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与安生

HD国语版

主演:周冬雨,马思纯,李程彬,李萍,蔡纲,蒙亭宜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6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七月与安生 剧照 NO.1七月与安生 剧照 NO.2七月与安生 剧照 NO.3七月与安生 剧照 NO.4七月与安生 剧照 NO.5七月与安生 剧照 NO.6七月与安生 剧照 NO.13七月与安生 剧照 NO.14七月与安生 剧照 NO.15七月与安生 剧照 NO.16七月与安生 剧照 NO.17七月与安生 剧照 NO.18七月与安生 剧照 NO.19七月与安生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七月与安生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七月(马思纯 饰)和安生(周冬雨 饰)的第一次相识在十三岁,她们一个是特立独行飞扬跋扈的“野孩子”,一个是单纯温婉循规蹈矩的“乖乖女”,从那一年开始,七月和安生几乎形影不离,她是她的光,她是她的影子,直到某一天,一位名为苏家明(李程彬 饰)的少年出现在了七月的身边,七月恋爱了。 安生决定前往北京讨生活,临别之前,七月意外的发现苏家明贴身带着的玉佩,竟然出现在了安生的衣领里。安生走了,七月和苏家明的恋情持续着,他们考入了同一所大学,约定一毕业就结婚。可是,事情并没有像七月所想象的那样发展,而她和苏家明之间的关系,亦因为安生的归来而产生了新的变数。星际迷航8:第一类接触红楼春梦奔跑吧,鲭鱼所有女生的offer冠军大胃王上流社会万能管家 第一季顶楼第二季无怨无悔电路护士三花猫福尔摩斯的推理出发!趣野吧她认出了风暴:萧红和她的黄金时代金装律师第六季圣剑传说 玛娜传奇 -The Teardrop Crystal-凯莉日记 第一季结城友奈是勇者 花结的闪耀复仇女神2024E.S.P.Y心厨大器晚成 第三季星落凝成糖爱在钻石边缘暗夜行者致命女人2022火烧走马岗疑云风波山海之机巧蒜泥白雾谜岸Ludo童一个世界陈尸谜案不知羞耻苦涩的收获斯托克山圣诞恶魔抉择:女人们的战争三轮车夫你知不知道我爱你BanG Dream! 电影演唱会2惊心交易密告之歌~警视厅监察档案~太阳之子国语

 长篇影评

 1 ) 七月与安生,林冲与鲁智深

在《七月与安生》里,两位女主角第一次撕破脸,是因为安生给七月写的那些明信片:“这么多年,你给我的每一封明信片,最后都要问候我的男朋友。”(大意)

看到这里,我马上想起了《水浒传》里那段著名的八卦:《水浒传》第五十七回,鲁智深与林冲久别重逢,鲁智深张口就问:“洒家自与教头别后,无日不念阿嫂,近来有信息否?”

相比李安生只是在明信片末尾捎带问候一句家明,鲁智深如此开门见山可要尴尬多了。金圣叹看到这里都喷了:“奇语绝倒,令人闻之,又感又笑”。

对这个唐突的问题,林冲只是如实作答,两人并未当场起矛盾。只是,“在五十七回之前,花和尚嗜酒如命,而五十七回过后直至坐化,花和尚竟然从此涓滴不沾。”“鲁提辖与林教头的一段义薄云天的恩情,也从五十七回戛然终止。自此全书再没有一句话写道此二人的任何交往。”(王怡《花和尚的英雄本色》)

可见男人之间的情谊也未必简单直接,各自心里的曲折算计未必不是九曲回环。鲁智深心里未必没有一个安生,林冲心里未必没有一个七月,梁山好汉的兄弟情和小女生的闺蜜情并不是什么截然不同的情感。

和很多男性一样,我一直不太理解女人的友谊。她们往往刚认识三天就好得蜜里调油,手拉手上厕所;可分开之后丝毫不见伤感,很快就能结识新闺蜜。她们在一起时可以分享一切秘密与悲欢,背地里却又互相嫉妒,说对方坏话。男人之间会讲义气,而女人好像根本不讲义气。我们经常半开玩笑地质疑:女人之间真的有友谊吗?

