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口

HD中字

主演:塔哈·拉希姆,阿金·加齐,George,Georgiou,Numan,Acar,亚利桑德罗·雷,马哈姆·胡里,Joel,Jackshaw,Lara,Heller,达斯廷·麦道格,Shubham,Saraf,考克玛兹·阿尔斯兰,Sesede,Terziyan,Arevik,Martirosyan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语言:英语年份:2014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切口 剧照 NO.1切口 剧照 NO.2切口 剧照 NO.3切口 剧照 NO.4切口 剧照 NO.5切口 剧照 NO.6切口 剧照 NO.13切口 剧照 NO.14切口 剧照 NO.15切口 剧照 NO.16

 长篇影评

 1 ) 专访费斯.阿金,让土耳其同胞证实屠杀历史

(为2014年威尼斯电影节期间,给腾讯娱乐做的导演对谈,不知为啥,发现在腾讯新闻页面被删了)

电影《切口》,将故事背景置于土耳其现代史上最禁忌的话题——一战时对境内亚美尼亚族裔全面灭绝,这让采访中的德籍土耳其裔名导费斯.阿金,不可避免的将议题紧紧围绕现实政治和历史认知,同时也谈及他在处理这一宏大题材时所下的苦功,以及不得不因时局而做出的一些让步。

专访费斯.阿金,让土耳其同胞证实屠杀历史

文/seamouse

题材:大屠杀依然是禁忌,但开始松动

问:因为之前研究过阿托姆.伊戈扬那部《阿拉若山》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政治,所以我知道土耳其历届政府和学界一直否认在由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统治的1915-1917年间,发生过亚美尼亚人坚称的、导致150万族人死亡的屠杀事件,甚至将“承认屠杀”写进新刑法第301条款予以定罪。但如今作为德籍土耳其裔的你,却还是大张旗鼓的拍了这个题材,这是否意味着某种程度上的“禁忌松懈”?

费斯.阿金:这段历史在土耳其国内确实还处于禁忌,而这也是吸引我去“冒险”的原因。不过当今谈论亚美尼亚大屠杀的民间气氛也确实宽松了。如果7年前,你胆敢在伊斯坦布尔谈论亚美尼亚记者赫兰特·丁克遇害的事情,那隔壁桌一定会来干涉,“你他妈想表达什么?”但今天已经不必再低声细语了。 土耳其语里,大屠杀被称为“Soykirim”,如今也能在日常使用了。国内知名记者Hasan Cemal写过一本《1915:亚美尼亚人大屠杀》,其中的大屠杀,就用了“Soykirim”这词,而作者本人还是一战时犯下屠杀罪行的奥斯曼高层军官Cemal帕夏的孙子呢。这本书甚至摆在土耳其城市每一家书店的橱窗里。所以,外交层面的禁忌,经常并不作用于民间。

问:关于奥斯曼帝国清洗亚美尼亚族裔的电影,以往也有但不是很多,你期待土耳其社会对《切口》有着怎样反应?

费斯.阿金:阿托姆.伊格扬的《阿拉若山》和塔维亚尼兄弟的《云雀山庄》都已经做得很不错了,我是难得介入这一题材的土耳其人,准确说是土耳其裔。不过,土耳其国内一定能上映这部电影,我希望观众坐在影院里,看到Nazaret在第30分钟试图抹去手上刺着的十字架时,会激起情感涟漪,至少知道并承认,在国家历史上曾存在着信仰基督教的亚美尼亚族裔。

问:你曾提及为此片寻找土耳其演员很艰难?

