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的愤怒

DVD

主演:吴刚,王砚辉,李晓波,朱义,孔庆三,王树军,蒲小虎,李昌元,李小川,贺云庆,江钰婷,傅小源,冯自立,吴暇,洪昌,张翔华,王蔚佳,丁旋,马纳,杜丽慧,朱新惠,海兴元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06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光荣的愤怒 剧照 NO.1光荣的愤怒 剧照 NO.2光荣的愤怒 剧照 NO.3光荣的愤怒 剧照 NO.4光荣的愤怒 剧照 NO.5光荣的愤怒 剧照 NO.6光荣的愤怒 剧照 NO.13光荣的愤怒 剧照 NO.14光荣的愤怒 剧照 NO.15光荣的愤怒 剧照 NO.16光荣的愤怒 剧照 NO.17光荣的愤怒 剧照 NO.18光荣的愤怒 剧照 NO.19光荣的愤怒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光荣的愤怒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云南黑井村,熊家四兄弟横行乡里,老大(李晓波饰)粗鲁地教训了来叫板的狗卵(蒲小虎饰)、老二(孔庆三饰)是村里的会计,为人狡诈。老三(王砚辉饰)是阴险的村长,手段狠毒。老四(朱义饰)是个不折不扣的流氓,喜欢玩弄妇女。村民们备受欺压,敢怒不敢言,新上任的村支书叶光荣(吴刚饰)也苦于抓不到证据,只得一忍再忍,等着找机会一网打尽熊家兄弟。终于,机会来了。熊家兄弟从外地绑架回来两名女子,被叶光荣盯上。他暗地发动群众,以“打倒四人帮,黑井村有希望”暗语,准备当天夜里去熊家抓现行,但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兵分四路的抓捕行动意外频出,乱成一锅粥。就在叶光荣一帮人陷入绝境的时候,突然峰回路转,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了。梦想之家大改造 第二季萨勒姆的女巫巴格达妙贼幸福结局生死博弈街角魔族央young之夏不留痕迹2018堀与宫村piece首尔之春套娃2019失踪的女人 上(国语版)庭审专家第六季曼谷爱情故事之天悯奇缘小镇猪事非凡守护黑蝴蝶血腥死亡营波洛克阿倍野桥魔法商店街jeen-yuhs:坎耶·维斯特三部曲大内密探王二狗2青之驱魔师第二季百灵潭快乐英雄睡莺 第一季儿子麒麟来了怪妈闯荡记第一季活死人黎明1978一路绕行第二季寄生兽:完结篇午夜之后欲罢不能第一季制作人'83爱情应该有的样子豆芽鱼之恋天生领袖美丽足球魂

 长篇影评

 1 ) 一场失败的“乡村革命”所带来的启示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当然更不能蛮干。

《光荣的愤怒》题目起的好,一语双关。一方面,这是一次因为民愤而起的“革命”,充满了光荣和荣誉,就像影片的英文名“glory and fury”一样;另一方面,村支书的名字就叫叶光荣,而他却是一个“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平民英雄,完全担得起“光荣”二字。

爱憎分明的村支书叶光荣

片中的主角是一群生活在云南农村的普通农民,他们蒙昧无知麻木不仁,法制意识淡薄,又因为处于社会底层承受着生存的各种苦难,如同阿Q一样。而更无奈的是,村子被一群黑社会把控着,村长四兄弟就是黑社会老大。就像“黑井村”这个名字一样,这个村子被浓浓的黑恶势力笼罩到濒临窒息。全片的故事氛围充满了魔幻现实主义的荒诞,夹杂着各种悲哀又可笑的黑色幽默。创作者肯定不是在恶意丑化农民,因为我所接触的农村,其实很多都生活在这种蒙昧无知当中,而黑恶势力也一直相伴相生。可以说从古到今,黑恶势力几乎一直都没有在农村销声匿迹过。

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一部分人暴富之后,在很多地方,农村黑恶势力掌控着农村的经济命脉,有些名义上的所谓“致富典型”“劳动模范”却有着各种见不得光的发家史,小到坑蒙拐骗大到强取豪夺,只要脸厚心黑,就妥妥地独霸一方。而这群人当土霸王土地主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而老实巴交的农民也大都敢怒不敢言,没人想不开去惹这群活阎罗,再说,谁知道这些人神通广大到什么程度呢?也许人家就是某某市长区长县长的干儿子拜把子兄弟呢?只要有钱有手段,各种你想不到的关系网都会存在。也正是忌惮于此,人们失去了对法律的敬畏和信任。

