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之光

HD中字

主演:Gaspar Galaz,Lautaro Núñez,Luís Henríquez,Miguel Lawner,Victor González,Vicky Saaveda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其它年份:2010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故乡之光 剧照 NO.1故乡之光 剧照 NO.2故乡之光 剧照 NO.3故乡之光 剧照 NO.4故乡之光 剧照 NO.5故乡之光 剧照 NO.6故乡之光 剧照 NO.13故乡之光 剧照 NO.14故乡之光 剧照 NO.15故乡之光 剧照 NO.16故乡之光 剧照 NO.17故乡之光 剧照 NO.18故乡之光 剧照 NO.19故乡之光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故乡之光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在智利的阿塔卡马沙漠,天文学家探寻宇宙以寻找生命的起源,不远处,当地的妇女正在沙丘中搜寻亲人的尸骸,他们是被皮诺切特独裁政权随意处置和杀害的。导演帕特里克·古兹曼将这两种关于生命的找寻并置在一起,引人深思。  这是一部在海拔3000米的Atacama沙漠拍摄的纪录片。天文学家聚集在那里观测群星。这个地方还因一个原因吸引了众多来访者:地表的干旱能使人类尸体完好无损。除了那些干尸和迷路的探险者的尸体,还有许多政治被关押在这片沙漠中而死去。影片强调了这样的两面性,将天文学家观测繁星寻找外星生命和那些支离破碎的家庭寻找亲人对比。所以影片的政治层面很清晰。  幕后制作  导演帕特里克·古兹曼的每一部影片都和20世纪智利国家的回忆有关:从他在1975年戛纳影展平行竞赛单元放映的《智利之战》三部曲开始,一直到在2004年非竞赛单元放映的《萨尔瓦多·阿兰德》。《故乡之光》也延续了这一主题,影片面向未来(群星),同时不忘为了赢得独立的代价和那段充满鲜血的痛苦的过去。罪恶王冠:失落的圣诞节睡魔第一季伤逝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强龙压阵无毒岛1拦截人魔岛王心凌2004梦幻游园地演唱会川军团血战到底大山的女儿泰山得美我的太子殿下素媛前哨2:黑太阳我和我的祖国恐怖魔柜猎妖师女神小姐绝命海拔西线无战事新居之约曼谷之夜全美超模大赛第十七季我们恋爱去了破茧杀机2003热土我盛大的同志婚礼加里斯·瓦克图海军罪案调查处第十季烽烟尽处1931刺杀宋子文之谜心霊内科医 稲生知性蓝月亮幼儿园7分钟沉默之像思维空间三十年胭脂泪人间中毒无事生非1993生死之交:马尔科姆·X与拳王阿里炸鸡块奇遇记马普尔小姐探案第四季

 长篇影评

 1 ) 戴爷说:时空?事实?还是讲述与被讲述的年代

简单的引用福柯一片文章中的论述:历史与人民记忆的对比。历史的意义不在于书写记忆,而在于阻断记忆。因为历史是权力的书写,历史是胜利者的清单,历史为胜利者而书写的(胜利者必然胜利,给胜利者、统治者提供一种合法性)而人民的记忆则不然,人民的记忆也许不都是真理,但它联系种种通向真理的路,它联系着历史种种的真实。

首先,关于片名《故乡之光》,它可以引出乡愁与故乡的概念。它究竟是在强调时间意义上的旧 ,还是空间意义上的归属(此心安处是吾乡)。当我们看完整部影片之后似乎发现,导演仅仅引出了时间的概念并与主题相联,这在后面会谈到。

二十世纪的日本现代文化非常成功的建构了一个对故乡的想象,例如影片《龙猫》中所构建出美丽的日本式的故乡想象。它是神奇的,温暖的,充满快感又有苦涩,同时孕育温馨的。如果单纯回到日本脉络上去,日本的乡愁或故乡,同时是日本军国主义建构的情感基础之一。

而在整个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当中,故乡是一个并没有被清晰描述,或在文化中被建构的概念,近乎一百年全部的逻辑都在关于赶超,赶超英美,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因为落后挨打所以要快速发展,以至于我们没有时间停下来回头看,怀旧与乡愁也变的奢侈。放在这样的感情之上,我们永远在想明天,未来,前面。

回到影片,整部电影有着一个非常重要的结构,它将三种时间放在一起。

天体时间

对于人类生命难说,我们实际上很难把握(以光速计算/光年)天文观测台。智利拥有世界最高原的地方,空气绝对的澄净,这个地方是全世界天文观测最好的地方,那片沙漠上,有最大的天文望远镜,最好的天文观测台。天文台的空间同样是纪录片的重要空间之一,不断的表现天体,神秘的,奇特的天体时间。

地质时间

地质时间相对天体时间短了很多,但地质时间依旧是以上百万年来计算。

人类历史时间

人类生命即使与地球生物相比,也是极端短暂与急促的。它同样代表着人类历史,人类记忆的时间。

可是当古斯曼把这三个时间放在一起的时候,他就把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历史记忆放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思考尺度当中。这也与新世纪人类通常的思想“人生不满百,何怀千岁忧”相左,甚至是与极端利己主义“我死之后,哪怕洪水滔天”的态度完全相反。

