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蛋

HD

主演:Markus,Krojer,Antonia,Lingemann,Finn,Kirschner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语言:德语年份:2011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混蛋 剧照 NO.1混蛋 剧照 NO.2混蛋 剧照 NO.3混蛋 剧照 NO.4混蛋 剧照 NO.5混蛋 剧照 NO.6混蛋 剧照 NO.13混蛋 剧照 NO.14混蛋 剧照 NO.15混蛋 剧照 NO.16混蛋 剧照 NO.17混蛋 剧照 NO.18混蛋 剧照 NO.19混蛋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我就乐意这样低俗了

昆汀·卡布奇诺老师这个很宅的小男人,以作弄豆瓣的娃儿们为人生一大乐趣。每次昆老师的新作出来,影评人们就开始了引经据典的漫长旅程,唯有矮小柔弱的昆老师独自一人迎风玉立,笑而不语。你们不是整天在那叨逼叨什么第九区,什么阿凡达吗?听听哥讲的是什么,Georg Pabst的《White Hell of Pitz Palu》,没听说过吧?你们不是整天喜欢写一些很愤青的影评吗?给你们看看影评人在哥的电影里是怎么死的,笨死的!你们不是喜欢说这个歪曲历史那个歪曲历史吗?哥还偏偏就要恶搞历史了,来砍我啊?!

卡布奇诺老师的东西也就是如此了,要找到他的牛鼻点,必得在看其他大片看吐了之后。我掐指一算,今年的影坛就出了这么几朵奇葩。就说《红领巾智擒达菲鸡》吧(洋名叫Up),这部苦情片全力模仿《艺术人生》风格,让著名主持人猪军老师看得泪如雨下,当场跪求合体,豆瓣上评论排山倒海,我定睛一看,果然是有什么样的电影就有什么样的影评。这边厢,朱军泪容宛在;那边厢,《知音》编辑部全员附体。我们一起来欣赏下排名最前的那几个强悍标题:“最华丽的冒险是与你相守”“屋外流水落花,梦暖如昔”“你是我一生的冒险”“我只是难过不能陪你一起老”“回忆是一座囚牢,只有爱能赦免”“我记得天空倒映在你的眸间”……有人说看Up前五分钟就忍不住手贱要打五星了,我说我看到这些标题就要毫不犹豫地给你影评打上五星了。马景涛大哥要是看到这些文章,一定会报以整整五分钟的哭嚎,其声不忍闻。胡绳老师点评路翎《财主底儿女们》时说:“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往往是一方面为自己心情上的复杂的矛盾而苦恼,另一方面,却又沾沾自喜,溺爱着自己的这种微妙而纤细的心理,以为凭这点,正足以傲视于一切市侩。”

和Pixar生活在一个时代的昆汀老师挺不容易的。他不懂温柔,不会煽情,虽然玩电影玩得也好,可是在腐朽沉沦的资本主义社会,脱口秀、真人秀、网络视频、党派竞选的种种,已经像电影一样新奇好玩(我们天朝就更戏剧化了,今年自杀就是个蛮火的题材);更不用说那些新的玩家,用什么IMAX 3D、Project Natal等等昆老师也不懂的东西勾引新生代小宅男。贾樟柯点评道:“整个社会已经那样戏剧化了,你怎么做电影呢?好像没必要看电影了。”

话是这样说,可是导演的使命正是从戏剧化的表象中提炼出原原本本的东西,而技术有时候就是那浮云。神机PS3号称可以模拟地球,却败在工业次品三红机和机能次品三坟机的手下。技术的Sony太迷信技术,忽略了用户的实际体验。Pixar和工业光魔在技术上也已经登峰造极,可是他们的电影未必比什么特效都没有的《十二怒汉》或者《公民凯恩》伟大。曹禺老师点评道:“我们常说自己眼高手低,其实经常是眼不高,手才低的。手高是要下苦工夫的,但是眼高是第一,这样才能写出好东西。”

(嗯还是回头讲这部电影吧,免得又“被日记”了。)

