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

第16集

主演:王绘春

类型:电视剧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1991

 剧照

孔子 剧照 NO.1孔子 剧照 NO.2孔子 剧照 NO.3孔子 剧照 NO.4孔子 剧照 NO.5孔子 剧照 NO.6孔子 剧照 NO.13孔子 剧照 NO.14孔子 剧照 NO.15孔子 剧照 NO.16孔子 剧照 NO.17孔子 剧照 NO.18孔子 剧照 NO.19孔子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孔子电视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孔子是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生活在二千四百多年前的春秋末期,他幼年丧父,少年丧母,靠自己的勤奋,精通了“六艺”,博览了天下的典籍,以学识闻名于天下。他兴办私学,培养了一大批治国平天下的人才;他主张“恢复周礼”,倡导“仁者爱人”和“中庸之道”,以图安定动乱的天下。五十一岁,他虽然出仁大司冠高位,却仍无法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只好带着弟子们周游列国,寻找贤明的国君……。然而,颠沛流离十四年,最终仍是一无所获,只好又回到了故国。年近古稀的孔子,并未被命运所屈服,他一边教弟子,一边修纂《春秋》,将自己未能实现的政治主张,融进了《春秋》的字里行间……东陵大盗5水中生活英语胜利之光第五季你的管家鱼缸加州血浓于水2004顾问第一季体坛秘史:凯特琳·詹纳奶奶虎胆巍城新扎师妹(粤语版)蛋糕师当流星划过天际龙之家族 第二季雨过天晴2019丧钟为了她(原声版)BIG神战:权力之眼反击 第七季祖母的浴室嘻哈星节奏 第一季小鬼开球代笔“贤”妻赤穗城断绝那朵花的名字叫白兰灰烬1965换心风和日丽西行纪之暗影魔城晚酌的流派2桑树的影子我是牧本困兽2023孽火1992酷儿们刺客与保镖楚汉传奇青年鲁班无人之地2021欢迎回来,旅人兵库后篇小黄人大眼萌:神偷奶爸前传家族荣耀(粤)小镇大街

 长篇影评

 1 ) 《影迷为何要...》影评部分

  
原豆瓣评论头名《影迷为何要...》的后半段影评部分



你的文章"影迷为何要这样对待《孔子》?"不是关于 孔子 的评论(),它已被转成了你的一篇日记,相关的回复和推荐也一并作了转移。你的日记 影迷为何要这样对待《孔子》? 里所述的内容含有《社区指导原则》中不欢迎内容,现已转为 仅自己可见 状态

--豆瓣

现贴 影迷为何要这样对待《孔子》? 之后半段影评部分,是影评啊,网管别删了别再帮我写日记了。


----------------
  
  (有人说这不是影评,那么关于电影本身:
  
  1:电影比较平淡,容易打瞌睡,看的时候易走神,要集中精力,要有耐心,台词半文半白尚可回味。感觉电影的教育意义不明显,挖掘的不够,不如认认真真看本孔子的传记书。反过来想偷懒把本片当作纪录片或者传记书来看的人,其实也只能蜻蜓点水的看点孔子后半生皮毛故事选集而已,最后还是一头雾水。
  
  2:演电视剧的演员熟脸太多,所以影片的电视剧的味道比较浓,有种“打开电影看电视”的感觉。还算中规中矩,总体比《花木兰》好,却明显不如《梅兰芳》。画面追求精致,音乐很不错,怎么总感觉是电视剧背景上了电影水平的音乐,企图硬把画面拉到史诗水平。
  
  3:如果大银幕上播放一部CCTV10的孔子纪录片也许更吸引人,这种题材拍成故事片本来就是个难题,难免乏味
  
  4: 电影里周迅演的南子很傻B,一点不觉得其美艳(台词说其人美艳),怎么总觉得周迅很难看,表演痕迹重了,也太用力。这段剧情不知所云,难道是表现这个女人是孔子的知音? 看电影还是要看导演,胡玫这些年远离电影,过去一直没有非常成功的电影作品而转战电视剧,这次重返,对大电影还是控制得不太得当,材料取舍混乱,主题围绕不清,过渡并不流畅,前半部很明显,不过感觉本片还是很有诚意和艺术责任的,只是实在到不了那种令群众全满意的水平。
  
