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部队

第30集

主演:林峯,蔡卓妍,方中信,谭耀文,张继聪,温碧霞,钟淑慧,林雪,石修,卢庆辉,麦亨利,杨天宇,王艺霖,张雅卓,曾乐彤,陈保元,吴廷烨,张锦程,甄志强,吴浩康,李日朗,庄锶敏,庞雨浓,马睿瀚,苑琼丹,骏雄,吴少雄,罗兰,赵毅新,利颖怡,高雄

类型:电视剧地区:中国香港语言:粤语年份:2019

 剧照

机动部队 剧照 NO.1机动部队 剧照 NO.2机动部队 剧照 NO.3机动部队 剧照 NO.4机动部队 剧照 NO.5机动部队 剧照 NO.6机动部队 剧照 NO.13机动部队 剧照 NO.14机动部队 剧照 NO.15机动部队 剧照 NO.16机动部队 剧照 NO.17机动部队 剧照 NO.18机动部队 剧照 NO.19机动部队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精彩又微妙的剧本

1.70年代,也就是杜琪峰导演入行电视台打杂的时候,香港正是鱼龙混杂,警察与黑道不分家的年代。众所周知,那年代黑道朋友们热衷于影视事业。高层靠电影洗钱,中层插手制作,而龙虎武师也往往是老大们的打手。大哥们还饶有兴致地客串演出——遥想当年杜月笙,也是资深票友呢。大概因为见多识广,杜sir电影里的黑社会既不是官方叙事中的大奸大恶,也谈不上”忠”与”义”,无非都是自己那一亩三分地。黑社会和警察,都靠着港人的精明劲儿,守着自己行当中那些不能明说的规矩。
2.杜sir利用路灯的锥光,把夜晚的尖沙嘴变成了话剧舞台,让两个小分队一明一暗地巡游其中。小分队路过了一家又一家银行、超市,化妆品店。在夜里,这些上班族们流连的机构都已熄灯拉闸,为夜行动物们让出了活动空间。
3.黑社会这些”化外之民”,信奉的是道上的不成文法和权力等级制度。但辈分高,当大哥又怎样?遇到警察序列中最低一级的军装PTU,照样要打落牙齿往肚里吞。一切权力遇到国家权力,都只有被碾压的份。游戏机厅里那个不知天高地厚挑衅阿sir的寸头小子,正好拿来杀鸡儆猴。
4.警队也有警队的不成文规定。展哥(任达华)带的B队一路上就在展示:帮同事平事,避开监控干脏活,(适当的)刑讯逼供,等等。展哥精妙地掌握了逾越与规矩之间的平衡,肯为兄弟担责犯险,又不至于傻乎乎地把自己搭进去。
他在楼梯上手持电筒居高临下审视跟来的传令员,瞬间就判断此人可以接纳;把Kat(邵美琪)当自己人,果然Kat没有透露失枪的半点消息。这等识人御人之术,真是惊人。
5.与魅力型的展哥不同,Kat姐能当上头头,靠的是坚韧不拔,心细如毫地干好每一项琐碎的任务。在后巷发现肥沙的是她,耐心检查每一辆被盗车的也是她。想必Kat的警队纪录是完美的。另一方面,Kat也深知警队,不成文规定如果打破,也就别想再混下去了。失枪事件,Kat虽然摆出了强硬的姿态,但终究还是为肥沙让了路。在女人受歧视的警队,她就是这么微妙小心地带着自己的小分队前进。
6.重案组女督察,平心而论,是个敏锐又尽责的人,并没有做错什么。但唯独她和她的手下全场穿着笔挺的西装,与所有人格格不入,办起差事来又一板一眼,不懂”自己人要护着自己人”的硬道理,被避之不及等着看她笑话。杜sir最后强行给她安排了个搞笑的结局。看来杜sir虽然常穿西装戴领结,心还是属于底层大众的。
7.个个都是聪明人,唯有肥沙愚笨地过分。不过在这荒诞巧合的一夜,让他交点好运吧。

 2 ) 《PTU》,行走在黑暗边缘

PTU是“Police Tactical Unit”的缩写,意思为警察机动部队,俗称“蓝帽子”,是香港特别行政区警备力量的一个分支。他们的职责是处理突发事件、保护公众安全。杜琪峰在《PTU》这部影片中要表现的正是这样一群具有特别身份的警察,核心情节是“寻枪”。

