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乡2016

HD

主演:姜荷娜,崔莉,郑仁基,白秀莲,吴智慧,朴根秀,孙淑子,郑武兴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语言:韩语,日语年份:2016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鬼乡2016 剧照 NO.1鬼乡2016 剧照 NO.2鬼乡2016 剧照 NO.3鬼乡2016 剧照 NO.4鬼乡2016 剧照 NO.5鬼乡2016 剧照 NO.6鬼乡2016 剧照 NO.13鬼乡2016 剧照 NO.14鬼乡2016 剧照 NO.15鬼乡2016 剧照 NO.16鬼乡2016 剧照 NO.17鬼乡2016 剧照 NO.18鬼乡2016 剧照 NO.19鬼乡2016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鬼乡2016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故事发生在1943年,日军的屡屡侵犯打破了朝鲜国民的宁静生活,一时间硝烟四起,百姓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过着流离失所的悲苦生活。居昌郡的一个小小村落里,生活着名为正敏(姜荷娜 饰)的十四岁少女,正敏出生在一个平凡但恩爱的家庭中,从小到大都沐浴在父母慈祥的关爱之下。   战争的到来结束了正敏无忧无虑的生活,某日,日军占领了村庄,不由分说的将正敏掠走送上了开往日本的火车,和她同行的,都是一些和正敏差不多岁数的少女,每个人心中都惴惴不安,不知会有怎样的命运等待着她们。正敏和其他少女们沦为了日军发泄兽欲的对象,过着暗无天日的悲惨生活,然而正敏内心里有一个无比坚定的希望,那就是活下来,重返故乡。二战全史苏州河死期将至剧版绝命幽灵船What's up下载南茜种地吧少年篇开膛手的名单成人高中乖乖听话:邪教中的祈祷与服从疯狂世界1963妈妈2013凶劫601航班情断上海滩大喘气灵药危情疯狂的求婚我要和你做兄弟爱与和平人间戏法:西班牙恐怖鸡古田会议一九四九之劫后英雄传牢笼绝命小魔星女人世界湘女萧萧这!就是潮流铁拳男人英语我这一辈子忠犬帕尔玛爱你千万次王室的婚礼DORONJO超级终结者新雾都孤儿楚汉传奇警魂第三季罪恶黑名单第十季戏棚今之俠者两千零无追踪者2022维尔·达斯:异乡游子佳酿之恋

 长篇影评

 1 ) 《鬼乡》

       百度关于慰安妇的电影、纪录片出来很多。即使是没有看过,看到那些题目和图片依旧让人发指。知道《鬼乡》在韩国获得高票房、好口碑后一直期待着出资源。
     在此之前第一次了解慰安妇是《南京南京》中那场举手的戏。记得当时还有父母和哥哥在。随后的强奸镜头我们四个人都选择了沉默,萦绕在我们之前的是尴尬。时间很容易让人遗忘尤其是战争的后果。之后央视有着很多关于慰安妇的报道,她们早已银丝绕头,静坐、反抗、曝光……这是一场和时间的战斗。
   晚上看完了《鬼乡》,感觉讲述的不深却又让我流泪。平安符串联始终。本是用来保自己命的信物却让别人活了下来。要走时母亲反复强调要记得父母的名字和家的地址,影片最后再次回归时确发现家乡已面目全非。被强奸的姑娘依旧能笑着在小河里享受阳光……这些似有若无的细节不似之前反应战争的影片那样强硬而是以这样柔软的方式给人温柔一击。
    最让我震撼的镜头是俯拍那场野蛮的强奸,年轻的女孩被囚禁在同样的狭小“盒子”里。面目全非的脸、弱小不断抽搐着的泛白身体、就连生理期都被忽视……我一直在想就是是什么造成了人性的如此扭曲?《索尔之子》中的集中营也好,慰安妇也好,甚至这段时间的大学生分尸案、北京某酒店事件……人之恶竟会让我如此恐慌。
    《鬼乡》和《南京南京》中有一个相似的细节。其中都有一个“坏人”掩盖中的善者。同样是“善良”的军人,《鬼乡》中这种“善良”最终导致了自己的死亡而《南京南京》中军人还是看见了那个女人被拖走的裸体。《辛德勒的名单》中的也有同样的情愫,可是导演是将之放大上升为“恶”之下人道主义救助,而《鬼乡》和《南京南京》是“恶”之下同样死亡的命运。
   《鬼乡》中的音乐带着一股苍凉和无助。几次是死人祭祀时的吟唱,有一种说不出的悲哀。2条叙事线互相交叉,像是转世来衔接过去和现在。
    影片的结束让我泣不成声,仿佛再次回到了南京纪念馆接触冰冷的人性。一部电影的好坏有时候不单单指他的叙事线、技术方面的美,有些主题一旦涉及很容易忽略这些陪衬。

