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飞鸿之二:男儿当自强

HD中字

主演:李连杰,关之琳,甄子丹,莫少聪,姜大卫,熊欣欣,张铁林,任世官,梁日豪,何家驹,方保罗

类型:电影地区:香港语言:粤语年份:1992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黄飞鸿之二:男儿当自强 剧照 NO.1黄飞鸿之二:男儿当自强 剧照 NO.2黄飞鸿之二:男儿当自强 剧照 NO.3黄飞鸿之二:男儿当自强 剧照 NO.4黄飞鸿之二:男儿当自强 剧照 NO.5黄飞鸿之二:男儿当自强 剧照 NO.6黄飞鸿之二:男儿当自强 剧照 NO.13黄飞鸿之二:男儿当自强 剧照 NO.14黄飞鸿之二:男儿当自强 剧照 NO.15黄飞鸿之二:男儿当自强 剧照 NO.16黄飞鸿之二:男儿当自强 剧照 NO.17黄飞鸿之二:男儿当自强 剧照 NO.18黄飞鸿之二:男儿当自强 剧照 NO.19黄飞鸿之二:男儿当自强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黄飞鸿之二:男儿当自强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白莲教徒接下满清大臣纳兰元述(甄子丹)所下的对付革命党人的命令后,在广州街头借“扶清灭洋”的口号大肆捣乱洋人的使馆、教堂等地盘,甚至连小学生也不放过,他们的举动令黄飞鸿(李连杰)、十三姨(关之琳)与梁宽(莫少聪)异常气愤。  在某个医学会议上,黄飞鸿与革命党领袖孙文(张铁林)一见如故,发现革命党人对救国更具远见时,他决定帮助革命党人逃过厄运。随后,他直捣白莲教总坛决胜九宫真人,揭开迷信假像,又因奋慨国运衰竭民智末开,不惜与纳兰元述决一死战。生死拳揭秘:秦陵兵马俑某科学的超电磁炮T情到自然明天坑寻龙丈夫死了哈珀的彗星虎穴锄奸梁山伯与祝英台(1963)威胁2:社会薰衣草和夏天AEIOU:爱之字母表大力女子姜南顺糟糕历史 第四季前目的地环岛日记白鲸莫比迪心理学家成海朔的挑战:少女为何必须失忆恋之魔法波波糖乐在其中之全科门诊开心合伙人俘虏野生女人唔该借歪(国语版)女人二度出生路西法第六季暗流2000孽欲杀人夜火线警探第二季我的草莓胶卷四戒非法入侵2011冠军放学后的屋顶坏家伙们大锣大鼓红色警探国语英雄儿女芝加哥急救第八季少侠好功夫真不错!光源君丛林中的莫扎特第三季凶火 (国语版)幽灵狗狗第一季

 长篇影评

 1 ) 但愿朝阳常照我土;莫忘烈士鲜血满地----再看“男儿当自强”有感

                但愿朝阳常照我土;莫忘烈士鲜血满地!

今天又看了一遍《黄飞鸿2--男儿当自强》,这是一部难得的经典,有明暗两条主线,是徐克的巅峰著作,既有有教育意义又有商业电影的一切娱乐元素!!

  
   “男儿当自强”的故事是从朝霞满天的海边、风驰电骋的列车开始,在朝阳再次初升的早晨,海轮破浪而出时结束,在这仅仅两天两夜长的时间、却是浓缩了的近代中国的黑暗前夜,陆皓东这个男子完成了他的凤凰涅磐。

   陆皓东出场时穿着一件素洁的深蓝色长衫,孤身一人站在同文馆对面嘈杂混乱的茶棚里,与周围是如此格格不入(想起“青莲出浊世”一句),而他的面上带着谦和的笑,四下询问着他的学生们(他所最珍视的国家的未来和希望)的下落,得到的却是根本无人理睬和嘲骂,没有一个人关心那些稚稚小童——正当此时,白莲教招摇过市而来,各人或因畏惧而暗自庆幸没有收留孩子们,或因虔信而纷纷拥上前领取所谓的平安符——冷热两重天,这个民族的愚昧无知、凉薄冷漠展露无疑,怎不令他心头一悸?愤而不言地暗暗一晒后(又仿佛是轻轻一叹。是不是想起当年与逸仙一起拉下泥塑菩萨的胳臂,砸烂金花娘娘像的往事?是不是想到自己终于明白仅仅砸烂一个泥菩萨对这个国家是远远不够的?),他疾疾而去。那时,我们尚不知道他的名字。
  (而逸仙出场比他略早,是在之前的医学会上,黄飞鸿得到这位名叫孙文的医生相助,为他翻译医学授课内容。第一个镜头就是俯拍他在阶梯教室里遥遥的背影,他正低着头在看怀表,在随后起身为黄飞鸿翻译时,他又是习惯地先看看自己的怀表再上前。那时的张铁林英气逼人,眼神明朗,仿若而立之年,正与逸仙当年年纪一样。)

