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北寻路

正片

主演:克丽丝塔·特瑞特,费奥多尔·阿特金,安东尼·希克林,卢瓦克·乌德雷,克洛伊·唐,托马斯·萨果斯,安德丽·萨宾,雷米·卡里比特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 / 丹麦语言:法语 / 英语年份:2015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漫漫北寻路 剧照 NO.1漫漫北寻路 剧照 NO.2漫漫北寻路 剧照 NO.3漫漫北寻路 剧照 NO.4漫漫北寻路 剧照 NO.5漫漫北寻路 剧照 NO.6漫漫北寻路 剧照 NO.13漫漫北寻路 剧照 NO.14漫漫北寻路 剧照 NO.15漫漫北寻路 剧照 NO.16漫漫北寻路 剧照 NO.17漫漫北寻路 剧照 NO.18漫漫北寻路 剧照 NO.19漫漫北寻路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你是女孩,放弃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漫漫北寻路》

【多图预警,多图预警,多图预警】 “女人啊,你的名字是弱者!” 是我看完这电影后最深切的感觉。 说实话,我在电影中途就担心女主会不会被船上水手给强暴,幸好没有。

(这样一部浪漫唯美的动画片,我能有这样的想法……真是为内心的龌龊汗颜……)

电影制作精致,画面优美,我就不夸了。动笔写影评最主要的原因是电影最打动我的主题——【一个女孩在各类困境中的成长】 电影里,女主和女伴的出场是跑进一个图书馆,女伴台词是:我的新裙子/手链好漂亮/大家都渴望嫁给他……

但女主的台词是:因纽特人的符号 / 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的东北航道 / 我祖父的梦想是到达北极。

于是,这个与别人画风完全不同的girl就这样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

紧接着就出现了这面“小小的旗子”,一个重要的精神符号:她和外公的信仰与坚持。

当这种坚持成为了被别人嘲笑讽刺的对象,她想要做点什么。

于是女主遭遇了各种困难,难度系数一路走高。 这些困难我们在生活中都有可能会遇见: 【困境一:你身边人的不怀好意】 当众被羞辱+梦想破碎+你道歉了也没用,贱人还是会继续大嗓门嚷嚷着你的过错。

比如,某个傻B老师总会在课堂上让你出丑,有些人总会恶意的折磨你,奚落你,揪住你的小缺点,狠狠的嘲笑你。你男朋友和你闺蜜搞在一起,两人当你白痴。你把爱情给了这个男生,可是交换回来的就是他把你的心撕成一片一片,毫无愧疚的毁了你最好的青春,最纯的爱情。 生活里总是有些心怀恶意的人,表面挂着微笑却在暗地里愚弄你,从内心深处想看你出丑,太多人因为某些你想不通的理由或者一点点小事就对你怀恨在心,要毁掉对你很重要的“第一次舞会” 你委屈,你完全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要遭遇这些事情,为什么这些人会这么对你,是不是如果自己漂亮一些,家里有钱一点,父母社会地位高一些,就能不被人欺负?

电影告诉你:不会。(电影里女主家是伯爵头衔,还是被“王子”刻意羞辱) 你能怎么办? 如果你是女孩,你可以哭,可以软弱,这没什么的。

(看这个奸笑的表情多标准) 【困难二:来自家人的责难】 家人的指责+父母不相信你,你只能孤军奋战

父母的责骂没什么要说的,“父母”两个字似乎就是一切的原因和答案。但也正因为是父母,你才渴望从他们那里得到支持和保护。让父母失望这件事是所有人都不愿意去做的。 但是有一天,你忽然发现,父母伤透了你的心,他们站在了你的对立面,你怎么办? 如果你是女孩,你可以哭,可以软弱,这没什么的。 【困难三:你要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 陌生的旅途+不怀好意的陌生人+落魄的处境+被骗

(这个表情,啧啧啧)

(流浪街头)

