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他们正年轻

HD

主演:任红举,周有春,马世勋,周继成,薛英杰,汤重稀,包月禄,王贯三,郭瑞铮,雍卫太,李维波,王仁山,谈学贤,叶发坤,孙德山,唐章洪,那启明,林炳远,金东辉,刘素谦,熊朝瑞,白清林,易如元,周全弟,尹志云,叶士礼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1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1950他们正年轻 剧照 NO.11950他们正年轻 剧照 NO.21950他们正年轻 剧照 NO.31950他们正年轻 剧照 NO.41950他们正年轻 剧照 NO.51950他们正年轻 剧照 NO.61950他们正年轻 剧照 NO.131950他们正年轻 剧照 NO.141950他们正年轻 剧照 NO.151950他们正年轻 剧照 NO.161950他们正年轻 剧照 NO.171950他们正年轻 剧照 NO.181950他们正年轻 剧照 NO.191950他们正年轻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1950他们正年轻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2014年,首批437具中国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离开祖国60多年的烈士英灵终于得以回家。71年前,那些花一样年轻的战士走上了抗美援朝战场,有些人回来了,而有些人永远地留在了那片土地上。《1950他们正年轻》用全新的视角聚焦71年前参加抗美援朝的普通年轻人,通过不同军种,不同时期参战的老兵真人讲述,以一句句平实细微的话语呈现出他们曾经热血的青春与梦想,也还原了最真实的战场,给当代的年轻人带来触动内心的震撼与共鸣。最好的铭记是不遗忘,《1950他们正年轻》用镜头记录珍贵的民族记忆,一起致敬那些保家卫国的英雄们。失去的周末我是岁月你是星辰杀死伊芙第三季幻游猎人搬进你心里萌犬先生青春之旅第一季我的淘气天使天线宝宝(重启版)星光都市温哥华的朝日吵闹鬼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当我们熟睡时假面真情2024正好的我们狙击职业杀手(粤语版)优雅的世界(下部)地道战这个警察不太冷等到满山红叶时蕾蒙娜和姐姐心底里的名字冬天的故事1992路易瑟如:黑暗之洲第一季再见了老师闪电侠 第三季宝贝母狮怒吼的山丘王阳明2012嫁入黑帮求爱者巴比伦饭店第一季掌声满屋欧不能结婚的男人BLACKPINK科切拉week2节选修订横竖横万岁2015圆梦我们的失败四分卫 第一季

 长篇影评

 1 ) 回家

恰又逢清明, 静静的坐在树下, 真想听他讲讲朝鲜的寒夜, 却发现根本没见过他! 1951, 他正年轻! “雄赳赳, 气昂昂, 挺进鸭绿江” 这一去就再无归期! 春去春来, 七十一载, 长眠异国他乡。 我甚至不知道他安葬在何方! 我要抓紧寻找他, 我怕我哪天去世了, 这世界上再没人记得他! 外公啊, 你往西边看啊, 鲜艳的五星之下, 这条路就能回家! 回来吧, 早日回来吧, 回来看看你们守护的家! 回来吧, 早日回来吧, 十几万的忠魂都要回家! 有一天我会老去, 但他们永远正年轻!

外公与两位战友(我外公是右一)
外公与战友(外公为左一)
我外公闫德恒烈士

 2 ) 雄赳赳 气昂昂 跨过鸭绿江

很感谢片方把这部纪录片搬上大荧幕, 因为我落座没多久的时候,我就仿佛又坐在了我爷爷奶奶身边,听他们讲当年。

不知道我为什么从头哭到尾,可能是因为自疫情席卷全球以后,我变得更加关心这个,作为一个国家而存在的文明,我关心我们如何走来,又将往哪儿去。 结束观影后,我的同伴说想表达些什么,但真的太词穷了,根本没办法只用评价电影或者纪录片的方式来说些什么。 是啊,这不止是一部纪录片,也是1950年代那批跨过鸭绿江的年轻人,他们的昨日再现。