人类历史的时间,人类历史的悲剧,具体地说是关于智利的军事政变,同时镶嵌在地质时间之中,同时试图书写到太空/宇宙时间当中,似乎以此来表明一种人类精神。

这部电影十分有趣的形成了一个对话结构。导演帕特里西奥·古斯曼本人直接参与阿连德政府的政治时间,智利政变后逃亡,从1973年拍摄《智利之战》系列开始直至今天,纪录片的主题始终是关于这场政变,以及这场政变后的肮脏战争,秘密逮捕,人间蒸发,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政治遇难者。

在世界电影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个例子就是,一个导演一生之中所有的作品围绕着同一个历史事件/同一个主题,成为对这个历史事件方方面面的追问,而同时始终秉承着“拒绝遗忘”的基本理念,记忆的主题是历史主题当中最重要的力量。

虽然古斯曼早期的作品更为直接,更为具体,而《故乡之光》的出现,正是因为这段历史开始被淡忘。当这段历史被淡忘之后,人们已经开始逐渐被历史的故事所洗脑,而记忆也会随之消散。

事实

影片以天文台,天文观测,地质时间开镜,同时沙漠中有一群垂垂老矣的妇人,她们像是考古学家一般,非常“专业”的拿着考古学家的发掘工具在沙漠之中挖掘,随着影片推进,观众得以祥知,她们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便顽强的寻找自己逝去亲人尸骨的女人,在寻找着她们的丈夫、儿子,直到今天还没有放弃,在漫漫沙漠中以考古学家的方式去挖掘,想找到哪怕一点点遗物,一种强烈的爱,强烈的情感,在影片中昭示着记忆的力量。她们拒绝遗忘,拒绝宽恕,拒绝停止爱,至亲的亲人离丧,那种剧痛,不能接受,不能相信的那种情感的伤痛。但是通常,它会在第三年开始淡去,接受亲人的逝去,接受他不再回归。这是正常的生死离别当中的情感模式,这是极端残忍的历史悲剧中的一个段落。

这些人表达了巨大的力量,爱的力量,承受痛苦,直面痛苦,追问痛苦的力量,这与古斯曼的做法是处于非常的一致的状态。

其他

当我们讨论一部电影的时候,通常可以重视两件事,即电影的事实与影片的事实。

电影的事实:电影如何制作,由谁制作,资金从何产生,制片机构是谁,创作者以什么方式组织起来的。

影片的事实:讨论的作品,它的内容与形式,它的故事,内容,对白,情节,戏剧转折。

如何去讲故事,即形式,对于艺术作品来说,永远不存在没有形式的内容,每一个时刻、情节、人物都是经由一个特定的电影形态才到达我们。商业电影中的形式经常假装自己不存在,是透明的,其实不过是我们最熟悉的形式而已,因为我们太过熟悉以至于我们不能感觉它。

讲述故事的年代与故事所讲述的年代

是什么力量让今天的人想讲述那个时代的故事,同时今天的现实,决定了创作者会用什么方法去讲述那段故事。而这些方法(让我们看到的是世界的过程,而不是人的过程)为什么做这样的选择,为什么有自我意志的低调,是要在影片拍摄的年代才能揭示。

 2 ) Nostalgia de la Luz

Unlike other documentary films we have watched before, Nostalgia of the light is an interactive documentary, I think. Because it contains the filmmaker's perspective and has some shots from experts, witness and interviews. Howev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film is interesting. In this parched desert of Chile, two groups of people are on the lookout for the history, the one is expert including archaeologists and astronomers, the other is woman. The experts are looking for the origin of life though observing planets, while women are looking for their relatives’ bodies which are maltreat by the dictatorship government before. Both of them are pursuing of the past memory, the study of the astrology cost a lot of money, but the people are really in a messy way to discover the history by digging in the desert with a shovel.

 3 ) 《故乡之光》看片笔记

我第一次看Patricio Guzman的纪录片,我从未听说这个名字,但是我最后知道下面这段话是他说的——有谁不知道这句话呢:A country without documentary films is like a family without a photo album.
他的个人网站:http://www.patricioguzman.com/index.php

关于拍摄地点阿塔卡马沙漠,百度说那是地球的“旱极”,年降水量只有0.1毫米,有几十年无雨的记录,沙漠中的一个城市只有一年出现20余次云彩的记录而没有雨。干燥的空气和高海拔,使阿塔卡马沙漠成为天文学研究最理想的地方。
片中反复出现的天文台,查维基百科如下:阿塔卡玛大型毫米波天线阵位于智利北部查南托高原阿塔卡玛沙漠的拉诺德查南托天文台,海拔5,059米。阿塔卡玛大型毫米波天线阵最初计划由欧洲南天天文台出资50%,美国和加拿大共同出资50%建造,后来陆续有多个国家和地区机构加入。目前参与者有欧洲南天天文台、西班牙、加拿大国家研究理事会、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支持的美国国家射电天文台、日本国立天文台、台湾中央研究院等。建造和操作工作由美国国家射电天文台和欧洲南天天文台共同负责。耗资超過10亿美元,它是最昂贵的运作中的陆基望远镜。
这个天文台网站:http://www.almaobservatory.org

