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武

HD

主演:王宏伟,郝鸿建,左夏初

类型:电影地区:香港语言:其它年份:1998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小武 剧照 NO.1小武 剧照 NO.2小武 剧照 NO.3小武 剧照 NO.4小武 剧照 NO.5小武 剧照 NO.6小武 剧照 NO.13小武 剧照 NO.14小武 剧照 NO.15小武 剧照 NO.16小武 剧照 NO.17小武 剧照 NO.18小武 剧照 NO.19小武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小武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小武(王宏伟)是山西汾阳一个屡教不改的“惯偷”,即使公安部门在搞严打活动,他仍要想方设法下手。但是抛开所谓的“小偷”身份,他是个十分恋旧十分传统的人,亲情、友情在他心中都有沉甸甸的分量。但昔日亲朋好友早将他看作瘟神,惟恐躲避不及。无形之中,小武只能去做边缘人,换回某些满足和安慰。  某天在歌厅唱歌时,小武结识了陪唱小姐胡梅梅(左百韬),相似的心境让两人建立了某种暧昧的情感。然而胡梅梅明白,小武并非她的彼岸,她需要找到一个更有力的“臂膀”改变自己的命运。对此小武虽也明白,却在事情发生时仍无法抑制失落。面对自己的未来,处境更加尴尬窘迫的小武愈发茫然无措。关不住的春光月季花开麻雀王答得快好世界江湖学院第一季明日也晴朗在路上2012纪录片:海底世界偷狗的完美方法屠魔·王者征途川流熙攘秘密特工(粤语版)母牛都市灰姑娘衣橱里的她2警告2021今天开始恋爱吧异冢风间公亲-教场0-献给贝娜齐尔的三首歌神州魑魅变坚守希望珠峰清道夫南洋富翁网事套路深情锁都市热战战链绝地猎杀雾隐怪客妹子再组合第一季毛子佩闯宫谢谢你的爱香气神探可伦坡第五季第七层楼的诡异我来自北京之按下葫芦起来梨举证责任S-94直到天空迎来太阳死亡低语来自星星的总裁乱世佳人忠犬八公的故事

 长篇影评

 1 ) 我的歸途它聊勝于無

我看見這個世界冷冷地丟出了一則新聞,那是Michael Jackson的死訊。我看見他們的其中之一就著這條死訊吃飯下酒,他覺得這味道還不錯。緊接著,他扭開電視,咀嚼著媒體的態度,他強烈地感覺到,要表現些什么來標榜他對這條大新鮮新聞的知曉。他于是點開了瀏覽器,登上了豆瓣飯否或是其他的什么平臺之一,狂熱地分享著一個又一個MJ的視頻,點綴著一些悲憫動人的懷念語。喔,他也許忘記了,幾年之前,他也是在同樣的情境之下在網絡上說過:MJ,你這個猥褻兒童的變態狂。
我想說,對,就這么說出來,我想說我真他媽覺得你這個其實連一首MJ都沒聽過的人讓我很惡心,用惡狠狠地語氣。可是我沒有,因那也許會讓我失去所有的朋友。我于是只好再一次,默默地,從碟片之中抽出了那一張薄薄的DVD,那上面寫著個真男人的名字叫小武。

畫面很糙,硌得人疼,屏幕上生生跳躍的彩色顆粒告訴我,他還在。
小武說自己是個手藝人。我知道,他們又會笑著諷刺他了,因為這個自封的職業名。可你知道什么才是手藝人麼。從你口袋里摸走你錢包的扒手是個手藝人,從你口袋里摸走你繳的稅去養肥自己肚皮的一樣也是手藝人。區別只是前者你嗤之以鼻,后者你卻卑躬屈膝恨不得趨之若鶩成為其中之一。
是梁小武逼你看清這個世界。沒錯,就一個詞,欺軟怕硬。

誰來心疼那個好朋友結婚自己卻毫不知情的小武。
誰來心疼那個盡管如此還是偷了錢拼當彩禮送給朋友的小武。
誰來心疼那個為了個歌女動了真情的小武。
誰來心疼那個說自己不會唱歌卻躲在浴池里大聲唱歌的小武。

只有那么一位導演心疼了這一回。他采用非職業演員,他心里有些故事,他把所有的疏離感拼湊成這個疏離的人物,他用客觀的態度,他沒有說話,他沒有態度,他默默地用緊張的膠片拍攝著,他會用手擋住低下的頭,只露出半張臉的痛苦。

那個有人情味的賊,卻最終變成了好朋友的恥辱,變成了父母的恥辱。是的,我又在自討沒趣,因為我想我是在幫一個賊說話,這一開口就是個陷阱。這只是真小人和偽君子的命題罷了。真小人難做,偽君子太多,在茫茫人海里面,梁小武只是個賊,哪怕他真實,哪怕他不會因為Michael Jackson死了就說自己喜歡他,哪怕他甚至有可能在情人節把你丟失的身份證寄回給你當個甜蜜的禮物。他就是個賊,這才是這個世界的重點,這才是小武的宿命,這才是賈樟柯要說的話,這才是我愛他的原因。

