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明察

HD中字

主演:冈田准一,宫崎葵,佐藤隆太,市川猿之助,笹野高史,岸部一德,渡边大,白井晃,横山裕,市川染五郎,中井贵一,松本幸四郎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12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天地明察 剧照 NO.1天地明察 剧照 NO.2天地明察 剧照 NO.3天地明察 剧照 NO.4天地明察 剧照 NO.5天地明察 剧照 NO.6天地明察 剧照 NO.13天地明察 剧照 NO.14天地明察 剧照 NO.15天地明察 剧照 NO.16天地明察 剧照 NO.17天地明察 剧照 NO.18天地明察 剧照 NO.19天地明察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天地明察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十七世纪的日本,正处于德川幕府统治的强盛时期。时为第四代将军家纲(染谷将太 饰)当政,出身围棋世家的安井算哲(冈田准一 饰)在具有高超棋艺之余,还热衷算术和天文。在会津藩藩主保科正之(松本幸四郎 饰)的推荐下,他和一众专业人士展开艰苦而漫长的星象观测之旅。观测结果证明,日本从唐朝引进并一直沿用长达八百年的宣明历已经出现不少的偏差。以位高权重的水户光圀(中井贵一 饰)等武家贵胄为代表,希望借此机会制订一部精确实用的本土历法。然而这项工作不仅艰难浩大,还面临来自京都皇族的压力。长达十数年的博弈,算哲最为跌宕和辉煌的人生……  本片根据冲方丁的同名小说改编。誓不低头2004香港版律师本色第六季剧场版 架空OL日记那一天的管风琴行尸走肉流氓英雄新邻里联防西方万诱引力反社交网络:从网络梗到大灾祸父亲劫养鬼屋莎拉·巴拉斯:弗朗明哥的呼唤哆啦A梦:大雄与绿巨人传花与将快乐兰州2谜谕第一季TARIO复仇代理的2人信仰2022校园时代第二季三个火枪手1973雷普利第一季红色手提箱屠魔战士设得兰谜案第七季天伦劫[1968]失落的部族完美40岁终极标靶宝贝训练营回乡逗儿好医生情深意浓粉雄救兵:我们在日本!古墓丽影:源起之战战争的秘密捐躯飞虎神鹰十分爱粤语爱琳2021人证超级英雄军团喜剧猛男

 长篇影评

 1 ) 泷二的野望

有两个理由值得看这部片子:一是泷田的《入殓师》的骨灰粉;二是围棋粉加天文迷。如果不具备以上条件,看片过程中起码会昏睡十三次。
日本人的野望总是无边无际,这一次已经不满足于将爪牙伸过日本海,更是伸向了遥渺的天空。片中有一个大叔,在晚上面对星空挥舞着刀剑说:“与天地一决胜负。”那矮小笨拙的身影奇丑无比,中国人肯定会笑场,俄国佬肯定会骂:“镜子不擦不亮,日本人不打不清醒。”
当然也包括主角的野望,第一次知道“涩川春海”这个名字,是因为他主张下棋第一手要下在天元。年少轻狂时深为其人的气魄震撼,比及年长渐觉其中幼稚可笑。大体上相当于禅门的一段公案:禅师一指开悟,凡有求学僧人来,便竖起一指指导。一次禅师不在家,他的徒弟便依样画葫芦,对人竖起一指指示。禅师回来知道后,一刀削掉了徒弟的手指。
涩川春海的手指没掉,但他得到的教训是,弃棋从文。围棋场上少了一名空谈者,天文界多了一个实干家。春海究竟能在天文界混个什么名堂来?观影是冲着这个问题去的。
片中有句台词说:“在中国,历法有问题可以推翻皇帝。”这个典故出自何处不明。天朝历法变更频繁,唐朝的《宣明历》却被日本人一直沿用了八百年,可见小日本还是相当专一的。真到十七世纪才想起来要改用元朝的《授时历》。这让身在天朝的我虚荣心爆棚,日本右翼分子看了估计要上窜下跳以头抢地。正是这种虚荣心支撑着我往下看。哟,《授时历》也出现了误差,日本人发现中国的东西也不管用了,他们的野望又鼓胀了,难不成他们要搞出一本自己的历法?原来泷二是想玩一票先抑后扬的把戏?
春海冥思苦想,一夜白头,甚至扬言要剖腹自杀。(不知为什么,每次看到剖腹的字眼,我眼中总会看到日本导演想要冲击奥斯卡的野望。)终于在一个大雨交集的夜晚,春海大彻大悟,灵感勃发,发现
原来是日本与北京存在着经度上的误差。好吧,我承认,其实真理都是不深刻的,深刻的成不了真理。
原本这个题材是不具备商业价值的,有多少人会关注天文历法这种远在天边的东西?但情节的起伏还是处理得十分有序,浪头从小到大一个一个掀起,不至于冷场。难为了。在这基础上,整部片子节奏不急不徐,沉稳有力。布景造型堪称一流,只有一个头有失水准,棋圣道策的光头。本来围棋内容拍得相当入味,棋手一招一式果然仪态万方。有意境,有范儿。但这道策的光头也太假了吧,不仅头型大了一圈,上边各种狗皮膏药的痕迹。有辱棋圣之名啊。

