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尔苏·乌扎拉1975

HD

主演:马克西姆·蒙祖克,尤里·索洛明,斯韦特兰娜·丹尼尔琴科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其它年份:1975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德尔苏·乌扎拉1975 剧照 NO.1德尔苏·乌扎拉1975 剧照 NO.2德尔苏·乌扎拉1975 剧照 NO.3德尔苏·乌扎拉1975 剧照 NO.4德尔苏·乌扎拉1975 剧照 NO.5德尔苏·乌扎拉1975 剧照 NO.6德尔苏·乌扎拉1975 剧照 NO.13德尔苏·乌扎拉1975 剧照 NO.14德尔苏·乌扎拉1975 剧照 NO.15德尔苏·乌扎拉1975 剧照 NO.16德尔苏·乌扎拉1975 剧照 NO.17德尔苏·乌扎拉1975 剧照 NO.18德尔苏·乌扎拉1975 剧照 NO.19德尔苏·乌扎拉1975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德尔苏·乌扎拉1975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这是一部极为出色的关于人与自然的电影。1902年和1907年,沙俄军官阿尔谢尼耶夫两次率领勘探队到乌苏里地区探险,都巧遇赫哲族老猎手德尔苏·乌扎拉。德尔苏.乌扎拉为勘探队充当向导,并挽救了阿尔谢尼耶夫的生命,与之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德苏对大自然相当了解与尊重,藉由他的示范 与见解,让人们了解大自然的伟大与残酷,人是可以与大自然和平相处,但当大自然被破坏时,人们将是第一个遭殃。  德苏是一个神枪手,但后来在一次打猎时,德苏发现自己的眼睛因为身体衰老而退化,看不清猎物了,十分沮丧。他随阿尔谢尼耶夫到大城市伯力居住。但是,城市文明德苏却无法习惯,城市和他过去赖以生存的地方,那片纯朴的自然大地是完全不同的。猎人离开枪,离开了他所熟悉的环境,仿佛鱼儿离开了水。“城里没法狩猎,不狩猎就没有貂”“我突然想念空气。”他象是被囚禁了一般,闷闷不乐。德苏执意回到山里,回到那片密林。但是,猎人没有好的视力,便是最大的悲剧。猎人不能猎杀,自己便被会猎杀。勇敢的德苏虽然带着阿尔谢尼耶夫送给他的新猎枪,但是他却死了……老妈快跑富江2:另一张面孔我想你男人养家风尘泪2023热血闺蜜团谍海军魂乐队的海边PDvlog我所有的朋友都死了火狐电台挖宝战 第一季太空第一人天才除草人2(原声版)缘分的天空雪鹰领主剧版系统破坏者2019正道无敌不灭之光阿拉丁罗马假日转校生迅兽逃命2013迪多小子二度姻缘三日情大饭店第二季少狼第四季残酷的梦披头四与我一家大晒女高怪谈4:声音犯罪现场调查:纽约第八季胖子的穿越之旅猪头逛大街3反叛者2018你情我愿 你情我願北漂爱情故事2016别处入侵脑细胞爱你无条件人鬼狐新传斗争人生诱爱入局

 长篇影评

 1 ) 想念空气

一个叫李村斌的天津老人因为妻子被兄弟占领而逃到深山老林隐居40年。
居野地,夜晚狂风来临之前要割草扎营(以铁三角架和绳子为依托)度夜,否则冻死。
德尔苏这个高德老人以狩猎为生,不想到城市去,怕难以在城市谋生。他自己一个人住在森林里,没有家人,悲哀。
掉入湍急的大河中,让岸边的人砍高树,系以绳索,树掉入水中够到他,救起。
他老了,眼力不好使,无意中打中一只老虎,深深自责,后来打猎技术下降,更是害怕。队长带他到大都市,但他不适应整天坐在房子里不能活动不能打猎,雨天不能在外面扎营,“想念空气”。
最后回到森林,被想夺他的新式武器的人杀死。
表明原始人的 、 接近大自然的生活方式已经远去,人们在城市里生活,其实也很脆弱,丧失了野外求生的本能。
可是狩猎这种原始生活,在如今的社会,也是极其不适应的,落后的,被排挤的。

有个小问题,这里到底是谁的土地

 2 ) 追求符号电影的东西才是拍成好电影的条件

9分。伟大的电影。

仅仅是背景故事就如此精彩,电影天皇黑泽明5年前上映的《电车狂》票房惨淡,自杀未遂,这部影片1975年左右拍摄于独裁苏联,日本导演,苏联,还有中国人在其中。就仅仅这些都够说一壶的了。

不过其实伟大的电影根本不在意这些东西,黑泽明并没有在影片中探讨所谓的政治倾向一类的事情。我看到黑泽明很多的电影的评论中都非常乐意讨论他的政治思想,左右这种问题,我觉得是非常愚蠢的,首先他是什么时代的人?就算有怎么样的政治思想又如何?更不要说影片中我很少看到他的政治思想,哪怕在那个年代的苏联拍片都尽量的避免了政治因素的涉及。再退一万步说,就算有有怎么样?这是一个政治电影吗?这么考究的摄影机、演员的调度,炉火纯青的视听语言,发人深省的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的思考的主题,这些哪一点不值得更加的讨论呢?不要再拘泥于自己那点狭隘的zz思想,这探讨的是人类所共同的主题。

