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马分鬃

HD

主演:周游,王瑞琪,刘洋,马旭,佟林楷,赵小东,郑英辰,林洪惠子,李奎,何川,王小木,刘禹霆,赵多娜,敖尔,呼日瓦,张啸,李文波,胡琳那,闫啸,王啸宇,孙若飞,高临阳,常泰,张路生,李想,陈波翰,洛娜,李梦,邓皓荣,钱赓,魏书钧,王階宏,谭森,楚布花羯,杜先,郭蔓芸,王朝,麦子,宝迪,崔亚楠,孔金海,官启凡,阿斯如,马增林,徐立泰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0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野马分鬃 剧照 NO.1野马分鬃 剧照 NO.2野马分鬃 剧照 NO.3野马分鬃 剧照 NO.4野马分鬃 剧照 NO.5野马分鬃 剧照 NO.6野马分鬃 剧照 NO.13野马分鬃 剧照 NO.14野马分鬃 剧照 NO.15野马分鬃 剧照 NO.16野马分鬃 剧照 NO.17野马分鬃 剧照 NO.18野马分鬃 剧照 NO.19野马分鬃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长篇影评

 1 ) 谈谈一个大三学生看野马分鬃的感受

本人男,一名三本广编专业普通大三学生。我很羡慕电影里男主的学校,是一个专业的电影学院,里面分了摄影系、录音系等等。国内专业的电影学院不多,况且又在北京,我想是哪所学校已经呼之欲出了。

我从初中开始就想进入这样一所电影高校,但是无奈家里不支持,我也没有那么坚持我的想法,就选择了混混日子,当时自学考编导统考的时候也没怎么努力 也不知道往哪方面努力,就只潦草的通过了一个统考,甚至校考也没去两所。结果就是,我来到了一所普通三本,里面的老师、硬件都不是那么专业,身边的同学大多也是混混日子,真正想要进入电影行业的几乎没有。

但是我不想如此,我羡慕男主,大四就能有这么多的片场拍摄经验,我大三了甚至连路都看不见……

我也很能理解男主,毕竟有了这么多实战经验,在学校你懂的就是多,你就是有那股傲气。毕竟实践出真知,自己还有那么多的成果,而班里的同学还在死读书,为毕业做准备(不过不去上课 影响课堂纪律确实不好)

考上那个学校的录音专业的条件 我查了一下,不仅需要一定电影知识,还要会乐器,懂乐理。而这点导演在片中给到了男主是从小学小号的,甚至还吹得不错。?

我看到有影评说男主的家庭条件不符合现实,但是我想说,我们这个年纪,从小学一两门艺术是很普遍的,像我小时候就学过半年的小提琴,而父母都是公务员这种情况在我同学里面实在过于常见,而且又是在北京(我是一个五线小县城)

说回电影,男主用两万块买了一辆快报废的越野车,即使拿到我身边这也是一笔巨款了,完全靠自己的努力,不吃家里一分,他的女朋友也是,一直在减轻父母的压力,这点已经比我,我身边大多数同龄人好太多了。但是男主买来的不是车,不是他所谓自由的感觉,买来的是一个巨大的无底洞。为了追求自己向往的生活,一直在榨干自己现实的生活 到后来女朋友没了,钱没了还赔了一大堆,驾照没了,车子没了,理想没了,什么都没了,青春结束了。导演拍出的这种失落感,确实能让在荧幕前的我们感同身受。

再聊聊《野马分鬃》的电影风格

导演很有自己的特色,几个长镜头一镜到底的拍摄的现场调度着实不错。男主的命运是跟越野车联系在一起的,所以片中运用了大量的框架式镜头的拍摄,就是从车内往外拍,从车外往内看。每次一个镜头给的时长刚刚好,看着不会让人太累。这点比大多数所谓的文艺片导演做的好太多了,既可以搬到荧幕上放映,又可以在一个慵懒的午后就着咖啡慢慢欣赏。我上一次看着这么感同身受 节奏不缓不慢的片子是台湾的《阳光普照》 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野马分鬃》真是我国内近几年来看到最好的青春片了。