罗兰巴特讲:“在现代主义中不存在诗的人本主义。”到了后现代了又如何?每一部后现代主义的magnum opus,都是心血之作,也是狗血之作。刚看完《无耻混蛋》的时候,我想梳理一条中心思想,想了半天,除了“美国人是SB(不仅SB还不讲信用,鄙视之)”和“十年生死两茫茫,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这么两条,就再也想不起别的什么了。看最后两位勇士在烈火中“就义”那段,我笑而不语,我心想昆老师你这搞的是《里见八犬传》么?大哥你玩殉国你死了有何用啊?是的,希特勒成筛子了,戈培尔成马蜂窝了,二战结束了,但这都是苏珊娜和她男人干的,和愚蠢的无耻混蛋老师们有半毛钱的关系吗?我要是那两个家伙,我一定特纳闷,潜伏的兄弟们啥事没干就在酒馆里挂掉了,老大被德国国安请去“喝茶”了,女明星似乎被拉去潜规则了,荧幕上莫名其妙出来一个女人头,然后发大火了,这都哪跟哪啊?幸好德国人民素质较低,没有在大火中让希特勒老师先走,不管他,弹幕全开,放地图炮杀光了再说,爽了就行了……罗素老师早在一百年前就点评道:“Patriotism is the willingness to kill and be killed for trivial reasons.”

由此可见,昆汀老师低俗的时候,那是真的很黄很暴力,搞的东西比赵本还山寨,比孙红还雷人,比北野武还吴宇森,浪费的番茄酱,比Saw剧组还多。但是昆老师稍一认真,马上就有一大堆傻逼文科生们赶来,复调、多角度、拼贴、圆形叙事、起承转合、德里达等等往影评里一阵乱贴,毕业论文里没用上的包袱全扔这儿来了。这些华丽的辞藻,大部分在形容昆老师这部新作时依然好用。虽然昆老师喜欢给自己的作品取名叫什么狗,什么低俗,什么私生子,但是就像韩寒说王朔:“他说自己没文化,那是先把自己降到一楼,方便往楼上骂,关键是有些人不明白,真以为他没文化。”昆老师言下之意,我就乐意这样低俗了,你才高雅呢,你全家都高雅!

贾樟柯点评文革时的中国文艺时说:“传奇加通俗,这是革命文艺的基本要素。通俗是为了传递给最底层的人政治信息,传奇是为了没有日常生活,没有个人,只留一个大的寓言。”卡布奇诺老师也是传奇加通俗,可是他的传奇属于个人的恶趣味,他的通俗是为了打破那些大大的寓言,留下一批那么荒唐,那么傻逼,却又符合某种审美精神的个体的群像,徘徊在现代启蒙理性之上作个永远的捣蛋鬼。

是的,进入了后现代的世界有太多无可奈何的事。你可以凭高雅的旗帜干尽低俗的勾当,却只能借低俗的手段下载高雅的文化。遮羞的无花果叶已经比裸体本身更淫秽,“历史纪录片”已经变得比歪曲历史的kuso片更低俗。一不好色二不露点三不低俗的好电影,大概是属于史前时期的品位了,只有柳下惠老师才导演得出来。记得《艺术人生》采访张学友那期,老张郁闷地反问朱军:什么叫德艺双馨?

 2 ) 昆汀的自白

关于二锅头

得承认,皮特长得确实比我帅,但我总觉着我俩在骨子里是一路货色,都有一股折腾不厌,毁己不倦的范儿。我看过他的履历表,十几年来他演过的角色都很合我的重口味,什么小白脸、神经病、暴力狂,乡巴佬、变态杀手,大傻逼,糟老头,好不容易混个警察,还被人牵着鼻子整得五迷三道的。因此,我很希望皮特能出演【无耻混蛋】中雷人的雷中尉,记得那天我提着剧本上他豪宅,可没想到他竟然装逼,不答应,还满口文青式托词,我一急,扭头到后备箱拎了5瓶二锅头回来,一夜赖着不走。嘿嘿,接下来发生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吧?只不过第二天,皮特把他QQ的签名栏改成这样——“饮酒要适量,交友需谨慎”,呵呵。

关于剧本

我庆幸美国没有填简历的社会风气,不然我混口饭吃都难,关于“学历”一栏,打死我也只能填“高中”。我有个坏毛病,没文化,却爱充文化人,很多剧本都是自个捣鼓出来的。问题是我写的一手烂字,估计连中国最有名的大夫都认不出来,所以手写是条死路。电脑我也不爱,麻烦,死在我烟头下的塑料键盘都快尸骨成山了,等了这么久,也没见到金属键盘上市。后来,我在文物店淘到一款老式的打字机,不仅耐烧,关键是耐摔,因为我还有一个臭毛病,灵感憋不出来的时候,我见啥摔啥。