   然后这天夜里,从提督纳兰元述与两广总督的交谈中,我们知道了起义已泄密,而清廷也已然知道了是一个叫孙文的医生以农学会为掩护,“纠合乱党生事”,与他一起办会,出钱最多的那人叫陆皓东(这时立时醒悟那个忧心忡忡的蓝衣男子该就是这个陆皓东了),决定一面追查孙文,一面抓捕陆皓东问话。正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之后陆皓东终于再次出场。与逸仙出场一样,也是为了帮黄飞鸿解围——欲与十三姨会合的黄飞鸿与梁宽被言语不通的洋人挡在了领事馆门前,不得其门而入,眼见要动起手来,他适时出现,双手居中轻轻一摆:两位,请等一等,让我来说,转头以流利的英语与洋兵交流一句,旋即向黄飞鸿一抱拳:在下陆皓东,(一抬手)还没请教?(演的虽是一介书生,这一抱拳一抬手却是宗师风范,大气之至!)
   黄答:佛山黄飞鸿。
   他立时面露欣喜之容,“听说那些学生是你救的?”

   到此时,黄飞鸿与陆皓东在本片里的两个精神引导者都认识了。

   听着陆皓东他对孩子们这平静简单的一句,刚才看男女主人公含情脉脉地告别(其实也可算是生离死别,真情表露)毫无感觉的我,悲凉油然而生——这是给孩子们的嘱托,更有种也是在对他自己说的双关意味:“下一代可以沐浴着明日的朝阳,不再行走在愚昧的黑夜”,不正是逸仙与他共同的希望,和为之而努力奋斗的理想?而每每想到自己如果不能亲自完成革命,须留待后来者时,他与逸仙对孩子们唯一的担心和期盼亦只能是“无论如何都要捱过黑夜”——然后是最后这轻轻一问,却仿佛是在他们说:你们一定要明啊,我忍了半天的眼泪再也收不住,一下子汹涌而出,只能在泪光里看着孩子们一起对他点头,齐声响亮答道:嗯!
    只是他们真的懂吗?

    也许终有一天,他们会懂的,会真正明白先生教给他们和留给他们的是什么!
    只是先生将不在身边,从此他们要独自去直面未知的前路。

   (忽然想起十几年后进行新一次广州起义和参与辛亥年那场革命的后来者们,在那晚正是与这些孩子们一样的年纪!)
     临走前,他将其中一只怀表,给了梁宽,叮嘱他一定要带着名册准时到码头——阿宽点着头,但其实是个似懂非懂的主儿,果造成大祸。


     大队清兵举着火把,在威风凛凛的提督大人带领下渐渐逼近。
     分离再次纷至沓来。
     十三姨率先脱身去找孙文。
     梁宽也随后逃了出去,孩子们懂事地跟在其后,奔得踉踉跄跄地,拥到侧廊前,纷乱的清脆童声大声地唤着:陆先生。引得清兵连忙去追。
   

    这边,他随在黄飞鸿身后,背着药箱和包袱,以白布遮脸,迎向提督一行。黄镇静地三言两语应付过提督的盘问,两人在清兵的夹道下越众而过。
    本低着头,举着手作唯喏行礼状的他终是放不下心,一面走着,一面在清兵的环伺下悄悄回过头去,凝视他的孩子们,良久。熊熊火光下,他的双眸闪闪发亮,那里面满溢着不舍和担心——好不容易终于转身,却马上又再回头,就这样他一直望着他们(不晓得怎地,忽想起了片头他孤身一人在闹市寻找失散了的孩子们的身影)走了出去——在走廊那头,孩子们静静地挤在一块,仿佛也终于明白先生要走了,也许更预感到再也见不到先生了,一双双乳慕的眼睛紧紧跟着他的身影,望着他,小嘴扁着,眼里很快包着眼泪,却又明白决不能哭出来,于是拼命忍着,无声地送别他。

    他们终是忍住了泪,保护了自己的先生,但他们纯真无辜的面庞和尊无法言喻的眼神,让我刚刚止住的眼泪却在这短短的一瞬,再度一涌而出,更加滂沱——记得看过一个帖子,说到孩子们纯真的面孔有一种无形的力量,驱使每个还有一点良知的人,愿意为了保护他们赴汤蹈火。诚然!

