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线

全48集

主演:廖凡,张译,杨烁,李晨,吕夏,王黎雯,方慧,赵达,刘天佐,罗京民,倪大红,高子沣,任帅,岳旸,杨烁 Shuo Yang

类型:电视剧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09

 剧照

生死线 剧照 NO.1生死线 剧照 NO.2生死线 剧照 NO.3生死线 剧照 NO.4生死线 剧照 NO.5生死线 剧照 NO.6生死线 剧照 NO.13生死线 剧照 NO.14生死线 剧照 NO.15生死线 剧照 NO.16生死线 剧照 NO.17生死线 剧照 NO.18生死线 剧照 NO.19生死线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生死线电视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20世纪30年代末,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踏遍大江南北,连紧临大海的小城市沽宁城也未能免予战火的侵扰。在着纷纷乱世,日寇、军阀、豪商、黑帮共同瓜分着沽宁的财富,人民的生活宛若人间地狱。任职于当地女中的国文教师欧阳山川(廖凡 饰),其真实身份是一名中共地下党员,对这乱世和革命失去信心的他,一心想要离开这个伤心所在。与此同时,日军秘密潜入沽宁,并随后展开大屠杀。此时的欧阳心中怒火中烧,对革命的激情也重新点燃。他遇到了无产者四道风(杨烁 饰),阴差阳错与他结成了一个秘密的抗日组织。  在此之后,他们偷袭日本人,保护重要的知识分子,用生命谱写着革命大潮下小人物的赞歌……捕梦网2016亡命之徒马拉之死我的恋爱法则诡梦凶铃第一次2012愉快的杀人者爱情与谎言爱丽丝(2022)十三号怪屋缄默的迷宫遍地英雄谁邀请了查理围困琦玉歌者2罗马11时种豆得豆最短的距离是圆的3:落花流水失忆摩托兄弟战争OVA:本命快乐猎杀圣诞奇妙公司国语兄弟兄弟吸血鬼保姆 第二季黑暗之课控制2022勇者大冒险之黄泉手记非常四侠之天罗地网戏梦北碧晚安妈咪旺角的天空2之男燒衣国语柯山红日德云社郭德纲于谦相声专场深圳站城市之光1984未来日记:另一个世界六扇门之玄武初现死神少爷与黑女仆第二季

 长篇影评

 1 ) 生死一线

      最近看完了《生死线》,相当沉迷,MSN签名变成了:生死线真好看249真NB四道风演的真好欧阳演的真好龙乌鸦演的真好何莫修演的真好——完全不讲文采语无伦次型。

    自从去年看了《士兵突击》后,开始狂迷军事历史题材。从年初红到年中的《潜伏》、《人间正道是沧桑》,到《我的团长我的团》《我的兄弟叫顺溜》,再到《生死线》。今年60大庆,无论是电视还是电影,滚滚硝烟扑面,把我和nana两个本来就不娇又不媚的女子,生生看出了八分铁血来,真当堪忧。每当这时,我就会想起nana讲过一句很绝的话:

    再这么看下去,我们会不会长胡子?

    囧……

   

    《生死线》又是249(兰晓龙)的新作,抗日题材。249是当之无愧的无敌后妈编剧,他所有的故事都是虐主角虐配角虐好人虐坏人虐读者虐观众虐自己。百度贴吧里,有人发贴问《生死线》和《团长》哪个更催泪,有人用一句话总结:生死线一时,团长一世。还有人说,生死线让人流泪,团长让心滴血。

     其实我觉得,生死线不催泪,它的情感纯粹,爱谁恨谁,都很清楚。每一个点上,大家可以有一种一致的情绪来抒发。即使结局是悲凉的胜利,即使过程让人流泪,心,是不纠结的。每个人的结局,都适得其所。

     团长不一样,每一点上,可以让你有几种以上的情绪交叉冲击,让你想哭又哭不出来,想笑也笑不出来,让你心没上没下没着没落,让你的脑袋不断思考不断纠结,特难受的过程,过瘾是过瘾,但后怕,怕再来一遍,抗不住的。

     《士兵突击》和《团长》,都是让你思考的。前者让你思考生活,后者让你思考生命。为什么中国人死都不怕,就怕不安逸?!为什么中国人会败?为什么中国人又会胜?什么是年轻什么是年老,为什么年老敌不过年轻?你带着100个问题看它,然后产生了1000个问题。《生死线》则不用,你只要跟着这些人,酣畅淋漓地去体味一场小人物撑起的8年抗战,足够荡气回肠。

