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政

50集全

主演:李沇熹,车胜元,李星民,金载沅,白成铉,严孝燮

类型:韩剧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15

 剧照

华政 剧照 NO.1华政 剧照 NO.2华政 剧照 NO.3华政 剧照 NO.4华政 剧照 NO.5华政 剧照 NO.6华政 剧照 NO.13华政 剧照 NO.14华政 剧照 NO.15华政 剧照 NO.16华政 剧照 NO.17华政 剧照 NO.18华政 剧照 NO.19华政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名利场之六 较劲

华政 名利场
第六篇 较劲

在女性被普遍限制和歧视的传统制度之下,但凡想要做成大事的女性,为方便或是免除麻烦,往往着男装行事,这样一来,就带来一类非常丰富的戏剧题材:女扮男装。

对于史剧来说,女扮男装真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库,无论悲喜剧,或是婚嫁,政事,阴谋,宫廷斗争,都可以往里套,只要选材得当,就可以带出戏感,问题在于,历史背景和人物又如何,如果大背景选得妙,就能带来难以言喻的好效果。在我们这个关于朝鲜公主历经世事浮沉变幻,带来曲折命运的故事里,剧情线索也不可避免地被带入了女扮男装的套路当中去,只是本剧编剧的构思与别不同,非常人所能及,她要的女扮男装故事,原来只是一个引子,为的是引出公主与准驸马之间非同寻常的感情发展。

就在洪柱元所住的私宅内院当中,已经长大成人的姜仁佑再一次见到了他曾经为之难过的贞明公主,只是此时,他与她的关系已经起了大变化。道理还是一样,时间,是最好的易容,他只记得在正月十五的艳阳之下,深宫之中,被那个身穿宫装的小女孩一把拉起了手,笑着要他们跟着她走,却认不出眼前这个着男装的假小子就是他为之心动,想念,难过以致追念的贞明公主,此时的他只是定定的看着眼前的人,一边纳闷,一边气恼:

作为一个阅人无数的富有贵族男子,他还从来没有这样被个女子狠狠揍过。

这里需要关注的是一个细节:

姜仁佑捋起女方的袖子以后,见到的是清凉无汗毛的胳膊,如果再仔细看,胳膊上还有一颗细小的黑痣。就有追片观众认为,这有可能是守宫砂。不过,守宫砂的点取和位置,都非常有讲究,朱砂都是鲜亮的红色,而且颜色鲜明,经久不褪,并且守宫砂的颜色和位置较为特别,无论怎么看,都非常醒目。即便是放在古代朝鲜,作为我国的藩国,也还是要按照我国流传过去的步骤和办法去做,不太可能做成是一颗细小黑痣这样如此不起眼的样子。因此,守宫砂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但是可能性不大。以此思路推断,如果姜仁佑见到了这名女子的守宫砂,知道她仍是处子之身,又如何会以如此戏谑的口气,故意嘲弄好友洪柱元与这名女子有可能会有不寻常的关系?最有可能的是,姜仁佑看出这小子的举动不寻常,于是特地查问,查问当中还要验明正声,在他看出对方对男性有忌惮之心,且胳膊无汗毛,不像是男性的时候,也被对方察觉到他是想要确认性别,这才挨了揍。

这个时候的姜仁佑,挨打挨得有点摸不着头脑,他只认定他是好友洪柱元家里的奇怪人物,认为不可能是一个未婚单身两班贵族男子家里,还住着个身穿贱民衣装的女子,要么就是两人关系不同寻常,要么就是可疑人物,专门潜入宅院之内想要查探情况来的人。结果,他这两条判断都错了,女方被他捋起袖子,惊到非同小可,狠狠给了他一下子,一拳把他打跌在地,嘴角都破了,他也只能看着气愤的女方,暗暗纳闷,见到好友洪柱元,又大喊大叫一番:

-喂~洪柱元,好啊你~

-你一个人,居然离家出走,一个人住,居然藏了这么个女人在家~

殊不知,就是自己这一天的这一下子,打破了两人还有可能持续很久的隔膜:

她是以女子的心,对待他,他却不知她是女子,只当她是男子,以患难之交,坦诚相待。

这么一来,兄啊弟的称呼肯定用不上了。按照身份等级论处,火伊是从东瀛回到朝鲜的平民,看她的穿着打扮,甚至可说是在底层待惯了的人,如何会将她与贵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嫡出公主联系到一处?因此,在洪柱元看来,火伊就只是一个普通人,身份不如他,来到朝鲜也仅是贱民,可是因为这个人在东瀛帮过他,也搭救过他,二人算是患难之交,因此无论如何,到了朝鲜,要助他一臂之力,为他找到生计,建立起正常的生活秩序。如果来到朝鲜,没有家人,也没有找到住处,就暂时住在他家里罢。可是,就在此时,他多年的至交好友姜仁佑居然跟他说:

-他,她,她?

-你还不知道?他不就是个女人么?

这么一来,可真是把这个做事一板一眼,遇事非要讲明道理,辩个一清二楚的呆子给说愣住了:

-你说什么?什么?!!!

可是,女方一下子就认账了,可见不打算否认,这下子洪柱元更加慌张了:

-这可如何是好?我,我怎么能对一个,对一个在矿上做工的女子这么做?!!!

看,这是洪柱元慌乱之下说的话。他有多么慌张,就对公主有多么喜欢。这里提到的公主,是他少年时候为之倾心,想要付出所有的贞明公主,而非眼前这个跟他谈条件,想要进入火器都监的假小子。在他看来,从前与火伊的亲密无间都是因为他认为她是男子,因此牵手,拥抱痛哭都没事,可是现在……牵手,拥抱痛哭这些,他想要一起做的人都是公主,而非眼前这个人。所以,此时知道性别真相的洪柱元,别提有多懊恼了,懊恼一阵子,又慌张一阵子,涨红了脸,边回忆边抱怨,又责怪自己,又无法面对他人,熟悉他个性的好友姜仁佑,就坐在一边看笑话。看来,这是他意料之中的事。他不打算安慰,也没有想要变通的意思,就是以看好戏的表情,看着好友慌张不已的表现,没事偷着乐。

除了优哉游哉的姜仁佑之外,另一个从容的人,当然还有公主本人。长大以后的她,因为一直都生活在异国的平民之中,虽然有明确的男女意识,但不轻易表露,为的就是以男子的身份生活,以策安全。没曾想,这么快就被姜仁佑认了出来,要过了好一会儿,想起对方的名字,公主才意识到,自己见到的是另一位故交:姜仁佑。看,从小就是这样,她带着弟弟出宫玩耍,吃饭没钱给,要被老板打骂的时候,是洪柱元出面给了钱,姜仁佑在一边好奇地打量,现在也是如此,她被洪柱元从东瀛带回了朝鲜,甚至住在了对方的家里,还是洪柱元冲出来维护她,嘘寒问暖,什么都要照顾到位,而姜仁佑还是后来者,仍然出面好奇地看,是不是加入战圈,戳穿一些什么,再坐在一边看看好戏。只不过,目前的情况发展为三人都已经长大成人,身份有别,虽然有些真相还未揭穿,但尖锐的宫廷斗争已经延展到了两人眼前,根本无从回避:

就在一通嬉闹之后,姜仁佑揪出了跟踪洪柱元的人,却发现正是自己家跑腿的下人,是为父亲所差遣的人。

由姜仁佑的父亲姜周愃则引出本剧另一条与史实有关的沉郁线索:光海朝政事。从目前姜家众人的态度来看,姜周愃派人前去内宅,其实是为了调查洪柱元行踪,却不曾想被儿子姜仁佑发现,并带回家里拷问,相当于是大闹了一场,这才引出姜仁佑的另一个秘密:身世。从姜氏夫人那样不屑的态度,骂他一句:

-贱人~

这样的情况来看,姜仁佑并非姜氏正房所生,不是嫡子,并非正统继承人,而是庶子,可是夫人无子,不得不把庶子当做自己的儿子抚养,可是却无法做到视如己出,内心当中仍然充满轻蔑和不屑,这才有姜仁佑出于爱护朋友的心意,与父亲争执之后,挨了这么一句充满鄙视和敌意的骂。因此,姜仁佑由于身份背景和特殊的家世引发的问题,很有可能还会带出其他麻烦。而在此时此事,他要面对的则是另一个麻烦:

许筠查探

按照他与许筠称兄道弟的情况来看,许筠是在探姜家的底,借由探问姜仁佑的态度,查探姜氏家族的老底,而姜仁佑一心一意想到的,则是如何保护好友洪柱元。没有人比他更了解洪柱元为国尽忠的心,可是也没有比他更清楚洪柱元将要面临的危险。这才是他在工作时间,特地找到火器都监,找了洪柱元去喝酒的原因:

他想要以失踪多年无消息的公主之事,劝说洪柱元,不要再为光海君卖命,却不曾想被对方这种一心报国的坚决态度所震慑,真正是无可奈何。

最值得一提的是,红着眼睛回到火器都监的洪柱元,因为情况异常,又被探头喊住他的火伊看到了他不寻常的样子。看,洪柱元红着眼睛流泪,洪柱元喝多了酒,都是为了贞明公主,可是他还不知道,自己心心念念在意的人,就在他眼前,被他从异国带回了朝鲜,目前正在她兄长光海君最重要的火器都监里工作。而洪柱元之所以会说出淡忘了公主的那番话,也是因为当下的他,生活里已经出现了新的人,虽然他对男女之事小心翼翼,身边甚至没有女子,可是这个名叫火伊的女子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走入了他的世界里,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也许,正是因为火伊出现,洪柱元才认为自己淡忘了过去的人,要关注现在的事,说到底,也是现在的公主取代了过去的公主。

如果以道路论处,火伊应该算做洪柱元从东瀛带回朝鲜的女技术员,因为通晓硫磺制作的烧取法,等于掌握了武器原料制造的尖端技术,属于朝鲜的尖端技术人才,可是由于她的性别问题,很有可能不能如愿,因此一心制造硫磺的洪柱元就接受了火伊的建议,要隐瞒她的性别,继续推荐进入火器都监。说起火伊进入火器都监的故事,倒真的很像是一个传奇。所以,在说这个传奇故事之前,非常有必要介绍一下火器都监的水准和情况。以下引用【朝鲜王朝实录】相关记载说明:

以下引用

宣祖 192卷, 38年(1605 乙巳 / 명 만력(萬曆) 33年) 10月 25日(丙寅) 2번째기사

○谏院启曰: “南阳府使安昶, 政委下吏, 号令顚倒, 加以火器都监分定之物, 滥征于民间, 阖境怨咨, 请命罢职。 火器都监铸铁艰难, 收聚于中外, 为次知之官, 所当十分检察, 俾无中间偷窃之弊, 而置之寻常, 见失之数甚多, 闻者莫不骇愤。 请色官员, 推考重治, 被偷之铁, 一一征纳。” 答曰: “依启。”

引用完

意思是说:

宣祖 192卷, 38年(1605 乙巳 / 萬曆 33年) 10月 25日(丙寅) 第二条记录

○谏院启奏说道:

“南阳府使安昶, 委任属下官吏, 号令颠倒, 强加以火器都监分定的物件, 在民间大肆征收, 整个地方都在埋怨询问, 请(王上)下令罢免他的官职。 火器都监铸铁很不容易, 从国内国外收缴聚集, 为后被传令下来的官员, 所属担当非常需要核对, 需做到过程中没有偷窃的弊害, 但(偷窃)这已经是平常事了, 发现失窃件数之多, 听说这件事的人都惊讶气氛。 请求对担当官员, 根据先例推定考据,重重治罪, 被偷走的铁器, 逐一征收纳入。”

(王上)回答说: “依照启奏(去办)。”

以上记录是宣祖时的启奏记录,由于发生在变乱之后,百废待兴之时,此时光海君李珲已经被封为世子,很有可能与光海君开发武器的相关举措有关。启奏的内容是说要惩戒贪污和滥用权利征收的官吏,由于盗窃问题严重,再加上地方官吏滥用权利,因此火器都监不得不向上参奏一本,以确保火器都监正常运作。但在整个宣祖执政时期,这样的奏章并不多见,到了光海君时期,火器都监的相关启奏有明显上升趋势。以下引用【朝鲜王朝实录】相关记载继续说明:

以下引用

光海 80卷, 6年(1614 甲寅 / 명 만력(萬曆) 42年) 7月 21日(辛未) 7번째기사

○(火器都监启曰: “经变以后, 各样火器, 尽为散失, 厥后虽设都监, 铸成大炮, 打造鸟铳, 而元数不敷, 分送各处, 已无余储。 脱有缓急, 无以应用, 不可不急急造成。 应入材料及工匠料布, 随备随用, 必以优备为务为当。 黄海道白翎鎭入 番水军, 逐朔除出五十名, 使之煮盐事, 备边司已为启下, 今之积在之盐二千余石, 令本道监司捉给船只, 刻期上送。 前日启下煮盐水军五十名, 今后仍令埋炭上送。 始役之初, 应入铁物工匠料米, 令户曹办出, 价布令兵曹办出, 董役一事, 不可不委任于武班宰臣, 以责其成。 又不可无文郞厅、武臣提调, 文郞厅及备边司鸟铳句管堂上、郞厅, 依前启辞, 并为书启。” 从之。)

引用完

意思是说:

光海 80卷, 6年(1614 甲寅 / 명 만력(萬曆) 42年) 7月 21日(辛未) 第七条记录

○(火器都监启奏说道:

