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碎片

HD中字

主演:凡妮莎·柯比,希亚·拉博夫,艾伦·伯斯汀,埃莱扎·施莱辛格,本·萨弗迪,莎拉·斯努克,莫莉·帕克,史蒂文·麦卡锡,蒂龙·本斯金,弗兰克·萧宾,哈里·斯坦德乔夫斯基,多梅尼克·迪罗萨,吉米·费尔斯,朱丽叶特·卡萨格兰德,盖尔·加芬克尔,肖恩·塔克,埃里克·戴维斯

类型:电影地区:加拿大语言:英语年份:2020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女人的碎片 剧照 NO.1女人的碎片 剧照 NO.2女人的碎片 剧照 NO.3女人的碎片 剧照 NO.4女人的碎片 剧照 NO.5女人的碎片 剧照 NO.6女人的碎片 剧照 NO.13女人的碎片 剧照 NO.14女人的碎片 剧照 NO.15女人的碎片 剧照 NO.16女人的碎片 剧照 NO.17女人的碎片 剧照 NO.18女人的碎片 剧照 NO.19女人的碎片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女人的碎片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西恩(希亚·拉博夫 Shia LaBeouf 饰)和玛莎(凡妮莎·柯比 Vanessa Kirby 饰)正在充满期待的等待着两人爱情结晶的诞生,根据玛莎的要求,他们决定将助产士请到家里来,在家中分娩。然而,当玛莎开始了分娩过程后,她原先选中的助产士却因事无法前来,换成了另一个名叫艾娃(莫莉·帕克 Molly Parker 饰)助产士来接生。悲剧就这样发生了,玛莎的孩子在出世短短几分钟后便因为窒息而死亡了。   当命运的重锤砸下时,人们只能选择咬紧牙关默默承受,为了替自己死去的孩子讨回一个公道,玛莎的母亲找来了律师苏姗妮(莎拉·斯努克 Sarah Snook 饰),将艾娃告上法庭。在面对自己支离破碎的内心的同时,玛莎还必须处理她和西恩之间濒临崩溃的夫妻关系,而控制欲极强的母亲的步步紧逼,更是夺走了玛莎得以呼吸的最后一丝空气。惊天解密蓝色巨人2023歌舞青春:音乐剧集第四季我的反派夫君错不在我旺角的天空2之男燒衣吹吧,徒弟回家2016红雀大侦探波洛第十二季动物界燕子李三巴洛波拉蛊票之王大卫日记之极度惊心探访惊魂MSS特别搜查队神都洛阳盾之勇者成名录第二季1920:邪灵重现乐园之夜神秘世界历险记3卡米拉2019哪吒状王宋世杰之时空探案西行纪之穷奇地洞暗恋·橘生淮南人生北行骚动的乡风皎洁的月克拉科夫异世界世界大战1953老友记第五季毒玫瑰1966闪亮的圣诞节县长当村官大闹天宫2019中学生圆山鬼门奇谈二手搭档余额不足破产投靠

 长篇影评

 1 ) 保持善良,并感谢那些肯陪伴你经历的人

有一些场景很触动我:1.肖恩哭着求玛莎不要捐赠孩子,肖恩是真的很爱他的孩子,有血有肉;2.肖恩想和玛莎作爱,但是当时玛莎还在丧女之痛里没走出来,结果肖恩和咨询的律师发生了关系,男性永远比女性能够更快脱离一个糟糕的状态,有时候可能以一种残忍的形式表现出来他的“已经恢复”;3.玛莎爱上了吃苹果,因为记忆里女儿是苹果的气味。有一次苹果没吃完,肖恩问她苹果还吃吗都泛黄了(孩子离去时身体也泛黄);4.玛莎妈妈虽然强势但不左右她的人生,会争吵会试图劝阻,但最终也是选择尊重,只期待女儿拥有一个良好的结局,最后母女握手言和收获温馨家庭。 但真正戳我的是女主内心深处的善良,她站在法庭上说,“That is not why my daughter came into this world for the time that she did”。看完这部电影,我想到一个人的善良可能会让她在一个负面情绪里呆的更久,因为她不能够纯粹理性地用利益观去衡量一切,当周围的人以友好的、正确的姿态提醒你来处理当下时,你会很混沌,比常人更容易情绪不稳甚至有会做出一些精神分裂的行为(有时候也许会短暂地伤害到身边爱自己的人),也许是因为:于个人而言情与理的平衡,是需要以高度善意去解读情形继而做出的判断与选择。

有时候我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善良的人,面对事件善良和理性会打架,也会有更长的时间沉浸在难以摆脱的负面情绪里,偶尔会精神上短暂性情绪化失控 伤害到身边爱自己的人,会恃宠而骄觉得他们都会理解都会原谅都能忍受——但事实上只有血缘可以做到这一点,要感谢一切陪伴我度过糟糕境遇的人,尤其是血缘,也尤其是非血缘。我这个小矫情,26岁刚开始的日子里认识到这一切,还算早的吧,还算幸运的吧哈哈。

 2 ) 细雪,大桥,苹果核

《女人的碎片》可以说是今年的《婚姻故事》,却更加平缓,也更加私人化。

镜头贴近凡妮莎扮演的玛莎与拉博夫扮演的希恩这对情侣,悲剧终于让两个人伴着细雪分道扬镳,桥依然会合拢,苹果树也终究枝繁叶茂,只是失去的,逝去的,破碎的温情脉脉,也只能在回忆与想象中被慢慢拼凑。

