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东莞

第3集

主演:李立宏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 / 粤语年份:2020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寻味东莞 剧照 NO.1寻味东莞 剧照 NO.2寻味东莞 剧照 NO.3寻味东莞 剧照 NO.4寻味东莞 剧照 NO.5寻味东莞 剧照 NO.6寻味东莞 剧照 NO.13寻味东莞 剧照 NO.14寻味东莞 剧照 NO.15寻味东莞 剧照 NO.16寻味东莞 剧照 NO.17寻味东莞 剧照 NO.18寻味东莞 剧照 NO.19寻味东莞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寻味东莞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东莞,中国广东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外贸口岸,中国最具活力的国际化城市之一。过去的二十年来,东莞以高速发展的制造业闻名, 但在“世界工厂”身份之外,这里还隐藏着一个庞大神奇的美食世界。城市美食纪录片《寻味东莞》将以美食作为东莞的城市名片,带领人们探访东莞的地道⻛味,寻找一系列富有传奇色彩的鲜活美食,呈现这方水土过去和现在的碰撞,时间与空间的融合。超感猎杀:完结特别篇跷家的一夜维也纳和鬼魂乐队食神国语迷网追凶金钱怪兽暗夜鬼抓床芭比之狗狗奇遇记越光宝盒富人区民兵葛二蛋巴黎圣母院1982爱国小镇追光吧!哥哥赫尔克里士八月逐梦雨人求恋期欲罢不能:拉丁裔犯罪心理2017我欲为人(美版)第二季美国甜心2001猫侍 前往南之岛绝命赌局2013我是你的眼小岛惊魂2001绝对挑战远古入侵 第三季诊疗中 第一季天堂2别巡检3美国谍梦第六季圣保罗炮艇Eternity ~深夜的濡恋频道♡~约会规则第四季恶战(普通话版)寻龙诀西虹市首富从军记美式主妇第四季老千橱窗:女王的家光的棍尝试第一季

 长篇影评

 1 ) 贾樟柯和周浩都拍过的这个城市,还有美食的秘密

说到电影中的城市,每个影迷心中都有自己独特的回忆。

伍迪·艾伦留下布鲁克林桥影的《曼哈顿》,

《新桥恋人》里飘雪圣诞夜烟花灿烂的塞纳河,

《重庆森林》《花样年华》里霓虹喧闹、街角巷弄的香港,

《苏州河》里的上海,

《春风沉醉的夜晚》里的南京

……每一座特殊的城市都在银幕影像里散发着自己特殊的气韵。

这些地名,巴黎、曼哈顿、香港、东京,浪漫到不足为奇……

但如果我们换一座城市名,比如——

东莞,你会想到什么?

东莞,十分特殊的一个名字,在知道莞字读“guan”,而不是“wan”之前,也许你都不曾关注到它也曾在世界银幕中的屡屡现身。

在纪录片导演周浩的处女作《厚街》里,东莞作为珠三角地区以制造业崛起的新兴城市,众生态尽显,厚街出租房里外来打工人口群居,孩子出生,世俗又深沉的爱情,迷惘和观望的打工男女,统统被周浩用摄影机记录了下来。

毗邻广州、深圳、香港,优越的地理位置让东莞在改革开放后吸引了大批来自台湾、香港的资本和中国内地的廉价劳动力,东莞由一个农业小城迅速发展为一个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城镇,外来人口一度达到了本地人口的两倍不止,很快被贴上“世界工厂”的标签。