看完这部电影,我不由得感慨:“原来女性的友谊是这样的。”甚至她们对待友谊的方式有比男性更高明的地方。七月与安生虽然撕破脸,可撕完之后两人还是好朋友。林冲和鲁智深表面上云淡风轻,然后却再无来往。相比而言,哪种友谊更直接、更坦诚呢?

七月与安生这对朋友在电影里没少撕,但她们撕得不令人生厌,反而能激发观众的理解和同情。这是为什么呢?我觉得有三层理由。

首先因为她们没有撕得太难看,或者更简单一点说,没有像某些劣质青春片那样热衷于扯头发扇耳光。看那场捉奸戏的时候我一度非常紧张,心想“卧槽卧槽,是不是要扇了,是不是要扇了”,结果到最后也没扇,只是洒洒水了事。看完我整个人都松了一口气。

更深的一层理由,我觉得是因为角色的行为都出自真情。劈腿、背叛、三角恋……这些行为当然都是政治不正确的,可事实上谁又能一板一眼按照政治正确活着呢?友谊爱情分不清,先来后到理不明,想控制又控制不住,想躲避结果还是遭遇……哪个年轻过的人没遭遇过这种困扰呢?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像“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这样的诗,可为淫鄙之尤,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极度政治不正确。——“然无视为淫词、鄙词者,以其真也。”邓安庆老师也曾经说过,政治正确是一刀切,而现实生活是犬牙交错。将这种犬牙交错展现出来,是足以打动人的。

而最终极的理由,我觉得七月和安生这对朋友即便在矛盾最尖锐的时候,都依然彼此信任,为对方牺牲。安生一直在三人关系中退让、回避,而七月对此也心知肚明,正是这份情谊使得她们即便在捉奸时也依然没有扯头发扇耳光。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总有几个特别重要的朋友。朋友之间总会相互学到很多重要的东西,是学校和家庭教不了的。你们深深影响了彼此的一生,从而建立起无法隔绝的联系:“如果踩住一个人的影子,就一辈子离不开”。

这部电影没提女权,但其实很女权。两个女主角无疑都是自强自尊、人格独立的女性,这从他们对待男主角方式就可以看出来。有人戏称两个女主角对男主角的态度是“姐妹如手足,男人如衣服”,但我觉得恰恰她们没有把男主角当“衣服”,而是在保持自尊的同时也给了他足够的尊重。安生特立独行,自不必说。七月一直是个乖乖女,期盼早点在老家结婚,过上安稳生活,甚至当家明劈腿时依然选择了和他结婚……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她会就此忍气吞声时,我们突然发现原来她早已安排了分手。而她分手的方式也很独特:让家明去主动承担弃婚之名。这当然不符合现实逻辑,但却符合戏剧逻辑:谁先背叛,谁承担后果。让家明去主动背负骂名,是给他一个赎罪的机会。而家明真的这样去做了,也说明他总算是一个值得尊重的体面人。(想想《让子弹飞》里,张牧之让黄四郎“体面”,而黄四郎是如何的不“体面”。)

最后说说两位女主角的演技。我本来觉得俩人演得都还行,但看完电影,听到监制陈可辛说了这么一番话:周冬雨扮演的安生是比较容易出彩的角色,相对好演一些;而马思纯扮演的七月比较难拿捏,既不能被安生映得黯然无光,又不能强行表现得太“抢”。马思纯最终能把这个角色hold住,挺不容易。

陈可辛老师这番话说得很有道理。仔细一想,安生这个角色那么容易出彩,而周冬雨演得只是“还行”,那实际上等于演得很烂了。而马思纯能把七月这个难演的角色演成这样,值得加1星。

 2 ) 最相爱的人, 没有在一起。

实在是充满了惊喜的一部电影,让我很后悔自己没有去电影院贡献票房,毕竟今年烂片这么多,难得一部好片子自己却没有支持,心里内疚得很。这些惊喜里,简单拆分的话大概可以分成四部分:

第一导演竟然是曾国祥,曾志伟的儿子,我根本不知道他会导戏,事实上他作为演员拿出手来的作品也没有几部,在一个固势思维中这么直男这么港灿形象的人怎么会拍出这么有质感近乎百合向的电影?两个女孩子相互之间的情愫真的是隔着屏幕都可以感受到,而且这部作品丝毫不逊色于《花与爱丽丝》;片中对于年代的考究,不管是服设还是场景都很用心,一个香港人,根本没有经历过那么年代大陆的成长环境,怎么能对这些细节做到这么棒的把控,这是我最吃惊的。这么细腻这么有质感的电影,不要说是香港导演,连台湾可能都拍不出来几部,所以我觉得是华语电影的一大进步。

