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训

已完结

主演:陶泽如,王庆祥,谢先莉,蓝发庆,黄强

类型:电视剧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1996

 剧照

武训 剧照 NO.1武训 剧照 NO.2武训 剧照 NO.3武训 剧照 NO.4武训 剧照 NO.5武训 剧照 NO.6武训 剧照 NO.13武训 剧照 NO.14武训 剧照 NO.15武训 剧照 NO.16武训 剧照 NO.17武训 剧照 NO.18武训 剧照 NO.19武训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如何写影评 由《武训传》延伸出来的胡思乱想

《武训传》很没有名气,豆瓣上只有不到2000人标记了看过(虽然很可笑但是不得不承认豆瓣已经是中国最大的影迷聚集地,个人认为豆瓣某种程度上是世界上最大普及最广的中国电影数据库),并且它的导演是孙瑜,拍出了《大路》和《小玩意》的,与吴永刚(《神女》)费穆(《小城之春》)齐名的第二代导演,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确实是一部籍籍无名的电影,但是它又是一部印刻在中国电影史以及世界电影史上的电影,它引发的一连串事件可以说震动了中国,我们可以从这部电影里看出当时中国电影在世界上的顶级艺术水准,而他引发的风波也是当时新中国的意识形态冲突的缩影,甚至我们可以继续向外延伸,延伸到现在有些畸形的“影评界”“影评观念”,什么是影评,如何写影评?在这个时代大家好像有些迷茫,当下的电影艺术也同样如此。

1. 简单介绍这部影片

一部典型的传记片,讲述了一位传奇人物“武训(电影中称呼为武七,文本中均用武训称呼)”作为底层人民的象征是如何在备受以举人为首的封建势力欺压之下通过极其艰苦的乞讨的方式为同样是底层的小孩办学,达成他“人人都能上学”的一生夙愿的故事。而本片作为一部3小时的鸿篇巨制,在这部传记片中融入了诗电影的表现手法,并配合二次曝光、主观镜头高低角度摄影等多种技法达到梦境与现实虚实结合使得故事更加清晰完整具有条理的目的。可以说这部电影在当时可以说是手法顶尖艺术成就极高的作品,并且这部电影在当时的民众之中好评如潮,周恩来朱德二人同样对其推崇备至,但在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指出《武训传》“狂热地宣传封建文化”,“向反动的封建统治者投降”,由此展开了一场全国规模的对《武训传》的批判运动,而这部电影也因此成为了新中国第一部“禁片”,被领导人赞赏过的电影不在少数,但是由毛泽东这样级别的人亲自写影评批评的电影在世界电影史上也是独一份,而导演孙瑜和演员赵丹(赵丹也曾主演过马路天使)也因此受到了事业与政治上的双重打击,从赵丹留下的遗言遗言“党大可不必领导怎么种田、怎么做板凳、怎么裁裤子、怎么炒菜,大可不必领导作家怎么写文章、演员怎么演戏。文艺,是文艺家自己的事,如果党管文艺管得太具体,文艺就没有希望,就完蛋了。”中也可以看出这次批判风波带给他的巨大创伤。

2. 武训传影片的简单分析(轻微剧透)

武训传的故事非常简单,归根到底就是讲述了一个名为武训的人坎坷的一生,但是它又是复杂的,其中涉及到的电影中的人物从主角武训、周大、小桃到四太太赵二爷甚至到仅出场几分钟的陈二嫂都是有着极为扎实的人设基础的,每个人物的性格、前史都被很好的塑造,如何将每个人物塑造的立体而不刻意花费时间通过“闪回”“旁白”等“低级”手法进行介绍这对于编剧的要求是极高的,对于叙事方式的要求同样很高。

而本片的光影效果也十分出色,下图为武训丧母的场景,图二右侧的主光源极强,透过窗户打在母亲身上,而可以从图1看出家门面对的应该是西面,太阳无法照射,因此图二中左侧为辅助光源偏弱也符合逻辑并且两侧光源交叉汇聚在母亲身上强调了画面的主体为母亲,但是人物也不会显得特别突出,使得小武训的动作也同样吸引人,此时画面中并没有前景后景的分别,这样构成了一个完整体,强化了空间的平面感,画面中线条的保持工整的同时光线也不会给人以违反逻辑、破坏构图以及浸入感的感觉“我们对于事物的认知并非来自其各自孤立的形状,而是通过感受他们的质地、质感(海里因希··沃尔夫林)”,这种精心设计过的画面既不会给人带来突兀的感觉(家庭物件的摆设细节、笔直平行的光源非常自然而生活化)而这些物件水平、垂直交错的线条质感同时也带给观众死亡阴冷的质感,

图1

图2

而在拍摄角度上导演同样花了心思,在面对与武训同样阶层的人物时导演往往采用平视的方法或者使用全景拍摄方法,尽量避免仰视镜头的出现,但是在武训等人面对举人老爷以及官差所代表的封建阶级人物的时候大部分都采用了仰拍镜头,让举人的脸填满了整个画面(有种圣女贞德蒙难记的感觉)很明显导演是想给观众带来压迫感,而与此同时本片采用的是以第三人的上帝视角进行的人物历史回溯,所以能够在举人进行密谋的同时提供视点让观众知道一切前因后果,在这时拍摄的这些人物均为平视视角,也就是说导演本人目的应该是以第三人跳脱出人物背景(清朝)进行叙事采用“现代”眼光对于这些人物进行观察,但是这样也带来了观点混乱的嫌疑,因为预设的角度已经是一个跳脱出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一种“现代人”的反思,并且在强调了这种前提的情况下结尾也进行的是现代人角度的意识形态和态度表达,而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武训行为的肯定会给不同的人带来不同认知

本片还使用了大量二次曝光的手法进行叙事以及表现人物的梦境和内心活动,小桃给武训求情的时候,包括本片最精华的武训做梦一段(个人认为不能用叠化称呼,因为并没有转场这样的手法只是采用二次曝光的方式将本人的状态与内心活动进行了一种蒙太奇),深刻呈现人间地狱的含义,师爷手捧砚台磨墨一段首先是由人拉磨的全景镜头叠化转场至砚台研磨并讲镜头后拉至师爷狰狞狂笑如同守在奈何桥边的孟婆的中景镜头,封建阶层通过“文字”玩弄、奴役百姓的含义不言而喻,而手持纸币的判官就好像手持的是生死簿,纸笔掌控生死大权的表达再明显不过了。

