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人生

HD

主演:凯文·史派西,海伦·亨特,海利·乔·奥斯蒙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0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美好人生 剧照 NO.1美好人生 剧照 NO.2美好人生 剧照 NO.3美好人生 剧照 NO.4美好人生 剧照 NO.5美好人生 剧照 NO.6美好人生 剧照 NO.13美好人生 剧照 NO.14美好人生 剧照 NO.15美好人生 剧照 NO.16美好人生 剧照 NO.17美好人生 剧照 NO.18美好人生 剧照 NO.19美好人生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美好人生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尤金·赛门特(凯文·斯帕西饰)是一位善于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的社会学教师。阿琳·麦肯尼(海伦·亨特饰)是一位生活拮据的单亲妈妈,为了抚养儿子特维(海利·乔·奥斯蒙特饰)而没命地工作,借酒浇愁是她的唯一“爱好”。  这一切在这一天发生了改变,尤金给特维的班级布置了一道特殊家庭作业: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特维决心从自己做起,因为他相信做善事一定会有善报,于是他把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请到自己家……  在特维的感召下,人们从起初的猜疑、嘲讽逐渐地表示认同,大家惊讶地发现自己在付出爱心的同时,也在得到别人的帮助,这个世界真的可以变得更美好!世纪骇客魔域异变苦涩的收获走着瞧黑服物语靶鸽大块头生存战 - 猜丁壳火云传奇断林镇谜案 第九季特拉维夫在燃烧戴着面具跳舞末日巡逻队第二季十三妹Get Ready!罪恶黑名单第一季范海辛:伦敦任务淘气公主恋上小太妹惊天工程 第六季威尔和格蕾丝第十一季冀味儿 第二季哈雷·本森:一拍成名猫和老鼠:迷失之龙百鬼夜行抄指尖孩童姿势女皇之刃:魔法之书啦啦队之舞:女高中生用啦啦队舞蹈征服全美的真实故事权欲 第一季小和尚大当家鸡毛信深圳故事迈克尔·麦金泰尔:爱秀黑色蛋糕第一季龙虾争夺战生死阻击客座艺术家总统特工队德州风云之我是一条鱼2022最美的夜bilibili晚会卡门2003生日快乐我盛大的同志婚礼诱惑1929奇异镇意乱情迷

 长篇影评

 1 ) 不灭的烛光

不灭的烛光


夜色弥漫着世界,而人们也已经习惯这样的夜色——冷漠、自私、胆小、势利,对于这种习惯一般称之为麻木。
也有少许尚未麻木的人,却没有勇气去改变这片夜色。或许,害怕光的刺眼;或者,害怕发光的同时燃烧了自己;或许,害怕黑暗的吞噬……

第一根蜡烛勇敢的点燃了自己——“Think of an idea to change our world and put it into action!”
Trevor是他的名字,七年级,有个酗酒的母亲,严格来说,没有父亲。另外,还有个向往光明却又不敢改变自己去面对光明的老师Simonet。正是这个老师,布置给他这个作业——改变世界。
他开始发光,然而,对于整个夜空,他这一点烛光又是何等渺小,何等微弱!
要改变世界,要驱除黑暗,光一根蜡烛的光是不够的。

于是,他开始找寻别的蜡烛,并用自己正在燃烧的火光将他们点燃。
“If someone does you a big favour,don't pay it back,pay it forward”
他要把光传给三个人,并不要这三个人回报他同样的光,而是要这三个人再把光传给更多的人,同时让更多的人也发光。

Simonet告诉Trevor,他把这个世界想的太理想化了。
Trevor笑着回答“就像个完美世界”。
——想要改变世界,首先至少要相信这个世界是可以去改变的!
——其次,还需要其他同样相信、同样愿意、同样有勇气去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人。

这确实是很困难的。
流浪汗继续吸毒;Simonet没勇气改变自己的生活;眼睁睁的看着同学遭人欺侮。Trevor失望的把自己要帮助的三个人打上叉,他认为自己失败了。
在深沉的夜色中,仍然只有这点不起眼的光亮。
面对不敢燃烧自己生命的老师Simonet,Trevor当面直斥他是“胆小鬼”。
“我不在乎高分,只是想试试能不能改变世界。”——对于Simonet的安慰,他这样回答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即使是不好的,也不愿去改变。于是就放弃了,别人也就跟着一起失败了!