费斯.阿金:不是,这里有误解。那指的是另一部流产项目,我曾想拍摄2007年亚美尼亚记者赫兰特·丁克在伊斯塔布尔遇害的故事,毕竟两个民族的历史矛盾就该由他们自己解决,而不是等着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或美国人。所以我告诉自己,如果要拍这个故事,一定得是一部彻底的土耳其电影,土耳其资金、土耳其制片、土耳其实景以及土耳其剧组。我写好了剧本,给理想中的第二男主角看了,他不敢接,认为这事会为自己带来很大麻烦。我又找了其他演员,答案也差不多。我想问题可能源自事件发生的时间太近,仅仅7年,会让人们担心很多事情,可如果时间拉长到百年前呢?并且故事不止关于土耳其,而是全世界呢?这样就一点都不难找演员了。

问:那么作为德国公民,又期待《切口》在德国有着怎样反应呢?

费斯.阿金:很重要的一点是,这是一部主流的观众电影,会让绝大部分对那段历史闻所未闻的观众从此知悉。德国情况有些特殊,作为一战时与奥斯曼帝国一道对抗英法俄协约国的盟友,它对土耳其境内屠杀亚美尼亚人的历史或多或少有些干系。当时德国是知道土耳其人的大清洗计划的,却完全没有试图阻止,并在事后保持着缄默。土耳其国内至今不承认这是一场大屠杀,德国也不,而是说成“一场悲剧”。

剧情:暴力无处不在,电影改变世界

问:电影中有两场强奸戏,一场是奥斯曼军队对逃难亚美尼亚妇女犯下的罪行,另一场是美国北达科他铁路工人对路过女子发泄兽性(未遂)。这么做,你是想跳脱区域历史,而在全球化的尺度上,强调无所不在的暴力吗?

费斯.阿金:我试图在叙事策略上找到最简单直接的工具,这是一部观众导向的主流电影,所以没有太复杂的隐喻和象征,确实也想表达主人公漫长旅程中所旁观甚至参与的无所不在的暴力。我希望这部电影的第一批观众就是土耳其人,第二批则是亚美尼亚人,希望电影形成让有历史芥蒂的双方沟通的桥梁。

问:主角的心绪转变,甚至于整个故事往寻亲方向的转折,是从Nazaret看到一场露天电影开始的。你为此选择了卓别林,是为什么?

费斯.阿金:首先是为了表现时代性的调研工作,让我重新看了卓别林几乎所有的作品,突然间我意识到,他与我的男主角塔哈.拉希姆非常神似。我一直相信电影和影院能够改变世界,能把不同冲突文化的人群聚拢一起。但我不可能像昆汀.塔伦蒂诺在《无耻混蛋》里做的那么极端,那家伙直接让希特勒被打死在影院里。那么我就谨慎些,只让露天电影院改变了我的主角命运吧。

类型:从斯科塞斯御用编剧那学习西部片

问:你一直强调《切口》的西部片属性,哪些西部片对你影响最大?

费斯.阿金:首先当然是赛尔乔.莱昂内和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意面西部片,但那些1970年代的美国西部片也一样给我灵感。这是一个持续不断学习和致敬的有趣过程,莱昂内将最早那些西部片改为自己风格的意面西部片,然后伊斯特伍德又把它们带回美国。而我则拍摄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和安塔尼亚高原的西部片,它们确实不算真正的西部片,但迟早我会拍一部的,毕竟我太喜欢西部片这种类型了。 类型化对我其实很重要,拍电影总还是需要条条框框,而西部片则算是个人情怀和类型结合的最佳出口。对西部片的热爱,源自小时候与我爸一起看电影的经历。《切口》即便不是向老爸致敬,也和他或多或少有点联系。当然,他的三观从来都和我截然不同,黑与白、右与左那种冲突却又谅解的父子矛盾。

问:谈一谈与美国编剧Mardik Martin的工作,从他身上学到了些什么?