东莞,独特的发展路径,吸引着各国电影人的目光……

像德国著名研究中国的学者弗兰克·泽林所形容,它曾是「迈阿密与硅谷的混合体」,但是根据近几年公开的全国15座新一线城市名单,东莞赫然在列。

短短十几年的跨越式发展,东莞这个经济之都、世界工厂,恐怕早已不再是我们旧印象的那座岭南小城了。它现代、朝气、充满战斗力;但同时又温柔、恬淡 、拥有烟火气。

“世界工厂”的标签让人们看到了东莞的蓬勃经济,以至于很少人知道东莞这个城市真正的魅力。

2013年,贾樟柯导演的《天注定》在戛纳首映,全世界也见到了电影导演镜头里的东莞,这些都是东莞的影像记录。

在东莞人心中,东莞就算抛开世界之都的名号不谈,也是那座洗尽铅华,依旧美丽而充满风土人情味儿的岭南城市。

不同于深圳,它的复杂和丰富是在新与旧、传统与发展的交叠碰撞沉淀中凝结的。只关注东莞的新,而忘记它的历史人文,是一种武断,更是一种罪恶。

所以东莞人在他们为东莞正名的第一条里,就要说,东莞最独特的地方不是什么其他,而是,它正宗地道的特色美食。

后来才知道,这句话一点儿也不假。

东莞的优秀,不止在它的经济发展命运,也在它文化和历史的独特。

东莞之美是需要细品的。食在东莞,说到底,东莞人是真正懂得生活的。

美食作家蔡澜说:“桂味荔枝无一处比得上东莞。”

这位老人家对东莞荔枝的爱到了在微博屡次提及并撰文的地步——

“这里的荔枝也有很多因大雨和暴阳而破裂,荔民们把果全拿去喂鸡,看到那群肥肥胖胖的荔枝鸡,恨不得马上吃下肚去,试试看可不可以安排抓到餐厅去,等大伙来的时候一齐吃,即使是白切,肉也一定很甜。”

不仅说到荔枝,如果你有心在蔡澜的微博搜一搜“东莞”,还能发现蔡澜曾撰文记录他和东莞食物的相逢——

“东莞人口才不好,赞菜能力没顺德人高,其实美食亦佳,二地距离不远。

“当晚的菜有常平阴菜炖牛腱、大岭山风味鹅、香煎沙田白鸰蛋、高埗冼沙鱼丸、盐焗虎门乌头、厚街腊味三并、豉油皇焗爽肚、清溪客家豆腐丸、禾花鲤鱼炊糯米、石排煮大鱼、东莞炒米粉、原汤鲜虾米面条、道滘裹蒸粽家乡糖不甩,仅是那道炒米粉,已胜香港早餐的百倍。

[…]第二天一早到「东莞山庄」饮茶,不见吃惯的虾饺烧卖叉烧包,看到的是东莞茅根粥、排骨肠粉煲、咸汤圆、猪红粥等等。东莞人还喜欢吃又咸又甜的点心,有钵仔糕、红团、富贵果、赖角等,也都是未尝过的。“

除了蔡澜,《风味人间》总导演陈晓卿也一力宣传过东莞的美味,濑粉、东莞烧鹅、知名的棉记糖水,糖不甩、红豆沙全部登、过他的微博。

对东莞美食的爱,光靠文字无法表达。

他的团队还亲历打造了一档节目,《寻味东莞》。

广东人应该知道,美食不止有顺德,还有东莞。

而如果这是你第一次听说东莞这座城市的另一面,那你一定要看一看《寻味东莞》。

从第一集开始,你就会发现,《天注定》里构建出来的东莞、《厚街》里昏暗无光的东莞,好比知道法式浪漫和埃菲尔铁塔的巴黎,对其文化背后更传统内敛、细腻悠长的一面,终归是不觉的。

