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贫穷

第08集

主演:Abu,Badr,Umm,Badr,Raouf,Dabbas

类型:电影地区:丹麦 / 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2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为什么贫穷 剧照 NO.1为什么贫穷 剧照 NO.2为什么贫穷 剧照 NO.3为什么贫穷 剧照 NO.4为什么贫穷 剧照 NO.5为什么贫穷 剧照 NO.6为什么贫穷 剧照 NO.13为什么贫穷 剧照 NO.14为什么贫穷 剧照 NO.15为什么贫穷 剧照 NO.16为什么贫穷 剧照 NO.17为什么贫穷 剧照 NO.18为什么贫穷 剧照 NO.19为什么贫穷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为什么贫穷观后感

【不可逆转的趋势】(1)工人替代农民(2)机器替代重复性劳动(3)程序替代机械性思维(4)人工智能。【如何应对】(1)创新性思考(2)程序化运作:建立规则+自动执行(3)信息化数据:收集+分析+使用

---------《为什么贫穷1:贫穷历史》

1、贫穷一直存在。

2、资本比人力的流动性更强。

3、未来?也许不会存在绝对贫穷,但相对贫穷给人的主观感受也许更加强烈。

---------《为什么贫穷2:贫穷历史》观后感

没找到片源

---------《为什么贫穷3:公园大道》观后感

1、民主决策下,政策是否会越来越偏向富人吗?大概率,但应该不会太过分

2、富人=坏人?逻辑错误,就好像财富只是工具,没有善恶之分

---------《为什么贫穷4:耕者无其地》观后感

1、如何决定是否投资政局不稳定地区?来源可靠的信心+暴利

2、农民失去土地就失去一切?逻辑错误,土地并不是必须的,大部分人必然离开土地

3、土地属于农民还是国家?确权很重要,但不用绝对公平,关键是有利于发展的交易规则

4、如何面对只想要土地的农民?通过实在的好处促进他们的思考,或者溢价置换土地

5、制度重要吗?没有好的制度,蛋糕只能被“低效”地抢夺

---------《为什么贫穷5:摇滚拯救贫穷》观后感

1、富国免除穷国的债务是否合理?合理,富国同样受益,但最好不是以侵犯少数人利益为代价

2、是否应该援助行为不检的人(非洲艾滋病患者)?应该,本质是降低全社会风险,此外,何为行为不检很难定义

3、单纯的援助能否解决贫穷?不能,政治结构是根本

4、关注身边还是关注最坏情况?我觉得关注身边更好,因为了解所以高效

知识备注:

1、DATA:免除债务、援助艾滋、平等交易、非洲,目前改名为“ONE”

---------《为什么贫穷6:Stealing Africa / 生财有“盗” 》观后感

1、瑞典小镇居民反对用税收支援非洲合理吗?合理且合情,支援至少应该基于大多数人的自愿

2、尚比亚的困境是因为跨国公司?根源在于自身不具备利用自然资源的实力,但前景还是乐观的

---------《为什么贫穷7:Solar Mamas / 太阳能妈妈》观后感

1、印度的甘地国际机场非常现代化

2、没看完,从技术推广的角度看,赤脚学院的做法有待检验,也许更重要的是解放思想

---------《为什么贫穷8:教育》观后感

1、技能、知识和能力应该是层层递进的,文凭只是对过去的一种证明形式,关键还是人本身;

2、以上三者均能提升个人创造价值的能力,但都有自己的边界;

3、突破边界(运用资源的能力发生质变)可能需要短期的运气或长期的坚持,不必须但值得努力。

 2 ) 自主学习能力的欠缺是因学致贫的重要原因

晚上自己静静的看了《为什么贫穷》第8集,《出路,what does education bring you》,心里很心酸,为的是那些农村的父母、爷爷奶奶们,有我父母的影子。

大规模民办高等教育带来的严重的学生毕业就业难和因学返贫问题,很多人认为是民办教育的商业化没有提供与价格相符的教育产品,主要是教育机构的问题。

但是问题的另一面是学生们缺少自主学习能力。视频里万超因Excel技能不足而未过考核期。if me,我会专门用一周时间专心学习Excel技能,然后一周后再去找这家公司,展示自己的潜力。现在互联网中有无数的学习资源、公开课、维基百科等资源,大学文凭不再是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关键要件。多看看这座宝藏吧。

视频里王盼多次说自己不知道自己想干些什么,而依赖于父母的判断。但是她终日劳累的父母又知道些什么呢?看着她的母亲用一只残缺的手臂来做支撑,看着她的奶奶颤颤巍巍地拿出一些钱做学费,很心痛。