费斯.阿金:我的剧本是用德文写的,但我决意要做成一部英语对白为主的电影时,就需要找这么一个人来帮忙,他不仅仅是把剧本翻译了这么简单,而是得传达和还原出100年前涌来美国的亚美尼亚族群日常生活面貌。我想到马丁.斯科塞斯那部《基督最后的诱惑》,里面的中东人说着带纽约腔的英语呢,老马丁就向我推荐了担任过他很多部电影的编剧Mardik Martin,我之前隐约记得他在伊拉克长大,但谷歌了一番后,惊呆了!Mardik就是亚美尼亚人,他必须是我这部电影的合作编剧。他早已退休了,但很喜欢我这个故事,我飞到洛杉矶去劝说他,酒店离他公寓就步行的距离,每天早餐就和他软磨硬泡,终于得逞。他的编剧方式倾向于化繁为简,而我的故事太过于满当当,从他那就学到怎样“断舍离”,怎样丢弃敝帚自珍的那些垃圾。

配乐:D小调上的老牌音乐

问:配乐方面,你继续与Alexander Hacke(工业摇滚名团坍塌的建筑E.N.主脑)合作,却意外的没见多少民歌或电气化世界音乐的成分?

费斯.阿金:Hacke和我很早就一起讨论这部电影。我告诉将大概怎样拍,希望电影风格比较传统经典化,音乐上也希望比较老派一点。这或许也让不少熟知我们合作关系的观众比较意外,没有等来期待中的奈伊笛或带电的奈伊笛什么的。既然我把它唤作西部片,配乐上也就比较氛围加乡村。Hacke给我听了一些“Earth”乐队的作品,我确定了就是这种感觉。他同时也找来一首亚美尼亚摇篮曲,毕竟电影关于那段屠杀和漂泊历史,总不能完全没有亚美尼亚的踪迹吧。摇篮曲是D小调的,Hacke给《切口》所写的曲子也就固定在D小调上。

情怀:接下来不打算再拍土耳其故事

问:宗教带来了电影中的仇杀,你个人的宗教观念呢?

费斯.阿金:不能怪罪宗教,而是得埋怨是那些掌权者和军事独裁者利用宗教犯下罪行。我也有着自己的宗教旅程,在一个严格的穆斯林移民家庭长大,花了十八九年来适应这些教条,又花了更多年时间来抛弃它们。这像是我这三部曲“爱情、死亡和魔鬼”所预示的转变过程,也同样体现在三部电影不同的主角身上,他们和我个人一样,并没有说就不再有信仰,而是在折磨人的生活中,咒骂一句。

问:你绝大多数电影都还是关于血缘祖国土耳其?

费斯.阿金:我准备接下来十年都不再拍和土耳其有关系的电影了,但不保证一辈子不拍,10年也许说狠了,5年吧,也许接下来的第三部还会回去。

外景:叙利亚内战导致移往约旦

问:电影最终没能在主角筑路和躲藏的叙利亚拍摄?

费斯.阿金:是的,非常遗憾!叙利亚内战爆发前六个月,我在那做了大量历史调查工作。相信我,当时的叙利亚是你能想象和找到的最平静国度,每晚有那么多的音乐会、戏剧、知识分子讨论,一片和谐安详的景象,比土耳其要安全多了。相比之下,隔壁的黎巴嫩人就显得非常有侵略性,开车的司机从来都是骂骂咧咧的,内心永远有一个战场。我们对叙利亚能够想象的最末最末一件事情,才是战争。

腾讯娱乐:但最终也完全没在土耳其取景,包括这个家庭的故乡、土耳其东南部的马尔丁?

问:这就与土耳其国内对这一题材的敏感无关了。我用了土耳其的投资、很干净的钱,也有了大批土耳其演员。可要知道,土耳其是一个多么巨大的国家,整个电影工业和人才都集中在西边的伊斯坦布尔,要到马尔丁拍摄,运输成本会非常之高。相反,像《阿拉伯的劳伦斯》一样,我们用了景致相似的约旦做替代,那个国家很小,什么都围绕着首都安曼,外景地最远50公里,可以轻易的当天完工后回首都休息。而且,电影中的那段铁路,本来也就通往约旦。

