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着瞧

HD中字

主演:文章,岳红,白静,刘琳,黄磊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08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走着瞧 剧照 NO.1走着瞧 剧照 NO.2走着瞧 剧照 NO.3走着瞧 剧照 NO.4走着瞧 剧照 NO.5走着瞧 剧照 NO.6走着瞧 剧照 NO.13走着瞧 剧照 NO.14走着瞧 剧照 NO.15走着瞧 剧照 NO.16走着瞧 剧照 NO.17走着瞧 剧照 NO.18走着瞧 剧照 NO.19走着瞧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走着瞧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七十年代,城市知青马杰(文章 饰)来到西北某农村插队,被村里漂亮种驴——黑六的叫声吸引。马杰嫌黑六不让他骑,某次工伤在诊所缝针时偷了麻醉剂打给黑六,队长大莲(岳红 饰)以为黑六生病,心急如焚。马杰奇迹般地“治愈”了黑六,赢得大莲和队里的信任,成为牲口饲养员。马杰一边喂驴,一边偷偷与村里的女青年彩凤(白静 饰)相恋。与此同时,马杰对黑六只配种不干活的特殊待遇愈发不满,并对大莲“驴比人值钱”的论调暗自气愤,发泄中竟打坏了黑六的“命根子”。无法配种也不能干活的黑六被马杰宰杀,却没曾想黑六的弟弟,毛驴黑七,从此与马杰不共戴天。人与驴的斗争愈演愈烈。极限特工2英语喧闹一家亲第一季川之光密码太保万渣朝凰之风华名媛国风超有戏一代廉吏于成龙恋爱研究所我的酷儿生活第一季天定情缘降妖功德簿恋爱谈救起池中的猎豹鬼头大兵福冈恋爱白书8神盾局特工 第一季我的锦鲤男友失眠社群系列之不眠之夜相忘于江湖所有死者外交秘闻生死狙击(2007)杀戮禁区爱的开放式:独乐乐与众乐乐 Monogamish性爱大师第三季蛇梯暗算 2006感动她77次宝米恰恰奇葩料理大作战 第二季大宋悲情帝姬传侦探韩森在那遥远的地方1993重要人物大卫·林奇:艺术人生天堂岛疑云第四季最终联赛随心所欲(2016)沉睡者轰天炮3

 长篇影评

 1 ) “请对万物生灵,抱有一颗敬畏之心。”

《走着瞧》影评

“请对万物生灵,抱有一颗敬畏之心。”

这是看完这部片脑海中一直旋转的一句话,人无高低贵贱之分,万物生灵也是如此。古话有云,万物皆有灵,如若人类没有对万物生灵抱着一颗敬畏之心,如若人类没有对大自然抱着一颗敬畏之心,必将像方杰一般,自食苦果。咱们2020年的这全球一系列灾难,方能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澳洲大火烧了大几个月,引来了大量“超级蝙蝠”,全球各地频频地震,非洲蝗灾,还有咱们武汉开始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源头只因人们吃了所谓的“野味”。

这是一部很高明的喜剧,电影中没有任何一种故意的点去逗人们笑,但又能让人笑声不断,并且很多地方都在讽刺,是一部非常值得深挖的作品。故事发生时期大概在“打地主”过后没多久,前地主留下的两头驴,黑六与黑七。故事中由文章扮演的方杰年轻气盛,玩心太重,一次偶然的机会碰见黑六,便下定决心要把它收为“坐骑”。便从医务室偷出麻药给黑六打上,在生产队众人面前来了一出“人驴对话”,也因此晋升为饲养员。

慢慢的,从各处细节,方杰发现自己活得还不如一条驴。例如:方杰吃窝窝头,黑六一餐两个鸡蛋,方杰整天累死累活干活,黑六只需要轻轻松松的配种,方杰自己孤寡一人,黑六由于配种工作,老婆成群,一批一批的换。方杰发现自己还没有一头驴潇洒,就像故事中说的黑六过的是皇帝的生活,方杰就像服侍这个“皇帝”的太监一般。也如队长说的那句:“别说你一个知青,就算是十个知青也比不上它。”因此方杰对这头驴羡慕嫉妒恨。其实这些地方都是很值得回味的,细嚼慢咽会发现很多很有意思的事情。十条人命不如一头驴,大家可能都会觉得很可笑,但是换回来说十头驴都不如一条人命,相信很多人都不会觉得有问题。这便是问题所在,这也是这个故事的精妙之处,借驴之手来讽刺人们处于生物链顶端的“通病”。讽刺的地方最经典的就是方杰的骂驴片段,相信看了的人都会因此而感慨编剧到底是怎么想到用这种方式来讽刺的。

