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战

全21集

主演:李宗翰,童蕾,王庆祥,奚美娟,金鑫,陈思成

类型:电视剧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03

 剧照

暗战 剧照 NO.1暗战 剧照 NO.2暗战 剧照 NO.3暗战 剧照 NO.4暗战 剧照 NO.5暗战 剧照 NO.6暗战 剧照 NO.13暗战 剧照 NO.14暗战 剧照 NO.15暗战 剧照 NO.16暗战 剧照 NO.17暗战 剧照 NO.18暗战 剧照 NO.19暗战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警匪片中的温情

看过太多的警匪片,论情感发挥最佳,暗战当属第一。

二刘从互相较劲到互相理解惺惺相惜,刘德华和蒙嘉慧公交车上偶遇时候的点滴交流,一切都那么的顺其自然。
以至于看到华仔一次次吐血,明知道他最后活不成,我也并不觉得悲凉,反而最后看到蒙带着的项链,心中涌起希望和感动。
杜导对于警匪片的把握可谓炉火纯青,节奏、叙述、悬疑、对抗、煽情、配乐,一切都淋漓尽致又恰到好处,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2 ) 叙旧《暗战》,“江湖夜雨十年灯”

记得中学的时候,常常读到含有“十年”一词的古诗,诸如“十年一觉扬州梦”、“江湖夜雨十年灯”“十年生死两茫茫”“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最初我觉得,古人太感性了,动辄谈论这么大的一个时间单位,但某天,我兴起查阅了一下,原来古人所指的十年不虚,历史上都有印证,毕竟在五十岁已算高寿的时代,时间很少会被轻薄对待。

昨天,我找微信好友的时候,发现一个朋友,一看朋友圈终于有动静了,很高兴,点开一看,那是三年前的状态。这位朋友的微博名字叫“十年一遇”,09年我们在微博认识,那几年很多人问我谁值得关注,我第一个推荐他,他自诩文抄公,是一枚编辑,但所选所读,视野宽厚,中西学养兼有,直到现在仍令我十分佩服。

可惜,我和他失去了联系,他的微博不再更新,微信也停了。因为这位兄长,我对兰州充满了好感。那时候,我自觉的使用了“情怀”这个词来形容他,并且常常要附上一大段关于情怀的解释,“情怀并不是一种情绪的姿态,而是学识、理性、审美、气质的结合体,是东方的和西方协调的混杂,是历史的和现代活在一个人身上……我无法给出准确标准,但身边人是否有情怀,我一看便知。”

那几年我就是这么近乎无知无畏地保有着情怀这个词,但这几年,全民进入营销时代,情怀这个词突然变味了,理论上我们认可一种精神绝不应该为大众的舆论所扭曲,但谈论这个词就是在面对大众,没有了共同的语境后说什么都有点货不对板,有点尴尬,正如,我听到别人称自己文艺青年时就浑身不舒服,因为这个词已经和呵呵一样,多半有了一种暧昧的不怀好意的共识,而文艺青年自身,大概从来不会在乎什么是文艺,只是在这么生活着。

情怀这个词被误会,远不如这类人的消失可叹,我的生活里遇到的聪明人越来越多,而我自己也常常沾沾自喜于此,这还真的让人有点高兴不起来。不过还好,电影和武侠里(尤其古龙作品)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基本上是不切实际的绝对道德主义学派(道在内心,而非外在)人物,喜欢站在理想主义的刀尖上跳舞,偏执的不要命,拍成电影的话,就是过于浪漫了。

老杜就是这么一个人,有情怀,但有时候又到了恣肆的地步,所以在豆瓣,他的电影评分都不太高(七点几分居多),在我看来,这并非客观,因为即使抛去情怀,仅仅是银河映像的编剧、制作体系,就已经鹤立鸡群了。《枪火》《PTU》《暗战》《暗花》等等,早已脱离了讲故事的阶段,自成一派,试想一下,中国还有其他类型片成气候吗?即使杜琪峰转型的《夺命金》,北上合拍的《毒战》,也有一番新气象,这尤为宝贵,《无间道》这样的片子,某种程度上就是站在老杜的肩膀上拍的。