 

    由于是以消灭白莲教为由离开领事馆,提督大人派兵护送,二人不得不到白莲教总坛走一遭,并盘算着从此逃走。
    但正是在这里,他经受了在片里最大的煎熬和彷徨。

    片头出现过的白莲教女童提着白色灯笼,将他们引进了总坛。在白莲教徒一番装神弄鬼后,黄飞鸿大闹起了总坛,以借机让他先逃。
    然而,陆皓东却终于没有走,而是留了下来,与黄共同进退,虽然他只不过是一个并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于是接下来一长段连场打斗,全是黄师傅大展神威,打完教徒打九宫真人,直至揭穿真人“神功护体”的把戏,尽现宗师风范。

    但对他,这却不仅仅是一场打斗与突围,虽然他手里有枪,因为杀戮和消灭从不是他的目的,拯救才是——他要拯救的不是自己(不只是自己),而是他亲爱的国家和民族,这些疯狂痴迷的教徒(民众)正是他意欲拯救的国家和民族的一部份。
    他们不该是他的敌人,不该是他拔枪相向的对象。
    然而当他拔枪挺身上前帮助被围困的黄飞鸿时,面对的正是这样的人们。
    这时的他是如此地无力。
    他叫道(声音却透着无望地软弱):你们看清楚吧,这个泥公仔是不能保佑你们的,不要再迷信了!却被“妖言惑众”之声淹没——

    那一刻从来温雅,总是“哀其不幸”的他第一次变得“怒其不争”了!
    但他面对着的,还有一个与他的那些孩子们一般年纪,本该一起读着书,并成为这个国家未来的光明和希望,现在却坚信自己被大神和真人保护着的小小女童,还有她那坚定、甚至勇敢的敌视目光——这目光里有的是另一种力量,一种让他没法愤怒,只能悲哀的力量。
    愚昧与迷信便以这样强悍的执着,浑不怕死地立在他的面前,并无畏地一步步逼近——在人们狂热激昂的脸上,他再找不到一点人性和清醒。
    而就在这片纷乱中,他错手打中了孩子。
    他失声地叫了起来,黄师傅保护着他,叫道:这个时候,莫理那么多——他不明白,对他,这才是他唯一关心和在乎的,并胜过自己的生命。
    面对着不断涌上来、歇斯底里的民众,他呆了:你看看那班人,为了个泥公仔,连命都不要了——民不畏死,奈何以死畏之!但更多的时候是:民不畏死,如何以真理救(唤醒)之?
    那一刻的他失神地跌坐在神像前,第一次没有了一直的从容和坚强。
    黄叫他走,他却不走:如果我们个个都是这样,怎么还有得救呢?(绵软的声音满是悲戚)能走得哪里去?没得走了!(末一句,微偏着头,反复喃喃,声音愈加低沉。)
    他一直没有落泪,这才是真正痛彻心扉的悲伤——可以感到在他心底,某处碎掉了,或许死去了。
    他就这样,看着众人癫狂的脸包围上来。

  

    彼时,黄飞鸿情急下佯作大神上身,跳上神坛,一场念打,果如天神一般威风凛凛,反镇得一干教徒不晓得该如何,这场对“权威”的挑战终于逼得所谓的真人现了身。
    而他,就在我几乎以为他被完全击垮了时,或许是受黄飞鸿置诸死地而拼死一搏所激吧,在这时缓缓站起身来,神情复又变得坚定,挺立在神坛前(那一瞬,觉得他好像一柄长枪),直视着众人——刚才从他身上消失的力量好像又回来了。从这一刻起,他将直面前面所有的黑暗!
    接下来,黄与众人展开连番恶战,打得煞是热闹,没有一个人发现在僻静的角落,那个重伤的小女孩为了活下来,正努力挣扎着在地上寸寸地爬行着——这个国家的未来正如她这样,如此地弱小无知,并在被伤害后遗忘在一旁。
    除了他。他怎么可能会忘?
    但他终救不了她,亦正如他救不了每一个孩子。
    火光下那个书生儒雅的面庞上,再一次地现出愤怒的神情,他的双眸,那一刻竟充满了杀气,他抓起枪冲向那位号称保天下太平的真人,枪旁是孩子摊开着的带血的小手——是的,这个以救国救人为理想的男人竟终于去杀人。
   当枪打不伤那位真人时,他也愕然了,但接下来真人身上落出来的铁板昭显了一切——真相原是这样简单,愚民竟是如此容易。
    但醒悟并没有随真相到来,有的只是教徒们“神功梦”的破灭和被神遗弃的无措,有的只是捶胸顿足、哭天抢地,和一张张悲痛欲绝的脸。
    而他望着这一幕,面容坚定,不再悲戚和彷徨。

  

