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西区第一部分:工厂

正片

主演:内详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03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铁西区第一部分:工厂 剧照 NO.1铁西区第一部分:工厂 剧照 NO.2铁西区第一部分:工厂 剧照 NO.3铁西区第一部分:工厂 剧照 NO.4铁西区第一部分:工厂 剧照 NO.5铁西区第一部分:工厂 剧照 NO.6铁西区第一部分:工厂 剧照 NO.13铁西区第一部分:工厂 剧照 NO.14铁西区第一部分:工厂 剧照 NO.15铁西区第一部分:工厂 剧照 NO.16铁西区第一部分:工厂 剧照 NO.17铁西区第一部分:工厂 剧照 NO.18铁西区第一部分:工厂 剧照 NO.19铁西区第一部分:工厂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铁西区》:软刀子

《铁西区》:软刀子
桑克

    听说《铁西区》很久,一直没有机会看。这其实不是我的不幸。
    读罢张献民《危险,勿进——看不见的影像之十六:王兵作品<铁西区>》,我更加渴望看。事先,我对它有所想象。然而想象始终只是想象。
    时近午夜,暖气的稠度开始稀释。我一个人坐在客厅沙发上裹着棉被看《铁西区》。这是四碟装的碟片,按照我的习惯,我想先看完上集。结果是一口气看完。我这时对时间已经丧失概念,我去厨房取饼干和可乐的时候,我看到阳台亮着。我以为阳台的灯没关,但是我回头看看开关,上面所有的控制键都指向关闭的方向。我隔门望去,天已大亮。原来已经是上午时分。普照寺的塔已经围绕了一些灰色的麻雀。
    我开始狂睡。
    梦中充斥混乱、疲惫、快速的画面。我受到打击。这打击,换种客气的表述是震撼。这种震撼的力度相当猛烈,但形态却非暴风骤雨,而是软绵绵的湿布,或者使用一句更为干脆的比喻:一把软刀子。它在你的内里纠缠拉扯,似乎无力,但却无处不疼。这是一种连续的说不清楚的过程。我是以语言文字进行工作的,但我感到了语言之外原始而单纯的力量。甚至产生了一些偏激的想法,比如剧情片的本质就是虚伪。我深知这样的想法并不公平。但《铁西区》让我在某个瞬间产生出这样的偏见,即使是再次面对《孔雀》那样非常不容易的已经抵达及格线的影片,我也会坚持到底。
    真实,这是每个人或许都会说出的。而我对真实的看法比较麻木。真实并非铁血,并非残酷,只是一种没有任何道德感的存在。换成另外的表述,就是事实与现象。任何一个记录者,而非一个伤感的怀旧者,认真或老实地描述现象就已足够。仔细观察一下新闻传播行业的状况,每个人对什么是真实定会得出自己的结论。不论结论是什么,我们面对它,这样卑微的自豪完全可以持续三五天。不必想哈维尔,不必想哈耶克,不必想哈尔滨……不必想这个,或者那个。只面对真实这个词汇(暂且不必理会任何一个代表或象征真实的事物),认认真真地注视它,目不转睛地注视它。直到这个词使你的汗毛或血管发生一些细微的变化。如果你未能产生任何变化,那么请你继续这样做,或者请你彻底放弃。
    挑王兵的毛病是非常容易的,但是我并不觉得九个多小时的篇幅是一种毛病。庸俗的辩护辞可以这么写:现在任何一部电视连续剧的长度都是《铁西区》的几倍。这个问题,我从来不想追究。而且我明白,对于忙人而言,将这么长的时间用于观看一些活动图像意味着什么。人的生命与天地相较可谓短暂,但同蝼蚁或电影相比,则何其漫长。多问自己一句,你忙碌的目的又是什么?请稍稍停顿。停顿并非停滞。况且在王兵看似罗嗦实际富有节奏的叙述中,我强烈感受到他的时间的存在,而自己却忘记了我的时间的存在,或者说他把他的存在时间赋予我的生活。这种强迫性我是应该感激的。挑剔是专家的事情,譬如美食家为菜肴打分,然后登在《时尚》杂志上。而我只是一个食客,一个影像的享用者,那么我能吃就吃,不吃就走,这是我的权利,不管别人是否尊重,我都这么干。
    我从未到过沈阳,尽管那里有我的亲友以及一些偶尔见面的同行。但这个片子和沈阳的关系究竟有多大,却不是我所关心的。当然,从城市的角度,我可以拿哈尔滨与之对比。哈尔滨动力区,那里有许多大型国家工厂,也包含一些兵工厂,我曾多次到过那里,拥有一点浮光掠影的了解……但我不想做这样的对比,也不想将铁西区扩展至中国这样辽阔的范畴。我只说我的感受,是醒来之后,悲伤而且懵懂的感受。请任何人不要嘲笑我的悲伤,就像请不要嘲笑片中人物杜锡云和儿子杜洋以及一个女人之间的关系。荒凉而颓败的工厂终将被埋葬在新建筑的地基与人的记忆之中,伤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衰败正是历史可以预期的一个喜讯——由此,我从我的哀伤之中分辨出颓废的成分,或者是远大的成分。
    每一个人的背后都是一个陌生的世界。当我乘坐火车旅行的时候,我经常猜想铁路沿线房屋之内的隐秘生活。我喜欢的拉金曾在他的诗中描述过这样的情景——