但毕竟还是有蜡烛被点燃了。
Trevor的母亲戒了酒,并且把爱心的烛光成功的传了出去。
在Trevor生日那天,从洛山玑来了个记者,来寻找“爱心接力”的发起人,光的源头。

“你的生日愿望是否是让爱心接力传遍世界各地?”
“这不可能,因为蜡烛已经吹灭了。”

第一根蜡烛灭了,Trevor在发光的过程中,燃尽了自己。
一把小刀结束了他11岁年轻的生命。

然而更多的烛火却已经被相继点燃。在夜色中,成千上万的烛光一起组成一团耀眼的光芒,纪念着这第一缕烛光、最初的火种,印证着他11年的人生价值。
这些烛光将会点燃更多的蜡烛,直到光将整个黑夜照亮。

如何能使自己的生命发光?
——至少不要拒绝被点燃。
如何使微弱的烛光不被黑暗吞噬?
——点燃更多的烛光。

 2 ) pay it forward

一个初一的小男生,因为社会课老师说的一段话:你们终有一天会自由,没有作业,不用学习,摆脱父母老师的啰嗦。可是,如果到那天,你发现自己还没有准备好,发现这个世界就是一坨屎(shit),你会怎么办?所以,我们应该从现在起努力把它变得好一点。小男孩于是想出一个主意:他帮助三个人,然后每个受到帮助的人再接着去帮助三个人,依次传下去。
我们都会觉得小男孩的想法是乌托邦,太过理想。事实上,电影中,小男孩帮助的三个对象,也只有一个成功,另一个算半成功,最后一个的帮助也让小男孩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可是,就因为付出了行动,小男孩的爱确实传递出去了,跨越了整个美国东西岸。最后,伴着”make the angel out“的乐声,人们点亮蜡烛来送别小男孩。蜡烛的光虽然微弱,却照亮了当晚的空,照亮了我感动的泪。
似乎这个环境,这个社会,这个时代,有太多我们想吐槽,想抱怨的。北京的霾从去年开始,逐渐占领了这里的天空;《北爱》里人们的浮躁,贪图物欲的享受,企盼快速卷钱,压迫得男男女女丧失了纯粹的爱情;社会财富的不公,使得有志青年难以展开拳脚;一次次失却道德的社会事件报道在新闻里,让我们几近心灰……
然而,我们的心理,终究住着一个天使。
我们期待着过年。其实年味儿越来越淡,大家真正期盼的是一家团聚的温馨。站台口,一个女孩儿抱着一个中年妇女等待行李,不时,还往中年妇女的脸上蹭一蹭。她们相视而笑,兴奋地聊着;电影院,看完《北爱》,一对情侣并不像其他人立马站起离开,而是显得很欣慰,温暖地亲吻彼此;健身房里,妈妈带着女儿来跑步,女儿疲惫地说”太累了“,妈妈摸摸女儿的头”陪妈妈跑完,好不?“于是,女儿又乖乖地走上跑步机……
赵薇的一句歌词”我们不习惯和陌生人说话“,然而,我感受到了太多来自陌生人的温暖。从恩施转车回家,不知道怎么坐车,于是去问一位大叔,结果旁边的大哥大姐都热心地过来跟我讲解怎么坐车;而路上的偶遇,倾心的交谈,更让我结识了同兴趣的忘年交;还有那么多萍水相逢,而我知道他们在努力为自己的梦想奋斗,坚持美好的人……
自然,不能否认那些不好的存在。可是,我很同意杨澜说过的一句:这个世界存在着光明的一面和黑暗的一面,但比较好的是,我们有选择往那边走的权利和自由。
是的,我们可以选择。