陌生的城市没有依靠,没有安全感。你得自己面对眼前的一切,为做出的选择负责,时刻警惕那些斜着眼睛打量的陌生人。

选择相信一个陌生人,需要很多智慧来支配勇气,所以缺乏前者的我们,都要付些学费才能发现自己曾经单纯的可怕。 我大学时曾在打工的地方认识一个女孩,那个女孩看起来热情真实,快人快语,性格大方,又是一个领导的亲戚,认识才几天就和我特别亲密,我也自以为遇到了一个朋友,结果很快就向我借钱,我什么都没想就把工资都借她了,然后这个人就再没来过公司,自然也再没联系过我,放心,钱也肯定没要回来。 还有一次,也是上学的时候,放假坐火车回家,当时火车座位还是4个座中间有个小桌子那种。我对面坐了一个中年大叔,和周围的乘客热情的聊天,完全不像个坏人。他也找我聊天,问我的专业,未来就业之类的问题,动不动还来个小幽默,把我和邻座的妹子逗笑。最后他还给了我们名片,非要加QQ好友。后来这个大叔在QQ上传给我的图片,让我第一次真情实感的使用了“变态”这个词。

(骗子总能找到你的脉门,让你觉得似乎只能依靠他才能解决问题)

别指望别人的同情心,发现你被骗的遭遇,他们可能更想嘲笑你脑子进水了。 被陌生人欺骗,最后要怪只能怪自己愚蠢。如果被骗了些身外之物其实是最好的结果。假如重要的东西被骗走了,你怎么办? 如果你是女孩,你可以哭,可以软弱,可以放弃,这都没什么的。 这是女主蹲在港口,第一次在电影里流泪。

【困境四:用工作换取生存空间和认可】 工作+工作+工作+工作 在饭馆

在船上干活

干活

干活

你得自己挣钱养活自己,证明自己还是有点用处。真正在乎你健康问题的人,除了父母就是你老板。毕竟人家付钱让你干活,你还是需要有个好身体。 经历的痛苦上过班的人都懂,在工作中没受过委屈的人几乎不存在吧。 人在工作中遇到的人性丑恶真的太多了……唉…… 如果你是女孩,你可以哭,可以软弱,可以放弃,这都没什么的。 【困境五:你要争取自己应得的机会】 据理力争+表现自己+应得信任+获得机会

电影里女主据理力争,终于获得了上船的机会。 可生活里太多职业女性就因为这个坎儿过不去,成了常年的基层员工。我们可以把遇见的每个幺蛾子摆平,可以尽职尽责尽善尽美的完成工作,但是一旦要向领导们“展示自己,赢得机会”就怂了。 “这个事谁负责?” “这个提案谁去主讲?” “这个培训谁来负责?” “谁愿意来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谁有什么问题吗?” 一到这种展示自己的时候,我们很多人本能的就会退缩。 “你今年表现的挺好,我也很看好你,但是我觉得那谁谁更适合这个职位/奖金明年肯定全额发/你还是得再磨练磨练……” 对女人画大饼特别容易,因为女人很顺从,为了自己的利益去争辩好像就不是女人应该干的事。因为你是女孩,你只能在平时努力工作,在机遇面前微笑礼貌的接受一些不公平的安排。 所以,你可以哭,可以软弱,可以放弃,可以回家当家庭主妇,这都没什么的。 【困境六:被无端质疑,甚至被辱骂】 无端揣测+辱骂+不公平的对待

当船员缺少食物,女主把自己的分量送给男孩。但有一次因为别人挑衅打翻了盘子,男孩没吃上饭,他立刻就背叛了女主的友情。看到这个细节我真觉得电影好棒,没有刻意美化任何东西,是,很多人就是这么个现实的玩意。

(一切顺利的时候花式撩妹)

(女主分享食物)

(事件来临时,这样一个嫌弃的眼神就足够了) “就是因为你个扫把星,害的我也跟着倒霉”,

“还不是因为你不听话,XXX病了都是因为你!”