        经过站立的卧车,长着黑色苔藓的墙壁
        来到结尾,就要结束了,这脆弱的
        充满巧合的旅行……

    王兵站在火车机车前端的站台上,为我呈现铁轨、房屋、铁器、横街,为我呈现雪泥、黄冰、枯树、灰草,为我呈现一个一个的活人……已被解雇的工人们最后一次来到远郊工人疗养院,治疗铅中毒。他们聊天、打牌、喝酒、抽烟、说粗话、吹奏萨克斯、捞鱼、看毛片、唱卡拉OK、看雨……工人小杨淹死,他的伙伴们抬着他的尸体,从镜头前走过,有的含着笑容,一点也不凄楚……这就是我们的生活,死者去了,活的人仍然活着。
        
2005.3.15.

 2 ) 向導演王兵致敬

先要向導演王兵致敬

週末,終於看完了《鐵西區》。。。。 貳佰伍拾萬下崗工人中,有幾個逃過了被歷史的車輪碾過。。。

“我们想创造一个世界,但最终这个世界崩溃了。”

雖然是我從小成長的地方,甚至豔粉街的貧民窟,改造,新村,可最初,這句話不是很明白,九個小時,常人看來沉悶的九個小時,在我眼裡歷歷在目的記憶,我知道了,那崩潰的。

工廠,
新華街建設大路以北,重工業的工廠連起一座城,縱橫交錯的鐵路線分割著也連接著彼此。依稀記得五歲或者更小的時候可見繁忙的景象,有濃濃的黑煙和刺鼻的氣味證明工廠的尚且興旺。綠化帶有林蔭小路,還有小熊貓、梅花鹿,廠區里的噴泉涼亭,是童年的遊樂場。想來,對於鐵西區的工人來說,那時生活才是更好吧。我從小學三年級開始自行車上下學,現在想來,雖然風吹日曬,可每天一個小時的路程往返學校和家,讓我不覺中見證了那時共和國長子尚存的繁忙和日漸衰落。
可以見得王兵拍了應該有十多倍的功課,鏡頭外也是深深的信任,不然不會剪輯出這麼好的紀錄片。鏡頭里的人仿佛並不是“演出”,真實的讓我驚歎。我看完后一直在想,爲什麽有那麼多洗澡的鏡頭,《讀品》的影評說,是私人空間的公眾化,是吧,我們已經習以為常,而在外人眼裡,是多么可怕。

豔粉街
被翻譯回“彩虹街”覺得好諷刺。
幾個和我一般大的少男少女,鏡頭裡,我兒時的住所,媽媽偶有提起,我們家之前就是那儿。如果我初中沒有考到西苑,如果高中沒有考進四中,那可能就是我的生活,無望的生活。
聽著擴音喇叭里傳出激動人心的叫賣,想通過中獎改變些許生活的工人,散場后荒蕪一片的雪地更顯悲涼。政府想到用彩票帶來的“希望”安撫下崗在家無處謀生的民眾,卻沒見得實效作用在哪裡。
搬遷的時候我讀高中,那時天天看瀋陽新聞,棚戶區改造的豐功偉績轟轟烈烈的宣揚著;也還記得媽媽和我說,傳說有人以暴制暴謀得了活路,不知道是不是鏡頭裡出現的東北一隻虎,那是拼了命的方法,讓我不寒而慄。
總會反復著開篇菜單的鏡頭,一個六七歲的小男孩,把蠟燭滅了又點,亮了再吹。。。

鐵路
當當的火車聲走過一個個廢棄的廠區,鐵路旁進得讓人顫抖的民房,我從另一個視角第一次如此見得自己成長的地方。
兒子拿著那個編織袋的時候我以為在掏煤塊,精心包著的是兒時的照片,說,這是我媽媽,這是爸爸。。眼淚流了下來。。。

如今破舊的廠區都已經不再,鐵西區的地皮使得政府的經濟報告得以邀功,可地賣完了呢。。。

 3 ) 杀死那个东北人

最近感觉干什么都没劲,就像《本命年》中梁天对姜文说的“工作吧,没劲,不工作吧,也没劲。搞对象吧,没劲,不搞对象也没劲。”估计我是欠收拾了,要打一顿才来劲。

目前对于电影我也提不起兴趣,有时甚至望着豆列推荐的片单发呆,不知道看什么,想看条目里也是积攒了几百部片子,但是就是不想去看。记得上学时总是赶着得闲去网吧随便下几部电影,晚上趴被窝看。那是我最舒服的观影岁月,虽然只是不到4寸的手机屏幕。也感觉很快乐。

