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跑线

HD中字

主演:伊尔凡·可汗,萨巴·卡玛尔,内哈·迪胡皮阿,迪帕克·迪布里亚尔,蒂希塔·塞加尔

类型:电影地区:印度语言:其它年份:2017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起跑线 剧照 NO.1起跑线 剧照 NO.2起跑线 剧照 NO.3起跑线 剧照 NO.4起跑线 剧照 NO.5起跑线 剧照 NO.6起跑线 剧照 NO.13起跑线 剧照 NO.14起跑线 剧照 NO.15起跑线 剧照 NO.16起跑线 剧照 NO.17起跑线 剧照 NO.18起跑线 剧照 NO.19起跑线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这部最新的印度神片,真是扎心了!

印度电影这几年在中国可谓是风生水起,从《三傻大闹宝莱坞》、《我的个神啊》,再到上半年在中国砍下12.9亿惊人票房的《摔跤吧!爸爸》,无一不在中国市场得到了热烈的反响,可谓是叫好又叫座。

这些在中国大火的印度电影都有一个共通点:在娱乐中探讨社会问题。

《三傻》里调侃了古板、僵硬的教育理念,《我的个神啊》中讽刺了宗教派别的隔阂和愚昧,《摔跤吧!爸爸》则批判了重男轻女的传统,这一个个原本非常沉重的话题,被印度人机智的用充满喜感的剧情包装起来,让整个故事既有启发意义,又轻松、幽默,很有观赏性。

最近,又有一部具备这样特质的印度神作诞生了!

片名叫做《Hindi Medium》,梵镜论坛将它译作了《起跑线》,这个译名可谓是相当传神。

中国有一句很热门的口号: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这条“起跑线”指的就是孩子接受的教育,中国人认为孩子接受了好的教育,才能具备强大的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机制中获得先机与优势。

换言之,中国人认为,教育可以决定人的命运。

印度虽然与中国文化迥异的国家,但也认同这个观点。

《起跑线》讲述的就是一对中产阶级的印度夫妇拉吉和米图,为了让女儿皮雅接受好的教育,费尽心思让她进入名校的故事。

影片的一开始,丈夫拉吉曾质疑是否有必要挤破脑袋让女儿上名校,妻子米图非常激动的表示,“我们不能让皮雅接受我们所接受的教育”,因为她觉得正是因为没有接受到好的教育,他们才只能待在中产阶级,接着她又表示,好的学校能提供良好的英语教育,而英语在印度“不仅仅是一门语言,还是阶级。”

这段对话,剖析了印度社会重视教育的根本原因:好的教育能让孩子取得优势,爬上更高的阶级。这和中国人理念中的“起跑线”,可以说,是不谋而合,而中国人认为“教育可以决定命运”中的“命运”,其实就是印度口中的“阶级”,命运越好,阶级越高。

于是,拉吉和米图义无反顾地加入到了抢夺起跑线的行列中,在期间,他们遇到了不计其数和他们一样的父母,为了孩子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他们可谓是不辞辛劳。

拉吉第一次为女儿报名时,缺乏经验,结果排在了很后面,因为很多家长都提早排队,有的甚至凌晨12点就来了,为了确保位置不被抢走,甚至就地睡觉,用矿泉水瓶子接小便,这阵仗,堪比中国春运,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然而,吃了这么多苦头,往往还是无功而返。

好的学校要求学生必须住在学区房,孩子的父母还要接受各种考核,除了学历、职业等硬性指标,父母的谈吐思维、衣着品味等等也要纳入考量,考核由笔试和面试两关组成,非常严苛。

不难发现,这些入学条件,都和孩子本身的资质无关,第一关看父母的经济实力,第二关看父母的各项素养,所谓的招生,看起来更像是在招学生的父母,确切的说,是筛选出哪些孩子的父母来自上层阶级。

于是,来自中产阶层的拉吉夫妇,花重金搬进了学区房,并开始了一系列假装上流人士的行动,简直是洋相百出。不擅长英语的拉吉,答题时频频出错;不懂时尚的米图则在衣着搭配上,被诟病充满的乡土气息;两人出席高级派对时,显得和四周格格不入......

一番烧钱又费力的奔波后,拉吉的女儿皮雅还是被学校拒绝了,拒绝的理由就是,“学校不想录用店铺老板的孩子”(拉吉是一家服装店老板),因为“店铺老板”不是学校想要招收的上层阶级。

如果说,重视教育的理念和不惜一切为孩子求学的心情,让中国观众觉得有共鸣的话,皮雅入学时,校方对父母的严苛考核,则让中国观众觉得扎心了,因为这种现象,已经成为中国教育的新气象,孩子由于父母“不够格”而无法进入好的学校,正逐步成了一种隐患。

中印两国秉持的教育理念中,有一个核心的价值观:相信教育可以塑造个人品质。

然而,这种根据父母阶层来决定孩子能否入学的做法,则妥妥的就是出生论,变相的认为,父母是什么样的人,决定孩子也将是什么样的人,完全否定了教育对个人品质的塑造。

如此,我们口中的“起跑线”就不再是孩子所接受的教育,而是孩子所出生的家庭,进而,社会竞争机制也就荡然无存,中下阶层的孩子一出生就输了。

没有公平可言!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印度政府规定包括名校在内的每所学校,必须有25%的入学配额,留给贫困学生。

这种粗糙的政策本身就不公平。

上流阶层凭身份入学,贫困阶层靠政策入学,中产阶级就成了爷爷不疼,姥姥不爱的那群人,这对他们有何公平可言?