林雪终于熬出头了,坐上了主角的位置。仔细一想,一个丢失了佩枪的反黑组沙展,从嚣张到紧张到彷徨到绝望,肥沙这个角色跟林雪本人的形象倒是蛮相符的。影片开始,在小角色面前拽得可以,趾高气昂;被打了以后还死鸭子嘴硬,在同事面前死撑;发现丢枪了,冷汗直冒又可怜巴巴地企求同事的庇护;为找回佩枪,想尽一切办法,不择手段。

是的,不择手段。就是这个词,让我触摸到了光明背后的黑暗。

曾经有部美剧,叫作《黑暗的公正》,讲的是两面法官的故事。男主角白天端坐于法庭之上,按照律条作出判决;晚上则将发辨披散开来,让夜风吹起他的不羁,惩处那些连律法也无可奈何的漏网之鱼。“从此我不再相信这个制度,我开始相信正义”,成为大快人心的一句话。这部连续剧当时给了我极大的震动,在我中规中距的世界里,决没料想过,一个执法者居然会以触犯现行法规的形式去维护正义。后来,出了一部港片《夜叉》,意思与两面法官差不多,只不过给法官换了一个警员的身份。古天乐扮演的撤职警员化身为冥界的护法,用私刑惩治那些逃脱法律制裁的罪犯。

无论是法官还是夜叉,在他们的世界中,黑暗与光明,相隔一线。正义戴上了邪恶的面具,他们是如此接近。想起这两部片子,主要是因为《PTU》中类似的感觉触动了我。不同的是,《PTU》中,光明已然隐去,每个人身上都笼罩着沉沉的夜色。

影片中,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故事也拉开了帷幕。

为了找回佩枪,肥沙请求同事们不要把失枪一事上报,给他时间弥补这个过失。因为,他还想升职。而要升职就决不允许在这么关键的时候出错。任达华出演的警官展哥阻止了正要报告指挥中心的琦姐,由邵美琪扮演的琦姐最终也作了妥协。规章面前有人情可以商量,本来无可厚非。但对一支纪律部队来说,这也意味着迈向黑暗的第一步。

找枪的这个夜晚,展哥、肥沙分别展开了对马尾手下的追捕行动。

一条线索,展哥率领的小分队利用巡逻之便打探马尾的住处。被踢掉插头的监视录像,不说二话的耳光,脖子上搓破皮的纹身,构成了游戏室的冷然、肃杀,令人屏息。暗巷里那场暴打,那场虚惊,让人喘不过气来。如果,我是说如果。如果那个小混混的一场无妄之灾演变成死亡,那这部影片是不是会一黑到底?

还是有人胆怯,他们没胆子赶这趟浑水。只是,展哥依旧那么坚持。影片并没有着墨表现展哥的坚持是出于何种目的,但看的人不假思索也能理解男人之间的这种情义。这个细节的处理也别有深味。三个年轻人站在路灯下面,身上还有些许的光亮。展哥说着“跟不跟来随便你们”,义无反顾走向黑暗。最终,他们还是跟了上去,一同隐没于夜色之中。总觉得这里含着一种隐喻。因为义气,他们行走在黑暗中。

另一边,肥沙在煎熬中愈发酸楚。堂堂反黑组的沙展,沦落到窃取现场证物,还被重案组通缉。为了拿回佩枪,不顾自己警察的身份,帮助黑社会老大制造为子复仇的机会。正义?原则?一边去吧!自身都保不了的话,原则哪里还有值得坚持的立场?

其实,肥沙和展哥一样,他们有一套自己的生存哲学。也许,这套哲学是灰色的,不那么光亮。我想,影片并不是为了表露对他们的批判之意,毕竟,这种灰色的处世之道正是我们所处这个世界的真实表征。因为真实,我们理解。因为真实,我们甚至原谅他们对对象的种种粗暴。同样因为真实,我们会反感张帮办的咄咄逼人。那个不可一世的女人对卧底警察居然也下黑手,实在叫人心惊。

黑夜啊,何时才能等到黎明?