德尔苏乌扎拉,一个赫哲族老猎手,代表着古老、智慧、传统,而沙俄军官阿尔谢尼耶夫代表着先进、现代。这样两个完全不会有任何交集的人,却在这个蛮荒之地结下坚实的友谊。

影片的开头,一队人已经在这里开荒拓土,长官说:很久以前,也没有很久,三年以前,我的朋友埋在了这里。骑马车的小伙随便一指。历史的车轮那么快,快到三年前就已经让人下意识的觉得是很久以前。哪还有人会在乎一个老到自己都不知道岁数的老头的坟墓在哪里呢?而他们的开荒拓土就是依据长官当年的勘探,而长官当年的勘探则是靠乌苏拉的向导。

所以对于这片森林中所有的“人”(乌苏拉口中的万物都有生命,万物都是人)来说,乌苏拉是什么样的存在呢?他是背叛者吗?因为他帮助了作为“入侵者”的人,但是对于这些军人们来说,他是救命恩人。他如此善良,甚至会为一个从未谋面的人留下可能的用得上的东西;他如此智慧,雪地中就地取材度过寒夜,看见横着的树木就知道前面有陷阱等等等等;他如此孤独,他没有家人,没有朋友,第一部分的最后,看着他走入山林的背影,我突然觉得很想哭;他如此坚毅,难以想象这么多年,这么大年纪的人,在那么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他如何生存;他又如此脆弱,他应该是并没有打中老虎,但是他老了,他开始害怕那个生活了一辈子的森林。而当他走出森林,在城市中,他无所适从,这个世界和他的世界完全不同,正如长官在森林中一样,缺少乌苏拉的陪伴就举步维艰。

另外,本片的视觉体系与日本的视觉体系又完全不同,山林其实是黑泽明一直非常喜爱的视觉符号,还有天气,黑泽明的电影中几乎每部都出现雨,后来的片子中也大量出现雪。这种视觉符号已经是黑泽明电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用黑泽明自己的话说:我认为电影的根基不在主题,反而追求符号电影的东西才是拍成好电影的条件。能拍成电影的东西并非是发掘出来的,应该是自然而生的。

最后我看到这篇文章,发现我写的太垃圾,直接转载吧:

//movie.douban.com/subject/1300034/discussion/1046176/

一梦两蓝天@ 发表于:2007-1-8 8:08:41

哦,我的蓝翅鹰。你这段时间都在哪?

在山与天之间翱翔,一阵沉默。

——俄罗斯民歌

在照相技术刚刚走进人类现代化的征程时,流传着一种说法。被照相机拍下,就意味着人的灵魂被渐渐带走。照相机摄去了我们的灵魂,这个传说其实和事实相差无几。在影片中第一人称的叙述者说道,那个秋天是他和德苏乌扎拉在一起最愉快的时光。也就在这一段落中,导演黑泽明用一连串的单桢照片,说出了我们现代人类悲剧的抽象化内涵。随着最后一个代表人类旧时代的猎人的离去,我们终于失去了和自己的过去再次相见的机会。现代化汹涌而来,我们必须无奈送别自己纯朴的昨天。

黑泽明在谈到自己创作的时候说:“我认为电影的根基不在主题,反而追求符号电影的东西才是拍成好电影的条件。能拍成电影的东西并非是发掘出来的,应该是自然而生的。”确实如此,真正精妙的象征是那些最最简单的事物。克拉考尔的判断虽然稍显偏激。不过,生活本身就是一个象征的麦田。我们不用那样精心安排,我们只需要选择那些“决定性的瞬间”。截取现实中的生活,对于创造另一个情感化的高尚的“生活”至关重要。在《德苏乌扎拉》中,我们发现镜头本身仿佛和整个现实环境完美的溶于一体了。就好像德苏嘴里念叨的那个山神就是我们自己。这是一个催眠状态的下的记忆复原,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就是这样安静地注视着我们的世界以及我们自己。在自己的梦里看到自己的死亡,还有比这更可怕的事吗?在我看来这部影片并不是试图勾起我们对过去美好品德的追念,也不是哀伤的挽歌仅仅希望为那个猎人歌功颂德。当然也不是那种人类学意义上的冒险故事。这是一场恶梦,一场发生得和真实一模一样的噩梦。“历史”在黑泽明的眼里总是那样的真实动人,他是少有的可以穿越时光而把我们带回到过去的导演之一。

那个老猎人的向城市文明的流亡,与勘探队向深山老林的进发是相对的。它们互为因果,相对无言。于是最后的悲剧再也无法避免,传说变成了事实,代表现代科技文明的照相机,摄走了老人的魂魄。最终老人由于主人公送给他的新式步枪而遭人杀害。相片与步枪,现代化最好的一对搭档。这部电影已经好到让人惊讶的程度,简单的故事,连绵不绝的真实把高超的象征推向前台。主题已经变得非常虚弱,影像真正得以穿越像知识手册般的阐释主义“内容”。达到了电影之所以为电影的价值。在影片中黑泽明大胆的使用了逆光的拍摄,在表现主人公和大自然争斗的段落中。几次把镜头摇向了刺眼的阳光。这样产生的结果是,刺眼的光效果成功的把大自然的那股炙烈的力量表达了出来。这里面有一个点,就是人类的渺小和大自然的伟大。不过黑泽明高超的地方在于:他把这前一种对比和现代文明向荒蛮疆域的进军与代表自然和谐的老猎人的悲剧连缀在了一起。得到的是一种互逆的结果。自然只在发怒的时候惩罚人类,而人类却在占有欲的驱使下肆意侵略自然。自然给老猎人以生存的空间与力量,而当无辜的老人被现代化的拐杖——猎枪俘获的时候,自然便收回了自己的力量。德苏用枪把老虎吓走之后,他一直处于极度的不安中。而身体的衰老使得他的视力严重退化。自然向无辜的叛变者带来了迟到的惩罚。因为它所惩罚的并不是现代化的人,而是古老时代的最后代表。通过这个稍有偏差的惩罚,艺术史上也就诞生了又一个被逐出伊甸园的亚当。亚当和夏娃受蛇的诱惑,而老猎人也被现代文明的力量所迷惑。在第一部分结尾告别主人公的时候,老猎人德苏羞涩的提出,希望得到一些武器和弹药。现代人在这里扮演了旧约里面的蛇的角色,而代表现代人古老时代的猎人却成了亚当。这样推论结果相当可怕。事实上现代文明的进展太快,使得我们渐渐丧失了人性。多年之后再次与老猎人相遇时,老猎人说自己虽然赚了很多钱,不过被一个富商给骗走了。一个现代化的富商用谎言带走了美德,一条新的会说谎的蛇再次出现。