村长熊老三,也是村中黑社会老大

在观影过程中,刚开始我以为——比腐败更可怕的是,村民的愚昧无知,以及不敢反抗。

比如有村民的老婆被强奸了,他因为惧怕黑恶势力选择沉默。比如村长兄弟在饭店白吃白喝,店主还得死乞白赖地求这些败类继续来白吃白喝,就像交保护费一样。比如村长一家大白天的拐带妇女,目击群众就像没有看见一样做鸵鸟……这一切虽然荒诞却无比真实,就像《红楼梦》里那个段落,薛蟠打死了人,还大摇大摆地四处游玩,官府也拿他没辙。因为他有钱有势背景硬。

可谁都知道,其实这就是一种变相的纵容,对恶的充耳不闻就是助纣为虐,这些农村黑社会之所以如此猖狂,也正是基于村民的这种愚昧和恐惧。

但是,后来随着故事的渐次推进,我有了一个更重大的发现——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当然更不能蛮干。

吴刚饰演的村支书非常具有正义感,一心想要铲除这群恶棍,造福一方。所以当他得知村长公然拐带妇女并且意欲不轨的时候,终于按耐不住心中的怒火,当机立断集合村民准备大干一场,捉住所谓的“活证”,彻底将这群黑恶势力法办。可是这些村民被欺压太久,早已经没了路见不平的热血和勇气,而且村长家族背景很硬,和县上的要人有裙带关系。一想到如果行动失败,就会面临黑社会疯狂报复的恶果,都纷纷动摇,还未行动就已经举手投降。

密谋捣毁黑社会的村支书和村民

幸亏村支书灵机一动“假传圣旨”,哄骗村民这次行动是经过县长授权的绝密行动,一听说有上边人撑腰,村民的活力立即就来了,于是每个人都纷纷痛说革命家史控诉万恶的村长一家,他们在村支书的指挥下,豪情万丈的抡起胳膊挽起袖管拿起棍棒,如同打土豪分田地时那么积极。

可是,这次“乡村行动”有组织无纪律,有目标无策略,最后简直乱成了一窝粥。村民们的劣根性(或者说是人性)在革命行动中更是显露无疑,比如,有村民在行动中不够谨慎,提前被村长一家发现暴露身份,有村民禁不住美味和金钱诱惑,不听指挥直接冲进村长家实施抢劫,还有的村民看见仇人按耐不住心中的熊熊怒火,差点把村长家人撕成碎片造成人命惨案……而最悲哀的还不是这些,而是村民里出现了“内鬼”,叛徒跑到村长家通风报信,直接导致了这次活动的惨败。这一切简直就像是八年抗战的现代乡村版,只是更换了时空,但是战况却惊人相似。

于是,正义凛然的村支书傻眼了,他当时完全就是崩溃的,怎么结局会是这样。如果不出意外,他会被狡猾的村长“恶人先告状”,直接以“擅闯民宅,暴力袭击”的罪名送到法院,然后连同这群可怜的村民一起接受法律严惩。而黑暗将永远笼罩在这片土地之上,正义将死不瞑目。就像现实中那些无数个凋敝压抑的乡村一样。

愕然的村支书

而接下来,被犀利的观众所诟病的一幕出现了。人民警察从村长家房顶纵身而下,在摔了个狗啃泥之后,大喝一声“我是警察”,然后身后忽然出现了一大批手持冲锋枪的武警。至此,正义终于俗套的战胜了邪恶,坏人将会蹲监狱。俗了吗?没错。假如那个弱不禁风的收家具的不是便衣,假如最后警察没有从天而降,一切都顺着现实腹黑而邪恶的轨迹前行,那么这个故事就更值得反复玩味,留给观众的思考空间就会更大,甚至可以说真实到恐怖了。

结尾固然是败笔,但是导演也有苦衷。据曹保平讲,这部电影的过审可谓一波三折各种惊险,所幸最后顺利通过了,但是代价就是必须妥协,不能太黑暗太暴力隐喻性太强,而我们看到的结局就是妥协的结果。他也曾设想另外的结局,那就是——“匡当一声,不是掉下来一个人,而是掉下来一个钢盔,它在地上转了几圈才停住。”无疑这样的结局就更有想象的空间,如同《盗梦空间》里最后那个旋转的陀螺。可是导演也坦言,即使如此,这部电影已经把90%的他想表达的东西说出来了,而这个结尾也是他电影轨道上的。

一路看下来,除了吴刚饰演的村支书叶光荣外,我一直对一个人物印象深刻。那就是那个名叫土瓜的农民。他在里面是一个比村长一家更让人感到厌恶的角色,因为他是叛徒,整个革命完全因他一个人而葬送。