第二是真的理解了金马奖,因为周冬雨和马思纯都演得太好了,我一开始觉得马思纯因为角色定位的原因是逊色于周冬雨的,但是后边的反转,包括马思纯说出那句自己只是装作乖乖女、只是知道怎么讨大人欢心这段话,完美将角色的表演升华到另一个高度,因为观影者在屏幕外的确也是对七月这个角色更加喜爱有加,觉得她如此讨人喜欢,安生去招惹家明那是她的不对(何况她表现得又很浪荡);然而原来一切七月都是看在眼里的,她的聪明可以看到一切的发生,她知道自己只好扮好乖乖女的角色安生就会自动退出,安生的确退出了,这一切看上去还不是她的错。能把安妮宝贝这么单薄的几页,扩展成这样一个故事,真是不能不称赞这部戏编剧的才华,而两位的演出真的给电影大加分。

第三也还是回到选角,每个演员都很好,就连只在电影里出现了一次的安生的妈妈,都表现得很好,甚至大家都不需要讨论安生家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单从她的妈妈对待小时候的七月和安生的态度就能明白安生有家不愿意回的原因。再者就是男主角家明,真不算很帅,但是干干净净一眼就让人喜欢上,这种男生在学生时代最招人喜欢,但现在想起来也是最可怕的,为什么?因为他来者不拒。他喜欢安生,但是他懦弱不敢说出口也拖着七月不跟她分手,他可能以为这样是保护七月,事实证明是伤害了三个人的人生。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都弄不清楚的男生,千万不能跟他在一起,因为这是他的人生态度,他不单单是对爱情这样,对事业也会这样,这种人,注定最后会在茫茫人海默默无闻。

最后就是回到安妮宝贝,果然还是文艺教母,在郭敬明、韩寒和张嘉佳都滑铁卢的情况下,她活过来了。她的几页小说可能对电影最终的帮助并不是最大,但是基础是她奠定的,所有的一切都是由她而生的,她是写作人里,最成功的典范。可能最后《小时代》的票房会比这部电影高(毕竟郭敬明将电影分成了四部),但如果现在这些小年轻们,有一天真的长大了,不再是个老小孩,他们会明白,小时代那里的四个女生没有任何友谊可言,随时可以撕逼随时可以和好,这不是友情。真正的友情是隐忍的,使了劲装,希望表现出自己的无私和成全,以为这就是对对方的爱。然而最后架着面子把大家都伤害了,等到大家都真的装不下去了大吵一架大闹一场,褪下伪装,那么时候才发现渺小的两个人,其实无论怎样,都只有彼此。

在看电影的过程中,不止一次想起我最好的朋友,高一认识,也就是十五六岁的年纪,也都是小镇孩子。就这么一起陪伴着,度过了好多有意义和无意义的岁月。曾经一起在街上和地铁站又跑又跳,青春也就这么一晃眼一点一点慢慢慢慢过去了。那些年拍过的贴纸照,最后都放在抽屉里最里格,再没有拿出来看过。要说到底是哪个节骨眼开始进入青春,又是什么时候慢慢离开青春呢?总是很难界定,给不出肯定的答案。但是毕业之后就慢慢不再联络,如今过去六年,变成了微信朋友圈里的一个头像,一条信息。我们曾经曾幻想着要一辈子住一起,但是现在一个人在上海租下一个两室,孤孤单单在深夜码字的也只剩下我一个人罢了。

你说我们是朋友吗?我们不只是朋友,我们真的一起在一个浴缸中脱光了衣服一起洗澡,不觉得羞耻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你说我们是恋人吗?我们不是恋人,我们对彼此的身体没有性的渴求,我们可能会爱上同一个人,就像是七月与安生都爱上了家明一样,但是我们不会相爱。我们是第三类情感,是这部电影的英文名——SoulMate,是灵魂的伴侣,尽管我们未能相互陪伴在一起。电影里,无论是最终的结局,还是小说里的结局,七月与安生最后也未能一起生活,也许这就是人生吧。就好像前几周在纽约的一个朋友说过,“你这辈子最好不要住在最喜欢的城市,要住在第二喜欢的城市,因为只有这样,你的那份喜欢才会因为得不到,而永远都不会变质”。

最喜欢的城市,没能住在那里;最相爱的人,也没有在一起。

 3 ) 《Vista看天下》副主编孟静:男朋友和闺蜜出轨,隐忍不等于示弱

去看电影《七月与安生》,在那之前,片方的发布会找了几个嘉宾辩论,主题是:你愿意当七月还是安生?遇到闺蜜抢男友,撕还是让?