以下是看片笔记——
0分钟。天文台内部的机械运转。
2分钟。片名。天文望远镜细节(以一个天文爱好者的视角)。星体照片。主题音乐。软切到童年的家庭生活,一个失乐园般的记忆组镜。导演旁白说,他的天文学爱好来自童年。
6分钟。尘埃般的粒子叠画。有一天这样的平静生活结束了,革命潮流把我们卷入世界的中心。我很幸运地成为这高尚点冒险中的一员。这个运动唤醒沉睡的我们。那时的希望永驻在我灵魂的深处。在这同时,科学爱上了智利的天空,一些科学家发现,在阿塔卡马沙漠,星星触手可及,在星尘中,全世界的科学家造出了世界上最大的望远镜。不久,一场政变赶走了民主、梦想和科学。尽管住在荒芜的地方,智利的天文学家们外国同事的支持下,继续工作(旧天文台内景)。在智利很多人热爱天文,我只是其中一个。
8分钟。潮湿的地球只有一处是没有水的,即阿塔卡马沙漠。它的地表最接近火星,没有昆虫、动物和鸟,却有古老的文明。一万年来,它干涸的河床是古代美洲大陆原住民连接山地和大海的交通要道。
10分钟。这个望远镜是宇宙的窗口,夜晚,星星观察我们。
在干涸的河湖床底,可以捡到石化的鱼。导演说他以前相信人类的起源在河床龟裂的泥块下,现在相信起源在上面,在光之外。天文台矗立在荒芜的山顶,望远镜在呼啸的风中寻找,夜空银河下,山顶天文台的轮廓显得孤独,人类似乎是宇宙中的流浪者。音乐起。
14:30分钟。天文学家Gaspar Galaz:“我们从哪里来,是一个关键问题,这一直是我们文明的核心。探索人类、地球、太阳系、银河系的起源,这是科学的问题,也是宗教的问题。天文学家的工作就是探索起源。
17分钟。在天文台旁边的岩石上,有1000多年前的印第安人画的动物形象。”
采访进入一个关于时间的哲学讨论,非常精彩,天文学家Gaspar Galaz说:我们所有的生活经验,包括我们现在的谈话都发生在过去。比如摄像机拍摄的是百万分之一秒前的过去,信号需要时间到达镜头,你反射的光需要时间才能到达我这里。因为光传递的时间差,我们看到月亮需要1秒,看到太阳需要8分钟,换言之,我们看到的不是事物“现在的一瞬间”,现在从未存在,现在可能只存在你的脑子里——这是我们能够达到的最接近绝对的现在了,但因为大脑思考感受需要时间,信号在我们的感官内传输也是需要时间的,所以这个现在还是有“时间差”的。我们习惯于生活在落后时间里(We are used to living behind the times.)
所以天文学家就像研究过去的考古学家,是跟过去打交道,需要一点想象以重建过去,与历史学家、地理学家一样。在此,导演找到了他拍摄的各种对象之间的共同点。
20分钟。考古学家Lautaro Nunez带导演沿史前道路而行,路边岩石上时时发现史前游牧人留下的奇怪人面、美洲驼岩刻。
21:30分钟。考古学家Lautaro Nunez:“天文学家造出巨大的望远镜,为了在今天接收到遥远过去的信号,了解万物的起源。他们在研究一个过去,我们在研究另一个过去。问题是天文学家和考古学家为什么都选在一个地方(阿塔卡马沙漠)研究过去?答案很简单,这里最能接近过去。天空的透明有利于观察星光,就像空气的干燥便于考古学家接近保存更好的过去。”考古学家和导演称沙漠为“通往过去的通道”,这也不妨看作纪录片拍摄地多象征性之一。
导演:“然而,这个国家却没有考虑它的过去。它曾经被叛乱掌控,似乎使它停滞。”
考古学家说:“我们藏起了我们最近的过去。我们几乎不知道十九世纪的一切,我们从不承认排斥印第安人的历史。我们隐瞒历史,回避最近的历史,就好像历史会控告我们。”他认为逃避面对历史真相不能解决问题,他似乎在指出对于左派、右派还是中间派尊重历史事实的重要性。
27分钟。阿塔卡马沙漠十九世纪出产硝石。印第安人矿工的墓地,(可能遗址整体被作为博物馆,我们看见)矿工的鞋、衣服、吃饭的勺子(在风中叮当响),还有飞扬的沙粒。
31:30分钟。夜幕下,曾经的政治犯路易斯用简陋的观星仪看星空。在天文台附近是查卡布科遗迹,皮诺切特独裁时期最大的集中营。营地的遗迹其实是矿井的遗迹,军队只是加了一个铁丝网。
采访政治犯路易斯,他是集中营观察星象小组的成员之一。他们用肉眼观察星空,星星亮如灯泡。“我们都感到内心的自由,观察天空和星座,为星空而惊奇。”他回到被破坏的集中营,读出了当年囚室墙上被人为铲掉的政治犯名字。他画出观星仪器,导演按图复制了一个。军队禁止天文课,他们认为囚犯通过星座的指引可以逃跑。因为能够顽强地记住大量细节,导演说路易斯是历史的传达者。
36:50分钟。采访米格尔,这是一位“记忆的建筑师”,他凭借惊人的记忆力画出了集中营的整体和细节丰富的局部,当军队看到已经拆除的营地建筑被画出来,他们震惊了。米格尔用脚丈量房间,他告诉导演,他就是这样测量集中营的每一个院子,为智利曾经存在的集中营留下证据。他精确地画下建筑物的平面图。他告诉导演自己记忆的方法:晚上在蜡烛下画图,然后撕碎,第二天早晨处理掉,然后他就能够记住。他说:“一个建筑师至少有能力记住所有的空间。”他在记忆,其患老年痴呆症的老伴在遗忘。
41分钟。关于施工中的天文台,已经完工的天文台其望远镜拍摄的天体图像镜头一组。
43分钟。在海拔5000米以上,阿尔马望远镜由几个国家联合制造,60个天线像60个倾听天空的耳朵。它会倾听光射不到地球上的天体,它会记录下大爆炸(宇宙诞生)期间产生的能量。天文学就是这样追溯遥远宇宙和生命的起源的。
采访维克多,29岁的天文学者见证这个天文台形成——即人类拥有了解宇宙起源的手段的过程,觉得很不真实。它说,这天线能检测百万亿年前发射的能量,它们来自过去,只有现在才到达我们。