  5:其实根本不必花钱排什么战争场面什么乱箭齐发的,看得很累,观众早被《赤壁》搞疲劳了,和这个文圣人的传记片不搭调。不如多阐发下孔子的思想和这种思想的来龙去脉。影片关于孔子的教育功能和学问思想,展现不足。镜头上好像总是别人在“代课”,孔子办学却不讲学,该不是校长吧。人物刻画的都太平淡,弟子全象是粗人。整体并没有那种所谓的史诗感,人物也没有“圣人”的厚重,孔子只是一个不得志的怪蜀黍而已。在描述周游列国的过程中,只见其颠沛流离不见其万世师表。奇怪,通过这个电影,看不出孔子是如何能够成为中华民族的圣人。

  6:剧情就是:鲁国当官不得志-被排挤到处游走-晚年回国,这是一部再剧透也无所谓的电影。疑问:他的老婆孩子呢?后面也不交待一下。
  
  7:即使你不抵制,本片确也属于可看可不看的片子,闲着的话看看也绝对不会有看完《三枪》后的挫折感。孔子是中国在海外和熊猫、长城、功夫同样知名的元素,这也是投资拍片的动机之一。不知本片在海外是否能吸引人,制片方加入战争戏也是这个目的吧,相信广大的孔子学院、驻外机构会包场的。画面还是很“中国”的,但确实没有《英雄》中画面的质感,总觉得差口气,难道还是导演习惯拍电视剧的原因?这种电影大概应该李安拍才行。
  
  8:最精彩的地方就是起字幕的时候王菲的歌声响起,安宁,好听。
  
  9:孔锂(应该是“鲤”)还是孔锂,没改。那时代没有“锂”字。雷人台词只有“按第二套方案”。
  
  10:说实话,个人认为电影本身可以打3星,考虑到....就2星吧,再说打1星其实很不安全,可能集体被和谐。 最后很羞耻自责的说:我不是人。

全文在时光网博客,原豆瓣贴1400人推荐,700回复,可惜了(liao)了(le)
http://www.mtime.com/my/spanisheyes123/blog/3219873/

与本文相关新闻 南方都市报
http://ent.sina.com.cn/m/c/2010-01-26/10112856162.shtml

 2 ) 孔子:一场热闹的大戏刚刚上演

电影刚刚上映的时候去讨论“电影的事实”自然为时过早,比如《2012》首日写评的时候万万不曾想到中国的电影市场已经成了水立方,破纪录跟玩儿似得。《孔子》因《阿凡达》已然成了政治事件,从豆瓣和mtime数据便可一窥:现在是2010年1月23日1:15,此刻豆瓣数据为4.7/1461,其中1星比例为63.9%,mtime为3.3/975,其中0-1分(10分满分)观众人数为553人。考虑到豆瓣因《建国大业》而采用的上映后才开放评分的情况,这个打分是在太有趣了。现在说话为时过早,于是电影的事实以观后效。讨论下影片的事实。

《孔子》是个木桶的话,长板的确长,短板也的确短出了底线,若是不考虑场外因素的话,一个三星基本说明问题,参照的影片是《白银帝国》和《梅兰芳》的四星。长板在三大主演的表演,发哥完全超出预计,照着流芳百世的孔子像做的造型,以及口音上的处理(参照《姨妈的后现代生活》)都很赞;周迅的造型虽然雷了点,但是丝毫看不出来三十有五,这扮相演个太平公主都绰绰有余了;陈建斌的好,在此不提,是真好,这大概是每个导演都想用的演员吧。长板还在菲姐的片尾曲,大约除了周迅的小腿,这是《孔子》片中最销魂的的地方——有这首歌足以传世了,王菲把声音里的爱尔兰技巧(比如喉音)全部洗刷干净,回到最初邓丽君的小情调上,又做的晶莹剔透,大约是在影院里看过的电影里最好的片尾曲了,不说别的,这首歌值得花掉一百万。音乐上面,无词歌用了谭晶,赵季平做的主题(虽然怎么听都像《The Music of the Night》的主歌部分),张宏光做了部分战斗音乐,算的上是近年国产电影中一流的原声作品了。