 2 ) 《天地明察》

《天地明察》


正和中国文化的其他许多方面一样,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也曾对古代日本造成过重要影响。
天文学作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中最为发达的学科之一,也曾得到日本的引进和吸收,在长达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支配着日本天文学的发展。
大体说来,其历史可以分为两大时期:十六世中期之前为第一个时期,十六世纪中叶至十九世纪后期为第二时期。

本片讲述的是第二时期,即寬文元年(1661年),第四任幕府将军,德川家纲(1641年8月3日—1680年5月8日)治下重修历书的故事。
家纲任职29年之间,将幕府机构整备的更加完善,下令禁止殉死,并将父亲家光的武力政治改为文治政治。


当时,片中主人公,时年22歲的二世安井算哲(其父名安井算哲,因此其被称为二世,后二度改名,终为“渋川春海”),是一个喜爱观测星空、测算日晷的青年。
繼承了已故父親翹楚的棋士之名,更多的人稱呼他為「安井算哲」。出身不錯的世家,12歲起天天的工作就是佩刀“登城(武士上班的說法)”陪“老中(上司)”下圍棋。早已厭倦了棋中勝負的他更鍾情于數學演算,而當在神社的「遺題」木板上看到署名為「関」的解答之後,不禁受被他“一瞥即解”的能力折服,經過一天一夜通過「関」的“明察(正解)”重新推導出那些題目的算法。由此,算式的魅力更是令他神往不已:“不斷增加的誤算會不斷接近答案,顯出正解的輪廓。連錯誤都能製造出可能性,那麼只要思維不被禁錮,這一次的考量必然成為下一個思路的道標,如此,未知的解題之術便會閃光。未知正是自由,這便是算術。”
之后,他向池田昌意学习数学历法,向冈野井玄贞学习天文历法。将中国的授时历根据日本的情况加以改良,制成了大和历,后被官府采用,成为贞享历。因为这个功劳,他于1685年1月5日(贞享元年12月1日)辞去围棋手的工作,被德川纲吉任命为首任幕府天文官(天文方),从此,天文方成为世袭的名号。
 
关于日本历法。
从日本遣唐使起,从公元六世纪带回的历法,从日本平安时代初期使用,一直被沿用823年之久的是唐朝宣明历(之前似乎还有元嘉历--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天文学家何承天于南朝宋元嘉二十年制定,一般认为元嘉历是554年通过百济传到日本大和政权的、麟德历-在日本叫做仪凤历、大衍历、五纪历)。
但它是当年以长安为原点的基础上测算,日本完全沿袭,就存在经度差别,从而在天象(日食、月蚀)及节气计算上,演变为错误。长年累月,误差日深,影响农事!
而之后传入的元朝授时历,明朝大统历,使用统一的中历历法,曾经是东亚汉文化圈的传统标志之一。
1684年,日本停用宣明历,1684年3月3日,采用大明历,可惜这个依然存在误差,因为中国是以北京为测算原点。
再经过大统历的短暂过渡,同年末颁行涩川春海所造的贞亨历,从而基本修正了较大的误差。
当然,历法改革没有停止,由涩川春海勘误后的,也只是代表当时的先进观,随着人类认知进步与扩大化,也是会逐渐落后的。
1754年再仿西法造宝历历(之后还有寛政历、天保历),1873年以后日本采用公元纪年,就----再也不过春节了。

