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香

HD

主演:陶红,孙亮,王菁华,潘泰名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四川话年份:2010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米香 剧照 NO.1米香 剧照 NO.2米香 剧照 NO.3米香 剧照 NO.4米香 剧照 NO.5米香 剧照 NO.6米香 剧照 NO.13米香 剧照 NO.14米香 剧照 NO.15米香 剧照 NO.16米香 剧照 NO.17米香 剧照 NO.18米香 剧照 NO.19米香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米香只是个女人

       米香是一个四川女人,《米香》讲述的是这个女人的故事。
    没有露出人脸的粗鲁责骂声,脑瘫男孩惊慌地跑到家门口,一个女人的眼泪应和着幽长黑暗的小巷从井水中荡漾开去,男孩赶到她身边拉着她的手,摇着脑袋、断断续续地叫着“妈、妈,妈妈”——这便是影片的开头,黑暗的画面也奠定了整部电影压抑、沉重的基调。米香被第一任丈夫无情抛弃,为了傻儿子皮娃儿将来能安稳幸福地生活,她跟随村里姐妹马金花到了北方一个小煤矿上,只为“嫁死”。所谓嫁死,就是指女人有意嫁给矿工,等矿工在矿井中遇难后,获得其巨额赔偿金,这种行为在矿工眼里叫“骗婚”。这些常年在井下少见天日的男人们,偶尔会渴望能与那么个知冷知热的人一起生活,但一想到这类女人中不知藏了多少只涂着嫁给那笔赔偿金的,便在唏嘘的同时对其嗤之以鼻。
    米香并不着急袒露这不光彩的想法,新环境中的生活甚至还催生了内心对早已死灰般爱情的想象。她在矿井边卖豆花的时候遇上了大李,一个高大英俊又喜欢着皮娃儿的年轻人。后来从金花口中得知他不仅本身家庭条件差,家里人口还特别多、负担重,她便在金花连续几声“要不得”的劝说和几夜的思量中,放弃了。接下来再见面,便冷酷地挑着担子从他旁边擦身而过。而最终成为她丈夫的,则是又老又丑又驼背的王驼子,米香在一片心灰意冷中成了新娘。大李也出现在婚礼上,但只是透过人缝远远地望着她,新婚之夜的米香在对王驼子的百般恶心和对大李的无尽思念中贡献了自己。
    至此,米香经历了两次婚姻,却不曾赶上一段爱情。她是值得同情的,第一次结婚后常遭丈夫打骂,离婚后还带着个傻儿子;她是值得赞叹的,为了能给亲骨肉一份小孩子应得却超越了一个女人自身能力的生活,毅然决定远走他乡;她是无奈的,真正心仪的人在与给儿子美好未来这一构想的较量中败下阵来;她是会被鄙夷的,自私地只为钱去跟一个几乎能当自己爹的男人结合,成为了众多骗婚女人中的一个。
    为了能让王驼子早点死,她采用了老家的风俗:在某个清晨,把月经中用过的卫生巾埋在矿山上,听说这样就可以让受诅咒的人得到惩罚。后来,矿井真的出事了!病中的她急忙掀开被子直奔矿上,等赶到了才发现,死的竟是大李!当听到驼子的一声“米香”后,她回过头看了他一眼,顺带着瞟到他手上的两个大柚子,在来不及表现任何情绪的变化之前,一下子无力地瘫倒下来。
    这害死人的诅咒夺去了她真正爱着的人,她痛苦地再次来到矿山,试着把那包东西挖出来,虽然成功了,但自己却被矸石砸伤了脚。在医院期间,王驼子对皮娃儿和她的精心照顾,以及回家后他对皮娃儿的疼爱,都让她从心底渐渐温暖起来。她决定为这个男人和已然存在的家庭做出改变,甚至还想着为这家再生个孩子,让满心的爱完完全全地转移到丈夫和孩子身上。
    但正是在这个时候,王驼子被查出患有肝癌。他没有告诉任何人,直到徒弟在某次洗澡后发现他所吃的药,才转告了米香。米香不敢在他面前表露出伤心,只是不断劝说他放弃矿上的工作,一家子就这么开开心心地生活。王驼子在给米香和皮娃儿买了礼物,并提前过了年后,答应米香最后一次下井把事情做完。但当他在井下找到易塌方地段后,便奋力地用铁锹铲墙壁,最终把自己活活地埋在了里面。故事的最后,漫天的爆竹声和唱戏声淹没了她深深的苦痛,米香也最终没有去领那三十万的赔偿金,便带着皮娃儿离开了矿区。
    影片的后半段像是有些仓促,导演让高潮一个接一个出现,让人在还未来得及仔细咀嚼心情的时候,故事便就此结束。无疑,婚后生活是米香对新感情的寻找和自身心境变化的重要阶段,但当她最终决定选择目前这样恬淡的生活时,命运却再次开起了大玩笑。古人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是一生最悲伤的境遇,但我想,当有一天你开始明白爱情并试着要与身边这个人相知相守,但竟不得不面对他荒唐而永远地离开这个世界的现实,这样一番哀莫大于心死的喟叹却是前人不曾意识到的凄凉。
    在整部电影中,米香讲的全是四川话,她是未受教育的象征,但就是这样一个素面朝天的朴素女人却一次又一次承担了命运的打击,像偶然的,却又像命定的。这些有时会让我想到《图雅的婚事》里那个彪悍的图雅,试图带着残疾丈夫巴特尔再嫁的蒙古女人。但后者是秉持了牧民先天的决绝和粗犷,而前者则是在用女人绝望而麻木的神情漠视了命里的种种悲剧,直到有一天像弹簧般被压抑地无法呼吸时,才一下子爆发出肝肠寸断的哭喊。这样的故事,关乎生活、关乎爱情、关乎命运,在新闻报道中也许只是浅淡的几笔,但在光影流转之间却被描绘地如此细腻感人、令人动容。
    米香只是个女人,一个曾在为人妻和为人母的道德围墙内苦苦攀岩的女人;一个在人性的本能需求与现实矛盾中苦苦挣扎的女人;一个将在循环流转的人生之轮划出一个大圆后,开始找寻另一番生活的女人。