(那年威尼斯影展后,我慢悠悠从东地中海游荡到土耳其东部,也去了电影《切口》里这座马尔丁。果然还有回归的亚美尼亚人和亚述人的教堂。)

马尔丁城市博物馆,通过照片、影像、声音,铺就着社会各界和离开这里的移民,对这座石头之城或赞或弹的个体记忆。

 2 ) 历史野心拉扯成的肤浅“景片”

尽管土耳其历届政府和学界一直否认在由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统治的1915-1917年间,发生过亚美尼亚人坚称的、导致150万族人死亡的屠杀事件,甚至将“承认屠杀”写进新刑法第301条款予以定罪,但包括法国、俄罗斯、美国、希腊、欧洲议会和联合国在内的多方,都在不同历史时期承认“种族灭绝”罪行的存在,法国方面甚至针锋相对地制定法案,规定任何否认大屠杀事实的人将被判处1年监禁和4.5万欧元的罚款。

反映在电影史上,关于这一历史悲剧的作品虽然不多,但也不是没有。2002年,加拿大籍亚美尼亚裔名导阿托姆.伊格扬,就以象征民族精神的阿拉若山(如今在土耳其境内)为名,拍摄了一部裹挟着移民家族记忆的震撼力作。可作为当今的土耳其人,虽然已经可以在伊斯坦布尔的酒吧里自由讨论这段历史,但如果让他们来拍一部,始终会是与法律相抵触的事情。

好在费斯.阿金是一位土裔德籍名导,只是他大量关于血缘故乡的名作,常被观众直接视作当代土耳其影坛巨匠。由他来审视这段历史,不仅需要历史大局观和政治勇气,还会把自己置于一种尴尬处境——是的,奥斯曼土耳其军队是残忍的凶手,可总也不能把自己民族刻画的十恶不赦吧?

面对着巨大的情感困境和历史野心,他下了大力气将新片《切口》,打造成自己“爱情、魔鬼和死亡三部曲”的终章。爱情,是2004年的《勇往直前》,一对土耳其裔德籍青年男女轰轰烈烈又遍体鳞伤的爱,让此片荣获了当年的柏林电影节金熊奖;魔鬼,是2007年的《天堂边缘》,2组6个人物,串联起从柏林到伊斯坦布尔的两段极具感染力的乡愁故事,也让两个角色置身两地的意外死亡被巧妙的编织而起,此片也强烈的剧情张力荣获了当年的戛纳电影节最佳编剧奖;此次的《切口》,则轮到一个亚美尼亚父亲Nazaret,在上世纪初的大屠杀中幸存下来,并千里寻女儿的传奇故事。看上去,像是冲着三大电影节都来捞一遍大奖的节奏?

不过一切的追逐和寻找,是串联起三部曲的那串钥匙。可一旦格局拉大到民族悲剧史实层面,这串本该可以同样开启打动观众心灵之门的钥匙,就似乎失效了。以往非常精巧的人物设置和故事冲突,在费斯.阿金宏大的历史观表达欲下,让位给了单主角与大时代息息相关的生命历程,也就随受苦受难时间轴,拉扯成一部流浪相册似的肤浅“景片”。

从妻离子散的土叙边境小城马尔丁,到做苦力筑路的叙利亚小镇拉斯艾因,再从被好心肥皂商解救到的安乐窝阿勒颇,到黎巴嫩教会孤儿院,一战奥斯曼帝国东部的历史,就被强硬的套到亚美尼亚难民身上。开头白鹤飞过天际时,父亲Nazaret对两个女儿说,“这预示着将有一段漫长的旅行”,于是,战后的他,也就顺理成章的有了寻亲旅程。以邮轮清洁工身份来到古巴哈瓦那,再以偷渡客身份抵达美利坚佛罗里达,随后跟着女儿曾留下的只言片语踪迹,找到明尼阿波利斯毛纺厂,最后相逢于北达科他州荒原上的鲁索。费斯.阿金为这段旅程下了不少资料搜集和阅读功夫,知晓幸存的亚美尼亚人,确实有着从黎巴嫩到古巴再到美国的漂泊线路,也清楚上世纪初明尼阿波利斯发达的纺织行业。可又是与前半段同样的“景片”问题,将这些历史与地理,以人物表演幻灯片的方式生拉出来,再加上一些可有可无、试图表现寻亲艰辛的西部冒险片式段落,让影片整体应有的大气和悲凉感打了折扣。