 

     于是我们对1945年的那场胜利,不再片面地来自于学生时代的课本。这场胜利,不仅来自于像《团长》里面绝不高尚偶尔龌龊小命时常被长官炮灰但却只想让事情是它本来的那个样子的国军在正面战场的血战;不仅来自于像《顺溜》里面那群淳朴而无畏坚毅而勇敢的劳苦大众共党新四军们在侧翼战场的战斗;不仅来自于像《潜伏》《风声》里面的用分分秒秒高速运转的大脑时时刻刻紧绷的神经用鲜血用生命用中国人最爱的安逸换来的一份份情报,在这里话语比子弹更要命活着比死去更艰难;还来自于像《生死线》那样,在沦陷的城市中用拳脚用砍刀用匣子枪土质手榴弹用智慧用信仰去和全副武装的占领者周旋了8年用勇气和彼此扶持的情感度过生死悬于一线的每一天的,这样一群小人物。

     当命运突然产生巨大颠覆的时候,一个人会产生什么样的选择?到底能抗压到什么程度?其实,《生死线》这个故事,就是讲选择,当日寇的占领打破宁静生活后,不同的人产生的不同的选择。

     而一个人的选择,往往视这个人对一些东西,究竟重视到什么程度,以及他愿意为了他看重的东西,奉献到什么程度。

 

     于是是非观薄弱的,选择做汉奸做走狗拿同胞下刀下得脸不红心不跳,比如李六野和金头苍蝇。最绝的是他们不认为自己是走狗一直以为自己是主子。当然他们的下场都不怎么样。
     有是非观但不愿意为了他看重的东西豁出命去的,做了顺民。但顺民们面顺心不顺,他们有他们的反抗。最终的胜利,很大一部分来自背后这些活得很痛苦的顺民们的包容、支持和保护。他们中,偶有奋起者,是谓忍无可忍无需再忍,在某一刹那,用全部生命做一次绚烂如烟花的爆发。如古铄,四道风的兄弟,一开始跟着打日本,后来为了老婆孩子的宁静日子,打落牙齿和血吞地做了汉奸,在看到自己兄弟尸体的那一刹那做出了真正的抉择,最后用生命换自己的良心。还有用二胡慰籍了整座沽宁城的罗非烟罗老,鬼子在占领日让他拉喜庆的乐曲,他一曲既出如泣如诉鬼子狂怒地拿他做了“剖腹”的教科书演示,罗老在漫长的切腹痛苦中,琴声未停直至生命最后一刻。还有高会长,沽宁的商界领袖,城破后被鬼子弄得家道败落却仍然用他剩余无几的财力,资助和帮助了四道风们8年:武器、药品、食物等急需的一切,和危难时的,一个窝。还有片中一个拉车的车夫,四道风单枪匹马闯城时,他拉着车出现在四道风面前,只说“四哥,我没本事杀鬼子,但我能拉你。”然后他拉着车带着四道风闯城用身体挡住飞向四哥的子弹。他倒下时只问了一句:“四哥,我们出城了吧?”我的泪啊。

      然后剩下的,他们有各种各样重视的东西并愿意为此付出一切,他们,成了这个城市8年黑暗中的唯一的光亮,这个成分复杂的地下抗日组织,名叫四道风。里面有被通缉的共党、有街头混混,有国字头的上尉,有美籍的物理学博士,有整天抱着机枪的女学生、有混黑道的,有只知种地的农民……他们为了不同的目标去做同样一件事情:杀鬼子。他们因为杀鬼子这件当时看来绝无前途的事业,而走到一起。他们在途中,失去了战友、朋友、爱人、亲人,甚至自己的生命;失去了天真失去了单纯他们在瞬间成长在瞬间苍老却始终没有失去坚定;他们抛弃了一肚子用得上或用不上的学问,可以有也可以没有的骄傲,割得断或割不断的亲情友情,求得到或求不到的名利事业,去赢一场,悲凉的胜利。

      于是看完了结局你会想,原来胜利也可以这样悲凉,但胜利,却依然是件带来希望的事情。对他们,我爱的深切敬佩地高山仰止。我很想好好写一写他们,但是贴吧里类似的牛文已经很多,不如推荐几篇好的。