 2 ) 《米香》:男性的牺牲成就真实的爱情?

韩浩月



完成于2008年并屡获国际电影节奖项的《米香》,在被积压了整整两年后即将公映。“演员陶红”试图通过《米香》完成到“制作人陶红”这个身份转变的想法清晰可见,身为这部电影的唯一大牌,她并没有主导影片使之成为个人色彩浓厚的作品,而在努力成为影片的一分子。

 

《米香》的故事主体是:通过一个女人的心灵变迁,来折射生存的苦痛对人的改变。影片的结尾是温暖的,温暖是因为女主角米香凭借真爱的力量,摆脱了内心的功利与阴冷,而这功利与阴冷,如影追随于中国农村女性身上何止千百年。

 

对于米香的心理形成,电影给出了这样的背景:她有个傻儿子,经常遭受丈夫虐待,因此在选择再婚时,如何能控制男方实现给儿子赚一笔成家的钱,成为她首要考虑的条件。其实无需交代这样的背景,在过去困苦的年代,无数中国女性都有着米香类似的心理遭遇。

 

扯远一点,马诺的形成土壤其实就是归功于“嫁汉嫁汉,穿衣吃饭”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婚姻思维。但米香的那个时代(影片交代的时代背景大约是1990年代后期),还不至于势利到令人无法接受,因此米香在知道矿工王驼子(影片男主角,中国版的钟楼怪人)无家庭负担有存款还有不错的工资收入之后,毅然与英俊的暗恋对象诀别,嫁给了王驼子。

 

与不喜欢的男人同床共枕,米香显然对此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在不堪忍受之后她采取了极端的方式——用最传统的诅咒让王驼子送命。但米香毕竟是个底色善良的女人,送命的不是王驼子让她即失落又庆幸,大病了一场。影片也在她大病之后进入到不断迎来戏剧冲突的好看阶段。

 

《米香》有一个关键词:牺牲。观众很容易理解米香的牺牲,为了孩子的未来,她可以赌上自己,忍受痛苦。王驼子的牺牲却可能是被忽略的,因为大家都直白地看到,他娶米香为地就是让鲜花插在牛粪上,吸引一点世人羡慕的眼光。但我想说的是,就整个故事而言,王驼子的牺牲是要大于米香的。

 

王驼子对米香的情感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垂涎阶段,为了得手不惜利诱,第二层次是犹豫阶段,既想得手又不愿被“嫁死”(指女人有意嫁给矿工,等待矿工在矿难中出事后拿赔偿金),第三层次是为了爱情甘愿去死。于是,王驼子的感情是整个电影的最闪光点。