土瓜这个人物也很复杂,一方面他受尽村长一家欺凌,当村支书号召大家反抗的时候,他是第一个站出来积极响应的,可以说是抱着“革命不胜利就不回头”那样的决心,即使其他村民犹豫不决各种观望的时候,他也没有临阵脱逃。可是当他意外得知村支书是“假传圣旨”的时候,他却退缩了,仿佛失去了赖以信任的护身符一般,于是他的态度来了一个360度的大转变,甚至不惜倒戈通风报信,主动投靠村长的黑社会集体,充当村长的帮凶转移罪证,并且通过欺骗革命战友等卑鄙手段求得自保,也同时让所有参加革命的人身处险境危在旦夕。

叛徒土瓜(右)是个“两面派”

虽然从人性的角度我可以理解土瓜的选择,毕竟他惧怕革命失败的可怕后果,他惧怕村长上面有人可以随时黑白颠倒扭转乾坤,他惧怕和村支书这群“革命者”一同受牵连。可是我无法认同他的做法,绝对不能。而当土瓜作为“革命者”最后安然无恙地出现在结尾,并且若无其事地和曾经的“革命战友”开心交谈,并且露出幸免于难的猥琐表情时,我忽然有了一种强烈的悲哀和恶心感。毕竟比起敌人来说,叛徒更可恨更该受惩罚也更该死。曾经多少次历史上的革命战役,不都是毁于内奸和叛徒之手吗?无数忠魂也因此不明不白冤死他乡。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无论古今中外,只要民意无法顺畅上达,或者上面的人难以信任,正义就难以伸张,就会出现叛徒和内斗,悲剧也将难以避免的发生。这都是需要我们警醒和引以为戒的。


(不知不觉就码了一堆字,遇到一些特别的片子就容易失控,谢谢从头到尾听我啰里啰嗦的你)

 2 ) 光荣的愤怒——艺术片反审查的光荣胜利

    看的DVDscr的版本(再次谴责下自己看盗版的行为),质量不是很好,而且一上来看到乡村背景就有点不太想看。
    但是没想到不过看了几分钟,就被情节吸引住了。
    故事拍的不错,挺紧张激烈的,也挺幽默,还挺多批判元素。
    然而结尾前的转折被很多人诟病:明明镇里的孙书记之前已经被熊家兄弟收买了,这时却带领警察从天而降,一举把恶势力一网打尽。很不合理,似乎过于“和谐”了。
    可能所有人在那一刻想的都是,村民的反抗最终还是失败了,邪恶还是战胜了争议。
    可是我后来回过头来想想这个转折,就觉得它实在太精彩了:
    1.不把结局改成“正大光明”版,就不可能通过审查。我一直认为电影一定不能做地下电影。民众看不到,你再有思想都白搭。影片不是拍给小众看的,电影本身就是大众的,既然拍出来了,就要尽可能让更多的人看到,更多的传播电影的主题,也创造更多的商业价值。好的电影应该是在夹缝中求生存的,而不是甘心埋头于夹缝中。
    2.happy ending 式的大结局,总是会让观众看完以后开心一些。其实我在这个转折以前都已经想象的到那个可能出现的更合理的结局。但是那太令人绝望了,如果真的是这样的结局,虽然我还是会觉得电影拍的很好,很有艺术性,但是这一天心情都会变得很糟。如果一个导演总是拍悲剧结局,最后肯定不会有人去电影院看他的片子。没有谁想花钱买罪受的。
    3.曹保平最高明的地方在于,他并没有为了让这个结局显得更圆滑而改掉之前对孙书记的描述。这自然不是个简单的疏忽,我相信他是有意如此的,或者说,这个结局是他无奈而为。他让我们清晰的看见了那只“看不见的剪子”。片子中的故事不再黑色,但是拍片子本身这个故事就变得更加黑色。不但批判了中国黑暗的官僚制度和农村的恶霸现象,更批判了回避这种现象的电影审查制度,这是更深一层的批判,其实他更令人绝望。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片尾一年后新村委会在土瓜店里吃饭,吃完后土瓜说“赊了”的时候,影片有一个停顿,它足够长到以至于让观众不由得去想新村委会可能的反应。很自然的,有可能他们也会选择赊账。这将是一个绝妙的高强度反讽。
    过了这个停顿,影片继续照着原来的和谐的调子走了下去,但是这时候你已经震撼于这种“可能性”。它没有发生,但是它却让你思考了。这种留白,无疑是更高水平的。
    