毕竟是又老又衰(摔),机器经常失灵,我也懒得修,这造成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打出来通篇都是错字和病句。【无耻混蛋】的剧本总长165页,据说刚出炉就在网上疯传了,可我不急不怕,165页,天,谁能看得懂我叫他爹。呵呵,吃过亏的不仅是群众,还有投资方,当年写完【低俗小说】的时候,不慎“马尿”灌多,没校对就把原始剧本交上去,结果挨了一顿臭骂。这是旧事,暂且按下不表。

关于致敬

致敬是一件光明正大的事,它不是洪水猛兽,不是大毒草,我不明白,为什么有的同行总喜欢把这么崇高的活儿藏着掖着。我爱致敬,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儿,这当然与我的苦出身有关。我16岁退学,没几年就进了曼哈顿的一家音像店打工糊口,那时店里唯一的福利,就是能免费看片。另外,我的脸长得不怎么符合上世纪80年代美国的审美观,加上工资微薄,导致泡妞没门,泡夜店没钱的局面,可咱是年轻人,无聊啊,怎么办?于是就整麻袋整麻袋往家里搬录像带。日复一日,片复一片,我渐渐陷于光影之中无法自拔,什么闻鸡起看,悬梁刺眼,凿壁偷电的事我都干过,我没进过科班,可有令人发指的观片量,浸淫其中,研究、领会、掌握众多电影知识和技法,就好象能时时聆听到各位前辈穿越时空的教诲。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阅尽天下A片,心中自然无码。”可以说,我的成功之路,是一盒又一盒录像带铺成的。做人,要饮水思源不是?

至于【无耻混蛋】,我已经很自觉地在我的官网上坦白了两部电影,一是1977年的【戴罪立功】,二是1969年的【伦敦上空的鹰】,都是出自我的意大利老师恩佐·卡斯提拉里之手,如果把【无耻混蛋】比喻成一个鸡蛋,那么上述两部电影就是一公一母两只鸡。有好事者,说我不老实,不说实话,还有两部电影没提,一是67年的【十二金刚】,二是77年的【铁十字勋章】,不过他说的还算靠谱,我也没辙。下面这位就很扯淡了,竟然说能在【无耻混蛋】里找到15部电影的影子,对此,我只能无奈地报以五个字——“法克爱死猴!”

关于希特勒

我不是犹太人,可我极讨厌很坏很神经的希特勒,小胡子总爱在讲台上得瑟,手舞足蹈,叨逼叨个没完,我心想,你个死变态,神气啥,你叨逼叨,叨得过我昆汀吗?电影开拍之前,我有个愿望,曾和投资方沟通过,大意是能不能把那个把希特勒打成筛子的“混蛋”换成我上,在自己导的电影里秀个脸,这勾当我干过不是一次两次了。没想到事与愿违,老板除了叫唤12次“法克”外,还批评我总爱三心二意,说他们同意我把希特勒整死已经是电影史上前无古人的创举了,叫我别得寸进尺。后来,我又有新创意,打电话给靓汤,问他愿不愿意把去年施陶芬·贝格的遗愿在今年给实现了,没想到阿汤哥没答应,理由是他的光辉形象不能被一帮歪瓜劣枣的“混蛋”给毁了。木办法,不能指望大家的觉悟都像皮特兄那么高啊。

此路不通,我再生一计,反正我的鬼点子多的是。——在希特勒对两个手下唧唧歪歪正带劲的时候,他身后不远给他画像的画师做出了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举动··························
What's that?
Sorry! 在这我就不剧透了。

 3 ) 谁制造的混蛋?