“经历过变乱以后, 各样火器, 尽数散失, 变乱之后虽然设立都监, 铸成大炮, 打造鸟铳, 但是数量就不够, 分送各处(以后), 已经没有剩余储备。 如果情况有缓急(之分), 就无法用得到, 不能不急忙铸造。 应投入的材料及工匠用料布匹, 随时准备随时用到, 必须以优先储备才可以用得上也更妥当。 黄海道白翎镇的入番水军, 逐朔除名有五十人, 安排(他们)去做煮盐的事, 备边司已为这件事启奏, 如今累积的盐(已有)二千余石, (就要)下令本道监司安排给予船只, 选好时间往上输送。 前日启奏提到的煮盐水军五十名, 今后仍然下令埋炭往上输送。 开始安排劳役时, 应送入铁物工匠用料粮食, 下令户曹安排送出, 价布下令兵曹安排, 董役一事, 不可以不委任给武班宰臣,要求他们责成处理。 又不可不安排文郞厅、武臣提调, 文郞厅及备边司鸟铳都归管堂上、郞厅, 依照之前启奏的说法, 合并作为书面启奏。”

(光海君)听从这件事。)

从启奏内容来看,都是在谈如何给付火器都监所需的各种用料物资,可见,作为朝鲜国家武器开发前沿部门,火器都监的权限较宣祖时代,则更进一步,不但国王给予大力支持,提出要求一律批准,还专门负责解决各种困难和麻烦,要根据火器都监的要求,对相关文武大臣进行调遣。从这一点来看,火器都监已经成为国王的幕僚部门,专司各类与武器研发有关的各种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就是因为有这番国王特别关注的扶持与在意,火器都监才会有如许权限,大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对照剧情来看,正因为国王对武器研发有底气,有了解,做到心中有数,才会有光海君面对大臣们对明朝求援不予理睬之事连声反对,说出那样掷地有声的话:

-只有拥有力量,才能拒绝~

对照史书来看,到了本剧当中所设定的时点之上,火器都监的权限则更为扩大,甚至有朝中官员捐官做的说法,以下引用【朝鲜王朝实录】相关记载继续说明:

以下引用

光海 143卷, 11年(1619 己未 / 명 만력(萬曆) 47年) 8月 18日(戊辰) 4번째기사

○火器都监启曰: “都监事目内: ‘东西班正职六品以上者, 纳铜铁二百斤, 纳正铁七百斤, 升堂上’事, 启下矣。 今者上护军崔南愿纳铜铁二百斤, 前佥知尹箕南愿纳正铁七百斤, (已为捧用,)请依事目施行(何如?)” 传曰: “允。”

引用完

意思是说:

光海 143卷, 11年(1619 己未 / 萬曆 47年) 8月 18日(戊辰) 第四条记录

○火器都监启奏说道:

“都监办事条目当中: ‘东西班正职六品以上的官员, 缴纳铜铁二百斤, 缴纳正铁七百斤, 升为堂上官’的事, 传去了啊。 如今是上护军崔南自愿缴纳铜铁二百斤, 前佥知尹箕南自愿缴纳正铁七百斤, (已经派了用场)请(王上)依照事目施行(怎么样?)”

(光海君)传话说: “准了。”

如果这样的奏章拿到当代来看,则更有喜感:‘东西班正职六品以上者, 纳铜铁二百斤, 纳正铁七百斤, 升堂上’其实是在说如果捐助了铸造武器的铜铁,会得到怎样的优待。在古代朝鲜李氏王朝,特别强调堂上官与堂下官的区别,前者可以见到在上的众位大臣,甚至可以面见国王,后者就只能在堂下打杂,任由上级官员差遣。对照本剧当中,火器都监里的相关工作人员对初入都监的火伊说了那番话:

-我就告诉你,我们是取土队的人,只要取土需要,哪里我们都可以去,当然也可以去庆运宫~

这就是火伊特地跑去庆运宫,想要与生母金氏特地见面的原因所在:

她是火器都监的新任用工,只要跟随取土队,就可任意出入都城的许多地方,当然也会为她与生母相见提供便利。

在这一相见却不相识的辛酸见面 场景当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一个细节:

在贞明公主年少逃走时,生母金氏将那只来自预言者格庵南师古留下的手串交给她,告诉她关于预言的渊源来由,于是这只手串就成为公主随身佩戴的信物,可是在来到庆运宫观望之后,纠缠当中,手串掉了下来,就落在门口,未曾有人察觉。

年轻的公主暂时离开火器都监的硫磺制造区,只是出于思念和孝心,却没曾想来到火器都监不久,她的疏失就被姜周愃所利用。若非姜周愃要驳斥光海君的实力论,就不可能会有之后姜大监派人在火中做手脚,放入有毒物质,将红色的炭火变为绿色的火焰,由此生出有害气体,害到都监内的这么多人中毒受苦。当然,害人中毒受苦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姜周愃这么做的真正目的是要回敬给光海君狠狠一巴掌,让他为在朝堂之上所说的实力论付出最大的代价,而这代价要的居然是他的老朋友洪雵的长子洪柱元。这样的安排,就非常可怕了。

所以,在本周故事的最后,比起史剧一贯而有的板板整整叙事,洪雵大人突然出现,并且是以新任火器都监提调的身份出现,一出场就下令要把儿子洪柱元和倭国女奸细火伊抓起来,听候发落,让观众都惊讶不已。就在此时,虽然对兄长李珲抱有仇恨之心,年轻的贞明公主却因为现况,惊恐地发现自己与兄长站在同一边:

她是他准许进入火器都监的人,她是他准许不予过问来由,只要技术为朝鲜武器制造服务的人。

有了国王做担保,有了国王准许,她竟然就在施工时出事,如何不会被问责,又因为她的来源较为复杂,甚至不能算是成分清楚,只能说是来历不明的人,又如何能够说服重臣放过这次的事?在她被李尔瞻逼问打骂当时,洪柱元甚至冲进屋里,为保护她,把李尔瞻推得老远,可是现在,就连竭力保护她的洪柱元都受到了非难,目前的处境与她类似,不会比她更好,这又该如何是好?就在这一切的纠结,矛盾与危险当中,贞明公主的传奇人生又翻开了新的一页,预知下情如何,且看下篇分解。

 2 ) 名利场之十 黄雀

华政 名利场
第十篇 黄雀

当一部分真相被揭穿,局势就要发生改变,有的时候,甚至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金编剧作品中通常被运用的变化法则,在史剧华政当中也被再次证明是可作为规律看待的惯常性剧情发展常识。

被身边人知晓真实身份的公主,虽然仍是布衣打扮,虽然仍是忧心忡忡,顾虑重重,还是如同往常一样走在汉阳的窄巷当中,可是她的周围已经起了变化,至少,那个蔫儿有准的洪柱元,对她不再是一副十分关切,却又尤其注意男女界限份际的做法,而是如同影子一样跟着她。怎么说,他都不走,怎么拒绝,他都不肯移开视线。这不,就在公主独自一人走在小巷当中,又遭遇危险的时候,赶来要说话的洪柱元可算是及时赶到,赶在打手要对她挥刀之前,挡在了她面前,就这样,迎着光,倒下了……

如果主人公都受了重伤了,又该怎么办?

其实,完全不必担心。既然洪柱元是史书之上标名挂号的人物,就证明他一定能撑到成婚的那一天,否则这个故事就讲不下去。到目前为止,最震惊,最为难,最尴尬的人,反而是贞明公主本人。因为不久之前还跟洪柱元说过,两个人的因缘早就应该了却,因为忠臣是不可能为了爱情,站在君主的对立面之上。若是她这样要求,就是陷对方于不义,也让自己无法自处,作为王室中人,作为朝鲜这个国家除王后之外,身份最为高贵的女性,她断不会如此所为。可是,天意如此,不会让公主的遗憾当真。因为洪柱元不顾一切地舍命襄助,反而变为促成他与公主姻缘的动力:

在为保护公主挨过几刀,重伤倒地之后,哪怕贞明公主非说不要嫁给他,也不行了。

可是,这又是为什么?

按照儒家思想的义理之策来分析,洪柱元与贞明公主早有婚谈在先,在东瀛与洪柱元重逢之后,二人之间发生了不少事情,每一次都是凭着十分信任,互相帮助对方脱困,甚至不惜以身犯险,一人身陷囹圄,另一人突出重围相救,每一次都能达成排险救人的目标,不能不说是难得之事。难得归难得,如果说上回公主遇险,洪柱元不惜顶罪相救,为她争取给火器都监和他本人脱罪的时间,算是义气相挺,但这一次事关身家性命,当年与公主早有婚谈在先的男子,竟然舍命相救,挡在屠刀之前,又作何解释?

也只能说明对方为了搭救公主不惜一切代价,不仅一往情深,还甘愿付出所有,既不怕危险,也不惜性命。面对这样的婚谈对象,愿意以生命来维护公主周全,如果拒绝了这样的人,还能面对宗亲会或是臣下议事么?因此,在洪柱元为救公主,舍命挡刀一事发生之后,贞明公主与洪柱元的婚事,实已板上钉钉。姜仁佑想要以自身实力襄助,想要争取公主的好感和信任,也不容易,因为,他毕竟只是凭借自身条件提供帮助的人,而非如同洪柱元那样,甘愿付出所有,却从不计较得失,只默默守护,不越雷池一步。

实际上,拼不拼,说不说,就是洪柱元与姜仁佑二人对贞明公主付出感情方式的区别之处:

洪柱元表达爱意的方式是,话不多,只是默默地看着公主微笑,平日里小心翼翼地维护男女界限份际,受伤也不让她捋起裤腿,还对她大叫:

-不要,不要!!!

-哎,这可使不得!!!

可是在遭逢大变故当时,却毫不犹豫地冲向公主,只要保护她一人,救下来人,二话不说,先看她是否安好,受伤没有,关切之情,简直溢于言表。于是,周围对公主有可能不利的人,都被他冲到一边,要么就是如同恶吏李尔瞻那样,气势汹汹要责问工匠火伊,一下就被冲进来保护火伊的洪柱元推得老远,老胳膊老腿被撞得生疼,气得要死,对这二人破口大骂也没用;要么就是如同公主的兄长光海君李珲那样,面对明知真相却只字不提的洪柱元,直到见到公主之后,才知道自己成了傻哥哥,什么都不知道,见到亲妹妹的时候,才知道自己被蒙了这么久,火器都监的工匠火伊原本就是一名女子,如同从小就讨人喜欢的贞明公主那样聪颖机智的女子。

姜仁佑表达爱情的方式则更容易为现代观众理解,看似玩世不恭,实则非常在意。虽然出入都城内各处妓房,终日在外游荡,又与多名妓生有染,声名狼藉,暗地里却仍然小心相处,谨慎地过滤身边人,遇有可疑人等,则直接整理,毫不留情。这样的他对于认真警惕又仔细的公主,则十分上心,只要出现,就目不转睛地关注,处处襄助,却仍然时不时地借口关心,想要靠近对方,制造亲密接触的机会,于是,时不时地遭到佳人正色以对,也乐此不疲。这样看似玩闹儿戏的一个人,却对公主十分上心,甚至抱有强烈的占有欲,这份占有欲直至成人之后,依然不辍,正如他在少年时对洪柱元所说的那样:

-柱元啊,公主,就让给我吧~

对比他在成年后意识到火伊的真实身份之后,对洪柱元的那番话:

-从今以后,你还是不要再插手了~

-真相?你承担得起吗?!

可是他的好友洪柱元在年少时就不是这样待他,在查阅相关日志,意识到公主有可能未死的情况之后,还特地拿着日志去他家找他,要告诉他实情。较之无私无畏的好友洪柱元而言,姜仁佑是个有热情,有动力,也有私心的追求者。

可是从另一面来说,若非当年遭遇永昌大君被诬逆谋的那一场惨祸,贞明公主早该许配给洪柱元,成为洪氏家门的长媳,而非如同现在这样,以男装示人,特意照顾洪柱元,有可能接受他的礼物,与他十分亲近,却特地保持男女界限份际,有事就商量,遇到危险就照顾他,甚至和洪柱元同住一个屋檐下,同在一处近处,更类似于现代女性那样,与结婚对象同在一个职场工作的情况。就目前情况而言,无论从伦理,义理或是人情来说,贞明公主与洪柱元结合的可能性更高,姜仁佑的情形则更加类似于一个站在王亲之后的大型赞助商。只不过,为了让公主在小范围表露身份之后,做事更为得心应手,本周剧情中又将另一角色调出:

在东瀛时就保护火伊的伙伴慈劲,历经种种困苦,排除万难,终于来到朝鲜,特地来找给他承诺的伙伴火伊。

慈劲的露面,意味着三人维护公主的格局将要成型,从此之后,贞明公主作为语言当中火的主人,将受到上天的眷顾,逆转自己的命运。说过公主的姻缘之后,继续来看形势。就目前情况来看,身份已经曝露的贞明公主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

一方面是她的王兄光海君李珲拼命想要掩盖真相,不想让金介屎和李尔瞻知晓公主仍然在世的真相,另一面则是金介屎千方百计想要了解实情,就要弄清工匠火伊究竟是谁,毕竟,作为当年格庵南师古预言的知情者,她也是从中决断之人,影响力甚至大于她的主人光海君李珲。