这几个嘉宾里也有我,我选了七月,被抢男友的那个。在我看来,不存在撕或者让,如果我是七月,我尽量不让男友见到闺蜜,不让他们有互留微信和电话的机会;如果我是安生,我会自觉地不提出见闺蜜男友的要求,见了也不会留他任何联系方式。这不就天下太平了吗?

但是,很多女孩和闺蜜的感情不可能像我说的这样冷淡而克制,她们恨不能日夜厮混,一张床睡觉,一个浴缸泡澡,一管口红共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惟有男友,不能共享。

《七月与安生》应该是八零后比较熟悉的一个故事,安生和七月十三岁就认识了,关系好到可以摸对方的胸部看发育了没有。七月高中时交往了一个男朋友,带给安生看。不羁诱人的安生让家明恍惚了,三角结构开始崩塌。

男人只是菜上的萝卜花,两个姑娘才是主菜,土豆烧牛肉里的土豆与牛肉,少了哪个这菜就上不了席。安生是红玫瑰,热烈、脆弱、作天作地,七月是白玫瑰,温柔、稳定、岁月静好。

按照常理,两个互补型的女孩交朋友很好,因为她们对男人的审美通常不一样。但两个女孩如果朝夕相处,连月经周期都会一致,口味也越来越近似。安妮宝贝的小说又总是有一个安生这样的女主角,在原生家庭得不到温暖,对别人拥有的温暖既淡泊又觊觎,这样的女孩往往因为脆弱而拥有特殊的魔力,每个人都情不自禁地想呵护她表现坚强下的孤单,包括七月,也包括七月的男友。

一起看电影的九零后小朋友说,周冬雨演得真是精灵古怪,这么一个很可能招黑的角色居然挺可爱,比起安生,她更理解不了七月的逻辑。是呵,为什么明知安生抢了自己男友,却不在第一时间撕烂她的脸,而是依旧与她做知心姐妹?为什么明知男友对闺蜜有了蠢动之心,却不给他一个大嘴巴子,潇洒地走开,还同意与他结婚?

20多岁的时候我也会这么想,最喜欢电影里原配、渣男、小三撞个正着的一幕,抽完贱人的耳光或者泼他们一脸红酒,扭头就走,连还手的时间都不给他们。到下一个路口立刻撞上真命天子,男女主角的故事这才开启。

可是,现实是,你还没抬手就被渣男推开了,哭着跑出去,几年内也没有再遇到过可心的人,下一个男友,或许老实巴交,但你一点也不爱他。

这么想想,《七月与安生》的改编和原著有很大差异,而这差异恰恰是因为电影是成年人的视角,小说则是少女读物。电影的监制是陈可辛,从《如果爱》、《甜蜜蜜》时,悲观主义的陈可辛就不停地打碎银幕上的爱情童话。

《如果爱》,只有金城武是在爱情里的,周迅的野心和真爱永远是事业。这是个男女关系对调的故事,金城武更像是苦苦守候的秦香莲、王宝钏,只有他的心还停留在初恋那一刻,而周迅早已郎心如铁。

《甜蜜蜜》,张曼玉和黎明不是不相爱,但他们从没失去过理智,在面包与爱情面前,两人的选择都是前者,因此他们的错过才特别可惜,但如果他们真是不顾一切,世上不过多了一对为柴米油盐天天吵架的平庸怨侣,哪还有什么荡气回肠?