老杜的肩膀上一定有一部片子是《暗战》,这便是我想写的那部,拖了十年的电影。

《暗战》1999年上映,票房成绩不错,记得早先看过文章,说那几年香港警匪片颓势严重,杜琪峰的暗战,让所有人大吃一惊,刘德华因为这部电影,得了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帝,而他下一次拿影帝已经是很多年之后了。

刘的演出值得一说。在大荧幕上,他活跃了许多年,但我始终觉得,这是他最帅的一部电影,当一个人和一个角色浑然天成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人格魅力会超越演技,刘德华在气质上所体现的帅,让这个连名字都很模糊的人,留进了影史。而与刘德华对手戏的刘青云,自不必说,有人评论银河映像十大影帝对决,刘青云占了5部。

杜琪峰善用演员,不管是主角还是配角,除以上外,古天乐、任达华、梁家辉、张家辉、林雪、林家栋们最好的一面,也常常被他挖掘出来了。比如《毒战》中古天乐最后被注射死刑的那一幕,堪称中国影史的里程碑一幕。

有些演员如果只能活在一个角色里,那这部电影中非蒙嘉慧莫属,在这部纯粹的男人戏中,蒙嘉慧的出现达到了惊为天人的效果,并不是美不胜收,而是恰到好处;并不是长吁短叹,而是淡入淡出,她和刘德华意外上演了中国式的含蓄感情,让硬线条的故事有了一丝柔美。

故事中还有一些小角色也都让人过目不忘,香港电影中两个人可以做到这一点,一个周星驰,一个杜琪峰。在《暗战》中,总督察黄启发、光头佬李子雄、林雪,甚至那个财务公司的胖子和喜欢刘青云的女上司,都各有其性格。

一部电影活出了这么多人物,可贵。

整部电影的配乐也足够经典,主题曲响起的时候,刘德华穿着西装背着斜挎包的一幕,甚至成了整部电影我最想看到的一幕(然而,前几天赶去电影院的时候却错过了),随着音乐刘德华走到天台,镜头由跟拍到高空俯拍,格局由小至大,像极了一部经典小说的开头,酷到不行。

另一段让人难忘的音乐来自于小巴上刘德华和蒙嘉慧相识,刘在盗窃游戏中逃出来后,在小巴上被检查,坐到路人蒙嘉慧的旁边,取过蒙戴着的一只耳机,舒缓的音乐响起,而这恰好是剧情中一个颇为紧张的时刻,但老杜却没有浪费丝毫的时间,给了男女蜻蜓点水般的感情,这种偶然,好像在地铁里看到一个命中注定的姑娘。

这部电影其实就这两首音乐,但每一首单独拎出来都是极好的曲子,这也是偶然吗?

最值得称道的是故事,《暗战》堪称是编剧的胜利,现在看来,和美剧相似,细节强度很大,很多精心设置又明白自然的巧合,桥段的质量和每集美剧的结尾相似,令人欲罢不能。

旁支、悬念、呼应、和转折是我现在想到的几个主要部分。

开篇刘德华上天台,下来,划玻璃,取螺丝,拍摄地很冷静,没有什么介绍,像卡佛的小说。接着镜头转给刘青云,一个现场事故,刘青云轻松摆平,观者立刻了解其人,疑问也诞生了,刘德华在干什么?为什么给刘青云这么多镜头?两个人会发生什么故事?仅仅几分钟,两个主角立起来了,悬念起。

刘青云吃汉堡,看到自己被拍;在警队里闲不住,每天都在找事做,而手下却都懒散成性;飞虎队到现场叫刘青云SIR;这种类似小说的闲笔,让刘青云的性格展露无疑,认真、不服输、事儿逼……其实这些也为二刘第二次在酒吧赌博时,刘青云放走刘德华埋下伏笔。

第一次二刘相遇在天台,刘德华跑掉其实没有悬念,悬念在于刘青云怎么追,这一段故事在楼下出租车上讲好了。这是刘德华第一次逃脱。逃掉了不是因为刘青云笨,而是因为他是警察,警察最大的弱点是人质,尤其是大街上的人质。