孩子们,醒醒吧,不要只埋怨学校环境,师资差等,多开眼看世界、看网络,培养自身自主学习能力。

对于我们这些幸运从农村出来的幸运儿,或许我们该感恩于自己的拥有,并来做一些事情吧。TED2013年大会的“云学校”项目即是一个很好的创意,从小培养孩子们相互写作利用互联网资源自我学习的能力。

少些冷漠和旁观,多做一些事情,即使一点点,与诸君共勉。

 3 ) 《为什么贫困》小结

1、【动画片贫困史】从古至今,贫穷与富裕都是对立存在的,世界上没有共同富裕,人人皆富,永远都不会实现,只有贫穷的存在,才会创造富裕。从全球历史来看,富裕一直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在拥有权力、资源的极少数人手中,不论古今、不论哪个国家、不论亚欧非。从全球各国现状来看,不论国家和个人,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中产阶级向上的通道变窄、甚至消失,而中产阶级也在下流社会流动。

在新中国的发展中,中国似乎走了正确的道路,在毛主席的领导下,虽然大跃进运动是造成几年饥荒大的主要原因,但与同期的非洲各国家相比,如果像他们一样采取了接受世界银行、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人道主义”援助,或许国家的现在也陷入了赤贫吧。这与中国人骨子里的自尊自强息息相关吧。纵观历史,除却屈辱的近代史,中国与同时期的各国相比,经济、文化、思想都处在一个较为繁荣的水平。而15世纪的欧洲在同时期却处于世界落后水平,如果欧洲各国未采取殖民政策,世界的格局也不是这样的吧。但没有如果,欧洲的地貌、各个分裂却无自然屏障国界的不同语言文化的国家,造就了他们善战、掠夺的文化。

孔夫子很久便教导人们“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不知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否会丢失,不知国家领导人是否丢弃人民。

2、【人之初,性本穷】生而贫困。出身似乎成为决定人一生的决定因素,出生在非洲的大多数孩子注定与饥饿做斗争,出生在美国的孩子大多长寿,出生在……美国作为超级大国、富裕的发达国家,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饥饿、无家可归的妇孺老幼比比皆是,他们有资金实力去启动伊拉克战争,却没有资金精力去拯救社会底层,这个国家有点可笑。

3、【有钱有庇护】富而有道。一条河隔出了两个世界,河的一侧是纽约曼哈顿最繁华的华尔街,河的另一侧却是最贫穷街区、失业率奇高、治安混乱。华尔街不仅撼动美国经济,而且撼动全球经济;华尔街、美国最富有的人通过政治操控美国经济,甚至影响社会走向,是否也引起了世界政局、经济体系的震荡。

社会底层的基本保障也在被“上流社会” 财富拥有者通过操控政府,利用各项政策削减,看似人民受益的政策中获益最多的永远是上流社会的极少数人。

4、【耕者无其田】2008年粮食危机后,新西兰、韩国、中国等各国分别在非洲获取耕种用地,作为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被各国垂涎。而很多非洲农民失去了自己赖以生活的土地,这与政府政策、不体民等国情相关。

5、【摇滚拯救世界】两个音乐人,用摇滚、名人影响力撼动西方强国对非洲的剥削,实现非洲的债务全免,使得非洲发展得到一点喘息。非洲的发展是非洲各国、非洲人民、债权国、世界组织各方努力的结果,当然,鲍勃和波诺也有一定推动作用。

名人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有着不亚于国家领导人的社会影响力,如何正确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如何传递自己正确的价值观,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6、【生财有“道”】道=盗。瑞士富有而又安逸的小镇,生活着操控综合商品交易的富裕镇民,他的跨国公司掌控者非洲赞比亚丰富的铜矿资源。在“避税天堂”的模式下,赞比亚铜销往世界各地,但赞比亚政府获得的税收少之又少。赞比亚富饶的自然资源在沉重不堪的国际债务、腐败受贿缺少社会道德观的政府、贪婪的跨国公司、受权势影响的世界银行多方面影响下,通过不透明不公平交易,拱手让人,赞比亚铜矿实现私有化,跨国公司受益。

7、【太阳能妈妈】女性如何在家庭、工作、自我中平衡。

8、【出路】中国职业教育与农村孩子的出?读书致贫?在优质教育资源向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倾斜,农村教育资源不断被抽离,小城市与大城市的孩子、农村与城市的孩子,如何平等竞争?