《厚街》捕捉到的东莞都是呈现向外的那一面,是发展的那一面。但要说回到东莞更沉静传统的一面了,可参照的影视资料就难免寥寥了。

而《寻味东莞》里的东莞,则是把传统而深厚的一面重新洗磨了出来,让大众记得。

三集影片,《得天独厚》、《山水相逢》、《欢宴流转》,分别从顺应天时、依山傍海、迁徙交融三个角度来展现这片地域诞生的食物历史。

《风味人间》的团队习惯将拍摄重点放在东莞人的传统习俗和历史环境里,将人与食物最纯粹也最古老的关系表现了出来。

《寻味东莞》的第一集茶山,讲到农耕文明在现代东莞人生活中的留存,因循时节,善用天时。

春天的艾角艾粄

夏天的荔枝凉茶

秋天的腊味阴菜

冬天的咸丸冬团

人们追随季节的变化,辛勤劳作,收获自然的馈赠。

新与旧的更迭,底色加上时代的画笔,东莞是一座适合被记录在摄影机下的城市。

它的一夜发展,它的多样残酷,它的丰厚过去,它的文化悠扬,好像一部浓缩并快进了的中国当代发展史。

而要拍好一座城市,则需要夹藏对拍摄地饮食风貌的细致了解,《海南鸡饭》里的新加坡,《食神》里的香港,《火锅英雄》里的重庆,《老店》里的北京,《鸡排英雄》的台北……

想象一下摄影机下的东莞,

或许是单纯天真的打工妹吃着文胸粉或者烧鹅濑,

或者来自东南亚家庭的小孩在荔枝山里经历了一次青涩的爱情;

夜晚的东莞,渴慕爱情的四川女孩在第一口广东糖水遇到了让她记住这一分钟的人。

许多年过去了,我们也仍然记得《甜蜜蜜》里面,张曼玉到了纽约狭小的公寓,用手指直接撕着吃广式烧鹅,蘸酱,舔指。

那样美妙的对旧事物的记载融入到银幕中,新的融合的生活里。

所以除了《天注定》《厚街》《一路向西》,或许你也可以打开电脑,看一看《寻味东莞》里的东莞。

东莞这座城市太纷杂也太丰富,太古老也太崭新,简单的几个标签是无论如何说不清的。

有一天,也许我也会来一趟美食之旅,第一站就去东莞看看。

撰文:中号蜥蜴

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END-

· 感谢关注·

陀螺电影

豆瓣 |陀螺凡达可

微博 | @torovandarko

微信公众号 |陀螺电影

B站 |陀螺电影

知乎 |陀螺电影

今日头条 |陀螺电影

西瓜视频 |陀螺电影

网易新闻 |陀螺电影


 2 ) 美食的养成

《寻味东莞》是“寻味”系列的第二部,它当然是一部制作精良的纪录片,既可以截出无数张明信片,也可以让观众流下无数口水。同时,它应该也是经过深思熟虑和精心筛选的,能让你在密集的美食和岭南风光中,体验东莞的与众不同。那么,东莞的美食到底特别在哪里?我凭自己的粗浅理解总结了三个方面,或者可以称为三个W。

片头

Where,独特地理环境和气候产出独特的物产。在这个蓝色星球上,应该没有哪两块土地是一模一样的吧?东莞出产的好多食材我都没见过或没吃过。例如用来包粽子的林旁叶和蕉叶,用来制成阴菜干的耙齿萝卜,还有大薯、麻虾、蕉蕾、青香蕉、蕉芋,被用于制成甜品的白兰花、火麻仁。也许有些物产其他城市也有,但这个组合肯定是独一无二的。

蕉叶粽

When,农业时代的因地制宜使独特物产被加工利用。即使有了这些特别的物产,为什么非要食用它们呢?因为在农业时代,没有发达的商品贸易,人们多“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地运用当地物产制作餐食。例如,东莞的腊味虾干煲仔饭、虎门蟹饼、肉丸蚬子粥很好地体现了海陆交汇的饮食风格。而由于存储技术的不发达,新鲜的食材又被干制或发酵,形成了新的风味,例如萝卜干、鱼干、蟛蜞酱。

虎门蟹饼

Who,八方汇聚的寻常人家进一步增进了食物的独特性。在悠久的历史中,东莞到底汇聚了哪些地方迁来的人群,我无从考证。例如东莞产出的二十几种粽子,我相信会有迁自不同地方人群的渊源。又例如,片中提到了较早迁入的客家人,他们的饮食习惯就跟其他人存在差异。为什么要强调“寻常人家”呢?因为他们使普通食材“物尽其用”,也许是出于无奈,却在无意中拓展了美味的疆界。例如耙齿萝卜口感粗糙但糖分高,被干制成了柔韧甜香的阴菜。用猪肝包猪油制成的“金银润”、具有爆浆口感的鸭喉,都是杂碎和边角料中筛选的美味。而用蕉芋这种备荒食物的纤维制成的蕉芋糕,是一群人怀念的老味道。关于吃什么,怎么吃,各地人有各自的智慧,也形成了一地的独特性。