于是,拉吉夫妇在假装上流人士之后,不得不搬到贫民区,开始了扮穷生涯,为女儿争取宝贵的入学配额。为了融入贫民生活,做戏做足,骗过监督员的检查,拉吉夫妇又闹出了不少笑话。

影片的喜剧部分,多数发生在拉吉夫妇假装一个他们不属于的阶层时,他们在上流阶层无法融于的窘和在贫民地区无法融于的苦,为观众奉献了足够笑料的同时,更是深刻反映了阶级间的巨大贫富差距,上流阶层的一掷千金和贫民区连饮用水都无法得到保障的情形,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巨大的贫富差距,无疑是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但更可怕的是阶级固化。

影片中有一段特别好笑的剧情,拉吉对贫困生活表现出不适应时,他的贫民邻居热心的告诉他:

可见,这个贫民邻居,世世代代都没有机会离开过他们所处的下层阶级,贫穷变的像遗传病一样,无法摆脱。

喜剧的内核是悲剧,这句话用在这里,实在是恰当不过。

但是贫民邻居依旧充满希望,因为政府的照顾政策,让他的孩子有机会接受好的教育,从而改变命运。

可事实并非如此。

25%的配额相对于庞大贫民阶层来说,根本就是杯水车薪,于是学校不得不依靠抽签决定,大部分没被抽到的贫民就失去了机会,除此,在这些已经少的可怜的名额里,还被拉吉夫妇这样的中产阶级,非法占用,并通过贿赂相关人员,保证自己被抽取,最后,极少数幸运进入名校的贫民学生,也大多不能顺利毕业,因为名校教育早就被包装成针对上流社会的奢侈品,各种名目的高额收费层出不穷,足以逼退这帮穷学生。

拉吉的贫民邻居为了给孩子凑足学校收取的课外活动费用,只得冒着生命危险去碰瓷。这种情况,当然是比较极端,甚至说是过于戏剧化,但它确实反映出,在争夺教育资源的路途上,穷人已经被逼上绝路。

可见,政府的这项照顾政策,穷人根本没有受惠,而打垮这项政策的,除了相关人员的腐败和教育资源的紧缺,更关键的是学校把教育当作一门生意!

事实上,也正是因为把教育当生意作,才会造成学校根据父母阶层,挑选学生的局面,说白了,就是挑选那些能让学校获益的“顾客”。

如同片中的一所名校校长说的那样,招收贫困学生无利可图,而招收上流阶层学生,不但可以让她获取大量金钱,还能笼络社会资源、权力人脉等等隐性资产。

因此,下层阶级出生的孩子,根本没有公平受教育的机会,那么教育改变命运也就成了伪命题。

教育的不公平,则对社会竞争机制造成毁灭,导致社会阶级固化,一个人无法通过教育,改变自己的原生阶级,让社会产生向上的流动性,拉吉的贫民邻居,所描述的这种遗传式贫穷,正是阶级固化的典型。

阶级固化,这四个字则又一次让中国人扎心。

2015年《人民日报》就曾发表长篇通讯,提出一个疑问:穷会成为穷的原因,富会成为富的原因吗?文章感叹,贫富差距正在快速加大,阶层固化的趋势越发严重。文章指出:干部子女成为干部的机会,是非干部子女的2.8倍多,并且这个数字还在增长。

与此同时,诸如“贫二代”、“富二代”、“官二代”等等名词的涌现,昭示着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拼爹时代”,教育被商品化后待价而沽的趋势,则无疑更是雪上加霜,让人绝望,因为它曾被认为是对抗阶级固化最原始、最基本的渠道。

看完这部电影,我真的是连呼过瘾,印度人居然能从教育的环节,深入到阶级固化的议题,并且还将这样沉重、严肃的内容,拍的妙趣横生,又掷地有声,印度电影人这种在娱乐中探讨社会问题的能力,真令人佩服。

——————————————————————————————————————

想看更多有关印度电影的评论,欢迎订阅公众平台“Indianmovie”

 2 ) 比《摔跤吧爸爸》更扎心,这部电影捅破了中产阶级的择校焦虑


继《摔跤吧爸爸》之后,印度电影又出神作——豆瓣评分高达8.2的教育电影《起跑线》:


如果说,《摔跤吧爸爸》讲的是家教的真谛,《起跑线》则道破了择校的焦虑:围绕一个白手起家的三口之家,如何不惜一切代价,买学区房、找关系、走后门、甚至“偷走”贫民窟小孩的上学名额……只为让女儿进入顶级名校。

这是一部喜剧,但观看过程中,我却笑不出来,大概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能在主人公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故事虽然发生在印度,中国的观众却极有代入感,只能说,择校焦虑,已然成为今天所有阶级共有的一种“时代病”。

择校焦虑是一种时代病
 
“德里最大的比赛开始了!我说的不是什么马拉松,我说的是学校和幼儿园的招生!”电影借一个电视新闻播报员的口,点明了背景。
 
在焦虑的大环境影响下,影片的主人公——拉吉一家,自然也陷入了焦虑。这对开服装店的夫妻,靠着自己的智慧和勤奋,成功跻身中产阶级。生下女儿皮雅后,一家人更是寄予厚望,希望把女儿送进上层社会。

但美满和睦的家庭生活,在女儿上幼儿园的当口,急转直下,一家人牟足了劲儿,妈妈米图开始把一句话挂在了嘴边:

“不能进入好的学校,就没有好的工作,女儿的朋友就会超越她,她会孤单,会觉得自己是失败者,就会自弃,就有可能开始吸毒……”
 
为送女儿进最好的学校而奋斗——米图野心勃勃,把权威杂志的学校排名当作圣经,锁定了最优秀的5所私立学校——有的学校装备豪华,堪比五星级酒店,有的学校历史悠久,教出无数商业大亨与政治家……父母怎能不动心?


但这些私校,都只收3公里以内的居民。前阵子国内热议“800万学区房”,印度父母——拉吉米图买的学区别墅,可不止这个数。


 但搬进学区房后,“择校战争”才刚刚开始!
 