只要我们不像这则故事中的主人公,我们可以活得很自在,很快乐。杰克是一个建筑工人。由于外面的饭太贵,杰克和他的工友每天都自己带饭。每到午饭时间,工友们都会听到杰克抱怨:我真是不喜欢三明治,太难吃了。每天如此。终于有一天,工友们受不了了,问:杰克,如果你那么不喜欢三明治。为什么不让你的妻子给你换一种食物呢? 杰克回答:你说什么?我没有妻子。从来都是我自己做的三明治。很多时候,我们就是故事里的杰克。抱怨着工作不如意,生活不如意;其实,什么样的生活和工作,是我们自己的选择。如果实在不喜欢,我们可以改变。所谓的抱怨,没有任何意义。它只会让你陷入灰色的生活不能自拔。
但谈到改变,谈到行动。又让我想到了《私人定制》的结尾。葛优饰演的角色接受记者采访,被问到:如果有多少多少东西,会不会捐?葛优都义正言辞的说:捐!可是,当问到,眼前的车会不会捐,他依然义正言辞地说:不捐。因为,他确实拥有这量车。不要把责任义务都推给别人,我们应该承担起应尽之责。从对自己负责开始。
回到电影,小男孩的母亲和老师在寻求幸福途中也不是一帆风顺。小男孩的母亲是一个酒鬼,有一个同样好酒的暴力老公。这位母亲曾多次向男孩保证要戒酒。可是,都没有实践。直到他们一次激烈争吵,母亲甚至出手挂了孩子一耳光。此时的她疯狂地在屋里找酒,在她搜遍了各个曾经藏酒的地方,最后在厨房的吊灯找到一瓶。她贪婪地喝了一口。幸运的是,她马上吐了出去。她找到儿子说:我知道,我保证了很多次。你没有必要再相信我。但是,我现在只想告诉你事实。我有问题。我希望你能支持我,帮助我一起克服这个困难。母亲和儿子相拥而泣。后来,母亲慢慢地戒掉了酒。
要改变原有习惯,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可是,母亲为了孩子,坚定了戒酒的心。勇敢并不是没有畏惧,而是在心存畏惧时意识到有更重要的坚守而努力前行。在承认“我有问题”时,这位母亲已经成功了一半。当然,要走的路远不是这么容易。这只是喝酒的问题,还有一个酒鬼的暴力老公,如何摆脱他;如何和同样有童年阴影,却是一个有责任感的老师走到一起获得幸福,还有太多的故事要书写。而小男孩自身的传爱计划,最终,也使自己失去了生命。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很令人伤心的结尾。然而,它却是一个写实的结尾。行动、改变,着实不易;一路上,磕磕绊绊;但只要我们做好了这样的心理准备,我们走上了这条路,我们就会不断向前,即便曲折。
老祖宗老早就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种点滴积累的态度应该推崇。我们不需要做轰轰烈烈的大事,只要在日常平凡细琐的小事中留心,心中的蜡烛就会点亮。
Make the angel out! Pay it forward!

 3 ) 相信爱,相信改变,相信自己

 在看哈佛大学的幸福公开课时,老师讲了这步电影,去douban上搜了下,评分还行,于是下下来看了下,不得不说,让人很失望。虽然演员阵容强大,但是故事情节实在是在单薄,实在是单薄!

    对电影本身实在是没什么好说的,看完后就直接删掉了,之所以还写点评论,是因为看电影过程中想到了些别的东西,所以记录一下。

    片中的老帅有可怕的记忆,因此他活在自己狭小的生活范围中,不敢去爱,不愿意去改变。当他最后和小朋友的妈妈走到一起的时候,我突然怀疑,他真的能走出小时候的阴影,给自己和对方带去幸福吗?