这样的台词常见吧?无端端的把一切怪罪到你头上。 有些人只是需要找个发泄口,找个出气筒,于是你就这样被欺负了。 没什么理由,就是讨厌你,然后歧视你,排挤你,有的时候,全部的理由仅仅因为你是新来的,你和我们不是一个姓,因为大家都欺负你,所以你活该。 如果你是女孩,你可以哭,可以软弱,可以放弃,这都没什么的。

这是电影中,女主第二次哭泣。在暴风雪中趴在地上流泪。 之后,故事忽然迎来了一个魔幻如梦境的阶段,一个电影的转折点。

她孤身一人迎战暴风雪和北极熊,随后遇见了外公尸体化作的冰人。 这片段可以理解成黎明前的黑暗吧。

如果你熬过了黑暗,你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得到了某种神秘的庇佑,一切会突然顺利起来,你似乎成了上帝的宠儿。 会在茫茫北极奇迹般地找到一艘完美的船,带你回家,开启一段全新的人生。

(放这张图,想说这一抹金色真美啊) 如果你没有熬过来,你被重重困境+暴风雪或者北极熊吞噬,那么一切就这样了。大多数的我们,遭遇了,经历了,然后就这样了。 还记得外公的那面小小的旗吗?

外公做到了,但他没能回来,这样的人生也许并无悔恨。外公是笑着离开人世的,电影最后女主也露出一抹相似的笑容。

这种笑容来自内心深切的平静,只属于那些没遗憾的人吧。 故事在这里就结束了,导演没再告诉观众,女主赢得了奖金、荣誉、爱情。没有这些。真实存在的,只有爸爸的一个拥抱。

仿佛世界还是老样子。 我说的话没有讽刺什么,都是真心的,因为人生真的很难。

因为是女生,可以哭,可以软弱,可以放弃,可以撒娇,可以依靠男人,可以少女心,可以退让,可以感性,这都没什么大不了的。

也有些女人选择了坚持,坚强,这些新的选项是迈向成长的一小步,人生还有大大小小太多的困境在前头等着,等我们终于支撑不住流下眼泪。 在擦干眼泪之后,有些人依旧去选择坚持、坚强,选择去北极的中心插上一面小小的旗子,只有自己和上帝才知道的小旗子。

其实这也没什么大不了。 但之后再有烂人对她们说“女人啊,你的名字是弱者”,就会被时间狠狠地抽上几个大耳刮子。

 2 ) 漫漫北寻路

这个故事的有趣之处,它讲述北寻的冒险,却花了近一半篇幅,描绘登船前的准备。

  养尊处优的萨莎,从一开始起不来床忙不过来上菜,开始体验底层市井日常琐事,最终,她起得比胖老板还早,黎明前微亮的天空,她提着煤油灯,精精神神地开始了新一天。

  影片用一组蒙太奇段落,配上慷慨激昂的音乐,简短地呈现了这一改变的过程。从心理层面上去理解,只有这样的萨莎,才具备了出征远航的资格,做好了经历风雨的成长准备。

  除了慈眉善目的酒馆胖老板,船长兄弟,少年水手,每一位配角都有着相当鲜明的形象。尤其弟弟一开始是个骗子,但后来被萨莎所动,又和她和解。它表现着生活中虽有冷酷的一面,但也会出现温暖的好心人,而好心人的出现,需要你先以一颗好心展示给生活。

 3 ) 燃烧吧,不死的探险之心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这部动画电影的剧情,我想会是“不想当水手的姑娘不是一个好服务员”或者“年轻的贵族女探险家养成记”,但这样的话语太过简单和嬉闹了,其实短短的80分钟里包含了太多故事和深厚的情感。

或雅淡或浓墨重彩的2D水彩手绘风格用来表现北欧风情很亮眼,沙皇末期时的俄国,高大的宫殿式建筑,盛大的舞会,双轮马车、蒸汽火车和多桅汽船,原野的寒冬景象,还有更多的场景是海上和冰原上的冒险,用偏冷色调的水彩色块描摹这些恰到好处。而且,这个探险故事讲得还挺精彩,处处扣人心弦,观者就像随着那一行人一起冒了一次险,踏上归途的时候,心还在激动着。

不允许女人登船的挪威号上出现萨莎身影的时候,有意思的航海故事随之而来。历史上,在大航海时代,技术不够发达的时期,出海是件极为冒险的事,死亡率高得惊人,出海的船员多是亡命之徒、强盗、囚犯、赌徒等等,有钱的上流阶层可不会白白去送命,可以想见旅程的艰险。萨莎在船上的生活能让人一窥那个时期汽船的构造,海上航行的风险,还有水手们怎样齐心协力在船长的带领下渡过难关。水手真是个特殊的职业,他们是与风浪搏斗的自由之子,受教于渊博的海洋母亲,也被这狂暴的母亲狠狠教训,航行是光荣与痛苦兼具的征程,而萨莎凭着能力和机灵终被视为水手的一员,她金色的长发在甲板上迎风飘扬、船舷外是灰蓝的无际大海的画面格外美好。