 4 ) 一个故事,一面镜子——分集主题简介

这部纪录片是一个八集的系列。但从豆瓣的影评看,大部分网友只看了最后那一集讲中国教育的。我自己也是最先接触到这一集,然后又去找了其他七集都看完。

除了第1集带有总述的意味,其他七集分别关注不同的主题,记录了不同的国家地区。在每一集里选择不同的国家地区,自然是因为这个国家地区在这一集的主题上提供了最典型的例子。但其实某一个特定主题,也会同时发生在其他的国家地区。所以,即使是作为中国的观众,看看其他几集里那些并非发生在中国的故事,也还是很有启发。

-----------------------------------分集介绍分割线--------------------------------------

  第1集 Poor Us: An Animated History of Poverty / 当我们穷在一起:动画贫穷史

       总述的一集。
       从原始的采集狩猎时代,到农耕社会、工业社会、当代全球化经济,借助一个不断转世重生的动画小人,串起了每一个时代贫困的主要表现。每一个时代,也往往是以特定的国家地区为代表。
       全系列中信息量最大的一集,因为时间跨度实在太大。

------------------------------------------------------------------------------------------------

  第2集 Welcome to the World / 人之初 性本穷

       生育的医疗条件。
       塞拉利昂、柬埔寨、美国,三个国家贫困阶层妇女生育环境的比较。没错,美国那个故事,也是发生在美国的穷人家,但比起塞拉利昂和柬埔寨的故事,不知道好出多少。
       全系列中最惨不忍睹的一集,想像一下因为缺乏必要医疗条件而死于分娩的孕妇以及早夭的婴儿……

------------------------------------------------------------------------------------------------

  第3集 Park Avenue: Money, Power and the American Dream / 有钱有庇护:金钱、权力和美国梦

       政治权力加剧的贫富分化。
       美国,公园大道,一端是朱门酒肉臭,一端是路有冻寒骨。但巨富们还能继续借助他们在政治、传媒上掌握的权力,继续加剧这种贫富分化。
       全系列中朝另一个方向最开眼界的一集。有钱人,远比我们想象得更有钱……

------------------------------------------------------------------------------------------------

  第4集 Land Rush / 耕者无其田

       农业的产业化变革与政治障碍。
       马里的农业仍处在各村落分散经营的时代,美国一家农业开发商意图在此实施更大规模的集中种植,需要向农民购买土地。不同村子的农民,却有不同的态度。开发进度一直因此延宕,最终因为国内政变而停止。
       全系列中最“内政”的一集。从经济角度看,集中经营无疑更有效率;从政治角度看,马里也是非常地民主——地方长老的反对,中央政府也没法去强制。但最终结果呢?

------------------------------------------------------------------------------------------------

  第5集 Give Us the Money / 摇滚救贫穷

       流行歌星的政治影响。
       这是一个我们在初中英语课本上就读到过的故事,两位欧洲摇滚歌星,通过他们的义演向民众呼吁,向各国政客施压,希望增加对非的援助,减少非洲债务。但也有不少人对他们表示质疑……
       全系列中最理想主义的一集。需要看到,在欧美,相比在中国,娱乐明星拥有更大的社会影响力。

------------------------------------------------------------------------------------------------

  第6集 Stealing Africa / 生财有“盗”

       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源掠夺。

       瑞士、赞比亚。总部设在瑞士,在赞比亚开发铜矿的跨国公司嘉能可,一边通过避税岛交易的形式,让这个非洲国家损失了巨额的矿产税收,同时还在非法排污;另一边却通过其高管的收入,为瑞士某小镇带来了大量的税收回报。当有一位小镇居民提出从中划出一部分,回报给赞比亚时,却遭到了其他多数居民的反对……
       全系列中最“外交”的一集。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市场开放被视为一种政治上高度推崇的理念,国家保护主义则倍受苛责,但跨国公司那些更为隐蔽的不公平掠夺,又该由谁来监督?

------------------------------------------------------------------------------------------------

  第7集 Solar Mamas / 太阳能妈妈

       冲破文化束缚的妇女创业。
       约旦,印度。阿拉伯国家男权主义强烈,妇女一直缺乏公平的就业机会。一个在印度实施的太阳能发电培训,给众多发展中国家的妇女带来机会,通过培训她们的技能帮助她们创业。但这总会面临家中男人的反对……
       全系列中最“文化”的一集。有时候忍不住去想,这块全世界最保守的宗教势力范围,如果不是依仗着石油,不知道要被大洗多少回。

------------------------------------------------------------------------------------------------

  第8集 Education, Education / 出路

       高等教育产业化之后的问题。
       中国,一个高考成绩不好的学生,一个本科毕业找工作的学生,一个山寨高校的招生老师……
       大家最熟悉的一集,就不多说了。