他们操着天南地北不同的方言, 从不同的地方出发, 每个人都有嵌在自己记忆里的独一无二的画面, 有的战士饱尝遗憾和悔恨不愿再提, 有的战士不断收集那段历史的物件, 有的战士回想当年意气风发, 有的战士因为痛苦掩面而泣, 相同的是,来自大江南北的他们,当年和战友唱着一样的歌曲,为了一样的使命而抗美援朝,相同的是,逝去的战友都活在他们心里。 上战场的时候十几二十岁,今天他们普遍年龄在80-95岁之间,已经过去了好几十个年头,但提起那段历史,还是会痛哭不止。 这些老人,他们的精气神,他们佩戴的勋章,他们苍老的面庞和饱经战争洗礼的身体,很直观地让你看到,这就是活着的历史。 从战争里捡了一条命回来的人,打了一场必须胜利的战争,做到了保家卫国,荣誉背后,是每个人沉甸甸的青春。 我能看到这部纪录片,我觉得很安心,因为我看到,还是有人在做很真诚的事情。 这部纪录片能上映,是导演和工作人员对抗美援朝志愿军的诚意,也是对去电影院的观影者的尊重。这份尊重,对我来说久违了。

 3 ) 他们仍年轻:重稀,你现在还拉不拉手风琴

70年前,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有些人回来了,另一些则永远留在了那片土地上。

这是我们的集体记忆。当生与死、战争与和平的命题在身着军装的老兵口中讲出来时,观众仿佛随他们回到70年前。枪声、炮弹声、飞机的轰鸣、“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歌声、断腿、树皮做的墓碑、两根连着碎肉的麻花辫,这些完完全全地在眼前展现出来,像一幅铺天盖地的画,闻者震竦,见者落泪。

相对于同期其他电影,《1950》纪录片的形式在大荧幕上并不算优势。但导演正是借由纪录片平实朴素的特性,让老兵与观众如同面对面对话般,将战争中的哀伤、血泪和光荣尽数传达。当他们在荧屏那一端落泪、微笑、回忆或只是停滞,荧幕这一侧,观众也同样感同身受。

影片中间,87岁的任红举给战友汤重稀打电话,说的第一句话是:

“重稀啊,你手风琴还拉不拉了?“

“不拉了,拉不动了。“

“你也变成老头子了,我也变成老头子了。“

下一段,影片切到汤重稀,他举着一只被炸断的手,说,一颗炮弹夺去了我的右手,也夺去了我当手风琴演奏家的美梦。他家里的书架上摆了满满的《发表歌曲汇集》,但他已经再不能演奏了。影片的残酷就在于此,当观众沉浸在战友重逢的喜悦中时,猝不及防地将事实摆在所有人面前,让观众看到剥去了外衣的、赤裸的战争:它让很多人过早地失去了太多。

这些回忆对或许只是历史书上的注脚。宋导说,每一位老兵在宏大的历史中都是小人物,是无法影响时代车轮的普通人,宛如此刻的你我。但是这些回忆,却是隐藏在真实岁月中的点点碎片,是那段渐行渐远的过往充满温度的生命记忆,是历经风雨后的蓦然回首,是每个老人心中的一段惊世传奇,更是我们应该铭记的民族丰碑。

“我们崇尚和平,我们不愿意战争,但我们不愿意投降。”

他们相信未来,我们才拥有现在。

 4 ) 他们也曾年轻

这部纪录片给我带来最深刻的印象在于其区别于一般对抗美援朝的宏大叙事,而是着眼于一个一个战士,去观察他们的故事,他们的情感。

作为我个人情感上来讲,最大的冲击就在于这种对于年轻时代的回忆和我在年龄上形成了呼应,但同时时代的遥远让我又能通过这种年龄的呼应拉近距离……同样是19岁、20岁的年纪,同样是相同的年轻,在1950年他们正年轻的时候,他们却要走上战场,在最崇高的理想之下面对最残酷的战争。

有一位医务兵回忆道:

曾经有一个伤员,炸的下巴整个都没了,喂饭一个人都坚持不下来,需要几个人轮流喂。

紧接着老兵掩面而泣:

他也有爹娘啊……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其实对于朝鲜战争我可以说是相当熟悉,无论是战争的几个阶段、战役中运用到的战术、战争中的武器装备我都能说的头头是道,但看完之后我才发现我一直以来对军事的热爱中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要素:人。事实上人才是战争的基本单元。

战争中的人不仅仅是一个战士,一个伤亡数字或者是一个纪念碑上的名字,他可能是一个妻子的丈夫、一对父母的孩子,一个孩子的父亲、一个人的好友……他是一个人,有其作为人的全部价值,他们也有情感,他们也会害怕,被打中了也会疼,也会想家。那个在水磨里逝去的指导员,是否在想着他在山西的妹妹,也在盼望他能平安归来呢?但是在战争之中,人们多半只会以一个名字或者一个数字的形式逝去……

影片开头的一个老兵回忆当时吃饭的场景:

“饭不够他就把自己碗里的扒拉给你”

“我们不是国民党部队啊”

后来有一位医务兵回忆:

“当时敌机来了我就趴在伤兵的身上,但其实并没有用,我一个人怎么可能挡住机关炮呢”

“但是我这是对他的一个安慰,我是医务兵,有义务保护伤员的”

影片不同寻常的点就在这里,即便我们都知道这部影片是从个人的角度出发去追溯历史和记忆,但是在这些记忆中无形的又完成了一种宏大的叙事。为什么吃饭的时候会互相分享?为什么医务兵要趴在伤兵的身上?为什么从来都怕鬼的小战士敢于一个人去搜索?

这都指向了他们共同的身份:中国人民志愿军。

所以说,即便我为他们而感到伤感,但我同时也认为,过多的为他们个人价值逝去而痛心是在侮辱他们。

许多战士都说:我在入朝之后去就没想着能回国。他们在踏出这一步的时候就放弃了自己作为丈夫、妻子、孩子、父亲母亲的身份,而是作为一个志愿军去坚强的战斗。他们失去的是自己作为小我的价值,但是要实现的是一整个大我的价值。或许我们不应该对他们失去的东西太过伤痛,而是将其视为功勋与荣耀,向他们表示尊重与敬佩。

正如最后有老人说的:“我不希望有战争,我非常不希望,但是我坚决反对投降。”

 5 ) 重稀啊 你现在还拉手风琴吗

因为记错时间错过了开场,在空荡荡的放映厅坐好已经开始了4分钟,一位老爷爷正穿着军装衬衫 坐在好像博物馆之类的背景里讲什么。胸前的徽章排列整齐,闪闪亮。

五分钟之后开始哭,正哭着陆续进来4个人,一位在吧唧嘴吃爆米花 还有一个男生在玩手机 我在后一排看到他屏幕很亮。

随着影片进行,不同人讲述 我情绪稍微冷静了一些,前排的声音也逐渐停了 屏幕和后方的放映机是仅剩的光源。然后就是整个影厅一共五个人,除了影片的声音 是纸巾摩擦的声音,吸鼻子的声音。

-战争是很残酷的。战争是你死我活。

第一位讲述人是任红举,就是进场看到的老爷爷,精神很足,讲话很清楚,也是我眼睛水包不住的开始。一直觉得战争是个很宏大的词,战略的制定,战场的选取,武/器的调用,战士的配合等等等等,但是时代的灰落在每个人身上,就是一座万钧的山。缠在石头上的辫子上沾着碎肉,仅剩一只手还握着琴把,失去腿的战友被放在背上 爬上山的路上还在唱歌:雄赳赳 气昂昂 跨过鸭绿江……

还有“虽然我已经长到十九岁”但只有八十多斤的救护员,也已经是头发花白的奶奶。回忆起怎么背起伤员,“我怎么背得动呀”,“他比我还高 只能拖着”。

采访的老兵当年差不多都只有17岁的年纪,因此19岁似乎是什么了不得的年长。“当时我还是个小孩” ——小北京,小黄牛,这些称呼仍然鲜活地在他们的记忆里:怕鬼但是在水磨房遇到重伤濒死的教导员,坚持砍下树皮 写上对方的名字插在埋葬的地方,“关勒铭钢笔,在汉口买的”;受伤后悠悠转醒,捂着左眼继续战斗,击退了敌人的7次进攻……