        昨天看了一遍,有点不敢相信这是昆汀的作品,生怕自己没有看懂辜负的导演,今晨急忙在英文和中文的网站上翻看大家的评论 ---- 一片赞扬之声,然而细读之,莫非是溢美之词,却也说不上诸君对片子的理解比我强到哪里(当然,也可能是我只看到了些和我一样水平的,高水平都被忽略了),豆瓣中的一位女士(至少她的头像是个女孩子的模样)居然还为其中的某些桥段发出喜悦的笑声,更加让我惊讶。
        思前想后,没有完全想清楚昆汀大人到底要说些什么?恕我愚钝,是要表达战争的严酷?德国人的凶残?人性的阴暗面?不可完成的任务?还是有什么隐喻,什么需要推敲的含义?我读不出。也罢,也许我们只是应该把这个电影作为一个故事来读,无须深究什么个中大意,但是我也看不出这个故事到底精彩在哪里,也许有些人对血腥,对痛快的杀戮和子弹横飞的场面赞叹不已(此话绝无贬损之意,喜好因人而异),但是似乎这些场面也非此片独有,水平也非此片独高。也许有人对紧张的情节,曲折的故事兴趣昂让,我得说,无论多么曲折的故事,多么紧张的情节都要靠谱,这个片子里,开始的一章和中间的那个啤酒馆一章不错,舒缓中透出的紧张颇让人窒息,逻辑清晰到位,不错,但是那个最后章节,那个所谓的高潮却是逻辑混乱,斧凿的痕迹到处都是,完全不靠谱。仅说一点,如果在一个敌人无备而我方有备的啤酒馆里都难以全歼敌人,且损失惨重,何以在一个理应戒备森严的剧院里(别忘了这可是德军领袖悉数在场的地方,不全城戒严就不错了),靠几个连语言都不通的莽汉就能结束战争?德国人是混蛋,但不是笨蛋。补充一点,前几章里,最最聪明的就是那个犹太猎手,看他打破法国农夫心理防线的方法,掌握多种语言的能力,在啤酒馆侦查的缜密就可以想象此人的不俗,何以在最后的关键一段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就算他想解决纳粹的头领,结束战争,也不用凭几个傻乎乎的美国人之手啊。不可思议。
        也许昆汀同学就是想玩个轻松的片子,类似杀死比尔(没有看过,如有理解错误,诸君见谅)一样,玩酷,不过是换个时空而异。那么我也无话可说,小孩子看的片子不需要逻辑,大人看得片子也有许多只是为了放松心情,不管前因后果之作,那可能就不是我等闲人的评论对象了。
        充满崇拜的看了这个无耻混蛋(Inglourious Basterds),电影出来时是我姐姐推荐的,说这部片子不错,其实不用她推荐我也迟早会看得,因为一直对昆汀的电影抱有极大的兴趣,说来说去还是因为若干年前的那个低俗小说(Pulp Fiction),至今那个黑人杀手端着枪满嘴圣贤的教训那个小贼的样子仍然历历在目。但是,可惜的是,真的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看过后,发现昆汀大叔也许真的是老了。

 4 ) 犹太版抗日奇侠

我觉得这片子和我朝的脑残抗日片没啥大区别(肯定是爱YY的犹太人投资的),各种无敌主角和脑残敌军混合在一起。要是希特勒真这么弱智(你看那只有两个卫兵站岗的剧院,以及希特勒在剧院里的表现),犹太人还能被他屠杀那么多,岂不是更弱智?其实历史证明他们都不弱智,只是导演编剧投资方弱智而已。其实要不是因为昆汀,会有人打这么高分么?假装自己有文化,贬低天朝YY剧,却去捧国外名导YY剧臭脚,这样的天朝人真是太多了。 PS1:2星是给大导演的暴力画面的,这方面确实做得比天朝的零星星抗日剧要强无数倍。 PS2:别跟我说什么不要跟大导演昆汀考究历史和现实,某些人对抗日奇侠等等脑残YY剧毫不留情,对国外大导演却如此宽容,双重标准这个天朝常喊得口号果然名副其实 PS3:不是要给抗日神剧正名,只是看不惯双重标准

 5 ) 孙子,别装了

    我是个骗子,打小就爱撒谎聊皮儿,学校收书费,我跟家里多要两块,吃烤串就汽水;考试砸了锅,老师叫家长往卷子上签名,我照猫画虎,签我爸名往上交;放学不回家,说老师补课,其实牵小女友的手逛大街玩;考试作弊,阳奉阴违,惹祸往别人身上赖,不堪回首的往事,缺德事一件接一件。其实都是正经人家孩子,都受过诚实教育,人心都是肉长的,谁也不是天生混蛋,撒一回谎,也羞愧,也彷徨,不到万不得已,谁能豁出来自个干这下三滥的勾当,别说八荣八耻人人有责,就想想撒谎时上煎下烤的架势,小脸通红,心砰砰跳,一捏手掌心全是汗。