“金银润”

以上三个方面构成的东莞美食的独特性,很大程度上基于土地、基于农业时代遗留的传统。但改革开放以后,这种独特性发生了改变。

东莞美食的独特性

伴随改革开放而来的贸易全球化,以及商业社会的日趋发达,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食材高度流通。而东莞作为外商投资和制造业发达的城市,迁入的人群快速增长,也带来了新的饮食习惯和潮流。例如近四十年有逾十万台胞到东莞工作生活,外来人口增加三十倍。“新东莞人”带来卤肉饭,大肠面线这样的宝岛美食,也带来了世界各地的餐饮流派。

人流汇聚

我觉得在商品化、全球化的过程中,东莞美食基于土地和传统的独特性会减弱。我甚至担心,人们会逐渐失去与土地的联系,失去所享用食物的独特性。我曾设想过一个极端的情形,会不会有一天,全球人民的美食是一样的,因为他们已经完全打通了食材的获取渠道,打破了人的流动壁垒。

美食碰撞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部纪录片用影像记录了东莞美食的独特性,是十分珍贵的。从《舌尖上的中国》开始,到《风味》系列,《寻味》系列,不知不觉已观看了不少稻来制作的美食纪录片。他们树立了美食记录片的行业标杆,建立了自己的叙述模式。如果只看他们的作品,你会理所当然地认为美食纪录片就该如此赏心悦目,事实上却难被模仿。在他们的作品里,美食是绝对的主角,但绝非仅停留在美食层面。《舌尖》启蒙了我对美食的兴趣,而后续观看的每一部,我都有新的收获。我觉得,以他们的专业能力,可以拍好任何一个地方的美食和风土人情。而事实上,每个地方的美食都是独特的,都值得被细细观察,娓娓道来。

美食的养成

 3 ) 第一集 得天独厚

曾被寻味顺德惊艳得流口水,看到寻味东莞的时候,第一想法是…这该不会又是狗尾续貂或者蹭热度的山寨货吧!抱着批判的心态点开第一集,发现很多东西都吃过,似乎并不是东莞的独奏,更像是广东美食的大合唱,只不过东莞作为课代表率先展示。

皮薄肉多核小的桂味,应该可以征服不少北方人的口腔。

桂味荔枝
爆汁

记得在哪个纪录片也见过林旁粽,一直没有契机去品尝,这部片子说,东莞有20多种粽子!Mark起来,精粽狂喜(

吹爆萝卜粄!简直不要太好吃!

在没有冰箱的年代,腊味是保存食物的好方法,如今,腊味的制作是为了特殊的风味。广东的腊味,在我知道的就分为广式、港式和潮汕腊味,东莞这个小小的腊肠还挺别致,腊猪肝是第一次听,有机会一定去品尝。

精致的腊肠
腊猪肝
腊猪肝切片
腊猪肝

在广东的沿海,基本都少不了海鲜,东莞自然不能错过,一年四季都可以吃的青蟹,却因为时令不同而风格迥异!未成年的青蟹用于清蒸,成熟的膏蟹用于油焖,可遇不可求的黄油蟹…我可能吃不起…一定很美味!找机会认识个东莞人,送我几只黄油蟹哇哈哈哈哈哈

正在褪壳的青蟹,在某些城市会直接带壳吃刚褪壳的蟹,本片没有介绍
未成年青蟹
油焖
成熟青蟹(膏蟹)
可遇不可求的黄油蟹
四肢开始通透
蟹肉被蟹黄包裹的黄油蟹

看完第一集的感受是

没有过于惊艳,却也勾起食欲

味道不错,下次还来

 4 ) 《舌尖上的中国》原班团队打造的城市美食纪录片,大东莞终于有姓名了!