除了王室内部的纷争之外,未知公主身份的人们还有别种麻烦要带给她,比方说一心逆谋的许筠,为了复仇,非要将光海君李珲赶下宝座,自行取而代之,由于反叛之心迫切,已经到了极为疯狂的地步。原本打算利用光海君与王室众位亲人的矛盾,想要光海君悖伦之后自行陷入困境,却未曾想阴谋被识破,所有希望全部落空,于是,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跑去要挟姜周愃,为的还是复仇后再为王。只是协商过程出现了一些问题,许筠没有特别去在意,于是小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变成了大问题:

其一,许筠在抓来工匠火伊时,甚至没有细细搜身,也未能谨慎辨析,就轻易采信其供词,就因为火伊表露出真实的仇恨之心,自认为抓到了光海君李珲的痛脚,想出要逼迫光海君除去继母即为先王正妃金氏一事,此后又在宗亲会上大呼要处死娘娘之时,毫无避嫌之心,策动之态昭然若示,是为不智;

其一,许筠虽与姜周愃有协议在先,却背着姜周愃策动害死先王正妃金氏的阴谋,此事前后的不少相关事件,都在事后招呼,可见是背地里策划阴谋,是为不忠;

其一,许筠想出要继子杀死继母一事,已违背伦理道德,被为数众多的中立者所反感,是为不仁;

其一,在已知事败,却不想方设法逃去,却还想要在城门调换人手之时,趁乱得势,是为不勇。

不明智的举动,导致他被已对身边人公开身份的贞明公主痛恨,非要亲自出面,自行作为诱饵,要为王兄光海君李珲抓到他不可。不忠的行为,导致他与幕后策动者商议不成,心生芥蒂,二人私下里各自动手处理,终至事败被光海君李珲抓到了把柄。不仁义的举动,导致朝臣反感痛恨,就在宗亲会上,为人正直的洪柱元之父洪大人就曾经怒极痛斥提议处死金氏的宗亲,也更加反感许筠。以此来看,知情的众多臣下,大都是中立者,也都对许筠的行为不忿,只是碍于他是光海君任用的重臣,不便多说而已。在他犯事之后,当然是抱持除之而后快的态度。不勇之举,直接表现了许筠的虚弱不善战的一面,说到底,他终究只是一名有变革精神,且文章独冠当世的杰出文人,但提到领兵打仗,或是策动变乱,却不是正规军和老练将领的对手。

最让人侧目之处在于,因为不够了解火伊,也不够信任对方,他还有想要孤注一掷的投机心态,居然在火器都监内设导火索,想要一举轰平都监,也将工匠火伊灭口。未曾想工匠火伊不仅是名女子,更是一名聪颖过人,拥有火药原料炼制技术,熟知爆破原理的宫女子,于是,在被困在火药仓库当时,她甚至有办法改变导火索的走向,破了许筠想要借除火器都监,再来除光海君的办法。所以,再一次地,被光海君伤害的嫡妹贞明公主出面,使出自己的绝技搭救了这个不中用的兄长。而在另一面,许筠被戳也在情理之中。由于剧情当中有特意安排,特意提到光海君为获得儒商巨贾姜周愃忠诚为王室效命的承诺,特地按捺下逆谋之事,为掩盖逆谋事件的真相,单独将许筠除去就为灭口。那么,对照史实,相关情况真是如此吗?为说明许筠相关情况,引用相关史书【朝鲜王朝实录】解释如下:

以下引用

光海 131卷, 10年(1618 戊午 / 명 만력(萬曆) 46年) 8月 24日(庚辰) 1번째기사

○戊午八月二十四日庚辰合司启曰: “前古所无之罪人, 昨日斯得, 脔肉之刑, 经宿未正, 人心愤恚而沮丧, 逆党窃笑而增气。 古今天下, 安有负此大恶, 而得延凶喘于晷刻之间哉? 今日人臣誓不与此贼俱生。 此贼若不急示典刑, 则臣等当伏共戴一天之罪。 请亟施邦刑, 以快神人之愤。” 答曰: “当议处。”

引用完

意思是说:

光海 131卷, 10年(1618 戊午 / 명 만력(萬曆) 46年) 8月 24日(庚辰) 第一条记录

○戊午年八月二十四日庚辰日合司启奏道:

“(许筠)这样的罪人可说是前无古人, 昨日这样抓到, 凌迟这样的刑罚, 经过一夜都没能施行, 人心愤懑而沮丧, 逆贼暗地里偷笑又长了威风。 这天下从古到今, 怎么会有如此大恶(的人), 而且还能优哉游哉地活到现在? (如果他活着)今天大臣们就不跟他一起活着(有他就没大臣们)。 这样的逆贼若不能快些处以典刑, 则臣等当应当伏地与他共同待罪一天。 请快速施以刑罚, 以平复上天与人臣的愤怒。”

(光海君)回答说: “应当讨论处置。”

从以上记录来看,要求干掉许筠的大臣,心意之迫切,比国王光海君李珲还更加激动一些,甚至到了“有我没他,有他没我”的地步,用不共戴天来解释,也不为过,这究竟是为了什么?直到臣下启奏当时,光海君李珲并没有杀意,还是打算再看看,所以他当时的回答仅仅只是“当议处”,意思是说应当议论再决定如何处置,这是一句颇为谨慎的话。到了之后,由于讨论越发激烈,发生了别的变故,以下引用相关史书【朝鲜王朝实录】解释如下:

以下引用

光海 131卷, 10年(1618 戊午 / 명 만력(萬曆) 46年) 8月 24日(庚辰) 9번째기사

○逆贼许筠、河仁浚、玄应旻、禹庆邦、金胤黄, 正刑于西市, 命百官序立。 【许筠初不刑讯, 不捧结案, (胁令勿捧。) 只举俊格前后疏中凶谋曲折及敎诱金胤黄, 以凶檄约矢, 投于庆运宫中、南大门凶榜, 仁浚谓筠为之、潜聚僧徒, 谋为作乱、登山夜呼, 胁出都民、琉球复雠之兵, 来藏海岛之说, 皆筠为之, 前后凶谋, 胤黄、仁浚个个承服罪, 筠以未承服, 不可为结案, 掷笔不押, 左右迫令着之。 ○贼仁浚同参凶榜罪。 ○贼应旻为贼筠耳目腹心, 昼夜同处, 凡其行事, 无不参知、南大门凶榜, 应旻书之, 登山夜呼, 应旻为之之说, 出于筠妾秋蟾之招罪。 ○贼庆邦军目列书同党姓名, 又为结死盟文, 与韩辅吉等, 结为死交、阴谋凶计, 莫非贼筠指挥、甲子刻木, 尤甚凶惨, 同参逆谋罪。 ○贼胤黄听筠指嗾, 图逞凶计, 以凶檄裹矢, 投于庆运宫中罪。】缘坐、籍没, 破家、潴泽, 罢其守令, 降其邑号【奇自献闻筠死曰: “自古无不刑讯, 不结案, 直捧招, 就刑之罪人, 他日必有异论”云。 (等事, 依律文施行。)】

引用完

意思是说:

光海 131卷, 10年(1618 戊午 / 명 만력(萬曆) 46年) 8月 24日(庚辰) 第九条记录

○逆贼许筠、河仁浚、玄应旻、禹庆邦、金胤黄, 在西市行刑,(光海君)命令百官按顺序站立(在那里)。 【许筠最初不进行刑讯, 不结案, (逼他也不招供。) 只列举奇俊格前后上疏中提到的凶险阴谋曲折以及教唆诱使金胤黄, 以凶险的檄文缠在箭矢之上, 投到庆运宫中、南大门凶险的榜文,河仁浚都说是许筠干的、潜伏聚集僧侣们, 阴谋变乱、深夜在山上高呼西贼已渡鸭绿江,威胁京城民众、提到琉球人也已埋伏军士,渡海登岛 这样的话, 都是许筠干的, 前后凶险的阴谋, 金胤黄、河仁浚个个都交待服罪, 许筠因为没有交待罪行, 不可作为结案, 丢下笔不画押, 周围人逼迫他画押。
 
○逆贼河仁浚一同参与凶险的榜文罪行。

○逆贼玄应旻是逆贼许筠的耳目心腹, 一天到晚都在一起, 但凡(许筠)办事, 没一件事不是参与其中并且知道的、南大门凶险的榜文, (是)玄应旻写的, 登上高山在夜里胡乱, 玄应旻做的这些话,(是)出于许筠侍妾秋蟾的招供罪状证词。

○逆贼禹庆邦排定目录并写下参与者姓名, 又写下结盟誓死的文字, 与韩辅吉等人, 结为生死之交、阴谋凶险的计策, 都是逆贼许筠指挥、甲子刻木, 尤其深为凶险残忍, 同时参上逆谋罪。

○逆贼金胤黄听从许筠指挥琐事, 图谋逞能凶险的计策, 用可怕的檄文绑在箭矢之上, 投到庆运宫中的罪行。】亲属一同受罚、全部财产充公,妻子子女贩卖为奴婢, 查抄其家族、发配到偏远海岛, 罢黜守令的职位, 降下他的邑号。

【奇自献听说许筠死讯说道: “自古从来没有不刑讯, 不结案, 直接捧招, 就对罪人施以刑罚的事, 日后必定会有有异议的说法”这样的话。 (等等事体, 按照律文施行。)】

从相关情况来看,处理许筠的供词一事,甚至在没有画押认罪的情况下就将其处死,确有疑点,对照本剧剧情当中,国王光海君为了掩盖姜周愃参与此事的真相,也为保护介入此事进行处理的嫡妹贞明公主,无奈之下,这才下令速速将许筠处死一事,实为妙笔。只是,在这其中,许筠这个有变革精神的文人,就不免造成形象破灭,成了剧中一名逆谋未成,反而促进公主与准驸马洪柱元感情的跳梁小丑。不过,许筠对后世的影响并不因为他的死去而完结,相反地,他的作品影响之大,覆盖面之广泛,实为朝鲜历朝历代文豪之最。以下引用【韩国文学史】相关内容继续解释:

以下引用

《洪吉童传》是一部什么样的小说呢?大家都知道,《洪吉童传》的主人公洪吉童是洪政丞的庶子,在家饱受虐待,对其父不能称父,对兄不能称兄。因此他对这个充满矛盾的社会制度满腔不平。于是,他毅然离家,投入强人团伙,并成为魁首。他这伙强人自称“活贫党”,专奔掠夺地方富豪和贪官污吏的不义之财,救济贫民。他们在全国八道神出鬼没,地方人心动乱不稳。官方对此十分忧虑,极力抓捕他。但是,始终没有捕到他。最后洪吉童带领部下远离故国朝鲜,来到硉岛国,自立为王,建设一个理想国家。

读过通篇内容,作者在叙述故事时使用的是超现实手法。例如,作者把洪吉童写成有分身术,可以由一变八,分赴八道,运用呼风唤雨的法术,在夜间悄悄地把各邑粮仓内的粮食悉数搬走;当朝廷下达逮捕令,派将军前来抓捕时,洪吉童却运用魔法把所有官兵都装入一个皮带中悬挂在长安城北狱等等。作者的这些超现实手法同过去传奇小说有些近似,但是从主要方面看,它还是属于以推翻矛盾的现实社会为目的的社会小说,革命小说。

 把《洪吉童传》同许筠的生涯和思想相对照看,二者是相当一致的。当时的社会制度对庶流是相当鄙薄的,这使他们对社会怀有强烈不满;地方豪绅和官吏大肆敛聚不义之财,百姓生活极无保障,这都是当时社会现实。由此可以知道《洪吉童传》对社会现实的描写是身份真实的。与前代小说对社会空乏的描写相比,这确实是一大进步。朝鲜小说发展到《洪吉童传》时,事实上已具备了真正的小说形态。从这个意义上看,《洪吉童传》无疑是韩国小说文学史上划时代性的作品。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朴应犀、徐羊甲、沈友英、许宏仁、柳孝先等庶流人物聚居在骊州江边山野中,他们声称,吾辈卓荤之才,禁锢于当代之法,郁郁不得志,男儿不死则已,死则扬名天下云云,广交天下壮士浩劫。但是,他们恨于缺少活动资金,终于在海州下海经营盐业,间或剽掠富豪,或在岭南抢劫殷商,掠夺巨金。他们用这笔钱购买大批粮食以作他日起兵之需,同时也用来贿赂朝中武士,收买他们,为进攻王宫作准备。(参见《光海日记》)的最好原型。同时,当时中国的《水浒传》已经传入并得到广泛喜爱,许筠尤其爱读之。他特别喜欢书中108位豪杰,他曾将此108人的绰号分赠自己的革命同志以为其名。由此看来,《洪吉童传》无疑也受到《水浒传》的巨大影响。

说到这里我们不能不谈一下许筠的文章和诗品。前边已经谈到他的文章独步当世,而泽堂在教诲弟子时常称“许筠知诗”(见《泽堂集》)。西浦野称赞许筠才情过人,其《宫词节句》和《竹西楼赋》等作品石州、东岳亦难企及(见《西浦漫笔》)。

许筠对诗有着独特的鉴识力。他喜欢山林隐逸者的诗作,不喜欢朝廷显贵的呻吟喜欢庶流的真情流露,而不喜欢两班贵族的矫情唱和。他曾为梁大扑、曹伸、李荪谷等人的诗集作序,尝言东人之诗,以郑传道诗为首选,沈友英诗亦名列其中(见《惺叟诗话》),由此可以看出许筠此人之志趣。

许筠很早以前就属意于小说。他十分喜欢阅读当时传入的中国小说,并努力将这些通俗作品介绍给文坛,以普及人们对中国文艺的理解。收录进他的文集中的《西游录跋》实际上是一篇用意很深的文字,在这篇文章中他对中国小说进行了评论。同样收在文集中的《十章之故》也作过类似评述。许筠对中国小说的介绍和评论,是振兴韩国贫弱小说文学的 一种努力,此功不可没。许筠此人不仅为我们留下了一部《洪吉童传》,他还在韩国国文学史上留下了巨大功绩。他的这一贡献将同他的《洪吉童传》销售一起永彪青史。《洪吉童传》不是一部单纯的以虚构故事为内容的娱乐小说,它是一部写实小说,是一部社会小说。许筠的文艺思想存活于民众之中。许筠虽然以特权阶级的叛逆者而扬名,但实际上他是民众的先觉和引路人,他的生命通过文艺作品得到永生。应该说这是一件很不寻常的事。

引用完

这段介绍许筠的变革行为和相关作品的说明当中,最让人费解的就是其中一个细节:

既然许筠被光海君判为逆谋罪人,当时就被行刑,他的作品又如何会被继续传诵至今?按照古代朝鲜李氏王朝的惯例来看,若是大逆罪人的作品,无论写的多好,此人多有才华,都应该被列为禁书才对,怎么会被多位文人提及甚至赞叹不已,这样称赞反贼许筠的书籍甚至还被允许出版,翻印,又作何解?