    其实我想说的是,撒谎这事实在太刺激,太爽了,谁都无法拒绝,撒谎前灵光乍现,恶从胆边生,都觉得自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与人对质时血脉泵张,心率过速,表面上还得若无其事巧舌如簧,结局非此即彼,不幸被戳穿的,灵魂出窍,万念俱灰,蹦极跳伞不过如此,真能把一场谎圆下来的,大梦初醒,长舒胸抑,比桑拿浴马杀鸡还爽。这世界最刺激那些事都跟撒谎有关,人人趋之若鹜,赌博,军事,还有政治,都靠骗术的高下论功行赏,上至官场商场战场职场,下至扑克麻将杀人游戏,摆明了你骗我,我骗你,鸡鸣狗盗各显神通,技巧好的,心有千千结,扯出天大的谎来,面不改色,云淡风轻,名利双收,技巧差的,禁不起一次折腾,大汗淋漓,破绽百出,输钱又输人。

    所以说撒谎这回事,骗得失败才叫骗子,黔驴技穷露出马脚,既给人造成了危险,又侮辱了群众的智商,骗子过街,人人喊打,而骗得高明则是另一回事,卓越的骗术是一门艺术,整出骗局天衣无缝匪夷所思,骗人恍若隔世,骗人心花怒放,叫人意犹未尽,咂咂嘴觉得不够,受骗上瘾,被骗过一次还想上当受骗,这样的骗子通常被人尊为大师。作为大师中的大师,死骗子中的死骗子,昆丁早已习惯了接受来自四面八方的顶礼膜拜,他抖个包袱,满堂喝彩,耍个鬼把戏,一座皆惊,辈分混到这份上,搬出个粪球都有人前呼后拥,骗术次次得手,从不走空,昆丁躲在暗处,一脸坏笑,又满腔寂寞,于是他闲得蛋疼,干脆炮制出一篇《无耻混蛋》,告诉观众,也告诉自己,孙子,别装了,都知道你就是个骗子。

    《无耻混蛋》到底在讲什么,依我看,讲的不是二战,讲的不是历史,讲的其实就是骗子那些事,影片刚开一场,一位法国骗子就粉墨登场,看他心定神闲的架势,又洗脸又抽烟,一脸的爱谁谁,一脸的问心无愧,长得就跟诚实本人似的,照说这演技真不赖,少算也得练过两年,搁咱普通人还真就看不出个子午卯酉,可惜小骗子遇上了祖师爷,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当汉斯兰达上校抻出个巨型烟斗出来,我当场笑喷,装,叫你装,瞧你那揍性,这回傻了吧。果然,骗子精神崩溃,失声痛哭,可怜了地板下藏的一家犹太人,遇人不淑,所托非人,要找你们也找个骗术过硬的。

    昆丁尽情享受着看破与戳穿之间的快乐,对于一场骗局来说,掐头去尾,唯有这中间东西最好,最有嚼头。陪着假模假式的孙子们,昆丁玩到尽兴,提供给他们一个尽情表现的舞台,洞若观火,不动声色,心里早就乐开了花,装,接着装,于是他顾左右而言其他,猫抓耗子,欲擒故纵,扮猪吃虎,请君入瓮,变着法把骗子往绝路上赶,道越走越窄,坡越爬越陡,孙子被玩到溜溜转,直到脚踩在悬崖边上,沙粒滑落,一望无底,惊觉走投无路,形如困兽,剑拔弩张,要么精神崩溃自投罗网,要么恼羞成怒殊死一搏,电光火石间,手起刀落,血肉横飞,乾坤挪移,命运流转,皆在一念之间。

    开场的章节奠定了全片的基调,接下来,号称精通德语的骗子败于自己蹩脚的发音,貌美如花的女演员在上校兜里摸到那只要你命三千的高跟鞋,复仇心切的苏珊娜与列兵相互抵消,自以为技高一筹骗得了战后人民的汉斯兰达,作为影片骗术最高的终极人物,额头被刻上纳粹的图腾。整出《无耻混蛋》,讲的无非就是同一件事,所有谎言终归会被戳穿,所有骗局终究会败露,一招不慎,满盘皆输,天下就没有不透风的墙。每个骗子都以为一切尽在掌握,瞒天过海,因势利导,自以为摇身一变,就变成了自己想要的那个角色,但昆丁直截了当地告诉他们,孙子,有我在,这种事想都不要想。