      盛放盛开的《四个男人的天空》 ,对四个主角的解读很到位。这位大人在士兵突击吧,就是以细致解读出名的。

      还有这篇《我的眼泪是笑容》,看电视剧看得这么专业,真是牛。

 2 ) 我趟过了地狱的熔岩,心中奔淌着人间的溪流。

终于忍不住要写些什么了,先开始记录一些有共鸣的台词吧,249的功力这次似乎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括号里的内容是我自己的感想。还有不断更新的时间记录。)

1-家,不是让你窝在那里的地方,而是一个在外奔波时让你挂念的地方。

(让我这种常常出差的人,非常有感觉。)



2- 龙文章听到炮弹的声音,给他的乡下兵警告说“9点钟方向”,他的兵嘟囔:都没戴过表,谁知道你说的是什么意思啊。

(中国的精英和大众之间不就是这种感觉?精英让大众追求的常常是他们没有见过的东西。)

待续... (1.8)

3- 龙文章在海边埋葬了自己的战友,“日见惊涛,夜听拍岸,人总要死的,好好歇着吧”

(相似意思的话,甚至诗词听过很多,这个最有感觉,也许我在苟活)

待续... (1.9)

4- 欧阳:你一定要想办法活,但也要做好死的准备。

(每次遇上一件事情要不要豁出去做的时候,我要想想这句话。现在我常有两个毛病,第一,不豁出去做事,第二,不较真。)

待续... (1.9)

5-何莫修上了美国人的船,又跳海回来,冲岸上的欧阳他们大叫“你们才是才是我的同志,你们才是我的生死之交”

(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无厘头地想起邓稼先...)

待续... (1.10)


6- 高昕对崩溃的四道风说,平时你有多嚣张,现在就有多可怜


(出来混,迟早都要还的,呵呵)

(我发现我很白痴,先是在verycd上下载,太慢了,后来买盗版盘,读起来很卡,最后放弃,又回到原点,老老实实看贵州卫视,忍受广告的强奸和诱奸。)

待续... (1.13)

(有关中日战争的电视电影小说,我了解的不少了。没有一个片子像生死线一样让我对战争产生这样的恐惧,而且是一场长达8年的战争。)

待续... (1.17)


7- 思枫:心里越想做一件事情,越会找一堆的道理反对自己的想法。

待续... (1.18)


8- 四道风:上等人才说谢呢,说个谢你就是上等人了。

待续... (1.18)

9- 小豆包:汉奸是不会真笑的。

待续... (1.20/21)

10-古烁死了,老四几近崩溃。欧阳和思枫说,为了他能够活下去,我希望他最可爱的那部分在今天晚上死掉。

(听上去有些残酷,不过也许这才是真正的关爱。)

 3 ) 回味生死线

       兵团线的第一部书,拍摄却是在最后。很喜欢这部戏,抱歉249,剧比书精彩,演员的演绎和导演的拍摄非常出彩。兰晓龙的片子向来场面大,拍摄困难,而且经常把人物放到极致的境况,对演员挑战很大。
       四道风——一个民间的抗战组织,表面领导人车行大佬四道风,实际灵魂人物欧阳山川,智囊何莫修,神枪手龙文章。四个男主角都非常棒!
        杨烁刚出道就有此表现,一鸣惊人,他演的四道风匪气十足,又有点大男孩的憨直,也不知道是本人与四道风太像还是演技太好,反正就人戏合一了,可惜后来很长时间未能走出四道风这个角色,演谁都像四道风。
       廖凡在本剧中也是让我大跌眼镜,后来能夺得影帝也是实至名归,以前对于廖凡的印象要么就是《将爱情进行到底》里面的雨森那样有点呆呆的书生,要么就是后来越来越霸气的性格男星,他把带着圣父光环的智商情商逆商逆天虐开挂的我党杰出领导欧阳山川表现得很是出色,实在佩服,还有大段日语台词居然都对上口形了,音色也像是原声,证明功课做得足。
       张译演的旅美核物理学家小何实在是本片的一大亮点,在压抑灰暗的影片中承包了主要笑料,那蹩脚的美普,在武力值超群的情敌面前怯生生的模样,每次想要证明自己的能力而总是弄巧成拙的可爱模样,到了后期,小何充分运用自己的科技特长,发明液体炸弹,侦测雷达,还战胜怯弱,在集中营中搞土木工程,救了欧阳,甚至搞定了手术……真真是知识就是力量。
       龙乌鸦是我在本剧中最喜欢的角色,一个悲情的别扭的矛盾的国军上尉。曾经鲜衣怒马年少轻狂,自沽宁失守后为守住这片土地,和土匪、游击队、混混、平民凑在一起,格格不入,作为唯一的正规军的自己有傲气也有百步穿杨的绝技,和自己看不起的“番薯仔”一起抗战八年,每天思念着自己的部队,想融入新的集体却又总是别扭着,嘴里没一句好话。当他领着众人投奔国军时突然离队,追上来时换上了他八年前的姜黄军装,腼腆的样子,精锐的傲气褪得一干二净。当他朝思暮想的部队竟然侮辱他,为顾全大局他收起骄傲的羽毛默默忍受着,当昔日手下今日的团长为了政治奉命改道剿共时,他痛苦万分,一边是昔日同袍,一边是八年兄弟,最终选择番薯仔。还是那身旧军装,等了八年最终却挥手送别,老战友念旧情留下了少量战略物资供他们抵抗日军。李晨的表演非常用心,他设计了很多细节,如枪不离身,作为狙击手为了找到最隐蔽的位置经常溜边,尽管这样会影响出镜率,你总能在画面的边边角角看到他一副高度戒备的样子。
       战争是残酷的,胜利是不易的,沽宁是虚构的,但却是许许多多抗日战场的缩影。一批批的血性儿女参与抗战,一批批倒下,一批批加入,前赴后继。感谢在抗日战争中付出血泪乃至生命的勇士,因为你们,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4 ) 这叫做什么胜利