长板仅此而已。短板的话,首先,胡玫老师大约是电视剧拍顺手了,除掉三大主演和鲁公,剩下所有的人都像是从某个电视剧片场过来打酱油的。孔子的一帮弟子,看起来就像武侠电视剧里的各种充数的江湖豪客,至于真正打酱油的人,酱油打的也着实不到《雍正王朝》的水平,莫名其妙地冒台词,不知道他们要干啥;其次,剪辑做的是在是糙了点,看出鲍德熹老师一个劲地往阿尔芒都大师的镜语上靠,摄影还真不错;但是只一遍看过,剪辑上可挑剔的都有二十多处,包括第一个大段落的平行剪辑,其实都可商榷的,一些渐隐渐显使用不当,生生破坏节奏。然后,特效就真不说什么了,尤其是看了《阿凡达》之后——但是问题在于不看《阿凡达》也知道那些特效做得山寨啊,好歹04年都有《十面埋伏》了的说……

至于最短的一块板,当然是编剧。前1小时10分钟讲了一件事,讲的四平八稳条理清晰,很不错,胡玫老师拍宫廷戏也真是手到擒来,国主像国主,大臣像大臣。如果《孔子》只有这1小时10分钟的话,真叫《孔子:决战春秋》也无妨,但是问题在于后面完全不知道在干什么。这叫头大不掉,孔子后半生十几年拍的支离破碎,空间感和时间感都很生硬,忽然一下孔子就老了,忽然一下子路就杯具了,忽然一下“永远不老”的颜回就演了一回春秋版的《泰坦尼克号》,忽然一下陈建斌也须发进白,鲁公脸都没露,直接挂掉了。好罢,不交代不照应玩跳跃也就算了,但是讲一个完整的故事就那么难么?编剧上的根本问题在于,无论导演还是编剧,只有一半是用了心思的,对比一下《雍正王朝》的借题发挥,前一半胡玫老师想说什么,还是很明显的。后一半,有人说是劝读书人莫问政事,当然,有道理,但在我看来,关键的问题是,到底是要拍作为“至圣先师”的教育家孔夫子,还是要拍作为政治家的孔子,还是要拍作为某个人的电影化表现的孔子,当然作为学者的孔子就算了。这几种诉求夹杂在一起便导致电影后近一个小时完全失控,虽然用心在对白里塞了半本《论语》,但是胡玫老师显然不满足于拍一个课本剧,不然请周润发干啥。另一个问题在于,胡玫老师大约也是擅长拍苦情戏的,后半段隐隐有苦情戏的手法,比如刚把颜回的尸体拖走,这边子路的死讯传来,简直是祥林嫂啊,不过大能如孔子显然没能爆发小宇宙第七感,不然还不生生把颜回同学暖回来继续不老传说啊。这一点上,木匠老师显然比编剧更擅长,且参看[《孔子》:丧家狗也有乡愁],要拍苦情戏,干脆丧子丧妻丧弟子一起来嘛,苦不苦,想想刘慧芳,虐不虐,想想祥林嫂嘛。倒是“子见南子”一段里,孔子被南子戳中内心的伤痛,知识分子的小尾巴一露,登时泪如雨下,这儿倒是难得一见的闪光,可惜生生被电视剧用法的音乐和着急忙慌的剪刀破坏了情绪。毕竟本片不是要拍一个关于知识分子的影片,因为八十年代早已过去了。

于是《孔子》更重要的是影片之外作为电影的种种,倒是想起前两天跟一位半年没见的老师聊天,老师说,《孔子传》还是应该要日本人来拍,井上靖的《孔子传》写的恭俭谦卑,日本的老导演们出手必然不会差。大约日本人拍孔子会是作为知识分子和教育家的孔子,胡玫老师拍出来的《孔子》根本意不在此。有心的话留意留意一下《孔子》的高调宣传,以及近一周围绕《孔子》的种种奇怪的事情,中国电影在2010年3D新纪元的开启处竟然如此具有喜剧性,实在是我等观众始料不及的,这远比电影本身更精彩。