    两人终脱身而去,到得码头,时间也还有,他的面上终于露出久违的笑容,但懵懂的梁宽果然忘记了拿名册。
    没有半分犹豫,他决定回咸虾栏取回名册(而这时的黄亦不太明白为何他要迫切取回名册)——所幸,名册终于顺利地拿到了。
    他们却被清兵发现。
    梁宽虽尚不懂得时间和时间的重要,他给他的怀表却在此时挡住了子弹,救了阿宽一命。

    但他自己却心口中弹,鲜血喷涌而出。
    值此危急时,他捂住胸口,张开双臂,以身护住黄飞鸿和梁宽,自己却再次身中数弹。
    虽早知会有此一幕,但看着文弱的他好似十字架上那位受难的神一样张开着双臂,护着他的民众,痛苦地倒下,竟比以后看邵氏时代青春的那个他无数次惨烈的死亡更加痛,连悲伤都已忘记。

    黄连背带拖,要救他走;他撑住一口气,要完成自己最后一件使命。
    我却早已看得痴了:
    看着他趴在地上,双手鲜血淋漓,没有了力气,竟用口去咬着包着名册的绳结,鲜血从他口中不住地溢出,眼见几乎晕去;看着他紧紧抓住名册,告诉黄:这本名册很重要,千万不能落在官府手里,如果不是,会害死很多同胞。直到此时,黄、梁二人才终于明白他冒死为何,一直轻轻松松的梁宽晓事了般地面色开始凝重起来;看着他央求黄扶他到火炉前,烧毁名册。帮忙的黄抓起包袱里一块有白边的蓝布便往火里丢,他疾疾拦下,深深看那整整齐齐叠着的蓝布一眼:这块布不能烧的。黄师傅,拜托你亲手交给逸仙。告诉他:我为革命而死,他要为革命而生。(又是点题:男儿当自强)

    眼泪再度在我眼里泛起:这便是遗言了。逸仙从此要一个人为着他们两个而活下去。

    然后,黄冲身而起,开始了他在片里最艰难和重要的一战;从不用心的梁宽奋身抢刀,保护他烧毁名册。
    我却只关心他:
    看着他面色已成青白,明亮的炉火也映不出一丝血色。
    看着他就这样昏了过去,烧名册的右手却放在火炉里已烧着。
    看着梁宽将他的手从炉里取出,忙慌地扑灭火,年轻的脸已是快要哭了出来。
    他醒过来,只轻轻道:时间…最重要是时间……
    烧得焦黑的手从怀里掏出另一块怀表,放在阿宽手里:准时…赶去码头…见逸仙。
    头无力落下,从此再不能抬起。
    他在最后一刻,记挂着的始终是逸仙。
   (看到这里,该是最伤心欲哭时,我却没了泪,一心想着有个人还在码头等他。)

    而这也是他第二次将怀表交给梁宽,只是这一次,阿宽已终于明白他托付给他的是什么——火光下,阿宽的面上第一次现出了愤怒的神情,那边,他总是宽厚的师傅亦满是悲愤。这两个卷入历史大潮里的普通人,第一次有了一种使命感般地凝重。
    接下来的打斗完全像大家评价的那样经典地精彩。
    梁宽则拼命烧完了名册,并险些烧去那块蓝布——虽及时救出,已烧毁了一角。
    师傅叮嘱他快去码头送布:快点走,要看着时间做人。
    梁宽瞧一瞧手里的怀表,用力一合掌,另一手紧握那块布,转身奔出。却前面无路。
    黄赶到,问:现在几点了?(不再问是什么时辰)
    梁宽道:我还没有学会看时间,不过,天就快亮了。

  

    码头,天已泛白,满是早晨的薄雾。
    逸仙面色看上去镇定从容,人却来回踱步。
    他在等他。
    会友提醒道:逸仙,时间无多了。
    他一言不发,只以掌示意不急。
    旁边有人轻轻道:逸仙一定要等皓东来才会上船。
   (听到这一句,本来没了泪的眼睛陡地湿润起来。)

 