首先,要拿到入学申请表格——天还没亮,拉吉就去排队,本以为自己来得够早了,才发现有一哥们儿凌晨12点就来了,带上了干粮和被子,直接睡着等……米图给拉吉打电话时,拉吉前面还有253个人,后面的人陆续有来……


另一边厢,米图请孩子也在私校就读的老朋友帮忙写推荐信,但校长太严格,又行不通,只能求助培训机构的金牌顾问,从里到外,完全改造。

刚到顾问这里,夫妻俩超级自信,让女儿皮雅用英文背诗歌……没想到,皮雅比起机构里的孩子,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别人家小孩不仅知道恐龙生活的习性和种类,还通晓三国语言……

顾问也大力渲染:“天哪!你的孩子已经全面落后了,要赶紧补上!你们来得太晚了,要在怀孕的时候,妊娠的早期,就开始准备了。”


被彻底刺激后,夫妻俩同意了顾问给孩子设计的“超级课程”—— 10点数学课;12点游泳课;下午2点英语课;4点礼仪课;6点艺术课和音乐课……连吃饭和睡觉的时间都没有。
 
但更可怕的是,接下来要对父母进行“整容修葺”——
 
首先是填申请表,英语不好、言辞保守,得找作家帮忙润色。
 
其次是衣着打扮,本以为是要把名牌都“挂”在身上,结果被顾问吐槽:“真正有钱的人,往往不炫耀。”随后找来了形象顾问重新设计。
 

最后是模拟面试——“如果孩子不上学,你怎么办?”“你怎么给孩子谈论贫穷?”看似开放的问题,其实都有准备好的“标准答案”,必须一字不漏地背下来,才能过关: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夫妻俩还跑去求神拜佛,什么仪式都搞了一遍……
 
遗憾的是,皮雅面试了4所学校,都没有被录取。


讽刺的是,不是女儿不行,而是父母不行。

顾问解释说:“学校根本不想录用店铺老板的孩子。”因为学校会默认——没接受过好教育的父母,不可能关注孩子的教育。


眼看着走投无路,夫妻俩开始不择手段。

拉吉琢磨着,不如用钱买通校长?但刚到门口,就看到有人提着一袋钞票,被驱逐出来:


不如找关系批条子吧?可是校长曾经当面把政府官员的推荐信撕碎……


寻常路数不行,只能冒大险了。原来,政府为了保证贫困孩子受教育权,私立学校有25%的名额留给贫困孩子。拉吉灵机一动:装富不成,可以装穷!
 
于是,他先是花钱,搞到了各种证明贫困的表格,为了应对家访,一家人又离开豪宅,借住在贫民区整整一个月,秒变街头抢配给的苦工……


中产父母的育儿焦虑
到底从何而来?
 
择校的主角本是孩子,但在电影中,却变成了家长的战争,忙前忙后的是男主角拉吉,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却是女主角米图。
 
她是全片最焦虑的人。虽然名叫米图,为了让自己洋气一点,她坚持让丈夫称自己为“米塔”,她还有一句口头禅,用来质问英语蹩脚的拉吉:“你知道这个词的英文怎么拼吗?”
 
在她看来,“英语不仅仅是一门语言,还是阶级。成为这个阶级的一部分,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名校读书!我们不能让孩子接受我们所接受的教育了!”


也难怪,米图从小就是资优生,虽然就读于公立学校,但英语特别好,家庭教育特别开明,在风气如此保守的印度,母亲也允许她穿大露背的裙子……长得也是貌美如花,随便走在路上,都吸引不少人回头。

后来,她的人生也一路开挂,嫁给了人品好、疼爱她,还能赚钱的丈夫,物质生活充裕了,当然要把希望都寄托在女儿身上——一定要让皮雅进入上层社会!

作为自己,她有“天之娇女”的傲气,作为母亲,她有“女儿必须比我更好”的期许,作为一个社会人,她更是受到了周围人的影响。
 
刚到学区房时搞派对,表面上看,一团和气、宾客皆欢,拉吉开心地和女儿载歌载舞,却换来其他上流人士心照不宣的嘲讽。面对这些差异,米图“恨铁不成钢”,甚至觉得非常羞辱——于是拉掉了电闸、关掉了音乐,好让拉吉和女儿不再出糗。
 
当孩子因为说印地语在游乐场被小伙伴嫌弃时,米图口头上为女儿打抱不平,心里却狠狠地较劲:我必须让女儿上那种只能讲英文的私立学校!


这时候,她的教育出发点,已经从“希望孩子有一个好的未来”悄然变成“希望我有一个好孩子”。少女时期,她是个非常有主见的人,但现在,她唯他人的眼光为重,当丈夫提醒她应该根据女儿的情况选学校时,她义正严辞地回答:“难道你比杂志排名更懂教育吗?”
 
她杀红了眼。为了让女儿应付私校对“贫困生”的家访,她推动全家搬到了贫民窟,把谎言进行到底。平时极其爱打扮、爱干净的她,开始睡在地上、半夜起来打老鼠,与各种带有传染病的蚊子斗争、还跟一群市井之徒抢粮食配给……


可以说,为了女儿的择校,米图完全豁出去了,什么阶级观念、什么生活条件,在女儿的教育面前,根本不值得一提。

但她真的是为了女儿吗?

最好的教育是三位一体
 
反观丈夫拉吉,他是全片唯一一个自始至终都在思考教育本质的人,在这场择校的战役中,他也率先走出了焦虑。
 
一开始,他也愿意放下生意和财产,直接假扮成穷人,应付学校的家访。但在贫民窟生活期间,他们意外邂逅了希亚姆——贫民窟里善良的一家,这一契机,促使其教育观发生了极大的转变。


当家里没水、米图求助无门时,希亚姆主动拿出两大桶水,还把冷漠的邻居斥责了一番:
 

当不会干活的拉吉在工厂打工,因为犯错工资都被扣光的时候,希亚姆把自己的一半工资分给了拉吉:
 

当米图因得罪政府工作人员而无法拿到大米的配给时,希亚姆的妻子又把自己的一半粮食分给了她:
 

凭着“拙劣的表演”,拉吉一家终于骗到了第二次来家访的老师。

而当老师说,拉吉的女儿皮雅很有可能入学时,希亚姆不顾自己的生死就去马路上“碰瓷”,仅仅是为了拿到钱,让皮雅顺利入学……


最后,两家人一起参加抽签,却只有皮雅拿到了学位。此时,影片的冲突达到了最强,也把拉吉逼到了一个“临界点”。

 

他发现,原来自己费尽心思把女儿送过去的学校,却藏着很多灰色地带,校长根本不像外界讲的那么正直仁慈,而是把学校当成生意。


而另一边厢,他极力希望女儿皮雅摆脱的底层——却恰恰教会了孩子如何真诚地交友、如何心存善良地帮助他人并永远保持乐观。

这种啼笑皆非的矛盾,让拉吉重新反思:我那么在乎名校,到底是为了什么?
 