最后再次推荐一下木匠老师的文章:《孔子》:丧家狗也有乡愁(http://www.douban.com/review/2946379/),有理有据,功课扎实,我也就看看浮光掠影而已。至于吐槽,请移步张小北老师的文章:子曰:给个话儿啊!(http://www.douban.com/review/2949120/)。围绕《孔子》的口水战和各种节目才刚刚开始。

 3 ) 豆瓣寂寞地作弊吧

1、《孔子》这种电影,你要拍,就别想着赚票房,要赚票房,你就拍点其他的。好莱坞拍个《苏格拉底》、《柏拉图》,也不会有人去看,因为这种人压根就不是娱乐大众的,不具备娱乐功能。中国导演的问题,就是又要拍这么个人,又要靠这个赚几亿的票房,这种行为本身很愚蠢,和阿凡达没关系,没有阿凡达,孔子也没人看。
  
  2、香港演员无论从文化背景、从素养、从经历,都不适合演孔子这种角色,找周润发来演,说明该片从投资人到导演,急功近利的思想非常明显,一句话,只想赚钱,没用心去做。
  
  3、导演自身对孔子及其所处的背景一知半解,或者说根本不了解,对于孔子的思想的内涵和春秋时期的中国总的思想学术背景,完全是个门外汉,这种情况下轻易启动这种题材,属于不自量力,浪费我国历史资源,是对中国文化的不尊重,对中国历史的蔑视。
  
  4、孔子摊上了阿凡达,是他的幸运,因为这个事实可以给孔子以后票房惨败找一个最合适的借口,没有阿凡达,孔子会败得更惨,更无话可说,更快速地被抛弃。
  
  5、这个电影也许不算最烂的烂片,但他比烂片起到的作用更坏,因为他轻率地浪费了我国的一个极有价值的文化资源。
  
  6、孔子惨败是件好事,因为他可以阻止那些一窍不通的投资人和半吊子导演继续糟蹋孟子、韩非子、老子等等等。

 
豆瓣寂寞地作弊吧.这是我最后一次黑孔老二,看看电影院,人们都去关注小羊了,就让你自灭吧

 4 ) 到底谁是大牛逼?谁比谁牛逼?

电影到底有多牛逼?2010-01-27 16:09:44

我用通俗的语言简单讲下130分钟表达的事吧

一个牛逼的中年男人,他的周围有一群觉得他十分牛逼的小牛逼们,牛逼男人国家的君主说,你真牛逼!牛逼男人说,对!我很牛逼!有个大官觉得他并不牛逼,但是他嘴上也不说,等着一个机会才说,你才不牛逼,你给我走开!于是牛逼男人就走了,很桑心,那群小牛逼们跑过来要跟随他,说,我们要跟着你变成大牛逼!

于是牛逼带着几十个小牛逼开始了流浪天涯,过了十几年,那个当初说他不牛逼的大官快死了,突然觉得他确实很牛逼了,请了其中一个小牛逼回来帮忙,赢了,说小牛逼你真牛逼,小牛逼说这不算什么!我不是牛逼,他才牛逼!于是就又把牛逼请回来了……

中间有个女粉丝仰慕牛逼,见了一面,女粉丝差点害得牛逼性起,但是牛逼很牛逼,忍住了,女粉丝说,我懂你!牛逼感动的热泪盈眶,一出门对弟子说,走!国之将亡,逼出妖孽!心里想着,她懂我,555,她懂我。嘴上说,妖孽!妖孽!心里又说,只有她懂我啊,5555
然后女粉丝被路人甲手臂杀了,边死边幻想着自己和牛逼的幸福生活……