    终于,船起锚的笛声还是悠悠响起,逸仙却仍然站在舱口处不肯进去,直到清兵将他们逼上船,这时唯一的女人:十三姨用自己学到的国术替大家解了围。
    这时,船渐离码头,他还是没有赶来。
    黄飞鸿和梁宽却终于赶到。
    皱着眉仔细看,却见不到他的身影,逸仙整个身子倾在船栏上:皓东呢?
    听着他这焦急一问,我承认我忍了半晌的眼泪立时不争气地落了下来——你其实早已明白:那人除非是死,否则必不会失约,为何就是不肯死心?
    于是再次在模糊中看着黄不知该如何回答,只掏出皓东叮嘱他务必送到的蓝布,奋力抛向船上的逸仙。
    逸仙接住布,那浸过血、浴过火的残布在朝阳中徐徐展开,迎着晨风飘扬,正是一面青天白日旗——他把他们共同的理想的旗帜和继续完成这理想的希望留给了他。
    看着这旗帜,逸仙轻轻道:但愿朝阳常照我土,莫忘烈士鲜血满地。皓东兄,你的精神我们将永记心头。
    逸仙的面上,没有表情,亦没有悲伤,但总觉得他的一部分已随他一同逝去。
    他作为领袖终于活了下去,并终不负所托——努力了十余年,黑暗的王朝终于被推翻,他成为了国父。而他直到死,仍是“一念及,仰止无穷”,仍是“其精灵之萦绕吾怀者,无日或间也” 。
    他与他或许从来没有分开过。

 

   片尾,轮船迎着朝阳,破浪而去。

 2 ) 徐克的江湖情怀

影片满是徐克的影子,而他也总能在武侠中浸润他的人生感悟。这是一部最好的武侠片,要文有文戏,要武有打戏,还集家国精神与一身,既有天涯飘零之感,又有儿女情长之态。在那个年代,文化碰撞,家仇国恨,真的需要人站出来,而黄飞鸿就是那个时代的代表,真的感觉除了李连杰,真的没人适合演黄飞鸿了,他和徐克的合作真是太完美,剧情设计的很好,武打更是棒,片中所有的演员都是超一流的,还有甄子丹的打斗,除了死的鼠头蛇尾,他没有留下任何遗憾。一首男儿自强,足以挑起每个人心中的豪气。

 3 ) 语录

天上换玉皇,地下换阎王。心中有白莲,保我好家园。

凡历乙未年九月初一,为本教祭祀之期。无生老母亲传行教弟子九宫,于朝天观设法坛一座,显我神功威力,发扬我教神威。

四十九重翻天变,天兵神将唯我用。骨如天柱皮盖地,熊熊烈火化尘烟!

千刀斩来千刀卸,万刀斩来万刀飞。炮火如飞砂,军器当水点。

白莲下凡,万民翻身。杀尽洋人,齐享太平。

“哎呀,天狗吃太阳了!”
“大惊小怪,这都不懂!……十三姨,为什么会这样?”

心不定,手就不稳。

天风地火一齐来,杀绝洋人正气在。今有白莲来救世,驱尽邪魔传万代。

你身穿洋服,手中妖物发光,非妖即魔。

其行不正,欺神骗鬼,还说什么保家卫国?

“女人换衣服有什么好看?多事!”
“师父,你看过了,当然这么说了。”

飘零去,莫问前因。
只见半山残照,照住一个愁人。
去路茫茫,不禁悲来阵阵。
前尘惘惘,惹得我累落纷纷。
想学投笔从戎,图发奋。
却被儒冠误了,使我有志难伸。
想学一棹五湖,同隐遁。
却被妖气笼遍,远无银。
还说什么石烂海枯,情不泯。
你看沉沉雾霭,西风紧。
南飞北雁,怕向客中闻。
平安未报,自问心何忍。
空余泪眼,望断寒昏。
想我深情博爱,两无能。
今日依楼人远,天涯近。
从此飘萍和断梗。
几许深盟密约,句句都无凭。

小擒拿三十六路,大擒拿七十二路,可以分打人身一百零八个穴道。

学武这么麻烦,倒不如带手枪来得安全。

按头锁手转腰马,锁喉俯身抢车马。

黄师父的少林棍法果然名不虚传。

为什么洋人信的神的样子这么痛苦?

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个神话。小的时候信一个,长大后信另外一个。直到有一天,才发现所有的神话都是谎话。

时间是很宝贵的,我们中国人浪费了太多时间,不能再浪费了。

逸仙,你的表是越走越快了,我的表怎么也追不上你的时间。

救人容易救国难。看来我们俩的药箱救不了这么多人。

我们当兵的,都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一开四平马,沉稳力千钧。二走麒麟步。三起吊蹄马。

教擒拿手都要罚,要是教蒙古摔跤那又怎么样?真是的。

飞鸿,我知道你一直当我是你的长辈,可是我却当你是我心里面的男人。

来之,安之。

饮下神符,白莲为父。异性一家,同为亲故。兄弟同根,长幼同心。不分贵贱,共尝苦甘。如违此誓,万古绝亲。

你看看这群人,为了个泥人,连命都不要了。如果中国每个人都像他们这样,中国就没的救了。

真武大帝扶持弟子金身,神功护体,大显神威,伏妖降魔,替天行道。真武大帝在此,弟子九宫速来跪拜!