自此,拉吉看清了,他眼中所谓的“精英学校”,完全不重视孩子的的品格教养……这样子的教育,也许能让孩子收获很多财富,也许能让孩子出人头地,但绝对无法培养出完整的人格,反而有可能成为曾在耶鲁执教Deresiewicz教授笔下的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他们聪明勤奋,似乎时刻都斗志昂扬、精力充沛,但又总是感到焦虑、压抑和茫然,缺乏好奇心和理想,他们只是在人云亦云的价值观裹挟之下,盲目而又顺从地向着一个方向前进:华尔街上的金融或咨询公司……”
 
最重要的是,拉吉也明白了,自己的“盗窃”行为,与他所不齿的教育交易,其实是一样的,这样子的他,无法为孩子做出榜样,更没有信心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

他幡然醒悟,做出了一个艰难选择——放弃学位,让孩子去上一所能收获优秀品质的公立学校。

这正兑现了他的诺言:“如果你不是一个好人,那你就不会是一个好爸爸或好老公”。


片中关于教育的不公、择校的思考等,细节比比皆是,值得大家品味。跳出来看,导演其实是想借这个家庭的心路历程,告诉我们最简单却最容易被忽略的道理——最好的教育,应该是家庭、学校、社会的三位一体。
 
其一,择校时,排名只是一个参考,比成绩更重要的是,学校关注孩子的身心全面发展,能给孩子传递正确的价值观;
 
其二,不管选择怎样的学校,家长都有一个逃不掉的终极任务,那就是身体力行,在德行上给孩子树一个榜样,就像拉吉一样,用行动告诉孩子什么是勇敢与善良;
 
其三,我们为孩子选择的圈子,不应简单粗暴地以阶级作为区分,正如影片中的希亚姆一家,其可贵的品质足以让孩子终生受益。
 
最后,想再夸一下这部片子的译名——“起跑线”,我非常喜欢。这不仅点明了富人与穷人之间截然不同的起跑线,更告诉我们,如果孩子的人生有起跑线,为人父母的我们,才是最重要的那一条。

*注:此部电影可在“电影首发站”搜索到相关资源。

 3 ) 感同身受

作为刚刚换了学校的孩子及其家长,闺女和我都看得津津有味。观影体验总会和个人经历有联系。我想,对自身所处的教育体系有困惑的人,也可能都会有触动。因为是部商业片,编剧做了不少庸俗化和简单化的处理,比如“皮娅吸毒”这样的桥段,大概只有闺女这样的资浅观众才会买账。但总的来说,手法和主题是匹配的,并且在一家人转折前行中,升华出了一个我相当认可的主题。主题放到最后讲,先讲讲对一些影片细节的感受。

首先,本片译名《起跑线》可以说是失败的。一则主角根本不是这个站在起跑线上的小姑娘,片名会产生误导;二则片名也过于规矩,起不到吸引观众观影的效果。相对而言,原片名《印地中产》虽然还是普通,但至少说明了主角夫妇才是电影的重点。

演女儿皮娅的小演员非常非常可爱。可惜皮娅在这部电影里基本就是道具,出场次数虽然不少,台词却少得可怜。从少数戏份来看,这是一个内心强大的孩子,无论是从老家搬进新公寓,还是从新公寓搬进贫民窟,她都能淡然处之。(在新公寓的第一次宴会上,她拉着爸爸毫无顾忌地跳舞;在贫民窟的第一天晚上,她在床上跳着脚要杰瑞。)除去先天因素,这种强大只能来自父母充沛但不过分的关爱。(影片中保护欲过度的母亲米塔的形象,其实是和皮娅的形象相违背的。硬要解释的话,大概只能说父亲拉吉做了更重要的示范。)

在电影所架构的印地中产的世界里,孩子们只是父母希望精心打造的产品。皮娅的道具属性,也是有意为之。其中最显著的是,每次学校面试,皮娅都只作为父母的背景,出现在镜头的左上角。升学辅导机构的老师也说,皮娅没问题,学校只是不想要店主的孩子。换言之,孩子有无问题根本无所谓,因为学校面试的只是家长。从这个角度讲,在影片结尾的演讲中,拉吉面对的并不是一群无辜的、让孩子走正常流程入学的家长,而是一群通过已占有的权力和资源去摄取更多权力和资源的既得利益者。包括推荐信和入学辅导在内的整套流程,实质是在比拼家长的实力。拉吉在比拼中失败了,才转而去侵占贫民的特招指标。其他家长看起来不像拉吉这么无耻,但那是因为他们以合法的制度设置巩固了自己的特权,不需要伸手去抢,只需背过身去,就剥夺了贫民的教育资源。

似乎很多人认为影片的结尾不够有力或过于矫情,但我却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结尾,即最后的最后,拉吉和米塔送皮娅上车,然后相拥走开的那一段。这使得影片的深度,从对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反思,更进了一步。每个国家有每个国家的教育问题,中国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的差异,和印度私校与公校也远不是一回事。但所有家庭都面临一样的教育问题,即能否在家长与孩子、家长与家长之间,达成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一致。拉吉、米塔和皮娅放弃了顶级名校的学位,想必很多观众在银幕外都替他们心疼。但有多少人能意识到,追名逐利的压力是怎样的一剂毒药?家庭和谐能带来的又是什么样的价值?