    当我意识到自己产生了这个疑问的时候,我突然明白了自己的问题所在。因为我童年的经历也给我带了很大的创伤,我怀疑片中的老师,其实也就是在怀疑我自己,我怀疑自己到底能不能走出童年的阴影,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让自己和所爱的人幸福,所以我回避爱,回避改变。纵然我阅读各种心理学书籍,都于事无补,原因也就在于此,那些心理书籍讲的都是童年经历如何给人带来巨大的影响,它们没有减轻反而是加强了我对自己的怀疑。信念即是自我实现的预言,于是我被自我预言了。

    我需要相信自己,相信童年的经历并不会对人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相信自己能够幸福,能够让我爱的人幸福。所以,我相信,电影最后,老师和小朋友的妈妈从此摆脱了心理问题的困扰,没了忧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4 )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这几日情绪不那么高,似乎自己现在过得有点浑浑噩噩,应该去做点什么更有意义的事。

想起了去年在电视上看的一部电影Pay it forward (是在香港的电视台上看的,翻译为“拉阔爱的人”,在网上查了一下,这边翻译为“爱心预支”或者“浮世因缘”,台湾翻译为“让爱传出去”)。

片子讲述一个小男孩,跟母亲一起住,日子有点艰难。他有个了想法:如果我帮助三个人,这三个人每人再去帮助三个人,以此类推,这个世界不就很美好了吗?后来这个孩子去做了,努力地为这个世界带来一点阳光。

后来Pay It Forward这个运动逐渐得到推广,记者寻访到他,他淡淡而又腼腆地讲述着这个理想。

然后下楼来,碰到两个小混混欺负他的同学,就去帮忙,小混混掏出刀子,捅死了他...

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片子后面会安排这样一个结局。

不管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除了电影,现在也有Pay It Forward运动和Pay It Forward基金会。

 5 ) 我们到底怎样帮助别人

电影看了两遍,我们觉得自己很弱小,好像没有什么能量,其实留心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哪怕是一个微笑,或是一句鼓励赞美的话语,也可以帮到身边的人。只要自己成为榜样,那麽力量是无穷的!

 6 ) 让爱传出去

(上)

      情人节的晚上,待着无事,看了一部关于爱的影片。这个片子是从一个朋友处知道的,她的网上签名是pay it forward。我英语不灵光,就虚心求教。她告诉我说是让爱传出去,我听得一愣一愣的,怎么怎么就把爱传出去了,这英语够玄妙的。后来才知道是一部影片的名字,我的困惑才告结束。
 
      片子的演员都很有名气。不过我感兴趣的不在这里,而是片子的主题。情节是这样的,一个老师给一帮初中孩子讲社会学,谈人与社会的关系,并布置了一个作业:做一件事看能否改变世界。孩子们的答案五花八门,比如有个方案比较搞笑,让中国的孩子们一齐起跳,目的是为了落地时引起的震动可以改变地球运行轨道。这算不算改变世界?哈哈,当然算。但我们主人公的方案则很别致,他的方案是每个人帮助另外三个人做一件好事,解决他们不能解决的问题。然后这三个人再分别传给其他三个人,于是一传三,三传九,依次类推,这样世界将变得越来越美好。然后,这个小孩子就开始了他改变世界的行动,先是一个流浪汉,然后是他的老师,最后是他的同学。不过令他悲哀的是,他的行动似乎都失败了,流浪汉没有改变吸毒的行为,他的老师不能原谅这孩子的母亲,用爱将她从酗酒中拯救出来,那个同学呢,当他被几个坏小子欺负的时候,小主人公退缩了,没有挺身而出。不过还好,影片同时进展着两条线索。当小主人公垂头丧气之际,一个远在洛杉矶的受爱心传递之益的记者开始了他追本溯源的行动。爱心的传递或许没有像小主人公预想的路线行进,但爱本身自有渠道闪烁光亮,即使与那黑暗之处相隔遥远,也能让人感受到爱的温暖。在影片中,两条线索同时展开,相逆而行,最终碰撞出炫目的火花,这个孩子交出了一份圆满的答卷。
 