早在启蒙主义时期我们就听到了似乎“不和谐”的声音。我们可以把其称为“野性主义”的。借由,卢梭的矛盾。就已经为我们预示了今天可能碰到的问题。理性主义和自然主义复杂的存在于卢梭的体内。卢梭期望我们可以找到一种自然化的生活,远离文明而获得自由。在19世界的最后几十年,托尔斯泰再也无法忍受资本主义的理性发展了,他进入了斯拉夫主义的边缘派。要求保留那种自然经济下的纯朴生活方式。不过上面的两个例子是发生在另一个时代的。今天的我们甚至连思考的余地都所剩无几了。20世界最后的洗牌把我们的世界彻底改变了。旧世界轰然倒地,新世界冉冉升起。

在影片结尾,老人死了。我们能做什麽呢?主人公只能无奈的选择每隔几年来看看德苏的墓地。不过在影片开头,最终恒久的结局已经展现。墓地再也找不见了。一辆运送木材的拖拉机驶过,新的城镇正在紧罗密鼓的建设。这是1910年的俄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才刚刚逼近。

--------------------------------------------------------------------------------

引用地址:http://www.mtime.com/myblog/trackback.aspx?blogId=224619

 3 ) 远不如原著的一个改编

看后有些失望,实在是一般般。原著《在乌苏里的莽林中》,自然和人文的场景丰富宏大,电影表现出来的太过局限,就像通过门缝看风景。只是掐出原著中几个片段拼接起来。

许多对白引用了原文,由于缺少前文的铺垫,会觉得非常突兀。同时,各个场景被割裂后,缺乏前后逻辑的贯穿,丢失掉了原文的韵味。既没有表现出乌苏里地区浩瀚的自然风光,也没有完整体现出得尔苏精彩的丛林生活哲学和与自然相处的技能。

还是看看原著吧,不可多得的一部勘察实录。

 4 ) 《德尔苏·乌扎拉》:解读和误读

周日在家观摩了黑泽天皇的《德尔苏·乌扎拉》,对照阅读的是197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内部发行的一本批判材料《反华电影剧本<德尔苏·乌扎拉>》(书影见http://img1.mtime.com/mg/2007/42/8d939fc1-1775-4347-88d6-c2c6cf2d057d.jpg)。读来真是恍惚。中国人民真是幸福啊,若不是1974年人民日报带头批判了安东尼奥尼,大部分的中国人不会知道这样一位电影大师——直到他静悄悄地离世——当年安东尼奥尼这个名字甚至被编入了街头童谣;对黑泽明的批判却没有那么大范围,1975年,中日关系正常化了许久,批判的矛头也只对准“和黑泽明勾结的”“苏修社会帝国主义”,不知道黑泽明若是泉下有知,他会对《蛤蟆的油》在2006年在中国的再度热销(据说突破10万册)作何评价。

当我试图去寻找黑泽明在当下中国大学生的知识谱系中的地位时,他孤独的背影一再地感动我。《罗生门》作为大学影视艺术通识教育的必修读物,至少让对选修过影视的人对这个名字留有印象。其次是来自他对日本历史的图景化书写,在与日本漫画的互相印证中,武田信玄、德川家康等人在黑泽明的电影中活了过来。而非艺术电影爱好者的人们不会知道黑泽明对电影艺术的追求和信仰,不知道他在战后日本经历的日本电影从繁盛到式微的过程,以及他作为日本电影走向世界的最重要的开拓者所饱受的争议。或许除了《罗生门》,黑泽明只是黑泽明。

所以当《德尔苏·乌扎拉》以一种暧昧的态度出现的时候,苏联、日本和中国对其的有趣反应成了我们入手的重要途径。《德尔苏·乌扎拉》根据俄国/苏联探险家阿尔谢尼耶夫的地理考察报告《在乌苏里的莽林中:德尔苏·乌扎拉》改编,是黑泽明“三十年来的梦想”。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位来自城市的俄国军人、探险家和一位来自山林的猎人的友谊,在电影中,黑泽明用精致的长镜头处理着人与自然的关系。那种来自苏联胶片工业体系的独特色彩在黑泽天皇手下呈现出无穷的魅力,乌苏里的严冬和盛夏,红色、绿色和黄色斑驳着的树林,篝火、风雪,脚印,河流当然还有永远无法忘怀的,带给人极度震撼的那种,似乎是凝固的刹那永恒的盛大场面——日月交辉、风雪和冰原,这些高贵的、静默的和伟大的画面,大约也只有黑泽天皇这等苛刻的导演在苏联的电影体制内才能完成。