回望被日本学习千年的中华古国。
汉朝初期开始中国历法出现了大转折,全国统一历法,历法也成为了一门较为独立的科学技术。汉武帝责成司马迁等人编写了《太初历》,之后刘歆作《三统历》,这两历的重要特点是年岁合一,一年的整数天数是365天,不再之前历法的366天。
之后中国历朝颁布的历法,均与太初历大同小异;直至中华民国成立后,纪年采用西历或民国纪年并用。较日本已经落后了!


电影根据冲方丁 的同名历史同人小说改编,此书同样也有5册講談社 绘本形式,获得第31回吉川英治文学新人奖、第7回书店大奖。
片中展示的古代日本文化元素颇多,其中围棋当然是重点,尤其讲到了“天元开局”。
此局为1670年的御城棋,二世安井算哲持黑,道策持白。算哲以天元开局,虽然此局算哲下法颇有问题导致落后,并遭到道策白8(实战中第108手)的妙手攻击,最后道策九目胜;但因为初手天元,此局仍被视为名局而流传。
另,影片音乐制作为宫崎峻多部影片音乐的大家,久石让,因此果然气势不凡,颇显恢弘!

豆瓣不能放图,更多配图请看:http://bbs.bianzhirensheng.com/thread-1269020-1-1.html

 3 ) 历法原来如此

  这个电影留给我最深刻印象的就是——历法原来是如此重要的东西。以前真的没觉得,阴历阳历什么的有什么重要,更别说节气什么的,唯一觉得有用的是一周七天,还是因为周六周日……
  作为一个传记电影,具备了好片的素质,也具备日本片的优秀素质,男主角有两情相悦的小姑娘,有名师,有同学,有同道,有贵人,当然也有阻挡在面前的大山,后来在小姑娘、名师、同学、同道、贵人的支持下,胸怀着那些人的意志,终于完成了目标,两个多小时的电影,总体上很愉快,可谓成功。
  历法首先是根据天体的运行作为依据,归纳总结出规律,然后再对未来的天体运行进行预测,对特殊天象如日蚀的预判就是对历法是否准确的直观判断,武士时期的日本对于特殊天象的迷信非常严重,所以历法就成了天皇作为天命的依据。然而,当时的历法并不准确。以上两点,甚至可能导致天皇被推翻,然而,有着格物致知理想的人们却只是想将天地的运行规律明察。因此,除了需要用脚步在全日本测量天体运行的规律,还要与掌握历法的朝臣进行较量,只有拼上自己数年光阴甚至生命,才能让更准确的历法被国家采用。
  回想起来很多国家在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历法,也都是当时的掌权者主持制订或颁布执行的,可见其重要性。但要以天体运行进行计算,是何等的困难,电影中的男主角,以脚步计算地面上的距离,用观象仪计算角度,用算筹进行计算,能计算出日蚀的准确时间,让人感到非常神奇。
  作为一个学习过工程测量和高等数学的人,本不该这样,太不矜持了,但是那样简陋的方式,更突出了男主角一干人等的智慧和意志,这也是日本片突出的特点,就是人物以恒心和忍耐,最终成功,所以,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4 ) 闲谈一部精彩的小众话题电影

我不知道像这样小众话题的电影能够得到多少人的关注,或许很多人都是奔着宫崎葵来看电影的?或者是因为奔着《入殓师》的导演或者是久石让的配乐慕名而来?