寬眼鏡,矮個頭,西裝大一號。
歪歪頭,就會笑,甩出零鈔票。
抽支煙,哼心雨,打火機唱歌。
摸石頭,手插兜,警察來快跑。

在各行各業的賊群里面,小武是最真的那一個。
可我知道你不是小武,我也不是賈樟柯。我要做的只是,明天繼續踏出這個家門,跟那些出爾反爾的家伙繼續稱兄道弟,跟他們消磨我最好的青春時光,跟他們分吃我碗里的肉,跟他們探討MJ的死以及對這世界的經濟形勢夸夸其談,哦,對了,我想我們可能還會一起去看一場場面很大的投資過億的電影。這是我們的生活,我沒有小武一樣的朋友,也沒有小武一樣的男人。就像小武的好朋友嫌棄他一樣,就像在他縹緲的世界里,最了解他這個賊的甚至很有可能很諷刺地是那個老警察一樣。那個狡猾的導演只給了我們半張臉的痛苦,還有一半,要自己扛。

這是部電影,沒錯。但別跟我提燈光,別跟我說走位,別跟我爭分鏡,別跟我急配音。沒錯,這依然是部電影,在只有技術就可以編造出電影的今天,小武是一部電影,一部偉大的,細膩的,孤獨的,焦慮的,深刻的,真實的,動人電影。

在看到這部電影之前,我愛三個男人:孫悟空,梵高,韓寒。
在看到這部電影之后,我愛上了另外三個男人。

小武。小武。小武。

 2 ) 转载导演贾樟柯的一篇旧文

有酒方能意识流 贾樟柯 拍完《小武》后,约我出来见面的人突然多了起来。我自不敢怠慢,也不想错过任何一个人。江湖上讲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象我这种拎一只箱子来北京找活路的人,突然得到别人的注意,总是心生感激。阅人胜于阅景,况且那时穷有时间,即使只是扯淡闲聊也乐于奉陪。 见面就要有地方,这对我是一个难题。那时我还没有办公室,家小,杂乱也不可待客。每次约会我都让对方定地方。客人又都客气,说要将就我。于是沉默一下,动一番脑筋,说出来的还是三个字:黄亭子。 直到今天我的活动范围还都在新马泰一带,新是新街口,马是马甸,泰是北太平庄。这些地方离电影学院近,上四年学习惯了,腿便自己往这边跑。黄亭子在电影学院北边一百米,是家酒吧,全称叫黄亭子五十号,因为隔街可见儿童电影制片厂,好找。下午客稀,也便于说话。 那时,不远处的北航大排挡正是黄金时代。入夜时分,三教九流蜂拥而至。烟熏火燎中有孜然的香味,就着红焖羊肉可以看见械斗。那边新疆大叔用维汉双语招徕四川小姐,一低头身边这桌大学生不知为什么已经哭成一团。这里混乱,迷茫但充满生机,对我的口味。但黄亭子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每次从北航回学校路过这里,透过窗口看见里面灯光昏暗,便觉无味。山西家穷,从小父母就节约用电,15瓦的灯泡暗淡太久,让我日后酷爱光明。也是青春不解风情,那时心中充满宏大叙事,自觉很难融入烛光灯影。 第一次进黄亭子是97年初,我在香港碰见摄影师余力为,两人打算日后合力拍戏。我剧本还没写,他已经来了北京。接他电话时,他在黄亭子里等。进了黄亭子,他的桌上已经有了几个空酒瓶。我点上一支都宝,这烟别名点儿背。但一切如此幸运,这次见面让我们决定一起去山西看看,这便有了日后的《小武》。 小余能喝,成了黄亭子的常客,我便常来,与老板成了好友,时间长了有人戏称黄亭子是我的办公室。老板简宁是诗人,开酒吧也开诗会,常在午夜时分强迫小陈和他下象棋。小陈是调酒师,见我进来总喊贾哥,并让莉莉倒茶。莉莉是服务员,简宁的远亲,爱看电视,常梳一头小辫,把自己打扮成民国戏中的女子。这样我在北京又多了一个去处,即使无人相随,来了黄亭子也总能找到人聊天儿。象我这样的人不少,有一个英国人叫戴维,在化工学院作外教,他总是准时晚上十二点来酒吧,要一杯扎啤,仰着脖子一边看足球一边和小陈聊他伦敦乡下的事。这些思乡的面孔在午夜时交错,彼此没有太多交情,所以能讲一些真实的话题。 我还是习惯下午在黄亭子见人:约朋友举杯叙旧,找仇家拍桌子翻脸,接受采访,说服制片,恳求帮助,找高人指点。酒喝不多话可不少,我的家乡汾阳产汾酒,常有名人题词。猛然想起不知谁的一句诗:有酒方能意识流,大块文章乐未休。于是又多了一些心理活动。在推杯换盏时心里猛的一沉,知道正事未办,于是悲从心起。话突然少了,爬在桌子上看烛光跳动,耳边喧闹渐渐抽象,有《海上花》的意境。于是想起年华老去,自己也过上了混日子的生活。感觉生命轻浮肉身沉重。象一个老男人般突然古怪地离席,于回家的黑暗中恍惚看到童年往事。知道自己有些醉意,便对司机师傅说:有酒方能意识流。师傅见多了,不会有回应,知道天亮后此人便又会醒:向人陪笑,与人握手,全然不知自己曾如此局促,丑态百出。 到了下午,又在等人。客人迟迟不来,心境亦然没有了先前的躁动,配合下午清闲的气氛,站起来向窗外望。外面的人们在白太阳下骑车奔忙,不知在追逐什么样的际遇。心感苍生如雀,竟然有些忧伤。突然进来一位中年女子,点一杯酒又让小陈放张信哲的歌,歌声未起,哭声先出。原来这酒吧也是可以哭的地方。 现在再去黄亭子,酒吧已经拆了,变成了土堆。这是一个比喻,一切皆可化尘而去。于是不得不抓紧电影,不为不朽,只为此中可以落泪。 over 电影看多了以后,开始有一个判断电影好坏自己的标准。 我喜欢动机很纯的导演 世道艰难

