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域之末路英雄

HD中字

主演:梁朝伟,庹宗华,吴孟达,关之琳,叶全真,林志颖,吕良伟,柯俊雄,朱家麟

类型:电影地区:台湾语言:国语年份:1993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异域之末路英雄 剧照 NO.1异域之末路英雄 剧照 NO.2异域之末路英雄 剧照 NO.3异域之末路英雄 剧照 NO.4异域之末路英雄 剧照 NO.5异域之末路英雄 剧照 NO.6异域之末路英雄 剧照 NO.13异域之末路英雄 剧照 NO.14异域之末路英雄 剧照 NO.15异域之末路英雄 剧照 NO.16异域之末路英雄 剧照 NO.17异域之末路英雄 剧照 NO.18异域之末路英雄 剧照 NO.19异域之末路英雄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异域之末路英雄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神秘又开放的金三角地区位于印度支那三国交界,是一片三不管的地带。1954年,台湾当局响应联合国决议,下令撤出流落在金三角地区的国军,但是,还是有至少十一万国军及其家属留在了这里。   国军参谋范龙(梁朝伟 饰)从俘虏营中逃出,历尽艰难回到国军营地。士兵阿丁(林志颖 饰)亦回归部队,老兵老谢(吴孟达 饰)给予了丧失战友的阿丁兄弟般的关怀。国军贺司令(柯俊雄 饰)与缅方谈判,试图放下武器归顺,范龙施计保存了部分军火,缅方却对国军赶尽杀绝,全赖范龙,国军得以突围而出。然而队伍很快出现了分化,范龙等人投奔土匪,贺司令则带领余部归顺泰国政府,流落在金三角的国军将士,为生存展开了卓绝的斗争……蜀山降魔传2女族长2018一吻倾城阳光普照大地路易不容易 第四季某科学的超电磁炮麻烦的婚礼九州羽乱·相思劫异形浩劫世界上最著名的列车卧虎2006裂口女2高达破坏者:对战记录再见仍是朋友古城童话铁血将军2016儿童总裁溶解鲶鱼美琪赤焰战场2逃狱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他鬼压床海盗教师“摇”破天惊海军罪案调查处:洛杉矶第十四季帝企鹅日记国语格斗女王的争胜人生夺命城运动天才安宰贤迎向光影消逝的年代我的秘密花园1摩纳哥王妃极速甩尾初婚电台挖宝战 第二季神枪游侠博恩霍姆大街打工三代加里森敢死队红蜘蛛3续:危情实录爱在春天

 长篇影评

 1 ) 异域两部,让我的理解更客观

有那么一段时间,对国民党残军93师的故事很着迷。我大概是在2008年第一次听说他们的故事,然后就开始找各种相关的书籍和纪录片,唯一没有看过的竟然是《异域》。在郭本城的书里才第一次知道原来最早的纪实文学竟然是柏杨老先生写的《异域》。没错,我把两部影片以及书都找来看了。其实这部《末路英雄》已经和柏杨先生写的《异域》没有多大的关系了,但是吴念真老先生的剧本功力也了得,暌违三年,不管是制作还是拍摄,各方面都要比第一部强,从客观性来说,这部也略胜一筹。

邓克保这个人当然一定是有原型的,但是最后是什么归宿,未必就如吴念真老先生所写的那么好。8年后,我不像当初,听到雷雨田将军宣布:“我们不再是中国人,我们是泰国人了……”就会落泪。那个时候,我当然也比现在年轻,对于这种无名无姓、无根无缘,不管受了多少委屈都要抓住已经抛弃自己的母亲的衣角的孩子,充满了敬意、理解、心酸和莫可名状的情感。如今,我接触相关的影片和书籍时,看法有改观,或者说,更客观了。这大概就是为什么,有些东西一定要一定的年龄才能读懂的原因。

大概《异域》系列之于我认知的变化就是,我不再将李弥、李国辉等人奉上神坛了。同情这种情感,有时候真能混淆视听。在《异域》中,李国辉小李将军交出了兵权,回到台湾养老。李弥将军趴在那面国旗上痛哭失声。曾经,我对那句李弥的狂言“做缅甸王”心笙摇荡,觉得这些人都是为了某种情怀而放弃权势,或许是因为,他们被抛弃的命运,他们的无助与痛苦总给人一种悲壮的感觉,而这种悲壮的情感总会被自己柔软的心替换成伟大这种情愫。