    于是昆丁假借中尉奥尔多的手,拎把片刀,一脸坏笑,问每个拣了条命的纳粹,你会脱下这身军服么,当然会脱下,所以我会给你一个脱不掉的标志,昆丁也在用电影问每一个人,你会装成那个不是你自己的人么,当然,所以我要把你们都找出来,你是装的,你也是,还有你,统统都是,鉴定完毕。昆丁一直在怀疑,他怀疑忠厚的外表下是否包藏祸心,他怀疑光鲜的衣装下是否有一具不堪的肉体,他怀疑道德公理,怀疑金科玉律,怀疑科学,怀疑历史,他怀疑每一件将人限制在条条框框里的规律。

    于是,昆丁告诉世界,我不相信,他让每一位努力装扮的骗子不得善终,让每一出精心设计的骗局破绽百出,让希特勒戈培尔死在想象中而非记忆里,让眼见为实的虚构驱逐口说无凭的史实,他颠覆了所谓的传统,恶搞了所谓的历史,他在《无耻混蛋》的工作,就是猛一把扯下看似正确的遮羞布,把装模作样赤裸裸地暴露于世,临了还不忘蘸血割个注脚,孙子,别装了。

 6 )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

 

我在网上看了字幕翻译超级烂的半部《无耻混蛋》之后,不死心,又四处翻腾了一遍,终于找了一个字幕很不错的版本来看。换做别人的作品我可能也就算了,但是昆汀的片子我从当年的《低俗小说》开始跟,一部都没有错过,也没有觉得失望过,所以属于我心里必看级别的特定名单之列。这个名单里人不多,其中还有一个,就是面部表情总像打了肉毒素打多了一样僵硬的北野武大叔。这两个人的电影都属于又美又暴力的那种,长得都是又怪又暴力的那种,很多姑娘不喜欢他们,因为她们都不喜欢暴力,但是我喜欢,所以我每次看完他们的电影觉得很爽的时候,也同时会顺便怀疑一下自己是不是有暴力倾向,看完《无耻混蛋》,我和三表哥闲聊,三表哥就安慰我说,我相信你不是因为它暴力才看的。这话安慰得我就更不好意思了。暴力美,暴力美,都是以暴力为载体的美。拍得再美也和暴力脱不了干系。谁要说看昆汀的片子却一点不买他卖的暴力帐,那不是和带着批判的精神看日本MAO片是一回事了吗。

 

因为美,所以连暴力的一部分也可以接受了。而换一种价值观来观看,则是因为昆汀的作品一向太过暴力,所以有的观众因为不能接受它太暴力,而即便是拍得美也是看不到的,甚至是无法原谅。我属于前一种,艺术决定论型的。另外一些人则属于后一种,道德决定论者。《无耻混蛋》上映后,我认识的一位以“优雅”著称的姑娘,突然宣称从这部电影开始能够接受昆汀了。我想那不是因为她突然变了价值观,而是因为希特勒该死,纳粹该死,对待他们,怎么血腥都是不为过的。美国作家门肯曾经说过:每一个正常人都会不时渴望着往掌里吐上唾沫,升起黑旗,割破他人的喉咙。所以实际上,昆汀没变,卫道士们也没变,只不过这部电影恰巧政治上切入到无比正确的点上,所以暴力也变得能够被原来不能接受它的人接受了,由此可见,人性是多么有趣的事。“People never chang, People lie。”嗯,也许Dr house说得很有道理呢。不过我前文提到过的“优雅“小姐,一定不会因为昆汀的这部电影,就意识到在暴力倾向这个问题上,自己是个撒谎成性的人。到也不是对别人,对自己而已。

 