 4 ) 生而为人,谁都不想输在起跑线

去年,一部来自印度的《摔跤吧!爸爸》引起了中国观众的热烈讨论,不仅赢得了超高的口碑和人气,最终也获得了极佳的票房成绩。豆瓣上至今仍保持着9.1的高分,而阿米尔·汗也成为了人尽皆知的印度巨星。

近13亿的票房成绩,大幅度刷新了印度片在国内的最好票房纪录,也让我们看到了印度片隐藏的巨大市场潜力。自那以后,中国大陆的院线和印度电影结下了全新的奇妙缘分。

今年年初,《神秘巨星》在大陆上映,这是大陆第一部采取“分账”形式引进的印度片。依然是阿米尔·汗主演,依然是打动人心的剧情故事,最后也获得了超过七亿的票房。而前阵子上映的《小萝莉的猴神大叔》,也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豆瓣上8.6分的高分印证了观众对这部影片的喜爱。

这样的举措一方面印证了国内市场相较以往来说稍有开放的趋势,这确实是件好事;另一方面也给中国的观众带来了更多全新的选择。同属亚洲国家的印度和我国,本来在社会文化和思想观念上就有着许多同根同源的部分,而这些高分印度片的引进,不仅能让我们看到印度电影进步的一面,也能刺激到中国电影行业的良性发展。毕竟,我们曾经一直嘲笑着只有歌舞的“宝莱坞”,如今却拍出了我们还没拍或是不敢拍的题材,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

即将在4月4号上映的又一部印度片《起跑线》,依然是这样的一部拥有超高口碑的反应社会现实的印度佳作。

影片讲述了一对印度的中产夫妇,服装店老板拉吉和妻子米塔,为了将女儿皮娅送到一所私立学校接受更好的教育,不惜费尽一切办法,然而在这过程中却又遇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阻力的故事。中国人常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片名《起跑线》算是对这个故事最恰当的总结了。

教育问题,差不多是全世界家长都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而在印度这样一个贫富差距巨大的国度里,现实的严峻更加让人难以忽视。传统的这类励志片旨在讲述父母心心念念为孩子营造一个所谓的更高的起点,或是主角直抒胸臆地抨击腐朽的教育体制。

而《起跑线》显然脱离了这种俗套的窠臼。在这一目的的基础上,它所想要讲述的是,当你的孩子相比很多人来说,已经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你却仍然无力改变现状时,你将何去何从。表面上,它讲述的是教育、是经济实力;实际上,它讲述的是阶层,是人性。

电影里的这对夫妻,他们的经济条件相当富足,然而文化程度却略显低下。这正是影片所抛出的第一个现实难题,正如妻子时刻提醒着丈夫的问题一样:“这个英文单词你会拼吗?”是否会说英文,这个看起来可笑但又尖锐的问题,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夫妻俩所处的窘境,它就像一条无形的高山横亘在孩子和名校面前。

因为教育水平的限制,导致了夫妻二人在中产阶层里并没有获得足够话语权,所以才会让其他的家长产生“服装店老板的后代只能继续去运营服装店”这种偏见。虽然听起来荒谬,但人们又不得不承认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固化的阶层只会越来越趋向于封闭,而当圈子失去了流动性之后,女儿即使进入名校却还是难以真正融入进去。

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资源,夫妻俩也不得不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只可惜最终还是与录取名额失之交臂。夫妻俩不得不通过另一种方式,即申请贫困生来让女儿获得入学资格。

于是,他们为了应对检查,也为了争取这一宝贵的配额,开始了辛苦的“装穷”生涯。到这里,影片抛出了第二层难以调和且更为尖利的现实矛盾,即巨大的贫富差距与难以逾越的社会阶级现状。

影片正是在这种一波三折、却又让人哭笑不得的剧情的转折中,给主角设置了层层的现实难题,将其置入一个进退两难的尴尬处境。而在这样的剧情发展下,人物在面对一个个困难时,角色性格也得到了合理的展现,所揭示的主题也变得越发清晰。

在夫妻俩假扮穷人的日子里,发生了许多荒诞却又让人忍俊不禁的故事,这些笑点的设置,一方面突出了影片的喜剧色彩,同时在这样一种幽默的氛围里,更加透露出现实的残酷。对于他们这样的“土豪”而言,没有体验过穷人生活,根本不明白个中滋味。而这种前后的反差,更衬托出贫富阶层的巨大差异这一严肃的主题。

主人公的穷人好朋友一家,世世代代都很贫穷,固化的阶层就像是难以摆脱的遗传病,让每日的生活都难以为继。可即便如此,片中的他们仍然抱有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希望。喜剧的内核是悲,看到这里,观众们在挤出一丝心酸的笑容背后,也开始慢慢思考其现实的意义。而他们这种善良淳朴的态度,不仅深深打动了主角夫妻,也感染了每一位观众。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是“成才”吗?或许吧。但我想比这更重要的,一定是先“成人”。

男女主角在最后时刻的幡然醒悟,不仅挽回了女儿前途,也拯救了他们夫妻俩。这种对于“性本善”的价值回归,也正是整个社会所呼吁的。也许主角没有揭穿这一整个“教育是门生意”的骗局,也许自己的孩子最后只能“泯然众人”,但这些和让自己做到问心无愧相比,都显得无足轻重了。从这个角度看,影片倒是给“起跑线”这一标题输入了全新的注解。

影片细节动人,讽刺力度到位,饰演男主角的伊尔凡·可汗曾经主演过安叔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还主演过高口碑的印度片《午餐盒》,无论是国际化还是本土化都混得风生水起。而他在片中的表演,幽默里透露出无奈,让人信服。

最重要的是,这部影片的各个方面都能够让我们中国观众产生深刻的共鸣。无论是对于子女教育问题的探讨,还是对于社会阶级问题的批判,抑或是对于故事背后更深层次的挖掘,每一幕都让我们似曾相识。

或许,在笑过之后,我们也该静下来好好反思。反思我们的现实题材电影与印度电影的距离有多远?反思我们在面临抉择的时候,是选“对的”还是选“好的”?反思父母眼中所谓的“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是否绑架了孩子们的利益?反思在这样难以改变的现状下,有些人的“起跑线”是不是另一些人穷其一生都难以到达的“终点线”呢?