《铁西区》这部片子老早就想看,但奈何时长劝退,最近才鼓起勇气找来看。其实与其说这是电影。还不如说是现实。片中太多的场景能触动我的神经。骂骂咧咧的东北话,脏乱差的厂房,噪音污染的环境。泥泞的街头巷尾,无所事事打牌吹牛的人们。一切的一切仿佛都回到那个寒冷灰蒙蒙的东北。

我可以说是亲眼见证了那大厦崩塌的时刻。我出生在林业地区。那时作为林业工人其实是件挺不错的事情。虽然天高皇帝远,深林人不知。但作为一个月能有1000多来的工资来说真的还算可以。我爸就是林业工人其中的一员。他是开绞绊机的,我小时候去过他单位几次,上去过,但不知道工作原理。就记得它们像一个个木质的小坦克。其实那活计还可以,虽然没有他们抬大木头的工人挣得多,但胜在安全。我还记得我从小的玩伴,一个小哑巴,他爸就是被木头压死的。听闻他爸胆子特别大,在树下抽烟装逼,大树倒了直接砸身上,听说抬出来时,已经血肉模糊,没有人样了!

你可能要问啥树能把人砸成那样?我只能说那是很粗很粗的树。前几年我回东北,已经见不到那么粗的树了,全是小树苗子,为什么会这样,这就是另一个悲伤的故事了。

那时候大家都挺意气风发的,工人阶级嘛,总是有使不完的力气。录像厅,舞厅,歌厅,烧烤店,火锅店,麻将馆,打牌,蹦迪,小姐房,按摩店。成了他们挥洒汗水的地方。什么骗三张,斗鸡都来吧!摔摔打打时有发生,骂骂咧咧满嘴喷粪更是常事。(我一直认为东北人骂人挺艺术的)。你别说我贬低抹黑工人阶级,我身边的环境就是这样,你可以说他们真性情,但我是真的的的确确在一个烧烤店兼麻将馆的地方睡了两宿,只因父母都在打麻将。而且我也没怎么听说我上述的场景,那个工人没出没过。就是这样。那是缺少娱乐条件的年代,每个人心中仿佛都有使不完的劲,不像现在动不动就没劲。

那时的工人待遇确实好,哪怕是退休的工人,逢年过节都有冻的带鱼,沙丁鱼。桔子,米面什么的福利。那时候人,手里都有点钱。我还记得几个退休的老逼登不老实,去外地嫖娼被抓,让他们儿女去接,回来后大家都议论纷纷,指指点点,。他们几个那时候也算是挺风云了。

后来就不行咯,厄运来了,赶上国企改革,推行养林育树政策。工人们的生活质量一落千丈,不少人丢了饭碗。大家开始慌了,也像电影中那样充满疑惑,那么大个厂子怎么就黄了呢?明明是营收的啊?但有时大家有有点揣着明白装糊涂的感觉。他们知道会有这么一天,但没想到会是这么快。最起码不是现在。不是他们这一代。他们不明白,他们自上而下的贪污腐化是从哪里来的,仿佛是一个满身污垢的人就该洗澡一样,他们不知道蹚过的浑水是洗不去满身污垢的。

那时的贪污腐败成了什么程度?就是一个小小的检尺员都要揩油。那时买木材的基本上都是南方人,都管他们叫老客,他们大多数精明的商人,一来就送礼,请吃饭喝酒,塞钱。上到厂长,中到会计,下到工人检尺员。说没摸到过好处的根本没有。比如让厂长多选点高木材,让工人多装几根,让检尺员多量个几米。然后打点铁路的人,装上车皮,拉到南方那就是几倍几倍的翻。那木材无论是打家具,还是建筑用材绝对是一顶一的好!就是可惜了林子,大树基本被裁砍完了。中等的树几乎也逃不出去。能挑的都挑完了。有点自掘坟墓的意思,但大家都不会承认,因为一个人犯错可以,一群人犯错不行。因为没办法去承认。也不需要去承认。

接下来的生活就很简单了。丢了工作的人们,跟失了魂一样。游荡在大街小巷,像一具具干尸,。大家都不知道要去哪,也不知道该干什么。仿佛这个世界已经不在关心人了,也不在关注人本身了。他们是自暴自弃的一代,他们是被遗忘的一代,他们是“孤芳自赏”的一代,他们是可怜可恨的一代,他们是被“杀死”的一代!