      可是,只能说可是了。正当我以为一切皆大欢喜的时候,因为孩子的老师都被孩子的话打动,终于勇敢地去爱孩子的母亲,激情的亲吻好像昭示着大功告成,但就在此时,喜悦的河流出现了漩涡。小主人公在他的同学又一次受欺负的时候,勇敢地选择了出手相助,却不幸被误杀。这个结局有些让人意外,母亲和老师无比悲哀,但当他们望向窗外,发现也许有些事情足以告慰。满怀爱意的人群集聚在外面,手捧蜡烛,献上鲜花,而更远处,在无边的夜色中爱的车流向这里涌来,这世界或许真的改变了。
 
      影片情节设计的挺有新意,演员也很有表现力,不过由于这主题太重大了,我虽然看电影爱掉眼泪,不过毕竟过了容易受忽悠的年龄,所以想打动我也不是那么容易。的确,这个孩子的方案刚一提出,他的同学们就纷纷表示不可行。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个情节,因为很显然,如那个老师所说,这个方案建立在人性本善的假设和对此假设的充分信心上。大人们鼓励但不会认可,连孩子们也都从自己的直接经验出发不予认同。作为观众,我们也不妨作同样思考,我猜想大多数人恐怕会有和主人公外那些人同样的反应。
 
      不过我们不能忽略这么一点,那老师在布置作业前曾说过:possible。可能性。我猜想那个孩子就是为这句话打动的。如果不行动会怎样?行动也许失败,但不行动连可能性都没有了。这正是理想主义的心理基础。而理想主义,理想主义不也正总被嘲笑为幼稚吗?因此,可能只有孩子才会想如此改变世界吧,换个成人,恐怕会演变成传销。
 
      小主人公曾自以为方案失败了,挫折能引发思考,所以最后在采访他时他才能说出那样成熟的话。他意识到了爱心传递的困难,他说(大意):
 
      1、在这个传递过程中,如果不能坚持下去,那么每个人都会成为失败者(潜台词是谁也不能永远付出而不能有回报);
 
      2、许多人都安于现状,不愿意付诸行动去改变,即使现状很糟糕;
 
      3、要帮助别人,就要仔细观察,了解他们需要什么帮助,因为许多人自己都不清楚自己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
 
      老实讲,看到这里我对这个孩子真是很佩服,能说出这些话来,他已经强于许多成人。尤其是那个老师,作为社会学老师,他应该有愧于自身的角色,当观念与行动不能统一的时候,其语言迹近于欺骗,其内心迹近于伪善,其人格迹近于怯懦。还好,在影片中,那个老师醒悟了。而作为观众,恐怕要长久引起警惕。因为,这是多数人的常态。
 
      影片保持了必要的分寸,这点让我欣赏。这编剧真是聪明,用孩子的死亡来表达影片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而不至于虚幻。最终他表明,爱心传递或许能改变一些事情,但能否改变世界没有答案。如那个孩子所说,许愿的时候蜡烛已经吹熄了。众人点起蜡烛的时候,是编导让我们在残酷世界中燃亮的希望,当信念之光真实的闪亮,那么遥未可知的未来或许也就有迹可寻。

(下)

      我看电影主要看两个东西,一个是影片的内在逻辑是否合理,一个是演员是否能够诠释到位。如果两者都符合预期,我就觉得这影片不错,倘若超越了自身的经验和想象范围,那只好用震撼来形容了。从这个角度说,象前些日子的大片《无极》就是典型的骗钱的片子,80大洋至今让我耿耿,我总想不通导演混到陈凯歌这份上,怎么可以无耻至此。若不是人格的问题,那就不得不将之归入到江郎才尽乃至低能的圈子里。当然也不能过分苛求,拍一部好电影很难很难,所以不必要求片子处处精彩,某些东西如果能打动人,那么也可以接受。譬如某些武打片,情节可能是幼稚的,人物可能是简单的,但只要武打有创意,看了依然是种享受。那些印度歌舞片也不妨这样来看。
 