不为不朽,只为此中可以落泪

 3 ) 三色《小武》

[ 白 ] 晃来晃去的人

1

《小武》DVD画质爆烂,理由大概也只能用“地下电影”这个词来搪塞,于是小武就在2003年末这个开始寒冷的晚上对着我这个一点都不地下甚而颇为小资的人晃来晃去。此人把舌头顶在腮帮,斜着脸,手插在兜里很牛B又很猥琐的样子,让我想起那些被我抛在建阳城中已经不知死活的从前一起混的哥们——想当初,他们也是这样晃来晃去,一直晃了快十年啊,才把这种属于小城镇人特有的肢体语言留在我的记忆里,自己一股脑扎进堆满灰尘的生活。

在那十年之后,已经锻炼成一小资的我回到建阳,已经不和这些晃来晃去的人打任何的招呼了。某年春节我曾经看到一个当年啸聚群氓并对我照顾有加的哥们,踩着三轮车,拉一捆捆的劣质面包,诚心诚意地碾过建阳大街。我低下头来继续走路,以过客的姿态穿越过我成长的这个城镇,在心里头把玩回忆的惆怅与温情。我已经胖了许多许多,他认不出的。

当时涌上来的那种不肯相认的情绪我说不上来,也许是不想让自己的小资嘴脸被故乡人审视,也许是不愿意让踩在脚下的过去又重新复活骚扰自己。所以电影中小武昔日“同事”靳小勇的那份尴尬,我想我理解得了:这个人的心里大概还是有温情的,这个人仍然当小武是兄弟的,不过他确实感到了自己的过去和自己得到了的现在和自己将要争取的未来之间的无法调解。面对小武,他气急败坏。小武仍然是一个晃来晃去的人,他却自认为是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弄潮儿。

2

“市场经济大潮”,嗯,以前的那些哥们没有跟我谈过,但这也不意味着他们就不懂,因为还在初中的时候就曾有人煞有介事地跟我谈过他对“发财机会”的把握。那个人属于过早发育的典型,格外牛高马大,唇边还有让当时的我们足够惊诧的一抹黑毛。和我们这些身体羸弱的书呆子相比,他属于那种“社会上”的人,或许是因为历练得多,在好勇斗狠的街头生涯里,他已经提前想到了怎么利用他跟派出所、纠察队不打不相识的的关系来为自己制造发财的机会。

这样的想法,跟他嘴唇上的一抹黑毛一样,都是当时的我们所无法理解的,所以他的宏篇大论说完了,我们这些小字辈也就忘了。在若干年后的一次相遇中,他是以失败者的形象出现的,因为他还在建阳街头晃来晃去,怎么看也看不到任何弄潮儿的架势。那次遇见,我们一干人在他根本就没钱装修的寓所里吃了一顿简陋的火锅后便成鸟兽散,他没有机会向我们进一步讲解他是如何在现实中实行他当年那些非常超前的想法的,我也便没有机会向他详细了解一下他那些超前的想法又是如何在现实中碰壁的。

3

我在1993年上大一的时候方知道有“市场经济大潮”这个说法,此前都只能算是晨钟暮鼓、醉生梦死。刚进厦大,就迎来《废都》的风行,有教授开了讲座,拿一支烟,不用讲稿,说的是贾平凹的农民身份加旧文人骚客意识,才创造出《废都》这个怪胎。至于何事何物激得现实中的老贾或者是小说中的庄之蝶如此郁闷呢?教授说,是“面对市场经济大潮的无所适从”。

斯言诚矣。当时我这个山里来的少年已经见识过厦大海边潮水的声威,又听别人说那还只是“小潮”而已,真正的“大潮”,有如《书剑恩仇录》中的钱塘江潮,惊天地泣鬼神。大潮既来,一切琐屑之物不复得存,小贝壳、小鱼、小螃蟹、小瓦片,以及我等小民的小情绪、小智慧、小矛盾,纷纷站不稳脚跟,随泥沙而下,能够如贾平凹那样在脚跟松动身子下沉之际,还气沉丹田提笔记录将死未死感觉的,应该已经是非同凡响之辈了吧?所以听完教授讲演之后,随即找来一本盗版《废都》,致以景仰,就好像这回我买下《小武》的盗版DVD,致以景仰一般。

贾平凹有一个陕西商州,贾樟柯有一个山西汾阳。如今,贾老前辈给人的印象大概只是整天把玩石头、写作美文的“世纪末颓废文人”,小贾却一头迎上一股他也在其中推波助澜的独立电影制作大潮,以“独立导演”的身份拍他的“地下电影”。

其实“独立”和“大潮”本来是水火不容的东西,就好像小武,如果他非得保持“独立”的姿势,就只能在“大潮”的边缘晃来晃去。这种“独立”显然是出自无所适从,因为身边的东西都变了,他找不到方向,于是只好效法贾老前辈,成为一个颓废派。