 

堪称精明的王驼子并非不知米香的早期心思,但家庭组建后带来的温暖以及与傻儿子之间的情感累积,让他沉浸在虚假的幸福中。在知道自己患肝癌后,王驼子决定自掘坟墓,用死于矿难换来巨额赔偿金,来表白对米香和家庭的爱。他用死换来了自己一生当中最高大的一次形象。

 

联想到最近的话题电影《山楂树之恋》,也有一位英俊版的“王驼子”,老三用自己的死换来了静秋对他永生难忘的爱,此前他也是不断地用自己的牺牲来应对静秋的慌张、猜疑和不安。不要怀疑王驼子和老三为什么会为一个女人如此,在中国的文化传统里,这样的男性角色是会被推崇为英雄的,而在漫长的农业时代,亦是这样的男性用自己的牺牲,支撑起来传承至今的婚姻与家庭观念。

 

《米香》和《盲井》一样,都是以矿井为背景来叙事的,但与《盲井》突出的社会批判性不同,《米香》是通过对爱情和人性的描写,来侧面影射人的生存状态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米香》里面的爱情并不动人,可却是真实可信的,唯一一点不可信的是,米香在王驼子死后拒绝了那笔赔偿款,因为在现代社会,会有90%以上的女人选择接受。

 

但电影不得不这么处理,因为只有这样,米香才会完成对自己的彻底救赎。那么,作为观众,是该为米香的选择感到庆幸,还是为她失去了和王驼子最为现实的一种联系而感到遗憾呢?

 3 ) 说《米香》

撇去这部电影的获奖光环,我只想就我个人观点谈谈。

看了这部影片是在见到陶红本人之后的一天。我看她的片子真不多,但看完《米香》后,发现她是个很好的演员。

可能作为每一个女人,都会考虑到一生到底会和怎么样的一个人度过。米香是个普通女人,但她又有着平凡人的那份不普通。

驼子是用真爱打动了她,她曾经想过离开他,但一切一切都因真情而改写。日子真的是过出来的,她刚开始的时候真正知道自己不爱这个男人,毕竟大家都不是圣人,能实实在在撇去外在的人,不多。我有位朋友说,“也许,她当初没了那个孩子,是不是就不会选择驼子了?”我想也不不无道理,活在世上,总归不能脱离现实。米香这个女人却被真真切切的生活打动了。

米香就如我们身边活生生的周围人,有自私的冲动,有过诅咒你无法改变的事实,有被感动的时候,有发自内心去爱一个人,有经历过,有坚强过。

这并不是悲剧,学会成长和接受是每个人的必修课,当你是米香的时候,是否你也曾在无辜的日子里来回辗转,不懂如何驾驭自己。其实,经历就会懂得。当电影走到一大半的时候,我还总希望她能和大李能继续点什么,觉着电影中的“大李”是梦想,“驼子”则是现实,多数人放弃了梦想,向现实妥协。