《德尔苏·乌扎拉》处理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德尔苏·乌扎拉这个猎人,仿佛就是自然之子,他熟悉一切在森林——泰加林(指“寒温带针叶林”或“北方针叶林”)——中生活的技巧,但无法在城市中生存;他有信仰,他是一个典型的泛灵论者,他相信万物有灵,他敬畏自然,他珍惜生命保护环境,他爱憎分明。若是从环保主义角度入手,黑泽天皇早在1975年,或者更早的30年前读到这本书的时候就已经决定向世人传达他的观点。你可以把它解读成一种对前工业社会乡愁式的怀念(按,有评论称阿尔谢尼耶夫此书堪与《瓦尔登湖》相媲美),自然与城市的对立,当然,它也是对人存在的这个终极问题的思考。德尔苏·乌扎拉给出了他的回答。在处理“日本性/民族性”这一问题上,黑泽明给出了一个极好的方法,也是若干年之后张艺谋采用的方法,那便是为西方的观众和评论家们留出入口,如改编莎翁历史剧之类,更重要的,是在进入途径上分别留出西方理论和东方理论的入口。当然,谈到日本,这个在地理上属于东方而事实上已经内化在西方世界的国家,内化在文化逻辑便是如此,在《德尔苏·乌扎拉》中,黑泽明通过一种超越性的表达,提供了一种普适性的影像书写。若论影片的归属,可以说这是一部苏联电影——苏联的胶片、资金、演员、电影工业体系,然而也是一部日本电影——黑泽明式的电影语言和思想。

然而这部电影的遭遇也是颇具冷战年代特点的。大致的时代背景便是,1969年中苏珍宝岛边界争端,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收录在《反华电影剧本<德尔苏·乌扎拉>》中的文章,无一例外地就这两件事大作文章,他们指出,苏修集团妄图勾结黑泽明,在这部影片中歪曲历史,欺骗日本人民和世界人民,达到其政治目的。主要的论点在于:1、对乌苏里地区主权的刻意模糊是借古喻今,否认中国自古以来的领土主权。2、对中国人形象刻意的歪曲和丑化。然而事实是否如此?不排除苏联给创作低潮期的黑泽明巨额投资,并要求本片参加1975年戛纳电影节,确实有其政治目的。影片获得的两个奖:莫斯科电影节金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却比较有趣,回望1975年,戛纳金棕榈被授予阿尔及利亚的《烽火岁月》,奥斯卡上风光无限的则是《飞越疯人院》(哦,可惜了《巴里·林登》),黑泽明这部影片其实也够分量。黑泽明在这部片子之前早已因《罗生门》等影片享有国际盛名,奥斯卡奖并不过分。然而查阅了相关资料,这部影片并未参加当年的戛纳电影节,并且,在影片首映之时(1975年7月,莫斯科电影节),这部影片已经获得当年的奥斯卡奖(颁奖日期:1975年3月29日),这部电影在美国上映的时间竟然是两年后的1977年12月20日。其间隐藏的微妙的政治关系颇值得玩味。

再读那本批判材料,其中收录了:
1、《德尔苏·乌扎拉》电影剧本(全稿,叶维、文洁若根据日本《电影旬报》1974年5月7日刊载剧本翻译)
2、阿尔谢尼耶夫《在乌苏里地区丛林中》与电影有关段落摘译(由北京大学苏修文学批判组翻译),
3、拍摄《德尔苏》是我三十年来的梦想(摘译)(黑泽明,载日本《电影旬报》1974年5月7日增刊,万兰译)
4、苏联影片《德尔苏·乌扎拉》的丑恶企图——明显的反华,国际性的大阴谋,连黑泽明都拉拢([日本]《德尔苏·乌扎拉》研究会,原文刊载于日本《日本与中国》周刊,1974年9月23日)
5、再论苏联影片《德尔苏·乌扎拉》——所谓“合拍影片”,实际上是苏联影片,它恶毒地制造反华舆论,这部影片对日本来说也不容忽视(《德尔苏·乌扎拉》研究会,1975年2月17日)
6、批判苏联电影剧本《德尔苏·乌扎拉》——黑泽导演讲变成丑角吗?([日本]《德尔苏·乌扎拉》批判组,日本《东风》月刊,1974年10月号)
7、关于苏联影片《德尔苏·乌扎拉》的背景——乌苏里地区(《德尔苏·乌扎拉》批判组,日本《东风》月刊,1974年10月号)
8、彻头彻尾诽谤中国——苏联借影片《德尔苏·乌扎拉》发动宣传([日本]铃木猛,转载香港《大公报》1974年12月2日,原文刊载与日本《国际贸易》1974年10月19日)
9、黑泽明·苏联·反华片(龚念年,原载香港《大公报》1974年9月24日)
10、苏联延聘黑泽明拍摄反华影片(原载香港《七十年代》杂志,1974年10月号)
11、《德尔苏·乌扎拉》原著中有不少记述证明乌苏里地区自古就属于中国领土
(李华)
 
我考证到的作者,仅有龚念年一人。龚念年,原名赵泽隆,香港《大公报》专栏作家,《七十年代》月刊国际评论作家,其他笔名有梅之、尤其、龚耀文、施君玉。此人的左派立场一望而知。有趣的则是其他几篇文章署名的变化。从“[日本]《德尔苏·乌扎拉》研究会”到“《德尔苏·乌扎拉》研究会”,再到“[日本]《德尔苏·乌扎拉》批判组”和“《德尔苏·乌扎拉》批判组”,没有标明译者,那么这些文章的真实性确实值得怀疑,究竟是某些人炮制的批判文章呢,还是在日本,果然有那么一个叫做“批判组”的,颇具文革特色的组织?更加可疑的是,这些文章的内容和论证方法,包括修辞都大同小异,抓住黑泽明剧本中的几个细节大做文章,确实是文革作风——都是对剧本的批判,因为这些批判组成员,大概都没有看过这部电影。