 2 ) 永远都不能忘记和原谅!

近日看了韩国电影《鬼乡》,这是一部慰安妇题材的电影,以韩国的受害者姜日出为原型,讲述了1943年日本侵占朝鲜期间, 14岁少女正敏,英熙等一群女孩被日军带到中国牡丹江市沦为二战牺牲品慰安妇的故事。
 
其实,年前我就看了一部同题材的韩国电影《最后的慰安妇》,影片通过一个中国老婆婆的口述,讲述韩国、日本、中国三名年轻女子被沦为日军慰安妇的不幸遭遇。本应该是鲜花儿一样年纪的少女们被摧残的过早凋零,让观影者对日本侵略者的恶行痛恨到极致。
 
《鬼乡》和《最后的慰安妇》都是揭露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战场上那些令人发指的罪恶,从而引发人们对战争的思考。曾经的战争虽然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是带给人们的是永远的灾难和伤害,那段国家与民族的耻辱谁都不能忘记,也不可以忘记!那些施暴的侵略者是当之无愧的罪魁祸首,永远都会让人唾弃和无法原谅!
 
观看这两部让人心痛的韩国电影不禁深思,天朝影视里的八年抗战难道就只会“裤裆藏雷,手撕鬼子”炫耀胜利?抗日战争中受伤害最大的幸存者的故事为什么要通过韩国电影来让国人知道,这是不是一个极大的讽刺?其实有时候被伤害不算是失败更像一种无声的抗议。
 
除了那些电视上播出的抗日神剧,我们也有其他题材的优秀抗战电影,比如《南京,南京》、《金陵十三钗》,在每一个大场面的背后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伤痛历史。这使我想起了前年夏天的南京,带着女儿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经历。那天,灼热的骄阳照耀着古都,纪念馆内被剥夺了生命的灵魂像在怒吼,每隔12秒落下的水滴清脆而响亮;12秒很短,但在1937年的南京,却意味着每隔12秒就有一个人遇难;堆成山一样标着遇难人员名字的档案证明着那些曾经存在过的生命。
 
历史需要铭记,罪恶永远都不能原谅!
 
 
 

 3 ) 再说一遍,这种题材的电影以后我不碰

    小学时候学校组织爱国主义教育,带领全校师生看电影南京大屠杀。我记得电影后半段吓得我们几个女生用手捂着眼睛,害怕得只能从手缝里瞅瞅木有日本人的镜头,还记得女主角是个老师,最后被日军给糟蹋了,心理就像挤碎了一个柠檬,脑袋里刚下了一场暴雨,哄哄哄难受得不行。
    小时候最爱三毛,哭泣的骆驼里面那个被当场施暴的美丽女子,让我心痛到泪流满面。研究生的时候看严歌苓,先看的天浴电影,寝室4个女生看了都说不出话来,感觉一肚子苦,内脏仿佛都被什么看不见的东西给拧成了一坨,差点没吐出来。天浴之后我很少看这种女性题材或者是战争下女性视角的电影,但还是没忍住看了金陵十三衩的小说,很多情节都不敢看,一目十行的跳过去。《南京 南京》刚出来的时候,做了很久的思想斗争,看后坐在板凳上沉默好几分钟说不出话来,感觉胃疼,一股气憋在里面挣扎,连呼吸都不顺畅。再后来金陵十三钗拍成了电影,我至今不敢碰。
    虽然我从小看鬼片长大,现在看得最多的仍然是破案和恐怖题材。但是这种真实的历史,这种暴行,比恐怖片恐怖太多太多,把人性最丑的那面暴露得过于血淋淋,让人想逃。
    