4

以前读书的时候,经常有一种自卑感。我读的是中文系,成天看些小说诗歌和更加不切实际的哲学书,不知道自己毕业后能做什么。相形之下,那些学经济、学法律的就显得前程远大,很多人甚至在校的时候就开始挣钱了。我常常对学经济的朋友表达我的郁闷,说:你们算是赶上好时代了。

1993年,我开始读本科的那一年,正是“市场经济大潮”席卷神州、尽人皆知的时候。

所以我那时很有沦为颓废文人的危险。相当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留着长头发,穿着破牛仔裤,搭拉着拖鞋,成为一个在校园中晃来晃去的家伙。在厦大我游逛了7年,就算后来头发剪短、衣着勉强整齐的研究生时代,晃来晃去的感觉还是没能够从心底除去。我时常感觉到自己和现实的不够协调,对就业充满了恐惧。事实上,也只有在暑假和春节期间,回到家乡的时候,看到昔日的哥们仍然在建阳街道上晃来晃去,才觉得自己有那么一点脚踏实地——说什么,也比他们有目的一些,身份也好一些吧?毕竟,我是逃出了这个小城镇。

因此那种和他们不敢相认的情绪,也就有了另一种相应的解释:其实,我和他们一样,都是些晃来晃去的人;我害怕他们,是不愿承认自己其实也没有什么方向。

《小武》结尾的时候,他被铐在路边,周遭陆陆续续挤了一些旁观者。那些人不知道这是在拍电影,自然都是所有充当了看客的中国人的嘴脸。他们都在笑。相对于一个被逮到的小偷而言,他们明显有尊严很多,他们的生活明显有目的一些。小武把舌头顶在腮帮,斜着脸,却没办法把手插在裤带以掩饰自己心里的荒凉,所以他只能蹲在地上,郁闷地晃来晃去,那些人原来也是在街上晃来晃去的,现在可以站定了,一起来嘲笑这个倒霉的偷儿。


[ 红 ] 霸王心雨

在《小武》电影的行进里基本上找不到配乐的踪迹。我们只能说,《小武》的音乐就是生活里出现的各种声响,比如录像厅播放的《喋血双雄》的枪声,比如夜幕下汾阳街头飘来飘去的卡拉OK歌声,比如自行车铃声、鞭炮声、鸡叫狗叫声等等。所有的电影都有声响,不过我更愿意把《小武》里的这些声响当作配乐般聆听。这样,里头的“通俗歌曲”也许就值得注意。

这些歌曲平时听起来就恶俗得搞笑,这回,贾樟柯甚至让他的老乡用山西腔唱起了屠洪刚的《霸王别姬》,简直形同恶搞。不过,这种歌声飘荡在汾阳街头的夜色里,确实又让人觉得无比真实——就像我们身处的这个真实的中国。

算起来,《小武》的“电影插曲”也有十来首吧,应该都是那个年代(香港回归前夕)最最流行的口水歌,具体歌曲名我是记不大清楚了,因为自己对此实在是陌生得很。印象最深刻的是两个场景的“插曲”,其一,是小武去探望病中的梅梅,给梅梅买了热水袋,梅梅唱了王菲的《天空》。我们知道,《天空》的歌词是台湾人所特有的那种文绉绉的表白,放到这部粗糙的片子里,就有了怪怪的味道,不过因此也相当突出了梅梅心里头的悲哀(她唱着唱着就哭了)。其二,是小武陪梅梅去做头发时,镜头里是师傅给一个男人打泡沫刮胡子的全过程,放的歌曲却是麦克·杰克逊的《Heal the World》。这就很搞笑了,而且有荒诞的效果。

要说这部电影有主题歌的话,我认为是那首《心雨》,而且,是毛宁和杨钰莹这对金童玉女对唱的版本,不是李碧华的那个版本。这首歌在电影里大概出现了3次,都是很随意地出现的,和人物的情境没一点儿关系,最多起的是道具的作用。我把这首歌当作“主题歌”是因为它的做作得要命的歌词,以及这首歌在中国所有的卡拉OK厅里遭受的非同寻常的礼遇,当然,更重要的就是在电影里透露出来的对小武们的命运的暗示:

“我的思念是不可触摸的网/我的思念不再是决堤的海/为什么总在那些飘雨的日子/深深的把你想起//我的心是六月的情/沥沥下著心雨/想你想你想你想你最后一次想你//因为明天我将成为别人的新娘/让我最后一次想你……”

实在是让人牙酸得不得了的一首歌曲啊!然而这是卡拉OK里点唱率最高的对唱歌曲之一,更为搞怪的是,谁都可以一起唱:男主任和女下属、老板和三陪、老头和少女、将要结婚的恋人、多年的夫妻……谁都是唱得那么投入,尤其一句“因为明天我将成为别人的新娘”,不少人是颇有专业水准地唱出了颤音的。我不知道,他们唱这首歌的时候,是真的抱着一股为艺术而艺术的境界呢,还是借此宣泄自己隐秘的情绪?