如今看来,不过是立场不同罢了,在这场战争中,其实是没有对错的。无论柏杨在书里,用的是什么视角,其实也只是个人的视角,是那个时代特有的正邪二元对立的视角。邓贤写《流浪金三角》视角又则不同。这并非是否定李弥、李国辉等人,更不是全面否定他们“悲壮”的历史。

有人评论李弥将军喝的红酒是孤军的血液酿成的,在历史上,李弥将军是否真的那样坦荡的在缅甸享受着生活,被鲜花和上层社会的人簇拥着,今天我们已经不知道了,但是毫无疑问的是,他并没有像李国辉小李将军一样,赤膊上阵,在战场上摸爬滚打。从某种意义上讲,孤军是他的政治砝码,但是气数尽了(柏杨语),他一人又奈何?“做缅甸王”不过是在孤军打出一片天地之下的豪言壮语,然而,这“一片天地”,正如电影中的“惨胜”,是靠不住的,并非真正的有力的胜利。李弥将军并没有敦实的依靠,他背靠的是血肉之躯,这些血肉之躯,是抵不过饥饿、炮火和算计的。说白了,隔过历史的烟尘来看,他并没有做缅甸王的资本,当然回到台湾,孤军的血肉也未给他换来更多的政治资本。正如崇祯并非一个昏君,却败在“气数尽了”。对于李弥而言,也是如此。我很感激朱延平在一种立场之下,却也并不冲昏头脑,他拍摄的李弥,也更客观,他扑倒痛哭,其实,哭的是自己,这才是真正的人性。

不是那么完美,连美好有时候也称不上。

对于小李将军,我始终充满了敬意,但是,正如电影所反映,他也有愚忠。也许在我们这个年代,是永远也理解不了他们那代军人的情怀的。他们可以死,却绝不投敌、叛国。在这里,“国”的意义又模糊了。我们认为的“国”,明明和他们的“国”,是同一个“国”。然而,他们誓死捍卫的“国”,又不是那个呼唤他们“喝碗热乎乎的鸡汤”的“国”,究其原因,不过是斯琴高娃拼死到阵地去找自己丈夫手中拿着的那面旗子不一样而已。就这一面不一样的旗子,却让这么多人客死异乡,受尽磨难。

为什么?

到底值得吗?

这些问题永远无解。直到九十年代,这些老兵中的一些人才向祖国提出申请:回国养老。也许在他们心中,“国”是永远地失去了。虽然是中国人,但是却又不是这样的中国人。这是多么吊诡的理论,你甚至会疑惑: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而为什么有人竟然会为这样没有意义的事情出生入死?

那是因为我们没有经历过那样的年代,那是因为,我们也无法真正懂得什么是立场不同。所以,哪有什么真正的对与错。祖国拒绝了他们,在我刚开始接触这段历史时,曾经为他们痛心疾首,现在,经过时光的洗礼,我反倒能够理解了。就算拒绝,也不过是因为立场不同,同样,没有对错。或许,说祖国母亲抛弃了他们,真正的抛弃也谈不上,还是那句话,立场不同。我们今天的人,没办法理解这个“立场”,让那么多人生那么多人死那么多人流离失所,但是将二者的立场翻转,难道另一个立场的人就不会悲壮吗?我想结果是一样的,因为,这就是中国人,古往今来,多少有气有节的人殊途同归,而在过几百年,你回望这段历史,只留下了迷惑不解:不都是中国人吗?至于吗?