导演给到了几个青春片中很新颖的元素,包括看守所、片场、甚至是大学课堂。这些都给我眼前一亮的感觉,避开了国内青春片烂俗的犯罪、爱情、狗血的剧情,用真实记录了一个大四学生在学校和社会中迷茫的状态。不知道我什么时候也要开始这种抉择,人不可能一辈子在学校过着花儿一般温室的生活,社会是冷酷是无情的,你不努力生活就会抛弃你,就这么简单。电影放映的时候我脑耳一直回荡着姜云升《麦的重量》里的几句歌词

“是玩儿还是工作 台下烦人的空座”

“房子车子钱 艹 永远是这三样”

“你爱的人离开了 理由并不重要 每段关系都被你一手段送掉”

真的很现实 很扎心 走出电影院久久不能自拔

 2 ) 不理解

以我现在的心态和阅历我有些理解不动。是我的原因不是电影不好哈哈哈哈。影片想表达的我也没有去刻意搜过。但我接收到的讯号无非是理想和现实,校园和社会,这些纷杂交错的对抗。我不太理解男主角在影片里的种种行为。作为学生,在校园的体制内就顺利完成学业,这是应该的事情在我看来,可笑又幼稚的是他和老师的对抗中我看不出个所以然来。作为成年人,恋爱关系中双方也是需要彼此努力的。都说男主的女朋友太现实,太物质,可是没有物质连修车的钱都没有。通过卖试卷去挣钱,连累到自己母亲工作,整个行为下来完全就是不负一点责任。这就是野马吗难道?我可以理解,以男主为代表的有才华有能力但因为教育体制所束缚,但既然有规则就去遵守规则,如果有所不满意也可以选择不被其所束缚。至于关于感情线上,宣传中常讲到的,给不了你想要的怎样怎样,我并未看出他所做出的任何实质性努力。青春的模样有很多种,没有必要夸大一个二十几岁了还在叛逆期的迷茫少年。

或许导演有自己的想法,但总的来说我觉得的好电影是看完之后有所共鸣和感触的,或者说主题鲜明地在表达一种特定的东西。然而我看完之后却是和大众的感觉一样,啊这。。。

 3 ) 大四焦虑

可能是因为看大四焦虑多了层共鸣,最后感动得过分,网络热曲恰如其分,野马最终出现的时候,我已经不去听画外音说些什么了,音乐很够了。

拍得很优美,除了内景速切外景我不太理解以外都好。车是个太棒的载体,无数黑夜中的光影镜头都有不一样的美,我尤其喜爱结尾送车的运镜。电影的节奏给了关注声音的空间,与“录音”的设定契合。

元素堆叠得很精细,布景精心,有杨德昌的感觉了🐶,比如在他老家里的柜子上摆着豆瓣电影日历。

不明白为什么不更现实一点,把“电影学院的故事”划掉,换成“中传”的故事,会有更大的冲击吧,对顶尖学府的模样窥见一二。

戳到了也是这个年纪的我关心的一些点。挥发掉的天真,现实的迷幻。学校有些可笑的教育,刻板又优渥的老师。几类人(北京本地,县城官二代)的状态,及他们的追求。如何出口伤人,任性地对待感情。年纪轻轻就沉沦在“规则”带来的便利... 你快去考北京公务员吧!

看到结尾的饿了么小哥我彻底崩溃,有这么个电影真好。瞥见了自己大学四年来丢失的一些,那些奶酪被搓下去的碎屑。

 4 ) 《野马分鬃》的别名:《水仙花自传》或《厌女症大赏》

已经很久没有看过集恶心与无趣于一体的电影了。一般来说,难看的电影要么恶心,要么无趣,因为恶心的话至少不乏味,无趣的话至少不傻逼。所以从这一点来说,这部电影也是挺难得的。恶心的主要来源是建立在深深的厌女症之上的自恋,而无趣也是因为导演的自恋而被攥紧的画面,导致时间——空间都充溢着议程控制,掐死了每一个可能诞生灵光的瞬间。