3年前看过这部电影,昨天重温了一遍,这才发现男主角是V6的冈田准一。三年前我还不认识冈田,目光聚焦在宫崎葵上,并因为这部电影和《编舟记》而大爱宫崎葵。后来因为观看了《永远的0》后才记住了冈田,并知道了吉尼斯的V6组合。现在再来看《天地明察》里的安井算哲/涩川春海(后面都叫安井算哲了),总会自动脑补到《永远的0》里的零战飞行员宫部久藏,这两个角色或许完全是不同风格的吧。

饶有趣味的是,宫崎葵在电影里饰演一位离婚的女子(村濑えん),后来和冈田饰演的安井算哲/涩川春海结婚。在现实里,电影拍摄几年后,离婚的宫崎葵也和冈田准一走到了一起。冈田曾经的ex苍井优,和宫崎葵都是85年生人,关系很好,被称为double aoi。电影里的宫崎葵和冈田在同年同月同日死,我们也希望银幕下的两人能够幸福美满吧。

八卦完了,下面开始正式说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虽然前面涉及到围棋,但是重点内容说的是修改历法。关于围棋的部分已经有很多朋友说过了,我这里先来谈谈历法。电影里涉及到好几部历法:宣明历,授时历,大统历,不知道大家是否完全清楚这些历法,我来先做一些不算科普的科普吧。

《宣明历》是唐朝的历法,被称为“唐朝八历”之一。唐朝时代的历法和天文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的水平,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由唐玄宗时代的一行法师负责编撰的《大衍历》,《宣明历》是唐朝末年的历法。当时的日本向唐朝派遣遣唐使全面学习唐文化,也带回来唐朝的历法。《大衍历》在唐玄宗开元年间传入日本,后来在862年(日本人自己的贞观年间)被《宣明历》取代。后来唐末混乱,日本在菅原道真的建议下废止了遣唐使,从此中断了大规模学习中国的浪潮,《宣明历》也就成为了中国历法在日本的“活化石”。尽管中国不停修改更新推出了各种历法,但是《宣明历》在日本被使用了800多年,一直到德川幕府的时代。

《授时历》是元世祖忽必烈的时候由天文学家郭守敬主持修订的一部历法。在中国历法史上,《授时历》可以算作一次集大成的工作。郭守敬等人为了编撰这部历法,进行了大量的天文实测工作,而使用的天文仪器,也是当时世界上第一流的。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元朝吸收了当时阿拉伯回回历法和天文观测知识的精华,并且在回回历法的基础上,结合之前的华夏历法,制作出了自己的历法《授时历》。

所以,在电影里,京都的皇室公卿们反对《授时历》的一个理由,是不想采用两度入侵日本的“元寇”的历法。

根据徐光启的叙述,郭守敬当年编订《授时历》以后,还留下了详细推导的计算公式一共100多卷,但是在明朝都失传了,以至于明朝钦天监的天文学家只能根据郭守敬的公式计算,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有那些计算公式。明朝末年的天文水平和郭守敬的时代来比,简直就是大倒退。

《大统历》是明朝采用的历法,本质上就是《授时历》,是明朝初年的刘伯温负责献给朱元璋的。《大统历》和《授时历》的唯一区别,就是在《大统历》里去掉了“岁实消长法”。我不预备在这里对这个术语做解释,只有一点,现在人看来,去掉了这个技术,导致了《大统历》的精度反而不如《授时历》了。

所以,在电影中,把《大统历》和《授时历》当成两部不同的历法来看,而且大大地写上“消长法”三个字,期间安井算哲还一个劲儿地推从《授时历》,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安井算哲不能直接采用《授时历》,道理其实很浅显,因为日本和中国的地理位置不同,采用中国历法必须要考虑到日本和中国的时差和经度差,另外还要考虑到从授时历颁布以来400年来近日点的变动。

说来有点讽刺的是,安井算哲自主研发的这一套历法公式,在世界背景中来说,完全是在重复劳动,当时西方的天文学已经大大超过了东方了。在当时的中国,也已经采用更为高级的《时宪历》了。《时宪历》的前身是崇祯年间的《崇祯历书》,是西方传教士利玛窦、汤若望等人负责把西方的天文知识介绍进入中国,在徐光启和他的继承人所翻译、编撰的一部本质上是西方历法的新历法。这部历法基本上和当时西方的天文成果接轨,代表着世界上最高的天文成就。后来明朝灭亡后,汤若望把历法献给多尔衮,清朝采用了这部历法,称为《时宪历》。1666年,推崇回回历法的一些保守人士攻击这部历法,使得很多人掉了脑袋,汤若望差点被凌迟处死,这就是所谓的“康熙历狱”,不过最后由于《时宪历》的精确程度远超过回回历法,所以传教士取得了最后胜利。