试摘录个别极品的句子如下:

“最近他们勾结日本资产阶级导演黑泽明炮制的影片《德尔苏·乌扎拉》,就是一个明显的证据……苏修叛徒集团自以为得计,但结果却适得其反,剧本不但描述了老沙皇侵占我国领土的种种活动,而且也暴露了新沙皇今天对我国领土的野心,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反面教材。”“苏修叛徒集团不仅全面继承了老沙皇的侵略衣钵,而且使用了更加卑鄙无耻的手段,新沙皇的扩张野心超过了老沙皇。”“这部电影的真正导演是苏修头目勃列日涅夫支流。现在电影尚未出笼,勃列日涅夫就迫不及待地亲自出马吹捧它,苏修官方电影节头面人物一再给它涂脂抹粉,这就是最好的证明。”“这个反华电影剧本一出笼,就遭到了日本人民的强烈签字而,日本人民已经识破了这是‘苏修拉拢日本电影工作者反华的花招’,坚决地把苏修头目及其炮制的这部反华电影剧本作为活靶子,对苏修的反华行径进行批判和斗争。……”
——编者前言
(看样子日本也在闹文革?)

“读了这个剧本,我们了解到这是一部彻头彻尾以反华为目的的政治影片,包藏着想动员世界上包括日本人在内的观众参加反华行列的丑恶企图。苏修社会帝国主义的反华活动不是今天才开始的,但是我们重视这部影片,因为它暴露出他们想打着与黑泽等人合作的幌子,把日本人民的命运拴在他们的战车上的罪恶阴谋。”“导演黑泽明越卖力气,就越深地陷入了苏修的陷阱,越巧妙地替他们做了掩饰。”“……日本的政界、财界、新闻界和其他各界的牛鬼蛇神就会跳出来,扛起联苏反华的破旗……”
——苏联影片《德尔苏·乌扎拉》的丑恶企图
(日本评论家的理论水平真高!哪个懂日语的同学跟我说说,牛鬼蛇神四个字在日语里怎么说?)

“……还预备把此片拿到八月份的莫斯科电影节上去大吹大擂,做得也未免太过分了。”“苏联方面是让日本人来充当挨批判的活靶子。”“苏联和蒋帮,恐怕是一丘之貉吧。”“他们假借‘亚洲集体安全体系’之名拉拢日本人,用开发西伯利亚做钓饵,企图迫使日本充当苏修社会帝国主义的跳板和走卒。日本人民绝不上他们的当。”
——再论苏联影片《德尔苏·乌扎拉》

“黑泽先生!我们是想用这篇批判文章唤起你的良心的。”“黑泽先生!如果你明知上述事实,竟还摄制这部影片,那么你就已经不是受骗的黑泽导演,而只能说是在某一丑恶阴谋之下的跳梁小丑。”
(谁告诉我,日语怎么说“跳梁小丑”?)

“……人们再一次清楚地看到……他(黑泽明)在进行了肉体自杀之后,现在又准备进行精神自杀,把自己完全卖给了苏修社会帝国主义。苏修则准备打着‘黑泽天皇’自编自导的旗号,拍摄出这部旨在完全反华的影片,向全世界贩售黑货。这部彻头彻尾反历史、反人民,反中国的恶毒影片,目前尚未出笼,但是,他的丑恶嘴脸已经清清楚楚暴露出来了。”
——黑泽明·苏联·反华片
(这一句太有才了,黑货,我真的很佩服龚先生的修辞)

批判中被拿来垫背的,还有我们可怜的安东尼奥尼大师,因为他的《中国》,竟然还有最近刚刚火起来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巴黎》的导演让·杨。这些评论都是我们今天不再熟悉和使用的修辞,然而刻意的误读——出于某种目的的误读,似乎并不是文革的专利。针对批判文章的观点,我们可以简单地进行批驳,1,拍电影并非要照搬原著,任何电影化的处理都是对原著的歪曲——殊不知原著作家仍是处在他们批判对象之中的帝俄作家;并且,电影中并未对任何有关领土主权的问题做过哪怕一点的表述——你说这是捕风捉影呢,还是一种出色的想象力?2、凡是写到坏的中国人就是丑化——黑泽明自己说“不论俄国人还是中国人都有好有坏”,这大概属于一种常识。若干年之后对张艺谋的批判,这也是重要论点之一。我们大概需要一种大国心态。

文革期间的批判现在我们大可以付诸一笑,然而可怕的是那些,延续至今的并且我们难以摆脱的冷战思维——所以刻意的误读并不可怕,不经意的误读才是最可怕的东西。若要再谈论文化象征和潜意识,只怪乌苏里这个地区身份太暧昧,《德尔苏·乌扎拉》拍摄的时间太暧昧,或者说,我们的想象力和分析力都太好了。《德尔苏·乌扎拉》应该就是一部简简单单的片子,它关于自然,关于生命和信仰。当然,它也并非那么简单。读到塔可夫斯基日记《时光中的时光》里相关的记载,他要告诉黑泽明“(那些电影局的人)他们都是骗子。”再去读读黑泽明的自传,为什么他在试图自杀之后接下了这样一部探讨人类生存方式的片子?苏联电影局到底在其中做了什么工作?然后我又惶惑了,我们怎样去解读,才能不算是误读呢?