我要说的是,米香没有输给现实。带着孩子和爹告别后,放下沉重的心情,重新上路。
因为这才是生活。

 4 ) 米香只是个女人

        米香是一个四川女人,《米香》讲述的是这个女人的故事。
        没有露出人脸的粗鲁责骂声,脑瘫男孩惊慌地跑到家门口,一个女人的眼泪应和着幽长黑暗的小巷从井水中荡漾开去,男孩赶到她身边拉着她的手,摇着脑袋、断断续续地叫着“妈、妈,妈妈”——这便是影片的开头,黑暗的画面也奠定了整部电影压抑、沉重的基调。米香被第一任丈夫无情抛弃,为了傻儿子皮娃儿将来能安稳幸福地生活,她跟随村里姐妹马金花到了北方一个小煤矿上,只为“嫁死”。所谓嫁死,就是指女人有意嫁给矿工,等矿工在矿井中遇难后,获得其巨额赔偿金,这种行为在矿工眼里叫“骗婚”。这些常年在井下少见天日的男人们,偶尔会渴望能与那么个知冷知热的人一起生活,但一想到这类女人中不知藏了多少只涂着嫁给那笔赔偿金的,便在唏嘘的同时对其嗤之以鼻。
        米香并不着急袒露这不光彩的想法,新环境中的生活甚至还催生了内心对早已死灰般爱情的想象。她在矿井边卖豆花的时候遇上了大李,一个高大英俊又喜欢着皮娃儿的年轻人。后来从金花口中得知他不仅本身家庭条件差,家里人口还特别多、负担重,她便在金花连续几声“要不得”的劝说和几夜的思量中,放弃了。接下来再见面,便冷酷地挑着担子从他旁边擦身而过。而最终成为她丈夫的,则是又老又丑又驼背的王驼子,米香在一片心灰意冷中成了新娘。大李也出现在婚礼上,但只是透过人缝远远地望着她,新婚之夜的米香在对王驼子的百般恶心和对大李的无尽思念中贡献了自己。
        至此,米香经历了两次婚姻,却不曾赶上一段爱情。她是值得同情的,第一次结婚后常遭丈夫打骂,离婚后还带着个傻儿子;她是值得赞叹的,为了能给亲骨肉一份小孩子应得却超越了一个女人自身能力的生活,毅然决定远走他乡;她是无奈的,真正心仪的人在与给儿子美好未来这一构想的较量中败下阵来;她是会被鄙夷的,自私地只为钱去跟一个几乎能当自己爹的男人结合,成为了众多骗婚女人中的一个。
        为了能让王驼子早点死,她采用了老家的风俗:在某个清晨,把月经中用过的卫生巾埋在矿山上,听说这样就可以让受诅咒的人得到惩罚。后来,矿井真的出事了!病中的她急忙掀开被子直奔矿上,等赶到了才发现,死的竟是大李!当听到驼子的一声“米香”后,她回过头看了他一眼,顺带着瞟到他手上的两个大柚子,在来不及表现任何情绪的变化之前,一下子无力地瘫倒下来。
        这害死人的诅咒夺去了她真正爱着的人,她痛苦地再次来到矿山,试着把那包东西挖出来,虽然成功了,但自己却被矸石砸伤了脚。在医院期间,王驼子对皮娃儿和她的精心照顾,以及回家后他对皮娃儿的疼爱,都让她从心底渐渐温暖起来。她决定为这个男人和已然存在的家庭做出改变,甚至还想着为这家再生个孩子,让满心的爱完完全全地转移到丈夫和孩子身上。
        但正是在这个时候,王驼子被查出患有肝癌。他没有告诉任何人,直到徒弟在某次洗澡后发现他所吃的药,才转告了米香。米香不敢在他面前表露出伤心,只是不断劝说他放弃矿上的工作,一家子就这么开开心心地生活。王驼子在给米香和皮娃儿买了礼物,并提前过了年后,答应米香最后一次下井把事情做完。但当他在井下找到易塌方地段后,便奋力地用铁锹铲墙壁,最终把自己活活地埋在了里面。故事的最后,漫天的爆竹声和唱戏声淹没了她深深的苦痛,米香也最终没有去领那三十万的赔偿金,便带着皮娃儿离开了矿区。
        影片的后半段像是有些仓促,导演让高潮一个接一个出现,让人在还未来得及仔细咀嚼心情的时候,故事便就此结束。无疑,婚后生活是米香对新感情的寻找和自身心境变化的重要阶段,但当她最终决定选择目前这样恬淡的生活时,命运却再次开起了大玩笑。古人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是一生最悲伤的境遇,但我想,当有一天你开始明白爱情并试着要与身边这个人相知相守,但竟不得不面对他荒唐而永远地离开这个世界的现实,这样一番哀莫大于心死的喟叹却是前人不曾意识到的凄凉。
        在整部电影中,米香讲的全是四川话,她是未受教育的象征,但就是这样一个素面朝天的朴素女人却一次又一次承担了命运的打击,像偶然的,却又像命定的。这些有时会让我想到《图雅的婚事》里那个彪悍的图雅,试图带着残疾丈夫巴特尔再嫁的蒙古女人。但后者是秉持了牧民先天的决绝和粗犷,而前者则是在用女人绝望而麻木的神情漠视了命里的种种悲剧,直到有一天像弹簧般被压抑地无法呼吸时,才一下子爆发出肝肠寸断的哭喊。这样的故事,关乎生活、关乎爱情、关乎命运,在新闻报道中也许只是浅淡的几笔,但在光影流转之间却被描绘地如此细腻感人、令人动容。
        米香只是个女人,一个曾在为人妻和为人母的道德围墙内苦苦攀岩的女人;一个在人性的本能需求与现实矛盾中苦苦挣扎的女人;一个将在循环流转的人生之轮划出一个大圆后,开始找寻另一番生活的女人。