然后牛逼到底有多牛逼,看了电影还是不知道……我们意淫吧

 5 ) 子在川上曰:我是老二

     我已经很是有些日子不写看电影的流水账了。其实我即使写,一般也就是三行两句半的形式哈。这次决定搞个例外,为了孔二叔单独写一篇。

1 上座率是个问题。。。。确实很少人看《孔子》

  我那场的话,估计是七八个人左右吧~~~~

2 画面很美丽,很对我这个画面控的脾气

 音乐也还不错,听着挺动听

 撇开情节来说,光冲画面和音乐也不应该给人打一颗星


3 发哥是真老了。但是发福的发哥演起孔夫子来乍一看那大肚子还真像啊。。。

   那张满是褶子的大圆包子脸很是慈祥!

   任泉在里头演颜回演的跟个二傻一样!

4 剧本本身太弱了。怎么说呢,其实孔二叔活着那阵子吧,

   绝对是个传奇的年代!!!无论你是要演绎或是照着正史来!

   都会非常有看点!!!呃,楞是搞成个孔二叔落难逃亡记。

   平铺直叙,非常没劲!

5 记得胡玫还是谁接受采访时说,孔子这个戏非常严谨 尊重史实啥的

   我觉得真是瞎扯。

   从史实上来说,至少颜回不会是为了捞个竹简淹死的!!!

   拜托,七十二贤之首耶,怎么会死的那么那啥呢!!!

   他咋死的我不记得了,反正不是淹死的~~~

    然后那个子路的死其实本身更具有传奇色彩的。

   他本人是在战场上为了捡帽子而被人趁机杀死的,死后还被剁成了肉酱=_=

    但电影里拍的是他已经不行了,然后拼死在临死前戴起了帽子~~~多没劲~

6 我在看电影过程中尝试着还很较真的找茬来着

   季大司徒答应孔二叔赦免漆思弓时说:“既然夫子说的\"言之凿凿\"”

   经查实,言之凿凿是出自清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然后齐鲁会盟时,齐国公没有\"迂尊降贵\,这词儿也是后来才有的。

 鲁国公说的“兹事体大”,出自汉班固《典引》

   呃,这个吧,没法较真,真一较真,电影人物就没法开口说话了

7 周迅在里头其实是个大龙套!出场不多。

   我觉得子见南子这场戏拍的忒高尚了。。。。似乎俩人很惺惺惜惺惺状

   我完全没有理解这场戏出现在这个电影里的必要性。。。

   尤其后面孔子落荒而逃的同时,南子面带微笑的死去很是莫名其妙,

    后来查了查,胡玫阿姨说这叫朝闻道夕可死矣。。。。。。╮(╯▽╰)╭

   其实南子是个很有戏的人物,她最神奇的是可以劝服卫灵公把她的相好们都接进宫里。。。

8 《孔子》这个电影最牛叉的幕后人物其实是李亚鹏大哥

     前女友是领衔主演,然后现任媳妇儿是主唱,O(∩_∩)O哈哈~

 6 ) 两个孔子,谁解春秋

  ■入评理由:七十年前的《孔夫子》是何模样?它的修复和《孔子》的开拍都算得上过去一年里华语电影界的大事。

  ■读家:木卫二

  ■片名:《孔夫子》(修复版)

  ■导演:费穆

  ■演员:唐槐秋、张翼

  ■上映日期:2009年4月1日(香港)

  ■推荐指数:★★★★★☆

  ■一句话点评:一部呼应时局而作的电影,费穆试图表现出孔子身上的凡人一面。

  ■片名:《孔子》

  ■导演:胡玫

  ■演员:周润发

  ■上映日期:2010年1月22日

  ■推荐指数:★★☆☆☆☆

  ■一句话点评:拍惯了帝王历史剧的胡玫新作,它依然在制造孔子的神圣形象。

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同一个孔子,电影里都有见南子、子弹琴、子路之死等片段,放在电影里就产生出截然不同的效果差异。这一切只因为两个电影的背后理念和想法诉求大不一样,创作心态不可同日而语。简单来说,《孔夫子》里的孔子是个老师,善于教导弟子,希望能改变社会风气与重整民心。《孔子》里的孔子是个实干派又不受重用的政治家,他几经患难,终被迎回了鲁国,功德圆满。