    不能不说,在99-02年的低迷后,中国电影已经悄然转型,全面商业化。在DVD盗版商、网络资源和进口影片的三重打压下,90年代的中国电影走向了截然不同的两条道路。
    一条路,名导演们使唤着全明星阵容靠着“大片+炒作”疯狂的捞着钱并同时流失着口碑。
    另一条路,一部分既不打算向票房妥协也不打算向广电总局妥协的导演,为了他们崇高的艺术追求,不惜让自己的电影走向地下。他们抱回了一个又一个的奖项,但是国内却没人看过他们的电影。
    通过《光荣的愤怒》和《李米的猜想》,编剧出身的、会说故事的曹保平找到了第三条道路。
    让我们共同期待他的下一部作品。

 3 ) 为什么黑色幽默多在川滇?

寻枪、三峡好人、好大一对羊、光荣的愤怒、疯狂的石头都是以川滇为背景的,这两个省山川湖泊,风景好地很!原来这里的人性也像这山川湖泊一样,奇丽多彩地很啊!
再沿着中国地图从东北到云南切一个40度的斜线,东北、京津、河南、陕西、川滇,这条线也就是此类电影的多发线,也是中国的官话线,从古到今文化演进的语言便利,倒是给现今的影视镜头带来了更多的施展空间。
多么人性的片子啊。

 4 ) 关于本片曹保平本人的一些话

劇本寫完送給了趙本山,趙本山很喜歡;電影的投資也沒問題了,劇本卻有了問題,在電影局反覆了六七次,總是通不過。電影管理部門給「光榮」羅列的意見多達幾十條,比如:怎麼可以這樣描寫黨的最基層支部書記,他會那麼猥瑣,他會那麼雞賊,會不擇手段,靠欺騙人把4個村霸打倒呢?而光天化日之下,又怎麼可能出現那樣的鄉村惡霸呢?

    我跟他們辯白,在我國一些偏僻地區,這些事實的確存在。很長的時間裡,電影管理部門管創作的人來回跟我談,就是告訴你不行,得修改;換一個人再看,還是不行。永遠就這樣翻來覆去,到最後我明白了,他們就是不想讓劇本通過。後來他們也找我談話了,說「這事其實挺簡單的,你如果想讓劇本在我們這兒通過,你想要的那點意思就都不能要了。」沒法兒玩了,我就只好放下。

    過了幾年,換了位搞電影創作出身的人出任副局長,這是第一次有人站在我的角度來想問題;當然他要求我也得站在他的角度想,大家一起努力促使劇本通過。

    最後劇本通過了,電影也開拍了,製作又遇到了問題。我們國家電影審查制度規定,電影中不可以過度渲染暴力。好萊塢也有規定,但很明確,你使用什麼樣的凶器,你有多少暴力鏡頭,根據規定可以直接劃你多少級,你只能在幾點到幾點上映,給哪部分觀眾看。在那個規定下,你想怎麼拍就可以怎麼拍,拍出的電影是什麼級別也非常清晰。

    咱們國家在這些事情上處於混亂階段,誰又說得清楚什麼叫過度渲染暴力?拿板磚不叫暴力,拿刀就叫暴力?拿繩子可以,拿棍子就有問題?電影最後葉光榮帶領村民和四兄弟的打手群毆對打的時候,我已經細緻到了打電話問「我拿多少根棒子行不行」的地步。雙方拿什麼東西打鬥,也可能會影響到電影能否通過。

    我曾經也想過很不一樣的結尾。表面買傢具、其實一直是臥底的那個警察,最後從房頂上匡噹一聲掉下來,摔到地上又爬起來,說「我是警察」,然後又摔倒。或者匡噹一聲,不是掉下來一個人,而是掉下來一個鋼盔,它在地上轉了幾圈才停住。但你肯定不能拍,因為特警戴的鋼盔前面有一個大國徽。

    最後通過的電影肯定是妥協嘛,比如到最後那個鄉長、鄉黨委書記,在臥底的警察引領下,用警察大部隊一舉抓獲了村霸兄弟和他的打手們,把一個不可能解決的問題解決了。

    因為有這樣的前提,我只能做好詳細的鋪墊,不讓電影結尾變得那麼意外,保持電影形態的張弛和完整。純粹從作品而言,原來的結尾肯定是比現在要好。現在這個結尾還是在我的電影軌道上的,90%是我的。

 5 ) 浅谈《光荣的愤怒》,光荣在哪里?