反复参详,也只能说明当时从国王到臣子都意见统一,上下一致,既不画押也不认罪,就匆忙处死许筠,确有可能是背后的利益集团在事败之后为避免更大损失和麻烦,将他抛出,用作顶罪所致。利益集团主使者毕竟有负于许家,愧对许筠,于是在仁祖反正之后,许筠的作品不但不被禁止,反而在文人之间被称颂传阅。这就演变成为另一种形式上的补偿做法:

要让许筠在朝鲜文化史上留下重重一笔,要让读书人都记住许筠的作品。

话题回到剧情这里,在处死许筠之后,光海君还有若干麻烦未了,比方说,究竟如何面对姜周愃这个幕后策动者,如何处理洪柱元与嫡妹贞明公主的问题等等等。国王毕竟只是国王,只有一个人,分身乏术,他也只能一件一件来。比方说在朝堂之上,他就狠狠煞了姜周愃的威风,拿出他的儿子姜仁佑的供词,力证他是幕后策划者,却明说不打算处置他,反而要利用他。这才是对幕后策划者最大的惩罚:

不但损失深重,还授人以柄,如此一来,姜周愃活着,就比死去更加为难,若是死去,这就不是他应该烦恼的事,尽可将烂摊子丢给儿子姜仁佑去处理,而现在,国王要他活下去,还要继续为王室做事,如此一来,王室对他的要求如同无底洞,不会再有尽头,而这要求则是从根本上要断绝姜氏家族与大明进行贸易往来的财路。

而在另一面,因为派专人为洪柱元治疗伤口,光海君的内侍官居然发现了洪柱元的秘密,他甚至递给国王一枚手链,告诉他说:

-这是从洪校理随身携带的物品当中发现的~

后面一句话更厉害:

-估计,是要给公主的吧~

最值得玩味的就是光海君李珲的态度,他居然未有更多惊讶之态,只是说了句:

-洪校理,也有这样的一面啊~

…………

光海君李珲的反应究竟是什么意思?什么是洪校理也有这样的一面?

从国王的话来看,他即便察觉到臣下对妹妹贞明公主的感情,并不反感,不但不反感反对,甚至还赞成洪柱元与妹妹在贞明公主的婚事,否则不会对洪柱元说出:

-把这个,戴在她的手腕上吧~

这样的话。其实,就在那一刻,洪柱元已经明了为王者的心意:

父亲死去,兄长就是家长,他作为王室的大家长,赞同洪柱元与贞明公主的婚事,同意甚至鼓励洪柱元勇敢追求嫡妹贞明公主。

光是鼓励还不够,还得再来几个搅局的,譬如阴沉不定的宫女子金介屎这样的人,为给光海君李珲继续除去祸患,她仍然采用从前的办法,就要想方设法干掉尚未公开表明身份的贞明公主,为神不知鬼不觉地处理此人此事,她甚至找到了太医院的医员,未说明实情,就交待此人下药动手,但就因为此人不知情,因此对话时漏洞百出,被公主瞅出端倪,有了破解之策。一边是公主气愤不已,严辞责问医员,究竟是受何人指使,要暗害于她,一边是到了私宅,听到医女诉说情由,知晓情况不对的洪柱元,拼命赶来,就为阻止他深爱的人遭遇危险。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重阴谋之后还有另一重算计,重重谋略之后,是当局者深不见底的眼睛。一面是逆谋者要暗害公主与金妃母女,却反误了性命,一面是下药未成,反被逼问的医员惊惧不已的窘境。洪柱元能及时赶到,救下公主吗,已经曝露身份的公主,还会继续因为下药一事误会光海君李珲就是真犯吗,预知下情如何,请继续关注下篇。

 3 ) 名利场之八 庆运

华政 名利场
第八篇 庆运

大殿之内,内室当中,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心理较量还在继续,孱弱的布衣匠人正跪坐在国王眼前,虽然害怕,却仍可做到自持,既不发抖,也不崩溃,仍在镇定回话。举剑者正是当时朝鲜的国王李珲,面对眼前这个看似忐忑,实则镇定的硫磺匠人,他既烦恼,又不安,却找不出更好的办法对付这个人,只能暗自思忖:

既然眼神如此熟悉,又有愤怒的杀意,这个人他究竟是谁?

一来硫磺炼制技术非同小可,相关技术匠人不可任意处置,此时左右众人,各怀心事,若有底下人动手,结果如何,无法判定,若是谁人都无法测出,还要了对方性命又该如何是好,当然应该由王上亲自动手。可是,情况似乎没那么顺利。说到底,国王在年轻的硫磺匠人面前拔剑,却不要见血,也仅仅只是起到威胁和恫吓的作用,不是为了真的要走对方的性命。实际上,光海君李珲的心情非常矛盾:

若非此人舍命襄助,他与看重的臣子洪柱元这次可都麻烦大了,可是从另一面来看,此人的眼神分明就是恨意满满,还有仇恨,这又要如何解释?如此种种疑虑,不试探一下根本不行。

不过,如果在深夜被召入宫内,还在大殿之中与国王喝茶时被国王亲手诛杀,那么,华政的故事当中关于贞明公主的剧情线索就没有继续的必要,可以认定为角色人物在此处阵亡,演员要从该剧下车。可是情况并非如此,在史书记载当中,贞明公主要活到八十多岁,距离将她许婚给洪柱元,尚有不少时日,因此,这位宫女子的漫长人生只是翻开了新的一页,并没有结束,因为国王对她拔剑,不是为了杀她,而是为了讹她,非要问出她的来由,想要知道她究竟是谁,可是他还不知道,眼前这名匠人,就是从小就跟着他,喊他哥哥,要他买了暑热的妹妹贞明公主。已经隐去真实身份,仅以男装见人的公主此时竟然以匠人的身份与他再见,面对他的利剑,镇定地对他说:

-再者,小人以茶纸包裹茶食,只因小人羞于手掌弄脏而已,此前曾在都监内摸过硫磺。况且对殿下行注目礼,则是因为小人太过紧张所致。

-如我若此卑贱之人,怎敢妄谈懂得王室礼法。

-小人能得见殿下龙颜,都已甚为害怕不安。

可是且慢,这次拔剑逼问,从结果来看,国王并没有问出什么,对方虽然是布衣匠人,甚至说自己是渔夫之子,却还是解释说,吃茶果包上纸张,只是因为自己手脏,倒茶时看着烹主,是因为不知所措,但国王仍不相信,还是不满意,可是,既然不满意也不相信,那为什么国王却边笑边放下剑来?

从国王李珲笑着放下剑的样子来看,他只是觉得非常有趣,于是就对这名匠人说:

-罢了,此时你的嘲弄,我倒满意,姑且就上你一回当罢。

-我自是无法亲手葬送~

那么,国王为什么会笑,还说出自己倒很满意这样的话来?

对比贞明公主年少时,对已经即位的兄长李珲使出王室用语的卑称:

-殿下,小人给您请安~

来看,这仍然是她自小训练王室礼仪,深知王室法度,由生母金妃在一旁耳提面命带来是习惯性行为。问题就在这里,虽然自称是渔夫之子的布衣匠人火伊虽然遭到惊吓,也不失态,仍然保持镇定,得体地回答了问题,可是她的应对之言却仍然是优雅的王室用语,仍然对国王采用了王室成员都能够认可的卑称,可说是应对进退十分得体,若非从小进行的严格礼仪训练,即便是李尔瞻这样效忠王上多年的恶吏也无法做到,总是在与国王对话时,久不久就使出俗语,让王室中人顿感不堪,却又无可奈何。可是眼前这名年轻的硫磺匠人,居然在国王对之拔剑之时,依然镇定自若,使出优雅地王室用语,应对进退极为得体,这对于每日辛苦面对各色诘问的国王来说,倒是难得的待遇,甚至可以认为是一种享受。所以,面对这样的对答,高处不胜寒的国王李珲甚至微笑了,笑说姑且上一次当,其实他不是想要上当,而是将与硫磺匠人的对话看成了一种乐趣来对待,就在对峙的瞬间,起了怜惜之心,不愿杀掉让自己称心的人,这缘故就与贞明公主年少时与兄长李珲对话时的情形一样:

虽然形势严峻,身为大统继承人的李珲知道公主与大君不除掉不行,可他就是无法做出杀死弟妹的决定,这样可爱又懂礼貌的小姑娘就在眼前苦苦哀求他放过自己和弟弟,这样温驯又善良,为兄哪怕再残忍暴戾,怎么忍心杀死这样无害的手足?

只是现在,情况又有所不同,就如同已经改名火伊的公主在洪柱元回过头那一刹那的笃定一样,她也认定国王李珲不可能在只有怀疑,却没有凭据的情况下,杀掉掌握硫磺炼制核心技术的匠人,于是放手一搏,仍然使出应对进退得体的王室用语对待兄长李珲,于是如她所愿,此次还是平安度过。正因为如此,虽然吃惊不小,却仍然捡回性命,这才让年轻的公主动了离念,她收拾起行李包袱,打算速速走人,却仍然被打算出门的洪柱元拉住,问了老半天,对话的情形还是让人忍俊不禁:

-咦?你怎么好像吓一跳的样子?

-我知道了,你是打算趁我不在,要搬去宿舍,对不对?

-放心,想得好。我这就带你去,给你安排个单间。

…………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要说洪柱元是个榆木脑袋,眼见着清秀利落的佳人就在身边,却不能识破,只能接受老朋友姜仁佑的嘲弄,估计观众不会有异议。火伊那番慌张的样子,分明就是想要离开,结果离开之时却被他撞见,可他却还没看出来,要拉着她再去火器都监,如何不让人啼笑皆非。然而洪柱元更不智的是,日思夜想的公主就在眼前,自己却认不出来,只能暗地里思念,然后,他甚至还在酒后对老朋友姜仁佑说出了另一番心里话:

-我已经不再想念公主了。

洪柱元是真的不再想念公主了吗?

看来也不是,否则他不会被火伊撞见,在都监之内红了眼,直直地往回走,那番落泪,其实是为了他年少时真心帮助和爱恋的贞明公主。只是现在,他的心里有了代替公主出现的人,这个人当然就是火伊。除他之外,还有人也对火伊暗暗倾心,否则不可能是在听说火伊丢了念珠之后,两个人有了类似的行动:

洪柱元得知此事之后,经过街市之时就上了心,走到饰品摊子跟前,还要特地去看去问,谁晓得被掌柜的说了一句:

-要是给情人的,则是这一款~

却立即涨红了脸,急忙否认:

-不是,不是~不是!!!

