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国机械师

HD中字版

主演:弗拉基米尔·马什科夫,安约卡·斯秋儿,尤利娅·别列希尔德,谢尔盖·加尔马什,Oleksiy Gorbunov,Vyacheslav Krikunov,亚历山大·巴希罗夫,叶甫盖尼·特卡丘克,佛拉德斯·巴格多纳斯,安娜·乌克洛娃

类型:电影地区:俄罗斯语言:德语年份:2010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雪国机械师 剧照 NO.1雪国机械师 剧照 NO.2雪国机械师 剧照 NO.3雪国机械师 剧照 NO.4雪国机械师 剧照 NO.5雪国机械师 剧照 NO.6雪国机械师 剧照 NO.13雪国机械师 剧照 NO.14雪国机械师 剧照 NO.15雪国机械师 剧照 NO.16雪国机械师 剧照 NO.17雪国机械师 剧照 NO.18雪国机械师 剧照 NO.19雪国机械师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铁胆火车侠 红色三倍速

      我第一遍看时还没字幕,靠二把刀的毛语听下来,完全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等有了飘雪的字幕,完全给雷到了,最后的飙车大战中惊现“别以为你是铁胆火车侠”“涂了红漆你的'古斯塔夫'也跑不到五十!”霎时间经典的日本动画高达、新干线飘过眼前,于是我便想出了这么个题目,同海报不一样,跟电影的主题还是很贴切的。
    影片使用了鲁迅小说惯用的“归-去”手法,主人公来到的是一个模糊的地名“边疆”,这里的居民过着“古拉格”的生活,女人强悍、男人野性。作为有“历史遗留问题”的劳改犯,大家的身份都很边缘化,为主流意识形态所排斥着,这也是另一个“边疆”。打破一成不变的生活的导火索是战前逃到无人岛的德国姑娘艾尔莎和废弃车头古斯塔夫的到来。战前苏德曾有过很亲密的合作,艾尔莎就在那时候和家人朋友一起来到西伯利亚,很不幸的是,希特勒从没想过跟斯大林和睦相处,致力于两国合作的人战争一爆发就成了牺牲品。影片主要表现的便是战后俄德两个民族共存的主题,以主人公飙车救美实现了大团圆的结局,Sergey Garmash缔造了一个老红军的光辉形象,不计前嫌,抗命不尊,硬汉形象淋漓尽致。
     联想到战后的中日民族矛盾,也是大有文章可做的。我们没有流放营,却有很多日本遗孤;不曾踏平东京,也抹不去对南京大屠杀的制造者刻骨铭心的仇恨。改革开放前后,两国又恢复了十分紧密的政治经济联系,如果再发生一次战争,会不会出来一个中国的“边疆”?也未可知。不过从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上来说,铁胆火车侠倒是不可能出现的了。

 2 ) 这海报什么玩意儿

不如用这个。。。。。。。。。。。。。。。。。。。。。。。。。。。。。。。。。。。。。。。。。。。。。。。。。。。。。。。。。。。。。。。。。。。。。。。。。。。。。。。。。。。。。。。。。。。。。。。。。。。。。。。。。。。。。。。。。。。。。。。。。。。。。。。。。。。。。。。。。。。。。。。。。。。。。。。。。。。。。。。。。。。。。。。。。。。。。。。。。。。。。。。。。。。。。。(凑字数)

无辜的熊

 3 ) 不是影评

看完这部片子 不知道为何想起姜文的电影
可能有种共同的东西 ~荒诞 有种无稽之谈
也许了解二战前苏联背景的人 能看的更透彻
喜欢德国女孩的坚强跟倔强劲儿 还有那个德国男孩的俄罗斯妈妈
她们都把自己藏得很深
那个默默爱着她的男人 说
没有你该叫我怎么活
从一开始她的瞧不起他 她对他的冷漠 一直到她死在他的怀中
他还是那么爱
男主角的爱有点拧巴 还是挺可爱的

片尾 很唯美
美美的旋律 美美的森林
骨子里渗着俄罗斯的血

至于这个海报 表示唾弃之

 4 ) 大蒸汽头互飙引入高潮

战场上退下来的男主基本就是个开挂的蒸汽火车郎中,且不说能把老爷车开到不可思议的75,甚至还独自穿越断桥进入无人区顺利敲动一枚“老僵尸机车头”,在把德国妹子调教调教好以后,凭二人之力努力修复断桥残缺那块且冒险冲车过桥成功也是蛮赞的!全镜两次蒸汽火车头互飙,车舱内雾气浓浓的看不到个人的镜头也算是提神之作吧!