影片开始和结尾应该是最热闹的两个部分,也是氛围相对轻松的两个部分。在快餐店,线索不经意间已经展开。谁能想到肥沙的枪会着落在马尾这群手下身上?谁又能想到孤身一人的小子会是在背后向马尾出刀的人?而在电话亭对着的那个路口,所有展开的线索又汇拢到一处,片首被谈论的那几个悍匪最终成全了被一把失枪折磨得心力俱疲的这群警察。就算这些巧合看起来是那么刻意,我们也会为这个牵强的结局如释重负。

“长官,开两枪吧,回去报告好写一些。”肥沙的话让人听到一阵快意,布满嘲讽的味道。这一丝嘲讽,仅仅是针对张帮办么?

车上,几个警官相继编好了说辞,好让他们的报告听起来滴水不漏,并有希望获得上级的表彰。

他们套完辞的时候,天还没亮。而直到影片结束,天还是没亮。

 
夜色笼罩着PTU。黑暗是他们黎明前的脸孔。

明天还会继续。那一双双又黑又酷的大头靴还要继续走下去。

人生就是这样吧。你,我,他,都有可能行走在黑暗边缘。

 3 ) 什么是小人物,什么是大佬;什么是明星,什么是龙套

什么是小人物,什么是大佬;什么是明星,什么是龙套——《机动部队》

凉山柏

马尾进了店,看中店中央的桌子,位子已经被一个普通的男人占了。店伙计抢上前,口里连声说对不起,手下生风端起盘子就把那个男人挪到了边桌。警察肥佬进了店,把马尾从店中央赶到边桌,马尾又把小男人赶到墙犄角。显示了社会关系上的环环相扣的“食物链”:警察欺小太保,小太保欺平民。
突然手机铃声响了,店里的人全部低头看手机。我注意到,那个被赶来赶去的男人也在低头看手机。看手机就意味着等讯号。果然他接听了手机后,悄没声息地站到了马尾背后,一把匕首,后背入,前胸出,一点动静也没有,刀就进了马尾的胸口。
(心里说一声:cool——)

马尾低头一看,面无表情地说:“糟糕,中了。” (再说一声:cool——)

重案组的Madam Zhang蹲在马路牙子上看她的两个手下暴打一个小流氓喽罗。她的背后站着黑社会的肥佬和警察局的肥佬。重案组的两个打手下手很重,连肥佬都是一副不忍睹的表情。他们强按着小喽啰的脖子往他的嘴巴里灌水,不知道灌的是碱水还是下水。第一口吐了出来,第二口被强行灌下了肚。

肥佬走了,该演的戏演完了。张丽君开口说话:“猫仔。”
猫仔蜷缩在墙角,呛着喉咙应答:“Yes,Madam.”声音、神态都不同了,暗示他的身份。
张丽君说:“猫仔,你再这样吊儿郎当,没有人会同情你,没有人会护着你。”这个女人说话始终一个调门,声音不高、不尖,慢慢地讲,四平八稳。Cool——
猫仔抹了抹脸,抖落一脸的水珠,说:“当卧底的就是这样左右为难的啦。”宿命感十足,Cool过陈永仁。

PTU人物众多,谁都算不上主角。最精彩的,我敢说,不是那些腕儿。

 4 ) 《机动部队PTU》的迷人隐喻

《机动部队PTU》(2003)也许不是杜琪峰电影最好的一部,但一定是个人风格最突出的一部。时隔18年再一次重温,惊叹那个时代的香港电影何其壮丽。

个人风格最突出,意味着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绝对自我且独立,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认为说「最好的一部」也是成立的。

冷峻,酷;极简,锋利;暗黑,幽默;荒诞,深邃;反讽,娱乐;特立独行,恰到好处。最大的戏剧张力在于,似乎在严肃探问,却又明明开了个玩笑。

最值得一提的是,全片无所不在的隐喻,制胜观后于余味,令人十分着迷。

  • 让座。

如果整个影片都在隐喻社会潜规则,那么电影开篇的让座情节则是上下强弱之间等级较量的集中体现。食客为马尾让座,马尾为肥沙让座,这是社会现实里人与人自然而然形成的心照不宣,然而心照不宣也有被打破的时候,因为一个巧合和意外,一点小小的失控,最终演变成城市夜幕下的大型当街枪击事件。