    一方面越来越喜欢韩国电影,一方面是经过这么多年,我觉得自己心理承受能力有了提高。点开了鬼乡。
   很多人说用了招魂和巫术,感觉削弱了那部分历史。个人非常喜欢这个切入点,导演多么善良啊,让历史上这些冤死的亡魂能够得到超度,让他们回家。看到最后回家抱着妈妈的贞敏,多希望她所经历的一切都没有发生。
   每一次涉及慰安妇这种敏感话题,就是在这些幸存者的伤口上撒盐。所以我不喜欢历史。这个片子据说是根据一位老奶奶的亲身经历所改编的。老奶奶多么坚强啊,愿意将自己的伤口暴露出来。直面她们的苦难与惨痛,我们每个人都是残忍的。影片最后英熙奶奶说:贞敏,当初把你一个人抛下,我独自回来了。但是我一直都在那里,这些年只是我的身体回来了,其实我一直都还在那里。不能想象老奶奶是怎么熬过这些岁月,或许像前世今生,活在今生的这个漩涡中,前世如梦魇,想要逃避遗忘,却无法割舍同患难的姐妹,遗憾仇恨让自己每天都在煎熬。幸好影片最后贞敏终于回家了,老奶奶也终于能放下了吧,独自活着的每一天都是为了你们而活。
   每次看了这种题材的电影,总是思考女性的地位从古至今真的改变了吗?这个世界改变了吗?电影里说日军只是把这些女孩当做工具,任意使用,随意丢弃。想想现在日本的AV文化,或者很多其他类似的文化,也许你也有答案吧。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暴行,这些暴行背后永远是人性的最丑恶,欲望的无节制,有的背景下我们无法抵抗,有的背景下我们不去抵抗,只是姑息。人性的丑恶与人性的冷漠,让一切模糊,分不清艳丽与浑浊,只能在表面涂上一层粉饰太平,内在的毒瘤愈加龌龊。

   韩国电影越来越大胆,不是抄袭,是基于本土文化的不断创新。没有一味选择粉饰太平的题材,而是不断剖析现实社会,去直面真实的历史。很值得尊重。
   

 4 ) 历史再丑恶,也请直面它。

思念成殇,魂归故里。

慰安妇,是日本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征招的随军妓女和为日军提供性服务的女性,更正确的定义应该是“性奴隶”。

二战结束时,日军为了掩盖其罪行,大量屠杀慰安妇,加之社会舆论对于慰安妇的压力,现今世界上能以发声的慰安妇已经寥寥无几。幸存下来的慰安妇都已经是年过花甲的老人,留给她们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故事开始于朝鲜土地上的一个小村庄里,一群天真的少女们在烂漫田野间自由自在的成长着,女孩与父亲的歌谣声在乡间久久回荡。日本军人的到来,撕裂了这份宁静。少女们与日本军人的第一次对视,瞳孔里充满着好奇。他们并不知道眼前站着的并不是同类,而是来自地狱的使者。

每一位少女都被硬生生地从父母的怀里夺走,哭泣着,颤栗着,坐上了驶向地狱的列车。每一站都有少女被拉下车,恐惧又绝望。年仅14岁的少女正敏被选中献给日本军官,她被选中的原因真是她的年龄。

这些连初潮都还未到来的少女们,被残忍粗暴地夺去了贞洁。每一位少女都被殴打得遍体鳞伤,经历了人生中最可怕的噩梦。比经历噩梦更可怕的是,她们必须每天都经历一样的噩梦。少女们从一开始惨烈的叫喊,到后来的鸦雀无声,日本军人在她们身上犯下的罪行好似被鲜血溅染的夜空。