剧透预警

近一年来,聚焦女性视角的电影突然就变得很多,基于韦恩斯坦事件记录女性工作困境的《助理》,讨论女性堕胎问题的《从不,很少,有时,总是》与《未怀孕》,女同题材的《菊石》,记录底层女性漂泊的《无依之地》,控诉女性有罪论的《前程似锦的女孩》,关注深闺女性心理状态的《吞咽》,去年引发广泛讨论的列夫朗道系列的首部《列夫朗道•娜塔莎》,包括安雅参与或主演的《放射性物质》与《爱玛》(这两部是用来凑数的,纯粹是因为里面有安雅我才会加上去)。

而在这些同题材作品之中,《女人的碎片》应当算是表现得最好的那一类了,摄影,故事把控,观点,演技都没有明显的短板甚至有不少非常亮眼之处。

故事从一开篇的前半个小时就牢牢攫住了观众的关注,开头修桥工人希恩赶回家中,老婆即将生产,因为家境一般,所以老婆妈妈帮他们买了车,尽管如此,夫妻二人还是琴瑟和谐。

下面这一段非常精彩:

妻子玛莎突然开始宫缩,希恩打电话给之前的助产士芭芭拉打电话,但是芭芭拉说正在帮别人生产,很快会过来

希恩安慰玛莎,给她讲笑话,玛莎的状态好了一点,但是这个时候羊水破了,玛莎的疼痛也在逐渐加剧

此时另一个助产士伍德沃德来帮助玛莎生产,虽然此时玛莎的胎位和开指包括婴儿的心跳都很正常,玛莎已经快难以忍受疼痛了,于是伍德沃德建议玛莎先泡一个澡

和希恩彼此相拥的玛莎暂时战胜了疼痛准备生产,伍德沃德此时却无法听到胎儿的心跳,并让希恩给医院打了电话,在几个人的努力之下,孩子还是诞生并且发出了哭声

就在大家都松一口气的时候,突然发现孩子身体变紫,此时救护车才姗姗来迟。

这些,都在一个长镜头当中。

这段镜头自然是有剪接的,不过导演选择了这样一个相对而言很紧凑的事件并通过室内的长镜头实现一种近乎全景化的叙事,正是因为这一段是全片最为核心的部分,夫妻二人的相濡以沫,助产士虽然有变动依旧尽心尽责的工作,都因为婴儿之死这件事而开始扭曲。

我单独拿这一段出来讲更是为了展现一下这种情绪反复波折的叙事,稍微梳理一下,在这段22分钟左右的长镜头中,事件正向与反向竟然来回变换了十次。

宫缩痛苦(坏)->电话联系助产士(好)->助产士无法及时赶到(坏)->希恩安慰玛莎让玛莎放松(好)->羊水破裂,更加疼痛(坏)->另一个助产士来到(好)->玛莎已经无法忍受疼痛(坏)->泡澡,音乐,希恩的安抚(好)->胎儿没有心跳(坏)->胎儿诞生,有哭声(好)->婴儿身子发紫(坏)

所以开头的这一段,算是剧作+摄影+演技三者的完美融合,流畅的镜头之下故事也波澜起伏,人物也在这段时间内被赋予了独特的个性与情感纽带,我很喜欢这一段。

关于长镜头,本片其实很多地方都有用到,开头希恩一路从工位回到车上

玛莎旋转上楼的长镜头(这段拍得是真的漂亮)

玛莎妹妹带男朋友回家里一段室内多人长镜头(这段的调度很不错)

包括结尾小孩上树摘苹果的镜头。

除了镜头之外,凡妮莎和拉博夫都奉献了令人信服的演技,长镜头最考究演员的持续带动情绪的能力,希恩和玛莎在浴缸里执手相依的部分两个人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是非常到位的,而后面希恩与玛莎渐渐行远的生疏与离别,亦各有风味。

拉博夫近来丑闻不断,不管是暴力倾向还是酗酒等等,从《变形金刚》进入大家视野的拉博夫走上了一条非常崎岖的自我堕落的道路,但是话说回来,单论演技,拉博夫确实没话说,从13年的《女性瘾者》,到16年的《美国甜心》(虽然我不喜欢这一部但是演得不错),到《花生酱猎鹰》,到《女人的碎片》,拉博夫证明了自己在驾驭角色这点上的功底。(如果不是自身作风问题,拉博夫靠这个拿个奥斯卡男配提名应该还是可以的)

说起拉博夫,我就突然想到了前些年他在sia歌曲elastic heart的mv中和小美女在笼子里难舍难分的场面。

而sia导演的新片《缪季蔻》(Music也真不太好翻译成中文标题,总不能直接叫“音乐”吧)大概在21年2月底也要上线了,大家可以关注一下。

哦,差点忘了,扮演玛莎妈妈的艾伦·伯斯汀,在片中情感大爆发的那一段也很赏心悦目

这个妈妈是个老戏骨了,当年《梦之安魂曲》里母亲的那个角色,我就惊为天人

然而镜头与演技终究是为了叙事服务的,而本片因为婴儿之死引发的事件涟漪,蔓延到了很多个方面,其中最主要的自然是玛莎的生活与工作,她与希恩的情感在这之后也开始如断崖般疏远,另一方面,家人力争对助产士伍德沃德的诉讼,又让全片有了更多的内蕴。