黑六碰上方杰,注定是一个悲惨的结局。被一鞭子抽废之后等待着它的也只有灭亡,因出生开始就“高驴一等”,从事着“艰辛”的配种工作,一生未曾像别的驴一般干过活,多么幸福,这也是导致它废了之后必定走向灭亡的根本原因,这也是编剧的绝妙之处,妙极,可谓是耐人寻味,得下去反复琢磨,我估计会有别的新收获嘻嘻嘻。

说到黑七,我认为黑七是个勇士,它身上有一种精神。就是那种我虽不如你,但你若是做过了,我会让你做事情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这个道理我一个关系特别好的叔叔(浩哥)跟我说过一次,到现在还特别清晰的记得。他说,如果别人欺负你,你打不过他,你忍了,他会蹬鼻子上脸,一次比一次过分,变本加厉。但是如果你反抗,虽然你打不过他,你把他也打痛了,他下次欺负你之前一定会想,这个人不是那么好欺负,毕竟知道如果欺负你可能要付出一定代价,这个时候他就需要想一想了。大概是这个意思,我也明白浩哥不是说打人被打这么简单的事情,而是教我一种为人处世的道理,这正是黑七身上的这种精神。

为黑六感到悲哀,向黑七致以崇高的敬意,从方杰身上学习到面对世界万物生灵都应该抱有一颗敬畏之心。

 2 ) 黑猩猩的短期记忆力与人文反思

昨天看了一个国产新片《走着瞧》,根据小说《双驴记》改编,这个片很不错,我很喜欢。关于这个电影本身的评论和解读现在网上似乎已经很多,我只想谈其中片尾的一个细节。

片尾,男主人公和女儿一起看电视新闻。正在播出的这条报道说,研究人员发现黑猩猩的短期记忆力超过人。画面中的黑猩猩正在做一个实验测试。电脑触摸屏上显示一组数字,然后数字马上消失,变成小方块,而黑猩猩则能够准确无误地按照原来的数字顺序把小方块一个一个按过去。新闻在电影中只出现了很短的时间,但我估计所有观众都看懂了这个实验。

我今天做了一点调查研究,发现这个事情是真的。下面这个视频说的就是这个实验(看不到链接可直接搜索 You vs. the chimp: can you remember faster?):
<embed src="http://blip.tv/play/AaC%2BJgI"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width="480" height="390" allowscriptaccess="always" allowfullscreen="true"></embed>

一点补充材料:
- 此实验是2007年底开始广泛报道的,由日本科学家完成。
- 实验中用了几组黑猩猩,每组都是一只成年母猩猩和她的两个孩子。
- 年轻猩猩的得分不但超过成年猩猩,而且超过人类大学生。

下面这篇文章介绍了这个实验:
Young Chimps Have Better Short Term Memory Than Humans
http://www.scientificblogging.com/news_releases/young_chimps_have_better_short_term_memory_than_humans

这是一个令人无法平静的实验结果。狗的鼻子可以比人灵敏,但在认知方面,我们原本认为人类应该绝对超过动物。而现在居然证明黑猩猩有更好的记忆力!

《走着瞧》电影采用这个素材,是想说你看动物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笨,比如驴知道追求自由和给兄弟报仇,黑猩猩的短期记忆力甚至比人还强。我理解男主人公看到这个新闻之后的反思是要更加尊重动物。

这是一个不怎么严密的人文反思,或者说文人反思。黑猩猩有比人强的地方,所以我们就要尊重动物?那么如果黑猩猩在实验中表现不如人呢?难道我们就可以据此不尊重动物了么?