为什么萨莎从没考虑过自己女孩子和贵族的身份?她为了亲情,为了信念,还有对自己拥有的那些知识的自信,她不会成为累赘,而是去做一个得力的帮手。她和他们是两个世界的人,如此的不同所以相互有强烈的吸引力,消除了隔阂后是融入他们,一起完成一场不可能的冒险。

当航程被迫转移到陆上,风暴、冰雪、食物短缺和极寒的环境更是对人极限的挑战,不由得想起到南极探险的斯科特小队的遭遇,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渴望总会引领着勇敢的人去冒险。情急之下,萨莎被质疑方向是否正确,被濒临险境的水手们指责,虽然有巧合得有如神助的成分,他们最终克服了险阻到达了目标。冰天雪地里的人们是寂寥的,一旦遭遇不测,恐怕再也不会被找到,生存本能与死亡威胁的对抗从没有这么强烈地被凸显出来。

可是为什么人们还是像飞蛾扑火一样将自己投入险境?为什么要去冒一些完全可以避免掉的险?萨莎像追随探险家祖父的脚步一样毫不犹豫地出发,血液里燃烧着熊熊的烈火,未知的世界是有魔力的,为了荣誉也好、利益也好、信仰也好、好奇也好……必要踏上那土地,亲眼见到那未曾经历过的景象,说一句“好美”,天风远了,风暴停了,汪洋奔涌,冰川恒寂,落日熔金,此情此景抵得掉所有跋涉的苦痛和生存的考验。

不问为什么,山在那里,看到了它,听到了它,也懂了它。

 4 ) 地圖控的小发现

明明是北極圈的探險故事,但是會想起南極探險, 想起沙克尔顿 (Ernest Henry Shackleton 1874-1922) 的堅忍號被冰凍在海上,帶領探險隊員艱難求生,最後全員生還的故事 (1914-1916),想起斯科特 (Robert Falcon Scott 1868-1912) 到達南極點時看到阿蒙森 (Roald Amundsen 1872-1928) 插在那裡的國旗的失落,之後在返程中逐漸體力不支,寫下最後一篇日記後,冰封在營帳中。

南極是一塊大陸,北極是一坨冰洋。不過周圍的島嶼和大陸還是挺熱鬧的。下面這張地圖是荷蘭航海家製圖家探險家威廉·巴伦支 (Willem Barentsz 1550-1597) 繪製的,那時人類才剛剛學會怎麼把球形表面畫到一張方形的紙上,難免有些興奮,山海經里的怪獸全跑出來了。

Portion of 1599 map of Arctic exploration by Willem Barentsz

在北緯80度上的那個島,巴倫支給它取名 "Het Nieuwe Land",荷蘭語意思是"the New Land",新島,人類就是這樣,他沒看見過的全是新的,其實挪威人早就去過了,並且給它取名 "Svalbard",意思是冷鬍子,冷邊地。現在這個島屬於挪威,地圖上的名字是 Svalbard. 說屬於挪威也不全對,島上還有一小圈圈前蘇聯的地盤,一個廢棄的礦業公司,還有個列寧的胸像。真神奇。

北極地圖

但是電影里的地圖上也不是Svalbard這個名字,而是Spitzberg,這個還要怪巴倫支,他當時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個群島,看到西邊的主島有冒尖的山,就叫它 spitse bergen, "pointed mountains", 在1925年之前這個島就叫做 Spitsbergen. 不過在它和歐洲大陸之間以巴倫支命名的 Barents Sea 估計是不會改名了。

最早到達北極點 (1909) 的是美國人罗伯特·佩瑞 (Robert Peary 1856-1920),不過貌似存疑。最早水陸完成西北航道 (Northwest Passage) 全程 (1906) 的是阿蒙森。最早開始探索這條航線的,除了早期的維京人,應該是丹麥人维图斯·白令 (Vitus Jonassen Bering 1681-1741),白令海峽以他命名。他還有個俄國名字 Ivanovich Bering,並且服役於沙皇俄國海軍。那時的俄羅斯,在大北方戰爭 The Great Northern War (1700–1721) 中擊敗瑞典 (話說瑞典被這一班大大小小的鄰居圍攻估計沒少總結教訓),從此得到北部海上霸權。