 5 ) 自然是一面镜子

巨大的城市危机是自然危机的另一面——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

本片改编自俄国地理学家阿尔谢尼耶夫的游记《在乌苏里的莽林中》

据说,将这部书拍摄成电影是黑泽明长久以来的愿望。

这是一副城市吞噬森林、工业文明蚕食自然文明的图景,在影片中,德尔苏和阿尔谢尼耶夫两人是分别代表着自然文明与工业文明,影片的核心的是这两个价值体系、符号体系的碰撞,背后则道出的是人的现状与困境。

黑泽明借德尔苏意外死亡这一结局,叹出自己深沉而忧虑的哲思:城市的人杀死了自然的德尔苏,城市杀死了自然,不仅如此,工业化的人类也傲慢而愚蠢地杀死了对自然淳朴赤诚的崇敬,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自以为精明的人类中心的世界观,在他们眼中,连泉水在内的一切都是可以被标上价格的手中之物。

黑泽明丝毫不加矫饰,以朴素却真诚的眼睛捕捉下了自然富有表现力的一面。

长日将尽、日薄湖面、寒风瑟瑟、阿尔谢尼耶夫、蒲草堆

日月交辉

蓊郁杂生的林木中依旧能拍出精妙的构图,枝叶若走廊般将焦点引向远方的德尔苏

林间相拥

群戏的构图依旧精妙

隔开了军官一家与德尔苏,框出了他的孤独
即便一一摸遍了这个世界的起伏,我对这个世界的了解也并不因此而多一分。——《西西弗神话》加缪

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中写过这样的一个城市与眼睛的故事,

它名叫瓦尔德拉达,临湖而建。城市中的每一个细节都会倒映在这个湖泊上,湖面成了一个镜子。而瓦尔德拉达的市民们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会成为镜中的影像,具有特别的尊严,于是对自己的行为格外注意,力求完美。

然而人们实际上对这面镜子一无所知。

他写道:“镜子外面似乎贵重的东西,在镜子中却不一定贵重。这对孪生的城市并不相同,因为在瓦尔德拉达出现发生的一切都不是对称的:每个面孔和姿态,在镜子里都有相对应的面孔和姿态,但是每个点都是颠倒了的。两个瓦尔德拉达,目光相接,却互不相爱。”

自然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人类的无知与傲慢。

所以最好的做法或许就是像德尔苏那样,保持敬畏。

p.s. 黑泽明徽章中的最后一部,庆祝🎉

 6 ) 没有德尔苏的春天

当勘测队全员为德尔苏·乌扎拉唱起这首歌时,质朴的老猎人露出了灿烂而腼腆的笑容,他自黑暗之中而来,又踏着清晨的薄雾归去。

影片的主线非常单纯,前苏联一支勘测队奉命对乌苏里偏远山区进行地形勘查与绘制工作,在一个沉阴的森林之夜,赫哲族老猎人——德尔苏·乌扎拉不约而至,成为了这只勘测小队的向导,并与勘测队队长——阿尔谢尼耶夫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简单的故事,却有其深刻的内核,这是一场人与自然的探讨,也是文明与原始的碰撞。这场莽林背景下发生的故事,被黑泽明大师娓娓道来,自然流畅,震撼人心。

德尔苏·乌扎拉的出场带有一番神秘色彩,按照阿尔谢尼耶夫的说法,那是一个仿佛女巫集会日的夜晚,当被问及年龄,这个沧桑的老人认真计算后给出的回答也是“不太清楚,我已经活了很久了”。但是接下来老猎手对自己已故家人的思念,再加之他在森林中磨练出的生存智慧,让我们不仅移情于他,而且依赖于他。他不止一次拯救过阿尔谢尼耶夫的生命,也给予了勘测队莫大的帮助,在复杂的丛林中,他似乎是唯一不变的可靠。

在他眼中,世间万物皆是“人”。在文明者的信仰中,上帝创造天地和万物后,在第六日造人。万物与我们有何不同?耶和华用尘土造人,在人鼻孔中吹入生气,有了灵,人便活了。东方西方的神话故事中皆有类似的说法,强调的无非是人生而有灵,高出一等。德尔苏·乌扎拉不知道这些,他只是敬畏自然,在他最淳朴的信仰中,世间万物“一切都是人,一切都是活的”。他与篝火对话、他认为“火、水、风是三个很强大的人”,他尊重天地间每一种存在。在称呼“它们”为“人”的时候,德尔苏·乌扎拉不只认同它们有灵魂,更是把它们摆在跟“人”一样的位置。所以在密林中独行了几十年的德尔苏孤独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

而在电影的下半场,时隔五年后阿尔谢尼耶夫与德尔苏·乌扎拉再次重逢,我们却发现他在消损。

他依然是“拥有惊人洞察力和美好心灵”的德尔苏·乌扎拉,但当那个曾经百发百中的神枪手却打不中百米之外自己悬挂的手套时,他恐惧了。他逃离了森林,来到了队长阿尔谢尼耶夫位于伯力的家中。但在这一系列的城市场景中,德尔苏·乌扎拉留给大家的通常是一个独坐于火炉前的孤独背影,或者是一个模糊的半侧容颜。但是当他谴责送水人收取水费,质疑文明城市规则的时候,他终于直面镜头。这也是自然与城市、原始与文明的正面冲突、对抗的映射。

这样的抗争有结果吗?

影片的最后,黑泽明这位刚刚走出自杀阴影的大师给了我们一个厌世的答案——不可调和。德尔苏·乌扎拉离开了,他带着阿尔谢尼耶夫送给他的礼物——最新式来复枪离开了城市,却因为枪支被抢,死在了通往森林的路上。城市的馈赠最终被城市人收回,森林再一次接纳了老猎人,它吞噬了他,彻底融为一体。

其实德尔苏·乌扎拉在某些方面就是自然的缩影,他的问题随着乌苏里的密林被砍伐、野生动物被大肆捕杀等而日益严重。老猎手被衰老吞噬着,而自然也被城市吞噬着。德尔苏·乌扎拉的衰微,何尝不是自然的衰微?