母亲和玛莎在厨房里的这场对峙,我觉得就是本片最大的分歧。

失去婴儿的玛莎虽然痛苦,但是她希望能通过转移注意力来逐渐度过这段伤心的时刻,她反感家人那种”必须找一个凶手绳之以法“的做法,因为这样会不断撕裂她的伤口同时也会给别人带来伤害。

母亲的那段话则表明,她希望玛莎能正视这个问题,婴儿的死亡定然是哪里出现了疏忽,而助产士难辞其咎,也必然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当然也可能和赔偿金有关)

其实这两点,看上去都没有错,只不过是面对伤痛的态度罢了,玛莎在最后的庭审之中,其实还是选择了站出来直面这一事件,只不过她并不想用这场审判去伤害一个没有大错的助产士,婴儿的死,和她最初在家生产的选择,和他老公的支持,和助产士片刻的疏忽,和婴儿本身的身体状况等都有关系,没必要真的找到一个凶手,因为悲剧是由一个个选择的锁链构成的,谁都难辞其咎。

从这一点上,我觉得影片的处理还是不错的。

再来说说这篇影评标题提到的三个意象吧。

细雪

本片中随着时间的变化,城市慢慢入冬,河面有了浮冰,最后春天来临,河面重新汹涌蓬勃,这显然就是用气候来展现事件下行的状态。

十二月气温变冷,希恩开始重新喝酒,他试图带玛莎出游的计划未果,玛莎对做爱也毫无兴致。

一月份河面开始出现浮冰,玛莎和希恩也越发生疏,希恩和玛莎的律师亲戚成为炮友,玛莎也在夜店混迹,曾经为了生孩子而买的健身球,也被烟头戳破。

二月份河面完全冻冰,玛莎和母亲大吵了一架,希恩在母亲金钱的怂恿之下也伴着小雪永远离开了玛莎。

而到了三月份气温开始回暖时(我们能看到法庭外的阶梯上还是有残雪),玛莎选择面对过去并放弃对助产士的指责,自己种下的苹果种子也开始发芽。

四月份,她在桥上撒下女儿的骨灰,意味着她终于慢慢释然,也许伤痛还存在,但是时间终将让一切烟消云散。

那么为什么要说”细雪“呢?因为电影有一幕非常漂亮,就是玛莎和她姐姐说话的时候,那时户外正飘着小雪,阳光照射下,如同万千细小的星光,平时电影里大多是雪花纷飞,很少能见到这种如此细腻的雪沫飞扬的镜头,当时真的给我看呆了,也很幸运,镜头非常完美地记录了这一刻。

影片第一个镜头,希恩就在修桥,那个时候他还如此爱着玛莎,希望桥修好后,他们还未出世的女儿能第一个登上这座桥。

每次时间的推移,桥就又建好一点,只不过这桥后来大概也不是希恩在主导着去建了,所以曾经他想用这一座桥来表达对女儿的爱意,然而桥建好了,人却离开了,大概希恩想着,没有了女儿,之前的热忱也就没有了意义。

然而,结尾玛莎还是在桥上撒下了骨灰,算是女儿迟来的一次造访。

不过,桥在本片的含义也不仅仅如此,希恩和他的律师炮友介绍了有些桥坍塌背后的原因,就是共振,当外界的频率与自身振荡频率一样时,就会产生震荡的叠加引发灾难。

而如果我们把玛莎看作是一座桥的话,她本身冷处理的方式,虽然一直心有挂念,然而至少还活得下去,但是随着来自丈夫,来自家人的不断干预,他们就仿佛不断逼近她本身所敏感的这个谐振频率一般,让她走向了不知所措,濒临断裂的边缘。

苹果核

最后,是这个我们前面会感到有些莫名其妙的苹果,与苹果核。

婴儿去世后,玛莎突然喜欢上了吃苹果,并且后来开始找书去种苹果,最后的庭审上,她回答说当时闻婴儿的味道就像苹果的香味,这时我们反过来看她的举动便能知道,她对苹果的执念其实是对女儿的一种无声的怀念,苹果核的发芽,便也有了更多新生的意味。

最后那个苹果树的镜头,亦是她最美好的梦想。

她闻着像苹果,一定也喜欢吃苹果吧。

我吃苹果,会不会就能离女儿近一点。

苹果树长成了,女儿大概就会回来吧?

我开头就讲到,这片子就是今年的《婚姻故事》,同样聚焦一对曾经恩爱夫妻情感的分崩离析,孩子同样既是纽带又是导火索,《婚姻故事》显然对“婚姻”这个话题有着更多的探讨,《女人的碎片》则是面临悲剧之后重整人生重新出发的心路旅程。

冬天,会来,也会再过去,哪怕在严冬之中,也有美丽的细雪飞扬。

大桥,无论有没有这个曾经热衷的修桥人,也都会如期合拢。

苹果,吃掉后还有核,也许有一天,这个小小的种子,也能结出同样香甜的苹果。

长镜头中构建出来层层圈圈的家庭空间里,一个女人在默默地将她的心重新拼合。

 3 ) 河流解冻,树木生长,伤口终将愈合

#雪碧看电影# 凯内尔·穆德卢佐 《女人的碎片》2020:🌟🌟🌟🌟比起其他强情节的电影,影片没有刻意营造失去孩子的悲痛欲绝,其中的省略、克制和距离感难得可贵。

影片用台词点出重点:这是关于一个女人的故事,关于玛莎。开头长达20分钟的长镜头段落结束之后,故事进入新的段落和节奏,意外发生后的女主角的第一个镜头就是她身穿红色大衣走在去上班的路上,一脸坚强。