恶劣的生活环境加上长期的性虐待,很多少女都感染上了疾病。日本军官以就医为由,将这些已经没有利用价值的少女们骗离营地,逼迫她们跪在同伴的尸体上,残忍地实施了枪决。

当二战走向终结,战败的日本军官将泄愤的枪口指向了这群奄奄一息的少女们,企图消灭他们所犯下的令人发指的罪行。

在这场人类主导的灾难中,幸存下来的少女寥寥无几,但历史是无法被抹去的,真相是无法被遮盖的。尽管它是那么的丑恶,只要世上多一个人记得这段历史,就多一个人记得无数客死异乡的无辜少女们。

请记得,她们与我们无异,只是被人性的恶夺去了宝贵的尊严与生命。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DING(DING0612_),谢绝转载】

 5 ) 她们不是所谓的“慰安妇”

我一直很讨厌“慰安妇”这个词语,因为这可能是世界上最为可怕的粉饰性词语,小的时候上学,我第一次接触到这个词语,便非常的难以理解,因为我会“望文生义”的认为,那些被日军所蹂躏的女子是出于一种自我意愿,于是难以想象怎么会有这样一种人群的存在。 所谓“慰安”,从字面上,是给人以慰问安抚的意思,观感上,这个词语抹去了性服务所带来的敏感,遮盖了强奸、蹂躏、撕扯、侮辱等由性而延伸的可能及直观联想,更为可怕的是,这是一个有一种能感受到女性的主观能动性的词语,给像小时候的我一样的旁人造成更为错误的认识。这个词语书面化公关化,它显得平和安静慰藉,甚至在某些时刻下,显得光荣。事实上,日军就把日本“慰安妇”唤作充满了舍生取义味道的“女子挺身队”。而这个词语之下,粉饰的却是魔鬼一般的日军嘴脸,和一部血淋淋的有关女人的苦难史。 据网络百科上显示,所谓慰安妇,是指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征招的随军妓女和为日军提供性服务的女性,这些女人大部分来自朝鲜半岛、中国、日本本土、日据台湾,也有许多琉球、东南亚、荷兰等地的女性。据历史学家研究,慰安妇的总数在40万人以上。就像日军把那些应征过来的日本女人称为“女子挺身队”,他们在笼络“慰安妇”来源的手段上,充满了诱骗、洗脑、强迫和掠夺。 电影《鬼乡》是2月份上映的一部韩国电影,镜头对准的便是被日军抢去做“慰安妇”的一群朝鲜女人,电影直面血淋淋的悲惨和苦难。在这部电影里,剥去了所有“慰安妇”似的粉饰,只有暴力的胁迫,残忍的性侵,在日军的眼里,那些柔弱的女孩,不过是发泄性欲的性工具,他们把她们从各个地方抢夺而来,日以继夜的使用,高兴了使用,不高兴也使用,一群人排队轮流使用,用坏了就杀害烧死。 对于大部分日军来说,在他们实施这样的兽行时,没有任何人性、没有任何感情色彩可言说(当然电影里也设定了一个温情文弱的日军男人,但结果是和“慰安妇”一起被烧了),就像日常里,我们对待任何一件物品一样,从来不会去顾及物品的感受。电影里,当日军向这群女孩施暴的时候,也从来不会去考虑她们的感受,即使她们来月经,即使她们已经达到了身体的承受极限,即使遍体鳞伤奄奄一息。