在电影里,爱唱这首歌的梅梅的消失是没什么理由的,她像所有飘荡在中国底层社会的女子那样地消失了,甚至没有跟小武道别。《心雨》首先暗示了她和小武必须分离的命运。

小武属于那种只能被社会抛弃的人。他被自己的过去抛弃(他当年走南闯北的同伙靳小勇上了正道,连婚礼也不通知小武),被所爱的人抛弃(都是身不由己的人),被土地抛弃(老爹拿着一根大棒把他逐出了老家家门),被群氓抛弃(铐在路边,在围观者的目光下彻底异化为社会之外的人员)。更深远一点说,他被这个时代抛弃了,被中国抛弃了。身边的一切都离他而去,都“成为别人的新娘”。

《心雨》这首歌于是成为《霸王别姬》中那种伪壮烈的别离(“我站在猎猎风中……”)下的真实的情绪所在,这种情绪是无奈地只能呢呢喃喃着的,连感伤也算不上,只能说是窃窃的哀怨。山西汾阳尘土街头,小武用口哨吹出这首歌,带着空的灵魂和被拆迁掉的过去,和全中国无所适从的城镇青年一样,晃来晃去。这个不无猥琐的小人物,为我们身处的时代留下了一个告别的身影。


[ 蓝 ] 没有诺言

必须承认这是一个冰冷的世界。有时候你感觉到了一点温暖,那实在是因为世界的冰冷已经侵入骨髓。

在没有目的彷徨中迷失的那些家伙多半已经知道了这个世界的真相,他们看见那些坚定不移的人们抱着赴死的决心奔向最终的虚无却没有一丝回顾的样子只能自惭形秽;如果狂欢的人群涌过来了,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抱着自己可耻的孤独躲到安静的角落里悄悄地腐烂掉。问题是连他们的自我腐烂,都要被干涉。

我获悉,某某年时的中国突然向所有的子民公开她那张正在肥沃地开放着的面容,近观者窥见面容上每个毛孔蔓生而出的无名菌类如此盛大地聚集着以庆祝狂欢的开始,你可以想象这是怎样的一种惊怖。我知道,最脆弱的一些人已经死了,他们卧轨、溺水、自残,或者在流放的路上被兽类吞食。

后来,存在主义者小武在山西汾阳街头和他的前辈阿Q那样自发地思考,不知道他是不是在乘坐长途火车寻访亚历山大的途中遇见了第欧根尼,反正他决定缩在自己的桶里晃荡一辈子了。由于一个不可原谅的错误的出现——可能是那一场不像恋爱的恋爱,可能是他妄图向坚定不移者展现他的尊严,也可能是他竟然敢对那些丢失了钱包的群众炫耀自己的道德——他的桶碎得一塌糊涂。这个游游逛逛恶意搅乱坚定不移者视线的他者,当然要交给正义的大手改造。

在此我根本不想探讨这个虚构的人的命运。这个夜晚我坐在这里心乱如麻,我试图许出一些诺言,但在小武的沉默中,我看到了他放弃诺言的理由。

 4 ) 谁来为90年代作注



“来!
点就有呀六六六呀 哥跟小妹的感情厚呀
五魁手呀莫松扣呀 孤独寂寞多难受呀
四喜四喜两将就呀 让我一次爱个够呀
哥俩好啊,八路通啊,革命的小酒整三盅啊
天天醉啊,顿顿蒙啊 喝出一个亚洲雄风呀
高高山上一头牛啊 跳舞干摩我胯骨轴啊
两眼王八瞅绿豆啊 我大手弄你的腚后头啊
……”
——片首作为画外音的赵本山二人转



无论是屠洪纲唱“我——站在猎猎风中”,还是杨钰莹和毛宁对唱“想你想你想你、最后一次想你”,或是叶倩文和林子祥唱“希望你能爱我、到地老、到天荒”,都迫使我一万分地确定——这就是我的90年代。是村政府院子里的大喇叭广播,是电视上千篇一律的女声重复着单调的广告词,是爷爷一水儿靛色的中山装和军工帽,是爸爸的藏蓝西服里面套的鸡心领毛衣,是男人们后脑勺永远不能老实趴下的一撮头发,是女人们的“烫头热”,是巷子里女孩们跳“小皮球香蕉梨马兰开花二十一”,是稚气未脱的男孩双手插兜敞胸露怀,带着面目乖巧穿粉色条绒衣的女孩走街串巷……胡同里的劣质音响让“卡拉ok”声音传出来有点扭曲,“暴发户”新买的家庭VCD,全家人手一只话筒,跟着电视上逐字变色的歌词,不惮指摘地从早唱到晚。
        这是我们并不遥远的集体记忆。是流行歌曲第一次成为大众主旋律并齐头转向爱情主题,甚而不避俚俗地唱“大姑娘美大姑娘浪”,是汾阳县的梁老汉在老二即将把城里媳妇娶进门时在聘礼上感到的自卑——“不能让老二结了婚,啊,在这事儿上低人一等”,是胡梅梅被太原客人接走前后,歌厅老鸨对小武的前恭后倨。是“普法活动”中一个法官模样的干部接受地方电视台记者街头采访,很不熟练地对着话筒回答:“这次活动主要是为了普及新刑法,这个新刑法……” 十六年并不长,然而这对中国来说就是沧海桑田。
在公共澡堂里游泳,扯着脖子唱跑调的歌——享受天然的回音效果。大黑框眼镜后乜斜的眼,黑西服里的大红鸡心领毛衣,插进裤兜里两只手,走路一歪一歪的西服垫肩下的肩膀,以及那痞子式的狡黠的笑和睥睨众生的高傲,今天看来,这是“酷”,是“嬉皮士”,是拒绝主流的先锋。然而它们之于90年代却代表着一种 “破罐子破摔”的行为模式。梁小武不懂得城乡差距、特色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法制,却以这种行为模式将他们逐一解构,破除种种伪饰。这其中不夹带任何英雄主义,却本身成就了一种英雄主义。
他是一个“多余人”。他对歌厅小姐胡梅梅倾诉衷肠时,他似乎已意识到自己作为另类“手艺人”的尴尬:“大家贩烟的贩烟,开歌厅的开歌厅,我是个笨人。”
亦如小勇派人给小武带的话,“卖烟不是走私,那叫贸易。开歌厅不是挣歌女的钱,那叫娱乐业。”一起闯荡北京一起进局子的哥们儿今日成了“企业家”,娶了比倪萍还漂亮的老婆,花钱上电视宣传自己的婚礼。
那个时代的可怕在于“讳”盗不“讳”淫。以及,对金钱无以复加的崇拜。
他笨拙地搂着胡梅梅,在她生病的时候送去暖水袋,让她靠在自己的怀里。他们之间完全可以一夜风流——然而这并未发生。未成长的小武似乎并未产生对女性肉体的渴望,而只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抚慰。而这是对梅梅的一个吻的报答,第一次分别时那不经意的一吻完成了对小武在人格尊严上的启蒙,而不是性。然而小武永远也不会明白,他们表面同病相怜,但终究不一样。
丛林法则教人们回归兽性,而小武却着意走向更完整的人性。他经历了比其他人更长的青春期,作为逆反的形象与社会规则格格不入,却因此免于堕落。