 4 ) 胡说《铁西区》

关于《铁西区》这部纪录片其实用一句话介绍就够了:



“这片子三部加起来九个小时。”



就这一句话,很多人就要避之唯恐不及,正如当年很多自诩文艺青年们避《撒旦探戈》而不及时那一瞥苦恼的眉毛。但,《铁西区》三部曲的漫长并不只是时间的。当我随着王兵的镜头一路跟着火车向铁西区的中心、过去和未来进发时,我就已经意识到时间的错觉带来的危险性,这种危险远比《盗梦空间》里的时间倍率变动危险得多。

曾经有很多网友和电影人发表过类似的观点,即纪录片和剧情片的分类是无意义的,因为两者都要做出抉择,而抉择本身就已经否定了电影绝对真实的可能性。而热爱纪录片的人则往往以纪录片所对准的事物源于真实将其与剧情片区别开来。


实际上两种观点都无法真正站住脚。


诚然,纪录片由于其特殊的拍摄方式不可能做到对它的拍摄对象不产生任何影响。但是我们可以因此就断言纪录片不存在?这是最荒谬的结论。在纪录片的镜头里,无论你的对象有多么不自然,那不自然亦是纪录片真实的一部分。在剧情片的镜头里,无论对象的表演有多么真实,那真实也只是电影艺术的一部分。

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在于镜头能不能表现出某一程度的真实。如果我们要求镜头表现出绝对的真实,那不仅是纪录片,人本身观察真实的能力也将受到质疑,因为人毕竟是人而不是全知全能的神,他既无法摆脱物理层面观测的局限,亦无法摆脱精神层面立场的单一。对于个人而言,罗生门已经是极限,再往前走只能是虚无的困境,在那里生存需要无与伦比的勇气。

贾樟柯的伪纪录片某种意义上揭示了剧情片和纪录片之间界限模糊不清的事实,但其实这就像胖瘦高矮,你永远无法得出绝对的标准,但它确实存在于那里,存在于绝大多数人的脑海里。当我看见王兵的《铁西区》时,我可以毫无疑虑地说:“这是纪录片。”这种判断源于我个人长期以来通过消化情报经验培养出的演绎能力。我从我的真实中感受到这部电影是在争取趋向真实和反映真实的,它没有经过艺术的提炼再加工,只是做了无奈却又必须的选择。如果他不做这个选择,那么观众就得想办法去看那300个小时的素材带。据张献民那篇《危险,勿近》透露,有幸且坚持看完过素材带的人不过两三人——这就是通向真实的代价。任何希望舒舒服服坐在银幕或电视前仅仅靠几个小时得到真实的念头都是愚蠢的。纪录片的责任不是给予观众真实,而是给予他们通往真实的信心和力量。

王兵在纪录片里展示的也不是铁西区的真实,而是他所感受到的真实和他为之付出的代价。与某些评论里强调王兵的隐形不同,我在《铁西区》中可以深切地感受到王兵的存在。他没有选择幽灵式的摄影,而是选择用时间去尽可能填平他和拍摄对象之间的鸿沟。正因为他花去了漫长的时间成为铁西区的一份子,他的镜头才得以具备通向真实的力量,这些力量在那台小小的DV上留下的是荣耀的勋章——化学成分和天寒地冻刻下的伤痕。王兵最初想成为《铁西区》的神,但他很快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最终选择作为一个人去拍摄。人有各种各样的缺陷,但是只有人才能告诉你怎么接近神,而神只会让你疏远他,敬仰他。就像王兵自己说的:



——最后的那个结尾,一个火车在黑暗里。为什么要以它做结尾?

——刚好都是夜晚,那个火车,在黑黑的夜晚里,很漂亮,很美的。




人在通往真实的路上总会犯错误。偶尔过于唯美,偶尔过于激愤,偶尔痛哭流涕满地打滚。

但人可以选择原谅,然后再出发。

 5 ) 住在2元店的女性,轰然倒塌的工厂

翻找过尘封的片单,本来想说说2010年的纪录片《女子宿舍》,可惜现在各大平台都没有完整片源,只剩一段35分钟的凤凰网相关采访。

4比3画面与年代感十足的土豆网logo,都在劝我算了,别找了。

该片围绕着吉林某劳务市场附近,一群四五十岁被家庭抛弃的中年女性展开。

她们住在2元3元一晚的女子宿舍,生活艰辛,各有各的苦难。

大姐们或被丈夫或被子女抛弃,用体力换取最基本的生活所需,聚在一起哭得多了,已经流不出什么眼泪。

《女子宿舍》拍摄于12年前,已经无迹可寻。

万幸,我还能找到更早的时代影像。

接下来,不如让我们再把时间轴往回拉一拉,回到1999年,看看一座重工业城市的变迁。

《铁西区第一部分:工厂》

《铁西区》上映于2002年葡萄牙里斯本纪录片电影节。

本片聚焦于老重工业城市——沈阳

沈阳市铁西区曾是我国最老最大的工业中心,1934年起为日本人生产军用物资,奠定工业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几百家工厂在这里为祖国的工业计划做贡献。