七月这样窝囊的女主就是会在论坛里发贴《我的男友被闺蜜抢了,我该怎么办》,网友劝她分手,她痛苦地说我放不下,我的心知道但身体不听话,然后被网友痛骂到不敢再露头的“包子”、“圣母”,人们骂这种女孩特别酣畅淋漓,仿佛抢别人男友的是七月,其实不过是路人的代入感,因为大多数人是七月,根本成不了安生——作,也是需要天赋的。

年纪大了之后,慢慢能理解七月为什么不放手,既不和男友分手,也不和安生决裂,装聋作哑地把平静的日子能延长一天是一天,直到再也装不下去。

她为什么不分手?

从现实角度看,与男朋友或者女朋友分手的沉没成本都太高了。安生是13岁认识的,男朋友是高中认识的,这种十几年的关系在成年之后再也没法遇到了,因为成年人有防备心,不能再完全不计较地去爱一个人。

这些已经付出的巨大的爱,就像是你借出去的债,没撕破脸还指望着债务人有天能还上款,撕破了对方真就耍赖不还了。

从情感角度看,同时失去男朋友和闺蜜比得知他俩勾搭还要撕心裂肺,一个交际圈狭窄的宅女,可以交流的只有这么两个人,维持表面安稳的三角关系,总比那两个人交汇,自己成为一个孤零零的小点要好过些。

阅历丰富的编剧是明白只有极少极少的女性可以悍然离开,普通人的分手永远是反反复复,说过无数蠢话,自打无数耳光,才能分得掉。最后分掉也不是因为豁然开朗,而是之前累积的痛苦比分手的痛苦还庞大,人性本能的趋利避害会用一个小一点的痛苦来替代大的痛苦。

你不是爱那个人,你爱的是你付出的爱情。

我很喜欢刘若英演的《征婚启事》里的一句台词,她爱上一个有妇之夫又不能说出口,总是遮遮掩掩地去请教她的教授,教授说:选择你所能承受的。

这句话真是适用任何情境,如果分手和装死前者更痛苦,那就暂时装死吧;如果渣男和好人偏偏喜欢前者,就先喜欢着吧。

这不是软弱无能,而是自我保护,时间是最好的治愈,曾经刻骨铭心的爱情和伤痛,十年之后再看,还要努力回想那个人到底长什么样。不信那些为粉丝到处去撕对家的中学生,等他们参加工作后,只会惦记眼前能睡到的,睡不到的不会再花一毛钱。

如果身边有七月和安生这样的两个女孩,我会选择七月做朋友,或许她不是那么有趣,但她善良无害。善良在今天,成了最不被看重的品质,等到了关键时刻,你才懂得善良的重要。

 4 ) 这部向《情书》致敬的大型配乐朗诵作品讲了什么

在岩井俊二的神力下,这部大型PPT加诗朗诵电影,总算挽回几分陈可辛监制的面子。后半段还算可以,因为后半段比较像岩井俊二的《情书》,毕竟,连女主发型都“致敬”了,雪山也挺美,那一闪而过的马思纯的侧脸,简直让人怀疑,是不是直接从《情书》里剪了几格贴过来的。

《七月与安生》我没看过小说,就电影而言,改编自小说,没能化掉安妮宝贝小说里的弱项,挺遗憾的。
我说过,人生有很多不可思议,其中之一就是读安妮宝贝,安妮宝贝是那种我读一段就会吐学身亡的作家,但当时因为女友说她曾经很喜欢安妮宝贝(大抵和我曾经很喜欢王小波相若),我是个充满好奇心且永远愿意挑战自己的人,于是鼓起勇气读了当年的《莲花》,并且,勇敢的写了书评。安妮宝贝到那为止,我再不会看了。比起抄袭狂人郭敬明,她起码是有作家基本操守的。个人风格姑且不论。郭敬明在《梦里花落知多少》里,让一个刚大学毕业的上海小姑娘,说一口王朔小说里的北京痞子腔调,着实把我恶心的够呛。我人生的另一个不可思议就是捏着鼻子吐了很多次,读了半本郭敬明。

安妮宝贝显然是对自己进行过自我写作训练的女作家,不是靠一时冲动或者无病呻吟,或者像郭敬明那样靠抄袭。但她的不足也是明显的,就是她小说里人物关系完全是莫名奇妙,没有因果,性格发展也是离谱到让人心里不停的“我操,这也行”。 我觉得一是因为她编故事的能力相对较弱二是她小说卖的是矫情,矫情起来也就不必那么合理。