不過插在那裡的小旗總是會被吹到無影無蹤,流傳下來的只有人類的經驗。比如 Bowline结,右下角那個就是。

繪畫的經驗也一樣。

. 圖片來自維基百科和電影截圖

 5 ) 截图就好

在微博上看到一个插画师的推荐,便惦记了这部片子,网上的资源也不多,找了好久才知道一个3、4g的资源。剧情简单,也没有什么波折,毕竟都是奔着好看的画面来的。全程截图看的电影,几乎看了三个小时,最后截下来的图竟然有快两百页了。挑选了其中最喜欢的81张(9*9朋友圈的数量),也发一下豆瓣吧。另外放一下我自己拍的三桅风帆战舰

 6 ) 金发女孩寻根记

画风真的很棒,色块之间没有了轮廓线,所有的元素好像融在了一起,人物胖墩墩的小脚,可爱坏了。

人类相信虚构的东西,因此区别于地球上的其他邻居。欣赏文艺作品可以在一个安全的环境里感受他者的经历。当然为了增加“虚构”的真实度,影片里也放入了一些真实的元素细节,比如船舶破冰时的细节描写——船员们用木棍推冰面、船舶搁浅、锯开冰面、船舶再次破冰时冰面的起伏、爆开。这些对于大多数没有目睹过破冰场景的人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冒险。因为随着剧情的推展,你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待结果发生的时候,又在心默默得发出“哦!原来是会这样的呀!”的惊叹。然后对于后来发生的事情也就有了信任的基础,不再把看到的东西当作一个完全虚构的作品来看待。

除了大环境上对于细节的描写很用心之外,人物表情的刻画也让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像是船长在悬崖上决定放弃生命,及后二副发觉船长的想法后无奈得认命时的表情。几秒钟的时间把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性格表现了出来。再把人物放到大环境中去——冰山坍塌、挤压船只的果断无情。“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不是这种感觉就出来了。之前破冰时的熟练,在自然的严酷环境里面根本不值一提。

在素描技巧里,亮部和暗部交接的地方叫明暗交界线,属于暗部的那一面,需要处理成最黑的一条线。这并不是符合科学逻辑的真实画面,但却符合人类对视觉的理解。看到影片里女孩在山顶看着原本应该有祖父的船只存在的冰原时候的一片茫然,我就感觉导演要对女孩使坏了。女孩已经很失落了,那就再描得黑一点,好迎接转折的到来。

《金枝》里记录过一个场景——在某个古代国度中,当国王的肉体衰老时,年轻的继任者需要用槲寄生的枝条刺杀国王,国王若是落败,那么神的灵魂将在继任者身上复活,继任者将作为国王开始执行神的意志。女孩在影片里第二次出走,这次找到了显然比一艘船更难找的东西——因为失落而在冰原里冻僵了的祖父。影片使用一个有悖于常理的象征性手法,因为这里的描写十分不符合逻辑,寻找的过程像是梦境,在宠物哈士奇的引导下找到了祖父。而后祖父的日记,让剧情发生了扭转。祖父的精神得以在女孩身上复活。

最有意思的是片尾。女孩被父亲拥抱时候的一脸错愕,真是可爱坏了。

 短评

看看这样的好动画才是正经事

4分钟前
  • EEEEEEvan
  • 力荐

好喜欢这种画风还有色调啊。

5分钟前
  • 国王KING
  • 推荐

色块清晰鲜亮,整体作画风格很像去除了大部分轮廓线的矢量图。这种风格的优点是简洁漂亮,视觉冲击力强;缺点则是即使用大面积阴影也很难表达出空间感,过于平面化无法产生很好的透视效果。人物塑造有点问题……女主几无社会经验,生存能力低下,出逃后数次有勇无谋,一船经验丰富的水手竟然还愿意被她牵着走……太不合理了。

7分钟前
  • 小爱
  • 还行

应给19世纪的青霉素和人工呼吸,以及地磁北极的纬度扣分...