        这叫做什么胜利,龙乌鸦死了,死前他终于低下了高贵的头,放下了军官的骄傲,心甘情愿的做了他一直不屑的草民,并在爆炸前的最后一刻奋不顾身的将他的农民兄弟六品护了在身下。欧阳的妻子死了,死前仍不忘让人转告欧阳要活下去,因为她们全家人的生命都活在他一个人的身上。四道风也死了,死在这座他为之战斗了八年的城市里,在这里一个又一个他所挚爱的人,相继离他而去,他不能忘了他们。他是为他们而生的,他不是欧阳,信仰和主义支撑不了他的生命,所以他最终死在了那枚早已在高昕的墓前就已射出但迟来了的子弹之下。从此再也不用担心心爱的人在世界的另一边找不到他了。

        那些喜欢诟病剧情合理性的朋友肯定会说,为什么这些生命力如此顽强的主角们在一次又一次极端危险的情况下都死里逃生,而却在最后被编剧以仿佛轻率的方式一一送走。龙乌鸦死在一个绝望的日本士兵本是用来自杀的爆炸下;四道风死在他叔叔用来阻吓众人而放出的空枪下。他们的死甚至都没有那些无名的小角色来的壮烈,比如那个大荷村村长,或者是那个在逃离劳工营时引爆了地雷和鬼子同归于尽的战士。而思枫和高昕,这两位让剧中三位男主角爱得死去活来的女性角色,对她们的死更是着墨不多,几乎一笔代过。

       我是这么想的,首先片名就叫《生死线》,讲的就是抗战英雄们为生死而战,命悬一线的故事,他们一次次利用智慧和勇敢绝处逢生,48集的连续剧才能高潮迭起。而更重要就是,战争在任何意义上都不可能有圆满的结局。对一场战争、战场戏剧性的再现本就不是对一个正义战胜邪恶的寓言的复述。胜利在某些文艺作品中被格式化和文学化了,仿佛胜利就是鲜花,是锣鼓,是亲人的团聚,仿佛所有的悲痛都在胜利的那一刻释怀了,于是我们亲爱的观众们也终于可以在牵肠挂肚之后欣慰的洗洗睡了。但是我们的兰编剧偏不让我们胸怀舒畅,从《团长》开始我们就深谙他的良苦用心了。《生死线》里,对胜利的描述近似乎残忍,这个所有人为之战斗了8年,憧憬了8年的胜利居然是这样到来的:鬼子屠城时军队却在城外欢呼胜利;姗姗来迟的援军进城后又为了保护战俘将枪口指向拿着武器的市民;光复的沽宁几乎只剩下一座被鬼子的炮火、美军的炮火、自己人的炮火烧成灰烬的空城,而这座曾经繁荣富庶的江南小城弥漫着各种醉人小吃气味的街道上如今唯一能买到的是杂面野菜馅包子。