电影试图表达的对体制的厌恶和对规训的愤怒是虚假的,并不存在真正的批判和反思。除了周游脑袋后面鬃毛般飘逸的长发外,男主和“野”可以说毫无关系。绝大多数时候,他的眼睛和身体都是空洞和虚无的,很难让人感受到他内在的情感与思考。比如片头在驾校的暴力,与其说是对规则的反抗,倒不如说是让“男主是一匹野马”这个印象成立最简单、也最便捷的方式。

如果类似的情节最多算是依赖符号和隐喻的一种取巧行为,那么让女性成为社会结构性压迫的化身就不得不让人质疑导演对女性深深的恶意。可以说,男主生命中主要的矛盾和反叛的动机似乎都是由两位女性角色带来的,电影一直在暗示他的痛苦、迷茫和无措与他的母亲和女友对他融入主流生活的期待是分不开的,至于母亲和女友的痛苦、迷茫和无措从何而来,导演似乎并不关心。毕竟,就连一个买考卷的男学生的侧脸都可以有超过十秒的近景镜头,他的母亲却只能作为模糊的剪影或紧锁的大门存在,童童喜欢的女主播更是只能作为手机的直播画面和车窗外模糊的身影存在。

我们可以从男性的口中听到张宝霞严肃传统、女主播嫌贫爱富,可我们看不到她们的脸,更别说她们的心。可能女性对导演的镜头来说就是美杜莎吧,仿佛直视她们的双眼就会被石化。对展示女性清晰面貌的极度吝啬,一方面把女性的困境和世界隔离在外,另一方面将女性具体的形象降格为抽象的符号,两方面互为助力,共同完成了整部电影中女性的缺席,乃至于对女性的贬抑。

除了镜头语言上对女性的回避,剧情推动上更是彻底将女友这个角色工具化。她的每次出现,似乎都在给男主施压,投向豪车的一瞥、古板迂腐的父亲,还有包括喜欢迪士尼在内的种种设置,都让她成为男主所鄙夷的一切的集合体。这种投射当然可以被解释为社会事实或是个体经验,但是这里有一个不是蠢就是坏的悖论:如果导演压根儿没有意识到女性也是社会结构性压迫的受害者,这些内容就只是肤浅的、毫无自反性的个体经验;如果他意识到了这一点,这种强投射关系就相当于完全放弃对社会事实的深度剖析,而去选择最廉价、也最精明的方式唤起观众对现实的回忆。

这可能就是它之所以又平庸又令人生厌的原因,或许也是为什么男主这个角色为数不多摆脱空洞和虚无的时刻都和向女友借钱修车或者泄漏母亲考题这种自私行为有关的原因吧。男主的不讨喜在导演格外精密的控制下更是达到了惊人的程度,要么空洞和虚无,悬浮到仿佛不在场,要么自私和矫饰,做作到让我想打人。说白了,这片子表面上很接地气,充满了对生活细微的观察,但实际上它的视角是非常精英和男权的,它不在意《地球人》和迪士尼背后的资本运作机制,更不在意体制同时对男女两种性别施加的规训。

一切的虚伪和造作,在电影的最后抵达了顶点。本来野马在无声中奔腾还有可能为它已经被挤压到密不透风的灵性空间保有最后一丝延展的可能,可这时,存在感极强的音乐响起了,配上男主用略带忧伤的语调徐徐道出的独白,真相大白了呀。那就是,男主压根儿不关心自己的情绪(不是情感)之外的任何东西,正如导演压根儿没打算爱自己之外的任何人。

 5 ) 野性!这才是真正成熟的青年导演佳作

看死君:平遥国际电影展的后半程,我们终于迎来数部青年导演佳作,这其中就包括魏书钧导演的《野马分鬃》;而男主角周游最终还赢得了费穆荣誉·最佳男演员。

评审团给予周游的授奖词:他精准地把握了角色的内心动作,外部展现的分寸拿捏得当。难能可贵的是,他最大限度地抹去了表演痕迹,完全将自己沉浸于角色之中,让人相信,他即角色,角色即他。