维克多的妈妈是皮诺切特独裁期间被驱逐到德国的人,维克多在德国长大,返回智利在天文台工作。他妈妈关心过去遭虐待的囚犯,导演问:“你知道你和你妈都在为过去工作吗?”维克多说:“过去就是我们工作的核心,我们试图从历史中学习,来建设更好的未来。”官方估计独裁期间有3万人被虐待,还有3万人未被计算进去。维克多的妈妈说:“寻找遗体的女人向为这些失踪的人负责的人要答案,施暴者未受惩罚,这伤害了受害者。”由她的采访引出了智利军事政变后残酷迫害政治犯的历史,这是导演古兹曼拍摄了一生的纪录片的共同主题。
46:50分钟。一些女人在沙漠里寻找亲人遗体,远处可见到天文台。
48分钟。导演问:“你对那些寻找他们亲人遗体的女人怎么看?她们继续在沙漠大海捞针。”天文学家说:“她们的过程跟我们相似,但是有一个大不同,我们可以在每晚观察过去后睡得很香,那些女人在搜索遗体后,在找到之前,她们都不会睡好。社会应该更理解这些女人搜索的行为,但是却对天文学的搜索更加理解,社会对于那些女人保持沉默让我很担心。他们说:过去的就过去了。说说简单,她们不找到她们爱的人是不会停下的。”
51分钟。17年独裁时期,皮诺切特杀害并匿尸的政治犯成千上万。卡拉马的女人寻找了28年,直到2002年。有些人继续搜索,受害者不断被发现。纪录片拍摄期间,沙漠中发现消失了的女囚犯尸体。
53分钟。考古学家介绍:“家属在搜索尸体时发现很奇怪的东西,小块的人骨,它们很小,是脚和头骨的碎片。她们带我们去的时候,我们作为考古学家,发现土壤已经被翻过。”为什么不是骨架而是极其细碎的人骨,我猜测这是一种非常可怕的费劲多匿尸方法。
一个女人在沙漠里寻找,发现了几小块人骨。
54:50分钟。采访Saavedra,她找到她兄弟的一只脚,在鞋里;牙齿,部分额头,鼻子,几乎全部的头颅左侧。根据骨头上的弹痕可以推测她的兄弟死于枪杀的情景。弟弟的照片。她弟弟被逮捕的夜晚,她起床去摇弟弟的脚,所以能够清楚记得那只脚所穿的袜子和鞋子。她回忆找到弟弟的一只脚的感受。
57:30分钟。考古学家解释,军方是如何用挖掘机挖尸体导致其破碎,因此使一只脚和头颅的一部分遗落在沙漠里。他以考古学的方法重建了这个过程(虽然有一点想象,但是基于严格的考古学技术——这是不是导演执着历史真相时所强调的严谨性?)。尸体被弄到不知道的地方,军方不肯透露信息。
58:50分钟。采访Berrios,受害者马里奥的妻子。导演问她是否会继续搜索,七十岁的她说:“只要我有能力。”军方告诉她,尸体被装进袋子扔进大海里了,她不相信。“有时我像一个白痴,不停地问自己问题。没有人告诉我想要的答案。……有些人可能奇怪为什么我们要骨头,我就是要骨头。当有人发现马里奥的一块颚骨时,我告诉(考古学)博士,我要他整个尸体,他们带走了他的全部,我不要只是一片。我希望望远镜不仅仅能看天空,还能看穿土地。这样我们就能发现他们了。”
63分钟。一个天文学家解释大爆炸如何产生了骨头里的钙元素。“我们也是宇宙、银河系的一部分。”天体的照片,其表面质地与人骨放大的细部极其相似。
67分钟。考古学家设想如果是自己的儿子在独裁时期被捕失踪,他将在道德上有义务记住儿子而不会忘记。我们决不会忘记这样的悲剧。1990年Pisagua墓发掘影像,考古学家们挖掘藏匿政治犯遗体的大墓时,采用了标准的考古学技术。考古学家说:“我们应该继续搜索,如果他们被扔到海里,我们总有一天会找到他们的痕迹。如果他们把尸体扔进矿井里,我们终究会找到他们。”正是这种要顽强地记住某些被刻意隐瞒的事实的力量,作为一种政治实践,避免了历史被人任意打扮。
69分钟。Berrios说她们这些寻找尸体的人被军方视为麻烦。她们的黑白新闻照片一组。最后几位坚持搜索的女性站在沙漠上对摄像机合影。
71分钟。导演说,世界上有许多女子搜索队,与天文学家的搜索从不交叉,天文学家在宇宙搜索天体,她们在沙漠搜索躯体,天文学家发现地球的物质和全宇宙一样。在音乐的循环中,叙事笼罩在导演对于宇宙和人类历史的沉思里。他叙述,一万年前沙漠的定居者搜集鹅卵石和夜晚埋葬死者,导演拍摄了考古学家找到的一具女性木乃伊。
74分钟。博物馆的鲸鱼骨架,导演说童年时觉得它像一个房间;在考古学家的房间里堆满了盒子,里面是独裁时期受害者的遗骨,特殊时代遗留的证据。“他们会像鲸鱼那样在博物馆里有一角吗?有一天会有葬礼吗?”
76分钟。傍晚天空背景下一个女人在搜索。
77分钟。年轻的瓦伦蒂娜在天文组织工作,她的祖父母为了保护当年只有一岁的她,被迫告诉军队瓦伦蒂娜的父母藏身之地,结果他们被监禁并失踪。她说:“天文学帮助我,让我从另一个角度看痛苦,从存在,从失去的角度。我告诉自己这只是循环的一部分,不会开始于我,也不会结束于我。我告诉自己,我们都是能量流的部分,是可循环的,就像星星得消失,这样其他的星星,其他的恒星、新的生命才会产生。”她把自己视为一个“缺陷品”(有点否定自己的身份——一个失踪者的女儿),她感到欣慰的是她的丈夫和女儿不是“缺陷品”。她没有安全感,主动把父母被虐杀的残酷现实合理化了。
82分钟。许多受害者的肖像。
84分钟。天文台内,天文学家帮助受害者的女性亲人(那些仍然坚持搜索的人)观察天体。导演说,相比于宇宙智利的军事独裁悲剧也许不重要,但是如果我们把它们放到桌子上,这些问题会大得像星系一样(桌上摆满了玻璃珠,这可能是纪念死者用的,印第安人似乎有为死者献上一个晶莹的鹅卵石的仪式)。导演说他在那些玻璃珠里发现了自己在智利天真的童年,“那时候我们每个人能在口袋里装着整个宇宙”——玻璃珠以及其中的杂质和气泡仿佛一个小宇宙。他的意思是,重要性是相对的,对于死者的亲人来说,事实真相比任何事物都大。
86:50分钟。首都圣地亚哥夜景。导演以这样的箴言结束他的沉思:“我知道记忆是一种向心力,它不时地吸引着我们,那些有记忆的人能活在脆弱的现在,没有记忆的人无法生活。每天晚上,慢慢地、冷漠地,银河系的中心经过圣地亚哥。”我非常喜欢最后那句诗歌般的旁白。
87:46分钟结束。走字幕时,背景声仍然是城市夜晚传来的警笛声,似乎暗示导演的祖国刚刚走出独裁时期的余寒。导演现在生活在法国。