不断重复出现的大桥一点点重建,玛莎买苹果、闻苹果、吃苹果、去书店买种植的书以及亲自种苹果籽的一系列行为都是关于“如何从丧子之痛走出”这件事的隐喻和外化表达,她最后也是站在这座桥上把女儿的骨灰撒向大海。

莎拉培育的苹果籽发芽,似乎代表着女儿的生命换了种方式延续,也证明,她并不是没有能力“孕育”生命;电影最后小女孩爬上苹果树,也与片中多次出现的苹果前后呼应。

女高管和建筑工人的爱情失去了双方的努力维系,肖恩被玛莎母亲的一张支票收买,闭口不提爱情,自此消失不见。

莎拉趁庭审间隙去照相馆取照片,红色的暗房里泪流满面的宣泄可能是她全片为数不多的外在流露。

影片前半段让同为女性的我感受到皮肤之下都在发麻的窒息和绝望,直到随着时间推移,河流解冻、树木生长,我才感受到,原来不管生活里有怎样的苦痛,时间不会停下脚步,生活照样继续,但在被裹挟着不断奔涌向前的路上,伤口总会慢慢愈合,人只会变得更加强大。

 4 ) 和解是出路

前半小时几乎都在快进,作为一个经历过分娩的又早知道半小时以后结果是什么的女性观众来说,过程的痛苦和结果的残忍,绝对不是你半个小时可以拍出来的,所以,如果想讲后面的故事不必在此之前大费周章。

有人把政治隐喻和女性独立跟这部电影捆绑消费,我到没看出来…每个人都经历一些不能承受之痛,每个人都会用不一样的方式去面对,并没有没有好坏之分,而凡妮莎真的就是在伤痛中无法自拔表现出来的偏执和自我封锁,跟独立扯不上关系。有些伤痛不仅仅是子宫的,其实也是跟这个子宫这条生命关联的整个家庭的,如果是痛苦和愤怒,每一个人都有。

不少关于脖子的镜头我总是等着演员咽口水…也不知道导演想等什么…

习惯看完一部电影之后去豆瓣看别人的短评,盛赞之下我只给3分,一分给艾伦伯斯丁的精彩演出,一分给拉博夫的全裸下身并且是非勃起状态,还有一分给…凡妮莎永远的睫毛液以及作为跟她演绎的跟我一样的某一种类似河蚌的性格——痛苦就要“把自己一个人关起来”。

 5 ) 当跨过悲伤这座无法修复的桥梁

去年九月的威尼斯电影节有18部长片入选主竞选单元,角逐最高荣誉金狮奖。有趣的是,英国女演员凡妮莎柯比主演了其中的两部:《打开心世界》《女人的碎片》。最终,年仅32岁的凡妮莎柯比凭借在《女人的碎片》里的精湛演技夺得了威尼斯影后。近些年,凡妮莎柯比走进大众视野是凭借其在电视剧(《王冠》)以及一些商业片(《速度与激情:特别行动》《碟中谍6:全面瓦解》)中的出演。获得威尼斯影后的奖项证明了瓦妮莎柯比近些年在表演上的突破,如此荣誉必将使得其未来的表演之路更加通畅,一路高歌猛进。

《女人的碎片》是一部关于“悲伤”的电影,网飞出品 (今日上线网飞平台),由多次入选戛纳影展的匈牙利导演凯内尔·穆德卢佐指导。我认为《女人的碎片》可以被视作一部女性电影,它强调现实主义,许多细节由微妙的台词和表演推动,在临近结尾处将整部电影升华即推向另一个高度。

《女人的碎片》主线很清晰:即将临产的主角 Martha和她的丈夫Sean决定在家中由助产士帮助接生,但发生意外之后他们的女儿在Martha 分娩不久之后就去世,整个故事也是由证件事故的法庭诉讼进行时间上的推进。两条清晰的辅线则是在意外过后,Martha 和丈夫,以及其自己母亲的关系的转变。其实当今美国选择在家中生产的孕妇并不多,根据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的文章所述,每年大概只有百分之一的孕妇会选择这样的方式分娩。

开头前30分钟,导演凯内尔·穆德卢佐设计了一段长达二十分钟的斯坦尼康长镜头 (Long take),用极其现实主义的手法来刻画 Martha 分娩时的情形。瓦妮莎柯比在这二十分钟的长镜头里展示了其精湛,且强有力的表演,将孕妇临盆前的不安以及分娩时的痛苦体现得淋漓尽致。我甚至想不出有比长镜头更加适合的表现方式来描绘这段场景,想必这二十分钟也是最终打动威尼斯电影节评委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