其实早在平遥之前,本片就已经先后入围第7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官方片单、第64届伦敦国际电影节,以及第25届釜山国际电影节,可谓是来头不小。

犹记得戛纳电影节官方对《野马分鬃》的评价:“这是两个年轻人和一辆越野车的故事,也是一位极具天赋的年轻导演精准的自我表达。在电影极简的结构背后,蕴藏着像空气般自由的创造力,和一段不可预知的旅程,为当代华语电影提供了全新视角。这是一部不同于任何其他作品的电影,在大银幕对人们的意义尤为重要的当代中国,它如此独具一格。”

影片描绘的是毕业在即的主人公阿坤,在成长的过程中,梦想与现实一次次激烈的冲撞。平遥放映后,观众反响热烈;尤其是在数部华语新片普遍口碑不佳的状况下,《野马分鬃》的脱颖而出给我们带来了十足的惊喜。

【独家专访魏书钧导演】

看死君:您当年凭借《延边少年》入围了戛纳短片单元,讲述的是少年去韩国打工的故事。如今这部《野马分鬃》依然是少年的故事,同样入围了戛纳。您为何一直关注少年群体?

魏书钧:可能是因为我自己也不大,从自身经历出发,自然体会的东西也多一点。当然,这两部作品在年龄上还是有一定差距的,短片《延边少年》的主角是十五六岁的孩子,而《野马分鬃》的主角是即将面向社会的大学毕业生。

魏书钧曾凭《延边少年》获戛纳短片单元特别荣誉奖

2018《延边少年》

看死君:说说您创作《野马分鬃》的灵感来源?以及片名为何叫“野马分鬃”?

魏书钧:“野马分鬃”指的是一个武术动作,是太极拳中的招式,喻义奔驰的野马鬃毛左右分披,舒展而又冲劲十足。我觉得我们的主人公阿坤也是这种野蛮生长的状态,其实跟野马有某种神似。影片英文片名“Striding Into The Wind”就更直白,有种奔向疾风的感觉,我自己觉得很贴切,当时撞到这个名字觉得挺合适的,就选择用了它。

看死君:剧本方面这次依然是跟高临阳合作,你俩各自在剧本创作过程中承担了什么样的角色?

魏书钧:这个故事是2015年有的想法,然后2017年年底,我完成了第一稿详细的分场大纲,但因为这里面有我自己的一部分影子在,我就希望找临阳过来,就是说以一个另外的新的创作视角,去帮我审视一些没有我的部分的东西。所以他就又去写出一稿,然后我再重新去调整。我俩就有很高频率的一段时间里,都在一起天天聊剧本,可能有几个月时间吧,基本上断断续续一直在做这件事,拍摄就是后来了。

看死君:为什么选择周游来饰演影片的男主角呢?他最近也有新剧《风犬少年的天空》正在热播。您能谈一下跟演员之间的合作吗?

魏书钧:因为左坤这个角色还是带有一些反抗性的,他的那种反抗性,很大程度上除了跟环境有关,他跟自己也有点较着劲的这种状态。那么,这对于演员的特质要求就比较高。

我们看了非常非常多的演员,然后我觉得周游在此基础上是跟这个角色非常吻合的,所以就选择了他。然后其他演员的选择也都是参考了角色所需要的特质,总之需要演员身上跟角色有很多能够契合的东西,然后再去挖掘他身上独特的一面。

看死君:影片中讲到了剧组拍摄的故事,然后提到王家卫、洪常秀、杨德昌等导演的时候,很多影迷都会心一笑。这几位导演对你的创作有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魏书钧:提到他们也是因为,在我学习电影以及拍作业的过程中,曾深受他们的影响,渐渐地从喜欢到模仿,到去尝试,再到模仿失败。他们总会有一些成功的东西激励着我,并指导着我。但其实拍摄实践又是另外一回事,比如那些荒诞状况,有时候更多是成长经历中的真实的一部分。提到的导演我很喜欢洪常秀,然后侯孝贤我也非常非常喜欢,很敬佩他们。

看死君:影片中有不少非常幽默的成分,我印象比较深的,其中一个是“有马无马”,另一个是计算器。这些幽默元素是剧本阶段就有的,还是在拍摄过程中的随性而发?