马尾和肥沙的表现让我们知道:出来混,低调是王道。因为你不知道,那些看似被你踩在脚下的蝼蚁,哪一只是逆来顺受的大多数,哪一只是蓄谋已久暗藏杀机的反抗派。

而所谓的谁强谁弱,绝不是由饭馆里的呼声大小来决定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不到最后,你永远不知道结局倾向哪一边。

看似不经意的三角构图,隐喻社会潜规则下的三足对立。

  • 香蕉皮。

开始肥沙因为一只香蕉皮而摔倒在地,丢了枪;最后还是因为这只香蕉皮,在同一个地方再一次摔倒,找到了枪。

听起来像是开玩笑,抑或导演也太会编故事。这只香蕉皮,却是整个影片制造黑色幽默的反转呼应。人生如戏,如大戏,总是带着惊心动魄和扣人心弦的重重危机,然而当你费尽心机甚至以身试法,最后发现那真的不过是一个玩笑。

我们仿佛可以想象,肥沙和一众兄弟的追命之夜,很可能是老天爷在天上消遣,随手扔了一只香蕉皮,而引发的一场世间风云。

为了失而复得保住升职你差点丢了小命,你那么滑稽是因为你也不过是一只蝼蚁。 从头到尾一副失魂落魄如同梦游的肥沙,活着好滑稽,一滑差点要了小命。

从头到尾一副失魂落魄如同梦游的肥沙,活着好滑稽,一滑差点要了小命。

  • 夜戏。

90分钟的片长,12小时的故事,前前后后拍了3年的夜戏——全夜戏。想象不出还有比这更酷的电影。

那么夜有什么立意呢?夜或许是每个人内心的隐秘地带,夜可以让我们放松身体自由呼吸,夜鼓励我们将那些白天不愿见人的想法和企图统统展露出来。凌晨四点,城市空旷无人,没有目击者,没有围观群众,没有公知和舆论扩散,只有人和人最赤裸的较量。

大量的长镜头,极度拉长的空间;人物的站位,高光和暗面的极其考究。这时候你会发现,夜其实是一个巨大的舞台,镁光灯移动,摄影机多角度跟进,一个个角色粉墨登场。所有的人物、道具、发生的事情,都将受控于灯光、动线、剧本的设定。导演正襟危坐,一声action玩控着一场人间闹剧。

任达华从迷离的路灯下朝镜头走来,“穿上这身衣服就是自己人,外面人会怎么看我们。”这是一个演员置身于舞台时该有的修养。

骑车的小男孩。

在昏黄的街灯下,在长长的树荫道,在空旷的十字路口,小男孩漫不经心骑着脚踏车穿梭而过,他随心所欲,搞搞破坏,做点手脚,一不小心就让深陷故事台本里的人们惊慌失措。

他像一个诡异的符号,让舞台无懈可击的布景轻易地穿帮,让所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告白于天下。

看似天真烂漫,往往隐藏着最深的危险;没有来由的荒谬存在,正是所有合理存在的无情嘲讽。也或许他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另一个自己,那个高高在上却无比虚妄的自我。

当你在命运的无常里拼命挣扎,他在阴暗的角落里嘿嘿一笑,随后一蹬踏板,像鬼影一样消失在夜色。他说,别抗争了,无论你怎样拼命,都无法挣脱命运的摆布。

小男孩让夜戏多了一丝诡异和恐怖,更充满戏虐和调侃的意图。

  • 薄雾和白色的枪火。

堆满垃圾的大厦后巷,大排档的拐角处,漆黑的尾楼楼道,立着周杰伦演唱会海报的十字路口,比基尼朱茵大牌前的广东道……所有的空间和场景,在夜幕下弥漫着一层挥之不去的薄雾。

当六方势力最终汇集在广东道,肥沙,阿展,琦姐,重案组,秃头和大眼,偷渡匪徒,他们使出自己的命运绝杀,以不同的方式,上演一幕幕超级英雄的震撼登场,抱头嚎叫的肥沙,吓到躲进车里的madam,举枪扫射的阿展和琦姐,迎面枪击的秃头和大眼,还有乱枪下不知所云的一众匪徒……他们各自扫射而出的枪火,迸发出无数的白色烟雾,顷刻间混入夜的薄雾,如同宿命的点缀,在高光的一刻间狂乱挣扎,最终熄灭。