分娩前的Martha

当自己的新生儿因意外去世后,Martha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和母亲在对于法律诉讼上的分歧(Martha最初不愿意直面整个世界,拒绝出庭)以及和自己丈夫 Sean因巨大悲痛而导致感情上的疏远。其实 Sean 的这条线有可以挖掘的的地方 -- Sean 的工作是建桥梁,是蓝领阶层,而自己妻子 Martha则是公司中高层,有自己的办公室,她也来自于一个中高产阶层的家庭(住在大房子,受母亲的资助买车),双方这种跨越阶层的婚姻也因为一场充满悲伤的意外而分崩离析:两人越来越疏远以至于貌合神离,各自都有了出轨行为。很多时候,当一对夫妻相处的久了,他们的孩子就成了感情生活的粘合剂,而片中夫妻两人夭折的新生儿也预示了关系的破裂。Martha对生活也开始变得消极,被这件意外阵痛地打击,无法自拔。

同时,Martha有一个非常强势的母亲。她从不喜欢Martha的丈夫 Sean,因为内心里认为他是一个粗人。她就象征着精英阶层,希望最终打官司,让助产士入狱然后赔偿以让自己的女儿获得心灵上的慰藉,但从来没有真正与Martha交谈,不知道Martha真正想要的东西是什么。借此机会,Martha的母亲也让 Sean离开自己的女儿,不要再回来找她。

如果说片头二十分钟的长镜头为这首女性之歌谱曲了肝肠寸断的开头,那后三十分钟就是创造出了一个坚强的结尾。Martha 出乎意料地出庭作证,中途休庭时,她在相机店取到了先前未冲洗的胶卷底片,看到了自己刚分娩时,还有着微润呼吸的女儿。回到法庭上,她真情发言:表达了对助产师的原谅,同时也象征着自己放下了这无尽的悲伤,而抬起头向未来前进。在法庭上的桥段,瓦妮莎柯比再次奉献了极具张力的表演,把情绪推到极致,和泪目母亲的四目相对也溢出了一股动人的情感。

有趣的是,导演凯内尔·穆德卢佐用建造中的桥梁(Sean 工作修建的桥梁)来体现每一次的时间转换。电影起始时,这座桥梁的两端远隔两方,当影片临近结尾,两端终于相聚,Martha站在桥的中央,把夭折女儿的骨灰洒向河中。这象征Martha对于悲伤的放下、一次勇敢的跨越。就像这看起来永远修不完的桥梁一样 -- 时间提供给了工人们修桥的可能性,也同时抚慰受伤的心灵。但是,想要真正让桥的两端相连,靠的是无数工人数月的辛苦劳动;同样的,让Martha真正地跨越悲伤这座“无法修复”的桥梁的,还是她本人直面现实的坚强,抬起头、向前看的勇敢和对未来重新燃起的希望。

瓦妮莎柯比在本片中塑造了一个坚强勇敢的女性角色,她出色的演出值得今年的一个奥斯卡提名,让我们也期待在大影幕上看到更多她精湛的表现!

01/07/21

写于芝加哥

---------------------------------------------------------------------------------------------

感谢您阅读我的影评。如果您对我感兴趣,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Andysspace. 下面是二维码👇 谢谢!

我的公众号二维码

 6 ) View 视角 | 看完它,我恐婚了。

2021年刚刚到来,网飞就为观众送上了凯内尔·穆德卢佐初入好莱坞后的第一部力作《女人的碎片》(Pieces of Woman)。这位早已在各大电影节小有名气的匈牙利导演一向以技术流著称,他的上一部作品《木星之卫》(Jupiter Holdja)还获得了第70届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奖提名,在这部《木星之卫》中,凯内尔·穆德卢佐将科幻类型元素与充满神迹的宗教隐喻融合在一起,并全程贯之以导演一向擅长的移动长镜头,使得整部电影具备了一种神幻气质。

图 | 《木星之卫》(2017)海报

图 | 《女人的碎片》(2020)海报

而在1月7日于网飞上映的《女人的碎片》中,凯内尔·穆德卢佐则初次尝试了与前作《木星之卫》、《白色上帝》风格都全然不同的女性题材,用相对私人化的、沉稳的镜头视角探讨了关于婚姻、丧子、女性伤痛的问题。

除此之外,这部影片大咖云集,马丁·斯科塞斯监制,“白寡妇”凡妮莎·柯比细腻出演,更有被丑闻八卦常年缠身的演技派希亚·拉博夫加盟本片出演丈夫一角。总之,《女人的碎片》戏里戏外的看点都足以令观众怀揣着极大的好奇和期望去观看这部电影。

图 | 凡妮莎·柯比(Vanessa Kirby)

图 | 希亚·拉博夫(Shia LaBeouf )


薄雾

被伤痛弥漫的阴影

影片刚开始,阴郁灰暗的色调便弥漫在充斥着薄雾的波士顿城市中的河流之上,负责建桥的肖恩期盼着即将降生的女儿可以第一个走上这座即将建成的塔桥。

图 | 影片初始便呈现出阴郁灰暗的基调,为玛莎产女之痛做着铺垫。

另一边,妻子玛莎则疲于应付着人们对即将产子的自己亲切的“慰问”,显然玛莎并非已然为产子做好了“健康”的身心准备,而是深陷在母亲的控制和周围社会的眼色之下。这种与他人深深的距离感令玛莎倾向于内化地生活,即将降生的女儿便成为她潜意识里最深爱且期盼的内心依靠。

因此,属于玛莎的伤痛和自我执着从一开始便是如同无法消散的阴影般与她共同存在着的,这也使得女儿的死亡成为偶然中的某种必然性。

图 | 疲于社交的玛莎独自一人

摒除这些伤痛阴影,我们无法忘怀整部影片最美妙的时间,那便是玛莎在家中的产女之夜。尽管外在压力始终存在,但是孩子成为了玛莎和丈夫肖恩最大的憧憬,他们相爱的同时怀揣着这份憧憬,但是他们的心情又是极其复杂的,他们对彼此以及孩子愈是向往和深爱,便愈是恐惧,恐惧着新生降临的一切可能性的意外。