这类小说我看过最厉害的是麦卡勒斯,《伤心咖啡馆之歌》也是一个非常离谱的故事,情节拧巴到了极点,人物之间的爱恨情仇完全是莫名其妙的。但你稀里糊涂的读完了,竟然也觉得挺好看,这就是魔法般的催眠能力,不是人人能制造的。用李海鹏的话说,《伤心咖啡馆之歌》就是完全不顾一切的瞎几把写啊,写啊,最后竟然也挺好看。

但安妮宝贝显然还没有练出这种催眠能力。我看她小说,除了矫情之外,最大的感觉就是:胡扯。

《七月与安生》也不例外,这种女生之间的暧昧关系本身是很美好的素材,但是问题在于安妮宝贝并不知道如何熟练的处理这种暧昧,最后就弄成了四不像,不像是女同,也不像是闺蜜。变成一种模糊不清(而不是水乳交融)莫名其妙的关系。感染力非常低,小说如此,电影亦如此。

另外,就是安妮宝贝小说里万年不变的男性形象模糊,毫无性格可言,人物扁平到就是个男性符号,这一点电影倒是挺忠实原著的。

曾国祥毕竟是个新手,能去学《情书》已是很不错的起点,但这种PPT和画外音电影最糟糕的就是拍成了个大型MV配乐朗诵。幸亏最后半段儿,情况急转直下,俩人开始撕掉矫情的语言,用生活中的语言吵架,对话。总算为这部电影挽回几分。

最近我越来越喜欢看老手的电影,新手可以欣赏他的激情,可能会有突破(当然这部不是),但老手永远不会失手,总是交出驾轻就熟的专业作品,像伍迪艾伦最近的几部,《午夜巴黎》,《蓝色茉莉》,《魔力月光》等,手法圆熟,行云流水,不蔓不枝,短小精悍的止于所止。就连张艺谋,拍《归来》也能让人感到专业的魅力,他发展人物性格,回望过去的镜头寥寥几个足以打动人心:陈道明背对着巩俐弹一首当年的曲子,巩俐拿着一张黑白照片发呆。这几个短短的镜头,可谓克制,节约,沉郁顿挫,一切尽在不言中。而这部《七月与安生》里,为了强调安生的流浪生活,可真没少费功夫,但效果非常一般,因为缺少打动人心的对话与镜头语言。戏的后半段才渐渐令人入戏,可惜很快就结束了。

不得不说,鸣谢岩井俊二是非常合理。这部电影的美学风格完全是《情书》式的--不要小看这一点,很多电影处理不好,你以为小树林,雪山,延伸向远方的铁轨,大海,夕阳,这种常见的美景,是人人都能拍好的吗?并不是。这部电影处理的不错。金蓓达的音乐也加分不少。陈可辛这算是回报曾志伟的知遇之恩。


另外,我觉得最好玩的一点就是,在我看过的为数不多的电视剧电影里,为何每个男的倒霉蛋儿都叫家明?
最后,电影对白里没有出现“男子”,“女子”这样的词,我对编剧感激涕零!

 5 ) 借一下

这个电影比看之前预料的要好不少,因为演员给力。安妮宝贝的小说没读过,我刚泡上网的那几年,2000年初,她的影响已经泛滥。因缘际会见过两面,加上后来的一些事情,对她的印象很不错,是个有善心的踏踏实实的人,一个普通的浙江女孩,喜欢把事拎清楚,也有自己故作神秘以吸引粉丝好奇的应对媒体策略--------------------当然这也可能是误会,因为认识的读书写字的朋友,真没有谁谈论过她的作品,倒是听见上海的作家朋友详述过,她在一堆她以为是有着思想和态度的严肃作家面前,试图用长篇大论的文学观来博取认同的滑稽事,当然,这是黑,那些严肃作家心里对这个赚了大钱还想获得一种智力上尊敬的流行作家是怎么一种酸痛和不屑,用脚趾头也能猜到,所以也不能当真。

因为音乐的关系,那几年,我认识不少女孩,和她们成了朋友。有一次去香港,和一个内地去港留学的女孩,坐在沙田的餐厅里吃饭,她突然问我,你知道我为什么接近你?那一瞬间我天降灵验,回答她:你有一个我也认识的前男友,而且,是搞乐队的。她满脸惊奇地点头,我说中了。她不知道的是,我认识的那些女孩,几乎都有一个做乐队的前男友,我成为了她们某种想象或情感延续的背景,甚至,她们想从我这儿了解点她们永远弄不明白的乐手生活,或是倾吐她们的情感故事,她们觉得我应该能听懂。