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许多上山下乡的青年回归城市,导致劳动力过剩。

1999年开始,包括沈阳铁西区在内,东三省重工业城市的工厂一家接一家倒闭。

纪录片也从这里正式开始。

货车慢悠悠的穿过市内,到达沈阳某冶金炼铜厂。

工人们在绿色铁皮柜子围绕的休息区,吃饭,理发,商量一会儿去哪打牌。

还有刚洗过澡的大哥,光着膀子毫不畏惧镜头的四处溜达,好在后期贴心的打上了马赛克。

日子看似平常,但大伙心中都不免有种大厦将倾的担忧。

在一触即发的氛围里,两个工人莫名其妙吵了起来,言语之粗鄙放到现在只能用“哔哔哔哔”代替。

吵架的源头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值一提。

都说东北人能动手就不吵吵,没过一会儿吵架的劝架的,劝劝架的都打起来了。

导演应该和工友们混了有一段日子,打起来丝毫不避讳镜头,闲下来和导演也是有啥说啥。

比如认识什么人,能开四五个月的病假条,妥妥带薪休假;

比如过年的时候能发什么吃的喝的,几瓶罐头还是两条烟;

比如谁的孩子分到哪个单位了,是不是好差事。

扯淡扯得差不多了,其中几个大哥得去把今天的活干了。

嗯,因为劳动力过剩,不需要大伙一起上。

几分钟后,只听我叫不出名字的机器轰隆隆响起,不过知道不知道名字也不重要,它们应该早都随着工厂一起消失了。

接着,工头提醒导演最好戴上口罩,这家老冶炼厂含铅量超过国家标准百倍,对身体危害非常大。

普通工人们每年必须疗养两个月,未婚未育的青年男女最好别来。

厂子里目前一半都是临时工,许多正式工都不干了,原因除了身体吃不消就是开不出工资。

有能耐的早早下海,只剩老实人还在厂里挣扎。

1999年末,冶金炼铜厂普通工人的工资,每月200元。

可即便是200元,还是有很多人拿不到。

厂子效益不好,几乎无法保障工人未来生活和养老资金,大伙心有怨言,却仍旧不愿离开干了半辈子的地方。

或者是不知道如何离开,离开后该去哪里。

收入太少,急坏了在座3、40岁的一家之主们。

他们白天到厂子里上班,晚上还要另想办法创造额外收入。

下图中的大哥早起几个小时去早市卖菜,就为多赚十块、二十块。

也有人帮忙搬货、卸货,100斤一袋的水泥搬一下午,一人50。

这活得有体力的才能干,岁数大点身体差点,都捞不着这50。

灰尘、泥土、原料碎渣、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组成世纪末工人们消沉的生活。

货车缓缓驶离冶金炼铜厂区,镜头也从1999年跨越到2000年初。

沈阳电缆厂,财务大姐正对着镜头说起厂子的收益。

以前电缆厂效益好,每个月都能出3、4百万的货,而上个月只出了4万。

工人们急着问各种补贴能不能领,可工资都发不下来,哪还有补贴的影子。

即便如此厂领导们还是趁着年节其乐融融汇聚一堂,把酒言欢畅想明年能多赚钱,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

好日子太虚无缥缈了,酒桌上的话又有几句是真的?

果不其然,酒过三巡难听的真话终于冒了出来。

领导表示明年厂子底下几家分厂全独立,不管用什么方法能活下去就行。

厂里实在没钱管了,分开创收是唯一不散伙的办法。

天天来找她鬼哭狼嚎要钱的小领导太多了,她也受不了了。

冶金炼铜厂的工人与电缆厂的领导,都把希望寄托于厂子还能复苏。

可22年后的我们都知道,这里没有出路,能拿到补偿买断工龄的,已经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此时炼铜厂里电费欠2000多万,水费1000多万,再加上内外债券之类的费用7000多万。

眼看着厂长还不上贷款,银行就要过来搬东西,工人们纷纷商量着还能从厂里带走些啥。

还剩啥呢?顶多带走一顿酒钱,顶多卖破烂卖出半个月的伙食费。

车间不再进原材料,代表几天之内,轧钢厂的工人们将被迫放下手里的“铁饭碗”。

这会儿有哥们遗憾中学毕业就不读了,没念高中,限制了发展;