 5 ) 良心之作

先看了讲中国教育《出路》一集,民办学校承认自己是一家公司而非学校,那些没钱没门路读书普通的孩子在找工作时候的一次次碰壁和无奈,令人唏嘘。
于是开始从头看起,记录下每集的一点点感触,信息量太大,我还无法全部消化。

第1集 Poor Us: An Animated History of Poverty / 当我们穷在一起:动画贫穷史
本集用动画的形式讲述了贫穷的历史。
没想到贫穷会伴随的人类社会,从古至今,永远存在。贫穷让世界运转,让富有更富有。大部分的贫穷来自于(暴力)掠夺,建立在剥削的基础之上。

第2集 Welcome to the World / 人之初 性本穷
本集从生育的角度讲述贫穷的本质。穷人的生育条件极差,儿童成长环境和条件差,不仅无法保障生活质量,更无法受到良好教育,赤贫人群一代又一代,没有脱离贫困的机会。
一些分娩的写实场景,生育所经历的痛苦如此巨大,我感激母亲的伟大。(手术刀一划拉,露出皮肤下面的黄色脂肪层,看医生从腹部拿出子宫,剪断脐带,还有扔掉死婴的画面,留下深深的阴影啊!)

第3集 Park Avenue: Money, Power and the American Dream / 有钱有庇护:金钱、权力和美国梦
开头的大富翁游戏实验告诉我们:当游戏规则并不公平时,穷人会越来越穷,富人越富,而且富人觉得他的所得理所应当。有钱只是有钱,它不会使你变得更有文化、更有道德。
因此富有者企图通过影响政策(政治)使得对自己更有利,变得更为富有。曾经美国梦是人人机会平等,可以通过个人努力获得财富。然而曾经中产阶级占大部分的美国贫富差距急速拉大,1%占有了70%的财富。(说的是美国,其实其他国家何尝不是?)
靠联邦政府改变情况?政府选举靠财团,最后还是钱说了算,他们甚至资助大学,从教育渗透。


第4集 Land Rush / 耕者无其田
小农经济使人贫穷,所以必须走大规模商业化路线?外来投资者并不是慈善家,它要在这片土地上赚钱,必然会和当地人的利益发生冲突。
欧美人投资,或许还会配套建设医院学校等等(由于像阿拉伯的劳伦斯那样的利他主义者的存在?),而中国人投资,更像蒙昧的掠夺者(关于中国的投资印象是从一个在非洲各处做企业并购的朋友那里得知的,有些事情政府不放便出面,于是商人做)
农民的土地被收走,靠为他人种田为生,而小农经济认为永久拥有土地就是掌握主动权。是继续穷下去还是赌博一把?而且土地掌握在他人手上,谁知道会有什么变故?利益驱动的投资者会考虑到环保、可持续发展吗?
印度曾经一边饿死几万人口一边大量输出粮食;非洲国家一边拥有钻石和矿产,一边却无法给所有人提供基本医疗……

TBD

  第5集 Give Us the Money / 摇滚救贫穷
  第6集 Stealing Africa / 生财有“盗”
  第7集 Solar Mamas / 太阳能妈妈
  第8集 Education, Education / 出路

 6 ) 因学致贫

还记得大一英语课的时候,英语老师经常和我们批判美国很多人为了读大学而背上十几年的贷款,他化了大量的时间讨论幸福感的问题,以及告诉我们读大学是否真的能提升幸福感让你获得成功。当时我很不能理解,为什么会有人因学致贫,只能说我还是太幸运了,凑巧考上了所还过得去的大学,家里也能供得起自己上学,每每想到还有如此这么多人还这么艰辛地生活着,我就会对我现在过于舒适的生活产生一种愧疚感。

再来谈谈这部短片吧,一个野鸡培训机构的骗子讲师昧着良心靠信息差收割穷苦家庭的最后一点钱,一个三本毕业生屡屡碰壁找不到工作,一个高考失利的农村女孩面临着报考哪里的选择,更有戏剧性的是最后骗子和女孩还遇上了(会不会太巧合了?),好在没有进入那个野鸡机构读书。

值得反省思考的事有很多:为什么一个国际贸易专业的人学了四年连excel都不会用?为什么如此多的野鸡培训机构国家没有一点管控的制度?为什么学校没有一点关于志愿填报的指导,某种程度来说志愿填报比高考分数还要重要,这一点甚至在今天做的还是非常地差,完完全全就是处于一个极大的信息不对称的程度。

 短评

虽然米国工会被打压 但至少它们还存在 媒体可以全民参与adress an issue并形成public debate,且不论效果如何,至少对金字塔尖的人群有一定制约力存在。这些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都看不到。结果是普通老百姓对政局或政治不甚了了。因为就算参与了了解了意义也不大。可悲。