导演凯内尔·穆德卢佐巧妙地运用了长镜头来呈现玛莎产女的全过程,细腻的镜头运动捕捉着每一个瞬间,长镜头之下有着肖恩担忧的眼神和玛莎癫狂般的期待和恐惧,有着玛莎和肖恩彼此身体的缠绕和抚慰。

图 | 玛莎和肖恩共同为迎接新生命而努力着

而这一切随着孩子的死亡,戛然而止。我们看到了是因为玛莎坚持拒绝去医院产子而令孩子最终死亡,更看到了这对夫妇残忍地将无辜的助产士告上法庭,一时间助产士成为了这对夫妇乃至整个社会为了摆脱伤痛推卸责任的替罪羔羊,任何伤口的存在总是需要有需要怪罪的对象,人们最不愿意怪罪的就是自己。

图 | 被状告法庭的助产士

我们深深地明白玛莎拒绝去医院的潜在原因是她将孩子彻底内化成自己的产物,她将母亲、朋友以及外在社会的一切拒之门外,是玛莎的这种自我保护自我封闭的执着导致了女儿的死亡。而女儿的死亡又彻底地将玛莎隐藏内心的无形伤疤撕裂开,伤痛从她的身体开始。

孩子已经死去,乳汁却还在分泌,从她的衣服中渗透出来。飒气的职场装扮之下是庇护着撕裂阴道的尿不湿。身体的伤痛时刻地提醒着玛莎女儿曾经降生过却又死亡的事实。

图 | 职场装扮下隐藏的身体伤痛


碎冰

暗流之下的摧毁

凛冬将至,肖恩负责的那座桥已然建成些许,河流上漂浮着无数的碎冰,随着时间的流逝,碎冰演变成更大更密集的冰块聚集在河流表面,表层的河水已然无法流动,路边则积聚着厚重而僵硬的积雪。导演用形态不停演变的自然事物来展现时间的流动,同时又象征着玛莎内心不仅无法消解反而更加坚固的伤痛之感。

图 | 河流的碎冰演变成更密集的冰块聚集在河流表面

丧女之痛令玛莎选择了彻底封闭内心,她精神紧张地对抗着母亲和其他人,她选择捐献孩子的器官供给医院做医学研究,一切的摧毁都是为了逃避伤痛。

就连曾经深爱的丈夫也被她拒之门外,其实,整部影片最脆弱的、令人伤感的莫过于她和丈夫肖恩的关系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摧毁的。家中空间早已不如初始般温馨,堆积在洗碗池的碗盘和花盆中死去的花草都作为一些细节来暗示着这个家庭的走向。

图 | 影片中玛莎和肖恩的恩爱照片

图 | 玛莎和肖恩如今荒败的家,暗示着二人感情走向尽头

二人在车内空间的戏份也惹人寻味,窗玻璃内是玛莎和肖恩相处的窒息感,窗玻璃外映照着城市的轮廓和人群,这样的镜头设置暗示着处于夫妻二人之间的一些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图 | 车窗外的城市倒影

在肖恩这一角色身上可以看出导演和编剧试图将一些显著的男性社会问题考虑其中。肖恩因为学历和出身一直被玛莎的富裕母亲看不起,他并不具备男性“本该拥有”的优越的社会地位,在这一层面上不仅涉及到阶层矛盾更有男性面对的社会偏见。

只不过,影片并没有将这一矛盾详细刻画,而纵观整部影片,其实涉及到玛莎这一角色身上的女性社会问题也并没有被过于重视,因此说它也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女性主义影片。影片呈现更多关注的是个人伤痛如何遗忘和化解的问题。

图 |伤心的肖恩独自一人

个人的伤痛又牵连至各式各样的关系之中,呈现出某种伤痛的侵犯和传递。如果说玛莎的伤痛是潜伏已久的内心崩裂,那么丈夫肖恩的伤痛更多源于玛莎的传递。肖恩的泪水和挽回都无法令玛莎回到重新的关系之中,无奈的他一步一步地被带入深渊。

他重新捡起了酗酒抽烟的恶习,变卖车辆,脾气暴躁。在肖恩试图和玛莎通过性爱来找回往日情谊之时,移动镜头下的二人的身体接触更像是两个不相容的个体的相互冒犯。肖恩最后的挽回,失败了。二人的关系随着最终肖恩流着泪水去往机场而彻底结束。

图 | 一场失败的性爱

图 | 玛莎目送肖恩离开


细雪

重新面对记忆中的伤痛

在影片的第三阶段,叙事悄然地从玛莎和丈夫之间的关系中转移至玛莎与母亲的关系之中。母女关系这里便不再赘叙,在最后母亲令玛莎回到审判法庭面对那段记忆。在法庭之中,玛莎依旧欺骗着自己和大家,说着谎言,将孩子死亡的责任推究至助产士身上。但是,这一阶段,玛莎的心境已然发生了些许改变。