 5 ) 发人思考但不给人笑的电影不是好电影

作为一个电影人,如果我能够让人发笑,很好。如果我能让他们边笑边思考,那非常非常好。但是如果我仅仅让他们思考,我就有麻烦了。——伍迪·艾伦 。

 6 ) 貌美女子嫁丑矿工,只为骗巨额抚恤金:这片暗藏了多少人性之黑?

女人结了婚要是不被丈夫待见,那日子真够难过的。

四川姑娘米香就是这样。

老公动不动玩失踪,一连几个月不见人,也不管她和孩子。

而且经常对她家暴伺候。

原因很简单,她生了个傻儿子(脑瘫儿)。

米香在丈夫的恐吓下,不得不在离婚协议上签字。

她本没有错,可还是被丈夫无情地抛弃了。

都说母以子贵,米香的人生却因为傻儿“皮娃子”的存在备受牵连。

漫漫人生路,她该怎么办呢?

这个故事源于电影《米香》。

由傅爱毛的小说《嫁死》改编而成。

是陶红电影工作室的创业之作,陶红主演并监制。

她还凭此片获得第17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今天,夫人就给大家说下这部颠覆人性的电影。

被迫离了婚的米香无处可去。

她望着井口有了轻生的念头。

奈何孩子一个劲地喊妈,她才决定好死不如赖活着。

米香在闺蜜马金花的帮助下,从四川来到河南。

此番远行,她的目标很明确,找个光棍的矿工嫁了,然后等他出事后再去领一笔“巨额”的抚恤金。

这样,她就能实现人生唯一的愿望:

给傻儿子攒下一份家业,并为他娶个媳妇。

身为母亲,她有这份私心,我们自然理解。

可是,以“嫁死”(骗婚)的方式来实现,未免太缺德!