刘逃走后,这个开局算是完成了。接下来的整个故事都建立在两人智力在同一水平线的基础上,刘德华的优势是生命只剩下不久了,无所顾忌;刘青云的优势在于,刘德华不是个混蛋,只想用警察的方式报仇。

接下来的故事,两个人立场不同,但几乎就像一个阵营里士兵,惺惺相惜。

钉子虽然是细节,但对故事推动很重要。寄钉子的人是猫,收钉子的像老鼠,被拽着走,这是悬念二,刘德华到底想让刘青云做什么?在剧中,刘青云也不断追问,直到自己被困在电梯里才意识到,华仔的目标是钻石,自己只是声东击西的工具。钻石引出了很多背景,华仔的身份此时才暴露。

刘青云就像华仔甩不掉的影子,两人第二次进入封闭空间对手戏,华仔第二次逃脱,这次逃脱的根本在于华仔有病,不要命,车撞到墙上,两个人昏过去,华仔拿着钻石走了,刘青云则带走了华仔的药。而这药作为旁支也很重要,造成了黄启发的误会,这误会生出了基友的桥段,一些有趣的台词(”我今天早上的尿很黄”)也让刘青云接下来的办案顺利了许多。

这段逃脱有很多诗意的部分,二刘一起对抗光头佬的人,默契十足,而两人在撞伤之后昏昏沉沉的抢夺钻石的画面,缓慢而抒情,镜头有着不加克制的优美。

车在电影中是一个很重要的道具,除了华仔两次逃脱的两辆车,还有那辆小巴。第一次逃脱后,华仔在公车上遇到蒙嘉慧,涟漪起伏;第二次华仔在小巴上碰上蒙嘉慧,感情递进。这第二次也很有意思,蒙嘉慧知道了刘德华是大盗,但在公车被警察截下来后,主动帮刘德华,尴尬一笑中,女生的小心思暴露无遗。两人坐在咖啡厅里,刘德华说了一句自己没有时间就走了,有时间会怎样呢?

故事最高潮部分则是二刘联手搞定了光头脑,在这里华仔男扮女装,实在是意外,这意外刘青云也被伤得不轻。财务公司的钻石被栽赃到光头佬身上,以非正确的手段,刘德华报仇了。

只是他还没甩掉影子,刘青云又跟上来了,每次刘青云都慢一拍,这是两个人的起点不同所致,还好刘青云跑得快,又登上了刘德华的车,跑车。

最后这一部分,浪漫的非常不切实际,但我很喜欢。二刘第三次玩开车送到警局的赌博,这一次,刘德华又拿出炸弹来威胁刘青云,理论上讲,很可信,华仔说“死在哪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要死在警局里”,刘青云怎能不信一个实现所有想法的将死之人?

这是导演模糊的地方,也是电影耐人寻味的地方。炸弹还剩几秒爆炸,刘青云停车,笑着往回走,炸弹时刻,刘德华车开走,刘青云没有丝毫吃惊。所以我更愿意相信,刘青云心里多半是想放过这样一个好玩的对手吧。

两个人之间的对手戏结束了,但有些故事还没完结,比如爱情。又是小巴的呼应,这次是刘青云遇上蒙嘉慧,后者脖子上戴着真的钻石,刘青云看呆了。电影结束在蒙嘉慧下车,刘青云一个人面色凝重的嚼着爆米花。

看到这个时候,可能希望的只是一件事——“小心他某天出来吓你一跳”,这不仅仅是刘青云和蒙嘉慧的期望。

不小心就把整部片子分析了一遍,写的过程中已经在脑子里把片子回放了几次,正如上面探讨的一系列细节,这是一部精致的影片,对我来讲,每一分钟都能在其中得到乐趣,棋逢对手的乐趣(就像盗火线中的德尼罗与帕西诺)、萍水相逢的乐趣(就像每一段必定失去的爱情),所以每次看这部电影,就好像在见一个老朋友,这其中打动我的情怀十年不曾改变过。