担任这部《切口》配乐的,依然是德国工业摇滚班霸坍塌的建筑(E.N.)主脑Alexander Hacke,他与费斯.阿金合作过的《仙乐飘飘欧亚桥》以及《天堂边缘》等力作,也让他们这一组合堪称音乐与电影结合的最佳模仿。这一次,“民族音乐人类学家”Hacke,却似乎显出某种疲态,全片几乎只有一首亚美尼亚童谣萦绕,其他时间,都沿着Hacke自己氛围工业的老路在走,对剧情推动和人物刻画方面的作用也不太大。

本来,我们再怎么都该为费斯.阿金的勇气热烈鼓掌,毕竟能够勇敢承认并揭示自己民族屠杀少数族裔历史的名人少之又少。可对于他这么会讲用可爱角色、好听音乐讲漂亮故事的导演,我们又确实应该有着非常高的期待。落空的失望,不仅是对费斯.阿金作品艺术含金量的,也有着某种怎么能把这么来之不易的机会搞砸了之遗憾。

 3 ) 切口

切口
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统治的1915-1917年间,发生了-----亚美尼亚人坚称的、导致150万族人死亡的屠杀事件!
土耳其政府至今拒绝承认这是一起官方发起的有预谋的屠杀行为,但亚美尼亚、俄罗斯和多数西方国家皆认为这是一起可以和犹太人大屠杀相提并论的由一国政府蓄意进行的种族灭绝行为,一些土耳其学者(如奥尔汉·帕穆克等)也持有相同观点。目前共有阿根廷、比利时、加拿大、法国、希腊、意大利、黎巴嫩、荷兰、俄罗斯、瑞典等二十多个国家官方承认这是一场种族屠杀。欧洲议会也承认“亚美尼亚大屠杀”事件,称这宗屠杀为“违反人性的罪行”。联合国防止歧视和保护少数小组委员会也将事件定性为“种族灭绝”。

本片-------挺感人的,拍摄也没有采用很多 虚假内景,属于倾心之作!

 4 ) 电影不能改变世界,但观众能

人类历史上,贫穷,饥饿,杀戮等苦难从来没有停止过,在这个时代,这些最原始的人性灾难在生活中越来越少,所以,拍一部史诗大片同时又要用人性的光辉去触动观众并且不落入俗套是极难的。
整个故事的发展从家庭,分离,屠杀,流浪,寻女到最后亲人团聚构成一个男人如何经历这些最原始的苦难最终靠感情和信念抵达终点的故事。每一次的希望都伴随着一个地点的转变,时间和空间的转变在男主角的脸上表现得不够恰当,但是导演的意图还是很明显的:利用空间的转变来推动故事的发展。几乎每一小段都有一个小高潮。在所有的高潮中,泪点不是主人公如何突破困难,挣扎在生死边缘,甚至不是最后的亲人团聚,而是导演在前半部用乡村电影的方式穿插了一段卓别林的电影。这种戏中戏直接联系人物的内心情感,用电影的方式传递了导演对电影的致敬:电影给一个英雄以眼泪和信仰! 于是,故事开转寻女之路。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但是导演选择用电影的方式在这部史诗级别的片子中去描写,算是一种“个人语言”吧。