再说本片主演赵丹,赵丹一直是左翼进步分子,在各类影片中都以“进步”“活力”“善良”的青年形象闻名,是当年的国民级演员,他本身在具有观影号召力的同时也代表了一种形象,这种被观众普遍接受有迹可循的“踪迹”同样是电影的组成部分,而有的导演会利用这种特质很轻松的表达思想,还有的导演会采用颠覆的方式通过动摇演员的传统形象增强对于观众的震撼程度,赵丹本人也认为这是他演的最好的角色,但不得不说这样确实是一种战略上的失误,首先对于解构主义来说对于观众的欣赏能力一定是有一些需求的,考虑到当时新中国的情况这种具有突破性的先锋手段反而不会起到效果,对于影片本身来说,这部电影的指向一定要非常明确这样的手法才会起到效果,譬如在《西部往事》中亨利方达的形象是一种非常极端的射杀小孩这样的强情节的作用下颠覆的,如果这部电影所表达的主旨暧昧不清,颠覆演员形象的作用反而会适得其反,“演”得很好没有用,对于影片主旨内核的表达则是毁灭性的,尤其是在那样的年代。

3. 究竟是不是影评

正是这样一部电影却招致了极大的批评,对于,具体史实已经有很多人进行了详述,它的名头“新中国第一部禁片”也算是确定了下来,至少我们用现代人的眼光是这么认为的,究其被禁的原因,毛认为这部电影“狂热地宣传封建文化,并为了取得自己所没有的宣传封建文化的地位,就对反动的封建统治者竭尽奴颜婢膝的能事”“向着人民群众歌颂这种丑恶的行为,甚至打出“为人民服务”的革命旗号来歌颂,甚至用革命的农民斗争的失败作为反衬来歌颂”以及“特别是对于武训和电影《武训传》的歌颂竟至如此之多,说明了我国文化界的思想混乱达到了何等的程度”,以上均摘自毛泽东《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原文,就这件事来说,有人称他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影评人,这篇文章是世界上最好的影评,也有人认为是¥#@¥%¥##¥,其实单看这一篇影评并无不妥,在电影出现之前很多评论家就已经在研究“符号学”,直到1975年麦茨出版了《想象的能指:精神分析与电影》一书才算是真正将电影分析的精髓提高到了美学、文化研究等范畴,并区别于传统建立在神话学上对于剧本架构的分析与套用,走出了“影评”自己的路子。就在同时期应运而生的还有德里达的解构主义,顾名思义,解构主义就是赞同对于一个电影的多意解读而这种多意的可能性当然是由写评论的人所处在的地位以及经历决定的,尽管目前对于这样的评论方式有着较大的争议认为其会导致过度解读大量出现甚至可能导致大家在电影艺术欣赏方面的虚无主义思潮,但是不得不承认这确实已经成为当下主流的影评方式,我们正在走一条新的道路。

我认为毛的影评正是影评分析中后结构主义下“马克思主义”分析的方法,并且提前于西方的文化界使用了“症候阅读法”对于电影进行分析,因此我的态度也很明显了,我非常赞同毛的影评方式并且同意他的影评是超越时代和历史局限的伟大影评,但是与此矛盾的是他个人所处环境的历史局限性,影评无罪但是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文化运动实属过激之举,但是在当时那样人心不定左右矛盾的意识形态之下确实这也是一种统一文化局面的上策和最佳契机。

有人肯定会嗤之以鼻,文化为何要统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是自打脸?对于这点我的浅显观念就是历史的主流文化、道德观念可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想法,艺术家的表达也是自由的,比如不少导演都有的一种对于纳粹的隐性崇拜,注意,重点是隐性,尽管有着自由表达的机会但是人类和国家所组成的社会是一个水平层次不齐的一群人构成的整体,我们应当树立一个“主流”价值观,否则混乱的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又有着一定的反作用,导致的人思想混乱带来危害极大,也就是说我们允许有各种各样的表达但是社会主流认可的价值观不能动摇,个性表达与政治正确从不冲突,我们尊重的是一个人表达自己个性的权利但是并不代表我们需要全盘接受这个人的观点,而在当时那样的年代刚从动乱中走出一个强而有力的大手是有必要的,只是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手段稍显过激与用力过猛。

4. 是不是好的影评

而我们同样利用症候阅读法去试着理解这部电影可以发现不少问题(所谓“症候阅读法”,就是根据“文本”所表现的各种“症候”——如文字、空白、沉默、疏漏、错误等——揭示文本的“理论框架”的方法。),首先,在这部电影中,周大作为一个对于武训有着知遇之恩的人,其真实身份的揭示包括后续的处理是本片的一个较大问题,通过这个“错误”我们可以发现本片对于农民起义的一种不认可。

首先,本片出现的《水浒传》一书的意象在符号层面上最浅显的一层意思即为四大名著之一、以及“书本”,从能指来看,这也是片中周大等人的“革命纲领”,代表的是“受教育”“会识字”,而在所指方面本片产生了一些令人有些疑惑的化学反应,因为《水浒传》作为信息传播的概念阶段代表的是农民起义的意识以及阶级斗争的萌芽,太平天国身份同样如此,但是在能值方面的偏差会导致对于整部影片理解的不同,其中重点是周大所代表的“太平天国”和“《水浒传》”.对于毛泽东而言其实是两回事,先谈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起兵时,反对孔教,提倡天主教,这是不迎合中国人的心理,曾国藩利用这种手段,扑灭了他。洪秀全的手段错了。”(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编《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文献资料》第100页,1983年版)二是两权对立。“历史上领导多头总是要失败的。太平天国的时候,洪秀全回了一趟广西,杨秀清说他回到天国了。洪秀全回来时,将领们都是拥护杨秀清的。其实那时杨秀清更年轻有为些,洪秀全应该服从杨秀清的领导。但洪秀全是创教者,是领袖。两权对立,所以失败了。”(以上均选择光明日报),而他对于水浒传的核心思想、被大家广为流传的就是“这本书好就好在了投降”这一观点,我们也很清晰地看到同样是农民起义《水浒传》和太平天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失败原因,将他们完全划等号模糊了农民起义的失败原因,而这样的模糊是一种“反正都失败了”的虚无主义萌芽,就好比两条问答题都是先问对不对再答为什么而导演也就是答题者把这两条扩了起来写了两个字“全错”,影片中的模糊和表意不清也可以理解为导演的思维便是如此,在进行文本创作时有意为之而如果属实,这种思维确实是比较危险的。而在影片中后期尽管在武训梦中出现了阶级斗争已经无可避免的走上了歧路。