远在日本的安井算哲大概是不知道这些事情的,因为当时的日本正处在德川幕府的锁国政策下,而基督教和传教士也在岛原之乱后成为了历史。很可笑的是,日本的朝廷为了对抗幕府派来的安井算哲,还准备采用已经漏洞百出无法准确预测日月食而被中国淘汰了的《大统历》。安井算哲在孤立的环境下研究出来的《大和历》,也就是《贞享历》,完全无法和中国采用的《时宪历》匹敌了。

当然安井算哲也没有完全孤立。比如,他和宫崎葵一起看的世界地图,就是1602年利玛窦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的副本。比较讽刺的是,这幅世界地图在中国已经没有了,而在日本却保留下3种副本。另外安井算哲也间接学习到了一些西方传教士传入的天文知识。

安井算哲的《贞享历》,是日本自己编订的第一部历法,采用了70年。后来清朝的时宪历传入日本,日本发现贞享历的诸多缺点后,又参考了清朝和西方天文知识,自己又编订了3部历法,但是总是跟不上西方天文学的精度(这也是锁国环境下的必然),最后在明治维新后的1872年,彻底使用西方的格里高利历法,就连春节也变成公历1月1日了,这是相当可惜的,中国历法有着自己的优点,当然,这个话题我就打住了。

============================================================

说了这么多历法的故事,我们再来看看电影里的另外几个人物。关孝和是日本中学历史中都要学习的一个人物,日本自己的数学“和算”的代表人物,被誉为“算圣”。他比安井算哲小了3岁,算是安井算哲同时代的人物了。

电影里的关孝和是市川猿之助演的,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并且家徒四壁,只有各种计算笔记和书籍。实际上关孝和并没有这么寒碜,并且桃李满天下,开创了一代“关学”。

电影里关孝和和安井算哲的友谊大概是杜撰的吧。电影里关孝和非常潇洒地一句话批判了授时历,事实上他对授时历相当有研究,写过《授时历经立成》、《授时历经立成立法》、《授时发明》等详细研究授时历的著作。

本因坊道策是关西吉尼斯8的衡山裕演的。这位和安井算哲有着很大的交集,和安井算哲的“御城棋”(也就是在将军面前举行的围棋赛)中保持全胜记录。江户时代的日本有着围棋四大家:本因坊,安井,井上,林家。而围棋的最强者,被称为“名人”。道策是四代本因坊,也是四代名人。名人基本上被本因坊家垄断,一直到最后一位本因坊秀哉,他和吴清源的对弈,算是围棋界的经典对弈了,被川端康成写成《名人》一书,当然这是后话。

另外,电影里极力支持安井算哲修改历法的水户藩的藩主徳川光圀(国),也是一位日本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在他主持下编撰的《大日本史》,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史书。明朝末年逃难到日本的中国学者朱舜水,也被徳川光圀接到水户,后来开创了著名的“水户学派”。

当然了,本人最喜欢的人物,还是宫崎葵啦。当安井算哲因为编历法遇到困难要放弃,说自己想切腹都没有刀的时候,宫崎葵生气的说要拿刀来让安井随时切腹,真是可爱爆了。

============================================================

这部电影基于小说家冲方丁的同名小说《天地明察》。这部讲述冷门话题的小说获得了诸多的小说大奖,后来还被改编成动漫和电影。当年我看完电影后,也把小说读了一遍,非常简洁的日本式写法。

事实上,《贞享历》的编撰过程,比起中国历法来说,只能算是很一般的。中国历法,特别是《时宪历》的编撰,在波澜壮阔的明末清初的时代大浪里,费劲千辛万苦,最终编撰完成并被中国接受,那是相当不容易的,而其整个过程的精彩,也完爆《贞享历》的故事。

然而我在想,有多少中国人会关心自己历史上的历法故事呢?如果有基于中国历法编写的小说诞生,又有多少人会关注呢?