魏书钧:都有,“有马无马”这个是演员王小木提出来的,我觉得挺有意思,就加了上去,这部分是在现场完成的。然后计算器那个,是我在网上看到一个类似的视频,很好玩,于是就写到剧本里面。

看死君:男主角阿坤这个角色,刚开始其实挺野的,留着鬃毛那样的头发;但在剧情发展过程中,他变得越来越沉默、越来越迷茫。能谈一下他的这个转变吗?

魏书钧:阿坤开车要去内蒙,其实并不是一个目的性很强的决定,就好比说,我要去内蒙见谁,或者要完成一个什么事,他不是这种。但是随着他的性格,以及他遭遇的事情,把他搞得每况愈下的时候,去内蒙这件事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成为某种必然,就好像没有别的地方可去了,他跟女朋友也掰了,他妈也被他坑了,他的学业也是各种糟糕。对阿坤而言,就更像是一种逃避,而内蒙则成了一种暂时性的必须要去的地方。

某种程度上来说,他的状态跟我原来的经历有一部分相符合的地方。虽然我内心其实没有那么喜欢内蒙,对草原也没有什么强烈执着的情感,但我总觉得自己应该要去一趟,虽然最终我也没能去成。

看死君:所以影片中其实有很多“假”的东西,比如假驾照、假草原、假警察、假篝火等等。相比之下,阿坤所追求的“真”的东西并没有如愿以偿。

魏书钧:我觉得真假还是同时出现的,除掉那一部分就是真的。比如篝火那场戏,大家跳舞的时候,村长说我们这里不让放火了,就用这个灯代替一下,也很真实。我就觉得,这种荒诞之外的那部分是真的,而且对荒诞本身的呈现,其实就接近于真,而并不一定要完全去呈现一个真的跟它去对立。

看死君:影片的摄影很有设计感,比如商场那个电梯长镜头的设计。能谈一谈跟摄影师之间的合作吗?

魏书钧:我们的摄影师是王階宏,他也是《延边少年》的摄影师,我们一直在合作。在《野马分鬃》开拍之前,我们在摄影上定了几个基调,第一我们觉得要简练,第二我们不想把它拍得特别碎片化,而是尽可能在一个镜头里面展现一个连续完整的时空。第三还是要比较写实、朴素,而不是人为地通过镜头挤压别的情感,或者挤压别的细节给大家看。这些都是摄影前期我们沟通的一个方向。你提到的电梯那场戏则是我们现场弄的,刚好那个场景适合这样拍。

看死君:电影的片名叫《野马分鬃》,但其实整部影片中只出现了三次马。

魏书钧:其实马它是作为某种形象,跟主人公彼此互文的,或者说跟我们主题是互文的,就像那辆吉普车,它应该是在驰骋的任务当中,那么马则应该是在奔腾当中。但我们后面那场戏中的马,却是被打了麻药的,对于戏中戏而言,它很符合一个逻辑,因为马生病了,所以她要去找她的老公。但在戏中戏之外,我觉得跟阿坤的状态是互文的。

看死君:这部电影预计什么时候能上映呢?

魏书钧:具体的上映时间目前还未确定,但应该很快就可以跟观众在电影院里相见。

看死君:影片虽然入围了戛纳,但没有去成会不会有点遗憾?

魏书钧:因为这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问题,也是没有办法。所以平遥这次还是挺重要的。

看死君:您的下一部作品是《白鹤亮翅》,能提前跟大家透露目前进行到什么阶段了吗?