有一部电影,名字叫《光荣的愤怒》讲得就是熊家四兄弟,垄断某个村的( ),尽干些不法勾当,欺压百姓,横行乡里,一时间怨声载道,民愤难息。恰好这时候,村里调来了一位正义的村支书,名叫叶光荣,打算发动群众,掀翻熊家四兄弟,这电影也蛮有意思,这么霸道的四兄弟,却姓熊,一般来讲不都是人如其名嘛?比如下水道里的人就该姓下水道里的姓。这个村支书安插的眼线,有一天发现熊家人绑回来两个女孩,以为是( )妇女,于是赶紧报告村支书,让他再给上面反应,准备得到首肯后,就展开行动,人赃俱在,抓个现行!村支书这边先按住不表,再来看看熊家人,把两位女士( )回家后,熊老三(即村长)在命令自己两个小兄弟看住二人后(仅安排人手未使用工具,我可以确定),自己就去独自想办法对付村支书的挑战了。可这电影到了最后,不免有些虎头蛇尾,概括来讲神兵天降,一网打尽。当时觉得很不爽,完全是浪费了自己两个小时的阳寿,非常愤怒。但是现在再回想起来,就像是咂了咂嘴里的老酒,是越品越有味道啊!可要是觉得这电影有那么些意思,我当年的愤怒该如何解释呢? 啊!明白了! 面对这样的事展现出应有的愤怒——我很光荣!

“侬个蘇背宁”

 6 ) 曹保平的《光荣的愤怒》

曹保平的《光荣的愤怒》

片头:
曹保平起先是个编剧,后来是了导演,此外,他还一直都是个教编剧的老师,是我大学的带班老师。他是个山西人,在云南拍了《光荣的愤怒》。
《光荣的愤怒》说的是邪不压正,好人与坏人斗,最后好人胜利,坏人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这样说,似乎没有错,但是要让曹老师听见,他肯定不干的。剧情一条道走到底,快到头的时候碰到点困难,是硬挺过去的,没有选择迂回战术。中间没有拐弯,更没有走错路的情况,不带犹豫的,万一要是碰见坎儿,就多使点儿劲儿,咬牙冲过去。
按照片尾字幕中的讯息和影片内容中非常有限的提示,《光荣的愤怒》应该是在楚雄禄丰县的黑井镇拍的。楚雄是彝族自治州,禄丰是出恐龙化石的地方,还出醋。我去禄丰看恐龙的时候,县城里转了两圈,实在没什么可买的,只能拎上两瓶醋回去。
《光荣的愤怒》是个不太中国电影的东西,不太乡村,更不城市,也很不云南。除了电影里的人都讲云南方言之外,我没看出来这是一部在云南拍的电影。

正文:
黑井是哪里?
很多电影都不必非在云南拍,但结果是,很多电影都在云南拍了。跑云南去拍电影的人只会越来越多,不会越来越少。
云南这个地方,是个挺概念化的地域,云南就是云南,有些电影在云南拍,无所谓云南的哪里,只要是云南就行了。
一些作品中的地名是虚构的,只说是云南的某个地方,比如《玉观音》,里面还过泼水节,能看出是傣族地方,但不是版纳、也不是德宏、瑞丽或思茅,应该就是在这类地方拍的。而大多数有关云南的电影作品地点非常具体,就近几年的状况看,红河有《花腰新娘》,大理有《志愿者》,丽江的《千里走单骑》、《箱子》,昆明的《公园》,泸沽湖的《马背上的法庭》,边走边拍的《落叶归根》,纪录片中地域的分量更加突出和浓郁,田壮壮在怒江拍了《德拉姆》、孙悦凌在迪庆拍过《风经》,这些全部都不是云南本土的作者的作品。
曹保平是个山西人,在楚雄拍了《光荣的愤怒》。全部对白都是云南方言。偶尔出现一个外地人,讲了两句河南话。
但与上面提到过的那些作品不一样,《光荣的愤怒》跟楚雄的关系不大,或者压根就没有关系。除了电影里的人都讲云南方言之外,我没看出来这是一部在云南拍的电影。村长找支书喝酒,手里拎着的是两只野兔——但这是典型的外地人眼中的云南。就是说,把这部电影放到除了黑井之外的云南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成立,而如果不讲云南方言的话,把它放到云南之外的任何一个中国的地方,现有的剧情也全部都成立。
黑井是个小地方,是禄丰县的一个镇,在影片当中被降了一级行政单位,变成黑井村。很少有人会知道黑井这个地方,我是因为看曹老师的作品所以看得比较仔细,看见了片中一辆经过的黑井至楚雄的长途班车。除此而外,全片没有提到过这个黑井村所辖属的的县以及县以上的行政单位——禄丰、楚雄之类的地点。所以,所谓的“黑井村”在很大程度上也只相当于一个虚构的地名,没有具体的意义。
而且,片中的方言混杂而多样,所有语言当中,一半以上是昆明方言,而不是禄丰及楚雄话。主角叶光荣讲的话接近四川话,也就是云南北部的昭通方言,只有他的口头禅“是是是”有一点点楚雄的味道,熊老三、狗卵、大旺、光彩说的都是非常标准的昆明话,那个像《子夜》里的吴荪浦的吴镇长讲的是大理话,而雄老大、熊老二、土瓜、水根说的话也各不相同,但大体都是云南省内其他地方的方言。这当然也很容易理解,演员自身的状况以及同期录音的情况都在要求必须得这样做嘛。所以语言的混乱,也很难界定这个黑井到底是哪里。还有就是他的剧情不要求指明地点的具体。
《光荣的愤怒》肯定不是在云南拍的电影里面最好的,但《落叶归根》肯定是有史以来所有在云南拍过的电影里面最差的。