 5 ) 天元

我看这个剧呢,是因为我是一个人的粉丝,这人不是冈田准一,不是宫崎葵,也不是横山裕,是涉川春海,AKA二世安井算哲。

丫是安井家的小神童,是他爹一世安井算哲50多岁得来的宝贝儿子,他爹疯癫到给他名字也叫安井算哲,可见对其期望有多高。所以在他爹死都没能完成打败本因坊的夙愿,在家主安井算知和本因坊道悦挣得鱼死网破之后,他是不可能如电影里面演的那样对围棋看得那么轻松的。

32岁和后来成为一代棋圣的道策下御城棋,安井算哲执黑第一手下在天元,是围棋界石破天惊火星撞地球的奇观,是对传统布局的蔑视,当年的安井算哲狂妄的说“如果自己第一手下天元还输了的话,此生都不再下天元一点”,道策当年处理得很冷静,但没可能像电影里面那样提前跟他有什么约定故意要这么下,像一对杀马特好兄弟要给成年人添乱的事儿不会发生在他们身上。

并且道策白子下的第一手是在目外,安井算哲接着目外,道策又目外,奇局。

并且这局棋下完了,安井算哲输了。然后一生遵守了诺言,不再下天元。

并且虽然不再下天元了但他还是不服气,在御城棋中向本因坊道策挑战了十一次,十一次!44岁的时候才终于心灰意懒,从棋界隐退。改名涉川春海。

————————-以上内容可能超级乏味的分界线————————

当然我可以理解这部片子重点是讲他身为天文学家的生平历程,棋手的那一面必然要省略一点。

凭心而论,故事也拍的不错,和宫崎葵的爱情戏也不造作也不夸张,“北极星回到今天这个位置的时候我就会回来”十足浪漫,身边的各色人等也很有趣,至于什么三大历法对决,最后搞到要切腹的真正是赌上姓名的日食观测,虽然我基本上完全不相信这么戏剧性的事儿真的发生过,但在这部本来就要求戏剧性的戏剧里面出现的话,也是可以宽容得笑一笑放他走过安检的。

—————————哦漏对不起我还是要转折回来————————

但是,为啥到电影后面道策脑袋弄得跟火星人似的那么大那么血管爆出?为啥道策非得一脸苦逼相的跑去安井算哲的“贫困“的家中说他是丧家犬,搞得他好像多么安贫乐道甘于为了理想做出牺牲,这是要选感动霓虹吗?天文是理想,围棋就不是理想了吗?虽然不明说但实际上就是一褒一贬的作法真够了!

这不但对不起历代投身于围棋事业的棋手们,也对不起真正的涉川春海。

我只是现在稍微有点遗憾。

希望将来能看到拍棋手们的电影吧,将来,一定,也许是北极星某一次回到今天这个位置的那个时候吧。

 6 ) 《天地明察》这部硬核天文传记可以有哪些观赏打开姿势?

随着受李欣频课程影响越来越深,现在观影也会越来越脱离于剧情、情绪渲染,去打开视角看电影的多元“生活隐喻”。

今天刷完了《天地明察》,几个点还是挺让人有所启发的。

一、善用不同领域的思维模型

一般来说,大师很少参与“本领域培训”,想到她们往往是借用不同领域的思维模型来填充自己探索的议题。

比如,查理芒格在《穷查理宝典》反复提到,他的投资逻辑是由数学、生物学等模型做根基。而李欣频经常是从大自然、动物生命演化里提取课程写书的灵感。像我身边一位敬重的互联网咨询顾问前辈,则是会从脱口秀制作里提炼用户运营之道。