所以在看这个电影时,我想起了她们,一些青春冲动和不甘于庸俗生活的叛逆热情,夹杂一些虚荣和成为被人瞩目的人物的虚幻信念,造就了我认识她们时的可爱、浮夸、故作特别和流浪情结,我们总是在相互的讽刺和嘲弄中打发掉了一些好像偷来的无忧无虑的时光。看电影中的安生时,我差点呆掉,因为和曾经认识的某个人太像了,包括那种少女在学习表演后扮出来的不羁表情。有一个深夜,记得都十二点了,三个女孩打来电话,邀我和同伴去唱歌。我们去了一个像是临时搭建的低档卡拉OK,尽兴一晚直到天亮。三个女孩告诉我们,原来她们商量好,是打算辞去工作、离开家庭去流浪的,包都整理好了。哦,这样啊,我边敷衍着边问,那你们打算从哪儿开始啊? 先去无锡,她们说。我靠,无锡,这么近也算流浪呵。那你们现在去不去了啊?我们改变主意了,她们笑着说。

据我所知,这么些年过去,那三个女孩互相已经不怎么联系了。
小说或电影,展示另一种生活的可能,或情调或情怀,摆出来被人观摩,收点钱,其中自我感动的部分,在事后也许当事者也会感到矫情、虚假。认为俗气,也许只是因为你看多了,觉得俗套。放眼西方,青春片也不都是像大陆台湾香港这种的,逮着“情“一个劲死挠死煽,大约现实中越没什么,越想什么。

 6 ) 七月?安生?

意外喜欢的一部片子,每年都会选择几部青春片去看,那年喜欢左耳的生涩,当时马思纯在左耳里能压的住戏,但在再这一部里周冬雨的安生气场太强,戏上控制的也确实要更好一些,有时候也会想如果两个人的扮演选择的角色互换一下也许挺好玩的,但随即又好像瞬间明白了导演分配角色的意图,有些骨子里流露出的东西不单单是外露表达那个在的那个样子吧,看的时候有那么一阵子总想到《花与爱丽丝》。

 短评

其实可以将两个女孩的螺旋状人生,看作一个女孩精神世界的两面。安稳生活时艳羡流浪,流浪时想念妈妈做的面和舒服的床,不断挪步试探男孩的爱,敏感又疏离,辗转几万里,发现只能做到爱自己。这么一来,所有的反转都是内心投下的毒药与饵食,杀哪个留哪个,任随其变。

7分钟前
  • Obtson
  • 还行

在大陆青春片里看到七月与安生,就如同在屎堆里掏出了一块银子,对,还不是金子,但是终于不再是夏有乔木,不再是微微一笑,不再是原来你还在这里,不再是左耳,不再是……更不再是tnnd同桌的你

11分钟前
  • Indecent time
  • 推荐

拍得真好,各种人生的细微、琐碎、随机和注定积攒成一种力量。导演没有放肆情绪的浓烈,反而中和出一种很日常的动人感。周冬雨交出了人生最惊艳的一次表演,再次证明了张艺谋是全中国最好的选角导演。必然年度华语十佳。

14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推荐

《贤者之爱》前传

18分钟前
  • 福禄寿喜锅
  • 还行

从问候家明开始,变得有趣了。比较有趣意外的是把作者身份也写到电影里,反转再反转还挺好看。性格与身份角色的互换,真是一出人生最好戏。当七月与安生在一起,再怎么亲密腻味你都不好察觉这份情谊的特殊与可贵。只有七月与安生被拆散,被时空阻隔,你才会发现电影要做的是逾越中国内地青春片这一类型

19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女生间的感情就是很妙,互相嫉妒互相爱护,有些东西可以分享但有的东西连碰都别想碰。

22分钟前
  • 疼疼(电动版
  • 推荐

看完电影出来,雨下得更大了,很久没有一个人看电影,哭得很畅快。两位奉献了自己的最佳状态,特别好,被惊艳到了,预感周会拿奖。有些镜头离演员的眼睛很近,想到阿黛尔的生活。最后一个镜头,美得像诗。