这十年看了很多其他的电影,但很诧异,我还是会毫不犹豫地说这是我最爱的电影。

 3 ) 《暗战》

   第一次听说《暗》这部影片,已经是很多年前了。听说刘德华凭借此片一举获得了影帝的称号,自然很想一睹他在此片中的风采。至今已看了数遍。
   
   一开始的宣布死亡,到去财务公司抢劫,简简单单的“四星期的生命,三天的游戏”便如此展开。死之前都要这样的不安分,这样的轰轰烈烈。
   
   为了在死前能完成最后的心愿,刘德华做好了一切准备,设好了一个局。刘青云看似只是他的一个棋子,可是谁又能否认这颗棋子在片中所表现出的才华与智慧。面对死亡,前后四次呕血,两次仅以轻轻的一句“不好意思”回应。尤其记得第三次,再成功取得那颗价值八千万的蓝宝石后,染有血迹的白色纸巾,被刘德华随手一扔,翻转在风中,为影片也增添了几分凄凉。

   同样的复仇主题,同样的警匪游戏,这些被香港很多导演采用过的素材,在本片中却给人另一种额外的情感,那就是温情。二刘之间心照不宣的互谅,刘蒙之间爱情的发展,都让人感觉如此地舒心,如此地自然。

   72小时的游戏,不能以简单的输赢来划分。“到警局就算你赢”,第一次因紧张带来的玩命而瓦解;第二次因不要命带来的玩命而瓦解;第三次则以完全洞察对方心理而告终。记忆尤为深刻的便是最后一次。当炸弹还剩下最后十秒,当刘青云转身朝身后的警队走去时,已看了不少于10次的我,每次看到这心情都很复杂,是心疼?是可惜?还是……?可是就在最后一秒,一个完全出乎于观众意料之外的事却发生,看到此,所有人都会为此感叹。是啊,能碰上这样的对手,无论有或没有留下什么遗憾,都是很难让人忘记的。也许,人们常说的“相见恨晚”,“英雄惜英雄”也莫过于此了。

   自始至终的音乐背景如此恰到好处,中间参合的滑稽成分无疑也成了影片另一亮点。

   由这部影片,反射出了时间的价值,以及生命的可贵。二刘张弛有度的演绎为影片增色不少。刘青云的勇敢,他勇于接受对方的挑战,危机时却仍能与对手合力,最后一次当对方呕血在车前玻璃上眼神里的惊吓表现的也很到位。他已不再是当年那个不起眼的小配角,对于诸如此类的警匪片,他已能轻松驾驭。而刘德华,无论是面对死亡,还是面临危机,所表现出的从容姿态,以及前后数次得意的微笑,特别是一个即将面临死亡的人,眼神里透露出来的无奈与不舍,让人也不能忘记,他能凭借获得影帝称号,也是众望所归了。

 4 ) 和宿命赛跑的人

若是问起我最欣赏的中国导演,我可以不假思索的告诉你:杜琪峰。几天前看影评人老晃关于《男人的争斗》(朱尔斯•达辛,1955年)的评论,其中对托尼在进车站前朝玛杜转身一瞥的细节颇为赞赏,并称“当代中国导演,得此真传者,唯杜琪峰一人而已。”
  
1999年,杜琪峰拍了2部重要的电影,《暗战》和《枪火》,《枪火》为杜琪峰拿到了2座最佳导演奖,2部影片的主角刘德华和吴镇宇也分别斩获金像和金马影帝。然而在我看来,其重要性远远不止是拿奖这么简单。众所周知银河映像安身立命的资本便是其一系列警匪片中鲜明的银河烙印,这些烙印自《一个字头的诞生》开始,一脉相承,最终铸就了银河映像在香港电影中独树一帜的风格。然而稍加审视,不难发现在这一过程中某些元素得到了扬弃,其分水岭就在1999年。在这之前,铁三角之一游达志凭借作品《两个只能活一个》、《非常突然》、《暗花》占据银河半壁江山,也为早期银河作品奠定了命运无常和乖戾黑暗的主基调。1998年,游达志在拍完《暗花》之后离开银河映像,铁三角分崩离析,杜琪峰要尽快重塑属于他一个人的银河映像风格之心,也在情理之中。而从今天看来,1999年的杜琪峰不但做到了,而且做得非常漂亮。
  