魏书钧:还是前期的做剧本阶段,现在已经有两稿了吧。我觉得整体上不会有大的变动,但是可能还想做得更丰富一些。

采访| 看死君;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6 ) 接吻像奇迹般发生

不太喜欢这部作品,但是很喜欢这个情节。

前一段是篝火晚会的极致媚俗,后一段是无边夜色下,伊琳独自朝草原深处走去。左坤在后边开着吉普跟着,他们对视,然后继续前进,然后对视,然后吻在一起。

完全莫名其妙。

在先前内蒙修车厂那场戏里,我们才知道她是个单亲妈妈,才知道她为何一直愿意呆在这个野鸡剧组,被猥琐导演各种骚扰,才知道为何在影片的最后她为了一天的片酬和导演软磨硬泡。

两个绝望的人,在白花花的车前灯里吻在一起。那个瞬间里似乎草原上的每根草都没命似的燥动。

这倒让我想起了《苏州河》里的那句台词:

两个陌生的人坐到了一起,然后呢?然后当然是爱情。

然后是爱情,然后当然是没有然后。

左坤回车上拿避孕套,伊琳看着他,用母亲式的嘲笑。

这个接吻就像一个奇迹般发生,又好像没有发生。

两个绝望的灵魂相遇,然后各自回到各自的绝望。

草原和吻永恒。

 短评

4.5 挺有意思,魏书钧在年轻导演这一波人里算是最接地气、最有烟火气的,100首歌的专辑也能拍,监狱也能拍,生活经验比起那些留洋的半吊子多了不止一星半点,实在是难能可贵。但与此同时,他又可以跟你来点儿电影和生活的关系,拍着艺术电影却不吝于讽刺所谓的艺术,丝毫不惧怕在片子里谈论当下,不惧怕谈论生活本身,懂得生活的失意与诗意,不故作深沉无病呻吟。演员调教得也好,不来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表演都很实,调度也有想法有执行力,虽然总体上看还称不上是美学,但就这个年龄段的创作者来说,已经是初具规模和体系,某种程度上讲,也是侯孝贤-贾樟柯一脉的传承者。

5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推荐

看完这部电影,就觉得天赋这东西可遇不可求。魏书钧导演的这部电影有着真正国际化的创作视野,他的视听语言修养太好了,对艺术电影的创作也有自己的见解和风格。这个剧本展开故事之后,选择了去写大量的生活细节和人物的状态,非类型片式造故事的写法,这种创作思路已经秒杀很多同行了,而且铺垫的各种细节在剧作框架的构建上又用的很到位,类型技巧人家也是很懂的。但影片最厉害的是导演太会拍人物的状态了,看不见任何用力的痕迹,极其流畅自然,我相信能把状态和情绪拍成这样需要天赋。以后哪天遇到一个文学性强主题更严肃的剧本,魏书钧这样有天赋的创作者迟早会炸出圈!

9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大学毕业才姗姗来迟的青春期,一个集自负、自私和不自知为一体的大男主。在矫饰的人物行为背后,导演没有对其动机做出哪怕一点点推演和挖掘,于是这种无处溯源的叛逆症候则沦为单维的橱窗展示。嘲讽他人的力量一旦不能落到自反,则更像是肤浅的嫉妒。视听上是剧场思维,多使用中近景配合摇镜,强调镜头的起幅落幅,通过局部视点搭配多层次人物调度推进叙事。场景还原的功力十足,但极限也就是投入地观看,难以到达浸入地共情。(整体蛮厌女的,不知道女性观众怎么想)

10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较差

电影好在三点,一是名字,二是海报,三是真实。前两点让我决定去买票,第三点决定它会被骂。一二不再赘述,三真实在男大的冲动、鲁莽,真实在男大眼中的女生是拜金物质的,真实在男大眼中的女性存在的原因就是围绕自己转满足自己欲望,真实在男大的世界中只有兄弟肯为自己两肋插刀,真实在反叛父母反叛一切。以往批判男性作品中的女性只为了推进剧情,这片里的女性却连剧情都无法推动,她们只是不明所以地出现,然后上车先自拍、看向豪车流露羡慕、陷入情感纠葛、抽烟再主动亲吻男大。这就是男大的真实想法,这就是男大的全部世界。过于流于表面的情绪,再多的王家卫也无法拯救。