长镜头屹立不动,冷眼记录下秃头和大眼的迎面对击,这一幕充满迷幻而迷人的宿命感。

  • 两种结尾。

「国语内地版」

肥沙:开两枪吧长官,报告好写一点,还有奖赏。

然后张帮办捡起枪开了两枪。

电影结束。

「粤语港版」

肥沙:开两枪吧长官,报告好写一点,还有奖赏。

展哥:我是警长,编号7366,何文展。现驻守警察机动部队B连第二小队。

张帮办:我是侦缉女督察,编号56472,张丽君。现驻守九龙总部重案组。

肥沙:我是侦缉警长,编号7647,卢沙。现驻守尖沙咀警区反黑第二队。

张帮办:于2000年9月15日,星期五,我调查当日较早前发生的一宗谋杀案时……

展哥:大约凌晨4时,我与第一组警员巡经广东道时,遇见4名中国籍男子形迹可疑,于是上前截查。他们突然反抗,并向我们开枪。

肥沙:我在休班时,途经广东道,遇上警匪枪战……

张帮办:于是我参与协助,并开了两枪。

肥沙:当时,其中一名持枪歹徒逃走,我追至利群大厦后巷。喝令停止无效,歹徒持枪指向我,我被迫还击,向他开了两枪。

展哥:结果,4名中国籍男子全部被击毙。电影结束。

命运的无常,点到为止就是最好的表达;

命运无常里的人为之作,为什么不多加一剂无情和嘲讽?

在坚持自我和向某电妥协之间,狡黠的老杜一笔删减轻松过审;

然而两种结尾的对比,也许才是送给这个时代的最好的隐喻。

 5 ) 这帮穿靴子的人

生活在大陆的同胞们一定对PTU这三个英文单词很陌生,而对它有所了解的人可能都是透过《PTU》这部电影。PTU全名POLICE TACTICAL UNIT,中文为警察机动部队,一般俗称蓝帽子。在杜琪峰的《PTU》里面,导演将PTU刻画成比黑帮还黑的纪律部队。在戏里,导演描写了PTU在纪律范围外的做事手法。例如在后巷殴打街头混混使其提供信息,用冰堵住你大腿内侧,掰断你手指。有一幕另我印象深刻,就是某个不识时务的混混顶撞了PTU沙展(任达华饰),任达华面不改容地叫那个混混用手擦自己的脖子,而那个混混的脖子上是有纹身的,并且狂向那个混混扇巴掌,最后直到那个混混将自己脖子皮擦出血任达华才停手。杜琪峰电影的卖点在于他能将黑帮和警察的做事手法搬到荧幕上,让观众能看到这些不为人知另外一面。听说,杜琪峰以前曾是香港不合法组织的成员,其黑社会的运作方式他都有所了解。所以他能拍得出那些镜头都有一定的事实依据,不是乱作的。很多观众看完这部戏会觉得香港警察跟个流氓没什么区别,不像在《警讯》里面那样正气凛然的形象,其实《PTU》里面的警察形象更真实。虽然他们做事方式越出了警戒,但是只要在合适的时候做合适的事,他们仍然是个好警察。在这个社会里想彻底根除犯罪是件不可能的事,警察所要做的就是控制犯罪率。说到底,无论用什么方法,只要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

 6 ) 虚假的强力——浅析《PTU》的叙事

这是影片中最精彩的一场戏,在这场戏中,我们看到,肥沙,马尾,衬衣男呈一个三角形分布,同时不间断地响起电话铃声,但由于三人的电话铃声都是一样的,所以一个人的铃声响起总是引起三个人的反应,最终我们看到,在纷扰的铃声中,马尾被衬衣男捅死。

随着影片循序渐进,我们看到,叙事驱动力从一开始肥沙想找回他的手枪这一点逐渐演变成最后的黑帮大战,而肥沙的手枪戏谑般地出现在他第一次被打的垃圾堆里,于是我们开始回想,这场“闹剧”是怎么演变出来的?这件事情从什么时候开始焦点已经形变了?