其次就是武训本人,这个人物代表的一种改良思想我认为确实是存在的,首先从武训真人其人说起“清廷授以“义学正”名号,赏穿黄马褂。其名声由此大振。由此可以发现武训的“训”也可做驯服意,是一个被朝廷“招安”的人物,尽管我们可以从现在的角度可以为他平反但是真人史实与电影有区别的,德吕克强调过“上镜头性”即真实通过镜头这个介质在走到银幕就已经赋予了另一层含义,自然并非自然一定有表意的,毕竟塔可夫斯基只有一个,个人认为只有老塔做到了从真实到银幕的无损“搬运”,虽然艺术家有自由表达的权利但是同样有着社会责任,而且本片的形式在前面也说过,是以现代人的上帝视角进行介绍,并且在结尾“强行升华主旋律”这种形式反而放大了本片的问题,全知视点与狭隘表达的矛盾,突出的是赞扬其改良主义思想,一个底层在否定了农民起义同时赞扬了武训的义举,而最致命的是本片对于武训这个行为的“不予置评”的态度,虽然说历史人物在那样的环境下是有局限性的,本片的“现代人”思维也没有对其进行表态,这种缺失往往也可以有着丰富的解读空间。

当然导演的本意我们已经不得而知,无论从什么角度对当时进行解读都是不客观的,我们很难说当时是否真的需要这样过激的做法,而我们可以马后炮的是这是一次非常典型的影评人与电影创作者之间的冲突,在这种冲突之间还带有一种罕见的影片本身诉求与导演局限性和观看者地位身份之间的不对等引起的矛盾,这是否是一种过度解读?我认为在我们这个深受马克思思想洗礼的国家并不算过度解读,反而这将会是一条充满生命力的解读方式,毕竟大家都在读尼尔波兹曼。

5.同样自相矛盾的中国电影和电影艺术

” 中国电影从诞生至今一直被“左右”左右,在电影最开始蓬勃发展的年代中国电影就夹在国民党右翼国家主义者和左派革命者(不仅限于共产党同样同情受压迫的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世界电影史),因此创作者在一开始就同时受到左右思潮的印象甚至有些精神分裂,而在建国后由于整体大环境在左中“左右摇摆”导致包括第五代导演第六代导演的思维方式显得有些极端,有的走向了自我毁灭式的价值观崩塌而目前不少“独立”导演走向了另一个不可说的极端,没有欧洲、日本相对自由的创作环境以及稳定的意识形态做基础(二战是特例),只有经济全球化丰富的投资和国内大量的需求,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影有一个扭曲的成长过程是在所难免的,似乎也只有在中国和伊朗出现过大量“正常的地下电影”,而在美国电影的大银幕功能正在削弱,传统的6大概念正在消亡,美国电影似乎正在被迪士尼统一,作品逐渐同质化变得中庸,电影艺术在不久的将来可能就会成为一个小众爱好,这是一个影迷不愿意看到的,总之,享受当下及时行乐吧。

 2 ) 拍作品(马屁)得先有脑子

1951年电影《武训传》上映,看了武训传以后毛大发雷霆,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著名的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毛为什么如此愤怒,因为在之前他低估了封建残余势力的能量,这部武训传就是完全为封建统治服务的文化作品,善于伪装,包装精良,格调低下,为虎作伥。 电影《武训传》到底说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武训是一个老老实实的农民,老婆被乡贤抢回去强暴了,家里地被霸占了,房子也被拆了,家产都是别人的了。在工地上出了三年力,被包工头坑了,工资一分都没拿到。他没有上访、没有告状,没有找政府一点麻烦,也没有自己去报仇,坚决不给政府和高富帅找麻烦。 他决定出去要饭,然后下跪求放高利贷的帮忙把他的钱一起放高利贷然后挣了点钱。经过多年积累开了一个《弟子规》《二十四孝》培训学校教育大家一定不能找上边的麻烦,不能找官员、富商、地主的麻烦要自己自觉的当一个顺民。要像孝顺父母一样孝顺那些贵族大爷。 一个逆来顺受的老农民,一个乞讨叫地主爷爷奶奶的乞丐,一个办封建私塾的土校长,一个放高利贷的人。在艺术的渲染和包装下显得那么的自然,那么的感人,他从不给政府和地主找事,赚了钱要分给地主,办学校还要教育学生要像他一样,在电影里完全是一个大善人,大慈善家,大教育家。 以上是电影里的武训,现实中的武训到底什么样呢?(虽然不太重要) 1951年本着不冤枉一个好人的原则,开始了对武训生平的调查,走访几百号人得出结论是: 武训正式行乞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将近二十岁的青年,为了达到不劳而食的目的,他的第一个方法就是装疯卖傻。武训身材高大,虎背熊腰,这么好的身板是要不到饭的,他就装疯,装疯既不能长期骗人,到后来他就想出了一个绝妙的方法,打起“兴义学”的招牌来了。 他对地主阶级是到处磕头,满口“老爷爷”、“老奶奶”,或“爷爷”、“奶奶”。对地主的子女一律叫“小叔叔”、“小姑姑”。对劳动人民就是另一张嘴脸了,只要沾他一点,他马上翻脸要钱。 武训一边嚷着“兴学”,一边装做疯傻,用尽各种哄骗讹诈的办法,从劳动人民身上搜括血汗。他把第一笔钱(据馆陶的群众说有四、五十吊),交给馆陶武进士娄峻岭替他放债,利息三分。武训明白了放债“涨”得快,就回家闹着要卖地。武训把卖地的钱加上放债所得利息,又经过大恶霸杨树坊等人帮他放债,他的财产就越积越多了。 武训就这样经过高利贷的道路,很快又变成一个地主。有的农民还不起他的高利贷,把土地给了他;有的农民交不起租子,也把土地抵押给他。武训终于如愿以偿,打着“兴学”的招牌,披着乞丐的衣裳,爬进了剥削阶级的行列。 郭芬不相信武豆沫真办学,有一天碰上豆沫就问:“豆沫,你老喊兴学,为啥几十年不兴?”武训说:“没地盖房子。”郭芬说:“没地好办,东门外有我的地。”武训没得话说,磕了个头就走了。后来杨树坊和武训谈了话,武训不得不答应,这才“刘备招亲,弄假成真” 在杨树坊等人的命令之下,在武训五十一岁的那一年,也就是从他二十一岁打“兴学”招牌起正满三十个年头的那一年,他才和杨树坊合办了柳林镇的“崇贤义塾” 总结来说,武训是一个从不劳动以乞讨为生的壮汉,为了要饭名正言顺,他以打着办义学的口号,见了官绅地主就磕头叫爷爷,见了老百姓能骗就骗能坑就坑,他有了一定的积蓄以后与大地主大恶霸一起放高利贷剥削百姓,趁人之危兼并田产,最的终于成为打着乞丐口号的大地主,经过多年经营,最后在51岁时才被当地乡绅官僚一起逼迫兴办义学,交学的主要内容是弟子规,二十四教等封建文化知识,同时他一起在给学生灌输愚忠愚孝服从官老爷的思想。 在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上演个这个玩意,然后文化界,官员们一片叫好之声,能不急眼吗!毛不无愤怒的说道:    电影《武训传》的出现,特别是对于武训和电影《武训传》的歌颂竟至于到了如此之多,说明我国文化界的思想混乱达到了何等的程度!