相信这样的疑惑,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浓郁。所以,只有时间,才能让我们看清一些事情,理解一些人。但是,时代不同,有些东西注定是隔靴搔痒,你永远不能用进入的心态去明了。

《太平轮》中有一个细节,对立双方的战士在雪地巡逻的时候,前一秒还端着枪剑拔弩张,后一秒大家已经生起火堆烤兔子,吃完兔子双方挥手告别,其中一个小战士让另一个战士给家乡带好,原来他们是一个村的。这样的人们之间,哪有什么深仇大恨。而柏杨的《异域》,字里行间都是GD多么的狡诈、残忍、缺乏人性,那么被GMD折磨了十多年,在狱中受尽煎熬的时候,他又该怎么想自己忠诚的那个党呢?后来他终于敢说出自己的看法,是的,只有心感受到的才是真实的。电影中的范龙早早就有此觉悟:那个你们奉为神仙的人没准也在过这种日子。其实,作为一个人来说,他的选择又有何是非可言。

他对邓克保说:克保,以后在战场上遇见,你可得躲远点。我是无牵无挂,你可是有孩子的。轻描淡写的一句话,竟然就是家国观的注解。无家就无牵无挂,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正是因为有家才会在乎,正是因为在乎小家才会为大家奋战。邓克保有政芬有安国有安岱,可是当安国、政芬都殒命异乡,安岱因为这无休止的奔逃变成傻子之后,正如他所说:已经一无所有,所以,也只有这个时候,他才甘心走出丛林。吴念真是真得懂得“人”的人,而邓克保不是一个人,他也许会战死也会因为疟疾而死,也许会和小红一起去台湾卖豆浆,但是他不愿意他成为泰国人,而这里面真正刻画的人,都不会成为泰国人,可是残军后代,到底也还是得为前人的选择愿赌服输。只是三代以后,是中国人还是泰国人,也许在他们的心里也淡漠了吧。

美斯乐的和平来之不易。朱延平很真实的刻画了那一群孤军的形象,他们衣衫褴褛,缺胳膊少腿,这些人能打仗吗?这些人真的能让李弥成为缅甸王吗?或许,他还不如小李将军明白、通透,因为小李将军是真正在战场拼杀的,他更懂得孤军奋战的全部意义。

所以,当年我曾经为小李将军扼腕惋惜,现在却觉得这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时间总会说明一切。是非对错,有时候并没有真正的意义。只能一声叹息,这就是一个时代啊。

关于这部电影:
吴孟达和小志为《异域》增添了温情的色彩,第一部很难一时之间看完,因为实在太沉重了。这部因为有了他们俩和美丽的关之琳,从观影性来讲,更强了。

我志真是出息,居然还演过这种片子。

刚一开始,范龙和阿丁生吃鸡的场景,真真恶心到了。梁朝伟和林志颖都了得啊……还有庹宗华吃蛇肉(第一部),这电影让你震撼的不止这些场景。茹毛饮血,人之初啊。

吕良伟说云南话好帅,说的好有深度,还是吴念真厉害。

朱延平后来堕落了。

关之琳的戏让我深受震动。

小红还是喜欢王静莹演的。

 2 ) 与第一部作一下比较

    很多人都觉得本片不如前作,包括我在内竟然也有几分这种感觉,可是本片的制作水准照理来说,无论从哪一方面看,都要比前作来得出色,但究竟为何会让人觉得不如前作呢?我个人总觉得本片似乎少了些什么,但却说不出来……

    先来比较一下这两部作品:

    比较一:客观性

第一部:7分。基本客观,但多少有些丑化解放军的成分,而且部分情节还是有迎合讨好当局的嫌疑;
第二部:10分。非常客观,对缅甸军的民族情感作了表现,突出战争的悲剧性,对泰国军则是述而不评。


    比较二:反思力度

第一部:9分。尽管剧组有所保留,但毕竟影片描绘出对战争的残酷,对战争中生命的价值作了思考,可算是中国最早的战争反思片了;
第二部:9分。同样具有较强烈的反思色彩,而且这回将生命的意义提升到了比政治更高的高度,在这点上本片可以说超过了前作。


    比较三:画面质量

第一部:6分。比较粗糙,画面质量差不多相当于70年代初南斯拉夫的老电影;
第二部:9分。很精致(就当时而言),不亚于同一时期一些西欧电影的画质。另外,本作的场面很大,明显超过了前作,尤其片尾的军事场面很宏观。