无政府
昆明人是这样说话的:称赞叫板扎,惊叹叫埋埋散,是不是叫咯是,有趣叫太仙啦,滑稽叫太雀啦,不服气叫枪的起,糊涂叫颠东,教训叫理麻,寒酸叫偻馊,窝囊叫日脓,多嘴叫岔巴,自作多情叫孔雀,过分地自作多情叫火鸡或者老火鸡……
《光荣的愤怒》中的对白把云南方言中的谐趣戏谑的特点挖掘得很是彻底。比如那些日常挂在嘴边的说头,憨迷日眼呢,根楞半倒呢,乱五乱六呢,雀神怪鸟呢……这些词汇时不时地就从某个人物的嘴里蹦出来了,还有支书老婆说的那一句“惊头鹿耳呢”, 这个词连我都没有听说过。
昆明电视台有个招牌的搞怪栏目叫《开心蒙太奇》,就是截取别人的电影片段,用云南方言重新配音,从卓别林到《魂断蓝桥》,《铁道游击队》到《甲方乙方》全部被做过,大人小孩都爱看,并且都还能背诵和表演其中的片断。从《开心蒙太奇》开播起,十几年来,卓别林在里面始终说的是保山话。《开心蒙太奇》后来改名《新新蒙太奇》,它的片头的广告语是米高梅公司的那个狮子扯着嗓门用曲靖的陆良话在喊“新新蒙太奇,肯定笑死你”。看曹老师的这个《光荣的愤怒》,让我很有一些看《开心蒙太奇》的味道,真的。
曹保平这个山西人,他常住在北京,就算他跟云南的关系很密切,就算他确实经常去云南,他也不可能对昆明的方言熟知到这种程度。
所以一定是有一个高级翻译,把那些对白统统地校正过,之后变成了现在的样子的。这个工作一定有趣得很,可惜没得着让我试试。当然其中有的成分,也可能会是演员即兴发挥,
在一个地点虚化的前提下,还固执地坚持如此彻底地使用方言,它所呼应的是影片中的无政府状态,且至少为其无政府状态所必须要求的吧。
影片自小说改编而来,原来的小说叫《乡村行动》,我没有读过也没有见过,看过电影之后感觉那个小说通篇无政府的气氛应该满强烈的,电影似乎也是在保留这个东西。
无政府,在这里是政府的无政府,而不是非政府的无政府。事情或者说斗争,是在一个乡村的内部。一个自然村,是我们的行政机构中最小的单位,一个村庄的政府(行政状况)可能极其零散,自由化程度不可估量。无政府的状况非常普遍,并且形态千奇百怪。比村更大的是镇(乡),吴镇长,张书记。比镇更大的是县,镇长还要去县里开会。
幻化为电影中无政府的氛围就是拥挤、狭小、混乱的空间,门洞里看人、门缝里探脑袋的气场。人多地方小,一直在打群架,既然是打群架,就得有群众演员,实压压的一大片,用拳头打,用棍子打,农民起义的技术含量肯定非常有限,就是用最笨的办法打架,打是赤手空拳地打,肉搏,打得肯定不漂亮,后面是打斗的场面中加入了水池等元素。打斗到最后的混乱状态。所以,即使通片都在打架,但这仍然不是武打片,武打片就是要打得漂亮,把打架舞蹈化,跳起来要能翻三个跟头,这儿没有,这儿就是在运动。
无政府还在于,除了结尾之外,整个儿是没有法律的位置的,有点儿接近盗亦有道的黑帮片,中国电影里面这样的东西罕见。《可可西里》里面把法律放在了这样的一个位置。电影里面还有成龙始终是这个样子的,所有成龙电影都只相信拳头,因为他认为法律是扯淡,拳头才更能解决问题。但《光荣的愤怒》在结尾时又给找回去了,回归秩序和法律是结尾的封闭状态,村官的秉公执法,吃饭AA制,不赊账啊。一个光明的结局,问题解决了,一切向好了。
意识形态的无政府是农民起义、武装斗争。在电影中被演绎成一次行动,缩小了一号,整个是一个过家家版本的武装斗争。这次“乡村行动”,从他的口号“打倒四人帮,黑井村有希望”来看,是文艺作品(小说)对政治的戏说,现实中,给某四人团伙安一个“四人帮”的名字的戏说随处可见,四人帮的种类五花八门,不带褒贬的。《光荣的愤怒》中对“武装斗争”的模拟是一个具规模的完整的体系,里面有明确的指涉,四人帮啊,林彪啊,总指挥,二路总指挥,以及三路四路,是有组织的抗争,当然也有政治风险,但这个风险也许不被当事人所知,“行动”与武装斗争的联动关系肯定是原来小说里边的。
与武装斗争的小了一号相平衡的是在戏上使的劲非常大,整个表演都是大了一号的,除了那个最大的反派之外,没有一个人是按正常语速和语气说话的,所有人都是只要一张嘴就喘着粗气。包括,村民向支书汇报敌情的地点,为什么一定得在包谷地里?为最后一次大行动所做的所有的铺垫,为什么要爬墙啊?墙与墙之间很窄的巷道……表演的夸张和使劲让那一整套东西都变成了在一个假定性之下的,整个这些现实性都非常弱。
我看这个劲儿不一定使对了地方,但是就这个剧情来讲,我也没有想出有什么别的更好的招儿。