作者|@陈锦庄(知名电影博主)

东莞,中国广东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外贸口岸,中国最具活力的国际化城市之一。过去的二十年来,东莞以高速发展的制造业闻名,拥有“世界工厂”这个身份,但其实这座城市还隐藏着一个庞大多样的美食世界。

常言道,“吃在广东”。广东自秦朝开始就有中原移民不断迁入,逐渐形成广府、客家、潮汕三大民系,并形成独特的岭南文化和地域融合。粤菜讲究丰富精细的选材和丰富的滋味,身为其中一份子的东莞美食当然也毫不逊色,绵滑爽口的濑粉、外酥里嫩的烧鹅、香味扑鼻的煲仔饭,这些常见的广东菜肴在东莞人独有的烹饪方式之下释放不一样的魅力。

作为土生土长的东莞人,得知我们的城市美食纪录片《寻味东莞》播出,迫不及待就去观看。据悉,《寻味东莞》共分为《得天独厚》《山水相逢》《欢宴流转》三集,分别从顺应天时、依山傍海和迁徙交融三个角度来展现在地美食风貌。

从第一集《得天独厚》来看,《寻味东莞》在美食纪录片拍摄里是相对高水准的,整片都非常平实纯粹,较为关注食材烹饪,拍得开胃,也注重原材料和时令,从当地美食入手,讲出了东莞人品味的不同,从而折射文化的差异。

按照时令拍摄这点十分赞赏。适时而食是从古至今人们顺季应时的体现,这是人们在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中找寻一种平衡的生活方式。刚好第一集播到摘荔枝,端午粽子,刚刚好对应现在的时节,让正在观看的观众更有共鸣。

同一种食材,同一个节气,同一座城市不同区域却有不同做法,好像糯米粉这种食材,《寻味东莞》里纪录了不同片区在冬至时节不同的做法:东莞水乡万江,人们用糯米包裹上甜咸两种豆沙馅料,用颜色区分口味,做成冬团;同样用糯米做皮,生活在东莞山区(东坑)的客家人,在馅料上独辟蹊径,用鲜肉、腊肉、虾干与萝卜丝同炒制成馅料,这是萝卜粄;当然还少不了我们东莞冬至必须要吃的咸丸,糯米粉做成小汤圆,配上丰盛的汤底配菜,我曾经以为这是大家过冬都会吃的食物,后来才知道是我们地方习俗。

很多人用食物为介质讲述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赋予了食物以人文的内涵,但我觉得事实上应该是相反的。《舌尖上的中国》陈晓卿导演曾说:“不是我们赋予食物文化,而是食物本身就自带着文化,人们的许多生活印记都可以从食物中得到答案。比如小麦,往西传,遇到了火,变成了披萨面包,往东传,遇到了水,变成了馒头面条。东西方文化如此水火不容,可能就是和小麦的那次‘分手’有很大关系。所以食物是所有人类文化的起点。”

东莞有着山地、丘陵、水乡、海洋等多样的地貌,这为东莞美食带来了更丰富的味道,加上从历史上的中原人南迁到近几十年世界工厂带来的人流交会,使得东莞的美食更加多样化。

谈起冬团、咸丸,老实说播到这一段的时候勾起了许多儿时回忆。记得小时候“做冬”(过冬至)是东莞人很重要的一个节日,家家户户都会聚在一起吃饭,非常热闹。我是家里的大孙子,爷爷奶奶刚退休我就出生了,所以拥有很多和爷爷奶奶生活相处的温馨回忆。老实说,估计很多90后00后的东莞年轻人不太知道冬团是什么,我完全是得益于奶奶,小时候和奶奶一起住,帮过她做过冬团,具体做法很模糊了,记得有糯米粉、豆沙、白糖,几个人围坐,弄好了就放竹筛上,我喜欢甜味的,很多年没吃过了,但这份甜味伴随回忆闪闪发光。

著名美食家蔡澜先生说过:“什么叫作好?很主观化。你小时候吃过什么,什么就是最好。”最好吃的那道菜不在风尘仆仆的路上,也不在高朋满座的饭肆酒楼,它藏在最质朴的食材、最家常的滋味。很多次北方的朋友过来东莞,我都会热情带他们去小时候常去的早餐店吃“烫粉”(肠粉),介绍这有多好吃,不过后来很多朋友告诉我,他们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他们说这是你记忆的味道、家乡的味道。