手抱日月掌星辰,拳握雷电顶天地。

原来神功只不过是一块铁板。

我为革命而死,他要为革命而生。

但愿朝阳常照我土,莫忘烈士鲜血满地。

 4 ) 黄

黄铜刻出某一种偶像念成大事在我心脏。——谢霆锋《黄》

总有些男人让我心折,之前总将最好的武侠片的位置留给《笑傲江湖2》,但重新看了4遍《黄飞鸿1壮志凌云》和《黄飞鸿2男儿当自强》,不禁把满怀的心折呈给他。这个他可以是李连杰,可以是徐克,可以是那个虚无的黄飞鸿,甚至可以是黄沾,可以是纳兰元述。

所以最先说的是:
                                   一:人

对于一个人没有保留的心折,因为你明明知道他如何让你心折但是你却成为不了他那样的人,李连杰的黄飞鸿不是一个无往不胜的完人,而是一个在青年时代生逢乱世而不得不向壮年的心态去转变的黄飞鸿,他对责任的承担是被动的,但一旦承担了,也就义无反顾。李连杰一对眼睛深沉而明澈,一派智者无欲,勇者无惧的意味,是沉稳而又常怀赤子之心的人物所特有。
他拓落,他潇洒,他飘逸。同时他内敛,他纯真,他谦逊。是“思则悟,悟则行,行则高远”的中国人的理想人格缩影。拥有男人的格调。

                                  二:国

《黄飞鸿1壮志凌云》和《黄飞鸿2男儿当自强》两个画面让我动容,像这种感觉最近的一次是地震后天安门前人群的眼泪和呐喊。--虽不是很喜欢北京这个城市,但北京人这方面的觉悟性是上海人所不能比的。 一个画面是影片甫一开始,刘永福抖开对联,喝道:壮志凌云,日出东方的壮丽让人想起《少年中国说》中红日初升其道大光的意境,雄浑的大鼓伴以林子祥极具男性气魄的调子,徐克试图对“中国精神”重新确立的野心,一览无余。一个是《黄飞鸿2男儿当自强》黄飞鸿将千辛万苦抢到手的布包从码头丢给船上的孙文时赫然亮出了一面青天白日旗,那种令人油然而生的民族情感更胜过诸多刻意拍摄的政策片。事实上我也很不明白为什么中国人看[黄飞鸿]系列会不感动,在我看来它是那样地点出了我们的要害,但现实的结果就是如此。
                                三:侠

侠的最大意义在于反抗和张扬,看过许多武侠,渐渐的,侠就成了一种在心中的飘逸,或者一分心中所推崇人格境界。尽管自己更倾向于:当一个人知道他也许改变不了什么的时候,就只好退回自己的精神和情感世界里去做一个隐士,这是笑傲江湖的精神。但黄飞鸿的更可贵,因为我无能,所以我心折。
徐克本人的气质也颇似黄飞鸿,接受的是西方的现代教育,但精神气质却是远比众多本土的艺术家更亲近中国文化。像《卧虎藏龙》式的献媚或如张艺谋式的丑化中国实在可鄙。

                                 四:才

那天晚上突然点出《六指琴魔》,刚开始响出的琴声连小沈也惊讶,不禁二人怀旧了一把。也记住了这个人,黄沾。黄沾的词曲,林子祥的高歌,奚仲文的美术,麦子善的剪辑,黄岳泰和刘伟强的摄影,就是这个电影的才气。

                                 五:爱

整部电影的所有温馨可以说都来之与十三姨,她对着影子浮想联翩,她歪着头温柔的看着他,对着不知道什么意思的黄飞鸿说i love you too,她天真,她可爱,她睿智,她浪漫,她善良,黄飞鸿传统持重,十三姨甚至还为这个人物带来了一些羞涩的气质。她拥有一切理想中女子所应有的气质,黄飞鸿一生做过无数惊世骇俗的事情,但她才是黄飞鸿最大的成功。

 5 ) 最好的武侠片当归于此

      很久以前小的时候就看过这部片子了,但是最近狂爱徐克,所以又特意下了这部片子来看。越看越觉得这是一部武侠片却又绝不单是武侠片。是武侠片,也超越了武侠片。

    影片满是徐克的影子,浓重的色彩,还原的很逼真的近代东方,还有白莲教的小姑娘,徐克的电影总是体现不出什么浓重的个人特色,但是都看得出是他的作品。就像大家为什么喜欢皮克斯一样,因为皮克斯在动画中也掺杂了对爱的诠释,徐克也总能在武侠中浸润他的人生感悟。

    片中构建的近代社会是那样熟悉与陌生,三方势力此消彼长,洋人、官兵、白莲教分别代表了外国势力,官府势力与愚昧的民间势力。三方互相利用,互相制约,反倒是洋人好像是待宰羔羊一般。看了让人很是奇怪。