27分钟前
  • 南笙
  • 力荐

小镇青年将在27岁灵魂死去,不甘心后半生行尸走肉地活着。安稳和自由,这是当下中国大多数年轻人必须面对的二选一,在结构和风格气质上它明确地给出了答案,努力摆脱窠臼,整体把控得当,生动而洋气,预感会掀起票房小高潮。

29分钟前
  • shininglove
  • 还行

1:剧本扎实,结构完整,女性向,那种相爱相杀互生互灭的一体感,表达得很细致;2:周冬雨演得不错啊,马思纯跟高圆圆我有点分不清了,浴室对戏很打动人;3:女性向电影,都感觉男人真是个可有可无的物种,这种蠢物不要也罢!

33分钟前
  • 邓安庆
  • 推荐

我是一个渴望安定的女孩,但强行伪装成追求自由,逼迫自己漂泊流浪。你是一个渴望漂泊的女孩,但强行伪装成乖巧善良,逼迫自己结婚生子。于是。我看谁谁是归宿,给我一点安定就好,却仍无家可言。你能飞的时候,却已枷锁深固,勒痕太深,再也无力展翅。人生的许多错过,大抵源于装逼装过。

38分钟前
  • ZeonGin Sou
  • 推荐

彭浩翔想当王家卫,曾国祥想当彭浩翔。整体偏矫情,细节很暧昧,第二次反转毫无必要。始终没想明白三个人撕逼的动机何在。安妮宝贝阿姨还是比其他网络写手多两把刷子,懂得从青春期/性的角度切入女性关系。周冬雨本色演出,马思纯(苍老师?)有点惊艳。

41分钟前
  • m89
  • 还行

谢谢编剧 谢谢原作 谢谢导演 谢谢演员 谢谢一切

44分钟前
  • 琦殿
  • 力荐

Bottom line: 看得下去,还不用翻白眼。

46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还行

最后半小时的反转提半星,把矫情单薄的那几页原著,改成人生观/世界观对称并互换的“双生花”概念,真的太不容易了。内地院线难得一见的生动通透的女性电影,细致地捕捉到不同性格女生之间的震动效应,她们生命的差异、交叠与轮转。虽然MV过多,情节也有俗套,但对情绪和氛围的掌控非常满意。周冬雨、马思纯双双贡献生涯最佳表演。

50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插一句,我小时候是安妮宝贝铁杆级读者,我初二开始在周记本里写绝望小说,一页死三个人那种。现在想想,还是那时候文笔好。啊,果然悲伤是文学的春药🙄

54分钟前
  • bamboo
  • 还行

撕逼不见(狗)血,[作]出新境界。有点超出预期了。王菀之和袁咏仪两位演员相当惊艳。影像感和剪辑都好漂亮!

58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还行

道理我都懂,然而就是喜欢不来。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如果踩住一个人的影子,就一辈子离不开” 前半部分的青春戏好过后半部分的苦情戏,音乐略满但细节情绪做得足。国产青春片最怕不痛不痒、无病呻吟,这一部算是惊喜。周冬雨的劲儿到位了,可能是最好的一次表演。马思纯高圆圆附体、李程彬低配版任泉+彭于晏化身⋯⋯三角最稳定,除了三个人。

1小时前
  • 影志
  • 推荐

1、好看而不俗套,走心而不尴尬,如果算作青春爱情题材,应该是近些年最好的一部;2、不敢想象周冬雨会有这样惊艳的表演,就像不敢想象曾志伟老师的儿子会把两个妞的墨迹事拍得如此到位;3、恭喜李媛和许伊萌同学,你们一直以来对写故事这件事的态度,得到了回馈;4、推荐去看,希望好片能赚钱。

1小时前
  • 少言
  • 推荐

曾经分不清,谁砸了消防铃、谁喝了雪梨汤,年少让我们不分彼此;后来分太清,谁挂了玉观音、谁写了问候信,爱情让我们分崩离析;终于你和我再无分别,谁生的小姑娘古灵精怪,谁写的故事叫人唏嘘,双生花开在二七,我们对镜映照出了彼此。爱情能否谦让能否分享,爱一个人能否胜过自己,我们还是分不清。

1小时前
  • 西楼尘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