我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对此事的另一种“人文/文人反思”:《过于强调继承的中国教育损失了什么》(http://www.hebei.com.cn/xwzx/bhcpl/wjst/200712/t20071213_39357.shtml)。这篇文章认为,黑猩猩的记忆力比人好,说明“记忆力”实在是一种低级的能力。而我国学校特别强调死记硬背,简直等于让人往猩猩方面退化。我估计在作者心目中,将来人类应该把所有需要记忆力的工作外包给黑猩猩。

我认为这种反思纯属胡说八道。首先,实验所测试的记忆力其实并不是“短期记忆”,而是一种称为“Eidetic memory”,或者叫“photographic memory”的特殊记忆力,这种记忆力跟我们通常所说的记忆力是两码事。我们通常所说的记忆力可以分为两种,即“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现代脑科学已经证明,这两种记忆力在大脑中的工作方式和地点截然不同。

而“Eidetic memory”则又不同,它说的是比如让你注视一张照片30秒,然后把照片拿走看你能在多大程度上回忆起照片的构图。一般人都不具备特别强的“Eidetic memory”。一些特殊的人,比如说孤独症患者,反而在这方面有超人表现。目前为止科学家对各种记忆力是怎么工作的,互相之间有什么影响,并不是非常了解。像孤独症患者这样的特例是非常宝贵的研究对象。

学校里面让我们死记硬背,练的是长期记忆。学校并没有整天发不同的照片给我们看,看完再默画一遍。拿黑猩猩的“Eidetic memory”说学校的事显然是错误的。

其次,就算所有的记忆力都一样(再强调一遍,记忆力跟记忆力不一样),难道说因为黑猩猩擅长这个,我们就应该回避这个?明天发现黑猩猩身强体壮,这位文人是打算写一篇文章说我们应该追求不强不撞呢,还是说我们如果身体不行,那就连黑猩猩都不如呢?这种比较根本就没有逻辑。

那么黑猩猩的“Eidetic memory”比人强说明什么呢?说明黑猩猩的“Eidetic memory”比人强。这就是一个科学事实,从科学角度很有意思,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不同记忆力的原理,但是没有什么人文意义可供反思的。

文人喜欢给每一个东西打上“美”与“丑”,“善”与“恶”的标签。可是我问你2的10次方等于1024这件事是善的还是恶的?它只是一个客观事实而已。反思什么反思。

 3 ) 一个和两头驴较劲的知青

关于上山下乡知青的故事大多数可以总结为:

某个精力旺盛的城市小青年和下乡的某些姑娘或者某些动物的故事。

所有的非商业电影基本上都有政治隐喻的成分,就看从哪个侧面去挖掘了。

我所理解的是知青马杰阉割掉了黑六的特权,于是特权阶级就换掉了黑六,黑六在位多年,

本不是靠出大力讨生活的家伙,于是进行了一系列的打击报复行动。

特权阶级处于无奈,只得让马杰结果了黑六,黑六王朝终结了。

黑七则是那个被去了势、剥了皮的黑六的亲弟弟,或者说是黑六王朝的铁杆效忠分子。

黑六王朝大势已去,黑七就像那些前清的遗老遗少一样,幻想着恢复那个过去的王朝,它活着的意义就是维护那个王朝,王朝去了,也要拼了自己所有的力气折腾一番,也算是对旧主有个交代。

黑七认为马杰是那个王朝的终结者,于是马杰成了它首要的打击目标,马杰被黑七黑了几次之后,渐渐发现这头生灵对他的恨已经生根发芽长成了参天大树。

谈判和解的余地已经荡然无存了,两个王朝的下脚料便展开了阵势,必要拼个鱼死网破了,最后黑七带着对那个黑六王朝的怀念葬身火海。

再说说马杰,文章这个典型的京痞子形象饰演马杰这个角色是再适合不过了。

甭管你怎么痞,甭管你再怎么玩世不恭,也玩不过那个时代,逃不过那个潮流。

城市里的生产力不足,没有就业机会,那就滚到下乡看驴去。谁叫你不是精英,谁叫你老爸不是精英呢?