对方也以为说错了话,赶忙拿出别的说:

-要是给母亲,则是这一款。

谁晓得,洪柱元的脸红归红,却还是指出了要给情人的饰品。可见,此时洪柱元虽然对火伊一往情深,却不自知,也没有想法要去面对自己的这份感情,他只是下意识地做了自己想去做的事。相较于洪柱元来说,红顶商人之子姜仁佑则是另一番做派,既然家人行商,他干脆就在自家铺子里拿了一串,却不多说话,只是从头到尾都是一副高兴和玩味的表情,是特地选了这么一串念珠,只是为了送给火伊,让她不要因为丢失念珠而失落。

可是,三个年轻人都没想到的是,这串丢失的灵珠,却引出了别的麻烦,这是贞明公主始料未及之事。也是最初帮她寻找,或是给她礼物的人,都没有料到的事。然而,朝鲜的公主在流落异国多年之后,也该到了回宫正位的时候,就因为她对母亲的思念和诚意,由此引发了另一番遭遇:

承前篇的细节标注部分,在火器都监发生事故那一日,火伊无法交代去向,其实是加入取土队,去了庆运宫,想要见到生母金氏,却不曾想时间就是最好的易容,她长大以后的样子,她女扮男装的样子,就连生母也认不出来,可怜的她被拦在门外,在与军士掰扯之间,那条本应是预言者格庵南师古所有的灵珠应声落地,成了守卫送给宫女的礼物,又间接被已被废位的金氏看到,顿时大惊失色,甚至失态地喊了起来,这才吓到了宫女,急忙将灵珠双手奉上。

从金氏心神不定,隐隐有所预感却又急忙否认的态度来看,她非常希望长女贞明公主还活着,甚至可以跟她见面相认,但又非常不确定,这毕竟是在多年前就已经确定是死去的孩子,若是如今再抱有希望,若非如此,岂不是要让自己心里的女儿死第二次?正因为如此,她非常担心,这是她对光海君李珲的透彻理解,对残酷政事斗争的痛感所致,但又无法遏制想要知道事实的这种冲动,这是为人母之心使然,同样无法遏制,因此这种矛盾的心情交相夹击,终于使得金氏为了想要知道女儿的消息,动用了多年不见的臣下的关系。

若非几位被罢官的前朝旧臣私下里打探了解的态度,洪柱元的父亲洪雵也不可能察觉到异状,更加不可能连声询问几位宿儒:

-请问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如果各位觉得不便,或是我个人不可信任,也可以不说。

-我只是觉得这件事与大妃娘娘有关,可说是非同小可。

看到室内几人欲言又止的样子,任谁都明白与大妃相关,甚至劳烦避居多年的大妃出面,还真不算是简单的小事。但这事究竟大到何种程度,谁人心里都没底,只能尽力去查问,究竟能办到怎样,谁也说不好。一方面是洪雵在火器都监内专门查问事发当日之事,非要弄清楚究竟是谁参与了取土队的工作,谁去了庆运宫取土,另一方面则引起了一些不该知晓此事的人的注意:

只要看到金介屎如此警觉,甚至拿出灵珠的图样询问,就该明白这件事,到了国王李珲这里,断不可能简单过关,而在另一面,心怀叵测的许筠在前去招呼时,甚至看到了灵珠的图样,可见此事绝不可能简单过关。

在这其中,还有另一件大事发生,毫无疑问就是明朝使臣前来逼宫一事。按照姜周愃与许筠商议的情况来看,许筠力主要痛打光海君的痛处,而非在火器都监做文章,因此这番议论才吸引了姜周愃的注意,只是他没有想到的是,引来了明朝的使臣王子,却也给自己带来了麻烦。因为许筠以通常标准来看,不是正常人,也不适合作为傀儡,他是一个在某种程度上接近疯狂的人。剧情发展到了这里,非常有必要看看许筠究竟是怎样的人,以下摘自《韩国文学史》(作者 赵润济 译者 张琏瑰 ):

以下引用

《洪吉童传》的作者许筠(?~1618),草堂许晔之子,号蛟山。宣祖二十七年文科及第,文章独冠当世。他留予后世的著述甚多,计有《白月居士集》、《青竹集》、《惺所复瓿稿》、《洪吉童传》等。他性格豪爽,很早就有意革命,因此早年时曾作谶记,结交低层官吏,纠合许多同志。晚年他在党争中加盟于大北派,以金訚、辛光业为心腹,把河仁俊、黄庭弼、李国樑、徐尚颜、南正烨等人网罗于其门下。他们同情那些对当时社会制度怀有不满的庶流,把他们团结在自己周围,其门徒有时多达数百人。他与李尔瞻相呼应,形成一支强大的社会力量,准备进行一场社会革命。

当时,党争激烈,国王光海君勇断不足,社会日益混乱,人民陷于涂炭。于是,许筠将矢书投于庆运宫,企图以此掀起大狱,他又指使他们上凶疏,竭倡迁都,以便引起国内骚乱。特别是戊午虏警以后,人心浮动,他乘机制造边境危急的报告,书写匿名书函,称某地之敌某日发动进攻,一时全城恐慌,流言四布。每到夜里,他使人在山上高呼西贼已渡鸭绿江,琉球人也已渡海登岛,动员人们急速避乱。一时间全城混乱,人们纷纷逃出城去。他还在南大门张贴匿名布告,宣称有一伙暴徒正在伺机作乱。总之,他想推翻这个充满混乱和矛盾的社会。

但是,他壮志未酬。当他正准备举事时消息败露,被官兵捕获,终于在光海君十年八月二十四日以叛逆罪名伏诛。

引用完

从相关记载来看,许筠对于古代朝鲜李氏王朝而言,是个在思想和行为方式上都极为激进前卫的人,要不就不闹腾,要做就要搞出大事,否则不可能写出《洪吉童》那样的小说,而在另一方面,从许筠的做法来看,已经违反了朝鲜士大夫阶层所尊崇的基本道德准则,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必定会引起一部分中立者的反感,因此会在行动上受到阻力,也是在所难免。在剧中,资深演员安内相扮演的角色人物许筠也承袭了历史人物许筠的这一特质,造成了古代朝鲜国内惊天动地的大事,让人瞠目结舌。正因为如此,他无法成功,就只能成仁,还引起了一部分后果。关于许筠引起的问题和麻烦,要在下周相关剧情中才有详细表述,这里先来看几个非常有趣的小故事:

在明朝使臣来到朝鲜之后,先不与王室接触,也不按照外交礼节面见国王,而是特地来到金氏所居住的庆运宫,向被废位多年的金氏表达敬意,并特地问候,引起了闻讯赶来的光海君李珲的忌惮和屈辱感。关于中朝两国的这番外交风波,需要专门确认的是一个细节:究竟什么地方是庆运宫,庆运宫究竟作何用意?以下引用【朝鲜王朝实录】相关内容专门解释:

以下引用

光海 46卷, 3年(1611 辛亥 / 명 만력(萬曆) 39年) 10月 11日(丁丑) 1번째기사

○辛亥十月十一日丁丑以改贞陵洞行宫名为(为兴庆宫, 传于政院曰: “此乃前代宫号也, 似为不妥。 可合宫号多数书启。” 遂改为)启庆运宫。

引用完

意思是说:

光海 46卷, 3年(1611 辛亥 /万历 39年) 10月 11日(丁丑) 第一条记录

○辛亥十月十一日丁丑 将改贞陵洞行宫(更)名为(为兴庆宫, (王上)传旨给政院说道: “这是前代宫号, 看起来不妥。 可合并多数宫号写下来。” 于是就改为)启奏为:庆运宫。

从相关记录可见,庆运宫原本没有庆运这样一个名字,原本就是贞陵洞行宫,也就意味着这是在宫外的一处隶属于王室的住处,并非宫内住所。因此,剧情中常有大妃与其身边的内人出门张望等情节,并非不可能出现。正因为是宫外处所,也就意味着来到这里居住的人,已非被王室承认的人,这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冷宫,专门用来安置王室的大家长极为忌讳,但又无法处理的人。相关记录还有:

以下引用

光海 46卷, 3年(1611 辛亥 / 명 만력(萬曆) 39年) 10月 28日(甲午) 2번째기사

○(传曰: “大妃殿, 当还移庆运宫。 以来月十一日退定事, 言于该曹。”)

引用完

意思是说:

光海 46卷, 3年(1611 辛亥 / 万历 39年) 10月 28日(甲午) 第二条记录

○((王上)传旨说道: “大妃殿, 应当迁移到庆运宫。 将来月十一日退定的事, 告诉该办事部门。”)

在此后数十年之后,还出现了这样的记录,以下继续引用【朝鲜王朝实录】解释:

以下引用

肅宗 8卷, 5年(1679 己未 / 청 강희(康熙) 18年) 5月 22日(乙卯) 4번째기사

○上命户曹, 划给米五十石、 绵布六同, 修改庆运宫。 持平李汉命陈亲算米布事体未安之意。 庆运宫卽宣庙旧宫也。

引用完

意思是说:

肅宗 8卷, 5年(1679 己未 / 康熙 18年) 5月 22日(乙卯) 第四条记录

○王上下令户曹, 划给米五十石、 绵布六同, 修建改造庆运宫。 (就是)持平李汉下令陈亲算米布事情并不妥当的意思。 庆运宫就是宣祖大王时的旧宫。

从以上记录可知,即便仁祖反正之后,庆运宫仍然存在,未被拆毁,留作相关用途。甚至到了后世,还有国王还亲自维修,以策妥当。

对照前两条记录的时间和内容来看,庆运宫是先改名,再接纳金氏大妃前去。也就是说,从光海即位之后的第三年,对金氏及其子女的排挤和迫害就已经开始。按照常理来看,通常都是在老国王死后,大妃住在宫内,新即位的国王不论亲缘关系如何,都要常去问候,这才算是尽孝,让人无可指摘。可是从光海君李珲即位这里开始,就出现了新国王即位之后,对继母和手足的排挤和残害,手段之残忍恶劣,行为之匪夷所思,可说是骇人听闻,这又要身为宗主国的明朝如何面对?说到底,姜周愃特地安排明朝使臣前来,就是对光海君李珲的警告:

别得意太早,即便你有火器和硫磺也不见得就是明朝的对手,如果站在大明的对立面,一旦迎来宗主国的讨伐,搞不好还会带来更多问题和麻烦,今天来找被你关进冷宫的后妈,就是给以一次教训,让你知道,你的弱点多的是,别以为我大明会轻易放过你。

不过,不论明朝与光海君李珲的恩怨如何,合作如何,纠纷又要如何处理,眼前的问题却无法不正视。目前光海君李珲的问题还不止明朝使臣大闹场这一外交和派兵问题,还包括许筠给他倒腾出来的大难题:逆谋。就因为被许筠特地抓住,要逼问事实结果的火器都监工匠火伊的话,许筠甚至想出了要借由金妃这件事诬赖其谋反,引得光海君将其处理,并将此作为大明讨伐光海君,并逼其退位的契机。可是问题就在于:

决定光海朝时,国王的前途与命运的人不是许筠,而是姜周愃本人,改朝换代能否成事,都要看姜家大家长姜周愃的意思究竟如何。

在许筠先是用姜周愃有逆谋之实,干掉当事人,又胁迫主使者的同时,就要特别注意有能力改朝换代者,究竟有何打算,有甚意图,而他什么都没在意,在没有取得姜周愃了解的前提之下,非要特地安排这样一个有可能落下不仁不义罪名的陷阱,也只能说他高兴的太早了。在很多时候,不能成事者,不是输在过于不智,而是输在信息不对称或是过于贪婪,许筠的问题不仅在于信息不对称,也是因为他过于残忍自大所致。

此时此事,情况非常复杂:一面是年轻的公主意识到自己被别有用心的臣下所利用,虽然仍然掩盖了女儿身,说出自己厌恶光海,想要把他拉下马来一事,但自己掌握的线索终究被人利用,带契那么多重臣受累,包括自己的生母金妃在内,若不尽快处理,都要被诬赖为逆谋的反贼,这又要如何是好?作为年轻的宫女子,在阔别祖国多年之后再返乡办事,就受到了这一番大教训。若是在不了解对方背景呃底细的前提之下,仅凭借对方的愤怒或是说辞,就轻易将自己手中掌握的情况示人,就会连累很多无辜的人,其中也包括她的生母。另一面则是姜仁佑对于情况的认知和了解,在被许筠嘲弄之后,彻底了解情况的姜仁佑意识到了灵珠乃是公主随身所带的信物,可是许筠不知道的是,他逼问的人其实并非男子,而是一名女子。

可是对这一切,姜仁佑都知道,他也很清楚,灵珠一旦出世,意味着什么,这就意味着拥有公主信物的女子被许筠抓到拷问,却仍然不得要领,只说出自己是掌握大妃相关情况之人,于是被许筠所利用,诬赖大妃及其重臣逆谋,可是大妃是为找寻亲生女贞明公主而来,此人若非逆谋者,极有可能就是贞明公主本人。正因为如此,与之前一样,先行悟出公主身份的人,不是深爱公主的洪柱元而是他的好友姜仁佑。就在街市之上,姜仁佑先找到了改名火伊的公主,望着她,泪盈于眶,之后,另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洪柱元也急忙赶来。当年在宫内一起对话,甚至一起经历变故的伙伴,就在朝鲜的陋巷之中再度重逢,可是身份已经大不一样,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物是人非。将他人陷入危机的公主究竟该如何面对问题,如何处理危机,洪柱元真的不能认出火伊就是贞明公主吗,知情后的姜仁佑又要如何面对好友和自己恋慕的女子?预知下情如何,请继续关注下篇。

 4 ) 名利场之四 凛冬

华政 名利场
第四篇 凛冬

当冒烟的火山在眼前爆发,眼前烟雾缭绕,原本埋头做工的人们开始四散逃离,采石现场一片狼藉,命运坎坷的朝鲜公主还不知道,这仅仅是她曲折人生的开始,或者说,只是有了一个不算艰难的开端,因为她有了两个伙伴。虽然都是男孩子,但都是苦出身,是为她着想的人。当剧情主线分开叙述,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一面是为保护贞明公主安全离开,公主殿跟随公主离开的尚宫与宫女全部殒身不恤,在逃亡最后的时刻,特地留在那艘火药船上,由平素疼爱公主又爱跟她斗嘴的崔尚宫引燃了火药……在冲天的火光中,追随而至,要灭口的李尔瞻也只能认为是公主与宫女们死在了那艘引燃的火药船上,没能逃走。可是,被崔尚宫安排上传的贞明公主却晕倒在那艘小船上,随船漂流到了海上,被奴隶船搭救来到了东瀛,成了为矿山挖苦采石的童工。另一面则是光海君想要重新启用罢相李德馨,希望跟他探讨出有希望的朝政,可是在朝鲜财势最高家门之主姜周愃的安排之下,却在李德馨的住处见到了让他触目惊心的物件:先朝宣祖大王的病簿日志和勘验尸体的相关记录,顿时如五雷轰顶。