关于皮诺切特发动军事政变推翻民选总统阿连德,美国社会学家詹姆斯·洛温在其著作《老师的谎言》(获美国图书奖)中写道:“历史学家深知,中情局早先曾联手国际电话电报公司(ITT),企图使阿连德在1970年大选中落败。计划落空后,美国又试图搅乱智利经济,颠覆阿连德政府。美国封锁了各项对智利的国际援助,资助反对派报纸、劳工组织及政党,拒绝出口工业配件,资助并煽动那场全国性卡车司机大罢工,使智利经济陷入瘫痪,并资助和训练军事力量,最终于1973年上演血腥政变,杀死了阿连德。次年,中情局局长威廉姆·科尔比证实,’一个受基辛格本人领导的秘密的高级情报委员会曾授权发布一项预算,在1970至1973年间,先后为中情局共拨付高达800多万美元的经费,以“动摇”阿连德总统的政府。’”
导演古兹曼第一部纪录片的摄影师在军事政变后失踪,导演本人带着电影胶片逃亡古巴,后来制作了他最著名的纪录片《智利之战》三部曲。

 4 ) 记忆的痛楚略重于星尘:《故乡之光》的影像方志学

作者 | 去帆

编辑 | 老饼干

校对 | 鐘綠

在与火星环境最相似的阿塔卡马沙漠上,布满星辰的天空透明如湖底。如果将望远镜伸进裸露的夜色,可以发现光的螺旋和群星紧抱着时间的影子。而白天热浪翻涌的空气中,沙丘柔和的形体影影绰绰,跋涉的风声在诠释存在的音色,还有一群拿着简陋铁锹的女人,十年如一日地在寻找着什么。