回到《暗战》这部电影,看到标题观众就不免将其与《暗花》比较,加上上映时间仅仅一年半的间隔,把《暗战》视作《暗花》的非典型姊妹篇也未尝不可——两部作品都是把双雄之争作为影片发展的主线(《暗花》梁朝伟与刘青云,《暗战》刘德华与刘青云),所不同的是《暗花》充斥着让人感到窒息的肃杀之气,主人公都是被操控的棋子,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命运棋盘上的困兽之斗。就像电影的英文片名:The Longest Nite一样,透露的是无尽的黑暗与绝望。总结一下《暗花》里的宿命论,就像之前说的一样,命运无常,它是未知的,尽管我们可以感受到冥冥之中它无处不在,但却不知道究竟要把主人公牵引到什么地方。因此,可以说《暗花》是靠情节来展现宿命的,就像黄金时代的侦探小说,是用推理来带动情节,我们能做的就是跟着主人公一起,按照故事安排的线索,一步一步走向最终的结局。
  
为什么说《暗战》对于杜琪峰而言,是他最重要的一部作品,就是因为我觉得银河映像为人所津津乐道的宿命感,便是在《暗战》中定型的。首先,杜琪峰去除了游达志作品中宿命的“绝对权力”,使人不再沦为一具玩偶。其次,杜琪峰标榜的宿命是可知而不可逆的——这里的“可知”不是洞察,而是指在一定程度上的可预测性。同样,“不可逆”也绝非无能为力,事实上,杜琪峰之后的作品里,也很少出现《暗花》中阿琛(梁朝伟)这样一直坚信自己能掌控大局并打破宿命的主人公,而更多的是像《暗战》中刘德华这样,一开始便预知自己的宿命并坦然行走下去。
  
这段话说起来很简单,但是放到电影中,表现手法就要进行彻底的改变。于是不得不提到我在第一段引用别人对杜琪峰的评价,然后说,不同于《暗花》像一个一般的故事片一样靠情节来展现宿命,《暗战》要传达出杜琪峰的宿命观的话,必须要靠细节来建构整个故事。诚然,《暗花》不乏令人过目不忘的细节,像阿琛与耀东在警局里对峙的一段戏,牢房里的光,耀东手里的弹球,以及后来两人决斗的房间里那无数镜子…..但不能否认这些对于整个故事的成立无关痛痒,可以说《暗花》像铺开一块黑色的画布,然后在上面画一朵浓艳的花,所有的细节不过是画布上的点缀,最终整个作品的完成,靠的还是线条。那么再认真看一看《暗战》里面的桥段吧:
  
《暗战》的英文片名Running out of time(私以为这个比中文片名好太多)便直接点明了影片的主题:时间紧迫且时日无多。在我印象里,这是唯一一部银河映像的电影里片头字幕背景音不是音乐,而是脚步声,没错,银河映像的配乐一向为人所称道,你能说这不是杜琪峰有意为之吗?第一段对白:刘德华问“还有多久?”“四个星期”,影片的背景就算是交代清楚了,主角在人生最后的时间中要做的,就是和时间赛跑。
  