战争不会因为年龄而给谁优待,但是因为战争 有些人过早地失去太多:因为想做手风琴演奏家而想把手护在胸前,却被炸弹炸掉了右手;镜头转到家里,书架上摆着手写书脊的曲谱,吃饭时用左手拿着金属勺子,右边的肩膀低得很低很低。

回忆起和美/军在一个山头,唯一的水源是山下的炮坑,双方从一开始的相互放冷枪达成微妙的默契,取水时互不打扰。

这些细节即使听到亲历者的讲述,听起来也像什么影片片段,聚焦在残酷背景下的个人,每段活下来的经历背后都有长长长长的故事。

-我现在还记得她,我们是最要好的。

战争的残酷不止是战争的发生,还有战后给人留下的心理创伤。之前看《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讲士兵的战后心理创伤,印象深刻的是电影平静又压抑的氛围和主角视角摇晃的镜头,像酒醉后看的霓虹。而在这里,战争留下的伤痕,不只是失去队友的心痛,活下来的人除了觉得幸运,还有愧疚——无法实现承诺的愧疚,自己还活着的愧疚:不会回想,不和家人提及,在烈士陵园找队友的名字,折起不再打开的合影 肩膀上搭着战友的手……“有人就死在我面前。她叫黄大菊,我现在还记得她,我们是最要好的。”这些名字仍活在幸存的人身上,是永远不会愈合的伤口。

小时候学要珍惜苦难,感恩苦难。不是的,苦难就是苦难,而战争造成的正是这些苦难中最激烈又长久的一种。并不是苦难铸成了坚强的人,铸成了胜利,而是这些坚强的人,用团结互助 坚韧勇敢 和信念感 铸成了胜利,“他们相信未来,我们才拥有现在”。

我没办法讲“希望老人家们不再为活着感到抱歉,能够早日走出精神创伤”这样的话。只希望他们能够知道,自己已经做得足够好了,诉苦也是没关系的。

-重稀啊,你现在还拉手风琴吗

-我在给他们讲一点点抗美援朝的事

-最后我诉了一点苦

-我后悔了,不该诉苦

不管是诉苦还是什么,谢谢导演让我有机会听到英雄们的发声。没有人天生是英雄,但有人以渺小成就伟大 成为英雄。

-

因为我后来哭到看不清屏幕,然后记忆有点混乱 现在写着写着又在哭…如果有记错的 前言不搭后语就先这样吧

没有拉踩比利林恩的意思!!那是我第一次看到战后创伤相关的电影 也很好看

 6 ) 致敬中国人民志愿军!他们相信未来,我们才拥有现在!

看完此片,既沉重又感动。 也更让我想起那句:中国人不怕事 也不惹事! 他们说:活着干,死了算。他们高唱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在战争面前,他们既渺小,又伟大。 任红举、周有春、马世勋、周继成、薛英杰、汤重稀、包月禄、王贯三、郭瑞铮、雍未太、李维波、王仁山、谈学贤、叶发坤、孙德山、唐章洪、那启明、林炳远、金东辉、刘素谦、熊朝瑞、白清林、易如元、周全弟、尹志云、叶士礼……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人民志愿军! 影片中,老兵们的口述史无不令人动容。 在轰炸时,救护员扑在伤员身上挡着,心知没用,但希望给伤员内心些许安慰。 救护员在月光中搜寻到受伤的李振唐教导员,他露出了白白的肠子,痛苦得示意对方给枪让他自杀,这种时候却还记得掏出银元拜托救护员转交给妹妹。 军医薛英杰爷爷,讲述被炸伤的同胞没了下巴,露出喉咙眼,艰难地被喂饭,落泪道:他们也有爹有娘啊。 隔壁战壕的中美两军,在唯一的水坑,在这生命之源面前,选择了暂时息战。 五位同志互相给对方抓虱子的时候,黄大菊同志在大家眼前被炸死。 还有一位老兵,一直为自己办的抗美援朝展馆添东西,坚持纪念抗美援朝战士。 最小的兵总是受到大家的照顾,吃得最饱,因为不够饭吃时,大家都会把自己碗里的饭扒点给你。