2010年的纪录片《故乡之光》是智利导演帕特里克·古兹曼在“智利三部曲”之后的再出发,母题仍是“没有记忆的人,无处安身”

谈及智利导演帕特里克·古兹曼,他最为人熟知的可能是那句“一个没有纪录片的国家,就像一个没有相册的家庭”。古兹曼专注用档案作为影像的材料,在一次次记录与寻觅中重返历史现场。

然而,相册终会泛黄,档案也难免被篡改,纪录影像本身也面临着影像生产的种种异化危机。关于记忆的讨论,在遗忘和铭记以外,还有丰富而复杂的模糊层次有待活化。

这一次,回忆不只是对历史的军事侦察,更是在双重叙事发出的行动邀请。《故乡之光》有比较鲜明的两条叙事线,一条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天文学家和考古学家对知识的上下探索,另一条则是作为智利本地居民的妇女用流逝的时间对记忆的见证。

阿塔卡马沙漠作为地球上唯一的褐色补丁,其透明的天空保存了星光的痕迹,一望无垠的干燥则封存了古印第安文明的遗迹。

纪录片分别采访了天文学家和考古学家。天文学家从光束如何在时空舞台登场讲起:“我们所有的生活经验,包括我们现在的谈话都发生在过去。比如摄像机拍摄的是百万分之一秒前的过去,信号需要时间到达镜头,你反射的光需要时间才能到达我这里。因为光传递的时间差,我们看到月亮需要一秒,看到太阳需要八分钟。换言之,我们看到的不是事物的‘现在的一瞬间’。现在从未存在,现在可能只存在你的脑子里——这是我们能够达到的最接近绝对的现在了,但因为大脑思考感受需要时间,信号在我们的感官内传输也是需要时间的,所以这个现在还是有‘时间差’的。我们习惯于生活在落后时间里”。

考古学家也将这片沙漠看作过去的记忆通道:“天文学家造出巨大的望远镜,为了在今天接收到遥远过去的信号,了解万物的起源。他们在研究一个过去,我们在研究另一个过去”。

如果不了解导演以往的作品,观众也许会以为这是一部和BBC纪录片《行星》或《宇宙的奇迹》一般的浪漫宇宙志,而古兹曼自己也在旁白中作为天文爱好者有所抒情:“望远镜是宇宙的窗口,夜晚,星星观察我们。”

但是,对于这片土地而言,只将苦难历史的标本视作瑰丽的琥珀是难以负担的。

诗意从不止于宇宙与大地之间瞬间的美,也与世界无法被理性穿透的部分有关,是“在心言志”。

这其中,有磨难、有苦楚、有愧疚、有痛恨,更有日与夜的难以释怀。在阿塔卡马沙漠,数不清的无名身体正躺在地层深埋的时间中,路过的风在镂空的肋骨之间畅游。

沙漠上的女人们在寻找的就是自己亲人的遗体。这些记忆的容器在成为历史的废墟之前,都曾是鲜活的生命。

然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天文望远镜能够探测遥远的太空,却无法看穿大地,望见沙漠的骸骨。

至此,《故乡之光》的风景面具才缓缓掀起,显露出影像关怀的底色,也就是那徘徊在古兹曼所有作品里的幽灵——1973年9月11日的智利政变。同样是“911事件”,对于智利而言,它意味着奥古斯托·皮诺切特(Augusto Pinochet)推翻了萨尔瓦多·阿连德(Salvador Allende)建立的民主政权,智利从此进入18年的独裁统治,百万智利民众流浪异乡,而导演帕特里克·古兹曼也是其中之一。

独裁政府建立的800座秘密监狱中,有一部分就位于阿塔卡马沙漠。在稀少的地标碎屑下,人体骸骨的碎片被太阳灼烧成了亮白色。

回忆的万有引力收束了群星的剖面、龟裂的石刻和风化的骸骨,借由导演帕特里克·古兹曼的叙述和影像叠印,天体图片被放大后的纹理与人骨皴裂的时间痕迹显露出遥远的相似性

如果说人体是行星,血液是海洋,白骨是山川,斗转星移之后,生命的荒凉只剩下碳元素的痕迹,重新进入物质的流转和形式的轮换。那么,每个人都是关于自己和他人的行星学家。在交织的运转轨迹中,彼此分享并延续生命的记忆。

这也是古兹曼念兹在兹的永恒核心——“人”。古兹曼在《故乡之光》之后还拍摄了《珍珠纽扣》和《梦的山脉》,上山下海的三部曲里巨大建筑和辽阔天地总与生生无穷的历史细节相伴。从地板、天花板、墙壁到字母和铅笔,影像在一次次特写的放大和叠印的交融中寻找宇宙印记与斑驳记忆的隐喻。