拍摄城市美食纪录片,最重要也是这点,必须要勾起当地人的记忆,才能说过关。因为世界上所有的美食,都是关于家乡、年少的回忆,食物是载体,美食是分享,通过味蕾,把我们载回那一段美好的记忆中。就像每次出差回家都要去吃一碗烧鹅濑粉一样,我们这一生最记挂的还是家的味道。

另外,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节奏和人口迁徙带来的风味融合,很多地方传统食物逐渐退出人们的视线。例如《寻味东莞》里面腊鸭喉萝卜煲、香蕉扣肉,作为90后东莞人的我就完全没吃过,传统食物如冬团近年也不再流行。所以,用年轻人喜欢的视频节目模式去拍摄传统食物也能帮助他们更认识自己身处的城市,让更多好的传统食物得以保留下来。

“美食是最好的媒介”,一个地方的食物带着一个地方的文化,拍摄地方美食纪录片是记录这个城市很好的机会。而且相比于连篇累牍的城市文化介绍文字,视频拍摄也显得更为直观,直达人心。

《寻味东莞》在广东卫视首播、腾讯视频和新浪微博联合独播。这样多样化传播平台的搭建,扩大了口碑宣传及内容传播的空间,打破了以往的局限。影响力也可从荧屏蔓延至电脑、手机等信息化产品,搭建起适合不同年龄段人群的传播平台,广泛吸纳观众群体,积极宣传东莞地方文化特色。

很多人不知道,其实《寻味东莞》的拍摄不是商业行为而是政府行为,近年来为了提升普罗大众对东莞这座城市的观感,政府做了不少工作,逐渐有了成果。

这次《寻味东莞》东莞政府携手稻来纪录片实验室拍摄制作。稻来纪录片实验室是由具有20多年经验的国内顶级纪录片团队创立,拥有精良的制作水准,以及深度与广度兼具的题材选择;团队成员主要作品包括《舌尖上的中国》第一二季、《森林之歌》、《百年中国》、《一个时代的侧影》、《舌尖上的新年》、《寻味顺德》等。

而用影视来展现文化是近年热衷的表达方式,如去年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以时间为轴线串接起中国人的奋斗历程,今年5月开拍的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则是偏重于地域空间的全覆盖,展现中国全面小康的成果,由张艺谋担任总监制、宁浩担任总导演,并计划2020年国庆档上映。

希望《寻味东莞》打出了东莞美食这张名片,让大家看见不一样的东莞。不说了,大家赶紧打开收看《寻味东莞》,“食饭准备”!