打胜战的同时,也死了很多人。 他们还说: "当时动员大家参军,去了147个人,只回来3个。"" "你来的正是时候,你要是再晚来几天我可能就没有了。"" 熊朝瑞奶奶说:战争就是残酷的,就是你死我活,但是不要怕战争。 叶士礼爷爷对烈士们说:“你们以前和我们一起理想的,我们国家,已经非常强大”

这些故事,这些历史,你一定要去听他们讲!你会感受到那份赤诚,痛苦,感恩。

《1950他们正年轻》真的好看,是非常有诚意的作品,也非常有意义! 他们的青春无论一开始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都是牺牲了自身,保全了国家。现在排片量这么少,真的令人心碎,好希望更多的人看到。 战争与和平的背后都过分沉重,现在的和平,来之不易,希望所有人珍爱和平。 铭记,是对所有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好的尊重。他们相信未来,我们才拥有现在!希望大家有时间也能去烈士陵园看看,看看那些碑刻上小小的名字,那里凝练着英雄们伟大的人生轨迹。

 短评

第一个是被炸飞,只剩下两个大辫子在石头上的女孩。“她好漂亮的,是我们的白毛女”第二个是被炸掉半条腿,队友背着她匍匐前进,而她一路唱着“雄赳赳气昂昂”第三个……第四个……无数个十八九岁的少年少女前仆后继“我个子那么小,我背的动伤员吗?背不动呀!那也要背,那真是……救命啊”“我们去了147个,回来的只有三个。一个胳膊没了,一个腿没了,只有我幸运负伤。”“有时候转移伤员,飞机来了,那我就扑在伤员身上。有用吗?炮弹来了我能挡住吗?没有任何用处,但是这对伤员们是一种心理上的安慰。”他们相信未来,我们才拥有现在。感恩先烈

8分钟前
  • biubiupiu
  • 力荐

这片子才是各学校该组织观看的

10分钟前
  • cainhyde
  • 力荐

因为他们相信未来,所以我们才有现在。我以为看这部片子我会哭得很惨,但我没有,而是深深被这群可爱的人的坚强、勇敢、充满信念所感染。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13分钟前
  • 松鼠掉到花盆里
  • 力荐

“他也有爹和娘啊…”“我想成为手风琴演奏家……”“到了战场一看全是坦克,这要是让他们开到东北,那全是平原啊……”“丹东烈士陵园是第一站,没有他(战友)的名字是……”“我回来了,他们还在那边啊…”“你来的正是好时候,晚来几天,我就没有了…”

15分钟前
  • 冰纡
  • 力荐

“我去了丹东烈士陵园,没有他,我还去了另一个,也没有。我想请你们写个条子,我最大的心愿是让他的骨骸回家”

20分钟前
  • 晏昕
  • 力荐

数次梗咽,片中大都是平淡的语调,老兵们陷入回忆时的眼神令人心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一场立国之战,那群最可爱的人为我们用青春与鲜血换来了现在

22分钟前
  • 一字千金小可艾
  • 推荐

主创人员创作出这样题材的纪录片值得鼓励敬佩。不足之处在于:故事线不清晰显得故事很平。明明情感很强烈,但可看性弱。作为想要传播给下一代作教育警示的片子其实是很不足的。四星完全是给题材的,纯靠内容完全不值。还是希望这样的片子更多吧。

23分钟前
  • 查毛
  • 推荐

“我们崇尚和平,我们不愿意战争,但我们也绝对不会投降”

24分钟前
  • 白大漂亮
  • 力荐

“他们相信未来,我们才有现在。”看到最后这句字幕,有点泪目。

25分钟前
  • 高莫障
  • 力荐

先说优点,主创团队创作这样题材的纪录片值得敬佩鼓励。缺点挺多的,最重要的一个是纪录片故事线不清晰,显得内容很平,明明情感很强烈,但可看性弱,作为想要传播这个题材,给下一代做教育的目的来说其实是很不足的;另一个是对男性的问题是如何打仗,到了女性的问题就成了爱美爱干净,显示出了男性创作者严重的狭隘。总的来说,四星完全是给题材的,纯靠内容是是不值的,还是希望这样的片子更多吧