也有年轻小伙在讨论哪个亲戚能帮帮忙,尽快帮自己谋个新工作。

广播里播放着新兴企业即将面市的新闻,但似乎和工人们完全无关。

从冬天到夏天,最后一波工人离去后,货车不必再回来。

冶炼厂的工人要去医院待两个月完成最后的疗养,电缆厂没能分开致富,只剩一地残渣。

轧钢厂最后的作用,是拆掉剩余的钢材,卖掉空档的厂房。

还了欠款之后,补给工人们几百几千块钱。

拿走最后一笔工钱,失业的工人们可以申请每月226元的特困补贴,老工业城市的繁华也随着工厂的消失落幕。

22年后的今天,新人们不再在乎曾经,只有旧人还在想当年。

有时候纪录片也是最好的电影,因为真实,所以震撼。

《铁西区》还有《艳粉街》和《铁路》两个篇章。

共同描绘了工业城市的改变与阵痛。

有机会再给大家讲讲。

时至今日,其中片中一些废弃的厂房还在,仿佛在悼念着数百座工厂辉煌过的时代。

而历史的喧嚣掩盖了个体的命运,只有镜头还能带我们真正去了解失落的城市与失落的人。

这不免让我想起《钢的琴》,一架看似粗制滥造的钢琴,既是父亲送给女儿的礼物,也是繁华落幕前的挽歌。

一曲终了,大家又重新站起来。

日子总要过下去,人总要向前看。

向前看,哪怕前路茫茫。

感谢各位的在看,如果你们还有时间,别忘了点赞转发这篇文章。

咱们明天见。

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咚咚

 6 ) 废弃的工厂 遗失的梦想

漫天飘雪的冬日里,一辆火车缓缓驶向好似看不见目的地的远方,实则是在不断接近故事发展的中心地点,即工厂,列车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带我们走进工厂,也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见证工厂的变迁。挡风玻璃上时不时飘下的白色雪花,使列车蒙上一层历史的风尘,就这样,影片充满意境的展开叙述……

1999年,王兵孤身一人带着一台很小的摄影机走进了铁西区,这一进入,就是两年的时间,在和工人朝暮相处的过程中,工人们放开了束缚,在摄像机前展现最真实的自己,《铁西区》也顺势成为一部真实自然不造作的纪录片,两年时间导演积累了超过300小时的素材,经过一年时间的剪辑,使《铁西区》得以完整地呈现给观众。他拍摄主要围绕沈阳的三个工厂,分别是沈阳冶炼厂、沈阳轧钢厂和电缆厂。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工厂是建于1934年伪满时期沈阳冶炼厂,到今天依然是铁西区最有名的工厂。它有三个很高的烟囱,在王兵看来,这三个烟囱的历史和形象代表着铁西区,也代表着沈阳,是东北工业的一个象征。王兵拍摄的时候冶炼厂的生产还很正常,等到1999年春节过后破败的迹象才显露出来,让我记忆深刻是片中的一幕,导演在拍一个厂里的工人,他躺在椅子上,谈天说地,从上小时候一直讲到长大以后文革时期上山下乡的经历,讲述着自己经历过的故事,也不时说着大话,道出他对社会和个人生命的理解,但是他没有意识到,在不到十分钟内,他就没有办法掌控自己的生命,他命运的改变也从而开始了,一个工人走了进来告诉他工厂停产了。摄影机和这位工人共同度过了那一刻,和这位工人一样,王兵此时的感受是感同身受的,谁也不知道下一秒厂子就会倒闭,如果不是王兵的纪录,这段历史会尘封,会被慢慢遗忘,但因为摄影机的见证,这个时刻在镜头里凝结成冰,不再消融,只要《铁西区》还在,这段历史还是会被提起,还会再度被叙说。

有人说,《铁西区》的创作,其中的构图、色调、氛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白日焰火》和《钢的琴》两部电影作品,在我看来,也不无道理,在观看这三部影片时,不难发现其中包含的一些共同点,比如主要围绕东北地区,侧重展现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而他们的生活却依旧是极其富有情怀的,都是对一个时代的缅怀和致敬,又表现出对新时代的向往和憧憬,而其中工厂内钢铁冶炼迸发的火花,空旷有回声的工厂和压抑的情绪,也是和两部电影有很大相通之处的,一部纪录片能拍出电影的质感是需要导演极其优秀的镜头语言底蕴的。看似粗糙的画面,却在细节中能看到导演独到的审美意识和良苦用心的镜头设计,他不刻意不造作,力求真实自然。另辟蹊径,不采用传统手法拍摄,将纪录片融入影视美学,带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他惯用长镜头,将摄像机架构在一个运动的物体上,采用移动摄影,时而手持摄影恰到好处,形成个人独特影像风格。在开头,导演扛着摄像机继续延续火车的行驶方向,慢慢接近工厂内部,一片浓雾飘过,好像将我们也真正带入了那个地点,浓雾内外,生活好像是截然不同的,剥离了浓雾,好像就默认了我们就是要走近他们的生活,消除隔阂,缩短那份距离。大量使用跟拍,是在一层一层揭开工厂神秘的面纱。美术专业出身的王兵好像对光线和构图有着自己独特的把握,在如此闭塞的工厂中,画面还因为光线的变化而充斥美感。镜头摇晃和固定的很得当,动中有静,不至于使人产生混乱或者过于平淡的感受。