       卷入战争里的个体命运更是没有胜利和希望可言,看看万念俱灰,孑然一身的高会长佝偻着坐在窗前,眼神如同荒废的枯井;头发花白的龙妈妈不安又充满期待望向远方的眼神;还有一直以来克制隐忍的欧阳在夜晚悲痛欲绝的哭泣;胜利并不意味着团圆,更没有为他们带来希望,胜利意味着丈夫失去妻子,父母失去孩子,孩子失去父母,兄弟、挚友、爱人们从此天人永隔,信仰被践踏,美好被摧毁。

        但是就真没有希望吗?当然不是,欧阳的孩子会长大,他会记得他爸爸妈妈、干爸干妈的故事;小何博士会在他以后的生命里常常想起他有多么爱多么爱他的小昕,怀念那个最终还是把他当成兄弟的交了好狗运的混蛋;而唐机枪的生命里又装进了他所爱的人,从此便有活下去的理由。而所有希望中最大的希望正是我们生活的今天,这是从无数的不幸和绝望中生长出来的。他们孤独无声的老去,这就是胜利,属于我们却不属于他们。我们能做的只有记住他们,那些为了保卫家园而死去的无名英雄们,他们的一生也许很短,但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怀念中,他们的生命将会很长很长。

        
贴心提示:该剧内多处超级催泪,哭点低的女同学可以预先备上纸巾、手绢、男朋友的肩膀等物,以待不时之需。

 5 ) 还没拍琅琊榜的孔笙,还不是大黑牛的李晨,还不是小包总的杨烁

国庆前夕,等了几年的《好家伙》终于播了,开头一幕,一张张熟悉的面孔立刻就穿越到了《生死线》。



《生死线》是2010年播出的,那时我还不知道孔笙和侯鸿亮这个“黄金搭档”,那时他们还没有因为《琅琊榜》等剧被年轻人熟知和热捧,那时廖凡还没有拿下影帝,那时李晨还不是大黑牛,那时杨烁还没有因为《欢乐颂》中的小包总而收获大量人气和粉丝,那时的小太爷张译还没有变成知乎上的“网红”,那时的吕夏……还不是整容脸。

现在想再集齐这样一群人拍这样一部戏,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回头再看,格外的纯粹和珍贵。
拍了几十年戏的孔笙,即使在《琅琊榜》大火之后,依然说自己最爱的作品是《生死线》。
即使靠《闯关东》《父母爱情》《北平无战事》《生死线》等剧收获了无数奖项,侯鸿亮却唯独偏爱没有拿过奖的《生死线》。
也许是因为拍那部戏时的他们,是丝毫未曾迎合外界,纯粹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一群人。

抗战剧我们拍过太多部。像其他抗战剧一样,《生死线》的画面偏灰暗,剧中的人物大多灰头土脸,很写实。
不同的,除了孔笙导演一贯随手一截都像教科书的画面之外,还有编剧的角度。
兰晓龙说,《生死线》把抗战当做失败。
“一场完全在中国人家园上进行的大战,战损率几乎达到一百比一,如果非要咬紧牙关说是胜利,只能说太过草菅中国人的性命。我们并不打算去打这个口水战,所以这是个隐藏值,但这个值将作用到《生死线》的每一个构成部分。它导致我们所有的主人公都是注定失败的英雄,或者也可以叫他们唐吉诃德。他们如同铁狱中的重囚,每天向狱卒吐一口唾沫换来棍棒交加,对他们宣判的刑期不是八年而是无期,但他们将会一直用这种方式来表明自己的存在。”
即使这角度太沉重,但我依然觉得,兰晓龙选择的呈现方式,还是透着浪漫情怀。

所以伴随着失落与迷茫,经历了恐惧与抵抗,总有重生的希望,比如开头窦村被屠村时,六品背着老母逃生、老母却最终死在背上,结尾他背着龙乌鸦的老母,返回窦村,那是阳光明媚的方向。


这部剧当年是一口气追完的,看得太快很多地方没体味,结局是我很不能理解的。

为什么抗战胜利了,经历了那么多风风雨雨的龙文章和四道风,却都那么意外又仓促地死了?