毋庸置疑,影片《起跑线》对于我们年轻人的未来也很有意义。正如每个人都会经历生老病死,年轻人也终将为人父母,往往都会经历教育孩子的阶段。那么,如果我们的父母皆祸害,我们又将成为怎样的父母?这同样值得深思。

虽说电影只是电影,但它也可以承载很多很多。而它背后带给我们的那些思考,或许才是我们热爱它的真正意义。影片将于4月4日在国内上映,作为年度必看的印度最具话题之作,大家务必不要错过!

作者| 赖力;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合作投稿 |[email protected];微信 | kdykds

 5 ) 什么?中国人的破事又让印度人给拍了!

1.

拉吉和米塔并不是一开始就是中产阶级。拉吉原先在服装店当帮工,米塔成长的环境看起来也只属于普通家庭,因为她母亲带她去买衣服的店是电影开头所展示的逼仄狭小的私人店铺,这显然只会是普通人去的地方。两人人是慢慢变成中产阶级的,或者说奋斗。拉吉比米塔所处的阶级更低,他很可能没有正经上过大学,因为他不会讲英语,但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学会为人处事的道理——这从以下这点就能看出:追到比他更加阶级的米塔,显然需要发挥巨大的情商和毅力,我们可以想象拉吉不可能没有遭受到来自米塔家庭的阻碍,但他克服了;这同样也表现在他手下那位滑稽的导购员与他之间形成的鲜明对比——拉吉迅速爬上中产阶级,并当上一个服装店的老板;相比之下,米塔接受过良好的大学教育,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在这里,英语成为了显示身份阶级的活名片。当米塔想让自己的家庭变得像是中产阶级——事实上仅从物质资产上来看,她的家庭已经算是了,但由于每个阶级共享着一套文化体系,这是她尚未具备的,因而仍需要努力(这一点再次说明了米塔的出身虽然不算最底层,但也只是比拉吉好一点)——她才搬入富人的豪华社区,并养成中产阶级的生活习惯。障碍总是发生在拉吉身上,这是拉吉原先所处身的阶级规训形成的生活习性,如果不严加防范(一种解规训,进而再规训的过程),就会暴露出来。比如米塔苦心为让自己融入中产阶级的社群举办那场聚会的时候,拉吉随着音乐所跳跃的舞姿打破了米塔在众人心中所塑造的中产家庭形象,遂变为一场“丑闻”。

中产阶级作为处身于夹层中的阶级,承受着来自上下两方的压力。对于底层人们和上层人们来说,并不需要一种对自我身份的矫饰:贫苦养成前者善良、淳朴的习性,而真正的富人根本不会在乎别人的看法,他们反倒热意展开一种清闲的生活来显示自身与中产阶级的区别。唯有夹身中间的中产阶级,裹缠在对自我形象塑造和维护的焦虑中。他们不想回到或跌至底层人们的生活,也需要不断向上层阶级或维护本阶级而苦苦奋斗。中产阶级是生活最为矛盾的一个阶级,除了要让物质资产维持在一定水平,他们还需要养成一套约定的生活规则。没有哪个阶层像中产阶层那样注重别人的看法,尤其是对拉吉和米塔这样从底层爬上来的家庭更是如此,更得小心谨慎、十刻掩藏好曾经的习性,不让其在不经意间暴露出来。

2.

这种刻苦的努力在女儿的升学事件中像气球一样放大了。试想如果有更好的选择,有哪位父母愿意自己的孩子接受更一般的教育?恐怕也没有哪个从底层爬上中产的父母愿意孩子再去接受自己曾经受过的教育。这是拉吉和米塔所有举动的唯一出发点:即让女儿皮娅接受条件允许范围内最好的教育:也就是私立学校。因此,打通各种关系、进行各种培训,在所不惜地令自己变身为货真价实的中产阶级,拉吉和米塔使下了他们所能做到的所有努力。但仍然有运气的成分在里面,如果每个家长都在使出同样的努力,拉吉和米塔并没有优势,而且他们自身所携带的底层文化(英语不好)使得他们更有可能被踢出赛局。事实也确实如此,以中产阶级身份竞争入学名额最终宣告失败。但,部分名额开放给贫困家庭的政策给他们留下来钻空的漏洞。

电影有趣的地方就在这里。因为拉吉和米塔的身份设定为从底层奋斗到中产阶级,因此他们能够在两个阶级之间做些“移动”:他们努力让自己根除底层生活留下的痕迹,积极拥抱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但有些根深蒂固的方式可想而知是无法根除的。因此这给剧情提供了一个机会,去开发这对一心一意想抛弃原先生活的夫妻为了女儿的入学名额不得不再次回到穷人社区(可能比原先更惨)居住的时候,可能发生的各种古怪而有趣的事情。笑点就爆发在两个阶层间的悬殊对比中,以及由其各自的规训结果导致的从一方游动向另一方时可能碰触出的火花。原先是想假装中产阶级,如今却要回头假扮最贫苦的普通人,切切是本色角色更难扮演。这种反差创造出了十足的笑点,也是整部电影最让人感觉有意思的地方。

但并不是只有笑点而已,还有感动。即便这种感动因为电影最后的不断反转让人有一种不真实或刻意的感觉,观众还是被感动到了。首先是邻居为了筹集孩子的入学资金主动撞向那辆开来的汽车,这种无私和无畏的举动让我们掉下了第一点眼泪。其次,是当这位豁出生命去换入学资格的邻居发现拉吉和米塔只是为了拿到女儿的入学资格才入住贫民区,转而向校长揭发的举动最终软化在了对孩子的爱上,这让我们掉下了第二滴眼泪。最后,自然是拉吉的良心发现,在撕碎中产阶级道貌岸然的面具、揭穿了校长伪善的谎言后,他自愿在众人面前揭露自己曾经犯下的过错,第三滴眼泪开始在眼眶中打转。而且高明的是,剧情不是通过矛盾酝酿导致难以收拾的结果,然后让人物悔悟;而是直接在一种爱的举动下让角色自我觉醒。

3.