纪录最真实的状态就是让人忘记摄像机的存在,与人物共进退,一起感受生命的沉浮,亦或感觉好像自己每天的生活和剧中的人物是基本类似的。可能因为我的老家就是沈阳的缘故,看这部纪录片的时候,总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好像面前撤掉了摄像机,就是我坐着列车,就是我站在工人们旁边,就是我在冷静的旁观这一切,这一切就是我周遭的世界,就是我每天会看到的故事。而王兵也看到了,并且纪录下来了,以一种最最真实自然的方式纪录下来, 这也是导演深厚底蕴所在,让人忘记摄像机,真正贴近人物,真正靠近他们的生活,好似成为了他们其中的一员。在展现工厂正常运作的过程中,呈现给我们的不是枯燥,而是令我们感慨,大型机器工厂文明的面前,使我感觉到壮观震撼。在展现工人们的休闲生活时,男人们过着各自的生活,却都是各自最最真实的生活状态,他们好赌,爱说脏话,习惯打架,但这些都没有让我们产生厌恶,其强烈的真实感和压抑感包围着吞噬着我们,我甚至感觉自己也成为其的一员。

王兵导演的作品主要分为三大主题,分别为历史的尘埃,社会的底层和生活的真相,而如果让我给《铁西区》进行分类,我会倾向于将它视作这三种类型的交叉,“工厂,它的庞大和质感都有一种吸引力,感觉就像一个人过去的理想。”从这样第一句话来看,就能得出导演无限的创作激情和对工厂的个人情怀,他将工厂当作片子的主人公,在岁月中不断认识他,了解他,读懂他。《铁西区》工厂内所发生的故事很简单,可其蕴含的主题却是无比深刻的。

王兵导演是一个不俗的导演,他只拍自己想去纪录的,无关题材,无关方式,无关情节长度和表现方式,也无关观众期望。他的纪录片所表现的不是常规导演表现的常规导演大多习惯表现一种我们从未体验过的生活,某种社会奇观来吸引观众,而王兵他走近每一个工人,去揭示细节的真相,矛盾冲突不激烈,但正是这些真实细节的堆砌进而一步一步激起观看者心中的涟漪。他是一个有魄力导演,看见值得纪录,想要记录的,他不畏艰难险阻,他时刻保持着青春时期的天真和激情,去追寻自己的影像,呈现给更多人。他不会顾及观众的评论,他认为自己无法左右别人的想法,只要他认为自己的片子有价值有意义,他就会举起摄像机去拍摄。一部纪录片可能长达十几小时,经过简单的剪辑之后,还原最本真的生活全貌呈现出来。但同时,从《铁西区》这部影片可以看出来,他也是一个过于理性的人,很多时候,观众想看到导演对于事情自己的分析态度,进而引发自己的思考。而王兵却采用了平铺直叙,冷静客观地讲述着故事。不注入自己的感情,保证了客观性,但实际上,这也缺乏情感波动,消除了可观性。他是一个过于自信的人,在创作纪录片过程中,虽然保证了其艺术价值,但完全地摒弃了观众的真实想法,观看时,普通观众在枯燥的纪录中,得不到他想要的,这也失去了对普通大众的价值意义。但瑕不掩瑜,《铁西区》中导演王兵的摄像机所记录的是具有的艺术价值会随着时代变迁而显示出其越来越高的艺术价值。

《铁西区》被誉为“中国新纪录运动”的代表作,这部纪录片获得了业内外的广泛认可,作为独立纪录片,它在国外获奖无数,其中也深刻的反映出国内外对独立电影的差别对待,中国对独立电影还需要投入更多的包容和耐心,王兵这样说过,“我们想创造一个世界,但最终这个世界崩溃了。”工厂最终废弃,但不要让独立电影导演的梦想被慢慢遗忘。

影片最终戛然而止,很希望最后还能看见开头的列车慢慢驶出工厂,将我们观众带回到现实生活中,可王兵导演反其道而行,他将我们留在影片里,让我们无法忘记那个时代。但我也知道,这辆列车依旧行驶着,而它驶回的不只是过去那个陈旧的时代,还驶向了未来那个未知的时代。

-Fin-

欢迎讨论:)

 短评

我从小到大长在铁西区,却从未触及她深处的那些东西,纪录片里的一切对于我都像个陌生世界。我把片子从学校的PT上拖下来,再把电脑从上海搬回沈阳。后来我把这片子放给我姥爷,一个冶炼厂的工程师看,七十多岁的老头儿看完之后哭了。

3分钟前
  • 当年小孟姜
  • 力荐

8,和本片相比,《24城》好像是春节联欢晚会,华丽而造作,《铁西区-工厂》则是农村里寿丧嫁娶的堂会班子,粗糙却真实。

5分钟前
  • 皮陀
  • 推荐

很有时代感的沉重话题,短短的四个小时浓缩了一个时代的,虽然剪辑水平业余了点,但片子依旧震撼人心!★★★★

8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这就是。。。我家门口呀。。。开头牛逼的长镜头。。。经过我家门口的铁路,好有感觉。一种时代的衰落感跃然银幕上

12分钟前
  • 阿勒曼尼亚酋长
  • 推荐

amazing,摄影机几乎做到了完全不在场!充分利用了厂区特有的交通设备做移动镜头,大部分偏广角大概是35mm左右。关于主题,真不好意思又是我熟悉的背景,所以无言以对。大量裸男出没,片尾致敬部分全是大师。片尾的澡堂有点区志航的味道,因为“裸体之时,人人平等”