如今想来,在国共内战前夕死去,是不想同室操戈左右为难的龙文章最好的结局。对爱人已逝无家可归的四道风来说,死亡也是他最好的结局。

细想一下,后来的《琅琊榜》也有共通之处。为什么冤案洗雪朝堂清明,梅长苏却死了?
如果再演下去,也许萧景琰会是下一个萧选,而梅长苏,则是下一个林燮。

尽管我们都知道那是最好的结局,却还是为他们的离去而难过。

欧阳说,“我们都是追求永恒的短命鬼。”
小何说,“我踏过了铁蹄的熔岩,心中奔淌着人间的溪流。”
是异曲同工的赤子之心,浪漫主义。

龙文章和梅长苏的离去,则是浪漫主义最后的绝唱,假如故事要继续演下去,就只有画风突变的残酷现实。
尽管题材背景完全不同,细剖故事核心,却总有一点相似,或许这也是当年拍惯了主旋律的侯鸿亮选择了在当时看来有些非主流的网络小说《琅琊榜》的原因?
就像看着如今病骨支离的梅长苏,你会忍不住想象曾经金陵城最耀眼的那个少年,假如赤焰冤案不曾发生,会是什么样的景象。
《生死线》中,宁静而美好的沽宁只存在了短短的一瞬,却是随后几十集中所有人都渴望能够重回的。

伴随着那些血雨腥风,我们总是忍不住回想最初风平浪静、阳光明媚的那一天,不知愁的女学生们带着憧憬与向往,用冲破阻碍的游行来展现她们认为的爱国热情;四道风跟高昕嬉闹着,大喇喇地介绍自己的名字。

这是裹着糖衣的毒药,我们就像开头接过日本兵糖果的小孩子,只要沉溺于那丝丝甜美,就逃不过身后的子弹。曾经有多美好,如今就有多虐。


因为《生死线》中的龙文章,即使李晨如今几乎已变成“综艺咖”,我依然对他有极大的好感。

假如没有战争,龙文章也是个英俊倜傥活得潇洒的浪荡子。兰晓龙剧中的李晨简直帅爆了,总让我无法跟如今认识的那个李晨联系到一起。
而龙乌鸦的死,赚了我不知道多少眼泪。在这部剧中,所有人都用最惨烈的方式学会了成长。

如果要细究,《生死线》也有如今被嘲烂了的抗日神剧的成分在,比如怎么都死不了的欧阳和四道风,比如用步枪将飞机打下的龙文章,等等。
可是那又怎样呢?

面对这一幕幕,身为观众的我们不是感到荒谬得想嗤之以鼻,而是随剧中的人物一起被牵动了喜怒哀乐,当误以为四道风与敌人同归于尽时,我们恨不得跟小何一样扑在地上痛哭,这样的时候,只要他能奇迹生还,有没有逻辑都不重要了。

我们能容忍影视作品的虚构与夸张,只要有足够打动我们的情怀。抗战剧不应只有手撕鬼子的酸爽,是酸爽背后的那些血肉之躯与真情实感,让那段历史不是只有大字报式的生硬展示,而是拥有了感染今人的温度与重量。

“所以欧阳不叫机智而叫悲悯,四道风不叫跳脱而叫热爱,龙文章不叫壮怀激烈叫作空怀激烈,何莫修不叫天真而叫希望,思枫叫妻子、坚忍和忠贞,高昕叫恋人、好奇和尝试的勇气,唐真叫仇恨、绝望和从灰烬中重生,高三宝则是沽宁,苍凉而伤痕累累。”

这部剧中的演员也都是真的演员。

漆黑的夜晚,四道风终于放下对小何的敌意,两人相拥而泣,闪着泪光的不仅是他们两人,暗夜中,每个人的眼睛都闪闪发亮。



会演戏的演员,眼睛都会说话。

这和如今大部分只适合一边玩手机一边放那里当背景音乐的肥皂剧不同。每一幕都是戏,我怕错过一眼,就错过什么精彩的戏份。

遗憾的是,才不过六年,已经物是人非。

剧中最后,沙观止问四道风该往哪里走,四道风说,往前走啊,人总不能倒退着走。
而在影视剧方面,我们却一直在倒退。
什么时候,还会有这样一群人,纯粹地拍一部自己也能拍着胸脯说喜欢的作品呢?