《故乡之光》的英文名是nostalgia for the light,其中,“nostalgia”不仅是回望的乡愁或对过去的怀旧,更是一种关于记忆的病症。这个词是瑞士学者J. Hofer于1688年从德语 Heimweh (思乡病)意译过来的医学术语,由希腊词 nostos (回家)与algia (痛苦)构成,是在远方却无法回归和不知晓爱人境地的痛苦。这种痛苦潜藏在所有时间的裂缝中,在帕慕克的《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里,它又叫“呼愁”(hüzün)。

当然,古兹曼将自然风景与灾难图景并置的做法也受到了一些质疑。纪录片提到人的骨头与星辰同构,都来自于一种名为钙的元素。

一位成为天文学家的幸存者在浩瀚宇宙和渺小人类的对比中获得安慰。情绪铺垫至纪录片最后,原本在沙漠里挖掘骸骨的女性被天文学家邀请进入天文台,用巨大的望远镜观察星星。画面里她们似乎无比平静和安心。

这难道是古兹曼在逃避痛苦,是 “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可耻的”影像变体吗?其实,纪录片有其局限性。人们可以接近证词,那些经历过酷刑的人可以讲述它,但灾难它总是象征性和无法被看见的。古兹曼在纪录片中,正是以沉默的局限之地为支点,跃入情感的无限转喻,而记忆,离不开人的情感与感知。

星辰的怀旧将记忆的叙述串联,而记忆作为一项永远不完整的任务,可能永远不会完成,但它的不完整正是对历史的需要。正如我们在影像中无限接近生活一样,古兹曼用回忆的纪录去无限接近逝去的历史。

 5 ) Nostalgia de la luz

智利的阿塔卡玛沙漠,天空澄澈如水晶,土地荒凉如火星。科学家们在这里遥望星空,探索宇宙的起源;考古学家在这里勘探,挖掘人类的端始。他们都在研究过去,几秒几分钟之前的过去和几十万几百万年前的过去。但是,“我们回避最近的历史”,考古学家Lautaro Núñez说。风沙掠过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劳作至死的印第安人,也掩埋了皮诺切特时期被处决的数千政治犯。他们的遗体有一群女人还在苦苦追寻。她们在茫茫沙漠里拿着小铁锹东敲西挖,她们多希望那伸向天空的巨大望远镜也能一眼望穿这地面,她们只寻得亲人的残肢碎骨,但她们想要全部,就是想要。今日的智利正如片中的一对老夫妻,一个正在失忆,一个努力记忆,Miguel用他建筑师的空间记忆力画下了查卡布科集中营的平面图。还有些没能逃跑的人,通过与星星的交流,保住了内心的自由。而这也是经历过痛苦的人试图与自己的记忆和解的方式:“我告诉自己,我们都是能量流的一部分,是可循环的。就像星星得消失,其他星星、行星、新的生命才会产生。”
挖掘尸体的女人和观测太空的科学家原本不会有交集,但导演善意地让他们走到了一起。那些与行星有着相同成分的遗骸在等待一个名字,一个可以归属的灵魂。这个问题对宇宙来说很小,但对人类很大。

 6 ) 最好的译名-光尘之忆

这是一部纪录片中的哲学诗

现在从未存在

考古学家和天文学家是同样的,都是在探寻历史。

考古学家探寻地球上的历史,天文学家探求天体的历史,每一个闪光的星辰,每一片绚烂的星云,它们的光芒到达我们的地球,都已经是它们的历史,“现在”已经大不一样。

而智利的历史,已经快被人遗忘了。十九世纪甚至整个被抹去,那些印第安的历史就像从来没有存在过,那些人是害怕什么,害怕历史会惩罚他们吗?阿塔卡玛沙漠上的石刻在提醒人们,有一些人们他们来过。近在眼前的独裁屠杀也在被大部分人遗忘,“都过去了,还老提它干什么呢?”当人类遗忘历史,人类还剩下什么?

女子搜寻队还在茫茫沙漠寻找亲人们的骨骼碎片,寻到的碎片装在盒子里,存放在架子上,不知道他们谁是谁,不在任何的博物馆中,未来他们有葬礼吗?

戴爷说,导演在1973年后,每过两三年就拍一部关于智利军事政变、秘密逮捕、人间蒸发的人们的纪录片,直到现在,三十多年了,从不放弃提醒人们这段历史,而且也执着于这唯一的题材。“拒绝遗忘!”