      那么《让爱传出去》呢?我在上篇中说了,演员的表演中规中矩,情节也不错,不过我看了之后总有些不踏实,好像哪里不对头。我只好在内在逻辑上找原因。看一部作品,观众总会有代入心理,因此小主人公的爱心传递能够打动我们,通过情节的进展,满足自身的心理上的高尚追求。但有一个问题,影片刻意回避了某些人和某些问题。
 
      首先,为什么要传递爱心,因为这世界是糟糕的,有些人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帮助。但是,这个标准是什么呢?所以影片中我第一个疑问就产生了,流浪汉的境遇凄惨,这或许容易判断,自己的妈妈酗酒,生活不幸福也是可以感受到的,那么老师的境遇,小主人公如何能理解?他固执地认为老师可以拯救他的母亲,影片也很配合地做出了相应安排,但假如不呢?假如老师不会爱上孩子的妈妈怎么办?我们可以说无巧不成书嘛,但这未免脆弱,毕竟片子是按正剧拍的,不是到处是巧合的喜剧,所以我总用怀疑的眼光看待这老师和孩子妈妈的交往,不无恶意地推想由此可能导致的情节崩溃。
 
      其次,爱心似乎是有选择的。比如恶人是不能拯救的,象孩子的父亲就是爱心不能关照的人。当孩子的妈妈说给他一个机会的时候,影片告诉我们她错了。老师声泪俱下地痛斥孩子的母亲,那一刻,我的情感被演员的表演感动到顶点,但怀疑也上升到了顶点。如果爱心是有甄别的,如果有些人被认为是不能改造的,那么怎么指望爱心传递可以改变世界?
 
      其他具体而微的问题就不必细说了,我只是明白了我的不安所在。当不把自己代入为施与者,而是接受者的时候,有些东西才能明晰。别人有什么权力判断我的处境?有什么权力为我做出安排?特别是如果当施与者认为我不能被施予爱心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反过来认为施与者施与我的是恶?因此,当一个人以上帝心态要来拯救我的时候,我的反应必然是不寒而栗。推而广之,我们或许可以理解当年的殖民罪恶和现今世界的霸权行径。殖民者未必个个都是青面獠牙,以攫取财富为乐事,某些霸权国家更是言必称民主自由,然而当标准和权力只掌握在某一方手里的时候,爱心也就变了味道。因此,我宁肯服膺马克思的客观分析,对爱心一类的东西敬而远之,这个真实世界需要的是更为真实的工具来剖析、理解和改造。
 
      但就个人而言,所谓的爱心或许更应该是一种分寸吧。让爱传出去,其基点似乎更应该是尽自己的本分,不做坏事比去做好事更加重要。当年我们那么大力提倡学雷锋,但社会风气和人的素质是否有根本改观恐怕不必我多言了。以为外在的所谓好事可以代替个人的自我反省批判,这就不再是理想主义,而是把人性善推到了神话的境地,倘如此,我们还何必处心积虑作好事呢?
 
      影片的逻辑矛盾不能使我信服,我若有孩子,会提醒他这世界并非如我们想象,爱是好事,但可能会给别人带来伤害,所以,要小心。爱传出去与否还在其次,首先不妨问问自己什么是爱并先爱好自己。也正是从这个角度来说,片子还是不错的,可以让我想这么多,这个情人节,也因此变得有点意义,毕竟提醒孩子的话也可以提醒自己:爱,但要小心。只是这一点是否关乎爱情,我还不知道。

 短评

假如那时我的社会学老师也能给我们留这样一个作业,该是个多么美妙的开始。"Think of an idea to change our world--and put ti into ACTION!” 小男孩用“传销的手段”把爱传出去从而改变这个世界的想法很有趣。