——孤鸿泽

 3 ) 新中国第一部被禁的电影

难得看一次老电影,尤其还是所谓“新中国第一部被禁的电影”,值得说道说道。

武训的故事发生在清朝,但是知名度可能不是那么高。我也是当初在高中做文言文阅读题的时候,才得知这位善人的事迹。武训出身贫寒,幼年无法读书。成年以后,他记挂着同样没书读的孩子们,自己行乞讨钱,兴办义学供大家读书。正在做题的我读到这里就肃然起敬,这种胸怀真的堪比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了。

我相信,就算不是黑白片,就算画质变成蓝光,电影放个两分钟,那种老电影的感觉也一定能出来。这种“老电影特质”到底是什么呢?我一边看就在一边默默细数。它可以是富有时代风格、充满斗争精神的BGM;它可以是时不时非要插入正剧进行解说的旁白;甚至可能是不走心的打人动作(鸡毛掸子怎么看都没抡到小桃,对武训的拳打脚踢明显很水,鞭抽武训的时候干脆只放武训痛苦的特写,这个做法倒是聪明。算了,毕竟演电影的都是革命同志,怎么好真的下手呢?而且教坏小朋友也不好嘛)。同时,演员们无论是表情还是眼神,都写满了真诚和澄澈。当武训被举人蒙骗时,脸上历经惊讶、不解、最后再到愤怒。我相信那一刻他真的就是武训,他真的无法理解,为什么有人可以不讲良心。这种淳朴同样是无法矫饰的时代的烙印吧。

电影开篇向学生们阐述,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在旧社会的清朝,农民没有资格读书。有一位叫做武训的人,历尽艰辛才让大家能读到书。然后历史故事正式开讲。片中处处可见黑白的二元对立。举人之流是剥削者,举手投足生怕你看不出他是坏人:篡改卖身契逼小桃为奴,对武训微薄的工钱雁过拔毛,对下人非打即骂;手下的走狗也神气活现、轻薄女性。而劳苦的大众们则是好人,不仅有被剥削的雇工,还包括起义的太平军、小偷之流。太平天国运动至少到改革开放时期都是政治正确,编剧特意加了周大这个角色到剧本里。小偷在气愤之下也喊出一句正义的口号:“我发誓要把它们都偷光!”听得全场都笑了。坏人被好人当面驳斥一定要表现出心虚,还特意给个两三秒的近景镜头。

这片子连三岁小孩都能理解,教育十分到位。然而这却是一部禁片?难以理解的我又进行了认真的审查。挑来挑去,终于让我发现两个有那么一些可能不太政治正确的地方——当然说的是1951年的政治正确。其一在于爱情。钱大娘跟小桃说到一夫一妻的白头到老时,小桃竟然一反害羞的常态,让钱大娘说下去;钱大娘说到“然后再生几个大胖小子”时,小桃这才娇嗔道“钱大娘你说的什么呀”。另外就是武训在梦中经历的事情了。梦游地府、幻想仙境,对,一定是这些个牛鬼蛇神的东西跟时代主旋律不符。

然而觉悟不够的我没想到,真实原因是这样的。毛泽东于1951年5月20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其中写道:“像武训那样的人,处在清朝末年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者和反对国内的反动封建统治者的伟大斗争的时代,根本不去触动封建经济基础及其上层建筑的一根毫毛,反而狂热地宣传封建文化,并为了取得自己所没有的宣传封建文化的地位,就对反动的封建统治者竭尽奴颜婢膝的能事,这种丑恶的行为,难道是我们所应当歌颂的吗?……承认或者容忍这种歌颂,就是承认或者容忍污蔑农民革命斗争,污蔑中国历史,污蔑中国民族的反动宣传,就是把反动宣传认为正当的宣传。”

原来如此,简而言之,就是走偏了方向。当初郭沫若也是大力颂扬孔子代表人民利益,却被毛泽东迎头浇了一盆冷水。更后来,“批孔”都跟“批林”合起来搞成了运动。片子里自己也拍出来了,能办实事的好人有两种,一种是武训,还有一种是“长毛”周大。武训们走的路叫做改良,长毛们干的事是革命。1951年的人们看了看这位民办教育家的经历:一个改良者而不是革命者,朝廷要给他赐黄马褂、立牌坊,这不是被同化还是什么!

然而不识字的武训又懂些什么呢?他只知道知识改变命运,然后一辈子怀着跟命运抗争的心气,以己身行乞办学惠及他人。在手下的学生出息以后,他终于后知后觉地发现真相:穷人帮穷人,靠读书,靠做官,靠的也是不再当农民、当穷人。穿过黄马褂的他,不知道会陷入迷茫与后悔,还是微笑着释然呢?