电影里“二刘”之间的斗智斗勇也被大多数人奉为经典,不同于《暗花》刘青云和梁朝伟之间的较量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各自在暗处进行,《暗战》的两位主人公,几乎是自始至终就在正面交锋,在紧张刺激的场面里,时间成了关键词。刘德华利用刘青云调虎离山时,给了他30秒赶到逃生出口。后来刘青云如法炮制,在酒吧里倒计时60秒让他说服自己。最明显的,莫过于刘德华那句:“到的了就算你赢”,这句可以算作影片的点题句,以此展开的桥段在影片里有三次,第一次刘德华持枪威胁刘青云得以顺利逃脱;第二次撞车后两个人步履艰难地挪向装着钻石的箱子,也是一次时间上的较量,最后还是被刘德华拿到;第三次最为精彩,当所有人都以为刘德华是用死亡才赢得最后一局的胜利时,导演又给了观众一个惊喜。有意思的是,在宿命里注定要失败,生命注定会消亡的刘德华,在一次次较量中都稳稳的掌控了局面,这就是杜琪峰的去“绝对权力”。与其说这是杜琪峰对社会的妥协或和解,我更认为是他比游达志更为豁达和成熟的态度,主人公在宿命中不再无能为力,不但使影片更容易为观众和市场所接受,也是杜琪峰生死观的体现。如同每个人都知道我们的出生都是要无可避免的走向死亡,但在我们力所能及的有限的年岁里,还是缔造了各自不同,或平淡或壮美的人生。影片中传达出来的宿命感,或多或少折射了杜琪峰浪漫主义和古典英雄主义的情怀。
  
如我所说,《暗战》绝不是单纯的讲故事,而是要表现Running out of time的主题,这就迫使导演不得不设置许多细节,让这些细节代替导演,不停的跳出来提醒我们影片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些细节最终建构起整个作品,而这些细节,不仅仅指台词,动作,眼神,还应该包括影片的节奏。以杜琪峰的掌控力,是不可能让“战”的紧张刺激一直贯穿全片的,《暗战》的节奏,是标准的一张一弛。众所周知,在杜琪峰的大多数黑帮题材影片里,女人的戏份是极微小也极不重要的存在,而在这部电影里有所不同,在“二刘”三次交锋后,都穿插了三段蒙嘉慧的戏份,两者结合起来,简直就像呼吸一样完美。前两次刘德华与蒙嘉慧在巴士上邂逅,就是在这两段几乎没有台词的场景里,不但完成了两个人身份的置换,甚至让观众听到了爱情萌发的声音,以至于在刘德华后来对蒙嘉慧说出那句:“对不起,我没有时间”的时候,所有人都感慨唏嘘,我甚至想代替刘德华回答她,如果我有时间,会一直跟你在一起——可是,时间是我跨不过去的宿命呀。这两段感情戏在平静中爆发出的力量,足够使杜琪峰对得起那位我信赖的影评人对他的赞赏,甚至在杜琪峰后来的电影中,也再没有出现过。蒙嘉慧的最后一次出场就是影片的结尾,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愿意把这个结尾奉为香港电影史上的经典。刘德华在生命的最后,为父亲报了仇,在与惺惺相惜的对手的对决中获胜,给了爱人一个安慰和交待。他也许再也不会出现,但却活在了何SIR和爱人,以及每个观众的期待里。那么,他在与宿命的较量里,是失败还是胜利,是渺小还是伟大呢,也会成为看过电影的人心里念念不忘的回响吧。
  
尽管对于游达志挂名的三部作品究竟出自谁的操纵尚无定论,杜琪峰在1999年推出的三部作品(还有一部《再见阿郎》)风格的突变与游达志的离开有没有直接的关联也不得而知,又或许只是香港电影人世纪末的心态转变。时事造经典不敢讲,至少在12年后的今天,我看到的这部电影,依然没有在岁月中褪去色彩。

 5 ) 愈暗愈战

可惜我没有时间:最心酸的情人对白

我想和你玩个72小时的游戏:最浪漫的警匪对白

我想我们不会再见面了,这辈子而已:最洒脱的医患对白


 6 ) 经典之作

      一直听说这是杜琪峰的经典之作,今天终于找来看了。知道杜导的粉丝都已经把这部片子讲的很详尽了。但是看完后很喜欢这部片子,有些想法总是不吐不快。

      全片以淡淡浅浅的蓝色为主色调。貌似奠定这部片子的主旋律,淡淡的忧伤和浅浅的温暖。暗战不像暗花那么的沉重,让人绝望。都说杜琪峰的片子有着强烈的宿命感,这部也不例外,不过,暗战的更多是在表达一种休说苍天不由人,我命由我不由天。刘德华从一出场就是生命只剩四周。但这个四周,他并没有选择在医院做垂死挣扎,而是选择了复仇。所以他能在生命最后的时间里遇上可敬的对手,可爱的知己。