一起看《孔夫子》的朋友认为费穆是用上了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影片截取孔子多个生平片段,没有直接的时间关联,而是用字幕跟地图串起了整个故事。孔子忧苦鲁国和天下的苍生百姓,被迫走了周游列国的坎坷之路。这段乱世中的出走占去了大半时间,放在日寇入侵的孤岛时期,更是别有意义。

《孔夫子》的情感厚重,严谨有加。费穆一丝不苟地挑拣素材,利用舞台搭景制造了简单朴素的风格,一人一室一案一窗,完全与孔子的孤苦心境相呼应。被困于陈蔡间,众弟子们疲惫不堪,就地入眠。孔子独自站立,继而心生感慨,茅屋外树影稀疏,繁星点点,构图上极为讲究。影片在技巧上相当丰富,景深处理、剪辑手法、声画结合都值得赞许。

电影开头便是孔子讲学,教育弟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让观众先对孔子理念有一个清晰而完整的认识,而这种言传身教还用到了射艺、琴奏、欹器等有代表性的段落当中。孔子的念白抑扬顿挫,在今天听来稍显低缓,这倒跟影片的气韵节奏相符合。《孔夫子》主次分明,孔子是个政治上的失意者,然而他竭力去教导弟子,重点突出他为师者的形象,学高身正。影片在子路、子贡、颜回三个弟子身上下了工夫,像子路的武艺和正冠,颜回清贫下又有仁心,各有单独的段落去展现。

相比之下,《孔子》里的弟子们几乎是无条件追随和膜拜孔子,里面更有安插的混迹者以及漆思弓这种无关紧要、只为报信的配角,实在有失偏颇。《孔夫子》里的子路并不是一味听从于孔子,他在老师抚琴弹奏时还心有不满,听到歌声后方才如梦初醒,执器起舞。为了渲染子路之死,影片不忘交代卫国内乱的始末,子路一路力战,走上高台,正冠之后,慷慨而死。《孔夫子》真正表达了老师与学生间的交流,这种对位正如导演与观众间的关系。费穆想用孔子的事迹借古讽今,说予当时的观众听,他绝不是想推出一个千古圣人。只是受困于观众的理解能力,电影拍得太正,反倒有落了个说教之嫌,让观众产生了领会的障碍。

再到胡玫的《孔子》,通片铺展开来,没有剧力可言,镜头技巧难以服务整个电影。影片也有偏重,它耗费很多精力在鲁国的政治内斗上面,大篇幅去写三桓专政,如何为难孔子。于是乎,乱臣贼子很自然地站在了孔子的对立面。影片既然要往政治争斗去做,千不该万不该又遗漏掉关键的阳货和少正卯,一味去塑造孔子的神样,他有口才有武艺更能调兵遣将,光是堕三都一事就用了许多火烧人和大阵仗,不知如何解释才好。到了出走之时,孔子多少就显得有些意气用事,家国全不要又不知走往何处。《孔子》还假惺惺地塑造了孔子与敌手的和解,季孙斯翘首期待孔子的回归,用这种幡然醒悟的手法来制造孔子的高大全形象,未免太想当然了点。

在卫国那边,电影就一笔带过。南子莫名其妙地出场,糊里糊涂地中箭而亡。后面的子路之死,更是用转述的情景再现来表现子路的大义,只是缺少前因后果,多数观众无法明白他是为何而死吧。电影从里到外,更多强调跪拜礼,引出孔子崇尚周礼的一面,走的是形式体例。孔子在鲁国是有作为,可缘何要被排挤,沦落至丧家犬一般流浪,乃至于理念何以不为诸侯统治者所接受,电影就没有了倾诉的欲望。值得一提的颜回之死,《孔子》采用了最为忌讳的硬煽情,为抢救书卷落入冰河。不说颠覆史实,死得未免太不值了点。