到了乡下念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面的名句,装成个知识份子混工分,把妹,接触大自然,吃绿色食品,

生活也是优哉游哉的,如果不是两头驴捣乱,说不定也能捞个终成眷属。

然而丫不是逆来顺受的主儿,看到黑六妻妾成群,饮食搭配科学合理,

丫心里就不是个滋味,都是在广大农村生活的,我还是一个比你黑六高级一点的生物,

凭什么你一顿吃两个鸡蛋,我就得吃省糠咽菜。

商量不了的事情,就暴力解决,于是就发生了之后的一系列的事件。

 

这个故事教导我们,人生的导演是我们自己,然而有的时候未必有投资方肯出钱赞助你,或者你的导演风格根本就是非主流,投资方和市场都会无情的将你抛弃。

 4 ) 动物叙事批判:对本体的视而不见——动物作为隐喻的前提(原题:比之“卸磨杀驴”的比喻意义,我更关心那头被杀的驴)

“动物的痛苦不仅仅是人的痛苦的隐喻,动物的痛苦就和人的痛苦一样真实。”
                                                                                ——诗人王东东

(按:偶然的原因看了这部电影。恐怕要让各位失望了,我并没有从电影本身来分析本片,也不会用《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故事和一部干燥的电影》这样的题目来写这篇评论,同时也没有心思去解读出什么“魔幻现实主义手法”、“黑色幽默”…… )

昨晚北洋人报社放电影《走着瞧》。我先从别人那考过来看了下,看到开头没多久,就不想再看下去了——都是人欺负驴的。

晚上放的时候,我犹豫还要不要过去。因为我一旦说起来可能会影响大家欣赏的兴致。但最后还是忍不住去了。

影片结束后,屏幕中间有一行字幕“在此片拍摄过程中,没有任何动物收的伤害。”这是可以理解的。本片的主题从最后一句台词中大约可见“对生灵的敬畏之心,也许会影响我一辈子。”(可在这个人类主宰、动物居于奴隶地位的世界,在动物保护法缺失的中国,一步普通电影拍摄过程中伤害动物再常见不过。)

可是什么是伤害、什么是敬畏呢?

在驴的身上绑上层层绳索算不算伤害?强迫繁殖算不算伤害?阉割算不算伤害?牵着驴拉车、犁田、拉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超重体力劳动算不算伤害?用皮鞭抽驴算不算伤害?

什么是敬畏。敬畏是不是指伤害驴之前先给驴道个歉?是不是指吃驴肉之前先祈祷一下,祈求原谅?

更重要的是,即使在本片拍摄过程中驴没有遭受到“额外的伤害”,但影片的叙述角度,即对驴受人奴役的坦然描绘,无疑加强了观众心中本来就根深蒂固的偏见——驴身上发生的一切都是正常的、应该的、理所当然的。“驴毕竟是驴啊”,“驴生下来就该是这样的命运”。

如果真如影片中那样,驴也有兄弟之情、也会流泪,那驴是怎么想的呢?

就像主人公始终在重复的那句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的文字“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也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因为……”,驴可能是这样想的——

对普通的驴,这句话也许应该是:“驴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它被杀之前回首往事时,不会因没有好好干活儿羞耻,也不会因为曾经怠工而悔恨。因为它把一生都献给了历史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对种驴,这句话应该是:“驴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它被杀之前回首往事时,不会因没有卖力地FUCK每一头送来的母驴而羞耻,也不会因为过早的丧失了生殖能力而不能为主人创收而悔恨。因为它把一生都献给了历史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对母驴,这句话也许应该是:“驴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它被杀之前回首往事时,不会因没有好好生小毛驴羞耻,也不会因为曾经厌倦生殖、不配合种驴悔恨。因为它把一生都献给了历史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驴作为人的奴隶,“为了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奴隶的特点即是要无条件的为奴隶主服务,包括必要时献出自己的生命;而自己得到什么,要全看奴隶主的脸色。

在人的眼中,驴就是这样分类的:劳动用的、肉用的、配种用的(因为人工受精技术的成熟,此种驴的数量已经大幅减少)、生小驴用的。

也就是说,人是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待驴的。“经济”在这里,是一个多么可怕的词汇。

驴其实被看做是机器——劳动用的驴是动力机器,肉用的驴是把草料转换成驴肉的机器,配种的驴是提供优质精子的机器,母驴是生育机器。

你同情驴吗?那么你的同情在这些面前究竟算什么呢?