    比较四:音乐、音效

第一部:9分。乐曲和声效都很不错;
第二部:7分。乐曲和前作差不多(大多为沿袭前作的曲子),但不知是否我下载的版本质量有问题的缘故,部分音乐有走调现象……


    比较五:演技、演绎

第一部:7分。部分表演很做作,而且部分剧情的镜头感不太好;
第二部:8分。表演水平总体比前作出色,但有些地方太过于武打动作化,有的角色的死亡镜头带有武侠片的色彩、显得失真,不适合于严肃的军事片。


    总体上而言,第二部比起第一部的制作水准只会有之而过、无之不及,但不知为什么,依然让人很难得出“第二部比第一部”好的结论,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笔者也无法用三言两语作表达,只能粗略地以自己的观点来分析一下。
    造成人们认为续作不如前作的结论也许是因为这些原因:

    其一:第一部纯粹是对战争进行反思,而第二部虽然也具有反思性,但多少还有些商业色彩;

    其二:第一部的剧情虽然未必比第二部出色,但剧情毫不拖沓,从始至终一气呵成,而第二部则多了不少铺垫,使剧情看起来有些进展缓慢,而且戏剧化色彩过浓,使之很难令人轻易信服;

    其三:第二部的故事情节仅仅是“不亚于”第一部,而没有彻底地超越第一部,在“先入为主”的概念影响下,人们很容易将“没有进步”理解为“退步”。
    ……

    当然以上这些,只是我的个人看法而已,难免说就一定正确。但不管如何,本片还是很值得一看的,虽然本片很大程度上是第一部的跟风之作,但剧情完全是续着第一部,而且两个故事都是改编自真人真事,只有将这两部作品一齐看完了,才能呈现出一个完整的真实故事。


附:我对第一部的评论
http://www.douban.com/review/1472148/

 3 ) 亚细亚的孤儿

电影不错呀,演技不错呀

当然主要还是题材好,和导演的水平也有关系,毕竟不是所有人都会去选这个题材

小时候就看过一遍,那时就觉得他们死得好可怜

此时再看,最感动的还属片尾 罗大佑的歌声响起的瞬间

顿时彻悟这首歌在唱这些

我曾无数次说起 虽然我怪七怪八音乐听了一堆 多数时候也都在听那些玩意儿 但是内心最感动的 永远是罗大佑和郑智化

貌似 我很少有观点是不被和谐的 但相信在台湾问题上 我们的政府是靠得住的

 4 ) 好多年前原来看过

不错。小林一直觉得没什么实力,连演个逃跑都娘娘腔,但几十年来总是被媒体塑造成全能英雄,很奇怪。朱延平的水准真是参差不齐,可以有这种严肃的,也可以有刺陵这种垃圾。

很多年前大脑尚未发育完整之时看过一片,一个女人抱着骨灰盒说这是我老公。她还说你给我饭吃,我陪你睡觉。那个男人看到这女人洗澡念叨“全。都。看。。到。。了。。”。还有老汉说龟儿子到死你也不肯叫我老爸。就记得这四个片段。有意思。原来这片就是异域2。

 5 ) 这部电影最让我难受的一刻

最让我难过的 不是国人背井离乡 生存艰难 也不是国人互相征伐 外国人渔翁得利 也不是不断的有人死去 而是在最后一段 他们集体宣誓 加入泰国国籍的那一刻
很心酸 但是没办法 这是他们自己犯的错误 同胞间的争斗给了外国人可趁之机 堂堂中华 竟然无力把自己的儿女保护好 我们国家的历史总是发生这样的事
流落异乡的华人 他们留着和我们相同的血 相同的文化情结 可是一代一代人了 这样的共同点还能存在多久?