由时间重要性来看,贞明公主既被剧本特别设定为火的主人,日后将会成为朝鲜大地的主人,她在流亡中来到火之地,与水火之地的人们一同生活并成长,也是命数所定,无法避开,这番生存劫难也仅仅是她传奇人生中的一件小事,值不得作为大事记,因为公主一定会活下来,否则就不会有以后的故事。因此,剧情可延后再议,目前最重要的却是知晓父亲死难实情的光海君的确切态度:

究竟是事后确认还是特意导正?由于关系到为王者的道路和选择,对于剧情发展来说非常重要。

在分析光海君的抉择之前,先要解释一下李德馨其人其事,作为与光海君亲近的李德馨,究竟是什么人,又为何会与光海君李珲如此亲近?由于史书当中节录相关人员名单较长,这里仅节选与李德馨有关的部分作为参考,有兴趣的读者可根据著录标记与史书对照查阅,以下引用【朝鲜王朝实录】相关记载说明:

节选自【朝鲜王朝实录·明宗实录·新件】

以下引用

万历壬辰之变, 春秋馆及星州、忠州分藏先朝实录, 尽为兵火所焚。 独全州所藏获免, 移安于海州, 又移安于宁边, 又移安于江华。 上命春秋馆, 依此本印出三件, 旧件则藏于江华之摩尼山; 新件则分藏于春秋馆及安东之太白山、宁边之妙香山; 草本一件则藏于江陵五台山。 旧件凡五百七十六卷, 新件各二百五十九卷, 妆结有大小故也。 是役起于癸卯七月, 终于丙午四月。【前后官并录。】
大匡辅国崇禄大未议政府领议政兼领经筵弘文馆艺文馆春秋馆观象监事世子师 臣李德馨。

引用完

意思是说:

万历年间壬辰年的变乱,(朝鲜)春秋馆安排星州、忠州分别藏有先朝(此前所记录的古代朝鲜李氏王朝史书)实录, 都被兵火所烧毁。 唯独全州所收藏(实录)免于兵火劫难, (实录)移置安放在海州, 又移放安置到宁边, 又移放安置在江华。 王上命令春秋馆, 依照这个版本印出三件, 旧件则藏于江华的摩尼山; 新件则分别收藏在春秋馆和安东的太白山、宁边的妙香山; 草本一件则收藏在江陵五台山。 旧件共计五百七十六卷, 新件各二百五十九卷, (因为)装订导致有大小的原因。 这件事发生于癸卯七月(宣祖36年 1603年 万历31年), 终结在丙午四月(宣祖39年 1606年 万历34年)。【前后参与官员一并记录名单】

大匡辅国崇禄大未议政府领议政兼领经筵 弘文馆 艺文馆 春秋馆 观象监事 世子师 臣李德馨。

这是一则宣祖年间重修朝鲜王朝实录的相关记录解释文字,从记录情况来看,刊印史书的人,要做到的是重新刊印只留下一个版本的史书,即为全州版。全州当时被安排收藏史书,是因为李氏王族的本贯就在全州,是王室的发源地和老家,因此要在根本所在之处留下相关记录,却未曾想在倭寇入侵朝鲜之后,留下的就只有李氏王族老家的这一版本,实非安排者所能料到。但也就因为这样,李德馨当时的身份得以确认。因为记录中特地提及经过兵火战乱之后的史书究竟如何整理,如何找回,如何刊印重新安排的过程,并注明时间起止日期,为慎重起见,又附上了相关人员名单。排在名单之首的人,就是李德馨,因此在这里,查阅史书的人们得以确认在宣祖朝末年,李德馨究竟担任何种职务和确切的职责范围究竟是什么:

此人不但负责管理经筵、弘文馆、艺文馆和春秋馆,还负责观象监,可见此人不仅擅长理学,也通术数。

这与剧中特地交待他在年幼时,跟随有预测未来的老师一起见到过“凶书”的撰写者格庵南师古,因为知情后感到沮丧害怕,又聆听师傅教诲一事相吻合。可见,作为观相者,作为预言者的徒弟,李德馨有资历,有经验,有根本,确实可在乱世之中作为国之栋梁。在名单记录的头衔中,最后一项居然是世子师,对照剧情来看,这就能解释为何在本剧之初,在预感到有可能出现王位之争以后,光海君会找到李德馨,苦苦哀求他在史书方面做文章,要求他去春秋馆处理相关事宜:

这不仅是因为光海君特别信任李德馨,也是因为李德馨本就是世子的老师,在春秋馆与观相监都有职权,可任意进出,参阅并取用相关资料。

由此可见,在光海君还未即位,宣祖朝朝鲜国政秩序开始恢复之后,李德馨就是可随意出入春秋馆的堂上官,对照剧情来看,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在与大妃金氏见面时,大妃称呼他为:

-大监~

通常来说,区分正三品的堂上官与堂下官有区别,正三品堂上官之上,包括正三品堂上官,统称为大监,正三品堂下官之下通常称为:大人。以此称呼来看,李德馨的官职早已位居人臣前列,还在正三品之上。那么,在光海君即位前后,李德馨又是怎样的情况,在朝中地位如何?以下引用【朝鲜王朝实录】相关记载进行对比说明:

以下引用

宣祖 221卷, 41年(1608 戊申 / 명 만력(萬曆) 36年) 2月 1日(戊午) 11번째기사

○完平府院君李元翼、领中枢府事李德馨、鳌城府院君李恒福、行判中枢府事尹承勋、行判中枢府事奇自献、行知中枢府事沈喜寿相继入。

引用完

意思是说:

宣祖 221卷, 41年(1608 戊申 / 명 만력(萬曆) 36年) 2月 1日(戊午) 第十一条记录

○完平府院君李元翼、领中枢府事李德馨、鳌城府院君李恒福、行判中枢府事尹承勋、行判中枢府事奇自献、行知中枢府事沈喜寿相继入(内室)。

以上内容为宣祖弥留之际,进出内室的大臣名单,李德馨排在众人之间,不争先也不靠后,完全是依照职位高低顺序前来觐见。之后还有相关记录,以下引用【朝鲜王朝实录】相关记载继续说明:

以下引用

光海 1卷, 卽位年(1608 戊申 / 명 만력(萬曆) 36年) 2月 1日(戊午) 8번째기사

○左议政许顼、右议政韩应寅、 完平府院君 李元翼、领中枢府事李德馨、鳌城府院君 李恒福、行判中枢府事尹承勋•奇自献、行知中枢府事沈喜寿相继入。

引用完

意思是说:

光海 1卷, 卽位年(1608 戊申 / 명 만력(萬曆) 36年) 2月 1日(戊午) 第八条记录

○左议政许顼、右议政韩应寅、 完平府院君 李元翼、领中枢府事李德馨、鳌城府院君 李恒福、行判中枢府事尹承勋•奇自献、行知中枢府事沈喜寿相继入(内室)。

如果将相关史书资料专门对照日期来看,是不是非常有趣?这是同一天的记录,却出现在实录当中两代君主言行的不同书册之上,全因为这是王权交替的特殊时刻。若为承嗣者,每一位君主的即位年即为前一位君主的当朝末年。比对剧情来看,1608年既是宣祖末年,也是光海即位年,是一个极为特别的年代。在臣下相继入内之时,都有李德馨在内,可见他当时确实受到重用,在朝中留有一席之地。在此之后,到了光海君即位后的第六年,即为光海君五年,出了永昌大君李㼁被诬逆谋一事,要废除嫡出大君的位置,当然非同小可,朝臣会有争议,因此会出现争议的种种记录,撇开争议不谈,这里专门确认李德馨上书辞职的日期,以下引用【朝鲜王朝实录】相关记载继续说明:

以下引用

光海 68卷, 5年(1613 癸丑 / 명 만력(萬曆) 41年) 7月 8日(甲子) 4번째기사

○领议政李德馨上箚辞职。

引用完

意思是说:

光海 68卷, 5年(1613 癸丑 / 명 만력(萬曆) 41年) 7月 8日(甲子) 第四条记录

○领议政李德馨上箚书辞职。

以上记录即为李德馨辞职的确切记载,在此之后,虽然还有反复,但李德馨被罢职已是定数。上书辞职的原因就是因为永昌大君李㼁被诬逆谋一事,怨气非常大。通常在提到李德馨其人其事,都会专门提到他的生卒年:1561-1613,可见他死去的那一年就在他从光海朝上述辞职这一年,即光海五年。从史书相关记载来看,李德馨即便是在朝堂之上议论政事,也是思路清晰,条理清楚,并无不妥之处,但情绪比较激动,不太可能发生抱病而死的情况。对照剧情来看,李德馨是在罢官之后,察觉到了宣祖的死因,这才留在了都城附近,为的是核实相关情况,再做打算。没曾想遭遇王上突来此处探望,他又不在家,内室之中,书册任由国王翻看,这才引出杀身大祸。而这一切的主使者,正是姜仁佑之父姜周愃。作为幕后对弈者,他是一个老谋深算的红顶商人,身处最有权势和财力的世家大族之首,作为家族的掌舵人,作为朝中低调为官之人,他都在认定自己是在做祖上已经授权的大事:

以控制朝政来控制朝鲜的经济命脉,对王族对朝政,都采取躲在幕后策划,不在幕前出现的办法,隐身其后处理各种麻烦,采用设计并引导的办法,将事件引向预计的方向。

这就如同是在光海君五年时引导光海君杀汉阴李德馨一事,他不说明不见面但特意在幕后指挥,引得光海君求贤若渴,特意去李德馨住处,这才见到李德馨留下的相关证据记录。事前,正如参与办事的下人所追问的那样:

-那要是王上不这么做怎么办?

谁知姜周愃却笑了起来,直说是:

-他可是不顾父亲,还有兄弟姐妹,执意要为王的人哪~

可见,在行事之前,姜周愃就已经认定光海君成为国王的渴望,要继续就任国王的期待,远远高于他想要维系的手足亲情,与君臣友爱之情,也远大于他的良知,或者说,成为国王的理想与渴望,在目前看来,对光海君李珲来说,高于一切。就是因为看穿了这一点,姜周愃才敢于设计并安排此事,为的是除去汉阴李德馨,在他看来,以后若是行事方便,为人刚直,不肯拐弯的李德馨势必会成为姜家的阻碍,甚至是祸患,若是他被王上重用,还会引起更多麻烦,不如及早处理。

那么,在本剧当中,光海君李珲为什么干掉李德馨,难道真是因为他已洞悉李尔瞻与金介屎二人是毒杀宣祖的主谋吗?

从二人对话来看,光海君在知情后先是惊讶到无以复加,跟着是悲痛,继而是确认施毒之法。可是且慢,为什么光海君没有除去金介屎和李尔瞻?

从金介屎从容的态度来看,她之所以会如此紧张,却又故作镇定,也是因为她非常了解光海君的缘故。她很清楚光海君此时极度缺乏安全感,身边缺人,她只要不辩驳,不狡赖,只对王上表达为臣下者的忠心即可,若是身边人是为光海君除去了他即位的危险和阻碍,他又如何能够怪罪对方,埋怨对方害死父亲?实际上,光海君自己对待病重的父亲也是这样做的,他用手掌盖住那碗水不给父亲喝下去,就是不给他续命,要他速死。只是行事之人是他人而非自己,特意毒杀先王这件事若是摆在台面来看,过于直接可怕,这才让他受到了震撼,若是论及父子之情,早在战乱前后,他有过的种种所见所闻所感以后,就慢慢淡薄下来,此后,他对父亲尽到的仅仅只是世子对君父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而已。因此,通过金介屎等人的态度判断,光海君认定他们是能为自己做事,不惜逆天而行的人,既然如此为自己着想,仍是自己的人,对自己而言还是有用,既是如此,就该留下。因此,从光海君对待金介屎与李尔瞻的态度来看,他对待人臣的态度是: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由此就能解释李德馨之死:他不仅是因为查明真相并被王上发现,才被国王下令暗中除掉,而是因为不协助王上治国,不与君主一路,坚拒合作所致。从李德馨的态度来看,他坚定地表示不跟光海君合作,不支持光海君的行为,甚至表明即便知道自己不同意合作会死,也不答应,就已经是从容就义的打算,并未打算妥协,可见,李德馨作为世子的老师,作为一直想要摆脱格庵预言的人,已经对光海君失去了希望和信心,从心底彻底否定这个人成为明君的可能性,这才宁死不屈,就是不肯协助光海君这样的君主。因此,李德馨被害一出戏,是本剧当中最为惨痛和遗憾的戏份,虽然如此,也仍有希望在。此前跟他一起,想要帮助贞明公主逃离的洪柱元,已经听取了他的鼓励和希望。或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日后被拣选为当朝驸马的洪柱元才算是继承李德馨理想和愿望的人。

说到洪柱元,他倒真是连接贞明公主与朝鲜的渠道,当年是他保护公主,带着尚宫们一起逃走,直至渡口处,因为见到火药船引爆后的冲天火光,误认为公主已死,悲伤不已,而后却又在父亲处理公事的案头见到了当时处理相关事件的勘验笔录,明白死难者当中没有女童尸体,这才确定公主未死,有可能存活下来,甚至发生了他跑去拦下御撵,对路过的光海君大骂出口之事。可是,面对这样愤怒指责他的少年,人到中年的国王甚至没有动怒,在得知他是世家大族洪氏家门的长子之后,甚至只是告诫了他:

-我之所以会放过你,是因为你现在的愤怒是没有任何力量的愤怒,就只是这样而已。

作为朝鲜最高家门的长子,当时还未成年的洪柱元当街辱骂旺王上,是为不敬之举,可看做是欺君之罪,该灭三族,但洪氏家门岂是寻常人可以比肩的家族,在李朝时代盘踞多年,既有财势也有地位,尤其是在政界的地位之高,绝非光海君李珲这样的庶子为王的君主可以轻易撼动,因此,在遇到洪氏家门还未成年的长子上街骂国王这件事,他也就点到为止,告诫了这个倔强的少年,就算完事,也算是此人给君上留下了深刻印象,以后有事还会找他。可是且慢,光海君为什么要在洪柱元成年后科举及第以后任用他在火器监这样重要的地方分管此处?