17分钟前
  • 狗肉
  • 力荐

我看到我妈厂里,阳光因为衍射侵蚀了铁窗棱子,我拿糊窗棱子的泥子在散发着铁锈味和漆皮味的楼梯上写字,空气中弥漫着硫酸的味道。我记起一双双胶鞋在车间的铁板上啪啪地踏碎暗灰的影子,槽子上的铁锈割破我的手,血红渗进棕黑的层片物。

20分钟前
  • 艾弗砷
  • 力荐

如果你喜欢贾樟柯的《二十四城记》就不要错过此片,他比二十四城记那个伪纪录片好的太多了。如果你是东北人,或是东北的下岗工人,你会觉得真实的可怕。我认为这是中国最好的纪录片。

24分钟前
  • 爱德华大夫
  • 力荐

《铁西区》是一个时代的背影、一部佳作。但其中的纪录片伦理问题还是无法不被直视,以后有机会想写个这方面的文章。

28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四个小时的时间目睹一个时代的轰然消亡。铁西区是改革开放的春风吹不到的地方,那里的春风只存在于工厂广播和卡拉OK中

32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钢铁到工业的悲剧内化至个体的人格里,没有比这更真实的惨象,也没有比这更惨象的真实。

34分钟前
  • 高压电
  • 推荐

很少有纪录片导演像王兵这样尊重人,而不是去尊重一个他所认定的事实。很多纪录片导演不愿意碰触他的对象,甚至刻意制造偷拍的假象,但王兵却反其道而行,他选择做画中人而不是画外的上帝。王兵太可怕,也太可爱了。

36分钟前
  • godannar
  • 力荐

破破烂烂的工厂即将倒闭,破破烂烂的工厂正在倒闭,破破烂烂的工厂已经倒闭,灰头土脸的工人将何去何从?一股末世的气息扑面而来。王兵用他的镜头记录了这一大厦将倾的历史时刻,也注定会被历史牢牢记住。

41分钟前
  • 芦哲峰
  • 力荐

非常有生命力的电影。但剪辑上比较混乱,没有选择。长镜头沉闷而冗长。从艺术上说,导演呈现了一大堆很有意思的东西,却不知道集中有力地表达。

46分钟前
  • 梧桐更兼细雨
  • 推荐

片子人几乎意识不到摄像机的存在,该骂人就骂人,该骂党就骂党,该打架就打架,该光着就绝对不穿,也就成了真实历史的影响纪录。十几年过去了,估计再也没有人会拍这样的东西,这样的尺度已经不是今天的总局所能承受的了

47分钟前
  • 276088996649
  • 还行

8/10。运动长镜头随着火车驶进白色荒芜厂房犹如潜行者到达一座文明废墟,意象性的治炼炉和吊车轰地升空压迫着工人模糊的话语,反复描述的洗澡情景一具具麻木的肉体、充满欲的色情录像一同被预支消费,最戏剧性的是停产前一位遮住脸横躺的工人谈小学到上山下乡,碎屑般的个体经历整合为宏大的历史结构。

48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雖然主題是沉重的,但人民並不完全如簡介寫的對任何事都失去激情,他們隨波逐流與逆來順受的幽默充斥全片,強韌的生命力如野草,這些東北人相比日本核廠的五十壯士其實並不遜色。導演一開始的鏡頭抓住工廠的美,到最後回想竟是對鐵西區悼念般的最後紀錄,鏡頭來回切換今昔對比,最是唏噓。

52分钟前
  • 踢你小腿骨
  • 力荐

引用知乎作者Darren的评论:我真的觉得《铁西区》的构图、色调、氛围,深深影响了《钢的琴》和《白日焰火》 。

54分钟前
  • 安可
  • 还行

你们还记得那人心惶惶的世纪末吗

59分钟前
  • 于小师
  • 力荐

纯正诗电影,对话近乎独白,跟Pedro Costa很像。或许在欧洲人心中唤起的是集中营印象,火车,制服,裸体,淋浴,毒气。独一无二,难以超越。

60分钟前
  • Lies and lies
  • 力荐

第一部分《工厂》长四小时。直接生动展现了以辽宁沈阳铁西区工厂为代表的“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没落。记录者和被记录者混的相当熟以至于被记录者可以当摄像机不存在,无比自然的表露真实的生活状态和心声。应该把这部纪录片作为国家一个时代的档案来珍藏!剪辑水平有限使成片效果不是特别理想。算是遗憾。//20191220北京UCCA新亚洲影志9小时马拉松放映。时隔七年半大银幕再看,画面高清无码,仿佛从未看过。嬉笑怒骂插科打诨以及无所事事之间,这是一系列工厂的死亡,这也是东北一个时代的死亡。

1小时前
  • 汪金卫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