 4 ) 确实,应该重视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

  今天终于没有错过人生中的重要时刻,在影院小厅看了胶片版的有些许残缺的电影《武训传》。以现在的观影习惯来看,电影语言本身显得有些落伍了,慢条斯理的叙事,充分浪漫的情感宣泄,还有那些明显的表意符号贯穿于整部电影。

  毕竟已经五六十年了,当年感染观众的方式有点显得可笑,不大适合今天快节奏的欣赏习惯。至于影片的思想内容,从五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中,近乎三十年的积淀已经让《武训传》本身从艺术到政治有了一个近乎尸体解剖似的分析和介绍,动用了从天文望远镜到高倍显微镜的各种工具,各个层面,各个角度都有所涵盖。所以笔下无言也有情可原,于是只是回到宿舍,翻看了能见的一些当年文字,囫囵吞枣的浏览了一遍。

  所看书目不过《中国电影研究资料》吴迪主编、《中国电影理论文选》罗艺军主编、《中国电影百年》李多钰主编三本书而已,权当了解大概,故而不敢妄称研究,不过有些许断想而已。

  关于《武训传》的批判和平反

  《武训传》的批判被视为新中国“第一场全国规模的政治运动”的发端(《中国电影百年》语)。早先国内放映的时候,可以算是好评如潮的。事实上,正是因为“好评如潮”,才更为突显其显现出的政治问题的“严重性”。当时在上海的上映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随后的媒体上还有关于编导孙瑜和演员赵丹对于影片的经验介绍性的文章,可见当时有树立典型的苗头:名导和明星的珠联璧合。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报》的社论《应该重视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随后而来,掀起了批判风潮,从电影摄制人员扩到到整个文艺界,从具体的“武训评价”到抽象的阶级立场,终于成为政治性的运动。此后《武训传》永远都不享有纯粹的文艺评价,而紧紧的和政治发生了关系。1985年胡乔木的一段简要讲话,成为了普遍意义上的对《武训传》的平反,还是以政治运动的清算方式开始的。

  孙瑜当年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编导〈武训传〉记》,只是半回忆录性质的,创作上的探讨较少,《编导〈武训传〉前后》则倾向创作经验的内容多一点。而赵丹的《我怎样演武训》的理论研讨价值也很大。相信当年的一些正面评论,也是较为集中在艺术范畴内的讨论和批评。这可以在后来批判风潮中的一些文字中找到依据,比如李长之先生1951年5月27日在《人民日报》上的检讨文章《我在关于〈武训传〉的讨论中得到了教育》写道:

  “我过多地评论了《武训传》电影和《武训画传》的艺术,太轻太淡地而且是(不正确地)触及了政治意义。这不免是单纯技术观点,这不免是西方资产阶级‘艺术至上’的形式主义的美学的影响。因为缺乏对政治意义的足够的重视,所以就是艺术标准的批评论,也就犯了错误。”

  此段文字或可印证。

  5月的社论一经抛出,形势急转直下。批评夹杂、混淆甚至歪曲了政治因素和政治立场,用文艺批评的手段搞政治,用政治的方式搞批评。于是雪片般的评论飞满全国,采取艺术分析和政治品评“嫁接”的方式,炮制出炉了一篇又一篇的批判和检讨稿件。仍以李长之先生的同题文章为例,在前引文字之后,紧接便着例证了他的“错误”:

  “例如我指出,武训电影之‘热闹和罗曼谛克底抒情并没有提高它的艺术性,反之,是降低了它’,然而理由呢,是:‘损害了武训事业的严肃性’。其实,武训事业根本没有什么价值,也就说不上损害不损害它的严肃性了。可见不把政治放在第一位,艺术性的批评是不会正确的。”

  如果说关于“热闹和罗曼谛克底抒情”算是艺术层面的分析,那么对于“武训事业”的评价实在是无由的牵强。然而各地这类稿件之多,是无法想象的。江青更是亲自带队实地考察,不但洋洋洒洒的写出了《武训历史调查记》,还树立起了“宋景诗”这一光辉的反抗的正面的形象来和武训形成对比。总之,最先的政治定论为《武训传》的政治化,打下了深刻的烙印,成了永久的记号。是这之后关于《武训传》的评价都离不开了政治。

  至于后来的平反,仍然是政治化的。1983年万里,1985年胡乔木分别都表示对于《武训传》的评价有失公允,而此时已经处在对“文革”拨乱反正的政治工作中了。对于《武训传》的平反,也自然划归到了政治清算的一部分。事实上,在其后的多数关于《武训传》的评论文章中,无论是当事人的回忆录,还是研究者的学术文章,都已经舍弃了电影艺术的标尺,而成为研究“谁之过?”的历史淘金。比较典型的就是将《武训传》批判归结为江青个人阴谋报复行为,是对知根知底的赵丹等前同事的个人迫害。

  电影之后尽管经常有人提起,在影史上留有一笔,却鲜有关于艺术成就的评价和概括。《武训传》成为了政治或者文化的一个符号。

  批判《武训传》的武器

  江青借着批判《武训传》的风潮,组团写了《武训历史调查记》一文,该文考据丰富,旁征博引,实在是集大成的典范之作。可见当时的人们确实有股韧劲。我和大学同窗还曾就此事感慨过。从《武训传》公映到《调查记》成文发表,不到三个月。“调查取证”,编撰行文,还能在浩瀚史海之中找到“宋景诗”这号人物,专门用于对于武训的回击。这种独特视角和博学,现在依然销声匿迹了。

  如今荧屏银幕上充斥着各种耳熟能详的情节和段子,都是同样的桥段不过换个时空,换个身分,就能堂而皇之走进大众娱乐的视野。不是各种篡改传说,就是“秘史”系列。蹦蹦跳跳的表现着后现代的不屑和疯癫,骂骂咧咧地糟蹋消费者的智商和品性。没有丝毫智慧的胡闹在媒体上,相比之于当年江青的目标和手段,简直是不值一提。