米香在矿厂附近的廉价出租房里安顿了下来。

勤快手巧的她,选择做豆花,再挑到矿厂门口去卖。

明面上是摊贩的小本生意,实际上她另有图谋。

米香眼明手快,嘴皮子利索,她的豆花摊子很快就热火起来了。

陶红在片中的扮相和做派,与谢晋导演的《芙蓉镇》里,刘晓庆饰演的胡玉音很像。

矿工们下工后多会光顾米香的豆花摊。

除了因为价廉物美,好吃可口,还能借此观摩她的姿色。

虽是打工妹,但米香长得好看。

这对成天干着脏活累活的矿工们来说,很重要,看一眼就能让人心里亮堂很多。

人群中属大李高大帅气,深得米香“喜欢”。

两人不知不觉,就开始彼此关切“暧昧”了。

米香发觉自己动了真心,赶紧让金花帮她打听一下大李的底细。

结果,让她很是失望。

大李父母生病,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家里负担太重,不是个好苗子。

从此,她对大李不再热心。

话说驼背丑陋高龄的王驼子,倒是早就对米香垂涎不已。

因自知相貌奇丑配不上她,便不予表白。

但他对皮娃子很上心,待他如亲儿子,经常逗他玩,还给他买了双新鞋。

某次,傻儿子被别的小孩骗到矿车上玩。

矿上管事的人认为小孩是来偷煤的,非得要米香交了罚款才能领走。

多亏王驼子出面,好言相求给摆平了。

王驼子的一言一行,让她看到了一个男人的诚意和担当。

其实,米香所求,无非是找个知冷知热,真心对她和娃好的人搭伙过日子罢了。

这个丑男人很上道,得知米香的悲惨遭遇后,立马发誓一定要好好待她们娘俩。

米香听了他的话,搬到了王驼子家(窑洞)里住。

这么一来,她也离她那个不可告人的“隐秘”目标更近了一步。

至少不必再起早贪黑,独自辛苦地做豆花了。

米香以两个人不明不白住在一起别人会说闲话为由,催促结婚。

她还翻箱倒柜地寻找有无存折之类。

而王驼子也知道矿上常来骗婚的女人,提防着她。

两个各怀鬼胎之人,都在暗中试探对方。

有一回,听见矿上出了事,米香赶忙去看。

不想半路遇见了驼子,焦急的她当即松了口气。

对此,驼子有自己的解读。

他觉得她眼里是紧张,说明心里有他,不可能是骗子,所以他要和她结婚。

婚后的米香,被丈夫强烈的欲望搞得很是烦躁。

她不再那么好吃好喝地伺候,可驼子依然生猛如故。

没办法,这两人本就“同床异梦”,各有所图。

米香有些心生悔意,于是跑去哭诉,金花又给她支了招。

按家乡的风俗,女人想要谁倒霉,只需要把她用过的姨妈巾埋在他的地头上,那人就会倒霉。

她半夜跑出去,埋完之后还烧了香,乞求能显灵。

期盼丈夫出事,她就能早日拿到钱。

可是米香心里很不安,颇有些魂不守舍。

果然,没多久矿上又出事了。

她火急火燎地跑去,发现死者之一竟是大李。

整个人懵了,转过身见丈夫正看着他,当即晕倒。

大李的死,她总觉得和她有关。

病床上的她羞愧难安,心里很不是滋味。

住院期间,王驼子悉心照顾,他怕她醒来自己不知道,居然抱着米香的脚丫子睡着了。

可是,他越对她好她就越内疚。

出院后的米香,内心发生极大的改变。

她已经失去了那个曾经动过心的帅小伙,眼前的丈夫虽然人丑,可心地善良厚道,对她和娃是真心好。

米香决定放弃她的邪恶计划,和驼子踏踏实实过日子。

谁料皮娃子在半路等他爸爸,被人故意指错路走丢了。

两口子急切地寻找,米香认为她活该遭到报应,找不到孩子哭成了泪人。

王驼子却始终未放弃,遍寻各处总算找到了。

母子重聚,抱头痛哭。

激动不已且学会感恩的米香暗自打算,她要给丈夫生个一儿半女。

就在此时,王驼子因身体不适,去医院做了检查。

医生说,他得的是肝癌。

面对高昂的医药费,绝望的驼子不想花冤枉钱。

他从国营厂辞职了,去了徒弟所在的私人小煤窑。

目的是想乘机死在井下,好给米香和娃留下一笔钱。

洗澡时,徒弟瞅见了他的药瓶,便悄悄告诉了她师父得病的消息。

悲痛欲绝的米香,铁了心要给丈夫治病。

她劝丈夫不要再去矿上工作,她们可以继续支个豆花摊子赚钱。

驼子嘴上答应着,其实他已经有了决定。

这天,他给皮娃子买了玩具,给米香买了衣服,答应她明天是最后一天去矿上。

两人晚上吃了饺子,喝了交杯酒,仿佛命运在暗示什么。

米香等着他的驼子第二天能早点归来,她太想为他生个孩子了。

可是,丈夫再也没有回来。

结尾,米香痴痴傻傻地在家里包了许多饺子,似乎丈夫还会回来。

在金花的一再规劝下,她才失声痛哭。

但她还是坚决没有去领驼子拿命换来的八万块钱。

她又踏上了新的未来之路。

带着无尽的愧疚和心结,离开了这个伤心之地。

显然,米香原本模糊甚至扭曲的人性又复苏了。

驼子以他的死亡,点燃了米香的人性之光,让她没有在邪恶的路上越走越远。