30分钟前
  • 罗曼地瓜
  • 推荐

一个人坐在放映厅里看完这部并不算完美的纪录片,银幕上闪过的那一张张和我差不多年岁的脸让我禁不住鼻酸。看着电影的时候在想,也是因为这些年轻稚嫩的脸庞,才有如今的家国。通过这部纪录片,认识这群可爱的人,向他们靠近,了解当时,哪怕一点点也好。“等我老了,扯一根白发,装在你的琴弦上,我们一起唱那好听的歌。”ㅠ

35分钟前
  • 薗子的荒蛮之地
  • 力荐

“等我老了 一根白发 安在你的提琴上 我们还演凑”可是他们不会再变老,他们也把灵魂留在了那一年。电影已老兵的讲述和战争场面想穿插,让人冲击到无法喘息。他们唱着“雄赳赳气昂昂”有时可能歌还没唱完就会有轰炸,无法想象他们真实的行军,只是他们有信念坚信他们能打败敌人坚信他们有未来。现在的他们看到了胜利,回到了祖国,更看到了祖国的强大;可是他们却无法忘记那一年,更不敢忘记,更不愿想起那场战争。现在他们的生命或许已进入倒计时,却时刻惦记留在异国的战友,盼有生之年能看到他们回国。而我们却只能做的是铭记,铭记他们,铭记那段历史。致敬中国人民志愿军

38分钟前
  • 豆豆粒
  • 力荐

老兵们的口述史,在视角方面不逊PJ的一战纪录片《他们已不再变老》。二刷,导演见面会之后补充一些:电影特别好听的配乐,是导演宋坤儒的太太写的,导演笑称主要是不花钱。导演本身做故事片出身,也没有想到自己的第一部院线影片居然是纪录片,试过找更专业的纪录片导演,但都不看好这个题材和形式。他们拍摄了大量的老兵采访素材,因为不够专业,是靠反复看素材去进行剪辑的。导演不希望网络上线,如果到下周没有排片,以后可能只会在电影节和资料馆放映,因为他认为这部电影适合在电影院里认真观看,而不适合现在年轻人碎片化的观看方式。对于没有排片的地区,之后只能考虑重新剪辑和院线版不同的网络版,内容可能会更精简。

42分钟前
  • 孔府小鱼
  • 力荐

让人感动的主题,不合格的纪录片。

45分钟前
  • Yuchen
  • 推荐

印象最深的就是老兵们不断地提“飞机”,我们真的太缺飞机了。

46分钟前
  • 竹傲风
  • 推荐

#点映# 他们也怕鬼故事,也有文艺梦,也会和情同手足的战友闹不和;她们也爱美丽,也会组成一起梳妆打扮、拍照的姐妹帮。不同的是,那是1950年——青春只能在硝烟四起的战火中绽放,便有了一个个真正热血的故事。而这些青春回忆,有的记忆犹新,载入了衣服上的光荣勋章,有的不愿回想,是心中难以填补的伤痛;讲故事的人,时而幽默,时而自豪,时而热泪盈眶,时而陷入沉思。尽管在历史的加成下,意义远大于表达形式,但老兵们在镜头前的神情动态和话语都足以真实还原那段时光,他们直抵人心的声音值得聆听,无论你是否经历过那些年的人。

50分钟前
  • 戲味尚宮
  • 推荐

每一代都应该记住这段历史。

51分钟前
  • N次放映室
  • 力荐

比任何特效都来的震撼,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现在的新生活,致敬

53分钟前
  • 具廷谟(不麦麸
  • 力荐

那个奶奶说你们再不来我可能就没了。奶奶的战友在一旁说,不会的。在结尾采访列表,那个奶奶已经去了。

58分钟前
  • 母线暂态
  • 推荐

最记得是 片中刘素谦奶奶说 你们再迟几天来 可能就找不到我了然后片尾的名字上 标上了框框...

59分钟前
  • 养鱼摸鱼来吃鱼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