 5 ) 随写一点——爱森斯坦的回归和象征主义的拥抱

    我们俄语专门有一节课是来看电影的,可是遗憾的是,往往一个学期下来,只能看个一两部,而且都是让人无语的苏联时期的电影。在没有相同文化共鸣的情况下,看这些电影简直就是一种折磨。老式的拍摄技法,莫名其妙的频频使用的镜头缩进,糟糕的打光造成的大片的暗区,以及受限于拍摄技术水平的胶片质量,诸如此类,不一而论。
     不过最近俄罗斯电影明显逐渐摆脱几十年来一直加诸于自己身上的现实主义的桎梏,并且逐渐在实践中寻找自己国家特色的电影。今年报送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kray算是一次不错的尝试。
     最令人直观的感受是,电影延续了近几年来以景动人的态度,充分利用了地大物博的俄罗斯地理环境,拍摄出了一幕又一幕令人赞叹的风景画。尤其是西伯利亚给人带来的无边无际和原始的震撼。《西伯利亚的理发师》已经给我们描绘出了一个算是可爱带着伤感的西伯利亚,而这个电影,尤其是最后48秒的森林移动航拍所带来的西伯利亚,已经不能是震撼所能表达。而之前的一系列的
    而另外眼前一亮的,则是蒙太奇的重新复兴。最爱的是回忆时候的一段段的片段 的闪回。而另外一点则是频繁出现的象征主义。作为后苏联时期进步艺术家隐晦反抗统治而重新复兴起来的一股力量,象征主义到现在还是不容忽视的力量。频繁使用的象征主义,在通篇言语不多的电影之中,帮助我们理解主人公内心之挣扎和痛苦。其实,火车头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化身,就是内心潜伏起来的那种躁动不安和亢奋。而诸如熊,古斯塔夫等等细节更是数不胜数。
    俄罗斯的电影总是普遍在基本上给人奇怪的感觉,很多地方逻辑性较弱,可能导演更加注重变现力而多多少少省略了一些对于理解电影进程颇为重要的细节。但是想到我们中国现在不断邯郸学步,推出的一部有一部的“大片”,就足够让我们有理由为我们的邻居在电影上的转型喝彩了。

 6 ) 写在观影5000部之际

在我年过半百之时,我的第5000部电影随之而来,这些电影从2013年2月13日在豆瓣标注第一部电影到现在看过的电影和有一部分是回忆出来的电影。其中13年以来看过的居多,而且从质量上也是后面的高。

这些年能看这么多电影,除了喜爱,更多是一种时不待我的紧迫,想想这个世界留下这么多美好的作品,几乎穷尽一生都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驱使我放弃很多,挤出时间去搜集片源去看,先是把豆瓣TOP250全部看完,再把豆瓣高分电影榜上近千部电影看完,接着是豆瓣五星集中营的电影,去年豆瓣开始推出“看电影”,给我又多了片源。每每看到别人的豆列上电影我都都看过,那种自豪感油然而生。我也反思自己是不是太快了,来不及细嚼慢咽,可能很多好电影都得不到回味。而且人到中年记忆力也在下降,反而小时候看过的电影,现在还历历在目,这是我以后要改变的,要从量转化为质。

没有刻意选电影,5000部不经意间停留在《边疆》上,俄罗斯电影,反思战后劳动集中营和对德国平凡人的态度。战争创伤、人驾驭机器的力量,人性的善恶,人的感情寄托等等都有表述。是一部了解俄罗斯人民的佳作。

 短评

说实话俄罗斯的片子看的不多,这部算不错的了! 不错的还有女澡堂子里面的镜头~

6分钟前
  • 暴殄天物
  • 推荐

粗犷原始的爱情,就是要飙火车!

9分钟前
  • Louis
  • 还行

古拉格的电影我看一部爱一部。

13分钟前
  • vivi
  • 推荐

这题头海报tm谁干的

17分钟前
  • 安静不安静?
  • 推荐

悲傷的俄國電影,塔可夫斯基的光影

22分钟前
  • 郭Sir
  • 推荐

厚实,够味

26分钟前
  • 207
  • 力荐

角色设置还是不错的

27分钟前
  • Top♛Ace
  • 推荐

原始,狂野,生命力。纯爷们!

29分钟前
  • 尖头叉子
  • 推荐

SOOO COOOL!

34分钟前
  • A LONG
  • 推荐

景色和人物都很粗犷。。西伯利亚。。细节上比较差。。

38分钟前
  • kindsos
  • 还行

听起来超别扭的配音

43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酷,哥飙的不只是车,哥飙的是火车。充满了独特的前苏浪漫风情,狂野且生猛。

46分钟前
  • Bengo
  • 推荐

严酷的环境,粗糙的力量,非常惊讶的是不能生育的女二号始终坚持拣来的德国孩子是自己的。

51分钟前
  • Carf
  • 推荐

前面很有新鲜感,后面一度很煎熬

54分钟前
  • ButtMan
  • 还行

看到的是 白人演着像我们却不是我们的故事

56分钟前
  • DirtyCAT
  • 推荐

一段跨越种族的爱情故事,爱情在这里不是重点,但毕竟这个故事里骨子里透着一股原始的质感和浪漫。★★★☆

57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好好儿一片子被封面儿党给毁了,其实这就算是一小城故事,连爱情都可以不沾边儿。

58分钟前
  • 的云
  • 推荐

火车情节...

59分钟前
  • siji小猪头moli
  • 推荐

火车真给力,可惜没有车震...

1小时前
  • dk3628
  • 力荐

朋友们说好,但我觉得故事不精彩

1小时前
  • boliang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