3分钟前
  • Iris
  • 推荐

第八集。在中国,唯一的出路大概是“家境”

8分钟前
  • viva la vida
  • 力荐

看完第八集,突然想起BBC纪录片高级编辑尼克·弗雷泽在第67届联合国大会的讲台上激动地说——在中国,你必须得上大学,因为人们告诉你:必须得这么做。而当你真的去上大学了,你会发现,那里什么都没有。那里真他妈什么都没有。

10分钟前
  • 绣球
  • 力荐

那位软件学校的王老师真敢讲。。

13分钟前
  • 正在
  • 推荐

最后一集几乎是一直忍着眼泪,不读书没有出路,读了书不一定有出路,这个社会对穷人太残酷。

16分钟前
  • wise
  • 力荐

自己从三本院校毕业,就觉得这个故事再真实不过了,大学里的见闻就是如出一辙。坚信学历可以改变家族命运的家长,憧憬求知可以带来好工作的学生,反正大学里每年招生是比考试重要地多的头等工作,而对于大多数的学生而言,这三年或者四年之后出来又意味着什么呢...诶

20分钟前
  • 小药水
  • 力荐

→pan.baidu.com/s/1sq2FerI-RkJJ-HRfpiuChA 提取 2kqc(带字幕全8集)(2020.10.07已补链)

25分钟前
  • 冰山
  • 力荐

陈导虐心!但三个人物里只有骗钱学校的王老师是典型。查了一下,贫困女孩王盼,毕业于车埠高中,赤壁市两所公立高中之一,不算差了。入读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公办职院,学费六千,助学贷款。我认为对她来说,这是一个合理的选择。家中不贫、三本毕业的万超,学的是国贸却连Excel都不会用,谁之过?

27分钟前
  • 私享史
  • 推荐

”严格的说我们不是学校,是公司,只要把学生弄进来交学费,再发毕业证书把他们弄出去就可以了,其他东西我们都不管。“ ——片中某民办高校教师语。

29分钟前
  • 景雲
  • 力荐

只看过第八集,但是也足够让我震惊了

33分钟前
  • 夏日扬帆
  • 力荐

不公平是天然的,投胎真是一张幸运彩票,马太效应的贫富差距无解,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看人家高高在上呼吁人权平等,看非洲每3秒饿死一个人。教育或许真能改变命运,也许坑了你一辈子:”严格的说我们不是学校,是公司,只要把学生弄进来交学费,再发毕业证书把他们弄出去就可以了,其他不管” 9.3

37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官网连接,可以直接在线观看 http://www.whypoverty.net教育教育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38分钟前
  • Café里的烏托邦
  • 推荐

老外自己的大学学费长了几百倍习以为常,中国的教育产业化还没完全放开就惹得友邦惊诧了,真是费心了。大而空,还有奇妙的优越感,然后还有一群搭中国普及大学教育便车的人在吧啦吧啦抨击,啧啧啧……另:来自评论七个月后的补充,教育致贫这个问题,纪录片还是看得挺准的,光凭这一集就可以加一颗星。中国的教育也已慢慢成为中国农民家庭的不能承受之重。

42分钟前
  • vyan
  • 推荐

丹麦五百多万人口中,有32%的人观看了“为什么贫穷”,绝大部分认为电视台应该多多播放这种类型的纪录片。——《南方周末》http://www.infzm.com/content/88436

45分钟前
  • 种子和芽
  • 力荐

“他没法理解为什么世界上有文学院这种浪费资源的专业存在”——摘自豆友影评。

48分钟前
  • [已注销]
  • 力荐

圆了大学梦,碎了翻身梦。

52分钟前
  • Henrietta
  • 还行

中国的职业教育是如此之烂。

57分钟前
  • 大约在冬季
  • 力荐

看了三天终于看完了 主要感受是愤怒、无奈和羞愧 整个人都不好了

1小时前
  • 韵外之致
  • 力荐

为什么贫穷?(权力)资源控制,西方掠夺,分配不公,政治腐败,愚昧,教育欺诈等等,算是这个系列给出的原因。第一集动画贫穷史,比较一般外,其他的都值得一看。最后一集中国的“出路”最贴近也最容易有共鸣,虽然后期加的“教育致贫”的副标题不能赞同。

1小时前
  • 合纥
  • 推荐

第八集,西方国家还是带着有色的眼睛来看中国,虽然说读书未必就能让你过上好的物质生活,但是读书才能使社会不断进步。

1小时前
  • 面向心灵去生活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