实际上,答案还是跟光海君杀李德馨留下金李二人的道理一样,是出于君主的心意: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对于光海君来说,他最重视的朝鲜的国家安全,对于维护朝鲜安全而言,最为重要的是武器,在当时的相关火器制造当中,最为重要的是能够治理相关部门的人。虽然洪柱元是在少年时当街骂过他的人,但是他也是最为忧虑朝鲜国家安全的人,更是为王上着想,为制造火器烦神的年轻臣子,若是条件合适,各方面都合格,作为朝鲜最高家门洪氏家族的长子,如何不能重用?说到底,洪柱元被重用,任用为火器监校理,也是因为他与光海君李珲在治国理想方面设想一致的缘故。当然,这也正是光海君督促洪柱元前去东瀛寻找制造火器的主要原料:硝石,并特意主持相关交易的原因所在:

他与洪柱元看似有难解的矛盾,实则在治国理想方面真是一路人。

问题只在光海君目前还不知实情,他还以为这小子只是愤恨他夺位,却不知洪柱元是恨他逼害自己的未婚妻贞明公主,使得公主生死未卜,下落不明,就消失在渡口。说是未婚妻,其实也不尽然,当年驸马拣选未曾举行,公主的外祖父延兴府院君金悌男就在众人眼前被带走,因此,公主与任何人都未曾议婚,没有婚谈之说。洪柱元之所以会关注贞明公主,则是因为公主在宫内曾恳求他与她缔结婚约,为的是搭救她的弟弟,跟着又坐地痛哭,可见就在那时,洪柱元的心已经被贞明公主打动,内心已经认定公主就是自己要娶的人,因此,在光海五年渡口之难以后,看过勘验笔录的洪柱元一直都认定公主未死,世事都还有希望,要为国效命,就是洪柱元成为分管火器监校理的原因所在。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按照剧情发展线索排布,到了第七集之后,剧情才开始真正进入公主人生故事的叙述当中,也就意味着,第八集之后的剧情更为精彩好看,已经进入实质阶段。此时在东瀛,长成大人的贞明公主也有了新的际遇,年少的她虽然因为火山爆发那场劫难被识破女儿身,却因为同伴搭救,开始了新生活,有了新的希望:活下去。为了让她振作,贞明公主还有新名字,同伴按照死去妹妹花伊的名字,给她取名:火伊,这个名字还是在说她是掌管火的主人。

以迷信角度来看,贞明公主确实与火有着不解之缘,无论怎样的困境,火都能助她摆脱困境。在火伊未表现出经商才能之前,首领不卖走火伊是因为被半大的孩子持刀胁迫,在火伊表现出经商才能之后,首领不卖走火伊,则是因为火伊已经成为行商智囊,她的办法屡次能够助他摆脱经商中的麻烦。就如同这次江户之行,为的就是获得更大收益。而在此前,火伊已经认定朝鲜来的人买下那么多硝石,肯定不是为当做制造原料,而是为了垄断,这才大着胆子要求首领把次品卖给他们,而在江户一行当中,想要离开东瀛的火伊则是因为瞎打误撞,遇见了已经成为通信使,受托前来完成交易的洪柱元。最让人惊讶的就是二人互通姓名时的惊讶,已经成人的公主摆出满不在乎的态度说:

-我叫火伊~

却未曾想面前的这个年轻官员,非要对她说出自己的名字,还是少年时那副坦荡荡又不知险恶的坦然态度:

-我叫洪柱元~

虽然身着男装,虽然一脸泥灰,一心想要回到朝鲜的公主还是睁圆了眼睛。原来,这就是她恳求过的人,是救过她,为她付过饭钱,却毫不客气要教训她一顿的人,如今物是人非,二人还能在异国相见,居然在如此复杂麻烦的情况下互通姓名,难道不是难得的缘分?一心回国的火伊能够顺利回到朝鲜吗,洪柱元受托的交易能够顺利达成吗,敬请期待下篇。

 5 ) 名利场之三 恨别

华政 名利场
第三篇 恨别

当离别无可回避,心碎也在所难免,即便再有不舍,心怀怨愤的人们也必须分开,走他们该走的路。这本就是生在帝王家的人们避无可避的命运。只是在这样凄惨的离别之后,身负李氏王族姓氏的人们,并不知道自己将要面对什么。

在讲述公主传奇人生的故事里,作为被上天选定的人,贞明公主仅是经历了凄惨的离别,在手足的哭喊声中心碎,但她还不知道,不久之后,与她离别的人还将迎来更加可怕的结局。只在这个时候,年少的公主还在隐隐期待当年与自己约定的兄长李珲能够兑现自己的承诺,保全手足永昌大君李㼁的性命,她知道的是,她所认识的兄长是疼爱手足,对她有情有义的哥哥,她不知道的是,在王位的争夺战当中,论及得失取舍,事关自己与他人性命,不能存活的人成为王座之下龙血的牺牲者,存活下来的人已经不能自控,争斗到了最后,无人是赢家,而这场因为她的王父宣祖大王猝死而起的夺位之争当中,根本无人可以幸免。

在第四集尾声与第五集开头,说的都是贞明公主与其弟永昌大君这场心碎的离别,因为场面较为激烈,给观众带来较大冲击,因此形成了一个小小的看点。理由与之前光海君对年少嫡妹倾谈并约定,年少的妹妹说要对方买她的暑热,日后年年岁岁都要买下暑热这一幕,引起观众好感的理由类似,因为太曲折,曲折到撼动人心,太紧张也太精彩了。在金伊英编剧作品当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小片段,看似平常,但经过演员的精彩演绎,变得生动好看,让人看到目不转睛。通常来说,这是由剧本预留给演员的空间,由他们自由发挥,若是扛得住,演得出,就会成为名场面,若是扛不住,演不了,就会略略带过,成为本剧败笔。要成为名场面和败笔,看的都是演技和水准,究竟如何,看下去才能知道。

问题只在,由于年代久远,真实情景究竟如何,已不可考,但若是对当时当事感兴趣,相关宫廷文学作品则可作为佐证。这里举证的是当年大妃(仁穆大妃)身边内人所记录下的种种事迹。这里需要专门解释的是“内人”一词,在古代朝鲜李氏王朝王室规定当中,内人究竟是什么样的职位?

通常对待不知品级,或没有品级的宫女,都可称为内人,这是通常称谓,也是对待被称呼者的尊重。以李秉勋导演作品【大长今】为例,在徐长今尚未被封首医女之前,闵政浩一直都称呼她为:

-徐内人~

每日见到她,谈到种种琐事,都是徐内人如何如何,徐内人要怎样怎样,这既是两班子弟对待宫女子的礼数,也是闵政浩对徐长今的关心在意所致。对照本剧涉及宫闱内幕来解释,可认为写下该日志的宫女子并未在文字中透露自己的品级,后世之人也不便揣测,因此就使用一般称谓,称呼作者为仁穆大妃身边的内人,但能作为王大妃的近身侍女,家世,水准和办事周密程度都非常人所能及,这一点毋庸置疑。以下摘自《韩国文学史》(作者 赵润济 译者 张琏瑰 )

以下引用

《癸丑日记》又叫《西宫录》,它记录的是宣祖的继妃,即永昌大君的生母仁穆大妃在光海君乱政时期被废名号,囚于西宫的前后经历。光海君本为慕嫔金氏所生,后被立为世子。宣祖升遐后,他登上王位,随即诛杀亲兄临海君,又杀当时只有8岁的永昌大君,然后将永昌大君的生母仁穆大妃锁进西宫,后来又将之废为庶人。这是一段波澜起伏的宫中秘史,是因争夺王位而导出的一场血腥的骨肉残杀。这部《癸丑日记》是当时在西宫陪伴仁穆大妃苦熬囚禁生活的某内人所录,记叙的是永昌大君悲惨结局以及遭变后仁穆大妃的悲苦心境,也记录了大妃被囚禁冷宫前宫内种种凶残阴谋和忌妒。

引用完

以上文字为《癸丑日记》的梗概介绍,说明了这部宫廷记事书籍究竟写了些什么。若是按照书名来看,该书说的就是癸丑年即光海五年,1613年,宫内发生的种种大事,但角度较为新鲜,是以仁穆大妃金氏近身侍女所观看的角度记录旧事。以下继续引用相关资料解释:

摘自《韩国文学史》 作者 赵润济 译者 张琏瑰

以下引用

《癸丑日记》的作者是一位女子,因此其描写极为细腻,其思考也十分缜密,以文章而论,实为须眉所不及。这部作品的确是优秀作品,是宫廷文学中的上乘之作。

引用完

以上文字为《癸丑日记》的作者介绍,该部作品的作者不具名,不可确知身份,但可知基本情况。由于记录角度极为特别,宫女子往往细腻聪颖,针究细节,因此书中相关细节可作为史实参照。以下继续引用相关资料解释:

摘自《韩国文学史》 作者 赵润济 译者 张琏瑰

以下引用

天色已晚,难以再拖,于是郑尚宫背起大妃,朱尚宫背起公主,金尚宫背起大君,准备出宫。这时大君说:

“大妃和姐姐在前边走,我在后边。”

“为什么?”

“如果我在前边,他们把我抓走,你们就会被留在宫里。所以我走在后边,我们一起走。”

于是,大妃、公主和大君披好衣服,被背到慈悲门前。这时内官十多人见之跪下,齐声说:

“请把大君放下来。”

大妃走向前去对内官们说:

“你们受先王俸禄不可谓不久,对先王骨肉何以无怜悯之心以至于此?先王在位四十年,未得嫡子,直至丙午年方得大君,自然是兴奋至极、宝爱至极,但对襁褓中的婴儿亦无特别厚望。先王关心大君成长,但先王不幸宾天而去。如果当时我以身殉先王,也不会见到今天这等悲惨场面了。也许这就是对我偷生苟且的惩罚吧。这样年幼姊弟亦不放过,无论是朝廷,还是太监,可曾想到先王在天之灵?想来令人悲哀难支。”

说至此大妃哀痛至极,众内官亦以袖拭泪,哽咽难言。

“请大君下来吧。对此我们不是不知,但不放走大君乃是交付的使命。”

内人中有名叫年甲者首先抱住郑尚宫的双脚,有叫仁德者也抱住了朱尚宫的腿,使她们无法举步。推拉当中,大君被人背到门外,然后慈悲门被关闭了。此时景象,令人痛绝。

此时,大君在门外用力挣扎,用头撞击着背者的后背,凄惨地哭叫着:

“母后!”

“姐姐!”

其哭声惊天动地,在场者无不涕零,泪水浸满双眼,以致不辨路径。

这里描写的是永昌大君被以逆谋罪名逮捕下狱的场面,其情景之悲惨哀绝令人读之垂泪。这里气氛悲惨,但叙述却十分细腻,场景人物栩栩如生。

引用完

由资料可见,引用段落当中描述的就是本剧中所述,永昌大君与亲人分离时的情境,但并非如同剧情所说,是内人们哄骗贞明公主说要让她与弟弟一起离开,而是仁穆大妃金氏已经预感到不妙,要带着一双儿女离开宫廷,但是走到宫门外被拦了下来,拦下母子三人的原是受命而来的宫内官,为的就是带走宣祖大王嫡子永昌大君。若是按照常理推断,拥有尊贵身份的王子永昌大君李㼁最有资格继承王位。此时,李㼁的王父猝死,甚至来不及留下什么话,由他的庶出兄长李珲得了王位,这样一来,继位者就有名不正言不顺之虑。与其他继位者不同的是,李珲这位不走运的王子即位之初面对的不是执政问题,而是正名问题。若是按照太祖李成桂留下的法度:

立长不立幼,立嫡不立庶。

来看,光海君李珲真要好好考虑一下自己的处境问题。当然,这也是跟随李珲的人们必须面对的事实,遗憾的是,李珲为自己选择了金介屎和李尔瞻这样两位眼界狭窄,阴险狠厉的帮手,这就引发了各类事端,各种问题。虽然即位之初巩固王位也是无奈之举,但什么样的人充当帮手,就将带来什么样的结果,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承前篇所述,尚宫金介屎与朝官李尔瞻确实因为自身好恶和行事作风,牵连了不少无辜的人,其中尤以永昌大君李㼁获罪时为甚,以至于未曾修改的史书当中也有相关议论,以下引用【朝鲜王朝实录】相关记载继续说明:

以下引用

光海 177卷, 14年(1622 壬戌 / 명 천계(天啓) 2年) 5月 2日(丁酉) 2번째기사

○义禁府启曰: “保放罪人朴应犀外, 无遗书启矣。” 传曰: “(知道。) 可赎罪人, 议大臣以启。 且朴应犀, 告变人也。 保放十年, 尙不处置, 极为不妥。 放送除授某职, 以赏其功。” (应犀缔结数三无赖之徒, 托迹放浪, 往来岭海间, 杀越人于货。 及其事发就捕, 敢出求生之计, 从狱中上疏, 自言: “与延兴府院君金悌男, 谋为不轨, 将立永昌大君。” 构虚捏无, 极其凶惨, 以中王意, 以附时议, 遂成大狱, 使善类无余, 奸凶增气。 终至诬及宫闱, 斁灭伦常, 东土数千里, 十六年为禽兽之域者, 应犀之罪, 而王反以告变赏之, 不亦惑乎?)