图 | 玛莎在法庭上回忆着产女之夜的痛苦

丈夫离开后,细雪取代了坚硬的冰,降临至玛莎身边,她的内心逐渐柔软,直至她将丈夫拍摄自己刚生下女儿之时的照片拿去冲洗后,她才第一次地去面对那个曾经活过一分钟的女儿,照片留下了她和女儿的永恒瞬间。冰封的记忆终于得以逐渐融化,最终,她将女儿的骨灰洒向了河流之中,她与自己达成了某种和解。

图 | 玛莎冲洗照片后看到自己和女儿的永恒瞬间

在这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细节安排,以及抽象概念的隐喻,比如那座逐渐建成的桥梁,以及玛莎将对女儿的思念转化到对苹果树的生根发芽的呵护之上。这些细节的安排都在有意地衬托着玛莎的伤痛记忆。

图 | 结局中玛莎的苹果树上爬着一个小女孩

但是,稍显刻意的细节却使得玛莎的伤痛附带上了些故意的矫情之感,因此,在电影意象的选择和设置上,凯内尔·穆德卢佐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在情节上,似乎所有情节都在玛莎的伤痛而服务着,虽然,从贯穿影片的一些情节和人物关系上来看,能看出导演有意地在通过一些情节来隐射出一些隐藏的社会问题和人物困境关系,但是却都只是浮在表面的浅尝辄止,这也令玛莎的伤痛过于单薄和私人化。

图 | 玛莎的痛苦表情贯穿在整部电影之中

*本文由cinewoo独家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短评

3.5 早说了他适合去好莱坞发展,这不挺好。开场那个分娩的长镜头段落很不错,两个主演都太有魅力(拉博夫已经升至我可以榜单TOP1,成功挤下了高司令)

7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还行

后劲十足的一部电影。女主演得特别好,足够让人感同身受到女主人公的挣扎,以及她身上最终散发的那种温柔却强大无比的独立精神。当一个女人把自己内心的全部碎片坚强的拼凑起来,那座久也无法接洽的心桥终于愈合。

9分钟前
  • 饮歌
  • 力荐

失去女儿之后,她爱上苹果的味道,因为那是她与女儿短暂共处时光里的唯一回忆。男人在一个女人被撕成碎片后做了什么?他依旧在索取,哭喊着要求他渴望的一切,在未果后转身上了别的女人,他哭的是自己理想生活的灭亡,这种悲伤是一种近乎自恋的男性凝视。体面和尊严是什么?是我们光鲜亮丽地活在他人各色的目光下,然后来到厕所,脱下成人纸尿裤。

13分钟前
  • uncannyblue
  • 力荐

在生育这件事儿上不存在什么矮化男性,因为被撕裂的永远是女性,男性请别高估了自己的悲伤。

14分钟前
  • Mumu
  • 推荐

你看了一眼这世界,觉得不满意又回去了。却让我变成泄气的瑜伽球,打碎的玻璃渣。你的离去像坍塌的塔科马大桥,不怪地基悬索,只因为凑巧的共振。命中我注定要与亲密的人共振,即便没有你也会有其他将我们拆分。冰雪消融,指甲褪色,种子发芽,当被命运扼住时我要昂起头,这是你在我怀里教给我的道理。

15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女主微笑的那一瞬间电影就垮了,可以原谅,没必要笑。男主和片中雪天的流浪狗一样,删去对全片也毫无影响。

16分钟前
  • 柳三行
  • 还行

2020多伦多Day4 | 我总觉得Vanessa Kirby的长相和气场一点都不适合演母亲,典型的RBF。所以全程缺乏共情。除了最后一场法庭的戏,她的确演的非常出色:颤抖的嘴唇、竭力控制自己不让情绪奔溃、I di... I do. I did…… 期待她未来驾驭更多powerful的女性角色。话说回来,男主的角色到底是在干嘛!哭了两次,求欢被拒,然后出轨,最后滚蛋。两人之间从争吵到冷漠再到心死,如果再多些笔墨多些细节就更好。想起了劳模姐和一美的The Disappearance of Eleanor Rigby,再看这部就觉得没多少新意。最后一小段可以省略。等Netflix上线之后再看着字幕看一遍吧。

21分钟前
  • 北北
  • 还行

到美国发展的匈牙利导演新作,该片得到老导演马丁斯克西斯监制。女主气质上并不讨人喜欢,戏份多,幸运地获得了威尼斯最佳女主。开场半小时的生孩子场面的调度,掌控精彩,苹果籽育种等细节也还不错。其它一般了。

24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还行

这种描写中产阶级白人因为自己的错误失去孩子之后如何从痛苦自责到释怀的电影已经要成为一种类型了吗,以后可以就叫曼彻斯特片…

25分钟前
  • 小油飞
  • 推荐

3.5 其实,蓝领凤凰男和中产阶级女即使没撞上悲剧,也会be的呀

26分钟前
  • maud
  • 还行

女主这种人物性格设定真的是太高阶了,现实生活中有几个不歇斯底里的

29分钟前
  • Lee_刁
  • 还行

令人紧张到窒息的20多分钟分娩戏让人察觉不到这是一个长镜头,导演的场面调度和镜头语言能力可见一斑。相比于导演之前空洞炫技的作品,在这部电影里导演终于将那些技巧真正融入到电影内容里。渐渐连接的大桥,默默萌发的种子,冰冷的雪天,家中被人遗弃的盘子,每个物品每个镜头都有了 叙事和表达用途。再加上两位主角的实力演绎,整部影片将一个悲伤的故事呈现得非常抓人,富有张力。只不过影片将女人的痛苦和挣扎隐藏的过于隐晦和琐碎,说它是女版的《海边的曼彻斯特》,还差一点藏在平静中的爆发力。