 6 ) 中华民族的孤儿

还没看这部电影之前《亚细亚的孤儿》已经给了我很大的震撼,不知道看了之后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怀着了解历史的心情,开始看这部电影。
整个电影气氛都很沉重,毕竟那是我们的同胞,虽然其中有吴孟达和林志颖的一些风趣的表现,但在我看来让电影的悲情色彩更重了些。
开始的时候梁朝伟生吃鸡的画面显得血腥,对一个有疟疾的人不会浪费食物。
吴孟达对林志颖说我们这个地方死一个人只允许哭一分钟,要不然你一辈子都哭不完的,看在你是新来的份上,这次就允许你哭两分钟,听到这个真的是想笑又想哭,何等的生活境遇啊。
老谢想让小丁做他儿子,小丁回老谢的话是你的谢字那么多笔,我的丁字才两笔,我是吃饱了撑的啊,他们中有多少是少年时期就背井离乡,踏上从军的征程,可能只会写的字就只有他们的名字,他们从军后所坚持的信仰在他们最危难的时候抛弃了他们。
他们被当成孤儿留在了金三角那个三不管的地方,一群有家的人被留在了异域,缅甸军政府对他们束手无策,蒋中正先生对他们不闻不问,联合国要求他们撤军,他们进退两难。他们的生活受到各方打压,本身是一群有信仰的军人,却被逼走上种植鸦片贩毒的路,战争带给我们的只有无尽的伤痛。
亚细亚的孤儿在风中哭泣
黄色的脸孔有红色的污泥
黑色的眼珠有白色的恐惧
死了的人倒是一了百了,最可怜的是那些不知道为什么活着而又时刻面临死亡威胁的活人。

 短评

吴念真的剧本写人物在时间里会变成什么样是写的真好,虽然成绩不如前作,但是我觉得整体质量超越前作,梁朝伟和刘德华是一样的用处,香港巨星参与台湾大制作,演得都是浪荡不羁的异类形象,对比下来,就可以看出梁朝伟的表演多么的本质,他就是那样的人,而不是形象突破好有光环,关之琳也用得很好,她和吴孟达的线写得十分老辣,完全沉住气制造出了很强的冲击力,这部电影她不美,但是需要她。基于前作的铺垫,深度方面也是一直往上递进的,不再是罗列问题的质问,而是真切的做了身份的区别,最后打仗两方的身份都十分微妙,又联系前面缩写的庹宗华吸大麻的情节,梁朝伟轻描淡写,“被你们当作神的人在那海岛上,说不定也这样的过日子",这对白写得太好,有力量有细节。

3分钟前
  • Morning
  • 推荐

第一部太震撼以至于续篇力量弱去。罗大佑代替王杰亲自唱主题曲的意义更大一点。

7分钟前
  • 斯慕奇
  • 还行

一群走投无路的士兵,身处尴尬的三国交界,最可悲的不是生存上面临的困境,而是身份上的遗失,就像结尾罗大佑唱的歌曲,他们就像是一群孤儿,永远流离失所,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家。

8分钟前
  • 超cute侠
  • 还行

以为抓到一个题材随便怎么乱编都可以是不是。

10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较差

艺术指导王童,编剧吴念真,保证了续集的品质,罗大佑亲自上阵唱了《亚细亚的孤儿》,听到哥飚泪。叶全真你又把我惊到了。。。立刻划到女神清单。

12分钟前
  • 阿德
  • 推荐

很多人说没有第一部好,可是我觉得超越第一部,原来关之琳、达叔、梁朝伟他们还有这么好的演技

15分钟前
  • 洋葱圈
  • 力荐

一群被国家抛弃的战士,在夹缝中生存,沦为各方的炮灰。或者死去,或者艰难屈辱地活下去。

18分钟前
  • 野云孤飞
  • 力荐

罗大佑的歌,过了这么多年还是这么好听。关大美人不细看都认不出来了,吴孟达居然还有和关大美人的亲热戏。投资貌似不小,又是坦克又是飞机的,只是导演水平略逊一筹,本可以拍得更好,流于表面了。

22分钟前
  • 张翔森
  • 还行

吴孟达这条线可以一看...其余的...不堪入目。

26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较差

去年年末就納入待看片單的兩部《異域》卻遲遲沒有觀影,在得知吳孟達病逝的消息,查看他參演的作品,注意到這部《異域之末路英雄》,間接促使我提上觀看日程。兩部電影的卡司陣容於如今的我看來都挺給力的,可惜《異域之末路英雄》的故事還是沒有《異域》那樣讓我觸動乃至開眼界般地了解一段陌生的歷史。★★★☆

28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童年记忆里的大制作,是朱延平+吴念真+王童+罗大佑的台湾片,不是港片。目前看到的唯一关于这支孤儿部队的电影了(看来还有条目不可见的前传),最震撼的依然是吴孟达林志颖关之琳线,还有吕良伟分队开拓金山角种那啥,梁朝伟本质就是收不拢的真浪子吧