从这个角度讲,影片自然充满了矛盾。

影片结尾主人公的女儿因为宠物兔子的死去而哭泣。可是,这个可爱的女孩可曾想过,兔子正是由于她的照顾不周、因为空间拥塞、得不到锻炼体质虚弱,由于居住环境的非自然、肮脏而感染疾病?她可曾想过,兔子本不该被囚禁在这里供人观赏。兔子的天性是在野地里自由地飞驰奔跑,那里才是它真正的家。

“乡亲们也知道,驴一辈子也不容易,杀了要遭报应的。”最后大家还不是拿着碗排队等吃驴肉。说这句话无非是自欺欺人、自我安慰。比之“卸磨杀驴”的比喻意义,我更关心那头驴。

这矛盾不是本片独有的。任何默认动物奴隶地位、默认人类中心主义电影都不可避免地会陷入这种矛盾。哪怕它的主题是“敬畏生命”,是“同情”。(当然,本片也不是一无是处。“敬畏生命”总比连“敬畏生命”都不知道要好。)

然而当你又一次说出“驴毕竟是驴啊”这句话的时候,一切都已了然——

奴隶主再慈悲,再具有同情心,他终究还是奴隶主。

 5 ) 与《走着瞧》有关,我所认识的演员白静

2007年的下半年,我在北京一家影视传媒公司任职,因为工作缘故与白静认识。

    当时我和音乐人杨海潮在同一部门,因为公司要投拍一部电影,名字叫《走着瞧》,讲述关于知青年代两只驴和人的故事。由于片场需要比较原生态环境,最后确定下来的拍摄场地,在陕西秦岭深山周至县一个叫老县城的地方。
  
   很自然,汽车把我们从西安发出,沿着蜿蜒上升的秦岭,穿越悬崖峭壁的山路,剧组来到老县城这个地方。当时执导该部电影的导演是拍过《金粉世家》的李大为,美术是韩忠、剧本述平。男演员经过精心挑选,最后确定下来是文章;女演员有两名,一名是岳红,一名便是白静。

    那时候的白静刚刚出道,应该是从中戏毕业不多久。如果没记错的话,她应该是文章的同班同学。第一次见白静,是拍摄一场野外的戏。为了拍摄到早晨的阳光,剧组很早就出发了,在秦岭深处的一条河边取景。那天,她与文章对戏,穿着是六、七十年代的农村姑娘打扮,看上去非常清纯!剧组人员架设好机器,随着导演一声号令:开始——她和文章坐在驴车上缓缓穿过一片松树林,阳光正好挥洒在绿色丛林间,回想起来仿佛就像昨天。

   接下来的日子里,又陆续拍摄了几场戏,同样是在老县城村庄的周边。记得其中有一次是野合的场景,虽然剧组找了一位西安某大学艺术系的女生替身,但白静还是自己上去和文章表演了激情的一刻。初识白静她给人的感觉是一位为人纯朴、善良的女孩,而且她的笑永远都那么甜蜜,待人也非常礼貌。关于她的身世,与她聊天,当时只问过她的出生地,得知是辽宁人。但在我看来,她从来不像是一位东北女孩,因为她长的个子不高,又非常秀气,像南方的姑娘倒是真的。

    有一天傍晚,不知是什么原因,白静和剧组的制片人闹了一些不愉快。她急着想下山去,但当时在秦岭深处,下山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即便是有车。据说山上住着一位老妇人,年近90岁,是被土匪抢来成亲的,她竟一辈子也没走出过秦岭。当天晚上,再也没车下山了,唯独我的一位央视叫阿里的朋友有车。白静找到阿里,希望花五百块油费钱让阿里开车送她下山;阿里回答白静,他并不是载客拉活的车夫,婉言拒绝了她。后来阿里问我,说:玉生,我们是朋友,除非你今天愿意下山,我可以送你下去,顺便送白静一起下山。我考虑了一下,看在白静急切的心情上,就让阿里和我们一起下山。正好那天来探班的演员马伊利也正想下山去;那时她正和文章谈恋爱,两人如胶似漆,马不远千里来到秦岭山沟里探望文章。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在此爆料一下:据说文章和马伊利的女儿,正是在秦岭深山上种下的种,呵呵。

   阿里开车拉着我、白静、马伊利一行四人,从秦岭老县城(村庄)往山下去,此时天幕已黑,秦岭深处唯独我们的车灯照亮着远方。在下山途中,我和白静、马伊利聊天,无非是聊一些当演员如何艰辛的问题。阿里听不惯她们之间关于剧组的谈话,于是唱起了一首歌《丹尼男孩》的歌,车里立刻变得非常安静。在那样的深山里,听着一首歌唱死去爱人的歌谣,现在想起来,那时我们都被歌中的情怀感染着。