就是这样的一部揭露历史真相的电影,在春季的韩国引发广泛热议,一段沉寂的悲痛历史再次摊开到人们的眼前,人们纷纷把这部片子称为韩国人不得不看的电影。电影缘起于“慰安妇”幸存者姜日出老人的证词,而导演赵正莱之所以拍摄这部片子,也是因为当年看到了姜日出奶奶的一幅画作——《被蹂躏的少女们》。 许多许多的受害者,总是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被杀害没来得及,可能是因为羞耻或社会压力而不敢,最后总是没能说出自己的遭遇。就像日本一直沿用“慰安妇”这样的名词,他们的政府对此过于粉饰和隐瞒,他们的民众不太承认这样的历史,甚至对这部电影当中的日韩侨女主角姜荷娜各种威胁与抵制。在这些基础之上,《鬼乡》确实是一部有力量的电影。 即使从电影的角度来讲,《鬼乡》真的并非一部多么优秀的片子,电影分做两条线,一条线是14岁少女贞敏与朝鲜女孩被日军强行带到中国牡丹江做“慰安妇”的种种遭遇,一条线则是几十年后这场遭遇中幸存的老奶奶和一个被前科犯强奸的小女孩相互救赎的故事,这两条线相互交织,有些凌乱,而电影在处理两条线的相互交织时,借用的则是一种鬼片中的“通灵”元素,我无法直接评论这样的好坏,一方面这着实让这个故事更加萌上了一层惊恐而绝望的色彩,但也让这个现实主义的故事有了些超现实的脱离。 但因为是一部聚焦这样的题材讲述这样的故事的电影,我们实在没法去用挑剔的眼光来看,而是时时刻刻被电影里直面的镜头所感染,会为那些女孩的遭遇所心碎和愤怒。我们会庆幸自己生在一个更好的时代,会从这些历史里学到一些尊重女性的必要。 而那些女孩,她们不是所谓的“慰安妇”,而是他们口中没有尊严没有人格只配给皇军服务的“母狗”;是被掳掠被胁迫的“性奴隶”;是战争背景里极端的男权思维下被物化的“玩具”;而那段历史,则是人类史上最残酷最黑暗的女人受难史。这是日本曾犯下的罪,是战争曾犯下的罪,是男人曾犯下的罪。 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这些,就是这部电影最大的意义所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你喜欢韩国电影,可查收《100部韩国电影推荐》://mp.weixin.qq.com/s?__biz=MzAwODA0NjQxMA==&mid=2448520626&idx=1&sn=0a7b0fcfe80e94bd1f80517c87e64149&chksm=8f710797b8068e816831da100298d02c49e7dad32ae764561108fe6e2837ff6b089e936c39a6#rd

 6 ) “我就是那个疯女人”

慰安妇挺身队这样赤裸裸对于女性的伤害和蹂躏让人愤怒得浑身战栗,就像所有对于这八年甚至不止八年岁月中每一场战争每一次屠杀一样,只要将这样的故事,且不说添油加醋,甚至需要稀释十倍给我看才能让我不至于直面这样的惨剧而心理崩溃。
这篇影评,先不谈这些。
剧中印象最深的就是这句话,“我就是那个疯女人”。还有一句,不算是剧中的话,是当最后日军要跑把姑娘们赶在一起要杀死的时候屏幕上的一句弹幕,“他们这是要消灭证据”
如果真的所有的随军慰安妇都被杀掉了,是不是我们就不会知道还有这样一种打着如此“伟岸”旗号的兽行存在?侥幸活下来的慰安妇一方面要忍受身体和精神上的残疾,一方面又要忍受在亚洲文化中普遍存在的对“非纯洁”女性的偏见和歧视。在对于日军的侵华行径揭发时,又需要她们站出来揭开自己的伤疤来露出鲜血淋漓的伤口来控诉。
我们要的太多了。
对于她们,我们要的太多了。

 短评

1.苍白的悲怆、无力的控诉、刻意的煽情,这不是鬼乡,是鬼扯。受不了贞敏这个人物的人性之善,那不是真的;2.承载着别人之生活下去,是一件特别沉重的事;3.韩国影片的老毛病在那,甚至还套着一个沉重历史的壳,那就剩下看看打没打动你了...

4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我们不探讨技巧,不说立意,只想说,结尾七万名众筹网友的名字震撼到我了。

6分钟前
  • 姚瑶
  • 推荐

拍出来就成功了一半,可惜也就成功了一半。

10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还行

作为一个女儿的母亲看这种片太难受了,但我还比较克制,因为说实在的片子拍的有点拖,就艺术性本身而言有很多缺陷,但我老公在旁边哭的那叫一个惨,还主动给我递纸,我都不好意思不哭,我第一次看他这个“理性”直男看电影哭成这样。

14分钟前
  • simonfaye
  • 还行

不容忽视的却又敏感的题材,靠着众筹才能拍出来的电影。让我们铭记历史不是让我们愤怒让我们复仇,只是希望不要再有相同的悲剧发生。悲伤却不压抑,整个故事有一股向上的力量,对生命的渴望。现代过去穿插的拍摄手法感觉把我们都带回去那个残忍的年代。铭记历史。