 短评

我们仰望星空,脚下却是累累尸骨,纷扬金屑游荡散佚于宇宙黑洞,如万千灵魂被遗弃在未名之地;触目惊心的风化遗迹,浩瀚磅礴的星系奇观,在抵达生命源头的太初,本质惊人一致;摄影极美,在孜孜寻求历史真相和探索太空真理之间取得共通点。

6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山长水远,只为一个答案。#定期更新豆瓣#

7分钟前
  • 喃 大 丢.ai
  • 力荐

太空中寻找天体的遗迹,荒漠中寻找亲人的尸体;无数次脚步测量而牢记住集中营的结构;用天文学弥补父母“被失踪”的现实;完整念出脱落墙皮上残缺的政治犯名字;干燥气候留下的千年壁画;无名尸骸中的钙元素也许正来自宇宙大爆炸……史上最大射电望远镜干涉阵列阿塔卡玛X皮诺切特白色恐怖历史阴影

8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

在阿塔卡马沙漠应景看完古兹曼这部隐喻确凿、情感充沛、意义隽永的纪录片。地球上最干燥的地方有利于考古,最透亮的星空有利于观星,于是考古学家和天文学家都热衷于此。可荒漠深处,也是皮诺切特独裁时期集中营,但科学家朝向过去探寻大地和星空时,最近的悲剧史却被遗忘。不相关的事竟也动情一起了。

10分钟前
  • seamouse
  • 力荐

【22. 03/4 3:40PM 太空館演講廳】

14分钟前
  • PEEEEE
  • 还行

从天文台和集中营的空间并置入手,谈到天文发现与搜索皮诺切特统治下的血腥历史共有的、追寻过去的时间维度上的相似。结构性的蒙太奇,颇为引人思索。古兹曼这部片子立意高妙。另外画面真是绝美。

15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20180807 哥大全球中心北京 阿塔卡玛沙漠在古兹曼的电影里成为一个时间的空间凝结,连接着宇宙,天文,人类的生和死,以及智利的国家记忆和集体创伤,纪录片也好,天文学研究也好,都是拿着铲子在沙漠里寻找亲人尸体的人们。

16分钟前
  • 力荐

另一个形式的《生命之树》...

21分钟前
  • 大宸
  • 推荐

8.22@电影公社。天上一颗星,地上一粒尘。影片在回望宇宙天文景观与追溯政治迫害历史之间建立了成功类比与从视觉到内涵的一一照应。态度也在老夫的超强记忆力vs老妻阿尔茨海默、七旬老妪至死不渝vs新生儿母亲断舍离之间做了较完美平衡。

24分钟前
  • mecca
  • 推荐

在宇宙、时间和人这些哲学意味的命题上总显得人类的渺小,时光流转,不变其实还有人的记忆。2011年第一部打出5星的满分电影!★★★★★

29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力荐

非常動人的紀錄片,影片在考古和記憶、科學與探索之間取得優雅的平衡,藉著影像的流動將兩者相聯結起。影像的流動指的並不只是時間流逝中必然的過程,而是藉著銀幕那個平面上類似影像相互呼應的能力,使得另一層影像能夠浮現而出,像是考古挖掘或是放大透視,從此處流動到彼處,以同一地點創造嶄新意義

32分钟前
  • Amushi
  • 推荐

荒涼的阿塔卡馬沙漠,生命的起源和尸骸的碎片,卡拉馬的女人在這片亙古洪荒之上搜尋了28年親人的尸骨,那股堅韌的力量令人無比動容。

35分钟前
  • 沐桑邑
  • 推荐

【不要忘记他们】,原来是抒情纪录片,挖掘智利黑历史。黑白的天体照片,有如逝者的尸骨残骸。也有陈述者的现身说法,但与《杀戮演绎》《沉默之像》那种令人如坐针毡的屠杀记忆不同,这片子舒缓慢调,以至于你几乎要忘了,它想讲什么。

40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切入点和逻辑十分独特,同样的沙漠往上远观天文往下寻找政治犯遗骸,用事物接通了时间的前后,那共同的生命起源骨头,与星体相似的画面转换美而感伤。没有记忆的人在哪儿也无法生存,没有纪录片的国家就像家庭没有了相册,尤伦斯帕特里克·古兹曼影展开幕式 见面场。

41分钟前
  • seabisuit
  • 推荐

「现在」从未存在,目之所及都是宇宙残骸。银河缓慢而冷漠地经过圣地亚哥,尸骨里的钙质转化成能量回归宇宙,死灵魂永远长眠于故乡的流动光谱之中。

42分钟前
  • Jeannels
  • 力荐

被大气沉稳的风格深深折服

44分钟前
  • 影子
  • 力荐

一直不懂看紀錄片,只要不是太爛我一般都不會給很低分。攝影很美,內容很怪。

46分钟前
  • l.m.
  • 推荐

我喜欢导演有以小见大的思维联想能力,但是电影本身显然不是很well-executed...悲伤沉思不足,拖沓冗长有余。摄影很出色,往上看美得让人窒息,往下看都是隐形的残酷与痛心。配乐的问题也是“沉思不足,拖沓有余”。为何仍给五星?因为我纯粹喜欢导演的思想。如果观念不能与导演同步,会难以欣赏此片。

49分钟前
  • Nymmmmmmmmeria
  • 力荐

看珍珠纽扣的时候觉得画风变太快,看这部事先知道画风会变,所以一切都make sense。最后看哭了……

50分钟前
  • 猫猫
  • 力荐

“记忆是一种向心力”

55分钟前
  • vivi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