    而孙中山与陆皓东代表了清新的新势力,孙文可以站在黎明的船头继续革命,而皓东则见识到了最阴暗中国的绝望,为革命而死。我想在这部片子里,徐克也有一定程度的混乱吧。所以他全面真实的表达了各个层面。包括那个茶馆喧嚣中独唱的老者。

    片中所有的演员都是超一流的,尤其是甄子丹,得承认重看这部片子大部分原因是想重温精彩的对打和年轻的甄子丹。他也果然没有让我失望。除了死的鼠头蛇尾,他没有留下任何遗憾。

    所以说这是一部最好的武侠片,集家国精神与一身,既有天涯飘零之感,又有儿女情长之态。

    不愧了徐克大侠的胸襟。

    最爱的还是那首曲:

 飘零去,莫问前因,只见半山残照,照住一个愁人。去路茫茫,不禁悲来阵阵;前尘惘惘,惹得我泪落纷纷。想学投笔从戎,图发奋,却被儒冠误了 使我有志难伸;想学一棹五湖,同遁隐,却被妖气笼遍,远无垠。还说什么石烂海枯,情不泯,你看沉沉暮霭,西风紧,南飞北雁,怕向客中闻。平安未报,自问心何忍?空余泪眼,望短寒昏。想我深情博爱,两无能。今日依楼人远,天涯近;从此飘萍和断梗,几许深盟密约,从此都无凭。

 6 ) 甄子丹,跟李连杰混是没好下场的。

纳兰元述(甄子丹),有勇有谋,年纪轻轻就当上了提督,还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不光这样,在和黄飞鸿(李连杰)切磋完武艺后,还发出了“百姓是当官的衣食父母。但是在这个时候,本官空有一身武艺,也独力难支。哎,真是惭愧极了。”的感慨。

在英国领事馆里面,用英语和卫兵交流,要求进去搜捕孙逸仙。

卫兵:“This is British Territory.(这是英界)”

甄子丹:“You are now in China! Not in Britain! You shouldn't talk to me like that!(你们是在中国,不是英国。你不该这样跟我说话)”

这是多么的长中国人的志气!!!

“兵行险着,世事如棋。我们当兵的,都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空有一腔爱国热血,却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多么的无奈。

在英国领事馆参赞对提督的执法感到有异议的时候,"This is China,not Britain. " 用行动捍卫了我国的主权。

这么一个好青年,在用布棍缠住李连杰的时候,却被李连杰用断开的竹竿划了脖子,一个经典的日式飚血后,就这么挂了。。。

《方世玉》里面,赵文卓被李连杰做掉了,结果逼着人家只好去演电视剧了。

《精武英雄》里面,周比利被李连杰做掉了,前轻中量级自由搏击世界冠军,至今唯一的世界级华人拳王,还开有武馆,结果却只能在其他的电影里跑跑龙套。

《英雄》里面,甄子丹,你丫完全不长记性,演个长空,被李连杰用时间停止做掉了。后来跟着洪金宝演个《杀破狼》,不一下就红了???

是的,跟李连杰混是没好下场的。

 短评

徐克也不是历史观更进步,就是敢拍——不过这一点看来也是非常可贵了,比他更优秀的导演也不是没有涉足,但像他这么直白确也是独一份。然后再吐槽一下剧情,这什么鬼,一直贯穿的西方就是净土的调调蛮让人反感,代表国人自救力量的革命党更像酱油,这两处跟甄子丹的以华制华都前后不搭,感觉编剧在此思维混乱。李连杰感觉还没有拍少林寺时好,而且看了一个月的张彻后,再看这种动作真心明白为啥刘家良说十万洪拳子弟要笑死了,还是愿意看老派的硬桥硬马。PS徐克这种越南人不敬传统一方面是好事,拍起片子百无禁忌,另一方面能把胡先生和刘家良气走的功力用的真好,这里让姜叔给这种小孩跨刀也就罢了,居然还为了张铁林拼死拼活,呵呵,谁给你这么大脸。看见张铁林就想直接抽死,请不来龙哥也不用拿这种东西凑数。

7分钟前
  • 安魂
  • 还行

电影中的白莲教徒和迷信无知的民众,与当下何其相似。这部电影很是经典,看过好几遍了,武打动作只是增添点观赏性,而其中对中国人、社会的刻画才是点睛之处,徐克是很有深度的导演。

12分钟前
  • SinoBaby在教书
  • 力荐

我不喜欢这一部,但是现在的叶问和这比起来,算什么东西啊,看看别人的历史观,价值观,对人物的刻画,对打戏的处理。

13分钟前
  • Morning
  • 推荐

李连杰甄子丹那段对打,至今无出其右者

16分钟前
  • 逍遥兽
  • 还行

从来就没喜欢过甄子丹!跟一身正气的李连杰一比怎么看他怎么阴险狡诈!