15分钟前
  • 白堕
  • 还行

有点吃惊大家会被如此肤浅的表达所满足,很不怎么样诶

17分钟前
  • 剃刀头
  • 较差

小城青春隔了一二十年还是有挺大不同,北京青春怎么隔这么多年还是一个味儿啊。以及,直男是否都是不嫖娼不青春(

19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来这的第一件事🤗🤗🤗

23分钟前
  • 机器人帕克
  • 力荐

无法共情,男主角真是太烦人了,年轻愚蠢又固执。电影里只有浪子,没有回头,连反思都没有。有一些小设计比较有意思,但观众为什么要花两个小时看卢瑟搞砸史?建议剪短半小时。

27分钟前
  • 歌辞
  • 还行

我总算知道为什么各大电影节如此钟爱这部片了,那么多电影行内的梗自娱自乐玩的出神入化,业内人士能不爱吗?反倒是主要的剧情无限趋向于稀碎,最有意向可挖的车,也没有被镜头语言高度照顾到位,啥亲情爱情兄弟情一夜情少数民族情都往里头装,装来装去把圈内人都哄乐了,你让成千上万的普通观众咋办?一边想着再野一次结果啥啥都放不开手脚,想替导演说他故意为之表现克制我都没有这个脸。苦等了一年,期望无限拉高,失望再一次粉碎了我的好期待。

31分钟前
  • 小金
  • 还行

2020涌出来一堆讲述如何拍电影的电影,数量可能不下十部。《野马分鬃》以二手越野车和内蒙古野马做意象符号的勾连,加上cue一些导演大家的名字,尤其是对传媒大学电影教育和剧组油腻开工的揶揄,引到评论人士和影迷现场叫好——就如同片子里学个电影搞出莫名其妙的感觉良好。然而后半段,刺头、叛逆、不满的青春焦躁,似乎在草原上,彻底失去了优越感的方向。

36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一名大四男生的狂野梦想与破碎现实。不愧被戛纳看上,电影拍得很轻盈、轻巧,有很多设计又不显刻意,始终萦绕着一股淡逼、迷茫、混不吝、小幽默、小确丧,是我喜欢的气质了,周游还真适合这个角色。导演对现场即兴调度、非职业演员、情绪氛围的掌控很厉害,拍出来比原剧本还要精彩许多。同为中传毕业生,对片中每个虚焦的背景都太熟悉了,想起在学校上课拍作业的时光,也能get到很多脑回路,觉得格外好笑。“环境音是什么啊?”,“你喊”,“环境音是什么啊?”妈的我笑成傻逼了XDD//2021公映重刷,补上了一直没看到的结尾。我知道这部电影代表不了所有人的青春,只是恰好很能触发我共情的特例,但这就够了,我仅代表我自己喜欢。世上也没有导演能拍出所有人的青春吧,毕竟每个人都太不同了,还是很羡慕魏书钧的年轻、有才、有机遇。

40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一方面,看到它久违地呈现出当代大学生的某种真实生活,另一方面,又感到这种真实并不耐咀嚼。只不过,我们这种乖学生的四年更加无聊,更加没有讲述的必要。假如向内开凿的处女作必然带有自传性质,那么魏书钧交出的答卷代表性地展现了一代新导演的干涸。对剧组的揶揄足以令我捧腹,但去年华语影坛泛滥成灾的元电影,都无法大面积地取悦影迷,而只能给对影视圈抱有幻想的观众祛魅。长镜头调度花了心思,不过趣味也就止步于此,相比“导演”反复提及的洪尚秀,制作在内核面前显得太过铺张。最大的问题是把所有人物都变成男主角成长的背景板,哪怕塑造相对立体的胖子也只是他的影子;而一众女性则纷纷落入刻板的男性想象之中,被叙事和镜头双重地推远(少见中近景)。去内蒙的愿望,进而带出的绝望,和去满洲里(《大象席地而坐》)比起来,显得力量全无。