《醒世姻缘传》第一回写:“向日那些旧朋友都还道是昔日的晁大舍,苦绷苦拽,或当借了银钱,或损折了器服,买了礼,都来与晁大舍接风,希图沾他些资补。谁知晁大舍道这班人肩膀不齐了,虽然也还勉强接待,相见时,大模大样,冷冷落落,全不是向日洽浃的模样……后来这伙人再有上门的,也就不得其门而入了……这些故友不得上门,这还是贵易交的常情,又寻思富易妻起来。”
靳小勇发财办事儿,连当年逮捕了自己派出所“郝老师”都没忘送去张请柬,唯独把小武忘了。小武找上门去,屋里的卡拉OK走调地唱着“我一定会爱你到地久、到天长……”
春药店老板更胜边帮小武包礼钱边问小武:“那你也犯不上冒这个险,靳小勇又不缺你这几个钱。 ”
 “那年我俩身上带着四毛一分钱,从汾阳一直逃到北京。我俩晚上瞎聊,我说等他结婚,我要送给他两斤十块一张的钱。那时候没有一百的大票,大团结就是最大的了。 ”
 “不是钱不钱的问题,我俩不一样。”
天真的小武不知道人心的易变,他不理解小勇的反目,也不理解答应做他“傍家”的胡梅梅为何不辞而别只留下BP机上一个“万事如意”。而那枚买给她的金戒指,也最终成了老母给新过门的老二媳妇的聘礼。
当然,给小勇的红包和给梅梅的戒指,都是他做“手艺活”、冒着再次进局子的风险换来的。
小武是一个小偷。
很少有电影如此细致的笔墨去塑造一个小偷,让观众不由自主对他产生同情,而让旁观者清的围观者如此丑陋。贾樟柯一个汾阳县城浓缩了一个90年代的中国。
        就像后来廖亦武写《中国边缘人采访录》,徐童拍《算命》——这是种独立的姿态。

十六年,杨钰莹经历了一次在歌坛长久的沉寂重又复出,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再一次掀起一阵不小的骚动,被新一代歌迷和猎奇者消费。唱黄段子哗众取宠的赵本山被主流媒体收编,与央视合而又分,搭戏台子、带徒弟、拍电视剧,成为中国综艺界最成功的演员和企业家。
我们离90年代越来越远。
越来越多 “不法分子”在新闻里落入法网,他们的“手艺”比“小武”高强太多,但得到的是和“小武”别无二致的媒体修辞。
我们仍未走出。
------------------------------------------------------------------------------------------------------------------
另,胡梅梅的饰演者左百韬大概是迄今为止北师大影视系出产的最成功的演员了。
祝北影北师友谊地久天长。

 5 ) 在无人的澡堂吼叫

每一个三线城市,都会有小武这样的人。他们年轻时是混世魔王,不管是打架还是偷窃,总有一手让人羡慕的手艺,能在同龄人中靠混子的痞气风光一时。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混世魔王身边曾经的小弟,个个转身投入社会洪流中,有钱的有钱,有势的有势,曾经倜傥的混混们则沦为小偷小摸的犯罪分子,曾经的浪子不得不变成了今日穷苦的孤家寡人。 小武怪不得朋友。是他自己不适应时代。当别人在权钱交易的灰色地带扑腾时,他还在乡间公交车上偷窃农民的钱。他把偷窃当作事业,幼稚的同时,又如守卫着传统手艺人尊严的末路困兽一般惹人同情。他整天领着一帮孩子到处游走,曾经的小弟结婚请柬都发到了警察手里,却到不了小武手中。他拿六斤人民币换不来朋友一个笑脸,因为一个小偷不会给朋友带来任何实际帮助。这是一个早就不讲人情的时代,这个时代讲究利益。 对大环境,小武没有抵抗的能力。他执拗的相信友谊天长地久,相信爱情海枯石烂。他一个人在无人的澡堂吼叫时,空空的回音是对他执拗最好的回答。这样一个活在过去的人,没有现世那漠然的冷酷,取而代之的是古朴的真诚和善意,它温暖着小武,也温暖着活在现世的每一个人。