31分钟前
  • 九命猫@victor-eyes
  • 推荐

这一群陷在异域的人,缴枪或者上战场都没有差别,一样地被排斥,一样吃不饱饭,范龙之所以不愿加入泰籍反而做了土匪,他明白投降无用,有家回不去,像被战争诅咒,老谢本以为捡了个家,家里却藏了个报夫仇的间谍,感情于是可悲,导致精神崩溃。

36分钟前
  • 醉梦·聊生
  • 还行

总得来说我觉得朱延平是烂片王,但是编剧是吴念真,还有梁朝伟。庹宗华也帅气逼人的说,再加上居然还有关之琳惊鸿一瞥啊啊啊~旧港片随便看都想点赞~东南亚的气氛总叫人想起喋血街头,可是这部片铺陈过多,人总是随随便便死掉鸟~~哎最后重点是梁朝伟好帅!!!!

40分钟前
  • 琉璃不想动脑筋
  • 还行

dddtp7o5梁朝伟太会抢戏了,庹宗华还是那么朴实,完全没有被第一部的巨大成功冲昏头脑,真难得。第二部跟原著的柏杨已经没关系了,完全是吴念真和叶云樵的原创剧本,将视线对准不肯返回台湾的泰国异域孤军在东南亚的贩毒和生存问题,发人深省。吴孟达和关之琳那段写得最为出彩,当然主要是吴孟达演得好

43分钟前
  • 游牧人·芳汀
  • 还行

香港人对于战争的想象就是更大一点的黑帮火拼,战争拍得太糟了。《亚西亚的孤儿》是名曲借喻,只在片头片尾出现,《家,太远了》才是罗大佑为《异域》创作的主题歌,出现频次很高。简单说一下「亚细亚的孤儿」的语义流变:最早是吴浊流写的一部台湾日据时期的小说;罗大佑1983年以此为名写了一首歌,为了便于过审,加了一个副标题「红色的梦魇,致中南半岛难民」,指向越南战争后投奔怒海的难民;其实罗大佑真实指向是,与美国断交后台湾尴尬的国际地位;1990又被放置在《异域》片头尾,歌词的意象也和「弃民」心境很接近。当然,最贴近的还是那首凄苦的《家,太远了》。有意思的是,「缅北孤军」后来在台请愿的时候,也唱的这首《亚细亚的孤儿》。《乐队的夏天》「康姆士」乐队主唱永驻就是缅北孤军后人,他的歌里也有这段历史的影子。

48分钟前
  • 山微漾
  • 还行

剧本是吴念真的,这部电影支线过多,导致主体涣散,加上太像塑造一些讴歌的内容,镜头上也完全不如第一部那么流畅。不过演员表演都非常上佳,连千年男花瓶林志颖都有演技表现。

50分钟前
  • 基本是我
  • 还行

看了第一部。在必输之局上被当作政治筹码,可悲。而你怎知,眼下这局就不会输呢。剧情中,有一段小兵私自卖军火换鸦片,只是为了给缺医少药的伤员同伴当止痛剂,才想起来,当初找到这个片子,就是因为Wiki上看到缅北孤军在当地大规模种植贩卖鸦片经营生意的事。如果这是史实,却被捏他成这样,那就太可笑了,避重就轻的反思。作为一支外来武装力量,到底对当地民众带来了多大影响,完全没有描写。

52分钟前
  • Mathematicα
  • 还行

tony就是多年前定位矛盾的汉奸?

56分钟前
  • 阿滋猫~~~喵~~~
  • 力荐

这一部少了很多政治元素,没有再过多地描写党派战争,因而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人物,而这无疑让影片更加有血有肉,一众人物的生离死别也更能让观众体会到战争的悲凉,就完成度而言,它并不比它的前作要差,甚至在很多地方超过了前作,比较遗憾的是,影片要展述的人物有些多,很多人物线处理得也太潦草了

1小时前
  • 回忆与否之
  • 还行

四顾无依中挣扎的人性,相当彻底的悲剧。题材和叙事方式还是契合的,虽然结构上粗糙的地方也很多。梁朝伟真的太帅了。

1小时前
  • 小时不识月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