所以,影片结束后我们再次回首,想想阿尔谢尼耶夫长官与伐木人的对话,你就会发现。德尔苏·乌扎拉跟这片乌苏里的莽林一起消失了。

这将是一个没有德尔苏的春天。

 短评

【B+】黑泽明片子中最大的异类。开篇越看越像大型“人与自然”,到中间才惊觉不经意之间已经被这深厚的友情触动。黑泽明对自然元素的把控得心应手,水火雪虎,散漫的故事情节却始终紧扣自然与情谊,真正的形散而神不散。以此又同时上升到人类文明与自然的碰撞,而反思人类看似的进步实则同时在不断退化。突如其来的结局很值得玩味,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至。不过其中对中国的政治隐喻确实让人有些难堪。

4分钟前
  • 法式曌影
  • 推荐

书中的乌苏里森林、冰原和原住民生活环境重现得让人满意,但是全片用过于平静的旁观者角度来叙事,相当沉闷,德尔苏和队长都缺少深入刻划,对白寥寥无几。我都怀疑是不是因为黑泽明不懂俄语,和演员的交流出现了问题。按黑的武士片来说,他不该是这种沉闷风格

6分钟前
  • 且歌且走
  • 推荐

不知道中、苏、日之间的微妙的政治关系在这部电影中有多少体现,但抛除政治背景,这真是一部非常经典的歌颂跨种族友谊的电影。黑泽天皇这次抛弃了日本武士和国民题材,事实证明电影是具有超越性的,友谊超越了所有种族的人类情感,电影也超越了政治。

10分钟前
  • Eco
  • 力荐

对这样的老人,我内心无比敬仰同时又深感悲哀。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与狼共舞》或其它一些文明与原始冲突的主题。人类在不断得到也在不断失去,只能感叹和悲哀。老人属于大山和森林,已无法适应现代城市的规则。但恕我直言,到底哪个更好不可一概而论。如果老人有儿子,相信他可能更想去伯力生活。

12分钟前
  • 爱看电影的猫
  • 力荐

适合一个人静静地看。老毛子和德尔苏的东北野外生存之旅,夏秋篇和冬春篇。节奏缓慢,却力道十足,黑泽明用长镜头,将东北山林的粗粝之美呈现在世人面前。也不管这片子背后的政治背景了,除了这群人的友谊令人感动之外,最令人感动的就是赫哲人德尔苏的悲歌了,某种意义上本片很像《最后的山神》。

13分钟前
  • 津五渡
  • 力荐

表面上是苏联情节剧,内里依然克制地遵循着西部片的叙事体,原始的精灵们自成一套万物有灵的体系,科考队用进驻的方式打破并以现代的方式重组这片土地上的规则,和西雅图酋长一样,德尔苏·乌扎拉便是林海雪原中最后的武士。

17分钟前
  • 冰山的阴影
  • 力荐

黑泽明是把简单的故事讲的生动质朴高明的大师

19分钟前
  • Mathilda
  • 力荐

一部真正属于森林的电影,一段不可思议的传奇故事。讲述了一个信奉萨满教的果尔特老猎人,那万物有灵的宇宙观,以及独一无二的生命哲学,和著名远东探险家阿尔谢尼耶夫的真挚友情也让人动容。在哈巴罗夫斯克和海参崴等地都能找到不少和阿尔谢尼耶夫有关的历史,海参崴甚至还有以他命名的博物馆。

20分钟前
  • 巴伐利亞酒神
  • 力荐

惜用面庞,多用躯体,少特写多中景全景远景,可能在自杀事件后导演的心境变得更为淡然从容,再加上拍摄期间经受的苦炼和修行,使影片风格质朴而博大,秉持自然本象,限制艺术加工,淡化了日本作品中较强的说教感,让一种无关利害的普世化情谊的光芒照耀并温暖着观者。笔触的详略浓淡密疏是大师之手,悠远遐思和精神纵深处的固定机位长镜头让时光在自由流淌间凝定驻留,天津老人在篝火映照下的怀乡身影蕴含人生百般滋味令人感慨万千,惊险段落如冰湖迷路割草自救和激流救援 ,节奏加快,更显剪辑和调度功力,配乐和声效对气氛的烘托也恰到好处。一直觉得将人类的恶劣心性归结为兽性是一种无耻的诋毁,这只是加倍印证了这种恶劣是人类专属,在德尔苏脸上看不到烂熟的文明的负担,纯洁的动物性使他在城市的尔虞我诈中毫无防御力。又一种高贵的动物,灭绝了

22分钟前
  • c. velasquez
  • 还行

德尔苏在城市中迷茫的时刻,军官一家没能给予他对城市生活恰当的而充分解释,让人觉得很是遗憾。但是或许,军官一家不是解释不清楚,而是他们也不知道城市生活的逻辑到底是什么。城市生活与森林生活没有优劣之分,都是去适应一个环境并最终接受时光无法阻挡的洪流所带来的命运。德尔苏在失去准星之后,出自对自然的恐惧让他无法面对自然规律,进入城市虽然延续了他的生命,但是这一段生命对他来说无疑是悲剧的。死于大自然优胜劣汰的环境中,可以说是他笃信的万物有灵和收藏了一身的自然生命对他的召唤。反观现在城市中的我们,同样也有着属于我们的规律和命运,发现规律、尊重规律、坦然接受规律赋予我们的幸运和苦楚,不管在哪里的生命都可以成为像乌苏里大森林中那样的史诗。PS我看的版本少了几分钟,可能人家说的反华的内容都在那里面了吧手动狗头