最后再说一点,两部电影里都出现了高台。《孔夫子》里的高台只为突出孔子的主导地位,如同今日之讲台,以示言行和精神上的崇高。《孔子》里的高台非常突兀,它出现在了齐鲁峡谷会盟上,陡峭之势高不可及,与王权争夺挂钩,令人有些不是滋味。【北京青年报】

 短评

岁寒然后知松柏,电影遭遇的抨击不如用孔子的一句“世人误解我”一带而过。。三星半

4分钟前
  • 五色全味
  • 还行

南子说:世人都能理解孔子的痛苦,但世人无法体会孔子在痛苦中领悟到的境界。

5分钟前
  • chloe
  • 力荐

看过电影的人都不会只打一星

9分钟前
  • 奇爱博士
  • 还行

看到老子和孔子坐而论道的时候,有一种莫名的感动。不错的片子,编剧、表演都挺到位的。但是如果能从这个片子看出“没有孔子,我们会怎样”,那这片就牛逼了。可惜还差口气。不过已经不错了,孔子谁都知道,但是他的生平没几个人知道。一边看一遍就有人在后面问:“孔子有那么落魄过么?”

13分钟前
  • 躺倒
  • 还行

每段故事以及讲故事的细节都是不错的,只是剪在一起后不够抓人。

18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较差

烂片

22分钟前
  • 阿耳忒弥斯
  • 较差

这几年古装片 不论文武 统统一碗水端平 毫无闪光

23分钟前
  • 无为啊
  • 还行

不作恶,更不做恶的帮凶

24分钟前
  • 木卫二
  • 较差

可能是期待太低了吧,却觉得没有那么差,前半段龙精虎猛,小有问题而大无不妥。后半段有点拖沓,特效镜头一律很差,坏个整体风格。剪辑多少有点脑子不清,战争戏也太差,对对付付就过去了。先看故事再说深意吧,我们总是太端着了。PS:颜回淹死这事也太狗血了吧

29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中关村美嘉】才俩小时看不过瘾哇。本片讲的就是老年孔子在编好《春秋》那天很闲就开始回忆。从自己五十知天命出仕,意气风发了几年被排挤出国,然后带领一帮弟子开始周游列国想搞再就业,搞得很丧家狗的时候终于可以回国了,也当不动官了就老老实实教书立说,修了本《春秋》可以传世了自然挺高兴。

30分钟前
  • 私享史
  • 推荐

好烂的片子....就等着王菲的幽兰操出来.....看过越来越觉得孔子应该就是个Gay....收了三千男弟子....阿米脱佛.....诺....

35分钟前
  • Ryan
  • 较差

同样《骆驼祥子》里 祥子曾说的:与众不同是行不通的。 行不通的原因是个人思想无法领导和驾驭整个社会,即便这思想清洁高尚,终究会自食其果尝遍疾苦和失却生命中至为重要的东西;再者,精神上无人能晓的孤独会让人流泪满面。但无论如何,之于爱,之于理想,一切承受甘愿。

40分钟前
  • Flicka
  • 还行

孔子在最后不都说了吗?要理解他老人家,还是去读春秋吧。电影就拉倒了

45分钟前
  • 丁不起
  • 较差

传说看这个不哭不是人,那我只能算是一坨阿凡达了……

49分钟前
  • 小安
  • 较差

哈哈哈,我妈妈看的好伤心

54分钟前
  • Spring Xu
  • 还行

周迅的表演一贯的好 演什么像什么 精神统治很重要 电影拍得不错 有笑点 又感人之处 也有历史 我应该读读中国史了

57分钟前
  • 冷山
  • 推荐

韵味不足,历史浅薄,意境非有,唯有铜臭。辜负孔老夫子,误人子弟啊。6.2

1小时前
  • 巴喆
  • 还行

如果是为了票房而拍摄孔子,你永远也不能理解孔子如何成为圣人。

1小时前
  • (.人.)
  • 很差

《孔子》不是被别人黑了 正是胡玫自己把他弄脏了这是一部悲剧

1小时前
  • shmily
  • 很差

这是一部艺术化的反应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是如何嘎姘头的电影

1小时前
  • P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