19分钟前
  • Dita
  • 还行

经典里的经典啊!一代儒侠史诗风格

24分钟前
  • 花簪
  • 力荐

徐克用太多的笔墨来描写国人的麻木与愚昧,“白莲教”一直存在。也多次出现钟表的意象,被白莲教烧掉的洋钟、孙文陆皓东的怀表,借孙文之口说“时间是很宝贵的,我们中国人浪费了很多时间,我们不能再浪费了。”整部电影完全超出了武打片范畴,很有作者性,徐克告诉我们要脚踏实地,别整歪门邪道,男儿当自强,人是这样,国亦如此。

27分钟前
  • 津五渡
  • 推荐

是华语电影新派功夫片的开山之作,也是无法超越的巅峰。

32分钟前
  • 高冷的鸡蛋仔
  • 力荐

经典啊,当你开始思考这个国家时,你才算开始爱国了。引一评论:黄飞鸿三部曲是最生动形象最富感染力的清末历史教科书。

33分钟前
  • #烧光光#
  • 力荐

重看第N遍,还是好到不得了。虽然白莲教被拍成了一帮发丧的,可是能在摄影棚里折腾出这种史诗气魄来,了不起!对比一下,今天的中国电影才叫“深情博爱两无能”。 “天上换玉皇,地下换阎王”,好片子什么时候看都能看出新意来。

34分钟前
  • 风间隼
  • 力荐

李连杰和甄子丹的两场对决精彩绝伦。徐老怪的历史观超前正确,曾经香港电影也是有文化底蕴的!

38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三部曲最佳。从佛山到广州,师徒多人简化为黄飞鸿、梁宽、十三姨三人,彼此间的情感和谐趣呈现效果出色很多,莫少聪的亲和力远胜元彬。电影中涵盖了清政府、白莲教、洋人、革命党等多个势力,表现了徐克的家国情怀和民智反思。其中白莲教显然是结合了历史上的白莲教及清末民初的义和团,刻画成打着“扶清灭洋”旗号欺神骗鬼蒙昧百姓的邪教,教众愚不可及。甄子丹饰演的反派纳兰元述,“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生不逢时,无从选择,只能充当大清帝国走向灭亡时的祭品,展示了近代中国另一类精英的命运,有了悲情的意味。结尾巷战两大功夫巨星同框,二番棍法对决,堪称武戏经典。对黄飞鸿站队孙文陆皓东革命党的处理太过潦草,表现出来的是情感认同而非政治认同。

42分钟前
  • 莱尼圆
  • 推荐

喜欢上青天白日旗。武打民俗、动人爱情、人情世故、民族英雄、历史反省,这个系列真是内容丰富。

47分钟前
  • Lan~die
  • 推荐

基于“马关条约”这张屈辱五线谱上的《男儿当自强》道出了万千热血青年的心声。然而这支主旋律一旦脱离历史语境就极可能成为反动的工具,因此于白莲教的“民族主义”迷香中宝芝林这块救死扶伤的中医招牌怕是难得立足之境。暂且不论历史真伪,倘若飞鸿能与孙文在一起多聊聊“时间”的概念,估计也就不会有那些浪费时间的续集了。

48分钟前
  • Muto
  • 还行

在徐克的世界里,黄飞鸿就这样和孙文相遇了。叫人怎能不燃!

49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一开场,白莲教烧钢琴、洋伞等西洋妖物,还包括一条活生生的西洋犬;接下来的场景是一部火车朝屏幕疾驰而来,黄飞鸿、十三姨在车厢上吃西餐。而第一次观看本片时,我好像在读《中国可以说不》。

53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推荐

这才是经典,不哗众取宠,自有其风骨,激励人心

55分钟前
  • 趣多多配红茶
  • 力荐

广东省十大杰出青年黄飞鸿,陪伴我们度过了少年英雄的时代。

60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推荐

92年徐克和李连杰的电影,无论动作设计——尤其甄子丹对打那段练布成棍,还是人文风情,还是深刻的民族危难,亦或是革命志士的热血奋斗,为争取独立自由民主的国家而努力的奉献,青涩动人的爱情,都无疑堪称当时武打之最。徐克当年真是厉害,更可见徐克的家国理念。8.2

1小时前
  • 巴喆
  • 推荐

那年的李连杰、那年的甄子丹、那年的徐克、那年的袁和平、那年的关之琳……

1小时前
  • 白开水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