16分钟前
  • 人间小太阳
  • 力荐

中韩慰安妇的地狱生活上加了一点超现实元素,技巧乏善可陈,却看得人愤怒逆流成河。这样的电影社会性大于艺术性,它提醒了我们可以善待身边的日本人,但对这个民族一定要妥善保管仇恨——因为它还未认错。

17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太压抑了,快进着看完的

19分钟前
  • 梅岭藏殊梅长苏
  • 推荐

那就是活下来,重返故乡

23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好久没有看电影了,这个电影吧,正如评论说的“故事比恐怖片更恐怖” 。慰安妇的题材,用这种手法告诉给我们,已经柔和了很多,但依旧使人不寒而栗。这种题材,真的无法触及啊!

24分钟前
  • 几只羊懒羊羊
  • 推荐

一篇慰安妇招魂曲,没有意识形态的主旋律。

25分钟前
  • changheluo
  • 推荐

也许不甘心讲述一个他认为平淡的故事。也许是众筹来了太多钱,导演在《鬼乡》里炫了太多技,刻在屏幕,印上画面——两条故事主线轮流展开;各种风格的配乐堆积使用;各种角度的镜头变着花样切换。然而,两条主线的切换毫无章法,稍微失神,就会看晕。甚至,导演最想呈现主题的招魂场面有些吓人。

26分钟前
  • 韩影书
  • 还行

发现很多人看完此片后都在咒骂日本人,然而日军的变态残忍以及慰安妇这段不堪回首的历史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战争对于人性的摧残,比较可惜该片没有深刻讨论这一点,因为我们不仅仅要直面这段历史,还要防止如此之罪恶以后永远不要再出现。

28分钟前
  • yangbin
  • 还行

电视上看到了片段,就已经被触动了。一部2002年开始拍的慰安妇题材电影,因为没有资金,直到2015年靠大众众筹才得以上映的片子。可惜不知道国内是否上映了,有些耻辱和伤痛,不应该这样忘记,她们代表了历史的一页,在现在混乱的世界上。

31分钟前
  • PINK将
  • 力荐

对女性来说,这才是真正的恐怖片,比死可怕,生不如死。永远不能忘记的历史,不是针对某一个日本人,而是对这个民族都要永远怀有一种警惕性。

36分钟前
  • 彼方有荣光
  • 推荐

哭了好几次。BGM太受不了。愿世界和平。

39分钟前
  • 夏日的小西瓜
  • 推荐

作为一个女孩实在悲痛难忍,有些人实在难以原谅,无法原谅

41分钟前
  • 良姜
  • 推荐

韩国的票房黑马,片子太沉重了,慰安妇题材。由于题材敏感不够商业不够大众性,拉不到投资,只能上网发动众筹,最后7万5千多位网民募集了12亿韩元,历时十四年才得以拍完。抛开题材,电影并不精彩,但背后的震撼却是惊人的。我们铭记历史不是为了拉仇恨,而是要发奋图强不要让历史重演。

43分钟前
  • 第27章
  • 推荐

主题性无法评价,毕竟是民族历史的共同伤痛(片中也出现了中国慰安妇),确实应该一看。但作为剧情片来说,怪力乱神的故事、演员们青涩的演技和略显刻意的执导,完成度上还是差很多,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催泪。不过,准备了14年的导演和幕后团队以及慷慨众筹的7万多人,都令人尊敬。更推荐同题材《雪路》

46分钟前
  • 暖晴
  • 还行

3.8星。慰安妇题材作品,其实叫《归乡》更贴切~催泪手法在韩国电影中已算克制,故事本身就足以赚取观众眼泪,激起我们心中的火焰,双线叙事手法用的并不算流畅但偶有亮点。比电影本身更动人的是电影背后真实的故事以及为了拍摄这部电影将近8万人的心意和努力,还有导演14年的等待。

48分钟前
  • what'swilliam
  • 推荐

韩式煽情果然厉害,直直哭到字幕滚玩,归魂是一种美好的念想,否则如何来面对这残酷

50分钟前
  • 兮称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