幕用一場夢、一場電影彌補愛情的遺憾尤為動人,二人因對藝術的喜好相識相知,互相影響、鼓勵、成就彼此的夢想,感情雖沒有開花結果,卻在各自生命留下不可抹滅之印記。哭著離場。

1小时前
  • 五色全味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