 5 ) 跟着《寻味东莞》探寻东莞美食天地

《欢宴流转》

1、稳叔:五味鹅、凤凰蛋、牛腩焖萝卜、肉丸蚬粥、蚬肉饭

2、龙背岭:客家香芋扣肉、盐焗鸡、客家酿三宝、酿豆腐、客家焖猪肉

3、洗沙鱼丸、蛋黄卷、麻葛、卤肉饭、大肠面线、碗粿、台湾肉粽、龙须菜炒丁香鱼、藕带炒肉、水牛芝士、火车头汤粉、大漠羊排

4、莞城街道 凌丽华(飞刀华):烧鹅濑粉。斋粉、牛杂濑粉、叉烧濑粉、叉鸡濑粉

5、伦浩宇:白兰洛神花慕斯蛋糕、芥末蛋糕、金箔奶酪蛋糕、火山菠萝、冰火奇缘

6、海带绿豆糖水、陈皮红豆沙

7、油糍、糯米糍、蛋角、牛耳朵、钵仔糕、芋角、芋饼、糖不甩、火麻仁茶

8、鸡油娘酒蒸红蟹、七彩龙须东星斑

9、阿南、棠哥(肥婆菜馆):炒花蛤、炒牛河、湿炒面、盐焗猪腰、焗花蛤。

麻涌镇,材叔,深夜食堂:排骨饭

《山水相逢》

1、柠香黄皮头、清蒸九节虾、火焰醉麻虾、白灼麻虾。任耀波

2、大岭山镇:酸梅鹅、白斩鹅、脆皮烧鹅、白灼鹅肠、爆炒鹅血、大岭山烧鹅

3、麻涌镇:蕉蕾煎蛋、蟛蜞酱、蟛蜞酱炒豆角、蟛蜞粥、香蕉焖鹅、香蕉扣肉、香蕉鲫鱼汤、香蕉紫菜糖水、麻涌香蕉

蕉农钟立枝

4、生滚鱼片粥、水浸鲩鱼、中堂鱼包(黎见平)

5、猪肝肠粉。石龙镇:咸姜水、南乳焖鹅、陈皮蚝豉鸡汤

6、谢岗镇:蕉芋老鸭汤、蕉芋糕、蕉芋鸡蛋水。

7、疍家人:杂烩海鱼、豉油皇香爆鱿鱼管、陈皮丝蒸玫瑰毒鲉、黄面酱石烧龙趸皮、疍家清蒸三鲜、腊味虾干煲仔饭、虎门蟹饼

《得天独厚》

1、鼠曲草~艾粄、艾角、艾草煎蛋、艾草鲫鱼汤

2、桂味荔枝(外壳凹凸明显、核小肉厚、天然糖分高、绵长的桂花香气)~荔枝片皮鸡、荔枝琥珀核桃芦笋丁、荔枝果冻

3、东莞万江街道 黄柏森:腐皮腐竹~凉拌腐竹、腐竹糖水、腐竹烧鱼、腐皮豆浆、腐竹炖羊肉

4、东莞虎门镇 露兜树(林旁)~林旁粽

东莞麻涌镇:蕉叶粽

莞草,裹蒸粽

东莞道滘镇

5、冬春的清蒸奄仔蟹、油焗奄仔蟹

夏秋的清蒸膏蟹

夏至(6-8月)黄油蟹

6、冬瓜干蒸翡翠鱼、冬瓜干蒸鸡、阴菜蒸排骨、阴菜蒸肉饼、阴菜牛展汤

7、厚街镇 孙国和:腊猪头皮。金银润

8、虎门镇 白沙油鸭、鸭喉萝卜煲

9、冬团、萝卜粄

10、红薯糖水

11、谢艳珍:咸丸

可口可乐了看看健健康康健健康康可口可乐了看看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6 ) 第二集 山水相逢

第二集指南,麻涌真好吃!

在广东,海鲜当然少不了!肉质跟果冻一般的麻虾!只要白灼!就能绽放风味!

香蕉居然也能做菜!!!蕉蕾!口感像春笋一样脆嫩!又有秋葵一样的黏滑!有意思!

蕉蕾

蕉蕾煎蛋应该是最家常的蕉蕾做法,感觉鸡蛋真百搭阿,豆角煎蛋、葱花煎蛋、火腿煎蛋都好吃!这个蕉蕾煎蛋应该也好吃!

蕉蕾煎蛋
蕉蕾煎蛋

用肥猪肉钓螃蜞!看起来挺有意思的!螃蜞直接研碎做酱,挺有意思!炒素菜的时候加一勺螃蜞酱,就可以赋予它海鲜的味道!

钓螃蜞
螃蜞酱
螃蜞酱炒豆角

 短评

东南沿海城市的饮食大抵都与海相关,东莞亦如此。怀念东莞天南地北的杂糅碰撞,谙熟天时的人们勤勉生活,宵夜排档里迷人的市井味道,厚街台商小吃街勾起了几乎要淡忘的,和爸妈一起过秋的回忆,好几处取景都在我家门口观影过程异常兴奋想家。秋天,桂味软糯香甜的口感重回味蕾,又到了凭窗啖荔枝的季节记录想吃和想再吃的:椰汁钵仔糕、盐焗鸡、卤肉饭、麻涌焦蕾煎蛋排骨饭、客家焖猪肉、酿三宝、莞城糖不甩糯米糍