电影里的算哲也是如此,他把天文学类比成算法,很多突破来源于算法推演。而在推广的难点上,他也是很巧妙地借鉴了围棋的争霸赛围观形式。

世界上全都是创作的素材,就看你有没有心了。

在看电影的时候,我不止一次拍大腿感叹,这个历法的验证思路不就是互联网时代做产品、做投放方法的原型嘛-做小的验证mvp通过数据去校准调整原型。

历法里是太阳月亮纬度的数据检测,互联网里是点击率、留存等数据的检测罢了。

二、做一个合格的自我明察师

影片数次提到了“天地明察”这个词,很燃,在推算历法里-有算法预测系统,也有科学的校准仪器,精确到毫米的刻度测量。

让人不禁想到李欣频课程、书里反复提到的“做自己的天命师”也是同一个道理。

通过生活中微小的事情去看自己活在怎样的频率,内在剧本的设计,从万千世界提炼不同剧本的实现算法。

历法里通过天文仪去观测日全食,而李欣频通过日常是否会重复看到一些类似111.222的数字(这些数字在身心灵界被称为天使数字,有背后的讯息)、所在的地方天气是否很好、是否会频繁出现堵车修路等情况去做自己频率的校准。

如果说,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的天命师,不妨我们也可以去找一些固定的工具、信息,作为自己“历法”体系地预测器。

我的体系里现在的“预测视角”有天使数字、守护天使抽签、观察火车高铁滴滴打车坐在我身边的人和司机等。

三、切换思维是难题的通关密码

影片里男主的两次重大低潮点要么通过推翻旧有思维、要么是通过扩大视野来解决的,编剧这个点设置的也极为合理,人生无解时,要么是赛道本身选错了,要么就是需要跨越这个问题来思考。

第一次男主借助专业仪器验证了授时历的正确性,但在大众展示时被啪啪啪打脸时,明明花了三年时间为什么在证明的最后一刻就失效了呢?

后来经由点拨才发现,算法没错,错是存在算法前的“假设”错了!

第二次男主在算法上陷入了深深自我质疑,无论怎么样都有偏差。

于是他把视角从日本历法扩展到了世界历法,也因为这个视角的外延,他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借用中国历法时,忽略了时差问题。

全剧里一直存在的矛盾是-皇室尊严与正确历法的博弈,算哲这一队人屡次走官方申请失败。

于是他如同《头号玩家》里的“开倒车”操作一样,反其道而行之,索性走“民众包围皇室”的路线,从民众舆论压力切入。

四、只要是1.0版本的迭代就叫创新

最近一直在思考“创造/创新”的议题,困住周围很多优秀朋友迟迟不自立门户的原因是觉得无法像大师那样真正0到1。

上次和朋友讨论“创新”,朋友引用了混沌大学李善友教授的看法“一个细分领域把它的元素拆分到最小颗粒,把颗粒进行重组,就是新的创新”

结合朋友的分享以及看完影片后,我恍然大悟了大家卡壳的点-对“创新”的定义有偏差,有过高的自我预期。

算哲被喻为日本天文学界第一人,创造了新的历法体系。

他是从0到1建了一套历法嘛?

不是的,他是借鉴明朝历法1.0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和日本的时差做了小的调整迭代成了2.0的版本。

所以这样想来,哪怕我们以我们的视角理解重新演绎了我们所感兴趣的领域,这就是能为之称道的创造呀。

五、神仙女友通关指南

最近有很多妹纸和我吐槽脱单问题,其实如果自己是一个神仙女友,就会像引力一样吸引同磁场的女生。

剧里唯一的女主-阿缘虽然戏份不多,但对她的双商在线-会撩又深明大义印象却极为深刻。

她的高情商体现在哪里呢?