幸好四道风也说过,走下去,活下去,总会有心愿得偿的那一天。


 

—————— 题外话 ——————

我是很久之后才发现,原来剧中的情侣,四道风和高昕,也就是杨烁与王黎雯,剧外也是一对,两人应该是在这部戏里结缘。
而剧中的六品跟唐真,也就是刘天佐与方慧,两人在拍这部戏之前就是大学同学、情侣,如今也已经结婚了。真好啊。

 6 ) 这合理的和不合理的,这结局

      不知道是第几遍看《生死线》了,反正自从去年年末第一次看过之后,就觉得其他电视剧没什么意思,想起来的时候,就挑几集出来瞅瞅。
   
   第一遍看的时候笑一半哭一半,后来就想得多了,发现249在人物命运的设置上,尤其是到后来的情节推进上有些不合理,或者说,传奇色彩很重。比如欧阳山川的生命力堪比日本漫画里的主角小强,比如百炼成钢的四道风最后莫名其妙的死去,比如那个让所有人撕心裂肺的结局……
   249在《三联》的采访中说到这个问题,承认有些是他自己失了分寸,但是他说的另一个原因我特别理解,“他有东西憋着要放,他放的时候可能会不合理”(好歧义==)。249的戏都很有爆发力,要成就这种爆发力必然需要一定的戏剧性,这样他才能说出他想说的话,那些合理的话。
   这恰恰是我最喜欢249的地方,他笔下的英雄从来不是高举炸药包喊着“为了新中国,前进!”或者高喊“告诉祖国人民慰问团,听我胜利的消息吧!”之后奋力扑向敌人枪口的革命战士,他的英雄都是紧紧抱着自己卑微质朴的信念倔强求生的人类。
   很多时候都是身强力壮的人某天喝口小酒睡一觉就猝死床帐,而平常病怏怏的人反倒能哼哼唧唧地长命。就像欧阳山川一样,他的定位确实是羸弱的教书匠,且受伤是他在剧中的主业,但在生死之间抱着那点对生命的希望,抱着那点“能多杀一个鬼子就多杀一个鬼子,能多救一个中国人就多救一个中国人”的信念,每每都得以残喘,康复,然后去燎原……有的时候我想,如果我D真的是像欧阳山川这样的组织,加入一下也不错~

   刚开始的时候,最喜欢的是四道风,喜欢他这种血气方刚的男人,他的生命力就跟欧阳的信仰一样坚定,但再看的时候开始讨厌他,讨厌他如此的孩子气,每每遇到打击就一蹶不振,可以是说至情至性,但是作为旗帜是不是太自私?后来跳出来想想,这才是一个真正的人,他在技能上被神化了,但在人性上没有,这也正是四道风的魅力所在,更是这个角色的杯具所在。杨烁在采访中曾说,249最后把没有信仰的人都毙了。四道风不是一个从民间草莽成长为革命者的典型,他可以学会如何独当一面,但他不愿意学欧阳那种把能把人绕晕的理想。他是一个沽宁人的典型,满腔热血却柔软单纯地爱着自己的兄弟,自己的家乡,自己的国家……所以他必须要死,因为在日后的国共之争中他无法找到自己的位置,他没有欧阳的觉悟来把中国人分成信仰不同的两拨,他将无所适从,最后悲惨地迷失在自己无法理解的斗争中。但他是一面高昂的写着中国人的气血的旗帜,所以249说“他在我的戏里必然会死,而且他不能死在日本人手上,也不能死在国民党手上”。他走的并不是又红又专的主流路线。

   还有那个结局。欧阳山川作为一支武装力量的希望和精神支柱,在绝大部分时间都是相当敬业的,但就是最后坐在老四身旁喃喃的一句:你们都走了,这算什么胜利?!让我听到无尽的落寞和颓唐。大部分人都在骂这个惨无人道的结局,但我觉得这不是249的残酷,而是战争本身的残酷。他只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告诉我们,战争本身就是这样的,不管你是战胜的一方,还是落败的一方;不管你是灰溜溜的逃走,还是历经艰辛终于活了下来在,“战争的胜利”,这种东西是不存在的。生命逝去了,没有办法重生,它不像战争,打仗的人逝去了,可以通过各种逻辑个各种说法把结局转化为某种利益的胜利。这个过程是个逃避现实的过程,是一个人们为了各自的目的自我催眠的过程。249把这个过程阻断了,于是战争的本质变得更加赤裸裸。

   
   
    

  

  