26分钟前
  • 丑嘴唇
  • 推荐

黑泽明自杀未遂五年后复出的作品,在遭遇类似李尔王的人生困境之后,脱离了以前炉火纯青的舞台剧设置背景而将镜头对准了广袤的森林和冰原,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老猎人是物性论者,风火气水,自然万物,在他眼中都是活物,这一体悟发人深省。行进中的布谷鸟声与掘墓时的乌鸦声,依然精准构图以及布光的

29分钟前
  • 醉舟
  • 推荐

虽然他使用的工具是现代文明的产物,但是他是在大自然中生存的人,对大自然有敬畏,不会妄想人类的能力能够超越自然。

33分钟前
  • Chris 一切由无聊开始
  • 推荐

套用最近豆瓣时间线的常见论调——“这是一部黑泽明导演、苏联出品的反华电影。晚期黑泽明处于极大的自我怀疑之中,后来得到了冷战双方实力的帮助,门下狗众”。《德尔苏·乌扎拉》之前,黑泽明自杀未遂。本片拍摄可谓辛苦,苏联提供资金人马,但日方团队仅有五人,导致黑泽明暴跳如雷:怎么都拍不到满意的镜头。也不难看出,一些夜晚的篝火场景,是在莫斯科的摄影棚拍摄。摄制组开赴滨海边疆区,在阿尔谢尼耶夫到奥加取外景。两部分内容,都以队长和德尔苏的告别为终曲,在相对平淡的故事叙说中,达到一种寓情于景(乌苏里的森林)、天人永隔的感伤。赫哲族猎人德尔苏信奉万物有灵论,他常常对着空气,自言自语——如同全片贯穿着队长阿尔谢尼耶夫的画外音。一般说来,像黑泽明这个级别的导演,是不应该依赖旁白台词,想来是有现实拍摄的束缚。

36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离开森林的猎人不如一只落水狗。毕竟为“天皇”,这种返璞归真的小故事显然满足不了一度拍出《乱》和《蜘蛛巢城》的他。影片除了刻画他所欣赏的人与自然相处的观念外,可能另有托物言志的弦外音——如果把猎人的身份换成作家,导演。这个故事就变成一个创作者在艰难的环境中原本还能如鱼得水,即使会迷路,坠河,但总能凭借猎人的敏锐化险为夷,一旦赶走了“恐惧(老虎)”,便瞬间导致能力锐减(感受力和创作力),继而进入温室(长官家),就算还能获得最好的猎枪(创作硬件),但也难逃走向某些东西的终点。处于创作晚期的黑泽明,没有选择最熟悉的题材,相反的伴着恐惧开辟了这样一块新猎场!从这点来看,黑泽明这个老猎人,从来没敢松懈过。

40分钟前
  • 平坦
  • 力荐

一部有关人与自然关系思考的经典之作,乌萨拉就像那个走不下船的1900,大自然无疑就是他的船,在黑老经典式的镜头和手法下,自然的美与力量表现的淋漓尽致,可惜人物显得有些单薄,冗长的剧情和无关的政治暗示确实值得诟病。

41分钟前
  • 乔大路
  • 还行

看完脑子经常会回想起德尔苏喊的“卡比当”!森林的凶险和魅惑,人心的善良和智慧,还有原始和现代的焦灼,吸引人的电影。德尔苏最后选择回归森林,和1900一样, 虔诚面对自然,把人放得很低很低。

46分钟前
  • 合纥
  • 力荐

【B+】黑泽明在苏联政治宣传体系下的一部束手束脚的合拍之作。在“政治”方面,黑泽明似乎在竭尽所能的避免这方面的宣传指向,让更多的视线放在了德尔苏与苏联军官的友谊,人与自然之间微妙关系的思考等等。由于在戏剧营造等方面发挥空间不大,这部电影似乎更像是黑泽明硬实力的一个考核与证明,其镜头布局和影像元素排布的实力仍然令人起敬。

50分钟前
  • 思路乐
  • 推荐

重看。苏联➕日本阴阳人的本事,中国真应该学学。排除美学后本片所剩下的东西个人完全没法接受。被人察觉出异样是应该的,和《狂澜春醒》一样,对于民众的刻画还真是充满了上层阶级的美好幻想呢。

52分钟前
  • 巅峰Futurama迷
  • 较差

1.黑泽明五年磨一剑之作,也是他30年前就心心念念的电影,终在苏日合作克服重重困难后出炉,获1976奥斯卡最佳外语片。2.那些场外对本片的种种断章取义式的批判歪曲,完全忽视了影片核心,在影片所塑造的纯朴良善、对自然怀着敬畏与虔诚之心的德尔苏·乌扎拉面前,只是徒增笑柄。3.纵使到了他国异乡,黑泽天皇依然执守着武士片的气韵,被现代性、城市文明与奸诈贪欲所戕害的赫哲族老猎人,恰似荒原上的末代武士。4.节奏沉稳静缓,大量选用远景全景,空镜里的野外景致成为主角,人与自然时而对峙、时而和融的关系由此彰显出来。5.摄影雄浑壮丽:红枫秋叶,茅屋彩虹,日月同辉,雪原冻土,飞沙走石,苍莽密林,激流浅滩,自然的精魂凝注在一格格胶片之中。6.德尔苏的万物有灵信念,日月与动物均为重要之人。7.虎灵梦境恍若[热带疾病]序曲。(9.0/10)

56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大师之作。厚重之作。黑泽明不是我喜欢的大师,他的作品,有些喜欢,有些不喜欢。他拍的这部苏联电影是我喜欢的。影片中的猎人演得太出色,仿佛真正的森林中人。

60分钟前
  • Clyde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