9分钟前
  • Upsilon
  • 推荐

现在除了期待日本手绘动画之外就是法国的,这部作品用色块来填充画面,配色很明快舒服,故事虽然老套了点,但依旧是上乘之作。双线叙事,少女追寻祖父冒险之路而成长为大航海水手;二副弟弟和船长哥哥之间从互不理解到最后可以包容对方。人一生总是要有些执念的,能放下的一刻就是心愿达成之时

14分钟前
  • kiki204629
  • 推荐

7/10 如画一般的法国手绘动画。或许是因为偏向现实主义题材所以不能像凯尔经那样的童话故事一样具有形式感吧。但即便如此也是非一般地美了。喜欢她爷爷冰雕的那一段;就像是雕像穿过了时间将日记交到她身边,随后如梦醒一般在裂缝另一边远去。 #补mark

16分钟前
  • _Esperanza__
  • 还行

画面很美很美。但是故事本身很弱啊。两个时间上的bug青霉素1928才被发现,口对口呼吸被1957年才被确定为有效的心肺复苏方法(不过之前好像溺水也会用到,存疑)。ps. 剧情简介里面写“毅然决然放弃父母安排的婚礼”,我!????只是跳个舞而已呀~

19分钟前
  • 可达鸭董事长
  • 还行

比起动画片,它更像是一部真人电影,比想象中要好。

23分钟前
  • 品客
  • 推荐

像是三维动画由于资金短缺而直接用原画制作成片的二维动画,一部不错的色彩搭配指南

24分钟前
  • 阿奇波尔德
  • 还行

别具一格的画风在动画长片里真是少见,亲情冒险故事虽然不够新鲜,但途中遭遇的各种事故细节,还是足以见编导对在北极航船颇有研究,只是为了增加情节的起伏,而让冰川毁坏了挪威号后的冒险历程越加离奇得让人不可信度,然后,达瓦伊号在北极冰冻那么久了确定燃料还能顺利使用?另外20世纪才有青霉素。

27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手绘描本既视感,画面美到窒息,色块勾勒和明暗呈现相得益彰,很好的推波故事进程,衬托人物情绪,用一次任性的离家,漫无归期的冒险征程,克服种种困难,突破艰难险阻,来侧面叙述成长的寓言。祖孙之情和前行勇气,搭载细腻画风,让气氛渲染特别动人,但点到即止,绝无煽情之嫌。朴素极简风,自由浪漫

28分钟前
  • 张咏轩Wayne®
  • 还行

1. 为什么动画比真人电影好看那么多,而且创作手法那么丰富,各具特色,最近几年就没有看过差的动画片,一个个都是惊喜,无论画风,还是故事本身。2.这个片子的用色太高雅了。

32分钟前
  • Sabrina
  • 力荐

画风,简直完美,彻底打破这风格只能短片的历史

35分钟前
  • 包子桑
  • 推荐

7.0

37分钟前
  • 大象姐姐KK
  • 还行

Joli petit récit d’aventure classique sur le courage et la détermination épaulé par 1 animation au graphisme traditionnel et délicat qui joue bp sur l’ombre-lumière.A saluer le courage des animateurs français face à l’invasion des produits américains standardisés

38分钟前
  • KUMA
  • 推荐

设定画面没得说了,构图严谨帧帧入画。感触很深的是,比起普世价值我们似乎更喜欢用“善恶”把人标签化。这个故事里,贵族小姐萨莎坚毅却也鲁莽,穷小子善良但绝望之际也选择叛离,痞子二副坑蒙拐骗但最终也是他扛起重任带着团队走出困境,没有伟光正,都是活生生的人。

39分钟前
  • 兔琉
  • 力荐

爱与思念让你动容,因为它美得如此纯粹

42分钟前
  • 托腮
  • 推荐

每一口吸進肺部的冽氣都是勇氣的證明。女性切面遠比當代迪士尼作品(包括真人)更為豐滿且不避弱嫌。

45分钟前
  • 焚紙樓
  • 推荐

剧情bug多,但胜在画面和配乐。关于成长的故事,画面简洁明快漂亮,配乐相得益彰。

48分钟前
  • 千寻|Scorpio
  • 推荐

极地前行,女性自强,很振奋

52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