 6 ) 小武:行走在消逝中

不久前终于看了贾樟柯的《小武》,看的时候一个恍惚,觉着自己又到了那个不大不小的县城,像是喊着我的名字,我大街小巷的奔突着,身后的灰尘飞扬成不可名妆的模样,额头上的汗水成了一种多余的发泄。是啊,年轻的小伙子们,在一个学校里,除了荷尔蒙分泌,就只剩下汗水分泌了。当然,那时候,年轻的小伙子压根不知道是什么在不断的远去。有一天我们毕业,咣当的一声,哦,是我们的青春在远去,不断的远去。可是已经迟了。 那时候的我们精力旺盛非凡,你知道,这样的形容词尽管有些夸张,可是你却可以想见,一群年轻、精力旺盛的小伙子们,在尘土飞扬的县城里到处飞奔的场景,那是何其的壮烈。是的,我说的是那首歌:《霸王别姬》。屠洪刚在喇叭里唱得荡气回肠,谁也不知道,喇叭里的前一首歌里还放着小虎队充满奶气的声音:.....你的心我的心结成一个同心圆.....。我们完全不顾及什么突兀以及虚假,那些刚刚还在聊聊我我的男女生们,猛然间有了一种壮烈、凛冽于心间,站在食堂里敲起饭碗,叮叮当当:"我站在,猎猎风中,剑在手......"仿佛食堂外面就是乌江,那三楼的教室就是战场。在歌声中有人匆忙奔走,埋头不闻耳边的呼喊以及壮烈,直至将一个女生的饭碗撞倒在地上。然后,有人唱一句,"问天下谁是英雄"。这完全不合拍的事情屡屡发生----这本该是多么美好的青春的啊,作家、教育家、科学家们都在叫喊----然而就在这懵懂以及机械中,转眼即逝。 这世界是荒唐而合理的存在。小武与那个陪唱的小姐梅梅在唱着《心雨》----这首在中国大地上流行许久的爱情歌曲。贾樟柯以一首湿漉漉的歌来让我们知道,小武的爱情确实存在过。他像那时候的我们一样,与一个女人(我们的年代是女生)压马路,唱歌----这是小县城的爱情存在的普遍方式。小武不善于表达自己的内心,他只是抽烟,给女人关心,不停的找女人玩。而那时候的我们,只是学得很嚣张,让我们的情感像一场电影那样充满神奇而美好。然而我们失去了成年人的耐心,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我们莫名的行为,成就了一出可笑的闹剧。我们还是做不到那么多的美好倾注于这段时光。我们渴望的美好,在一个本该可以美好的年岁,被我们生生的错过,转瞬消逝。 那时候我喜欢上了行走----或者说,是喜欢上了四处走走。周末的时候,我们穿上白色的球鞋、运动服,在那个县城四处奔突。我们雄赳赳的追上并超越两辆并行的自行车----那上面坐着一对疑似恋人的年轻男女学生,然后在转弯的地方慢下来大口呼吸着,捂住不停要奔突而出的心脏,那自行车上的少女啊,她怎知我们对她谈论已久?我们在县城居民诧异的目光中自鸣得意的奔跑着,或者,他们很久没见过奔跑的少年了吧。当然,他们也可能怀疑我们是神经病。我们与县城的生活秩序不符,因此我们要被注视、忽视、蔑视。穿过附近的民居的时候,我们忽然想唱起那首歌:爱江山更爱美人。我们最喜欢那一句:那个英雄好汉宁愿孤单?我们没有江山美人,我们有很多的教辅和试卷,我们都不愿孤单。那个我们喜欢的姑娘,就像那个梅梅一样,后来不知去了何方,没跟我们说再见。那段我们奔跑过的路,据说已被钢筋水泥覆盖。我们走了,那些见证我们成长过的东西正在往后退去,往后隐去,往后逝去。 小武的生活里有台球、电影院(或者录像厅)、卡拉OK厅。那时候的我们,去得最多的是前二者。在台球厅里,染发的少年抽着烟,很臭屁的学着港台明星的扮相,喇叭裤,中分头。在录像厅门口,我们被耸人听闻的影片名吸引,那些影片名里蕴涵着:性、暧昧、武打。一个当街的喇叭清晰的传递着录像厅里的配音击打着我们稚嫩的耳膜,我们热血沸扬起来,像是唱着那首《霸王别姬》的那样激越,血脉顿时到了任督二脉。这样的生活在记忆里显得真实而荒诞。那是当时的我们么? 记忆里曾帮忙同桌写过情书,向那位漂亮的姑娘许一个今生今世。诺言写在花绿的信纸里,在当时的我们看来,显得馨香而美好。后来这样的情节随风而去,我们迎风而长。小武生活在"市场经济大潮"里,许多人翘首期盼能过上新的好的生活。"改革开放"像一阵风吹过,万物复苏然而诸如小武这样县城小民,却是难以受益。这样的情节随时上演,随风而去。这是多么不相合的两个比喻,却都显得如此的不真实。 我们后来逃出了县城,到了城市,到了一个更为荒诞的所在,我们美其名曰:发展。可是那个小武,锁在电线杆上的小武,用舌头顶在腮帮子上,他是反抗还是忍受?他毫无办法的,要过着县城里荒唐而平常的生活。像一头行走在沙漠里的骆驼,被绑在一根突如其来的电线杆上,看着满目的荒凉,看一切生活发生、消逝,又继续发生。