当然,你也可以说这有点虚假了,现实中并没有那么多美好的事情。比如拉吉和米塔因为自己侵占了穷人孩子的上学机会自愿为公立学校提供资金和物资来改善它们的教学环境,给自己的良心一个安慰。现实生活中的中产阶级会有这样的道德觉悟吗,还是说这都是因为拉吉和米塔身上残留的底层血液使然?或者拉吉在电影结尾做出大义凛然的举动,现实生活中真的有可能发生吗?我想,我们其实不必太去深究电影中情节倘若以现实生活为原型所具有的真实性,如果真要追究起来,很可能电影从头至尾的情节都是不合理的。既然这个家庭能够话费全力伪装中产阶级的生活格调,私立学校也被揭穿是盈利的商业学校,凭着他们手头积累下的财富难道没有可能通过打通关系跨越升学这道难坎,却愿意亲自去“体验”最贫苦的生活?这显然是很没有道理的,而且我们按照常理也可以判断,一个从底层爬上来的中产阶级,难道还会愿意再回到以前的生活?几乎没有可能。

因此,深究没有意义。我们应该首先相信导演给出的文本以及其中贯通的逻辑合理性,然后以它自身的逻辑为航标寻找问题。这个剧本显然很少具有现实性,但通过这种戏剧化的设计却涉及并放大了现实生活中许多切实的问题:阶级差别、贫富差距、教育分配、家庭教育……电影的目的不是还原现实中的真实情况,如果是这样,为什么还要电影呢?电影其中一个目的是引发观众对现实生活的思考,我想任何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都从中找到了可以与自身的经验参照并比对的内容。我想,这样已经够了。当然,我们可以严苛一点。我所不满意的是整部电影讲教育,却将重心完全放在了父母一方,而忽视了教育的对象——孩子。电影中的孩子就像工具一样,没有表现出任何自主的意识(而这正是大多数优秀的儿童电影焕发光彩的地方),他们跟随者父母在不同阶级轮转,甚至表现出了完美适应环境的融洽性。

这是我最想指责这部电影的一个地方,尤其是当孩子从富足的生活瞬间跌落到贫苦的生活环境,肯定会有激烈抗拒。因为皮娅并不像她的父母那样是在底层生活长大的,她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富裕的家庭。当她面对破败、穷苦的陌异环境,她不可能像电影中那样没有丝毫的反应。如果电影能将这处地方细致地表现出来,我想不只是会让观众感到整个故事更加让人信服,同时这也创造了一个新的议题:原生家庭,我们从小生活的环境如何对我们的一生产生深刻的影响,我们每个人都会他自己的体会。而且电影最后,拉吉在舞台上发表“演讲”的时候,邻居的孩子像个木偶一样站在他的身后,如果孩子能有些反应,多好啊,如果电影能将笔墨更多挥洒在孩子的形象和心理上,整部电影明显会更加立体、更加好。

 6 ) 关于《起跑线》的黑童话解读

没有男主那么富,也不像贫民窟的邻居那么穷;还没生孩子,更不用考虑孩子的择校问题,这个电影本来就是看看图个乐呵,但是,电影中传递的一个现实却是细思恐极:刚搬到富人区的女主和小PIA去玩耍,但是旁边的小孩们都不和他玩。我们以为,凭借自己的努力,可以竭尽所能往上爬,到不属于自己的那个阶层。但是,我们却忘了,那个阶层还可以选择不接纳我们。

影片别的地方也有暗示这样的现实:校长年轻时不得不帮助富人做作业才能被邀请去生日派对,而去了生日派对却也仍旧是被孤立。有了贫困生入学名额,却还需要缴纳昂贵“课外活动费”,我们能够想象,交得起一次,不代表每次交得起;交得起参加费,不代表能够和富人一样程度的参与其中,那最后,不是这些贫困孩子被孤立,就是他们主动选择封闭自己的内心,不参与其中,免得一次次被提醒自己不属于这里。

我曾经听说上海某私立小学的一件小事。每个学生会被要求,轮流负责班级的美化。听起来没什么问题,让孩子有主人翁意识,也鼓励孩子们发挥自己想象力创造力执行力。但是,最后却变成了比拼家长的财力物力。刚开始只是孩子让家长帮了个小忙,打印或者设计一些东西。后来,孩子们不愿意做的比别人差, 就越来越多的求助于家长,比“创意”,比“效果”。最后,甚至有家长直接找广告公司,承接了这个“项目”,据说一次整体服务下来,花费高达20多万……

在座的看官们,你有这20万吗?你愿意花这20万吗?

最终,男主选择了让孩子到公立学校读书。虽然是理想化的处理,某种意义上却也是让人背后发凉的无奈选择:阶层,本来就是人组成的,不存在一厢情愿。费劲心思到不属于你的阶层玩了一圈,最后还是从哪里来,回到那里去。贫民窟的小男孩是,男女主的小女孩也是。

---

(以下是无差别打击的负能量)

原来点进的这个问题叫做,哪个情节最能引发你的共鸣。以上我说的问题,很不幸,不仅在教育中出现,更纠缠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论是中产新贵们一步步往上爬,还是农民工兄弟们到外地打工赚钱,当我们身边的环境改变,我们就有大几率面对这样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某种意义上而言,只能是披着各种外皮的消极逃避罢了。唐人街是孤独的产物,网络是是逃避的居所。我们费尽心思经营在各种社区中经营的圈子,代替了我们本该在现实生活中敞开的内心。

只是如此还不能让我们安心,我们还会欺骗自己。其实,这是一个身份认同的问题。当我们身边的环境改变,我们希望融入其中。如果融入不进去,那么,我们便会强调自己原有的特性,以欺骗自己,不是我“难以”融入,而是我“不想”融入