戳破皇帝的新装,我想这肯定不是昆汀想做的事。比起皇帝的新装里那个聪明小孩,昆汀只是个顽童,而电影是他和全世界扯淡的工具而已。要知道这也是我一直喜欢他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即除了美和暴力以外,昆汀这个人,对待这个世界,总有一种直接了当的,相当顽劣的气质,杀人不是丁里咣朗的一通乱枪,就是噼里啪啦一阵乱砍,制定的计划嘛,那叫一个胡闹,一个个的都耍酷扮帅,奔着不靠谱的路数一路狂奔,谁能活谁能死,最后只好靠上帝保佑。北野武也爱这么乱整,举着枪互相一通对射,然后该死的死,该埋的埋,第二天太阳出来,照样是碧海蓝天,世界很美。大家在沙滩上圈个圈摔跤玩。于是我想起村上春树的那本小说的名字“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我其实没有看过这部小说。但我一直喜欢这本书的名字。现在觉得它来形容《无耻混蛋》这样的电影,真是又简单,又准确。

 

不仅仅是美,而且是美得像童话,不仅仅是暴力,而且暴力得也像个童话。我想也许这才是《无耻混蛋》真正的迷人之处,十恶不赦的纳粹,竟然当计谋得逞时候,孩子气的大声喊BINGO,那一瞬间,我想起了蓝精灵的格格巫,希特勒在看电影的时候直接被乱枪干掉,谁都知道这是历史上没有发生的事,但大家都希望它曾经发生过,当我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我简直乐不可支,心想昆汀你这小子竟然敢这么扯淡,你真行。在那一刻,这部电影成了一个成年人的童话,每一个巫婆都要被处死,邪恶后妈都要被干掉。纳粹就应该在他脑门上刻上纳粹的耻辱标志,很多成年人会嘲笑它幼稚,这也是艺术?但是我们就是像小朋友一样,个个都看得很开心,真痛快。看这场戏,与其说是看到了暴力,不如说更像是一场巴赫金式的末日狂欢。

 

其实,如果你读过那些真正没有被改编,清洁过的民间童话就会知道,大灰狼没有吃掉小红帽的外婆,而是把外婆做成了晚餐让小红帽吃掉了,灰姑娘曾经被王子抛弃差点喂了毒蛇。童话里不仅要有公主和王子从此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的固定桥段,还一定会有坏蛋最后死状都极为惨烈的描述,其实所有没有经过道德修饰加工过的原始童话都是又美又暴力的,这是人性本来的样子。而超人和蜘蛛侠,他们太美好了,他们是神,不是人。至于那些莫名其妙的蹦出来说明什么是胶片,那个箭头指着谁是将军之类的玩法,对昆汀来说,真是太小意思了。现在是狂欢节时间。怎么玩不是玩?我爱这么玩,你管得着吗?昆汀这种人,是恨不得把自己一辈子都过成狂欢节的人。其实他拍的片子一向很巴赫金,这并不是能为很多中国观众接受,因为中国人一向日子过得很规矩,我们从来没有过什么狂欢节,所以在最开始看到昆汀,就很多人会看不懂,会很奇怪,怎么那么乱,这是什么玩意。不过,经过了这几年的网络群体狂欢事件,大家貌似现在也找到点感觉了。从这点来讲,我觉得昆汀的电影被更多的喜欢了,这并不是说明昆汀解放了什么,恰恰相反,而是因为中国人的狂欢精神被一部分解放了,才会真正开始从昆汀的电影里得到乐趣了。我觉得这是件好事。

 

顺便说一句,作为一个女人,我打心眼里喜欢昆汀,还因为在他的电影里,他从来不歧视女性。我想这是很多人,压根没有注意到过的,他们只看到他电影里的暴力,但其实,从《低俗小说》开始,到《无耻混蛋》,昆汀电影里的女人,总是那么又酷,又美,又果断,又聪明,又性感。他从来没在他的任何一部电影里,贬低过女性的形象。由此,我个人总结昆汀的电影必不可少的四大要素是,美,暴力,女神,和狂欢式的世界感受。昆汀利用这四大元素,制造了一个荒谬的童话。你知道它很假,但是它假得让你在一瞬间也会恍惚这世界到底有多真实,在这一瞬间,哪怕只是一瞬间,你会恍惚,那些寻常日子里的压抑,禁锢,沉闷,也都是荒谬和不真实的。而我们是从梦中醒来的庄生,也许下一秒钟,就会结束所有的噩梦,回到蝴蝶的世界里去了。

 

当狂欢节结束的早晨,站在每日上班的街头,混入到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回想起昨天,也许,在世界的尽头,真的会有冷酷的仙境吧。

 

 

 

注:巴赫金的狂欢节文化

 