好人与坏人
影片说的是“抗争”,好人与坏人斗,好人特别主动,要掀翻那个恶势力。前史全部模糊,前半部分还分不太清好人坏人呢,因为坏人始终镇定自若,好人咋咋呼呼像热锅上的蚂蚁,沉不住气,一心只就要往战场上扑,不讲究个战略,很欠考虑。所以坏人也不像坏人,好人实在不像好人。坏人心理素质及其了得,接近尾声的搜房间段落的心理战,让人实在是要怀疑谁是好人。
剧情中人物众多,而且还都是些有名有姓的人,这个可能来自于小说的基础。关系很复杂的,关系万千重,所以看《光荣的愤怒》前面很大一段的时候,可能都会挺蒙的,总是会突然出现个人,直到这个人出现第二次第三次都很有可能还弄不明白这人是谁。所以,《光荣的愤怒》是一部需要聚精会神的看的电影,稍一走神儿就会乱不清楚掉。
斗争的双方,一个是支书(党),一个是村长(政府)。抗争的对象当然有一个强大的经济后盾,是一个盐厂,而盐这个话题肯定非常敏感,在中国是不允许私人制盐和贩盐的,更何况是劣质盐。所以这个抗争的对象有着双重身份,他是一股恶势力——“四人帮”,但同时又是村长,官与商的双重实体。
而另一方——抗争的主体,支书带领的村民,是官与民的双重实体。他们的部队作为缩小了一号的国家机器,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建立起来并布置任务的,影片就是讲的这个过程,全部都交待了,都是看见了的。但那个村长的所有的动作都是在暗处的,怎么“四人帮”身后还有一个武装部队拿着棍子在伺机出动?何时有的?何时召集布置任务的?包括盐厂是怎么回事,那两个女人是从哪里来的。竟然就非常草率地用新闻报道作一个了结的交代。