不管我们是出于主动、或者被动,现实就是,运转这个世界的巨大惯性,从来不允许我们用一己之力来挑战它。

 短评

题材很大胆,批判了印度的教育制度与阶层固化。印度人在电影里被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上等人的孩子将来是上等人,中等人的孩子将来是中等人,下等人的孩子将来是下等人。而在我国要读国内大学就必须参加高考,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公平。虽然高考非常辛苦,但至少给贫困生提供了凭实力打败富二代的机会。

7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8.0/10 分。如果能停在女校长的那句 “如果我把这个学位交给一个贫困生,那我们怎么盈利了。。。” ,就能打满分了。。。

9分钟前
  • Lonely
  • 推荐

影片很好地诠释了,穷人像穷人,穷而有骨气;富人像富人,为富有仁义。这就是印度追求的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句台词特别赞:我们身为穷人,只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了。

12分钟前
  • Shirleysays
  • 力荐

中国电影和中国足球差不多,以前一直在追欧美,后来改追日韩,后来改追港台,后来和东南亚一较高下,现在追印度。真是好,我们一直在追赶

17分钟前
  • 今夜
  • 推荐

从《三傻大闹宝莱坞》到《我的个神啊》,从《摔跤吧!爸爸》到《神秘巨星》,从《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到《起跑线》。无论是教育体制,宗教信仰,男权社会,政治争端还是民族自信,印度电影都将其通通批判了个遍。一个好的艺术工作者应该具备这样的社会责任感和思想深度,还有敢于挑战世俗的勇气。

21分钟前
  • 渐远丶
  • 推荐

不喜欢价值观和结局,不论是进贵族学校还是公立学校,其实是父母在把孩子当成玩物而已。就算你进行游说进行说教,改变的也只有剧中人且只有主人公。生活里还是往好学校挤,而且公立学校和穷人也不见得会有这么人情味。

23分钟前
  • kakakarl
  • 还行

他们体验了贫穷,其实只是拮据,却没有了解贫穷;他们一直在强调对小孩的教育,和小孩的互动戏份却寥寥无几;他们夹在富有富出路穷有穷方法中间被现实制度和环境抛弃,却没有反思自身的群体(无论是描述的铺垫还是讨论性的出路)。全片就在流水账简单笑料中进行,触碰了教育话题,却方方面面的不深刻。

26分钟前
  • Morning
  • 还行

非常套路,但是在同样把教育当成生意做的你囶,是不是应该多点这样的电影呢?另外,可汗哥才是三国第一帅

31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推荐

就毀在了最後的十分鐘那個正能量演講裡面了 簡直就是你朝教育的範本記錄 利己主義和功利主義教育的套路式呈現 片子是很套路 但在懂得套路玩得溜以後 就是改變的開始了 別說韓國能拍你不能拍了 現在印度也能拍了 請問你們在拍啥

35分钟前
  • Xaviera
  • 推荐

其实中国拍不出这样的电影就算了,拿出把这部拎去学校轮番播放的勇气就好了

39分钟前
  • 苔丝苔
  • 力荐

戏谑讽刺,完全西化的一部新印度片。题材敏感,用一种幽默的呈现方式去让人们易于思考不公的等级制度。剧本虽像流水账,但道理娓娓而来。制作很成熟。

42分钟前
  • wang_15th
  • 推荐

“贫穷...无法那么容易被理解的”。手法技巧和立意都谈不上有多高级,但是看到父母为了孩子上学装贫困户那段经历实在太深省了,竟然还有同样的碰瓷手段。还是感觉阶层固化都一个样,穷人光是为了生存就筋疲力尽了,印度的阶层差异不比中国的低。同样的题材,改头换面一下在国内上映毫无违和感。 8.0

43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也许全世界都一样,电影是拍给有消费能力的阶级看的,所以多是中产阶级拍自己的焦虑、分裂、爱憎,给多数中产阶级看,至于脏乱差的穷人、底层生活,大家都不关心,他们能做的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两个世界基本不交集,就像豆瓣的人觉得这里是精神角落,快手的人觉得整个世界都像他们一样活着。

47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3.5。这就是上周网上流传的【家长委员会竞争】的电影体现啊,放印度,放我国,这电影都适用。不过,为毛要看点本土现状,我们老得通过印度片,韩国片,美国片来看呐,无解。

48分钟前
  • 陈哈
  • 推荐

父亲走上舞台开始夸夸其谈的时候,一定觉得自己无比崇高。披附着正义的荣光,试图把从穷人那里剥夺来的名校资格物归原主。从头至尾,没一个人问过女儿的感受。孩子上名校满足他们融入上层圈子的虚荣,转公立又慰藉他们对良心的拷问。文法学院的校长才是最清醒的人:认清现实,别做自我感动的道德圣人。

53分钟前
  • 西楼尘
  • 较差

跟中国很相似啊,好看。不过这名字译过来是起跑线吗

56分钟前
  • Vivian
  • 推荐

今年遇到的冷门惊喜,我不能保证每个人都喜欢,但我实在是太喜欢了。男女主演技都很棒,内容感觉可以和天才枪手对照着看,但从对教育体系的讽刺来说,比当时的三傻大闹宝莱坞现实得多也好玩得多。顺便怪不得说看了这么多印度片竟然对女主没印象原来是巴基斯坦的。

1小时前
  • 愚乐
  • 力荐

最讽刺的有两个点,一是拉吉跟校长举报自己后满以为自己会受到惩罚,结果校长轻描淡写地说出实情。二是拉吉慷慨激昂地演讲完,有家长想鼓掌又放弃。很讽刺,但又很现实。喜欢每次印度电影探讨的深度以及用喜剧包裹的形式,挺有启发

1小时前
  • 影子的影子
  • 推荐

已经不想再问为什么我国拍不出来这样的片子了。

1小时前
  • Foley
  • 力荐

虽然结尾有些鸡汤,不过只是这几句台词:“我们都会了英语,谁来伺候你们”“政客媒体警察他们的孩子也在这里读书啊”“贫穷没有那么容易学”就甩你国某些假借批判之名行误导之实的片子几条街了。

1小时前
  • 盲忙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