  如果说《武训传》是个政治和文化的符号,那么这个符号最起码指代的是一种“严谨持重无所不用其极的改造”。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能根据武训的人物和形象的反面,迅速寻找并打造相应人物和形象予以回击。这种创造力不仅仅是模仿,更是水平。迪斯尼素来以改造他国童话传说闻名于世,对中国《花木兰》的改造,换来的只是上海动画电影制片厂挖掘原著的《宝莲灯》,而同是讲述母子亲情题材的动画片,迪斯尼随之而来的《人猿泰山》把亲情提高到了一个人兽间的争议高度。对于耳熟能详的童话故事,迪斯尼采取精彩讲述的方式,梦工厂则选择了完全解构。《调查记》及“宋景诗”完全证明了这样的创造力并非国人所缺,只是渐渐的淡忘了。或者说,没有缺失也没有淡忘,只是从来没有用在创作或者娱乐这些形而上的无用方面,而是更多地深入实践到“为人处事”的能力上了。

  尽管并非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但至少证明着,一段时间内,国人国片的创作是有激情且有活力的。这让今天的所谓“繁荣”汗颜不已。

  《武训传》及历史的武训化

  夏衍先生在《武训传》拍摄过程中就曾提出过“武训不足为训”的说法,这大概是从艺术角度的评价。而纵观《武训传》的全片和历史,让笔者不禁有了不同的理解和结论。

  《武训传》中的武训形象,是悲剧性的。几次三番的看着并经历了穷人吃“不识字”的亏,于是立志兴建义学,为穷人家的孩子无偿的提供教育环境和教育机会。然而,当小孩读书给武训解释“学而优则仕”的圣贤道理时,武训对自己的做法深刻的质疑了。事实上,这一点也是最早关于武训批判比较集中的部分,即武训的义学虽然是济世的,但终归还是向封建传统和封建制度的妥协。编导们当然也不是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而是通过这一点认定这个形象的深刻悲剧性:妄图利用敌人的游戏规则消灭敌人,而实际上却是为敌人培养了更多的有生力量。这是武训被利用的第一特性。

  武训由于目不识丁,不懂得礼数,没见过世面,自然对于儒界官场的规则一窍不通。被泼皮无赖的欺骗不过是皮肉之苦,被官僚政客的利用才是更为尴尬和令人焦虑的。武训的义名远播,惹得各级官僚都用足了心思在他身上下文章,下到一县之长,上到太后皇上,无一不以他为工具,标榜政绩,粉饰太平,收揽人心。而武训对此则毫无察觉。这是武训被利用的第二特性。

  回过头来看《武训传》批判的历史,那些批判、反批判的文章,哪一篇不是对“游戏规则”的无奈适应?“艺术分析加政治品评”模式不正是对于“游戏规则”的妥协和及这种妥协的认定?而那些批判和反批判的人们,似乎都是处于一种对于政治的依附,最终成为政治工具的悲剧命运。当年或出于无可奈何,或出于随波逐澜的批判,不过是政治风潮中的一朵浪花。动用想象力写出文章发表的和发挥创造力挖掘历史造型的,都是布局中的一颗棋子而已。至于平反时分,站出来高声怒骂的,低下头深刻反思的,也说不清是真情流露还是随声附和。

  《武训传》里的反派张举人,自以为手执笔端,“一字令人生,一字令人死”,似乎笔杆子的力量大于刀把子。其实还是没看见自己的脑壳子,早已经被人玩弄于股掌之间了。那些利用武训之名,或揽人心,获得好处的人,自己已然“武训化”了。他们不过是在别人的身上实践着从自己经历中学到的宝贵经验而已。

  总而言之,无形的制度不但规定了所有的人都在体制框架内游戏,而且规定着胜利者的属性和位置。所有游戏中的人们不具备相应的属性和位置,就永远是胜利者玩物。

  而所有人都是游戏规则的玩物。

 5 ) 电影武训传的再造之路

没有想到,在影剧工作室开动的第一篇文字是关于《武训传》的,这当然与《武训传》电影DVD的发行有关。
对《武训传》的关注,大约在1997年前后,我在《青岛晚报》做“文摘”编辑时,编了一个关于《武训传》的小专题。这个小专题引发了一点兴趣,所以买过一本《武训画传》。
有关《武训传》批判的息来源,大学的当代文学史课是学过的。但现在想,大学里文学史的教学,恰恰思想史和意识形态史是缺失的,那时候的文学史写作,在观念上还严守意识形态史的道路,所以在思想史上作个清理基本不可能。
写《民国影坛的激进阵营》时,在会集材料的过程中,必然会关注到《武训传》,无奈的是看不了电影。所以,《武训传》在卓越刚上架就下单了,还没到货,有网友就作为种子上传了。在为碟片发行商“大圣文化”叹息的同时,也感到能够广泛传播和研究《武训传》,对重新认识意识形态史,乃至知识分子在新中国的心路都也是好事。

看《武训传》,通过影片对武训的理解,其实类似于教育事业的乌托邦,包含了知识改变命运,从而改变社会的动机。
用影片中武训的朋友周大的话说:“武七,你来文的,我来武的,咱们一文一武,让这些狗官恶霸知道我们老百姓不是好欺负的。”
说这句话时,周大刚刚实施了监狱暴动。出身太平军的他,因为抗拒张举人殴打武训,最终被张构陷而遭受牢狱之灾。
影片中,周大手边放着一本书,正是《水浒传》。

周大这一角色,在编导孙瑜手里是有些变化的。1948年1月,孙瑜写的《武训传•分场剧本》里,有一身蛮力的车夫周大最终是逢“大赦”出狱的。
显然,在1948年时,孙瑜还很有些“明君”期待的。
实拍剧本中这个细节的改动,源于1949年12月在昆仑影业公司召开的编导委员会。与会者有陈白尘、蔡楚生、郑君里、陈鲤庭、沈浮,演员赵丹、蓝马等。
关于周大的命运,郑君里建议将之作为当时太平军北伐被打散,隐身于张举人家中做赶车的一位壮士。沈浮则说,周大以后还可以“逼上梁山”,带领一队农民武装,对地主恶霸索还血债,烧杀报仇。

影片投拍后,还增加了小学女教师(黄宗英饰)的“结论”:武训先生为了穷孩子们争取受教育的机会,和封建势力不屈服地、坚韧地斗争了一辈子。可是他这种个人的反抗是不够的。他亲手办了三个“义学”,后来都给地主们抢过去了。所以,单凭念书,也解放不了穷人。周大呢——单凭农民的报复心理去除霸报仇,也没有把广大的群众组织起来。在当时那个历史环境里,他们两人都无法获取决定性的胜利。中国的劳苦大众,经过了几千年的苦役和流血斗争,才在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组织之下,在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下,打倒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政权,得到了解放。