巴赫金在谈到中世纪的狂欢节和狂欢化文化时,指出中世纪晚期欧洲各大城市(如罗马、拿波里、威尼斯、巴黎、里昂、纽伦堡、科隆等),每年合计起来有大约三个月(有时更多些)的时间,过着全面的狂欢节的生活。他说:“不妨说(当然是在一定前提下这么说),中世纪的人似乎过着两种生活:一种常规的、十分严肃而紧蹙眉头的生活,服从于严格的等级秩序的生活,充满了恐惧、教条、崇敬、虔诚的生活;另一种是狂欢广场式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充满了两重性的笑,充满了对一切神圣物的亵渎和歪曲,充满了同一切人一切事的随意不拘的交往。这两种生活都得到认可,但相互间有严格的时间界限。”他特别强调,“如果不考虑这两种生活和思维体系(常规的体系和狂欢的体系)的相互更替和相互排斥,就不可能正确理解中世纪人们文化意识的特点,也不可能弄清中世纪文学的许多现象。”[1]

 

 短评

天才這次拿出了歷史,以影史破壞影史,甚至燒毀影史,瓦解歷史,誓要引領影迷在面對歷史的同時要走出歷史.

6分钟前
  • yuςii
  • 力荐

流畅,看起来毫不费力。除了布拉德皮特显得格格不入,除了地下酒吧那场居然不收拾现场有些BUG,除了绑着TNT居然能混进元首活动场所很无稽,其他都很好,很完整,完成了电影所能给出的最重要的功能:娱乐。

10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推荐

Quentin是他媽的天才!

15分钟前
  • Kennn.
  • 力荐

当法国人不讲情义,美国人不讲人权,德国人不讲原则,英国人满脑浆糊,犹太人大开杀戒,希特勒就死了。

18分钟前
  • 推荐

Tarantino 真是电影天才.

23分钟前
  • Jean
  • 力荐

电影的魅力,他用电影创造历史

28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力荐

冲着皮特和昆汀去的,结果被德国太保给迷住了

31分钟前
  • JACK
  • 力荐

美国人与德国人的对比太好玩了,喜剧与正剧间的平衡,昆汀还是那个昆汀,看得那叫一个爽!克里斯托弗·瓦尔兹演得太好了~

32分钟前
  • jj73浅之
  • 推荐

时隔3年后重刷,绝对是昆汀对视觉语言把控最好的作品之一,酒馆杀人戏给我看跪了,15秒钟内几乎杀死了所有角色,用尽各种剪辑摄影手艺,血腥混乱中自带匠心独具。章回体恰到好处,场景数量少得吓人,却把故事讲得如此完美。最后,杀死比尔里用过的配乐,又放在这里用,痞昆真好意思哈,分分钟出戏。

34分钟前
  • TWY
  • 力荐

重新看了一下开头:德国军官是如何在十分钟之内让一个大老爷们儿崩溃的。

36分钟前
  • 荞麦
  • 推荐

我豆是都觉得,通俗又好看的电影就是Quentin这样的。

40分钟前
  • shu
  • 推荐

看到女主角对着镜头外的纳粹大笑,简直肾上腺素爆增啊。

44分钟前
  • 文森特的耳朵 | 生命短促啊
  • 力荐

昆汀更上新台阶

47分钟前
  • 艾小柯
  • 力荐

Waltz屌,虽然片子一堆问题

52分钟前
  • sasasasa
  • 推荐

2009 no.1;开场戏和酒馆戏可以做教科书了;每一章都是含戏中戏的类型片,狂野的电影情书贯穿始终,最后的对白成了点睛之笔;猜猜谁最先翘?影评人!

55分钟前
  • 汽车大师
  • 力荐

红衣女子因为恻隐之心送了命,是少数几个正常点的黑色幽默。。。

57分钟前
  • 光年‖影视歌三栖民工
  • 力荐

爱Quentin嘛。只是有几段音乐响起的时候,很想哭。Ennio Morricone果真是我杯茶。

1小时前
  • 眠去
  • 力荐

这是一部非常离奇的二战影片。

1小时前
  • 爱吃烤鹅
  • 推荐

昆汀的恋足癖还是藏不住啊。

1小时前
  • Minjie
  • 力荐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绝对不能相信美国人!

1小时前
  • 喵过留影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