5分钟前
  • 花多有时
  • 还行

2014.2.6.687 JC在里面又打酱油.1.最讨厌不符合小孩子年龄的台词和戏份,编剧写故事写台词完全没有想到小孩子该怎么想怎么做,完全去年龄化地一通乱写.2.这种台词演员自己说了都不相信吧.这么美好理想化的想法和社会,完全另一个世界.3.感动一回事,人们就麻醉在自己相信的谎言中吧.还不如做好自己

7分钟前
  • xixi嘻嘻
  • 推荐

结尾确实太突兀了,不过片子还是很不错,这事儿要是真的就好了。。。史派西太适合演老师了啊!!!!!!!!!!!

10分钟前
  • Greenfall
  • 力荐

全篇都很感人,结尾太悲伤。这个运动有没有可能在我们身边发起?PS孩子和MOM都演的很好。

13分钟前
  • 心有猛虎
  • 推荐

喜欢Haley Joel Osment!#1 It has to be something that really helps people. #2 Something they can't do by themselves. #3 I do it for them, they do it for three other people. These are the rules when you pay it forward on October 20th. 最简单的数学公式,最单纯善良的童

18分钟前
  • 素*
  • 推荐

听起来是多么简单的一件事,可偏偏就是做不到。Trevor已经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了,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做第二个呢?Just pay it forward, please.

21分钟前
  • 小玄
  • 力荐

三星半。给haley joel osmen和kevin spacey。故事本身不怎样。结局有点像是三流小说家不知道怎么收场比较震撼所以干脆就让主角死掉一样。

24分钟前
  • 许次
  • 还行

cried & cried~

27分钟前
  • ling
  • 力荐

喜欢这个剧情。

28分钟前
  • Jennifer
  • 力荐

电影和现实对我来说都是同一天看到的,结局如此相似,让爱传出去,让蜡烛寄托哀思,爱能改变世界,改变需要勇气。http://news.sina.com.cn/s/2010-01-02/181819387073.shtml近万人自发悼念杭州见义勇为牺牲大学生

32分钟前
  • L.L
  • 力荐

虎头蛇尾,细节多处不合理。

37分钟前
  • 艾小柯
  • 还行

最爱的大叔和最萌的童星,师生搭配,我却不纯洁的幻想出另外的剧情,其实故事是很温情的。

40分钟前
  • 麦弧
  • 推荐

男主角居然死了!!只桶了那么一小刀啊!!!because the world is a shit

44分钟前
  • 艾茉李
  • 推荐

那么多年了,因为害怕看最终的结局,所以一直没有勇气看这部感人的电影。不知道为什么导演要选择这么残忍的结局,为什么?

45分钟前
  • wgoenitz
  • 推荐

3星半。。。通俗点说,这就是所谓的传销吧。。。同时,传销最终都是没啥好结局的。。。当然,要是真的pay it forward的话,还是有可能change the world的。。。

49分钟前
  • 一贫
  • 推荐

CHANGE THE WORLD

51分钟前
  • FlowerShirt
  • 力荐

多年过去了,还是喜欢它的生活倡议,正在执行中。。。2000年于美国,第一次看哭的异乡电影

56分钟前
  • k-pax
  • 推荐

满满的正能量,赫赫的主旋律,一部以博爱拯救世界的温情片,一部精心编撰的八股电影。虽然不是我喜欢的类型,但不可否认,这部影片是同类影片中比较出色的一部,特别是和我朝的同类作品比,该片高出N个段位。童星海利·乔·奥斯蒙还曾出演《第六感》、《人工智能》等,可惜的是,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1小时前
  • Clyde
  • 推荐

当年在胡志辉的思修课上看的,怀念那课,怀念一哥们儿在课上说的“年轻人一定要看搏击会”

1小时前
  • 范比尼希
  • 推荐

change is hard,but is possible

1小时前
  • 木末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