起初,米香千里迢迢从四川到河南,动机很直接,就想骗婚拿钱,为傻儿子攒家业娶媳妇。

所以,当她知道大李不适合做这笔买卖时,立马放弃了。

即便在感情上,她对他动过心思。

婚礼上两人的对视,大李死后她的反应,充分说明了米香的矛盾。

她并非泯灭人性,其心底的善良本色一直在,只是利欲熏心蒙蔽了双眼。

特别是当她一次次确认,王驼子的确是真心待她和娃时,米香终于醒悟。

她懂得了什么是爱,她想和这个真爱她的男人好好过日子。

偏偏老天戏弄人,不给她这个机会。

在“嫁死”的过程中,米香的内心随着和两个男人的接触一直在变化。

此中彰显的人性之复杂张力,尤为精彩。

陶红的表演很真实,也特别生活化。

为塑造好角色,她还回到重庆老家体验生活长达三个月之久。

陶红很擅长用动作来体现人物的心情和性格。

是她因霍建起导演的《生活秀》大火后,第一部制片处女作。

这部影片在2010年国庆档上映,生不逢时。

面对一众商业片,作为一部聚焦底层女性的文艺片,很不被院线青睐。

极低的排片率,导致影片上映不足1周就匆忙下架,票房不到10万元。

尽管遭到市场冷落,但电影本身很有“嚼头”。

堪称是女版《盲井》。

李杨的《盲井》,是两个男骗子用最残忍的办法拿矿工死者的抚恤金。

而本片中,米香使的是“美人计”,以骗婚的方式挣黑钱。

期间,他们经历了心理和精神的不断洗礼,被对方的善良和爱所救赎。

影片有着极强的人文关怀,透视了人性的多元。

夫人想说的是:人在做,天在看,人算不如天算。

与其抓破头地走捷径,不如老老实实本分做人。

 短评

柚子那么吃是苦的。。

4分钟前
  • 昼见
  • 力荐

4颗星,结尾字幕硬说米香没领钱太做作,扣一颗星。

6分钟前
  • aaadzy
  • 推荐

现实主义佳作

7分钟前
  • 泰坦
  • 推荐

看到了人性的美好~

9分钟前
  • 我是芽芽
  • 力荐

借樊师傅的话说,这电影有点腻了。米香的形象似曾相识,但是似乎没有反思性的东西。看来国内目前小成本艺术电影,特别是现实主义电影,基本上还是走的伦理路线。这固然是需要回复的传统。但是现在慢慢似乎走偏了。也许它缺乏的是大背景以及厚重感。

13分钟前
  • 李子鲤|Lilith
  • 还行

虽然套路有点儿陈旧。整个制作还是可以的

16分钟前
  • 费米
  • 还行

一片卫生巾的愧疚

21分钟前
  • bochou
  • 推荐

一直很喜欢陶红,遗憾没在院线看到。文艺片的悲剧

23分钟前
  • Enira
  • 力荐

始终很纠结要不要去电影院看这部片,现在想想,当时怎么就去看了狄仁杰呢?米香,哪怕是剑雨也比狄仁杰好……

28分钟前
  • 竹傲风
  • 推荐

想到一部片子“齐勒维”

31分钟前
  • 自存
  • 较差

看完以后感觉异常的片子...说不上的感觉...

36分钟前
  • Vash
  • 推荐

很残忍很好看

39分钟前
  • Jiajiachan
  • 推荐

四川的妹子傷不起

43分钟前
  • Iko
  • 推荐

外国人喜欢贾樟柯喜欢娄烨,因为他们喜欢把中国丑恶一面拍出来,本片依然落入这种剖析中国丑陋面的俗套,十几年前拍这种电影叫出色,如今还拿这种题材说事就未免过于停滞不前。

48分钟前
  • 宇宙塑胶魔怪
  • 还行

悲怆之味油然而起~~~~

53分钟前
  • 黄人王中王
  • 力荐

虽然但是,结尾没有拿那八万,扣一星。

54分钟前
  • ywsykxdl
  • 还行

相当讨厌的题材。要不是有个傻儿子博同情,这女人绝对算吃里扒外的贱货。电影后来渐渐对味了,果然男人还是找老实的好。还有,女人的爱是可以感动出来的。

57分钟前
  • Ziggy
  • 还行

贫穷的人内心也能有朵小花儿盛开,名字叫王驼子和米香似乎更贴切。主演陶虹会后表示要拍中国的艺术片,觉得范围划的大了一点。但有一点赞同,即使现在主流影坛大家都在商业大片的浪潮里,还是有一小部分人在执着生活中简简单单平平凡凡的爱。

60分钟前
  • Strelizeia
  • 推荐

电影结束的时候,影片中一女的一直对着女主角说,你哭啊,你哭出来啊,你哭啊,哭出来啊,女主角就是憋着不哭,结果我哭得满脸泪水。

1小时前
  • 妞妞
  • 推荐

在《生活秀》里卖鸭脖,在《米香》里做豆花,再来一个,陶红可以凑够川渝鄂小吃三部曲了!电影本身这种剧情架构放在以前绝对是奔着国际大奖去的(当然这片也拿了一些国际小奖)可惜并不新鲜的剧本加上粗劣的制作,实难出彩!驼子的演得太好了!!

1小时前
  • Adam 小法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