当男主安井算哲求婚时,她的回答里竟把等待的委屈、女生的含蓄、爱人的坚定都融在了一起。

“一年之后是三年 这次是十年啊”

“话说至今为止 你遵守过期限嘛”

“为了保证你遵守期限 这次我要陪在你身边监督你”

安井算哲其实对人情世故是较迟钝的,甚至是成亲时的男女之事,而阿缘的高情商点在于含蓄地转了成亲时略带尴尬的氛围。

作为一个妹纸,隔着屏幕我都被她高级的僚打动了。

“那你能答应我一个请求嘛”

“能快些……帮我解开我的腰带嘛”

真正让人叹服她的申明大义是,她帮爱人度过的两次重大挫折时。

第一次算哲用新历法做预测失败时,阿缘帮他找了外缘孝先生给他指点。

第二次算哲设计算法模型进行不去放弃时,阿缘用让人舒服的方式化解了他的撒气和提醒他回看初心。

“你不觉得无颜面对关大人吗”(她知道男主的最大激励点是什么)

“到观察时间了”(一语双关地说我会陪你一起克服)

 短评

到后来真的就是满满的凸额啊><感觉片子有点长,但是大部分角色都还挺可爱的

7分钟前
  • foguoguo
  • 推荐

宫崎葵笑起来好有特点。

9分钟前
  • MegaMind
  • 较差

北极星回到今天这个位置的时候我就会回来

12分钟前
  • ziegfelt
  • 推荐

三星半。

14分钟前
  • 星崎 妙
  • 推荐

日本人是可以把任何题材都做成热血加狗血剧的。

16分钟前
  • 饿霸地煮
  • 还行

题材无聊爆,而且还那么长,崩溃,即使有我葵在也不愿多加一星。

19分钟前
  • 较差

即使泷田是拿过奥斯卡的导演也不能否认,这片子真的是超乎想象的长了。即使日本江户,战国时代题材的电影对我有着致命的吸引力我也得说,你能不能剪成110分钟。

22分钟前
  • 宅拾叁
  • 还行

哎……

23分钟前
  • MOMO
  • 较差

好拖,中间一大段无谓的情节其实都可以省去。从冷面教官堂上突然转型到健气少年算哲乍看还真让人接受不了。第一次发觉宫崎葵挺可爱的

28分钟前
  • Yee
  • 还行

能把下棋和天文历法的故事都拍得那么励志热血,真是不容易!

33分钟前
  • mi4444d
  • 推荐

天文题材太苦手了,果然aoi还是最适合和服,一直这么少女是怎么做到的><

36分钟前
  • 平成8年
  • 还行

三体前传

41分钟前
  • 乌鸫
  • 还行

結果主角是驗證郭守敬主持的授時曆……再次感嘆中國歷史有那麼多題材可以發揮,為什麼那些大製作古裝電影、電視劇取材卻沒有日、韓豐富?似乎很難看到以古代天文學或繪畫為「主題」的,或者以古代畫家或科學家為主角者也不甚成功?全文:http://hou26.org/zeta/tv.htm

42分钟前
  • 侯二六
  • 推荐

贞亨历改历-1685年(46岁)、做地球仪-1690年(51岁)#好像什么次序反了,为了艺术大家都年轻化了#

44分钟前
  • 江湖遠人
  • 推荐

我真的很喜欢这部片子。可能是涉及到关于天与地的东西我都会特别在乎。虽然本因坊在片中也不算是打酱油的,但,真的好喜欢大白啊,你光头了也都这么好看。久石让的配乐不得不说还是那么赞。追加,这算是为了科学奋斗了一生的代表人物么。曾经的地理课代表路过。

47分钟前
  • 0405|Love&Life
  • 力荐

科学松鼠会大趴梯,文科生好喜欢,好喜欢,即使一副冲奥的标准配置。和服宫崎葵就是那杯贴心怡然的雀巢、优乐美。久石让的配乐辨识度依然很高,但也一如既往的程式化和寡然无味。关于结尾,如果二人相约,没有日食的话双双自杀,然后阿缘看过了时辰先行了断,而算哲却等到最后,是不是很莎士比亚啊?

49分钟前
  • shawnj
  • 推荐

飞机上看的,还可以~

53分钟前
  • スダミルク🥛
  • 还行

把原作小说改编的太多了,一些关键点都去掉了,还乱增加剧情。。。

58分钟前
  • 三十四夜
  • 还行

恩,还蛮有意思的,话说准一演的有点呆的书生很可爱撒~

1小时前
  • 风舞狂澜
  • 推荐

头开得不错,后面的叙事反而越来越没有新意

1小时前
  • 臣亮言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