孙瑜说:一九五O年底《武训传》全片摄完时,是经过党领导作过修改后审定的,基本上概括了《武训传》的主题思想(或称倾向)和剧情发展——评述和刻划武训幻想“念书能救穷人”并为之奋斗一生的“悲剧”。

很显然。孙瑜在投拍武训传时,已经非常自觉地实施了“自我改造”。
孙瑜接拍“武训”完全是受了陶行知先生的影响。陶行知自1943年起,每年都举行武训诞生的纪念会。在一次纪念会上,孙瑜收到了陶行知亲赠的《武训先生画传》。1945年,孙瑜赴美考察的过程中,一直带着这本书。

1948年分场剧本完成后,孙瑜寄了十几份给昆仑影业公司。但阳翰笙通过郑君里转告孙瑜,希望他能够在国民党的中国电影制片厂拍摄此片,于是孙瑜在中制启动了此片的拍摄。从1948年7月至11月,孙瑜完成了大约三分之一的拍摄。

1949年2月,昆仑影业以150万元金圆券的低价从中制买来了所拍的《武训传》。是月,孙瑜加入了昆仑,但因为当时昆仑忙于《三毛流浪记》和《乌鸦与麻雀》的拍摄,没有将《武训传》提上日程。

《乌鸦与麻雀》完成后,昆仑立刻想续拍《武训传》,出于营业收益的考虑,昆仑甚至不顾孙瑜的反对,要求将影片拍成上下两集,这样票房收入可以增加一倍。

在加戏的过程中,孙瑜在影片中加强了暴露封建统治者残暴和阴险的情节,也加强农民反抗的情节。蔡楚生为孙瑜编了山东巡抚张曜与幕僚“收买民心”的对话;而孙瑜则增加了西太后如何决定对周大和武训二人“剿抚并施”的桥段。

这也使得《武训传》看出来是充满了阶级仇恨的,而且武训本人的意识也很有意外之举,比如跪义学成绩第一的学生,不跪“黄马褂”;比如在大牌坊前装疯;比如听说“学而优则仕”的读书人路径很绝望很痛苦,请学生们以后不要忘了“庄稼人”。

相比于孙瑜,主演赵丹是在新疆盛世才的监狱里看的《武训先生画传》。受到孙瑜的邀约后,他立即答应了。赵丹说:我把武训这种忍辱受屈的行为,歌颂成劳动人民的“甘为孺子牛”的高尚品质。自以为我的心,我的感情是对人民忠贞的,这还有什么可怀疑的?

然而,所有的谨慎与自信,以及成熟的导演与精湛的表演,甚至包括刚上映如潮水般的好评,都没有抵挡住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报》一篇社论的炮轰,这篇社论就是《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

这篇由毛泽东撰写的批判文章将武训看作是狂热的封建文化宣传者,并说“资产阶级的反动思想侵入了战斗的共产党”,同时结论“我国文化界的思想混乱达到了何等的程度。”
文章还开列了一份列了43篇文章和3本书的目录,47名武训歌颂者也被逐一列出。
而这份目录,此后成为了这些人“反动宣传”的梦魇。
其时任职于北京人艺,后来又改写批判文章的金紫光,在此后的十多年先后在中央歌舞剧院、中央实验歌剧院、北方昆曲剧院等单位工作过,但只要有“运动”,他就得检讨一番“赞扬武训”,参与“反动宣传”的错误。

毛泽东核心批判的问题是什么呢?是改良主义。
一批知识分子,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有的在呼唤议会制,有的在呼唤知识救国、教育救国。而这是崇尚斗争论的毛所无法容认的。其时,镇反运动,抗美援朝,以及逐渐深化的土地改革,在以不同的方式向前推进,这些举动,都充满了血腥与暴力。
《武训传》中对周大式暴力革命的质疑,也如同对共产党暴力革命的质疑,尽管其一再强调“没有好头子”,“天下总会是咱们穷人的”。但暴力革命,显然只是一条令人怀疑的路线,武训式的努力,也是一种方式、一种路线。尽管电影赋予了其悲剧的样式,但其正剧特性依旧存在。
此刻的毛,无疑要告诉知识分子,改良主义是走不通的,没有暴力革命就没有新政权,必须跟着他及共产党走,必须服从权威,必须彻底地改造自己。
赵丹写道:“一解放,我以为这一下好了!……哪里晓得社会主义革命,正是革的像我这样的人!所谓的平生抱负和愿望,就是空想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实质上就是个人主义的自由主义,我连新民主主义的关都没过得去,更谈何容易地过这社会主义的关啊!”
1980年代末,有统计指出:1951年以来,先后有15次较大的政治运动,除抗美援朝外,其余14次都跟整知识分子有关,其中有9次是矛头直指知识分子。

为证明伟大领袖所写社论的正确,一个武训历史调查团建立起来了。江青化名李进亲自上阵。这份调查记,除前言,另分五大部分:和武训同时的当地农民革命领袖宋景诗;武训的为人;武训学校的性质;武训的高利贷剥削;武训的土地剥削。
这份长达四万五千字的调查记,毛亲自加写改写了15段,并全文刊登于人民日报。
研究者袁晞说:“被调查的老百姓只能顺着说,要什么就说什么。此种调查方法一兴,什么材料都能调查出来。”

有关电影《武训传》的批判从此留下两大“遗产”,一是大批判的文体;二是调查材料的方式。

客观地说,在孙瑜所拍的电影中,《武训传》虽然极其用心,但明显游离于孙瑜的诗化风格,蓬勃之气和喜剧式的处置能力,以及结构的松弛和情节的松弛都不见了。没有坚定自我的创作肯定无法完整地显现自我。可以圈点的,倒是赵丹的表演。动作、体态、表情、语言,都堪称精妙,除却青年武训因为赵丹自身的年龄关系表现得有些过于老成之外,其他都可作经典。

而电影《武训传》可以留诸于今天的思考,其实应该是,知识分子在1949年之后的自我改造和被阉割之路是怎样一路走来的。大批知识者,在陷入自我怀疑之后,又领受了大批判的炮火,在全民的迫击之下,自我飘零,而后随波逐流,没有操行的就选择助纣为虐,最终被雨打风吹去。

一个本来带有精英特征的阶层由此变成了工农商学兵的一部分,他们不再独立发言,他们颤颤惊惊,左顾右盼,沉默的沉默,招安的招安。期待明天。

 6 ) 老毛为什么批武训传,女孩怎样真正改变自己的命运

老毛为什么批武训传?