至于音乐方面,实在是有点多余。过多的背景音乐反而掩盖了人物情感的重量。而且大部分音乐不够本土化,更像是贴着好莱坞去创作似的。

我没有研究过土耳其的历史,对故事背景没有太多了解,但总体来说“工业大片”和“作者电影”的相结合还是可圈可点的。我喜欢导演对苦难和人性的表达以及对电影的思考,这些东西都不是一个西方国家的土著导演可以完成的,个人情感在一部大片中的流露是多么的可爱而真实。
另外,主角长得太嫩,hold不住片子的气场,尤其是后半段的沧桑感由于主角英俊的小脸而减价实在可惜。

最后,这个一米六的土耳其德籍导演留下一句话:“电影不能改变世界,但观众能。”

 5 ) 不为控诉,只为人性关怀


很多年来关于亚美尼亚屠杀争议的重点并不是“有没有屠杀”,而是“土耳其需不需要为此罪行负责”。在现代价值观下,种族灭绝被认为是反人性的,这一定程度上是由二战对于犹太人的屠杀而起。然而我们必须考虑到在古代的各种侵略扩张之中,种族屠杀其实并不罕见,彼时也并没有建集中营毒气室实施惨绝人寰的人体试验的条件,种族灭绝无外是一种征服行为,攻城略地之后对该城有反抗能力的青壮年男子进行屠杀,而老人妇女儿童基本上死于流离失所或饥荒中。但是千百年后民族和政权都已经产生了大量流动,因而也就没有人再对几百上千年的事件问责。但亚美尼亚屠杀恰好发生在一战这一古代和现代的交接点,奥斯曼帝国作为最后的几个封建帝国之一依然奉行着前现代的行事方式,在帝国没落的后期对少数族裔(亚美尼亚人)进行了极端的种族政策,虽然值得谴责但也并非历史上独有;与之前屠杀的不同之处在于,很快人类就经历了二战之后的大规模国家独立浪潮,流离失所的亚美尼亚人后代很多到了欧美依然保持着团结,并接受了现代价值观。特别是犹太复国主义成功在国际社会夺得话语权,让这些人也看到了舆论的力量。这时亚美尼亚人总算意识到:我们也可以利用“政治正确”的现代价值观对于种族屠杀的谴责作为武器,要求土耳其给予亚美尼亚后代大量的赔偿。但此时,虽然土耳其直接继承了奥斯曼帝国的衣钵,但彼时的大帝国早已土崩瓦解,取而代之的是新的民主共和国家,那么土耳其政府则要辩解了:为什么我们需要为过去政权做出的事情负责呢?

虽然事件是令人痛心的,但对于亚美尼亚屠杀的争议并不仅仅是简单的人道主义黑白分明那么简单。因而其实看的出这部片子,阿金也并没有做出“作为土耳其人表示政治正确”的姿态,只是通过讲述一个普通的故事,呼唤起国际社会对这个事件的关注,而观众的立场自然是导演所不能决定的。事实上,全片唯一的真正屠杀镜头只是针对主角所在的那一小队大约二十人的劳工而已,其余的死伤基本都是因为流离失所或者饥饿等等。这一方面避免影片走向太过血腥,一方面也尽量客观的展现了当时的状况,比起《阿拉若山》开头讲奥斯曼人割人眼珠一味控诉罪行确实是温和了很多。

虽然整个片要讲的太多有冗余之嫌,但是能够感受到,尽管取材于亚美尼亚屠杀展示出了阿金的合理态度,但片子主要目的还是脱胎于事件本身,而面向更广的民族,移民等话题。在当前西方世界种族歧视和移民问题甚嚣尘上的语境下,这无疑更能带给更广泛的观众以深入的思考。取材于个人事例,又将重点放在寻亲之路,也是指引观众跳出旁观者“白左圣母”“保守反动派”的宏观争论,而更多关注身边的个体——假设将我们置身于主角的情境中,其实我们也已经没有精力去关心哪个政权哪个民族孰对孰错,只期盼自己和家人能够平安;那么,我们现在与其陷入各种无解的争论,倒不如关心我们周围每一个还生活在不幸中的人。

(值得提的一点:影片里最好的人是那个在阿勒颇收留无数难民的穆斯林老人;但是联想到阿勒颇正好是叙利亚内战的重灾区,还是觉得扼腕叹息,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bless现在的叙利亚人)

 6 ) 忘却历史,何来感动?