 短评

贾导果然是悲天悯人!有一种想哭的冲动!【讲堂】

6分钟前
  • 私享史
  • 推荐

贾樟柯绝对是最会省钱的

9分钟前
  • 17950
  • 力荐

无力感,彻头彻尾

11分钟前
  • 路人X
  • 力荐

太棒了。一个看似病态幽默的故事,但是如果你是个在中国生活过的人,你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个故事而已。

15分钟前
  • ms.鳄鱼
  • 力荐

小武小武 情深不寿

20分钟前
  • 逍遥兽
  • 还行

浙江台1818黄金眼节目。采访一个小偷,问他为什么干这行,本以为他会说生活所迫之类的。结果小偷说——人生就像一场电影,有的人演警察,有的人演小偷。总要有人演小偷

25分钟前
  • 丁一
  • 推荐

有位姓胡的小姐呼你,祝你万07.01.13观影…………事如意。……困境中的人,是否真的没有出口?……村口那条路很长,走起来很累。又一部看完无言,想骂人的片子,MD

27分钟前
  • 暖鱼
  • 力荐

贾樟柯那一流的所谓艺术片全是这个德行,尽力还原了生活常态与社会真实,却让真正属于这个群体的人根本看不下去,这种一帮文艺青年的”感同身受“是知识分子自以为是的伪命题,根本作不了数的。

30分钟前
  • 砚小朵™
  • 较差

可能在当年出来这么一部片的确能震住一批人,现在看来实在不足为奇。

31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摄影的粗糙弄拙成巧,呈现了绝佳的记录风格,贾樟柯的编剧能力和对于电影语言的出色把握更在这部简单直接的电影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年代记忆的运用有些泛滥,却也在最大程度上还原时代,至于“迎合西方审美”一说,我只想问,到底是电影工作者选择了崇洋媚外,还是某些国人选择了醉生梦死的粉饰太平?

33分钟前
  • 楚翰彻
  • 推荐

王小波说“尊严就是,你在任何地方都被当作一个人物来看待,不是一个东西来看待”。贾导用最真实的方式表达了一种尊严。生存的拘谨、夹缝中的悲苦、动荡社会的不安,以及平凡人的感动。虽然电影已经过去14年,小武还是真正存在于我们身边,那个没有理想,没有出路,被社会抛弃的闲杂人等,现在唤作屌丝

36分钟前
  • august
  • 推荐

行了,我低级,我就是欣赏不来这种小众电影,看不下去啊

39分钟前
  • 毛利
  • 较差

第一部贾樟柯。为贼不够理想,为人不够现实,所谓有情无志,最可怜不过如此。

41分钟前
  • Ocap
  • 推荐

1997,导演:贾樟柯(中),27岁。《小武》是贾樟柯的首部长片,制作简陋、画面粗糙,但影片真实,直接,沉痛,温柔,有力,导演的思考方式与感情方式在片中有完整而深入的表达。本片在第48届柏林电影节等7个国际电影节上获得大奖,法国《电影手册》评论认为《小武》摆脱了中国电影的常规

45分钟前
  • 易老邪
  • 力荐

送不出去的礼金,是找不回来的情分,就算天天去看喋血双雄,也抓不住纯真。唱不出口的心雨,是说不清楚的孤独,就算天天守着呼机发呆,也留不住旧人。谁说盗贼不讲仁义,谁说欢场没有真情,只是这天色变得太快,小武还来不及驻足,却已经到了黄昏。贾樟柯用粗粝的影像,却清晰的勾勒出一个被遗忘的人。

48分钟前
  • 拔剑四顾心茫然
  • 推荐

地下影片,为什么地下?

53分钟前
  • 白羽
  • 还行

小勇、小武1982+1987刻在墙上的身高记录。结婚时要给他六斤钱。《心雨》献给亡者还真贴切哈哈。

55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推荐

旧的已经拆了,新的在哪里呢?时代转型变革时期的困窘,有人搭上了顺风车,有人追不上步伐显得很狼狈,亦有人无所适从眷恋过去。小武的念念不忘、耿耿于怀,这是深情的一桩悲剧。结尾的群众围观长镜头十分震撼,几乎让我都感受到了被窥视和围观的困窘和不适。影片里屡见的“烟雾”意象也十分动人。

57分钟前
  • 凉水
  • 推荐

血淋淋的现实里,有个贫穷的理想主义者。

60分钟前
  • Enjoy_時光機。
  • 力荐

无言以对!这部电影太好了。。他在社会的边缘存活,纯情,道义,无奈,都交织在这一个人身上。歌我首首会唱,可是看完电影觉得这几首歌已经完全不是当年那个意思了……

1小时前
  • 米粒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