    我们的车在山路上行驶十分艰难,并不时颠簸着。一不小心,车驶偏了马路,一只车胎被修路的钢筋扎破了。那时在秦岭深山上,手机没有一丝信号,求救也不行!我记得马伊利还拿出手机摇动着,依然是找不到半点信号。无奈,我们只能下车,将备用轮胎换到扎坏的车轮位上。说心里话,这点白静比马伊利更主动和积极,她和我们一起把车胎卸下,然后又把备用轮胎装上去。相比较而言,马伊利只有在身旁打打手电的份儿了。通过这件事,让我对白静更加刮目相看!

    经过六个多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到达了西安。马伊利要给阿里钱,被我们婉拒了。据说后来再次回到老县城,白静非要给阿里五百块钱,最后阿里说,那就以我们俩的名义捐给大熊猫保护站吧。之后我和阿里再见面时谈到此事,他诙谐地说:这事干的,二百五。人生的道路是多么不同!之后总是没有钱的阿里与两个志同道合的北影学生刘汉祥和硅石拍摄了一部传奇的音乐纪录片《马兰的歌声》,里面流淌着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爱!酒醉中的阿里陶醉在曹操的诗句里,他却能写出《小苹果树》那样的充满童心的歌谣。

   回到北京以后,虽然有数次和白静碰面的机缘,但我从她身上再也找不回最初在秦岭拍戏的感觉了。我想,或许是白静在成长了,每个人都面临着改变。后来,她拍摄《血色湘西》、《铁人》等系列重量级影视作品,我们见面的次数就更少了。只是偶尔在过节的时候,才收到她的一条祝福短信。最后一次联系,是我邀请她参加公司的一个活动,她告诉我最近拍戏比较忙,只要有时间就一定来参加。但我没能等到她的到来,她通过短信向我表达了歉意,并告诉我欠我一个人情。只是再也没有偿还的机会。

   作为白静曾经身边的一位朋友、见证者,白静很少向我们谈及她家庭的事情,即便是有重要的场合,她也是一个人来参加,而不是带着她的丈夫一起。这点似乎让我隐隐预料到,她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直到当我得知她被丈夫刺死的消息那一刻,我的内心依然是那么不情愿相信这是真实的!依然是那么的震撼!不仅问自己,这个世界难道真的疯狂了吗?或许,对于世人来说,白静和她丈夫及家人的死早已成为人们消遣的谈资——传言白静如何与小三串通骗取丈夫的钱财!这些对我而言,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失去了一位曾经和自己擦肩而过的朋友。(邓玉生)

 6 ) 不是影评

1、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寓言?恐怖片?爱情片?……你有理由认定它是其中任何一个题材。当然如果你就是不喜欢这部电影,你也可以就此认定它不伦不类。

2、无论是镜头语言还是叙事方式,一开始都显得平静而舒缓。于是当这个土里土气的故事渐渐延展得神乎其神的时候,你几乎没想过去怀疑它的真实性。

3、“老百姓都不杀牲口,他们怕遭报应……让你杀是因为你是城里人。”放大到整部影片,在一个“人定胜天”的时代,这是一个绝妙的讽刺。

4、供解读的东西很多,比如反复在关键时刻出现的“为人民服务”胸章,那本最后顺水飘走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及一头失去性功能的驴的悲惨遭遇。

5、笑料都很有水准,不是那种硬戳你腋窝的笑料。文章的表演出乎意料的好。两人第一次偷食禁果时的青涩莽撞以及长达五分钟的骂驴两场戏,尤其精彩。影片的音乐也非常出色,简单,精致,适当。

6、文革时期的农村气氛营造得很好,寥寥数笔已然呈现。你能嗅到空气中的那股朴素清新的,以及荒谬愚蠢着的味道。

7、几处关键段落的处理堪称惊艳,一处是杀黑六时,以驴的黑白视角,直视马杰拖着铡刀慢慢逼近;一处是马杰和女主角嘿咻后被黑七拉回村庄,整个过程被导演用一场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梦境来过渡,巧妙而流畅;还有一处是最后在深夜里马杰寻觅黑七决斗,通过肩扛摄影的跟拍晃动镜头,让凛冽可怖的终极杀气当即弥漫开来。