真的很难从电影了解历史背后的种种苦难与悲伤,镜头下最残暴血腥的场面,也不过是二十多人被屠杀,这离阿美尼亚控诉150万人的数字相比,如同尘埃不值一提。又或者作为土耳其后裔,导演有些刻意在时代漩涡里避重就轻,战火颠沛流离的悲剧演变成万里寻亲的温情故事,穿越土耳其、黎巴嫩、古巴、美国……他已忘却自己的根和故乡,甚至战争中的恨,女儿是他活下去的信念。

    这个故事过于避重就轻,反倒失去对那个群相的描绘,善良之人比比皆是,那么为何会有如此多悲剧发生?信仰于绝望时的力量,太轻太细微,走马观花的流水账背后,缺乏对战争的愤怒,也就失去对心灵的触动。这个切口的裂痕似乎已经风化,用这种手法去重塑,着实难以动人。

 短评

这片子应该让桃姐看,保证他哭成狗。还是觉得阿金野心太大,表达欲太强了。终究还是melodrama,看到后面非常累。

7分钟前
  • 猫猫
  • 还行

活下來是上帝的恩典,要把罪惡和苦難都記錄下來。

9分钟前
  • Jakob
  • 力荐

法提赫·阿金“爱·死亡·魔鬼”三部曲终章。这也是阿金首次涉足非当下生活,拍摄历史年代戏。前半段是关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一战时期的亚美尼亚大屠杀事件,后半段则是一位幸存男人的流浪与寻女之旅,横跨土耳其、黎巴嫩、古巴与美国,历经千难万险,九死一生(熬过苦役、侥幸逃过屠杀、沙漠幸存、各处打工、两次扒火车、偷鸡又在搏斗中反杀庄园主、历尽严寒与独自跋涉...),终于与一位活着的女儿团聚。音乐用得不错,特别是那首多次复现也传递着身份认同的亚美尼亚歌谣,与数次登场的超现实臆想——睡梦中或昏迷后的妻女呼唤都令人印象深刻。集体观看卓别林[寻子遇仙记]实为最佳段落。不过全片还是比较俗套、割裂、拖沓的。对信仰问题也没有深入探讨(尽管阿金在采访中说“男主失去了宗教,获得了精神性”)。(7.0/10)

12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还行

有野心,想说的很多,但拍得流水账/浅尝辄止,象征设置也过于刻意,趋于平淡(有点像看黑皮书的感觉)。T你长了张演16岁少年都能说服我的脸就不要挑战这种跨度的角色了,很尴尬,可惜了好人设。不过看电影那段演得棒死+吃苦精神可嘉。英语带口音说起来好萌的,但口语还是要加加油再,好好演犹大。

15分钟前
  • JulianaFrink
  • 还行

2015/7/3(五)14:00高雄電影館

17分钟前
  • Joe
  • 还行

人世间的每一场踽踽独行,都是为了在有生之年寻找到你。土耳其铁匠纳扎莱特九死一生饱尝艰辛,远涉重洋横渡大洲寻找女儿的孤独之旅。最后与女儿的相见却是相逢恨晚,执手相看,一别便是一生。宏大苦难史下人物艰难寻找生活的出口,喘息呜咽而发不出声音,正像我们面对历史时徒劳张口而叫不出声的无力。

21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亚美尼亚人好惨啊hahaha 塔哈真是什么都演

24分钟前
  • 还行

一战中,从屠杀中活下来的男主,几年后得知女儿还在人世,从土耳其到黎巴嫩,古巴再到美国寻找女儿的故事。被男主演塌陷了,整个一马尔丁版的刘德华,在经历了那么多磨难后,依然走着帅帅的舞台步... ...出戏了