 短评

论理想不如《士兵》励志,论现实不如《团长》深刻。

7分钟前
  • 抛书人
  • 还行

我抗日战士都是终结者,子弹打成筛子以后都能在不看医生的情况下原地满血满状态复活,三轮车作为我方的秘密武器,在重机枪的扫射下保持着轮胎的完好无损,几位男主角几乎每一集都要挨一颗枪子,但他们是钢铁之躯,扛过了45集。。。

11分钟前
  • 袁牧
  • 推荐

你们都离开了,算什么胜利

12分钟前
  • 糖罐子
  • 力荐

里面有机关枪少女

13分钟前
  • 维思逆爱猫
  • 力荐

日本人的那句话很有道理,欧阳让一个昙花一现的暴徒(四道风),和他斗争了七年。四道风只是人民群众中的一个代表,没有科学和理论指导的英雄,具有英雄的一切特性,勇猛抗挫而易绝望。欧阳是社会科学的代表,小何是自然科学的代表,龙乌鸦是理想主义者的代表,人物很鲜明。

14分钟前
  • Billy Evans
  • 力荐

我觉得比士兵和团长都更好

16分钟前
  • Autorun
  • 力荐

最后的三分之一是在恸哭中看完的。“摧残心灵”的好片!

18分钟前
  • 丁四七申二五
  • 力荐

康洪雷你快来教教孙笙怎么拍戏吧,假得无法直视。没有了团长的深刻现实,在这里只是夸张和神话,没有了士兵的坦荡鲜明,在这里只是拖沓和故作深沉。演员的表现也乏善可陈。兵团线三部曲中——团长≥士兵>>>>>生死线

23分钟前
  • 沉歌
  • 还行

你跑起來像飛一樣。我腦袋疼得都要炸了。小何你要什麽。陽光空氣水。他說的水,是江河湖海。p.s.我愛機關槍少女唐。

26分钟前
  • 让保罗切小田
  • 推荐

不明白为什么评分会比团长高,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一个抗日神剧

31分钟前
  • 卡卡罗伯特
  • 推荐

为什么分数这么高...无论是小说还是电视剧甚至演员的演绎都比不上团长。这剧里每一段爱情都让我厌烦;一个研发原子弹的博士(甚至他身上都没有烦啦这种读书人的酸腐气息)觉得自己没用,连身边人都觉得他一无是处,这不是小何的悲哀,是当时整个社会的悲哀。【2021.10.4更新】当年这剧评分破9而团团才8点多,现在已经调转过来,时间会证明质量

33分钟前
  • 还行

后半段太沉重了

38分钟前
  • 就叫我麦兜吧
  • 力荐

我要给刺龙基金会捐钱!!!

39分钟前
  • 豆瓣瓣
  • 力荐

兰晓龙的编剧在国内绝对算得上是第一流的

44分钟前
  • 王富贵
  • 推荐

萌小四萌小何萌古烁萌六野(的颜)

46分钟前
  • Bla©kie
  • 推荐

时隔一年半终于不情愿的看完最后“集体死”的6集,虐心啊!纸巾费了不少。但还是看书给力!真心喜欢小何、唐真啊!249说还要继续虐下去。ps,感情戏太累赘。

49分钟前
  • 安蓝·怪伯爵𓆝𓆟𓆜
  • 推荐

他奶奶的,兰编妖刀啊妖刀,渐入佳境。廖凡和张译的表演最到位,尤其廖凡。中间略显拖沓,建议快进。导演手法小气了,不知换康师傅拍会怎么处理。给五星纯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249。就酱。

52分钟前
  • 扭腰客
  • 力荐

廖凡竟然演的那么好,沽宁城真是一个理想凝练的中国缩影。

56分钟前
  • 曰旧亘
  • 力荐

凡哥终于不当土匪了- -,小太爷怎么看都有烦啦的影子~晨儿从小都是怎么看怎么顺眼```烁爷的声音实在是销魂呀呀呀呀~

1小时前
  • 囧趴趴
  • 力荐

欧阳从一开始劝别人活下去到最后变成别人劝他活下去,四道风就最后还像个人样,被炸了那么多次都没死,最后被叔的随手一枪打中死了,龙乌鸦的死挺意外的,但是一想其实也是一种解脱,他不想面对内战。演的最好的还是小何,全局转变最大的一个,从一开始的胆小懦弱变成最勇敢的那一个。总的来说几个主演演技都挺扎实,爱情戏是这部剧最拙劣的。

1小时前
  • 比喻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