8分钟前
  • 根斯巴克连续体
  • 推荐

广东真的是美食天堂啊,没想到连东莞都有这么多好吃的。鱼肉什么的看起来都鲜嫩无比呢。在这儿知道了麻涌的香蕉很有名还有疍家人、糖不甩等概念。想去东莞品尝美食,尤其馋那个镜头并不多的酸梅鹅~

11分钟前
  • 夏日的小西瓜
  • 推荐

我的天!我大东莞终于有姓名了吗!激动!下次大家可以根据这部纪录片来寻找东莞美食了。

12分钟前
  • 想在天上飞
  • 力荐

美食纪录片进了广东沿海的几个市就走不出来了。

14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某人说东莞是饮食沙漠,我白眼了。

15分钟前
  • 把噗
  • 还行

美食的意义不止于果腹,更在于情感的连接、习俗的传承,以及城市变化发展的记录。《寻味东莞》找寻的是东莞的美味,而找到的是东莞人的生活智慧和传承。

19分钟前
  • 小玖
  • 力荐

《舌尖上的中国》直系亲属,秒一众仿制版美食纪录片没啥问题。

23分钟前
  • 居无间
  • 推荐

好想吃

28分钟前
  • Dita
  • 推荐

“人们对亲情的寄托、团聚的喜悦与对祖先的感恩、自然的敬畏,都凝聚在食物之中”。”无数人在这里启程、落脚,生生不息。东莞——这场广阔的盛宴,星月流转、风味长存。“

29分钟前
  • [未注销]
  • 推荐

城市里连锁吃吐了,开始流行农家乐,顺德,东莞,粤式口味清淡为主,物产丰富对食材加工程度低,主要是新鲜,其实看着一般。

30分钟前
  • 冰的咖啡
  • 推荐

u1s1舌尖原班人马打造的风味人间真的很解馋,风味2刚结束立马就有寻味东莞接棒了,看完第一集真的让人思乡之情泛滥啊,希望继续寻味广东系列,特别是大湛江美食。

31分钟前
  • 浩子菌
  • 力荐

拍得中规中矩,典型央视风,好在食物诱人,没有更多的情怀,解说词也没有那么酸文假醋,还比较平实。细说起来,前两集较好,但第三集太杂乱,导演想表达的东西太多,其中食物未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35分钟前
  • 优游卒岁
  • 推荐

深夜的排骨饭,是普通人的一餐一饭,是所有人的国泰民安,也是平凡日子的高光之时。看完三集,印象最深的是这碗饭,明明只有寸排几块、米饭半碗佐以猪油豉油,却像是映照了世间碌碌、万千了了。想到最近看的浪姐,这些不缺少高光时刻的姐姐在一档综艺里,时而bling闪光,时而人设翻车,时而放弃,时而努力,像不像你?剧本归剧本,资本归资本,生活归生活,各自走过的阳关大道,行过的独木小桥,风光不一,大家却总归都是需要一碗排骨饭的。

39分钟前
  • 珞小饭*爱美好
  • 推荐

过去新闻摄影的原则同样适合美食纪录片——近(大)一点。同时,再慢一点。最喜欢第三集。

41分钟前
  • SydneyCarton
  • 推荐

祖传的氨基酸 有顺德那味了

45分钟前
  • mycancerissun
  • 力荐

北方什么时候才能拥有姓名

46分钟前
  • Jnfkmfdwaum
  • 力荐

“什么叫作好?很主观化。你小时候吃过什么,什么就是最好。”

49分钟前
  • 陈锦庄
  • 推荐

寻味系列摄制组走进广东,三年多都没能走出来

52分钟前
  • Maximum
  • 推荐

很多挺小众的,策划必须要吐槽,太乱了,看到第三集还是不知道每一集到底是按照什么主线展开的。白瞎了李立宏老师撑起的三星

56分钟前
  • 白菜小姐牧羊曲
  • 还行

走马观花,越来越套路。

60分钟前
  • 搬砖侠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