引用完

意思是说:

光海 177卷, 14年(1622 壬戌 / 天啓 2年) 5月 2日(丁酉) 第二条记录

○义禁府启奏说道:

“(除了)保放罪人朴应犀之外, 没有剩下的奏折需要启奏了。”

(大王)传话说:

“(知道。) 可以赎放罪人, 大臣讨论以后再启奏。 且朴应犀(其人), 是告变者。 (朴应犀)保放十年, 还不处置, 极为不妥当。 开释回家并授予某项职位, 作为给他告发功劳的奖赏。”

【(史官说)朴应犀结交那么多无赖之徒, 行为放荡不正, 往来于岭海间, 专门害死行商者抢走货物。 到了他事发被抓后, 竟然使出求生的办法, 从狱中上疏, 自己提到:

“与延兴府院君金悌男, 图谋不轨行为, 打算拥立永昌大君。”

捏造虚构事实, 极为凶狠残忍, 为的是符合国王的意思, 用以附和当时的讨论, 于是(朴应犀告发)成为大狱, 使得善良的人没有立足之处, 奸诈小人得意洋洋。(朴应犀告发)最终导致污蔑到宫内的人, 毁灭伦常, 使得东土数千里, 十六年都成了禽兽的地方, 这都是朴应犀的罪行, 但是王上反而因为告变奖赏他, 不觉得奇怪吗?)】

这里需要解释的是延兴府院君金悌男,此人就是仁穆大妃金氏的生父,也就是永昌大君的外公。

以上记录就是史书记录者留在史书当中关于永昌大君被构陷以致流配荒岛的来由,原来是由已触犯刑律的罪人朴应犀特为上书告发,算作将功折罪,之后又被光海君奖赏,要求臣下对朴应犀“ 放送除授某职, 以赏其功”,这话的意思是说,不但要将杀人越货的强盗朴应犀正式释放回家,还要给他授予国家的某个公职作为他告发延兴府院君金悌男,并殃及永昌大君李㼁被发配荒岛的奖赏。

那么,史官为什么会说此事奇怪?

其实理由也非常清楚,作为旁观者和目睹冤狱的人,史官因为有记录的权利,因此可随意出入宫廷,自然清楚光海君与臣下究竟都干了些什么。承前篇解释,在本剧当中,光海君虽然闻听永昌大君和贞明公主有可能会被害,但他并没有尽力阻止,只是在最初听到时表示反对,之后在知道金介屎已经下手之后,也只是出刀相胁,但并未危害对方性命,事后金介屎照样当她的尚宫,拿她的月俸,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比对史实,由史书确实相关事实,主谋者只是暗地里被斥骂,并未受到严惩,也谈不上为大君抵命,诬告者甚至在十年以后还有奖赏,要被授予公--职,因此害死先王嫡出骨肉之事,可认定为是光海君事后确认的一种方式。宫女子金介屎确可认定为是光海君的得力助手,她承担的都是继承王位的王子李珲不便去做,不能去做,却不得不做的事,若非金介屎暗中襄助,光海君不可能拥有十多年稳定的执政岁月。说到底,宫女子金介屎虽然被史书唾骂,是朝鲜的千古恶女妖妇,但对于光海君李珲来说,却是难得的忠臣。

剧情分析到这里,还有一个小小的问题,永昌大君获罪的过程究竟从而来,是否有较为清楚简明的记录?在光海君当政时期,当然不太可能出现这样的记录,但是到了仁祖反正时可就说不好了,无论如何,史官都会留下这样的记录,以正视听,以下引用【朝鲜王朝实录】相关记载继续说明:

以下引用

仁祖 1卷, 1年(1623 癸亥 / 명 천계(天啓) 3年) 3月 19日(己酉) 16번째기사

○诛朴应犀、韩希吉。 希吉以光海嬖臣, 为捕盗大将, 捕得窃货杀人之贼朴应犀, 敎唆累日, 遂致告变。 应犀死中求生, 诬告徐羊甲等, 竟起癸丑之狱, 以致杀国舅金悌男, 而永昌大君亦幽死, 国人皆愤之。 至是, 并诛。

引用完

意思是说:

仁祖 1卷, 1年(1623 癸亥 / 天啓 3年) 3月 19日(己酉) 16번째기사

诛杀朴应犀、韩希吉。 希吉作为光海朝的奸臣, (被任用)为捕盗大将, 抓到窃货杀人之贼朴应犀, 敎唆多日, 导致他告变。 朴应犀死中求生, 诬告徐羊甲等人, 竟然引起癸丑年冤狱, 以致于杀了国舅金悌男(仁穆大妃生父), 而永昌大君也在幽禁中死去, 朝鲜国人都为这件事愤怒。 到了这里, 一并诛杀(二人)。

以上记录就是简要说明当年冤狱的由来,也是概述永昌大君与其外祖父金悌男受到诬陷的过程和结果。从以上记录来看,这有可能也是仁祖反正时与仁穆大妃达成的协议之一,癸丑冤狱就是从罪人朴应犀告变开始,此人自然就是引发冤狱的祸首,有可能被仁穆大妃金氏恨之入骨,反正之后先要处理的人就是这二人。在剧中,年少的贞明公主却不是如同史书记录的那样,与生母仁穆大妃金氏被幽禁在西宫,而是因为母亲的谆谆告诫和提醒,利用审问她的有限时间,做了安排和周转,她已安排贞明公主与宫女们离开,为慎重起见,甚至让她换上了男装。而在这一系列周折当中,两位世家子洪柱元与姜仁佑也在其中发挥作用,但他们彼时都只是孩子,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但可以确认的是:

自打在宫内被公主拉住痛哭还坐地相求,洪柱元就已经把自己当做是公主的准夫婿看待,实心实意地为她奔忙,不辞辛苦也不计代价得失。

最不可能忽略的,则是另一位在史书上标名挂号的人物:李德馨。关于李德馨其人其事,在下篇讲述李德馨为坚持正理,不肯与光海君合作导致罢官后死难一节中再详述,本篇不再赘述。实际上,第五第六两集最值得注意的不是李德馨,而是已经悄然显露真容的世家大族首领姜周愃。按照意识到上当受骗后的光海君对金介屎爆发的怒吼来看:

-你竟然被那个可怕的人算计了,犯下这么愚蠢的错误,还杀了大君和公主!!!

实际上,知情后的布局者姜周愃才有可能是这个华政大局中最可怕也最无法捉摸的人。错失时机的布局者要的是继续掌控,要将无资格的王者玩弄于鼓掌之上,继而继续获利,而知晓实情却意图掩盖的为王者想要的是继续为王,他与他的目标,在某个节点上取得了微妙的一致。遗憾的是,看似布局精妙的棋局,也会出现漏算的一招,在华政的大局中,光海君与姜周愃漏算的都是贞明公主这个人。若是上天选定的人,怎会轻易死去?她有自己的命运,不会妥协,也不会轻易被击倒。在心碎的离别之后,这个还未长成的王族女子要面对的只是苦难与坎坷的命运,但这却是磨练她逐渐变得坚强不后退的砺石。也许,在来到东瀛矿山之后,在眼见火山爆发的惊人景象之后,贞明公主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又翻开了新的一页,预知下情如何,请继续关注下篇。

 6 ) 领略一下来自异国的头脑风暴

挺有意思的,可以充分领略韩国人是怎么思考的,一些剧情很尬,不知道演员是怎么不笑场的。

有些人说剧情离谱,但要完全按照历史拍那还有人看吗。这可是地小民疾的韩国拍的历史剧啊,能跟中国古代宫廷相比吗?韩国人能想得到吗?虽然改了很多但我完全能够接受,因为他就是给韩国人看的,把你想成韩国人就顺畅多了。很离谱的地方直接快进跳过吧,快进你肯定会吧。

还有人吐槽太墨迹了,确实挺墨迹,但你快进不会啊还是咋地,无聊的情节跳过,精彩的部分慢慢看,我感觉挺不错的。车男神也太帅了吧,没见过这么英俊的男人。 但从头到尾一副抑郁脸怎么回事,像没睡醒一样。

我不知道历史上的光海君是怎样的,但他的外交政策还是非常成功的,明清两头巨兽都不是一个朝鲜能惹的,最好的办法只能是左右逢源,两边都不得罪。对比之下仁祖就是个完蛋玩意了,败家子,连续两次被大清暴揍,底裤都被扒下来了还不长记性,真的是不作就不会死。幸亏大清没看上朝鲜那穷地方,打完就走没干预内政,要不然朝鲜就真成一个省了。我要是朝鲜人一定支持光海,在他治下可是啥事没有。仁祖脑袋被驴踢了,看完剧更加坚信:仁祖确实是个昏君。

 短评

政治从来不是依靠信任,而是靠抓住人的弱点。第一次追这么长的韩国史剧。前三十集有光海的部分可以打四星,最后二十集太拖沓,压缩成十集绰绰有余。尤其最后几集,有烂尾凑集数的嫌疑。还是怀念车大叔光海在位的时候啊。

3分钟前
  • 南蛮
  • 推荐

我真的是一个只爱看娱乐新闻历史永远上不了75的人,但是出乎意料觉得这感觉像是历史剧的剧还挺好看,演员的演技在线,剧情也很好

7分钟前
  • 栗栗要每天开心
  • 推荐

看了两集还不错,排在《惩毖录》之后恰得好。很多可留意的细节(又是50集大长篇,追剧害死人…)。这个版本的光海君长得太像阿部宽了!

11分钟前
  • 阿素喇
  • 还行

就只来快进看看徐康俊的感情线。。

12分钟前
  • April
  • 还行

2015.5~2015.10.1

14分钟前
  • 萨哈拉
  • 还行

只希望车叔不要死的太早,担心后期剧情全靠年轻人撑不起来

15分钟前
  • 青.浮
  • 力荐

光海君的故事都快讲烂了 唉

20分钟前
  • 转圈的猫
  • 推荐

好看

22分钟前
  • 推荐

为女主看的,韩国的古装太小儿科了,宫里和县令家差不多,吃的都是咸菜吗?2333333

25分钟前
  • 漫漫奇谈o_O
  • 很差

这是我见过洗白光海最厉害的一部剧,剧播那年及之前几年,突然冒出好多部以光海为题材的剧,那时候我们还很惊异,以前光海在泡菜风评很差,不知泡菜怎么转了风向,爱拍他了。剧情真的没的说加拖拉无语,光海成了白莲花,什么坏事情都不是他的本意,各种聪慧有前途,还有预料仁祖日后受辱那真的笑了,光海怎么不干脆留下来拯救半岛?贞明公主虚构经历也算了,想往善德女王身上靠,可是编剧毫无能力,永昌和仁穆大妃两位悲惨经历还要为他们搭桥??? 撇开剧情,李沇熹和徐康俊有点明显撑不起这么长的剧

28分钟前
  • Leonor-dhjajp
  • 很差

所以关于光海史实到底是怎样的 7集死汉阴 30集光海流放 剩下的20集还能看啥

30分钟前
  • 哇喔
  • 推荐

挺有意思的,外国人和我们想的确实不太一样,有很多年轻演员,但不得不说韩国演员确实敬业,虽然有点撑不起来但对比国内的小生如鹿晗,菜巡坤,吴大牙签,糖果超甜之流还是强百倍有余。支持光海君,车男士太帅了。

34分钟前
  • 竹内结子
  • 力荐

女主白莲花,杀弟之仇都忘记了吗,洗白光海君不能忍!

37分钟前
  • 神圣的孜然
  • 很差

蛮有意思的,剧情也不错~对于光海君和贞明公主这段历史有所了解,只是车叔死太早导致好像打酱油一样,徐康俊古装还可以,李沇熹美!

40分钟前
  • Apeach
  • 推荐

有冲突,无高潮。车男神不适合这种苦大仇深的角色,全程苦瓜脸看着都揪心。

41分钟前
  • Fragile
  • 较差

李沇熹。

45分钟前
  • 寂寞冷落清秋
  • 还行

终于奔着cast看完了50集,撇开剧情来说演员们的演技都超级赞,在30集左右光海君刚被废的时候剧情有那么的往下走,但后面一段一段的起伏,其实也挺是精彩,作为史剧不知道该如何评价好与坏,而且也没有太过着重描写感情戏,有耐心看下去的会发现也是一部不错的史剧~

47分钟前
  • yukicheung
  • 还行

虽然我没有认真看,对这题材不感兴趣,但是应该是不错的电视剧。不过还是太长了

50分钟前
  • 阿生
  • 还行

补一下,这部我当时就是为了yh和skj看的,都是上大学的时候了。其实一直没看完,但是前面我真的很喜欢,不懂为什么评价不太好,我真的觉得不错。刚清理备忘录又看到自己15年看结婚那集写的,柱元和贞明,我真的很喜欢这种1v1双向的爱,太美好了。还有贞明公主有一集的讲话,真的看得我心情很澎湃。可惜原来的我好像不太喜欢写自己看完影视的当下想法,真是可惜。

54分钟前
  • Junisnö
  • 力荐

剧情越演越扯了,很不喜欢圣母型女主

56分钟前
  • W11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