莱布尼茨杜撰出一个“不可并在性”的概念,他认为,来自可能的,不是不可能,而是不可并在性,所以过去可以是非真实的。就像博尔赫斯的《小径分叉的花园》一般。因此产生了新的结构,叙事不再是真实的,意即他不再声称是真实的,以便彻底变成虚构的。这绝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多变性,而是接替和取代真实形式的虚假强力,因为它提出不可并在的现在共时性和无需真实的过去的并存性。这样一种叙事被“二手描述”充斥,不再被规则与法律规范,而是里面所有的人都可以充当嫌犯,侦探,受害者。正如雷吉斯所说:某人重复一个从他人处获得的故事,而那个人为了证明自己使用了另一些人的证明,这些人又不是那个以各种方式乔装的第一人……”于是每一个人都在他者身上获得“形变”,每一个人都面临着一个同他一样“虚假的人”。

我们来看下面几场戏:

kat 选择向上级汇报手枪丢失一事,被何文展阻止

肥沙归还(实则无意中掉包)了的马尾的电话,同时在这场戏中出现了叙事中的另一个外部力量,重案组。

肥沙被告知大眼找他,但我们知道他的电话已经被“掉包”,所以无从得知,并获知大眼成了“凶手”。

何文展想call肥沙,但肥沙本人的手机落在重案组手里,于是重案组获知了马尾手机在肥沙身上这一事件。

肥沙被秃头质疑,其勒令肥沙马上找到大眼,并保证会归还枪支

通过电话的传讯,一场使得大眼,秃头,肥沙最后都到场的戏.

重案组最后也到场

最后博弈开始,死伤惨重,而肥沙的枪却在垃圾堆中被找到了,整个事件也没有被如实上报。

在这些情境中,我们看到其中的影片驱动力不再是寻找,而是“讲述”,(同时亦存在一个讲述媒介的形变而导致的述说形变,就是手机被掉包)。每一个人获取新的新息都是从上一个人的讲述中获取的,每一个人因此在每一次接收中,在看,说,听中建立了一些新的关系。于是,属于“过去”的枪支丢失事件不再被需要,而是一个个无法并存的“现实”引起了影片的核爆,最终导致黑帮的博弈。但最后,这场博弈亦没有真实地被上报,这件事情最终终止于在场者的述说。于是,每一个人都是说谎者,每一个人都是这条造假链条中的共犯。为什么他们会成为造假者?因为私欲,因为责任,因为权力……但因此这些情景成为了一些纯粹的情境,演员在听,看,叙述中发现事情的演变。这些行为不是经验性的,起码不是属于传统破案行为的经验的,而是即刻的,在场的,出于个体主观感受的(私欲),甚至是随着事态发展“随机应变”的。于是,摄影机得以从一点跳到另一点进行纯描述,叙事与能指也因此受到形变的侵害。因此,我们不能用传统的叙事方式界定,这是一种隶属于时间,听觉,视觉的存在,是一种更纯粹的“虚假的强力”。

 短评

何为真相?也许那并不重要,过程如此惊心动魄,结果却是如此轻描淡写。

7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推荐

小切口的故事,但整体情节引人入胜,观影过程值得玩味,而结尾又是特别巧合下的黑色幽默。当然,依然有不少经典的三人角色站位镜头。

11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單薄的因果、單薄的對話、單薄的人物、單薄的懸念、單薄的風格標籤;但當這一切匯集瞬間,劇力足以劃破香港的夜,燦爛不絕。

15分钟前
  • 焚紙樓
  • 推荐

《PTU》和《枪火》一样都是深深打上杜琪峰个人风格烙印的电影,《PTU》据说是杜琪峰想拍很久的电影,是自己想怎么拍就怎么拍的电影,而且整部戏大部分夜晚在一条街上拍的,夜幕下斜射下来的灯光令整个街道一边暗一边亮,这种气氛想想都很恐怖的。个中品味你自己来慢慢看吧!