28分钟前
  • 陈哈
  • 还行

费斯·阿金终于在土耳其人讳莫如深的阿美尼亚问题上,开了一个切口。但拍得太过于啰嗦,他想展现史诗性的场景,但却如一锅乱炖的大杂烩,什么都有,但缺乏精彩之处。前面展现苦难,后面则像是公路片,表现得父亲寻女的艰辛与坚忍。将影片压缩一下,重新打乱一下结构,也许会是部好影片。

29分钟前
  • 优游卒岁
  • 还行

m2161:前半段亚美尼亚一战的苦难,让人想起谢尔盖·帕拉杰诺夫《吟游诗人》。最后的相遇,真实而幸运,他的希望,她的依靠。片尾音乐《Exodus》/Alexander Hacke

34分钟前
  • Timing
  • 推荐

美术音乐赞叹

37分钟前
  • 泥巴
  • 推荐

电影拍得很规矩,虽然片长很长,但并不显冗长,得力于故事编排和节奏的把握。但整个电影下来有些流水账,情感虽然到位,但冲击力后面没起来,反倒是前部分这方面做得不错。

41分钟前
  • 华盛顿樱桃树
  • 推荐

前半段时时刻刻面临死亡,血腥残忍张力十足,颇有点《钢琴家》的感觉。中间开始转向公路片,从一个荒原到达另一个荒原,注定了亚美尼亚人流浪的命运。法提赫·阿金跨越半个地球的奥德赛,无论是遇到好人还是坏人都让人无比动容。一见到拉希姆就想到预言者,一想到预言者就觉得要见血,果不其然…

44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缓缓的,让你觉得你需要一颗速效救心丸……大爱费斯阿金!

48分钟前
  • 闲坐但焚香
  • 力荐

我以为camp场面我已经见得够多但电影里的难民营那段镜头还是让我震撼了一下。娃娃脸大圆眼造型确实不像十八九姑娘的父亲但是苦难中的tahar好好看好迷人……居然莫里兹还演了一晃眼的角色并且和tahar同框了八杆子打不着的俩人有点奇妙的大概是导演喊来的

52分钟前
  • pissoff
  • 推荐

其实这个分还是公允的。亚美尼亚屠杀部分主角光环也太。。。总碰上良心土耳其人。后半部闯荡美洲,变相成了公路片《漫漫寻女路》?

56分钟前
  • 防守型前锋
  • 推荐

Tahar你演一个历经各种战争磨难后寻找十八九岁女儿的父亲未免太帅太年轻了啦。配乐真的太好听了。

58分钟前
  • RealityBites
  • 推荐

阿金去拍亚美尼亚大屠杀相关题材已经算是突破了。不过这片真的太好莱坞套路了,万里寻亲路写得还算行,重点其实变成了“流散”(Diaspora,其实这个曾经专指犹太人的词如今也扩大成叙事套路了……)而不是屠杀,这也与亚美尼亚裔的主流叙事是呼应的。跳下马就在路边强奸妇女原来不是抗日神剧专属啊哈哈哈哈……塔哈·拉希姆颜值虽高但是演中年简直……

1小时前
  • 胤祥
  • 还行

开头很枯燥,所以这部屯了很久没有看。越看越入迷啊。Fatih真棒!土耳其那段历史太可恨了。

1小时前
  • Rhine
  • 力荐

2017072 战争的创伤与信仰的分裂,构成了历史的切口。阿金继续着对于少数族裔的关注,血亲的联系与家国的牵绊成为超越宗教的故事线索。虽然拍得有点流水账,但男主与默片的第一次触电,寻回女儿时哑口的呼唤,都是触动人心的华彩段落。

1小时前
  • NeonBible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