45分钟前
  • 晚不安
  • 还行

越野e族就是汗血野马,无因的反叛裹挟于自由(跑下去)和规则(停下来)中,悬崖勒马被视为是种成长,“野马分鬃”的狱中操阵型是彻头彻尾的被驯化。视听与表演自然且自洽,对年轻人的彷徨有细致描绘,跟随角色踏上一段发现自我的旅程。

49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电影名字真不错;看到结尾,就像是我高中写作文时发现偏题了,专门在结尾点个题。

50分钟前
  • 我先矛盾 //
  • 还行

#4th PYIFF# 9分。藏龙+“戛纳2020”+男主,正常年份应该是一种关注单元。看片时一直会想到的是[风柜来的人][童年往事(后半段)]和[恋恋风尘]。非常难得的一部既不矫情又不煽情、而且能够引发强烈共鸣的“大四”青春片。[里斯本物语][听见天堂]之后很少见到的以录音师为主角的影片,有着难得的幽默感,讲了许多电影行内的、也颇具迷影梗的笑话(cue了王家卫、侯孝贤和洪常秀),不少还是下了心思的三翻四抖;而在青春片这边,要算在《草样年华》这个颓废青春的脉络里,颓废迷茫与躁动的梦想和荷尔蒙混在一起。导演在人物刻画上有着精准的白描手法,略略几笔就写得生动而真实,更重要的是“说人话”。影片调度很见功力,不少长镜头的设计令人印象深刻,与吉普车有关的很多调度都很精到。结尾若能更干脆利索些会更好

52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在玻璃上贴黑车膜,与生活偷情就不用管现实。在草原上举收音杆,把理想录入就不用管未来。大学的最后一年,我报名了不会参与的公务员,戴上了不属于自己的学士帽,像在舞台上吹不响小号的演员,在草原上不会奔腾驰骋的野马。我曾对这世界充满了野心与期望,却在电台里听到地球人的瞬间,顷刻溃不成军。

55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灵气是有的,作为青春片抓住了迷茫的精髓。但也有膈应之处不吐不快(起初怕自己拳打多了反应过激,结果连男生都说明显感受到片子厌女)。追不到或处不成的女生统统都打成虚荣拜金,但从来不反思自己几斤几两,面目粗陋、冲动易怒、眼高手低、投机钻营、不负责任,还自比野马美化这些劣根性?辱你马了。

58分钟前
  • 喻鸣
  • 还行

杨德昌系电影。与《阳光普照》就是一对儿。所有演员状态都特别好,哪怕只有一场戏的演员都是如此。最具分量的是,对人物骨子里被无可名状理想召唤出来的不知所措感,把握得很准确。荒谬感的分寸也可以,有冲击力。瑕疵是有些细节还是可收束一些,结尾好像是不知道怎么结束才好。意象的植入像套路式文末总结。3.5

1小时前
  • LOOK
  • 推荐

剧本满满当当,视听技巧也不错,内核却是非常单薄,无论叛逆或迷茫都轻飘飘的。男主站在大学到社会的十字路口,一脚想要生风一脚想要随波,结果形成了尴尬的劈叉姿势——恰似这部电影本身。比较有意思的是拍摄文艺片的拍摄,洪常秀看了估计会呵呵...

1小时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3.5;片名嵌合着主题表达,并且在剧本各个层面都紧扣「马」的意象,在出现“野马分鬃”招式的那一刻,所有年轻人的游荡、彷徨、迷惘、愤怒、出走都有了来处,这不是内地青年的无因反叛,而是在集体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反复规训中小心触碰到的边缘。心中藏着一片草原,渴望奔逃的愿望自茧破出。这样的“青春片”放在欧洲或日本都很常见,于内地电影来讲却甚是罕见,这般注重情绪感染沉浸的片值得鼓励。时有冷幽默,生活赠与你的笑和哭一样多,所谓魔幻大抵如此。结尾独白减半星,帮助观众提炼中心思想没啥意思。

1小时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