8、有一个小桥段我非常喜欢,七叔来借驴,说从小就一直幻想有一天能骑驴进趟城,马杰问为什么,七叔回忆起一个儿时的故事。画面徒然流逝,梦幻般清冷静谧的深宅大院里,一清丽温婉少女飘然起身,轻轻地跨上一只安静的驴子。悄然回望,一抹忧伤。

9、导演大概是担心观众看不明白,所以最后解释了一下。事实证明电影这门艺术真的不适合用来解释。结尾绝对是败笔。

10、我在农村长大,从小到大听长辈讲过很多传奇色彩浓郁的各类故事,所以我就像喜欢《闯关东》一样喜欢这部电影,你可以认为它节奏紊乱,你可以认为它力道不够,但在我的印象里,从那些脸上布满沟壑的老人口中绵延出来的那个遥远而又贴近的神奇世界,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它足以让我重拾儿时对那些神奇故事的迷惑与敬畏。《走着瞧》打分我愿意给90分;打星我愿意给5颗星。

 短评

剧本是好剧本,导演和演员都欠些火候

8分钟前
  • zen
  • 还行

一开始不说荒诞么,那就往荒诞里整啊,力道不够有点慢,看的提不起劲,后半段稍有起色。

9分钟前
  • 糕41
  • 还行

那是一个荒诞的年代,那是一个荒诞的故事。原来是根据小说改编,显然导演没有下足功夫。感觉那个年代处处充满悲剧、荒唐。最后的镜头,文章真的很像黄磊。佩服的一点是片尾出现字幕:在本片拍摄过程中,没有任何动物受到伤害。中国导演往往最容易忽视这一点。

13分钟前
  • 第27章
  • 推荐

挺逗

17分钟前
  • 暗黑4出了吗
  • 推荐

在那个荒诞的年代发生的一个“荒诞”的故事,好的喜剧就应该是这样,笑过之后还能让你思考点什么

20分钟前
  • Mia
  • 力荐

黑6和黑7,两个同志的各主义精神,需要值得肯定,学习!

25分钟前
  • 神哥
  • 还行

这个小村和知青们的生活被刻画的太和谐了!集体和个人的冲突太弱了,几乎成了一出轻喜剧的背景。这样人和驴的冲突就显得无聊了。环境没成功的表现出神秘的成分,所以驴显得太过神奇,不可信。整个片子有点意思,注意镜头语言。

29分钟前
  • Chris 一切由无聊开始
  • 还行

故事很有意思,导演还欠火候,剪辑马虎。总体技术没跟上意识。

30分钟前
  • 艾小柯
  • 还行

拍的是挺好,但是主题我觉得并不好。你是想说动物比人还重要?其实错误也不在人啊,这畜生说实话我不给与同情

33分钟前
  • 扭腰客
  • 还行

还凑合

37分钟前
  • 老朱無電影不歡
  • 还行

我就说这么写意的东西不能凭空产生,原来是小说改变的啊!

39分钟前
  • Lupin_3rd
  • 推荐

还挺好玩的。就是剪辑欠点儿,故事简单点儿。文章演的真不错。

43分钟前
  • 蜉蝣
  • 推荐

述平的剧本非常不错,摄影师是宁浩御用的杜杰,但是导演功力还差一点,其实可以拍得更好

48分钟前
  • 五色全味
  • 推荐

再拍得黑色点儿会更好啊 有点可惜了这小说 不过文章演得不错 一个人对驴说话那段乐死了

53分钟前
  • 鲍小斯
  • 推荐

一看就是那种有着深厚文学底子的作家的知青小说改编的,述评的编剧也不错,但是导演在处理上感觉被剧本圈住了,没有发挥应有的节奏变化。使得整个片子略显阴郁!但还是一部很好的电影!

55分钟前
  • mark
  • 推荐

我们都是驴 仅此而已

59分钟前
  • 斯普林
  • 力荐

向黑六同志默哀,向黑七同志致敬

1小时前
  • 心有猛虎
  • 推荐

喜欢文章才看的;他跟黄磊果然够像

1小时前
  • Soda兰
  • 推荐

很水的影片。

1小时前
  • 只有霸王
  • 还行

唉……

1小时前
  • 天涯·明月·风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