18分钟前
  • 会笑的昨天
  • 力荐

这夜戏的场面调度啊啊,我草。

21分钟前
  • Peter Cat
  • 力荐

马克吐温那句话,“每个人都是月亮,总有一个阴暗面,从来不让人看见”。当面对危及自身的突发事件,在夜幕下的警察也暴露出阴暗灰色的本性。从趾高气昂到惶恐卑微,再到编出谎言重新上位。这就是每个人试图保存自己的社会身份的努力。

22分钟前
  • 鬼腳七
  • 推荐

林雪的華麗演出,不僅僅是個跑龍套的胖子……

24分钟前
  • 趙小漁
  • 推荐

我记得这个片子有个名字叫寻枪 但查实的时候却叫PTU 实际是对警员来说的一件大事 却是情节处理上的典型小事 本片最难能可贵的地方 是让万年龙套林雪咸鱼翻身了一回 小场景最考验灯光师的本事 诚然 达不到《暗花》里那出仓库大战的效果 但小巷中对峙的气氛 确实也凭灯光和剪辑做出了震撼人心的效果,推

29分钟前
  • 文泽尔
  • 还行

最后部分,警察的3队人分别演练各自要说的话有点意思。由巧合堆起来的故事很是我的道。如果后来没出现那4名中国籍男子,故事会如何收场?

32分钟前
  • 林||我们谈什么都像谈死!
  • 推荐

我就是觉得看得累

33分钟前
  • 老鸡|扶立
  • 还行

很有意思,叙事性很强扣得很紧节奏也好,看了就想看完。确实像C说的,灯光打得很精密,把明暗、心理、身份跟城市的夜色很好的结合起来。各种误会、复杂的人物、多线叙事有coen兄弟的叙事特质很像,C的58星我一颗一颗看完。最后给老妈讲时,很有底气地告诉她:香港的警匪片是有很大不同的。

37分钟前
  • U 兔
  • 推荐

8.8;事实证明,人是可以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的

38分钟前
  • 冰山李
  • 力荐

叫咩PTU,叫“寻枪”好了。布局精妙寓意深刻,任达华和林雪的表演。果然还是杜琪峰的警匪最带感。

40分钟前
  • Hey Johnny
  • 推荐

真心牛逼,服了。教科书式的剧本,我算是领教什么叫明线暗线环环相扣了。就算中间需要加一个角色,都先给你做点铺垫,绝对不是要谁就加谁。每个马上就要落入俗套的点,都让杜导演处理得妙手回春了。文艺的商业片,西部味的警匪片。

42分钟前
  • 小A
  • 力荐

这么多年一直维持高产还能把水准控制得这么平均的也就只有一个杜琪峰了。无巧不成书的一晚,节奏感控制得真TMD好!

47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后面的枪战反复看了好几遍,这叙事和《两杆大烟枪》是相似的,但重要的是不同在于,枪火的烟雾和火光城市阴影,丰富的群相和独特的个性,兄弟的情义和灰色的正义。此外,还有周杰伦的爱在西元前的海报出现的时候,我一下子出戏了:大学时候的歌坛新人周杰伦啊。

51分钟前
  • danyboy
  • 力荐

【中国电影资料馆北京电影节展映】胶片版+映后杜琪峰见面。据说零零碎碎拍了3年。几乎整部片都是夜戏,有种不可言说的迷幻恐怖感。丢枪找枪的故事想到《神探》,但截然不同,没有后者那般缜密,更多是随性。拍警察如同黑社会一般。杜导的片子里,任达华只要一笑,便足够让人毛骨悚然。ps见到杜导很开心

55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

极具杜琪峰色彩的警匪片,悬念丛生,意料之外。群戏,每个人都性格鲜明。很喜欢林雪的表演,没想到经常出现在各大香港警匪片的他竟然是天津人,这粤语真是棒。

57分钟前
  • 月下独酌
  • 力荐

8/10。原本无路可逃,偏又柳岸花明,把自己搞得焦头烂额的麦格芬,居然在一个跟头后出现了;极为黑色幽默的宿命,关键时刻从容不迫的抖包袱,空旷长街与白暗交错的光线弥漫着畏惧感,穿越都市的骑车孩嘲弄命运无常;强调动作的静态极致化,红色血雾与白色枪烟混合,几方人马冲突的群戏处理上有条不素。

1小时前
  • 火娃
  • 推荐

节奏感真好,平静中暗藏杀机,开场一段精彩十足,多线的并进很出色,最后的结局也足够出乎意料:这才是潜规则大起底;只是枪战一段很是凌乱,连个掩体都不找,纯粹把自己当靶子,这有点业余了。

1小时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