30分钟前
  • 女神的秋裤
  • 推荐

当长镜头花哨的幻想感被一场内敛又时刻处于生理反射临界点的高压共情共能取代时,穆德卢佐宛如神秘软体动物般的“浮游影像视听”也由过往外星生命似的奇特作品转世为人。寓言体系却依然是庞大的,如羊水的逐渐丰足,城市运河亦由寒潮化作暖流,而横跨其上的桥梁的合拢竣工,又是母体与胎儿间脐带的再一次连接,倒撒骨灰的一刻,抚平了共振的伤痕,种子发芽的新生到来,许下这承诺的男人被抹灭,破碎的女人终将重新站起。一场令人钦佩的关于母性同这个世界间关系的绝妙比喻,最后的宽恕蜕变于之前男性和家庭作用力的溃败,母性的强大坚毅从何而来,人类一切行为乃至整个自然界的运作法则,皆在其中又尤其引导。大概唯一的不足,是片尾女孩爬树摘苹果这一直白的人文主义抒情关怀,电影完整的系统氛围在这最后一刻被遗憾破壁。柯比与拉博夫的表演都很精彩。

35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推荐

#77Venise主竞赛第五场#截至目前最精彩的一部,开篇半小时的分娩场面触目惊心,全场观众目瞪口呆的看着屏幕中的女子呻吟喘息嘶吼咆哮,之后女主的演技依然碾压众人,把女人的痛苦以碎片化的形式呈现给观众,希亚拉博夫在女主面前顿时沦为花瓶男,全程只有不停大哭

37分钟前
  • 耐观影-Xavier
  • 推荐

很有力度,道德力量和理性战胜了极度悲伤带来的报复欲,这才是女性力量的一种展示。她的妈妈说,你应该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利,男人远走高飞,只有她重新开始。没有把仇恨种下,发芽的是爱,爱还结了果。

41分钟前
  • frozenmoon
  • 推荐

第一部分,差不多半小时的剧情,就已经把人抓得死死的。那种临场感与真实感,真是怵目惊心,看到人快要窒息了。而接下来则是一点点告别与和解。影片讲得还是挺直白的,尤其苹果的寓意。主要还是导演调度与演员表演吧,确实都非常厉害,也增加了影片情绪感染力。另外,意外看到萨弗迪,也算是小惊喜了。

4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7.1/10品质平平。拖沓且寡淡,分娩戏份导致头重脚轻,作为支点的庭审也站不住脚。夫妻感情和母女感情没有厘清,胡乱交织在一起,分不清重点。丈夫的形象不立体,他选择肉体出轨、重拾烟酒,究竟是因为懦弱还是悲痛?他究竟是一个挣扎的父亲、丈夫,还是一个懦弱的窝囊废?镜头语言值得赞赏,长镜头非常不错,算是锦上添花。女主表现很亮眼,我觉得值一个表演奖。其实不烂,就是平庸。它血淋淋地呈现了一个本就有裂痕,遭遇意外,最终分崩离析的家庭。以及一个执拗、善良、坚强与脆弱共存的母亲。但完成度并不高,就像一拳打在棉花上,没有迸发出戏剧张力,也很难感染观众。远远不及《海边的曼彻斯特》,可能是我预期太高。她把关与孩子的一切抹去,却执着苹果核的生长,疼痛终究难以放下。

46分钟前
  • Neptune
  • 还行

终于看到了男神导演去好莱坞拍的第一部电影,每次镜头还是横移,就觉得会一直跟角色奔跑,最后飞起来。看到角色痛苦或歇斯底里,就觉得氛围化的混音效果要来了。生孩子那部分的长镜头满足了我对这位技术流导演的期待,跟着角色走的大女主故事,也基本上满足了飙演技的预期。夫妻关系的处理有点使不上力,情感力度顶不上来,倒是男主角临走的那场戏,虽然看不到脸,但背影和小动作演的很够劲儿。

49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利用视听语言(煽情手段)放大《女人的碎片》无益于这部带有强烈政治意图的电影。因为在共情的语境下,观众是有可能继续保持理性的。显而易见,这是一场在技术安全和权力监管双双缺席下进行的私人项目。作为连接两性并使二者维持和谐的桥梁,这个庞然大物一直处于孕育和待分娩的过程中。遗憾的是,在「造桥计划」失败之后,世界只剩下了一位被冷漠包围的母亲和一位被愤怒占据的父亲。事实上,两个生活在一起的独立个体在信仰坍塌之前就已是敌对的状态,显然,影片没向我们提供证据,它让我们以为夫妻矛盾是因为新生儿的死。殊不知,这个分裂已久的世界和刚刚断裂的桥梁一点关系也没有。故而,因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而导致的「内战」也无法指望一个总统就能迎刃而解。需要警惕的是,女性的苦难不应成为艺术家表达政治诉求的手段,哪怕它是多么具有合法性。

52分钟前
  • Muto
  • 还行

孩子死后成为碎片的不止女人,全程压抑结尾挽回。看了下评论,夸分娩戏份的基本都是男性,但我觉得女主表现得并不好,很明显她没有生产过。

53分钟前
  • 彌張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