捉奸
《光荣的愤怒》说的是邪不压正,好人与坏人斗,最后好人胜利,坏人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这样说,似乎没有错,但是要让曹老师听见,他肯定不干的。可我要是说《光荣的愤怒》讲的是个捉奸的故事,那他不干也得干。
支书要掀翻那个欺压百姓无恶不作的熊家四兄弟,要实施的行动当中最主要的一块内容是捉奸。
天哪,竟然是捉奸!
关于这个捉奸,实在是要让我想起很多往事。
曹老师教我们写剧本,刚进大学,第一个学期第一个作业,就让我们写《捉奸》。等到快到交作业的时候,大家一见面都互相打问,哎,你捉得咋样了?捉着了吗?回答是,没呢!捉不着啊!就连别的系的同学也都议论,文学系那帮人最近都在忙捉奸啊,有的已经走火入魔夜里两三点了还在捉呢。
后来是,大家全部都按时交了剧本。对于剧本的点评和讨论也及时地完成并很快进入了下一个剧本的创作。可能 是因为这是大学期间的第一个剧作练习,大家对《捉奸》以及《捉奸》创作前后的那段日子都一直有着不可磨灭的印象,烙印之深刻,是后来的很多别的事件都不可比拟和替代的。
后来我听说,因为这件事情,曹老师被系里领导批评了。说,这帮人,刚刚高中毕业,进了大学,有的甚至还单纯得连奸是什么可能还都不知道,你让这帮人写的什么捉奸啊?你啥意思嘛?
事隔这么多年,当我看到曹老师的个人作品《光荣的愤怒》是一个有关于捉奸的故事的时候,实在让我惊讶不已感慨万千,许多往昔峥嵘岁月顿时涌上心头,岁月沧桑,眼角湿润。

Wuleilei
Oct. 31st 2007 晴朗的上午
於 定慧东里

 短评

改编阙迪伟的小说《乡村行动》,如若地方背景是浙西南不知是怎样一番味道啊。结局不仅保此片通过审查实又多“荒诞”

9分钟前
  • ZHANGWANHE
  • 推荐

曹保平以前真吊。

13分钟前
  • 上海堡垒
  • 力荐

【中国电影资料馆展映】生猛,黑色,荒诞。懦弱愚民在支书半哄半骗的煽动下反抗恶霸强权,而上演的一场混乱失败的群众暴力革命好戏。演员演技很棒,王砚辉尤为突出。除去那个神兵天降的和谐结局,完全可以给四星。《追凶者也》很有此片影子,但更差。十年过去,审查制度反而更严了

17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

愤怒啊。果然这么少人知道愤怒……

19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在中国,这类片子以后可以归到“濒临灭绝的电影”一类去。

24分钟前
  • 柯里昂
  • 推荐

前面看得特带劲,就想看看最后怎么收场,结果... ...狂日这个结局,毁了整部电影!我估计是导演也不知道怎么收场了。另外,那个熊老四真像李咏,一样的地痞相~~

27分钟前
  • 战国客
  • 推荐

黑色荒诞的写实主义 曹保平有前途

32分钟前
  • 逝水犹可叹
  • 力荐

这里面多少类型片的套路啊

33分钟前
  • 小老鼠
  • 力荐

除了结局刻意而为之外,剧本很扎实,不愧是编剧出身的导演,曹保平很好地诠释了鲁迅先生的那句: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38分钟前
  • 老朱無電影不歡
  • 还行

这片很好啊,你觉得有多夸张,就知道里面的事情有多现实,只是表现上可能没有电影中这么的黑色和戏剧化,但确实十分难得。曹保平导演这样走路有了自己的特色,而且掌控力十足,难得

43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野猫虽劲,到底还是阉过了。

45分钟前
  • 喻鸣
  • 推荐

论历代人民运动的盲目性和劣根性,感觉一棍子打翻了半中国的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带有中国特色的黑色幽默,西南乡土版昆丁和盖里奇。剧本扎实,美术服装都绝了,而且想知道导演是从哪儿淘来这么多牛逼的演员的?以吴刚为首,小至一个龙套都演技爆棚。结尾的妥协虽然难看,但是观众们都懂的。

48分钟前
  • 马马
  • 力荐

有力!

49分钟前
  • 小葵
  • 力荐

节奏控制的非常好,演员也很好,尤其是王砚辉。

52分钟前
  • 苏比
  • 推荐

黑色开局,和谐收官。

53分钟前
  • 发条饺子
  • 还行

结尾还是超脱了 ~

57分钟前
  • boks
  • 力荐

和2006年的《天狗》异曲同工,同样是主角想扳倒黑暗势力,然而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在政府的帮助下才成功。这类电影最讽刺、最黑暗的部分其实是结局,因为不这么拍就无法过审。

1小时前
  • 朝暮雪
  • 推荐

神作之一 谁说中国出不了好电影的 这就是

1小时前
  • 杜宾先生
  • 力荐

去掉天将奇兵的结局就符合国情了

1小时前
  • 杜边生
  • 推荐

以往的村支书电影,都是一副刚正不阿和地痞死磕的架势,而本片的支书却表面圆滑,四面玲珑,胆小怯弱,但这不妨碍他内心的善恶分明,比起一根筋的执拗,这样的小角色才更立体。小格局,大视角,以暴制暴的残酷反映着官商勾结,占地为王,法律无束,民众反扑的无奈。

1小时前
  • 铁旦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