     暗战的作为一部动作片节奏是非常在点上,从最开始的字幕开始,没有背景音乐,只有清脆的脚步声。引得人好奇加心慌。暗战在全片节奏上的一松一紧是很有意思的,比起第二部简直好了一个太平洋。这部没有一味的制造紧张感,但是紧张却是无形中自带了。一开始的那一场谈判奠定了这是一场高手与高手之间的较量。

     特别喜欢暗战的各种BGM。银河映像果然是高手呀。

    作为一部动作悬疑片还能自带各种笑点萌点,简直是赚了。黄启发简直是全片笑点所在。“我是重案组总督察黄启发。你的案子由我负责”自从被何尚志嫌弃他话多之后,黄sir每次说这句话我都想笑。特别是还很一本正经的样子。还有最后黄启发扔保龄球结果差点把自己人给扔出去了,刘青云那无奈丢脸的表情,感觉想要从此以后都不认识他的样子。简直绝了,不愧是影帝呀。

    杜导的片子最大特色对于人性的刻画,这部片子里用浅浅一笔体现的尤为深刻。财务公司经理在厕所面对两叠钱的纠结,一边纠结一边叹气。以及从办公室出来想要去厕所拿钱,结果遇到刘青云那想去不敢去最后的叹气。在酒吧里,刘青云给到华仔的五分钟来说服自己,在各种诱惑无效后,这些天你一直像缺了尾巴的狗一样,被我牵着走。一直都是我在拉着你走。刘青云的倒计时瞬间停止。赢了他就是刘青云冒着大盗逃脱的风险也要玩下去的理由。

     暗战中的爱情也是点睛之作。杜导的片子里爱情永远是点缀,但是却都那么美丽。这部也不例外。公交车上梁婉婷与peter的初遇。peter用枪威胁女孩,女孩只能照做。危机解除后,peter下车离开。但是却遗忘了戴在女孩眼睛上的眼镜。女孩追上他归还眼镜。也许这就是缘分的开端。第二次的相遇依然是公交上,前方遇到警车查车,梁婉婷主动拿开包包示意peter过去。主动做出情侣的姿态。暧昧在两人之间开始流动。最后梁婉婷发现只是虚惊一场,尴尬抬起来,peter也是淡淡的微笑,两人一直坐到了最后一站。酒吧里,梁婉婷兴奋的介绍着自己,希望能够延长这段缘分,peter说可惜自己没有时间。梁婉婷问道有时间又怎样,peter却喷出一口血在杯子里,梁婉婷被吓呆了。perer说了句对不起遍起身离开。

    影片最后,何尚生公交上偶遇梁婉婷。梁婉婷提起peter那若有若无的笑容实在太美了。

 

 短评

我沒有理由不愛的片兒……冷峻、悲情、幽默、道義、溫暖的人性,唯有杜琪峰……

10分钟前
  • 趙小漁
  • 力荐

邂逅很美,项链送得惊艳。债务缠身的刘德华反而沉浸下来蓄力起跳,成熟的男人魅力和潇洒气质收放自如,且放开了展示脆弱,把一病怏怏的高智商盗贼演得特性感,让人惋惜没能多点这样的性感角色给刘德华。门徒、失孤里刘有老艺术家级别的表演,但他最精彩的演出还是天若有情和暗战里的性感角色。遗憾的是这类荷尔蒙神片得靠天时地利,刘的天赋其实是被浪费的。

13分钟前
  • Lan~die
  • 力荐

“我系油尖旺高级督察黄启法”/刘华最佳作品,1999年凭借此片首获金像奖影帝殊荣。

18分钟前
  • Song³
  • 力荐

双雄斗智斗勇很是精彩,刘青云一直演技在线,刘天王在杜SIR的打磨下首次荣获了金像奖影帝,蒙嘉慧的出现给影片带来一抹靓丽的惊喜。

21分钟前
  • 小波尔卡
  • 力荐

里面刘德华简直帅爆了。。。。难怪朦mm一下子就沦陷了。。。加一星为华仔~

24分钟前
  • 张熊熊
  • 力荐

刘德华,刘青云的对手戏又精彩又燃到爆!