武训以为自己乞讨办学,可以改变这些童子的命运。电影宣传者认为武训精神感人肺腑,应该树为楷模。

老毛气的半死,拿着布尔什维克的经费,吃着农民那里收来的粮食,你们就拍个这?人民英雄纪念碑写了,自1840年起,农民奋斗牺牲可歌可泣的例子这么多,你就非选个武训?

后来的网民跟着宣传者认为,老毛这个人阴谋太重,老在憋着批判人整人。刚建国形式一片大好,怎么盯着一个电影不放。

最后问,女孩怎样才能真正改变自己的命运?

 短评

我第一次看中国老电影开始惊讶美术部门的强大,这片子在技术上和艺术上都有很不错,更重要的还是被莫名扣上的禁片帽子,如今看来很冤枉,却也让这部电影成了一个传说。★★★★

8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赵丹遗言“党大可不必领导怎么种田、怎么做板凳、怎么裁裤子、怎么炒菜,大可不必领导作家怎么写文章、演员怎么演戏。文艺,是文艺家自己的事,如果党管文艺管得太具体,文艺就没有希望,就完蛋了。”

9分钟前
  • 豆浆
  • 推荐

不愧为中国第一大毒草,好似神迷玄幻的万花镜,不同的立场视角就能解读出截然相反的观点。在我看来,武七的神性远远大过了人性,就好像一个西方基督式的人物突如诞生在苦难的晚清农村大地上,迷惑了整整四代观众。影片的表现手法和意识形态过于前卫,这在百废待兴的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上映无疑是场灾难。

10分钟前
  • 我是古巴
  • 力荐

从中看到了当时百姓最为真实、淳朴的一面,同时也为他们的遭遇感到痛心。对于此片被禁,纯属荒唐。

11分钟前
  • °歌姬
  • 推荐

被禁属于正常。办教育没问题,关键是这教育是为何而教育,培养三纲五常和官老爷的教育,不要也罢。

16分钟前
  • 猫大仙
  • 较差

凡是能被禁的都是因为自身的预言性

20分钟前
  • kingkongofkhan
  • 推荐

要夹带多少私货才能把拍成这样呢?可以想见,这是一部去掉意识形态部分仍能成立的电影。只是影片结尾的解说词把武训全部的苦闷和怀疑都平面化了。如果把开头结尾的解说去掉,整个片子就深度和技术而言都是上乘的。而且看之前很难想象,里面竟然用了许多颇先锋的分镜方式和叙述技巧。可惜了,太可惜了。

21分钟前
  • 陆秋槎
  • 力荐

《嫁给(封建主义)大山的武训》。

24分钟前
  • 申酌长怀
  • 较差

片长208分钟,赵丹饰演武训。那真是一个伟大的人,为了让穷人可以念书,自己不辞辛苦的讨饭,期间遭遇了欺骗与各种阻碍,结果学堂终于办成,却还遭到了利用。武训及时装疯逃过了一截。他的路还有很长,人民与政府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其实有一点是没有变的,读书是要花钱的。

29分钟前
  • 电影上言君
  • 推荐

各种封建反动思想,难怪被老毛批判。3星半。

34分钟前
  • 易老邪
  • 推荐

如同我们喜欢给文革中遭受磨难的知识分子过高的赞誉一样,我们也会给囿于意识形态而遭到打压的电影过度的赞美,何况这是成为第一棵大毒草的《武训传》。但它的确是部艺术上很平庸的电影,剧情拖沓而冗长,也算不得赵丹最牛逼的表演。技术上拟音做得很糙,配音独独让赵丹操山东话,滥用叠印及象征手法。

37分钟前
  • 私享史
  • 还行

昆仑为赚钱拍成两部长,我看的196分钟。起初只是义学修成武训倒下,陈鲤庭郑君里沈浮七嘴八舌添添补补,多出若干反转、文武双线、超现实段落,首尾套上黄宗英的阶级说教完全变了味。意识形态同新民主主义摇摆不定,理性颂歌与阶级觉悟互相拧着,周大起义不伦不类。武训不是陶行知,武训不足为训。

41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还行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想想武训,的确是言之有理。

43分钟前
  • 翟墨子
  • 推荐

毛爷爷说:武训为了取得自己所没有的宣传封建文化的地位,就对反动的封建统治者竭尽奴颜婢膝的能事,这种丑恶的行为,难道是我们所应当歌颂的吗?【真讽刺】

45分钟前
  • 高压电
  • 还行

出于民,归于民,既为民,亦靠民,共兴利民之业。目标直指新民、新学、新政,不要暴力革命。真是一棵毒得不能再毒的大毒草呵!

47分钟前
  • 萝卜白菜
  • 力荐

武训把受压迫的原因归结于缺少文化,把改革的希望寄托在知识分子上,反贪官不反朝廷。现在看来,《武训传》被禁也在情理之中。

50分钟前
  • 液体张力
  • 还行

电影传奇

54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一理论在中国各阶层的烙印如此之深如此长久,而跌落至知识越多越反动也不过刹那光景,从来都是教育妖魔化,从来都是劳心者的解释权,穷苦的只有无辜百姓。此片立场尴尬,触及不慎,难以言说。

56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电影里做梦及幻想的场景胜过很多鬼片,粗糙直接反而更吓人。小桃在庙里跟武七最后一面真是no zuo no die,大好前途毁于一时羞涩。100吊钱好像香肠…以及最后朝廷内像马蹄的丞相袖口,像驴蹄的慈禧太后鞋垫…看似很平常的东西在导演镜头下变得另类新奇。年代久远,未能欣赏。

59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这著名电影很有教育意义,现在给中小学生看也很好,让他们知道得到教育的权利是多麽的不易。50年代被毛泽东批判,真是无妄之灾,赶到政治的风口浪尖了。

1小时前
  • Elact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