25分钟前
  • 多看电影爱电影
  • 还行

那时候的棋逢敌手就是惺惺相惜,识英雄重英雄,如今就是基情四射。

26分钟前
  • 齊克斯尼力佐飛
  • 推荐

刘德华第二次在车上遇蒙嘉慧的戏让我想起陈丹青坐公车,摇头苦笑

29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还行

为什么要加一个蒙嘉慧,而不让两位刘哥拥有纯洁的爱情啊……

32分钟前
  • 江陵哭哭死
  • 推荐

再刷,每次看这片都被折服,故事的起伏和张弛、人物的个性展示和智慧较量都无可挑剔,连结局都如此完美,连配乐都那么难忘。猫鼠游戏的最佳代表,枪林弹雨中不忘耍花腔,感情戏寥寥数笔却令人回味。无间、暗战、喋血,香港诞生了多少经典双雄片。我是重案组总督察黄启发哈哈哈!

37分钟前
  • 喻鸣
  • 力荐

节奏太好了!斗智斗勇的快感和相逢一场的洒脱劲!

41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力荐

人生能有多少次棋逢对手的快乐

45分钟前
  • 糯米女巫话痨蘇
  • 推荐

蒙嘉慧这个角色设置,实在巧妙。时间(人命与历史)的无可挽回,身份(众生相)的颠倒错乱,所有的心境风景都佩戴在了巴士女的那条“假”项链之上。点睛台词:最紧要是,不要死在差馆,更是叫人浮想联翩后97时代的港人执政焦虑。愿做无脚鸟,一身只堕地一次。

47分钟前
  • 仁直
  • 推荐

我真是神经病啊竟然又看了一遍……当演员真好,所有的时间都被凝结在荧幕上了。1999年的刘德华和刘青云还那么年轻可爱。蒙嘉慧只出现了三次却留下了她史上最佳荧幕形象。

52分钟前
  • 荞麦
  • 力荐

好看極了!九十年代的港片再難輝煌重現了,不論角色刻畫,還是對觀眾情緒的牽引,包括配樂都是一流。好喜歡劉德華和蒙嘉慧在巴士上那一幕,暗流洶湧,又止於情動。不逾越,不講透,好故事好演技!

55分钟前
  • 有橘
  • 力荐

《暗战》很可能是杜琪峰作品中完成度最高的一部,原因在于那些魔幻元素被他天衣无缝的融入叙事中——张建德《杜琪峰与香港动作电影》99年杜sir商业艺术完美结合的经典还有一部《枪火》,两者都带有典型的“宿命”主题,经典的同时更是杜sir作为全面驾驭类型、挥发自如的独特风格家,完全成熟的重要标志

56分钟前
  • 回忆与否之
  • 力荐

棋逢对手,高智商悬疑布局。区别于传统的警匪双雄争霸电影,本片中时不时穿插了不少笑料作为调剂,更是有蒙嘉慧作为配角创造了近乎完美的公车之恋。警匪之间的关系、默契,以及斯德哥尔摩均处理的极为优秀。配乐同样为主人公添上几分凄凉和淡淡的忧伤。

59分钟前
  • 纸风筱龙
  • 力荐

杜琪峰的电影看起来总不像电影,他的理想世界似乎总是不能用镜头表达出来。但总有几股子情谊打动人,郑伊健的女朋友很惊艳哦。

1小时前
  • bird
  • 还行

电影最后一分钟,蒙嘉慧击败刘青云,反转上位。夜色多清冷,无须告别。

1小时前
  • 嘟嘟熊之父
  • 推荐

以为是无间道风格的警匪片,看完后才发现错的离谱,这么一个小小的地方怎么会出这么多讲故事的高手呢?明明是在哭,可是不自觉又带上了笑。

1小时前
  • 三四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